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色彩语言在影视中表达的情感

关于色彩语言在影视中表达的情感
关于色彩语言在影视中表达的情感

关于色彩语言在影视中表达的情感

桂杰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404000

摘要:电影、电视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重要的不仅仅在于其技术特性,更在于对其艺术本体特性的认识。色彩语言作为影视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影视创作者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色彩语言的造型与叙事表达,更应该认识到色彩作为影视语言所具有的情感传达潜能。

关键词:色彩语言;视觉审美;心理空间;情感传达;象征

引言:作为第七艺术的影视艺术以其媒介表达的逼真性与艺术性后来居上,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异军突起,并逐渐巩固了自身在大众娱乐媒体中的霸主地位。当观众的视听语言能力逐步提高,渐次摆脱一味沉湎于剧情的迷恋后,更多的将目光投射到影视语言的本体关注上。色彩语言作为视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视作品中存在诸多的表现功能,理所当然的成为专家学者和影视创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就色彩与情感空间的营造进行探讨。

一、运用色彩创造某种氛围,反应人物情绪,产生情感传达的人性化互动

大自然的表象是充满光与色彩的世界,每一种景象、每一件事物都是色彩的组合。“艺术之于人生,恰同形之于影,不容分离。它统一了人类的感情,提高了人文精神,艺术的基础立于感情之上,艺术是情感的代言、人生的表象。有太多太多的艺术作品,却没有一件能脱离色彩”。…这非常精当地阐明了色彩在艺术乃至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色彩在电影中更象是一位“情感的演说家”,它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连接着“编剧”、“导演”、“电影”、“观众”。这种连接是一种情感沟通的互动交流,在电影的产生过程中,巧妙的运用色彩的情感表现规律,充分发挥色彩的各种心理特征。如:影片《海底总动员》中尼姆和爸爸到海底学校的一组镜头,用各种绚丽的橘红色、粉紫色、大红色、草绿色、鹅黄色、粉红色、宝蓝色等色彩来装点画面,营造出一种美妙、斑斓、安全、和谐、活跃的气氛;而当尼姆不听从爸爸的劝告执意要离开大家去那艘大船边冒险的时候,画面一下子变成以深蓝色为主的大面积海水,这其中掩映着尼姆那娇小的朱红色身躯,形成冷色(深蓝色)与暖色(朱红色)色性上与面积上的强烈对比,使观众的心为之收紧,那一片深蓝色的水域和远处灰黑色的模糊的大船底部预示了一种莫名的危险。在这组镜头中色彩对剧情的推动与演进作用是显见的,从开始的兴奋、喜悦到后来的恐惧、紧张,除了故事本身的睛节以外,色彩心理学上的作用也是

不可忽视的。可见动画片中色彩的运用对于调节观众情绪和增进剧情的发展起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大师张艺谋的《英雄》的大色块中就包含着想传达给观众的情绪,影片先后出现了红、蓝、白、绿、黑五种色彩,每种画面色调都有不同的喻意,对推动故事发展,刻画人物性格都起到了烘托作用。红色的基调向观众传达了无名心中的躁动,红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忌妒、怒火、痛苦,这一段在飞雪将如月斩杀后满天黄叶变成红色达到极致;蓝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平静、爱情、牺牲,在无名和残剑水上的激斗后残剑守护在飞雪身边时达到极致。柔和的绿色也为几乎真实的描述添加了一些祥和;绿色的故事里包含了超脱、浪漫、博爱,这一段在残剑放弃刺杀秦王,秦宫无尽的绿纱缓缓落下时达到了极致。由于有了色彩上的时代分隔,使观众在理解故事情节上减轻了压力;白色和黑色才是最后真实影片要表达的故事;由于有了色彩上的时代分隔,影片传达给观众的感情有着很大的差别,观众也丛中感受到红色的冶艳、绿色的浪漫、蓝色的质朴、白色的伤心、黑色的绝望,同时也使观众在理解故事情节上减轻了压力。影片所表现的色彩心理特征,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和注意,面对这个色彩的盛宴,人们产生了种种联想,受到一种特定的情绪的感染,呈现一种积极、主动的探求心理。最终,促成了人们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行为

二、影视色彩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早期的影视作品都以黑白影像的形式出现,主要从光影的角度探讨影视的表现形式,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色彩语言。直到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研究宣告成功,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名利场》正式诞生后,色彩语言开始成为创作者与专家学者们关注的对象。但即便如此,许多早期的电影理论家对彩色片的排斥都是显而易见的。德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爱因汉姆就公开表示:“根据我们迄今为止已经看到的彩色片来判断,彩色片里的色彩最好也不过是自然逼真而已——而如果出于技术上的缺点,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这种不自然也不能成为艺术家的一个具有潜在能力的表现手段。”他还给未来的有声、彩色、宽银幕、立体等各色效果俱全的影片起了一个讽刺意味的名字——“完整的电影”,而“这样的电影无论从哪一点来说都不能看成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电影将会一直退回到它的萌芽状态”。他认为画家可以自由地创造色彩,并通过色调的选择,色彩的位置安排等方法使作品与实物之间产生差别,从而表达自己的艺术意图,而对于电影

中色彩的运用却并不认同。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彩色影片的时代,几乎很难看到一部纯粹意义上的黑白影片。彩色为电影增加了使人愉悦的因素,今天的观众早已对色彩习以为常了,人们似乎不再关心电影早期是否彩色这个问题。事实上,最早的影片往往是彩色的,而且是令人激动的彩色,因为这种色彩是手工加上去的。梅里爱甚至使用了生产流水线的着色方法:每个女工只给画幅的某些部分着色,然后传给下道工序的女工。

随着感光材料的不断发展,彩色胶片于上个世纪30年代问世,但是直到今天,彩色胶片也仅仅是大体上可以再现自然界的各种颜色,还不能完全真正再现自然的颜色。甚至“往往会简化自然界出现的各种颜色的光度和色调,这不是一个缺点,因为彩色影片的美学价值大概就在于影片上的色彩看来比现实生活中的色彩更强烈”。

