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空气弹簧

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空气弹簧
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空气弹簧

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空气弹簧

作者:陆海英出自:时代新材1??????? 概述

现代轨道交通车辆不断地朝着高速化、轻量化以及低噪音方向发展,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具诸多钢制螺旋弹簧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在干线高速铁道车辆转向架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中均日益广泛地采用空气弹簧作为二系悬挂装置。与空气弹簧相比,钢弹簧由于具有线性刚度特性,使其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应用受到限制,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在高速轨道交通领域刚弹簧不能够大幅度提高车辆悬挂系统静挠度以降低车体的自振频率,尤其是车辆的载客量较大时;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载客量大而且要求地板高度在不同载客量时基本不变,钢弹簧不具备这种特性。总之,空气弹簧悬挂的采用可以显着提高车辆系统的运行平稳性,大大简化转向架的结构,使转向架实现轻量化和易于维护。一般来讲,轨道交通车辆对空气弹簧的采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 -1 B 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车无摇枕转向架

⑴利用空气弹簧的垂向特性,提高车辆系统的垂向运行平稳性;

⑵空气弹簧的垂向和横向特性并用,取消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中的摇动台,简化转向架结构;

⑶充分利用大变位(包括扭转)、低横向刚度空气弹簧的三维特性(图-1,图-2 ),取消摇枕,彻底实

现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的轻量化,同时使抗蛇行运动减振器的采用成为可能,可更好地协调转向架蛇行运动稳定性和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之间的矛盾。

图 -2 利用空气弹簧三维特性的城轨

无摇征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

2空气弹簧悬挂系统的构成

空气弹簧悬挂的整个系统如图 -3 所示,主要由空气弹簧本体、附加空气室、高度控制装置、差压阀和节流孔(阀)等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车辆静载荷增加时,空气弹簧 1 被压缩使空气弹簧工作高度降低,这样高度控制阀 2 随车体下降,由于高度调整连杆 3 的长度固定,此时高度调整杠杆 4

图 -3 空气弹簧悬挂系统

1. 空气弹簧

2. 高度控制阀

3. 高度调整连杆

4. 高度调整杠杆

5. 列车风源

6. 排气口

7. 节流孔(阀)

8. 附加空气室

9. 差压阀

发生转动打开高度控制阀的进气机构,压力空气由列车风源 5 通过高度控制阀的进气机构进入空气弹簧1和附加空气室 8,直到高度调整杠杆回到水平位置即空气弹簧恢复其原来的工作高度;车辆静载荷减小时,空气弹簧 1 伸长

使空气弹簧的工作高度增大,高度控制阀 2 随车体上升,同样由于高度调整连杆 3 的长度固定,高度调整杠杆 4 发生反向转动打开高度控制阀的排气机构,压力空气由空气弹簧 1 和附加空气室 8 通过高度控制阀的排气机构经排气口 6 排入大气,直到高度调整杠杆回到水平位置。

2.1空气弹簧和附加空气室

2.1.1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具有理想的反 S 形非线性刚度特性,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刚度很低,而振幅较大时其刚度具有陡增的特点,可以限制车体发生过大的位移。空气弹簧还能够有效地吸收高频振动和隔离噪音,并且由于自动高度控制阀的采用使空气弹簧悬挂可以保持地板高度不随车辆静载荷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除一系悬挂和车轮磨耗外)即空气弹簧具有恒定的工作高度。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空气弹簧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低横向刚度、大扭转变形空气弹簧的实用化,使得无摇枕转向架的研制成为可能。在无摇枕转向架中,利用高柔性空气弹簧低横向刚度和允许大扭转变形的特点,取消了传统转向架二系悬挂结构中的摇动台

和摇枕装置而采用空气弹簧直接支承车体,使转向架的结构大为简化,减轻转向架的重量800?1000kg,实

现了轻量化,同时提高了转向架的易维护性和安全可靠性。相同条件下,决定空气弹簧刚度特性的主要因素是橡胶囊的形状、材质、帘线角以及上盖和下座的几何参数等。此外,所采用的金属叠层橡胶辅助弹簧的形式对空气弹簧系统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一般对于采用空气弹簧悬挂的车辆要求车辆垂向和横向的低频自振频率不大于1Hz。评价空气弹簧性能的主要参数有:

⑴有效直径,约 450?640mm

⑵垂直静 / 动刚度,垂直静刚度一般为 0.3 ? 0.4MN/m 。

⑶水平静 / 动刚度,水平静刚度一般为 0.15 ? 0.2MN/m 。

⑷最大允许的垂向位移,士30mm

⑸最大允许的横向位移,士60?120mm

⑹工作高度,约 200?300mm

2.1.2附加空气室

附加空气室的作用在于能够显着降低空气弹簧的垂向刚度,但当附加空气室的容积达到一定数值后(一般为60?

70L)刚度变化不再明显。对于有摇枕转向架一般是利用摇枕的内腔作为空气弹簧的附加空气室。无摇枕转向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转向架构架侧梁和(或)横梁内腔;另一种是在车体上设置单独的空气弹簧附加空气室。这两种情况各有利弊,应根据不同的设计条件加以选择。

2.2高度控制阀和差压阀

2.2.1 高度控制阀

正是由于自动高度控制阀的采用才使得空气弹簧具有许多优点。车体高度控制是通过高度控制阀控制

空气弹簧充、放气来实现的。一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要求载荷变化时车辆地板高度调整的时间不超过车站停车时间,地板

面高度的变化范围为士 10mm高度阀只能用来补偿乘客重量的变化,而不能用于补偿车轮和转向架零件的磨损,高度阀应不受车辆振动和轨道冲击的影响。高度控制阀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杠杆长度140mm 温度20C,主风缸压力 5kg/cm2):

⑴截止频率,一般为1Hz;

⑵无感带,9?11mm

⑶动作延迟时间, 3士 1s;

⑷空气流量:40S以下(40L风缸,压力由5kg/cm 2下降到2kg/cm 2)。

2.2.2差压阀

差压阀安装在同一转向架左右空气弹簧的连接管路中间,在任何一侧的空气弹簧出现异常时作为安全装置而起作用,连通左右空气弹簧,防止车体过大倾斜。压差阀的动作压力一般有 1 kg/cm 2、 1 .2kg/cm 2、

1.5kg/cm 2三种。压差阀动作压力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较小值,以减小车辆在过渡曲线上的对角压差,提高车辆的抗脱轨安全性。

