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及逆转

非小细胞肺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及逆转
非小细胞肺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及逆转

【摘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治疗以含铂双药联合化疗为标准治疗方案,多项研究表明,化疗药物对于NSCLC的疗效已经进入平台期,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式已迫在眉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40% 80%的NSCLC中过表达,通过干预EGFR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已成为治疗NSCLC的主要方式。临床应用的EGFR抑制剂主要有EGFR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及特异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目前已证实EGFR-TKI的疗效肯定,但其原发性及继发性耐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且耐药机制复杂。文章对EGFR-TKI在临床中的应用,EGFR突变与TKI敏感性的关系,EGFR-TKI的耐药机制及逆转耐药的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耐药逆转

doi:10.3969/j.issn.1674-4136.2012.03.012

文章编号:1674P4136(2012)03-0164-0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参与控制细胞的存活、增殖、血管生成、细胞迁移、细胞侵袭及转移等过程[1],因此通过干预EGFR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已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EGFR 特异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小分子靶向药物。2004年,多个权威期刊发表了关于EGFR突变与TKI药物敏感性关系的研究,发现EGFR突变的患者对TKI药物有很好的反应性[2-3],特别是具有19外显子密码子746 750的缺失突变,21外显子密码子858替代突变(L858)的患者对TKI高度敏感。尽管如此,原发性及继发性耐药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很多关于耐药的机制被报道,如EGFR基因20外显子的插入突变及KRAS基因突变与原发性耐药有关;EGFR基因的二次突变,MET基因的扩增以及HGF基因的过表达与继发性耐药有关等。本文就EGFR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耐药机制及相关解决方法进行综述。

1EGFR-TKI在NSCLC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EGFR-TKI通过与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上ATP位点竞争性结合,可逆性、选择性抑制与EGFR 相关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及细胞内磷酸化过程,进而抑制EGFR下游的信号转导,从而阻断EGFR诱导的体外肿瘤细胞的生长,加速细胞凋亡、拮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转移、阻断肿瘤生长。

1.1吉非替尼

吉非替尼是最早用于治疗NSCLC的靶向药物之一,已有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有效。IPASS研究是在东亚,对非吸烟或很少吸烟的患者进行吉非替尼与卡铂+紫杉醇联合化疗的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中吉非替尼组比卡铂-紫杉醇组有更长的无疾病进展

·

461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2年6月第4卷第3期Chin J Surg Onco,Jun.2012,Vol.4,No.3

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及与鳞癌和其他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鉴别诊断

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及与鳞癌和其他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鉴别诊断 Update on small cell carcinoma and its differentiation from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other non-small cell carcinomas. William D Travis. Modern Pathology (2012) 25, S18–S30 小细胞肺癌(SCLC)占所有肺癌的14%,美国每年新诊断的病例超过30 000。基于其特征性的临床特点、对特定化疗的反应,遗传学特征和非常可靠的病理学诊断,SCLC是肿瘤学领域中非常独特的恶性肿瘤之一。 一、SCLC分类的历史教训 自从1962年Kreyberg提出燕麦细胞和多角形细胞类型以来,SCLC的组织学亚型分类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1981年WHO分类创造的“中间型”这一亚型是个失败。因为(1)临床医生无法明确到底是SCLC或者NSCLC;(2)病理专家之间的诊断重复性很差;(3)不清楚与这一类型相对应的临床应用。一直有少数疑难SCLC病例难以分类,而目前的分类只有两种亚型:纯粹的SCLC和复合性SCLC。病理学家需要尽可能做出SCLC或NSCLC的诊断。如果在一个疑难病例中存在诊断困难,该疑问应该反映在诊断附加的评论中。 二、SCLC组织学特征 光镜下,SCLC细胞体积小,圆至梭形,缺乏胞浆,精细的颗粒状核染色质,核仁缺乏或不明显,常见核型。挤压的人工假象可导致核染色质的拖尾或流水样改变,常见广泛坏死。核分裂指数高,平均80/2 mm2。在小活检中,由于样品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https://www.360docs.net/doc/fd15112579.htm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Vol.10NO.16AUG.2010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进展* 刘振凯1艾 菁2耿美玉1,2△ (1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山东青岛266003;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 摘要: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s )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等相关信号通路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已经成为肿瘤靶向性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对靶向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和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抗肿瘤药物;小分子抑制剂;抑制剂筛选 中图分类号: R730.5,R9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6273(2010)16-3134-04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rotein-tyrosine Kinases Inhibitors as Anticancer Drug* LIU Zhen-kai 1,AI Jing 2,GENG Mei-yu 1,2△ (1Marine drug and food Institut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003,China;2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201203,China ) ABSTRACT: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PTKs)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promosing therapeutic targets involved in a variety of human diseases and in particular several types of cancer.The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intra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vasion,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 of many tumors.An effort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more effective PTK inhibitors represents an attractive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cancer therapy.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of PTKs with a view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PTKs. Key words:Protein-tyrosine kinases;Antitumordrugs;Small-molecule inhibitors;Inhibitors screening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CLC ):R730.5R915Document code:B Article ID:1673-6273(2010)16-3134-04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No 30725046) 作者简介:刘振凯(1983-),男,硕士。研究方向:分子药理学。E-mail :lzkai111@https://www.360docs.net/doc/fd15112579.html, △通讯作者:耿美玉(1963-),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 :mygeng@https://www.360docs.net/doc/fd15112579.html, (收稿日期:2010-05-07接受日期:2010-06-01)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主要是细胞毒类药物,这类药物大多存在难以避免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等缺点[1]。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给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理念带来了巨大转变。以一些与肿瘤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酶/蛋白作为药物靶点,筛选发现选择性强、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癌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2]。 蛋白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它们能催化ATP 分子上的γ-磷酸基转移到底物蛋白的酪氨酸残基上,使其发生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两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种单次跨膜蛋白,目前至少已有近六十种分属20个家族的受体酪氨酸激酶被识别。不同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和配体结合后,受体自身发生二聚化或结构重排,并进一步使受体胞内区特异的酪氨酸残基发生自身磷酸化或交叉磷酸化,从而激活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3]。它们在信号由胞外转导至胞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种胞浆蛋白,现已经确认的有约30种,分为10大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蛋白酪氨酸激酶功能失调则引发生物体内一系列疾病。大量资料表明,超过50%的原癌基因和癌基因产物都具有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它们的异常激活或过度表达将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周期紊乱,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4]。 同时,酪氨酸激酶调控异常还与肿瘤的侵袭、 转移,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肿瘤化疗抗性等密切相关。事实上,以酪氨酸激酶为靶点进行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已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开发策略 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开发策略主要分为胞外、胞浆和核内三个层面:细胞外策略主要是针对于受体型,配体与受体的生物拮抗剂以及特异性抗体,通过拮抗配体和受体的相互作用,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激活[5];胞浆内策略主要分为抑制激酶区的激酶活性和拮抗酪氨酸激酶与其下游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两个方面[6];核内策略主要是利用miRNA 降解或者干扰酪氨酸激酶的mRNA ,抑制激酶的蛋白表达而达到抑制激酶活性的目的[7,8]。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抑制激酶区激酶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而本文也主要是针对这部分抑制剂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酪氨酸激酶的自磷酸化过程和催化下游信号分子磷酸化的过程都涉及到ATP 上磷酸基团的转移,这一反应过程是酪氨酸 3134··

