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分离定律练习题附加解析

孟德尔分离定律练习题附加解析
孟德尔分离定律练习题附加解析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练习答案解析版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A错在不是同一种性状,C与A错误相同,D也是一样,

应该是棉花的细绒和粗绒,长绒或者短绒。

2.下列能判断显隐性的杂交组合()

①红花×红花→红花②正常×患病→正常

③高茎×矮茎→高茎矮茎④红花?→红花白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可以用概念法或者假设法(反证法)来判断。

例如用假设法①红花×红花→红花aa×aa→aa符合,AA×A_→A_。也符合,所以无法判断红花是显性还是隐性。②正常是显性,用概念法比较简单,类比高茎×矮茎→高茎。高茎为显性。③项用假设法比较简单,假设高茎是A,矮茎是a,Aa×aa→Aa aa,符合题意,假设高茎是a,矮茎是A,aa×Aa→aa Aa,也符合题意,故无法判断高,矮显隐性,④符合性状分离,故红花是显性。故选C。

3..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其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可能是()

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B.75%黑色,25%白色

C.有黑色也有白色D.以上可能都有

【解析】黑色对白色是显性,黑色,白色分别用D、d表示,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写出遗传图解:

Dd×Dd

DD 2Dd dd

黑色黑色白色

1 :

2 1

遗传图解的意思是这两只豚鼠(生出的足够的小豚鼠)可以生出的所有的可能性和概率,它们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数量不一定足够多,可能就两三只,)可能全是黑色,也可能全是白色,也可能有黑有白。

4.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豌豆杂交实验中, 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可以保证花粉不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从而防止自花传粉,保证实验的准确性,B正确;而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等手段都不能防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A、C、D错误。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优点的是

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

C.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

D.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

【解析】: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A、B、C正确,D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B.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C.性状分离是指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生显性的后代

D.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

【解析】A项隐性性状比如矮茎在F2里也显现出来了,故A错。B杂合子的自交会出现纯合子例如Dd→DD 2Dd dd。CD项参考性状分离概念,故选D。

7..某种植物的果实有红色和黄色两种,果实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果实的黄色为显性性状

B. 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C. F1红果植株自交,后代红果:黄果约为1:1

D. 若F1中红果植株和黄果植株各占1/2,则F2中红果:黄果约为3:5

【解析】:根据F1红果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果实的红色为显性性状,A项错误;F1黄果植株为隐性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项错误;F1红果植株为杂合子,则其自交后代红果:黄果约为3:1,C项错误;F1中红果植株和黄果植株各占1/2,其中红果植株自交,F2中红果占3/4×1/2=3/8,黄果占1/4×1/2=1/8,黄果植株自交,F2中黄果占1×1/2=4/8,因此,F2中红果:黄果约为3:5,D项正确。

8..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豌豆和玉米都只有隐性个体

B.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且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C.豌豆只有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D.玉米只有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解析】:设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为A、a,由于豌豆是严格的自交,故隐性植株a上自交后代全是隐性性状;玉米是自由交配,隐性植株aa上可以接受自身花粉a,也可以接受来自AA的花粉A,故隐性植株上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9..蛇的黑斑与黄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D.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解析】:由乙实验可知蛇的黑斑是显性性状,蛇的黄斑为隐性性状,则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

黑斑蛇,A、B正确;甲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C正确;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或Aa,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Aa不一定相同,D错误。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紫花

B.紫花豌豆自交后代有紫花和白花

C.白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白花

D.白花豌豆与紫花豌豆杂交后代有白花和紫花

【解析】: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紫花,没有发生性状分离,A错误;紫花豌豆自交后代有紫花和白花,其中白花是新出现的性状,所以属于性状分离.B正确;白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白花.没有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白花豌豆与紫花豌豆杂交后代有白花和紫花,前后代都是两种性状.没有发生性状分离,D错误。

11..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判断其是否是纯合子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让其做母本,与矮茎豌豆植株杂交,观察后代表现

B.让其自交,观察后代表现

C.让其与纯合高茎豌豆植株杂交,观察后代表现

D.让其做父本,与矮茎豌豆植株杂交,观察后代表现

【解析】由于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要鉴别一株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又由于豌豆是雌雄同株植物,因此自交法最简便。

12..已知小麦抗锈病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总数的( )

A.1/4

B.1/6

C.1/8

D.3/8

【解析】:Aa?

