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规划 经济性分析

电力系统规划   经济性分析
电力系统规划   经济性分析

第三章电力系统规划的经济评估方法3.1 概述

(1)经济评价的意义

在制定电力系统规划,进行水火电站、输变电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时,其经济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是电力建设项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提高电力建设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确定方案的重要依据。

(2)经济评价的内容

主要六个方面:

①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民经济全局观点对

工程项目的净效益进行分析计算,并以此判断该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②财务评价主要是从企业的角度,在现行财税制度和条件下,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效益和费用,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清偿能力、外汇效果等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财务上的可行性。

③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分析、灵敏度分析和概率分析。主要考虑负荷预测、一次能源、设备价格等不确定因素,以确定项目可承担风险的能力。

④方案比较主要用于多个方案的筛选,排列出不同方案经济上的优劣顺序,以便于多目标综合评价。

⑤设备投资评价应考虑的内容包括:水、火电站的建设投资;配套的输变电工程投资;网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补偿容量投资;厂用电的补偿容量的投资。

⑥运行费用评价应考虑的内容包括:水、火电站的运行管理费用;配套的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管理费用;配套的输变电设备的电能损失费用;火电站的燃料费用。

(3)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可比条件在进行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时,必须注意各方案在技术上和其他有关方面是可比的。

需要考虑的可比条件包括:

①在发电容量、发电量、供热量、电压、频率、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均能同等程度的满足该系统的发展需要。

②在工程技术设备的供应方面都是

可以实现的。

③对国家各项资源的利用和影响方面,各方案均可取得平衡或对等可比。

④各方案在环境保护方面均能达到国家的

相关标准。

⑤各方案均能适应未来远景的发展。

⑥当方案之间在技术或其它方面有差异时,应采取补偿措施,并应计入补偿措施的费用和效益。

⑦当待选方案中有综合利用效益时,如热电厂具有供热效益,水电站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等的综合利用效益,应按各部门的效益进行投资分摊,然后再进行比较。

3.2 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价值与时间密切相关。当前的资金,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也比将来数量相同的资金更有价值。

因为当前的资金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利润,所以,工程项目在不同时刻投入的资金及获得的效益,其价值是不同的。

为了取得经济上的正确评价,应该把不同时刻的金额折算为同一时刻的等效金额,然后在相同时间基础上进行比较。(1)基本概念P54

在经济分析中,工程项目有关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用以下四种方法来表示:

①现值P:把不同时刻的资金换算为当前时刻一次性支付的等效金额,即现值或贴现值。这种换算称为贴现计算。

资金的现值发生在第一年的年初。

②将来值F:终值。把不同时刻的资金换算为未来某一时刻一次性支付的等效金额。

资金的终值发生在最后一年的年末。

③等年值A:把不同时刻的资金换算为按期等额支付的金额,通常每期为一年,故为等年值。

资金的等年值发生在每年的年底。

④递增年值G:把资金折算为按期递增的金额,通常每期为一年。

资金的递增年值发生在每年的年底。

假设规划工程期限为n年,递增年值为G,每年支付的金额为:

-,1,2,.

()

n i G

=--

i n n n

(2)转换关系

以上四种类型的资金可以互换。下面主要讨论

现值P 、将来值F 和等年值A 之间的转换关系。

① 由现值P 求将来值F

即:本利和计算或一次支付终值计算。假设利

率为i ,在第n 年末的将来值与现值的关系为:

(1)(/,,)n F P i P F P i n =+= (3.1)

其中:(/,,)(1)n F P i n i =+

是一次支付本利和系数。

P 值发生在第一年年初,F 值发生在最后一年的年末。

② 由将来值F 求现值P

即:贴现计算或一次支付现值计算。由式(3.1)可知:

/(1)(/,,)n P F i F P F i n =+= (3.2)

其中:(/,,)1/(1)

n P F i n i =+

称为一次支付贴现系数,为一次支付本利和系

数的倒数。

③ 由等年值A 求将来值F

即:等年值本利和计算或等额分付终值。

当等额A 的现金流发生在从1t =到t n =年的

每年末时,在第n 年末的将来值F 等于这n 个现金流中每个A 值的将来值的总和,即:

(1)1/(/,,)n F A i i A F A i n ??=+-=??(3.3)

其中:(/,,)(1)1/n F A i n i i ??

=+-?? 为等年值本利和系数。

该系数表达了n 年的等年值A 与第n 年末的将

来值F 之间的关系。

④ 由将来值F 求等年值A

也称为偿还基金计算或等额分付偿还基金。由

式(3.3)可知:

/(1)1(/,,)

n A F i i F A F i n ??=?+-=??(3.4) 其中:(/,,)/(1)1n A F i n i i ??=+-??

为偿还基金系数。

等年值用来解决为了第n 年的一笔费用,从现在

起到第n 年值,每年应该等额储蓄多少的问题。

⑤ 由等年值A 求现值P

称为等年值的现值计算或等额分付现值。为了求与n 年等年值A 等效的现值,由式(3.2)和式(3.3)整理可知:

(1)1

1

(/,,)

(1)n n i P A A P A i n i i +-=?=+(3.5) 其中:(1)1

1

(/,,)(1)n n

i P A i n i i +-=?+ 称为等年值的现值系数。

⑤ 由现值P 求等年值A :

称为资金回收计算或等额分付资本回收。由式

(3.5)可知:

(1)

(/,,)

(1)1n n i i A P P A P i n i ?+==+-(3.6) 其中:(1)

(/,,)(1)1n n i i A P i n i ?+=+-

称为资金回收系数(Capital Recovery Factor ,

CRF ),是经济分析中的重要的系数。

由现值P 求等年值A 表达了已知发生在第一

年初的现值P 和发生在第1、2、…、n 年末的n 个等年值A 之间的等效关系。

表3.1 常用资金等值公式类型待求量计算公式

一次性支付F.一次支付终值 F = P (1+i )n P.一次支付现值P = F/ (1+i )n

等额分付F.等额分付终值 F = A[(1+i )n -1]/ i

A.等额分付偿债基金 A = F i / [(1+i )n -1]

P.等额分付现值P = A[(1+i )n -1]/ [i (1+i ) n ] A.等额分付资本回收 A = P i (1+i )n / [(1+i )n -1]

(3)计算举例

①一次支付终值

例3.1:某单位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10%,期限为5年,到期一次付清:

F=P (1+i )n =100(1+10%)5 =100×1.61051=161.05

万元

②一次支付现值

例3.2:某单位6年后需用一笔100万元资金, 若利率10%,问现应存入银行多少元?