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

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 肺癌的靶向治疗耐药主要有两大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耐药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耐药。 1.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埃罗替尼(Erlo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阿法替尼(Afatinib)是首批进入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突变表型患者对这类药物的响应很好。但是,获得性耐药是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什么措施可以延迟或克服这种耐药。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的一个原因是EGFR 靶点修饰,EGFR 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出现二点突变(T790M)。接近60% 的埃罗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耐药肺癌患者样本均有这种突变,该突变是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主要原因。 突变特异性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针对EGFR 突变的不可逆抑制剂。埃罗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主要靶向野生型EGFR,突变特异性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靶向激活性突变,例如T790M 突变。目前已经有两种突变特异性抑制剂已经接近进入临床,分别是CO-1686(Rociletinib)和AZD9291。 近期NEJM 刊登了一项研究,该临床试验纳入了46 位埃罗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耐药的肺癌患者。研究结果显示,T790M 阳性患者对Rociletinib的响应率为59%。有趣的是,对接受过一线治疗的肺癌患者来说,用靶向T790M 的药物进行二线治疗,其响应率接近60%、疾病控制率高达90%。相反,如果肺癌患者在一线治疗中没有出现T790M 突变,其响应率非常低。 AZD9291 是另一种第三代不可逆突变特异性EGFR 抑制剂。有研究报道,T790M 阳性癌症患者对AZD9291 的响应率接近60%,而T790M 阴性癌症患者对AZD9291 的响应率非常低,这与上述Rociletinib的效果相同。 2014 年有团队评估了不可逆二代抑制剂联合阿法替尼(野生型EGFR 靶向抑制剂)和西妥昔单抗(EGFR 单克隆抗体)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该研究患者均为EGFR 突变肺癌患者,在对第一代EGFR 抑制剂产生获得性耐药后,开始接受阿法替尼和西妥昔单抗治疗。 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的总体响应率为29%,包括T790M 阳性和阴性患者。该研究表明突变特异性EGFR 抑制剂有希望成为EGFR 突变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是它们对进展期的T790M 阴性患者并无效果。然而,将突变特异性EGFR 抑制剂与阿法替尼与西妥昔单抗联合可能是该难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如果第三代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失败了,该怎么办?通常认为靶向治疗是有效的,但是即使是第三代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要考虑耐药问题。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单选: 1、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一般要求: B A.2个周期 B.4个周期 C.6个周期 D.8个周期 2、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错误的表述是:C A.I A期以手术为主 B.IB和II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可行放疗和(或)化疗 C.IIIA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行放疗和化疗 D.一般情况好、无胸腔积液的IIIA期患者行同步放化疗 E.IV期患者应行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3.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下列方法那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D A.X线照片 B.CT血管增强 C.MRI血管增强 D.18F-FDG PET E.B超 4.下列哪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最高:A A.EGFR突变型腺癌 B.EGFR野生型腺癌 C.大细胞未分化癌 D.鳞癌 5.男,58岁,胸片示左肺大型肿块影并左侧胸膜腔积液,支纤镜检查为鳞癌,胸部CT扫描判断肿块尚有可能切除。治疗方案宜选择:E A.放射疗法B抗肿瘤药物治疗 C.中医药及气功疗法 D.胸膜肺切除术 E.如胸水内未发现癌细胞,作剖胸探查术,争取切除病肺 简答: 1、什么是NSCLC寡转移? 寡转移状态是肿瘤生物侵袭性较温和的一段时期,存在于局限性原发灶与广泛性转移之间的过渡阶段,转移瘤数目有限且具有特异性的转移器官。“寡转移”来源于“微转移”,肿瘤细胞已具有器官特异性,但尚不具备全身播散的遗传倾向。“寡转移”强调局限性肿瘤负荷,近似于孤立性远处转移但又有所不同:转移灶或远处转移脏器数目可为多个,并非仅局限于单一脏器的孤立性远处转移。寡转移状态特性决定了局部治疗的临床意义,相反多器官受累且稳定的NSCLC 罕见,再次突显出治疗时机的重要性。预防远处转移、治疗隐匿性转移灶、治疗寡转移灶和全身治疗结束后清除残留癌是治疗寡转移的关键。 2、简述肺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