2.3 抗侧滚扭杆

空气弹簧的采用,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车辆悬挂系统的静挠度,降低了车辆在垂向和横向的自振频率使运行平稳性提高;同时,由于垂向静挠度的增加降低了车辆系统的抗侧滚刚度,致使车辆在通过道岔和曲线时的侧滚角增大,车辆乘坐舒适度下降。抗侧滚扭杆的作用就是:在不增加车辆的垂向和横向悬挂刚度的前提下,提高车辆的抗侧滚刚度,以限制车辆在较大线路不平顺时的侧滚角,保证车辆在动态情况下不超出允许的车辆限界并提高乘坐舒适度。可见,抗侧滚扭杆的实质就是一个扭力弹簧,它不约束车体的浮沉和横摆运动,但在车体发生侧滚时可产生较大的复原力矩,提高车辆抗倾覆稳定性。抗侧滚扭杆的刚度值一般为2?3MN?m/rad。抗侧滚扭杆装置必须具有合理的设计和安装结构,否则会对车辆在直线上的运行平稳性产生不利影响。

提高车辆抗倾覆稳定性的另一种方法是增加空气弹簧的横向跨距和提高空气弹簧上支承面的高度,但这要受到车辆宽度和地板高度的限制,并要考虑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此方法在日本采用较多。

2.4 节流孔和节流阀

采用空气弹簧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在空气弹簧本体和附加空气室之间设置适宜大小的固定节流孔或可变阻尼节流阀代替二系垂向油压减振器。固定节流孔结构简单,几乎不增加空气弹簧的成本,但减振效果不好,一般用于速度较低的车辆。固定节流孔的直径一般为13mm左右。可变阻尼节流阀由于能够依据振动速

度的变化而改变节流孔的开度,因此无论是在低频振动范围还是高频振动范围均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采用可变阻尼节流阀的空气弹簧不仅可使车辆垂向的高、低频振动均有适宜的阻尼,并且对车体侧滚的低频振动也有良好的衰减效果。当然,是采用节流阀还是油压减振器提供垂向阻尼与空气弹簧结构及工作特性有关。

欧洲多采用垂直油压减振器,而日本多采用节流阀

空气弹簧悬挂系统的横向阻尼由横向油压减振器提供。在有摇枕转向架中,多由支重旁承提供回转阻尼提高车辆蛇行

运动的临界速度;在无摇枕转向架中,一般当车辆的运营速度达到 120Km/h 以上时,都通过在车体和转向架构架之间安装抗蛇行油压减振器来保证蛇行运动的临界速度。

3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对空气弹簧性能的要求

可以说空气弹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转向架技术的进步,也可以说转向架高速化和轻量化的发展要求促使空气弹簧的性能不断提高,二者相互作用。综观国内外典型的转向架,空气弹簧二系悬挂的结构有三种基本形式:摇动台式、有摇枕式和无摇枕式。这三种形式既是依次进步的,也是共同并存的,三者对空气弹簧性能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

3.1 有摇动台和摇枕装置的转向架

这种转向架的二系悬挂装置(图 -4 )主要由摇枕吊杆 1、弹簧托梁 2、空气弹簧 3、摇枕 4、抗侧滚扭杆 5、高度控制阀 6、差压阀 7、可变节流阀 8、横向油压减振器 9、支重旁承 10 、横向止挡 11、牵引拉杆 12 、和中心销 13 等组成。此结构中主要是利用空气弹簧低的垂向刚度而二系悬挂低的横向刚度主要有摇枕吊杆装置提供,对空气弹簧的纵向刚度没有要求。车辆运行中空气弹簧的横向位移很小,基本没有纵向和扭转位移。典型的转向架有 209PK、209HS、BT10和CW-2等。

图-4 有摇动台和摇枕装置的转向架

1. 摇枕吊杆

2. 弹簧托梁

3. 空气弹簧

4. 摇枕

5. 抗侧滚扭杆

6. 高度控制阀

7. 差压阀

8. 可变节流阀9. 横向油压减振器10. 支重旁承11. 横向止挡12. 牵引拉杆13. 中心销

209PK转向架为销孔结构的长吊杆,结构中存在磨耗,但安全可靠。209HS转向架为带弹性接点的长吊

杆,无磨耗,同时由于碗形叠层橡胶堆的采用进一步降低了摇动台的横向刚度即增加了吊杆的有效长度。

CW-2转向架采用刚性凹凸摆块式长吊杆,与209系列转向架不同的是在摇枕和弹簧托梁之间设有横向拉杆,

这样二系悬挂的横向刚度就完全由摇动台提供。

支重旁承的作用除支持车体的重量外,还提供适宜转向架相对车体的回转摩擦阻力矩,以提高车辆的蛇行运动稳定性。横向止挡起弹性缓冲作用,限制车体过大的横向位移。牵引拉杆的作用是传递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纵向力。中心销传递纵向力并为转向架提供回转中心。

3.2无摇动台有摇枕装置的转向架

转向架的二系悬挂装置(图 -5 )主要由空气弹簧 1、摇枕 2、抗侧滚扭杆 3、高度控制阀 4、差压阀 5、可变节流阀 6、横向油压减振器 7、支重旁承 8、横向止挡 9、牵引拉杆 10、和中心销 11 等组成。此结构中不但利用空气弹簧低的垂向刚度而且利用空气弹簧低的横向刚度取消了摇动台装置,对空气弹簧的纵向刚度没有要求。车辆运行中空气弹簧的横向位移一般最大不超过60mm基本没有纵向和扭转位移。此种转向架

有Y36P、DT200、206KP、SW— 160和DK型地铁客车转向架等。

空气弹簧直接安装在转向架构架或摇枕上,利用空气弹簧低的横向刚度取消了摇枕吊杆、弹簧托梁等零

部件,简化了转向架结构,减轻重量 300kg 左右

图 -5 无摇动台有摇枕装置的转向架

1. 空气弹簧

2. 摇枕

3. 抗侧滚扭杆

4. 高度控制阀

5. 差压阀

6. 可变节流阀

7. 横向油压减振器8. 支重旁承9. 横向止挡10. 牵引拉杆11. 中心销

3.3无摇枕转向架

无摇枕转向架的二系悬挂装置(图 -6 )主要由空气弹簧 1、抗侧滚扭杆 2、高度控制阀 3、差压阀 4、可变节流阀5、横向油压减振器 6 、抗蛇行减振器 7、横向止挡 8 、牵引拉杆 9、和牵引座 10 等组成。此结构中不但利用空气弹簧低的垂向和横向刚度,而且利用空气弹簧允许大的横向位移和扭转变形的特点取消了摇枕。车辆运行中空气弹簧的横向位移一般最大不超过60mm纵向位移(包括扭转)最大可达110?120mm此

种转向架有法国 TGV的丫237, ICE2的SGP40Q日本新干线系列转向架,我国上海、广州进口的各型地铁客车转向架、国产 CW-200型干线铁路客车转向架、CCDZ11型地铁客车转向架等。