F11/4AA?1/2Aa?1/4aa?

↓↓↓

F2 1/4AA 1/2( 1/4 AA 1/2Aa1/4aa)1/4aa

故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总数的(蓝色的计算)1/2(1/4aa)+1/4aa=3/8aa。

13..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豌豆属于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所以用其做人工异花传粉实验不需要套袋

B.遗传因子组成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则遗传因子组成一定相同

C.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去雄与人工授粉可同时进行

D.绵羊的白毛和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解析】:豌豆属于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用其做人工异花粉实验需要进行套袋处理,A错误;遗传因子组成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遗传因子组成也不一定相同,B错误;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去雄时花粉还未成熟,不能同时进行人工授粉,C错误;绵羊的白毛和黑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两个特点,属对性状,D正确。

14.双亲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表现正常且不携带致病遗传因子的儿子的概率是( )

A.1/8

B.1/4

C.1/3

D.3/4

【解析】:假设苯丙酮尿症由遗传因子A、a控制,由题意“双亲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双亲均为杂合子Aa,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表现正常且不携带致病遗传因子的儿子(AA)的概率是1/4×1/2=1/8,故选A。AA是1/4,生男生女的概率是1/2。故1/4×1/2=1/8。

15.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遗传因子组成未知)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见下表,如果杂交Ⅳ亲本中的灰色雌鼠和杂交Ⅱ亲本中的灰色雄鼠杂交,结果最可能是( )

A.都是灰色

B.都是白色

C.1/2是灰色

D.1/4是白色

【解析】:根据表格分析,杂交组合Ⅱ灰色与灰色杂交,后代灰色︰白色=3︰1,说明灰色对白色是显性性状,且亲本灰色都是杂合子Aa;杂交组合Ⅳ中,灰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全部是灰色.说明亲本灰色是纯合子AA。因此杂交Ⅳ亲本中的灰色雌鼠AA和杂交Ⅱ亲本中的灰色雄鼠Aa杂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A︰Aa=1︰1,

16.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1/2

B.1/4

C.1/8.

D.1/6

【解析】相对性状:褐色蓝色。褐色是显性用A表示,蓝色用a表示。

母亲aa蓝眼

蓝眼♂褐眼♀

aa ×A_ 故Aa

Aa aa

褐眼蓝眼

1 : 1

蓝眼1/2.题目问蓝眼女孩,生男生女概率1/2.故1/2乘以1/2=1/4..

17.小李患白化病,他的父母和妹妹都是正常的。

1.小李妹妹携带白化病基因的概率是多少?

2.如果小李妹妹与一名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遗传学的解题步骤:

步骤一:写出该题的相对性状

步骤二:判断显隐性关系

步骤三:写出亲子代的遗传图解

步骤四:依据概率的运算法则解题

答案:

解:1.白化病aa

正常A_

A_×A_ 推出Aa×Aa

↓→↓

小李(aa)AA 2Aa aa

红色的是正常的,妹妹是正常的,故妹妹携带白化病基因的概率是2/3. 2.妹妹可能是1/3AA 或2/3Aa

1/3AA×aa 或2/3Aa×aa

↓↓

1/3Aa 2/3(1/2Aa :1/2 aa)

无病孩(即aa为0)Aa :aa

1/3 1/3

故用加法原则(参考分离解题方法视频讲解)

0+1/3(aa)=1/3.

故生出病孩的概率是1/3。、

18.