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及其抗瘤作用研究进展

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抗瘤作用研究进展 小分子抑制剂作为生命科学领域和干细胞研究、药物研究等诸多领域的有效研究工具,其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可。现在介绍对抗肿瘤的络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相关研究进展。 与肿瘤相关的酪氨酸激酶主要有位于细胞膜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和位于胞浆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酪氨酸激酶的过度激活与肿瘤发生、发展、预后与转归密切相关。其过度激活,导致其下游信号途径的激活,最终导致细胞的转化、增殖和抵抗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存。因此,现在科研人员努力致力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尤其是从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角度来研究新的抗肿瘤药物,并且已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如针对Bcr-Abl的Gleevec、针对EGFR 受体酪氨酸激酶Iressa,已被美国FDA批准分别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另外还有许多小分子抑制剂正在临床试验中,有些在HER2/neu和V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方面进行的一些研究,也取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在附件中我们已经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信息) 不断的反复的实验才能得到需要的结果,陶素生化现可提供诸多不同信号通路的抑制剂、调节剂以及小分子化合物,并附客户评价、产品相关参考文献、技术支持等助力您的实验研究,且保证产品的高纯度和高活性,交货及时并附带完整的谱图信息。 陶素生化能够提供的118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独特集合,可用于高通量筛选和高内涵筛选 ? 通过前期临床研究和临床实验,生物活性和安全性得到验证 ? 其中一些抑制剂已经得到FDA批准 ? 作用于酪氨酸激酶,如EGFR,VEGFR,SRC,c-Met和JAK ? 结构多样,药效显著,可渗透细胞 ? 具有充分详细的结构说明,IC50值,及客户反馈资料 ? NMR和HPLC技术保证产品高纯度 酪氨酸激酶过度激活,从而导致其下游信号的激活,这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和转归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其信号转导途径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Bcr-Abl的STI571、EGFR的ZD1839已被美国FDA批准在临床应用,分别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非小细胞肺癌。从而使得科学工作者对研究针对肿瘤特异性癌基因的药物研究更具信心,并已有许多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如针对VEGFR的SU666,PTK787等。从目前的各方面收集的科研结果来看,这些抑制剂可能还不能将肿瘤完成治愈,但这些抑制剂与常规化疗相结合,会明显地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通常只有在该信号通路发生异常的肿瘤细胞上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仅仅抑制了某些发生异常的信号转导,则其他一些信号通路仍可能会产生代偿而上调,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抑制信号转导的抗肿瘤治疗还应联合其他作用途径的药物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无论如何,这些针对肿瘤特异性基因改变的药物是消除肿瘤而又无系统毒性的希望。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抗肿瘤药物;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库 下面整理了络氨酸酶小分子抑制剂的药物研发最热门靶点相关信息供您参考 2000年后肿瘤信号网络被逐渐阐释、完善,大量的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临床研究、走上市场,近年针对受体酪氨酸激酶靶点如Bcr-Abl(见1.1)、VEGF/VEGFRs(见1.2)、PDGF/PDGFRs(见1.3)、EGFR/HER2(见1.4)、ALk(见1.5)已有多个药物上市,me-too品种的研发逐渐放缓,但扩展适应症、克服耐药性、优化治疗方案的研究还没有结束。 1.1.Bcr-Abl抑制剂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肺癌作为全球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小细胞肺癌是其常见类型,有生长快、容易转移等特点,约占肺癌发病总数的15%。近年来,小细胞肺癌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广受国内外医学工作者关注,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能彻底阐明,关于其治疗方案临床也统一规范。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联合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治疗初期往往效果良好,但患者可能会很快会复发,并产生耐药性,以至于放化疗效果均有限。在这一背景下,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广受关注,但早期研发的靶向治疗药物测试效果不甚理想,迫切需要新治疗手段和新兴靶向治疗药物,以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效果。近年来,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展了诸多临床试验,虽多数结果显示为阴性,但依然为小细胞肺癌的未来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将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进展情况综述如下,为小细胞肺癌未来治疗提供借鉴。 01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生率、病死率首位,依据组织学特征为标准,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虽然仅占全部肺癌类型的15%,但病死率较高,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可分为局限性小细胞肺癌、广泛性小细胞肺癌,前者指肿瘤未超过半个胸腔,平均五年生存率约为10%;