图 -6 无摇枕转向架

1. 空气弹簧

2. 抗侧滚扭杆

3. 高度控制阀

4. 差压阀

5. 可变节流阀

6. 横向油压减振器

7. 抗蛇行减振器

8. 横向止挡

9. 牵引拉杆10. 牵引座

“三无”结构(无心盘、无旁承、无摇枕)的转向架采用高柔性空气弹簧直接支承车体的结构,通过曲线时利用空气弹簧的水平移动和扭转变形代替有摇枕转向架的中心销和支重旁承摩擦副的回转功能,大大简化了转向架结构,进一步减轻重量500? 700kg 左右。除了高柔性空气弹簧外,性能良好的抗蛇行运动减振

器和附加刚度小的牵引装置也是高速无摇枕转向架的关键技术。抗蛇行运动减振器具有非线性阻尼特性,既能提高车辆的运动稳定性又便于车辆的曲线通过。目前,无摇枕转向架的牵引装置主要有:单拉杆式、Z型

拉杆式和叠层橡胶堆式等。结构极为简单、重量轻且占用空间小的单拉杆式牵引装置在日本应用较多,Z型

拉杆式在欧洲应用较多。叠层橡胶堆式牵引装置的垂向和横向附加刚度大,一般多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的转向架。此外,为进一步改善高速无摇枕转向架的横向性能,日本新干线700系车辆转向架二系悬挂中装设了

可调阻尼的横向油压减振器(半主动控制)和各向异性的空气弹簧。ICE2中的SGP400转向架安装了 DES回

转阻尼装置和有源横向弹性系统。

4无摇枕转向架用高柔性空气弹簧

目前,国内外无摇枕转向架常用的高柔性自由膜式空气弹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曲囊式(图-7);另一种是小曲囊式(图 -8 )。大曲囊式高柔性空气弹簧的结构特点是大半径橡胶囊加圆锥形叠层橡胶辅助弹簧,最大允许的横向位移士 120mm二系悬挂的垂向阻尼一般是另设垂直油压减振器。小曲囊式高柔性空气弹簧则是小半径橡胶囊加平板形叠层橡胶辅助弹簧,最大允许的横向位移士110mm二系悬挂的垂向阻尼一

般是由空气弹簧内部的可变节流阀提供。前者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工作高度在300mm左右,欧洲采用的较

多;后者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小,工作高度在200mm左右,日本多采用此种形式。

图-7 大曲囊式高柔性空气弹簧

图 -8 小曲囊式高柔性空气弹簧

这两种形式在我国均有应用,“中原之星”号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动拖车转向架和上海、广州进口地铁客车转向架采用了前一种,而CW-200型高速客车转向架、“先锋”号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动拖车转向架和

CCDZ11地铁客车转向架采用了后一种。哪种形式更好只有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加以确定,而且车辆动力学性能往往是取决于多种参数的相互匹配关系。

另外,为改善高速列车的舒适性除采用车间铰接结构、安装车间减振器以及二系横向可调阻尼油压减振器等技术外,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4.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 组成部分授课时间第10周星期5 第3,4 节 授课班级14城轨13 课次第10 次课 教学方法讲授课时 2 学时 授课方式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 习题课□其他□ 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的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总体结构 教学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教学难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课后作业 与思考题 P112 三—3 教学后记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纸 4.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一、复习提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哪些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选用要素 二、讲授新课 一般轮轨系统的城市轨道车辆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车钩及缓冲装置,制动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 车辆总体布置的基本原则: 1、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接近性,易于安装和拆卸,便于维护和检修。电气设备和辅助机组均安装在车下或车顶。 2、保证车辆轴荷重均匀分布。 3、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防尘、防雨雪的侵入,电气设备均集中安装在箱体内。 4、尽量使电缆、空气管路和风道长度为最短,尽量减少风道弯曲,并使风量分配均匀。 5、对于产生强磁场的设备均加装屏蔽,以免干扰其它电气设备、电子控制系统和通信信号系统的正常工作。 6、使乘务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操作方便和安全,保障乘客乘坐方便和安全。车辆间贯通,便于乘客流动;司机室前端设安全疏散梯。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总体结构 以上海地铁为例 牵引供电方式:架空触网受电;供电电压:DC1500V 采用铝合金车体,整体承载结构,走行部为无摇枕转向架,橡胶弹簧和空气弹簧悬挂,制动有电气制动和空气制动作用,牵引电机用斩波器进行无级调速,车辆连接采用密接式车钩进行机械、电气和空气管路的连接,操纵方式有ATC自动控制和人工操纵两种,容量大,舒适性较好 上海地铁车辆:A车—带驾驶室的拖车 B车—带受电弓的动车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概述 随着工业化的进1步深入,城市因个人小汽车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高速提升、对道路交通的依赖也带来了城市交通的拥拥堵、秩序的混乱、停车场的不足、环境严重污染、交通事故繁多等1系列问题,部份城市开始愈来愈重视通过大范围发展大容量城市轨道文通来减缓城市交通的压力。 城市轨道交通发达的城市,其轨道交通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信息交换工具和文化情感载体,集中承载了地域特点文化和城市个性主题文化,使传统与时尚、科技与经济融合。城市轨道交通所构成的特点文化,为城市凝聚了宝贵的无形资产,间接提高了城市已有各类资产的附加值,满足了人们日趋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采取电力牵引,其远行时对环境的影响除噪声、振动及电磁波污染外,对大气的污染很小,是10分清洁的公共交通工具。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证实,城市轨道交通的人均能源消耗量远远低于公共汽车、私人小汽车。采取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有益于节俭能源与保护环境,有益于城市发展、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1。 2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区域联系的纽带和载体,具有快捷、安全、准时、容量大、能耗低、污染轻、舒适性好等优势,不但可以改良城市的居住环境,带动更多新城镇和新社区创建,而且还可以加快城郊发展步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影响着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城市文化的融会交换。

2.1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经济范围不断扩大,城市群和城市带开始突起。交通设施是城市形态的骨架,具有先行功能、从属功能、引导和调理功能,对城市形态起侧重要的作用。在某1特定时间,城市交通结构和能力影响了城区内部交通的便易程度,决定了市区关于出行费用和出行时间的空间可达性,交通技术不断创新使得地域空间可达性成为1个相对的概念,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创新的变化。又好、直接影响着土地价格和利用方式,进而致使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的改变,终究引发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又常常进1步强化或弱化交通技术的利用范 围和作用强度。 我国人多地少、能源后备不足、环境污染问题已相当严重,在城市交通的发展上不能将占用较大的行车和停车面积的私人机动 车辆交通作为未来的主要交通方式。因此,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将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有效手段和必定选择,这适应了我国城市人口密度高、高峰期对交通需求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 从城市人口优化布局看,快捷、舒适、准时、安全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助于居住区布局于城市边沿区,工作集中在城市中心区,有效下降中心区的人口密度,提局边沿区居住质量。从产业布局看,1个城市总有其优势产业和相对弱势产业,利用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围绕优势产业这1核心,呈带状或环状分散和转移,可以实现区域内部或区域内外的优势互补利共同发展。从大城市群会聚看,世界大城市群发展经验表明,1个大城市群必须具有大容景、无污染、高效力的交通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能从整体上提高城际运输效力和