18.(1) 1 2 7

(2)性状分离

(3)aa

(4)1/2

【解析】(1)(2) 1 2都正常,7患病,属于性状分离,类比高茎自交产生高茎矮茎,故正常是显性,患病是隐性。也可以用假设法。故这个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3)7是患病的,故用aa。

(4)7aa×8A_(8号的母亲3号是aa,故8号推出是Aa)故:7aa×8Aa→aa Aa=1:1,故11号患病可能性是1/2.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孟德尔分离定律 教学设计

浙科版·生物学·必修一 §1.1 分离定律 课型:新授型 课时:一课时 年级:高二年级 一、教材分析 《分离定律》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方法、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并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的实质,本课时主要讲解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分离定律是三大遗传定律的第一个定律,既需要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归纳总结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又是后续自由组合定律教学的重要基础。在教材的内容的处理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正处于抽象思维逐步形成的形式运算阶段,具有较强的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本章教学内容涉及前面相关的旧知识点较多,并且还提出了新的遗传研究方法和许多新概念,识记的内容多,知识面广,知识点分散、跨章节多,因此,学生的学习思路容易受到干扰,出现混乱。有些学生没有扎实的数学排列组合和概率的基础,抽象难懂的新知识会使他们在学习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合理引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3.阐明分离定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分析,培养分析、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

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 3.尝试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归纳、比较、分析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讨论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 2.感悟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巧妙设计。 3.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与结果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遗传图解的写法。 五、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 提问:前几天,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对黄皮肤黑头发的夫妇生了一个白皮肤白头发的儿子,这个新闻可信吗? 【学生活动】 预设:有人说可信,有人说不可信。 【教师活动】 讲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分离定律。 设计意图:从生活小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现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并能通过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也突出了生物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基本理念。

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探究过程

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探究过程 【摘要】遗传学是高中生物课的重中之重,遗传规律又是遗传学中的核心内容,学习遗传规律对高中学生来说就是重点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的探究过程,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的统计观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演绎推理解决问题,最后设计验证,得出了基因分离定律。 【关键词】豌豆杂交实验假设解释验证定理 高中生物遗传学的遗传规律部分主要学习的是孟德尔遗传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是通过豌豆的杂交试验的观察思考、分析、假设、推理、演绎得出了这两个定律。现在笔者就孟德尔探究探究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结合现代遗传学进行整理,分析、予以再现。孟德尔是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杂交试验的探究,提出了基因分离规律。 1 实验过程及提出问题 1.1 实验过程。 P♀×P♂(正交反交任意) 杂交方法:①P♀在开花前彻底去雄,但不能影响雌蕊,并套袋。②收受P♂的花粉。③人工授粉再套袋。 F1 实验结果①:观察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自交方法:豌豆的自然授粉就是自交。 F2 实验结果②:观察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1.2 观察分析实验提出问题:孟德尔多次选取了不同对的相对性状进行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每次只观察一对相对性状)发现结果①和结果②都一致,即结果①F1总是100%的表现为一对相对性状中的一种表现,(孟德尔将其定义为显性,没有表现出的另一性状定义为隐性)结果②:F2总是出现接近3:1的性状分离比例(3显性:1隐性)。 所以孟德尔认为这组实验结果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必然性,于是他提出了问题,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F1为什么总是100%的表现一种性状(显性)而F2为什么总是出现接近3:1的性状分离比例(3为显性:1隐性) 2 孟德尔自己提出理论假设,通过推理,解释以上提出的问题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

1.涵盖范围 本单元包括必修2第一章孟德尔的两个豌豆杂交实验,即遗传的两大定律和第二章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2.考情分析 (1)考查力度 高考中不但必考而且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 (2)考查内容 ①两大定律的有关计算,学会用分离定律去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 ②两大定律与减数分裂的联系。 ③两大定律与育种实践和人类遗传病的联系。 ④伴性遗传的特点及有关概率的计算。 ⑤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的实验思想。 (3)考查题型 ①选择题考查两大定律的简单计算、适用范围及一些基本概念。②计算题考查自由组合 定律的概率问题。③实验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及基因位置的确定。3.复习指导 (1)复习线索 ①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为线索,系统复习遗传的有关概念。 ②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为线索,系统复习两大定律的实质及实践应用,尤其与减数分 裂的联系。 ③以色盲的遗传为主线,全面比较分析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和判断及概率计算。 (2)复习方法 ①借助假说—演绎法,理解两大定律的发现历程。 ②注重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总结运用。 ③遗传系谱和遗传图解的比较。 第15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考纲要求] 1.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

