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幼虫不明死亡原因的初步探索

黄粉虫幼虫不明死亡原因的初步探索
黄粉虫幼虫不明死亡原因的初步探索

黄粉虫可食用有机塑料研究

黄粉虫可食用有机塑料研究 马晓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摘要:目前有机塑料污染问题已非常严峻,处理有机塑料带来的污染是各国研究的主要问题,而目前各国大面积的处理废弃有机塑料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如何更科学的治理有机塑料污染问题是科学家们探讨的热点,而本文利用黄粉虫可以食用有机塑料的发现,进一步通过实验对此种方法进行研究,并为人类处理塑料垃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黄粉虫有机塑料白色污染治理 1、有机塑料的用途及主要处理方法 1.1主要用途 有机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塑料制品自从被研制开发以来,由于其集金属的坚硬性、木材的轻便性、玻璃的透明性、陶瓷的防腐性以及绝缘性等等优点而被广泛利用。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手提袋子、口杯、牙刷……大到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国防、建筑等各行各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塑料被我们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但是随着塑料制品数量的大幅度上升,有机塑料随即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在城市、旅游景点、甚至乡村随处可见的废旧塑料袋,破坏风景。还有,大量的塑料袋子被埋在地下,由于其构成分子的稳固性,长期滞留在土壤中(分解要经过100-200年),影响土质结构,更直接影响庄稼收成。另外,塑料垃圾中含有许多有害成分,随着雨水流入江河,污染水体。近些年,废旧塑料带来的问题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白色污染”。 1.2目前主要处理方法 目前,各国在城市塑料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主要采用填埋、焚烧和回收再利用三种方法。从处理的效果来看,这三种方法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首先,填埋会引起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今后难再利用。废旧塑料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物质,如聚氯乙烯含有氯元素,燃烧后则污染空气,破坏大自然。并且随着焚烧的进行,气体放出大量的热量,易损坏焚烧设备。虽然回收利用可以节省资源,减少城市生活垃圾,但是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大部分的回收塑料已经很脏,回收率很低。从节省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两方面考虑,能够更加有效更加科学的解决塑料问题已经是各国探讨并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出现三种类型的可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化学降解塑料和光照降解塑料。这些新型的塑料的研制和开发是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的事情,从生态上讲,这些新型的塑料产品更加科学,从经济上来看,研究这些还要花费大量的经济财力来完成。那么究竟有没有更加简单方便并且节省能源的方法呢? 2、黄粉虫可食用有机塑料的发现 2.1黄粉虫食用塑料发现 在高中时期我曾被这样一条新闻吸引,西安市第八中学一个叫陈重光的学生发现黄粉虫可食用有机塑料。据报道,陈重光是无意间发现黄粉虫可取食泡沫塑料,为了证明她的发现,她利用这个发现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利用现有条件检测黄粉虫是否可以消化和吸收泡沫塑料,以及吸收后是否可以增加体重,能否正常生

黄粉虫卵、幼虫、蛹、蛾四个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黄粉虫卵、幼虫、蛹、蛾四个阶段饲养 管理要点 黄粉虫是现在养殖效益很高的一种虫子,黄粉虫在饲养过程中,主要分为四个管理阶段,分别是卵、幼虫、蛹、蛾。为了有效防止卵被雌虫吃掉,蛹被幼虫吃掉,应分龄饲养,分期管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1、卵 黄粉虫的卵在25℃-30℃时经5-7天即孵化出幼虫。换收接卵纸时,要将同一天换收的纸叠放同一个幼虫盒内,让卵自然孵化。10天左右即可全部孵出幼虫,然后将卵纸逐一抽出抖掉幼虫,放入养虫盒,进行饲养。 2、幼虫 刚孵出的幼虫2天后开始进食。如果温度在25℃-30℃饲料含水量在13%-18%,大约8天蜕去第一次皮,变为二龄幼虫,体长增至5mm。3龄以前可不添加饲料,接卵纸上抖下来的饲料足够食用,但每天要适当喂一些切碎的白菜茎或瓜果皮。当原饲料基本吃光后,要过一次50目虫筛,将虫灰筛出,虫子仍放回养虫盒,并开始饲喂。每2~3天撒麸皮一次,同时添加切碎的蔬菜、瓜果皮。5~7

天用50目或40目虫筛筛虫一次后,再添加麸皮与瓜菜。随着龄期的增长,食量逐渐加大,至6龄左右应分成两盒饲养。幼虫在饲养前期,每隔15天清理一次虫粪,中后期3~5天清理一次。因黄粉虫脱皮数次,饲养箱内经常有大量虫皮集中在虫体上面,清理虫粪时应一并清理掉。幼虫在蜕皮过程中,每蜕皮一次体长明显增大,在适宜的温度25℃-28℃,空气湿度50%-90%时,8龄幼虫约10天即变成蛹。 3、蛹 幼虫长到约50天后,长2~3cm,开始化蛹。刚变成的蛹为乳白色,以后逐渐变黄、变硬,长约16mm,头大尾小,两边有棱角。蛹停食少动,有被大龄幼虫咬死的可能,也不利于脱皮变成成虫,因此每天要及时把蛹与幼虫分开。挑出成蛹按日龄不同分别放在撒有1厘米厚的粗片麸皮的成虫产卵盒里。放蛹厚度以铺平1~2层为宜,太厚会引起窒息死亡。放蛹后每天要检查,随时除去变黑、变红和软化的死蛹。 4、蛾 在20℃以上时,经6~7天,蛹即脱皮变成成虫。在羽化过程中,及时挑除死虫、伤残虫和羽化皮,并贴上日龄标签。刚羽化蛾子为乳白色,头部金黄色,身体幼嫩,不太活跃,也不进食,以后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教学案例【提出问题】 为什么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幼虫表面呈金黄色,喜群集,常常聚集在粮堆中或其食料的下方。成虫为深褐色,不能飞,善爬行,喜欢群集栖息。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我给学生提供如上资料,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开阔学生思路。也注意到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表述,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最后确定探究的问题是“为什么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作出假设】 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性,光对它的生活有影响。 友情提示 1.实验中应给黄粉虫幼虫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利用试验台上准备的器材)如何设计? 2.除了以上因素其他因素是否要保持一致?举例说明。