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空气弹簧

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空气弹簧 作者:陆海英出自:时代新材1??????? 概述 现代轨道交通车辆不断地朝着高速化、轻量化以及低噪音方向发展,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具诸多钢制螺旋弹簧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在干线高速铁道车辆转向架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中均日益广泛地采用空气弹簧作为二系悬挂装置。与空气弹簧相比,钢弹簧由于具有线性刚度特性,使其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应用受到限制,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在高速轨道交通领域刚弹簧不能够大幅度提高车辆悬挂系统静挠度以降低车体的自振频率,尤其是车辆的载客量较大时;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载客量大而且要求地板高度在不同载客量时基本不变,钢弹簧不具备这种特性。总之,空气弹簧悬挂的采用可以显着提高车辆系统的运行平稳性,大大简化转向架的结构,使转向架实现轻量化和易于维护。一般来讲,轨道交通车辆对空气弹簧的采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1 B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车无摇枕转向架 ⑴利用空气弹簧的垂向特性,提高车辆系统的垂向运行平稳性; ⑵空气弹簧的垂向和横向特性并用,取消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中的摇动台,简化转向架结构; ⑶充分利用大变位(包括扭转)、低横向刚度空气弹簧的三维特性(图-1,图-2),取消摇枕,彻底实现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的轻量化,同时使抗蛇行运动减振器的采用成为可能,可更好地协调转向架蛇行运动稳定性和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之间的矛盾。 图-2 利用空气弹簧三维特性的城轨 无摇征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 2 空气弹簧悬挂系统的构成 空气弹簧悬挂的整个系统如图-3所示,主要由空气弹簧本体、附加空气室、高度控制装置、差压阀和节流孔(阀)等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车辆静载荷增加时,空气弹簧1被压缩使空气弹簧工作高度降低,这样高度控制阀2随车体下降,由于高度调整连杆3的长度固定,此时高度调整杠杆4 图-3 空气弹簧悬挂系统 1.空气弹簧 2.高度控制阀 3.高度调整连杆 4. 高度调整杠杆 5.列车风源 6.排气口 7.节流孔(阀) 8. 附加空气室 9.差压阀

城市轨道交通考试题

名词解释 1.什么事轨道交通? 采用轨道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具有车辆、线路、信号、车站、供电、控制中心和服务等设施,车辆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2.客流:在单位时间内,轨道交通线路上乘客流动人数和流动方向的总和。 3.断面客流:通过轨道交通线路各区间的客流。 4.车站客流:在轨道交通车站上下车和换乘的客流。 5.基本客流:既有客流加上按正常增长率增加的客流。 6.转移客流:原来经由常规公交和自行车出行转移到经由轨道交通出行的这部分客流。 7.诱增客流:促进沿线土地开发、住宅区形成规模、商业活动繁荣所诱发的新增客流。 8.断面客流量:在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小时或全日)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某一地点的客 流量称为断面客流量。分上行断面客流量和下行断面客流量。 9.客流计划是指计划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客流的规划,它也是其他计划的基础和编 制依据。 10.全日行车计划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全日分阶段开行的列车对数计划。 11.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它规定了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次序, 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在车站的到达、出发或通过时刻,在车站的停站时间和在折返站的折返时间,以及列车交路和列车出入车辆段时刻等。它能直观的显示出列车在各区间运行及在各车站停车或通过的状态。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组织的基础。 1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供使用轨道交通的乘客上下、候车和换乘的场所,同时也是办理运 营业务和设置设施设备的地方。 13.客流组织是通过合理布置客流相关设备、设施以及对客流采取有效地分流或引导措施来 组织客流运送的过程。 14.轨道交通线路的通过能力是指在采用一定的车辆类型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轨 道交通线路的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峰小时)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数。 15.车辆定员数,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额定载客量,由车辆的座位人数和站位人数组成, 为车厢座位数和空余面积上站立的乘客数之和。 16.站位面积,指车厢空余面积,为车厢面积减去座位面积。 17.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根据列车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对列车运行速 度及制动方式等状态进行监督、控制和调整的技术装备。 18.运输总成本是指运输企业为提供某种运输劳务所耗费的成本总额。 19.运营成本(元)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日常运营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与运营生产直接 有关的所有费用支出。 简答题 1.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道路交通区别 容量大;准时、快速;安全、正点;利于环境保护;节省土地资源 但是城市轨道交通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一旦遇有自然灾害尤其是火灾,乘客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后就难以迁移和变动,不像地面公共交通可以机动地调整路线和设置站点,以满足乘客流量和流向变化的需要,其运输组织工作远比地面公共交通复杂。 2. 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区别 运营范围(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范围是城市市区及郊区,往往只有几十千米,不像铁路那样纵横数千千米,而且连接城乡。)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文献检索实训——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姓名 学号 所属院系自机学院 专业年级 12交通运输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

前言 摘要: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进行分析。 关键字:轨道交通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城市更新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1世纪,我国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带来人流在量和质上的巨大变化,大大提高其沿线的通达,改变其沿线的区位条件,从而影响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空间布局,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的实际形态和结构往往是交通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结果[1]。轨道交通大运量、快速度的特点使它能够把人流引向特定的地点,并且在某个点上集中大量的人流,这种特性决定了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集中于与人流密切相关的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的变化。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提供建议。 1 城市轨道交通对居住空间变化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出现了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分离。特别是郊区化的趋势迫使人们出行范围加大、通勤时间和距离也相应增加。通勤成本已经成了人们选择居住地的一大要 素。而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度、准时便捷的优势极大地缩短了沿线居民的通勤时间,在吸引通勤人口移居的过程中改变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布局。 1.1 挤出效应使居住空间向郊区转移 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高效的优势带来其沿线地区良好的通达性。交通的改善带来了区位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土地的潜在收益,沿线和两端的物业价值也 将有所提升。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只能通过竞价获取。不同的土地使用者的地租支付能力是不同的,地租支付能力高的商业会将地租支付能力相对低的居民住宅挤出优势区位,其结果是居住空间向郊区或城市边缘地带迁移。同时,轨道交通可以将通勤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即使住在城市边缘区,只要在地铁附近,就可以通过获得到达工作场所或消费场所的快速便捷的交通,而且可以避开中心区高地价、道路拥堵等城市问题,这对居住空间向郊区的迁移产生了极大的牵引力,使挤出效应导致的居住空间转移需求得以实现。

