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刘志扬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摘要:建设现代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十分重要。美国的农业经济代表了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既积累了值得中国借鉴的丰富经验,也出现过需要中国认真吸取的深刻教训,这在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不能忽视。

关键词:中国;美国;现代农业;经验教训;借鉴汲取

目前,美国的农业经济代表了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们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非常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为此,本文就美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中国应该借鉴汲取的重要经验教训进行分析,期望有益于中国现代农业的建设和进步。

一、美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美国在1865 年南北战争结束之后,便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从而使一、二、三产业全面迅猛发展,特别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体实力显著增长,最终登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位。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上,经过约一百年左右的努力,到1960 年前后,便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从19 世纪后期起,美国的农业先后经历了以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和农业化学化为标志的三次革命。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农业经济的发展便由知识投入为主逐步取代了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为主,并且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国际农业市场密切结合在一起而发挥作用,从而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总量,又避免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由此可见,美国现代农业的新特征,实质是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协调化、持续化和无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综合体。这一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公认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它的基本特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消除了周期性的农业经济危机得到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迄今为止促进经济进步最为有效的方式。但是,农业及其它经济产业是一台不可控制的“生产机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将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断出现这种现象,在19 世纪中后期一般45 个月左右就出现一次或轻或重的经济危机,20 世纪初期增加为67 个月左右发生一次,其中,以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最具代表性。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农业受到了特别沉重的冲击:1930 年,全国农业净收入由前10 年平均值的61.5 亿美元降至20.3 亿美元,下降67%;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由1928 年的64.8 下降到29.5,跌幅为54%。但是,自20 世纪50 年代以后,美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避免了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体经济的大起大落,实现了稳定增长。20 世纪60 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06 个月,80 年代连续递增91个月,从1991 年3 月到2005 年11 月,持续增长达到176 个月。(二)农产品总量稳定增加,但没有出现灾难性的过剩现象

美国总人口约占全世界总量的5%左右,但是它生产的主要农产品,却占世界总产量的20%左右。在世界各国农产品总产量的排位中,美国始终名列前茅。其中,玉米、大豆、奶类的总产量连续几十年居世界第一位,棉花、肉类等一般在前两位之内。按照全国人均占有水平,多年来美国多数农产品都在世界的前三位之内。与美国经常发生农产品过剩的20 世纪40 年代以前相比,农产品总量有很大的增加。以2003 年与1950年比较,谷物总产量增加171%,肉类总产量增加264%。农产品总量如此之多,却没有发生大的经济危机,这在美国现代化农业初期是做不到的。

(三)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但农民并没有因此而严重失业

近十几年来,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全世界最高的。2003 年,美国农业活动人口为284.8

万人,占美国同年全部经济活动人口的1.9%。同年,全国有农场217 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的土地面积为175 公顷,平均每个农场只有1.3 人进行生产和经营。每个农业活动人口经营土地125.4 公顷,人均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2197 美元,均排在世界前列。尽管如此,美国的农民并没有出现突出的失业问题。根据美国农业部2005 年的调查统计,农民没有绝对失业现象,隐性失业折合全职失业率为2.1%。这在世界上也是最低的国家之一。

(四)农业体系已经由多要素构成

美国的现代农业完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商业和新技术为依托,形成了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形成了现代集约化和高度商品化、国际化的农业;形成了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化综合体。从学科部门讲,它涉及到生物学、化学、遗传学、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自然科学部门和社会科学部门。从产业部门讲,它又涉及到农业的产前部门、产中部门和产后部门,涉及到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商业流通、信息服务、金融支持等诸多产业部门。

(五)农业领域从最终产品到生产手段达到了全面商品化

美国的现代农业已经完全商品化,由农业范围进入交换领域,除各种农产品以外,还有各种中间产品、劳务和消费品以及其它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各种农业机械、化学肥料、农用化学品、良种以及兽医服务等,形成了农产品要素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中的社会分工已经深化到生产过程的主要工序。原来由农场完成的耕地、播种、收获、灌溉、运输、仓储、农产品初加工和农场建筑等等,早就全部由专业公司来完成。同时,农民的生活消费也全部成为商品性消费。于是,在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以及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交换关系,因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人员越来越少,而从事农用物资等供应的产前部门,以及从事农产品运销加工等业务的产后部门与人员则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一种倒形塔式结构。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构成了美国现代农业运转的基础。

二、美国现代农业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的农业同美国的农业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如农户规模、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科技水平、生态环境及政府管理等,仔细分析,中国农业与美国许多地区的农业又有很多共同之处,例如,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且产业门类齐全、市场广阔、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联系等等。因此,找到中国与美国的异同之处,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发展的步伐。从美国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和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看,中国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借鉴美国的经验。

(一)保持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

自1773 年美国建国以来,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美国一直实行家庭经营制度。后来出现了公司农场、合作农场等等,但这些农场的本质还是家庭所有制,而且都是在自愿前提下的联合,对待这种农业经济体制,政府从来没有任何波动,始终稳定实施。世界许多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国家,不论其自然及经济条件存在何种差别,农业中占主流的经营形式无一例外地都是家庭经营,并没有随着生产手段的高度进步而退化。可以说,家庭经营制度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支撑农业发展和进步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在20 世纪80 年代改革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经营制度,改变了农业的极端落后状况,基本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并且年际间还出现了农产品相对过剩现象,这充分证明家庭经营制度的合理性、正确性和优越性,是现阶段最合适的农业经营模式。当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必须像美国那样,由农民自主选择,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进行有益的合作,组成不同的农业经营组织。