3.往实验装置中放黄粉虫幼虫时,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4.放入黄粉虫幼虫后,立刻统计数值是否可以?为什么? 5.只统计一次数值是否可以,为什么?应该如何做? ※实验中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完整的探究实验,对于实验的程序、原则都不清楚,实验细节考虑不周全。我的做法是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提示(如上的友情提示),帮助学生梳理出实验的大体思路,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 【制定计划】 1.设置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放入10只黄粉虫幼虫 3.静置片刻后,每隔一分钟统计阴暗和光亮处的黄粉虫幼虫数量,填入表格。 设计意图:以上只是实验的主要思路,教师要引领学生考虑到具体的细节,比如如何实现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环境中的光线是否需要考虑,黄粉虫放在哪儿,等等。 【实施计划】 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验。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进实验室亲自动手实验,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我通常提前辅导一下小组长,让他们在小组内发挥“主持人”兼“指

黄粉虫

经济昆虫黄粉虫初探 摘要:本文对我国黄粉虫Tenebrio m olitor (L. )的养殖历史,形态鉴定特征,生物学习性,饲养方法以及实用价值做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该种资源昆虫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黄粉虫养殖实用价值发展前景 黄粉虫Tenebrio m olitor (L. )属鞘翅目、拟步甲科,别名面包虫、高蛋白虫等,世界性分布,原产于美洲, 20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传入我国。原为贮藏物害虫,国内于1963年开始研究与描述,为分类鉴定提供了依据。。黄粉虫的人工饲养已有100余年历史,国内外均有民间饲养的记载,是一种传统活体饵料。目前主要作为新型动物蛋白来源、科学研究材料,在饲料、食品和医药保健品以及抗菌蛋白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进入新世纪,黄粉虫的资源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发掘和重视, 2001~2003年国家农业部将“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列入丰收计划项目,使黄粉虫的人工生产养殖技术向高效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发展,并且涌现出许多专业化的公司和企业,带动了产业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这一珍贵昆虫蛋白资源的利用[1]。 1.形态特征 黄粉虫属于全变态类昆虫,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成虫、卵、幼虫、蛹4个阶段。 1.1 成虫 体长约15~20毫米,虫体为长椭圆形,体色初羽化时为乳白色,后逐渐变为黄白色、黄褐色、黑褐色,最后呈黑赤褐色即为性成熟期,开始进行交配。体面多密集黑斑点,无毛,有光泽。黄粉虫成虫食性杂。不能飞行,爬行速度快。喜黑暗,怕光,夜间活动较多。在一定条件下,成虫有自相残杀习性,但比幼虫要轻得多。初羽化的成虫为乳白色,隔2天后逐渐变为坚硬的黄褐、红褐,4~5天后变为黑色,开始交配、产卵。成虫的寿命在50~160天,一般寿命为60~90天,平均寿命达50天以上。 1.2 卵 卵长1~1.5毫米,长圆形,乳白色,卵壳较脆软,易破裂。黄粉虫成虫在产卵的同时分泌大量黏液,包裹于卵壳外,粘附食物碎屑及粪便,可以起到保护卵的作用,同时可以保证幼虫孵化后及时直接食用饲料和卵壳。卵常产于饲料或粉状物中。 1.3 幼虫 幼虫初孵化时仅有2~3毫米,为乳白色;以后随着龄期的增加,体长增加;各龄幼虫在蜕皮时为乳白色,随着生长,体色加深,逐步变为黄白色、浅黄褐色;老熟幼虫一般体长28~35毫米,身体前后粗细基本一致,体径约为5~7毫米,体壁较硬,无大毛,有光泽;虫体为黄褐色。头壳较硬,为深褐色。幼虫生长期一般为80~130天,。幼虫蜕皮时常爬浮于群体及饲料的表面。,幼虫耐饥可达6个月以上。在饲料供给量不足或水分缺乏的情况下,幼虫自相残杀的习性表现更加充分。 1.4 蛹 长约15~19毫米,乳白色或黄褐色,无毛,有光泽。腹部末节腹面有一对不分节的乳状突,雌蛹乳突大而明显,端部扁平,向两边弯曲,雄蛹乳突较小,不

