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困境与突围之路

当前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困境与突围之路
当前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困境与突围之路

论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论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衡阳市与日本资贺县栗东市结为友好城市,衡阳市教育局从1999年开始组织人员与日本进行互访,在访问中我们中了解到日本早在1990年就已基本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二是教师以培养能力为主,使学生自身触动的获取并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日本的教育模式与我国目前的双基教育有很大区别,我国虽然早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己提出了素质教育,但目前仍然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克服,本文仅就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谈一些粗浅认识。 1.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现状是国家重视教育,大力投资于教育部门,在农村兴办了许多所希望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超越于外国许多国家,并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重视学习,爱学习,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组织纪律性强,教师组织教学比较轻松,但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情况,也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是由于相当一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以至于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1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框架 纵观中国当今中小学的教育状况,由于衡量——·所学校,一个班级的优劣,是看其升入高一级学校,特别是升入重点学校人数的多少,所以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实际上都是以应试为教学目的的,有的学校仍然依靠单纯的课堂教学去完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任务,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强化升学应试学科,即便是有的学校想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可是有的家庭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解,仍然自己请家教,强化应试学科,将学生局限于教材的范围之内。比较起来,日本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比中国学生强,例如:在英语的学习上,日本学生的口语,听力能力较中国学生差,但他们拥有的词汇量大,能够看懂大量的外文资料,学习的主动性强,自己想要了解的,自己会主动进行查阅和翻译,中国学生大多数局限于教材的范围之内,对教材钻研得很深,阅读面却不广。因此,尽管素质教育已提倡了近20年,却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框架。 1.2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 有部分人认为抓素质教育就要废除考试,他们说,只要有考试,就有应试教育,并过分强调减轻学生精神压力,对学生的分数实行保密;但是我们都知道考试是培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和高质量的国民的一种手段,素质教育不是不需要知识教育,也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可以改变考试制度,不能用考试这一种模式去束缚学生,如果简单的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反而会造成学生对学业的忽视,甚至会造成教师在具体操作时无所适从,以往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受到排斥和否定。

当前中小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存在三方面困境

当前中小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存在三方面困境 当前,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面临着高素质人才引进困难的挑战,主要存在三方面困境。 一是引才渠道不畅。多数中小企业位于中小城市、城镇,活动范围局限于某一地区,人员构成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排他性,引才局限于当前地区或周边较小区域,跨地区引才行为少,引才渠道多为课桌式招聘、网络招聘,没有充分发挥中介结构、猎头公司等引才渠道的作用,缺乏丰富的引才手段。例如,据青岛市《2015年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青岛市成功招聘到174569人次,其中本地农村劳动力求职164341人次,比重占90%以上。 二是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着重对外宣传企业的形象,偏向于口号、标志、员工服饰等有形的东西,导致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的错位。据调查,在温州,有60%的企业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有些企业就是有专门的机构,也是形同虚设。 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特点,其初创阶段制度规章相对不完善,管理手段中过分依赖创业者个人能力、经验和威望,常借助于传统的家族式、命令式、随意性管理。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有90%的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中有70%是家庭企业,总的说来,中小企业有80%以上是家族企业,易发生不公

平现象。另一方面,从内容上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大都是对员工考勤、奖惩制度、工资分配等方面作的限制性规定,而忽视了激励管理、员工忠诚度以及组织承诺感等。

