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导体材料硅和砷化镓的钎焊

关于半导体材料硅和砷化镓的钎焊
关于半导体材料硅和砷化镓的钎焊

关于半导体材料硅和砷化镓的钎焊

半导体材料种类繁多,但除硅与砷化镓外,工业上利用钎焊技术进行链接的并不多。再者,半导体材料的特性与所含杂质的成分和数量有关。两种材料之间必须保证是欧姆接触。为了保证材料的性质不变,在钎焊过程中,钎焊温度必须低于母材的最高工作温度。钎焊方法分两种:一种为普通软钎焊,即用钎料片放置于半导体材料和管壳或引线之间进行钎焊;另一种为共晶钎焊,即在半导体材料上覆盖多层金属膜,升温过程中金属膜之间互相扩散成共晶成分,当温度达到共晶熔化温度时,金属膜融化使半导体材料与管壳等连到一起。半导体材料的钎焊一般都在保护气氛中进行。钎焊温度通常不超过450℃。

半导体材料是电阻率介于导体(主要是金属)和非导体(电介质)之间的一类物质。它们的点阻力介于10-4~109Ω·cm之间。

半导体材料的应用特性极大地依赖于其中所含的微量杂质。若半导体材料中的杂质含量从10-9变到10-2,则它的电导率会变化数百万倍。半导体材料的另一个特征是,它传导电流时不仅依靠电荷——电子,而且依靠在数量上与电子相等的正电荷——空穴。电子导电性称为n型导电性,空穴导电性称为p型导电性。

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材料种类繁多,按化学成分可分成六类。

1.元素半导体材料。元素半导体材料有硼(B)、碳(C)、硅(Si)、锗(Ge)、锡(Sn)、磷(P)、砷(As)、锑(Sb)、硫(S)、硒(Se)、碲(Te)和碘(I)等十二种元素。硅、锗、硒是常用元素半导体材料。

硒是最早使用的元素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制造硒整流器,硒光电池和静电复印半导体。

锗是一种稀有元素,是工业上最先实用化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在地壳中含量极少,大约为百万分之二,而且极为分散,因此料源十分贫乏。锗的禁带宽度(0.67eV)比硅的宽度(1.08eV)小,因而锗器件的最高工作温度(≈100℃)较硅器件(≈250℃)低;锗的电阻率范围较硅小三个数量级;用于制造器件的品种少,不宜制作高反向耐压的大功率器件。因此在半导体器件的应用上大部分已被硅代替。

硅是一种性能优越、资源丰富、工艺成熟和应用广泛的元素半导体材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称为主要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二极管、整流元件、光电池、粒子探测器等。

2.二元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这类材料包括Ⅲ-Ⅴ族、Ⅱ-Ⅵ族、Ⅳ-Ⅳ族、Ⅴ-Ⅳ族、Ⅴ-Ⅴ族、Ⅴ-Ⅵ族等化合物

Ⅲ-Ⅴ族化合物有氮化镓(GaN)、磷化镓(GaP)、砷化镓(GaAs)、锑化铟(InSb)等;

Ⅱ-Ⅵ族化合物有硫化镉(CdS)、硫化锌(ZnS)等;Ⅳ-Ⅳ族化合物有碳化硅(SiC)等;

Ⅴ-Ⅳ族化合物如硒化铋(Bi2Se3)、Ⅴ-Ⅴ族化合物如锑化铋(BiSb)、Ⅴ-Ⅵ族化合物如碲化锑等。

在二元化合物半导体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是砷化镓。它的禁带宽度比锗、硅都大,所以最高工作温度可达450℃;并且它的电子迁移率高,是高温、高频、抗辐射、低噪音器件的良好材料。砷化镓的能带具有双能谷结构,适合于制作体效应器件。砷化镓也是制作高效率激光器和红外线光源的良好材料,砷化镓还广泛用于制作其他微波器件,用砷化镓还可以制得高速集成电路。

3.固溶体半导体材料。此种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或化合物溶合而成的材料。目前应用较多的是Ⅲ-Ⅴ族化合物或Ⅱ-Ⅵ族化合物组成的固溶体。前者有镓砷磷(CaAs、1-xPx)、镓铝砷(Ca、1-xAl x As)和铟镓磷(In、1-xGaxP)等;后者有碲镉汞(Hg、1-xCd x Te)

等;

4.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此种材料种类较多。如氧化锰(MnO)、氧化铬(Cr2O3)、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氧化镍(NiO)、氧化钴(CoO)、氧化镁(MgO)、氧化锌(ZnO)及氧化锡(SnO2)等。它们大多用于制造湿敏、气敏和热敏元件。

5.玻璃或非晶态半导体材料。此种材料通常分为两类:氧化物玻璃半导体材料和硫化物玻璃半导体材料。它们用于制作开关和记忆器件、固体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等。

6.有机半导体材料。如蒽、紫蒽酮、聚苯乙炔等。

硅的物理、化学特性

硅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下:硅在常温下稳定,易与氟发生作用。在高温下硅能与氯、氧、水蒸气等作用,生成四氯化硅、二氧化硅。硅在熔融状态下还能与氮、碳等反应生成氮化硅和碳化硅。

硅在常温下能与碱作用生成硅盐酸。硅和硝酸、氢氟酸的混合液起作用生成可溶性的六氟硅酸综合物:

Si+2NaOH+H2O=Na2SiO3+2H2↑

Si+4HNO3+6HF=H2[SiF6]+4NO2+4H2O

10%~30%的NaOH溶液以及HNO3+HF混合液常用作硅的腐蚀液。

砷化镓的物理、化学特性。

砷化镓是目前除锗、硅之外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硅相比,砷化镓的禁带宽度大,又属于直接跃迁型,电子迁移率高,能带具有“双能谷”结构,是一种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砷化镓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下:

1.砷化镓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在500℃以上开始分解。在1238℃(熔点)时的离解压为90kPa。

2.砷化镓在空气中加热到600℃时,开始生成有干涉色的氧化膜,此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β-Ga2O3。由于砷化镓生成的氧化膜不能掩蔽杂质(如Zn等)的扩散,也不能阻止砷从GaAs体内向外扩散。因此目前GaAs器件制造中主要是用淀积一层Si3N4或SiO2作为掩蔽膜。

硅器件钎焊技术

硅器件用钎料对钎料的一般要求

1.在直接钎焊时钎料与硅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良好的导电性,并能形成低欧姆接触,即对n型硅或p型硅不会形成整流特性。

