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南昌工学院

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南昌工学院
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南昌工学院

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南昌工

学院

发表日期:2011年4月13日

根据《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的评议结果。4月7日,国家教育部正式行文至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南昌工学院。南昌工学院属本科层次高等院校,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会计学、艺术设计。教育部要求南昌工学院加强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探索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为江西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下为南昌工学院的校名和校徽:

特大桥施工方案

XXXX桥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概况: XXXX桥位于西果园以南约2公里的XX,中心里程为K12+112.5,为跨深沟而设。 XX大桥采用64+115+64m的连续刚构桥,下部为双薄壁墩,钻孔桩基础;兰州岸引桥上部为5孔30m连续箱梁,临洮岸为3孔30m连续箱梁,下部为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主引桥之间设空心薄壁过渡墩。 1.2工程特点: XXXX桥两岸为山坡,桥下山沟狭窄,桥面距沟心最低处约78m。 XXXX桥主跨为连续刚构桥,而且位于曲线上。桥上纵坡为2.8%,是本段最复杂的桥梁工程之一。 2、主要工程数量 该桥主要工程数量见表(见下页) 3、工程进度计划安排 XXXX桥施工计划安排22个月,自2001年9月开工,2003年6月完工,详细的进度安排见XXXX桥施工进度横道图。各部分具体的进度计划分述如下: 3.1下部工程 3.1.1施工准备安排30天 3.1.2钻孔桩工程60天 3.1.3主墩承台20天

3.1.4主墩 3.1.5过渡墩30天 3.1.6柱墩120天 3.1.7桥台30天 XXXX桥主要工程数量表

3.2主桥上部工程(悬壁梁部分)3.2.1施工准备40天

3.2.20#块及1#块现浇30天 3.2.3挂蓝首次安装及调试安排20天(含预压) 3.2.42#至12#段安装80天(按平均每七天一个施工周期) 3.2.5直线段现浇工期25天,可与悬灌段平行作业,不占用总工期。 3.2.6次边跨合拢、主跨合拢共20天(含拆挂蓝) 3.2.7桥面铺装等附原工程安排90天 3.3引桥上部工程 3.3.1施工准备30天 3.3.2箱梁预制80天 3.3.3箱梁架设35天 3.3.4顶横梁30天 3.3.5箱梁湿接缝30天 3.3.6拆除临时支座,完成体等转换5天 3.3.7桥面铺装等附属工程安排90天 4、施工队伍安排及机械配置 4.1施工队伍安排 4.1.1桥梁一队,共60人。承担全桥46根桩的施工任务,进场4台钻机。 4.1.2桥梁二队,共150人。承担主桥桥墩、过渡墩、连续箱梁悬灌工程和桥面等附属工程的施工。 4.1.3桥梁三队,共180人

赣江之滨水城南昌的地域文化特色

水与火兼容之城——南昌 说南昌是水城是因为其水域众多,遍及全市。南昌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俺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南昌市拥有大大小小有五十多个湖泊,如青山湖、瑶湖、象湖、艾溪湖、军山湖等。从这里,可以说南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 水边的城市多半娇美。俗云:“娇不娇,看吊桥。美不美,看秀水。”近水之人,往往更有爱美之心;滨水之城,往往更加风姿绰约。南昌这座滨水之城也具有这样的特性。 一)绰约多姿的建筑 城市的绰约多姿有很大程度上与其建筑有关,而这些极具特色的建筑往往临水而建。都说亭台楼阁是用来赏江河湖海的。而在南昌赏江河湖海的阁楼就要首推濒临赣江的滕王阁了。“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巅峰代表之作。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为南方现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筑。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

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 另一个极具江南园林特色的建筑是八大山人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南昌南郊十五华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青云谱是一座极具江南特色的园林。其房屋结构采取的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式样:斜顶木梁。历经周、西汉、东晋、唐、宋、元、明、清数朝,系唯一保存完好环境的江西净明道教发源地,院内殿宇堂阁,丹桂碧池,凉亭月楼,展示岁月的沧桑,漫游其间,感受二千多年神秘道教文化深蕴的内涵。青云谱道院现存许多令人向往的文化遗迹:万历古井、仙人桥、净明真境、鹤巢黍居、羲之墨池、竹经通幽、岭云来阁、八大墓等为观众提供了寻幽觅古的情趣,令人流连忘返。

