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问题教学设计

对策问题教学设计
对策问题教学设计

“对策问题”教学设计

汕头市潮阳区和平中寨小学肖灿大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6页例4和“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例4的教学内容——对策问题。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搭配和排列的有关知识,而且对可能性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主要是通过“田忌赛马”的实例,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对排列知识的巩固应用。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本课则以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教学素材,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田忌赛马”是一个经典的应用“运筹”的故事,大部分学生对这一故事比较熟悉,但仅仅是听过这个故事,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而本课就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故事,体会对策论方法和运筹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进行教学,并辅以“情景创设法、兴趣激励法”等教学方法,在学法指导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引发思维的碰撞,最终掌握新知。

教学重难点:

能在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中选择一个最优的策略;有效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表格、棋子、扑克牌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游戏:玩扑克牌,比大小

1、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

2、5、8和

3、6、9

教师先说明比赛规则:三局两胜。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和老师比赛。问学生:你想选择哪一组牌?让学生先出牌。

2、质疑:明明你的牌比老师的大,为什么老师能赢?

3、揭题:老师能赢是因为用到了数学中的“对策”。想不想学习?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数学广角中的“对策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引入新课,构成悬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互动生成

师: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课件播放故事“田忌赛马”(视频),播放一半后暂停。

师:故事还没有结束,请同学们回顾刚才比赛的情况。

板书下表:

问题1:田忌为什么会输呢?

(1)引导:从马的实力看,谁的马比较强?强多少?

(2)假如用田忌的上等马和齐王的中等马比较,哪一匹马实力强些?用田忌的中等马和齐王的下等马比较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同一等级的马以及不同等级的马相比较的强弱情况,为学生研究田忌取胜的策略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问题2:假设齐王三匹马的出场顺序不变,可以怎样变换田忌三匹马的出场顺序?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田忌究竟一共有多少种应对的策略?怎样找才能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其中哪些对策是能够赢齐王的?

(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记录完成下面表格。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引导学生分析六种对策的胜败情况。问:假如你是大军师孙膑,你会向田忌推荐哪一种对策?

(3)继续播放故事。师:同学们真聪明!想的对策和孙膑是一样的!像你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采取的对策一一找出来,并从中选择最好的对策,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找出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六种对策,并通过分析比较,找到一种取胜的对策。使学生认识到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体验到做数学研究的乐趣。】

问题3:你认为这种对策田忌能取胜的关键在哪里?

(1)引导:如果我们也来一场赛马,你愿意选择谁的马?为什么?

(2)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齐王、田忌)上台模拟“田忌赛马”。

师:谁先出马?为什么要让对方先出?

问“田忌”:让你先出马的话,你有把握取胜吗?如果让“齐王”先出呢?

进行两次比赛:A、让“田忌”先出马(结果“齐王”有五种对策能取胜);

B、让“齐王”先出马(结果“田忌”取胜的对策只有一种)。

问全体学生:田忌能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模拟“田忌赛马”活动为载体,通过问题引导,激发矛盾,使学生豁然开朗,体会到田忌能取胜的关键是:1、马的实力差距较小;2、让齐王先出马;3、用最弱的马牵制齐王最强的马。】

问题4:回顾刚才“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老师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略来取胜?你认为关键是什么?

师:在一场竞赛中,不但要讲实力,还有讲对策,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设计意图:回顾课前游戏的问题,激发运用对策的灵感,启迪解决问题的智慧。】

三、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1、想一想:田忌的这种对策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运用“田忌赛马”策略的一些例子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在媒体上找到的一些信息。让学生了解“田忌赛马”的策略在体育竞赛、军事部署、外交谈判、金融证券等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师: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我们只要学会运用对策去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就行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举例以及出示教师在媒体上找到的有关信息,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四年(1)班和四年(2)班进行跳绳比赛,下面是双方队员的实力情况:

四(1)班代表队四(2)班代表队

1号队员:150下/分 1号队员:140下/分

2号队员:130下/分 2号队员:120下/分

3号队员:110下/分 3号队员:100下/分

比赛规则是三局两胜,如果通过抽签,四(1)班先出场,那么四(2)班应该怎样对阵?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运用对策解决身边的简单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数学游戏:10颗棋子,两人轮流拿,每次只能拿一颗或两颗,谁拿到最后一颗,谁就获胜。

(1)请一位学生和老师玩。师:老师是不是随便的拿的呢?是有对策的啦。你们想不想玩一玩?

