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三年级下册

3《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三年级下册
3《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三年级下册

3《古诗两首》古诗两首三年级下册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

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景色。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占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白渎两首古诗,要求渎准字音。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3.检查自渎情况:

(1)指名读占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

(2)指名画出停顿。

游园不值

绝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古木/阴中//系短篷,小扣/柴扉//久不开。杖藜/扶我//过桥东。春色/满园//关不住,

沾衣/欲湿//杏花雨,

一枝/红杏//出墙来。

吹面/不寒//杨柳风。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

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四步法吗?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济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课堂交流。

1、释诗题:

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 2.知诗人: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

3.明诗意:

(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柴门。屐齿.鞋印,脚印。屐,木头鞋。

(2)朗读诗句。

①开火车朗读。

②女生渎,男生想象诗意。

③齐渎,;

④逐行朗读,逐行理解。

⑤指名试说诗意:

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亡,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

4.悟诗情:

(1)作者喜爱春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想到㈠十么?

(2)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

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自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

指名朗诵,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背诵涛句。

指名表演背诵。

(3)再次试说诗意。

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

5.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诗人正是采用丁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厂理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五、配乐齐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齐背《游园不值》。

2.《游园不值》采用以少胜多的手法烘托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出示《绝句》。

指名渎。

要求用四步法学习。

2.知诗人:简介僧人志南,

3.明诗意:

(1)白读绝句,画出难理解的词语。

(2)交流。

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

短篷:有篷的小船(看图)。

杖藜:藜茎做的拐杖。

杏花雨:清明时节杏花盛开时下的雨。杨柳风:柔和的春风。

(3)朗诵。

开火车朗读。

男生渎,女生想象诗意。

齐读。

逐行朗读,逐行理解。

(4)指名试说诗意。

诗人志南将船系在岸边占树的树阴中,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面,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将湿末湿,杨柳风很柔和,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寒冷。

4.悟诗情:

(1)春光明媚,勾起诗人的游兴,你能感受涛人此时的喜悦心情吗?

(2)配乐朗涌。

(3)指名看图背诵。齐背。

(4)创设情境,听音乐,看画面,想象。

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连起来说-说,就是《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试着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三、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感谢您的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二、预习学案 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三、导学案 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拓展活动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折句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 4、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预习要求:(1)把古诗读通读顺。 (2)结合诗句、借助工具书理解“石径”、“坐”、“于”、“啼”、“对”、“到”等字的意思。 第一课时 山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 师:确实,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只要我们有着一颗敏感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就会觉得四季都是美的。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学习杜牧的《山行》,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秋天的美景,去感受赏秋的情怀。(板书:山行杜牧) 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需要达到哪些要求哪 二、初读古诗 下面,我们来听这首诗的录音朗读。(屏显画面) 同学们跟录音读。自由朗读。 三、理解诗意。 师:下面同学们结合注释,试着理解诗意,有不懂的地方,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学生看注释,交流。 师:《山行》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师:那么,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除了写霜叶外,还写了哪些景物(板书:霜叶)(板书: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师:文章怎么写“山、石径”的 师:由“远上寒山石径斜”,你能想到山势怎么样的 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远”、“斜”。 师:“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写出了山势的缓。“远”和“斜”这两个字也是互相照应,又写出山高。另外写山势缓、坡度不大,从后文也能看出你找到了吗“停车”。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

