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

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
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fd2117840.html,

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

林慧龙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 730020)

Ecology’s love-hate relationship with the niche concept has been long and not especially pretty. Whereas some ecologists continue to see value in the concept. Others have despaired of ever finding an expression that is both general and noncircular.

Nelson G. Hairson.Jr.

From Ecology.76(5),1995,pp.1371

摘要:回顾了生态位理论及其定量研究方法,包括生态位概念、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分离、生态位中心点、生态位扩散系数和生态位适宜度,试图将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为进一步展开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位测度。

生态位理论是近代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1,2]。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态位理论经过众多生态学家研究(Grinnel,1917;Elton, 1927;Hutchinson,1957;MacArthur,1967;Levins,May),已在种的适合性测度、种间关系、群落关系、多样性等研究中广泛应用[3,4,5]。目前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正日益受到普遍重视,但对生态位的有关术语和计测公式的应用国内外生态学界尚有不同的理解和较为激烈的争论,为此本文试图将生态位理论研究新进展加以综述,为进一步展开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生态位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生态位理论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美国学者J.Grinell(1917)最早在生态学中使用生态位的概念,他把生态位看作是“恰被一个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ultimate distributional unit)”,认为生态位是一个种所占有的微环境。实际上,他强调的是空间生态位(spatial niche)的概念。

英国生态学家 C.Elton(1927)赋予生态位以更进一步的含义,他把生态位看作是“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作用”。他强调的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由于他把生态位概念的重点放在能量关系上,故实际上指的是营养生态位(trophic niche)。

英国生态学家G.E.Hutchinson(1957)用数学抽象方法,提出n维生态位(n-dimensional niche):即是指位于n维资源空间中的超体积。他以种在多维空间中的适合性(fitness)去确定生态位边界,对如何确定一个物种所需要的生态位变得更清楚了。他还进一步提出基础生态位(fundamental niche)与实际生态位(realized niche)的

1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30730008)经费资助

收稿日期:2005-02-03

作者简介:林慧龙,(1965~),男,汉族,辽宁沈阳人,在读博士生,副教授,主要从事草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E-mail: LHLSUC@https://www.360docs.net/doc/fd2117840.html,;Tel:(0931)3694286,8914086.

概念,认为在生物群落中,能够为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为基础生态位。但实际上很少有一个物种能全部占据基础生态位,一个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为实际生态位,即将种间竞争作为生态位的特殊的环境参数。G .E.Hutchinson 的生态位概念目前已被生态学界普遍接受。

MACARTHUR 则认为生态位等同于资源利用谱[6];

R.H.Whittaker and Levins(1967)[7] 定义“物种的‘生态位’是其与群落内其他物种、环境和空间以及季节和昼夜活动时间有关的特殊方式”。

B.Maguire(1967)[8]则提出“生态位为一个体、一种群或一整个物种在遗传上(进化上)所确定的对环境条件的生物学适应性容纳量(容许的范围)和格局”。

H.W.Kroes(1977)[9] 则将生态位定义为“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无论是结构的还是功能的,??????,而一物种的生态位就是基本的生态系统构件,包括一物种种群”。

D.J.Grubb(1977)[10]则把“植物与其环境,包括物理—化学的和生物的总关系”视为植物的生态位。

K.Steinmueller(1980)[11] 提出“生态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室)在环境因子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王刚(1984)[4]在既考虑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提出了一个生态位新定义:“种的生态位是表征环境属性特征的向量集到表征种的属性特征的数集上的映射关系。换言之,种的生态位是该种在生态学上的特殊属性,即该种与群落中其它种及生境之间的特殊关系。

该定义的数学表述是:,其中是表征环境属性特征的向量集,1

E B E A f n ??→?

?A B 是表征种的某一个属性特征的数集。但种的生态位是否是种的某一个属性特征?如果是,种的哪一个属性特征表达的是种的生态位涵义?如果不是,这种映射关系是否真实的反映了种的生态位内涵?

考虑到种随生态因子的变化而变化的属性特征是多方面的,王刚(1990)[4]进一步提出种的生态位扩展定义是m 维种特征空间中的一点与n 维生态因子空间中的一点的对应关系。该扩展定义的数学表述是:

,其中是表征环境属性特征的向量集,m f n E B E A ??→??A B 是表征种的m 个属性特征的数集。但这种m 维种属性特征与n 维生态因子的多元对应关系又如何得以建立哪?

王刚(1990)

[4]进一步提出种的群落位(coenoniche)是表征生境特征的n 维点集到表征群落状态的m 维点集上的映射。

其数学表述是:,其中是表征生境特征的n 维点集,m

f n E B E A ??→?

?A B 是表征群落状态的m 维点集,即为群落位(coenoniche)。

f 近年来生态位概念的使用显著的减少(Schoener 1989,Colwell 1992),其主要原因是在产生可测试的生态位地位假设方面和在生态学体系中的不同尺度(个体水平、种群水平、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对生态学原理的综合能力上引起的混乱。尽管对物种生态位定义的各种尝试仍无结果,我们仍不能确切地表述其涵义,但大多数生态学家都不会否认:生态位理论是近代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real and Levin 1991). 生态位 https://www.360docs.net/doc/fd2117840.html,

理论研究似应向J.Grinell 、G .E.Hutchinson 定义和C.Elton 、MACARTHUR and Levins 定义综合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既包括种对生境的需求又包括每个个体对生境的影响,把研究的重心从表象研究转向机理研究。

2.生态位测度(niche metrics )

生态位测度作为一种反映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吻合程度的指标或物种之间生态学相似程度或在利用资源方面相似性的一种度量指标。It is possible to delineate niche parameters relevant to a variety of ecological interactions.

