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Qs《社会学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第一章社会研究基础

1、P4:社会研究:

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从这一定义可知,社会研究是科学的一部分,它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而从事这种活动所用的方法,就是社会研究方法。

2、P13: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是使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定量研究来源于实证主义,它在范式上更接近于科学的范式。从研究的逻辑过程来看,它与演绎的过程更为接近。定量研究者往往强调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相关、强调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价值中立”,可以说,定量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因果联系。定量研究常常是用来进行理论检验的。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者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

3、P13: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也有的学者认为,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自然范式,即研究应在自然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而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和意义也只适应于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的分析,其主要目标是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它认为事实和价值是无法分离的。定性研究通常与理论建构的目标相伴随,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的灵活性、特殊性。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4、P25:概念: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和概括,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概念在形式上常常是用字、词或词组来表示。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就越难以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描述,。这是因为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其覆盖面就越大,特征也就越含糊;相反,一个概念的抽象层次越低,其涵盖面也就越小,特征也越明确。

5、P27:变量:

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根据变量的取值的性质不同,可以把变量分为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和比率变量四种类型;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自变量、因变量以及中介变量。把那种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并用x来表示;而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中介变量则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6、P34: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一组具体的观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或法则。由于在现实中常常不可能进行完全的、穷尽的具体观察,因而,由归纳推理所得出的结论也容易遭到意想不到的驳斥。对于归纳推理来说,其在系统地提出问题、提出带规律性的结论、建构解释现象的理论方面无疑是一个有用的阶梯。

7、P34: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研究者从他所希望检验的一般性结论开始,然后到现实中去观察、收集资料,以检验这种一般性结论。对于演绎推理来说,其在帮助人们检验一种理论、判断一种理论的正确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8、P44: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社会研究中的许多“问题”,的确常常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社会问题,这是它们有些相近的原因;但社会研究问题通常比社会世界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更为具体,更为集中,也更为明确,这是它们之间有所不同的地方。

9、P58: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文献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

第四章研究设计

10、P65:探索性研究:

探索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考察,达到对这一现象的初步了解。同时,它还可以为更深入、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提供指导和线索。

11、P66: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也可以说,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特别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它通常需要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样本规模往往最大,研究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描述的准确性;二是描述的概括性。

12、P66:解释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类型。由于其目标是解释原因,是说明关系,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它通常是从理论假设出发,经过深入实地收集经验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检验假设,最后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

13、▲▲P70: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方式指的是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询问是其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而抽样、问卷、统计分析则是构成调查研究方式的三个基本元素,同时也是从事调查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

14、▲P70:实验研究:

实验是一种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引入、控制或操纵某个变量,同时观察另一个变量所发生的变化,以此来探讨不同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变量与因变量、前测与后测,是构成实验研究的三组基本元素。

15、P71:文献研究

这种方式的最大特征是不接触研究对象,它主要利用第二手资料进行研究,因而具有明显的间接性、无干扰性和无反应性。根据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所用文献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文献研究划分为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显存统计资料分析三种。内容分

析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它在程序上与调查的方法相似。

16、P71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的社会研究方式。它通常以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的形式进行。其基本特征是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作为其中的一员与他们共同生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通过参与观察和询问,去感受、感悟研究对象的行为方式及其在这些行为方式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内容,以逐步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社会生活的理解。实地研究者通常要经历一个“先融进去”、“再跳出来”的角色转换过程。

17、P73分析单位

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称为分析单位。换句话说,分析单位就是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人或事物)。作为分析单位,个体被赋予了某种群体成员的特征。同样地,作为分析单位的群体或组织也可以通过其成员来获得某种特征。分析单位有五种主要的类型,这就是: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分析单位,都具有以下特点:研究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将这些对个体的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研究的样本),以及由这一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的群体(总体),或者用这种描述的聚合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研究所研究的对象:而调查对象则是研究者手机资料是所直接询问的对象。分析单位与调查对象有时可能会由同一种对象承担着。

18、P77区群谬论

区群谬论又称为层次谬论或体系错误,它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对象。或者说,研究者用一个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的现象。或者说,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手机材料,而用一个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下结论的现象。比如,当一个研究者所收集的有关某种集群(例如城市、公司或工厂)的资料,然后从这些资料中抽出有关个人行为的结论时,他就犯了区群谬论。

19、P77简化论

简化论又称简约论,它指的是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从形式上看,简化论的错误正好与区群谬论相反。在研究者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来进行测量,而做出的是有关集群的分析单位是如何运行的结论时,或者说在研究者所拥有的是微观的有关个人如何行为的资料,但是他所做出的确实有关宏观层次的单位如何运作的结论时,这种错误最容易发生。

20、P78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也称为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一个时间点”,并不是指一天,更不是指一分一秒,而是相对比较短的一段(连续的)时间,比如说一个星期、一个月、三个月等等。横向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社会总体的横截面进行了解,它也可以用来分析和比较某一

社会现象或社会总体中的不同部分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1、P79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手机资料,泳衣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决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22、P79同期群研究