虫草菌感染代寄主昆虫黄粉虫的研究

第4卷第5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No.5 2003年10月JOU RN AL O F BEIHU A U N IV ERSIT Y(N atural Science)Oct.2003 文章编号:1009-4822(2003)05-0433-02 虫草菌感染代寄主昆虫黄粉虫的研究 潘丽梅1,贾春生1,王敏2,王广发3,刘春富4 (1.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吉林132013;2.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林蚕指导站,江苏扬州225000; 3.吉林省白石山林业局营林处,吉林吉林132503; 4.敦化市林业局江东苗圃,吉林敦化133700) 摘要:对冬虫夏草菌进行培养、纯化、液体培养,使其繁殖扩大,并制成孢子悬浮液;对寄主昆虫)黄粉虫进行人工饲养、接种感染等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发现,代寄主昆虫被感染率达到30%,感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冬虫夏草;感染;黄粉虫 中图分类号:S567.35文献标识码:A 冬虫夏草[Cordy cep s sinensis(Berkeley)Sacc.],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属于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ta)、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 s).冬虫夏草为名贵中药材,以全草入药. 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是最近几年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至今为止在完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冬虫夏草菌感染寄主幼虫,使之产生与天然冬虫夏草相同的子实体的研究工作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是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试验,阐述了黄粉虫感染虫草菌的过程. 1材料与方法 1.1菌种 本试验菌种来自华中农业大学菌种保藏中心,经斜面培养、纯化和三角瓶液体扩大培养. 液体培养:为了获取在接种时所需的孢子悬浮液,首先将分离出的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在液体培养过程中不断分生出孢子,孢子悬浮于液体培养基表面.这样的孢子悬浮液喷洒在寄主昆虫的身体上和食物中,才能逐步将昆虫感染.采取振荡培养方法,将静止一段时间的装有虫草菌的三角瓶置入振荡培养箱中,调节温度至25e,转速为120r/m in进行振荡培养,在振荡培养期间,定期进行观察,3d后,在培养液中有菌丝球出现,10d后菌丝球长满液体表面,液体培养完成.将培养出的虫草菌放入冰箱中备用. 1.2寄主昆虫)))黄粉虫 黄粉虫[Tem mibr io molitor Linne.]属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粉虫属.大多生活在各种农林产品库房中,种源常见,容易饲养.黄粉虫的生长过程分成虫、卵、幼虫、蛹4个虫态期.幼虫一般体长29~35 mm,体壁较硬无大毛、有光泽,虫体为黄褐色,节间和腹面为黄白色,头壳较硬,为深褐色.各足转节腹面,近端有2根粗刺.在自然界中,黄粉虫1a发生1代,越冬幼虫3月中旬至4月化蛹,5月中旬羽化并产卵.在实验室中饲养,一般1a可发生2~4代,黄粉虫的幼虫的生长期为85~130d,经过10~15个龄期. 1.3菌龄与接种浓度 将混有菌丝段的孢子悬浮液稀释到30%.冬虫夏草一般在寄主蝙蝠蛾二龄幼虫期易被虫草菌感染,因此,接种时间应在幼虫阶段进行.接种方法:先用冬虫夏草的子囊孢子制成较浓的孢子悬浮液,用喷雾器将其均匀地喷到10龄黄粉虫幼虫体上,每d喷2~3次,共喷3d.喷洒时应在阴天或傍晚太阳落山时进行,也可选择在晚上8时左右进行喷洒,因为这时幼虫活动较盛.为了获得较大的感染机会还应在幼虫的收稿日期:2002-07-22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20020624) 作者简介:潘丽梅(1963-),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病原真菌、细菌鉴定,食、药用菌开发利用研究.

昆虫蛋白质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第21卷 第2期中 南 林 学 院 学 报V o l.21 N o.2 2001年6月JOU RNAL O F CEN TRAL SOU TH FOR ESTR Y UN I V ER S IT Y Jun.2001 α[文章编号]1000-2502(2001)02-0086-05 昆虫蛋白质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魏美才,刘高强 (中南林学院昆虫资源研究所,中国湖南株洲412006) [摘 要] 昆虫是一类蕴藏着大量高品质动物蛋白的生物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和应用潜力.从食用昆虫学的产生、昆虫源食品的开发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等方面综述了昆虫源食品的开发与研究进展;并对一些常见的饲用昆虫,如蝇蛆、黄粉虫、蚕蛹、蝗虫、蝼蛄等的开发与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最后对昆虫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前景作了展望,指出:对一些重大害虫采取蛋白质资源化管理研究和利用高新技术来生产高价值的昆虫蛋白将是21世纪昆虫蛋白质资源开发的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 昆虫;蛋白质;资源开发;资源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S969.9 [文献标识码] A The Research and Explo ita tion of I n sect Prote i n W E IM ei2cai,L I U Gao2qiang (Institute of Entomo reso logy of CSFU,Zhuzhou412006,H unan,Ch ina) Abstract:Insect is a k ind of po tential bi o resource w ith p lenty of h igh quality p ro tein.In th is paper,the advances on the research and exp lo itati on of insect food are review ed including the birth of Edible Entomo logy,basic research on exp lo itati on and industrializati on of insect food.T he advances on exp lo itati on of som e common insects fo r food such as M usca d o m estica L.,T enebrio m olitor L., B o m by x m oril,locusts,G ry llota lp a orien ta lis bu r m eister,etc.are also review ed.T he p ro spects fo r exp lo itati on of insect p ro tein is review ed in the end of the paper.It is po inted out that the research of m anagem ent of som e seri ous insect pests as a k ind of p ro tein resource and p roducing h igh value insect p ro tein by bi o techno logy are i m po rtant dom ains on exp lo itati on of insect p ro tein in the21st century. Key words:insect;p ro tein;resources exp lo itati on;m anagem ent of resources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已面临各种资源危机.其中蛋白质资源短缺已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状况尤其严重.目前我国人均膳食中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量与世界水平相去甚远,仅相当于经济发达国家的1 5~1 8[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高品位动物蛋白质的需求量将愈来愈大,届时我国将面临严重的蛋白质资源危机.因此,寻求新的蛋白质资源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类群,具有食物转化率高、繁殖速度快和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大且最具开发潜力的动物蛋白源[2~5].大量的营养分析结果表明,许多昆虫干体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如蝇蛆达61%、蚕蛹达71%、蝴蝶达75%、蟋蟀达75%、蝉达72%、蚂蚁达67%,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如黄蜂达81%等[6].这些昆虫的蛋白质含量远大于鸡、鱼、猪肉和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与牛肝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差无几.更重要的是昆虫蛋白质中氨基酸组分分布的比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的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模式非常接近.因此,昆虫是一类高品质的动物蛋白质资源[7],它的开发与利用将为人类解决食品和饲料工业的蛋白质资源危机做出巨大贡献.本文将全面综述昆虫蛋白质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α [收稿日期]2000210216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第98JJY2010项资助课题的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魏美才(1966-),男,江苏徐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森林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