在彩色片韵初期,观众出于猎奇而关注影片,彩色影片往往是通过彩色来吸引观众,而非影片的质量。因此,伴随彩色电影的日益普及,观众欣赏习惯的形成,他们对彩色的反应也不再如彩色电影问世之初那般狂热,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认为彩色电影与黑白电影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美观的程度,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德莱叶谈到彩色的艺术用途时说:“在拍黑白片时,我们的工作是用光和影对照,用线条和线条对照。在拍彩色片时,我们的工作是用光和影对照,形状和形状对照,颜色和颜色对照。”在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公映后,影评家才开始注意到色彩不仅仅是塑造物象、再现现实的一种形式,更是作为一种具有表现意义的电影手段,作为电影语言而存在。

三、色彩产生象征

自远古开始,在很多领域里,色彩被编码以后成为通讯工具,这是色彩象征意义的开始。在人的视觉世界里,色彩是情感的象征。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色彩习惯,会使得一些色彩感觉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永恒和象征。在电影中,往往会通过人们对色彩存在的一些固定联想而设计影片的色彩。比如“红色在中国多数代表喜庆,在西方则象征青春、热情、温暖、生命、鲜血、火、爱情、情欲……;绿色象征生命、健康、和平、希望;黄色象征希望、收获、丰硕、

甜美、香酥;蓝色神秘、悠久、沉静、理智、博大……

中外的电影大师无不是色彩运用的行家里手。他们对色彩的运用早已突破了对技术简单应用的层面,更多的是艺术地控制光影,运用色彩来营造独特的审美心理,引导观众自然而然地进入创作者营造的心理环境。

在《英雄》中,白色象征最美丽的死亡,蓝色象征最崇高的较量,红色象征最织热的生命,绿色象征最宁静的回忆,图像学上,除去文化传统的一些出入,黑色象征最博大的胸怀,也往往是忧伤和严肃的符号,红色则是“火和血的颜色,它可以作为任何尖锐猛烈的东西的隐喻。因而,红色在我们的交通代码中被选‘停顿’的代码符号和政治中革命党的标志并非出于偶然。”蓝色更适合表现感情上的哀婉,这一点毋庸赘述。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因为安东尼奥尼象一个画家那样处理色彩,他使用了不同技巧来分离与构成色彩,以期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现实,一种与主要人物朱丽娅娜的心理状态一致的现实。黄色的浓烟、蓝色的海、红色的巨型钢铁机械和房间,绿色的田野显示出安东尼奥尼对工业文明的理性思考。他对色彩的处理恰如冷抽象画家蒙德里安;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里,那房间的红色令人印象深刻,仿佛是人的心脏,穿白袍的女人像来往于心室心房之间。正是在这内心般的空间里,艾格尼斯和她的姊妹们同受煎熬;执迷地用色彩来表达象征意义的作品还有黑泽明的《梦》,库布里克的《发条桔子》。显而易见,在人的视觉世界里,色彩是情感的象征。

在电影中,单一色彩并不能有所作为。色彩只有进入到结构层面才具有审美价值,只有在各个局部色调的相互关系(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语境)中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意义。爱森斯坦说:除非我们能够感觉出贯穿整个影片的色彩运动的“线索”,否则我们就很难对电影中的色彩有所作为。色彩是人类思想的载体,对人类情感的传达,作为电影的语言,也是电影的灵魂和精髓,是一部电影脱颖而出的利器。

四、色彩语言的创建与观众的心理认同

“20世纪30年代,彩色电影出现以后,电影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色彩不仅仅承担着还原自然色的任务,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叙事元素、表意元素和抒情元素,成为一种特殊的电影语言”。在影片《红色沙漠》、《红高粱》、《我的

父亲母亲》、《黄土地》及《红》、《白》、《蓝》三部曲等影片中,色彩都起到了营造时空、塑造形象、渲染环境、创造风格的作用。

电影艺术家在创作时都不敢忽视色彩语言的造型与表意作用,能否创造性地运用色彩语言来营造崭新的心理视野,更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一大目标。我们知道,对一部影片色彩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自然主义处理方法;现实主义处理方法;超现实主义处理方法。这三种色彩处理方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色彩常常作为段落蒙太奇的手法来结构影片,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和迅速变化打破时空概念,把过去和幻觉交织在一起产生鲜明的情绪变化和剧情上的波澜起伏c.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用彩色、黑白和高调摄影的穿插运用来表现现在、战时和战前三个不同的时空,可以说是色彩蒙太奇中的脍炙人口之作。影片《小花》中把成年后赵家兄妹互相寻找的主线用彩色表现,回忆部分用黑白片表现,全片有l2处插入黑白镜头就是一例。这种方法能使整个故事在表现悲与欢、离与合的情感时,色彩更加浓烈,叙述方法也是更加生动、活泼。

“1993年至1994年,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以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为题的《红》、《白》、《蓝》,以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种颜色为意义出发点,把这背后的宏大意义作为远景,在每部片子中几乎都涉及到了‘自由’、‘平等’、‘博爱’这最基本的道德生命基石。现代生活作为美好而残破的碎片,引得人们对自己的切身生活重新思考”。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使色彩超越了其自身的意义,真正成为电影营造独特心理空间的手法。在影片《红色沙漠》中,安东尼奥尼多次用色彩来表现患精神病的女主角的内心状态,色彩不再仅仅局限于造型,而具有了表现意义的功能。在该片中,色彩常常用来表现抽象的概念,并同西方工业时代联系在一起:工厂排放出有毒的黄色、白色气体;死气沉沉的风景笼罩在一片阴暗的灰色与褐色之中。为了表现一个人物的心理状态,他甚至给一片沼泽喷上了灰色的颜料,而影片中海边小屋墙板上斑驳的红色则象征着无聊而空洞的情欲。

在艺术审美实践中,艺术作品是联系艺术家与观众的纽带。艺术作品中所显露的独特艺术手法能否引起观众的心理认同,这对艺术家而言至关重要。事实上,艺术家采用何种色彩处理方法并不是想当然的,即便是偶尔有灵感的火花进发,但更多的还必须基于影视作品创作的实践与本体特性。

主观色彩的运用所形成的画面主观色调效果,带有强烈的创作者个人意志和主观意志。如此便超越了物质的自然形式,达到了有个性化倾向的、富含成熟的生活认识和有思想哲理的有意味的造型效果。¨同时,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并非是一味为影片所左右的,随着我国观众视听语言能力的逐渐提高,观众也可以用接近专业的眼光来解读影片,这无疑给了当代的影视工作者一个提醒:色彩的造型是显而易见的。在很多影片分析文章中,对影片色彩的造型意义较多关注,但色彩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再现层面的意义是其最基本的,灵活运用色彩还会在表现层面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结语