又称做人口特征组成或共同组研究,它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

23、P80同组研究

又称为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它指的是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同组演技每次研究时,所用的都是同一样本,即第一次研究了这些人,以后每次再研究时,依旧还是找这些人作样本,无论这些人分散在哪里,都要一一找到进行研究。

24、P88测量

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现出来的过程。测量的主要作用,在于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同时,它不仅可以对事务的属性做定性的说明即确定特定属性的说明(即确定特定属性的类别)。

25、P94操作化

就是要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或者说,操作化就是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26、P104指数和量表的该奶奶

指数就是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因而有的书中将指数称做总加量表)。它是由一组有关事务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回答者分别对这些陈述发表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然后按某种标准将回答者在全部陈书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了该回答者对这一事物态度的量化结果。在指数中,每一个具体的陈述(也称作一个项目)在对概念的测量中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占有同等的比重,彼此间也不存在特定的顺序

27、P105量表

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的,以反映出所测量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

28、P105里克特量表

里克特量表也由一组对某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与前述指数所不同的是,回答者对这些陈述的回答不是被简单地分成“同意”和“不同意”两类,而是被分成“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无泪,或者“赞成、比较赞

成、无所谓、比较反对、反对”五类。由于答案类型增多,人们在态度上的差别就能更清楚地反映出来。李克特量表是社会研究中用得最多的一种量表形式。

29、P107予以差异量表

也称为语义分化量表,它主要用来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含义。语义差异量表的形式由处于两端的两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构成,每一对反义形容词中间分为七个等级。每一等级的分数从左至右分为7、6、5、4、3、2、1,也可以记为+3、+2、+1、0、-1、-2、-3.被测量的概念或事物(比如某一群体、某种问题、某个国家等)放在来那个表的顶端,调查时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在每一对反义形容词构成的量尺的适当位置画记号,比如画×号。研究者通过对这些记号所代表的分数的统计和计算,来研究人们对某一概念或实物的看法或态度,或者进行个人或团体件的比较分析。

语义差异量表所采用的数对形容词通常包括三个一般的唯独;评价(比如好与坏、善与恶、重要与不重要等等)、力量(比如强与弱、硬与软、刚与柔等等)和行动(比如主动与被动、快与慢等等)。

30、P109信度

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换句话说,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实物或变量。

31.P116抽样的概念

总体通常与构成它的元素共同定义;总体是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而元素则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

32、P117抽样

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出一部分元素(即抽出总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出样本的过程。

31、P130简单随机抽样

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它是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N>n)。常用的方法类似于抽签,即把总体的每一个单位都编号,将这些号码写在一张张小纸条上,然后放入一容器(如纸盒、口袋)中,搅拌均匀后,从中任意抽取,直到抽够预定的样本数目。这样,由抽中的号码所代表的元素组成的就是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32、P131系统抽样

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把总体的单位进行编号排序好,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个体的号码来组成样本的方法。它和简单抽样一样,需要有完整的抽样框,样本的抽取也是直接从总个体中抽取个体,而无其他中间环节

33、P133分层抽样

又称类型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策划概念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虫一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字样本合起来构成总

体的样本。

34、P134整群抽样

与前几种抽样最大的差别在于,它的抽样单位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成群的个体。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的样本。这种小的群体可以使居民家庭,可以是学校中的班级,也可以是工厂中的车间,还可以是城市中的居委会等等。整体抽样汇总对小群体的抽取可采用简单堆积抽样、系统抽样或分层抽样的方法。

35、P138户内抽样

从所抽中的每户家庭中抽取一个成年人,以构成访谈对象的样本。在抽取家庭中的成年人之前的每个抽样阶段中,我们可以采用前面所介绍的某种方法来抽。而这最后一个阶段的抽样则可以采取一种被称作“Kish选择法”的方式进行。根据这种方法,每户家庭中所有的成年人(比如说18岁以上者)都具有同等的被选中的概率。Kish选择法的具体做法:研究者先将调查表分为(编号为)A、B1、B2、C、D、E1、E2、F八种,每种表的数目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6、1/12、1/12、1/6、1/6、1/12、1/6同时,印制若干套(一套八种)“选择卡”发给调查员,每人一套、“选择卡”的形式如表6-4所示。

调查员首先要对每户家庭中的程奶奶人进行排序和编号。排序的方法是: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年纪大的在前,年纪小的在后。

36、P140生日法

第一步,随机确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标准日期,为便于计算,通常抽取每个月的第一天,比如说6月1日,或者7月1日等等。第二步,与Kish方法相似,需要了解所抽中的户中18岁以上的人口数,以及每人的生日距离标准日期最近的人作为调查对象。

37、P142PPS抽样

其原理可以通俗地理解成以阶段性的(或暂时性的)不等概率换取最终的、总体的等概率。其做法是:在第一阶段,每个群按照其规模(所含元素的数量)被给予大小不等的抽取概率;大的群具有比小的群更大一些的概率;但到了抽样的第二阶段,从每个抽中的群众都抽取同样多的元素(也是不等概率的)。正是通过这样两个阶段上的不等概率抽样,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最终都具有同样的被抽中的概率。

