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复习提纲

信息组织复习提纲
信息组织复习提纲

2010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组织》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一﹑复习方法

以本复习提纲作为复习的主要线索,掌握提纲中所涉及的各知识点。

二、参考资料

1 马华《信息组织》第三版清华大学 2008年5月第3版

2 《信息组织》网络课件

注:教材与课件在编排顺序和容详略上有所不同,具体的对应关系见学期初挂在论坛上的“学习指导”。所以在复习时请以教材为主,配合使用网络课件。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采用闭卷方式。

考试的具体形式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

名词解释――主要帮助掌握术语体系;为了方便复习,本课程提供完整的名词复习围。

填空和选择――帮助掌握基本知识;

问答题――帮助掌握容的深度了解。

四、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信息组织、文献目录、索引、检索语言

二、简答题

1.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了解)

2.根据对象与特点划分,检索工具有哪些类型(掌握)

3.两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掌握)

4.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做法。(掌握)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检全率、检准率

二、简答题(了解)

1、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信息组织中的规控制主要有哪些方法。

第三四章

一、、名词解释

信息描述、元数据、检索点、MARC格式

二、几个典型的信息描述规,如《文献著录总则》、《都柏林核心集》的基本描述项目(了解)

三、简答题:信息描述的作用有哪些(了解)

第五章分类法

第一节

一、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分类、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二、简答题

1. 简述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了解)

2. 信息资源分类法的含义是什么?分为哪几种类型?(要求能根据实例判断类型)(掌握)

第二节

一、名词解释

基本部类、复分表(了解)、顺序标记制、层累标记制、八分法、双位制、预留空号法、类目索引(掌握)

二、简答题

1、分类法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

2、类目体系的结构组成。(掌握)

3、复分表的作用。(了解)

4、标记符号的要求、种类、编号制度、常用标记技术(掌握)

5、类目索引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定义。(掌握)

第三节

一、名词解释

引用次序、同位类、交替类目

二、简答题

1、引用次序对于类目体系展开的作用(掌握)

2、传统分类法对于横向关系的处理方法(掌握)

3、类目体系中类目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及表现形式。(掌握)

第四节

一、简答题

1、网络分类工具在类目组织和揭示形式上较传统分类法有什么变化。(掌握)

第六章

1、书中国外主要传统分类法的全称和简称(中英文)、编制方式。(掌握)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分类标引、确定使用本、书次号、种次号、著者号。

二、简答题

1、如何进行类目辨析。(掌握)

2、确定使用本的围。(掌握)

3、分类标引工作程序以及注意的问题。(掌握)

4、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包括哪些容?(掌握)

5、掌握教材中分类标引规则的举例。(掌握)

6、分类索书号的构成。(掌握)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叙词法、叙词表、畴索引、轮排索引、先组词

二、简答题

1、主题法的类型。(掌握)

2、叙词表的显示类型。(掌握)

3、叙词表字顺显示的形式、系统显示的形式。(了解)

4、叙词表组成一般应包括的部分。(了解)

5、叙词表中词义控制的形式。(掌握)

6、叙词表中词间关系控制的类型以及表示方式(参照符号)。(掌握)

第九章

1、书中国外主要主题法的全称和简称(中英文)、类型。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主题标引、整体标引、分析标引、主题分析、分解转换、限定组配

二、简答题

1、比较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异同。(掌握)

2、我用的主题分面公式的基本主题因素及其次序。(了解)

3、什么是分解转换?在分解转换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掌握)

第十一章

一、名词解释

文本检索、后控词表、Ontology

五、练习题:(附参考答案。注:简答题只给出了答题要点供参考,考试时需要在此要点的基础上展开更详细、充实的阐述)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容特征等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使其成为有序化集合的过程。

2.信息检索:根据检索需要,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

3.文献目录:通常是以各种媒体的文献单元为对象,对其进行记录、报道与揭示的工具,包括文献收藏目录和书目。

4.索引:以文献集合或文献中包括的文献单元或信息容为其揭示对象的检索工具。

5.检索语言: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也称情报检索语言。

二、填空题

1.信息组织的目的,是建立起(信息资源收藏系统)和(检索工具)之间的关系,方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四种类型。

3. 从容角度进行检索的方法主要有(分类法)和(主题法)两种。

三、简答题

1.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答:一方面,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真正原因。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因果。2.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方式。

答:(1)对信息资源的特征进行描述;(2)对信息资源的容进行浓缩;(3)提供检索点。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检准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数与检出的信息资源总数之比。

2.检全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索系统中与该提

问相关的实有信息资源总量之比。

二、简答

1.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答:(1)检全率;(2)检准率;(3)检索速度和系统的及时性;(4)系统的易用性;(5)检索的成本效益

2.信息组织中规与控制包括的常用类型。

答:描述控制;词汇控制;句法控制。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信息描述: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

2.检索点:检索信息资源所使用的题名、责任者、分类号、主题词等各种供检索使用的数据。

3.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的数据。通常是从信息资源中抽取出来的用于说明其特征、容的数据。

4.MARC格式:机读编目格式,是根据文献特点和文献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需要建立的标准化的计算机可读形式。

