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k模型用于高速机动飞行器跟踪的性能分析

Jerk模型用于高速机动飞行器跟踪的性能分析
Jerk模型用于高速机动飞行器跟踪的性能分析

燃气轮机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

燃气轮机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 摘要:燃气轮机机组具有超强的北线性,人们掌握它的具体实施工作过程运行 规律是很难得。在我过电力工业中对它的应用又不断加强。为了更加透彻的解决 这个问题,本文将通过建立燃气轮机机组系统建模及模拟比较研究机组设计和运 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它的性能。 关键词:燃气轮机;系统建模;性能 1模拟对象燃气轮机的物理模型 在标准IS0工况条件(15℃101.3kpa及相对湿度60%)下,压气机不断从大气中 吸入空气,进行压缩。高压空气离开压气机之后,直接被送入燃烧室,供入燃料 在基本定压条件下完成燃烧。燃烧不会完全均匀,造成在一次燃烧后局部会达到 极高的温度,但因燃烧室内留有足够的后续空间发生混合、燃烧、稀释及冷却等 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使得燃烧混合物在离开燃烧室进入透平时,高温燃气的温 度己经基本趋于平均。在透平内,燃气的高品位焙值(高温、高压势能)被转化为功。 1.1燃气轮机数值计算模型与方法 本文借助于 GateCycle软件平台,搭建好的燃气轮机部件模块实现燃气轮机以上物理模型的功能转化,进行燃气轮机的热力学性能分析计算的。在开始模拟燃 气轮机之前,首先对燃气轮杋部件模块数学模型及计算原理方法进行简单介绍。1.2压气机数值计算模型 式中,q1 、q2 、ql 分别为压气机进、出口处空气、压气机抽气冷却透平的 空气的质量流量; T1*、 p1* 分别为压气机进出口处空气的温度、压力; T2*、 p2* 分别为压气机出口处空气的温度、压力 ηc、πc分别为压气机绝热压缩效率,压气机压比 γa为空气的绝热指数;ρa为大气温度;?1为压气机进气压力损失系数 ιcs、ιc分别为等只压缩比功和实际压缩比功 i*2s、i*2、i*1分别为等只压缩过程中压气机出口处空气的比焓,实际压缩过程中压气机出日处空气的比烩和压气机进日处空气的比焓; 当压气机在非设计工况下工作时,一般计算方法是将压气机性能简单处理编制成 数表,通过插值公式求得计算压气机的参数,即在压气机性能曲线上引入多条与 喘振边界平行的趋势线,这样可以把压比,流量,效率均视为平行于喘振边界的 等趋势线和转速的函数。本文采用了同样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燃气轮机变工况性 能过程中引入无实际物理涵义的无量纲参变量CMV(compressor map variable),仅相当于引入的平行于压气机喘振边界的趋势线,压气机的质量流量、压力和效 率计算是通过上下游回馈的热力计算结果,插值寻找能够使得上下游热力参数 (压力,温度,输出功率,转速,流量)计算收敛的工作点,即压气机的变工况 工作点。 1.3燃烧室数值计算模型 其中 式中: α为过量空气系数: L0为燃料的理论空气量:

第1章 数学建模与误差分析

第1章数学建模与误差分析 1.1 数学与科学计算 数学是科学之母,科学技术离不开数学,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与数学产生紧密联系,数学又以各种形式应用于科学技术各领域。数学擅长处理各种复杂的依赖关系,精细刻画量的变化以及可能性的评估。它可以帮助人们探讨原因、量化过程、控制风险、优化管理、合理预测。近几十年来由于计算机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求解各种数学问题的数值方法即计算数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科学技术各领域,相关交叉学科分支纷纷兴起,如计算力学、计算物理、计算化学、计算生物、计算经济学等。 科学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计算,是一种使用计算机解释和预测实验中难以验证的、复杂现象的方法。科学计算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而迅速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是数学及计算机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必不可少的纽带和工具。科学计算涉及数学的各分支,研究它们适合于计算机编程的数值计算方法是计算数学的任务,它是各种计算性学科的联系纽带和共性基础,兼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的数学学科。它面向的是数学问题本身而不是具体的物理模型,但它又是各计算学科共同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计算在工程技术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已成为继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之后科学研究的第三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其完备形式往往不能方便地求出精确解,于是只能转化为简化模型,如将复杂的非线性模型忽略一些因素而简化为线性模型,但这样做往往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因此,目前使用数值方法来直接求解较少简化的模型,可以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结果,使科学计算发挥更大作用。了解和掌握科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数学建模方法已成为科技人才必需的技能。因此,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是工程技术人才必备的数学素质。 1.2 数学建模及其重要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和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密切相关。用数学方法解决工程实际和科学技术中的具体问题时,首先必须将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即建立起能描述并等价代替该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将建立起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理论和计算技术进行推演、论证和计算,得到欲求解问题的解析解或数值解,最后用求得的解析解和数值解来解决实际问题。本章主要介绍数学建模基本过程和求解数学问题数值方法的误差传播分析。 1.2.1 数学建模的过程 数学建模过程就是从现实对象到数学模型,再从数学模型回到现实对象的循环,一般通过表述、求解、解释、验证几个阶段完成。数学建模过程如图1.2.1所示,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可分为解析法和数值方法,如图1.2.2所示。 表述是将现实问题“翻译”成抽象的数学问题,属于归纳。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则属于演绎。归纳是依据个别现象推出一般规律;演绎是按照普遍原理考察特定对象,导出结论。演绎利用严格的逻辑推理,对解释现象做出科学预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它要以归纳的结论作为公理化形式的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样本