38、P145偶遇抽样

又称做方便抽样或自然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对象。

39、P145判断抽样

又称立意抽样,它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这种抽样首先要确定抽样标准。由于标准的确定带有较大的主观性,所以,此法的运用结果如何往往与研究者的理论修养、实际经验以及对对象的熟悉程度有很大关系。

40、P146定额抽样

又称作配额抽样,研究者要尽可能地依据那些有可能影响研究变量的因素对总体分

层,并找出具有各种不同特征的成员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然后依据这种划分以及各类成员的比例去选择对象,使样本中的成员在上述各种因素、各种特征方面的构成及在样本中的比例都尽量接近总体。

41、P147雪球抽样

是一种极特殊的抽样方法。当我们无法了解总体的情况时,可以从总体中少数成员入手,对他们进行调查,向他们询问还知道哪些符合条件的人,再去找那些人并询问他们知道哪些符合条件的人。如同滚雪球一样,我们可以找到越来越多具有相同性质的群体成员。如果总体不大,有时用不了几次就会接近饱和状况,即后访问的人再介绍的都是已经访问过的人。

42、P153抽样误差

就是样本统计值与总团体参数值之间存在的偏差。它是由于样本本身的随机性所引起的误差。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式,这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另一方面,抽样误差的大小是可以在样本设置中事先进行控制的。

43、P159调查研究

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曲子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哪里手机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44、P205前侧与后侧

在一项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对因变量(或结果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第一次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前,称为前侧。第二次则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后,称为后侧。研究者通过比较前侧和后侧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被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45、P210匹配

指的是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在心里学的实验中,这种方法比较常见。困难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现实中往往会没有足够的对象供我们选择。二是研究者只能在那些他们已经意识到的对因变量可能有影响的变量上进行匹配。三是人们的有些特征在实践上是很难测量的,或者说是很难操作化为具体的、可观测的指标的。

46、P233文献研究

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如同考古学家通过考虑化石和文物来了解缘故的社会形态,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各种文字来了解过去的社会结构和历史事件一样,社会研究者也充分地利用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的结构、关系、群体、组织、文化、价值及其变迁。

47、P243二次分析

也称第二手分析,指的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手机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这种新的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着两种不同的研究目的:一种是从别人为研究某一问题而收集的资料中,分析与该问题所不同的新的问题,即

把同一资料(已有的、别人的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用于对不同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国。另一种类型则是用新的方法和技术去分析别人的资料,以对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即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处理同一资料,看看是否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48、P256实地研究

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型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有的研究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实地研究区分为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等。

49、P257个案研究及社区研究

个案研究

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点是焦点特别几种,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个案研究通过对实物进行深入的洞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生动、具体、详细的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实践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而且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当研究的个案是一个社区时,通常又称为社区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参与观察、访谈,以及收集当地现有文献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而且,研究者通常要在该社区中生活一段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参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

50、P267参与观察

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它是一种非结果性的观察。这种方法是人类学家研究原始的非本族文化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参与观察法的研究者通常不是从对研究主题的先验印象和一整套测量工具开始,而是经常在手机资料的过程中形成他们的概括和方法论,他们依靠的是研究对象对其“文化”的阐释。研究者开始是带着问题到实地去,寻找资料和“理论性的解答”

51、P267结构观察

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地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现象进行的观察。它与结构访谈的形式有点相似。通常,结构观察多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其观察的内容是固定的,观察记录表也类似于结构式问卷,观察者根据统一的要求,对每一个观察对象进行统一的观察和记录。因而其结果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

52、P268无机构观察

则指的是没有任何统一的、固定不变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表格,完全依据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自然观察。它与无结构访谈的特征相类似。并且,无结构观察多采用参与观察的方式进行,其观察的结果也不具有统一的形式,观察所得资料通常只能进行定性的分析。这种无结构的观察是实地研究中最主要的观察方式。

53、P274无结构访谈法

无结构访谈:又称做深度访谈或者自由访谈,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并不是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体或范围,有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获得丰富生动的定性资料,并通过研究者主观的、洞察性的分析,分别使用与不同的情况,都是社会研究中的有用工具。结构访谈:

1、要求在访谈过程、访谈内容、访谈方式等方面都尽可能统一,做到标准化。这样

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访谈中各种个人因素,特别是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访谈过程,从而增加过程的客观性和资料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得访谈资料便于进行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

2、但结构访谈因为缺乏弹性,缺乏灵活性,无法了解更加具体、更加仔细的资料,也无法对所访谈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与此相反,无结构访谈的最大长处就是弹性大,灵活性强,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反弹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结构访谈相比,无结构访谈的最大特点是深入、细致。但是,这种访谈方法对访谈员的要求比结构访谈的要求更高;这种访谈方法所得的资料难以进行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而且特别耗费时间,使得访谈的规模收到较大的限制。

54、P280集体访谈

集体访谈也称为座谈会,它是将若干个访谈对象集中起来,同时进行访谈的方法。集体访谈的最大特点是,访谈中不仅存在着访谈员与被访者之间的社会互动,同时还存在着不同个被访者相互之间的社会互动。要成功地组织好集体访谈,要开好座谈会,访谈员就不仅要掌握好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而且要组织和引导好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这就要求访谈员有更熟练的访谈技巧及组织会议的能力,正确地面对多个被访者。