黄粉虫养殖(骗子)技术

黄粉虫养殖(骗子)技术 注意:如果你想养殖黄粉虫和蜈蚣的建议你上网查一下“养殖蜈蚣的骗局”!本文档只作理想主义者的参考!(很多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黄粉虫简单介绍 黄粉虫属干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虫科昆虫。原产北美洲,50年代从苏联引进我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合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据《中药科技报》报道)。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有人声称试验后:它是养殖蜘蛛、蜈蚣、蝎子、蛇以及家禽家畜的最佳饲料,用黄粉虫作饲料基本能够让它们快速生长发育和繁殖。因其营养丰富又称面包虫、蛋白虫,其营养价值远远超出同类科目的其他昆虫,可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国内外著名动物园都用其作为繁殖名贵珍禽、水产的肉食饲料之一。

由于黄粉虫体内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汁多体软、生活力强,极易饲养。故被国家的动物园以及各地养殖场选作上好饲料。老熟幼虫最大体长可达到7公分,单条虫重1.3g---1.5g黄粉虫具有食性杂、适应能力强、生长快,生命力强,繁殖率高等特点,其主要食物为麦麸、玉米面、农作物秸秆、蔬菜等。人工饲养方法简单,具有经济效益高饲料来源广,设施简单,易饲养、易管理,无疫病,适应农村、城镇居民饲养的特点 二、黄粉虫的用途 1、作原形食品与面包; 2、替代鱼骨粉、肉骨粉作蛋白饲料; 3、作调味品,制作各种方便面调料; 4、用干特种养殖,如饲喂林蛙、蜈蚣、蝎子、蛤蚧、鳖、鳝鱼、蜗牛、壁虎和蛇及各类观赏鱼等 5、制作小食品如月饼、锅巴、饼干等; 6、制作成汉虾酱 7、制作各种菜肴; 8、大麦虫油脂可制备降低血液胆固醇的药物、人造奶油、表面活性剂中间体等,同时也可用于制皂、大古油及增塑 9、制作复合氨基酸口服液; 10、制作营养保健酒; 11.虫蜕、成虫壳可提取甲壳素、生产壳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替代激素和抗生素 12、虫粪可作高效生物有机肥、用作诱食剂、饲料添加剂、高效花肥等。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黄粉生活性蛋白不仅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着特殊作用的几丁质、抗菌肤防御素和外源性凝集素;还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种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且与人的正常比例一致,很容易被吸收和利用。用大麦虫做的食品味道鲜,营养高;国外著名生物制品企业都用大麦虫制作营养保健品,可提高人体免疫为,抗疲劳,延缓衰老降低血脂抗癌等功效。 三、黄粉虫生活习性 黄粉虫生性好动,昼夜都有活动现象一般发生3一4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冬季仍能正常发育。黄粉虫对气温的要求以26-30摄氏度最合适。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群体密度很高,几乎是堆积式养殖,因此群体内温度往往比气温高出8—10摄氏度,当室内气温达到26摄氏度时,黄粉虫便己感觉不适,当室内气温高于32摄氏度时,黄粉虫的幼虫有可能受热而死,此时应紧急降温或紧急疏散群体。黄粉虫相对较耐低温,幼虫在8摄氏度时即开始生长,老龄幼虫在零下4摄氏度时也不会冻死,但低龄幼虫在0摄氏度时便有可能冻死。 黄粉虫卵期7-8天,幼虫期122天,蛹期8天,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133天;在28-30℃下卵期3-6天,幼虫期100天,蛹期6天,卵发育至成虫只需110天。幼虫对饲料最佳湿度要求为15%,低干10%时,黄粉虫仍能在饲料中生存,只是生长慢些,空气的最佳相对湿度要求为70%。当饲料湿度高于18%,空气湿度高于85%时,黄粉虫生长速度减慢,且容易患病,成虫尤其如此。湿度对其繁殖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以60-70%为适宜,过高湿度达90%时,幼虫生长到2-3龄即大部分死亡,低于50%时,产卵量大量减少。成虫羽化率达90%以上,性别比1: 1,喜群居性喜暗光,黄昏后洗动较盛。羽化后的经3天交尾产卵,夜间产卵在饲料上面,每条雌虫可产卵约200余粒,常数十粒粘在一起,表面粘有食料碎屑物,卵壳薄而软,雌虫寿命1-3个月不等,产卵一半月后,产卵量下降,可以淘汰。黄粉虫属杂食性昆虫,各种粮食、油料作物的籽实类,糠数类,渣饼类,各种叶菜类,某些树叶,豆科作物的茎叶及一些昆虫尸体等皆可成为其食物,饲养黄粉虫时,通常以数皮、米糠加上菜叶为主要饲料。 (四)黄粉虫养殖技术 1,养殖技术 〔一)成虫期蛹羽化成虫的过程大约3--7天,头、胸、足、翅先羽出,腹、尾后羽出。因为是同步挑蛹羽化,所以几天内可全部完成羽化,刚羽化的成虫很稚嫩,不大活动约5天后体色变深,鞘翅变硬。雄雌成虫群集交尾时一般都在暗处,交尾时间较长,产卵时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产出,这个时期最好不要随意搅动。发现筛盘底部附着一层卵粒时,就可以换盘。这时将成虫筛卵后放在盛有饲料的另一盘中,拨出死虫。5---7天换一次卵盘。成虫存活期在50天左右,产卵期的成虫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水分,所以必须及时添加麦数子和菜,也可增加点鱼粉。若营养不足,成虫间会互相咬杀,造成损失。

