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生理性病害的防治技术

黄瓜生理性病害的防治技术

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 班级:绿食091 2012年5月15日

摘要 (2) 前言 (3) 1 黄瓜幼苗异常 (4) 1.1黄瓜苗“戴帽” (4) 1.1.1 黄瓜苗“戴帽”的症状及病因 (4) 1.1.2 防治措施: (4) 1.2黄瓜幼苗子叶畸形 (4) 1.2.1 黄瓜幼苗子叶畸形的症状及病因 (4) 1.2.2 防治措施: (4) 2黄瓜茎叶异常 (5) 2.1黄瓜的生理性萎蔫 (5) 2.1.1 萎蔫症状及病因 (5) 2.1.2 防治措施 (5) 2.2 黄瓜叶片的边枯 (5) 2.2.1黄瓜叶片边枯的症状及病因 (5) 2.2.2 防治措施: (5) 3 黄瓜花果异常 (6) 3.1 黄瓜花打顶 (6) 3.1.1黄瓜花打顶的症状及病因 (6) 3.1.2 防治措施 (6) 3.2 苦味瓜 (6) 3.2.1苦味瓜的症状及病因 (6) 3.2.2 防治措施 (6) 4 温度异常对黄瓜的危害 (7) 4. 1 高温障碍 (7) 4.1.1高温障碍的症状及病因 (7) 4.1.2 防治措施 (7) 4. 2 低温障碍 (7) 4.2.1低温障碍的症状及病因 (7) 4.2.2 防治措施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对黄瓜幼苗子叶及成苗期茎叶、花、果的常见生理病害的病症、病因及相应防治措施进行论述,并对因温度异常引起的生理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阐述。黄瓜生理性病害是由不良的环境条件、营养条件、以及不当的水肥管理等因素引起的非传染性病害。此类病害不相互传染,当致病因素消失后就不再发生,及时识别并及时防治黄瓜生理性病害非常必要。 关键词:生理性病害;黄瓜;防治措施;病因

黄瓜生理病害的原因有哪些

黄瓜生理病害的原因有哪些 除病毒、线虫及少数真菌、细菌病害外,同一植株上,病斑在各部位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其病斑的发生是随机的,不管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传染性病害,在进行诊断鉴定时,为了更加准确,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验室鉴定,才能更进一步取得比较准确不同形状的病,那应该如何防治植物病害呢?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以预防为主,因时因地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每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黄瓜生理病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1、叶烧病发生原因:高温强光,当土壤干旱,通风不利,棚内相对湿度低于80%,40摄氏度左右高温时叶片就容易被灼伤。 2、生理性萎蔫发生原因:雨后地面长期积水,或长期进行大水漫灌,使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缺氧,造成根部呼吸受阻,而叶片蒸腾量大,植株水分不能满足蒸腾需要,就会发生萎蔫。

土壤干旱,也会出现生理性萎蔫现象,在土壤氧气含量很低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微生物会产生有毒物质,使根系中毒,加重病情。 3、焦边叶发生原因: ①盐害:施用矿质元素化肥过多,而有机肥少,使土壤盐分浓度过高,或盐碱地干旱时易盐害。 ②过速失水:在棚室内高温高湿情况下,突然放大风,叶片失水过急所致。 ③药害:喷布农药时,药液浓度偏大,药液过多,滴留于叶缘造成药害。受到化学伤害的叶子边缘一般呈污绿色,干枯后变褐。 4、花斑叶发生原因:主要由于碳水化合物运输受阻而在叶片中积累所致。叶片老化生理抗性低会加重病情,钙、硼不足同样会影

常见黄瓜病害全套整合

【作物病害】常见黄瓜病害大全 2016-10-05 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 黄瓜霜霉病: 发病症状:叶片被害初期出现水渍状的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多角形淡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严重时,病斑破裂或连片。防治方法: 1.生态防治:上午棚温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降至70%,下午温度降至18-25℃,相对湿度降至60%-70%,夜间温度上半夜控制在15-18℃,下半夜最好控制在12-13℃;

2.烟雾法:用45%烟渊烟剂熏烟。喷雾法:发现中心病株后可选用58%露速净500倍液、72%妥冻500倍液、50%保乐1500倍液、50%洽益发500倍液、60%可鲁巴500倍液、70%多保净800倍液、69%辉常赞600倍液、3 3.5%净果精700倍液,隔7-10天用药1次。

黄瓜靶斑病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黄瓜叶片,呈大小不一的枯斑,小斑为多角形受叶脉限制;大斑直径有1.5-2厘米,近圆形且凹陷,有略白靶心,湿度大时病斑靶心外围形成一个黑色霉菌组成的菌圈,在叶片正反两面均可出现。病斑迅速连片致叶片干枯,造成提早拉秧。 防治方法:1.通风排湿,及时摘除老叶病叶;2.盛瓜期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3.发病前用好意+健植宝防病;发病初期用露速净+溴硝醇+海生素、拢总好+春雷霉素+健植宝、净果精+春雷霉素、加米农+氨基寡糖素等配方喷洒整株,隔5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防治效果显著。

黄瓜白粉病: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 防治方法:1.用30%君斗士1500倍液、“粉飞1+1”1000倍液、世泽1500倍液、33.5%净果精800倍液、40%氟硅唑1500倍液喷洒防治。2.用45%的百菌清烟剂熏棚,每亩用药250克。