一次集体访谈的参加人数通常以5-7为宜,最多不要超过10人。同时,应该注意参加集体访谈的被访者的选择。总的来说,参加集体访谈的人员应根据访谈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的原则使:1、要有代表性;2、要十分了解情况;3、要敢于发言;4、相互之间应有共同语言。

集体访谈具有一些不同于个别访谈的特点:第一,由于集体访谈是访谈员与被访者之间、被访者互相之间的多层次互动与交流,因此,它所获得的信息往往比个别访谈方式所获得的信息更为广泛、更为全面,而且,由于能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核对、互相修正,所以,集体访谈所获得的资料往往也更为完整、更为准确。第二,由于集体访谈能够同时访谈若干个不同的访谈对象,因而可以大大地节约人力、时间,相对较快地获得有关社会现象的情况。但是,集体访谈存在着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是容易产生和形成某种“团体压力”和“从众行为”,它往往使得参加集体访谈的访谈对象在其他访谈对象的面前有意无意地隐瞒或改变真实情况,使自己的回答和看法顺从、接近或符合多数人的意见,而不愿或不敢表示不同的意见。

55、P307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则是对有相关关系的现象,根据其关系的形态找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回归方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关系,以便依据回归方程对未知的情况进行估计和预测。由于回归分析增加了因果性,且具有了预测的功能,因此,它比相关分析更近了一步,其作用也更大。

回归分析的对象是定距层次的变量,它的中心问题是建立回归方程,而建立回归方程的基础是最小二乘法

56、P337研究报告

是反映社会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以文学、图表等形式将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其目的是告诉有关读者,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取得了哪些结果,这些结果对于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等。

57、P339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或摘要、参考文献、附录58、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报告 杨磊 本人通过前人经验分别从每个章节进行归纳总结,把一些自认为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成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读书报告,个人能力有限,如有错漏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导论 一、科学方法 1、知识的几种来源:常识:众人经验的积累。传统:历史形成的观念,经验个人经历的积累。权威:众人公认的依据,科学:符合逻辑的经验总结。科学的特征:科学是经验的,根植于、依赖于,科学是命题式的,形式结构,科学是逻辑的,符合正确的思维,科学是操作的,可实际检验,科学是趋于抽象的。概括、理论,科学是趋于系统的,完整体系,科学是累积的,相对的、部分的。 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社会研究的定义,研究: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社会研究:利用经验去研究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2.社会研究的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感情、意识、霍桑效应;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是一种行为;现象的复杂性:果多因、一因多果;特定的限制:伦理的、政治的、法律的; 三、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的逻辑和哲学基础;研究的规则和程序体

系; 四、研究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 3.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 4.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及其层次:1.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 2.衡量理论优劣的标准:范围广泛,精确性高,结构简练。 二、理论的结构: 1、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2.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提供观察的视角能够分类和概括构成理论的元素;3.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4.变量间关系:相关关系(共变关系)因果关系,共变关系,时间顺序非虚假关系;5.命题:关于概念的特征或概念间关系的陈述;6.假设:关于变量的特征或变量间关系的陈述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7.理论建构研究:归纳推理从观察到概括从概括到理论暂时的、相对的、或然的理论;8.理论检验研究:演绎推理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 第三章:选择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1、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主题问题领域2、研究问题的来源:社会现实,个人经历,相关文献。 二、选题的标准1、重要性:意义、价值;理论、实践; 2、创造性:知识积累、独特之处 3、可行性:主、客观限制。

社会学方法论笔记

社会学方法论笔记 渠敬东 2013-09-12 解题: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1、是方法论,而不是方法Method; 2、强调logos逻辑 3、Social科学几百年而已 涂尔干(法国的第一位社会学教授):奠定了学科的方法论。 方法论:看待世界的方式。 社会学与现代性紧紧连在一起。 Economics的对象:family Politics的对象:polity、city(两者都起源于古希腊) 社会即是一个晚近的概念,而社会学则更是近代才诞生。但,社会学不是剩余学科。 社会学关注总体性totality。例如:《资本论》可称为“人性论”,在马克思看来,人即商品;韦伯认为,理性主义在资本主义和宗教上是一致的。 学科的知识谱系:古希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 古罗马(empire治理术——法学) 基督教时代(交汇出现在皇权和民权之间,organization组织出现 了;更重要的是宗教的渗透性,冲破一切障碍。)中世纪后期(自由:航海、贸易、文明化等) “民情”是社会学最初的概念。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不是自然法、罗马法或者神圣法,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法:1、nature整体;2、principle(由内而发的品性)——sentiment(情感)。 这里,“法”即社会学中的methodology方法论。 最早有关社会科学的概念:马基雅维利:people;霍布斯:passion;笛卡尔:self(与社会并生);亚当-斯密:sympathy(是exchange交换的基础)。 Political——economics (国) ——(家),两者之间即是社会。 社会学家是要理解身在的世界。 方法论恰恰是反对纯粹的知识的,而是观察世界的艺术。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 ☆☆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1.1 复习笔记 一、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1.相关概念 (1)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属于理论社会学范畴。 (2)中国社会思想史 中国社会思想史是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社会问题、社会管理及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中国社会思想史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源泉,是研究和正确解读当代中国社会运行逻辑的重要基础。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进展 (1)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引进已从初期浮光掠影式的介绍或翻译,发展到较为系统的深入研究。 (2)在中国社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照搬西方概念或理论与中国现实社会生硬比附的现象已大为减少,社会学家大都集中精力研究中国改革发展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 (3)中国社会学家已有了“文化自觉”意识。