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困境与突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d19119331.html, 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困境与突围 作者:王一萍 来源:《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年第09期 【摘要】文章从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问题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方式,科学地解决相应的问题,对于组织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提出了合理建议,力求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互动更加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高幼儿语言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困境;突围 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只要能够重视语言教育,幼儿的语言能力就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幼儿能从多个渠道获得语言的信息,通过听、说、读等多种方式与人交流,提升自己的认知发展。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是能够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与人沟通能力,满足幼儿欣赏语言美的需要,提高幼儿思维水平的重要形式。但是目前的语言集体教学还是存在许多的欠缺,无法满足幼儿内在的兴趣需要,对于讲述和倾听能力培养得不到落实。因此本文立足于探讨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分析语言活动的困境,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下面,笔者以大班语言活动《叽叽喳喳的石头剪刀布》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语言活动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1.语言活动中教师高度控制 纵观语言教学活动,以教师高控为主的接受式学习还是存在的。活动的始终,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教学者和控制者。师幼之间缺少有效互动,教师在活动中不在意幼儿自身的想法和观点,也不在意幼儿的探索与发现。以教师自身为本,活动中幼儿缺乏探究,听老师讲、看老师做的教学现象依旧存在,幼儿间接地获取相应的知识,缺少自己独立的思考。 2.语言活动中少数幼儿话语霸权 语言活动中,有的孩子比较活泼,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站起来回答问题总是滔滔不绝。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不怎么愿意表现自我,每当老师提问,总是把头低下或躲开与老师的目光交流。因此讨论交流环节出现了少数幼儿的话语霸权,就只看见个别的孩子经常高举的小手,积极发言的也总是那几个。善于表述的孩子机会也会越来越多,而内向拘谨的孩子机会相比较也会少些。到了语言活动结束时,收获较多的往往就是那些积极表达、主动交流的孩子,相比较起他们,其他的孩子活动效果就差了。 3.语言活动中多媒体喧宾夺主

对高校德育困境与出路的思考

种镶嵌式的、难于分割离析的关系体特征恰恰是素质教育评价的难点。 教学评价在外语教学这个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语教学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外语评价的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传统的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已经远远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扭转以分数论成绩,以升学论英雄的现象,必须有一套新的评估标准,即要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4],把各种素质要求都提到必要的高度。这样,才能逐步扭转舆论的压力和传统思维定势,才能落实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参考文献: [1] 广州市教委.学习资料第二辑.素质教育. [2]胡兴文.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2006. [3] 黄宪.积极发挥教研部门在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2008. [4]柳斌.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2008.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东圃中学。 (责任编辑:黄雷) ○付官火 对高校德育困境与出路的思考 摘 要:我国当前高校德育处境尴尬,效率较低, 关键原因在于我们的德育走入怪圈。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忽视学生主体作用,道德教育流于说教,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因此高校德育应理性回归,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基本素质,在现实情景下使学生产生心理冲突,使道德教育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高校德育方能发挥其现实效应。 关键词:德育;道德异化;道德素质;内心冲突 . 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就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体国人的共识,并正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模式。 一般认为高校德育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倾向性色彩,定位于培养为谁服务的人才基础之 上,但其功能远非如此,从素质教育角度看,德育更应“促进人的意识的觉醒和精神的提高”[1]。 一、高校德育的尴尬处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和国家教育部都非常重视高校的德育工作,结合新形势、新变化,制定了关于加强高校德育,实施新的高校德育课程的“05方案”,整合了原“98方案”,但高校的德育现状是不尽如人意的,是低效的。学生不买帐,情绪抵触,逃课等现象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与比较多的大学生在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阶段所接受的德育模式及因此而养成的德育学习习惯或对德育所形成的成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个阶段的德育“在分数和升学率面前,不过是一种陪衬和摆设”[2]。而高校的德育工作又流于“形式化、空泛化、简单化”[2],流于道德说教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实质即忽视德育中的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忽视德育中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这必然导致恶性循环。升入到高校阶段,学生就更加抵触政治思想道德这类课 ○○○○○○○○○○○○○○○○○○○○○○○○○○○○○○○○○○○○○○○○○

分析新媒体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

分析新媒体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 今日头条作为互联网新媒体的代表,从2012年8月上线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的用户数已经高达1.2亿。今日头条的成功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的成功,就像今日头条所宣称的那样,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然而,今日头条因为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深陷版权困境。 今日头条是否构成版权侵权 要判断今日头条是否构成版权侵权,就必须先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著作权法》关于新闻作品的规定主要有两处: 一处是《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另一处是《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