二、简答

1.信息描述的作用。

答:(1)识别,使用户能识别被组织的资源对象;(2)定位,提供信息资源位置的信息,以便供用户访问时使用;(3)检索,通过在描述数据中提供检索点,方便用户对资源的检索和利用;(4)选择,通过记录信息资源的各种特征,供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判断,并作出选择。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信息描述工作:依据描述规则,对信息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操作过程。2.集中编目:由一中心编目机构进行编目,向其他机构提供编目数据的编目方法。

3.在版编目:在文献出版过程中进行编目,使编目数据得以与文献一起提供,方便文献机构使用。

4.共享编目:指两或多个编目机构共同进行编目活动,通过各个参加机构通力协作,使编目结果为各参加机构共享的一种编目形式。

二、填空

1. 信息描述工作的要求主要有:(准确)、(规)、(完备)。

三、简答

1.信息描述工作的程序。

答:查重——描述——标引——复核并输入系统。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信息资源分类:根据信息资源的容属性和其他特征,将资源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和揭示的方法。

2.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将所有的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统,并且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

3.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一种依据分析兼综合的原则编制的分类法类型,以简单概念组成复合类目的方式。

4.同位类:从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一组处于同等地位的子类。

5.层累标记制:按照类目划分的等级配置相应位数,不仅可以反映类目次序,并可以根据标记的位数判断出类目的等级。

6.八分法:在采用层累数字标记的情况下,当同位类超过10个,不足18个时,前9位以0-8表示,8后面的标记用两位数字表示一次划分,用于解决同位类的配置问题。

7.类目索引:为了克服类目查找的困难编制的一种辅助工具

8.交替类目:在为一个知识门类设置使用类目的同时,于相应门类下设置的供选择使用的类目。这类类目本身不用来分类,起引向使用类目的作用。

二、填空题

1.信息资源分类法按其编制方式,通常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三种类型。

2.阮冈纳赞将引用次序确定为:(本体)——(物质)——(动力)——(空间)——(时间)。

3.类目之间的关系包括(从属)、(并列)、(交替)、(相关)等。

4.一种良好的分类标记一般应当符合(简明性)、(表达性)、(容纳性)、(助记性)的要求。

三、简答题

1.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

答:特征:是按照容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组织的;是从一定角度出发组织和揭示信息资源的;采用一定的标记符号作为排序工具;往往通过类目索引提供从字顺角度查找类目的途径。

作用:进行资源组织;建立分类检索工具;分类统计;兼容工具。

2.分类法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类目体系:是分类法的主体,是分类语言进行词汇控制的主要依据,一般是以知识分类为基础,按照信息资源分类的实际需要建立的。通常由基本大类、简表、详表、复分表组成……

标记符号:表示类目的次序和关系。分类号具有固定类目次序,显示类目之间关系的作用,是现代分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明与注释:帮助用户了解和使用分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法一般通过它说明类表的编制原则、类目体系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等,通常包括编制说明、大类说明和类目注释三种形式……

类目索引:为了克服查找困难编制的一种辅助工具……

3.引用次序的含义以及对于类目体系展开的作用。

答:含义:引用次序指复合主题在标引和检索中不同主题因素的组配次序。

作用:分类标准使用的先后次序规定类目体系的展开方式,确定复合主题如何集中;选择何种属性为分类标准以及按照何种次序加以引用,决定着类目体系展开方式,对分类体

系的性能有直接影响。

4.传统文献对横向关系的处理方式。

答:设置交替类目、建立参照、设置选择类目、设置选择类表、规定类目的归属。5.网络分类工具在类目体系的组织和揭示形式上较传统分类法有什么变化?

答:改进主题之间多维关系的揭示;从多个角度组织信息资源;进行轮排;通过设置形式类目,提前设置重点类目;动态组织分类体系;用于联结不同的检索系统;联结说明与规则系统。

第六章

一、填空题

1.(DDC)、(UDC)、(LCC)号称世界三大分类法。

2.中图法的复分表包括(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两种。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分类标引:依据一定的分类语言,对信息资源的容特征进行分析、判断、选择,赋予分类标识的过程。

2.书次号:表示同类书先后次序的。

3.种次号:按照同类书分编先后,以每一种书为计数单位顺序编制的。

4.著者表:依据著者名称的音或形,按一定的取号方式编制的表。

二、填空题

1.在中图法中,组配标引包括(使用复分表)、(仿分)、(类间组配)三类。

2.一个完整的分类索书号包括(分类号)、(书次号)、(辅助区分号)三种成分的。

三、简答题

1.如何进行类目辨析?

答:根据上、下位类关系了解类目的含义;根据同位类之间的关系了解类目的含义;根据类目注释了解类目含义。

2.简述标引工作程序。

答:查重——主题分析——归类——给号——审核。

3.什么是使用本?如何确定使用本?