指标及计算方法 1.井网密度 油田( 或区块) 单位面积已投入开发的总井数即为井网密度。 f=n/A 2.注采井数比 注采井数比是指水驱开发油田( 或区块) 注水井总数和采油井总数之比。 3.水驱控制程度 注水井注水能够影响到的油层储量占油层总储量的百分数。 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联通的厚度/油层的总厚度*100% 由于面积注水井网的生产井往往受多口注水井的影响, 因此, 在统计井网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时还要考虑联通方向。 不同注水方式, 其注采井数比不同, 因而注水井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也不同。一些分布不稳定, 形态不规则, 呈透镜状分布的油层, 在选择注水方式时, 应选择注水井数比较大的注水方式, 以取得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该指标的大小, 直接影响着采油速度, 含水上升率, 最终采收率。 中高渗透油藏( 空气渗透率大于50*10-3 um2) 一般要达到80%, 特高含水期达到90%以上; 低渗透油藏( 空气渗透率小于50*10-3 um2) 达到70%以上; 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 4.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油田( 或区块、或某类井) 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有效厚度之和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5.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油田( 或区块、或某类井) 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射孔总厚度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6.核实产油量 核实产油量由中转站、联合站、油库对管辖范围内的总日产油量进行计量, 由

此获得的产油量数据为核实产油量。 7.输差 输差是指井口产油量和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口产油量之比。 K=( q ow -q or ) /q ow 8.核实产水量 核实产水量用井口产水量和输差计算。q wr=q ww (1-K) 9.综合含水 油田( 或区块) 的综合含水是指采出液体中水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f w =(100*q wr )/(q wr +q or ) -1- 低含水期( 0<含水率<20%) :该阶段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充分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 开展早期分层注水, 保持油层能量开采。要采取各种增产增注措施, 提高产油能力, 以达到阶段开发指标要求。 -2-中含水期( 20%<=含水率<60%) : 该阶段主力油层普遍见水, 层间和平面矛盾加剧, 含水上升快, 主力油层产量递减。在这一阶段要控制含水上升, 做好平面调整, 层间接替工作, 开展层系、井网和注水方式的适应性研究, 对于注采系统不适应和非主力油层动用状况差的区块开展注采系统和井网加密调整, 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 实现油田的稳产。 -3- 高含水期( 60%<=含水率<90%) : 该阶段是重要的开发阶段, 要在精细油藏描述和搞清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 积极采用改进二次采油技术和三次采油技术, 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 扩大注水波及体积, 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率, 努力延长油田稳产期。 -4-特高含水期( 含水率>=90%) : 该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 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积极开展精细挖潜调整, 采取细分层注水、细分层压裂、细分层堵水、调剖等措施, 控制注入水量和产液量的增长速度。要积极推广和应用成熟的三次采油技术, 不断增加可采储量, 延长油田的生命期, 努力控制好成本, 争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动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 变小的是( ) A. 电压表V 示数 B.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i 示数的乘积 C. 电流表A i 示数 D.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 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及各灯泡规格均相同?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读数最大 开关S 2闭合,开关S i 断开 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 2=10 0.2A .两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 6 .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 后,两相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都如图乙所示,( ) A. 电压表V i 的读数为i.5V B. 电压表V 2的读数为7.5V C . L i 和L 2两灯的电阻之比为i : 5 D . L i 和L 2两灯的电压之比为i : 4 的是( A. 只有甲 B. 只有乙 C. 甲和丙 D. 甲和丁 L i 、 L 2均正常发光.则( ) B . C . D. 甲是电流表, 甲是电压表, 乙是电流表, 乙是电压表, 丙是电压表 丙是电流表 丙是电压表 丙是电流表 4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S i 闭合,如果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则下列操作中可行的是( A . B . C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移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移 开关S 2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移 D. Q . S i 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电阻R i = Q . 乙A .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丙是连接在电路中的三只电学仪表.闭合开关S 后,灯

