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方程意义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方程意义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方程意义说课稿1

各位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53-54页的《方程的意义》。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几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要学习的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中,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同时也初步感知方程,积累了具体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2、会列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等量关系。

能力目标:学生在观察、比较、抽象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情感目标: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了解天平。

谜语导入,引出天平这个公正的大法官,使得学生对天平感兴趣,从而请学生说说对天枰的了解,接着视频介绍天平的原理。

(二)创设情景,抽象出等量关系

情景1:演示天平左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请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所处的状态。(板书:5050=100)

情景2:演示天平左边放上两盒一样重的饮料(250克),右边放上另一瓶饮料(500克),再次请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所处的状态。(板书:250250=500)

这两个情景学生非常熟悉,既让学生从天平"平衡"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又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然后我还创设2个情境,让学生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真正体会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

情景3:演示出天平左右盘分别放一个空杯子和一个100克的珐码,使学生观察到在天平平衡,即空杯子的重量和珐玛的重量是相等的,空杯子的重量=100克。继续演示,在杯中倒满水,天平倾斜,说明不平衡,得到100x>100的不等式。(板书:100x >100)

再增加珐码,又得到100x=250的等式。(板书:100x=250)情景4:天平左边放一个球,右边方一个50克的砝码,根据不平衡状态得到y<50的不等式。(板书:y<50)接着在左边增加一个同样大的球,天平平衡了,得到yy=50或2y=50的等式。(板书:yy=50或2y=50)

以上的板书都做成贴片形,可随时移动位置,方便下一环节进行分类。

(三)引导分类,概括方程的意义

在得出这么多的等式和算式后,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类,并交流分类的标准。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逐步概括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与交流,得出方程两个要素:一必须含有未知数

(未知数不一定用X表示,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二必须是等式(也就要有“=”)。

这样的设计我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会,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

(四)层次练习,巩固方程的意义

在这一环节中,我编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找方程",即教材62页第1题:下面的哪些式子是方程?

X3.6=73-1.4=1.6ax2<2.4采用同桌交流的方式进行交流,不是方程的题目要说明理由。

(2)“写方程”,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和举出反例,巩固方程的意义。

(3)数学游戏:教师出示式子,学生做动作。如果式子是方程,学生就跳一下。如果是等式,学生就蹲下。两样都不是,则不用做动作。

(4)"列方程",即教材62页第2题:根据天平列出方程。

(5)根据文字列方程,即教材62页第3题。例如:小明x 岁,爸爸40岁,爸爸和小明相差28岁。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加深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提升,评价自我

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可以让学生再次体会成功的喜悦。说说存在的不足,同时又再一次的反思了自我。

(六)作业布置,回归生活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可用方程表示其数量关系,请同学们列举出来。

布置这题作业,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设计练习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七)板书

方程的意义

5050=100100x=250

250250=5002y=50方

等式a+2=17程

xy=5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思:通过文字形式来设计说课稿,比较单一,不能吸引评委。那么在设计里面放入辅助性说明的图片,比长窜的文字更清晰,更能让人明白。

五年级数学方程意义说课稿2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在小学阶段,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就可以了。在这部分教材中,首先通过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接着通过实例让学生根据图意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然后再借助集合图,说明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用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获取“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

100+x=250。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2、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三、巩固应用

1、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2、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3、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五年级数学方程意义说课稿3

《方程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方程的意义》之前,在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均有填算式中的括号,也就是未知数,对于方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知识渗透,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表示数量间的关系,都与本节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方程这部分知识,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和,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而且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发展到列出方程解,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方程这部分的学习,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帮好认识的准备和铺垫。学生从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到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渡,这节课的概念学习也是后面学习解方程的方法、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及《方程的意义》的教学内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2、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在合作学习中的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是在实践中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根据方程的意义判断出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

下面我就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玩儿过跷跷板吗?(同时出示图片)