(二)大力提升农民的组织程度

在美国,早期的农民也是分散、无组织的,他们面对的是只代表自己利益的国内外大大小小

的商业组织和商人。受利益的驱动,这些商业组织,往往千方百计盘剥农民,与此同时,政府却无法直接介入,因为时常法律不允许政府进行市场化价格调停。后来,政府通过法律和经济等措施和手段,大力支持农民在不改变家庭经营性质的前提下,组建各种各样的农业合作组织。这些行业协会不仅是技术传播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它们承担着大部分农产品的营销,并且以集团方式与各种商业组织进行贸易谈判,行业整体替代了农民个体与商业组织进行竞争,双方代表的市场力量是对等的,这样,就有效阻止了商业组织对农民的盘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分散的、势单力薄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很难与大规模的工业和商业进行平等竞争,其利益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程度的提高,农民和农业受到侵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实现行业上的平等竞争。因此,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各级政府一定要重视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要鼓励扶持更多的行业协会,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分布在农村基层的经济联合体,由农民自身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目前,构建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购销方面的合作组织最为迫切。另一方面,对已经建立的单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组成跨越行政区域的乃至全国性的合作经济组织系统,并由农民在其中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培育农业合作组织一定不要追求数量,要讲求实效,要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克服农民一家一户力量薄弱的状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使个体农民不再成为弱者。

(三)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别

中国一直在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希望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逐步缩小经济上的差距,但是,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城乡居民经济收入的差距反而越拉越大。1985 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为1.8:1,1990 年扩大到2.2:1,1995 年进一步上升为2.7:1,2002 年突破为3.1:1,2003 年和2004 年,达到了3.2:1。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把城市居民普遍享受到的医疗保健和最低收入保障以及养老、失业等福利待遇计算在内,再加上城市居民事实上存在的“隐性收入”,城乡差距还要大。这种不正常现象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稳定。反观美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统计数据和相关社会调查,基本看不到城乡居民在收入上有太明显的差别。以近几年的数据为例,从2000 年至2005 年的6 年间,全国职工平均年净收入为54210 美元,而农民家庭平均年净收入是52500 美元,差距非常小。另一方面,美国国民的医疗保健、养老、失业和最低收入保障等福利政策,城乡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把实际享受的福利折算成货币数量,州和州之间是有差别的,但是在同一个州、同一个县的范围内,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别就更小。美国除了把农业同其它行业放在同一国民经济发展平台上进行规划,还单独将农业和农民列为弱势产业与群体给予特别扶持。在近20 多年里,联邦政府用于农业方面的经济补贴有十几项,每年支付金额都在200 亿美元以上,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大体一致,使农民安于农业生产和经营,为农业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策,这种城乡居民收入几乎没有差别的状态,保证了美国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平衡发展,保证了城市与农村、农民与二三产业从业者收入的平等地位,也保证了美国整体社会的相对长久稳定。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是历史上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在全民资源的利用上一度过于向城市倾斜,在功能定位上以让农民向社会提供农副产品为目的。这样的发展模式在一个国家建立初期勉强可行,但当进入稳定发展状态之后,如果不适时调整政策,解决“三农”问题,势必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只有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逐步享受同等的经济收入待遇,包括在农村尽快建立健全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借鉴美国的发展理念和办法,逐步建立一套扶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机制,走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当前的紧迫任务是:把农民就业纳入整个国民就业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和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尤其要优先尽快建立,同时考虑在全国建立农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扩大农业补贴

范围和补贴金额,使农产品的价格完全体现其价值;加快城市化进程,把多余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系统转移到二三产业和中小城市中,使农民得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通过这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基本一致。

(四)转变政府对农业经济的管理方式

要建设现代农业,要使农业适应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经济,政府对农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就必须进行转变和改革,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也值得借鉴。综观美国政府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的轨迹,可以看到,政府一般不插手农业生产者的具体经营活动,农业的发展始终是由市场进行主导。但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使农业与市场、与其它产业的平衡与协调,美国政府在近几十年越来越重视对农业进行管理。但是,美国政府对农业的管理方式有其自己的特点,就是极少使用行政手段进行限制或推动,主要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手段,对农业进行调节和引导,并且具体的措施和手段也经常改进。美国的农业始终具有强盛的发展活力与竞争优势,这与政府对农业经济的科学管理密不可分。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特别在中国农业逐渐融入国际一体化的形势下,政府对农业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和职能效率是否科学与合理,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中国对现代农业的领导和管理,需要在管理目标和管理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转变。根据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的改革和转变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始终把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作为主要管理目标,防止任何削弱农业基础地位现象的发生。

二是努力减少行政方法,而以严格执法为核心手段。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整体农业进入市场,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下的农业要靠法制的有效保障。因此,美国对农业进行干预和调控使用最多的手段就是,除了每隔四五年制定一个“农业法”以外,还制定许多单项法和专门法。中国各级政府也应该大幅度减少使用行政手段,代之以依靠相关法律作为核心手段来管理和干预农业,保证各项管理均在法律框架之内进行。

三是在依法治农的基础上,通过更多的经济手段对农业进行干预和调控。前者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依据,是带强制性的,而对政府的经济手段,农民是否服从则出于个人意愿。所谓经济手段,主要应该是信贷手段和财政手段,包括是否给予政府性质的贷款、补贴、罚款等等。

三、中国应从美国农业发展中汲取的教训

美国在实现现代化农业进程中,既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也出现过许多失误,这对正在建设现代农业的中国来说,都是宝贵财富。认真研究美国的教训并加以汲取,会使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更稳妥、更健康。