P =F/ (1+i )n =100/(1+10%)6

=100×0.56447=56.45万元

③等额分付终值

例3.3:某单位5年中每年末向银行借款30万元,年利率为10%,问第5年年末累计欠银行的本利和(等额分付终值)为多少?

F =A[(1+i )n -1]/ i

=30×[(1+10%)5-1 ] / 10%

=30×6.1051=183.15 万元

④等额分付偿债基金:

例3.4:某企业自筹资金计划5年后进行技术改造,预计投资为500万元,若年利率为10%,问现在开始每年应向银行存入为多少钱?

A =F i / [(1+i )n -1]

=500×10% / [(1+10% )5 -1]

=500×0.1638=81.9万元

⑤等额分付现值

例3.5:某电力技改项目,每年净收益为40万元,项目的经济寿命期为8年,如果年收益率要求不低于10%,问该项目的初始投资最大为多少?

(即要求8年内收回全部投资)

P = A [(1+i )n -1]/ [i (1+i ) n ]

=40× [(1+10% ) 8-1]/ [10% (1+10%) 8 ]

=40×5.3349=213.4万元

⑥等额分付资本回收

例3.6:某技改项目投资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10%,若要求在9年内收回全部投资,问该项目每年应增加多少利润(净收益是多少?)

A =P i (1+i ) n / [(1+i )n -1]

=100×10%(1+10% ) 9/[(1+10% )9-1]

=100×0.1736=17.36万元

3.3 经济评价方法

在讨论评价方法之前,首先介绍一下投资方案类型。从价值角度讲,任何技术方案都可以视为投资方案,在工程经济分析中,投资方案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独立方案与互斥方案。

(1)独立方案—是指在需要上具有独特作用的方案,例如,修建一条公路或是修建一个学校,显然两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只要资金充分任选一个方案均对另一个方案的决策无影响。

因此,判别独立方案的可取性,主要决于方案自身的经济性,此评价称为最终评价或绝对效果评价。

(2)互斥方案—是指在需要上具有相同作用的方案,例如,拟建一个水电厂或是拟建一个火电厂均可以满足地区的电力负荷增长要求,即表明它们在需要上是可以互为替代的方案,显然这在选择上具有互斥性。因此,判别互斥方案的可取性,则主要决于方案之间的相对效果,此评价称为过程评价。

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与改造中,进行经济评价主要是针对互斥方案类型,其中方案比较的内容包括有:

(1)火电厂与水电厂方案之间比较;

(2)输煤与输电方案之间比较;

(3)不同电压等级输配电方案之间比较;

(4)电力系统各环节技术改造方案之间比较。

方案经济评价常用的方法有:最小费用法、净现值法、内部收益法、等年值法。每种方法又可以演化出不同的表达方式。

(1)净现值法P59

工程项目的净现值(NPV 或ENPV )是该项目在使用寿命期内的总收益与总费用现值之差。一个工程项目投资方案的净现值越大,其经济效益越高。

假设有m 个备选方案,在其它条件可比的情况

下,应该推荐净现值最大的方案。

方案j 净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F

[][][]

∑∑∑===--=

+-=n

t jt jt jt n t jt jt n t jt j t i F P K C B t i F P K C t i F P B

NPV 000

),,/)((),,/)((),,/(max 即 ])1()[(0t t O n t I i C C NPV -=+-=∑

(3.7)

其中:i 为利率或贴现率;n 为方案j 的使用寿命或使用期限;jt B 、jt C 、jt K 分别为方案j 在第t 年的收益、运行费用和投资; t O I

C C )(-指第t 年的净现金流量;t i t i F P -+=)

1(),,/(--由将来值F 求现在值P

的贴现系数。

上式表明方案的净现值也可以表示为使用年限

内逐年净收益现值的总和。

当用净现值法对独立的工程投资方案进行经济

评价时,若0NPV ≥,则可认为该方案在经济上是可取的,反之则不可取。

例3.7:某水电站投资为5000万元,使用寿命

为50年,年运行费用为100万元,若每年综合效益为700万元,试计算贴现率i 为10%时的净现值,总效益现值为:

5050(10.1)1700(/,10%,50)700

0.1(10.1)7009.9156940BPV P A +-=?=?+=?=(万元)

总费用的现值为: 50001009.9155991.5CPV =+?=(万元)

该项目的净现值为:

69405991.5948.5NPV BPV CPV =-=-=(万元)

贴现率i 分别为5%、10%、13%、18%时的净现

值计算结果见表3.2。

表3.2 不同贴现率时的净现值 (万元)

由以上结果可知,对同一方案,所用的贴现率

i 愈大,其净现值愈小。

(2) 内部收益率法

又称投资回收法。由例3.7可知一个方案的净现

值与所用的贴现率由密切关系,且净现值随着贴现率的增大而减少。

内部收益率法的关健是求出一个使工

程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收益率*

j i ,即: *0

[()(/)]0n

jt jt jt j t B

C K P F i t =--=∑,, 贴现率 i 总效益现值 BPV 总费用现值

CPV 净现值 NPV 经济评价

5% 5953.6 最好

10% 6940 5991.5 948.5 好

13% 5372.67 5767.5 -394.83 不可取

18% -1667.5 不可取

即 0

])1()[(0=+--=∑t t O n

t I i C C (3.8)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时,

不需要事先知道标准的贴现率,而只需要用计算得

到的收益率*j i 直接进行比较即可。

对于独立的方案而言,当工程项目的内部收益

率*i 大于标准贴现率0i 时,才认为该方案使可取的。

在例3.7中,当内部收益率*11.5%i ≈时方案的

净现值为零。故当标准贴现率0i =10%时,0*i i >成

立,方案可取;当给定的标准贴现率0i =12%时,该

方案在经济上就是不可取的了。

内部收益率法的缺点是计算工作量比较大,由

式(3.8)求内部收益率*i 时,一般需要采用逐步迭

代的方法求解。

(3) 最小费用法

最小费用法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经济分析中应

用比较普遍的方法,适用于效益相同或基本相同但难以具体估算的情况。这种方法隐含了一个假定: 当方案满足相同需要时,其收益相等。由于方案之间只比较费用,显然是小者为优,故称最小费用法。由净现值法可知,最小费用法就等价于求费用现值PVC 最小的方案。