黄瓜病害

黄瓜病害 黄瓜苗期病害: 猝倒病、立枯病、以及由低温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沤根”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大都有分布,茄科和葫芦科蔬菜的幼苗受害较为严重。在冬春季苗床上发生较为普遍,轻者引起死苗缺株,发病严重可引起大量死苗。 黄瓜成株期病害: 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菌核病、灰霉病 黄瓜猝倒病 发生时期: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上 症状:苗期露出土表的茎基部或中部呈水侵状,后变成黄褐色干枯缩为线状,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致幼苗贴伏地面,有时瓜苗出土胚轴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变褐枯死。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别于立枯病。 病原:瓜果腐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辣椒疫霉 黄瓜立枯病 发病时期: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多发生于育苗中后期。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幼苗徒长时威海严重。病菌生长适温17—28度。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造成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症状: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逞猝倒状。病部初生椭圆形安和色斑,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 病原: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防治方法: 加强苗床管理:1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的地块作苗床 2床土选用无病新土,肥料要腐熟。若用旧床,应进行消毒。 3播种不易过密,盖土不要过厚,以利于出苗。 4做好苗床保温工作,适当通风换气,不要在阴雨天浇水,保持苗床不干不湿。 床土消毒:1福尔马林:播种前2-3周。床土耙松,1.5毫米/平方米,加适量水浇于床面,用塑料薄膜,并将床土耙松,让药液充分挥发,两星期后才可播种。 药剂防治: 若苗床发现少数病苗,在拔除病苗后,可选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常见黄瓜病害大全

【作物病害】常见黄瓜病害大全 2016-10-05 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 黄瓜霜霉病: 发病症状:叶片被害初期出现水渍状得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多角形淡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严重时,病斑破裂或连片、 防治方法: 1、生态防治:上午棚温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降至70%,下午温度降至18-25℃,相对湿度降至60%—70%,夜间温度上半夜控制在15-18℃,下半夜最好控制在12-13℃; 2、烟雾法:用45%烟渊烟剂熏烟。喷雾法:发现中心病株后可选用58%露速净500倍液、72%妥冻500倍液、50%保乐1500倍液、50%洽益发50

0倍液、60%可鲁巴500倍液、70%多保净800倍液、69%辉常赞600倍液、33、5%净果精700倍液,隔7-10天用药1次。 黄瓜靶斑病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黄瓜叶片,呈大小不一得枯斑,小斑为多角形受叶脉限制;大斑直径有1.5—2厘米,近圆形且凹陷,有略白靶心,湿度大时病斑靶心外围形成

一个黑色霉菌组成得菌圈,在叶片正反两面均可出现。病斑迅速连片致叶片干枯,造成提早拉秧。 防治方法:1、通风排湿,及时摘除老叶病叶;2、盛瓜期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3.发病前用好意+健植宝防病;发病初期用露速净+溴硝醇+海生素、拢总好+春雷霉素+健植宝、净果精+春雷霉素、加米农+氨基寡糖素等配方喷洒整株,隔5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防治效果显著、 黄瓜白粉病: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得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 防治方法:1。用30%君斗士1500倍液、“粉飞1+1”1000倍液、世泽1500倍液、33。5%净果精800倍液、40%氟硅唑1500倍液喷洒防治。2.用45%得百菌清烟剂熏棚,每亩用药250克。

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责任编辑:managernk 来源:《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浏览人次:252 次发布时间: 2008-09-19 黄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主要通过无公害的环境、合理耕作、合理施肥、合理用药等技术,从病、虫源头进行防治,来抵御病虫害的侵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达到无公害产品要求。黄瓜是抗逆性较差的蔬菜,病害较多。近些年来在大棚、温室等设施内,由于连续栽培黄瓜,枯萎病、蔓枯病、白粉病、疫病及白粉虱、蚜虫等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冬春季节设施内空气湿度大,病害特别严重,就需要进行药剂防治,造成黄瓜瓜条农药残留量多数超过国家标准,加之喷药频繁,喷药时间与采收期之间没有正常的间隔期,就更加重了农药的污染程度。同时,农户为了增加黄瓜产量,而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忽视有机肥的施用。而化学肥料中偏重氮肥的施用,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且造成了果实中硝酸盐的积累,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做到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首先了解病虫害的来源及发生原因,针对其规律,进行相应措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一)病虫害发生原因 1.病害的发生原因露地、大棚、温室内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 ①有一定数量的病原物; ②有发病的适宜温度湿度等环境; ③有易感病的黄瓜植株。再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即可发病、流行。 (1)病原物的存在是黄瓜植株发病的先决条件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这些病菌都附着或寄生在一定物体上,待条件适宜时,经过一定途径传播到植株上,即发病为害。病原菌存在的地方主要有: ①商品菜大范围运输:蔬菜的大发展,必然造成病害的增多与流行。大范围的运输销售,不严格的检疫,使某些病菌传人非发病区,而造成发病、流行。 ②种子:黄瓜种子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蔓枯病等多种病菌越冬、越夏的场所之一。有的寄生在种皮内,有的附着在种皮上,有的是混在种子中间。目前,温汤浸种、药液浸种、药剂拌种、干热处理等种子处理技术可有效消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 ③苗床:黄瓜栽培,采用育苗移栽方式,育苗床常选择在定植棚内,定植棚连年栽培,病菌较多,必然污染苗床。同时,取用的苗床土有的是从种植过瓜类或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采取的,或是施用的有机肥带病菌而又未腐熟,都会使苗床带菌。 ④大棚、温室设施、资材等带菌:很多病菌可附着在大棚、温室的骨架、棚膜、墙壁上。立架栽培所用的竹竿及连续使用的尼龙吊绳,也可附着病菌,这些病菌也会成为病害的浸染源。 ⑤秧苗带菌:在定植前,没有经过挑选、淘汰病苗,也未集中进行喷药等防治措施,将会使苗期病菌带人定植棚内,成为将来的发病中心。 ⑥病株残体、杂草、未腐熟的有机肥带菌:病株残体是细菌性角斑病、炭瘟病、蔓枯病等多种病害病原菌的越冬、越夏场所。前茬作物收获后,清理不及时,残根、秧、叶、果实未清理干净,未深埋或烧毁,大量的病原菌在田间,一旦条件适宜,就会侵染黄瓜致病。田伺的杂草也是多种病菌、病毒的寄生和越冬场所。施用带有病原菌的有机肥,如果不腐熟,病菌仍会侵染黄瓜种植。 ⑦土壤带菌:土壤带菌是设施黄瓜发病的重要原因。多数的土壤中含有多种致病的病菌,如枯萎病、菌核病等,其可在土壤中腐生存活多年少但由于浓度、数量不足,不一定会发病,但在多年重茬、连作的大棚温室内,病原菌积累较多,而发病严重。 ⑧灌溉水带菌:灌溉用的河水、渠水含有多种病原菌,利用这种水浇灌黄瓜,也会导致病害的发