黄粉虫营养成分分析及黄粉虫应用开发可行性研究

黄粉虫营养成分分析及黄粉虫应用开发可行性研究 李东亓珊陈婕李颖辉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100054 文摘:该文综述了黄粉虫的生物学位置、形态及生长期、人工养殖等,分析了黄粉虫的营养成分,并对黄粉虫作为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前景、黄粉虫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黄粉虫、食品新资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have reviewed the biological classificati on, morphology, growth period, and artificial feed of the Tenebrio mo litor Linnaeus(TmL). The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the TmL was anal yzed. As a resul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 ilization of TmL were introduced. The TmL could be used as a new food resource. Keywords: 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 new food resource 前言 世界上可食用的昆虫种类有几百种, 墨西哥就有245种, 我国早在 2000 多年前的《周礼·天宫》中就有食“虫氏”(蚂蚁)?的记载。?邹树文所著的《中国昆虫学史》中列出了23种可食用昆虫以及食用方法。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且生物量巨大的生物类群, 昆虫具有食物转换率高、繁殖速度快(?如一只蚁王每日产卵340颗)、蛋白质含量高( 一般在30?%─72%)等特点。在种类繁多的昆虫中, 有些昆虫含有特殊的有效成分, 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有可能成为新一代保健食品新资源。 现代可食用昆虫的开发始于德国,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粮食不足, 德国研究人员试图用昆虫来生产食品。此后的许多研究和资料则来自于饲用昆虫和药用昆虫的研究。60年代, Calvert 等分析了家蝇蛹的营养成分, 探讨了作为

黄粉虫幼虫饲养管理要点

黄粉虫幼虫饲养管理要点 一、幼虫日常管理: 在幼虫的养殖过程中,掌握好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幼虫生长的速度、虫体质量、经济效益等问题。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以下有关事项: (1)注意分养: 基本同龄的幼虫应在一起饲养,便于饲喂、销售、评级,如旺盛时幼虫需要补充营养,老熟幼虫则不需要。幼虫每蜕一次皮,就要及时更换饲料,及时筛粪,添加新饲料。 (2)注意独养: 有的幼虫生长到5龄以后就要开始变蛹,应将蛹及时从饲养箱中拣出,防止被其他幼虫咬伤。(3)注意厚度: 在夏季,饲养箱中幼虫的厚度不能超过3厘米,以免发热造成死亡; (4)注意清洁: 饲养箱应经常保持清洁,要及时清除死去的幼虫,除去幼虫的蜕皮和粪便。清理的方法是:在准备清理的前三天不要向饲养箱内投放饲料,尽量让其将原来的食料吃净。然后用不同规格的筛子清理虫粪和分离虫子。 (5)注意管理: 随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管理方法也不相同,如天气温度高,幼虫生长旺盛,要有充足水分,必须多喂含水分多的青饲料,要注意通风降温。冬季需要减少喂青饲料,要防寒保温。(6)注意防病: 夏天高温多雨季节,要注意防治螨虫与黑腐病;冬季燃煤升温湿度低,要注意防治干枯病;投喂青饲料时要筛净虫粪,预防发生黑头病。 幼虫饲喂: 幼虫的饲料广泛而杂,较耐粗饲。幼虫喜吃麦麸、米糠、豆粕、玉米皮等,还能吃各种杂食,如弃掉的瓜皮、果皮、蔬菜叶、树叶、野草等。喂养青饲料要根据气温而定,气温高多喂,气温低少喂。投喂时间一般在傍晚,因晚上活动强烈,是觅食的最佳时间。 饲料在加工时,可先将各种饲料及添加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0%的清水(复合维生素可加入水中搅匀),拌匀后再晾干备用。对于淀粉含量较多的饲料,可先用65%的开水将其烫拌后再与其它饲料拌匀,晾干后备用,但维生素一定不能用开水烫。饲料加工后含水量一般不能超过18%,以防发霉变质,对于已经发霉及生虫的饲料也不要扔弃,经过处理后就能投喂。处理方法有阳光处理、高温处理与低温处理三种方法:阳光处理是及时晾晒,高温处理是放置于烘箱及烤炉中50℃—60℃左右的温度,经过30分钟烘烤至干燥就能使用了。低温处理是将生有害虫的饲料用塑料袋密封后,放入冰箱中在-10℃以下冷冻3~5个小时,将害虫杀死后再晾干就能使用了。 此期要加强管理,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管理方法是: (1)当肉眼能看清幼虫体形时,要进行加温、增湿,促使其生长发育。升温可采取加大密度方法。增湿是定时(每天数次)向饲养箱喷雾洒水。但量要小,不能出现明水。在饲料中加大水分也能增湿。 (2)给幼虫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并给予大量青饲料 (3)大小幼虫分开饲养,以免发生互残现象。 (4)此期适宜温度为24℃~35℃,空气湿度60%~75%,饲料湿度10%—15%。 二、小幼虫饲养管理: 小幼虫刚孵出时,体长约2毫米。它啃食部分卵壳后爬至孵化箱麦麸内,以麸皮为食。此时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教学设计doc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漳州正兴学校郑朝阳 选题背景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体验探究的过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认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且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非生物因素的种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2、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认同科学探究的严谨和求实。 3、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猜想和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探究准备 1 实验材料选择 环境对生物生活影响的事例很多, 为什么选择黄粉虫幼虫呢? 一是黄粉虫幼虫非常活泼, 对光照反应较为迅速, 容易观察到。 二是黄粉虫幼虫比较容易获得, 在花鸟鱼虫市场等地, 可以方便买到, 并且价格便宜。 三是黄粉虫幼虫在实验室饲养管理简单, 而且幼虫的生长期较长,可达120天,可在20℃~30℃范围内正常生活, 可用用麦麸、菜叶等饲料饲养。 四是黄粉虫幼虫个体大小比较适中,幼虫一般体长约25~35mm,身体前后 粗细基本一致,约3~5mm,体壁较硬,实验中操作比较容易。 2课前准备 让学生提前获得20条黄粉虫进行饲养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学习兴趣。这个过程不亚于课堂实验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请学生欣赏“环境条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录像故事,并思考光照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2、学生认真思考,认识到生物的生活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出课题。 二、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什么影响? (三)实验探究 课前在每个实验台上放一个培养皿,里面分别放置十至十五只黄粉虫幼虫和一些食料。 1、请学生观察它们的活动情况,并提示学生用手电筒照射黄粉虫幼虫,注意黄粉虫幼虫有什么反应,根据观察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