0m in ()(/,,)n

jt jt t PVC C

K P F i t =??=+??∑ (3.9)

当采用最小费用法进行方案比较时,应注意各

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问题。

如果各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不同,即使其净现

值或费用现值相等,实际收益也是不相同的。

为了使方案比较有一个共同的时间基础,在处

理使用寿命不同的问题时,可以用最小公倍法或最大使用寿命法。

最小公倍法以不同方案使用寿命的最小公倍数

为计算期。在此计算期内,各方案分别考虑以同样

的规模、按相同的最小公倍数重复投资,以满足不变的需求;然后求出计算期内各方案的净现值或费用现值,进行比较。

对于方案较多且使用寿命相差较大的问题,用最小公倍数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可将方案中最大的使用寿命期定义为计算期。

使用寿命短的方案在计算期内考虑重复投资,在计算期末可将剩余使用寿命的折余值视为残值扣除。

例3.8:某工程有两种方案,参数见表3.3。若定义贴现率为6%,试用最小费用法比较这两个方案。

表3.3 两个方案的参数

项目方案1 方案2

投资3000元5000元

残值0元1000元

使用寿命6年8年

运行费用750元/年550元/年

蒙特卡洛法在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

3 蒙特卡洛法在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 3.1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内容与意义 可靠性指的是处于某种运行条件下的元件、设备或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电力系统可靠性是指电网在各种运行条件下,向用户持续提供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电能的能力。电力系统可靠性包括充裕度(Adequacy)和安全性(seeurity)两个方面。充裕度是指在考虑电力元件计划与非计划停运以及负荷波动的静态条件下,电力系统维持连续供应电能的能力,因此又被称为静态可靠性。安全性指的是电力系统能够承受如突然短路或未预料的失去元件等事件引起的扰动并不间断供应电能的能力,安全性又被称为动态可靠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充裕度评估的算法和应用关注较多,且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很多函待解决的新课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评估以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概率分析为基础,在原理、建模、算法和应用等方面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由于电力系统的规模很大,通常根据功能特点将其分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如发电、输电、发输电组合、配电等子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通常也是对上述子系统单独进行。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的任务、模型、算法都有较大区别。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系统能够正常供电,不会出现切负荷的事件。如果系统受到某些偶发事件的扰动,如元件停运(包括机组、线路、变压器等电力元件的计划停运与故障停运)、负荷水平变化等,可能会引起系统功率失衡、线路潮流越限和节点电压越限等故障状态,进而导致切负荷。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系统偶发故障的概率分布及其后果分析,对系统持续供电能力进行快速和准确的评价,并找出影响系统可靠性水平的薄弱环节以寻求改善可靠性水平的措施,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3.2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基本方法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可分为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两类。确定性方法主要是对几种确定的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进行分析,校验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在电源规划中,典型的确定性的可靠性判据有百分备用指标和最大机组备用指标;电网规划

第五节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第五节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一、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1、电能的生产和使用同时完成。 2、正常输电过程和故障过程都非常迅速。 3、具有较强的地区性特点。 4、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关系密切。 二、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安全、可靠、优质、经济”。 1、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为此,电力系统的各个部门应加强现代化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质量。应当指出,目前要绝对防止事故的产生是不可能的,而各种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应根据电力用户的重要性不同,区别对待,以便在事故情况下把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限制到最小。通常可将电力用户分为三类: (1)一类用户。指由于中断供电会造成人身伤亡或在政治、经济上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用户。一类用户要求有很高的供电可靠性。对一类用户通常应设置两路以上相互独立的电源供电,其中每一路电源的容量均应保证在此电源单独供电的情况下就能满足用户的用电要求。确保当任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或检修时,都不会中断对用户的供电。 (2)二类用户。指由于中断供电会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的用户。对二类用户应设专用供电线路,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双回路供电,并在电力供应出现不足时优先保证其电力供应。 (3)三类用户。一般指短时停电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用户,如小城镇、小加工厂及农村用电等。当系统发生事故,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时,应当首先切除三类用户的用电负荷,以保证一、二类用户的用电。 2、保证电能的良好质量 频率、电压和波形是电能质量的三个基本指标。当系统的频率、电压和波形不符合电气设备的额定值要求时,往往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影响用户的产品质量等。因此要求系统所提供电能的频率、电压及波形必须符合其额定值的规定。其中,波形质量用波形总畸变率来表示,正弦波的畸变率是指各次谐波有效值平方和的方根值占基波有效值的百分比。 我国规定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大容量系统允许频率偏差±0.2Hz,中小容量系统允许频率偏差±0.5Hz。35kV 及以上的线路额定电压允许偏差±5%;10kV线路额定电压允许偏差±7%,电压波形总畸变率不大于4%;380V/220V线路额定电压允许偏差±7%,电压波形总畸变率不大于5%。 3、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当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较差,或对事故处理不当时,局部事故的干扰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全面瓦解(即大部分发电机和系统解列),而且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因此稳定问题是影响大型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4、保证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工作的安全 保证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工作的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原则。这一方面要求在设计时,合理选择设备,使之在一定过电压和短路电流的作用下不致损坏;另一方面还应按规程要求及时地安排对电气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及早发现隐患,及时进行维修。在运行和操作中要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5、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能成本的降低不仅会使各用电部门的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节省了能量资源,因此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社会效益。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除了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外,还须对整个系统实施最佳经济调度,实现火电厂、水电厂及核电厂负荷的合理分配,同时还要提高整个系统的管理技术水平

电力系统规划试题 (2)