草莓生理性病害

草莓生理性病害、药害、肥害 一、草莓生理性病害 1、土壤盐渍化障碍 防治方法:1、轮作倒茬。实行不同作物间的合理轮作,特别是水地旱地作物轮作,对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轮作还可以调节地力,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2、改良土壤。改良土壤盐渍化的根本问题是改良土壤。盐渍化导致土壤板结和生理性病害加重。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尽量不用使土壤盐类浓度升高的化肥。氮肥过量的地块增施钾肥,以求改变土壤通透气状况和盐性环境。连作地块,可以考虑使用根倍好,增加土壤吸收活力,活化土壤。 2、低温障碍 防治方法:1、选择耐寒、抗低温品种;2、根据生育期确定低温保苗措施:霜冻来临之前,尽早覆膜保持地温,定植后提倡全地膜覆盖栽培,可有效地保持棚室温度,进行膜下渗浇,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有利于保温排湿;3、有条件的可安装滴灌设施,既可保温降湿,还有效的降低发病机会。做到合理均衡的施肥浇水,是无公害草莓生产的必然趋势;4、促成草莓采用蜜蜂辅助授粉,提高授粉机会;5、喷施抗寒剂。可选用稼倍好,可以促进作物

花器的形成,促进传粉受精,保花保果,减少畸形果,促进幼果发育与膨大;提高抗病和抗旱、抗寒、抗盐碱能力. 3、缺氮 缺氮症状: 新叶淡绿色,老叶叶缘变红,叶柄脆硬直立,匍匐茎红色,数量少,植株生育不良,严重时新叶黄色,老叶红色。 防治方法:1、施足底肥,以满足春季生长期短而集中的生长特点。2、及时补充一些速效肥,可选用真倍好600倍叶面喷施,结合高氮水溶肥冲施。 4、氮(中毒)过剩 防治方法:1、测土施肥。针对种植作物,针对所种地块,做好肥力测定,尤其是正确估计前茬残留肥力,防止氮肥的过量。一般草莓不需要太多的氮肥,应适时补充磷肥和钾肥、多施有机肥,严格掌握化肥的施入量。秸秆还田,加强土壤的通透性,避免硝态氮的产生及中

大棚黄瓜生理异常的原因及防治(精)

大棚黄瓜生理异常的原因及防治.txt 主要表现是瓜条长到2~5厘米长,停止生长、萎蔫。发生原因:一是连阴天气、光照不 足、密度过大、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养分积累不足而化瓜;二是水肥不足、养分配比 不合理、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受阻,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三是植株下部瓜采收不及时, 而植株上部雌花养分供应不足,瓜条之间争夺营养而造成营养不良产生化瓜;四是高温或低 温下雌花发育不良,低温下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受到影响,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五是 夜温高、湿度大,氮肥供应过多黄瓜徒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化瓜;六是病虫害引 起叶片坏死变黄而影响光合作用,使黄瓜生长不良造成化瓜。 防治方法:一是调控温度,白天温度一搬控制在25℃~30℃,夜间15℃左右;二是合理 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防止密度过大;三是增加光照,阴天低温时,尽量增 加散射光,有条件的进行人工补光,并进行叶面喷肥;四是适当通风,排出有毒有害气体, 增加二氧化碳气体进入,促进同化物质积累;五是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二、畸形瓜 正常生长的黄瓜结出的瓜条顺直,呈圆柱状,先端稍尖。如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 营养不良,光照不足,管理不善等环境条件,特别是大棚反季栽培过程中,常因某些条件不 能满足黄瓜生长的要求而出现瓜条畸形现象,从而影响黄瓜的商品价值和产量。 1.弯曲瓜。主要表现瓜条中部向一侧弯曲。发生原因:一是种植过密,田间郁闭,通风 透光不良造成;二是土壤干旱,肥料不足,水分和养分缺乏造成;三是光照不足,温度过高 过低造成;四是绑蔓不及时,正在伸长的瓜条受茎蔓、叶柄障碍,不能下垂伸长造成。 2.大肚瓜。主要表现瓜条中部到顶端部分膨大变粗。发生原因:一是营养不良,特别是