(2)让学生两人一组玩游戏,一边想:取胜的对策是什么?

(3)请两位学生上台比赛,同时总结出取胜的对策:必须自己先拿,关键要拿到第1颗、第4颗、第7颗,这样就可以拿到第10颗了。

【设计意图:寓“练”于游戏,拓展知识,让学生体会运用对策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兴趣,引领成长。】

四、总结全课,互评互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生活中的有些问题往往是可以采取一定的对策来解决的,关键是要有善于运用对策的意识。希望“对策”意识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师:在这节课中,你认为自己、其他同学或你们小组的学习表现怎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谈收获、说反思,互相评价,互相促进。】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和家里的人玩“取棋子”的游戏,可以自己定游戏规则,比如:可以增加棋子的总数(20颗),或者每人每次可以拿2或3颗,或者谁拿到最后一颗算输等。要求:通过游戏自己总结不同的规则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设计意图:把课堂向课外延伸,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学生体会“规则是活的,对策也是活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反思:

一、巧设问题情境,诱发探究欲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创设问题——探究——问题解决——满足——引发新的问题”的认知过程。例如通过提问:假设齐王三匹马的出场顺序不变,可以怎样变换田忌三匹马的出场顺序?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田忌究竟一共有多少种应对的策略?怎样找才能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诱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找出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六种对策,并通过分析比较,找到一种取胜的对策。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引发新的问题:田忌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二、巧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

本课以学生感兴趣的模拟“田忌赛马”活动为载体,通过问题引导,制造了矛盾的冲突,使课堂出现了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学生豁然开朗,体会到田忌能取胜的关键是:1、马的实力差距较小;2、让齐王先出马;3、用最弱的马牵制齐王最强的马。因此,教师应善于制造矛盾的冲突,把学生推到了自主探究的前台,使学生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例

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 1.1 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与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认识的神秘感,提高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 三、学生分析 在开始高中选修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网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一些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网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网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网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教学组织中安排学生参观网络中心,注意到学生好奇心比较大,而一般学校的网络中心设备比较多,可能网络中心本身的空间也比较小,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意外的发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焦点。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就是根据对网络中心的观察和管理员的讲解,画出一个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来,拓扑图对学生来说也是首次接触,怎样去表达网络的拓扑结构,应当要给与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网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结构和应用的角度看待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与通信网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作为本书的开首节,一方面是对学生从前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经验和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涉及到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社会中的活动.个人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课首先通过“交流讨论”对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进行探讨。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其感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概念的感性认知。通过“归纳概括与设计拓扑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概括,为学生对感念的理解搭起一个支架。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概括出技术网络的基本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分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的与联系? 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分析学情,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简单来说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手段:是师生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手段可以是视听,也可以是实践活动,现在以多媒体为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1)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以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支撑的,辅助教师进行教和学生进行学的一系列方法、步骤、程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区别: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引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所以教学模式是比较具有逻辑性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结构,指向的是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笼统的指导性的结构框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策略则比较细化具体与灵活,往往指向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可以指向具体的一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甚至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在选定了一堂课的内容并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要考虑怎样去讲授这一节课,怎样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怎样提高学生的能力等等,对一具体实施过程的谋划就是教学策略。)。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二者都是师生为了某种教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方法的总和,都是教学论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反映了一定的教学思想、教育目的、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原则、和一系列的完整的操作程序和体系等。教学模式是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组合,而教学方法常常表现为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侧面的一系列操作活