(一)时刻注意保护脆弱的农业经济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刺激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政府实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回笼以前发行的纸币,使纸币与黄金等值。这一政策在城市产生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是,政府忽视了占人口多数的农村居民,造成农产品价格急剧下跌。以前因农产品价格上涨,借债购进的土地和设备则因物价下跌而贬值。在这种情况下,负债的农民依照旧的利率支付利息,致使不少农民资不抵债,多年辛勤劳动的果实一扫而光,或者进城做工,或者沦为佃农、雇农,或者迁到边远地区去垦荒重建家园。同时,这一时期政府客观上推动的工业资本的垄断对农民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剥削。在南北战争之前,工业企业规模不大,工农业企业都在市场上自由角逐,获取的利益是相对平衡的,但是,战争之后的情况则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企业除因其生产力特点而存在着市场竞争的先天性弱点之外,还因为工业迅速发展和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垄断资本,且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确立了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统治,从而肆意对农业进行疯狂地掠夺。虽然农产品的价格下跌了,为垄断资本所支配的制成品却保持着高价,或没有按比例降低价格。

美国这一时期的政策和实践,较为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造成了一定时期的农业衰退,延缓了现代农业的进程。美国这一教训的核心是政府在调整经济发展中,忽略了农业天然的脆弱性。中国现在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整体上都处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因此,政府实施的一切政策和措施,都要考虑到农民由于其分散所造成的薄弱性以及农业本身的脆弱性,而且,中国现在的工业和城市经济,大部分是由农业提供的原始积累形成的,农民对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付出很多,再不能以牺牲他们的经济利益为发展前提了。

(二)严格防止农业环境和资源的先破坏后治理

所谓农业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农业用地、水、大气和生物等。在农业环境的保护上美国也有深刻的教训值得中国汲取。进入20 世纪以后,随着国家现代工业化的实现,美国的农业逐步进入了电气化、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时代,这种状况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成为全球的农业强国。但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所引起的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土壤侵蚀、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到20 世纪30 年代,美国河流湖泊中的鱼虾几乎消失,环境成了现代农业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对农业资源掠夺式地开发利用,滥伐林木,开垦荒地,加之工业发展和非农用地的迅速增加,使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在30 年代发生了众所周知的著名特大“沙尘暴”灾害,给美国的农业资源和环境

带来了沉重打击。残酷的现实使美国认识到,对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再也不能“自由放任”了,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因此,从20 世纪40 年代以来,美国在保持水土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立法和政策措施,采取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了巨额资金,经过30 多年的努力,到70 年代才使大部分农业环境得到改善。与此同时,美国逐步从对农业化学品的过度依赖中解脱出来,探索出了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操作模式,实施了传统精华农业技术与现代高科技融为一体的农作制度,使全国的农场由化学集约型农作物生产向生态农业型转化,农业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自然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绿色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此看到,美国走了一条对农业环境和自然资源先污染破坏,而后又进行艰难治理的道路,其中的教训是,不要等到农业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才觉醒,而是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起步时,就高度关注这一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当今经济的迅速发展,现在中国农田的质量、水质的污染、水土的流失等整体生态环境出现了许多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觉,把防治和解决农业环境与资源问题贯穿于整个现代化农业发展全过程,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精确农业和设施农业,同时,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把可持续发展农业纳入制度化、法律化轨道。

(三)努力避免农村人口向城镇先集中后倒流

美国是一个以农村和农业开始的国家。19 世纪初期,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90%以上,到1860年,美国的人口达到了3144.4 万人,农村人口仍然有2522.7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0.2%,当年全国的就业总人数1053 万人,其中农、林、渔业为626 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9.4%,明显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

随着农业现代化、国防工业发展以及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特别是伴随着19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开始,农村人口迅速向工矿业基地集中,美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到1930 年前后,传统的农村在全国基本消失。1952 年,全国1 万人口以上的城镇2480 个,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64%,1973 年进一步提高到87%,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占全部经济活动人口的3.2%,美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但始料不及的是,由于城市的就业率开始下降、创业成本增加、农村生活质量提高特别是环境条件更优等因素,1975 年以后人口开始以较快的速度从城市向农村“倒流”,使全国的城市化率迅速下降。1990 年为76%,2000 年进一步降到77.2%。仅纽约、芝加哥、费城和底特律4 个城市,从1975 年到1990 年就有276

万人口倒流到农村地区。

美国的人口先由农村向城市集中,而后又变为向农村倒流,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并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当人口向城市集中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必然要大幅度增加,农村原有的生产生活设施被废弃;当大量人口又从城市流向农村时,国家和个人又需要在农村增加投入,而城市的生活设施又处于闲置状态。几个方面的浪费相加,造成的资源损失是惊人的,并且由于社会结构的改变,会引发社会治安案件增加等许多问题。

中国的农村城市化正在迅速发展,每年有几千万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定居,如果处理不当,今后几十年极有可能会重复美国先集中后倒流的现象。中国人口基数多于美国若干倍,一旦出现这种状况,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损失也必将大大高于美国,因此,应当汲取美国的教训,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目前,中国正处在农村城市化的初期,要及时防止“先集中后倒流”问题的出现,一是合理布局工商业的发展,防止过度向城市特别是向大城市集中;二是切实加强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质量,增强吸纳工商产业的能力,把大部分向城市集中的农村人口集聚在这里;三是实行有利于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的法律和政策,进行科学疏导。

参考文献:

[1] 刘志扬. 美国农业新经济[M]. 济南:青岛出版社,2003.

[2] [美] J.T.施莱贝克尔. 美国农业史.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3] 美国农业统计. 美国联邦出版社,2000-2004.

[4] 徐更生. 美国农业政策[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 陈华山. 当代美国农业经济研究[M]. 济南:青岛出版社,2003.