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从以上两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一方面规定了时事新闻不适用于《著作权法》;另一方面又规定了有关时事新闻、时事性文章和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的合理使用。但就这两条而言,先不说规定存在冲突的问题,仅如何界定时事新闻就让人大伤脑筋。 (一)时事新闻如何界定 我国2002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著作权法》第5条第(二)项规定的时事新闻。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从这一条的规定来看,只有单纯事实消息属于时事新闻,而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原因则是单纯事实消息不具有独创性,换句话说,时事新闻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因此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笔者认为,这一款规定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缺乏独创性就不是作品,而不是作品也自然无法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而实际上,真正不具有独创性仅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恐怕也只有一句话新闻,绝大多数新闻报道

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影响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没有形成人才梯队,年龄结构不合理。一支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各个年龄段人数相差不应该过大。从年龄结构可以看出,46—50岁年龄阶段人数明显大于其他年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员的更替,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会出现明显的波动,这会影响工作经验、技术的逐年龄段传授、学习。从所从事的工作方面来看,人员结构比例不合理,农业机械推广人员严重缺乏,与国家大力推广农业机械的政策和形式不相符合。从基层一线农牧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由于工作的地域特性,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没有固定的周末休息时间,也没有相应的待遇补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知识结构老化,大、中专学历人员占大部分,相应的专业技能学习、培训机会太少,能真正接触学习内地先进技术的机会不是很多。 2、在专业技术人员和其它各类人才配置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上级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分配的专业技术人才大部分专业不对口,无法承担专业技术工作任务;真正急需的有基层经历有专业技术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因现有的体制问题无法招到;部分事业单位急需一批本地的、精通藏语的、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从近几年的实际来看,基本上很难满足需求。 3、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现有的退休

政策搞一刀切。我们应该正视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对高原工作者身心健康带来的巨大伤害,现在跟内地一样的退休政策男60岁、女55岁,在高原实际工作30多年和在内地实际工作30多年相比,高原工作者在退休时基本上大部分都落下了高源性疾病的病根,内地工作者在退休后大都能安享晚年,高原工作者则大多倾尽半生积蓄四处求医,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存在天壤之别,这令好多人对在高原工作望而却步。 4、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现有职称评聘制度很不合理,举例来说硕士和本科要想走到中级职称需要同样多的时间,而且必须要通过初级职称的任期,使部分高学历人才望而却步。

素质教育困境与出路

素质教育困境与出路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然而现在的素质教育没有达到我们当初预期的全面发展人的要求,还是学生为分数而学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推行途中面临着种种困难,亟待寻求出路。 1. 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 1.1考试依然是指导教学的唯一方向 考试指挥棒依然不停地挥舞。这就是有人所说的, “应试教育这条粗线越描越粗”, 升学竞争压力有争无减。其表现是: 竞争目标不断提高。以高考为例,无论城市或农村, 学习稍好一些的学生, 几乎都不愿考高等职业学校; 考上了普通的高专也不去读, 宁肯进高复班学习, 第二年再考; 有些甚至不愿读一般大学, 而是重点大学志在必得。 竞争重心不断下移。不只是上大学竞争激烈, 中考也是一样, 因为都想进重点中学( 现称为示范性高中) 。如今的普遍现象是, 幼儿园的小孩想进好小学, 小学生想进好初中, 初中生想进好高中; 而其所谓的好, 都是指升学率高而言的。一句话, 在考试指挥棒的挥舞下, 无校( 包括幼儿园)不竞争, 无生( 包括幼儿) 不竞争。 1.2课业负担依然很重 课业负担重照样未能减轻。在这方面存在一种怪现象, 一方面不停地高喊减轻课业负担, 一方面又不停地增加课业负担, 以至到头来课业负担越减越重。如必修课不减, 选修课与各种竞赛活动增加。不少学校只能靠加班加点来提高学习成绩。有些学校还推行研究性学习与双语教育。这必然使课业负担有增无减。 1.3素质发展更加片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严重下降1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 只要业务素质, 忽视其它素质的发展,如身心素质。64%的中学生不做任何家务, 63%课余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 身体素质下降: 据教育部最新的体质监测结果, 在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营养状况改善的同时, 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肺活量等持续下降; 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 初高中学生近视眼检出率分别达到58%、76%。 心理素质下降:大多中学生步都心情总是感到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或恐惧。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的不到50%。不少