对于这个游戏的玩儿法与经验,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样物品与跷跷板长得很像,它可不是用来游戏的,而是用来测量的。你们认识它吗?(出示天平)【跷跷板与天平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中间有一个支点,都靠力臂两端的重量来达到平衡,都是根据杠杆的工作原理。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天平比较陌生,而跷跷板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以此导入,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学生回顾玩儿跷跷板的经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为认识新事物奠定基础,形成表象】

二、认识并使用天平

教师介绍天平:

这就是一台托盘天平,它是用来测量比较轻的物体的仪器。这两个是天平的托盘,一边放物品,另一边放测量物体的砝码,砝码上都有质量标志。我们通过不断调试砝码,直到中间的指针指向中间为两边平衡,物体的质量就是砝码质量之和。

教师示范: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实际应用天平来测量一下。

首先我们来应用一下,检查一下砝码的质量是否准确。

在天平的左边放置20克和30克的砝码各一个,右边我们应该放置一个50克的砝码。看一下,天平中间的指针正好指向刻度盘的中心,说明天平保持平衡了。

看到天平,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20+30=50

这有一个空的水杯,我们先来测量一下它的重量。

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重量。我们来试一试。

通过测量,我们得知,水杯的重量是100克。

现在我们缓缓向水杯里倒水,你发现天平怎么样了?

你知道我倒了多少水吗?水的质量是未知的,我们可以用字母x表示,那么现在天平的状态还能用等式来表示了吗?

100+X>100

我们继续测量水的质量,同理得出: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这几个算式都以板书形式呈现。

【在利用天平写出算式的过程中,我最开始设计的是给每个小组一台天平,让学生实际操作,测量物品的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天平中砝码过小,学生操作起来不方便,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调节砝码的过程中,而不是讨论方程的意义,与本节课的重难点相背离,因此在修改中,我们还是尊重了教材,以教师的示范为主,我们吸取了学生试验的教训,为了让学生看得真切,我们放弃了实物操作,选择了电脑课件的演示。】

三、认识方程

1、根据天平写算式并分类

刚才我们测量了水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出现了这几种情况,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位置关系,你明白了吗?下面老师这儿就有几组天平测量的过程,首先请你根据

天平写出算式。然后把这些算式按一定的原则分分类,最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结果。

【《20__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学生的“双基”增加为“四基”,其中“领悟数学基本思想”是新增加的.内容。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比较提倡对概念的演绎,清楚地记得,十年前数学书对方程概念的呈现是这样的:通过天平保持平衡写出等式,然后得到结论。旧的数学课强调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而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倡要在数学学习中,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新的教材中增加了不等式,增加了不含未知数的算式,通过通过类比、分析、归纳,形成数学模型,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用严谨的语言来表述。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利用天平这一实物图,将数学知识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写出等式及不等式,含有未知数的和不含未知数的,。学生通过分类对比,形成表象,教师引出概念,使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2、交流汇报: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等式不等式

含有未知数 3x=180 50+2x>180

100+x=50x3 80<2x

不含未知数 50x2=100 100+20<100+30

根据板书,教师讲解:像 3x=180、100+x=50x3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反问:什么样的算式叫方程呢?一个算式要成为方程有哪几个条件?

【通过对比,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方程表象,建立方程的模型,因此在教师讲授概念时,学生很容易地就接受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什么都不讲,对于方程这个新知识,如果老师不告诉学生,学生是不能凭借旧知自己总结出来的,因此在概念的呈现上,我选择了讲授法。】

四、应用概念

同学们,根据你对方程的理解,你能自己写出几个方程吗?

判断,他们写得都对吗?

黑板上刚才我们写得这些算式,有方程吗?