蔬菜生理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与联系

菜农常常把生理病害误认为是侵染性病害而喷药防治,没有效果,又换另一种药剂或加大药量或缩短喷药期,不但无效,往往造成药害,损失更大。因此,准确区分和鉴别这两类病害,在生产实践中十分必要。 1. 区别 侵染性病害,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由于侵染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多种类型。 这类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一;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体存在(病征),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 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如营养、水分、温度、光照、和有毒物质等,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而出现不同病症。这些由环境条件不适而引起的病害不能相互传染,故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这类病害主要包括缺素症等。这类病害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 2. 联系 侵染性病害与生理性病害虽然划分清楚了,但实际在田间两者还是有很大相关性的。生理性病害降低了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就犹如为病原菌侵染打开了门户。 以黄瓜为例,冬季霜霉病大多发生在植株长势弱,叶片薄而黄的部分。由于操作不当、浇水过大、追肥过多等原因造成的根系受伤,则极易导致根系受到病原菌侵染,造成植物死棵,这些情况发生较为普遍。这样就是说生理性病害也是引起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之一。 所以,正确判断生理性病害,培育健壮的植株,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对控制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意义重大。同时,侵染性病害也对生理性病害有影响,病害发生后植株的生理能力下降,有机营养合成减缓,所以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应正确判断病害,对症施治。

大棚黄瓜生理异常的原因及防治

大棚黄瓜生理异常的原因及防治 大棚黄瓜属于反季节种植,在生长发育期间,经常出现生理异常现象。所谓生理异常,是指不正常的管理措施或管理技术不科学造成黄瓜植株生长异常的现象。同病害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基本上不需要化学药剂防治,通过改善造成植株异常的管理措施,即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根据异常的症状,找准发生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才能保证黄瓜的正常生长。 一、化瓜 主要表现是瓜条长到2~5厘米长,停止生长、萎蔫。发生原因:一是连阴天气、光照不足、密度过大、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养分积累不足而化瓜;二是水肥不足、养分配比不合理、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受阻,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三是植株下部瓜采收不及时,而植株上部雌花养分供应不足,瓜条之间争夺营养而造成营养不良产生化瓜;四是高温或低温下雌花发育不良,低温下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受到影响,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五是夜温高、湿度大,氮肥供应过多黄瓜徒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化瓜;六是病虫害引起叶片坏死变黄而影响光合作用,使黄瓜生长不良造成化瓜。 防治方法:一是调控温度,白天温度一搬控制在25℃~30℃,夜

间15℃左右;二是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防止密度过大;三是增加光照,阴天低温时,尽量增加散射光,有条件的进行人工补光,并进行叶面喷肥;四是适当通风,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增加二氧化碳气体进入,促进同化物质积累;五是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二、畸形瓜 正常生长的黄瓜结出的瓜条顺直,呈圆柱状,先端稍尖。如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营养不良,光照不足,管理不善等环境条件,特别是大棚反季栽培过程中,常因某些条件不能满足黄瓜生长的要求而出现瓜条畸形现象,从而影响黄瓜的商品价值和产量。 1.弯曲瓜。主要表现瓜条中部向一侧弯曲。发生原因:一是种植过密,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造成;二是土壤干旱,肥料不足,水分和养分缺乏造成;三是光照不足,温度过高过低造成;四是绑蔓不及时,正在伸长的瓜条受茎蔓、叶柄障碍,不能下垂伸长造成。 2.大肚瓜。主要表现瓜条中部到顶端部分膨大变粗。发生原因:一是营养不良,特别是土壤中氮、钾、铁等元素不足时,植株长势弱,干物质积累少造成;二是雌花授粉不充分,受精种子迅速膨大造成;三是同一条瓜在膨大过程中,前期缺水,后期水分供应充足造成。

是历史最全的黄瓜病害防治及图谱

是历史最全的黄瓜病害防治及图谱 遇到低温降雪天气,保护地很多棚内黄瓜生理性病害严重,菜农非常苦恼。在此将黄瓜生产中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的病因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低温障碍:0℃以上的低温称寒害,植株表现叶面黄白、斑点、皱缩、卷曲变小、萎蔫。0℃以下低温称冻害,植株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选用耐低温品种;低温炼苗。每15公斤温水(25度)加自卫素20毫升,禾甲安20毫升,红糖50克喷雾提高抗寒力;在棚室上加盖双层草帘;熏烟或临时补温;低温后慢慢升温,不可操之过急,严重受害的植株要拔除重新定栽。 二、沤根:表现为主根腐烂变褐色,不及时管理易造成死秧。 病因:连阴天地温下降,土壤水分含量高,长期密闭不通风,根部缺氧,根系损伤。 防治方法:及时中耕松土,温水灌根提高地温:每15公斤温水(25度)加自卫素20毫升,禾甲安20毫升,黄腐酸钾100克 三、花打顶:植株的生长点变成花器官,不再分化叶片。花开后,瓜条停止生长,可出现三种情况:

1、植株长出10-22片叶时,生长点萎缩,在生长点处长出1-3个小雌花,或1片叶遮在生长点处。 2、生长点处憋成疙瘩,下部3-5节茎长2-2.5厘米,并在疙瘩下长出2-5条侧蔓,侧蔓茎节间平均长6-8厘米。 3、生长点逐渐萎缩,附近小叶密集,叶腋间出现小雌花,在高温、高湿下生长点恢复生长,叶节继续伸长,但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用6.66PPM的920红糖水涂抹顶尖;用每15公斤温水(25度)加九二一20毫升,大败毒20毫升,红糖50克喷雾。注:6.66PPM 的920红糖水配制方法:1克920先溶解100毫升酒精里,取1毫升兑水1.5公斤,加红糖10克。 四、畸形瓜:有尖嘴瓜、大肚瓜、细腰瓜、曲形瓜等,这些瓜条直接影响销售,菜农损失严重。 病因:大棚内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小,密度过大,透光不良,瓜条膨大时肥水供应不足;缺多微素造成植株长势弱,叶片小,黄叶,生长点受抑,根系受到损伤,植株生长后期表现衰老,或感染病虫害,或遇连阴天。 防治方法:根据黄瓜吸肥规律施肥N-P-K:2.7-0.9-4 ,每亩冲施多微素2—8公斤和硝酸钙(每采摘1次瓜冲硝酸钙3公斤)。 五、苦味瓜:

黄瓜生理障害详解

黄瓜生理障害详解 一、缺瓜症 1、症状:秧蔓从上至下叶片黑绿厚大,直径达20厘米,茎粗超过1.2厘米,但瓜数很少,隔节一瓜或几节一瓜,产量大减。 2、发病原因:前期氮肥施入过多,磷、钾、微肥不足造成的。 3、防治措施: ①重施有机肥,不施或少施硝铵、碳铵、尿素等氮素肥料。 ②是立即喷施嘉美脑白金2-3次,同时冲施含磷、钾、钙的有机活化营养套餐肥料嘉美内钾德,首次亩施15-20公斤,隔6-8天再施10-15公斤,连续三次后就会果实累累。 二、瓜皮发黄症

1、症状:黄瓜处于结果旺盛期时,叶蔓大,生长快,产量高,但瓜皮发黄。 2、发病原因:瓜皮发黄是缺氮和缺铁所致。 3、防治措施: ①叶面喷施多元素液体肥(含铁、氮),可使瓜皮迅速由黄变绿。 ②每亩施入硫酸亚铁3公斤和尿素5公斤。 三、干叶病 1、发病原因: ①土壤缺镁或土壤墒情差,空隙大,造成根系受损或施肥过多,土壤浓度过大,致使植株脱

水发生干叶症。 ②热害,棚内温度高达35-40℃,秧蔓中部叶片和离棚膜近处的叶片极易干枯。 ③药害,喷药浓度过大或用药不当可使秧蔓全部萎蔫。 ④风灾,如气温、风力变化大,在通风口易出现中午叶片萎蔫,三天后褪绿干枯。 2、防治措施: 不论何种原因造成叶片萎蔫都应立即在叶面上喷洒清水,喷后3-5小时再喷施黄腐酸类肥料嘉美金点以利于恢复叶片正常功能,进行光合作用。 四、芽焦边顶枯 1、发病病因: ①土壤或植株缺乏钙、硼元素。 ②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盐量浓度过大。 ③化学药剂造成的叶缘性药害。 ④排湿放风等农事操作造成急剧失水。 2、防治措施: ①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和保水保肥性,降低土壤盐渍危害。 ②前期叶面喷施含钙、硼元素的肥料嘉美脑白金2-3次,能有效避免该症状的发生。 ③施药时严格控制用药浓度。 ④排湿放风逐渐开大风口,避免植株急剧失水。 五、畸形瓜 1、曲形瓜发生原因

马铃薯生理性病害预防措施

马铃薯生理性病害预防措施 一、块茎黑心 1.症状在块茎中心部出现由黑色至蓝色的不规则花纹。缺氧严重时整个块茎都可能变黑。通常病组织与健康组织边界较明显。 2.发病原因多由块茎内部缺氧所引起。 3.预防措施 3.1注意贮藏期间保持薯堆良好的通气性,并保持适宜的贮藏温度。 3.2室温必须保持在1?3 C之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以下,并保持空气流通。 3.3 贮存期间,不同品种分别贮存,不要与种子、化肥等混施,也不要放到烟、气较大的地方,这样马铃薯就不会霉变、发芽。 二、块茎空心 1.症状 空心病多发生于块茎的髓部,外部无任何症状。一般 大块茎易出现空心现象。空心多呈星形放射状或扁口形,有时几个空洞连接起来。洞壁呈白色或棕褐色。在出现空心之前,其组织呈水渍状或透明状。内部组织张力增大而引起开裂,其中有些物质被转移或被其他部位所吸收。 2.发病原因块茎膨大速度过快造成空心。

3.预防措施 3.1在块茎膨大期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并要合理密植,增施钾肥,注意培土。 3.2马铃薯需肥量大,因此要施足基肥,基肥占50%~60%,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有机肥每亩需要 1 吨以上,结合秋整地施入,化肥选择氮磷钾含量都为15%的 含硫复合肥,每亩50公斤,播种前开沟或穴施施入,注意种肥分开,防止烧伤种薯。追肥要早,一般分2 次进行,第一次在齐苗时进行追肥,可用稀薄的人粪尿浇施,以保证马铃薯幼苗生长所需的氮肥,为中后期的生长打好基础,结合中耕培土,用腐熟人粪尿500~700 公斤加水浇施;第二次在现蕾期,此时马铃薯块茎开始膨大,需肥量增多,是需肥最多的时期,以钾肥为主,配合适量氮磷肥,以满足结薯需要。施肥上应注意适氮增钾,防止光长秧不结薯。如施氮过多表现徒长,用0.02%硫酸镁溶液喷施,可抑制徒长,一般可亩施复合肥10 公斤。 3.3整个生育期力争做到中耕2~3 次,齐苗时进行第1 次 深中耕,以提高地温,促进发苗;团棵期进行第2次中耕和浅培土,以利多结薯;封垄前进行第3次中耕培土,累积培土厚度为10~20 厘米,培土能加厚结薯层次,有效提高产量, 同时避免薯块外露变青色,降低品质。 三、淀粉溢出与裂口 1.症状