一、名词解释 1、净现值:是用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折算到工程建设初期的现值之和。 2、净现值率:是反映该工程项目的单位投资取得效益的相对指标,使净效益现值与投资指之比。 3、将来值F:把资金换算为将来某时刻的等效金额,此金额称为将来值。资金的将来值有时也叫终值。 4、等年值A:把资金换算为按期等额支付的金额,通常每期为一年,故此金额称作等年值。 5、电力系统安全性:是指电力系统经受住突然扰动并且不间断地向用户供电的能力,也成为动态可靠性。 6、电力系统充裕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同时考虑到设备计划检修停运及非停运的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连续供给用户总的电能需求量的能力,这是不应该出现主要设备违反容量定额与电压越限的情况,因此又称为静态可靠性。 7、电力系统可靠性:电力系统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的数量不间断地向用户提供电能的能力的度量。 8、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价:通过一套定量指标来度量电力供应企业向用户提供连续不断的质量合格的电力的能力,包括对系统充裕性和安全性两方面的衡量。 二、填空题 1、电力工程投资方案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有____ 投资、年运行费、残值、使用年限等 2、电力系统备用容量包括__负荷备用______事故备用,____和检修备用_____ 。 3、电力系统规划按其环节划分包括有_ 电源规划、输电网规划、配电网规划______。 4、电源规划的优化模型类型主要包括有_按机组类型和电厂类型优化__________。 5、发电规划的等备用系数法是指 _备用容量____和__供电负荷_____比例大致相同方法。 6、分析可修复元件的可靠性特性包括_元件故障特性和元件修复特性 7、工程经济分析中的投资指标包括_概略指标____和__预算指标_______。 8、构成电力系统的需要容量包括有___ 系统工作容量和备用容量____________________。 9、灰色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的目的是__强化规律____和__削弱干扰____。 10、火电厂的技术经济特点有受__最小出力_____限制和__运行小时_____高。 11、影响线路输送能力的主要因素是__电压等级_____和__输电距离_____。 12、有效载荷容量少于机组额定容量的部分是用于_满足系统可靠性要求的需要______。 13、预测技术方法主要划分为_外推法______和__相关法_____两大类。 14、元件可用度和不可用度的表示式分别为_ A=u/λ+u=MTTF/MTTF+MTTR _____和__A=λ/λ+u=MTTR/MTTF+MTTR ____。 15、直流潮流方程主要的特点是__ 线性_____电路和_实数______运算。 16、指数平滑法是对整个_时间序列______进行__加权平均_____方法。 17、最小费用法的资金支出流包括___投资____和__年运行费用_____。 18、使用指数平滑法需要事先确定的两个数据是__平滑系数和初始值________。 19、计算发电机组有效载荷容量的方法包括有__绘图法和解析法________。 20、经济评价方法中的年费用法简明表示式为_ ()C P A K AC+ =, i, / _________。 三、判断题 1、AW与NPV法的主要区别是对资金的等值计算角度不同。√

第7章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第7章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一、填空题 1.各发电机组之间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采用准则。 2.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损耗包括损耗和损耗,其中损耗所占比例较大,其与有关,而损耗所占比例较小,仅与有关。 3.导线截面积选择必须满足的三个必要条件为条件、条件和条件。 4.当变电站的总负荷功率一定时,铁耗与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成比,铜耗则与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成比。 5.环形网络中的功率分布在没有外施任何调节和控制手段时称为功率分布,其与______成反比分布;当与成反比分布时可使功率损耗最小,此时的功率分布即为经济分布。 6.导线截面积选择的发热条件是指。 7.综合考虑国家总的利益原则后,单位截面导线对应的最经济的电流大小,称为。 二、选择题 1.对于电力网运行电压水平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对于35kV及以上的电力网,应适当提高运行电压以降低网损 (2)对于农村低压配电网,为降低铁耗,应适当降低运行电压 (3)对于35kV及以上的电力网,为降低铁耗,应适当降低运行电压 (4)对于农村低压配电网,应适当提高运行电压以降低网损 A.(1)(2) B.(2)(3) C.(3)(4) D.(1)(4) 2.对于电压等级较低的配电线路导线截面积选择,不需要校验的条件是() A.机械强度条件 B.发热条件 C.电晕条件 D.电压损耗 3.关于组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负荷功率小于临界功率时,为降低铜耗,应减少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 B.当负荷功率小于临界功率时,为降低铁耗,应减少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 C.当负荷功率大于临界功率时,为降低铜耗,应减少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 D.当负荷功率大于临界功率时,为降低铁耗,应减少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

电力系统规划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电力工业发展历程、趋势 历史:基本概况 ●2009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8.74亿kW。 ●1987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第一个1亿kW。 ●2003—2007年发电装机的增速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猛。 ●到2010年底,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预计为8.18亿千瓦,“十一五”年均增长9.8%; ●到2020年,中国大陆发电总装机容量预计达到11.86亿千瓦。 电源、电网发展情况: 电源发展:我国发电厂发展水平(2006年): ●最大火电厂:北仑港电厂,装机容量300万KW,5台60万KW机组; ●最大水电厂: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KW,26台70万KW机组(2009年底); 计划安装32台70万千瓦机组,装机总容量为2240万千瓦,包括左岸电站14台,右岸电站12台和地下电站6台。 ●最大核电厂:岭澳核电厂,装机容量200万KW,2台100万KW机组; ●最大抽水蓄能水电厂:抽水蓄能水电厂,装机容量240万KW,8台30万KW机组; ●最大火电机组:90万KW(外高桥第二发电厂); ●最大水电机组:70万KW(三峡工程); ●最大核电机组:100万KW(岭澳核电厂); ●“大力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开发与 节约并重” ●2009年,全国发电量36506亿kWh。 电网的发展: ●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 ●已经形成了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 网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电网网架;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力度; ●1000kV晋东南——特高压交流试验示工程 ●起点在金山江畔的溪洛渡电站,终点在增城,全程一千多公里。 ●溪洛渡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省永善县与省雷波县相接壤处,是总装机容量1260 万 千瓦的特大型工程,仅次于我国三峡水电站和巴西的伊泰普水电站。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 ●到2010年,随着国家电网特高压及500千伏跨区、跨国电网联网的建成,跨区输电 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 ● ●政策、法规: ●2006年8月19日,国家电网公司1000千伏晋东南——特高压交流试验示工程已经 在开工,这是我国首个特高压试验工程; 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2009年5月29日启动;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离; ●“电价市场化”,破除垄断? 2、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可靠性作业二