答:特定文献标引机构直接作为分类依据的分类法文本。

确定试用本的围:1,确定详略程度;2,局部扩充;3,局部集中。

4.简述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

答:(1)信息资源的分类应根据信息资源的性质,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2)信息资源的分类必须体现分类法的逻辑性、等级性、次第性。(3)信息资源必须归入最切合其容的类。(4)类分的文献必须归入用途最大的类。(5)不能单凭题名、篇名的意义归类。(6)应注意标引的思想性。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 主题法:是指直接以表达主题容的语词作检索标识、以字顺为主要检索突进的标引和检

索信息资源的方法。

2.叙词法: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的、经过严格处理的语词作为文献主题标识,通过概念组配方式表达文献主题的主题法类型。

3. 叙词表:按其功能,它是一种将标引人员或用户使用的自然语言转换成规化的系统语言的术语控制工具;按照其结构,叙词表是一种概括特定知识领域并由词义相关、语义相关的术语组成的可以不断补充的规化词典。

4.轮排索引:将词表中的叙词按词素的字顺排列,使含有同一词素的叙词集中显示于一处的词汇表。

5.先组词:直接以复合概念的语词形式收入词表的词。

二、填空题

1.主题法按照选词方式,可以分为(标题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按照其使用时组配的先后,可以分为(先组式主题法)和(后组式主题法);按照其使用时是否进行控制,可以分为(受控主题法)和(非控主题法)。

2.在字顺表中,叙词款目或非叙词款目一般由(款目词项)、(标记项)、(注释项)、(参照项)等组成。

3.等级关系还包括(属种)、(整部)、(集合与个体)三种关系。

4.对一词多义的现象进行控制,一般采用(加限义词)或(加注)方法予以解决。

第九章

一、填空题

1.(《汉表》)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叙词表;(LCSH)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主题法;(MeSH)是医学领域广泛使用的专业叙词表。

2.《汉表》的辅助索引包括(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英汉对照索引)四种。3.(《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在《中图法》类目与《汉表》主题词对应的基础上,将分类法与主题法、先组与后组融为一体的一种文献标引和检索的工具。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 主题标引:依据一定的主题词表或主题标引规则,赋予信息资源语词标识的过程。

2. 限定组配:以表示事物的叙词和表示事物特称、属性或方面的叙词进行组配,表示一个专指的子概念,通常以符号“—”或“,”为组配标志。

二、填空题

1.按照对信息资源容的揭示特点,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标引方式通常可分为(整体标引)、(全面标引)、(对口标引)、(综合标引)、(分类标引)五种。

二、简答题

1.比较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异同。

答:相同:揭示的对象相同;依据的数据来源相同;操作程序相同;基本处理方法相同不同:(1)主题分析的角度不同。(2)转换途径不同。(3)标识不同。(4)揭示的特点不同。

2.什么是主题分析?主题分析的基本方法?

答:根据标引和检索需要,对信息资源的容和特征进行分析,析出主题概念的过程。方法:分析主题类型和分析主题结构。

3.什么是分解转换?在分解转换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指分析出来的主题概念没有现成的主题词可供直接标引,需将该主题概念分解成若干个简单主题概念,然后再分别用相应的主题词进行转换。转换过程中应注意:(1)避免字面分拆(2)从专指到泛指的次序查找;(3)善于根据概念的含义分析出专指的分解形式。

第十一章

一、名词解释

1.文本检索:一种不进行标引,直接利用计算机的功能,通过自然语言中的语词或语词组配形式,对信息资源的文本数据进行匹配检索的方式。

2.后控词表:一种在检索阶段进行控制的词表,在检索阶段通过同义控制和相关词推荐等方式提供帮助。

3. Ontology:是指共享的,概念化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表述。

信息管理概论期末综合练习题2010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 《信息管理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现代信息管理 P25现代信息管理就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经济、人文等手段,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及信息活动加以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并带来效益。 2、知识管理P32知识管理是协助企业组织和个人,围绕各种来源的知识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业务目标以及经济绩效等诸个方面形成知识优势和产生价值的过程。 3、基础技术P106基础技术主要是指新材料、新能量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性能、水平等方面的提高有赖于这两类技术的进步。 4、支撑技术 P106支撑技术主要是指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等。 5、信息描述 P162信息描述是根据一定的描述规则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的外在特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 6、信息揭示 P164信息揭示是信息组织的中级形式,即对信息的内容特征进行深层揭示并转换成主题标识,形成一个科学的逻辑的概念标识系统。 7、网络信息服务 P196网络信息服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机构和行业利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现代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处理、存贮、传递和提供利用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所需的网络信息产品和服务。 8、信息检索服务 P192信息检索服务是根据用户的要求,由专门人员辅助或代替用户查找信息并将结果提供给用户的一种信息服务工作。 9、管理信息系统:P255管理信息系统式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个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争、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10、信息政策:P319信息政策是指用以调节信息搜集、加工、储存、处理及传播等信息活动的指导原则、法令、指南、规则、条例、手续等所构成的相关的政策群体,它涉及信息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整个信息产业的相关问题。 二、单选题 1.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 C )技术三个要素。P33 A 工程 B 管理 C 信息 D 知识 2.信息( B )是知识管理实现的有力保证。P35 A 管理 B 技术 C 创新 D 设施 3.信息不同于物质与能量,信息就是信息(A )。P50 A 共享性 B 转换性 C 传递性 D 表征性 4.信息的最大功能是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万里创造更大的价值(C )。P50 A 共享性 B 转换性 C 传递性 D 表征性 5.揭示利用( B )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和描述及优化系统的方法和原理。P66 A 管理 B 信息C协调 D 指挥 6.寻求通过加工(B )来生成智能和发展智能的机制与途径。P67 A 管理 B 信息C协调 D 指挥 7.处于信息技术体系的最低层( A )。P106 A 基础技术 B 支撑技术 C 主体技术 D 应用技术 8.处于信息技术第二层是(B )。P106 A 基础技术 B 支撑技术 C 主体技术 D 应用技术 9.收集、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是称(D )。P108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标-途径”理论是( )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莫顿 2.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C、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3.一个人的主要行为特征是: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应不灵活,情绪受抑制,行为的内倾向明显,其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5、一般说来态度的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 A 冷漠 B 理解 C 思维 D 意向 6.管理者能直接指导、监督和控制的下属人员的人数或者部门数,称为:()。 A. 管理幅度; B. 管理层次; C. 管理能力; D. 权力距离。