国内外杀虫植物研究进展

植保土肥表1 不同药剂方案的防效对比 处理 炭疽病病果数/个蚜虫头数/头瘿螨头数/头木虱头数/头 05-1806-0506-2107-1005-1806-0506-2107-1005-1806-0506-2107-1005-1806-0506-2107-10 A00014.6620.337.668.6612.0005.338.668.0038.33616.661.00B00011.0015.006.338.0016.3306.0012.0014.3318.66300C00013.6619.6610.0010.667.33012.0011.004.3319.00900CK00057.3352.6779.0094.6678.33217.6620.0023.0053.334864.3343.33 喷药18 d内,B药剂方案和C药剂方案的药效持续时间很短,而A药剂方案则相对较长,直至最后一个观察期。可见,A药剂方案即印柬素·苦参碱(1.00%浓度)1 000倍液配以核苷酸(0.05%浓度)600倍液在防治枸杞木虱方面的表现是最为显著的。 4 结论及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个不同药剂方案中,印柬素·苦参碱(1.00%浓度)1 000倍液配以核苷酸(0.05%浓度)600倍液在防治枸杞炭疽病、枸杞瘦螨、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等枸杞病虫害方面的的效果是最为显著的,它具备低毒、无残留且药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这种生物农药可以成为生产绿色、有机食品(药材)的首选药剂之一,建议在种植枸杞等植物药材(食材)中推官使用。 1 杀虫植物种类 在大力提倡“绿色农业,绿色农药”保护环境的今天,利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开发对环境和人类友好的农药已成为当今杀虫剂研究的热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长期与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抵御昆虫植食行为而产生的化学物质,有超过40多万种,其中大约有数千种以上的物质已经被研究利用,这物质经抽提、加工制成植物杀虫剂,对害虫具有不同程度的触杀、胃毒、拒避、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物活性,而且对天敌几乎没有影响,即使在生产中长期被使用,昆虫也很难产生抗药性(赵善欢等,1997;Swain,1997)。从毒扁豆中分离提取的氨基甲酸酯和从波斯除虫菊中分离提取并研究合成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当前杀虫剂的两大主导产品。中国是最早研究应用杀虫植物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周礼》就有关于植物驱虫的记载;狼毒、百部、鱼藤根等植物也出现在《本草纲目》中;中国有毒植物就有1 300多种被记载;《中国土农药志》记载了86科,描述了220种植物源农药(郝乃斌等,1998)。据有关研究和不完全统计,我国近些年所研究并明确其杀虫活性的主要杀虫植物资源有:楝科植物中的苦楝、印楝和川楝的杀虫活性作用明显,其中印楝产品在国际上多达数十种;卫矛科植物,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苦皮藤、雷公藤等均对昆虫有拒食、麻醉、胃毒、抑制生长发育以及杀卵等生物活性[1]。这些活性作用可能是引起昆虫的神经中毒,进而出现麻痹,同时还可能破坏了其中肠细胞,从而影响昆虫的代谢;属于豆科植物的鱼藤、非洲山毛豆对鳞翅目昆虫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苦豆子的甲醇提取物对同翅目的菜蚜的有很强的忌避作用;菊科植物,一直是人们研究的方向,对波斯的除虫菊活性成分的研究发展使得拟除虫菊酯类化学农药成功的打入市场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从广东北部采集的黄杜鹃花经氯仿提取,其提取物(FC-22)对多种重要农业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拒食活性;还有杜鹃花科、茄科、伞形科、天南星科、樟科等的植物成分(吴文君等,1991;Janprasert et al.,1993;Gbolade et al.,1993;Hu et al.,1993;Chen et al.,1995;赵善欢等,1997;Lale et al.,1999;邹先伟等,2004;姚英娟等,2005;付佑胜等,2007)[2]。 2 植物源杀虫物质作用机理及方式 2.1 毒杀作用 主要包括了触杀、胃毒、熏蒸毒杀和内吸毒杀作用等。据有关报道,从日本扁柏叶中提取的精油对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成虫有强烈的熏蒸毒杀作用,对玉米象( Sitophilus zeamais)成虫表现出强烈的触杀和熏蒸毒杀活性;姚康等(1984)研究发现山苍子芳香油对蚕豆象有强烈的熏蒸作用;张兴(1993)研究了川楝素对菜青虫和黏虫幼虫具有胃毒作用症状;曹挥和师光禄等研究发现万寿菊根的氯仿 国内外杀虫植物研究进展 袁伊旻王植芳 何诗静 蔡 静 (湖北省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武汉430205) 摘 要 简要综述了国内外杀虫植物的种类,介绍了植物源杀虫物质作用机理及方式,为进一步开发和合成生物农药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杀虫植物;作用机理;国内外 中图分类号S 482 文献标志码B 作者简介:袁伊旻(1984-),硕士,从事园林植物方向研究。 收稿日期:2013-02-15