后者指肿瘤转移超过单侧胸腔,约小细胞肺癌的70%,平均五年生存率仅为2%。手术虽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却较少应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局限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采取四疗程化疗,并辅助以2个周期的胸腔化疗。国外主要选用卡铂、顺铂等铂类药物联合依托泊苷的化疗方案治疗广泛性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期化疗效果良好,但耐药、复发率较高,拓扑替康为一种作用机制独特的抗癌药物,是目前国家认可的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实体肿瘤治疗的二线化疗药物,成为多个国家的标准治疗药物,但近期关于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方案基本无明显进展。目前,关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越来越多,其中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策略最受关注,相关学者对这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发了多种治疗药物,且随着相关药物的更新换代,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02 靶向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2.1早期靶向治疗药物 随着对小细胞肺癌遗传突变等知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关于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策略也随之形成,如有学者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络氨酸激酶受体常发生突变,据此研制出的相关靶向治疗药品,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在临床上地应用也均十分广泛。伊马替尼作为络氨酸激酶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慢性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由此推测,靶向治疗药物也可能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学者对激酶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方

2020CSCO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治疗研究进展汇总

2020CSCO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治疗研 究进展汇总 基于肿瘤形成的“土壤环境”理论,抗血管治疗一直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药物类型。此次CSCO的抗血管专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分别就肿瘤抗血管治疗的各个议题进行专题讲解。于此,为读者朋友汇总来自范云教授的《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治疗》和来自褚天晴教授的《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专家共识》。纵览临床抗血管治疗的研究发展。助力患者朋友学会应用抗血管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上,因为均为失败的研究结果,在这里不为读者赘述。我们详解一下抗血管治疗部分的成绩。 1.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可提升PFS,OS无改善,失败为主。 提起抗血管药物,早年主要以贝伐单抗的研究为主,多通过与EP/IP化疗的联合,多药一线或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显示,患者的PFS是有提升的,但是最终的OS分析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因此,目前贝伐单抗在小细胞肺癌的应用没有积极推荐。

2.国产抗血管小分子:安罗替尼/阿帕替尼后线单挑小细胞肺癌获佳绩,跻身治疗框架内! 后续随着国产抗血管小分子药物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的出现,以及治疗方案的设计,逐渐出现了阳性的研究结果。如安罗替尼≥3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了7.3:4.9月的PFS延长,HR=0.53,下降了47%的死亡风险!安罗替尼后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也获得国家NMPA 的批准,激起了国内对于抗血管小分子药物在肺癌应用的全方位拓展。 由范云教授领衔开展的呃一项阿帕替尼3线/4线治疗晚期SCLC的II期研究中,有效率为17.5%,疾病控制率为75%,OS 5.8月。也获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3.免疫+抗血管联合二线初尝试创佳绩,获国际认可!

盐酸拓扑替康治疗小细胞肺癌Ⅱ期的临床研究

盐酸拓扑替康治疗小细胞肺癌Ⅱ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拓扑替康治疗Ⅱ期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观察其疗效和毒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符合条件的小细胞肺癌Ⅱ期患者的临床资料,49例使用拓扑替康治疗,连续5 d,3周为一个疗程;51例使用拓扑替康加顺铂联合进行治疗,连续5 d,3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使用拓扑替康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34.7%,与顺铂联合用药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率为62.7%,主要的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单独使用拓扑替康治疗的患者中性粒子缺乏率为51.0%血小板下降28.6%;联合用药的患者中性粒子缺乏率为54.9%,血小板下降35.3%。结论拓扑替康为治疗小细胞肺癌较为有效的药物之一,联合用药可提高其药性以及疗效,而拓扑替康的主要毒副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 标签:拓扑替康;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转移较早而且广泛、对于化疗以及放疗治疗较为敏感的病症,在初期治疗缓解率高,但复发性强,在癌症中占有20%的比率,而小细胞肺癌以全身化疗为主[1]。吸烟是小细胞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肺癌与吸烟强度(吸烟量)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且关系最为明显。其病症年龄群一般在具有吸烟史的36~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岁,且在患病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中心开放式,结合本院以及其他治疗肺癌的专科医院进行诊治观察,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小细胞肺癌Ⅱ期患者,年龄36~70岁,平均(53.0±5.7)岁,男性患者所占总人数比例较高,有66例,女性患者有34例。100例患者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49例患者单独使用拓扑替康治疗(单药组),男32例,女17例,年龄37~68岁,平均(54.1±5.8)岁;51例患者采用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联合用药组),男34例,女17例,年龄36~70岁,平均(53.8±5.6)岁。本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有患者或家属书面知情同意书。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小细胞未分化肺癌;客观可测量的肿瘤病灶(影像检查单径≥1 cm,体检病灶≥2 cm),患者体质Karnofsky 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 3个月且年龄在30岁以上;距上次放、化疗至少4周无其他抗肿瘤伴随治疗,且血液学,心脏,肝肾功能正常,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100×109/L,血色素≥10 g/L;入选实验前2周内完成影像学检查作为基础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病例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联合用药组51例患者须接受拓扑替康(上海龙翔生物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进展研究