并行计算综述

并行计算综述 姓名:尹航学号:S131020012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摘要:本文对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有:并行计算提出的背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行计算概念和并行计算机类型,并行计算的性能评价,并行计算模型,并行编程环境与并行编程语言。 关键词:并行计算;性能评价;并行计算模型;并行编程 1. 前言 网络并行计算是近几年国际上并行计算新出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是热门课题。网络并行计算就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资源实现其它问题的计算,这种并行计算环境的显著优点是投资少、见效快、灵活性强等。由于科学计算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具有并行计算的环境,但除了少数计算机大户(石油、天气预报等)外,很多用户由于工业资金的不足而不能使用并行计算机。一旦实现并行计算,就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超级计算。这样,就不必要购买昂贵的并行计算机。 目前,国内一般的应用单位都具有局域网或广域网的结点,基本上具备网络计算的硬件环境。其次,网络并行计算的系统软件PVM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消息传递标准软件系统。有了该软件系统,可以在不具备并行机的情况下进行并行计算。该软件是美国国家基金资助的开放软件,没有版权问题。可以从国际互联网上获得其源代码及其相应的辅助工具程序。这无疑给人们对计算大问题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这种计算环境特别适合我国国情。 近几年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投入了一些力量来进行并行计算软件的应用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目前为止,网络并行计算已经在勘探地球物理、机械制造、计算数学、石油资源、数字模拟等许多应用领域开展研究。这将在计算机的应用的各应用领域科学开创一个崭新的环境。 2. 并行计算简介[1] 2.1并行计算与科学计算 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简单地讲,就是在并行计算机上所作的计算,它和常说的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超级计算(Super Computing)是同义词,因为任何高性能计算和超级计算都离不开并行技术。

预算模型分析报告

预算分析模型报告 ——孙平平(20081428)时秀英(20081399)张振华(20081666) 一、模型总体构想 1、预算模型的目标 预算目标是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在本期内的财务具体化,公司战略是预算管理的目标导向,引导年度预算目标的确定; 年度预算目标强调可操作性,必须能通过预算编制体现出来。 2、预算模型的功能 (1)公司管理、提升公司治理能力 (2)预算是企业平衡各项资源的有效方法:收入与费用平衡,成本发生与行为责任平衡,贡献业绩与奖励平衡,现金流入与流出平 衡,人力、物力、财力平衡,管理手段、经营目标、经济活动、 组织措施平衡。 (3)计划预算工作的渗透性对组织的渗透:影响企业组织结构、职权关系和行为规范,影响领导工作:集权还是分权,贯穿控制全过程:没有预算,就没有控制。 二、功能模块的实现 1、经营预算 经营预算是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来预测企业所需的人 工,物料的需求情况。

图一经营预算的内容 (1)、销售预算 是根据本年度实际来推算本年的销售量,来预计本年度的销售收入,本年的现金流入,及应收账款和税金的支付情况。这些是根据以前年度的历史情况来计算的,这样的预测更具有可信性。其中的会有一些是支付现款,而一些则是留作应付账款,这样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2)、生产预算 是对生产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预算,比如,生产中的生产成本的预算,生产成本中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还有制造费用。对与这些中的各项问题进行预算。 图二直接人工 图三直接材料

图四制造费用预算 图五生产成本预算 按照这个步骤来实现对生产总成本的预算,结合销售预算来看看本年度中的各个季度的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及哪个季度可能的利润最高等等。 2、资本预算 在这个例子中的资本预算包括,增加了一项固定资产,还有投资收益的增加。 图六资本预算模型 3、财务预算

动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动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RUSER redacted on the night of December 17,2020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小的是() A.电压表V示数 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 C.电流表A1示数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 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及各灯泡规格均相同.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读数最大的是 () A.只有甲 B.只有乙 C.甲和丙 D.甲和丁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丙是连接在电路中的三只电学仪表.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 正常发光.则() A.甲是电流表,乙、丙是电压表 B.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 C.乙是电流表,甲、丙是电压表 D.乙是电压表,甲、丙是电流表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S1闭合,如果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则下列操作中可行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 C.开关S2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 D.开关S2闭合,开关S1断开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2=10Ω.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A.两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电阻R1= Ω. 6.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相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都如图乙所示,() A.电压表V1的读数为 B.电压表V2的读数为 C.L1和L2两灯的电阻之比为1:5 D.L1和L2两灯的电压之比为1:4