关于潍坊等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考察调研报告

关于潍坊等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考察调研报告 2009-04-20 字体:大中小 受伍杰忠副市长委托,湛江市委党校一行7人赴山东潍坊、寿光、青州、昌邑、烟台、青岛等地考察调研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潍坊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潍坊市地处山东省中部,幅员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67万,其中农业人口630万。从1993年开始,潍坊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依靠农业产业化探索出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2008年,潍坊市生产总值达2491.8亿元,人均GDP达到4112美元(全国人均2000美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8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种植业上,蔬菜出口占全国的20%;养殖业上,鸭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40%,肉类总产量104万吨;特种动物养殖皮380万张,居亚洲第一;加工业上,有加工企业254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年销售收入650亿以上,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43家,肉鸡肉羊出口量占全国的28%以上。因此,有“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评价。其特点是: (一)思想观念新。潍坊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199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即以“以产业化提高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实施“三化(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三带动(龙头带动、市场带动、科技带动)、三变(农民变职工、变民工、变市民)”战略和“公司+基地+农户”农业经营机制的创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特色产业优。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行区域化种养、规模化经营,建设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生产规模较大的经济带,全市形成了17个主导产业。例如,以寿光为中心的60万亩蔬菜种植区,以青州为中心的4万亩花卉种植区,以临朐县为中心的1.5 亿只肉鸭饲养区,以昌邑为中心的苗木种植区等有效地发挥了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该市按照“蔬菜搭台、经贸唱戏、政府投资、百姓收益”的思路,从2000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九届国际蔬菜博览会,第九届菜博会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交易金额接近70亿元,2007年,该市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3位。 (三)产品竞争力强。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农业标准体系和质检体系。该市搜集整理了61项国家标准和24项进口标准,发布实施了154项地方标准,产业标准实行动态管理,适时更新。同时,投资2亿多元,建立了农业、畜牧、水产三个市级检测中心,20多个市级检测站,100余处乡镇检测点,近千处企业(市场)检测室,建立起市、县、乡、企业四级检测监控网络。二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展一体化和合同生产基地,实行统一管理,提升基地标准化水平。三是精心培育农业品牌。该市大力实施三个“一批”战略,靠质量和诚信打造了一批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和一批品牌产品,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了寿光蔬菜、青州花卉、昌邑苗木等一批品牌产业;培植了得利斯等一批品牌企业;全市认证农产品品牌500余个。 (四)科技含量高。这些年来,寿光先后推广引进了2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和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30多个种植新模式,吸引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荷兰瑞克斯旺等知名种植业公司在寿光建立了6处菜果新品种实验示范基地,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与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与探讨 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类活动日益密集,以硬化建设为主的城市建设显得刻板。在水资源十分稀缺的今天,自然系统已然在城市中严重失衡。如何对城市建设的发展做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成为当今社会的首要问题。“海绵城市”是基于国外先进的雨水管理理念,结合自身城市的发展情况,对于治水提出的一种新的构思。文章针对海绵城市的建设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标签: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与进展;问题探讨 引言 当今中国城市内涝问题严重,地下水位下降尚未得到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海绵城市的提出正是建立在这些水问题的存在基础之上,旨在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案,缓解我国水危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水问题。 1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1.1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 由于城市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城市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出现中断,使原有径流汇流的水文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汇流加剧现象频频出现。经济建设发展较为迅速的南方,更是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等相关水灾,应利用“渗、蓄、滞、净、用、排”的方式来实现对多重径流雨水的相关控制,从而丰富城市的功能性,恢复原有的城市良性水文循环系统,甚至重构城市的生态结构,通过进一步支持、建设、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实现海绵城市的更好发展。 1.2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 1.21水资源污染问题 在过去的时间里,人们对城市的开发以牺牲城市总绿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为代价,过度的砍伐使城市化进程中的洪涝灾害日渐加重,水污染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水资源污染严重,让人们的健康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了根治这一问题,可以在城市化建设中引入海绵城市的建設理念,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将自然风景规划到城市建设中。通过低碳的开发方式,减少对森林植被破坏的同时,保证水资源不受到二次污染,维护城市规划的原有样貌。 1.22宣传工作开展力度不够 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市建设的需求,要想进一步完善