3 古诗两首 第课时 1.学会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感受诗的意境,习得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枫桥夜泊》。 2.能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情感,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 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意境。 【难点】 能把想象的画面说出来或用笔写出来。 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师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枫桥夜泊”就是夜晚把船停靠在枫桥岸边。引导学生理解“枫桥夜泊”实际顺序是“夜泊枫桥”,诗人为了押韵而颠倒词语的顺序。)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张继。(出示张继的图片)张继的诗作并不多,然而他却能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样名垂千古,由此可见《枫桥夜泊》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师简介张继) [设计意图] 以谈话的形式,直奔本节课教学主题。 上节课我们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学习了《山行》。谁来说说是如何读诗歌想画面的?(课件出示“读懂诗意——感悟诗情——想象画面——诵读古诗”。指名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枫桥夜泊》。 一、读懂诗意,读出韵味。 1.出示课件,指名读古诗。(指名两到三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古诗,师生共评) 2.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跃跃欲试,能让老师读一下吗?(师范读全诗) 3.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想跟老师读得一样吗? 师:我们在读诗的时候,一定要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像老师一样来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来读。 生: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 生: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师:同学们,请大家在书上为每个字标上调号,然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并模仿老师的读法来练读这首诗。 4.学生练读。 5.指名读。(出示带节奏的诗句) 师:刚才,我们这样读只是把诗的平仄读出来了,其实要想真正地读好这首诗,还必须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先来看诗的题目,只有四个字,看看这四个字写了几样东西。 生:枫树。 生:桥。 生:江船。 生:人。 师:同学们真厉害!居然从四个字中就读懂了这么多内容,诗句共有28个字,你们一定能从里面读出更多的东西!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这28个字,你能把哪些地方读懂,还有哪里不懂?如果有读不懂的地方你可以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6.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7.共同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生: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相伴,是江枫、渔火在与诗人陪伴。 生:这一“对”,“对”出一个字,愁。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理解和老师的指导读好这首诗吗? (指名读,齐读。重点指导读好“月落”“霜满天”“对愁眠”“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想象画面,深情诵读 师:古诗和画都是紧密联系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边读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吗?

3古诗两首

1古 诗 两 首 望 洞 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2[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赏析:前两句是本诗前半部分,总写月夜洞庭宁静优美的特征。第一句用白描,第二句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夜洞庭那种缥缈、空灵、恬静、和谐的境界。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3[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赏析:三、四句是诗的后半部分。这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把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4[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赏析:第一、二句是诗歌的前半部分。一个“秋”字点明了诗人远游的时间在秋天。5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赏析:第三、四句是诗歌的后半部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恋。“思君不见”明写明月隐入山后,暗写思念友人而不得见。 1 ? 2 ①秋夜,洞庭湖湖水清澈透明,与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水面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 3 ②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4 ③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着“我”顺流而下。 5 ④诗人乘船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诗人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顺江前往渝州。

1.学会《望洞庭》中的生字、新词。 2.能解释《望洞庭》一诗中的诗句,并能叙述所描绘的景色。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乐朗诵磁带。 一导入新课,解题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古时候就有许多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第一首是《望洞庭》。你们知道洞庭湖吗? 板书课文题目。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着重介绍洞庭湖的美景。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昔日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名胜很多。 3.幻灯片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解题。 望:向远处看。 5.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他的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查字典了解“磨”的两个读音及用法。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读生字卡片。正音:洞dòng螺luó磨mó (2)多音字组词。 磨 (3)指名朗读诗句,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精读诗文 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主要针对学生理解有偏差的词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潭面:指洞庭湖。未:没有。 镜:铜镜,本课比喻洞庭湖面。 句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湖光与月光交相辉映。湖面上一丝风也没有,平静得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铜镜一样。

三年级语文上册 3 古诗两首-枫桥夜泊 1教案 苏教版

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课后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情感目标:体会这首诗的意思,领会诗中所描写的情境及诗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并能背诵。 2.培养自己对古诗的兴趣,并能在课后去搜集更多自己喜欢的古诗。 教学重点: 这首古诗的教学重在美读。通过诵读,领悟意境,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了解唐诗,作者张继及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师:反映诗中意境的图画或教学挂图,古代弹拨乐曲的磁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放古乐磁带,带学生入情入境。 2.教师语言导入,板书课文题目,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者。 张继,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是描写旅途感受和自然风光,写得自然朴素,情味深远。《枫桥夜泊》是诗人夜泊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有感而发所写。由于《枫桥夜泊》这首绝句,枫桥和寒山寺成了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 二、感知课文。 1.教师配乐,示范诵读这首古诗。 2.学生自由读诗,将不懂的字、词勾出。 3.同桌互相帮助,解决不懂的字词。 4.质疑答疑。 5.同桌互相讲一讲诗句的意思。