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各有自身的内涵,在具体内容或编写环节上有交叉或重叠部分。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前的准备工作,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教学设计的结果或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是教学活动方案。而教学策略自然要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设计、谋划、形成一定的方案。但教学策略不只是表现为方案,而是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展开。教学设计时必然要考虑教学策略的制订、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选择与运用时,又必须全盘考虑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设计一旦完成就比较定型了,它可以是对整节课或整个单元的设计,也可以是对整个科目的设计。教学设计包括的范围比较广,而教学策略的运用范围和时空比较窄,一般主要集中在某一课时、某一内容的范围内,并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教学策略有不同于教学思想,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必定要受到一定教学思想的制约或指导,但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之间并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学思想位于较高层次,属于理论、观念形态。教学策略虽包含有理论,但本质上是属于操作形态的东西,是对教学思想观念的具体化。同一种思想指导下,结合不同的背景、条件,由不同的人来开发,就会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同一种教学策略,也不必然都源于某一种教学原理或思想,它可以源于多种教学原理、教学思想。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都是可操作性的,因此国外有学者把教学策略等同于教学模式,这是欠全面的。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或顺序看,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可见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规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教学策略则较灵活,具有一定的变性,可随着教学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变动。二者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也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和学的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方法要受制于教学策略,教学展开过程中选择和采用什么方法,受到教学策略支配。教学策略从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操作性的东西,教学策略则包含有监控、反馈内容,在外延上要广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式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机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五种策略(829)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五种策略 分局教研室高风春 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指引下,我们应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追寻其最佳效果。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实现理念的落地。尝试经过四种思维活动“一是认真学习、研究课标、教材和教参;二是体验学生的思维活动,即贴近学生实际,找准教学起点;三是激活自身的思维活动,即思考自己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四是整合课程的思维活动,即把专家、学生、自我的思维活动进行整合,创设具体的实践情境。”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无论是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构思教学程序,还是选择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都要充分展开这四种思维活动,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下五种设计策略来实现。 一、指向策略——确定具体可行、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保障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具有明确的共同指向必不可少的设计。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既不能单纯地考虑认知性目标,也不能将发展性目标制定得面面俱到;既不能将三维目标简单叠加,也不能将整体目标机械分割,而要在分析教学内容、学生状态和学生可能发展的基础上有机地统整三维目标。 二、组合策略——安排立足课标、教材是安排合理精确的教学内容的基本线索,也是提供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由于教材内容是一个个静止的“知识端点”,与学生接受、生成新知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因此,教师对教材不能简单地执行与传递,而要充分挖掘、分析教材的

编写意图,研究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所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挖掘知识的多重价值,根据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筛选、调整和重组,安排出立足课标、合理精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 安排教学内容,还须思考如何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题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学数学。让学生在知识的引入、问题的形成与解决中逐步建构新知,感悟数学。 三、有序策略——构思清晰流畅、逻辑适用的教学程序 构思教学程序,既要有序地组织教学内容,关注教学内容的背景化和呈现上的情景化,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过程,又要遵循学生认识和心理发展规律,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等,从而使教学过程不仅能展示知识体系固有的逻辑结构、学生认识体系的心理结构,而且能显示教学的有序性和互动的有效性。 例如,一些数学概念,且抽象难懂,如何上好数学概念课,需要精心构思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起认知冲突。 2.巧妙过渡,指引认知目标。 3.联系类比,同化新的知识。 4.以旧引新,架设认知桥梁。 5.启发提问,激发探究兴趣。 最后通过具体应用,帮助学生拓展延伸对新知的认识,并深化理解,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培养应用意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进而全面、系统地建构起新知的模型。当然“有序”并非指单一化的教学流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学方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用的基本标准、原则和技巧;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重点掌握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原则;了解当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向。 二、学习要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而采取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国内外教学法的分类 1、国外教学法的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提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些学习刺激称之为A、B、C、D刺激,由此形成四种教学方法。 (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 2、我国教学方法的概括性分类。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 (1)操作性教学方法