电力系统可靠性第二次作业 电卓1501 杨萌201554080101 1.什么是电力系统可靠性 电力系统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不间断地向电力用户供应电力和电能能力的度量。包括充裕度和安全性两个方面。 2.什么是充裕性 充裕度( adequancy,也称静态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维持连续供给用户总的电力需求和总的电能量的能力,同时考虑系统元件的计划停运及合理的期望非计划停运 3.什么是安全性 安全性( security,也称动态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承受突然发生的扰动的能力。 4.电力系统可靠性包括哪几大类 发电系统可靠性,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输电系统可靠性,配电系统可靠性及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可靠性。 5.可靠性的经典定义 指一个元件或一个系统在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其规定功能的能力。 6.元件 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 7.系统 是由元件组成的整体,有时,如果系统太大,又可分为若干子系统。 8.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评价 通过一套定量指标来量度电力供应企业向用户提供连续不断的、质量合格的电能的能力,包括对系统充裕性和安全性两方面的衡量。 9.不可修复元件的寿命 不可修复元件的寿命是指从使用起到失效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10.故障率 假设元件已工作到t时刻,则把元件在t以后的△t微小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条件概率密度定义为该元件的故障率。 11.可靠度与不可靠度

可靠度:表示元件能执行规定功能的概率,通常用可靠度函数R(t)表示,在给定环境条件下时刻t前元件不失效的概率:R(t)=P[T>t],R(t)=1-F(t) 不可靠度:F(t)只元件的损坏程度,称为元件的故障函数或不可靠函数。 R(t)=e^(-λt) F(t)=1- e^(-λt) 12.什么是可修复元件 指投入运行后,如损坏,能够通过修复恢复到原有功能而得以再投入使用。 13.元件描述修复特性指标有哪些? 修复率、未修复率、修复度、平均修复时间 14.元件修复率 表明可修复元件故障后修复的难易程度及效果的量成为修复率。 通常用表示,其定义是:元件在t时刻以前未被修复,而在t时刻后的△t 微小时间内被修复的条件概率密度: 15.元件未修复率 元件为修复率定义式: 即实际修复时间大于预定修复时间的概率。 16.元件平均修复时间与修复率之间的关系 元件修复度: 元件平均修复时间MTTR:当元件的修复时间Tu呈指数分布时,其平均修复时间MMTR=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 1.1 大电网可靠性的测度指标 1. (电力系统的)缺电概率 LOLP loss of load probability 给定时间区间内系统不能满足负荷需求的概率,即 ∑∈=s i i P LOLP 式中:i P 为系统处于状态i 的概率;S 为给定时间区间内不能满足负荷需求的系统状态全集。 2. 缺电时间期望 LOLE loss of load expectation 给定时间区间内系统不能满足负荷需求的小时或天数的期望值。即 ∑∈=s i i T P LOLE 式中:i P 、S 含义同上; T 为给定的时间区间的小时数或天数。缺电时间期望LOLE 通常用h/a 或d/a 表示。 3. 缺电频率 LOLF loss of load frequency 给定时间区间内系统不能满足负荷需求的次数,其近似计算公式为 ∑∈=S i i F LOLF 式中:i F 为系统处于状态i 的频率;S 含义同上。LOLF 通常用次/年表示。 4. 缺电持续时间 LOLD loss of load duration 给定时间区间内系统不能满足负荷需求的平均每次持续时间,即 LOLF LOLE LOLD = LOLD 通常用小时/次表示。 5. 期望缺供电力 EDNS expected demand not supplied 系统在给定时间区间内因发电容量短缺或电网约束造成负荷需求电力削减的期望数。即 ∑∈=S i i i P C EDNS 式中:i P 为系统处于状态i 的概率;i C 为状态i 条件下削减的负荷功率;S 含义同上。期望缺供电力EDNS 通常用MW 表示。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必要性研究

电力系统经济性运行的必要性研究 班级:07茅电学号:20071639 姓名:田维民 电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对电力自然是加倍关注。面对煤价上调和排污费增加所导致的成本增加,电力行业没有利润是不利于其稳定和发展的。随着国家对协调发展的重视,从供应端看,如果2010 年大江大河的来水正常,则水电出力将比上年大增,同时大批新建电源开始并网发电,电力供应将比上年增加。从需求端看,由于侧管理逐渐推广,电价上涨使高耗能产业发展受限以及居民用电对价格的敏感,需求的增长也会理性些。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的经济性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先了解一下目前电力系统运行的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电网建设格局离不开能源分布、能源结构经济布局的现实。一些地区电力供需上出现了紧张情况。华中和四川等地一度出现了拉闸限电情况。我国水力资源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占全国总量的67.8%。但是,2008年河北在灌溉负荷高峰时也出现了限电,虽然限电时间很短,未造成重大影响。其次为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占l5.5%和99%水电站建设中大型水电站比重大,而且位置集中,单站规模大于200万kW的水电站资源量占50%,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我国原煤的总资源量为50592.2亿吨,占世界总量的4.2%。能源状况存在“双为主”。既能源结构中,以燃煤为主。发电能源结构中,以火力发电为主,占电力结构的80%以上,煤炭资源78%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一些大型的煤电基地也在“三北”地区。据历史数据统计,1999-2001 年,全国新增发电容量4200万千瓦左右,投入电网建设的投资约3OOO亿元,新建电力项目投资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当前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电价,将对用电企业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电费占成本比重高的企业,将直接影响到其市场竞争力。目前农村电价水平仍较高,城乡用电同价的矛盾较大。我国面对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境挑战,适时提出了资源节约型和低碳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目标把节约用电作为节约能源的一个主要手段。据推算.每节约lkw 容量投资只相当新增1kW 容量造价的20%。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 年全国节电可减少电力装机l 亿kW左右,以10年累计节电28000亿kwh,共可节煤1.43 亿t,有效化解了资源环境压力。按照国家计划。今后5年内将投资500亿元,争取年节电达到l000 亿kWh。作为国民经济行业主力设备电动机系统的调速节能,存在巨大的需求。