7.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3电阻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表所示,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下列电路图中的哪一个答: 电压表示数U/V 电流表示数I/A A. B. C.D. 8.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A”.实验中,先在a、b两点间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需要更换a、b间的电阻再进行两次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进行,应选择下列的哪两个电阻() A.10Ω和40Ω B.20Ω和30Ω C.10Ω和20Ω D.30Ω和40Ω 9.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图1所示电路,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定值电阻R1、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了多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了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若将R1、R2组成并联电路,当通过R1的电流为1A时,通过R2的电流 为() A.0.5A B.1A

传统并行计算框架与MR的区别

现在MapReduce/Hadoop以及相关的数据处理技术非常热,因此我想在这里将MapReduce的优势汇总一下,将MapReduce与传统基于HPC集群的并行计算模型做一个简要比较,也算是对前一阵子所学的MapReduce知识做一个总结和梳理。 随着互联网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对处理数据能力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当计算量超出单机的处理能力极限时,采取并行计算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解决之道。在MapReduce出现之前,已经有像MPI这样非常成熟的并行计算框架了,那么为什么Google还需要MapReduce,MapReduce相较于传统的并行计算框架有什么优势,这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文章之初先给出一个传统并行计算框架与MapReduce的对比表格,然后一项项对其进行剖析。 MapReduce和HPC集群并行计算优劣对比 ▲ 在传统的并行计算中,计算资源通常展示为一台逻辑上统一的计算机。对于一个由多个刀片、SAN构成的HPC集群来说,展现给程序员的仍旧是一台计算机,只不过这台计算拥有为数众多的CPU,以及容量巨大的主存与磁盘。在物理上,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是两个相对分离的部分,数据从数据节点通过数据总线或者高速网络传输到达计算节点。对于数据量较小的计算密集型处理,这并不是问题。而对于数据密集型处理,计算节点与存储节点之间的I/O将成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共享式架构造成数据集中放置,从而造成I/O传输瓶颈。此外,由于集群组件间耦合、依赖较紧密,集群容错性较差。 而实际上,当数据规模大的时候,数据会体现出一定的局部性特征,因此将数据统一存放、统一读出的做法并不是最佳的。 MapReduce致力于解决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数据的局部性原理,利用局部性原理将整个问题分而治之。MapReduce集群由普通PC机构成,为无共享式架构。在处理之前,将数据集分布至各个节点。处理时,每个节点就近读取本地存储的数据处理(map),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合并(combine)、排序(shuffle and sort)后再分发(至reduce节点),避免了大量数据的传输,提高了处理效率。无共享式架构的另一个好处是配合复制(replication)策略,集群可以具有良好的容错性,一部分节点的down机对集群的正常工作不会造成影响。 硬件/价格/扩展性 传统的HPC集群由高级硬件构成,十分昂贵,若想提高HPC集群的性能,通常采取纵向扩展的方式:即换用更快的CPU、增加刀片、增加内存、扩展磁盘等。但这种扩展方式不能支撑长期的计算扩展(很容易就到顶了)且升级费用昂贵。因此相对于MapReduce集群,HPC集群的扩展性较差。 MapReduce集群由普通PC机构成,普通PC机拥有更高的性价比,因此同等计算能力的集群,MapReduce集群的价格要低得多。不仅如此,MapReduce集群

串联电路动态分析及计算

§7.3.5 串联电路动态分析及计算 [学习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会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进行动态分析和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是串联电路特点的应用。难点是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及计算。 [自学质疑](预习摘录): 一、知识梳理 (一)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是的。 (二)电压特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 (三)电阻特点: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 (四)分压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电阻的大小成。 二、串联电路分析 1、如何识别电路?去表法 去掉两只电压表V1和V2,把电流表看做一根导线,该电路是电路。(选填“串联”或“并联”)依据:电压表的电阻很,电流表的电阻很。 2、电压表V1测导体(选填“R1”或“R2”)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导体(选填“R1”或“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选填“串联”或“并联”) 3、电压表V1和V2两端的电压分别用和表示。电路中的电流用表示。(选填U1或U2或I或I1或I2) 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 改变电路中的和被测导体两端的,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随之(选填“改变”或“不变),电源电压(选填“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I=I1=I2 U=U1+U2 U1/U2=R1/R2 等效替代R=R1+R2

5、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电阻R2 ,R1 ,总电阻,电流表A 的示数,电压表V1的示数,电压表V2的示数,电压表V1和V2的和。(选填“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6、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此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示数,电压表V2示数(选填“最大”或“最小)”。 7、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此时电路中的电流,(选填“最大”或“最小)”。电压表V2示数为,电压表V1示数为。(选填“零”或“电源电压”) 8、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电压表V1的示数和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 ,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的和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选填“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9、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与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将_________。 10、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将。