1.异花传粉的步骤:①→②→③→②。(①去雄,②套袋处理,③人工授粉) 2.常用符号及含义 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3.过程图解 P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 F1高茎 ↓? F2高茎矮茎 比例 3 ∶ 1 4.归纳总结:(1)F1全部为高茎;(2)F2发生了性状分离。 [判一判]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3.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 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解惑]F1配子的种类有两种是指雌雄配子分别为两种(D和d),D和d的比例为1∶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验证的方法:测交实验,选用F1和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基因型。2.遗传图解

孟德尔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教案-第1课时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分离定律 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位于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第一章第一节,共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及验证;显性的相对性。本节内容对培养学生未知知识的探究兴趣和能力、认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理解生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以后学习自由组合定律、生物变异等知识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及其解释 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 2 能力目标 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结果和解释的介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 掌握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符号及应用 解答遗传学相关习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对孟德尔生平及研究过程的介绍,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感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模块1相比学习方法有所不同,而且学生缺乏有关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有一定的难度。 四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孟德尔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常用遗传学术语; 2 教学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的写法 五教学方法 以实际生活中的遗传实例单双眼皮的遗传创设课堂情境;幻灯片动画介绍科学人物的科学研究过程和相关结论;师生共同分析探讨试验现象并解释分析; 六教学过程 上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一起探讨学习选修2模块内容,先看一则报道。【幻灯片展示一桩离奇的官司】一对夫妻都是双眼皮的,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丈夫听说眼皮是遗传的,以至怀疑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经医院血型鉴定,丈夫为AB型,妻子为O型,而小孩为A型,最终闹到了法院。但最后经DNA鉴定,确认为他们的亲生儿子。 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孟德尔在一百多年之前给了我们一定的答案,一起来看看。

孟德尔分离定律

孟德尔分离定律是指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现象,是遗传学的基本定律,由孟德尔于1865年提出。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同一种性状的一对相对性状 (同一一个字母的大小写)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I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婊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纯种高茎豌豆: D纯种矮茎豌豆: dd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F高茎豌豆: Dd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一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分离规律的实质 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假说,用他自己所设计的测交等一系列试验,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亦被后人无数次的试验所证实,

现已被世人所公认,并被尊称为孟德尔的分离规律。那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呢? 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 1)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 2 )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

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

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 作为教师,对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理解到位吗?下面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真题为例,以启发思维: (2011.海南卷.18)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 1 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 1 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 2 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2013.课标Ⅰ.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019.课标Ⅲ.32)(9分) 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答案】 (1)显性性状 (2)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 F 1 自交,得 到 F 2,若 F 2 中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 F 1 都表现一种性状,则 用 F 1自交,得到 F 2 ,若 F 2 中出现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 定律。 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 F 1 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 1∶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1章孟德尔定律第1节分离定律Ⅱ学案浙科版必修2

第一节分离定律(Ⅱ) 1.分析分离假设的验证。(重难点) 2.会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3.能说出显性相对性的几种情况。 分离假设的验证 1.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2.验证方法:测交法,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 3.测交过程(用遗传图解分析) 4.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C 和c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 [合作探讨] 探讨1: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所作的假设,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提示: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相互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简单地说,就是等位基因分离。

探讨2:测交实验的一方是F1,另一方必须是什么个体?孟德尔设计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测交的另一方必须是隐性纯合个体。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对杂交实验结果(性状分离)的解释是否正确。他提出的遗传因子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的假说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所以设计另外的实验,在实验前就根据自己的假说预测结果(演绎),再通过实验观察结果是否与自己的预测一致。 探讨3:测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比例是1∶1,这与F1产生的不同配子比例有什么关系? 提示:测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比例相同,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的比例等于F1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 1.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35930002】A.F1×隐性类型→测F1遗传因子组成 B.通过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解析】测交必须是利用隐性纯合子与被检验对象杂交,目的是通过分析其后代以推知其遗传因子组成。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对象是F1,其遗传因子组成决定了基因分离定律的正确与否。 【答案】D 2.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直接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性状表现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的基因型种类比为1∶2∶1