浅谈电力系统可靠性

浅谈电力系统可靠性 随着电力工业引入市场机制,市场条件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系统运营经济性之间的矛盾便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在电力市场的运营过程中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简单论述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挑战等。 标签:电力系统可靠性发展挑战 1 基本概念 1.1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元件、设备、系统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额定功能的概率。 1.2 电力系统可靠性电力系统可靠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充裕度和安全性。前者是指电力系统有足够的发电容量和足够的输电容量,在任何时候都能满足用户的峰荷要求,表征了电网的稳态性能,后者是指电力系统在事故状态下的安全性和避免连锁反应而不会引起失控和大面积停电的能力,表征了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 2 电力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性 向用户提供源源不断、质量合格的电能是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因为电力系统设备很复杂,包括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断路器等一次设备及与之配套的二次设备,这些设备都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故障,从而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对用户的正常供电。如果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将对电力企业、用户和国民经济,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社会现代化速度越来越快,生产和生活对电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停电造成的损失以及给人们带来的不便也将日益显现。因此,要求电力系统应有很高的可靠性。 3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可靠性 现如今人们普遍思索的问题是怎样揭示电力系统可靠性背后所隐含的经济意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有:怎样将客户的可靠性需求货币化、如何评价发输电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新的适应电力市场需求的可靠性指标怎样设定等。这些研究仍面临一个普遍问题:即使人们已经认识到可靠性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并感觉到其背后所蕴涵的经济意义,但在对可靠性的价值研究时,却往往摆脱不了对可靠性进行“收费”的思想。我们应当在市场的环境中使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发挥作用。为此就要去探索如何利用市场的供给需求机制实现统一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目的。有些资料中提到了可靠性价值的概念,但并没有就在市场条件下的可靠性的供给和需求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系统可靠性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而这些也正是电力市场环境下可靠性研究面临的新挑战。

《电力系统规划》复习提纲

腾不出时间来复习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补考2011级《电力系统规划》复习提纲

备注:第七~第九章为研究生阶段授课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计算题举例: 1.电网以2012年为基准年预测2015年的用电量,基准年份用电量为50亿 。若该时期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7.5%,电力弹性系数为1.1,试用电力弹性系数法进行预测;若电网2015年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500h,试预测该年度的电网最大负荷。 2.已知某电网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根据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知2013-2015年GDP的增长速度为8%。试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模型进行2013年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表1 某地区电网经济和用电量数据

3.【由等年值A 计算将来值F 】某电力工程总投资额需16亿元,施工期为8年,每年分摊投资为2亿元,如果该些投资均由银行贷款,贷款利率保持不变为10%,请问工程投产时欠银行多少钱? 4.试进行以下电力系统的电力平衡计算与分析,判断该区域是否缺电?已知某电网年度数据为:检修容量3500千瓦,总装机容量45000千瓦,厂用电3000千瓦,备用容量2000千瓦,受阻容量1500千瓦,网损为4500千瓦,输出负荷9000千瓦,购入容量12000千瓦,该年度最大负荷为30000千瓦。 5. 试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并要求校验所选导线是否合理。现有一甲变电站建设一回110kV 高压架空线路至乙变电站,乙站当前最大负荷为17000kW , 最大利用小时数h 5200 max T 。设计水平年定为5年后,年均负荷增长率为10%,负荷功率因素取0.9。导线电缆的经济电流密度如表2所示。 表2 导线和电缆的经济电流密度 (单位为A/mm 2 ) 6.若某工厂计算有功负荷为500kW ,功率因数为0.87,现电网要求其提高到0.95,试求需要无功补偿的总容量?若采用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每组电力电容器的容量为30kVar ,请问该工厂需要几组电力电容器? 7.某工厂负荷情况如下表所示,欲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3~0.95,试计算无功

浅谈电力系统规划问题

浅谈电力系统规划问题 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挑战。经济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近年来在不断增加,这样也使得我国的能源供应逐渐出现了紧张的局面。电能是能源供应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同时对电能的供应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保证电能的供应,在电力系统方面在不断的进行改进,在不断的应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来改善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为了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对电力系统进行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规划的时候要对电力系统的科学性更加重视。电力系统规划是有很多的新观点的,同时也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发展。 标签:电力系统规划;新观点;问题 现在,我国的经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发展状况不合理和资金使用情况不合理的情况,这样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有很大的弊端。电力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在规划设计方面是不重视的,这样就使得在发展的时候比较重视当前的发展情况,对长远的发展是没有很好的规划。在电网不断改建的现在,重视战略规划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1 电力系统规划方面的若干新观点 近年来,现代的控制理论、系统工程和新材料的研发都是比较有成效的,同时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在应用新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这样就使得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计算机在很多的领域中都得到了应用,这样就给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更新的技术,使得电力系统规划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1.1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技术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应用了电力电子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也应用了现代控制技术,这样就使得交流输电功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现在的高压输电线路在输送能力和输电系统故障排除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得灵活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给电网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这项技术会给电力系统发展带来很大的变化,同时这项技术也会在电网中进行更大范围的应用,这样可以对这项技术进行更好的检验,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能进行更好的控制。 1.2 串联电容补偿技术 串联电容补偿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对保证远距离的输送系统的持续平稳是非

2021版电力系统可靠、安全、稳定关联关系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版电力系统可靠、安全、稳 定关联关系

2021版电力系统可靠、安全、稳定关联关系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强烈。作为在当今世界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电能,更是在国民生活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电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将对经济、社会各层面产生严重的直接或间接后果。所以我们应当更加注重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使电力系统能够高效安全有效的为人们服务。 一、电力系统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基本定义 ⑴电力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与风险具有相同的内涵,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可靠性高了的同时,意味着风险的降低。 从电力系统的基本职能来看:电力系统的基本职能是在保证合理的连续性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经济的向用户供应电能。可见,电力系统可靠性实质就是预判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出现的概率及其后果,综合做出决策,充分发挥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潜力,从而保质保量

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读书报告

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读书报告 一、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常态下,既要保证发电和供电的平衡,满足等式约束条件,也需要保证满足不等式约束条件,也就是各个一次元件的工作电压值和电流值以及功率值应该在允许的范围内。实际上,要实现这样的运行状态,有许多可能的情况,这些运行状态在理论上虽然都是可行的方案,但是并不一定每一种都是最经济的运行状态。因此,需要在多种能够满足经济、安全、可靠的方案中,找出一种最佳的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随着国际能源环境和能源结构调整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最初的运行经济性指的是机组之间的经济性,是根据火电机组之间的耗煤量最小来满足相应的电力负荷需求,其中考虑系统网损时,将有功损耗折算成相应的费用加入目标函数中作为新的系统经济性考虑;其次,就是考虑水电和火电之间水火协调的运行经济性,水电厂对于耗煤量没有任何贡献,但受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限制,因此也有相应的调整;然后,就是考虑低碳的效益,把对温室效应影响最大的CO2的排放量作为经济运行的目标函数,同时也可将系统的有功网损相应的折算成CO2的排放量;在低碳目标中,还有文献考虑对环境的破坏也就是将SO2的排放作为罚系数考虑在目标函数中;再次,就是随着新能源的进一步接入,尤其是风能的快速发展,风能的间歇性、不确定性、波动性对于系统的安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考虑在原有的网损最小化的目标函数中;同时,在主动配网的发展下,电动汽车作为可充放电的负荷,能起到有效的削峰填谷作用,在新的发展模态下也应该计及。 二、目标函数 电力系统是分为发、输、配、用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实现经济性运行对于整个系统来说都是很大的经济效益。针对单一环节的经济运行,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调度、机组组合、节能发电调度等领域。 发电环节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可再生能源接入下,机组组合的优化调