2.1物种生态位宽度

在近年来,随着生态位涵义的不断改进,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niche width)或称生态位大小(niche size)的内涵也随着改变。

总的来说,“生态位宽度”用于反映物种对环境适应的状况或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但其实质意义仍反映于各个学者所提出的不同生态位宽度测度式中。

2.1.1未考虑资源利用率的生态位宽度测度。

R.Levins(1968)[12]将生态位宽度定义为:在生态位空间中,沿着某一具体路线通过生态位的一段“距离”

。R.Levins 提出的生态位宽度的两个计测公式为:

∑=j ij i p

B 21,∑?=′j ij ij i p p B log

其中:,分别为物种i 的生态位宽度;为物种利用资源i B i B ′ij N i j 的个体数;为种的总个体数;i Y i i ij ij Y N p =为种利用资源状态i j 的比例。理论上,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物种的选择性以及该资源状态或类型在环境中的可利用性。此后,R.K.Colwell 与D.J.Futugma(1971)提出一加权因子对R.Levins 公式加以改进ij p [13]。

R.Levins 公式以及R.K.Colwell 与D.J.Futugma 改进公式仅当所有资源状态具相同的可利用率时才成立,否则将可能导致驳论(Feinsinger 等1981)[14]。

2.1.2考虑资源利用率的生态位宽度测度

近年来,考虑到资源可利用率这一因素,一些学者相继提出了新的生态位宽度测度公式,影响较大的有:

(1)Hurlbert 生态位宽度测度公式:S.H. Hurlbert(1978)在考虑到资源可利用率的前提下对Levins 公式加以改进得到的[15]:

∑=j

j ij i i a p A Y B )/(/[22

其中:为所有可利用资源之和;是可利用资源状态A j a j ;其余变量同前。

(2)Petraitis 生态位宽度测度公式:P.S. Petraitis(1979)基于最大似然法,提出了另一个生态位宽度测度公式[16]: ∏????????=j p ij ij i ij p q B

https://www.360docs.net/doc/fd2117840.html,

其中:为种i 可利用的资源状态ij q j 占整个可利用资源的比例;其余变量同前。

(3)Feinsinger 生态位宽度测度公式: Feinsinger,P.,E.E.Spears and R.W.Poole.(1981)[14]

将生态位宽度确定为在资源状态的分布与各资源状态的实际利用率之间的相似程度所决定:

}{∑∑==??==k

j ij ij k j ij ij q p q p ps 115.01,min

由于该ps 值随资源谱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两个种不仅可以在同一时刻比较,而且也可以在同一资源随时间变化过程中比较两个种生态位宽度的不同反映,所以受到普遍重视。

2.1.3多维生态位宽度测度

现实状况下确定的物种生态位宽度应是多维的,但多维生态位宽度测度所进行的研究较少,余世孝等(1994)给出了多维生态位宽度测度的一个方法[17

,18] 。

2.2物种间生态位重叠

有关生态位重叠的理论与测度,由于涉及到物种竞争与共存等问题,而成为生态位理论研究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在理论上,ROBERT MACARTHUR AND RICHARD LEVINS (1967)提出了“极限相似性理论(theory of limiting similarity)” [6] ,后来Agren & Fagerstrom(1984)进一步发展了“极限相似性理论(theory of limiting

similarity)”,将其表述为[19]:

“为相同资源竞争的同域分布的物种中存在着最大容许生态位宽度的程度”,即“除非物种的生态位为最小限定量所分离,否则一物种将排斥另一物种(在生态学时间上),或趋异进化将降低重叠程度(在进化时间上)”;May & MacArthur(1972)将生态位重叠视为环境可变性的函数,指出[20] “生态位重叠应有一极限且这一极限对环境变化的程度不敏感(除非它非常强烈)”。此后,

E.R.Pianka(1972,1976,1981)提出“生态位重叠假说”,即[21,22,23]“最大允许生态位重叠在相对不饱和的群落或群落部分应该较大”,或者说“最大允许生态位重叠应与竞争水平成反比”。

由于物种生态位重叠常与种间竞争测定联系在一起,所以它的测定引起众多学者关注。常见的种间物种生态位重叠测度公式有:

(1)R.Levins(1968)[12]种间物种生态位重叠测度公式:

∑∑=i i ki hi ki p p p O N 2/)(.

其中:,分别表示物种与物种利用资源状态的利用率。这一测度公式是不对称的,它测定的是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在多大程度上重叠于物种的资源利用。

ki p hi p k h i k h (2)Morisita 指数:Horn(1966) [24]提出采用Morisita(1965)[25]指数来测度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

∑∑∑+=i

hi i i ki hi ki p p p p O N )/()2(.22

(3) Pianka 种间物种生态位重叠测度公式:从Levins 测度公式出发,Pianka(1974) [21]提出另一个对种间物种生态位重叠测度公式:

∑∑∑?=i

hi i i ki hi ki p p p p O N )/()(.22

(4)相似百分率测度公式:相似百分率(percentage of similarity)是生态学上最常用的相似系数之一,Schoener(1970) [26]建议应用于物种生态位重叠测定:

}{∑∑==??==k

j hi ki k j hi ki p p p p ps 115.01,min

此后,R.K.Colwell 与D.J.Futugma(1971)提出一加权因子对上式加以改进[13]。

(5) S.H. Hurlbert(1978) [15]种间物种生态位重叠测度公式:

Hurlbert(1978)将生态位重叠定义为“种间相遇的频率,是高于或低于当每个种与资源丰富度成比例地利用每一资源状态时的相遇频率的程度”。

∑?=i i

hi ki q p p L 其中:代表资源状态i 的可利用率;其余变量同前。

i q (6)王刚(1984)[4]提出“生态位重叠是两个种在其与生态因子联系上的相似性。由此,生态位重叠的计测是种间相似性的计测。

设种1和种2的生态位可分别以函数),,,(2111n x x x f y ???=,),,,(2122n x x x f y ???=[的自变量中不包括种2,的自变量中不包括种1]表示且表示种i 在资源轴1f 2f ij x j 上的种群分布数据,并定义函数

)],,,(),,,,(min[),,,(21221121n n n x x x f x x x f x x x ??????=????