2.钎料于硅(或者硅器件的金属化层)应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良好的导热性能,使器件热阻尽可能小。

3.钎料的钎焊温度应低于芯片制造的最低温度,保证芯片性能在钎焊过程中不被破坏;同时它又必须高于硅器件的最高储存温度。

4.钎焊料在加热过程中,不能产生有害物质沾污芯片。

目前用于芯片钎焊的钎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金的合金系列;一类是铅锡合金系列。前者性能优越;后者价格低廉。

钎料中各元素所作用如下:

金(Au):熔点为1064℃,可与硅形成低熔共晶,广泛用于硅器件的钎焊,金-硅钎料可用于温度较高的场合。但金钎料与低掺杂n型硅易形成高阻层,故在用于npn型器件的钎料中常加入少量的Ⅴ族元素锑或砷。

锗(Ge):熔点为937℃,能与Au形成低熔共晶。金-锗钎料(Au88%,Ge12%)的熔点适中(356℃)。

铅(Pb):熔点为328℃,由于熔点适中,可塑性好,并且在极低的温度(-60℃)下仍

能保持优良的可塑性,是大部分钎料最主要的组分。加进其他元素可改善其润湿性、流动性,或提高抗疲劳强度。

锡(Sn):熔点为232℃,是钎料主要成分之一。通常与铅、银或铟组成合金。如铅中加入少量的锡,能细化铅的晶粒,增加铅的延展性和抗疲劳强度。

铟(In):熔点为157℃,加入铅合金中,可提高其润湿性;也可起到降低钎料熔点的作用。含铟合金的抗疲劳强度极佳。

银(

砷化镓材料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砷化镓材料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纪秀峰 1 引言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最早报导的是1910年由Thiel等人研究的InP材料。1952年,德国科学家Welker首次把Ⅲ-Ⅴ族化合物作为一种新的半导体族来研究,并指出它们具有Ge、Si等元素半导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越特性。五十多年来,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微电子和光电子领域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砷化镓(GaAs)材料是目前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因而也是最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是仅次于硅的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能带结构,使砷化镓材料在微波器件和发光器件等方面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砷化镓材料的先进生产技术仍掌握在日本、德国以及美国等国际大公司手中,与国外公司相比国内企业在砷化镓材料生产技术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2 砷化镓材料的性质及用途 砷化镓是典型的直接跃迁型能带结构,导带极小值与价带极大值均处于布里渊区中心,即K=0处,这使其具有较高的电光转换效率,是制备光电器件的优良材料。 在300 K时,砷化镓材料禁带宽度为1.42 eV,远大于锗的0.67 eV和硅的1.12 eV,因此,砷化镓器件可以工作在较高的温度下和承受较大的功率。 砷化镓(GaAs)材料与传统的硅半导体材料相比,它具电子迁移率高、禁带宽度大、直接带隙、消耗功率低等特性,电子迁移率约为硅材料的5.7倍。因此,广泛应用于高频及无线通讯中制做IC器件。所制出的这种高频、高速、防辐射的高温器件,通常应用于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GPS全球导航等领域。除在I C产品应用以外,砷化镓材料也可加入其它元素改变其能带结构使其产生光电效应,制成半导体发光器件,还可以制做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表1 砷化镓材料的主要用途

半导体材料硅的基本性质

半导体材料硅的基本性质 一.半导体材料 1.1 固体材料按其导电性能可分为三类:绝缘体、半导体及导体,它们典型的电阻率如下: 图1 典型绝缘体、半导体及导体的电导率范围 1.2 半导体又可以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它们的定义如下: 元素半导体:由一种材料形成的半导体物质,如硅和锗。 化合物半导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形成的物质。 1)二元化合物 GaAs —砷化镓 SiC —碳化硅 2)三元化合物 As —砷化镓铝 AlGa 11 AlIn As —砷化铟铝 11 1.3 半导体根据其是否掺杂又可以分为本征半导体和非本征半导体,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本征半导体:当半导体中无杂质掺入时,此种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非本征半导体:当半导体被掺入杂质时,本征半导体就成为非本征半导体。 1.4 掺入本征半导体中的杂质,按释放载流子的类型分为施主与受主,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施主:当杂质掺入半导体中时,若能释放一个电子,这种杂质被称为施主。如磷、砷就是硅的施主。 受主:当杂质掺入半导体中时,若能接受一个电子,就会相应地产生一个空穴,这种杂质称为受主。如硼、铝就是硅的受主。

图1.1 (a)带有施主(砷)的n型硅 (b)带有受主(硼)的型硅 1.5 掺入施主的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如掺磷的硅。 由于施主释放电子,因此在这样的半导体中电子为多数导电载流子(简称多子),而空穴为少数导电载流子(简称少子)。如图1.1所示。 掺入受主的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如掺硼的硅。 由于受主接受电子,因此在这样的半导体中空穴为多数导电载流子(简称多子),而电子为少数导电载流子(简称少子)。如图1.1所示。 二.硅的基本性质 1.1 硅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硅是最重要的元素半导体,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质(300K)如表1所示。

工业硅酸钠工艺规程

工业硅酸钠工艺规程 1.目的为了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及便于操作,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硅酸钠产品。 2.范围适用于泡花碱车间马蹄焰窑炉硅酸钠产品生产过程。 3.产品说明 3.1 名称化学名称: 硅酸钠又称水玻璃俗名: 泡花碱英文名称: Sodium Silcate 化学式: Na2O?nSiO2 (其中n 为模数) 说明:模数在3以上的称为“中性”水玻璃,模数在3以下的称为“碱性”水玻璃。 3.2 性质 3.2.1 物理性质 3.2.1.1 外观固体水玻璃: 淡兰色、青绿色、天蓝色或黄绿色玻璃状物。液体水玻璃: 无色透明或带浅灰色粘稠状液体。当杂质含量极少时,玻璃状无水固体硅酸纳是无色透明的玻璃体。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玻璃体出现颜色。杂志中铁的氧化物使其呈现淡棕或深棕色,甚至是黑色。颜色的深浅又随模数的减小而加深。 3.1.1.2 密度: 随着模数的降低而增大。当模数从3.33 下降到1时,密度从2.413增大到2.560。 3.1.1.3 熔点: 无固定熔点, "中性"水玻璃大约在550℃左右软化。 3.1.1.4 对急冷急热非常敏感,受到这种作用时,立即裂成不规则的小碎块。 3.1.1.5 溶解度: 固体水玻璃在水中溶解度随下列因素有关 a 与压强有关,压强升高,溶解速度增大。 b 在相同的压强下,随水玻璃模数增大,溶解速度而减少。 c与固体水玻璃的粒度有关,粒度越大,所用的溶解时间越长。 3.1.1.5模数:硅酸纳中的二氧化硅与氧化纳的摩尔比称为模数。模数既显示硅酸纳的组成,又影响硅酸纳的物理、化学性质。模数与质量百分比的关系如下式: M=SiO 2%∕Na2O%×1.032 式中M为模数,1.032为换算系数(Na2O与SiO2分子量之比)。 3.2.2 化学性质无论是块状或粉状固体无水硅酸纳,对酸都很难起起作用。但易被氢氟酸分解,生成挥发性的SiF4和碱金属氟化物。苛性碱能溶解固体硅酸钠,特别对细粉状物的反应更快。 a 水玻璃的水溶液能发生强烈的水解反应而使溶液呈碱性。 b 强酸、弱酸、甚至电解质,在加热或在室温,都能使水玻璃水解而析出二氧化硅。 c氯气在低于100 ℃时,即能相当剧烈地分解固体硅酸钠。生成NaCl、SiO2、并放出氧气。 d H2O2能与固体硅酸纳起反应,生成含氧气泡的二氧化硅凝胶。模数高的硅酸钠