向阳大桥施工方案

C16标向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 编制依据 (1) 厦门至成都公路黔川界至纳溪段高速公路向阳大桥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 (2) 厦门至成都公路黔川界至纳溪段高速公路向阳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 我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4) 交通部有关技术文件、规范及验收标准。 2.工程概况 2.1 工程范围 向阳大桥为整体式大桥,大桥起讫里程为K107+011.47~K107+184.03,桥长172.56m ; 2.2 主要工程数量 向阳大桥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2.3工程地质情况 ⑴ 地层岩性 Q 4D L + EL 低液限粘土; K 2J 1弱风化砂岩; ⑵地震 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设防措施等级为7度。 2.4 工程概况 本桥平面位于R=930m 的圆曲线和A=431.277缓和曲线上。上部配跨为4孔40 m 后张法预应力T 型梁,简支桥面连续。桥墩最高52.5m ,本桥纵向位于2.4%下坡道上。桥面最大设4.0%横坡。 本桥0#桥台左幅采用群桩基础接U 型桥台,右幅采用桩接盖梁式桥台, 群桩采用1.3m 挖孔灌注桩基础,要求嵌岩深度不小于5m ,0#桥台单桩桩顶设计承载力为9700KN 。4#台采用重力式U 型桥台,为明挖基础。桥墩采用整体矩形变截面空心桩柱式桥墩,桥墩均采用挖孔桩基础。桥梁墩台与路线设计线径向布置。1#墩为2.7*3.64m 挖孔灌注桩基础,要求嵌岩深度不小于10m ,桥墩单桩桩顶设计承载力为16750KN ,墩高31.5m 。2#墩为2.7*4.34m 挖孔灌注桩基础,要求嵌岩深度不小于11m ,桥墩单桩桩顶设计承载力为21860KN ,墩高52.5m 。3#墩为2.7*3.5m 挖孔灌注桩基础,要求嵌岩深度不小于10m ,桥墩单桩桩顶设计承载力为16750KN ,墩高27.3m 。 2.5沿线自然特征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 量 备注 1 砼预制T 梁 片 40 1977.8m3 2 人工挖孔桩 m 294 3 下部结构砼 m3 5470.2 4 全桥钢筋 T 87.256 Ⅰ级钢筋 972.014 Ⅱ级钢筋 93.272 Φj 15.24钢铰线

特大桥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3) 1.1 编制依据 (3) 1.2 编制原则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4) 第三章项目管理机构及职责 (6) 3.1、项目组织机构 (6) 3.2、主要部门工作职责 (7) 3.2.1工程部 (7) 3.2.2机械部 (8) 3.2.3材料部 (8) 3.2.4财务部 (8) 3.2.5综合办公室 (8) 第四章施工准备 (9) 4.1 现场准备 (9) 4.2 技术准备 (9) 4.3 施工机械计划表: (12) 4.4 劳动力计划表: (14) 第五章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5) 5.1 施工工艺流程 (15) 5.2 人工挖孔桩 (15) 5.3 孔内爆破施工 (16) 5.4 护壁 (17) 5.5 除渣 (17) 5.6 孔内排水 (17) 5.7 终孔检查 (18) 5.8 桩基钢筋 (18) 5.9 灌注桩基砼 (18) 5.10系梁施工 (20) 第六章桥墩立柱、盖梁施工 (22) 6.1、桥墩立柱施工 (22) 6.2、桥墩盖梁施工 (23) 第七章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梁 (24) 7.1主梁施工工艺框图 (25) 7.2、施工准备工作 (26) 7.3、梁的预制 (26) 7.4、预应力施工 (27) 7.5、孔道压浆 (29) 7.6、梁体的存放 (30) 第八章主梁的运输与安装 (30) 第九章质量、安全、文明施工 (31) 9.1 质量保证措施 (31)

9.2 工程质量控制指标、检验频率及检验办法 (31) 9.3 分项工程报验程序 (31) 9.4 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31) 9.5 降水、排水措施 (32) 9.6 安全保证措施 (33) 9.6.1 建立健全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33) 9.6.2 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33) 9.6.3 加强安全教育,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33) 5.4.5 防触电及电器设备安全措施 (35) 9.6..6 施工爆破管理 (35) 9.6.7 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 (35) 9.6.8 严防火灾 (35) 9.6.9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6) 9.6.10 实行交接班制度 (36) 9.6.11 坚持安全施工的指导思想 (36) 9.7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36) 9.8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37) 9.8.1 雨季施工部署 (37) 9.8 .2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37) 9.8.3 雨季施工作业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38) 第十章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范本)高速公路大桥的桥墩基础设计