则种1和种2的生态位重叠值在和为连续函数时为:

1f 2f ]

...)],,,(,...),

,,(max[/...),,,(..21212212112121n n D n n D

n n D dx dx dx x x x f dx dx dx x x x f dx dx dx x x x O N ?????????=∫∫∫∫∫∫?

在和为离散函数时为:

1f 2f ]),,,(,),

,,(max[/),,,(..21211212112121121212212112121n n n n n n

n n n i n

i i i n i i i i i n i i i n i i i i i n i i i n i i i i l l l x x x f l l l x x x f l l l x x x O N ??????????????????????????????=∑∑∑∑∑∑?

上式中为生态因子间隔,。

j i j l 1??=j j j i

j i j i j x x l (7) Yu,S.X and L.orl ci.(1990)o ′[17]多维生态位重叠测度公式:一般地,当各个资源维互为独立时,物种之间的多维生态位重叠为各维生态位重叠值之乘积;而当各个资源维部分相关时,物种的单维生态位重叠的算术平均值构成多维生态位重叠的上限。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资源维的相关与否是很难通过试验或分析得出结论的,由此Yu & orl ci.(1990)提出采用推广的相似百分率指数来作为物种的多维生态位重叠测度公式: o ′

∑∑∑===???????????=112221*********),,,(),,,(5.01m j m j m j nj j j i nj j j h n

n n n x x x p x x x p ps 其中:和),,,(2121n nj j j h x x x p ???),,,(2121n nj j j i x x x p ???分别代表物种和对资源状态h i ),,,(2121n nj j j x x x ???的利用率或分布比例。

计测生态位重叠时所涉及两个种的生态位应是基础生态而不是现实生态位(Realized niche ),即种2存在条件下种1的生态位和种1存在条件下种2的生态位)。可是在自然群落中,因种群排除实验难以进行,所得种群分布数据是种的现实生态位。如果一个群落中所包括的种比较多,某一个种的排除与否对其它种群分布的影响较小甚至可以忽略的话,便可以一个种的现实生态位近似地代替基础生态位进行生态位重叠的计测,但这种方法只是近似而且较为粗糙,要较为精确地计测自然群落中种间生态位重叠,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基础生态位与实现生态位之间关系及如何利用现实生态位计测重叠等问题,这也是当前生态位理论研究中正在探讨和争论的问题(Colwell ,1971)。

2.3物种间生态位分离(niche deviation):

由于常见的种间物种生态位重叠测度常忽略了资源状态在资源利用谱的位置,其结果将导致重叠测定值随着资源维分割数目变化而变化,甚至于可导致驳论[27,28]。

May & MacArthur(1972)[20]将

“生态位分离”定义为“资源谱上相邻竞争者所偏爱位置之间的距离”。 Yu & orl ci.(1991,1993)o ′[27,28] 将生态位分离定义为物种的生态位有多大程度的差别,或者说其涵义与生态位重叠相反,提出了生态位分离的一个新测度,以测定物种生态位非相似性。

∑=??=m

j ij hj j hi p p D S 1

其中:

是生态位分离(niche deviation)值;为资源状态i 的中点到理论生态位中心点的距离;与分别指物种与i 在中点坐标为hi S j D i T hj p ij p h ),,,(21j n j j j x x x x ′′′′???μ的第j 个分室的分布比例量;指第j x ′μj 个分室中点在第μ个资源维上的坐标。

2.4物种生态位中心点(niche center):一物种的生态位中心点定义为[29,30]物种在生态位空间具有的最佳适应位置。确定出一物种的生态位中心点在定量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它给出了物种生长最佳的环境组合。

2.4.1理论生态位中心点(theoretical niche center)测度:余世孝等(1993)[29

,30]提出了测度理论生态位中心点的几何平均法(arithemic average)和逐渐近似法(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几何平均法(arithemic average):代表个环境变量组合下的一个状态n j 可视为维生态位分割空间中一个分室的中点,设有个点,其坐标值分别为n j T m ),,,(11211n x x x ???,??????),,,(22221n x x x ???),,,(21jn j j x x x ???),,,(21mn m m x x x ???,其中为点在第i 轴上的投影。代表资源状态ji x j T j q j 的可利用率;因此生态位中心点c 在第i 轴上的坐标值可确定为:

ji m j m j j

j ci x q

q x ∑∑===1122 逐渐近似法(successive approximation):以欧式距离最小为原则,反复利用几何平均法,由个形心组成的测定生态位中心点的计算方法。

m 由几何平均法或逐渐近似法所确定的生态位中心点),,,(21cn c c x x x ???,这一环境变化组合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于特定群落中,故被称为理论生态位中心点(theoretical niche center)。

),,,(21cn c c x x x ???2.4.2实现生态位中心点(realized niche center) 测度:由于理论生态位中心点(theoretical niche center)测度仅考虑了环境变量而忽略了物种的分布状况。余世孝等(1993)[29

,30]提出了测度实现生态位中心点(realized niche

center) 测度公式: ji m j m j j

j ci

x p

p x ∑∑===′1122 其中:被称为实现生态位中心点(realized niche center);代表物种对资源状态的利用率或分布比例;其余变量同前。一个物种的实现生态位中心点到理论生态位中心点的欧式距离称为生态位偏离(niche deviation ):