为什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具有普遍性而自由组合定律有条件

为什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具有普遍性而自由组合定律有条件,什么条件才能达到分离比例? 分离定律: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5.应用 (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那么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相对性状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要判断这些相对性状是否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可以判断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比如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则可以判断这两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体的判断方法有: (一)测交法: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个体,比例1:1,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杂种F1与双隐性类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2课时分离定律(Ⅱ)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必修2

第2课时分离定律(Ⅱ) 知识内容 考试属性及要求 考情解读 必考加试 对分离假设的验证 b b 1.概述对分离假设的验证,并根据实验结 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接受“实验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论的观点。 2.辨别显性的相对性。 分离定律的实质 b b 显性的相对性 a a 考点一分离假设的验证(b/b) 1.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2.验证的方法——测交 将F1(Cc)与隐性纯合子(cc)进行杂交 (1)实验分析与预期:F1可形成C型和c型两种配子且比例是1∶1;隐性亲本只产生c 型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反而能使F1的配子中含有的隐性基因在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来。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应为Cc∶cc=1∶1,表现型及比例应为紫花∶白花=1∶1。 (2)实验实际结果:F1×白花豌豆→85紫花∶81白花≈1∶1。 (3)实验结论: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从而证明了分离假设是正确的,即肯定了分离定律。 1.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 A.环境条件的影响B.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 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 解析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受环境条件的影响,A错误;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该是隐性纯合子,B错误;由于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决定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C正确;另一亲本是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D错误。 答案 C 2.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

孟德尔杂交实验一基因分离定律

孟德尔杂交实验一——基因分离定律一.概念辨析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现象: 2、现象的解释(假说性):

3、验证:(测交) 4、分离规律的实质: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杂合体体内的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即:等位基因独立分配) 5、分离规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 杂合子(Aa ):(1/2)n 纯合子(AA+aa):1-(1/2)n(注:AA=aa) 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 (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表现型是_______。 (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3)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其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 怎么做? 答案: (1)Tt 抗锈病 (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性状分离 (3)TT或Tt Tt

从F2代开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的非抗锈病类型,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2)指导医学实践: AA 正常 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基因致病Aa 白化病人类遗传病 AA 多指 多指:常染色体显性基因致病Aa aa 正常 例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如果一个患者的双亲表现型都正常,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他们再生小孩发病的概率是______。 答案:Aa、Aa 1/4 例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 型可能为___________,这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DD或Dd 100%或1/2 孟德尔遗传实验独特的设计思路即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观察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揭示规律 重难点分析: 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⑴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豌豆)。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因此,天然的豌豆都是纯种) ⑵研究方法采用由单列因素到多列因素。 (即:先研究一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在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间的遗传规律) ⑶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⑷实验程序科学严谨。 2、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⑴等位基因:生物体的每一对相对性状都是有相对的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 在同源染色体上所占的位置是对等的。所以,相对基因就是等位基因。子一代体内的两个基因是等位基因。如Dd、Aa等。等位基因是由于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 ⑵复等位基因:若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 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基因。 ⑶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两个基 因。

1.1.1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练习(1)(浙科版2019新教材)

一、单选题 1.1.1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练习(1)(浙科版2019新教材) 1.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者是( ) A .沃森和克里克 B .孟德尔 C .达尔文 D .摩尔根 2. 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B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C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D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3. 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解。下列相关判断的是 ( ) 错误 D .F 2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C .亲本中高茎豌豆作父本或母本实验结果不同 B .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A .两个亲本都是纯合子