某高速公路大桥的桥墩基础 一、基本任务 1、在完成专业技术《基础工程》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对歌类建筑物的浅基础设计、桩基设计、地基设计、软弱地基处理等方面的计算知识能融会贯通、灵活掌握合理的、正确地应用于具体工程的实际,独立的完成基础方案选取及其所要求的设计、校核的计算内容,以达到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核分析问题的能力。 2、对于所给的具体资料能够准确阅读、系统掌握、正确处理、灵活应变。 3、提供完整的计算资料处理、计算过程计算结果说明书核必要的制图。 二、目的 通过所给的某高速公路上的**大桥的桥墩和桥台的基础设计(计算与校核),巩固所学专业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熟悉和完成设计的各个环节,通过合理的技术方案选取,施工设计准确的计算过程的训练,以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设计荷载计算校核依据 基础地面以上的荷载计算按以下数据 1、设计荷载 汽车Ⅰ级,确定桥面荷载。 2、桥面结构 3、桥面采用双向行车分离结构。具体不支持存参照附图,详细尺寸结构可以简化,计算桥面自重参考尺寸: 桥长18孔×30米,包括桥台耳长546.96米。 桥面梁采用4孔一联、两个54孔一联。4孔一联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梁截面T型梁,横截面每半边布置5片梁,主梁间距2.6米;等高度梁,梁高1.9米,每个4.86米设横隔梁一道。具体尺寸可以拟定自重自由假定简化计算。 4、墩、台基础混凝土为25级。墩、台自重的计算可以考虑双柱式,整体式任选。混凝土 25KN m 容重3 5、钢材Ⅰ、Ⅱ级。 四、工程地址情况 基本情况表述如下: 桥位处于河谷“U”字形地域,具有较强的侧向侵蚀作用,因水库的拦蓄作用,河漫滩出现谷坡一般高于河底2-4米,成细波沿桥轴线锯齿状分布。 KN m,C=0 KPa ?=28o; 路基土平均容重19.03 地基土层计算依据处理可选方案: 1、具体选定位置时可参考附图中地层示意图自选。 除表土外,典型土层可以分三层: KN m,TK=200Kpa;中密。 ⑴中(细、粗)7砂混卵石层,厚度0.7-6.1米,容重18.53 KN m,fk=300Kpa,C=80Kpa, ?=28o ⑵亚黏土层,厚度7.4-16.1米,容重19.03 KN m,fk=350Kpa,C=0Kpa, ?=32o。中密。 ⑶砂砾层,厚度6.0米以上,容重18.53

大桥主墩施工方案

得妥大桥主墩 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2.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3.现场的机械设备配备现状、施工技术力量; 4.监理审批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监理审批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6.本单位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桥全长402.32米,全桥跨径为(6×16+63+110+63+4×16)m;主桥上部构造为主跨110m连续钢构。采用单箱单室变截面箱型梁,主桥墩身采用双肢薄壁矩形实心墩,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7号、8号主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双肢薄壁实体墩,与主梁固结,单肢桥墩顺桥向尺寸为1.8m,横桥向尺寸为6.5m。墩高41m、42m,采用C50混凝土。 第三章施工组织 、施工用电1 施工用电由变压器配电房处架设线路至施工现场,同时配备一台

300KW发电机以备停电时用。 2、施工道路 到达施工现场没有原有道路可满足施工机械通行,为满足施工车辆通行采用两台挖机和一台装载机配合打通施工便道。大渡河左岸施工道路由S211公路与施工便道连通至6#墩,大渡河右岸修建临时便桥。 3、施工用水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大渡河河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能够满足施工使用水的需要。 4、人员、机械及设备投入 对照工期,应投入的人员、机械及设备投入,如下: 施工人员

机械及设备

、工期安排5. 计划2013年3月20日开始施工,2013年5月10日完工,工期51天,详见施工横道图。 第四章施工方案 墩柱施工按下列步骤进行:临时设施布置----墩身位置控制---施工外架安装--- 韧性骨架安装和钢筋安装绑扎----模板安装----浇注 混凝土----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翻模循环施工至墩顶。 1、临时设施布置 主桥7号墩和8号墩分别配备一台5013型塔吊,并在双肢墩间搭设人行步梯,塔吊作施工设备、材料以及模板吊装作业,步梯作人员上下墩柱交通通道。主墩塔吊布置于横桥向外侧承台上,既作墩柱施工吊具,又作主梁0号块现浇段施工用吊具。塔吊和步梯在墩柱施工完成后不予拆除,供后期主梁施工。详见主墩施工示意图 2、墩身位置控制 墩身施工,对其平面位置控制主要考虑两部分,即墩身底的平面位置控制和翻模过程中的竖直度控制。墩身底平面位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墩身的平面位置的准确度,是墩身平面位置控制的关键,必须慎重对待,其底平面位置采取全站仪放样,并经多人复核,待放样精度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模板的安装,首节段施工完毕后,再利