7.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 C. 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 8. 组织行为学中把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有时会表现出与群体行为一致的行为倾向称为( )。 A.遵从行为 B.服从行为 C.从众行为 D.响应行为 9.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人的动机的因素是( ) A、人对实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B、人对某种目标的重要性的评价 C、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 D、人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10.这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赢得了你的尊重,在一些事情上你会服从他的判断,说明他具有()。 A、强制权力 B、奖赏权力 C、法定权力 D、专家权力 二、多项选择题(不选、错选得0分,少选得1分,每小题2分,共2 0分) 1、人的价值观体系来源有() A、遗传 B、民族文化 C、家庭教育 D、社会舆论 E、大众传播 2、权力的来源有() A、职位权B、专长权C、分权D、模范权E、集权 3、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将领导作风分为()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精简版)word版本

第一章 1.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P15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P16 3.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P16 4.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P16 5.3C革命: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P16 6.3A革命: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 7.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8.信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 9.“高”特征:高驱动、高增值、高智力、高战略、高风险、高时效。 10.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agenda for action) 11.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

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P19 12.信息化的特点: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P20 13.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简称IRM)是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为基础,研究和探索人类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科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P20 14.信息的性质:普遍的和无限的、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与原事物、信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变换、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信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P26 15.信息的功能:信息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信息是知识和智能的源泉。P30 16.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和利用P31 17.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P32 18.资源的内在属性: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P32 19.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P34 20.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

信息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设置及工作职责修正版

信息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设置及工作职责修正版信息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设置 1.1设置信息系统的关键岗位并加强管理,配备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应用开发管理员、安全审计员、安全保密管理员,要求五人各自独立。要害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法规和有关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1.2系统管理员主要职责有: 1.2.1负责系统的运行管理,实施系统安全运行细则; 1.2.2严格用户权限管理,维护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1.2.3认真记录系统安全事项,及时向信息安全人员报告安全事件; 1.2.4对进行系统操作的其他人员予以安全监督。 1.3网络管理员主要职责有: 1.3.1负责网络的运行管理,实施网络安全策略和安全运行细则; 1.3.2安全配置网络参数,严格控制网络用户访问权限,维护网络安全正常运行; 1.3.3监控网络关键设备、网络端口、网络物理线路,防范黑客入侵,及时向信息安全人员报告安全事件; 1.3.4对操作网络管理功能的其他人员进行安全监督。 1.4应用开发管理员主要职责有: 1.4.1负责在系统开发建设中,严格执行系统安全策略,保证系统安全功能的准确实现; 1.4.2系统投产运行前,完整移交系统相关的安全策略等资料; 1.4.3不得对系统设置“后门”; 1.4.4对系统核心技术保密等。

1.5 安全审计员负责对涉及系统安全的事件和各类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审计和监督,主要职能包括: 1.5.1 按操作员证书号进行审计; 1.5.2 按操作时间审计; 1.5.3 按操作类型审计; 1.5.4 事件类型进行审计; 1.5.5 日志管理等。 1.6安全保密管理员负责日常安全保密管理活动,主要职责有: 1.6.1 监视全网运行和安全告警信息 1.6.2 网络审计信息的常规分析 1.6.4 安全设备的常规设置和维护 1.6.5 执行应急中心制定的具体安全策略 1.6.6 向应急管理机构和领导机构报告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等。 1.7应急处理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 1.7.1审定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应急策略及应急预案; 1.7.2决定相应应急预案的启动,负责现场指挥,并组织相关人员排除故障,恢复系统; 1.7.3每年组织对信息安全应急策略和应急预案进行测试和演练。 1.8公司应指定分管信息的领导负责本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并配备信息安全技术人员,有条件的应设置信息安全工作小组或办公室,对公司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落实本单位信息安全工作和应急处理工作。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判断题(下列说法对者在题前括号内打“√”,错者打“X”,每小题1 分,共15 分)(√)1、认知是指个体对感觉器官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翻译、理解、判断、抽象的过程。(X )2、根据相互作用的观点,包括企业在内的组织冲突是弊大于利。 (√)3、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学习的,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 )4、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X )5、弗隆姆的期望理论是建立在组织内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做”与“不做”的决定权基础之上的。 (X )6、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揭示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动机总是一致的。(√)7、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和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8、员工对自己所在组织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称为组织认同感。 (X )9、“内因是根据”,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将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内因才是客观有效的认识。 (√)10、心理契约的破坏会导致雇员责任的减少。与离职率成正相关,与信任、工作满意和留职意愿呈负相关。严重破坏时,雇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具有交易性。 (X )11、所有的任务型群体都是命令型群体。 (X )12、群体凝聚力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凝聚力高的群体将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为有效。 (√)13、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以思想内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而技能是人们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方式,是一种操作技术,以行为方式的形式为人所掌握。(√)14、社会惰化效应说明了群体规模的增大是与个人绩效负相关的,代表的是一种协同效应。 (√)15、虚拟组织从组织外部寻找各种资源,来执行组织的一般职能,如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等,而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上。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题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最为必须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人类学 D、伦理学 2、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心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最先产生()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B、按人的行为模型 C、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D、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第一印象效应 D、定型效应 5、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6、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ISO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目录 前言 (3 0 引言 (4 0.1 总则 (4 0.2 与其他管理系统标准的兼容性 (4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术语和定义 (5 4 组织景况 (5 4.1 了解组织及其景况 (5 4.2 了解相关利益方的需求和期望 (5 4.3 确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6 4.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6 5 领导 (6 5.1 领导和承诺 (6 5.2 方针 (6 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7 6. 计划 (7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行为 (7