常用结构计算软件的分析模型与使用

常用结构计算软件的分析模型与使用 按语:读了工业建筑2005-5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常林润、罗振彪“常用结构计算软件与结构概念设计”一文,感到其内容、观点对更深层次讨论PKPM很有有帮助,现分几个部分摘编如下,供网友发帖时参考,其目的是将J区的讨论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TAT的分析模型与使用。 二、SARWE的分析模型与使用, 三、从整体上把握结构的各项性能。 四、现阶段常用的结构分析模型。 五、结构计算软件的局限性、适用性和近似性。 六、抗震概念设计的一些重要准则。 七、结语。 一、TAT的分析模型与使用 TAT是中国建科院开发的,程序对剪力墙采用开口薄壁杆件模型,并假定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为零。这使得结构自由度大为减少,计算分析得到一定程度的简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薄壁杆件模型采用开口薄壁杆件理论,将整个平面联肢墙或整个空间剪力墙模拟为开口薄壁杆件,每个杆件有两个端点,每个端点有7个自由度,前6个自由度的含义与空间杆单元相同,第7个自由度是用来描述薄壁杆件截面翘曲的。开口薄壁杆件模型的基本假定是: 1)在线弹性条件下,杆件截面外形轮廓线在其平面内保持不变,在平面外可以翘曲,同时忽略其剪切变形的影响。这一假定实际上增大了结构的刚度,薄壁杆件单元及其墙肢越多,则结构刚度增加程度越高。 2)将同一层彼此相连的剪力墙墙肢作为一个薄壁杆件单元,将上下层剪力墙洞口之间的部分作为连梁单元。这一假定将实际结构中连梁对墙肢的线约束简化为点约束,削弱了连梁对墙肢的约束,从而削弱了结构的刚度。连梁越多,连梁的高度越大,则结构的刚度削弱越大。 3)引入了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为零。 实际工程中许多布置复杂的剪力墙难以满足薄壁杆件的基本假定,从而使计算结果难以满足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 1)变截面剪力墙:在平面布置复杂的建筑结构中,常存在薄壁杆件交叉连接、彼此相连的薄壁杆件截面不同、甚至差异较大的情况。由于这些薄壁杆件的扇形坐标不同,其翘曲角的含义也不同,因而由截面翘曲引起的纵向位移不易协调,会导致一定的计算误差。 2) 长墙、短墙:由于薄壁杆件模型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而长墙、短墙是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其几何尺寸也难以满足薄壁杆件的基本要求,采用薄壁杆件理论分析这些剪力墙时,存在着较大的模型化误差。 3)多肢剪力墙:薄壁杆件模型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认为杆件截面外形轮廓线在自身平面内保持不变,在墙肢较多的情况下,该假定会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4)框支剪力墙:框支剪力墙和转换梁在其交接面上是线变形协调的,而菜用薄壁杆件理论分析框支墙时,由于薄壁杆件是以点传力的,作为一个薄壁杆件的框支墙只有一点和转换梁的某点是变形协调的,这必然会带来较大的计算误差。