(2)原理性教学方法 (3)技术性教学方法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五)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 4、调控性 5、灵活性 6、层次性 (六)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七)构成教学策略的要素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要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教师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实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下面就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升,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原来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所以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定是真实的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实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能够删除或改变; 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理解》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场景时问过去较长了,对学生来说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实行导入,不但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问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实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史富有时代特色。 三、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足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在设计《秒的理解》时,要求学生: 1.能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种=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2.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水平;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问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四、活跃教学活动,增浓学习氛围

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设计意义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目的在于:使教师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每堂课的教学计划,作为上课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通常包括:班级、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教具、学具准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作业题设计、板书设计和自我分析等项目。 二、教学设计的要求:1、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具体地规定出传授的基础知识、培养的基本技能和发展的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2、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 3、恰当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 4、根据教学目的的进行学习评价,以便及时地控制、激励和调节教学活动。 三、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制定教学计划之前必须先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通过钻研教学大纲,了解教学目的,掌握教材体系,熟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出教学地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重新组织选择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谨、重点突出;观点明确,论证充足;易难适度,详略得当。选择教学方法主要根据具体地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来考虑。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知识情况及接受能力,以及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态度,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既要了解全班的一情况,又要了解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圆满地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策略"一词泛指计策和谋略。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思考、策划和谋略。有效的教学策略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概括化的作用。因此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策略的选择集中地反映了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组合运用的流程总是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的体现。最优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方法论体系。本章试讨论课堂教学设计的三种基本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生成性教学策略倾向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观点。这种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学中利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套路,要根据学生的状况,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如果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就是无效的教学,反而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 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所思。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求问题罢了。”他一语道破了创新和发现的真谛;好奇心理、问题意识及锲而 不舍的探求,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质疑问题,应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航标,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对任何问题都质疑。 如在讲述《雨中》时,教师先板书课题《雨中》,让学生看题并提出自己看了题之后的想法或疑问,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而且增进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如:“雨中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雨中有谁和谁?”“为什么事情发生在了雨中?”……通过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可 以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对哪些问题还关心不够,

这样就能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失。 二、注意学生的说话训练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这就是说,在学生的语文素质结构诸要素中,“说”是关键要素。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今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强化了学生的说话能力的训练,注意发挥“听”“说”对思维、读写诸方面的带动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整体协调发展。 对于这一点,我在导入正课之前给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真情告白”,为了做到情切语明,表意直接,不少学生提前收集资料,防止上台窘迫,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们会更多地阅读有关资料,甚至会用上一些电影、电视中精妙的台词。那种认真劲与执著精神,是他们个体意识逐渐成熟的表现。因为他们从同龄人身上更容易看到自身的不足,十分期盼能跟上或超越别人。 此时此刻,教师如能恰当地在一边给予点拨,采用激励手段及时巩固,就会远胜于平常教师上课时的苦口婆心。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学生与老师走的也更近。 三、让学生当小演员,表演课文内容 时下,课本剧像一股和畅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其艺术魅力独具特色。更以其演出形态的丰富活泼,观演关系的天然和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通过排演课本剧,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增添了自信心,为学生健康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每天局限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天地相对窄小,老师 每天一成不变的讲解课文的方式难免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150514彭校教学设计的策略

教学设计的策略 、教学设计的意义: 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应包括哪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 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教师分析 5、教学策略的分析 6、教学评价的设计三、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进行“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分析” 和“学生特征分析” 两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学习目标的阐明”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媒体的选择 和利用”;接着依次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和“(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

价)最后根据评价结论对教学设计的前期工作进行修改完善。 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 五大基本要素。 ⑴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开始,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以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 ⑵教师需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考虑课程、单元及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考察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关于学习内容具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初始能力的评定,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 ⑶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 ⑷确定教学策略,考虑如何实现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的途径,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应考虑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或教学资源。 ⑸对学和教的行为做出评价,在行为评价时,一方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模式中所有步骤作重新审查,特别应检验