半导体材料及特性

地球的矿藏多半是化合物,所以最早得到利用的半导体材料都是化合物,例如方铅矿(PbS)很早就用于无线电检波,氧化亚铜(Cu 2 O)用作固体整流器,闪锌矿(ZnS)是熟知的固体发光材料,碳化硅(SiC)的整流检波作用也较早被利用。硒(Se)是最早发现并被利用的元素半导体,曾是固体整流器和光电池的重要材料。元素半导体锗(Ge)放大作用的发现开辟了半导体历史新的一页,从此电子设备开始实现晶体管化。中国的半导体研究和生产是从1957年首次制备出高纯度(99.999999%~99.9999999%) 的锗开始的。采用元素半导体硅(Si)以后,不仅使晶体管的类型和品种增加、性能提高,而且迎来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以砷化镓(GaAs)为代表的Ⅲ-Ⅴ族化合物的发现促进了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的迅速发展。 半导体材料可按化学组成来分,再将结构与性能比较特殊的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单独列为一类。按照这样分类方法可将半导体材料分为元素半导体、无机化合物半导体、有机化合物半导体和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 元素半导体:在元素周期表的Ⅲ A 族至Ⅶ A 族分布着11种具有半导性的元素,下表的黑框中 即这11种元素半导体,其中C表示金刚石。C、P、Se具有绝缘体与半导体两种形态;B、Si、Ge、Te具有半导性;Sn、As、Sb具有半导体与金属两种形态。P的熔点与沸点太低,Ⅰ的蒸汽压太高、容易分解,所以它们的实用价值不大。As、Sb、Sn的稳定态是金属,半导体是不稳定的形态。B、C、Te也因制备工艺上的困难和性能方面的局限性而尚未被利用。因此这11种元素半导体中只有Ge、Si、Se 3种元素已得到利用。Ge、Si仍是所有半导体材料中应用最广的两种材料。 无机化合物半导体: 四元系等。二元系包括:①Ⅳ-Ⅳ族:SiC 和Ge-Si合金都具有闪锌矿的结构。 -Ⅴ族:由周期表中Ⅲ族元素Al、Ga、In 和V族元素P、As、Sb 为GaAs。它们都具有闪锌矿结构,它们在 应用方面仅次于Ge、Si,有很大的发展前 途。③Ⅱ-Ⅵ族:Ⅱ族元素Zn、Cd、Hg和 Ⅵ族元素S、Se、Te形成的化合物,是一 些重要的光电材料。ZnS、CdTe、HgTe具 有闪锌矿结构。④Ⅰ-Ⅶ族:Ⅰ族元素C u、Ag、Au和Ⅶ族元素Cl、Br、I 化合物,其中CuBr、CuI ⑤Ⅴ-Ⅵ族:Ⅴ族元素As、Sb、Bi和Ⅵ族

砷化镓

镓 镓在地壳中的含量不算太少,约占十万分之二,比锡还多。可是,提炼镓却比提炼锡困难得多,这是因为镓在大自然中很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镓矿。平时,在某些煤灰、铁矿、锑铅矿、铜矿中,含有少量镓。 镓在常温下,看上去象一块锡,如果你想把它放在手心里,它马上就熔化了,成为银亮的小珠。原来镓的熔点很低,只有29.8℃。镓的熔点虽然很低,可是沸点却非常高,竟高达2070℃!人们就利用镓的这个特性来制造测量高温的温度计,人们常用这种温度计来测量反应炉、原子反应堆的温度。 镓具有较好的铸造特性,由于它“热缩冷胀”,被用来制造铅字合金,使字体清晰。在原子能工业中,用镓作为热传导介质,把反应堆中的热量传导出来。 镓与许多金属,如铋、铅、锡、镉,铟、铊等,生成熔点低于60℃的易熔合金。其中如含铟25%的镓铟合金(熔点16℃),含锡8%的镓锡合金(熔点20℃),可以用在电路熔断器和各种保险装置上,温度一高,它们就会自动熔化断开,起到安全保险的作用。 砷化镓 (gallium arsenide)化学式 GaAs。黑灰色固体,熔点 1238℃。它在600℃以下,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并且不为非氧化性的酸侵蚀。砷化镓可作半导体材料,性能比硅更优良。它的禁带宽度大,电子迁移率高,介电常数小,能引入深能级杂质,电子有效质量小,能带结

构特殊,具有双能谷导带,可以制备发光器件、半导体激光器、微波体效应器件、太阳能电池和高速集成电路等,广泛用于雷达、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尖端技术中。 GaAs拥有一些比Si还要好的电子特性,如高的饱和电子速率及高的电子移动率,使得GaAs可以用在高于250 GHz的场合。如果等效的GaAs和Si元件同时都操作在高频时,GaAs会拥有较少的噪声。也因为GaAs有较高的崩溃电压,所以GaAs比同样的Si元件更适合操作在高功率的场合。因为这些特性,GaAs电路可以运用在移动电话、卫星通讯、微波点对点连线、雷达系统等地方。GaAs曾用来做成Gunn diode (中文翻做甘恩二极管或微波二极管,中国大陆地区叫做耿氏二极管) 以发射微波。 GaAs的的另一个优点:它是直接能隙的材料,所以可以用来发光。而Si是间接能隙的材料,只能发射非常微弱的光。(但是,最近的技术已经可以用Si做成LED和运用在雷射。) 砷化镓在当代微电子和光电子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产品50%应用在军事、航天方面,30%用于通信方面,其余用于网络设备、计算机和测试仪器。由于砷化镓优良的高频特性,它被广泛用于制造无线通信和光通信器件,半绝缘砷化镓单晶已经成为制造大功率微波、毫米波通信器件和集成电路的主要材料。 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一般将硅、锗称为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将砷化镓、磷化锢、磷化镓、砷化锢、砷化铝及其合金等称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而将宽禁带(Eg>2.3eV)的氮化镓、碳化硅、硒化锌和金