①充分认识到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如不能与中国自身的实际及传统相结合,形成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则不能对中国的应用社会学研究发挥指导作用; ②认识到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必须从中国社会中寻求,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的国度,因此,要建设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就不能忽视中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思想之精华及其当代意义。 3.中国社会学界对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努力 (1)新中国成立以前-孙本文 ①民国时期,孙本文在《社会学原理》中指出:“中国社会思想,为研究中国社会学者必须研究之材料。” ②20世纪40年代中期,孙本文发表了一篇名为《五十年来的中国社会学》的论文,又于1948年出版《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均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③在中国社会学发展规划中,孙本文先生把“中国社会思想史”作为“中国理论社会学的建立”中最首要的任务提出来。 (2)社会学恢复重建后-费孝通 ①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社会学家反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思想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②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写的一系列学术反思性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中国社会学界要加强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的研究,真正“中国的”社会学的发展,必须要以中国丰富的社会思想为基础,才能继往而开来,自立于世界社会学之林。 4.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地位 (1)从建立新中国社会学的角度看, 我国的社会学,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为其发展目标,就需要我们在吸收借鉴西

社会学研究方法_在线作业_2

社会学研究方法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9-04-16 20:27:16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5分) 1. 数字资料的正确性检验,一般采取的方法不包括()。 (5分) A客观检验 B逻辑检验 C判断检验 D计算检验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A回答正确展开 2. 选择调查课题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5分) A现有文献资料 B个人经历 C想象 D现实社会生活

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D回答正确展开 3. 某厂有男工400人,女工200人,要从中抽取一个60人的样本,最好采取的抽样方法是()。 (5分) A分层抽样 B定额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A回答正确展开 4. 通过上下变化的线段来反映所研究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图形,叫做()。 (5分) A折线图 B曲线图 C矩形图 D圆形图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A回答正确展开 5.

我们要解释“城市犯罪率为什么增高”的问题时,就应考虑以()为分析单位。 (5分) A个人 B社会人为事实 C社区 D群体 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D回答正确展开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8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 进行抽样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是()。 (5分) A可测性原则 B经济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方便性原则 E目的性原则 正确答案A,B,C,E您的答案是ABCE回答正确展开 2. 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变量分为()。

(5分) A顺序变量 B中介变量 C类别变量 D自变量 E因变量 正确答案B,D,E您的答案是BDE回答正确展开 3. 调查者专门派人将问卷送给被选定的调查对象,待被调查者填完后,再派专人收回问卷是()。 (5分) A邮政问卷 B访问问卷 C报刊问卷 D送发问卷 正确答案A,B,C,D您的答案是ABCD回答正确展开 4. 李克特量表的制作程序包括()。 (5分) A确定量表的内容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读书笔记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正是总结了各种社会学内容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从整体上讲,书中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只是的介绍都是比较全面的,内容安排上全面系统,很有逻辑结构,很好的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语言也是通俗易懂,对各种方法技术,特别是操作过程、具体方式都能进行详细具体的阐释说明,并结合大量的实力证明,使人能很容易接受和学习。 从结构上看,书的内容是分为三大部分来讲的,分别是社会研究基础、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资料分析与表达,这三部分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社会研究的基础,这是学习一门方法论所必须的了解的内容和知识。这些基础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是最好的,以及如何进行研究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是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作者主要在第一篇(前六章)进行讲述。在分析过程中逐渐引出第二篇(七到十章),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这是在掌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社会研究必须掌握的四种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在第三篇资料分析和表达中,也是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总之,三个部分之间互为补充,互为具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此书的精华。 第一章:导论 本书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明白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怎样研究,要研究社会学首先知道什么。 一、什么是社会研究?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具有三个特征,在社会研究中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三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在社会研究中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5、社会研究遵循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我们将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风笑天+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笔记整理).docx