20100428第三章 并行计算模型和任务分解策略

第三章并行计算模型和任务分解策略 首先,我们将研究不同类型的并行计算机,为了不严格限定于某个指定机型,我们通过模型把并行计算机抽象为几个特定属性。为了说明并行程序中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概念模型我们讨论了不同的程序模型,另外为了分析和评估我们算法的性能,我们讨论了多计算机架构下评估并行算法复杂度的代价模型。在介绍并分析的各种代价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改进型的代价模型。 其次我们定义这样几个指标如负载均衡和网络半径等用来研究图分解问题的主要特性。并把图分解问题归纳为一般类型和空间映射图类型。我们重点研究的是后者,因为多尺度配置真实感光照渲染算法可以很方便的描述成空间映射图形式。 3.1 并行计算机模型 以下给出并行计算机的模型的概述,根据其结构并行计算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多计算机(Multicomputer):一个von Neumann计算机由一个中央处理器(CPU)和一个存储单元组成。一个多计算机则由很多von Neumann计算机通过互联网络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系统。见图3.1。每个计算机(节点)执行自己的计算并只能访问本地的存储。通过消息实现各计算机之间的互相通讯。在理想的网络中,两个计算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送代价与本地的计算节点和它的网络阻塞无关,只和消息的长度相关。以上多计算机和分布式存储的MIMD机器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的两个节点间的信息传输不依赖于本地计算和其它网络阻塞。 分布式存储的MIMD类型的机器主要有IBM的SP, Intel的Paragon, 曙光4000系列, Cray 的T3E, Meiko的CS-2, NEC的Cenju 3, 和nCUBE等。通过本地网络的连接的集群系统可以认为是分布式存储的MIMD型计算机。 多处理器(Multiprocessor):一个多处理器型并行计算机(共享存储的MIMD计算机)由大量处理器组成,所有的处理器都访问一个共同的存储。理论上理想的模型就是PRAM模型(并行的随机访问系统),即任何一个处理器访问任一存储单元都是等效的(见图3.2)。并发存储访问是否允许取决于所使用的真正的模型【34】。 混合模型:分布式共享存储(DMS)计算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存储访问地址空间但是分布式物理存储模块。编译器和运行时系统负责具体的并行化应用。这种系统软件比较复杂。 图3.1 多计算机模型图3.2 PRAM 模型 SIMD计算机:在一个SIMD(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中在不同数据流阶段所有的处理器执行同样的指令流。典型的机型有MasPar的MP, 和联想机器CM2。 多计算机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价格低廉的集群式并行计算机就属于这种模型,本文中的算法主要基于多计算机体系结构。 3.2 程序模型 并行程序的编程语言如C或Fortan。并行结构以某种类库的形式直接整合进这些编程语言中。编程模型确定了并行程序的风格。一般可分为数据并行、共享存储和消息传递等模型[35]。 数据并行编程:数据并行模型开始于编写同步SIMD并行计算机程序。程序员需要在每个处理器上独立执行一个程序,每个处理器均有其自己的存储器。程序员需要定义数据如何分配到每个局部存储中。实际应用中大量的条件分支的需要使得其很难高效的运行在SIMD型的机器上。 共享存储编程:共享存储模型是一个简单的模型,因为程序员写并行程序就像写串行程序一样。一个程序的执行与几个处理器独立,也不需要同步。一个处理器的执行状态独立于其它处理器的运

串联电路动态分析及计算

§ 串联电路动态分析及计算 [学习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会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进行动态分析和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是串联电路特点的应用。难点是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及计算。 [自学质疑] (预习摘录): 一、知识梳理 (一)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是 的。 (二)电压特点: (三)电阻特点: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 。 (四)分压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电阻的大小成 。 二、串联电路分析 1、如何识别电路 去表法 去掉两只电压表V1和V2,把电流表看做一根导线,该电路是 电路。(选填“串联”或“并联”) 2、电压表V1测导体 (选填“R1”或“R2”)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导体 (选填“R1”或“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 电路的电流。(选填“串联”或“并联”)

3、电压表V1和V2两端的电压分别用和表示。电路中的电流用 表示。(选填U1或 U2或 I或 I 1或 I 2 ) 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 改变电路中的和被测导体两端的,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随之(选填“改变”或“不变),电源电压(选填“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5、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电阻R2 ,R1 ,总电阻,电流表A 的示数,电压表V1的示数,电压表V2的示数,电压表V1和V2的和。(选填“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6、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此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示数,电压表V2示数(选填“最大”或“最小)”。 7、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此时电路中的电流,(选填“最大”或“最小)”。电压表V2示数为,电压表V1示数为。(选填“零”或“电源电压”)

性能测试模型评测标准及注意事项

性能测试模型评测标准及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测试前准备 (1) 二.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 (2) 三.常见问题排查: (3) 四.测试模型搭建 (4) 五.测试用例分析 (6) 1.屏蔽房空口测试注意事项 (6) 2.馈线性能测试项目 (7) 3.室内线性性能测试 (8) 4.室内角度测试 (9) 5.室内覆盖ping包+信号强度 (10) 6.抗干扰性能测试 (10) 7.穿墙性能测试 (12) 8.开阔地性能测试 (13) 六.评判标准 (13) 一.测试前准备 硬件:被测设备、笔记本电脑、串口线+usb转串口线、poe适配器(电源适配器)网线(≥2条)、排插 软件:主程序(备用)、配置、测试软件(ixchariot,wirelessmon,自动化吞吐软件) 1