黄瓜的生理特性

黄瓜的生理特性,及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2009-12-09 10:08 黄瓜的花芽分化 1.花芽分化的特点黄瓜和其它果菜类相同,花芽在幼苗期分化。一般早熟种子叶展平时,已开始花芽分化,在叶芽内则分化出花原基,生长点只分化叶芽,与番茄、茄子由生长点分化花芽不同。黄瓜花芽分化经过无性、两性和单性三个时期。分化初期为无性时期,出现雌蕊为两性时期,最后向一方向发展形成单性花为单性时期。花芽性别的决定,除与品种遗传性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条件,利于雌性分化时,雄蕊发育停止,雌蕊发育形成雌花,反之则形成雄花。若环境条件在雌性分化或雄性分化途中偶然改变,或环境条件对雌雄性的分化偶而都适合时,则会形成两性花。低温短日照利于雌花形成,不仅雌花数目增多,而且着生节位降低,所以冷季育苗的早熟栽培有利雌花形成。早熟黄瓜品种发芽后12天,第一片真叶展开时,主枝已分化出第7节,在第3~4节开始花芽分化。发芽后40天,具有6片真叶时已分化出第30节,第24节开始分化出花芽,已有10~14个雌花花芽。 2.雌花形成的环境条件雌花的形成与下列环境条件关系很大。 (1)温度、光照黄瓜主蔓15节以上的雌花数目,以日温25℃左右,夜温13~16℃最宜,短日照低夜温雌花形成早而多。昼夜高温(30℃),无论长日照(12小时以上)或短日照(6~8小时),均不形成或很少形成雌花;昼夜低温,日照长时雌花少,日照短可相对增加;昼温低、夜温高,无论日照长短,雌花基本不形成;但昼夜温度过低也很少形成雌花。地温以18~20℃为宜。所以苗期温度管理最好采用变温法。 (2)水分、营养土壤湿润有利于形成雌花,而干旱利于形成雄花。土壤相对湿度在47%时雄花多,在80%时雌花增多1倍以上。苗床土肥沃,氮磷钾配合适当,多施磷肥可降低雌花节位,多形成雌花;而钾能促进形成雄花,不能多施,应适量。 (3)气体在苗期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光合作用增强,养分积累增多,有利于雌花形成。增加二氧化碳的方法有两个:在营养土中增施有机肥料;在有保护设施条件下增二氧化碳气肥。 (4)激素有几种激素对黄瓜的性型有影响,如乙烯利、萘乙酸、2.4-D、吲哚乙酸、矮壮素等,都有促进雌花分化的作用。乙烯利在生产上较为多用。在育苗条件不利于雌花形成时,用乙烯利处理效果明显,但是乙烯利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使用时应慎重。冬春茬育苗时,因昼夜温差大,日照较短,对雌花形成有利,一般不需用乙烯利处理;秋黄瓜育苗时,因温度高、日照长、昼夜温差小,进行乙烯利处理是必要的。 塑料大棚黄瓜秋延后栽培技求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黄瓜,因前期高温多雨,病害较重,栽培难度大。 (1)品种选择。应选择抗病、高产、生长势强、苗期比较耐热的品种,如名模、名门等。 (2)播种期和定植期的确定。没有加温设施的单层大棚,黄瓜生产可维持到降霜后20~25天;多层覆盖并加温的大棚黄瓜采收期可长达90天,采收前、中、后期大体上各一个月,大棚秋延后栽培前、中期收完即可拉秧。一般定植后25天左右开始收获根瓜,再加上采收前期和中期50~60天,整个延后栽培天数为80天左右。具体栽培期为霜前55天至霜后25天。霜前55~60天即为延后栽培的定植期。定植前20~25天即为适宜的播种期。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初霜期为10月10日,北京地区的适宜定植期是8月10日~15日;播种期为7月10日~20日。 (3)整地育苗。采用先育苗后定植。当苗子长出三片真叶时要及时定植,苗龄越小越好。定植的密度每亩4500~5000株。定植应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进行。定植后马上浇水。 (4)定植后管理:温湿度管理。定植后至根瓜采收为25天左右,此时仍然高温多湿,管理上以降温防雨排湿为主。有遮荫条件的,每天中午前要进行遮荫,坚持大通风,同时放底风、肩风、开天窗。降雨时所有通风口都要关闭,以防雨水淋入棚内。根瓜采收至霜降。棚内由高温高湿逐渐转入

黄瓜病虫害防治方法与症状图谱

黄瓜缺氮 黄瓜缺氮症状缺氮初期,植株生长变慢,叶片呈淡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变得更清晰。严重缺氮时叶片上叶脉凸起,果实变小畸形。 黄瓜缺氮病因栽培土壤砂性强,质地粗糙,容易缺氮。因下雨或大量浇水,土壤中的氮元素以硝酸根形态流失。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使氮以铵态氮的形式挥发。此外,氮肥施用不足、不及时或施用不均匀,秸秆肥施用过多(消耗大量的氮素)、灌水量过大等,都能造成缺氮。 黄瓜缺氮防治方法露地栽培时要增施有机肥。覆盖地膜,防止氮肥流失。发生缺氮现象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此外,可向叶面喷施0.2%~0.3%的尿素溶液,以此作为应急措施。文章来源:知农网 黄瓜氨气害