全媒体时代地市级电视台面临的困境与应对

全媒体时代地市级电视台面临的困境与应对 地市级电视台处于我国特有的电视事业格局“四级办台”中的第三层级,这个层级可以说是一个夹心层,上有中央台、省级台的无情挤压,下有县市台的无序竞争,左右有新媒体的逐步蚕食,外围还有全球化带来的影视媒介国际巨头的觊觎。地市级电视台在全媒体时代面临怎样的困境,又将如何去应对,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已成为地市级电视台媒体人思考的一个迫切问题。 一、地市级媒体面临的困境 1.多重竞争之困。全媒体时代,地市级电视台面临的竞争不再是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而是新旧媒体之间的多重竞争。一个地级市电视台,至少有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一是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首先,中央台、省级卫视、本省电视台其它地面频道凭借其在政策、覆盖、内容、资金和人力的优势,无情挤占地级市电视台的受众与广告市场。这种不对等的竞争,使地级市电视台有进一步被边缘化的风险,这是全国地级市电视台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其次,地级市电视台面临着县市级电视台的竞争。一般情况下,每个地市级行政区域内都有一个地市级电视台,若干个县市级电视台,有的在市政府所在地可能还有一个县市级电视台,形成一个地市级电视台与一个县市级电视台同处一隅的情况。其三,地级市电视台还面临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虽然报

纸、广播与电视之间各有特色,如同三条平行线一样,相交的可能性不大,但争夺受众、广告资源等情况仍然存在。最后,地级市电视台还面临着新媒体的竞争。互联网技术在21世纪以来,发展迅速、普及快,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与受众的角色,挤占了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造成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规模减小等等困境。 2.双元体制之困。我国的媒介管理体制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元体制。双元体制是一种半市场化的体制,它带来的困境有三:一是由于电视台的事业单位性质,电视台的发展大都是依赖财政拨款,但电视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装备、高技术、高投入、高消耗的事业,财政投入的有限资金无异于杯水车薪,使电视台在设备更新等方面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电视台的设备老化、陈旧。地方财政对地市级电视台的投入更是显得杯水车薪;二是由于长期的事业单位性质,使电视台在企业化管理上没有足够的意识,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考核体系,资源、经费浪费严重,无法提振员工全身心投入事业的激情,地级市电视台“普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不讲求电视资本的计划投入、准确投入、有效投入和投入回收,多数仍采用收、支流水账方式记账”[1];三是电视台缺乏面对市场的经验,对如何进行市场化运行、发展文化产业没有足够的勇气和研究。 3.人才之困。由于电视台的事业单位性质,电视台没有用人的自主权,由此所造成的人才困境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事业单

快递人员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019年精选文档

快递人员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快递从业人员多由低端脑动力组成,他们教育程度不高,专业机能水平也较低,同时在传统物流观念下,大多从业人员均认为快递就是简单的搬运和配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今快递公司越来越多,而要确保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加强从业人员教育,提升综合服务力非常重要。 一、当前快递人员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风险防范教育不足,快递事故率较高。快递人员中,一线快递作业人员面对着不低的作业风险。如快递作业场地的车辆、装卸作业车、大量的货物,都可能会出现货物堆垛过高、翻车、堆垛倒塌、火灾乃至于机具碰撞等。这些作业风险客观存在,都可能对快递人员造成严重伤害。除此之外,一线快递从业人员,都是受到货主以及客户嘱托,负责货物的寄送工作,货物在发货地到目的地过程中,会经历储存、包装、装货、卸货、配送等作业过程,这些过程都可能会出现作业风险,比如货物丢失、快递包裹破损、变质、物品损坏等。无论是任何一种快递事故,快递费用如此低廉,是无法赔偿货物损失的。因此,快递人员要面对的作业风险非常多,而其作业风险防范意识远远不足,是当前快递人员基本素质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但因快递业务繁多,大多快递业招收快递人员后并非进行专业的作业风险防范教育,以至于快递故事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快递从业人员健康和快递业务健康发展。 (二)从业心理素质教育不够,员工归属感不强。在快递工作中,从业人员往往需要非常坚实的从业心理素质。寄送快递物品的货主以及客户等,他们在整个快递价格以及业务相关要素上是具有相对强势的地位,对于是否与特定的快递业务公司合作具有主导权。在这些货主当中,有一部分虽然能够体谅快递从业人员的艰辛,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货主对于快递服务内容不及时进行确定,经常临时增加或者减少服务内容,快递从业人员也面对着非常多无理的刁难,特别是一线快递人员经常面对客户或者货主的指责、投诉。但目前快递业对从业人员心理素质教育不够,员工在工作时常受顾客白眼,让其感觉自己工作缺乏社会地位,经常感到工作委屈以及窝火,进而影响了员工归属感,这也是很多一线快递从业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离开快递行业的原因。 二、快递人员素质教育对策问题