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模拟技术到数字影像,影视艺术无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当我们沉醉于技术更新给我们影视创作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电影、电视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重要的不仅仅在于其技术特性,更在于对其艺术本体特性的认识。色彩语言作为影视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影视创作者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色彩语言的造型与叙事表达,更应该认识到色彩作为影视语言所具有的情感传达潜能。

参考文献:

【1】王骏.影视分析学背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3

色彩的情感表达

色彩感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殊功能。“美丽的东西都是有色彩的。”这是诗人泰戈尔说的一句话。生活中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美感中最大众化,最普通的形式。色彩没有国界和种族之分,它是世界性的。色彩所抒发的情感是全人类的,但又是私人的,它所表达的确又是个人最内在的心情和情绪。色彩只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我们却能从其中感受到色彩所表达的情感。而且任何色彩的出现都影响着人们的情感。色彩本身是没有注定情感内容的,但它能引起心理活动。人们的联想、习惯、审美意识等诸多因素给色彩披上了情感的面纱,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自然界,当凭借多年的视觉经验与外来色彩产生一定碰撞时,就会使我们读懂色彩所表达的情感。一、色彩的心理(一)色彩的联想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在认识和辨别自然界色彩的同时,常常由色彩视觉而联想到一些相应的事物,这称为色彩的联想。色彩的联想是自由的,但又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受个人的经验,记忆思想等影响。色彩的联想有两种,具体联想和抽象联想。具体联想是指人们视觉看到某种色彩时,而联想到自然界的相关事物。例如,从绿色联想到万物生长,蓝色联想到茫茫大海。抽象联想是指人们视觉看到某种色彩时,而联想到依稀抽象的概念。例如红色引起的具体联想一般是太阳火焰等。抽象联想却是热情和温暖的抽象概念。色彩的抽象联想也是色彩的情感联想。(二)色彩的情感表现色彩作为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只是一种物理现象。自身不体现思想和情感。但我们却能感觉到它的情感。这是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世界,积累了许多色彩视觉经验。一旦经验与外来色彩刺

激产生共鸣时,就会产生情感联想,左右人们的情绪,产生使人兴奋或沉静的作用。这称为色彩的情感效果,情感联想是抽象联想。二、在绘画中色彩的情感表达在绘画诸要素中,色彩是最具情感特征的。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是能否体现画面感染力的重要手段。绘画中的色彩是一件作品生命力所在。色彩对于画家而言犹如一种同观众进行交换的语言,它往往体现出画家个人独到的体验和感受。色彩传达画家的情感表达画家的思想,且展示画家独有的主体意识。(一)后印象主义的色彩及其情感表达在用色彩强烈表达感情的画家中,荷兰画家梵高,是大家很熟悉的典型代表之一。他是一个对受苦的下层人民怀有热爱,对资本主义现实深感悲愤的人道主义者。在《吃土豆的人们》一画中,用黑棕的色彩画出幽暗灯光下,贫苦的家庭在吃着粗陋的晚餐。这类作品,反应了他情感上的真实感受。后来,他的大量作品却一变低沉为响亮和明朗。好像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的强烈的理想和愿望。他的画面上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他的《向日葵》用丰富的黄颜色和有力的笔触,表现出花朵飞动的神态和秋天成熟了的葵子饱满沉实的质感,通过绘画出植物的饱满与生机反应出对生命的理解。而淡蓝的背景与黄色的花相衬,更加强了欢快嘹亮的调子。在他的诸多作品中,他一改别人忌用纯黄大色块的传统,都是以黄为主,一黄到底。大管大管的黄色使用,被他淋漓尽致地涂抹在画布上。然而这种大胆色彩的使用,正同画家内心深处的孤寂燥热及身体上的病痛相吻合。表现出他狂躁不安以及对不公命运的的抗争。梵高画上强烈的色彩令人感到亲切深厚,看似单纯

色彩设计的情感表达

色彩设计的情感表达 作者:xx 来源:《设计》2013年第02期 摘要:色彩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性,色彩能够使万物生机勃勃,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色彩能够表达人们心中不同的感受,并能够通过视觉传递表情。色彩是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色彩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富有的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色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同的设计领域中都影响着人们的心情和情绪。 关键词:色彩设计情感表情 色彩是设计中的三要素之一,在视觉上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向广大消费者传达信息、理念的手段。色彩同文字、图形一样,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色彩设计既要符合视觉审美规律,又应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以便在传递信息时而获得最佳效果。所以说,色彩设计是集传播功能、情感意象于一体的视觉表现符。 1 色彩的基础 在《艺术辞典》中对色彩的概念是这样概括的:色彩是光的特性的延伸,色彩是在色光物体,视觉器官三者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下面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因此说,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和暗示力,用以表现画者内心的感受。 色彩由三原色组成,原色就是指无法调制出来的三原色。三原色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区分,一种是颜料混合的三原色——红黄蓝;另一种是色光混合的三原色——红绿蓝。通过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被称为间色,也称之为二次色,包括橙色(红+黄)、绿色(黄+蓝)、紫色(红+蓝)。当两种间色或是三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被称为复色,也可以称之为再间色,这些色彩的纯度都比较低,为灰色调。红色与绿色、蓝与橙、黄与紫等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称为互补色,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 在色彩绘画中,画家往往是借助光学知识进行表现。也就是通常意义上说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三种条件色描绘对象。固有色是指物体自身固有的色彩;光源色则是指不同光源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光色;环境色即条件色,环境色彩发射在物体上形成的色彩效果。 2 色彩的情感特征表现 色彩不仅仅是为了视觉审美及视觉冲击力,它是具有丰富的感情,具有人类的情感特征。色彩是情感意境营造的第一要素,色彩可以表现喜、怒、哀、乐,也可以表现悲伤、崇高、优美、烦恼、滑稽、美好、痛苦、兴奋、平静等不同的感情。