综 述 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1月第10卷第3期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进展研究 李春国刘伟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吉林132013)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临床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性疾病,其死亡率位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据美国CDC 统计,2005年美国约有17万例新发肺癌患者,当年美国癌症死亡 病例中为肺癌的男性占到31%,女性亦有27%[2] 。而我国每年 新发肺癌人数已达21万人之多[3] 。本文重点阐述小细胞肺癌的 分期、治疗方法的相关进展,为今后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提供参 考依据。1 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 TNM 分期标准将Ⅰ Ⅲ期定义为局限期,Ⅳ期定义为广泛期。但由于小细胞肺癌有迅速转移的倾向,因此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美国退伍军人肺癌协会制定的分期方法。该方法将小细胞肺癌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两类。局限期指肿瘤局限于一侧胸腔内,包括前斜角肌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广泛期指肺癌的范围已经超过局限期。以上两种方法也经常同时使用。2 化学治疗方法 化疗是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常用的化疗方案有CE (CBP +VP -16)、CAE (CTX +ADM +VP -16)、CAV (CTX +ADM +VCR )和PE (DDP +VP -16)等这些方案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几乎患者都会复发。EP 方案是目前首选的标准化疗方案,通常治疗21d 为1个周期,共4 6个周期。DDP 于每一个 周期的第1天进行注射,剂量为75 100mg /m 2 ,VF -16于第1、2、3天进行注射,剂量为80 120mg /m 2 。Sundstrom 等人观察了 EPP 方案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期约为15个月,而经CAV 方案治疗者约为10个月 [4] 。Topotecan 、irritecan 均为拓扑异构酶Ⅰ制剂, 相对其他药物而言,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5] 。一项IP (irritecan / DDP )和EP 治疗ED -SCLC 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IP 组的中位生存期约为13个月,2年生存率约为20%而EP 组分别为9.5个月和5.3%[6] 。寻找更有效的药物或化疗方案去解决小细胞 肺癌患者的预后及复发是今后化疗的主要研究内容。 3 化疗与放疗联用的治疗方法 化疗与放疗联用是目前治疗小细胞肺癌最佳的治疗方式。并且早期同步放疗比晚期放疗及序贯放疗更有优越性。Jeremic 等 [7] 人的研究显示,早期CRT 组的1年、 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0%、70%和48%,早期CRT 在生存率上有明显优势。一项Meta 分析证实早期放疗(化疗开始9周内)比延迟放疗2年,其生存期提高了5%。若使用超分割放疗,此优势更明显 [8] 。Warde 和 Payne 分析了11组随机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放化疗结合组2年生存率比单纯化疗组提升了5.4%,局部控制率提升了25.3%[9] 。 Pignon 等[10]人对13组随机研究结果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放 化疗联用组3年生存率提升了5.4%,而死亡率降低了14%。总体来说,放疗治疗方法应越早越好,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法优于序贯治疗方法,常规分割治疗方法优于单纯化疗治疗方法。4 手术治疗的方法 70年代以后,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基本放弃了外科手术治疗。但仍有极小部分患者,如Ⅰ期患者可进行手术及术前、术后化疗。结果显示局限于肺内孤立病灶的Ⅰ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达70%以上 [11] 。故手术虽非限局期SCLC 的标 准治疗,但在某些临床研究中手术联合化放疗可延长生存期。因此应组织严格的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重新评价手术在局限期SCLC 治疗中的作用,确定手术时机及辅助化疗方案,筛选可能的手术受益者 [12,13] 。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应该根据患者的分期和一般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化疗、放化疗联合、手术与化疗联合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放化疗联合治疗疗效更好,但少数学者仍存在争议,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许德兵,宋勇,施毅.原发性肺癌患者诊断延迟的影响因素分 析[ 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7):619-622.[2]Jemal A ,Munay T ,Ward E ,et al.Cancer statistics ,2005[J ].CA Cancer J Clin ,2005,55(4):259. [3]邵亚娟,王颖轶,孟长婷,等.小细胞肺癌77例治疗及预后分 析[ 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4):394-397.[4]Johnson B E.Management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Clinchest Med ,2002,23(1):225-239. [5]Von Pawel J.The role of topotecan in treating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eeond -line treatment.Lung Cancer ,2003,41(suppl4):S3. [6]Noda K ,Nishiwaki Y ,Kawahara M ,et al.Irinotecan plus cisplatin compared with etoposide plus cisplatin fbr ex -l 9.Tensive small ceil lung cancer [J ].N End J Med ,2002,346:85 [7]Jeremic B ,Shibamoto Y ,Acimovic L ,et al.Initial versus delayed accelerated hyperfractionat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concurrent ,chemothempy in limit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andomized study [J ].J Clin Oncol ,1997,15:893. [8]Sandier A ,Gray R ,Perry MC ,et al.Paclitaxel -carboplatin alone or with bevacizumab for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N En-gl J Med ,2006,355:2542-2550. — 061—