面包虫全纪录(+图)

二、 三、成虫 四、交配与繁殖 五、卵→幼虫 六、饲养心得 七、遗憾录 八、推荐

九、面包虫小百科 一、幼虫期 ①体貌:面包虫是黄褐色的,有三对足,身体有十三节组成,第一节是头部,长着两只小眼睛和两条小触须;第2~4节长着三对足。它们身体每一节都有一圈深褐色的条纹,最后一节则是它们排泄的地方,下面还有两只很小的“倒钩”,用于行动时稳定身体。 ②成长:它们通过蜕皮来使身体长大、长长,每一次蜕皮后,它们就会长得比原来大,这是如何完成的呢?它们的皮会从后脑裂开,一直裂到大约三分之一个体长的位置,它就开始抽出头与六只足,慢慢蠕动身体直至整块皮蜕掉,整个蜕皮过程5分钟都不用。你可能会问,蜕皮前,大的身体是如何缩在小小的旧皮里的呢?其实它们在蜕皮完成前一刻身体都没有长大,那时候留心观察就可以看到它刚蜕完皮时身体是很干瘪的,因为它们新的皮变大了,它们的体液会迅速充积,使他们的身体膨胀,变回那个圆滚滚的样子,等身体恢复后,它才开始活动。蜕皮后这一“休养”过程大约需要10~20分钟,这一段时间内虫是不动的。由于蜕掉皮后身体是白色的,有些透明,还可以看见里面有液体在流动,尾部三四节里有黑色的“待排泄物”。它们体长最长可达3厘米。

二、蛹 ①体貌:幼虫是如何成蛹的呢?吐丝?结茧?老师一直守口如瓶,让我们自己观察。这个谜底终于要被解开了,有一只虫虫终于要成蛹了。但令我们不免有些失望的是这个变蛹过程实在是太平凡了,说白了只是一次特殊的蜕皮,不同的是是蜕出来的皮是缩成一团的。为什么呢?因为蛹比幼虫要“肥”,但也比幼虫短许多,像是“缩水”了,身体有些扁,头变大了,而且是自然向胸部弯曲的,三对足的形状仍然能够看见,都变得很修长,还有三个关节,能弯曲,胸前还一左一右地多了一对三角形的不明物体。尾部自然向上翘,由于这样,它总是像人一样背部朝下躺着,“狰狞”的面孔便总是朝着我们。总体形象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异型”。它们长度约为1厘米。 ②成长:刚成蛹时是白色的,稍一触碰就会剧烈地转动身体,渐渐的,蛹的颜色加深了,动的幅度与频率都大大降低了,蛹慢慢变成黄褐色,眼睛变黑,头部变成橙红色,触须、三对足变成深红色,这时才看清它前两对足在“三角形”上面,后一对足被“三角形”遮住上半截。这时就说明它离破蛹而出不远了。

黄粉虫基本生物学特性总结

1、形态特点: 黄粉虫属于全变态类昆虫,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阶段。 图1 黄粉虫 1. 成虫 2. 黄粉虫触角 3. 黑粉虫触角 4. 雄蛹(乳状突) 5. 雌蛹(乳状突) 6. 幼虫 2、生长周期: 成熟的雄虫和雌虫喜在阴暗处交尾产卵。寿命在60~160天之间,平均寿命120天左右;

成虫一生中可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次产卵1~10粒,最多30粒,产卵高峰为 羽化后的一个月前后,产卵量约在60~480粒之间,平均产卵量300粒左右。 表2 黄粉虫个虫态最适温湿度条件 3、温度条件 变温动物,一般温度低于10℃时,会处于一种休眠状态或半休眠状态,在休眠时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否则,虫体会因新陈代谢消耗体能而逐渐干枯死亡。另外,温度不可长期低于5℃,否则会被冻死。 黄粉虫一般在15~40℃条件下可以正常存活,在此温度范围内,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35℃时,其生长发育速度明显降低,死亡率也增加。 黄粉虫不同虫态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情况有所不同。 对于成虫来说,-4℃是其生存低限(但自然越冬的幼虫可忍受-15℃的低温),低于6℃进入冬眠状态,12℃是发育起点温度,24-35℃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 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高于37℃生长速度减慢,40℃以上是致死温度。对于蛹来说,最怕高温,35℃以上就可能使其窒息死亡。 4、其他特性 黄粉虫是一种喜欢黑暗的昆虫,怕光,对光表现出负趋性; 黄粉虫喜欢稍为干燥的环境,不喜欢潮湿的生境; 蜕皮现象一般只发生在幼虫时期,其他虫态不蜕皮,在蜕皮时间上,黄粉虫幼虫约1周左右蜕1次皮; 蛹期是黄粉虫最主要的危险期,另幼虫高龄期(化蛹前)也是容易死亡的 时期。