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咸阳政务门户网站作者:咸阳市政协责任编辑:咸阳市政协点击数:1237 发表时间:2017-12-14 11:06 按照《市政协2017年协商工作计划》安排,10月31日,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赴乾县、市信息办、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调研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委员们实地查看了乾县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和乾陵安防监控系统,了解了市交通运输局12328监督服务电话系统和公交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情况,听取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便民措施介绍,考察了市信息办中心机房、智慧城市大屏、呼叫中心。11月24日上午,市政协召开了“月协商”座谈会,形成了《关于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智慧城市建设是指通过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我市自2011年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着力改革体制机制,改变行政分割、管理分治、资源分散的局面。重视统筹设计整体规划,编制了《咸阳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注重把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信息惠民城市试点、信息消费城市试点等与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全面融合,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水平和层次。通过建设咸阳市政府"政务云",建成共享信息平台,杜绝了重复建设和新的信息孤岛的形成,强力推进了资源整合。积极实施“六个一”信息惠民项目,通过群众办事“一站通”、便民服务“一号通”、智慧医疗和惠民资金“一卡通”、和谐社区“一格通”、掌上咸阳“一点通”、无线城市“一网通”切实解决群众需求,服务咸阳社会发展。在西部率先启动“互联网+”计划,全面开展城市信息融合,建成了咸阳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咸阳市信息资源安全共享暂行管理办法》,并在智慧医疗、智慧税管、智慧安监、智慧气象等重点领域试点大数据分析应用,初步具备了大数据监测、预警和风险分析能力。通过七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创造了信息化建设的“咸阳模式”,赢得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问题 (一)数据整合及应用推广有待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来实现,但是当协作遭遇利益壁垒时就显得较为艰难。具体表现在:(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础。然而纵观全国,如何打破数据壁垒,联通信息孤岛,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信息安全问题,担心数据泄密,另一方面是行政管理的问题,在行政体制当中,有各条线的行政命令,有各种各样的法规,导致城市治理不能横向打通,给技术应用造成障碍。我市通过各种措施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但也依然存在因为核心数据市级层面没有权限开放,或各职能部门一般没有制约关系,导致“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的现象。(2)应用推广。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推广中,我市已实施了“六个一”信息惠民项目,“一卡通”可以实现“一卡多用”,但并未完全代替各部门分别发行的各种卡。各部门的服务热线依然与“一号通”并存。无线城市“一网通”建设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无纸化办公还没有在党政机关内部普及,培训网络化、远程会议等的应用还有较大空间,一些惠民项目群众知晓度还比较低。一些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应用项目在推广时遭遇重重阻力。这些与人们的传统行为习惯、部门资金实力、现有政策因素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受利益和权力分割影响。 (二)协同推进的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尚未形成职责明晰、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网信办、发改委等多个机构,但没有统一的部门对大数据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工作推进也比较困难。出自不同部门的数据资源口径不一,不进行统筹协调管理,大数据的综合效应就难以发挥。二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 历史的光环像一阵风,这里吹吹,那里也吹吹,不可能只停 留在一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沐浴着某一片土地。近现代以来,大 国的兴衰,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演绎着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历史 沧桑之歌。从大国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品悟、借鉴到许多知识、经验,用以兴盛我 历史的光环像一阵风,这里吹吹,那里也吹吹,不可能只 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沐浴着某一片土地。近现代以来, 大国的兴衰,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演绎着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历 史沧桑之歌。从大国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品悟、借鉴到许多知识、经验,用以兴盛我们伟大的祖国,使我们的国家能够跻身于 世界强国之列。历史之风陆续吹遍了西欧一些国家,让它们在历 史的舞台上叱咤风云;而处在清末的东方之国,却将这股风拒之 于窗外,最终被无情的历史之鞭抽打的遍体鳞伤,一边呻吟,一 边在时代的后头慢慢地踱动。 而这种拒人于门外的行动,正是由于人们的极端思想造成的。封 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狂傲自大、小农意识等思想,深刻地影响 着每一代中国人,使他们在落后与先进的泥淖中苦苦挣扎,不知 究竟走向何方。这些守旧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造成了人们 闭关自守、以土地为中心的非商品意识,从而遏制了资本主义的 萌芽,牵制了政治体制的变革与更新,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

面均落在了时代的后头。 大国的崛起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历程,然而每一个国家的崛起与衰弱,都有着相似的情况。其中,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国家的 兴盛,思想文化上必须有一个突破,一个较前面历史的新的突破。而无论这种突破是彻底的,还是不彻底的;是以先人的思想为基 础的,还是承接未来的,都可以从思想层面上为一个国家的变革 垫下厚实的基础。 思想文化不仅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于一个国 家而言,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 面结合大国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具体谈谈这些联系。 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文化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随着时 代的进步,以往的政治体制必然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陈旧的政 治体制日益暴露它的种种弊端,阻碍了历史的前进。此时,新的 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文化往往会深入人心,促进人们对政治体制 进行改革的勇气与决心。17世纪上半叶,英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已不再适应新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阻碍了英国工商业资本主 义的发展。而国王处处限制资产阶级的利益,加强自身的权力集中。但国王忽视的一点是,此时资产阶级思想渐渐深入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去了,人们对封建王朝已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资产阶 级带给人们的利益远远胜于封建王朝的统治。随后,爆发了资产 阶级革命,推翻了以贵族为中心的封建王权政治体制,建立起了 有利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利益的君主立宪制。

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oc

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电影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综合艺术。说到电影的起源,如果你问一位美国人,他会告诉你是爱迪生;如果你问法国人他则会告诉你是卢米埃尔兄弟。其实两个答案都没有错,但世界上较为公认的则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 美国的电影可追述到1893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这个可以看作美国电影的开始,随后美国电影开始了飞速的发展。19世界末到二十世纪初,美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中下层居民的急剧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当1905年镍币影院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美国电影迎来了黄金时代。随后当黄金时代的结束美国电影转入了微型影院、艺术影院、汽车影院。同时独立制片及实验电影有了发展。在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的黄金时代,喜剧片、歌舞片、西部片、爱情片、强盗片等,每一种类型电影占据一块电影市场,吸引一批观众,异彩纷呈的好莱坞电影世界征服了全世界的电影观众 中国电影相比则逊于美国电影的发展。自电影由欧洲传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国放映的电影大部分是外国片。1905年中国最早的电影《定军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电影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中国的民族电影是在引进的西方的电影技术、意识形态、艺术手段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而这其中美国电影无论从思想还是电影拍摄技术及内容都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949年中国电影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一项之前,美国好莱坞电影完全占据着中国电影市场。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受好莱坞浪漫爱情片影响,出现了一系列才子佳人的电影,虽然数目众多,但其类型和内容完全照搬好莱坞电影,没有形成自己的类型模式。建国后,电影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工具,这一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让人耳熟能详的战争片、反特片等影片,但仍不是纯粹中国类型的电影。 西部片是好莱坞最成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影片,这给中国影片极大影