初中美术_用色彩表达情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通过老师积极引导,利用分组讨论。学生观察、认识与理解点、线、面、色彩基本造型元素,大胆进行创造性的造型活动,通过学生制作过程的探索及体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实践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列举大量图片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恰当的练习,使学生亲自实践色彩表达情感,以深化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综合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色彩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会运用色彩,表达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美、自然美、艺术美。 三、教学重点 重点:了解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感觉色彩带来的心理效应。学习用色彩表达思想感情。难点:如何以范例中作品中的色彩打动学生,使学生理解并认识到色彩传达的情感,产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理共鸣。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水粉颜料、调色盒、水粉笔、8K水粉纸一张、备有水的小桶一个、画板、美术作业纸、吹塑纸、双面胶。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荧光笔。 六、教学过程: 课前配乐欣赏几组图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天气怎么样?你的心情如何,如果用色彩来表达,大家会用什么样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忽然下起了大雨,你有没有带伞,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用色彩来表达,你又会选择什么样的色彩呢?不同的天气就有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彩将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今天我们就试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感悟新知。 (1)色彩与联想 ①联想色彩、感悟情感。 教师出示红色卡片。 师:看到红色,我们一般会联想到哪些具体事物?在哪些场合我们用到红色?红色有哪些寓意? 生:略…….。 ②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 分组进行色彩的情感的探索。讨论结果展示:

摄影技术之色彩与情感表达

人眼中的世界充满了色彩,不论是自然界中的花红柳绿,还是社会生活中的红墙白瓦,色彩架构了人类世界的缤纷和完整。在艺术领域中,色彩更是被广泛的应用在一切可诉诸于视觉的艺术形式中。俗语有云“先看颜色后看花”,在色彩与形式构成的视觉世界,色彩因其强烈的视感知能力总是能够先声夺人。正是这种强大的吸引力,造就了色彩在营造场景、渲染气氛等方面先天的优势,尤其在表达情感方面,色彩更是首当其冲,这也使得色彩成为艺术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 首页图片素材模板高清图字体下载矢量图psd素材图标3D模型壁纸ppt模板酷站教程特效flash素材作品欣赏知识阅读| 教程首页| 建站教程| 网页设计教程| 编程开发| 平面设计教程| photoshop教程| 摄影教程| 室内设计教程| 三维教程| 办公软件教程| 计算机技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程> 摄影教程> 摄影技巧> 色彩在摄影中的艺术表现力时尚摄影中常见色彩的情感含义色彩在摄影中的艺术表现力时尚摄影中常见色彩的情感含义感谢sou6 的投递时间:2012-01-07 来源:vivi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很多的方面,而摄影色彩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人类对于颜色的反应是一瞬间的,对于不同颜色的反应能测试一个人的人格。照片上的色调反映着作者的拍摄目的的同时也影响着观者阅读照片的感受。 暖色调 即红色、橙色、黄色、赭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主页呈现温馨、和煦、热情的氛围。 冷色调 即青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主页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 摄影师Camilla Akrans作品 对比色调 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个空间里。例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这种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当然,对比色调如果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产生俗气、刺眼的不良效果。这就要把握“大调和,小对比”这一个重要原则,即总体的色调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局部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小的强烈对比。 最后,还要考虑主页底色(背景色)的深、浅,这里借用摄影中的一个术语,就是“高调”和“低调”。底色浅的称为高调;底色深的称为低调。底色深,文字的颜色就要浅,以深色的背景衬托浅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反之,底色淡的,文字的颜色就要深些,以浅色的背景衬托深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这种深浅的变化在色彩学中称为“明度变化”。有些主页,底

八年级上册美术 -4《用色彩表达情感》【教案】

4《用色彩表达情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承载的相关情感,学会用色彩来表达情绪、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感知不同色彩及色彩搭配传达出的不同情感特点,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悟能力;通过色彩实践创作活动,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综合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关注度,学习以审美的眼光来感受生活、看待世界、传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感受色彩带来的心理效应。学习用色彩表达思想感情。 2.如何以范例作品中的色彩打动学生,使学生理解并认识到色彩传达出的情感,产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理共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范画;水粉颜料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和生活中丰富的色彩,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情感的热情,为将要进行的色彩课堂做好铺垫。 2.教师结合学生的感受,提出:丰富的色彩本身没有情感,情感的发生是因为人看到色彩时产生的联想和心理感应。鼓励学生走进色彩世界,并尝试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走近色彩探究情感 1.色彩与联想 (1)红色和蓝色的具体联想和情感联想,感受红色和蓝色的情感。 (2)引领学生分析其他色彩产生的具体联想和情感联想。再次提醒学生关注到色彩与情感的关系------由色彩产生联想从而影响到我们的情感,这个过程就是色彩的情感表达。 (3)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联想,并尝试运用连线色彩小笑脸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结合课件图片,尝试感受色彩给人们带来的各种情感联想。可以分组展开讨论与交流。主要有以下内容:色彩的冷暖;色彩的胀缩感;色彩与味觉;色彩与听觉;色彩的明快感与忧郁感等等方面的情感体验。 (5)分享讨论的过程,也是复习原有色彩知识的过程,如冷色、暖色;高纯度、低纯度以及高明度、低明度等,结合课件图片以及生活感受进行情感联想。 2.美术作品中的色彩与情感 走近美术作品,探寻画家隐藏在作品中的情感与内心世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画家生活背景,分析画面色调,进行情感的联想与感受。 (1)欣赏课件中的梵高作品《向日葵》,尝试自主分析其中的色彩,并进行情感的联想。教师介绍梵高的一生,可加深学生对其作品中色彩的认识与理解。 (2)自主欣赏课本中张大千的《幽谷清霞》,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有浓重的墨色以及明艳的石青、石绿,墨彩辉映……通过不同色彩的具体联想和情感联想,探究画家激昂奔放的情感。

用色彩表达情感教案

八年级《用色彩表达情感》 狮子中心学校李兆书9月21日 【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多种色彩活动,初步感知色彩情感。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会选择和运用色彩特性,养成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能熟练大胆地表达和应用色彩, 表现思想与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养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用艺术点缀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色彩情感的认知、运用色彩练习来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运用色彩设计和表达情感。 【学习过程】 一、情境设计: 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表演《歌唱祖国》歌曲演唱。 二、导入 思考:这个女孩是谁?她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么隆重的场合身穿红衣?有什么内涵和意义?(生:中国象征、喜庆吉祥、激动昂扬) 色彩的情感是否天生就有的呢?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此共同的感受? 三、学习新知 1.联想色彩、感悟情感(图片感知) 思考:说到红色,我们一般会联想到哪些事物? 红是火的色彩,表示热情奔放。在我国,喜庆的日子用红色,红色又是血的色彩,国旗用红色,因此红色象征着热情、喜庆、幸福、革命,另外它又象征着危险,因此红色被运用到了交通信号灯、消防车的色彩。同时红色有时也给人以恐怖的象征。 粉红色,充满使人怜爱的温馨,在人感觉世界里应该是一种冷静的热,理智的情。淡雅的爱,高洁的品。