策略教案教学设计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计算机网络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同传统教育相比,计算机网络教育更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弥补了传统教育中媒体的不足,丰富了教育技术的内涵,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在仍然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情况下,如何在课堂这个主体空间内,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得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所有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的事情,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就此问题做一探讨,以期同仁的关注。 一、实施网络课堂教学的策略 网络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教师怎样才能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必须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树立网络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理念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教学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 1.先进的媒体技术。网络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除具备传统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熟练的掌握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相关软件制作教学需要的各种电子课件以及网络传播知识的能力。 2.复合化的教学环境。网络化的课堂教学不仅包含网络学习资源,也

包含文字教材学习资源;知识传授包括网络的传授方式,也包含口传耳听的方式;媒体有计算机、网络,也有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等,这一切使网络课堂环境复合化,丰富了教学内容。 3.教师角色的变化。在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授信息知识,传统的口传面授只是少量的。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二)提高实施网络课堂教学的能力 1.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熟练掌握并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据调查及有关材料表明,目前大部分教师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网络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及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2.教学设计的能力。网络课堂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基础,指导着教学的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更加广泛、丰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表现了许多新的特征,比如:体现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3.用先进的方法、手段进行施教的能力。由于网络课堂教学参与了现代教学媒体,所以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只需单纯讲授能力和答疑能力,而是强调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各学科的相互整合及对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4.终身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技术发展缓慢,“一次学习,终身受用不尽”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注意区分并整理出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类别及各个类别的特点? 教学策略定义: 以下是关于教学策略的三种观点:(1)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2)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3)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这三种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教学策略的实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具有灵活性(或称为变通性)。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而第三种观点则把教学策略归结为“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出教学策略的一些特征及其基本含义: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 分类: 对于教学策略的分类方法又有好多种。但按照信息加工的控制点来划分,可以分为替代性、生成性和指导性三种。 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选择特定的教学内容,并将其组织安排好,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其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没有主动性。 生成性教学策略是指鼓励学生自主的形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组织、理解、强化和迁移。并在教学中构建自己特有的教学意义。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希尔斯提出来的。为了发挥前两种教学策略的优势并弥补其不足,加涅又提出了指导性教学策略。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更要从操作性、针对性、灵活性等方面创新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预设;生成 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开始教学前的计划和设想,是顺利完成教学实践的必备条件,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反映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风,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发展从只注重教师的“教”,向重视教师教学,突出学生学法方面转变,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意识。 一、课堂教学设计要突出操作性 再精美的教学设计,不具备操作性都是纸上谈兵,无法实施的设计没有任何意义。教学设计的操作性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方面落实。 1.依据标准和学情设置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课程设计首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和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有效的目标。 首先,目标要明确。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写字、理解词语为例:甲教师的教学目标为:会写“荷、挨、莲、蓬、

胀、仿、佛、裳、翩、蹈、蜻、蜓”12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好“蓬、翩、蹈、裳”4个生字;会理解“挨挨擠挤、饱胀、破裂、翩翩起舞”4个生词。乙教师的教学目标:会写生字并理解生词。甲教师目标直指靶的,便于从操作系统中优选出方法。乙教师目标盲目,一旦操作起来,难免脚踩西瓜皮,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其次,目标要具体。以《掌声》理解内容为例:A教师理解课文内容。B教师理解课文中“掌声”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情感,从小学会关心、爱护朋友和亲人。A教师目标显然太模糊。B教师目标具体,标得清楚,技术路线也好预定,提供了目标保证。 2.依据内容和环节设置过程 每堂的教学内容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会不同,课程教学设计不仅要在过程环节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和主动性,更要让整个过程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落花生》这课教学的设计片段: 师:我姓武,“武则天”的“武”(写“武”)。谁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介绍给大家?(生上讲台写自己的姓名。) 师: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我的名字叫刘诗乐。 师:什么意思?