黄瓜氨气害症状: 黄瓜叶片受害多发生在生命活动比较旺盛的中、上部叶片。首先叶片出现水浸状斑,而后叶肉组织白化、变褐,最终枯死。受到过量氨气为害的黄瓜,突然揭去覆盖物时,则会出现大片或全部植株如同遭受酷霜或强寒流侵袭的样子,植株最终变为黄白色。 黄瓜氨气害发生原因: 温室大棚内氨气大量发生并迅速积累,通常是由施肥不当直接造成的。有些肥料可以直接产生氨气,如碳酸氢铵、氨水和新鲜鸡粪,如果把它们直接撒在地表,则立即就有氨气散出。有些肥料是在土壤微生物或某些成分的作用下,间接的产生氨气,如尿素、饼肥、鱼肥、兔粪、硫酸铵等。硫酸铵施到碱性土或施用过石灰的土中,也会释放出氨气。在温室内发酵鸡粪及饼肥等,也会陆续的释放出氨气。当氨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黄瓜产生危害。如果不能及时的排除(实际上温室在大多数时间是不具备连续放风条件的,特别是突然揭开发酵中的肥料,几乎无法控制氨气对作物的侵害),就有可能造成氨气毒害。 黄瓜氨气害检测方法: 技术和操作人员在进到温室大棚时,首先要注意室内的气味,以便及时发现。当嗅出有氨味时,最好马上用pH试纸测试温室薄膜上凝结的水滴。方法是:扯下1条试纸,蘸取膜上的水滴将试纸湿润,然后与色阶对比即可读出pH值。正常情况下,棚膜水滴应为中性到微碱性,pH值为7~7.2。当pH值达到8以上时,可认为有氨气的发生和积累。也可以用舌尖舔一下,如果有滑溜溜的感觉,则也可认为有氨气积累。 黄瓜氨气害防治方法: 1、要避免偏施氮肥,不在温室大棚的地表施用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氨气的肥料。有机肥、鸡粪、饼肥等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施用。追施尿素等化肥要适量。随水施或埋施后踏实。 2、经常注意检查是否有氨气或亚硝酸气产生。方法可用精密PH试纸(医药公司可买到)蘸取棚膜水滴将试纸浸湿,然后与比色片比色读出PH值,当PH值达到8.2时可认为要发生氨气害,PH6时可认为要发生亚硝酸气害。 3、发生有害气体危害后,要立即通风换气。 4、在植株受害尚未枯死时,去掉受害叶,保留尚绿的叶,放风排除有害气体后,加强肥水管理,逐渐恢复生长。 文章来源:知农网 黄瓜细菌性叶斑病 黄瓜细菌性叶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细小,直径1~2毫米,初呈褪绿水渍状,后转呈黄褐色至黄白色,近叶脉处病斑较多;病征不明显,潮湿时触之稍有质粘感。黄瓜细菌性叶斑病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细菌,属野油菜黄单胞杆状细菌黄瓜致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ucurbitae(Bryan)Dye]。病菌主要潜藏在种子内越冬,借助种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 农作物病害分类 在农作物浸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线虫病害等。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左右。 1、真菌性病害 1.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 根肿或者瘿瘤。 1.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和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1.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病。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者 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1.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1.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浸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1.6芽孢纲病原真菌。以浸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 统发病,如枯萎病和黄萎病等。 1.7肛孢菌纲的黑盘孢属。起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者白色的黏液。

1.8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很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多形成 干腐或者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和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于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小都有菌丝和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 据。 2、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的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由于细菌浸染破坏薄细胞和细胞壁组织所导致的后 果。 在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 在肥厚的组织或者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 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 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 根或茎上。 萎蔫是细胞浸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者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回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黄瓜起霜果和裂果 症状:起霜果是指在果皮上产生一层白粉状物质,果实没有光泽,如把此果放入水中,霜状物仍不脱落,用手轻揉后粉状物才消失。黄瓜裂果果实多呈纵向裂开,多数从瓜把子开始裂。 病因:起霜果在沙地或土层薄的土壤中长期栽植黄瓜,4月份以后易发生起霜果。此外,温室栽培黄瓜遇有天气不正常或根老化,机能下降及夜间气温、地温高或日照连续不足,黄瓜吸收消耗大时易发生。产生白霜是因黄瓜的呼吸消耗受到抑制时,在果皮上产生的一种蜡状物质。黄瓜裂果产生在长期低温干燥条件下,突然浇水或降大雨,植株急剧吸收水分或叶面施肥及喷洒农药,植株突然吸水时,易发生裂果。 防治方法 (1)防止裂果要从温、湿度管理入手,防止高温和过份干燥条件出现,科学浇水。 (2)土壤水份要适宜,均匀,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蹲苗后浇水要适时适量,严禁大水漫灌。 (3)施用有机肥,采用深耕,培养黄瓜根系发达。 (4)防止起霜果,嫁接黄瓜的砧木,要采用无霜砧木,其他方法参见上述3条。 (5)坐瓜后开始喷洒10%宝力丰瓜宝,每支对水10~15公斤或惠满丰活性液肥,每667平方米320毫升,稀释5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