由此可见,色彩的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呢?(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对色彩的某些特定的含义、感受和心理反映。色彩在更多的时候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观感经验。) 2.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 分组进行色彩的情感的探索。 每组分配一种色相,进行讨论。要求组长统计出该色彩的联想事物和可能产生的情感特征。两分钟后依次汇报。 3.讨论结果展示: (1)蓝色 可以联想到蓝天、海洋、宇宙……自然界中蓝色的面积比例很大,寓意蔚蓝的大海和晴朗的天空,是自由祥和的象征。蓝色的注目性和识别性都不是很高,但是给人一种冷静、清凉、深远的感觉。蓝色是极端的冷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在西方“蓝色音乐”指的是悲伤的音乐。 (2)绿色 绿色是植物的色彩,可以联想到绿叶、草原、蔬菜。意味着生长,充满生命活力,是青春、生命、希望的象征,给人以安全、和平的感觉。他的刺激性不高,是轻松舒爽、赏心悦目的色彩,对生理和心理的作用都很温和,所以绿色是大多数人喜欢的色彩。它是未污染环境的标志;绿色代表安全通行信号,又是有点职业的专用色。 (3)黄色 可以联想到光源、柠檬、油菜花,黄色还象征着丰收,意味着光明和希望。 黄色是有彩的纯色中明度最高的颜色,给人以光明、轻快、活泼的感觉,黄色的识别性强,注目性高。多被运用到告示牌、马路斑线等地方,如交通信号灯红绿灯。在中国,黄色是高贵与权威的象征。为中国帝王的专用色; (4)橙色 橙色的刺激性相对于红色来讲,显得弱一些,但是其识别性很强,象征热情又象征光明,橙色的性格很活泼,往往代表一种冲动、兴奋、温暖。 (5)紫色 紫色与葡萄、紫罗兰、夜空联系密切,所以富有神秘感。明亮的紫色可以产

色彩的情感表达

色彩感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殊功能。“美丽的东西都是有色彩的。”这是诗人泰戈尔说的一句话。生活中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美感中最大众化,最普通的形式。色彩没有国界和种族之分,它是世界性的。色彩所抒发的情感是全人类的,但又是私人的,它所表达的确又是个人最内在的心情和情绪。色彩只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我们却能从其中感受到色彩所表达的情感。而且任何色彩的出现都影响着人们的情感。色彩本身是没有注定情感内容的,但它能引起心理活动。人们的联想、习惯、审美意识等诸多因素给色彩披上了情感的面纱,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自然界,当凭借多年的视觉经验与外来色彩产生一定碰撞时,就会使我们读懂色彩所表达的情感。一、色彩的心理(一)色彩的联想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在认识和辨别自然界色彩的同时,常常由色彩视觉而联想到一些相应的事物,这称为色彩的联想。色彩的联想是自由的,但又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受个人的经验,记忆思想等影响。色彩的联想有两种,具体联想和抽象联想。具体联想是指人们视觉看到某种色彩时,而联想到自然界的相关事物。例如,从绿色联想到万物生长,蓝色联想到茫茫大海。抽象联想是指人们视觉看到某种色彩时,而联想到依稀抽象的概念。例如红色引起的具体联想一般是太阳火焰等。抽象联想却是热情和温暖的抽象概念。色彩的抽象联想也是色彩的情感联想。(二)色彩的情感表现色彩作为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只是一种物理现象。自身不体现思想和情感。但我们却能感觉到它的情感。这是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世界,积累了许多色彩视觉经验。一旦经验与外来色彩刺

激产生共鸣时,就会产生情感联想,左右人们的情绪,产生使人兴奋或沉静的作用。这称为色彩的情感效果,情感联想是抽象联想。二、在绘画中色彩的情感表达在绘画诸要素中,色彩是最具情感特征的。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是能否体现画面感染力的重要手段。绘画中的色彩是一件作品生命力所在。色彩对于画家而言犹如一种同观众进行交换的语言,它往往体现出画家个人独到的体验和感受。色彩传达画家的情感表达画家的思想,且展示画家独有的主体意识。(一)后印象主义的色彩及其情感表达在用色彩强烈表达感情的画家中,荷兰画家梵高,是大家很熟悉的典型代表之一。他是一个对受苦的下层人民怀有热爱,对资本主义现实深感悲愤的人道主义者。在《吃土豆的人们》一画中,用黑棕的色彩画出幽暗灯光下,贫苦的家庭在吃着粗陋的晚餐。这类作品,反应了他情感上的真实感受。后来,他的大量作品却一变低沉为响亮和明朗。好像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的强烈的理想和愿望。他的画面上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他的《向日葵》用丰富的黄颜色和有力的笔触,表现出花朵飞动的神态和秋天成熟了的葵子饱满沉实的质感,通过绘画出植物的饱满与生机反应出对生命的理解。而淡蓝的背景与黄色的花相衬,更加强了欢快嘹亮的调子。在他的诸多作品中,他一改别人忌用纯黄大色块的传统,都是以黄为主,一黄到底。大管大管的黄色使用,被他淋漓尽致地涂抹在画布上。然而这种大胆色彩的使用,正同画家内心深处的孤寂燥热及身体上的病痛相吻合。表现出他狂躁不安以及对不公命运的的抗争。梵高画上强烈的色彩令人感到亲切深厚,看似单纯

用色彩表达情感-教案

课业类别:用色彩表达情感课时:45分钟 课型: 欣赏课 授课对象:八年级 教材分析:《用色彩表达情感》是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四课,通过对色彩的学习认识到学会用色彩对情感的表达,学会运用点、线、面等比较抽象的语言来表现主观情感。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色彩规律和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欣赏能力,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特点,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色彩内涵和表达。 2.教学难点:正确的运用抽象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 1.教法:启发式教学 2.学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搜集整理各部分的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学具准备:蜡笔彩色笔纸 教学过程:

动,是一种雄壮的精神体现,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 橙色:也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具有轻快,欢欣,热烈,温馨,时尚的效果。它给人兴奋、成熟之感 黄色:亮度最高,有温暧感,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给人感觉灿烂辉煌表现光明、希望 绿色:介于冷暖色中间,显得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和金黄、淡白搭配,产生优雅,舒适的气氛。给人清新、平和之感。人们用来表现生长、生命 紫色:女孩子最喜欢这种色,给人神秘、压迫的感觉它给人幽雅、高贵之感。人们用来表现悠久、深奥、理智 黑色:具有深沉,神秘,寂静,悲哀,压抑的感受 3.课件展示《幽谷清峡>>这幅画。运用色彩来分析幽谷清峡所表现的清凉,悠远,营造出一种苍劲浑厚之美和画家心

“色彩的情感”说课稿

“色彩的情感”说课稿 “色彩的情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色彩是影视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造型元素,既可以营造意境与氛围,揭示情感与心理,表现思想与主题,还可以产生象征与暗示。“色彩的情感”是《色彩构成》中“色彩心理”的第二节,“色彩心理”这一单元包括色彩的感觉、色彩的情感和色彩的运用共三部分内容,色彩的感觉学习是掌握人们对色彩生理上的感知,比如冷暖、轻重、积极与消极等,色彩的情感是在学习色彩感觉基础上对色彩展开的进一步联想和心理象征,比如,红色带给人热情,开放等心理联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下节课学习色彩的运用作铺垫。通过分析影视作品进一步体会色彩的情感表现力,为以后在艺术创作中提高色彩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影视制作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素描、色彩等造型基础课程,掌握了色彩基础知识,影视专业的学生喜欢动手实践,但是缺乏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色彩理论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我设计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学习中注意加强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计人物面具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色彩引起的心理联想。2、掌握每种不同的颜色表示的情感象征。 能力目标:通过对色彩的情感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艺术创作中合理的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2、提高学生艺术创作能力;3、通过分析京剧脸谱的色彩象征,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每种色彩代表的不同含义和象征,提高学生色彩的情感表现力。难点为如何把色彩的心理象征运用到个人的艺术创作实践中。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由“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习新知、动手实践——展示作品、分享快乐”三个环节组成。共两课时。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由一曲家喻户晓的音乐电视《说唱脸谱》创设学习情景,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音乐电视剧的展开,京剧脸谱中的人物形象一一闪现,京剧脸谱对京剧人物的塑造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下面的课程创造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情景,成为开启下一环节的钥匙。 学习新知、动手实践。我将对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这一环节由学习新知—发展巩固——动手实践几个步骤组成。 学习新知。通过展示不同的色彩图片,要求学生参与讨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橙色、紫色等不同色彩引起的心理联想和产生的情感。鉴于学生的个人素养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性,教师将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由此引入本课教学内容所需的基础知识,通过课件展示“色彩的象征与联想分析表”,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色彩的心理特性,掌握色彩与性格间内在联系的知识要点,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小学美术《让色彩动起来》说课稿

《让色彩动起来》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教材中编入了法国安德烈?德兰的《查灵克罗斯大桥》。这幅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色,表现了画家对城市清晨强烈的感受。画中不论是树木、道路、汽车、行人、行人都有一种动感。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不为旧的画理所囿,大胆施彩。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地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此副作品引导学生感悟对比色在绘画作品中的强烈、活泼、跳跃等美感。课本中还选择了一些运用对比色画的图案,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比色在画面上的作用。课本上还选入了几幅学生作品,有助于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启发学生创作构思。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富有动感的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的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画面动感。 教学难点:对比色的运用情况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二、说学情: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进一步感受色彩的对比,利用对比关系表现动感画面,是一节知识性内容占主体的课程,重点、难点都是有关“色彩对比”的知识。在学习本课之前,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色彩知识,比如原色与间色、色彩冷暖的不同感受等;本课之前的教学内容是《色彩的对比》,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对比色有哪些特点等知识。那么,这一节课,是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就是学习利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作品活跃起来,以此来增进对色彩的视觉规律的认识。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思想,教学设计中,我以“野兽派”绘画为

《色彩的情感》教学设计说明

《色彩的情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色彩的情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内容。是一节“造型·表现”课,也是本册教材中色彩学习单元中重要的一堂课程,本课是学生在了解色彩的冷暖、明暗、渐变知识的基础之上对色彩认识的又一个提升,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通过分析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体验色彩的表现力,为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提高色彩的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体验色彩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色彩还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觉,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通过分析、探究、体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情感世界,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示范让学生能够利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3. 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色彩世界的美妙,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力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频导入 播放联欢会开场视频。 过渡语:视频中都看到了哪些颜色?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内心有喜悦的感觉,所以说色彩带给人不只是视觉上的愉悦,也是内心情感的表达。 2. 出示课题《色彩的情感》 (二)课程新授 1. 欣赏色彩图片,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1)出示单色图片,看到这些颜色你联想到了什么? (红、绿、黄、紫、橙、蓝、黑、白、灰) (2)教师补充介绍并出示相应的深浅色系: 红色:让人联想到红色的火焰、红红火火的日子、喜庆的节日。深红色稳重、平静,正红色吉祥、喜庆。橘红色跳跃、热烈。 绿色:绿色是植物的颜色,让人联想到春天树木发芽、森林。深绿色稳重、宁静。中绿色舒适、美丽、优雅。浅绿色清新、单纯。 黄色:让人联想到阳光、沙滩、麦浪、灯光、酸酸的柠檬,黄色是所有色彩中最能发光的颜色,给人轻快,明亮、透明,辉煌,充满希望和活力的色彩印象。 土黄色温暖。中黄色辉煌。淡黄色明亮、通透,充满希望。 紫色:让人联想到紫禁城、紫气东来,深紫色神秘而又有压力。紫色高贵、优雅。淡紫色柔和。 橙色:让人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收的玉米、桔子、晚霞。橙色欢乐、辉煌。浅橙色人温暖、明快。 蓝色:无论深蓝色还是淡蓝色,都会使我们联想到无垠的宇宙、无边的大海或流动的大气。深蓝色厚重、冷漠,蓝色平静、寒冷。浅蓝色透明、祥和。 黑色:让人联想夜晚、阴森、恐惧。 灰色:让人联想到雾霾、灰尘、乌云、阴天、给人的感觉是灰心、悲伤、难过、绝望。 白色:让人联想到雪花,朴素、圣洁。 教师小结:不但每种色彩有自己的情感,多种颜色搭配还会有更丰富的情感。 2. 欣赏图片,感受不同色彩搭配给人的情感体验 (1)深浅色彩搭配给人的情感体验。 ①同一色彩,深浅搭配画面带给人的情感体验。 出示图片:绿色系、蓝色系、黄色系、红色系、紫色系、黑白、灰。 教师总结:同一色彩,深浅搭配在一起,深浅绿色给人平和的感觉,深浅蓝色给人舒适感,深浅黄色给人温暖,深浅红色给人火热感,深浅紫色神秘,黑白色跳跃,深浅灰色时尚感强。 ②不同色彩,深浅搭配画面带给人的情感体验。