),,,(21cn c c

x x x ′???′′j p j ()∑=′?=n

i ci ci x x 12γ

γ在一定程度上与物种对环境的适合状况成反比。

2.5生态位扩散系数(coefficient of niche diffusion):两个物种,尽管在生态位空间的分布不同,但也有可能具相

同或相近的实现生态位中心点,为此余世孝等(1993)[29,30]提出了生态位扩散系数(coefficient of niche diffusion)

测度公式:设物种在维生态位空间有m 个点。 n ()∑∑==′?=Φm j n

i ci ci j

x x p 112 变量同前。

2.6物种生态位适宜度(niche fitness )

李自珍等[31,32](1995,1997)将生物种的生态位适宜度定义为:表征种的属性的最适生态位点与表征其生境属性的现实资源值之间的贴近程度。假设考虑与生物种有关的个生态因子,其量化值记作,则每组实际观测值记作n n x x x ,,,21???),,,(21n t t t t x x x X ???=,表示时刻(或状态)的现实资源位,它是维资源空间t X t n n E 中的点,;另一方面,种对资源因子n t E X ∈),...,2,1(n i x i =的最适需求量记作,诸构成,,是该种的最适生态位点。种的生态位适宜度即是现实资源

i a x i a x ),,,(21n a a a a x x x X ???=n a E X ∈a X

位与最适生态位点之间的贴近程度,其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t X a X .,),,(n t n a t a E X E X X X F ∈∈=φ

其中:表示生态位适宜度值;函数]1,0[∈F ),(t a X X φ是计测两组数据),,,(21n a a a a x x x X ???=与

之间贴近程度的公式(或某种距离公式)。

),,,(21n t t t t x x x X ???=参考文献

[1]李博主编 2000,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Manuel C.Molles,Jr.1999, 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McGraw-Hill Companies,Inc.

[3]张大勇等著 2000,理论生态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4] 赵松龄主编 1996,理论生态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安。

[5] Mathew A. Leibold, THE NICHE CONCEPT REVISITED:MECHANISTIC MODELS AND COMMUNITY CONTEXT. Ecology.76(5),1995,pp.1371—1382.

[6] ROBERT MACARTHUR AND RICHARD LEVINS. THE LIMITING SIMILARITY ,CONVERGENCE,AND DIVERGENCE OF COEXISTING SPECIES.The American Naturalist,1967,101:377—385.

[7]Whittaker,R.H. Gradient analysis of vegetation.Biol.Rew.,1967,42:207—264.

[8]Maguire,B.,Jr. A partial analysis of the niche.Am. Nat.,1967,101:515—523.

[9]Kroes,H.W. The niche strucyure of ecosystems.J.Theor.Biol.,1977.65:317—326.

[10]Grubb,P.J.The maintenance of species-richness in plant communities:the importance of the regeneration niche.Biol.Rew.,1977,52:107—145.

[11] Steinmueller, K. A model of niche overlap and interaction in ecological systems.Biom.J.,1980,22:211—228.

[12] Levins, R. Evolution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Som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1968.

[13] Colwell, R.K. and D.J.Futugma. On the measurement of niche breadth and overlap. Ecology,1971,52:567—577.

[14]Feinsinger,P.,E.E.Spears and R.W.Poole. Asimple measure of niche breadth.Ecology,1981,62:27—32.

[15] Hurlbert, S.H. The measurement of niche overlap and some relatives. Ecology,1978,59:67—77.

[16]. Pe traitis, P.S. Likehood measurement of niche breadth and overlap. Ecology,1979,60:703—710.

[17]Yu,S.X and L.orl ci. Niche breadth: an index of species environmental fitness. Coenoses,1992,7:121—125.

o ′[18] 余世孝等,物种多维生态位宽度测度,生态学报,1994,14(1):32—39.

[19] Agren,G .L and T. Fagerstrom. Limiting dissimilarity in plants:randomness prevents exclusion of species with similar competitive abilities. Oikos,1984,43:369—375.

[20] May,R.M and R.H, MacArthur. Niche overlap as a function of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https://www.360docs.net/doc/fd2117840.html,A.,1972,69:1109—1113. [21] Pianka, E.R. Niche overlap and diffuse competi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fd2117840.html,A.,1974,71:2140—2145.

https://www.360docs.net/doc/fd2117840.html, [22] Pianka, E.R. Competition and niche theory .In: R.M .May(ed).Theoretical Ec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pp.114—141.Blackwa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Oxford,1976.

[23] Pianka, E.R. Competition and niche theory .In: R.M .May(ed).Theoretical Ec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2nd .ed),pp.167—196.Sinauer,Sunderland ,Massachusetts,1981.

[24] Horn,H.S. The measurement of overlap in comparative ecological studies.Am.Nat.,1966,100:419—424.

[25] Morisita,M. The fitting of the logistic equation to the rate of increase of population density.Res.Popul.Ecol.,1965,7:52—55.

[26] Schoener,T.W. Non-synchronous spatial overlap of lizards in patchy habitat.Ecology,1970,51:408—418.

o′

[27] Yu,S.X and L.orl ci. On niche separation and its measurement.Handbook of Vegetation Science,1991,V ol.11.pp.279—284.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Dordrecht.

[28] 余世孝等,生态位分离的涵义与测度。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3,17(3):253—263.

[29] 余世孝等,基础与实现生态位及其中心点的涵义与测度。中山大学学报,1993,32(4):69—80。

o′

[30]Yu,S.X and L.orl ci. Species niche center:a useful ecological concept.Abstract Botanica,1993,17:115—123.[31] 李自珍,赵

松龄。作物种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改进及应用。西北植物学报,1995,15(8):26—31。

[32]Li Zizhen,Lin Hong. The niche-fitness model of crop popu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Ecological Modelling,1997,104:199—203.