铁道车辆名词术语

铁道车辆名词术语——国标 Rolling stock terms GB 4549.1-84 一、一般名词术语General 1、车辆的种类 铁道车辆rolling stock,railway vehicle,railway car 客车carriage,passeger car 货车wagon.freight car 特种车special car 钢木车steel-wood car 全金属车all metal car 全钢车all steel car 二轴车two-axle car 四轴车four-axle car 六轴车six-axle car 转向架式车rogie car 关节式车articulated car 动车motor-car 拖车trailer 控制车controlling car 动车组powered car train-set 合造车combined car 简易客车simply equipped coach 代用客车substitute passenger car 双层客车double-deck coach 母车car with axle generator 子车car without axle generator 座车seat coach 硬座车semi-cushioned seat coach 软座车cushioned seat coach,soft seat coach 卧车sleeping car 硬卧车semi-cushioned berth sleeping car 软卧车cushioned berth sleeping car 餐车dining car 行李车luggage van,baggage car 邮政车mail van,postal car 了望车observation car 公务车service car,private car 文教车culture and education car 医疗车hospital car 卫生车ambulance car 试验车test car 维修车maintenance car 宿营车dormitory van,train crew car

空气弹簧悬架与钢板弹簧悬架比

空气弹簧悬架与钢板弹簧悬架比较 空气悬架系统以气囊代替原车的钢板弹簧,并配合气源装置、高度调整装置、电动和气动控制装置等,保证车辆自适应载荷、车速、和路况等,可以更好的隔离路面的冲击、振动和噪音,在提高舒适性的同时还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目前在国外空气悬架已得到普遍应用,在国内的应用也在逐步推广。 格莱瑞特空气悬架系统,源于欧洲成熟技术,集成世界知名厂商的零部件,经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实验室的严格测试,通过了英国汽车工业研究协会(MIRA)认证和德国TUV技术认证,产品技术先进、品质可靠。该系统零部件借用原车安装孔位,方便安装,最大程度的保持了原车底盘的完整性。 为更好的了解空气悬架系统,我们将格莱瑞特空气悬架系统从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4个方面与传统的板簧结构进行了比较: 1、舒适性 1)当钢板弹簧悬架的簧载质量变化后,车辆系统的自振频率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钢板弹簧满载时的偏频在1.7~2.3Hz左右,空载时更大,所以整体舒适性较差。 2)空气弹簧具有典型的非线性刚度,对振动、冲击的缓冲效果明显,试验数据表明:相同状态下,空气弹簧悬架系统车辆对路面的冲击力比钢板弹簧悬架的车辆减小1/3~1/2左右。 3)格莱瑞特空气悬架的偏频在1.35Hz左右(1.0Hz~1.5Hz范围内),因此空气悬架可以有效隔离车辆来自地面的振动,安装空气弹簧悬架的车辆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能力(即转弯时的速度可以比钢板弹簧的车辆更高),制动距离更短(制动力分配均匀,有效制动功率大),后视镜图像更清晰、更稳定,驾驶员更舒适,不易疲劳,精神更集中。 4)空气弹簧悬架系统在高度阀的作用下,车辆负载变化时车身高度基本保持不变,偏频变化较小,从而保证空满载下的舒适性。我们还提供安装有升降阀的系统,实现整车身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从而满足不同的装货、卸货要求,并提高车辆的通过性。 结论:空气弹簧悬架比钢板弹簧悬架的舒适性提高30%左右。 2、经济性 1)空气弹簧悬架系统可提高车辆的可靠性,使车载电器系统故障率减少30-40%,延长轮胎和刹车片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气、空调、排气系统、车桥、车身和底盘的维修成本,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并增加折旧值。 2)轮胎寿命提高50%以上(采用钢板弹簧的货运卡车,其轮胎一般5万公里更换一次;更换为空气悬架后轮胎一般10万公里更换一次)。 3)加拿大研究机构对多家物流企业经多年的跟踪研究表明:空气悬架系统的车辆比钢板弹簧的车辆油耗减少3~5%。 4)减少对道路的冲击,保护路面,降低对公路的维修费用。 结论:空气弹簧悬架比钢板弹簧悬架的经济性提高20%。 3、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国向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 摘要拥堵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发展 的“瓶

颈”。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大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通过近几年对轨道交通的亲自参与和了解认识,现分析一下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关键词: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问题及原因,建设历程 1、前言 21世纪以来,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

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趋受到众多城市的 关注。城市轨道交通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单轨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和磁浮系统。由于畅通、高效、可靠的交通出行不仅是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基础,更是城市交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快速、便捷、安全、运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等特性,成为城市公共交. 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经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出行。[1]

2、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历程 起步——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北京地铁网络地铁建设,在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1Km,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该阶段地铁建设以人防功能为指导思想。 发展——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

现代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空气弹簧悬挂技术

专业知识分享版 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1、概述 现代轨道交通车辆不断地朝着高速化、轻量化以及低噪音方向发展,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具有诸多钢制螺旋弹簧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在干线高速铁道车辆转向架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中均日益广泛地采用空气弹簧作为二系悬挂装置。与空气弹簧相比,钢弹簧由于具有线性刚度特性,使其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应用受到限制,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在高速轨道交通领域刚弹簧不能够大幅度提高车辆悬挂系统静挠度以降低车体的自振频率,尤其是车辆的载客量较大时;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载客量大而且要求地板高度在不同载客量时基本不变,钢弹簧不具备这种特性。总之,空气弹簧悬挂的采用可以显著提高车辆系统的运行平稳性,大大简化转向架的结构,使转向架实现轻量化和易于维护。一般来讲,轨道交通车辆对空气弹簧的采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1 B 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车无摇枕转向架 ⑴利用空气弹簧的垂向特性,提高车辆系统的垂向运行平稳性; ⑵空气弹簧的垂向和横向特性并用,取消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中的摇动台,简化转向架结构; ⑶充分利用大变位(包括扭转)、低横向刚度空气弹簧的三维特性(图-1,图-2),取消摇枕,彻底实现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的轻量化,同时使抗蛇行运动减振器的采用成为可能,可更好地协调转向架蛇行运动稳定性和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之间的矛盾。 图-2 利用空气弹簧三维特性的城轨无摇征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 2、空气弹簧悬挂系统的构成 空气弹簧悬挂的整个系统如图-3所示,主要由空气弹簧本体、附加空气室、高度控制装