用色彩表达情感

教案检查签名: 《用色彩表达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美术作品通过视觉接受作用于人的精神情感,这种作用主要来自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即内容)。美术作品的内容是美术家在作品中以一定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即美术形式是美术内容的存在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列举大量图片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了解装饰色彩及其在艺术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装饰色瓷彩作品实例分析,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特征。通过应用装饰色彩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联系,来把握这些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色彩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会运用色彩的明度与纯度,表达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画在应色和造型方法上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色彩内涵,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能有创意地运用色彩,表现出装饰色彩的特点及风格。 教学准备:

教案检查签名: 教师:PPT课件,辅助音乐,有色卡纸。 学生:铅笔,勾线笔,油画棒、水粉或水彩颜料。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教学课时:1课时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用色彩表达情感教案

《用色彩表达情感》教案 教材分析: 美术作品通过视觉接受作用于人的精神情感,这种作用主要来自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即内容)。美术作品的内容是美术家在作品中以一定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即美术形式是美术内容的在方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大量图片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了解装饰色彩及其在艺术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装饰色瓷彩作品实例分析,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特征。通过应用装饰色彩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联系,来把握这些基本特征。(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色彩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会运用色彩的明度与纯度,表达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美、自然美、 社会美、艺术美。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画在应色和造型方法上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色 教学难点:能有创意地运用色彩,表现出装饰色彩的特点及风格。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辅助音乐,有色卡纸。学生:铅笔,勾线笔,油画棒、水粉或水彩颜料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二、新授部分: (一)色彩与联想(课件展示,学生讨论回答)色彩刺激往往由于接受者的丰富的心理体验而自然地将其与某种心理感受、情绪甚至概念联系起来,如红色系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和热情、喜庆、积极相联;蓝色系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和宁静、理智、高雅相联等。下面就几种常用的颜色分别加以说明。红色:具体联想:太阳、红旗、火焰、喜。抽象联想:热烈、积极、青春、健康、新鲜、温暖、革命、愤怒、危险。黄色:具体联想:黄金、沙漠、灯光。抽象联想:光明、愉快、富贵、快乐、刺激、警惕。绿色:具体联想:草原、森林、大地。抽象联想:自然、健康、新鲜、安静、清爽、和平、成长。蓝色:具体联想:天空、海洋。抽象联想:理智、科技、深邃、诚实、寂寞、冷静。白色:具体联想:雪、云。抽象联想:纯洁、神圣、清白、明快、空虚。黑色:具体联想:夜晚、黑发。抽象联想:沉着、厚重、高级、衰老、绝望。触觉感受:厚硬。(二)绘画中色彩情感表达(1)课件展示《幽谷清霞》师:这件作品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画家要给我们传递哪些信息?生:画家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泼墨泼彩技法,营造出一种苍劲浑厚之美。生:我明显感受到画家心中强烈的表现欲与激情。(2)课件展示教材中

八年级美术上册用色彩表达情感教案人美版

4.用色彩表达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美术作品通过视觉接受作用于人的精神情感,这种作用主要来自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即内容)。美术作品的内容是美术家在作品中以一定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即美术形式是美术内容的存在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列举大量图片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了解装饰色彩及其在艺术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装饰色瓷彩作品实例分析,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特征。通过应用装饰色彩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联系,来把握这些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色彩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会运用色彩的明度与纯度,表达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画在应色和造型方法上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色彩内涵,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能有创意地运用色彩,表现出装饰色彩的特点及风格。 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辅助音乐,有色卡纸。 学生:铅笔,勾线笔,油画棒、水粉或水彩颜料。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黑色: 具体联想:夜晚、黑发。 抽象联想:沉着、厚重、高级、衰老、绝望。 触觉感受:厚硬。 (二)绘画中色彩情感表达 (1)课件展示《幽谷清霞》 师:这件作品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画家要给我们传递哪些信息? 生:画家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泼墨泼彩技法,营造出一种苍劲浑厚之美。 生:我明显感受到画家心中强烈的表现欲与激情。 (2)课件展示教材中作品《海道的形态》与《26-4-94》对比分析:师:观察不同作品中不同的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的对比,谈谈画作蕴含了画家怎样的感情? 生:《海道的形态》与我们印象中的海毫无关系的红色,与笔触单纯的黄、紫、蓝、白等色块形成一种简单和谐的氛围。 《26-4-94》作品中浓重的墨绿色和画面上下的红、黄色

用色彩情感表达

用色彩表达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多种色彩活动,初步感知色彩情感。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会选择和运用色彩特性,养成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能熟练大胆地表达和应用色彩,?表现思想与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养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会用艺术点缀生活。【重点、难点】 重点:色彩情感的认知、运用色彩练习来表达情感 难点:运用色彩设计和表达情感。 【学习过程】 一.情境设计: 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表演《歌唱祖国》歌曲演唱。 二.导入并呈现目标: 思考:这个女孩是谁?她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么隆重的场合身穿红衣?有什么内涵和意义?(生:中国象征、喜庆吉祥、激动昂扬)? 色彩的情感是否天生就有的呢?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此共同的感受? 三.新知 1.联想色彩、感悟情感(图片感知) 思考:说到红色,我们一般会联想到哪些事物? 红是火的色彩,表示热情奔放。在我国,喜庆的日子用红色,红色又是血的色彩,国旗用红色,因此红色象征着热情、喜庆、幸福、革命,另外它又象征着危险,因此红色被运用到了交通信号灯、消防车的色彩。同时红色有时也给人以恐怖的象征。 粉红色,充满使人怜爱的温馨,在人感觉世界里应该是一种冷静的热,理智的情。淡雅的爱,高洁的品。 由此可见,色彩的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呢?(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对色彩的某些特定的含义、感受和心理反映。色彩在更多的时候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观感经验。) 2.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 分组进行色彩的情感的探索。 每组分配一种色相,进行讨论。要求组长统计出该色彩的联想事物和可能产生的情感特征。两分钟后依次汇报。 3.讨论结果展示: ?(1).蓝色:? 可以联想到蓝天、海洋、宇宙……自然界中蓝色的面积比例很大,寓意蔚蓝的大海和晴朗的天空,是自由祥和的象征。蓝色的注目性和[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https://www.360docs.net/doc/fd17488362.html,]识别性都不是很高,但是给人一种冷静、清凉、深远的感觉。蓝色是极端的冷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在西方“蓝色音乐”指的是悲伤的音乐。 (2)绿色 绿色是植物的色彩,可以联想到绿叶、草原、蔬菜。意味着生长,充满生命活力,是青春、生命、希望的象征,给人以安全、和平的感觉。他的刺激性不高,是轻松舒爽、赏心悦目的色彩,对生理和心理的作用都很温和,所以绿色是大多数人喜欢的色彩。它是未污染环境的标志;绿色代表安全通行信号,又是有点职业的专用色。 (3)黄色 可以联想到光源、柠檬、油菜花,黄色还象征着丰收,意味着光明和希望。 黄色是有彩的纯色中明度最高的颜色,给人以光明、轻快、活泼的感觉,黄色的识别性强,