电力规划考试稿

1-1阐述电力系统规划的结构,并说明其与国家计划及能源政策的关系?教材p13图1-1 1-2、说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教材p7 1-3分析电力规划各阶段内容的侧重点? 电力规划由电力负荷预测、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构成。教材p10、p11、p13 1-4电力系统规划基本方法有哪几种?教材p12 基本条件分析、基本功能分析、基本形态分析、动态分析、限制性条件分析、可靠性与经济分析 1-5电力系统规划的评价标准有哪几条? 综合性标准、灵活性(弹性)标准、经济性标准、科学性标准 1-6从基本条件分析的角度,试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电力规划设计前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工作? 电力负荷需要、动力资源开发及运输条件许可、发变电设备的制造及供应及时 【基本条件分析】 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三个:电力负荷需要、动力资源开发及运输条件许可、发变电设备的制造及供应及时。 【基本功能分析】 分析电网的各部分以及某些大电源及主要网架的作用。 分析全网供电范围、电源建设地点、电源的作用、分区电网之间的送受电关系等; 分析主力电源的合理送电范围、功率流向及相应的网架; 分析地区电网的情况 2-1负荷预测有哪些作用?它用于哪些方面?请举一例说明。教材p14 【作用】基于准确的负荷预测可以: 经济合理的安排电力系统内部发电机组的启停;保持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旋转储备容量;合理安排机组检修计划;保持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有效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电力负荷预测如何分类,以表格形式列出其适用范围、时效等相关比较。教材p17 (1)按时间分类 长期负荷预测(10—30年):用于战略规划,包括对发电能源资源的长远需求的估计,确定电力工业的战略目标 中期负荷预测(5—10年):与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相适应,对电网的规划、增容和改建工作至关重要 短期负荷预测(1—5年):对电力系统规划,特别是配电网的规划服务 (2)按行业分类 城市民用负荷预测商业负荷预测工业负荷预测农村负荷预测其他负荷预测 (3)按负荷特性指标分类 最大负荷、最低负荷、平均负荷、负荷峰谷差、高峰负荷平均、低谷负荷平均、平峰负荷平均、全网负荷、母线负荷、符合率。 2-3负荷曲线有哪些类型,分别有什么作用。说明最大负荷利用时间的物理意义。 日负荷曲线:一天内每小时(整点时刻)负荷的变化情况。 周负荷曲线:一周内每天最大负荷的变化情况。 年负荷曲线:每年每个月最大负荷变化情况。 年持续负荷曲线:将全年(8760)每小时负荷按大小排队,并作出的曲线。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年发(用)电量/年最大负荷。 2-4进行一项预测之前要进行哪些准备工作?教材p10 收集大量的历史数据,建立科学有效的预测模型,采用有效的算法,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大量试验性研究,总结经验,不断修正模型和算法,以真正反映负荷变化规律。 2-5负荷预测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处理?教材p19 【必要性】历史数据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预测精度的高低。因此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去伪存真。 【意义】数据的前置处理可使原始数据得到优化,降低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性,利于算法的最终实现。 2-6如何确定一组负荷是确定性负荷还是非确定性负荷?教材p24、p32 2-7将专家预测法用流程图表示出来。教材p25(看课本)2-8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用电单耗法和电力弹性系数法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预测值。 教材p26 2-9预测误差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减少误差。教材p51、p54 2-10请谈谈预测技术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负荷预测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并且对负荷预测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预测方法比较成熟,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要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就需要对传统方法进行一些改进,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以灰色理论、专家系统理论、模糊数学等为代表的新兴交叉学科理论的出现,也为负荷预测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数学基础。相信负荷预测的理论会越来越成熟,预测的精度越来越高。 2-11 各种预测法并不是孤立的,在一次预测中可能需要使用好几种预测方法才能得到相对准备的预测,请举一例说明之。 2-12说明预测偏差大可能造成的危害。 3-1某水电站投资为5千万,使用寿命为50年,年运行费用为100万,若每年综合效益为700万元,贴现率为l0%,试计算其净现值。 教材p63 答案948.5万元 3-2试根据静态差额投资收益率计算式及其评价原则分析如何抉择经济上占优的方案,并说明理由。教材p64 4-1电源规划的任务是什么?教材p73 4-2影响电厂容量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规划地区(即电厂供电地区)负荷的影响 动力资源条件的影响 厂址条件的影响 系统规模的影响 设备规模及供应条件的影响 4-3水电站备用容量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 水电站所担负备用容量的大小与系统结构及水电站本身水力资源利用情况有关 4-4市场环境下电源规划与传统的电源规划有什么区别?教材p92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强制性的、统一性的电源规划和投资决策已不可能实现。电源规划中,无论是考虑新增发电机组还是退役旧机组,都是发电企业的内部决策问题,新增发电机组将以电厂投资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 4-5试说明电源规划问题的解决步骤和流程。教材p94 5-1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价的一般指标有哪些?教材p96 5-2叙述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价。教材p96 5-3电力系统规划中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意义有哪些?教材p97 、p98 5-4分析比较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计算方法。教材p97 5-5掌握简单的设备状态概率计算。教材p100 6-1 试简要说明电网规划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步骤。教材p121、p123 【电网规划要解决的问题】教材121 (解决问题的步骤不确定是下面哪个答案) 【电网规划流程】教材123 原始资料的收集和论证;制定连接系统规划;环境条件分析;制定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通过潮流、短路、稳定计算和电磁环网研究以及经济效果指标计算,评价各方案的社会环境适应性、供电可靠性、运行维护条件、供电质量和经济性指标,得出最佳输电网规划方案。【网络规划的步骤】教材p135 6-2 电网规划的方案检验阶段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检验?教材133 6-3 变电所选址在技术要求上有哪些原则?教材131 接近负荷中心,使地区电源布局合理,高低压各侧进出线方便,站址地形、地貌及土地面积应满足近期建设和发展要求,站址不能被洪水淹没及受山洪冲刷,而且地质条件应适宜,确定站址时,应考虑其与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交通运输方便,具有可靠水源,排水方便,施工条件方便