专业知识分享版 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置、差压阀和节流孔(阀)等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车辆静载荷增加时,空气弹簧1被压缩使空气弹簧工作高度降低,这样高度控制阀2随车体下降,由于高度调整连杆3的长度固定,此时高度调整杠杆4 图-3 空气弹簧悬挂系统 1.空气弹簧 2.高度控制阀 3.高度调整连杆 4. 高度调整杠杆 5.列车风源 6.排气口 7.节流孔(阀) 8. 附加空气室 9.差压阀 发生转动打开高度控制阀的进气机构,压力空气由列车风源5通过高度控制阀的进气机构进入空气弹簧1和附加空气室8,直到高度调整杠杆回到水平位置即空气弹簧恢复其原来的工作高度;车辆静载荷减小时,空气弹簧1伸长使空气弹簧的工作高度增大,高度控制阀2随车体上升,同样由于高度调整连杆3的长度固定,高度调整杠杆4发生反向转动打开高度控制阀的排气机构,压力空气由空气弹簧1和附加空气室8通过高度控制阀的排气机构经排气口6排入大气,直到高度调整杠杆回到水平位置。 2.1 空气弹簧和附加空气室 2.1.1 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具有理想的反S 形非线性刚度特性,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刚度很低,而振幅较大时其刚度具有陡增的特点,可以限制车体发生过大的位移。空气弹簧还能够有效地吸收高频振动和隔离噪音,并且由于自动高度控制阀的采用使空气弹簧悬挂可以保持地板高度不随车辆静载荷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除一系悬挂和车轮磨耗外)即空气弹簧具有恒定的工作高度。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空气弹簧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低横向刚度、大扭转变形空气弹簧的实用化,使得无摇枕转向架的研制成为可能。在无摇枕转向架中,利用高柔性空气弹簧低横向刚度和允许大扭转变形的特点,取消了传统转向架二系悬挂结构中的摇动台和摇枕装置而采用空气弹簧直接支承车体,使转向架的结构大为简化,减轻转向架的重

有关汽车空气弹簧悬架的介绍等等1

汽车空气悬架的发展及我国研发对策思考 中国商用车专业门户网站 2008/09/03 19:45:05 发表评论 空气悬架诞生于19世纪中期,早期用于机械设备隔振。1947年,美国首先在普耳曼汽车上使用空气悬架,欧洲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对汽车空气悬架作了应用研究。目前,国外汽车发达国家无论是客车还是载重汽车都已经比较普遍采用空气悬架系统。而国内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应用在一些豪华客车和少部分重型载货车上。 1、空气悬架的优点 空气悬架系统以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弹性作用。不论满载还是空载,通过压缩气体的气压能够随载荷和道路条件变化而进行自动调节,整车高度不会变化,可以大大提高乘坐的舒适性。随着人们对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空气弹簧悬架因其独特的性能和适应性,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钢板和螺旋弹簧悬架。空气弹簧的性能特点是:(1)负载能力可调;(2)刚度随负载变化;(3)负载变化时,固有频率几乎不变;(4)固有频率较低。 空气弹簧运动性能的特点决定了空气悬架具有以下优点:(1)乘坐更舒适安全;(2)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3)延长轮胎和制动片的使用寿命;(4)负载变化时车身高度不变;(5)减少电气、空调、排气系统、车桥、车身和底盘的维修成本;(6)减少对道路的冲击,保护路面,降低高速公路的维修费用;(7)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并提升旧车价值。 2、国外空气悬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凡世通轮胎公司首次把空气弹簧应用于汽车工业。哈维·凡世通(Harvey Firestone)在亨利·福特一世(Henry Ford I)和托马斯·阿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的技术支持下,在1934年研制出了柱式空气弹簧悬架系统——AIREDE空气弹簧。1944年通用汽车公司与凡世通公司合作,在其客车上进行了首轮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了空气悬架系统的内在优越性。通用汽车公司经过大量的产品研制开发工作,1953年开始试生产装有空气悬架的客车,这是商用汽车采用空气弹簧悬架的开始。20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 的影响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文献检索实训——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姓名 学号 所属院系自机学院 专业年级 12交通运输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

前言 摘要: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进行分析。 关键字:轨道交通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城市更新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1世纪,我国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带来人流在量和质上的巨大变化,大大提高其沿线的通达,改变其沿线的区位条件,从而影响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空间布局,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的实际形态和结构往往是交通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结果[1]。轨道交通大运量、快速度的特点使它能够把人流引向特定的地点,并且在某个点上集中大量的人流,这种特性决定了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集中于与人流密切相关的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的变化。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提供建议。 1 城市轨道交通对居住空间变化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出现了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分离。特别是郊区化的趋势迫使人们出行范围加大、通勤时间和距离也相应增加。通勤成本已经成了人们选择居住地的一大要素。而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度、准时便捷的优势极大地缩短了沿线居民的通勤时间,在吸引通勤人口移居的过程中改变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布局。 挤出效应使居住空间向郊区转移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基本操作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基本操作 列车司机在出乘前应按照相关管理办法、操作指南、司机手册等要求做好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在作业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1、找到对应列车后,先做到“库内动车四确认”。 2、按《列车检查作业标准》做好列车静态检查和动态测试,并控制作业时间。 3、检车时遇到列车因故障而无法进行出库作业时,及时跟车场调度员联系。 4、在车站出乘与交班司机交接时,要清楚列车的技术状态及线路限速与施工情况。 一、投入蓄电池 按下司机操纵台上的蓄电池合按钮,蓄电池即投入使用,通过司机室右侧屏上的蓄电池表可观察到蓄电池电压应该为DC 110 V。 如果蓄电池亏电,即蓄电池电压低于DC 80 V,将司机室继电器柜中的蓄电池欠压强投开关转换到“强制”位,蓄电池即可强制投入使用,当蓄电池电压高于DC 89 V时欠压继电器恢复,蓄电池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二、激活头车 根据实际运行方向,将运行方向前端司控器钥匙开关转换到“开”位,尾端保持在“关”位,通过司机操纵台上TMS显示屏观察到列车有司机室占用显示,表示4016车司机室被占用。 三、控制受电弓 观察司机操纵台上的风压表,如果总风压力高于450 kPa,按下司机室右侧屏上的升弓按钮并持续2 s后松开,车顶上受电弓在8 s内升弓到位,通过司机操纵台上TMS显示屏观察到Mp车受电弓升弓显示,并且电压显示为1 500 V,同时右侧屏的网压表显示为1.5 kV。 如果总风压力低于450 kPa,可以通过控制动车客室下部的受电弓电动气泵来打风。具体操作为:按下司机室右侧屏上的升弓泵按钮,两个动车的电动气泵开始工作;当风压力高于750 kPa时电动气泵停止工作,这时辅助风缸的压力值