【通过前面学生的活动归纳出概念,还要对概念进行演绎。练习题中,我先让学生自主写方程,就是考查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然后再进行判断的基本练习。】

五、方程产生的文化背景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料。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儿第一个提出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的形成都凝聚着人类智慧与汗水。因此学生在学习前人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同时,也要了解数学文化。通过这部分知识的讲解,学生对方程的产生有了初步的印象。】

六、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题目:

1、根据线段图写方程

2、根据数量关系写方程

3、判断是否是方程

4、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七、作业:

利用课余小组时间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

再想,天平两边可以如何添加,能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呢?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虽然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没有使用天平,但对天平都充满了好奇,因此,我把用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这个环节延伸到课下,学生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愿望,而且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我还设计了“天平两边可以如何添加,能使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呢?”发散学生的思维,也为下节课《天平保持平衡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五年级数学方程意义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学情解析,目标定位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学习了四年用算术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

《方程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

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以及新课标中

概念教学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算式是不是方程,区分等式与方程,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从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的思维过程有着明显不同。用算术方法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是充分运用已知数量的运算得

出未知数量,它把已知和未知完全隔裂开来,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是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从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思维转向列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学生的思维会有一定的困难。

基于以上的思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是经历由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

(四)学情分析:

课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主要有三项:

一、求未知数

这道题主要是为解方程做准备。在这道题中,学生的书写格式错误较多,占40.2;会方法但计算错误的同学占10.9;格式计算都正确的同学占48.9。所以,在后面讲解方程的教学中,我们要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讲清算理和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二、给式子分类,并写出每类的特点。

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想看看学生能否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清楚分类的标准,为课上的分类做准备。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因为学生的关注点不同,所以分类的标准不同。有些学生关注的是式子当中的字母,所以根据有无字母把式子分为两类,一类式子当中有字母,一类没有字母,这样的学生占25;有些学生关注的是式子中的等于号,所以根据式子左右是否相等把式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等式,一类是不等式,这样的学生占26.1;有一些学生关注的是式子中的运算符号,所以分的类别较多,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 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第53页、第54页“方程的'意义”。说教学目标: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说教学重点: 准确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说教学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即方程两边代数式所表达的两件事情是等价的。 说教学过程一、呈现情境,建立方程 1.师:(出示一台天平)请看,这是一台天平,在什么情况下天平会保持平衡呢 教师在天平的一边放上两袋100克的食物,另一边放一个200克的砝码,这台天平保持平衡了吗 提问: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吗(100+100=200或100×2=100)你怎么想到了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天平的平衡呢(引导学生

说出:这里的100+100表示的是天平左盘食物的质量,200表示的是天平右盘砝码的质量,正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天平才会平衡,如果学生说成:食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教师也给予肯定,然后问:现在已经知道这两袋食物的质量都是100克,砝码的质量是200克,那么上面的式子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2.(出示两小袋食品)将左盘的食物换成两袋30克的食物,天平还是平衡的吗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不平衡吗(30+30200)咱们班谁喜欢喝牛奶你喝吧!问:这盒牛奶被喝掉多少克了再问:这盒牛奶现在的质量可以怎么表示(275-x)克。 3.再将这盒喝过的牛奶放在天平的左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表示写一写!点名汇报,(切忌一问一答!当学生答出一种情况,老师随机问这种情况表示的是什么情况) 当学生说出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72,③y+24④5x+32=47,⑤2x+3)=34,⑥6(a+2)=42 (对不是方程的式子,一定要学生从本质上解释为什么不是方程) 学完方程后。小明又列了两个式子,却不小心被墨水给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让学生明白,不管墨迹处是什么,第一个都是方程,第二个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可小明说,他列的第二个式子也是方程,猜一猜,他列了个什么方程 4.看来,大家对方程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实,早在三千六百多年以前,人们就对方程有了自己的认识你知道吗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篇一: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下面我和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想。 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说教材。本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53-54页的《方程的意义》。课程标准把“式与方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模型思想及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理解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重要学习内容,《方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设计思路。《方程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根据对教材的初步分析与理解,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增强符号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很容易将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的思维过程混淆起来,所以我觉得本课的难点是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含有未知数和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的贴纸。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我在教学中借助天平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活动:感知平衡,体会等式含义。(1分钟)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在天平一边放上一个梨,另一边放上两个西红柿,展示梨比西红柿重,两边一样重,西红柿比梨重,三种情况。