社会研究方法 (顾书第十一章“社会工作研究(资料搜集和分析技术)”补充) 一、导论 (一)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a) 人的特殊性;b)研究的干扰性;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二)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 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选题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 a.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 b.客观:社会环境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②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 a.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 b.工具准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③资料的收集;资料收集阶段略。 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二、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研究 有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三个层次。 1.宏观理论(一般性理论) 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它的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社会学中结构效用主义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它往往并不直接与具体的、经验的社会研究发生联系,它们更多是作为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理论视角或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 2.中观理论(中层理论) 即中层理论,介于微观、宏观理论之间,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它由几个有限的几组假定所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研究证实或证伪的具体假设。如:社会学中常见的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等。 3.微观理论 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实际上是操作层次上的命题陈述,其特点是直接由经验材料或数据来证明或证伪。具有三个重要特征:a.由一组命题构成;b.这些命题在逻辑上相互联系;c.命题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经验来检验。在具体的社会研究中,大多数理论属于这种形式的理论。如“高的受教育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工业化导致人际关系疏远”等。 (二)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1.概念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应。社会学研究中的概念可以是有形的社会现象或抽象事物如社会地位。概念由定义构成,只有在做出定义之后,概念才能有意义。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越明确和丰富,所表达的事物的特征就越清楚,但外延狭小即涵盖面窄。若抽象层次高,则对事物特征的表达就越含糊。 概念可以分为两类:标识某类现象,如太阳,称作常量;往往包括若干个子范畴、属性或亚概念,如性别、职业;称作变量。 对概念的要求: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可约化为子概念);精确、明了,不易产生歧义。 2.变量 ①变量的含义: 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也是概念的操作化。 ②变量的四种类型和测量层次: 变量有四种类型: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比率变量。 相对应的四种测量层次为: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③自变量、因变量和中介变量 自变量:指的是其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发生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指的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改变的变量。 当一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就形成了某种因果关系,自变量是主动的变量,因变量是被动的变量。 中介变量:指的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3.命题 指的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关系:概念构成了命题,而理论由一组命题构成。如“工业化水平高”是关于“工业化”这一概念的陈述;“工业化使得人际关系疏远”是关于“工业化”概念与“人际关系”概念之间关系的陈述。 4.假设 假设是命题的常用方式,是一种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检验的,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是对命题的操作化表达。 (三)理论检验的步骤: 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社会科学领域常见的研究方式: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社会调查)、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概念: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 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的特征:首先,社会调查在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其次,社会调查是一种 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类型:调查对象范围——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收集资料方法——问卷调查(自填问卷与邮寄问卷)和访问调查(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调查目的或作 用——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调查性质和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 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社会调查的题材: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指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优点:抽 样调查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可以比较 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准确性高。 传统社会调查和现代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o(╯□╰)o 2、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a)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选题阶段) b) 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准备阶段) c) 资料的收集(实施阶段) d)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分析阶段) e) 结果的解释与报告(总结阶段) 选题阶段的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客观:社会环境 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工具准备(对 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问卷的准备和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资料收集阶段: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使得社会学成为了能够研究社会规律、解释社会秩序和进步的科学。 一、观察法 孔德指出任何一门科学都离不开观察,越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越是需要采用观察的研究方法。孔德将在实践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称为“合理的观察”,他认为,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者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事实。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就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孔德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理论出发,把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划分为静态现象和动态现象两大类,与之相对应的观察分别称为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其中,对于社会静态现象的观察必须在社会静力学的指导下进行,而对于社会动态现象的观察自然离不开社会动力学理论的指导。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让研究者探索因果关系的观察方法,孔德在排除了直接实验用于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之后指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只能采用间接实验的方法。 所谓间接实验,是指实验者—社会研究人员,不是在人为的条件下,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状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开展的社会研究。

三、比较法 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 两点重要性: 1、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从中窥探出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类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 2、可以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发现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 一点不足:就其本质而言,比较法是一种对事物的静态的思考,要求人们具有明确的社会发展总体观念,它不能揭示社会状态的连续性、事物发展的先后过程,而只能把他们当做同时并存的现象加以表述,因此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要求人们具有明确的社会发展总体观念。 四、历史法 历史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其本质上是一种比较方法,只不过是他们比较的时空不同,历史的方法是相对于过去事物的一种纵向的和历时性的比较。 小结 接下来给大家补充一些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孔德特别强调的是普遍的道德教育和发挥牧师的特殊作用。 第一部分,孔德的实证政治纲领,孔德在从社会动力学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四章【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方法论 1.社会学方法体系 (1)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社会学的方法体系有三个层次构成: ①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 ②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 ③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具。 (2)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 ①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逻辑思维方法原则; ③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2.社会学方法的特征 (1)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是关于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2)整体性。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从整体论高度出发的,把社会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过程。 (3)经验性。社会学注重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经验事实是首要的。 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1)范式的定义 范式,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2)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①实证范式②解释范式③批判范式。如表3.1所示。 表3.1 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1.研究的逻辑过程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逻辑方法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总结。根据华莱士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见图3.1)。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功能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1.社会学这个词是由奥古斯特?孔德首先提出,他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 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的科学 3.韦伯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动的科学 4.索罗金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5.格奥尔格?齐美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他反对实证主义,认为社会是独立于个人之上的真实存在的观点,也反对社会的抽象的和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真实的观点,而主张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他于1908年和1917年先后出版的,《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和《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两本书,深刻地论述和研究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格奥尔格?齐美尔(1858至1918年) 二、社会学的特征: 1。整体性:社会学从整体角度考察并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整体性是社会学创始人确定并为后人坚持的最基本的特点,所谓社会学想象力最重要的视角就是整体性。 2。综合性:两层意义: (1)社会这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相比,它不是专门研究一种社会现象,而是研究所有社会现象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 (2)社会学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它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中去寻找规律性。 3.经验性: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 4.应用性: (1)社会学的知识非常贴近社会生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行着、体验着的,掌握了社会学帮助人们更自觉地运用社会学理解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问题 (2)社会学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全体成员所关注的