传统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和对策

传统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和对策 摘要: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建设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水平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状况。当前,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人才引用、激励和培养困境,因此,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国有企业应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的运用,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才任用选拔、锻炼培养和评价考核体系,为自身的长久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本文将对传统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和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队伍建设;困境;对策; 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关键,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据相关研究显示,较为注重人才引进、善于留住人才的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它们思维也较为活跃,因而,能够实现稳定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传统国有企业,在企业特性、员工年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具有非常浓厚的时代烙印。因而,怎样培养、吸引和留住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让人才团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更强的推动作用,是社会主语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国有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策略。 一、传统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1.1人才吸引力不强,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待遇和薪酬标准是吸引人才的直接动力。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国有企业在薪资制定方面往往是在参考社会薪酬的基础上,多层级的进行薪资发放体系设计,这种薪酬设计方式尽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很过国有企业“国有老大”的心态使得其薪资标准往往总会稍稍低于社会评价水平,进而给自身的优秀人才引进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和约束。 1.2推力不足,优秀人才激励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激励能让人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才智。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积极进取精神。通过对传统国有企业人才队伍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国有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欠缺,并非完全来自薪酬、福利的约束,还有激励机制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有企业尽管也普遍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激励机制革新,但国有企业传统“激励机制”仍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保留,既基于企业维稳的角度采取的单一奖励措施,且没有对应的惩戒机制。这必然会让激励机制失去其应用的公正性和公正性,让员工觉得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没差别,进而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获得有效发挥,企业创新驱动能力不足等弊病。 1.3控制力不稳,需进一步完善优秀人才选拨任用机制 传统国有企业的性质属性决定了其衡量标准不但要包括经济利益,而且也要

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王培元教育的历史观照 ——王培元教育的历史观照 与当代思考
教材: 教材: 话语与自由意志的博弈
权威
在那几个少数派的牛人之外, 在那几个少数派的牛人之外, 不那么牛的多数人该如何有尊严、 不那么牛的多数人该如何有尊严、 有智慧地通过教材和教参的那些迷 墙? 上世纪一个平常的早晨, 织金 二中的教室里坐了一批不同于平常 的考生。他们是需要参加教育局组 织的“教材过关”考试的老师们, 因为成绩与年终考核、职称评定挂 钩,他们脸上的表情便有些丰富 ——有掩不住焦虑的,有忍不住自 得的,有满脸既不屑又无奈的。但

试卷发下来之后,那些神情各异的 脸骤然间统一为同一种专注,好像 word 文档里的不同字体被格式刷拖 过了一样。 开考的铃声响过之后, 语文老 师王培元才从容地走进教室。很多 年以后,同事们都还能清晰地回忆 起接下来出现的一幕——他淡然地 瞟了一眼试卷,肃然地写下自己的 名字,昂然地站起身来,决然地把 空白卷摆上讲台,然后在满屋子惊 讶的凝视中施施然而去。 2011 年 10 月 25 日,王培元 老师在贵阳市白云区辞世。一直到 退休,王老师都没再过过教材关, 也不见于官方公布的教育名师榜。 但王培元辞世的消息一经发布,织 金大大小小的网络论坛上立即就掀 起了一股悼念的热潮,网民们几乎 是众口一词,将他称作没有头衔的 真正的优秀教师甚至是教育家。稍 微留心的话可以发现,王培元的很