6.师根据挂图相机纠正、指导。 今译:月亮慢慢落下去,乌鸦啼声阵阵,秋霜仿佛铺天盖地。伴着江边的枫树,对着江中的渔灯,漂泊思乡的忧愁使我难以入眠。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三、美读课文,深入领会。 1.自由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用笔勾画出来。 2.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在这些词语下面作上记号。 3.这时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感情? 4.理解“愁”,诗人究竟“愁”什么?为什么而“愁”?(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 5.看到的、听到的和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关系?边读边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 6.说诗意境,加深领会诗表达的感情。 师小结:这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这幅画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和夜泊的“客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枫桥夜泊”图啊!诗人很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火是鲜艳的,二者遥相辉映。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得远景和近景交织成章,连成一片,使得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除了色彩以外,还有声音,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敲在旅客的心上。这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鲜明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这首诗有情意,有境界。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立体图画,我们就像坐在电影院里看立体电影一样。难怪这首诗很早就广泛流传,并且传到国外。确实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诗啊! 7.根据对诗歌的领会,再诵读。 8.评议、指导。(用低沉、压抑、缓慢的语气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要突出“霜”“愁”“到”等词语。 9.放音乐磁带,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味意境,自己诵读。 10.请生配乐诵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头脑中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懂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古诗《咏柳》,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3)仿照课文写话:泉水流到田地里,禾苗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会长得更高更壮。”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 写春天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 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 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 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我们提倡戒烟不是为了省几个钱,也不是花不起钱,更不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而是 为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健康。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 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 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 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 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 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 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1.理解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敕勒歌》。 教学要求:1、理解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课题。 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实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 教师解疑。 四、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表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 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五、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独体字:首、川。 左右结构的字:似。 3.指导书写: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首、似 六、总结。 1、背诵古诗。 2、教育学生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 七、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 教学要求:1、理解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庐山瀑布的壮美。 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时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诗题。 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出示挂图)庐山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古今中外很多文人来观赏,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读诗句,互相纠正字音,把诗句读准确。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导名读全诗。 三、再读诗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明白。 2.小组交流,互相解答。 3.全班交流,教师解答学生未解决的词语。 4、出示挂图,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想象意境,背诵诗文。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尺、挂、流、烟, 2.记忆生字。 按结构记字。独体字:尺 左右结构的字:挂、流、烟。 3.指导书写。 五、总结谈话,课后拓展。 1.这节课,我们和诗人一起领略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 2.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你喜欢的古诗。在古诗朗诵会上读给大家听。 六: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3古诗两首

1古 诗 两 首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①我们从这句诗中可以得知什么?] 言师采药去。[②诗的第二句跟第一句有什么联系?] 句意:在松树下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上山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③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什么心情?] 句意:虽然知道就在这座山中,但是由于山高云深,不知道他在何处。 所 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④我们从这两句诗中可以读懂什么?] 句意:牧童骑着黄牛悠闲地行走在林间小道上,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树林里。 1 ? 1 ①“松下”指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也是隐者的隐居之地。“问童子”暗示了题目中的“不遇”,师傅不在,只有童子接待。 ②这句是对上一句“问”的回答,师傅去采药了。采药是隐者的经常性活动,也介绍了隐者外出的目的。 ③诗人寻访隐者不遇,很失望;童子回答“只在此山中”,使诗人失落的心情稍有安慰;“云深不知处”,又把诗人侥幸升起的一线希望彻底地打碎了。 ④这里交代了诗的主人公是牧童,地点是在“林樾”。“骑黄牛”体现出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情。“歌声”传达出了牧童的愉悦。

2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⑤这两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句意:可能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唱歌,在树下站住不走了。 1.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 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教学挂图、音乐。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老师出示以前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诵这些诗句。看看谁背得多,背得好。 2.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读古诗、知作者、解题意、懂诗句、悟情感。 3.过渡语:今天,我们继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一首古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发音。 2.指名朗读,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舌音的字:松、采;翘舌音的字: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ǐ。 3.学生自读古诗。 4.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结合图画,让学生想一想这首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学习古诗,体会感情 1.知作者,解诗题。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板书课文题目:寻隐者不遇。 (2)老师释题。 寻:拜访;寻访。 隐者: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读书人不愿做官,便隐居在乡村山野。 遇:碰见;遇上。 题目的意思:去拜访一位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儿等一会儿?) 2.读懂诗意,展开想象。 (1)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①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 2⑤这两句是因果关系。“意欲捕鸣蝉”不是诗人所见,而是诗人的猜想。“忽然闭口立”体现了牧童的神态、动作的变化。