Reviewing the niche and the niche metrics

LIN Hui-long

(College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Lanzhou University ;Gansu Grassland Ec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O. Box 61 Lanzhou City 730020, PR China)

Abstract: The niche theory and niche metrics were reviewed,including niche concept, niche breadth,niche overlap, niche deviation, niche center, coefficient of niche diffusion and niche fitness.Although attempts to define the niche of a species may still fruitless,I hope that through thus revisioning the niche and the niche metrics can stimulate research in this area of ecology.

Key words: niche;niche metrics

群落生态学研究新进展_裴男才

论文 34Skamarock W C, Klemo J B, Dudhia J, et al. A Description of the Advanced Research WRF Version 3. Technical Note, NCAR/TN-475+STR, 2008. 125 35Hong S Y, Lim J O J. The WRF single-moment 6-class microphysics scheme (WSM6). J Korean Meteorol Soc, 2006, 42: 129–151 36Kain J. The kain-Fritsch convective parameterization: An update. J Appl Meteorol, 2004, 43: 170–181 37Hong S Y, Noh Y, Dudhia J. A new vertical diffusion package with an explict treatment of entrainment processes. Mon Weather Rev, 2006, 134: 2318–2341 38Collins W D, Rasch P J, Boville B A, et al. The formulation and atmospheric simulation of the Commum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3 (CAM3). J Clim, 2006, 19: 2144–2161 39Chen F, Dudhia J. Coupling and advanced land surface–hydrology model with the Penn State-NCAR MM5 modeling system. Part I: Model implementation and sensitivity. Mon Weather Rev, 2001, 129: 569–585 40Kanamitsu M, Ebisuzaki W, Woollen J, et al. NCEP-DOE AMIP-II reanalysis (R-2). Bull Am Meteorol Soc, 2002, 83: 1631–1643 41Xu Y, Gao X, Shen Y, et al. A daily temperature dataset over Chin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alidating a RCM simulation. Adv Atmos Sci, 2009, 26: 763–772 42Yuan Y, Yang H, Zhou W, et al. Influences of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o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the following year. Int J Climatol, 2008, 28: 1849–1859 ·动 态· 群落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探索群落构建机制的生态和进化过程是群落生态学领域的一大中心任务. 在局部森林群落水平上, 运用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探讨群落构建规则是群落生态学的研究热点.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分子生态学研究组葛学军研究员等人采用植物条形码通用的3个片段(rbcL, matK和psbA-trnH), 利用植物DNA条形码和Phylomatic方法构建了鼎湖山20 hm2森林大样地183种木本植物(隶属于24目52科110属)的群落系统发育关系, 并结合大样地5种生境类型分析了该群落的构建方式. 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均发现, 山谷(valley)和低坡(low slope)生境为系统发育聚集分布格局(phylogenetically clustered), 表明近缘物种共存于这些低海拔生境, 生境过滤(environmental filtering)可能起主导作用; 而且, 两者均表明, 高坡(high slope)和山脊(ridge top)生境为系统发育扩散分布(phylogenetically over-dispersed), 说明远缘物种共存于这些高海拔生境, 竞争排 斥(competitive exclusion)可能起主导作用. 然而, 对于高 谷(high gully)生境, Phylomatic方法得到的结果为系统发育 扩散分布, 而条形码方法得到的结果为系统发育随机分布 (phylogenetically random), 表明与系统发育有关的作用可 能在这种生境类型下不起作用或者作用不明显. 生境随机 化检测结果发现, 495对物种-生境组合(5种生境类型×95 个常见物种)中有52对存在显著物种-生境关联, 表明在物 种水平上非随机生境关联可能在局部群落构建时起到重要 作用. 相关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综合性期刊 PLoS ONE上(doi: 10.1371/journal.pone.0021273). 裴男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909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研究概况?(《哲学动态》1998年第11期)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邹爱兵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530004) 90年代以来,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学界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并对这一范畴的思想内容展开了讨论。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涵义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还有一些学者虽未给生态文明下一个较为规范的定义,但依然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通过破除自我中心论而实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或者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进化,与地球表层的共存,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人类应形成一种“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从而使人类的一切活动既能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又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资源增殖和信息增殖。 二、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问题 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而工业文明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是一种经济价值观,生态文明则要求形成一种“人—自然”系统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无论是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均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因为人类倡导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最终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只不过人类中心主义有两种,一种是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一种是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工业文明是以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而生态文明则是以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 三、关于生态文明的地位、作用及独立性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工业文明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从兴盛走向衰亡,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文明——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未来社会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大文明,大文明是未来社会文明的主要形态,而生态文明只是其中未来社会整体文明中的一种。 传统的和现实生活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把生态文明看成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一个内容。对此,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有其自身独立的内容,它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把生态文明看成是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一个内容而否认它的相对独立性,就不能反映现代新文明的客观实际和生态时代的本质要求,无论是从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还是从现代文明建设的新的构成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来说,生态文明及

生态文明国内外研究现状

生态文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已经陷入一场严重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和文明观面临严峻挑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由共识变成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意识、执政理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益得到全球共识,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学术界围绕人类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指出生态文明比工业文明更具理性的哲学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更高级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1)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即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2)生产技术的大转变,即从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转变;(3)目标与行为的大转变,即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和社会多重目标转变;(4)伦理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大转变,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因而把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和终极关怀扩展到非人的自然界,并赋予生态环境应有的道德地位,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 有的学者认为,关于社会文明,有两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是价值观问题。每一文明形态都有其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文明的兴衰。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学者们认为:生态文明把人本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归根到底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 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选择;认为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观也是以人为中心的;认为生态文明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继承和超越;强调平等,拒绝中心论。 2.1生态文明的功能、地位及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