多学生或准学生(有些人并不是王 老师班上的,却依然愿意以王老师 的学生自居),正在各个领域扮演 着中坚的角色,但不管活跃于哪个 圈子,他们都高度一致地表现出了 良好的写作素养和鲜明的个人风 格。 “过教材关”的华彩桥段显 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被 怀念王老师的人们一再的提及,并 在传说的过程中被夸大扭曲(王培 元的儿子王世锴证实说:其实不是 交白卷,还是做了一道题的),还 有人说王培元其实是做不来那些 题,为了面子才交白卷的。便有人 特意注册了“王培元的学生”的网 名在织金人民论坛上愤怒地反驳: “老师是不是老师得由学生说了 算,他们的专业素养凭那一纸试卷 怎能见出来?还给那些作奸弄科者 以空间,甚至给不开窍者以疑惑: 我教材关都过了,为何学生还不欢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湖北省某县的个案分析 2016-06-20 11:01:21 《当代教育科学》吴亚林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小规模学校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发展农村教育必须解决好小规模学校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在今后若干年内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建设发展小规模学校是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 2001年以来,农村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一直在持续进行,经过了几轮布局调整以后,全国各地区改变了“乡办高中、村办初中、自然村办小学”的学校布局格局。学校布局调整以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初中和完全小学规模大幅度缩小,所谓的“必要存在”的教学点运行艰难,农村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几乎都成为小规模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人口减少、城镇化流动及打工外出等原因,学校规模普遍偏小,其生存与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新矛盾。小规模学校是指与常模相比,学校人数少、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学校,主要分布在农村,大部分是人数少的中小学校和教学点,其基本特征是学校学生总数偏少,学校班级偏少,班级人数偏少,教师人数少且师资结构不合理,班师比不合理。也正是从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农村教育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义务教育投资新机制的实施,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是,现阶段的农村教育仍然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主要体现为农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农村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当前农村的学校大多为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状况如何呢?我在河南、湖南、贵州等省调查农村教育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田野调查方法调查了湖北省崇阳县的小规模学校。崇阳县是鄂南山区县,版图面积196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总人口47万余人,是湖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验县及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样本监测县之一。我实地调查走访了60余所小规模学校,察看学校校园校舍、周边环境及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访谈了多名校长和教师,观察了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调查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有八大困境。 其一,小规模学校的存与亡的困惑。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少、教师人数少。教学点学生班级人数大多在3-10人之间,学生总人数为20人左右,完小学生人数大约在60人左右。很多小规模学校还存在着复式教学和包班教学现象,学校规模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没有规模,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都是空话。那么,这些小规模学校是继续撤并还是必要保留呢?如果继续撤并,不利于山区群众子弟就近入学;如果必要保留,学校又是低效低质运转。当前小规模学校的存与亡的确是个问题。

融媒体管理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融媒体管理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在中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引下,全国融媒体发展风起云涌,一批新的媒体集团应时而生。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融媒体管理的困境与出路探析”的媒体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融媒体管理的瓶颈及突破路径 摘要:在中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引下,全国融媒体发展风起云涌,一批新的媒体集团应时而生。融媒体组织与传统媒体有何不同,经济管理学“产业集群”概念是否适用于融媒体管理,融媒体管理面临的瓶颈和问题有哪些,如何在媒体融合管理中发挥1+1>2的集群效应,以构建融媒体组织管理和发展的新模式,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前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即是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及调研活动,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的思考和解析。 关键词:融媒体;融合发展;集群效应;管理创新 在中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方针指引下,一批新的媒体集团应时而生,正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简单来讲,融媒体是多元媒介融合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管理和组织