特大桥专项施工方案-终稿

目录 1.编制依据 ·················································································· - 1 - 2.工程概述 ·················································································· - 1 -2.1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 1 - 2.2自然条件....................................................................................................... - 2 - 3.进度计划 ·················································································· - 2 - 4.临建设施布置 ············································································ - 3 -4.1施工道路....................................................................................................... - 3 -4.2施工用电....................................................................................................... - 3 -4.3施工用水....................................................................................................... - 3 - 4.4施工用风....................................................................................................... - 4 - 5.特大桥施工 ··············································································· - 4 -5.1施工工艺流程图........................................................................................... - 4 -5.2桩基施工....................................................................................................... - 4 -5.3承台施工..................................................................................................... - 12 -5.4墩柱施工..................................................................................................... - 14 -5.5盖梁施工..................................................................................................... - 19 -5.7桥面铺装..................................................................................................... - 23 - 5.8伸缩缝及护栏施工..................................................................................... - 24 - 6.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 - 25 - 7.资源配置 ················································································ - 25 -7.2施工人员配置............................................................................................. - 25 -7.3施工设备配置............................................................................................. - 25 - 7.4主要材料配置............................................................................................. - 27 - 8.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 - 27 -8.1质量保证措施............................................................................................. - 27 -8.2安全保证措施............................................................................................. - 28 - 8.3环保措施..................................................................................................... - 30 - 9.文明施工 ················································································ - 30 -

赣江特大桥钢栈桥施工方案

昌赣客专赣州赣江特大桥钢栈桥、平台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六局集昌赣客专8标项目经理部 2015 年 12 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施工条件 (1) 1.2.1.气象 (1) 1.2.2.水文 (2) 1.2.3.地质 (2) 第二章总体施工方案 (2) 2.1.主栈桥设计、施工 (4) 2.1.1. 钢栈桥设计荷载 (4) 2.1.2.栈桥设计 (4) 2.1.3.栈桥结构验算 (5) 2.2.栈桥施工 (5) 2.2.1.栈桥施工流工艺 (5) 第三章主要机械设备和人员安排 (9) 3.1.主要机械设备 (9) 3.2.施工队伍安排 (10) 第四章安全保障措施 (10) 4.1安全措施 (10) 4.2.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11) 4.3.防洪计划 (12) 4.3.1.组织方案 (12) 4.3.2.技术方案 (13) 4.3.3.抢险物资准备 (13) 4.3.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3) 第五章质量保障措施 (14)

5.1.质量保证措施 (14) 5.2.施工注意事项 (15) 第六章环水保措施 (16) 6.1.环水保护体系 (16) 6.2.环水保措施 (16) 6.3.环水保技术方案 (16)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赣江特大桥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本桥为跨越赣江的大跨径重点桥梁,岂止里程为DK404+541.36~DK406+697。其中DK404+541.36~DK405+060范围地形稍有起伏,多辟为民居;DK405+060~DK405+505为赣江右岸阶地,地质平坦,植被多为灌木;DK405+505~DK406+072为赣江主槽;DK406+072~DK406+697范围位于低山山边及山谷,地形起伏较大,植被多为灌木。 桥址处位于赣江支流章江、贡水两江汇合口下游 1.9km,现有赣江公路大桥上游1.1km。桥址处线路与河流夹角87°。桥址处河道顺直;河槽宽约600m,水深2~8m。小里程侧河滩较宽,多为荒地,大里程侧河滩较窄。赣江两侧无既有河堤,小里程侧规划有水东堤,水东堤初步位于DK405+485.60~DK405+502范围内。该桥全长2155.64m,中心里程DK405+619.180,全桥孔跨布置为:1-32m简支梁+1-(32+48+32)m连续梁+(1-32m+3-24m+1-32m+1-24m+22-32m)简支梁+1-(35+40+60+300+60+40+35)m斜拉桥+(4-32m+2-24m+11-32m)简支梁。 全桥均为桩基础,根据不同跨度和地质条件分别采用1.0m,1.25m,1.5m,2.2m四种桩径;其中35号、36号人字形索塔采用分离式桩基础,2-12φ2.2m钻孔灌注桩,承台为2-20.7m(纵)×15.0m(横)×4.5m(厚),承台间采用系梁联接,系梁尺寸8~10m (宽)×4.5m(高),为单箱双室截面。 对位于赣江河道中的31号~36号墩基础需先进行栈桥及钻孔平台施工,为桩基施工提供施工平台及材料运输通道,桩基施工完成后通过锁扣钢管桩钢围堰止水施工承台。 1.2.施工条件 1.2.1.气象 线路沿线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湿润型气候,区域内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沿线多年平均气温18.3℃。七月为最热月,多年平均气温29.5℃,极端最高气温40.2℃;一月为最冷月,多年平均气温6.2℃,极端最低气温-8℃。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821.8h,无霜期256~238d左右。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59.8mm,年最大降水量2183.1mm,年最小降水量982.8mm。最大日降水量198.8毫米。区内降雨主要是受季风影响,一般每年从4月前后起,暖湿的