工业硅工艺流程资料讲解

.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生产厂房8000平方米,供水系统、环保系统等配套设施用房10000平方米,厂区道路及停车场等4800平方米,厂区绿化3400平方米。购置和制作生产所需的冶炼炉、精炼炉、除尘系统等生产设备326台(套),监测、化验及其他设备9台套。 1.2.2产品规模 年产高纯工业硅5万吨,其中:1101级高纯工业硅4万吨,3N级高纯工业硅6000吨, 4N 级高纯工业硅4000吨。 1.2.3生产方案 1、产品方案 目前,国内外工业硅市场1101级以下(不包括1101级)产品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且短时期内不会有很大变化。结合全油焦生产工艺产品产出比例,本项目产品方案为:年产高纯工业硅5万吨,其中:1101级高纯工业硅4万吨,3N级高纯工业硅6000吨, 4N级高纯工业硅4000吨。 2、技术方案 1)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冶金级工业硅由于生产技术简单,全世界生产企业众多,产量较大,供需基本保持平衡,且耗能高、附加值低,属国家限制类行业。目前国外有工业硅生产厂家30多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和挪威三国,占世界生产能力的65%,最大生产厂家主要有挪威的埃肯、巴西的莱阿沙、美国的全球冶金,电炉变压器容量大多在10000KVA—60000KVA,通用炉型为3000 0KVA,小于10000KVA的电炉基本停用。其发展趋势是矿热炉大容量化,由敞开式的固定炉体向旋转、封闭炉体发展,自焙电极的应用、炉气净化处理、新型还原剂的开发与应用、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管理和控制。其特点是电炉容量大、劳动生产率高、单位产品投资少、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和控制环境污染。我国工业硅生产起步于上世纪的50年代,目前仍在生产的厂家约有300多家,电炉400多台,产能约为90—120万吨/年,产量约为70—90万吨。且大部分分布在福建和云、贵、川等小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其突出特点是电炉容量小、台数多,厂家多而分散,操作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化学级工业硅产量低(不到产量的1/8),且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偏高(行业内称为“三高”)。从电炉变压器容量看,我国以3200Kva至6300kVA的电炉为主要炉型,2006年国内已建成的10000kVA工业硅电炉仅有

型半导体材料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景德镇陶瓷学院 半导体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n型半导体材料的设计与性能分析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一﹑杂质半导体的应用背景 半导体中的杂质对电离率的影响非常大,本征半导体经过掺杂就形成杂质半导体,半导体中掺杂微量杂质时,杂质原子的附近的周期势场的干扰并形成附加的束缚状态,在禁带只能够产生的杂质能级。能提供电子载流子的杂质称为施主杂质,相应能级称为施主能级,位于禁带上方靠近导带底附近。 一、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提硅(或锗)中掺入微量的5价元素,例如磷,则磷原子就取代了硅晶体中少量的硅原子,占据晶格上的某些位置。 磷原子最外层有5个价电子,其中4个价电子分别与邻近4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结构,多余的1个价电子在共价键之外,只受到磷原子对它微弱的束缚,因此在室温下,即可获得挣脱束缚所需要的能量而成为自由电子,游离于晶格之间。失去电子的磷原子则成为不能移动的正离子。磷原子由于可以释放1个电子而被称为施主原子,又称施主杂质。 在本征半导体中每掺入1个磷原子就可产生1个自由电子,而本征激发产生的空穴的数目不变。这样,在掺入磷的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目就远远超过了空穴数目,成为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空穴则为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显然,参与导电的主要是电子,故这种半导体称为电子型半导体,简称N型半导体。 二、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硅(或锗)中,若掺入微量的3价元素,如硼,这时硼原子就取代了晶体中的少量硅原子,占 据晶格上的某些位置。硼原子的3个价电子分别与其邻近的3个硅原子中的3个价电子组成完整的共价键,而与其相邻的另1个硅原子的共价键中则缺少1个电子,出现了1个空穴。这个空穴被附近硅原子中的价电子来填充后,使3价的硼

工业硅生产常识问答

1、硅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有哪些 答:硅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如下: 原子量:28.086 比重:2.34g/cm3 沸点:3427 C 熔点:1413 C 比热:(25 C时)4.89卡/克分子度 比电阻:(25 C时)214000欧姆厘米 纯净结晶硅是一种深灰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的晶体物质。它即不是金属,又不是 非金属,介于两者之间的物质。它质硬而脆,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在常温下很不活 泼,但在高温下很容易和氧、硫、氮、卤素金属化合成相应的硅化物。 硅与氧的化学亲合力很大,硅与氧作用产生大量的热,并形成SiO2: Si+ O2= SiO2 △ H298=-21O.2千克/克分子 二氧化硅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存在形式:结晶态和无定形态。结晶态二氧化硅主要以简 单氧化物及复杂氧化物(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冶炼硅所用硅石,就是以简单氧化 物形式广泛存在的结晶态二氧化硅。结晶态二氧化硅根据其晶型不同,在自然界存在三种不同的形态:石英、鳞石英、方石英。这几种形态的二氧化硅又各有高温型和低温型两种变体。 因而结晶态二氧化硅实际上有六种不同的晶体,各种不同的晶型存在范围、转化情况,随压 力温度的变化二氧化硅的晶型转化不同,不仅晶型发生变化,而且晶体体积也随着自发生变 化。特别是从石英转化成鳞石英时,体积发生明显的膨胀,这就是硅石在冶炼过程中发生爆 裂的主要原因。 结晶的二氧化硅是一种硬、较脆,难熔的固体。二氧化硅的熔点为1713C 、沸点为2590C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是一种很稳定的氧化物。除氢氟酸外、二氧化硅不溶于任何 一种酸。在低温下比电阻很高(1.0 to3Q?Cm但温度升高时,二氧化硅的比电阻急剧下降,