二.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 1.被测设备带到外场测试之前,必须经过确认其硬件状况良好,软件版本符合测试要求。 确认方法,在屏蔽房搭建二层跑流模型观察期吞吐能否达到指标。无重启、死机、断ping 的情况。在串口下输入ruijie#show version命令查看软件版本信息 2.笔记本电脑: 2.1有线网口必须为千兆。 2.2无线网卡必须符合测试需求, intel6300无线网卡性能比atheros 938x性能低。 无线网卡属性- - 高级配置- -节电选项一定要去掉勾选。否则无线网卡会进入节电状态达不到最大性能。 2.3测试系统采用win7 或windows xp都可。但防火墙一定要关闭,否则无法通信。 2.4网卡参数设置是否正确(ht20,40)等 2.5电脑电源节电是否调整成永不关机,否则会自动关机 2.6网卡发射功率 3.串口线+usb转串口线由于笔记本电脑无串口,需借助usb转串口线缆将被测设备的rj45 口(console)转换成usb口笔记本电脑使用。(Usb-console的驱动要预先装入) 4.Poe适配器,用于给被测试设备供电。注意有分为千兆和百兆两种连接速率的poe适配 器。一般采用千兆。如果吞吐小于百兆级别可以采用百兆poe。 5.网线尽量使用有卡扣的rj45网线。且最终能够保证server与AP 之间的关联速率能够 达到千兆(1000M) 6.排插:安全稳定即可,无特殊要求。 6.1.有时有的排插没电,所以笔记本插上后要看下是否在充电 7.主程序,一般我司产品在硬件测试阶段主程序也在一直更新解决bug。因此作为硬件测 试组人员,尽量保证当前所用主程序能够满足硬件测试且软件本身bug较少(未必为最新版本主程序)。 主程序测试过程中可能会临时升级。建议ap主程序发行人发行主程序时顺便抄送给性能测试人员,以便于性能测试人员了解软件的对性能产生的bug,并主动规避。 8.配置 一般采用配置为 1.通用的二层胖模式配置:性能测试2.通用的二层瘦模式配置:组网,AC升级AP。3.三层胖瘦配置:应用较少。 9.测试软件,常用测试软件为:ixchariot,wirelessmon,自动化测试软件 9.1ixchariot软件用于测试无线性能吞吐。当前使用的破解版本性能比较不稳定。偶 2

[整理]04第四章 动态分析方法 习题答案

第四章 动态分析方法 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动态数列:是将某种现象的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 2. 平均发展水平:是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3. 增长量: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 4.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5. 长期趋势:是研究某种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向上或向下发展变动的趋势。 6. 季节变动:是由自然季节变化和社会习俗等因素引起的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 二、填空题 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时间、指标数值 2. 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绝对数动态数列,派生。 3. 时间数列,时间数列。 4. 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间各项水平;报告期水平,期间水平。 5. 逐期、累计。 6. 报告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 7. 35.24%。 8. 某一固定时期水平,总的发展程度。 9. 增长量,基期发展水平;环比增长速度。 10. 几何平均法,方程法。 11. 1200459 5 12. (205%×306.8%)-1 13. 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14. 季节比率。 15. 按月(季)平均法 16. 若干年、转折点。 17. 随机因素和偶然因素。

18. 逐期增长量。 19. 数列的中间位置。 20.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 三、单项选择 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B 2. B 3. D 4. B 5. B 6. C 7. C 8. D 9. B 10. A 11. A 12. B 13. D 14. B 15. C 四、多项选择 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ABCD 2. AC 3. AC 4. AC 5. ABD 6. BD 7. AD 8. ACD 9. AB 10. ABCD 五、判断改错 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都是通过连续登记的方式取得统计资料的。(×) 时点指标是通过一次性登记方式取得资料 2. 增长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报告期比基期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3. 相邻两个时期的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4.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5.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相邻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之比 6. 增长1%的绝对值可以用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求得,也可以用基期水平除以100求得。(×) (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100

10大经典数据分析模型

模型分析法就是依据各种成熟的、经过实践论证的管理模型对 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长时间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将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些经典的相关关系以一个固定模型的方式描述出来,揭示企业系统内部很多本质性的关系,供企业用来分析自己的经营管理状况,针对企业管理出现的不同问题,能采用最行之有效的模型分析 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1、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的战略制定。波特认为在任何行业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无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竞争的规则都包括在五种竞争力量内。 这五种竞争力就是 1.企业间的竞争 2.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 3.潜在替代品的开发 4.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5.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这五种竞争力量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竞争对手

企业间的竞争是五种力量中最主要的一种。只有那些比竞争对手的战略更具优势的战略才可能获得成功。为此,公司必须在市场、价格、质量、产量、功能、服务、研发等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影响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因素有:产业增加、固定(存储)成本/附加价值周期性生产过剩、产品差异、商标专有、转换成本、集中与平衡、信息复杂性、竞争者的多样性、公司的风险、退出壁垒等。 新进入者 企业必须对新的市场进入者保持足够的警惕,他们的存在将使企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这样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公司投入相应的资源。 影响潜在新竞争者进入的因素有:经济规模、专卖产品的差别、商标专有、资本需求、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行业内企业的预期反击等。 购买者 当用户分布集中、规模较大或大批量购货时,他们的议价能力将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决定购买者力量的因素又:买方的集中程度相对于企业的集中程度、买方的数量、买方转换成本相对企业转换成本、买方信息、后向整合能力、替代品、克服危机的能力、价格/购买总量、产品差异、品牌专有、质量/性能影响、买方利润、决策者的激励。 替代产品 在很多产业,企业会与其他产业生产替代品的公司开展直接或间接的斗争。替代品的存在为产品的价格设置了上限,当产品价格超过这一上限时,用户将转向其他替代产品。 决定替代威胁的因素有:替代品的相对价格表现、转换成本、客户对替代品的使用倾向。 供应商 供应商的议价力量会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尤其是当供应商垄断程度比较高、原材料替代品比较少,或者改用其他原材料的转换成本比较高时更是如此。 决定供应商力量的因素有:投入的差异、产业中供方和企业的转换成本、替代品投入的现状、供方的集中程度、批量大小对供方的重要性、与产业总购买量的相关成本、投入对成本和特色的影响、产业中企业前向整合相对于后向整合的威胁等。 2、SWOT分析模型