运营模式。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它需要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机制壁垒,对不同媒体业态、网上网下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使各种媒介功能得到最大功能的发挥,融合优势得到最大空间释放,传播秩序更加规范。 从经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推动媒体的融合发展,要着力解决内容同质、功能重复、机制僵化等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发挥集群效应,才能解放和发展融媒体生产力。 一、融媒“集群效应”特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使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进行了分析。“产业集群效应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它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① 从经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新闻产业集群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产业集群,以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为主体单元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教务处常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业务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扎实有效。 2、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3、教务工作人员缺少,常规工作检查欠到位。 4、常规工作安排与落实缺少系统化管理。 5、教务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 6、教务管理人员在大多时间里被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所拖累,在常规教学的检 查、研究、指导上精力不足,下的功夫不够。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把精力放在教学工作的管理研究当中。 7、教师存在结构性短缺。如地理、生物、历史课任教师由其它专业教师兼任。 8、考试安排欠合理。 9、功能室缺少。 10、大班额教学给教师加重了负担。 二、教学常规考核制度方面 1、只注重终结性考核评估,不注重过程考核评估。 2、评价方式单一化。 3、考核制度比较陈旧、缺乏科学性,不能够有力地促进当前的教学工作快速发 展。 4、原来考核制度与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非中考科目科任教师管理与考核 1、因中考指挥棒的缘故,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认识不到位。 2、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无压力、无动力。 四、教研教改 1、校本培训方式单一化。 2、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力度不够。 3、课题研究不能全面开展。 4、教改实践活动欠力度。 五、图书阅览与教辅资料 1、学校图书藏书资料不丰富,资料陈旧,不能向全体学生开放。 2、学校对教师征订教学资料数量少,倾斜力度不够,不能发挥阅览室正常功能。 3、个别教师有征订课外复习资料,加重学生负担,不能正常反馈。 六、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是制约我校教学工作的客观因素。 一是没有教师专用电脑,学生所用微机老旧,数量严重不足,这给教师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及学生正常开设微机课都带来不小的困难。

当前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16-05-05T10:06:12.483Z 来源:《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6期作者:薛翠芳 [导读]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鹅塘镇杨梅小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纳入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日程,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鹅塘镇杨梅小学542800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素质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日常教育中对能力的培养不足;二是重考试和分数,不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三是重智力,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学生作业负担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提出了改变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多方互动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素质;完善知识结构,落实国家人才战略等具体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纳入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日程,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按照现代教学规律进行科学的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完整结合。素质教育既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也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诸多因素。本人在农村从事小学教育近二十年,非常了解基层教育现状。现根据笔者自身掌握的材料,结合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分析当前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一、当前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普遍存在重考试轻育人、重考试成绩忽视个体素质提升的现象,学校教育局限于书本知识传播,严重脱离现实生活,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整体状况堪忧。 1.现行教育中对学生能力培养存在明显不足。在现行教育中,学生语言表达、交际、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与其他国家的教育相比存在明显不足,差距甚远。美国的小学生通过研究来学习,很少有“高分低能”现象。相比之下,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只有到了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才做部分课题研究,在小学阶段这方面的培养我们严重缺失,做得远远不够。 2.以考试和分数为重,不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无论是从体制还是从内容上看,仍然处于转型期,人才选拔和培养上的唯分数论、唯考试论思想仍困扰着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内容几十年都是围绕“指挥棒”进行设计和安排。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的现象十分严重,“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错误观念,至今还在影响着下一代,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也给孩子灌输这样的错误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尔盖茨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我国,学校、家庭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关注还是比较缺乏的。值得老师、家长关注。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国家需要各种人才,培植孩子的兴趣尤显重要,我们要把孩子培育成未来的画家、建筑家、物理学家,兴趣培养、挖掘特长是基础。 3.看重智力,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加压。家长、老师过度关注“分数”的高低,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长盛不衰,很多同学都圈入其中,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扭曲了学生的心灵,导致教育异化,最终偏离全面发展的轨道。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但不能机械地理解为素质上的“完全一致”,从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另一个极端是对特长教育与全面发展、全员发展的误解,将“合格加特长”理解为“全格加特点”,将全员发展片面理解为“先让一部分拔尖学生或特长学生发展起来”,乐于构建个别学生成长的“独木桥”,却忽视了构架让大多数学生成才的“立交桥”,从根本上违背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宗旨,使素质教育进入一个单纯强调选拔的怪圈之中。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建构和谐德育,就是要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学环境等措施,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协调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 4.作业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数的老师、学生家长认为作业是一个有价值的教育工具,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通过让学生完成作业来巩固、扩充、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创造性,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帮助学生增强记忆等。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人们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也日益加重,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减轻作业负担已成为学生最迫切的要求。最近几年的减负口号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其中也与教师的攀比心理有关,有的老师心中总在想,要是自己布置作业少了,而别的老师布置得多,那就亏大了! 二、抓好小学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 素质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切,如何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是目前全体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认为,抓好小学素质教育,有待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行动,共同出手。 1.改变教学方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努力提升教育理念,改进现有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进课改教研常规化,在创新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改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教师在组织实施中必须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 2.小学生良好素质要在活动中培养。群体活动、社会活动是影响小学生素质形成的诸多因素之一,只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学生才能有体验有收获。小学生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有集体教育活动,还有日常生活、游戏等。这些都是培养小学生优良素质的契机。如节日中,小学生不仅以语言表达情感,还可以自己动手做些小礼物互相赠送,表达情意,交流情感,这无形中促进了小学生社会性的发展。组织小学生经常对自己与别人的行为进行评议,能培养小学生团结、谦虚、合作、自信、明辨是非及自我教育的品质。 3.多方配合,共同提高小学生素质。小学生良好的家教是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社会风气的好坏对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