2019-2020年高中化学4.1.1单质硅与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与光导纤维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化学4.1.1单质硅与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与光导纤 维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 A组——知能训练 1.常温下能与硅发生反应的气体是( ) A.O2B.H2 C.F2D.Cl2 解析:常温下与Si反应的物质有F2、氢氟酸和强碱溶液。 答案: C 2.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硅元素的含量最丰富 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 C.高纯度的硅被用于制做计算机芯片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 解析: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氧元素,A项错误;硅的性质虽然不活泼,但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硅,只有化合态硅,B项错误;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等,C项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Si,D项错误。 答案: C 3.关于硅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不与任何酸反应 B.在常温下,可与强碱溶液反应 C.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D.单质硅的还原性比碳的还原性强 解析:A项,在常温下,Si能与氢氟酸反应,不正确,Si在常温下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加热条件下也能与Cl2、O2等反应。B、C正确,碳和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但硅比碳易失电子,还原性比碳强,D正确。 答案: A 4.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A.CO2是气体,SiO2是固体 B.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C.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D.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析出硅酸沉淀 解析:酸性强弱与这种酸的酸酐的状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无关,A、B、C都不

工业硅冶炼操作工艺

工业硅冶炼操作工艺 西安宏信矿热炉有限公司

一、工业硅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工业硅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工业硅生产是铁合金生产中最为精细的一种产业,要求每个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掌握生产个环节的重点和工艺要素,作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将生产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生产出高品级的工业硅。 1、冶炼工技术操作职责 ?保证高温冶炼,尽量减少热损失,使SiC的形成和破坏保持相对平衡。 ?炉料混合均匀后加入炉内。 ?正常冶炼的操作程序是沉料—攒热料—加新料—焖扎盖。 ?要垂直于电极加料,不要切线加料。料落点距电极100mm左右,不允许抛散炉料。 ?炉料形状和分布要合理,集中加料后,使料面呈馒头形状,料面要高于炉口200—300mm。 ?每班接时要捣炉,捣出的黏料捣碎后推到炉心。 ?沉料、捣炉时动作要块,不要碰撞电极、铜瓦和水套。 ?根据炉料融化情况加料,尽量做到加料量、用料量和出硅量相适应。 ?保持合理的料层结构,捣松的炉料就地下沉,不要大翻炉膛。 ?使用铁质工具沉料、捣炉时,动作要块,避免融化铁铲和捣炉棒。 ⑴木块等碳质还原剂在加料平台上可单独堆放,沉料结束或处理炉况时先加木块于电极根部凹坑处,然后加混合料盖住。 ⑵ 仔细观察仪表,协调其他人员用计算机控制电极的压放,使三根电极平衡运行。 ⑶ 随时了解电炉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给予适当的调整。

2、出炉工技术操作职责 ①正常情况下,每班出3—4炉,尽量大流量、快出硅。 ②出炉前先将炉眼、流槽清理干净,准备好出炉工具和材料。 ③用烧穿器前,要先将钢钎清除炉嘴外的结渣硅,使炉眼保持φ150mm左右的喇叭口形状,然后用烧穿器烧开炉眼。能用钢钎捅开时不用烧穿器。 ④当流量小时,要用木棒捅炉眼、拉渣,用烧穿器协助出硅。 ⑤堵炉眼前炉眼四周和内部渣滓扒净,用烧穿器修理炉眼至通畅光滑,然后堵眼,深度超过或达到炉墙厚度。 ⑥堵眼时如果炉气压力过大无法堵塞,要停电堵眼。 ⑦出炉口和硅包附近要保持干燥,禁止积水,防止跑眼爆炸。 ⑧精练产品要按方案进行,不可随意改变供气量、精练时间、造渣剂的比例等。精练时注意安全,防止硅液飞溅、过大氧气回火等事故发生。 ⑨浇注前要修补好锭模,放好挡渣棒,锭模底部可适当放适量合格硅粒,或涂脱模剂,保护锭模。 ⑩浇注时,硅包倾倒至硅液快要流出时,稍停片刻,使硅渣稳定,再使硅液从包嘴慢慢流入缓冲槽。 ⑴工业硅锭冷却到乌红时,用专用吊具从锭模中吊出,转移到冷却间。严禁用水急冷。 3、电工技术操作职责 ①持证上岗,遵守供用电制度,要求与变电站和生产指挥紧密配合。 ②电工作到四会:会原理、会检修、会接线、会操作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参数和要求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参数和要求有哪些? 半导体材料-特性参数 LED灯泡半导体材料虽然种类繁多但有一些固有的特性,称为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参数。这些特性参数不仅能反映半导体材料与其他非半导体材料之间的差别,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反映各种半导体材料之间甚至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情况下特性上的量的差别。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参数有:禁带宽度、电阻率、载流子迁移率(载流子即半导体中参加导电的电子和空穴)、非平衡载流子寿命、位错密度。 禁带宽度由半导体的电子态、原子组态决定,反映组成这种材料的原子中价电子从束缚状态激发到自由状态所需的能量。 电阻率、载流子迁移率反映材料的导电能力。 非平衡载流子寿命反映半导体材料在外界作用(如光或电场)下内部的载流子由非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过渡的弛豫特性。 位错是晶体中最常见的一类晶体缺陷。 位错密度可以用来衡量半导体单晶材料晶格完整性的程度。当然,对于非晶态半导体是没有这一反映晶格完整性的特性参数的。 半导体材料-特性要求 LED灯泡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参数对于材料应用甚为重要。因为不同的特性决定不同的用途。 晶体管对材料特性的要求:根据晶体管的工作原理,要求材料有较大的非平衡载流子寿命和载流子迁移率。用载流子迁移率大的材料制成的晶体管可以工作于更高的频率(有较好的频率响应)。晶体缺陷会影响晶体管的特性甚至使其失效。晶体管的工作温度高温限决定于禁带宽度的大小。禁带宽度越大,晶体管正常工作的高温限也越高。 光电器件对材料特性的要求:利用半导体的光电导(光照后增加的电导)性能的辐射探测器所适用的辐射频率范围与材料的禁带宽度有关。材料的非平衡载流子寿命越大,则探测器的灵敏度越高,而从光作用于探测器到产生响应所需的时间(即探测器的弛豫时间)也越长。因此,高的灵敏度和短的弛豫时间二者难于兼顾。对于太阳电池来说,为了得到高的转