论美国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崛起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对美国历史上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争的思考 自从资本主义降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始终是各国不同政治经济派别分歧的重要成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国可能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也可能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一般来,在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声音往往抬头;而在繁荣时期,自由贸易又容易成为潮流。对于强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占领弱国市场,打败弱国企业的旗帜;对于弱国来说,贸易保护是抵御市场强权,发展民族工业的盾牌。当一国从弱变强时,它就会开始赞同自由贸易;反之,当一国由强变弱时,它又会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上去。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根据本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力量强弱交替运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两种主张的历史,而美国也正是因此才从一个殖民地国家变为世界第一流的强国。不仅如此,由于英国力图保持世界工场的地位,美国运用贸易保护手段曾遇到很大的阻力。如果不是英国炮舰调动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美国很难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如果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许今天的美国也许就如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样,徒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却仍受发达工业国的控制和掠夺,仍然贫穷落后。因此,对于今天追求强大的中国来说,破解南北美洲不同历史命运的奥秘,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禁运催生了美国制造业1781年10月,英军将领康沃利斯于约克敦投降。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但是独立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繁荣和发展。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1]。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2]。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3]。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4]。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

赴xx考察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

赴山东潍坊考察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考 察报告 赴山东潍坊考察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 学先进拓思路找差距抓重点 努力推动XX农业大提升大发展 这次参加XX市政府组织的学习考察团赴山东潍坊学习考察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机会难得,获益匪浅。特别是通过现场参观和辅导培训,看的眼热、听的振奋,收获很大、非常管用,既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考,也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围绕学习考察期间的所学、所思、所悟,谈一下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结合实际,我们学什么 潍坊市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之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之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之高,特别是呈现出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的确让人叹服。追寻他们发展的轨迹,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学习,深入分析,主要有: 1、富有远见的思想观念。潍坊市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之所以全国领先,首要的源于思想的不断

解放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他们从发展的视角出发,目光高远,把握大势,善于谋势,在1993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近年来,结合新形势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产业化提高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积极实施"三化、三带动、三变"战略,提出并实施了农业贸工农一体化、农业商品经济大合唱、农业产业化、农业国际化等农业发展的体制创新和以"公司+基地+农户"等三大模式、六小模式为主的农业经营机制创新。一系列的新思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升级,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因地制宜的务实精神。潍坊各地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势牌,培植成一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农业产业结构向板块经济、规模经济发展。目前已形成以诸城、安丘、高密为主的禽肉、花生生产区;以安丘、寿光为主的蔬菜生产区;以青州、临朐为主的干鲜果品生产区;以潍城、寿光、青州为主的花卉生产区;以昌邑为主的绿化苗生产区等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市基本呈现了"一县一品"格局,创造了"一业富全县"的特色。 3、做大做强的无畏气魄。他们目标定位都着眼于全国,生产建设都致力于一流,以大气魄、大手笔谋划推动大发展,使全市农业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他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新调研报告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新调研报告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形态,是X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突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瓶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效能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X自x年初被住建部列为首批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统领,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电子政务、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及民生服务等工作,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智慧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市及市(区)全部建成农业信息网站,开通“x”三农热线和惠农手机短信服务。建成覆盖全市乡镇、生产基地的X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信息平台。二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取得实效。全市共有X港核心港区等x个园区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试点企业分别达x个和x个。三是电子商务发展成效初显。截至x年底,X通过阿里巴巴、京东等第三方知名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的商家达x家,在淘宝和天猫店注册的网络零售商家超过x家,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x亿元。 (二)信息基础设施及民生应用建设取得实效。一是教育惠民走在全国前列。市政府累计投入x.x亿元,推进教育信

息化建设。我市借助网络信息化技术,录制成x万余条教学微视频,全市近x万中小学生可随时通过电脑或手机免费学习。二是“三网融合”工作扎实推进。市政府以入选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市为契机,推进实施光网城市、无线城市、高清城市工程。截至x年底,全市宽带互联网用户达x.x万户,光纤到户达x.x万户,宽带互联网接入端口x万个。三是公交出行更加智慧。公交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实现统一储存、统一管理,通过X掌上公交及公交站台实时信息显示,使乘客能随时随地获知X公交各种静动态营运信息。 (三)城市建设管理更加优化。一是数字化城管成效显著。市有关部门借助市场机制,通过数字化形式,明确城市管理的范围、机制、责任,使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由以前的不到x%上升到现在的x%以上。二是城建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由政府投资x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的“X数字城建指挥中心”于去年x月投入使用。该中心通过大量城建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对住建系统项目建设及管理的统一监控指挥。三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完成建设。市政府与国家及省测绘局共同推动包括X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典型示范应用等内容的“数字城市”、“天地图〃X”工程建设,其成果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 (四)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一是资源整合稳步推进。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资源整合共享工作的实施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一、英国的崛起 1、开始崛起: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因: (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 (2)、资本原始积累;能够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霸权确立:18世纪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服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达到顶峰: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头号霸主。 原因: (1)、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重视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 (2)、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3)、自由主义的兴起,取代了重商主义。

二、美国的崛起 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 (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 (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 (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 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 (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 (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