企业的关键人才培养困境

企业的关键人才培养困境 人才问题一直都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重点关注。 企业战略性的人才培养可能有n种路径,虽然企业大学模式看上去很美,可许多拿来即用的企业却并未因此而缓解提升人才素质,改变人才结构的业务之急。只有紧紧围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能力要求的定位,才能破解企业大学培养困境,获得你要一,我给二的效应。卓越的企业不仅重视对关键人才的大力培养与发展,也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供应优秀人才。 然而,人才培养对于诸多企业的经营者和培训管理者却是个十分头痛的话题,提起来无不肯定和重视,但动起来却常常像是拳头打在棉花上,绵软无力。人才培养工作涉及面广、成效周期长、培训实施专业性强,需要从战略高度予以统合筹规划。企业大学正是这样一种应时而生的战略性工具,它通过实施能培养个体或组织的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活动来辅助企业完成关键人才培养的使命。 自1993年摩托罗拉公司给中国带来企业大学这一全新的企业培训理念和模式后,中国企业建立企业大学的热情日益高涨。宝钢人才开发院、忠良(中粮)书院、国家电网管理学院、中国移动管理学院、中国电信学院、海尔大学和用友大学等企业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挂牌成立。《凯洛格企业大学白皮书》研究显示,在参加调研的153家大中型企业中,超过1/4企业表示已经构建了自己的企业大学,同时另有34%的企业计划两年内筹备建设企业大学。 然而,挂牌成立的中国企业大学并没有摆脱传统人才培养理念,仍然陷入同样的困境:员工参训积极性差、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与组织战略链接薄弱、培训功能的价值得不到组织认可凯洛格认为,企业大学在培养关键人才上的脱困之路应首先革新人才培养理念,从培训体系、培训师资、培训重心以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予以重塑。 从课程拼盘到系统培养 一项针对中国企业培训体系现状的调研表明,有67.1%的受访企业尚未建立系统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多数培训部门在实施关键人才培训项目时采取课程拼盘模式,搭配组合市面名

新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新形势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1,总书记多次指示,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当前,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素质教育直接决定创新型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和国民的共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素质教育自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时至今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讨论、研究和实践仍旧方兴未艾,素质教育依然是各级各类学校研究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来看,客观上讲,形势较好,但喜中深忧,新形势下我国素质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涵 素质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与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的产物。素质教育是不断发展的概念,素质教育理论也在不断丰富。素质教育,是指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出发,以全面协调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丰富多样的个性为宗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工作、学会生活,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活动。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原国家教委曾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拨、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有明显区别的,甚至是对立的。素质教育强调受教育 1《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公报》 2瞿振元.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5(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