简述有机硅单体生产的工艺流程

简述有机硅单体生产的工艺流程 金属硅通过破碎成硅粉,和催化剂、氯甲烷一起加入到硫化床,进过洗涤塔滤出渣浆后进过粗 单体塔获得粗单体。 硅粉和氯甲烷为有机硅生产的原料,硅块进过给料机送至鄂式破碎机进行初步破碎,再送至旋风磨,磨成硅粉,筛分后的合格硅粉由气力输送泵或槽车送至单体合成。 硅粉和氯甲烷在流化床内气固相催化反应合成有机硅粗单体,从流化床出来的气固混合物进 过旋风分离器出去大部分粉尘后去洗涤塔,顶部采出的粗单体去粗单体塔进一步分离,粗单体塔地步采出粗单体。 粗单体:混合物,主要含有二甲基二氯硅烷、一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一氯硅烷、一甲基二 氯硅烷、二甲基氯硅烷、高沸物、低沸物等。 粗单体进过脱高塔、脱低塔、二元塔(产品二甲、一甲)、轻分塔(产品轻沸)、含氢塔(产 品:含氢),共沸塔(产品:共沸)、三甲塔(产品三甲)、高沸塔(产品高沸)进行精馏分 离操作。 甲基单体精馏具有分离组分多、组分相对挥发度度小、分离纯度高等特点,装置采用微正压、 先脱高、后脱低、先后分出一甲、二甲的多塔连续工艺、分别获得多种高纯度的甲基单体产品。 简述有机硅基础聚合物(110 硅橡胶和107 硅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应用 110 硅橡胶 二甲加入浓酸循环封闭式管道反应系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低聚硅氧烷(二甲水解物)并释放出氯化氢,氯化氢通过管道输送至其他工段生产氯甲烷或者浓盐酸,低聚硅氧烷 进过萃取、中和、蒸煮、排水处理,得到合格水解物。 水解物经过静置排水后进入裂解釜,在氢氧化钾催化剂的作用下环花重排,经裂解 塔分解出钾盐、线体、得到环体进入脱低塔;脱低塔塔顶采出D3,塔釜液体输送至产品塔;产品塔塔釜返回至水解循环系统水解,塔顶采出DMC。 DMC 和 VMC 混合脱水后,加入封头剂、碱胶发生聚合后经过脱氢脱去低分子得到产品进行包装,即可得到110 甲基乙烯基生胶.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由于硫化活性提高,耐热性和高温抗压缩变形有很大改进,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类硅橡胶,品种牌号也最多。除通用型胶料外,各种专用性和具 有加工特性的硅橡胶,也都以它为基础进行加工配合,如高强度、低压缩变形、导电性、迟燃性、导热性等硅橡胶。这类硅橡胶广泛用于 O 型密封圈、油密封,各种管道、密封剂和粘合剂等。 110 系列硅橡胶可用于制造模压胶、挤出胶、电绝缘胶、阻燃胶等各类混炼胶。 107硅橡胶 原料经过脱水,加入催化剂聚合后,脱去低分子即可进入成品罐储存包装。 连续法生产 将3 个静态混合器串联,组成了连续化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二甲基环硅氧烷先经过 预热,然后在脱气罐中脱水,在用泵经催化剂混合器送至第一静态混合器。在混合器内 物料与催化剂(硅氧烷醇钾溶液)混合。第一混合器温度为 180-190 ℃,压力 1.16MPa ,物料停留时间为 17-24 分钟,在此加入计量的水。随后,在第二静态混合器即中和器内 用磷酸和硅氧烷配制成的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加入中和剂的物料再进入第三静态反应器, 进一步完成中和。最后,中性物料经压力调节阀,再加热提高物料温度,进入脱除挥发 分装置,在真空下除去聚合物中的低分子聚硅氧烷。 7硅橡胶是由硅氧烷单体聚合而成的、其分子两末端带有羟基的有机硅材料。 根据羟基含量高低和粘度不同,可分别用于不同的行业。

半导体硅材料

半导体硅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微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 作为半导体工业基础材料的硅材料工业也将随之发展,而光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使半导体光电子材料的研究加快步伐,所以研究半导体硅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势在必行。现代微电子工业除了对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的要求之外,对硅材料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当今全球超过200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中,95%以上的半导体器件和99%以上的集成电路都是用高纯优质的硅抛光片和外延片制作的。在未来30-50年内,它仍将是集成电路工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材料。半导体硅材料以丰富的资源、优质的特性、日臻完善的工艺以及广泛的用途等而成为了当代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多的半导体材料。 随着国际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 电子工业和半导体工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并且直到20世纪末都保持稳定的15%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作为半导体工业基础材料的硅材料工业也将随之发展,所以研究半导体硅材料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势在必行。

一、半导体硅材料的发展现状 由于半导体的优良性能,使其在射线探测器、整流器、集成电路、硅光电池、传感器等各类电子元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它具有识别、存储、放大、开关和处理电信号及能量转换的功能,而使“半导体硅”实际上成了“微电子”和“现代化电子”的代名词。 二、现代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对半导体硅材料的新要求 随着微电子工业飞速发展, 除了本身对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的要求之外, 同时对硅材料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 对硅片表面附着粒子及微量杂质的要求 随着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其加工线宽也逐步缩小,因此, 对硅片的加工、清洗、包装、储运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对于兆位级器件, 0.10μm的微粒都可能造成器件失效。亚微米级器件要求0.1μm的微粒降到10个/片以下同时要求各种金属杂质如Fe、Cu、Cr、Ni、A1、Na 等, 都要控制在目前分析技术的检测极限以下。 2. 对硅片表面平整度、应力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砷化镓材料

砷化镓材料 1 引言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最早报导的是1910年由Thiel等人研究的InP材料。1952年,德国科学家Welker首次把Ⅲ-Ⅴ族化合物作为一种新的半导体族来研究,并指出它们具有Ge、Si等元素半导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越特性。五十多年来,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微电子和光电子领域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砷化镓(GaAs)材料是目前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因而也是最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是仅次于硅的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能带结构,使砷化镓材料在微波器件和发光器件等方面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砷化镓材料的先进生产技术仍掌握在日本、德国以及美国等国际大公司手中,与国外公司相比国内企业在砷化镓材料生产技术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2 砷化镓材料的性质及用途 砷化镓是典型的直接跃迁型能带结构,导带极小值与价带极大值均处于布里渊区中心,即K=0处,这使其具有较高的电光转换效率,是制备光电器件的优良材料。 在300 K时,砷化镓材料禁带宽度为1.42 eV,远大于锗的0.67 eV和硅的1.12 eV,因此,砷化镓器件可以工作在较高的温度下和承受较大的功率。 砷化镓(GaAs)材料与传统的硅半导体材料相比,它具电子迁移率高、禁带宽度大、直接带隙、消耗功率低等特性,电子迁移率约为硅材料的5.7倍。因此,广泛应用于高频及无线通讯中制做IC器件。所制出的这种高频、高速、防辐射的高温器件,通常应用于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GPS全球导航等领域。除在I C产品应用以外,砷化镓材料也可加入其它元素改变其能带结构使其产生光电效应,制成半导体发光器件,还可以制做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表1 砷化镓材料的主要用途