黄粉虫的繁殖

黄粉虫的繁殖 黄粉虫的简介: 黄粉虫因喜食面包,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虫甲属。原产北美洲,50 年代从苏联引进我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据《中药科技报》报道)。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黄粉虫的生活习性: 黄粉虫生性好动,昼夜都有活动现象。一般发生3-4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冬季仍能正常发育。黄粉虫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低于10℃,虫体不生长,高于30℃,虫体发热导致死亡;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0-30℃,在 20-25℃下,卵期7-8天,幼虫期122天,蛹期8天,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133天;在28-30℃下卵期3-6天,幼虫期100天,蛹期6天,卵发育至成虫只需110天。湿度对其繁殖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以60-70 %为适宜,过高湿度达90%时,幼虫生长到2-3龄即大部分死亡,低于50 %时,产卵量大量减少。成虫羽化率达90%以上,性别比1:1,喜群居,性喜暗光,黄昏后洗动较盛。羽化后的经3天交尾产卵,夜间产卵在饲料上面,每条雌虫可产卵约200余粒,常数十粒粘在一起,表面粘有食料碎屑物,卵壳薄而软,雌虫寿命1-3个月不等,产卵一半月后,产卵量下降,可以淘汰。7-8月卵期要1周,幼虫有1-10个龄期,约4-6 天脱皮1次,历经60-80天,喜群集,在13℃以上开始取食活动。 黄粉虫的养殖方式: 黄粉虫人工养殖方式有:盆养池养架养等 1.盆养不需要专职人员喂养,利用业余时间即可。饲养设备简单,经济,这种方法仅适合于小规模喂养,成本较高,方法简单. 2.池养养殖设备简单,成本较低,但单位面积利用率低,产量不高 3.架养一般规模较大,便于工厂化养殖,生产效率较高 黄粉虫的形态特征: 黄粉虫一生(指一个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图2)

《黄粉虫养殖技术》(最新)

优质黄粉虫养殖技术资料 黄粉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成虫、卵、幼虫、蛹四种变态。 黄粉虫成虫体长而扁,长1.4-1.8厘米,黑褐色具有金属光泽,头部为前口式, 唇基两侧不超过触觉基部。成虫在羽化过程中,头、胸、足为淡棕色,腹部和鞘翅为乳白色,开始虫体稚嫩,不愿活动,2-3天后颜色变深,鞘翅变硬,灵活但不飞,爬行较快。经精心喂养后,黄粉虫成虫群体交尾、产卵。成虫每次产卵2-4粒,每只雌虫约产卵300-600粒,散产于饲料底部的筛网上,成虫期为60天左右。卵白色椭圆形,大小约1毫米。卵期8-10天左右,幼虫棕黄色,体长2-3厘米,体节较明显,有3对胸足,在第9腹节有一双尾突。黄粉虫幼虫孵出时为黄白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平均9天蜕一次皮,每蜕一皮为一龄,共脱7次皮,最后一次蜕皮后在饲料表层化蛹。幼虫期约为60 天,蛹白色,后变白黄色,体节明显,蛹期为12-15天。 黄粉虫幼虫:外形极似金针虫与拟地甲,体细长,唇基明显,即上唇与额间有明显缝线,植食性。刚孵出的幼虫体乳白色,长约2毫米,以后蜕皮,每蜕一皮为一龄。变成棕黄色,老熟幼虫长20~30毫米,体节明显,有3对胸足,在第9腹节有一双尾突。大虫体宽3~3.5毫米,重0.13~0.24克。当最后一次蜕皮时在饲料表层化蛹。幼虫期约50-70天。 蛹:刚由老熟幼虫变成的蛹时为乳白色,体表柔软,很稚嫩。之后体色变灰白色,体表变硬些,是典型的裸蛹。蛹长15~20毫米,宽约3毫米,重约0.15~0.25克/只。背中有淡色纵条,咀黑。腹部侧面有乳状突(雄性蛹乳状突不明显,基部愈合,端部伸向后方;雌性蛹明显,端部扁平,稍角质化,有分叉,显著外弯)。胸节大,侧面有雏形翅和附肢、头节也大,有一对黑眼点。 黄粉虫成虫:刚羽化的成虫第1对翅柔软,为白色,然后为黄色,黄褐色,逐渐变成黑色有金属光泽,头部为前口式,唇基两侧不超过触觉基部,成虫在羽化过程中,头、胸、足为淡棕色,腹部和鞘翅为乳白色,开始虫体稚嫩,不愿活动,鞘翅黑色变硬,灵活,第二对翅为膜翅,但因退化不能飞翔,爬行很快。经精心喂养后,成虫群体交尾,产卵,成虫每次产卵2~4粒,每只雌虫约产卵300-600粒,散产于饲料底部的筛网下。成虫期约30~90天,成虫形似萤火虫,体长10~18毫米,宽4~6毫米。身体重0.1~0.2克/只,体分头、胸、腹三部,共13节。头部1节,有触角一对,端部2~3节膨大,呈棒状,咀生于头的侧下方。头小,部分嵌入前胸,有一对黑色颚,咀嚼式口器。胸部3节,前胸背板与侧板间无明显分界线,多愈合,前胸侧腹缝显著。腹部共8节,可见腹节5节,尾部为1节。雄虫有交接器隐于其中,雌虫有产卵器隐于其中。 黄粉虫卵:极小,乳白色,长椭圆形,长径0.7~1.2毫米,短径约0.3~0.8毫米。卵外表为卵壳,内层是卵黄膜,里面充满乳白色的卵内物质。卵期8~10天。在25℃~32℃下成虫产卵最多,质量也高,低于15℃很少交配产卵,低于10℃不交配产卵。 养殖黄粉虫所需种虫、饲料,设备等问题 一、养殖的条件 (一)种虫养殖黄粉虫最重要的是种虫,成龄幼虫、蛹、成虫都可做种虫。饲养到不同虫期,按黄粉虫的养殖技术要求,认真挑选蛹、成虫,除去病虫,筛好卵,使各虫期同步繁殖,达到提纯复壮。买到成龄幼虫后,将其放入盛有麦麸的木盘中喂养,添加新鲜鲜菜。认真观察化蛹情况,当盘里出现化蛹情况时,再将筛盘放入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待蛹羽化成成虫。如此时也买到蛹,将它与两天内化的蛹放在一起,每0.5公斤蛹放在一个盛有麦麸的筛盘中,再放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编号上架,待其羽化,注意清除死蛹。再如买到成虫,将其放在盛有饲料的筛盘中,每隔7天,将成虫筛出换盘。筛下的饲料中混有卵,放在木盘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