黄瓜不出苗或出苗不齐 症状:播种后长时间不出苗,或出苗不整齐,幼苗大小不一。 病因:播种经催芽后发芽的黄瓜种子,一般在播种3~4天后苗可出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床土温度过低,种芽被冻死,或土壤中化肥浓度过高,或有机肥末经腐熟,或有机肥腐熟不完全,或土壤中水分不足,阻碍了种芽吸水,使幼嫩的种芽烂掉而不出苗。另外,播种后遇到长期的阴、冷、雨、雪天气,便床温偏低,土壤中水分过大,种子长期处于低温下的水浸泡状态,也会使种子烂掉。播种床面不平整,覆土厚度不均匀,甚至种子裸露于露地表面,或覆土过厚,或床面土壤板结,或进行土壤消毒时所用农药剂量过大等都会导致出苗不齐或不出苗现象的发生。 防治方法:要达到一次全苗的目的,一定要等到地温稳定在10℃以上再播种,土温过低时,应使用加温设备提高苗床土壤温度。配制营养土时,一定要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肥料配比要适当。化肥用量不能太大,避免烧苗,灌水要均匀,地面要平整。覆土均匀,厚度保持在1厘米左右,营养土要疏松细致,严格按育苗要求操作。若4~5天,仍未出苗,应先仔细查看土壤是否缺水,种子是否完好,若种子胚根尖端仍为白色,说明还能出苗,可以加温,特别是提高地温,如土壤干燥,可适当洒20℃温水。如果胚根尖端发黄或腐烂,就没有挽救的希望了,应重新播种。

几种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精)

几种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摘要:笔者介绍几种常见黄瓜常见病虫害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灰霉病、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的表现症状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黄瓜;病虫害;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 436.421 文献标志码 B Several Commo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and Cure Cucumber Sun Zhenting Abstract Several kind of common cucumber common plant disease powdery mildew, frosty mildew, anthrax, wilt disease, grey mould, ophid, red spider, heroin powder louse's performance symptom and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 Keywords Cucumber; diseases and pests;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黄瓜是辽西主要种植蔬菜之一,也是人们喜欢食用的蔬菜。随着农民种植年限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黄瓜的病害也越来越严重。黄瓜病害主要以黄瓜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黄瓜灰霉病为主。下面对黄瓜的几种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做以简单介绍。 1 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叶柄、叶茎产生白霉。初期叶片两面出现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直至整叶布满白粉,严重时叶柄叶茎都是白粉。白粉病会使叶片,叶柄变成灰白色,致使叶片叶柄枯黄、枯萎。 防治方法:尽量选用抗病品种;加强通风、注意透光;合理灌水、控制好温湿度;施足有机肥。药剂防治:喷洒75℅百菌清500~600倍液,农抗“120”300~500倍液或百菌清烟雾剂,硫磺粉熏蒸用以清除病虫害致死残 株。 2 霜霉病 在地势低洼通风不良浇水过多的情况下,危害较为严重,主要为害叶片,偶尔也为害茎、花梗。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淡黄色小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形成淡黄至褐色病斑,病斑不穿孔,湿度大时背面病斑可能长出黑色霉层,造成叶片提早焦枯死亡。 防治方法:首选抗病品种;其次加强栽培管理,保持通风良好,控制湿度,温度白天保持在25°左右,晚上控制在15°左右,增施磷钾肥;第三药剂

番茄果实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番茄果实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果实上的生理性病害在番茄栽培中普遍存在,对产量及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大型畸形果 大型畸形果主要产生于花芽分化及发育时期,即在低温、多肥(特别是氮素营养过多)水分及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点部位营养积累过多,正在发育的花芽细胞分裂过旺,心皮数目过多,开花后由于各心皮发育的不均衡,而形成多心室的畸形果。 防治上要选用不易产生畸形果的品种,及时摘除畸形果,育苗期间温度不宜控制过低,水分及营养必须调节适宜。 二、番茄脐腐病 果实顶部腐烂,变为黑褐色,组织被破坏,凹陷。遇湿度大时,其上出现黑色霉状物,病果提早变红,但无商品价值。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钙。生育期间水分供应失常也能造成脐腐病。 防治上宜采取的措施是:酸性土壤应施用石灰调节;施肥时注意维持土壤适宜浓度,不要施过量的化肥,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尽量避免土壤高温及湿度的剧烈变化;坐果后,在易发生脐腐病的地块用0.4%~0.5%的氯化钙喷叶或喷1%的过磷酸钙、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从初花期开始,半月一次,连喷2次以减轻病害。 三、番茄空洞果 空洞果是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是空洞的果实。空洞果发生的主

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开花时遇到低温,不能正常受精,形成空洞果。二是使用生长刺激素时,由于浓度过高或在蕾期处理而形成空洞果。此外,光照不足,幼果期温度过高,后期营养跟不上及结果期浇水不当,也会出现空洞果。 防治措施是:在番茄开花期要严格控制温度,白天适温为20~30℃,夜间15~20℃。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即激素处理的方法与浓度要适宜。一般采用15~20mg/kg的防落素在开花期喷施,防止落花。激素处理后,要加强肥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增施N、P、K肥。 四、豆果 豆果也叫僵果,果实坐住后,基本不发育,小如豆粒,大如拇指,僵化无籽的老小果实。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温度过高或过低,授粉受精不良、光照不足,果实膨大所需的养分供应不上,或是许多外界条件和内在因素使果实不能吸收利用养分而出现症状。 防治措施是:①进行人工辅助授粉;②用番茄灵沾花。据观察,严冬温室栽培,果实生长后期易产生僵果,特别是长期阴雪天气,光照弱,夜温高,白天叶片制造的养分少,而夜间消耗又大,也易形成僵果。遇到这种情况,可在夜间补充光照,将夜温降至7~10℃,维持最低生长温度,减少消耗,使僵果减少。 五、裂果 番茄果实在发育后期易发生裂果现象。裂果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裂开,有的以果蒂为中心呈放射状裂开,也有不规则的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