工业硅安全生产各岗位职责

XXXX硅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各岗位职责 第一章总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企业的每个职工都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总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把安全工作列入公司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亲自主持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批阅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签发有关安全工作的重大决定,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组织制定并实施公司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解决安全措施费用。 5、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充实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定期听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或审批有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6、按规定和事故处理的“三不放过”原则,组织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7、加强对各项安全活动的领导,决定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奖惩。

副总经理安全生产职责(生产副总) 1、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工作,积极引进、采用先进技术和安全生产防护装置,组织研究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 2、督促车间主任落实本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3、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着重抓好重大隐患的整改工作,坚持每周四次安全例会制度,扎实的做好安全工作。 4、在组织新车间、新设施、新设备以及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时,做到“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审查公司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时,应保证切实可行。 6 负责督促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上一级领导。 7、负责召开公司安全生产专项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动态,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无机半导体材料GaAs的结构、制备及应用

无机半导体材料GaAs的结构、制备及应用 姓名:陈建春 年级:2008级应用物理(1) 学号:20084113 天津理工大学理学院 摘要:20世纪50年代,半导体器件的生产主要采用锗单晶材料,到了60年代, 由于硅单晶材料的性能远远超过锗,因而半导体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半导体材料中硅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都是以硅单晶材料为主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如砷化镓、磷化镓、锑化铟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砷化镓具有硅、锗所不具备的能在高温度频下工作的优良特性,它还有更大的禁带宽度和电子迁移率,适合于制造微波体效应器件、高效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因而砷化镓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半导体材料。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半导体化学的研究领域和对象也将不断地扩展。砷化镓(GaAs)是Ⅲ-Ⅴ组化合物半导体中最重要、用途最广的半导体材料。 关键词:GaAs 结构性质制备应用 1. 引言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砷化镓(GaAs)和磷化铟(InP)是微电子和光电子的基础材料,而GaAs则是化合物半导体中最重要、用途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也是目前研究得最成熟、生产量大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由于GaAs具有电子迁移率高、禁带宽度大且为直接带隙,容易制成半绝缘材料、本征载流子浓度低、光电特性好、以及具有耐热、抗辐射性能好和对磁场敏感等优良特性。用GaAs材料制作的器件频率响应好、速度快、工作温度高,能满足集成光电子的需要。它是目前最重要的光电子材料,也是继硅材料之后最重要的微电子材料,它适合于制造高频、高速的器件和电路。 2. 基本结构原理[1] GaAs是一种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它的导带极小值位于k=0处,等能面是球形等能面。导带底电子有效质量是各向同性的。m e*=0.068m0。由于这一导带底对应的能量水平较低,故相应的极值能谷称为下能谷。与此同时,在[100]方向还存在另一极小值,能量比k=0的极小值高0.36eV。由于它的能带曲率小,故对应的电子有效质量大,m e*=1.2m0,该导带的底部能量水平高,故称为上能谷。GaAs的价带极值位于k=0处,而且也有两支在k=0重合。有一支重空穴,一支轻空穴。重空穴所在能带,空穴有效质量为(m p)h=0.45m0;轻空穴所在能带,空穴有效质量为(m p)l=0.082m0。 GaAs的能带结构有下述特点: ①GaAs导带极小值k=0处,价带极大值也在k=0处,为直接带隙型。 对GaAs来说,Eg=1.34eV, 因此GaAs中电子跃迁产生或吸收的光子波长λ=9×

最新工业硅电炉生产和word版本

引用】工业硅电炉设计、生产管理专家—朱尔明 2011-12-19 18:23:34|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程士宝《工业硅电炉设计、生产管理专家—朱尔明》 9000—15000KVA工业硅电炉 主体设备设计和生产技术管理 朱尔明 “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一般是以材料为标志,即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半导体特别是硅的发现和应用使我们的生存条件、社会及生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甚至超过了以前所有材料时代所发生变化的总和,这就是‘硅时代’。我们生活在‘硅时代’仅仅只有半个世纪”。生活中我们的手机、电视机、电脑、数码产品,乘坐的飞机、汽车、轮船,航空领域的卫星、飞船、火箭等等,都与硅有关,还有当前炙手可热的材料名词如光伏材料、单晶硅、多晶硅、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铝合金等等随处可见、不绝于耳。这些与硅有关的材料实际都离不开基础材料?——工业硅(金属硅)。 工业硅从实验室研究到规模化生产,是从1938年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台 2000KVA单相单电极电炉工业硅工厂开始的。随后法国、日本、加拿大、美国、挪威和巴西等都相继建设了工业硅厂。 中国工业硅生产始于1957年的抚顺铝厂。70年代中期又在贵州遵义和青海民和建设工业硅厂。到1989年底,工业硅电炉总装机容量已达数十万kVA,最大工业硅厂年产能力为1万t。90年代后期国内开始大量建设6300KVA工业硅炉,进入2000年后建设8000—10000KVA的,最近3年开始大量建设12500—16500KVA的,有几个规模大的硅企业比如云南永昌、河南昇阳分别引进德马克和南非技术,建设了容量为25000KVA和39000KVA的工业硅电炉。纵观国内,虽然工业硅设备技术和生产水平得到了很大促进和发展,但是工业硅行业的总体设计技术和工艺管理水平依然参差不齐,认识上也有很大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在同一个地方,有的厂的设备运行非常正常、各项指标好,而另一个厂的设备运行状况和各项指标很不理想的关键原因所在。 工业硅行业有句俗语:“原料是基础,设备是条件,操作是关键,管理是保障。”下面我就比较普遍的9000—15000KVA工业硅炉设备、原料、操作、管理4个方面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从设计和生产管理的角度与大家探讨学习,相互交流提高,为中国硅业蓬勃发展而努力。 一、9000—15000KVA工业硅炉的合理设计