17春西南交《城市轨道交通总体与转向架》在线作业1

17春西南交《城市轨道交通总体与转向架》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是指仅在构架与轴箱间设有第1系弹簧的弹簧悬挂,一般用于低、中速机车车辆。 A. 空气弹簧 B. 减振器 C. 二系悬挂 D. 一系悬挂 正确答案: 2. ()是指建筑物在线路横断面方向侵入线路的最小尺寸,也就是每一条线路必须保有的最小空间的横断面。 A. 设备限界 B. 车辆限界 C. 建筑限界 D. 限界 正确答案: 3. ()主要利用车辆底部超导电磁线圈电流产生强磁场,车辆运行时切割地上线圈,使之产生感应磁场。 A. 长转子短定子磁浮 B. 超导磁斥式磁浮 C. 常导磁斥式磁浮 D. 长定子短转子磁浮 正确答案: 4. DK3型地铁车辆转向架纵向力的传递过程为()。 A. 轮轨间黏着车轮—>构架侧梁—>构架横梁—>牵引拉杆—>中心架—>车轴—>轴箱—>八字形橡胶弹簧—>牵引中心销—>车体—>车钩 B. 轮轨间黏着车轮—>车轴—>轴箱—>八字形橡胶弹簧—>构架侧梁—>构架横梁—>牵引拉杆—>中心架—>牵引中心销—>车体—>车钩 C. 轮轨间黏着车轮—>车轴—>轴箱—>牵引拉杆—>中心架—>牵引中心销—>八字形橡胶弹簧—>构架侧梁—>构架横梁—>车体—>车钩 D. 轮轨间黏着车轮—>八字形橡胶弹簧—>构架侧梁—>车轴—>轴箱—>构架横梁—>牵引拉杆—>中心架—>牵引中心销—>车体—>车钩 正确答案: 5. ()是一种车辆在特制轨道梁上运行的中运量轨道运输系统,是车辆与其专用轨道组合成一体的交通工具。 A. 地铁 B. 单轨交通系统 C. 轻轨

正确答案: 6. ()抑制从高压电源流入的电流脉动成分并设定值以限制特定频率的电流。 A. 滤波电抗器 B. 制动电阻器 C. 断流器 D. 制动斩波回路 正确答案: 7. 按照牵引电动机横向布置的轴悬式驱动的是()。 A. 轮对空心轴架悬式驱动 B. 单电机弹性轴悬式驱动 C. 单电机架悬式驱动 D. 对角配置的万向轴驱动 正确答案: 8. 自动导向系统与单轨交通系统相比的相同之处为()。 A. 客运量一样小 B. 导向机构简单,道岔动作时间短 C. 可实现无人自动运行 D. 采用高架专用轨道。 正确答案: 9. 下列选择为车辆性能参数的是()。 A. 车辆外形尺寸 B. 构造速度 C. 车钩高 D. 车辆定距 正确答案: 10. 下列选择为车辆主要尺寸参数的是()。 A. 构造速度 B. 车钩高 C. 每延米轨道载重 D. 轴配置 正确答案: 11. DK3型地铁车辆转向架垂向力的传递过程为()。 A. 车体(上心盘)->下心盘->轴箱->车轴->车轮->摇枕->空气弹簧->构架侧梁->轴箱定位销->钢轨 B. 车体(上心盘)->下心盘->轴箱定位销->轴箱->车轴->车轮摇枕->空气弹簧->构架侧梁->->钢轨 C. 车体(上心盘)->下心盘->摇枕->空气弹簧->构架侧梁->轴箱定位销->轴箱->车轴->车轮->钢轨 D. 车体(上心盘)->下心盘->摇枕->构架侧梁->空气弹簧->轴箱定位销->轴箱->车轴->车轮->钢轨 正确答案: 12. 车辆供电额定电压为()。 A. DC2000V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21世纪以来,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趋受到众多城市的关注。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给国内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与规划提出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1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综述 1.1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世界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已有14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兴盛、衰退和复兴这样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诞生(1863-1924) 第一条地下式铁路运营路线于1863年在伦敦通车,此后欧美城市纷纷借鉴,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较快发展。其间,有13个城市建设了地铁,还有很多城市开始发展有轨电车。 停滞(1924-1949) 战争的爆发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轨道交通因投资高、建设周期长而导致了停滞和萎缩。这一阶段只有5个城市发展了地铁,有轨电车也停滞不前,有些线路还被拆除。 逐步发展(1949-1969) 二战后,各国小汽车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问题,诸如道路拥挤、停车困难,影响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这一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又得到了重视,从欧美扩充到南美和亚洲,如巴西、日本、中国等,二十年间共有17个国家新建了地铁。

高速发展(1970年至今)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确定了发展轨道交通的方针,立法解决轨道交通的资金来源问题,同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又扩展到了大洋洲的澳大利亚。 1.2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历程 起步——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北京地铁网络地铁建设,在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1Km,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该阶段地铁建设以人防功能为指导思想。 发展——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 政府调控——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一批省会城市开始筹划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纷纷进行地铁建设的前期工作。由于要求建设的项目较多且工程造价高,199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办60号文,暂停了地铁项目的审批。同时,国家计委开始研究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该阶段为政府通过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来指导地铁的规划建设。 建设高潮——1999年以后,国家的政策逐步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全国己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达10个,新申请立项准备建设的城市有8个。该阶段地铁建设速度大大超过之前的30年。 2建轨道交通城市特征比较 2.1国内以大城市与省会城市为主