6.2 信息安全目标及达成目标的计划 (9 7 支持 (9 7.1 资源 (9 7.2 权限 (9 7.3 意识 (10 7.4 沟通 (10 7.5 记录信息 (10 8 操作 (11 8.1 操作的计划和控制措施 (11 8.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11 8.3 信息安全风险处置 (11 9 性能评价 (12 9.1监测、测量、分析和评价 (12 9.2 内部审核 (12 9.3 管理评审 (12 10 改进 (13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3 10.2 持续改进 (14 附录A(规范参考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 (15

参考文献 (28 前言 0 引言 0.1 总则 本标准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采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受组织的需要和目标、安全要求、所采用的过程、规模和结构的影响。所有这些影响因素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应用风险管理过程来保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并给相关方建立风险得到充分管理的信心。 重要的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的过程和整体管理结构的一部分并集成在其中,并且在过程、信息系统和控制措施的设计中要考虑到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要与组织的需要相符合。 本标准可被内部和外部各方用于评估组织的能力是否满足自身的信息安全要求。 本标准中表述要求的顺序不反映各要求的重要性或实施顺序。条款编号仅为方便引用。 ISO/IEC 27000参考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族(包括ISO/IEC 27003[2]、ISO/IEC 27004[3]、ISO/IEC 27005[4]及相关术语和定义,给出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和词汇。 0.2 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兼容性

信息组织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8分】 1. 信息组织的基本对象和管理依据是__D______。 A)外在特征 B) 内容特征 C)主题特征 D) 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 2. 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是____B____。 A) 语言学 B) 语言学、逻辑学和知识分类 C) 逻辑学 D) 语言学和逻辑学 3. 不属于布尔检索的是____B_______。 A)+ B)- C) ︳ D) () 4.大量信息的组织常采用数据库方法,ISO2709与GB2901是__B___的标准格式。 A)文献数据库B)数值数据库? C)事实数据库 D)多媒体数据库 5. 在元数据中,___A_____具有内容选择和过滤机制。 A)DC B)PICS C)CDF D)RDF 6. 根据信息资源的三级组织方法,Dublin Core被划分在_B________。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7.在HTML语言中, 实现外联图像的语句是_______A______。 A)< A HR EF=”文件名”>…… B)< IMG SRC=”文件名”>…… C)…….. D)…. 8.在多选按钮表单设计中, 相关的HTML语句为_____B_____________。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信息搜集与选择 B) 信息分析与揭示 C) 信息描述与加工 D) 信息整理与存储 2.Yahoo分类目录对分面原理的具体应用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A) 建立分类索引 B) 根据上下文进行信息内容组合 C) 利用冒号标记信息内容 D) 提供不同的路径入口 3.网络二次信息的组织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搜索引擎方法 B) 词表方法 C) 主题树方法 D) 国际十进分类法 4.在Web数据库中, 数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线性数据 B) 结构化数据 C) 无结构数据 D) 半结构化数据 5.标引语言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分类语言 B) 主题语言 C) 自然语言 D) 代码语言 6.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步骤包括____________。 A) 商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B) 系统实现 C) 整合运行 D) 正常运行与维护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一.组织机构 1.公司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是信息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办公室, 负责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2.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重大事件,落实方针政策和制定总体策略等。 职责主要包括: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信息安全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批准公司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定公司信息安全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指导、监督信息安全工作。 3.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组:信息安全工作组、应急处理工作组。 组长均由公司负责人担任。 4.信息安全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 1)贯彻执行公司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决议,协调和规范公司信息安全工作; 2)根据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落 实; 3)组织对重大的信息安全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策略进行审查,拟订信息安 全总体策略规划,并监督执行; 4)负责协调、督促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信息安全工作,参与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中的安全规划,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 5)组织信息安全工作检查,分析信息安全总体状况,提出分析报告和安全 风险的防范对策; 6)负责接受各单位的紧急信息安全事件报告,组织进行事件调查,分析原 因、涉及范围,并评估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提出信息安全事件防范措施; 7)及时向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上级有关部门、单位报告信息安全事件。 8)跟踪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组织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5.应急处理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 1)审定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应急策略及应急预案; 2)决定相应应急预案的启动,负责现场指挥,并组织相关人员排除故障, 恢复系统;