《优化·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优化·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能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佳对策”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最佳对策”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扑克牌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师:你们平时都玩哪些游戏? 1.玩扑克牌,比大小。 游戏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由学生先出第一

张牌,比大小采用三局两胜制。 (1)教师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3、5、7和4、6、8。 师: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 学生选4、6、8这组牌时: (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学生选3、5、7这组牌时: (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师:为什么老师总能赢呢?这就是老师应用了数学中的对策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对策问题”。 板书课题:对策问题。 【设计意图】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例3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师:古时候的人们就懂得运用对策使自己取胜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蕴涵了这样的问题。 1.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课件播放) 师:你知道孙膑用了什么对策让田忌转败为胜的吗?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一一列举的策略教学设计

《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上第94~95页的例1、“练一练”及练习十七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地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表格。 【教学过程】 一、感受情境,唤醒记忆 1.出示两道不同年级的数学题。 我们先来做一道一年级的题目吧: (1)把7个苹果分成2堆,有哪几种不同的分法?(课件演示) 我们之前才学过的题目肯定也难不倒大家: (2)用小数点和2、3、4最多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小数? 2.你觉得这两道题在解题时要怎样想才比较好? (要注意有序性,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揭示课题: 经过这两题的热身运动,相信同学们能很顺利地学习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解题,认识策略 1.弄清题意,引发需求 出示例1: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1)请一生读题。 (2)提问:通过读题你能告诉大家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吗?(3)引导:你还能发现题目当中隐藏的信息吗?(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长和宽都是整米数。)

(4)问:你们能在四人小组里先试着摆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长方形吗?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 (5)交流一种后问:还有不同的围法吗?再交流一种后问:那我们想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需要怎样做?指出:(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要把各种不同围法一一列举出来。) 2.尝试列举,感知策略 (1)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想到的所有围法都记在书上第94页的表中。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选取典型) (2)组织交流(展示学生课本) 也可以直接填写记录单,再通过摆小棒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操作,师注意收集(A:遗漏B:重复C:全但无序D:有序)的表格进行投影展示。 提问:写到“宽5米长6米”为什么不再继续写下去了?大家说说他找出所有围法了吗?谁来评价一下(板书:按顺序) 指出:有序思考,能使我们找到的结果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完整板书:不遗漏、不重复) (3)像这样,把每种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序地一个一个列出来,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叫一一列举。(板书完整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4)请有刚刚有问题的同学修整一下你们的答案。 3.观察比较,感受规律 (1)老师也有序地把所有的围法都一一列举在了这里,怎样围面积最大? 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完整表格)(算一种出示一种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长和宽差的越大,面积就越小) (3)追问:在这个变化规律中哪个量始终没有变呢? 4.反思回顾,加深理解 (1)提出要求: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列举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列举时要有序思考,对列举的结果要进行比较) (2)进一步要求:其实列举的策略同学们并不陌生。大家思考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如:一年级:10的分与合;四年级:学习倍数和因数时,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读后感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读后感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读后感 为了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我从学校图书馆借来《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一书,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地进行了研读,获得了不少教益。 这本书由鲁子问和康淑敏两位专家编写,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可以作为英语教学设计方向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设计培训教材使用。我认为在英语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接受培训期间读读这样一本书是再合适不过的。这本书介绍了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相同与差异,提出了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与整合的方法,介绍了英语教学方法的实践操作方法,包括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自主学习教学,然后分析了英语教学过程的策略及实践操作方法,并从英语知识教学的策略及实践操作方法、英语技能教学的策略及时间操作方法两方面对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行动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指导。 编者用六章分别讲了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英语教学方法的实践操作、英语教学过程的策略及实践操作、英语知识教学的策略及实践操作、英语技能教学的策略及实践操作和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行动研究。 该书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简要的讲解,主要的内容