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5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5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3页——54页。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从等式引入,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同时得出一只空杯正好100克,然后在杯中倒入水,并设水重x克。通过逐步尝试,得出杯子和水共重250克。从而由不等到相等,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为提供更为丰富的感知材料,教材提出: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然后通过三位小朋友在黑板上写方程的插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的多样性。 在“做一做”里,教材给出了6个式子,让学生识别哪些是方程。要让学生明白,未知数还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你知道吗”的阅读材料,简要介绍了有关方程的一些史料。通过让学生阅读,了解一些有关方程的历史和发展。 二、学法指导 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以后通过一定的情景进一步学习方程的意义,列方程和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学生要在熟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在天平的演示情景中观察,思考,讨论,探究。说出方程的特点并由不等的式子到相等的式子,从而推导方程的意义并能扩展到根据方程的意义列出简单的方程和用方程表示简单数量关系。 三、教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说课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对《方程的意义》这节课进行分析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前辈同仁多多指教。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2节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内容。《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将为后面的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及其他方程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分析,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式的构建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建立方程模型。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采用直观演示、质疑引导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出方程的意义及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于是,本节课

人教版数学五上第五单元《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上第五单元《方程的意义》讲课稿 一、说教材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2~63 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长进行教课的,是此后学生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这节课关于学生来说是一堂崭新的数学观点课,是算术思想的一种提高,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腾,是学生解决实质问题的一种 新的数学工具。 教课目的: 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 鉴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依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指引下找到等量关 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课活动中培育学生察看、描绘、分类、抽象、 归纳及应用等能力。 教课要点: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要点词初步成立方程的观点。 教课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成立。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法 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目关系此后经过必定的情形进一步学习方程 的意义,列方程和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目关系。学生要在熟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 表示数目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在天平的演示情形中察看,思虑,