3)每年组织对信息安全应急策略和应急预案进行测试和演练。 6.公司应指定分管信息的领导负责本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并配备信息安全 技术人员,有条件的应设置信息安全工作小组或办公室,对公司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落实本单位信息安全工作和应急处理工作。 二.关键岗位 1.设置信息系统的关键岗位并加强管理,配备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 应用开发管理员、安全审计员、安全保密管理员,要求五人各自独立。 要害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法规和有关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2.系统管理员主要职责有: 1)负责系统的运行管理,实施系统安全运行细则; 2)严格用户权限管理,维护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3)认真记录系统安全事项,及时向信息安全人员报告安全事件; 4)对进行系统操作的其他人员予以安全监督。 3.网络管理员主要职责有: 1)负责网络的运行管理,实施网络安全策略和安全运行细则; 2)安全配置网络参数,严格控制网络用户访问权限,维护网络安全正常运 行; 3)监控网络关键设备、网络端口、网络物理线路,防范黑客入侵,及时向 信息安全人员报告安全事件; 4)对操作网络管理功能的其他人员进行安全监督。 4.应用开发管理员主要职责有: 1)负责在系统开发建设中,严格执行系统安全策略,保证系统安全功能的 准确实现; 2)系统投产运行前,完整移交系统相关的安全策略等资料; 3)不得对系统设置“后门”; 4)对系统核心技术保密等。 5.安全审计员负责对涉及系统安全的事件和各类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审计 和监督,主要职能包括: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信息:香农概念——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定性。 哲学概念——信息时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或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体现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并发挥最高效率,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管理:狭义上认为信息管理师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的等,并将其引向预定 目标。 广义上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 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资源: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部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的数据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种 人类管理活动。 信息经济学: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信息源:信息的来源 内部信息:来自组织内部,一般比较可靠,容易掌握 外部信息:从其他地方收集或买来的,要注意其正确性,需要花大力气去搜集 一次信息源:由现场直接采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各种文件或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 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根本变化的信息 动态信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指一切信息工作的信息采集,不只是指信息服务部门为用户的需求所进行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流:具有动态含义,它是一种定向运动着的信息所形成的流 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都称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过程要经过几个环节: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 索、使用、反馈等 内源信息流: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 外源信息流: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流入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070 课程代码:01880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工商管理;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一、单项选择题 1.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哪种研究方法?(B)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2.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A)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3.如果职工A认为自己同职工B相比,所得报酬偏低了,觉得很不合理,因为自己与B 作出的贡献是一样大的。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B)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减少自己的投入 C.努力增加B的报酬 D.使B减少投入 4.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A)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A.同质群体 B.异质群体 C.混合群体 D.简单群体 5.“途径——目标”理论是(B)提出的。 A.菲德勒B.豪斯 C.布莱克 D.弗洛姆和耶顿 6.某组织中设有一管理岗位,连续选任了几位干部,结果都是由于难以胜任岗位要求而被中途免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C)。 A.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命令统一的原则 B.组织设计没有考虑例外原则 C.组织设计忽视了对干部的特点与能力予以要求 D.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到责权利对应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7.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ABD)。 A.管理的两重性 B.人的两重性

C.组织的两重性 D.多学科性 E.多层次性 8.按占优势的心理机制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何种(ACDE)。 A.理智型 B.内倾型 C.情绪型 D.意志型 E.中间型 9.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满足后还有(ADE)。 A.成就需要 B.生存需要 C.安全需要 D.权力需要 E.社交需要 10.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ABCD)。 A.安全需要 B.情感需要 C.尊重和认同需要 D.完成任务的需要 E.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 11.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ABC)。 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上下级的关系 D.个性结构 E.环境结构 12.中华商务中心是一家合资企业,以物业经营为主要业务。目前写字楼租户272家,公寓租户426家,商场租户106家。公司在总经理下设有物业部、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公交部、业务发展部等部门。物业部门设置了写字楼管理部、公寓管理部、商场管理部以及其他配套部门。试问,其整个公司和物业部内部的组织结构设计分别采取了哪种部门化或部门划分形式?(AB) A.职能部门化 B.顾客部门化 C.均为职能部门化 D.均为顾客部门化 E.地域部门化 三、判断对错题 13.现代社会里遍地都有组织。(对) 14.态度是天生的。(错) 15.根据期望激励理论,唯有增加职工的工资才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错) 16.研究发现,在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的多少与群体绩效之间成反比关系。(错)

信息安全组织体系和职责

《xxxxxxxx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组织体系和职责

目录 编制说明 (3)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安全组织结构 (4) 第一节组织目标 (4) 第二节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图 (5) 第三章安全组织职责 (6) 第一节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6) 第二节信息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6) 第三节信息安全实施组职责 (7) 第四节各机构职责 (8) 第四章附则 (11) 第一节文挡信息 (11) 第二节版本控制 (11) 第三节其他信息 (11)