3 古诗两首参考 一

3 古诗两首参考一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含义,了解诗的内容。3.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4.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使学生领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又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通过读文、看注释,使学生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的内容。(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能正确、流利地读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生字新词。 (二)了解诗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还十分讲究节奏和韵律,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唐诗三百首》中,就有许多力作,为同学们所熟悉,并深受大家的喜爱。另外,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数不胜数,奇才辈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等,他们的许多诗句已流芳百世,为后人所传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两首诗。一首是宋代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一首是唐代爱国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陆游(1125~1209),南宋著名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当中创作的诗歌很多,至今保存下来的就有9000多首。诗歌的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有的抒发政治抱负,有的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了其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所选的《示儿》,是陆游临终前所作,相当于遗嘱。诗人临终前,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喜事告诉他。这就充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诗人。字子美,巩县(今属河南省)人。他的一生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真实的反映,曾被世人称为一代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两首》 教案设计 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有人说:“秋风扫落叶,何等凄凉萧条!”但是,在诗人杜牧眼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命力还要旺盛,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山行》。 2、板书:山行杜牧 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自由朗读 2、请学生读,互相评价 3、齐读 4、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齐读。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5、根据学法,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或课前收集的资料,学习古诗。 6、小组汇报交流。

(1)简介诗人杜牧; (2)了解题目意思:山行:在山上行走。 (3)字词解释: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坐:因为;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红于:比……更红。 (4)学生根据小组讨论说说诗句意思。(大致了解即可) (5)教师点拨: a、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漂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b、第4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于”不仅点出色彩鲜艳,而且显得更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c、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哪儿?(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d、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前两句描写的景物很美,但作者最爱的还是枫叶,所以说,前面景物的描写是为下面的第四句作铺垫的) 小结: 这首诗中,作者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统摄起来,构成了一幅秋山旅行图,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令人白谈不厌。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创设情景,男女生交替朗读,品悟诗歌表达情感。 2、设置导语,配置音乐、角色、扮演(把自己当成诗人)。 3、反复吟唱,强化记忆。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古诗两首_苏教版

1古 诗 两 首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①我们从这句诗中可以得知什么?] 言师采药去。[②诗的第二句跟第一句有什么联系?] 句意:在松树下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上山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③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什么心情?] 句意:虽然知道就在这座山中,但是由于山高云深,不知道他在何处。 所 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④我们从这两句诗中可以读懂什么?] 句意:牧童骑着黄牛悠闲地行走在林间小道上,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树林里。 1 ? 1 ①“松下”指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也是隐者的隐居之地。“问童子”暗示了题目中的“不遇”,师傅不在,只有童子接待。 ②这句是对上一句“问”的回答,师傅去采药了。采药是隐者的经常性活动,也介绍了隐者外出的目的。 ③诗人寻访隐者不遇,很失望;童子回答“只在此山中”,使诗人失落的心情稍有安慰;“云深不知处”,又把诗人侥幸升起的一线希望彻底地打碎了。 ④这里交代了诗的主人公是牧童,地点是在“林樾”。“骑黄牛”体现出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情。“歌声”传达出了牧童的愉悦。

2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⑤这两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句意:可能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唱歌,在树下站住不走了。 1.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 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教学挂图、音乐。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老师出示以前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诵这些诗句。看看谁背得多,背得好。 2.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读古诗、知作者、解题意、懂诗句、悟情感。 3.过渡语:今天,我们继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一首古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发音。 2.指名朗读,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舌音的字:松、采;翘舌音的字: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ǐ。 3.学生自读古诗。 4.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结合图画,让学生想一想这首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学习古诗,体会感情 1.知作者,解诗题。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板书课文题目:寻隐者不遇。 (2)老师释题。 寻:拜访;寻访。 隐者: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读书人不愿做官,便隐居在乡村山野。 遇:碰见;遇上。 题目的意思:去拜访一位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儿等一会儿?) 2.读懂诗意,展开想象。 (1)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①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 2⑤这两句是因果关系。“意欲捕鸣蝉”不是诗人所见,而是诗人的猜想。“忽然闭口立”体现了牧童的神态、动作的变化。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折句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 4、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预习要求:(1)把古诗读通读顺。 (2)结合诗句、借助工具书理解“石径”、“坐”、“于”、“啼”、“对”、“到”等字的意思。 第一课时 山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 师:确实,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只要我们有着一颗敏感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就会觉得四季都是美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山行》,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秋天的美景,去感受赏秋的情怀。(板书:山行杜牧)