美国崛起中的种种因素对我国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借鉴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认为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如下: 1、美国强调依法治国,有着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我们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这需要有强大的法律保障,为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依法治国,有利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亦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氛 2走的都是先经济后政治的路线,美国在经济领先世界半个多世纪后才扛起世界领袖的大旗,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近3 0 年的发展虽然拥有可观的整体经济实力,而且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仍然抱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着眼于国内的建设,并且认为自己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我要求作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因为个别经济指标跃居世界第一就沾沾自喜甚至狂妄自大 3、不断调整适合国情的国策与政策,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国策,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社会制度、外交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是影响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既增强信心和机遇意识,充分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也要提高忧患意识,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4、美国重视科技、人才和教育。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这大大的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正是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爆发于美国,从此,美国一直处于科技的前列。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崛起的必要条件。美国善于吸收人才,有着一系列的人才保障制度。美国的崛起,人才不可谓不关键。教育是国家之根本,是百年大计,是人才和科技的摇篮。中国现在的教育水平不可谓高,中西部的教育依然很落后,要想振兴中西部,振兴中华,教育必须先行,国家必须得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也是所有历史性大国崛起的宝贵经验。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招商调研报告 一、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目前,现代农业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级的阶段,世界现代农业表现出如下主要发展趋势:一是农业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从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二是高新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支撑和助推作用越来越显著,农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高科技,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80%。三是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经营越来越产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通过增加投入、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等,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四是生产趋于标准化,质量走向安全化,现代农业要求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五是交融于世界经济循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化,农业品牌竞争白热化。 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一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巨大成就,农民收入获得极大提高。二是主要农产品不仅数量大幅增长,而且质量迅速提高。中国谷物、籽棉、油菜、肉类产量和花生、水果产量上升至世界各国产量的第1位。中国用占世界约9%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25%左右的粮食产量,基本具备了年产4.5~5亿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三是现代农业装备设施水平提高,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我国现代农业园

区建设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10年,我国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已达4000多个,农业园区用地面积已经达到1180万公顷左右。 三、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一是现代农业建设基础较为坚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果业产量、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苹果面积、产量、品质稳居全国首位;以生猪、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强劲,成为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省份;干杂果生产稳步扩大。农业产业布局与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关中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猕猴桃产业带,渭北苹果、设施蔬菜产业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建设各类园区1004个。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二是发展现代农业条件更加有利。主导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和农民组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典型模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技术,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扩大内需和优势农产品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实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农业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和推广,以杨凌示范区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功能明显增强,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新泰市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新泰市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一、背景与现状 1、综合基础环境 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西依五岳独尊的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区域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人口140万,辖20个乡镇街道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在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新泰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拼搏实干,锐意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67.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41元。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跃居第22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被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第四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色名县、全国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县、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新泰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地区,开展对外合作的条件优越、前景广阔,是一片理想的投资热土。 2、经济实力雄厚 新泰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67.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41元。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跃居第22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被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第四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色名县、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3、城镇化发展迅速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泰市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3.6%,处于30%-70%区间的加速期,人口、产业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

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 - XXXXXX 商学院课程论文 题 目 大国崛起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贸103班 XXX 国际商务系 XXXXXX XX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系 别 学生学号

【摘要】一个国家的崛起,即一个民族的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靠的是科技。同时,一个健全而民主化的大国政治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五百年来,九个世界性大国先后在历史的舞台上登场。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 【关键词】历史经验,和平崛起,经济,政治,文化 一、中国的现状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许多国人或许会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自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GDP增速令世界瞩目。在全世界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我们国家的时候,除了扬眉吐气之外,我们是否还缺少了什么?仅仅从国内生产总值这样一个华丽外表来衡量一个国家是非常不客观的。翻开历史的长卷,再次揭开国人那段屈辱的近代史,我们也许会十分诧异。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182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是欧洲的1.22倍,189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 5.28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700至1820年间一直领先于欧洲和日本。但在1820年后的20年即1840年,中国却被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打败。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又被日本打败,中国因此失去香港、澳门和台湾,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样的遭遇也在西方大国上演:西班牙掠夺了美洲大量的金银,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然而英国在16世纪末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它的无敌舰队在英西海战中竟不敌英国的貌似不堪一击的弱小舰队。富国被穷国打败,事实的确如此。一个没钱的国家绝对称不上是大国,但一个有钱的国家不一定就是大国,即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热捧经济增长,但是我们会发现石油之城波斯湾,其人均财富恐怕连美国都比不上,却战火不断。先是海湾战争,接着又是伊拉克战争,结果把富可敌国的伊拉克人民打得流离失所。由此可见,财富为我们通向强大奠定了基础,而要实现强国之梦,则还有很多。 二、各大国崛起的历程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一)、大国崛起——英国

美国电影工业与中国电影产业

关于当代世界电影的断想 ——美国电影工业与中国电影产业有人说中国电影业起码要落后美国100年,还有人说起码200年,但是我想重要的并不是我们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远,我根本不明白你们花这些时间建立一个贴吧让大家争论我们到底差美国多少的意义在哪里。太多人在一味的感叹我们电影业的落后,或者是不屑美国的电影商业化,但不管如何,想要这口气我们就要搞清楚,我们怎么样可以用我们的优点,还有我们可以从他们那借鉴的启示,来超越他们。 美国电影工业之所以能称之为“工业”,作为全球电影产业链最完整、电影投资获利最多的国家,美国电影产业的制作、发行、放映和后电影衍生市场的开发均相当成熟。美国电影是世界电影产业的核心力量,这几乎已为人公认,而美国电影的核心则在好莱坞,“好莱坞模式”涵盖了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及其后产品开发的各个相关环节和领域,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没错,我们的市场是有在改变,我们中也是有很多人认识到了应该像美国借鉴。由于市场经济,许多制片人和艺术家受到利益的驱动,纷纷去拍赚钱片,这无可非议,好莱坞的电影产业,目的就是赚钱。可我们是中国,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硬去效仿美国并不见得会给你带来什么益处。不要迎合“商业”而去拍“商业”,不要迎合观众而去拍“趣味”,那样反而失去了商业和观众,我们要借鉴的是可以借鉴和该借鉴的。 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则是美国电影产业下游的“后电影市场”环节,即电视、网络等播映渠道的版权收入和与电影相关的广告、音像、软件、旅游、娱乐、玩具、服装、主题公园等电影后续产品的收益,华纳兄弟的《哈利波特》系列,就是“后电影市场”获得极大成功的例子。而中国的电影业我想最多也只能称得上是个“产业”,当然这也是和中国的电影版权产业不够成熟有关了,盗版和山寨如此泛滥,更妄谈是工业化了。周星驰的《长江七号》是有发展自己的周边产品,他本人在参加国内某之名综艺节目时也亲自身背“七仔”书包,但是我想大家购买的还是路边小店里山寨的“七仔”吧,而其他的例如盗版碟片的问题就更不用提了。