用色彩表达情感

用色彩表达情感 美术教案课题用色彩表达情感 课型实践与体验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列举大量图片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色彩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会运用色彩的明度与纯度,表达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色彩内涵。 主要教法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指导绘制法。 教学难点正确的运用抽象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主要学法自主体验、感受法。教具教师:PPT课件,辅助音乐,有色卡纸。学生:铅笔,勾线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我们刚刚听到的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去拉萨旅游? 生:《坐着火车去拉萨》 师:我们去不了拉萨,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欣赏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吧? 师:优美的自然风光挑逗着我们的神经和情绪,让我们心情愉快心胸开阔,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这其中有一种绘画元素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谁? 师:下面,老师送给大家一段有趣的视频,希望同学们带着疑问认真欣赏,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色彩、造型在艺术表达主观情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一下如何用色彩表达主观情感。 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色彩的三要素 师:首先让我们来认识光与色彩的关系师:让我们轻松的记住色彩的三要素之一:色相师:利用风车实物进行展示---风车虽小,色彩丰富。 师:色彩的三要素之二---纯度。纯度是色彩的饱和程度,或者说是色彩的纯净程度。原色是纯度最高的色彩。 小实验:(出示一瓶橙汁)有哪位同学口渴了?请上来品尝一下?师:味道怎样?生:很浓 师:向橙汁里加水味道怎样? 师:再向加过水的橙汁里加入可乐味道怎样?颜色发生了怎样变化? 师:这个实验说明,色彩的纯度随颜色的增加而降低,颜色混合的次数越多,纯度越低,反之,纯度则高。 师: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有黑、白、灰之分。相同色相的明度对比:在此以红色为例。当颜色中加入白色,它的明度就变高。 师:不同色相的明度对比(图示)(毛毛虫玩偶实物展示) 色彩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它们不仅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情感。 师: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随着气温的降低我们会感觉怎样?下面这两幅画面让你有没有不同的感觉?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象征意义是什么?(播放音乐感受

用色彩表达情感

用色彩表达情感 人眼中的世界充满了色彩,不论是自然界中的花红柳绿,还是社会生活中的红墙白瓦,色彩架构了人类世界的缤纷和完整。在艺术领域中,色彩更是被广泛的应用在一切可诉诸于视觉的艺术形式中。俗语有云“先看颜色后看花”,在色彩与形式构成的视觉世界,色彩因其强烈的视感知能力总是能够先声夺人。正是这种强大的吸引力,造就了色彩在营造场景、渲染气氛等方面先天的优势,尤其在表达情感方面,色彩更是首当其冲,这也使得色彩成为艺术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 阿恩海姆认为,色彩产生的是情感经验,对色彩的反应是观察者的被动性和经验的直接性。人类自古就有着用色彩表现情感的自觉。人类对色彩的运用从原始人往面部或者躯干上涂抹颜料开始。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红色的铁矿石粉装饰墓穴,以“血”的形象来诉诸对死亡的敬畏和对往生的渴望。最初的原始岩画也多是用红色土来表现血淋淋的杀戮场面。在绘画中,不论是西方画法以色彩来建构斑驳瑰丽的光影明暗,还是中国水墨画中以“墨分五色”来浸润的清幽典雅的悠长意境,色彩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光学和生理知识的深入了解,色彩作为一门学说被广泛运用与研究。随着电影和摄影艺术的发展,这利,以光学成像技术为根本的艺术,也逐渐认识到了色彩的作用。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是这样一部把色彩作为题材,充分用色彩进行叙事和抒情的系列影片。

一、色彩的心理学特征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 直接影响。通过心理学实验验证的人对色彩的反应实验表明,人面对色彩的刺激会不同程度的从生理和心理上产牛反应。在弗艾雷的试验中,当肌肉被彩色灯光照射时,其弹力会加大,血液循环也会加快,其变化程度“以蓝色为最小,并依次按照绿色、黄色、橘黄色、红色的排列顺序逐渐增大”。存心理反应上,一些实验证明被试者对待不同的颜色会产生冷暖、轻重、明快和压抑等不同心理情绪。 冷暖的感觉即我们常说的色温,是色觉与温度连结产生的一种色彩感受现象。一般像红、橙、黄这些长波光因为和太阳、火光反射的波长相通而呈现相似的颜色被称为暖色,同样的,青、蓝、紫也被称为冷色。 色彩的轻盈与沉重的感觉差异是色彩与重量联结的色彩感受。明色(如白色、淡青色)总是与轻盈的物体联系在一起,暗色(如黑色、暗青色)则与沉重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色的重量感,有助于形成特定色调,对画面均衡、构图稳定有一定作用。 色彩的明快与抑郁感主要取决于饱和度、亮度,与色调关系不大。不管哪种色调,只要饱和度高(即不含黑色和白色等消色成分或消色成分低)就会给人鲜明纯净的感觉,反之给人以抑郁感;同一种色调、同一种饱和度,亮度高者显得明快,亮度低者显得抑郁。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二部曲中,既有冷色的《蓝》,也有暖色的《红》,还有中间色的《白》。《蓝》中,朱莉在游泳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