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知识.1

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知识讲座 培训大纲 什么是半导体? 导体(Conductor) 导体是指很容易传导电流的物质 绝缘体(Insolator) 是指极不容易或根本不导电的一类物质 半导体(Semiconductor)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且具备半导体的基本特性的一类材料。 半导体硅材料的电性能特点 硅材料的电性能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它对温度的变化十分灵敏; 二是微量杂质的存在对电阻率的影响十分显著; 三是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在受光照时会改变其数值的大小。 综上所述,半导体的电阻率数值对温度、杂质和光照三个外部条件变化有较高的敏感性。半导体材料的分类 元素半导体 化合物半导体 有机半导体 无定形半导体 迄今为止,工艺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前两类半导体材料,尤其是半导体硅材料,占整个半导体材料用量的90%以上。硅材料是世界新材料中工艺最为成熟、使用量最大的半导体材料。它的实验室纯度可接近本征硅,即12个“九”,即使是大工业生产也可以到7—9个“九”的纯度。 半导体硅材料的制备 冶金级硅(工业硅)的制备 冶金级硅是将比较纯净的SiO2矿石和木炭或石油焦一起放入电弧炉里,在电孤加热的情况下进行还原而制成。 其反应式是: SiO2+2C →Si+2CO 普通冶金级硅的纯度大约是2~3个“九”。目前市面上也有号称4~5个“九”纯度的冶金级硅,那是通过多次“冶金法”或称为“物理法”提纯后获得的。 多晶硅的制备 目前全世界多晶硅的生产方法大体有三种:一是改良的西门子法;二是硅烷法;三是粒状硅法。 改良的西门子法生产半导体级多晶硅: 这是目前全球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采用的方法,知名的企业有美国的Harmlock、日本的TOKUYAMA、三菱公司、德国的瓦克公司以及乌克兰和MEMC意大利的多晶硅厂。全球80%以上的多晶硅是用此法生产的。其工艺流程是: 原料硅破碎筛分(80目)沸腾氯化制成液态的SiHCl3 粗馏提纯精馏提纯氢还原棒状多晶硅破碎洁净分装。 经验上,新建设一座多晶硅厂需要30—36个月时间,而老厂扩建生产线也需要大约14—18

关于半导体材料硅和砷化镓的钎焊

关于半导体材料硅和砷化镓的钎焊 半导体材料种类繁多,但除硅与砷化镓外,工业上利用钎焊技术进行链接的并不多。再者,半导体材料的特性与所含杂质的成分和数量有关。两种材料之间必须保证是欧姆接触。为了保证材料的性质不变,在钎焊过程中,钎焊温度必须低于母材的最高工作温度。钎焊方法分两种:一种为普通软钎焊,即用钎料片放置于半导体材料和管壳或引线之间进行钎焊;另一种为共晶钎焊,即在半导体材料上覆盖多层金属膜,升温过程中金属膜之间互相扩散成共晶成分,当温度达到共晶熔化温度时,金属膜融化使半导体材料与管壳等连到一起。半导体材料的钎焊一般都在保护气氛中进行。钎焊温度通常不超过450℃。 半导体材料是电阻率介于导体(主要是金属)和非导体(电介质)之间的一类物质。它们的点阻力介于10-4~109Ω·cm之间。 半导体材料的应用特性极大地依赖于其中所含的微量杂质。若半导体材料中的杂质含量从10-9变到10-2,则它的电导率会变化数百万倍。半导体材料的另一个特征是,它传导电流时不仅依靠电荷——电子,而且依靠在数量上与电子相等的正电荷——空穴。电子导电性称为n型导电性,空穴导电性称为p型导电性。 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材料种类繁多,按化学成分可分成六类。 1.元素半导体材料。元素半导体材料有硼(B)、碳(C)、硅(Si)、锗(Ge)、锡(Sn)、磷(P)、砷(As)、锑(Sb)、硫(S)、硒(Se)、碲(Te)和碘(I)等十二种元素。硅、锗、硒是常用元素半导体材料。 硒是最早使用的元素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制造硒整流器,硒光电池和静电复印半导体。 锗是一种稀有元素,是工业上最先实用化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在地壳中含量极少,大约为百万分之二,而且极为分散,因此料源十分贫乏。锗的禁带宽度(0.67eV)比硅的宽度(1.08eV)小,因而锗器件的最高工作温度(≈100℃)较硅器件(≈250℃)低;锗的电阻率范围较硅小三个数量级;用于制造器件的品种少,不宜制作高反向耐压的大功率器件。因此在半导体器件的应用上大部分已被硅代替。 硅是一种性能优越、资源丰富、工艺成熟和应用广泛的元素半导体材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称为主要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二极管、整流元件、光电池、粒子探测器等。 2.二元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这类材料包括Ⅲ-Ⅴ族、Ⅱ-Ⅵ族、Ⅳ-Ⅳ族、Ⅴ-Ⅳ族、Ⅴ-Ⅴ族、Ⅴ-Ⅵ族等化合物 Ⅲ-Ⅴ族化合物有氮化镓(GaN)、磷化镓(GaP)、砷化镓(GaAs)、锑化铟(InSb)等; Ⅱ-Ⅵ族化合物有硫化镉(CdS)、硫化锌(ZnS)等;Ⅳ-Ⅳ族化合物有碳化硅(SiC)等; Ⅴ-Ⅳ族化合物如硒化铋(Bi2Se3)、Ⅴ-Ⅴ族化合物如锑化铋(BiSb)、Ⅴ-Ⅵ族化合物如碲化锑等。 在二元化合物半导体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是砷化镓。它的禁带宽度比锗、硅都大,所以最高工作温度可达450℃;并且它的电子迁移率高,是高温、高频、抗辐射、低噪音器件的良好材料。砷化镓的能带具有双能谷结构,适合于制作体效应器件。砷化镓也是制作高效率激光器和红外线光源的良好材料,砷化镓还广泛用于制作其他微波器件,用砷化镓还可以制得高速集成电路。 3.固溶体半导体材料。此种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或化合物溶合而成的材料。目前应用较多的是Ⅲ-Ⅴ族化合物或Ⅱ-Ⅵ族化合物组成的固溶体。前者有镓砷磷(CaAs、1-xPx)、镓铝砷(Ca、1-xAl x As)和铟镓磷(In、1-xGaxP)等;后者有碲镉汞(Hg、1-xCd x 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