关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彬县农牧局 关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各位主任、委员: 根据人大安排,近期,我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现场观摩、向有关部门、群众和技术人员询问了解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通过多方面走访了解,基本掌握了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突破口,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园区主要分为以下7种类型:新农村家园、农村科技园区、农业旅游园区、农业产业化园区、城市型生态农业园、生态餐厅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近年来,在彬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依托资源优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县已建成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依托,集农业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4个;建成以本地现有资源为依托的循环农业示范园区1个;建成以弘扬彬县人口文化为主的新农村家园1个;

主要涉及6个村,累计投资5259.5万元。还有1个规划100亩的高智能型现代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区,正在设计当中。 我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主要特点是: (一)规划设计合理,突出特色。通过调研,可以看出,为了确保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质量和标准,各相关单位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实地调查,反复论证,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工作方案。全县5个现代农业园区亮点纷呈,炭店乡林家堡生态农业观光园,主要体现的是渭北窑洞居住文化、饮食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底店乡侍郎湖休闲农业观光园,主要体现的是内陆淡水湖休闲垂钓、农事体验、山间鸟语花香等乐趣;香庙乡程家川村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充分展示了古豳流传千年的传统民俗风情、文化底蕴、清代古民居建筑群独特风采;润杨休闲农业观光园,是由彬县润杨开发责有限任公司建设的,主要展示的是大棚晋枣高效栽培技术、柿子栽培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等;龙高镇龙马村循环农业示范园,主要以当地苹果树枝为原料制作菌棒,生产优质平菇、香菇、金针菇,废弃的菌棒再循环利用到苹果园中,形成大棚蘑菇循环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大棚蘑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太峪乡寺家庄村新农村家园,主要展示我县别墅型新农村建设成果、首家村级人口文化园,在品尝彬县特色小吃的同时,感受彬县村级人口文化的淳朴、厚道,体验彬县传统民俗表演。 (二)以科技为先导,园区基础坚实。以农业科技示范工程为载体,以增强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功能为目标,全

海绵城市论文规划建设论文

海绵城市论文规划建设论文 摘要:海绵城市是在城市中建有“海绵体”,河、湖、池塘、湿地等水系,以及绿地、花园、有渗透性的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就是通常我们通常所说的海绵城市中的“海绵体”。海绵城市能够充分发挥水系、城市绿地、花园、路面等一系列城市配套设施对雨水的收集和渗透作用,能够节约水资源,减轻发生城市内涝的可能性,削弱城市内雨水径流污染,并起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系统;遵循原则;规划与建设 1 前言 “海绵城市”即指城市的雨水处理系统有良好的“弹性”,下雨的时候将雨水进行吸纳、储藏、渗透和净化,在城市需要水的时候将储存起来的经过处理的雨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可以像海绵一样适应环境变化和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要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建设有更良好的水循环的和更优美的城市景观的城市。 2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的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要遵循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安全为重和统筹建设几方面的原则。 规划引领即要满足各相关专业规划、城市各阶层的规划以及后续的海绵城市建设程序中,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作用和引领作用。生态优先是要将自然条件与人工建设的设施相结合,保护和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以及对环境影响小的人工措施,最大程度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提高城市中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和保证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 3 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 如今,我国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着内涝严重问题,例如:广州、杭州、北京等许多城市都频繁遭遇特大暴雨,几乎可以说是“逢雨必涝,遇涝则瘫”。目前我们的城市建设模式都是水泥硬化路面,每下暴雨,都是主要依靠管道等设施来排水,通常造成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在以后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优先利用“绿色”的措施来组织水的循环利用。 4 海绵城市的规划 建设一座海绵城市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海绵城市的规划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建设。现在由于存在一系列问题对于海绵城市的规划并没有充分地在规划体系中体现出来,海绵城市的缺点主要有:①定量分析不足;②城市竖向规划不足;③用地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脱节。 5 海绵城市规划的关键技术方法 城市雨洪模拟技术(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是海绵城市中规划与建设的科学途径与重要手段,此方法可控性高,适用性好,模型如下: 图1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篇一: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是一本气势恢宏的书。花一周时间读完,仔细品味,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惊喜,感悟在两三年之后再次接触这几个大国的沿革变迁,确实好的书多次读每次都是不同感觉;惊喜在我好久不读历史书了,这次读这本书竟然发现我在半年之后,还是对这些历史有着较充分的兴趣,半年前读了本关于宋代的简约介绍的历史书。《大国崛起》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历史的书。书中提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国家崛起的震撼,更多的是一国家如何在顺应发展潮流中通过经济的崛起从而实现国家崛起的思考。《大国崛起》浓缩了海洋时代上出现的各个强国发展的精华,让我再次感受的强国的不易。 葡萄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许多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走向全球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德国,在这个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 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人均数据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对于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强大的战略,我有个简单的体会: 一是重视科学和教育。回顾五百多年来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德国。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而位于柏林的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德国再次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这也奠定了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今天,德国生产的汽车、电子、通讯等产品遍及全球,世界各国的青年学子都喜欢到德国留学,今天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令人叹服。 二是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在于几百年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