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需要达到哪些要求哪 二、初读古诗 下面,我们来听这首诗的录音朗读。(屏显画面) 同学们跟录音读。自由朗读。 三、理解诗意。 师:下面同学们结合注释,试着理解诗意,有不懂的地方,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学生看注释,交流。 师:《山行》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师:那么,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除了写霜叶外,还写了哪些景物(板书:霜叶)(板书: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师:文章怎么写“山、石径”的 师:由“远上寒山石径斜”,你能想到山势怎么样的 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远”、“斜”。 师:“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写出了山势的缓。“远”和“斜”这两个字也是互相照应,又写出山高。另外写山势缓、坡度不大,从后文也能看出你找到了吗“停车”。 师:写“云”、写“人家”是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了一个“生”字,有一种版本印成了“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觉得“生处”与“深处”用哪一个更好说说理由。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20200111383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 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寻隐者不遇 课时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能背一首已学过的古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3.初步理解古诗意思,会背诵古诗。 4.能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会默写《寻隐者不遇》这首诗。 5.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内容,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 提高性目标: 6.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想象力。 7.感悟诗人的心情以及对隐者形象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寻隐者不遇》。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解题范读。完成目标1、2 1.师:同学们,世上最美的文字莫过于诗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诗的国度,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这片土地上曾产生了浩如烟海的诗词名篇。它们或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或描绘山高水长的灵气,或称诵大自然的明净与洒脱…… 2.你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为大家背背吗?

3.出示课题《寻隐者不遇》,请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 4.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学读这首诗。 二、自学古诗,理解诗意。小组合作完成目标3 1.师: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而且简单易懂,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读懂。现在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可以自己思考,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问老师。) 2.交流汇报学习所得。 (交流时可推派代表,可四人合作,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的见解)。 3、完成《补充习题》三 三、质疑问难,讨论释疑完成目标5、6、7 1.学生就刚才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疑问。 2.教师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1)"云深不知处"中的"深"是什么意思。 (2)诗中的隐者到底是何许人也? 3.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问题一: (1)这里的“深”和“篱落疏疏一径深”的“深”意思一样吗? (2)一起看一段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联系古诗加以区别。 (学生观看《庐山的云雾》录像片段,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仔细看图,加以想象,试用一段话生动地描述所看到的画面,从而直观、深刻地理解“深”的意思。) 问题二: (1)这首诗中,只有诗人和童子的对话,而两人议论的中心——隐者却始终未出场,我们只是从他们的对话中对隐者的言行略知一二。这正好给我们创设了一个想象的空间:隐者到底是何方神圣,诗人为何不辞辛苦来寻他? 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隐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可能是被贬官而隐居,也可能是厌恶尘世间的浑浊,弃官归隐……)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古诗二首》第一首是《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中叙述了他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事情。《所见》 文章主题:《寻隐者不遇》通过一问三答的形式,将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所见》刻画了一个机灵活泼,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 写作特点:《寻隐者不遇》采用问答体,通过寻访者与童子的问答形式写出,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所见》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牧童歌唱和捕蝉时不同的样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诗作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作者的心情,能根据诗意,发挥想像,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心情,领会“寓问于答”写作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隐者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了解诗人。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设计意图:从理解字的角度再来理解课题的意思,学生较容易接受。) 二、自学《寻隐者不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3古诗两首教案

3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寻隐者不遇》和《所见》均为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贾岛,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诗歌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所见》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 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学习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知识链接】 贾岛,晚唐诗人。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袁枚,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寻隐者不遇》;能理解古诗,理解“不遇”、“言”、“云深”等词语的意思。 2、能通过朗读体会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情与境,从而了解诗中事,领略诗中景,感悟诗中情。

3、通过对古诗的教学,理解诗中隐者的形象,感悟隐者的情怀,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而受到美得熏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自读知识链接,了解诗人。《寻隐者不遇》是代诗人所写。与齐名,人称“”。 2、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隐者(yǐn yǐng)云(深生)不知处 3、查资料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隐者:不遇: 言:只: 不知处: 二、课堂研讨 (一)揭诗题,解诗人。 1、揭示诗题,初解其意。 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用一两句话介绍贾岛。(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2、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同学围绕“寻”考虑。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观图,领略诗中景 1、引导看图:诗人寻隐者发生的地点在哪,有哪些人物出场,让我们看看文中的图,初步感知一下当时的环境与人物。 2、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按一定的顺序看并尝试描述所看到的以及由此想到的。 3、指名描述图画。 (三)感知诗意,了解诗中事。 1、学生自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