铁路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 1.1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踏勘所取得的有关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情况、地材供应情况、交通运输状况,以及当地民风民俗、自然环境、水土资源状况等调查资料; 2)设计单位相关设计文件、图纸、施工技术要求、设计交底等相关文件; 3)经业主制定的相关治理方法、规定、规则、施工打算、技术指南文件及相关作业要求文件; 4)在铁路工程中尤其是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施工中积存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可调配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情况。 5)昌九城际铁路公司沪昆客专江西公司关于印发《施工组织设计治理方法》的通知昌九工〔2015〕31号; 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7)《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5]; 8)《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9)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施工图《溧江特大桥》昌赣客专施(桥)-30。 10)《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9004-2015。 1.2编制范围 新建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站前工程CGZQ-4标一分部,溧江特大桥DK114+298.570~DK116+317.820,线路长2019.25m。工作内容包括:灌注桩、承台、墩台、垫石、轨道板底座及桥梁检查设施等工程。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溧江特大桥位于新干县,桥梁要紧跨过平坦的田地和村庄,桥台位于山坡上,长有杂草、灌木和稀疏的松林。线路要紧跨越溧江,

河沟以及道路。桥址处溧江河道顺直,砂质河床,河道与桥梁大里程轴线夹角为68°。 桥址于DK114+518.4~DK114+520.6处跨越土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19.5度。 桥址于DK114+564.3~DK114+564.7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13度。 桥址于DK114+606.8~DK114+608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58度。 桥址于DK114+609~DK114+619.4处跨越水泥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58度。 桥址于DK114+620.4~DK114+622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58度。 桥址于DK114+631.4~DK114+632处跨越路边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95.5度。 桥址于DK114+632.2~DK114+635.6处跨越机耕路,

大桥工程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岭西大桥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与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江西省南昌县岭西大桥工程合同段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及设计资料等。 2、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工程有关施工规范、验收标准;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其他劳动爱护法规; 4、国家、地点有关工程建设和环境爱护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 5、现场踏勘调查资料及信息; 6、我单位现有人力、机械设备、材料、技术力量。 二、编制原则 1、遵循业主关于本工程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的原则 在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的内容,做到标准统一,劳动力布置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措施合理有效。 2、遵循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验评标准的原则 在制定要紧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和验收评定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施工方案和安排工期时,依照合同段所处的自然条件以及承包人的施工能力,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安全生产,确保按期、高速、高效地完成本大桥的全部施工任务。

4、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质量治理的原则 建立本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保证措施,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尊重监理工程师意见,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严格执行各项治理制度和程序。 5、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按照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从制度、治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业主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 6、坚持专业化、标准化和综合治理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化队伍为差不多组织形式,配足各类专业人员,配齐配足各类机械设备,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和机械设备的优势,提高综合施工能力。工程实施过程中,推行标准化作业,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强化各种治理手段,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南昌县岭西大桥位于南昌县黄马乡岭前村余家村小组(北岸),起点接村道C737荷溪至闵家公路 K1+240,跨抚河支流西总干渠(赣抚运渠),至三江镇岗坊村舒游村小组(南岸),终点接村道C625砖场至舒罗公路K0+520。本项目工程里程范围为K0+000~K1+119.890,包括跨赣抚平原西总干渠岭西大桥3×30m+4×30m+3×30m,桥长308m;全桥10孔,主梁每孔3片,全桥共计30片;上部结构为30米预应力

xx跨海大桥墩身施工方案要点

XX大桥W标 墩身施工方案 编制: 日期年月日 复核: 日期年月日 审核: 日期年月日 XXXXX 东海大桥项目总经理部

编制目录 -、工程概况 (3) 二、墩身施工总体原则 (7) 三、墩身施工工艺 (9) 四、机构组织、材料、设备及劳动力的安排 (20) 五、进度计划 (23) 六、质量保证措施 (24) 七、安全及环保保证措施 (29) 八、海底动力电缆的安全维护措施 (32) 九、附件:墩身内外模板图