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及其现状研究

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及其现状研究 摘要:水利工程在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运用生态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和建设既满足人类社会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需求,又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利用的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应运而生。回顾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基本理念、内涵和研究内容,探讨生态水利工程的热点问题和主要研究任务,以进一步完善蓬勃发展的生态水利工程。 关键词:生态;水利;生态水利;工程;现状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天然分布状况,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求,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开始主动地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除害兴利而修建水利工程,以便控制水流,防治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调节,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1 传统水利工程引发的环境问题 近30年来,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水利工程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1)自然河流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河流上建设的大坝

切断了河流廊道的横向联系,造成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大坝将河流拦腰斩断,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状态,阻断了鱼类的洄游路线,淹没了河流原始地貌,引水式电站还造成坝后脱水段,河流的生境被严重地破坏;堤防和防洪工程的建设将河流与其密切相关的漫滩、泡沼、湿地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切断,导致它们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自然河流纵向和纵向连续性的改变和破坏,导致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恶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 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迫使大量受影响地区的居民迁移,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引发社会为题,也增加了迁入地区的生态保护的压力,出现新的环境问题。 (2)跨流域调水,给生态系统造成重大损害,甚至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由于跨流域调水打破了河流水系的自然格局,可能出现超量调水、超量用水的情况,对调水河流水文情势和水生态环境带来改变;同时长距离输水的人工河流沿途土壤盐渍化、沼泽化问题,也可能出现,以及受水区引发水生态问题,在以往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得到一些失败的教训。 2 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理念、内涵和研究内容 水利工程引发的生态问题,迫使人们对传统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进行反思,促进了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结合,从而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国内外主题公园研究综述

国内外主题公园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主题公园作为现代旅游产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利用自然生态与艺术加工共同构建而生成的典型的形象产业(杨艳蓉,2004)。从我国第一座主题公园“锦绣中华”获得巨大成功以后,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主题公园建设的热潮。在这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主题公园逐渐发展壮大,但是,不论从全国范围的宏观管理角度,还是从具体的主题公园开发与建设角度,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通过在“中国期刊网”以“主题公园”为篇名进行搜索,共得到文章153篇。这些文章涉及城市规划与研究、地理、园林、商业经济、旅游等诸多种类,但其中只有6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如旅游学刊、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城市规划等。年份与文献分布如表一: 表一显示了搜索到的153篇文章的年份分布。可以看出,对主题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97年以后。综述发现,此前只有少数学者就主题公园的布局与效益进行了研究。此后的几年间,学者们对主题公园的研究日趋多样化,并逐步深入起来,研究对象扩展到主题公园的影响因素、布局选址、建设开发、发展趋势等等。尤其是进入21世纪,面对国内主题公园纷纷上马又纷纷落马的现实,该方面的研究也逐步细化。学者们给予了主题公园个案的研究以极大关注,此外,研究逐步深入,广度逐步拓展——剖析主题公园现状、存在问题及误区类的文章数量较多,(李兆华,2006;芦宝英,2005;曾实文,2005;文立玲,2002)。规划设计及营销方面的研究数量有所增加,并逐步关注主题公园与其它产业尤其是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以及生命周期理论开始应用起来。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更是反映了上述趋势和特征。 下面拟对文献研究的主要方面综述如下: 一主题公园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 主题公园与区域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到游客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条件、投资能力和游客的消费水平;同时,城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和主题公园的空间集聚和竞争,影响着游客的决策行为(保继刚,1997)。

生态城市研究综述

生态城市研究综述(826-840)① 摘要:本文整合部分生态城市研究者其相关文献中的观点及其理论,进行以下综述:一、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从生态城市的内涵、基本特征、本质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二、生态城市中的人文生态:从人文生态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三、中国城市建设案例:简单举例临沂、惠州和海口三座城市的城市建设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四、提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措施:以人为本,综合政府监管,区域合作等。 关键字:生态城市人文生态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集聚地和集聚形式之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一个独特的经济系统,城市具有高度集聚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并依靠这些生产要素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产生相应的经济能量,创造国民财富。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世界城市化水平到2050年将达到61%。可以说,21世纪是真正“城市化”的世纪。”③而另一方面,城市化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导致生态失衡,由此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人类社会在建设城市时,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建设一个高效、健康、平衡的城市社会,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正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学术界日益重视的课题。生态学的观点、原理也就进入了城市规划与建设之中。 一、生态城市概述 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与“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城市”等概念虽有联系,但又有一定差别。当前,针对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问题,说法不一。理查德·雷吉斯特强调生态城市是指生态方面健康的城市,它所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并充满活力与持续力。同期,亚尼茨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按生态学原理建造起来的人类聚居地,它可以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其所有的生态要素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唐顿则把生态城市的作用提高到决定人类命运的高度,他认为生态城市能够拯救当今世界,生态城市是治愈地球疾病的良药,它包括了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④王全喜认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⑤因此,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⑥ 2、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与本质 依据上述各种生态城市的涵义理解,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显而易见。苏廷良认为,在环境方面,生态城市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在经济方面,要求有合理的产业结构,要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生产方式;在社会方面,要求居民有 ①2010年10月16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 ②杨彤.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2006,(14):90~96 ③薛华培.对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与重点内容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4~7 ④苏廷良.试论生态城市的构建途径[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5~77 ⑤王全喜.浅议生态城市建设[J].林业科技情报,2006,(4):70~75 ⑥王全喜.浅议生态城市建设[J].林业科技情报,2006,(4):70~75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 摘要:生态风险评价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风险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阐述了有关生态风险评价的有关概念,探讨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概述了国内外在生态风险评价领域的研 究成果。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评价方法 Review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bstract: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it is in beginning in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basic concept of ERA, talked about the methods used in studies and review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of assessing ecological risk 引言 自工业革命之后, 随着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各种矿物质资源大量开采以及化学工业的繁荣,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的损失、酸雨、栖息地破坏、土壤侵蚀、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等,致使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抑制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世界各国已开展了大量有关生态环境的研究,在环境评价方面也不断深化。风险评价开始于1980年代,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评价内容、评价范围、评价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环 境生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 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1.1 基本概念 风险通常指事故(或不利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损失或损伤的度量。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Environmental Protect Agency)认为风险是由于物质暴露或环境胁迫所引起的人类健康或生态系统受到危害的可能性。生态风险具体指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至于整个景观层次、地球生态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健康、生产力、