4. 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 A .优良性状 B .隐性性状 C .显性性状 D .相对性状 5.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发现了遗传两大定律。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A .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 .对相对性状遗传研究从多对到一对 C .科学设计实验程序 D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6. 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有9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第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是: ( ) A .9/10 B .1/4 C .1/2 D .3/4 7. 图所示的实验可称为 A .正交 B .反交 C .测交 D .自交 8. 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 A .是否是纯合子 B .产生配子的比例 C .基因型 D .产生配子的数量 基因型HH Hh hh .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正确的判断是()9

(完整版)孟德尔分离定律类型题专项练习

孟德尔分离定律(类型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题型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操作技术 1.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2.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3.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4.一株“国光”苹果树,于开花前去雄,并授予“黄香蕉”品种苹果的花粉,所结实口味应是A.二个品种混合型口味 B.仍为“国光”苹果的口味 C.“黄香蕉”苹果口味 D.哪个为显性性状就表现为哪个的口味 题型二:交配类型及应用 5.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F1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杂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题型三:分离定律的实质 6.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a雌配子:a雄配子=1:1 C. A雌配子:A雄配子=1:1 D. 雄配子多,雌配子少 7.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F2性状分离比是3:1 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8.下列杂交组合(遗传因子E控制显性性状,e控制隐性性状)产生的后代,哪一组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会发生性状分离() (A)EE×ee (B)EE×Ee (C)EE×EE (D)Ee×Ee 题型四:相对性状 ....的区分 9.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兔的长毛和短毛 B. 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 棉纤维的长和粗 D. 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10. 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 水稻的早熟与晚熟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D. 小麦的抗病和易染病 题型五:显、隐性状的判别

高一生物孟德尔分离定律专题(类型题)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 孟德尔分离定律(类型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题型十四的28,29题量力而行,可以不用做) 题型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操作技术 1.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2.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3.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4.一株“国光”苹果树,于开花前去雄,并授予“黄香蕉”品种苹果的花粉,所结实口味应是A.二个品种混合型口味 B.仍为“国光”苹果的口味 C.“黄香蕉”苹果口味 D.哪个为显性性状就表现为哪个的口味 题型二:交配类型及应用 5.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F1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杂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题型三:分离定律的实质 6.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a雌配子:a雄配子=1:1 C. A雌配子:A雄配子=1:1 D. 雄配子多,雌配子少 7.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F2性状分离比是3:1 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8.下列杂交组合(遗传因子E控制显性性状,e控制隐性性状)产生的后代,哪一组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会发生性状分离() (A)EE×ee (B)EE×Ee (C)EE×EE (D)Ee×Ee 题型四:相对性状 ....的区分 9.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兔的长毛和短毛 B. 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 棉纤维的长和粗 D. 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10. 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讲:孟德尔定律之一——基因分离定律

第一讲:孟德尔定律之一——基因分离定律 它以减数分裂为细胞学基础,同时又是后面将要学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的基础,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之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对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的应用四方面的内容。由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是以叙述的形式介绍孟德尔的实验及相关验证过程,并且这些经典实验及验证过程都无法在课堂上重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白毛与猪的黑毛 B.狗的长毛与卷毛 C.鸡的光腿与毛腿 D.果蝇的红眼与果蝇的棒眼 2.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只能适用于哪些生物() A.噬菌体 B.乳酸菌 C.酵母菌 D.蓝藻 3.在育种实验中,将纸袋套在花上的目的是() A.保持开花的温度和水分 B.防止花粉成熟后散失 C.防止自花传粉 D.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4. 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 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5. 如把一支黄色玫瑰的茎嫁接到一支红色玫瑰的茎上,那么嫁接上的玫瑰茎预期开花的颜 色是() A.黄色 B.红色 C.橙色 D.有红色、有黄色 6. 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 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几率为() A.1/2 B.1/4 C.1/6 D.1/12 7.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色的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4仔,它们的表现型是() A.全部黑色 B.三黑一白 C.一黑三白 D.ABC三种都有可能 8. 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此生物() A.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B.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 C.不可能含有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D.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9.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自交得到的F1植株() A.高︰矮=1︰1 B.全是矮秆 C.全是高秆 D. 高︰矮=3︰1 10. 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 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11. 人的秃顶是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子B控制的,但只在男性可表现。一个非秃顶男性和 一个其父非秃顶的女性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后来表现为秃顶,其母亲的遗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第五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考点一| 基因分离定律及其验证 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 (1)优点:①豌豆是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的植物。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人工杂交实验操作 去雄(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套袋(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人工传粉→再套袋。(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果)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验证——测交实验 (1)研究的对象:等位基因。 (2)等位基因的存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发生的时间: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 (4)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判断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及分离定律叙述的正误。 (1)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提示】开花前应除去母本的雄蕊。 (2)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3)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提示】雌蕊、雄蕊发育成熟才能进行杂交实验。 (4)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5)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提示】根据表现型不能判断显性性状的个体是否为纯合子。 (6)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7)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提示】 Aa与AA的性状表现相同。 (8)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提示】测交的方法可以检测任一未知基因型的个体。 2.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