一、工程概况(一)自然条件 1、水文条件 ⑴潮流 跨海大桥海域涨落潮流大致相当,主要实测资料如下表 桥区涨落潮流实测资料 ⑵潮位 桥区潮汐特征值表

工程海区不同重现期高低潮位表 ⑶波浪 NNW、NE及NNE为该海区的强风浪方向,20年一遇风暴潮水 位的H i%波高为5.30m,波浪的波长普遍大于70m,周期大于7s。 3、气候条件 桥位区位于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区,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变化复杂。多年平均气温15.8C,历年最 高气温375C,历年最低气温—79C,最热的月平均气温27O C, 最冷月平均气温6.0C。降水日数为134天/年,降雪日数为5天/年。实测最大风速35.0 m/s (风向NNE),风力大于7级大风天数65.8天/年,风力大于8级大风天数30天/年,风力大于9级天数约为3天/ 年。

支座垫石 ㈡、施工内容 所有墩身均为普通钢筋砼空心墩身,墩身包括墩座、墩柱、墩帽 (K24桥)及支座垫石四部分。墩座、墩柱、墩帽砼标号均为C40咼性能砼。 墩帽 支座垫石 墩柱 墩座 承台 边墩墩身示意图 1、各副通航孔桥墩身施工参数

第2章 工程概况

第2章工程概况 2.1 项目建设的意义 XX市被赣江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市、区机关、商业网点和轻重工业均分布在河西,河东为经济开发区,近期主要依托京九铁路,形成火车站周围的商贸、仓储等小区,基本建成化工工业区和商品房居住区,两岸目前有井冈山大桥和赣江公路大桥连接,井冈山大桥年久失修,载重标准低,赣江公路大桥是城市过境公路的桥梁,主要担负着车辆的通行。阳明大桥的建设符合XX市的城市规划需要;有利于完善城市的布局;有利于改善XX地区综合运输状况;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旅游环境,加速旅游资源开发。 XX市历史上曾屡遭洪涝灾害,随着经济的发展,河东经济开发区已步入快速发展期,河东防洪堤的兴建可以确保河东开发区在设计洪水标准下不再遭受洪水侵袭,有力地保证河东的经济发展。 2.2 工程选址 2.2.1 阳明大桥 阳明大桥及其连接线起点为阳明大道东段,桥位定为阳明大道由西向东延长跨越赣江,桥位轴线与高水位水流方向正交。东岸终点位于与青原区XX路相交处,直通火车站,工程总长约1665米。路线走向详见附图二。 2.2.2 河东防洪堤 河东防洪堤南起彭家山,北止井冈山大桥引桥处,堤线沿赣江东岸边,全长6.69km。 2.3 建设规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数量 2.3.1 阳明大桥 阳明大桥为一座城市桥梁,拟按行车速度40km/h技术标准建设,大桥及引道总长1665米。 阳明大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数量见表2.3-1。

2.3.2 河东防洪堤 2.3.2.1 堤防工程 根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和批准的《XX市城市防洪总体规划》,XX市吉州区、青原区城市防洪按三等设防,按照分区防护的原则,划分为河东、河西两大片,河东片由梅林堤与拟建的河东堤共同保护。 河东堤布置南起彭家山,北至井冈山大桥,全长6.69km,所处的赣江东岸为河漫滩和Ⅰ、Ⅱ级阶地内叠阶地分布区,阶地具有二元结构,上部为棕黄、棕红色网纹状砂壤土、壤土等,下部为重粉质壤土,粉细砂土,砂卵石层。河东堤推荐堤线位于Ⅰ级阶地后缘,堤线距河岸80~250m左右,为土堤。设计堤顶宽6m,内、外坡均为1:3.0;设计堤(防浪墙)顶高程为55.42~54.37,最大堤高约7.0m。 2.3.2.2 治涝工程 河东堤为新建圩堤,圩堤保护区总集水面积16.2Km2。在青原路西侧有众多民宅,大片农田,地势低洼,属涝区。河东开发区形成涝灾的原因是坡面汇流及排水

特大桥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 5.1.特大桥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曹娥江大桥,其设计里程为K62+670,交角为90度,上部结构设计为10×20+20×35+13×2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5.1.1.施工方案 为施工需要,在两侧各修建一座临时栈桥,以此做为施工材料的运输通道。在K62+200里程的左侧设置一处集中预制厂,预制T梁及至标段终点间的所有空心板梁。采用公路架桥机架设T梁。其它施工方案同相关桥梁施工。 5.1.2.施工方法及其措施 5.1.2.1.栈桥施工 在大桥两侧各修建一座栈桥,每座栈桥长1000m。栈桥墩台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墩柱采用八三式军用墩,梁跨采用64型制式军用梁,上铺方木和木板,桥两侧设防护栏杆。 由于汛期时河道内水流变化较大,需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5.1.2.2.河内清障 曹娥江大桥上游一侧拼宽部分为原桥建设时的栈桥位置,此次特大桥这一侧钻孔桩施工前,先勘测清河内的障碍物(原施工遗留等)的位置,并排除障碍物,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及施工安全。 勘测前,我单位积极向业主反映情况,尽快与原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寻找到有关栈桥的相关详细资料,如施工图等,以便快速、准确勘测栈桥的确切位置。 5.1.2.3.特大桥梁体施工 本桥梁体设计为跨径35m、20m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 5.1.2.3.1.施工方法 预应力T梁共计344片,后张法施工,采用预制厂集中预制,龙门吊移梁,由于场地限制,预制场内无法大批量存梁,故预制工作等下部