议论,研究。说出方程的特色并由不等的式子到相等的式子,进而推导方程的意义并能扩展到依据方程的意义列出简单的方程和用方程表示简单数目关系。 (二)教法 1.指导思想 本课教课是以天平的演示实验为情形引入教课内容的,教课指引学生充足地察看,研究,主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合作学习和研究,培育学生的交 流意识,发现意识。 2.教课方法 依据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结钩和认知水平,从生活实质中的情形——用天平 称量物体重量下手,经过教课课件的使用使学生察看“等式”——“不等式”——“方程”的演示过程,深刻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后联合几道判断 题让学生举例深入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最后设计二组情形让学生列出方程和用方 程表示数目关系使方程的观点获得拓展和沿伸。 三、说教课过程 (一)动画引入 (二)研究新知 1.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 【设计企图】经过直观演示,感觉等与不等。同时经过反应和追问,帮助学 生感觉等式的意义。为下一环节中式子的分类及理解等式和不等式做好准备。从天平到式,再从式到天平图,在学生的脑筋中利用天平成立左右相等的等式模型,为打破成立方程中的等量关系这一难点做好铺垫。 2.分类整理,建构观点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沙沟小学:张清军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方程的意义”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其他方程知识的基础。本课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整个教学过程先通过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后对一些不同的式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对其进行分类,最后归纳、概括出方程的意义,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创新等能力,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法 本节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做课教师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是教学内容,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课堂教学先后采用演示、实践等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各种数学情境中,充满自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现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突出本课重点,使用实物投影教学,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现了学生对式子的分类情况,达到了有效的交流,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从而促使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说学法 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提供合适的数学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要掌握所学基本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等能力。激情与理想,困难与挫折,成功与欣喜,学生的百感滋味在小小课堂学习过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1 教材简析: 《方程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中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天平写出式子,并通过类比分析归纳出方程的概念,并根据概念学会正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以及利用方程概念解决问题。方程这部分知识,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方程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从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到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渡,因此,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方程的意义》之前,在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均有填算式中的括号、数字谜等不同形式的思维训练,对于方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知识渗透,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这些都为理解方程意义起着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2、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在合作学习中的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完成数量关系到等量关系的过渡,构建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天平: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玩儿过跷跷板吗?(同时出示图片) 对于这个游戏的玩儿法与经验,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样物品与跷跷板长得很像,它可不是用来游戏的,而是用来测量的,它就是天平。 【跷跷板与天平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中间有一个支点,都靠力臂两端的重量来达到平衡。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天平比较陌生,而跷跷板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以此导入,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找到旧经验与新事物的联系,形成表象】 二、利用天平,写出式子 在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中,我们认识了天平,利用天平称量了物品的质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利用天平来测量一杯水的重量。 【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再现天平测量物体的过程,水的重量是未知的,用字母X来表示,这部分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了由形象的天平左右两边的平衡关系过渡到用抽象到数学符号表示的思维过程,为突破教学难点进行铺垫。】 三、合作探究,认识方程 1、测量物品,写出式子 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利用天平测量桌面上物品的质量,或者利用天平比较物品的轻重,并且根据天平的平衡关系写出式子。最后将你们小组写出的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要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的活动经验。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要在小学数学课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经历了实验---不实验——再实验的设计过程。第一次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动手操作,但在实验中,学生由于对天平的好奇以及操作的不熟练,使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感知新事物上,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第二稿中,我放弃了实验,让学生直观看教师的大屏幕演示,然后写出式子,学生再根据图片,写出式子,结果整节课学生就在不停地对着抽象的符号写和算,对知识没有形成表象,练习效果不佳。后来,在网络备课和教研员的指导下,我在课前加入了数学活动课,让学生熟悉天平的操作过程,在课堂中,将重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四年用算术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使用方程解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 《方程的意义》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高,是数的理解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以及新课标中概念教学的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 密切联系。 4、让学生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对数学 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的思维过程有着明显不同。用算术方法列算 式时的数量关系是充分使用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出未知数量,它把已知和未知完全 隔裂开来,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是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从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思维转向列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学生的思维会有一定的困难。 基于以上的思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 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教学难点是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二、说教学过程 整堂课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在不任意增加知识点,不任意拔高 教学目标,并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地前提下,我对教学内容实行了大胆的改 革。教学活动安排了五个环节: 1、创设情景,抽象出等量关系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4篇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4篇 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预备的文稿,说课这一概念提出于1987年,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仔细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胜利的前提,是老师提高业务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五班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4篇,欢迎品鉴! 第一篇: 五班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五班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理解并把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关心同学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育同学仔细观看、思索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力量。 3、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使同学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猎取新知。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纳了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看法等教学方法,为同学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乐观自主地,布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针对“方程的意义”这节课的特点以及结合学校生的年龄特征,本课我设计了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上课开头,我借助媒体,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出示天平,天平是平衡的,再引导同学看屏幕进行演示: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50克的物体,天平不平衡了。在天平的右边放10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又平衡了,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体的重量相等,用式子表示50+50=100,并点明这是一个等式,表示等号两边的数量相等。这样,同学的印象也特别深刻。在同学建立等式概念后,我把天平的左边换掉一个重x克的物体,天平发生了倾斜,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体的重量不相等,引导同学用算式50+x>100来表示,准时说明这是一个不等式,表示左边的重量大于右边。这时在往右盘增加砝码100克,天平又向右倾斜了,引导同学列出不等式:50+x<200。依据两个不等式的关系把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天平又消失平衡了,同学观看后得出:50+x=150。同学们在思索沟通中明白:这也是一个等式,但它是含有未知数的的等式。为了加深同学的.感性熟悉。我还设计了这个例子:天平的左边放两个相同的未知重量的物体,右边入100克砝码,可以用式子表示2X=100。通过天平称重的演示,让同学观看平衡与不平衡的各种生活现象,用生活原型关心同学理解方程的意义,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了同学的观看力量和发觉力量。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引出方程的概念(像50+X=150、2X=100等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为了体现同学的主体性,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同时让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制造的乐趣。通过四人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创作“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方程肯定是等式,但等式不肯定是方程。接下来是对我们所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袁天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说教材】: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方程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中的内容。方程这部分知识,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方程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从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到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渡,因此,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方程的意义》之前,在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均有填算式中的括号、数字谜等不同形式的思维训练,对于方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知识渗透,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这些都为理解方程意义起着铺垫作用。 【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的教材分析及当前新课标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在合作学习中的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方程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完成数量关系到等量关系的过渡,构建方程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为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交流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部分。 一、谈话导入,认识天平: 上课时,我问同学玩过跷跷板吗?并让学生交流这个游戏的玩法与经验,根据学生的回答后并接着出示实物天平,让学生说一说在怎样的情况下,天平才会平衡? 跷跷板与天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天平比较陌生,而跷跷板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以此导入,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找到旧经验与新事物的联系,形成表象 二、创设情景,抽象出等量关系 情景1:演示天平左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请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所处的状态。(板书:50+50=100) 情景2:演示天平左边放上两盒一样重的饮料(250克),右边放上另一瓶饮料(500克),再次请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范文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范文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防止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精心的《方程的意义》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三个方面展开说。 关于《方程的意义》这一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有不同的安排: 人教版教材将方程教学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部分,在学习完用字母表示数后紧接着认识简易方程及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材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同时得出一只空杯正好100克。然后在杯中倒入水,并设水重X克,通过逐步尝试,得出杯子和水共重250克。从而由不等到相等,引出含有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为提供更为丰富的感知材料,教材一方面由小精灵要求: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另一方面通过三位小朋友在黑板上写方程的插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的多样性。 其次,“做一做”给出了六个式子,让学生识别哪些是方程。再次,“你知道吗?”的阅读资料,简要介绍了有关方程的一而冀教版教材将《方程的意义》安排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承接着学生在四年级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