【社会学考研必看】_社会学研究方法多种简答题附答案

简答题: 1、对社会研究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可以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2、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理论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行的规律; 应用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直接帮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3、理论研究包括哪些类型? 一般来说,即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 也包括在理论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实证研究,是理论性社会研究的重点)(建立假设得到理论解释——观察、概括、抽象、检验已有理论,提供新理论解释) 4、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理论性研究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方面应该提倡理论研究者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将理论研究的选题方向更多地集中在与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另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一些比较通俗的表述方式,或者通过科普读物的方式给普通读者传播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5、简述应用性社会研究的主要领域? 主要类型: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发展指标和社会影响评估等。 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管理、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各领域也需要社会科学的应用性研究) 6、简述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一是实地考察;二是请教专家;三是查阅资料。 7、简述探索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比较简单,不太严格。观察法、访谈法等,有时也进行小规模问卷调查,一些典型个安调查,结果并不用来推论总体,也不用来检验某种假设,而是为提出理论假设提供初步的根据和其他相应的信息。 8、解释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需要比描述性研究的程序更复杂,方法更精致、更严谨,针对性也更强。 9、普查的主要特点? 第一,普查资料本身可准确地反映社会总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保证了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第三,普查所涉及的调查项目一般都较少,并且对资料的深度要求不高。 第四,普查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时较长。 10、抽样调查的特点? 首先,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因此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导论 1.1 复习笔记 一、西方社会学的兴起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学问,是对社会危机的反应 (1)社会学概念的提出 孔德在19世纪30年代提出社会学概念之际,正是旧的封建秩序被暴力革命摧毁,新的资本主义秩序尚未确立,资产阶级政权不断更迭,各种经济问题频发的时期。如何摆脱秩序混乱的社会困境,取得资本主义工业和文化的胜利,是摆在思想家面前的紧迫任务。孔德把社会秩序作为其社会学核心概念之一,充分地说明社会学形成之初就是对社会危机的反应。 (2)各类社会学 实证社会学把社会现象作为客观对象,试图用物理学方法描述社会整合与进化的规律; 解释社会学把社会现象看作人的主体活动结果,试图用人文学科的理解与评价方法阐释社会行动的根据与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社会学把社会现象看作实践过程,试图用唯物的辩证思维方式,批判地揭示社会异化原因和人类自由解放道路。 不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采用何种方法,得出何种结论,社会学都是一种直面现实、参与现实、力求把现实从困境中解脱,让人类从危机中超越,寻求幸福、和平、自由的实践性学科。 2.社会学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继续

社会学同传统形而上学,尤其是同黑格尔的理性哲学,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无论是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是欧洲形而上学的传统,尤其是对黑格尔理性哲学的批判性继续。 (1)实证社会学。孔德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反对理性,而是反对被包含在传统理性概念中的价值理性和审美理性,实证社会学并未完全超越理性哲学的传统,只不过把科学理性、认知理性和客观理性,从作为总体的传统理性中提取出来并绝对化罢了。实证社会学试图以科学理性把握客体的确定规定性。 (2)解释社会学。以韦伯为代表的解释社会学,试图通过意义阐释来解释社会行动的主观根据或主观理性。如果说实证主义社会学强调科学理性、客观理性是传统理性哲学的片面性继续,那么把主体意愿和主观理性作为基本原则的解释社会学,是传统理性哲学的又一种片面性继续。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公开声明自己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不否认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理性原则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理性是现实的、批判的、总体的活动根据,因为实践本身就是综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过程,是包含认识、评价和审美等总体意识于其中的物质活动。 总之,西方社会学的兴起既是西方社会问题的反应,又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继续,我们应当在现实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双向统一中考察和把握西方社会学的生成。 二、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1.实证主义 西方学者一般把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三人的理论统称为实证社会学的古典理论。