生态学研究进展

生态学研究进展 国际生态学研究的“三大”前沿领域 ○ 全球变化 ○ 生物多样性 ○ 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一、 关于全球变化 在全球变化研究方面,包括了气候(温度、降水)、大气、土壤,水环境及其污染物,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等的生态学过程及后果。 当前全球变化的研究特别注意一些对于全球变化驱动 因素的分析,即对能反映这些主导因素变异作用的一系列研究站点构成的陆地样带的研究。 目前,有关样带的研究只是个别研究站点的单项因子的报告,还未见有区域性的综合成果。 围绕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仍然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先进科学技术和试验手段的介入使这些研究深入发展。

□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计划 □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研究计划(IHDP) □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1.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计划 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于1986年组织了以研究全球变化为目的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计划的,该计划共包括八个核心计划和两个技术支撑计划,即: □ 国际全球大气化学计划(IGAC) □ 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JGOFS) □ 过去的全球变化计划(PAGES) □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 □ 水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HC) □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 □ 全球分析、解释和建模(GAIM) □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计划(GLOBEC) ○ 数据信息系统(DIS) ○ 全球变化的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START)

目标:描述和了解控制整个地球系统关键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描述和了解支持生命的独特环境;描述和了解发生在地球系统中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方式。 2.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研究计划(IHDP) IHDP由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ISSC)与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LAS)、联合国大学(UNU)联合制订、组织和协调。 目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仿效自然科学所特有的大规模合作精神,力求更好地了解导致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原因。 该计划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 促进对人与整体地球系统相互作用复杂动因的科学理解 和认识 ② 不断努力探索和预测全球环境的社会变化 ③ 确定大范围的社会战略及防止或减轻全球变化的不利影 响,或适应无法避免的变化 ④ 制定对付全球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政策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计划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第32卷 第1期 2008年1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 l ofNan ji n g Forestry Un i v ersity(Natura l Sciences Ed ition)Vo.l 32,No .1Jan .,2008 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高晓琴,姜 姜,张金池*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要: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生态河道建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建设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生态河道发展的两个阶段,即自然型河道和生态型河道,并分别从生态河道影响因素、河流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河道工程实践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生态河道研究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生态河道;发展历史;综述 中图分类号:S157;T V6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06(2008)01-0103-04 R esear ch advan ce and devel op i ng tendency of ecol ogica l r i ver GAO X i ao 2qin ,JI ANG Jiang ,Z HANG Ji n 2ch i *(Coll ege of Forest Res ou rces and Environm en tNanji ng Forestry Un i vers i ty ,N an ji ng 210037,Ch i na) Ab str act :A lo ng with t he soc ial deve l op m ent ,m 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d that co nven tiona lwater co nse rvancy project caused corrupti on of aquatic environ m ent ,and l ose of river .s ecol ogical functi ons .F ro m 1930s ,m any scholars began to study theory of ecol ogica l river and appli catio n technology .The i m portant pro gress was obta i ned .The ecol ogical r i ver t heory and appli catio n technol ogy were revie wed .Accord i ng to practi ca l s i tuati on of Chi na , t he directi on of ecol ogica l ri ve r constructi on and research was suggested . K ey wor ds :Ecol ogical r i ve r ;H istory of deve l op m ent ;R evi ew 收稿日期:2006-12-30 修回日期:2007-12-01 基金项目:江苏省水利科技重点项目(2006013) 作者简介:高晓琴(1971)),女,助理研究员,博士生。*通讯作者:张金池,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和林业 生态工程,n f u jczhang @si n a .co m .cn 。 引文格式:高晓琴,姜 姜,张金池.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1):1032106.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依水而居的人们因环保意识薄弱、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再加传统的水利工程只注重河道的/泄洪、排涝、航运、灌溉0等作用,修闸建坝,过多地采用混凝土等硬质材料,使自然水体形态的渠道化或水池化和水岸的混凝土化,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水质恶化,水生生物锐减,河道生态系统退化[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回归自然0,/人水和谐发展0、/建立生态型社会0等。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河道环境,修复和构建生态型河道已引起环保、生态、水利等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生态河道构建理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取得重大进 展[2]。笔者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生态河道建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建设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生态河道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1 生态河道的提出 河道生态系统包括河床内流水水体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系统 [3]。河床生态系统主要由河床内水 生生物及其生境组成。生态河道的构建起源于生态修复。但生态河道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4],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河道是 指在保证河道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建设生态河床和生态护岸等工程技术手段,重塑一个相对自然稳定和健康开放的河流生态系统,以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构建一个人水和谐的理想环境。生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什么是生态旅游? 长久以来,大众旅游在中国很多地方主宰着地方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一种替代,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生态旅游和传统的大众旅游有很大的不同。它通过限制游客的数量,控制能源和水的消耗,使得文化之间能够充分的交流,它给游客提供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历史信息,使旅游者并不仅以金钱的方式来回报社区。生态旅游通过赋予旅游者自主权,由他们自主决定希望开展一种什么样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致力于使游客享受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感受当地文化的同时对当地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并尊重当地人的传统,信仰和习俗。 生态旅游的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开发的方式之一,以每年30 %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被看作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之一。然而,生态旅游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生态旅游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对环境所造成的威胁甚至大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因为大众旅游的地点大多是在人为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而不是发生在环境敏感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而生态旅游恰恰相反。如何发展成功的生态旅游? 综观世界各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发现:对当地居民利益的关注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和生态旅游的成功与否关系十分密切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桂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漓江,阳朔,龙胜,资源这些地区集中了桂林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桂林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初级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1)对桂林市内溶洞的大面积开发,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溶洞,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致使石钟乳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溶洞将会过早衰亡。(2)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龙胜核心景区内建造宾馆等与当地风情格格不入的建筑,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3)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