电力系统可靠性

电力系统可靠性 1、1996年1月19日,北京近1/4城区停电。 2003年8月14日,北美东北部、中西部和加拿大东部联合电网大面积停电。 2006年7月1日,中国河南电网大停电事故。 2、停电事故与自然因素有关,也与管理、设备质量和网架结构有关。 3、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 是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水平、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提升企业在电力市场中服务水平的需要,将为电力企业效益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4、供电系统可靠性管理: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 5、英国可靠性标准与准则 (1)(1964)《国家标准故障和停电报表》:开展系统故障频率、原因及停电持续时间的统计分析,及负荷特性、停电损失和提高可靠性的费用及经济效益的研究。(2)(1975)《全国设备缺陷报表》:规定了供电系统中的各种电力设备缺陷统一的含义、分类及填报方法。 (3)(1978)《供电安全导则》。 【补充: 英国供电系统可靠性指标分类:年统计指标、趋向性指标。 目的:a、获取并传递供电系统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资料; b、为研究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性能提供资料; c、为编制供电系统运行、控制、检修和维护方式提供可靠性资料; d、提出数据明确而统一的供电标准; e、指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水平的必要性。 英国供电系统可靠性指标既有事故和停电的统计报表,又有设备缺陷统计报表以及供电安全导则;既有反映充裕度的指标,又有安全性指标。 因此,英国供电系统建立的指标全面反映了对用户的综合服务质量、故障和预安排停电的状况、系统和设备的性能以及系统外部可能带来的影响等各方面。】 6、日本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的特点(在应用方面): 从供电系统结构、故障停电和作业停电三方面采取措施,对不同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不同用户要求和施工、检修的需要规定了不同的系统结构,建立了一整套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措施。 7、1983、1984年,加拿大学者R.比林顿出版《工程系统可靠性评估》和《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专著。 8、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可靠性准则: 分类:技术性准则和经济性准则;确定性准则和概率性准则。 【补充:

湖南工业大学电力系统规划考试整理

填空题 1.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负荷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2.我国目前已运行的机组中最大核电:1060MW;火电:1000MV;水电:700MW 3.电力负荷按重要性来划分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4.负荷预测中经典预测方法有分产业产值(单耗法)A=bg、电力消费系数法、负荷密度法A=SD、人均电量指标换算法、分部门法;单耗公式为A=bg 5.在经济活动中有关资金的时间价值常用现值P、将来值F、等年值A、递增年值G四种方法来表示。 6.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概率指标;频率指标;时间指标;期望值指标 7.一般导线截面的选择和校验是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S=P/(√3JU N cosφ))、按电晕条件、导线长期容许电流(Smax=√3U N Imax)、电压损失、机械强度校验导线截面; 判断题 1.某110KV单芯架空线,其跨越公路为满足机械强度,最小截面不得小于35平方毫米。(错) 2.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max是根据实测得到的时间。(错) 3.800KV是特高压电压等级。(对) 4.变结构直流潮流计算是一种只考虑网络中电纳发生变化的近似计算,也是一种快速潮流计算。(错) 5.无功补偿是保证电力系统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对) 6.220V单相供电允许供电最高电压是235V。(错) 7.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置规划与变电站保护设置没有关系。(错) 8.时间序列分析法是确定性负荷预测方法中一种常规方法。(对) 9.空间负荷预测是一种预测负荷总量的战略预测。(错) 10.用电源规划应用软件WASP很适合做大区域的电源规划。(错)

电力系统可靠性知识点总结

Ppt4 1发输电系统可靠性主要内容:包括充裕性 (adequacy) 和安全性 (security)两方面。(发电输电变电) 充裕性:是考虑元件的计划和非计划停运以及运行约束条件下,又称静态可靠性。 安全性:是突然扰动是指突然短路或失去非计划停运的系统元件。又称动态可靠性 2充裕性和安全性评估的不同点 不同点:研究的特性不同。研究的故障不同。可靠性指标不同 共同点:计算量巨大,相互完善互相补充。 3充裕性评估的基本原理 充裕性评估的四大步骤:元件可靠性建模,系统状态选择:系统状态分析:可靠性指标计算 充裕性评估的(系统状态选择)两大方法:状态枚举法(解析法);蒙特卡洛法(模拟法) 计算环节不同,分析环节相同。 充裕性评估只统计不满足运行约束的系统状态; 4元件停运按是否独立分为:独立重叠停运和非独立的重叠停运。元件停运按停运原因分为强迫停运和计划停运。强迫停运分为单元件停运事件、共同模式停运事件(不独立重叠停运)、相关的变电站停运事件(不独立重叠停运) 5元件强迫停运模型:单元件停运事件:只有一个元件停运,只

影响自身。共同模式停运事件:不独立的重叠停运。是指由于单一原因引起多个元件停运,而且不按继电保护依次动作。相关的变电站停运事件:不独立的重叠停运。是指变电站内的元件停运,与继电保护对元件故障的反应有关联 6系统状态选择基本原理:由元件的状态组合构成系统的状态。蒙特卡洛法:包括时序蒙特卡洛法和非时序蒙特卡洛法。 7系统状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切负荷计算。潮流计算:交流潮流、直流潮流、快速开断潮流计算。切负荷计算:基于交流潮流的最优切负荷模型、基于直流潮流的最优切负荷模型、基于直流潮流灵敏度分析的最优切负荷模型。 8交流潮流方程进行简化:高压输电线路的电阻一般远小于其电抗。输电线路两端电压相角差一般不大(θij<10%),。假定系统中各节点电压的标么值都等于1。不考虑接地支路及变压器非标准变比的影响 9P = Bθ和Pl=BlΦ均为线性方程式,它们是直流潮流方程的基本形式。 10充裕性可靠性指标包含系统指标(全局指标)和负荷点指标(局部指标)。 11系统指标又包含7个基本指标和5个导出指标 其中基本指标包括概率、频率、持续时间和期望值四类。 基本指标 (1)切负荷概率PL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