非小细胞肺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及逆转

【摘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治疗以含铂双药联合化疗为标准治疗方案,多项研究表明,化疗药物对于NSCLC的疗效已经进入平台期,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式已迫在眉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40% 80%的NSCLC中过表达,通过干预EGFR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已成为治疗NSCLC的主要方式。临床应用的EGFR抑制剂主要有EGFR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及特异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目前已证实EGFR-TKI的疗效肯定,但其原发性及继发性耐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且耐药机制复杂。文章对EGFR-TKI在临床中的应用,EGFR突变与TKI敏感性的关系,EGFR-TKI的耐药机制及逆转耐药的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耐药逆转 doi:10.3969/j.issn.1674-4136.2012.03.012 文章编号:1674P4136(2012)03-0164-0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参与控制细胞的存活、增殖、血管生成、细胞迁移、细胞侵袭及转移等过程[1],因此通过干预EGFR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已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EGFR 特异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小分子靶向药物。2004年,多个权威期刊发表了关于EGFR突变与TKI药物敏感性关系的研究,发现EGFR突变的患者对TKI药物有很好的反应性[2-3],特别是具有19外显子密码子746 750的缺失突变,21外显子密码子858替代突变(L858)的患者对TKI高度敏感。尽管如此,原发性及继发性耐药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很多关于耐药的机制被报道,如EGFR基因20外显子的插入突变及KRAS基因突变与原发性耐药有关;EGFR基因的二次突变,MET基因的扩增以及HGF基因的过表达与继发性耐药有关等。本文就EGFR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耐药机制及相关解决方法进行综述。 1EGFR-TKI在NSCLC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EGFR-TKI通过与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上ATP位点竞争性结合,可逆性、选择性抑制与EGFR 相关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及细胞内磷酸化过程,进而抑制EGFR下游的信号转导,从而阻断EGFR诱导的体外肿瘤细胞的生长,加速细胞凋亡、拮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转移、阻断肿瘤生长。 1.1吉非替尼 吉非替尼是最早用于治疗NSCLC的靶向药物之一,已有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有效。IPASS研究是在东亚,对非吸烟或很少吸烟的患者进行吉非替尼与卡铂+紫杉醇联合化疗的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中吉非替尼组比卡铂-紫杉醇组有更长的无疾病进展 · 461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2年6月第4卷第3期Chin J Surg Onco,Jun.2012,Vol.4,No.3

非小细胞肺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规范(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非小细胞肺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规范一.I期(T1N0, T2N0)、II期(T1N 1M 0, T2N 1M 0, T3N 0M 0) (一)适应症: 1.拒绝手术者 2.一般情况不允许手术,如肺功能差,近期心肌梗塞史,出血倾向等。 (二)放射治疗规范: 1.剂量:66Gy/33fx 2Gy/f。 2.靶区 GTV:包括肺窗中所见的肺内肿瘤范围以及纵隔窗中所见的纵隔受累范围,病变的毛刺边缘应包括在GTV 中。应基于CT 所见勾画GTV 的范围,PET 检查所见仅可用于分期,而不适于用来勾画靶区。 CTV:对所有的组织学类型GTV 都外放8 mm 。除非确有外侵存在,CTV 不应超出解剖学边界。不进行淋巴引流区选择性预防照射。 PTV :为CTV 加上8mm(3-10mm)肿瘤的运动范围(ITV),再加上7mm 的摆位误差。 运动范围确定方法:模拟机下测量肿瘤的活动范围,作为确定ITV 的依据。 二.局部晚期IIIA (T3N 1M 0, T1-3N 2M 0) 和IIIB (TxN 3M 0, T4NxM0)

1.放疗剂量 单纯放疗模式:60-70 Gy/ 33 f 每日一次照射。 同步放化疗;诱导化疗+ 同步放化疗;诱导化疗+ 单纯放疗模式:60-66Gy ,2 Gy/f 。 新辅助性同步放化疗+ 手术模式:45Gy 。 2.靶体积 GTV: 影像学(包括CT/PET 、FOB 等)显示的原发肿瘤+ 转移淋巴结区域。GTV 应在CT 影像上勾画,PET 作为参考。如果PET 结果显示有病变但CT 上并无相应的阳性表现,应当请影像诊断科医生会诊;如果CT 有符合诊断标准(最短径大于1.0cm )的阳性LN,而PET 阴性,应包进GTV。 如果病人有阻塞性肺不张,应考虑将不张的肺置于GTV 以外。CT 和PET 均可作为排除不张肺的依据。经过3-4 周的治疗,不张的肺可能已经张开,这时候应该重新进行模拟定位。 纵隔淋巴结阳性标准:最短径大于1cm ,或虽然最短径不足1cm 但同一部位肿大淋巴结多于3 个。 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仅在影像学阳性时包入GTV 。 化疗后放疗的病人,GTV 应以化疗后的肺内病变范围为准,加上化疗前的受侵淋巴结区域,如果纵隔或者隆突下淋巴结受侵应包括同侧肺门。化疗后CR ,应将化疗前的纵隔淋巴结受侵区及肺内病变的范围勾画为CTV ,最少给予50 Gy 。如果化疗期间病变进展,GTV 则应包括进展的病变范围。