第2课时分离假设的验证显性的相对性 1.分析测交实验,理解对分离规律的验证。 2.辨别显性的相对性。 3.领悟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及其在所学研究中的应用。 4.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5.运用分离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学生用书P5] 一、分离假设的验证 1.方法:测交法,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图解分析 3.实验结论:测交实验的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二、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三、显性的相对性 1.完全显性: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在生物界中,完全显性现象比较普遍。 2.不完全显性: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例如金鱼草的花色遗传。 3.共显性: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例如人群的ABO血型遗传。 总之,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的表现。 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验F1的基因型(×) (2)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式过程中(√) (3)豌豆的测交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4)测交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 (5)人群的ABO血型为共显性(√) (6)金鱼草的花色遗传为完全显性(×) 分离假设的验证和显性的相对性[学生用书P5] 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孟德尔在验证假设前,对他的假设作了严密的逻辑演绎推理,其演绎推理的起点是:F1产生了C∶c=1∶1的配子。 (2)基于上述起点进行的演绎推理是:让杂种子一代和隐性纯合子杂交,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的种类和比例为紫花∶白花=1∶1。 (3)实验方法: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种类和比例。 (4)实验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的基因型为Cc,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C和c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2.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 类型F1的表现型F2表型比典型实例 完全 显性 表现显性亲本性状3∶1 豌豆株花色、高矮遗传 不完全显性双亲的中间类型1∶2∶1 金鱼草花色遗传;人的天 然卷发 共显性同时表现双亲性状(A+ B)=C 1∶2∶1 ABO血型遗传;混花毛马 突破1 理解测交实验 1.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隐性类型→推测F1的基因型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型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

孟德尔分离定律练习题附加解析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练习答案解析版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A错在不是同一种性状,C与A错误相同,D也是一样, 应该是棉花的细绒和粗绒,长绒或者短绒。 2.下列能判断显隐性的杂交组合() ①红花×红花→红花②正常×患病→正常 ③高茎×矮茎→高茎矮茎④红花?→红花白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可以用概念法或者假设法(反证法)来判断。 例如用假设法①红花×红花→红花aa×aa→aa符合,AA×A_→A_。也符合,所以无法判断红花是显性还是隐性。②正常是显性,用概念法比较简单,类比高茎×矮茎→高茎。高茎为显性。③项用假设法比较简单,假设高茎是A,矮茎是a,Aa×aa→Aa aa,符合题意,假设高茎是a,矮茎是A,aa×Aa→aa Aa,也符合题意,故无法判断高,矮显隐性,④符合性状分离,故红花是显性。故选C。 3..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其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可能是() 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B.75%黑色,25%白色 C.有黑色也有白色D.以上可能都有 【解析】黑色对白色是显性,黑色,白色分别用D、d表示,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写出遗传图解: Dd×Dd ↓ DD 2Dd dd 黑色黑色白色 1 : 2 1 遗传图解的意思是这两只豚鼠(生出的足够的小豚鼠)可以生出的所有的可能性和概率,它们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数量不一定足够多,可能就两三只,)可能全是黑色,也可能全是白色,也可能有黑有白。 4.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