社会学研究方法

常见的八种理论: 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y) 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结构化(structuration theory) 符号互动(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理性选择(rationalchoice theory) 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 新功能主义(neo functionalism) 弱关系(strength of weak ties) 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 结构洞理论强调人际网络中存在的结构洞可以为处于该位置的组织和个人带来信息和其他资源上的优势。1992年,博特在《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s),研究人际网络的结构形态,分析怎样的网络结构能够带给网络行动主体更多的利益或回报。所“结构洞”就是指社会网络中的空隙,即社会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直接联系,即无直接关系或关系间断,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如果两者之间缺少直接的联系,而必须通过第三者才能形成联系,那么行动的第三者就在关系网络中占据了一个结构洞,显然,结构洞是针对于第三者而言的。博特(Burt)认为,个人在网络的位置比关系的强弱更为重要,其在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个人的信息、资源与权力。因此,不管关系强弱,如果存在结构洞,那么将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行动者联系起来的第三者拥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这样能够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回报因此,个人或组织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占据更多的结构洞,掌握更多的信息。 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格兰诺维特认为,由于拥有强关系的个体之间的同质性较高,他们拥有的资源也十分接近,因此个体不容易从强关系中获得自己稀缺的资源,而弱关系则恰恰相反,由于彼此之间的异质性较大,双方更可能拥有彼此稀缺的资源,因此个体能从弱关系中获得更多。但是这其中就存在一个问题,弱关系中的双方由于某种客观或者主观的原因存在着隔阂(这也正是他们是弱关系的原因),他们怎样才能更加顺畅地实现交换呢?而这正是结构洞理论所关注的地方,因此弱关系力量假设可以看作是结构洞理论的根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如果说弱关系力量假设是结构洞理论的根基,那么强关系力量假设无时无刻不在动摇着这种根基,这也是结构洞理论受到的攻击的一个重要来源。

风笑天《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整理资料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第一章导论 (2)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6) 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9) 第四章研究设计 (11)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13) 第六章抽样 (16) 第七章调查研究 (19) 第八章实验研究 (23) 第九章文献研究 (24) 第十章实地研究 (25) 第十一章定量资料分析---参看统计学 (29) 第十二章定性资料分析 (30) 第十三章撰写研究报告 (32)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 第一章导论 一、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参见P 4)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 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 关的社会现象,因此: a) 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 有自我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 b) 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研 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研究者也是人,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他对资料的反应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四、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包括两种基本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

论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不同 【摘要】 社会学研究方法是众多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都可以普遍采用的一般性方法。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只论述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不同。统计调查常用的方式有: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等。统计调查的几个关键步骤:建立研究构架、确定调查、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制定抽样方案、汇总统计资料等。普查的几个特点: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适用于关乎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的搜集,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实地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访问法等,其中以参与观察法运用最多。实地研究的程序的特点:准备阶段较短,调查阶段很长;在调查阶段中要经历一个由观察→发现→再观察→再发现……的过程;调查阶段与研究阶段紧密结合。 【关键词】研究方法统计调查实地研究抽样调查 统计报表个案研究 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而非理论研究的方法。我们将社会学研究理解成“社会学用以研究社会的方法”或“进行有关社会方面研究的方法”,那么,也可以将其称为“社会研究方法”。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是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准确性原则)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及时性原则),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完整性原则)。实地研究

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校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一、统计调查常用的方式有: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等 (一)、普查普查是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之一。对统计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普查资料常被用来说明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全面情况。如人口普查就是对全国人口一一进行调查登记,规定某个特定时点(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作为全国统一的统计时点,以反映有关人口的自然和社会的各类特征。普查可以摸清一个国家的国情、国力,特别是可以了解与掌握人力、财力、物资资源状况,为国家制定长远规划与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它是一种全面调查,具有资料包括的范围全面、详尽、系统的优点;他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普查的几个特点: 1. 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资料所属时间) 2. 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3. 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4. 适用于关乎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的搜集,应用范围比较狭窄我国通过普查进行的统计调查内容和时间周期已经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包括:(1).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0”的年份进行,如2010年进行了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 第三产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3”的年份进行,如2003年进行了中国第二次第三产业普查。(3).工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5”的年份进行,如2005年进行了中国第四次工业普查。(4).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

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2)

第一章导论 ?知识要点 一、社会研究 二、社会研究方法 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四、社会研究的逻辑过程 五、社会研究的具体过程 一、社会研究 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 :是指一种以经验的方 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 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 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的特点: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二、社会研究方法 ?方法(method):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则;现指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办法等。 ?研究方法: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程序和准则的集合。(陈向明) ?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中所使用的…… ? 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方法论(methodology ) ?方法论: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 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方法论基本问题: ?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 ?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 ?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

?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四、社会研究的具体过程 ?理论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五、社会研究的逻辑过程 ?华莱士“科学环” ?理论建构的过程 ?从观察到经验概括 ?示例: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现象的研究 ?从经验概括上升到理论 ?示例: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现象的研究 ?小结 ?理论检验的具体步骤: ?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由理论导出(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 ?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 ?收集有关的资料。 ?分析资料。 ?评价理论。 ?理论检验过程示例: ?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命题。 ?形成“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这一待检验的命题。 ?继而推导出“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决定人们的政治参与水平”这一假设。?收集与分析资料。 ?得出结论。

2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1、简述社会学的特征: (1)整体性:社会学从整体角度考察并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综合性:既是研究所有社会现象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又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中寻找规律性; (3)经验性: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科学,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科学发展的基础; (4)应用性: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应用设计学知识的主体是最广泛的。2、社会学的功能: (1)研究功能:①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②解释性功能:是指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③预测性功能: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④规范性功能:是确定预订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订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2)教育功能:①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②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社会管理功能:①建立规范;②提供模式;③反馈信息; (4)社会批评功能:①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以及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这种研究我们称之为“社会批评”。②它的目的是通过矛盾的分析,更好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简述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方法理论,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①社会现象的性质;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