编制说明 为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及其“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的思想、贯彻信息产业部“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确保恢复”的方针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我国信息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xxxxxxxx的自身业务特点、并参考国际有关信息安全标准制定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度目标:为了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整体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保证网络通信畅通和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营,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在安全体系框架下,本制度主要明确安全组织体系的结构及其工作职责。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员工。 第三条制度相关性:本制度为基础安全制度之一,其他各安全制度以本制度明确的安全组织结构及职责为指导。 第二章安全组织结构 第一节组织目标 第四条信息安全组织的使命: (一)保障业务正常和安全运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二)保护客户隐私及客户资料的机密性,维护客户的利益; (三)保护商业秘密和技术机密; (四)确保各业务顺利有序的进行。 第五条信息安全组织的定位: (一)组成跨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二)负责一切和信息安全有关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第二节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图 第六条信息安全组织机构由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分别为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信息安全管理小组、信息安全实施组,如下图: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需求的多样化 (1)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它为用户提供的是与用户的信息需求相关的文献信息,它的目的是相关文献的出处和收藏处所。文献检索的结果是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数篇文献的线索或原文,供用户参考. (2)数据检索:是以数值和图表形式表示的数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数据检索是一种确定性检索.(3)事实检索:是以从文献中抽取的事项为检索内容的信息检索。 信息标引:就是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并充分而有效地予以揭示。揭示信息的内容是检索信息、利用信息的 前提条件。从学科属性揭示信息内容就是分类标引,从主题特征揭示信息内容就是主题标引。准确标引信息要求准确的内容分析,否则就会出现错误标引。 信息系统组织:信息通过特征描述和内容揭示,获得了表示信息的标识,但这只是针对某一文献和信息 单元的,把这些信息有序地组织起来才完成了信息组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信息系统组织。信息系统组织 是把描述和标引的信息实体和信息记录组织成一个有序的系统。 一、信息组织方法:(一)按组织对象分:文献实体组织与信息内容组织(二)按信息组织的层次分: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与语用信息组织(三)常用信息组织方法: 1.分类组织法 2.主题组织法 3. 集成组织法 三、信息组织手段1、人工组织2、自动组织 1、分类检索语言:分类检索语言习惯简称分类语言或分类法,分类检索语言语族主要有三个语支,即(1)等级体系分类语言(2)分析综合分类语言(3)半分析综合分类语言。 2、主题检索语言(1)标引词语言(2)单元词语言(3)叙词语言 检索语言词汇控制的意义:检索语言构成材料就是词汇,把词汇按某种方式组织起来构成检索语言词 典,它是标引和检索的工具。检索语言的词汇控制又称规范化处理。由于表述信息内容的词汇非常庞杂,日 常的自然语言词汇并非都能准确表达信息的学科和主题内容。 自然语言缺点(1)词汇的同义现象。(2)词汇的多义现象。(3)词汇语义不清或语义不确定。(4)词量庞大(5)词间关系不明晰在现行的一些检索系统中,也比较广泛地直接采用自然语言检索,它虽然节省了词汇控制的成本,但却是以牺牲检索效率为代价的。因此,完全采用自然语言进行信息组织的系统并不是理想的检索系统。即便是面对互联网急剧增长的信息资源,人们也越来越感到需要进行规范化控制。由此有了规范化检索语言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研究,有了网络本体语言的开发。网络信息组织从自由走向规范足以说明词汇控制的意义。 检索语言词汇控制的内容:词汇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使检索词符合唯一性、规律性、定型性、通用性和准 确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词汇控制。 (1)词量控制。词量控制是指对收入词表的词汇进行压缩、精选,使之与所要标引的信息数量和检索要求相适应。(2)词类控制。自然语言词汇有多种类别,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叹词,还有大量的词组。(3)词形控制。词汇也存在不同的书面表达方式,如不同的次序、简繁体、单复数、不同拼写法,以及标点符号、字符、数字等,为了实现每个词词义和词性的唯一性,必须进行词形控制。(4)词义控制。检索语言中的每个词汇都只表示一个概念,即使检索语言词汇一般都比较精炼和简短,也会出现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现象。因此,必要时在主题词或类目词后加限定词,加含义及范围注释,或附加简明定义等。(5)词间关系控制。在情报检索语言词典编制中,对词汇语义和词间关系必须控制,这是为了词典中每个词汇都有独立的语义,词间关系能形成一个语义网。(6)专指度控制。检索语言词汇的专指度是指其 语义的内涵与外延与信息主题内容的切合程度。 信息检索系统由六个子系统构成:(1)信息选择子系统(2)标引子系统(3)词表子系统(4)检索子系统(5)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子系统(6)匹配子系统即对信息标引与提问标引进行匹配的子系统。 从系统构成分析可见,检索语言和标引是系统的中心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连接用户与系统的关键作用。概念之间的关系(一)属种关系:它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其中,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二)同一关系:它是指两概念在外延上完全重合。(三)交叉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___个体___。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采用___系统分析___的方法,并综合运用其他多种学科的知识为手段。 3.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叫做__准实验___ _。 4.个性主要是由个性倾向性和___个性心理特征___两大部分所组成。 5.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___心理与行为状态___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 6.组织行为学认为,领导就是影响和指引他人(个体)或___组织___来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 7.在通路—目标理论中,领导者发布指示,明确告诉下属做什么,怎么做,这种领导方式是___指令___型领导。 8.可行性原则要求,一项正确的决策必须在现有的___主客观___条件下能够顺利实施。 9.根据成就需要理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前提下,人的最主要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___合群需要___。 10.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__精神状态____,是组织中成员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态度的总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C ) A.20-30年代 B.30-40年代 C.50-60年代 D.70-80年代 2.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B ) A.人与事的关系 B.人与机器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不操纵自变量的方法为( D) A.参与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控制观察法 D.自然观察法 4.将性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这是按照哪一个标准划分的(C ) A.神经过程的特征 B.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C.占优势的心理机能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5.气质类型中粘液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C ) A.敏捷活泼 B.小心迟疑 C.缓慢稳定 D.迅猛急躁 6.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B ) A.经济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审美性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 7.事业生涯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D ) A.父母的支持与反对 B.配偶的合作配合与否 C.主管领导的关心 D.本人对终身事业生涯的设想与考虑 8.当情况紧急、果断的活动极其重要时,应采用的处理冲突的策略是 (A )