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d2117840.html, 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作者:李杰中 来源:《创新科技》2015年第10期 [摘要] 回顾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的演进历程,梳理理论研究的热点和主要成果,从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探讨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评析研究现状与指出存在问题,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4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0-32-3 Research Review on th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Li Jiezh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Fujian 352100)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combed the hot and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erms of the evaluation model,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assess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ory;Evaluation research 绿色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加剧,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不少积极的研究成果。 1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对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随着绿色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而逐渐展开。从时间维度看,绿色技术创新本身历经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从末端技术到无废工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废弃物最少化技术到清洁生产技术(1984年至1989年),直到对污染预防技术的关注(1990年),绿色技术不断演进,不断向前渗透,目标和关注重点历经了污染的 去处与资源化、资源的合理利用、零排放、节能减排与源头消减,更加强调全过程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互动。

生态风险分析及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寇俊卿( ),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文章编号: ( ) 生态风险分析及研究进展 寇俊卿 , ,张海涛 ,杨德五 ,王跃明 ( 河南科技大学数理系,河南洛阳 ; 兰州大学数学系, 甘肃兰州 )摘要:介绍了生态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综述了生态风险分析在促进生态系统和 环境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的持续共生和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生态风险分析;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风险分析是通过对不确定事件的识别、衡量和处理,以最小的成本将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损失减 小到最低的科学管理方法[ ]。生态风险分析( )是生态学与金融数学相交叉的新兴 边缘学科,它主要利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生态学的机理和机制,对区域生态系统特别是 脆弱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 ]。生态风险分析研究是用数学的方法 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生态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 生态风险的内涵与成因 生态风险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生态功能受到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对该系统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植和美学价值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状况。生态风险可定义为在生态实践活动中引起的不利于人们生活及生物生长繁衍的可能性,即在一个特定生态系统中所发生的不理想 事件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定量可表示为上述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风险函数[ ]: ! "(#,$) 其中#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事件产生的后果。 生态风险的成因包括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和人们生产实践的诸种因素[ ],其中自然的因素如全球气 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危机、土地沙漠化与盐渍化等;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包括市场、资金的投入产出、流通与营销、产业结构布局等;人类生产实践的因素包括传统经营方式和技术产出的生态风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风险等。当前,生态风险问题在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中尤为突出,如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利用中,资源贮量耗损率、资源利用方式与对策、资源价格和投资形式等的确定,都是在信息不完全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因而需要进行风险决策分析。 生态风险分析的研究内容 生态风险的辨识 生态风险的辨识着重分析人们在行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对生态系统的负作用或影响,研究以下问题:在实践活动中会产生哪些风险?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风险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如何?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先进管理技术,一些地区盲目垦殖、资源过度利用产生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如:水土流失、草场退化、风沙淹没农田、环境污染严重,随之引起酸雨的危害,使得生态系统功能衰退,这种影响不仅限于生态领域和宏观生态的失衡,还会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失衡。 第 卷第 期 年 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 )

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进展

成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分子生态学》课程论文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进展 学生夏伊静 专业生态学 班级 07级 学号 20070346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0年 10月 31日

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分子生态学的产生给整个生态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其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是全新的, 它一产生就引起了广大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论述了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字: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研究热点、研究进展 1、分子生态学的概念1 分子生态学由于发展时间短,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背景出发对它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Burke等在《分子生态学》杂志的发刊词中对分子生态学的定义是:分子生态学是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的交叉,它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自然人工种群与其环境的关系以及转基因生物(或其产物释放)所带来的一系列潜在的生态问题。Bachman在“植物分子生态学中的分子标记”综述中定义分子生态学为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和种群生物学的新兴学科,引用了156篇论文,每一篇都谈及DNA水平的工作。文中把等位酶标记作为DNA标记的参照物,讨论了DNA标记的优点。Moritz把分子生态学定义为:用遗传物质,如线粒体DNA (mtDNA)的变化来帮助指导种群生物学的研究。在国内,2向近敏等认为:分子生态学是研究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与其分子环境的关系。我国学者黄勇平和朱湘雄认为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分子机制的科学。它是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也是生态学分支学科之一。张德兴则认为分子生态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学科,从研究角度概括而说,就是运用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学的理论、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系统发生学和数学的分析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地学、古气候学等)去研究种群、进化、生态、行为、分类、生物地理演化、生物保护等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最典型特色是运用分子遗传标记来检测研究对象的遗传变异特征,以揭示事物所隐含的演化规律。由此可见,分子生态学研究是围绕着生态现象的分子活动规律这个中心进行的。主要研究手段是用分子标记、核酸指纹图谱等分子手段研究生物进化、遗传和物种多样性、生物对环境变化的相应对策、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等问题。在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研究意义等方面都有别于以往用数学语言或其他语言对生态现象机理的解释,也不同于用生物学中诸如生理学、分类学等学科的语言对生态问题所作的解释。因此,分子生态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的、正在逐渐完善的生态学研究领域。 2、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与研究任务 分子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微观研究层次与领域,它主要涉及生态现象与生态规律的发生、演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