的知识。教材首先呈现了六幅不同的用天平表示物体质量关系的情境图(其中有两幅天平图两边物体的质量不同),提出了“观察天平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要求。在学生观察、按要求写式子,以及对式子进展分析归纳的根底上,认识等式和含有数的等式,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教材,我觉得:在小学,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就可以了。不必在概念上过分纠缠,更不必补充方程与恒等式的区别等等,以免加重学生负担。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了解“等式”与“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详细情境列出方程。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由于学生较长时期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开始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往往受到算术思路的干扰。因此,在《方程的意义》的教学中,要注意过渡和比照,克服干扰,对于学生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特点,初步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从这意义上说,以前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根底。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五大教学环节:1、口算,2、情境,3、自学,4、展示,5、反响。

五上册《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五上册《方程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它是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又是为以后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教学,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正确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知识的用途,增强学生交流和发现意识。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建立方程的概 念。难点是: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依据新课改理念,结合杜郎口教学模式,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法和学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为了较好的完成本节课教学,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和学生特点,我让每组学生准备了天平、杯子、水等学具,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热身。本环节分两歩进行教学。 第1步:(课件出示习题)这些题学生分组课前在小黑板上已完成,检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知识掌握情况。 第2歩:介绍天平知识。 按照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搜集天平方面的知识,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介绍有关天平的知识,包括天平各部分名称及平衡、不平衡状态。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本环节主要是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方程的意义,分五步进行教学。 第1歩:明确实验任务:(课件出示) (1)测量杯子的重量 (2)往杯子注入水,在左边的托盘里增加砝码,观察天平出现的情况,并试着用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的重量情况。 第2歩:分组实验: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第3歩:分类整理:对已写出的式子进行交流,仍然以实验组为单位,分类整理,(其中一组到黑板上整理) 第4歩:各组展示分类情况:展示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按>、<、=分类,按是否含字母分类等情况。 第5歩:形成概念:针对学生的分类情况,师生共同交流,先区分出不等式和等式,最后提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师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形成方程的概念。 以上环节5个步骤的设计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不但展现“合作”学习的成果,更在于显现个人的风采,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第三环节:穿插巩固。本环节分两步进行教学。 第1步:让学生自由写出一些方程,组内互评,并概括出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的方法。 第2步:小组讨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然后全班交流,探究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方程。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