小细胞肺癌最前沿治疗综述

小细胞肺癌最前沿治疗综述 一、小细胞肺癌总论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所有新发病肺癌总数的15%~20%。美国监测、流行病、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过去的30年中,SCLC的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中国SCLC发病率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调查,但总体上没有明显下降趋势,并存在着治疗不规范、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比基础和临床研究较少,缺少循证医学证据。 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SCLC的治疗也秉承分期治疗的原则,手术仅适用于早期患者,能实施手术的患者仅占全部患者的5%。因此,化疗、放疗仍是SCLC治疗的主要策略。近年来胸部放疗使局限期SCLC患者的3年生存率大约提高了5%,使胸部复发风险降低约25%,而预防性全脑照射(PCI)治疗也进一步改善了SCLC的临床预后。 在20世纪60年代前,SCLC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远期疗效欠佳。此后两项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否定了手术治疗的地位,化放疗成为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包括外科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目前的共识是,对确定为临床I期(T1-2N0)的SCLC患者可行外科切除术治疗,但术前需要进行纵膈分期。目前,前瞻性临床研究的方向主要围绕Ⅱ~Ⅲ期SCLC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能否获益,以及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孰优孰劣等。 胸部放疗既往局限期SCLC单独行化学治疗的胸部复发率高达

75%~90%,上世纪90年代的两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化疗中加入胸部放疗能够延长局限期SCLC患者的生存期。目前化疗联合胸部放疗已成为局限期SCLC的标准治疗。 目前认为,联合胸部放疗的化疗方案以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最具生存获益优势。2002年有随机Ⅲ期临床试验直接对比了EP 与环磷酰胺联合表柔比星、长春新碱(CEV)方案的疗效,入组患者中有214例局限期SCLC患者,结果显示EP方案联合胸部放疗的生存获益优于CEV方案。 随着化疗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方案已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采纳为广泛期SCLC的一线方案。对于IP方案是否也能够与放疗联合用于局限期SCLC的治疗,有多项研究初步证实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及疗效。日本西部胸部肿瘤协作组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显示,EP方案联合同步胸部放疗序贯IP方案巩固化疗是局限期SCLC患者的可选治疗方案,但仍需Ⅲ期研究进一步证实。201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IP序贯IP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期SCLC,与EP联合放疗相比有更好的中位生存期(MST)和2年生存率,且毒性可耐受。虽然该研究仅为回顾性研究,病例数较少,尚需头对头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但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带来启示。 据统计,广泛期SCLC胸部复发率超过50%。既往单中心临床试验显示,对于化疗后达到胸外病灶完全缓解及胸部病灶至少部分缓解的患者,给予胸部放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最近一项回顾性研究也显示,

小细胞肺癌患者家属必读

小细胞肺癌患者家属必读(2016、7修订) 大为 老实说,真的不希望你打开本文。打开了,说明你家人罹患重症,很不幸。但如果你在家人确诊后很短时间内读到本文,你又是幸运的。朋友,不再罗嗦,暂且忍住悲痛,戒除矫情,仔细品读,按我的引领去做吧,有章有法地去决战小细胞! 一、总体了解一下小细胞肺癌特性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疾病,在所有肺癌中占比约15%,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即进展很快),不采用化放疗治疗的情况下,预后很差,平均3-6个月左右;但小细胞另一特点是对化放疗非常敏感,即通过化放疗治疗效果非常好,初期客观缓解率远高于其他肺癌,因而采取规范的化放疗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小细胞肺癌的第三个特点,正是基于初期化放疗效果好而表现出来的,即后期复发(进展)率较高,因此总体情况不容乐观,5年(以上)生存率仅为6%左右,言外之意,大部分(约94%)的患者经化放疗治疗后总生存期在0.5-5年之间。 二、全面了解一下家人的病情 1、是否确诊为小细胞肺癌:凭证是免疫组化病理报告,如果没有免疫组化,尽快去做。 2、了解转移情况和分期。 一般建议进行全面检查,尽量了解以下情况,否则建议医生补充检查项目,这对于下步治疗指导及预判很重要:肺部病灶情况,病灶尺寸,单发还是多发;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无淋巴结转移,肺门、支气管淋巴结,隆突、纵膈淋巴结,锁骨上窝、颈部、腹膜后淋巴结等转移情况;其他部位转移情况,有无脑转、肝转、骨转、肾转、肾上腺转、胰腺转等。 根据原发肿瘤(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情况,进行TNM分期或进展阶段分期(详阅后附NCCN临床指南)。TNM分期为I期的可以从手术中获益,占比不到5%;I-III 期(任何T,任何N,M0,排除T3-4由于肺部多发结节或肿瘤/结节体积太大而不能被包含在一个可耐受的放疗计划中的情况)为局限期(LD),总占比约1/3;IV期(任何T,任何N,M1a/b)或者T3-4由于肺部多发结节或肿瘤/结节体积太大而不能被包含在一个可耐受的放疗计划中的情况属于广泛期(ED),总占比约2/3。 详细的TNM分期对于下步治疗意义很大,普遍意义上讲越早期的预后越好,局限期好于广泛期。 3、血液及其他检测项目指标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肿瘤标志物、电解质等情况,痰检、便检情况等。 4、病人体力状态情况,是否有其他相关疾病,这对于预后很重要。部分医院会对患者进行PS 评分,PS评分0-1的,预后相对乐观,PS评分3-4的,预后较差。(PS评分附后)以上术语中有不明白的,别急,先通读完再说,后有相关参阅资料。 三、一线治疗方案(即确诊后第一次综合治疗方案) 只要确认了小细胞病理,不管哪种情况,均建议尽早开始化疗,因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千万不要因为择院、择专家或其他任何原因而耽误治疗,更不要迷信中药和偏方,否则日后你定会为你的行为后悔!在上了首次化疗控制肿瘤进展的情况下,再来细致研究下步治疗方案。小细胞肺癌治疗有国际通行的NCCN临床实践指南,不要迷信名医院或名专家,没有比指南再好的专家了――这点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癌症。 1、局限早期的:指南指出I期即T1-2N0M0期患者(周围型的)手术有意义,个人认为II 期周围型的也可能从手术中获益(目前已有国外机构进行过临床对比,确认了这一观点),手术+化疗;术后发现超期的(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或手术无法切除干净的情况,手