南大网院Internet原理、电子商务安全、信息检索、信息组织期末考试整理

Internet原理 选择题 1、停一等协议主要缺点(信道利用率不高) 2、局域网最常用的基带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为(50欧姆)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语义,语法) 4、由于IP地址难于记忆,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是用(DNS)协议进行转换。 5、通信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6、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A、当码元的离散值个数N=2,则波特率等于比特率 7、在物理层实现连接功能可采用(中继器)A、网桥B、中继器C、网关D、路由器 8、Internet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起源(ARPANET) 9、关于OSI/RM,哪个说法错误的(C)A、7个层次就是7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 10、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11、在HDLC中,帧被分为三种类型,下列不属于HDLC规程的帧是(MAC帧) 12、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OSI模型的(网络层) 13、若无噪声信道的线路带宽为3khz,每个码可能取的离散值个数为8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可达(18kbps) 14、CCITT建议的T1载波标准中,每一帧包含的位数及传输一帧所用时间分别(193,125) 15、采用脉码调制方法对声音信号进行编码,若采样频率为8000次/秒,量化级为256级,那么数据传输率达到(64kbps) 16、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典型编码是(曼侧斯特) 17、一次传输一个字符(5~8位组成),每个字符用一个起始码引导,用一个停止码结束,如果没有数据发送,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停止码,这种通信方式成为(同步传输) 18、EIA RS-232C的电气特性规定逻辑“0”的电平范围为(+5至+15) 19、Intranet技术主要由一系列组件和技术构成,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ISP/SPX) 20、通信子网的虚电路操作方式和数据报操作方式与网络层提供的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在下列阐述中,()不正确 2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网卡) 22、Bell系统的T1载波标准采用的线路服用方式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23、下面关于以太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A、数据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集线器可以对信号放大) 25、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A建立通信线路) 26、FDM是(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27、滑动窗口协议中,如果发送窗口尺寸大于1和接收窗口尺寸等于1时,是(停一等协议) 28、双绞线由两个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搅在一起,这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程度) 29、目前用于快速Ethernet的传输介质通常为(5类UTP)A、3类UTP B、3类STP 30、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曾和上面的第N+1层的关系(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简答题 3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宏观上看,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系统、通信链路和网络节点;从逻辑上看,计算机网络包括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其功能是提供处理数据和访问网络的能力;通信子网包括网络节点、通信链路和信号变换器等,主要提供网络通信功能。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1套

组织行为学往届测试试题 全国2012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 ) A.封闭的社会组织 B.无机的社会组织 C.静态的社会组织 D.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 2.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或说明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案例研究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 ) A.社会性 B.针对性 C.稳定性 D.间接性 4.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需要和动机和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创造性行为的( ) A.有用性 B.自创性 C适应性 D.主动性 5.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 )

A.现实操作型 B.管理型 C.常规型 D.社会型 6.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 ) A.利益型群体 B.任务型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友谊型群体 7.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期待 B.角色知觉 C.心理契约 D.角色定式 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 ) A.社会惰化效应 B.责任分摊效应 C.群体促进效应 D.群体转移效应 10.希望和他人来往、结交,和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是( ) A.包容需求 B.控制需求 C.感情需求 D.交往需求 11.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冲突( ) A.有害无益 B.有利无害 C.保持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D.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12.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

《信息组织》复习提纲资料

2010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组织》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一﹑复习方法 以本复习提纲作为复习的主要线索,掌握提纲中所涉及的各知识点。 二、参考资料 1 马张华《信息组织》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版 2 《信息组织》网络课件 注:教材与课件在编排顺序和内容详略上有所不同,具体的对应关系见学期初挂在论坛上的“学习指导”。所以在复习时请以教材为主,配合使用网络课件。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采用闭卷方式。 考试的具体形式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 名词解释――主要帮助掌握术语体系;为了方便复习,本课程提供完整的名词复习范围。 填空和选择――帮助掌握基本知识; 问答题――帮助掌握内容的深度了解。 四、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信息组织、文献目录、索引、检索语言 二、简答题 1.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了解) 2.根据对象与特点划分,检索工具有哪些类型(掌握) 3.两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掌握) 4.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做法。(掌握)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检全率、检准率

二、简答题(了解) 1、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信息组织中的规范控制主要有哪些方法。 第三四章 一、、名词解释 信息描述、元数据、检索点、MARC格式 二、几个典型的信息描述规范,如《文献著录总则》、《都柏林核心集》的基本描述项目(了解) 三、简答题:信息描述的作用有哪些(了解) 第五章分类法 第一节 一、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分类、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二、简答题 1. 简述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了解) 2. 信息资源分类法的含义是什么?分为哪几种类型?(要求能根据实例判断类型)(掌握) 第二节 一、名词解释 基本部类、复分表(了解)、顺序标记制、层累标记制、八分法、双位制、预留空号法、类目索引(掌握) 二、简答题 1、分类法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 2、类目体系的结构组成。(掌握) 3、复分表的作用。(了解) 4、标记符号的要求、种类、编号制度、常用标记技术(掌握) 5、类目索引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定义。(掌握) 第三节 一、名词解释 引用次序、同位类、交替类目 二、简答题 1、引用次序对于类目体系展开的作用(掌握) 2、传统分类法对于横向关系的处理方法(掌握) 3、类目体系中类目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及表现形式。(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