• • • • • • • • • • • • • • • • •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解方程》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过程分析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三课时“解方程(一)”,是在学生学习方

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今后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植树问题等内容时都要直接运用。所以本节课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参照课标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体验迁移、分析、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方程与生活中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解方程的方法及检验,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确立解方程的一般思路。 二、说教法 1.演示操作法 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同桌合作、交流,自主探寻发现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三、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交流、分析等过程,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使学生在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五年级的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doc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将为要学习的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 础。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中,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同时也初步感知方程,积累了具体的素 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2、会列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等量关系。 能力目标:学生在观察、比较、抽象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情感目标: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了解天平。 谜语导入,引出天平这个公正的大法官,使得学生对天平感兴趣,从而请学生说说对天枰的了解,接着视频介绍天平的原理。 (二)创设情景, 抽象出等量关系 情景 1:演示天平左边放两个50 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100 克的砝码,请学生观察后 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所处的状态。(板书:50+50=100)情景 2:演示天平左边放上两盒一样重的饮料(250 克 ) ,右边放上另一瓶饮料(500克), 再次请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所处的状态。(板书:250+250= 500)

这两个情景学生非常熟悉, 既让学生从天平" 平衡 " 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 又能较好地激 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然后我还创设 2 个情境 , 让学生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 真正体会天平左 右两边的质量相等, 可以用等式表示. 情景 3:演示出天平左右盘分别放一个空杯子和一个100 克的珐码,使学生观察到在天 平平衡 , 即空杯子的重量和珐玛的重量是相等的,空杯子的重量=100 克。继续演示,在杯 中倒满水,天平倾斜,说明不平衡,得到100+x >100 的不等式。(板书:100+x > 100)再增加珐码,又得到100+x= 250 的等式。(板书: 100+x = 250) 情景 4:天平左边放一个球,右边方一个50 克的砝码,根据不平衡状态得到y<50 的不等式。(板书:y<50)接着在左边增加一个同样大的球,天平平衡了,得到y+y=50 或 2y= 50 的等式。 ( 板书: y+y=50 或 2y= 50) 以上的板书都做成贴片形,可随时移动位置,方便下一环节进行分类。 (三)引导分类,概括方程的意义 在得出这么多的等式和算式后,学生小组合作, 进行分类,并交流分类的标准。学生在 分类的过程中逐步概括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在此基础上, 再次让学生观察, 讨论与交流 , 得出方程两个要素:一必须含有未知数(未知数不一定用X 表示,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二必须是等式(也就要有“=”)。 这样的设计我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 敢于发现 , 抽象概括的机会, 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 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 (四)层次练习,巩固方程的意义 在这一环节中, 我编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 1) " 找方程 ", 即教材 62 页第 1 题:下面的哪些式子是方程? X+3.6 = 73-1.4 = 1.6ax2 < 2.4 采用同桌交流的方式进行交流, 不是方程的题目要说明理由。 (2)“写方程”,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和举出反例,巩固方程的意义。 (3)数学游戏:教师出示式子,学生做动作。如果式子是方程,学生就跳一下。如 果是等式,学生就蹲下。两样都不是,则不用做动作。 (4) " 列方程 " ,即教材 62 页第 2 题:根据天平列出方程。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本节课时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方程的意义”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其他方程知识的基础。本课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整个教学过程先通过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后对一些不同的式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对其进行分类,最后归纳、概括出方程的意义,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创新等能力,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法 本节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做课教师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是教学内容,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课堂教学先后采用演示、实践等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各种数学情境中,充满自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现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突出本课重点,使用实物投影教学,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现了学生对式子的分类情况,达到了有效的交流,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从而促使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说学法 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提供合适的数学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要掌握所学基本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等能力。激情与理想,困难与挫折,成功与欣喜,学生的百感滋味在小小课堂学习过程中四处交汇。 四、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方程的意义》 教学设计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方程的意义》设计说课稿《方程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方程的意义》之前,在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均有填算式中的括号,也就是未知数,对于方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知识渗透,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表示数量间的关系,都与本节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方程这部分知识,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和,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而且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发展到列出方程解,这又是数学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方程这部分的学习,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帮好认识的准备和铺垫。学生从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到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渡,这节课的概念学习也是后面学习解方程的方法、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及《方程的意义》的教学内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2、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在合作学习中的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是在实践中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根据方程的意义判断