结构基本完成后开始,边预制边架设。 5.1.2.3.2.施工工艺要点 (1)模板 模板采用钢模钢支撑结构形式大块拼装和转动脱模。 (2)台座 台座要置于良好的地基上,有足够的刚度,上层的橡胶带要有良好的弹性。 (3)钢筋加工 钢筋要调直、除锈,下料、弯制要准确,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要分类挂牌存放;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绑扎好的骨架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即可入模。 (4)预埋波纹管 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工艺,波纹管按设计位置安设,在梁的纵向上保证在一条直线上,并与钢筋骨架连接固定,在浇筑混凝土前在波纹管内插入塑料管,混凝土浇筑后抽出,以防止水泥浆进入孔内。 (5)梁体混凝土施工 T梁混凝土设计为C50。采用在拌合站集中拌合,输送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入模。振捣以附着式振动器为主,插入式振捣器为辅,主要采用侧振工艺。上翼板以插入式振动器为主。灌注完毕后,养护不少于7天。 (6)张拉 张拉在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及混凝土龄期达到15天以上进行,张拉在两端同时、对称、分级进行,以防止梁的侧向弯曲。油表读数与延伸量双控制。 张拉程序:0→10%控制应力(初应力值作延伸量的标记)→控制应力(保持2分钟,测延伸量)→锚固。 (7)锚固 按规定进行锚固。锚固后,缓慢回油退顶卸载,整机复位进行下一束张拉。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赣江的区位优势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赣江的区位优势 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赣江的区位优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河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源出赣闽边界武夷山西麓,自南向北纵贯全省。有13条主要支流汇入。长766公里,流域面积83500平方公里。自然落差937米,多年平均流量2130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论蕴藏量360万千瓦。从河源至赣州为上游,称贡水,在赣州市城西纳章水后始称赣江。贡水长255公里,穿行于山丘、峡谷之中。赣州至新干为中游,长303公里,穿行于丘陵之间。新干至吴城为下游,长208公里,江阔多沙洲,两岸筑有江堤。赣江通过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是江西省水运大动脉,也是远景规划赣粤运河的组成河段。 赣江是鄱阳湖流域5河之首,由南至北纵贯江西全境。赣江上游称贡水,发源于石城县石寮岽,主河道(干流)至吴城人湖口全长766公里,流域面积83500平方公里,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51.5%。按流域面积居长江八大支流的第七位,按水量则仅次于岷江、湘江、沅江居第四位,而单位面积产水量则居八大支流之首。赣江水系支流众多,河长大于30 平方公里的干、支流共125条,集水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余条,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有19条。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赣江的区位优势

地形 赣江流域呈现山地丘陵为主体的地貌格局,山地丘陵占流域面积的64.7%(其中山地占43.9%,丘陵20.8%),低丘(海拔200m以下)岗地占31.5%,平原、水域等仅占3.9%。赣江流域西部为罗霄山脉,构成赣江水系与湘江水系的分水岭,由一系列北东向山脉构成,自北向南依次有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南端地处南岭东段,主要山地有大庾岭和九连山,大致走向东西,构成赣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东端也主要由若干北北东向山地构成,其南端为武夷山,系赣江水系与闽江水系的分水岭;北端为雩山,系赣江水系与抚河水系的分水岭;流域南部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区,并在其间夹有若干规模较小的红岩丘陵盆地,中部为吉泰红岩丘陵盆地区,北部则为赣江下游,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体兼有低丘岗地和少量平原的地貌组合类型。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赣江的区位优势 气候特点 赣江流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非常适宜植物动物人类生长,年均降水量1400~1800毫米。赣江流域南北地跨4个纬度,干流天然落差达937m,导致南北气候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①气温,南北年平均气温相差3℃左右,流域平均气温17.8℃,以于都19.7℃