软件测试中性能测试模型分析及建立

软件测试中性能测试模型分析及建立 对于应用系统的性能测试,测试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性能测试模型要以实际生产环境为标准搭建,只有模型符合实际的生产环境,性能测试的结果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将来上线的生产环境的实际性能情况。根据长期测试关键核心业务系统的经验,应用系统系统的性能测试模型分析应当按照下面几个步骤来实施: 业务模型建立 全面分析应用系统系统上线后所面临的性能压力的来源和类别,并且通过分析历史交易数据来确定各种性能在整个系统压力所占比例。例如确定前台应用子系统的业务类别和并发比例,后台批处理业务的数据规模和类别等。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够逼真模拟应用系统系统实际运行场景的业务模型。 测试数据模型建立 根据业务模型准备测试数据和基础数据,确保系统数据库中数据容量和真实性符合实际运行情况。 监控模型建立 性能测试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关键业务的性能指标,同时也要通过性能测试监控主机、数据库、中间件的各个性能指标,从而发现性能瓶颈,为进一步的性能调优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测试模型建立 对应用系统系统的测试,因该采取基准测试、单业务负载测试、混合负载测试的顺序来执行。这样做的好处,在单业务负载测试是就可以发现各个系统本身的性能缺陷,而混合负责测试时将重点检查各个业务相互影响导致的性能缺陷。 执行模型建立 应用系统系统的性能测试必须要局方客户、系统开发商、第三方测试服务商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整个测试工作的成功。因此,只有建立一套规范的性能测试流程,明确各个角色的工作职责,才能使性能测试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 风险模型建立 由于性能测试的特殊性,因此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导致整个性能测试失败的风险。丰富性能测试经验是必须的,能够提前分析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规避措施。这样才能将性能测试的风险降到最低,最终圆满完成应用系统系统的上线性能验收测试。 上面的步骤或者说方面只是性能测试项目实施中要完成的工作方面的的概述,不同的项目可能有不同的实施方法或步骤要视项目而具体实现。要完成一个有效的应用系统的性能测试,从需求调研到测试分析的各个阶段,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在以后的文章中,会对性能测试项目的分阶段工作进行讲解,适当的时侯会搭配一些项目实施的例子来进行讲解。

种群的相互竞争模型中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河北大学《数学模型》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编写程序段。 2.能根据m文件的结果进行分析。 3.根据图像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实验要求 8-1捕鱼业的持续收获 运行下面的m文件,并把相应结果填空,即填入“_________”。 clear;clc; %无捕捞条件下单位时间的增长量:f(x)=rx(1-x/N) %捕捞条件下单位时间的捕捞量:h(x)=Ex %F(x)=f(x)-h(x)=rx(1-x/N)-Ex %捕捞情况下渔场鱼量满足的方程:x'(t)=F(x) %满足F(x)=0的点x为方程的平衡点 %求方程的平衡点 syms r x N E; %定义符号变量 Fx=r*x*(1-x/N)-E*x; %创建符号表达式 x=solve(Fx,x) %求解F(x)=0(求根) %得到两个平衡点,记为: % x0=______________ , x1=___________ x0=x(2); x1=x(1);%符号变量x的结构类型成为<2×1sym> %求F(x)的微分F'(x) syms x; %定义符号变量x的结构类型为<1×1sym> dF=diff(Fx,'x'); dF=simple(dF) %简化符号表达式 %得 F'(x)=________________ %求F'(x0)并简化 dFx0=subs(dF,x,x0); %将x=x0代入符号表达式dF dFx0=simple(dFx0) %得 F’(x0)=_______ %求F’(x1) dFx1=subs(dF,x,x1) %得 F’(x1)=________ %若 E0,故x0点稳定,x1点不稳定(根据平衡点稳定性的准则); %若 E>r,则结果正好相反。 %在渔场鱼量稳定在x0的前提下(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