是对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分析。每一节都采用“准备-学习-实践”三部式结构,不仅讲解理论,而且注重教学实践。在每一节的理论讲解之后,都设计了“实践分析”专栏,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直接联系。在看每一节的时候,我都是跟着该书的编排形式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在准备环节,编者会给出一个案例,让读者思考,遇到此类教学问题该如何解决,此时,我的大脑就会回忆我在教学中有没有遇到过,我又是如何解决的,然后思考怎样才能解决得更好;在学习环节,编者给我们提供了最系统的理论知识,此时我就很认真地研读每一条理论,认真理解每一个概念,为今后的教学活动积累必要的理论知识;在实践部分,我仔细地看了每个实践活动,对于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活动自己在教学中也尝试着使用。 本书的优点是:1)语言浅显易懂。不像平常的教育着作,带着很多专业术语。2)内容很实用。书中不但简要地介绍教育理论,还举出大量的课堂活动例子,很适合各个层次的外语教师参考。3)描述很细致。书中谈到英语教学中很多细节的东西。4)编排符合读者习惯,发人深思。书中每一章节都会在适当的位置上安排一个文本框,给出一些名词解释或让读者讨论或思考一个问题。如:请讨论,您如何看待Practice makes perfect.它与数量原则有什么关系?训练中如何把握训练的量?

优化教学设计方案例文

优化教学设计方案例文 优化教学设计方案 电教作业(3)优化教学设计方案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学校“打造高效课堂”工程提高教学效率打造教育精品、实现高位运行矫正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特制定本计划 一、加强领导聚集课堂 1.成立“构建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各分管 负责人负责工作的具体落实让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聚集课堂及教学 设计 2.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构建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设计”有关要 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具体落实操作过程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具体负 责本组本项活动的相关工作不断引导教师加深对“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设计”意义的理解围绕“优化”开展教学实践反思活动 3.领导小组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发现问题寻找“亮点”及时评析、查找教学设计的长处与不足不断调整改进策略并结合常规检查、考核成绩认真分析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的情况并进行反馈 二、工作思路和目标 1.工作思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 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目标: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课前预习可以扫除学习新课的知识障碍;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质疑”和“创新”能力 (2)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设计最优化的高效课堂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和谐民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主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体 三、实施的具体措施 1.加强备课质量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工作 2.结合推门课、公开课、展示课、示范课等形式抓好教学设计的研究和质量 3.结合学期教学节和各级优质课评比活动组织好教师校外听评课和反思 4.结合学科师徒结对做好师徒备课、听课、评课的共进工作 5.加强常规检查如课前备课、学生自学情况、课堂活动、展示演练、作业批改认真分析学科教学设计的得失 6.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学习教学设计先进理念、方法及时总结经验 四、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1.以团队研讨导学案为主 (1)基本要求: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构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 (2)具体过程: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 【设计理念】 转化法是数学解决问题时的一个重要技巧,它能分散难点,化繁为简,有迎刃而解的妙处。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转化策略的实际价值。通过观察、比较、猜测、合作交流等活动形式体会策略的实际价值。

(2)合理突破运用转化策略的关键。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转化,既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又便于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转化的策略。 (3)形成积极的策略体验。不能满足于学生对“策略”一词的理解,不能把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目标,而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策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有趣的故事《曹冲称象》引入教学,使学生感受策略的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初步体会“转化”的策略。其次,通过唤醒学生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已有经验,引入“转化”策略的学习,做好教学的衔接与迁移,这样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又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彼此互助,共同完成“转化”策略的探究,师生进行小组评价。及时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体会“转化”策略的广泛应用,形成积极应用策略的情感,引导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中间插入《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使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想到合理的转化方法。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进一步完善新的认知结构。最后,以《爱迪生要助手计算灯泡的体积》的故事收尾,再掀学习高潮。通过应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转化”策略的理解,进一步体验“转化”策 略的价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