空气弹簧原理

空气弹簧装置系统组成 1、系统组成。 主要有空气弹簧本体、附加空气室、高度控制阀、差压阀和滤尘器等组成。 2、压力空气传递过程 压力空气由列车主风管1→T 形支管2→截断塞门3→滤尘止回阀4→空气弹簧储风缸5→主管→连接软管6→高度控制阀7→附加空气室10和空气弹簧本体8。 3、高度调整阀工作原理。为了保持车体距轨面的高度不变,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装有高度调整阀,以调节空气弹簧橡胶囊中的压缩空气,使车辆地板面不受车内乘客的多少和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基本保持水平。调节过程: ① 在正常载荷位置,及H h =时,充气通路L V →和放气回路E L →均被关闭; ② 当车体载荷增加时,此时H h <,阀动作,使L V →通路开启,压缩空气向空气弹簧充气,直至地板上面上升到标定高度为止。 ③ 当车体载荷减少时,此时H h >,阀动作,使E L →通路开启,空气弹簧向大气排气,直至地版面下降到标定高度为止。 4、高度调整阀装置结构。不同动车组所使用的高度调整装置结构有所区别,这里以2CRH 和3CRH 动车组所采用的高度调整阀装置为例来加以说明。 2CRH 的结构如图 所示。该高度调整阀内使用的工作油特性如下: (1)种类:硅油。 黏度:25,/1023s m -℃。 温度系数:0.6. 流动点:-50℃。 高度调整阀工作过程分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具体如图 当然,上述调整只是在静态时进行,不能影响车体与转向架间的正常震动。保证高度调节阀仅在静态需要调整时才起作用,而对动态震动不起作用,这就要求高度调整阀必须具有如下特性: 具有不感带(10±1)mm ;具有时间延时(3±1)s ;内腔充满硅油,起阻尼作用。 3CRH 的高度控制阀组成主要包括高度阀座、高度阀、水平杆、螺纹杆、调整环和下座等部件见图 高度控制阀的主体采用螺钉固定在高度阀座上,阀座与摇枕相连,而该阀的阀杆铰接在转向架上。高度控制阀在转向架的位置可参见图 通过调整高度控制阀和转向架构架之间的螺纹杆的长度以便调整由于车轮磨耗造成的车辆高度变化。在每次镟轮之后应进行这样的调整。车辆高度阀调节车辆垂向位移的不敏感带约为±3mm ,此时空气流通停止,避免空气的过度消耗。在不敏感带之后,空气流通保证了悬挂系统的减振功能。空气悬挂设备的空气信号与旅客载荷成比例,并传送到控制单元,用以制动载荷补偿。 高度调整阀在空气弹簧系统的闭环线路中起着一个作动器的作用。它被设计为一个无旁通的非节流阀式双座阀门。它使用了一个单向阀门,用来保持气囊压力。 3CRH 动车组采用SN1205-E/110型的高度控制阀,其工作原理如图 该阀门在顶部有一个开口V ,用来安装辅助储气罐。在开口V 的对面是一个排气口E,左和

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 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交通运输是城市基本职能和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运输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交通运输决定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在城市形成之后,则要求交通技术水平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任何一种交通工具的出现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从地下铁道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间,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方式。每一种轨道交通方式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各轨道交通系统相互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由于缺乏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对各种轨道交通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不但概念不清楚,而且叫法也不统一,统计数据混乱,给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选择合理的轨道交通方式带来严重的障碍。因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定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但可以清晰地阐明各种轨道交通的特点,而且有助于深化对各种轨道交通的了解,澄清对各种轨道交通的模糊认识,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经济建设世纪目标的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经济的发展将会伴随更大的都市化,促进了城市的建立和发展,200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4亿6千万。目前,约有40个城市归类为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其中8个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由于城市经济区域布局的变化以及大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效应越来越强烈,城市流动人口大为增加,居民出行更为频繁,城市交通需求的矛盾也就越来越突出。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因此,需要准时、安全、快捷的交通方式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 在我国,由于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各种运输量增加很快,非凡是市内客流量成倍或成几十倍的增长,加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公共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程。另外,由于城市内部建筑物密度大,非凡是老城区,各种建筑物、构造物比比皆是,城市里的剩余空间越来越小,旧城改建十分困难。因此,发展地下铁道及轻轨交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轨道交通的形式与特点 一般地,特大城市非凡是首都、直辖市及省会城市都是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天进出市区的上班族和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员及各种流动人员数量十分庞大,为了输送如此数量的旅行人员,应该分地区、分区域、分路段,根据客流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考虑环保等要求,合理选择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按照轨道建筑物在城市内所处的空间位置、能够满足的运量大小、运行方式、轨道结构、治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地下铁道、现代有轨电车、单轨交通、小型地铁以及轨道新交系统。 (1)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迅速增多。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长春、大连、深圳、重庆、南京等10个城市外,尚有杭州、沈阳、成都、哈尔滨、西安、厦门、苏州、青岛、东莞、宁波、佛山、石家庄、郑州、长沙、兰州等33个城市正在建设、筹建或规划中。

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空气弹簧

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用空气弹簧 ? 作者:陆海英出自:时代新材 1概述 现代轨道交通车辆不断地朝着高速化、轻量化以及低噪音方向发展,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具诸多钢制螺旋弹簧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在干线高速铁道车辆转向架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中均日益广泛地采用空气弹簧作为二系悬挂装置。与空气弹簧相比,钢弹簧由于具有线性刚度特性,使其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应用受到限制,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在高速轨道交通领域刚弹簧不能够大幅度提高车辆悬挂系统静挠度以降低车体的自振频率,尤其是车辆的载客量较大时;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载客量大而且要求地板高度在不同载客量时基本不变,钢弹簧不具备这种特性。总之,空气弹簧悬挂的采用可以显着提高车辆系统的运行平稳性,大大简化转向架的结构,使转向架实现轻量化和易于维护。一般来讲,轨道交通车辆对空气弹簧的采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1 B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车无摇枕转向架 ? ⑴利用空气弹簧的垂向特性,提高车辆系统的垂向运行平稳性; ⑵空气弹簧的垂向和横向特性并用,取消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中的摇动台,简化转向架结构; ⑶充分利用大变位(包括扭转)、低横向刚度空气弹簧的三维特性(图-1,图-2),取消摇枕,彻底实现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的轻量化,同时使抗蛇行运动减振器的采用成为可能,可更好地协调转向架蛇行运动稳定性和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之间的矛盾。 ?

图-2 利用空气弹簧三维特性的城轨 无摇征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 ? 2 空气弹簧悬挂系统的构成 空气弹簧悬挂的整个系统如图-3所示,主要由空气弹簧本体、附加空气室、高度控制装置、差压阀和节流孔(阀)等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车辆静载荷增加时,空气弹簧1被压缩使空气弹簧工作高度降低,这样高度控制阀2随车体下降,由于高度调整连杆3的长度固定,此时高度调整杠杆4 ? 图-3 空气弹簧悬挂系统 1.空气弹簧 2.高度控制阀 3.高度调整连杆 4. 高度调整杠杆 5.列车风源 6.排气口 7.节流孔(阀) 8. 附加空气室 9.差压阀 ? 发生转动打开高度控制阀的进气机构,压力空气由列车风源5通过高度控制阀的进气机构进入空气弹簧1和附加空气室8,直到高度调整杠杆回到水平位置即空气弹簧恢复其原来的工作高度;车辆静载荷减小时,空气弹簧1伸长使空气弹簧的工作高度增大,高度控制阀2随车体上升,同样由于高度调整连杆3的长度固定,高度调整杠杆4发生反向转动打开高度控制阀的排气机构,压力空气由空气弹簧1和附加空气室8通过高度控制阀的排气机构经排气口6排入大气,直到高度调整杠杆回到水平位置。 空气弹簧和附加空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