xx长江公路大桥工程设计与技术特点

xx长江公路大桥工程设计与技术特点 【摘要】 xx长江公路大桥是沪蓉国道在xx跨越长江的工程,主桥采用主跨960m钢悬索桥。本文重点介绍该桥的建设条件、主要设计构造以及设计、施工、科研的特点。 【关键词】悬索桥桥塔加劲梁锚碇主缆吊索索鞍支座 一、桥位概况 xx长江公路大桥是沪蓉国道主干线在xx长江河段跨越长江经湖北省西段进入重庆市的特大型一级公路桥梁,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桥址位于xx市虎牙滩,距城区约15km,上游距葛洲坝22km、三峡大坝40km,下游距枝城长江大桥约45km。 二、主要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荷载等级:汽-超20,挂-120;人群:3.5kN/平方米。 3.大桥设计时速: 80km/h。 4.大桥桥面宽度:钢箱梁全宽30m,按四车道布置,两侧风嘴上各设一人行道,桥面净宽26m。5.接线路基宽:24.5m,四车道。 6.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6度,按7度设防。 7.温度:桥位区域极端最低温度一14.6℃,极端最高温度43.9℃,年平均气温16.5℃。 8.风况:设计基准风速为29m/s,成桥颤振检验风速为44m/s。 三、工程设计 1.主桥总体布置 悬索桥主跨跨度为960m,主梁简支在两侧桥塔横梁或交界墩承台上。主桥南岸通过三孔30m简支梁桥同南岸互通工程相接,北岸通过跨度为16,20,25(m)空心板组合的引桥跨318国道、接北岸接线工程。主桥桥梁全长1206m。 2.悬索桥主要设计参数

结构型式:单跨双绞悬索桥; 主缆跨径( m): 246.255+960+246.255,主缆矢跨比: 1/10; 主缆直径(mm):655(索夹外,空隙率20%),647(索夹内,空隙率18%); 主缆中心距(m):24.4 吊索直径(mm):45; 吊索间距(m):12.06(边吊索距桥塔中心15.69); 桥塔高度(m):北塔112.415(承台顶面以上),南塔142.227(承台顶面以上); 加劲梁全宽(m): 30.00 加劲梁中心高(m):3.0。 3.结构设计 (l)桥塔结构 由于南北两岸地势条件及地质情况不尽相同,南北两桥塔结构上略有区别:南塔承台以上塔高142.227m,有三道横梁,行车道主梁及南岸引桥支承在下横梁上;北塔承台以上塔高112.415m,设上、中两道横梁,行车道主梁及北引桥支承在交界墩上。南北两塔均采用分离式承台,每一承台长19.1m、宽9.1m、高7m,其下设8根直径2.5m的桩基础。北塔上游塔 柱下桩基长18.6m;下游塔柱下桩基长14.6m。南岸桥塔16根桩基长度均为27m。 两塔身塔柱均为空心矩形箱结构。塔顶顺桥向6m宽,并按1:100的坡度分别加宽至塔脚8.40m (北塔)、8.84m(南塔)。塔顶横桥向等宽5m。塔柱壁厚度按上、中、下三道横梁分为三种,壁厚分别为0.7m、0.8m、1.0m。为有效地扩散塔顶主鞍传递的巨大压力,塔顶设有12.8高渐变段。塔冠设有3.4m高实体段。上横梁高5.4m、宽5.08m;中横梁高7.5m、 宽6.08m,壁厚均为0.8m。南岸下横梁高6.8m,宽7.19m,壁厚为1.0m。 为改善桥塔外观效果,在塔柱的四角及外侧中央设有0.3m * 0.5m,3m * 0.15m的凹槽。 塔柱竖向主筋采用φ32,间距15cm。水平箍筋采用φ16,除桥塔根部变化段间距15cm外,其余均为20cm。同时在间距20cm的水平箍筋之间设置了两根φ6.5防裂分布箍筋。横梁主筋采用φ25,间距15cm;箍筋采用φ16,间距15cm。在各道横梁上设有根数不等的钢绞线预应力束。塔身及横梁为50号混凝土,承台为30号混凝土,桩基为25号混凝土。全桥桥塔50号混凝土10554立方米,30号混凝土4867立方米,25号混凝土4768立方米。 (2)加劲梁 加劲行车道主梁为类似鱼鳍形扁平钢箱梁结构。主梁结构全宽为30.0m,中心梁高3m,高宽比为1:10。顶板宽度为22m,设2%的双向横坡。上斜腹板水平宽度为1.2m。悬臂人行道宽度为2.8m,设1.5%的向内单向横坡。 桥面为正交异性板,顶板及上斜腹板厚12mm,行车道U形加劲肋中心间距0.59m,板厚6mm。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