出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 下面我就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玩儿过跷跷板吗?(同时出示图片) 对于这个游戏的玩儿法与经验,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样物品与跷跷板长得很像,它可不是用来游戏的,而是用来测量的。你们认识它吗?(出示天平)【跷跷板与天平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中间有一个支点,都靠力臂两端的重量来达到平衡,都是根据杠杆的工作原理。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天平比较陌生,而跷跷板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以此导入,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学生回顾玩儿跷跷板的经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为认识新事物奠定基础,形成表象】 二、认识并使用天平 教师介绍天平: 这就是一台托盘天平,它是用来测量比较轻的物体的仪器。这两个是天平的托盘,一边放物品,另一边放测量物体的砝码,砝码上都有质量标志。我们通过不断调试砝码,直到中间的指针指向中间为两边平衡,物体的质量就是砝码质量之和。 教师示范: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实际应用天平来测量一下。 首先我们来应用一下,检查一下砝码的质量是否准确。 在天平的左边放置20克和30克的砝码各一个,右边我们应该放置一个50克的砝码。看一下,天平中间的指针正好指向刻度盘的中心,说明天平保持平衡了。 看到天平,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20+30=50 这有一个空的水杯,我们先来测量一下它的重量。 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重量。我们来试一试。 通过测量,我们得知,水杯的重量是100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用算术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方程的意义》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教学难点是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二、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把教学活动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认识天平 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我在教学中借助天平首先让学生体

会等式的含义。但是天平实物的操作不直观,所以运用了课件来演示。让学生对天平进行了简单的理解,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理解方程 1. 利用天平,写出式子 出示几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天平的几种状态,写出不同的式子,既让学生从天平"平衡"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又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 引导分类,抽象出方程的意义 用刚才得出的式子进行分类,并让学生说说分类标准,从分类中直接导出本节课的课题:方程,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与交流,得出方程的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这样的设计我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 3. 深化概念,加强理解。 先让学生试着写出一些方程,然后出示几个特殊的方程形式,使学生对方程的概念作初步的理解和判断。知道判断方程的两个因素:有未知数,是等式。让学生对方程的含义理解更加深刻。 (三)练习应用,巩固新知 在练习中,设计了几个题目,让学生对新知进行了巩固。 (四)小结新知,明确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一次梳理,通过总结概括再次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2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第五单元第2节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己经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方程的意义”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其他方程知识的基础。对后面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目标 在认真分析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特点和课标要求, 我拟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2、初步理解等式与方程的联系。3、学生在对式子的观察和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创新等能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己有知识经验。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教学难点是: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并结合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采用演示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各种数学情境中,充满自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所以本课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索,小组学习作为本课的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另外为了达到最大程度的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四、说学生 我们这边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课堂上学生在讨论、比较和概括能力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遵循《新课标》理念,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形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情境。针对“方程的意义”这节课的特点以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上课伊始,我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曹冲称象,理解等式的意义,然后出示天平的例题,再引导学生看,老师进行讲解:在天平的左边放上20克和30克的物体,天平不平衡了。在天平的右边放50克的祛码,这时天平又平衡了,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体的重量相等,用式子表示: 20+30=50o 教师及时点明这是一个等式。表示等号两边的数量相等。这样,学生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在学生建立等式概念后,我还举出如下例子: 天平的左边放10克和20克的物体,右边放30克祛码,用式子表示 10+20=30; 天平的左边放20克和80克的物体,右边放100克祛码,用式子表示20+80=100;天平的左边放20克跌码和50克祛码,右边放30克和40克的物体,用式子表示:20+50=30+40o 讨论得出结论一一这些都是等式。 在学生巩固了等式的概念后,教师再借助天平进行演示:在天平左边放20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