NCCN小细胞癌指南

NCCN 指南:小细胞肺癌(2016. V1) 2015-12-28 00:00 来源:丁香园作者:kkopen14 字体大小 - | +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监测资料显示,肺癌发病率为35.23/10 万,肺癌死亡率为27.93/10 万。肺癌主要分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SCLC 是一种高侵袭性肿瘤,其特点为生长迅速,倍增时间短,容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差。SCLC 确诊时多为广泛期,对放化疗敏感,近期客观缓解率高,但绝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短期内出现复发和转移。与NSCLC 每年层出不穷的研究结果相比,SCLC 近20 年的研究进展缓慢。 作为SCLC 诊疗领域最具权威的国际指南,NCCN 每年会发布 2 版有关SCLC 临床实践指南,2016 年的第 1 版指南目前已经公布。与2015 年第 2 版相比,2016 年第 1 版指南并未有太大变化,以下是主要更新内容: 指南主要更新要点 1. 在初始评估中增加了戒烟咨询和干预。 2. 更改了进行单侧骨髓穿刺或活检标准:外周血涂片见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时,考虑到可能存在骨浸润,需进行骨髓穿刺或活检。 3. 对于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广泛期SCLC,进行预防性脑照射(PCI)治疗的推荐等级由1 级降到2A 级;此外,增加胸部放疗作为广泛期SCLC 的一种治疗选择。 4. 在后续治疗中,移除替莫唑胺的推荐剂量;推荐苯达莫司汀作为后续治疗的一种选择(2B 类推荐) 5. PCI 主要推荐剂量为25 Gy 分割为10 次,每日1 次。短程放疗(20 Gy 分割为5 次),在广泛期SCLC 中是一种合适的选择。该版指南去除了30 Gy 分割为10-15 次和24 Gy 分割为8 次。 此外还更新了其他与SCLC 相关性不大的内容,在此不再一一列出。 指南中分期原则和治疗策略主要内容 目前小细胞肺癌主要的分期系统为美国退伍军人分期和第7 版TNM 分期。美国退伍军人分期为SCLC 中应用最早的分期方法,主要包括局限性和广泛期。 局限期定义:病变局限于同侧半胸腔,能安全被单个照射野包括。 广泛期定义:超过同侧半胸腔,包括恶性胸腔或心包积液或者血行转移。 TNM 分期系统主要适用于筛选出适合外科手术和放疗计划的T1-2N0 期患者。临床研究应当首先使用TNM 分期系统,因为其能更精确地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 1. T1-2N0M0 治疗策略(指南中唯一适合做手术的分期) 临床分期为T1-2N0M0, 病理评估无纵膈淋巴结转移,进行肺叶切除术(推荐)淋巴结清扫或取样。术后病理仍为(N0)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如术后病理为(N+)同步化疗+ 纵膈放疗。 2. T1-2N0M 0 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和剂量 推荐方案为依托泊苷和顺铂/ 卡铂方案。化疗周期为4-6。 顺铂60 mg/m2 d1 和依托泊苷120 mg/m2 d1,2,3 顺铂80 mg/m2 d1 和依托泊苷 100 mg/m2 d1,2,3 卡铂AUC 5-6 d1 和依托泊苷100 mg/m2 d1,2,3 * 如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需进行放疗,放疗原则见下文相关内容。 3. 其他分期治疗策略(除T1-2N0M0 手术外所有患者均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