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输液车间设计浅论

塑料瓶输液车间设计浅论
塑料瓶输液车间设计浅论

塑料瓶输液车间设计浅论

我国自从天津大冢公司80年代引进第一条塑瓶生产线开始,塑料包装输液就开始了正规的工业化生产。塑料包装输液生产既是输液包装的一场革命,亦是输液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一场革命,其引进及消化吸收过程已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输液生产的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塑料包装输液在已引进企业普遍取得技术和市场的成功后,相信会有大发展。在包装形式和包装材料上,肯定会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不管是塑瓶还是软袋,不管是何种材料,都会有其相应的市场。根据塑料瓶装输液的特点和从国内市场与生产技术现状出发,综合对比我国目前以发展PP塑料瓶装输液更适宜。

塑料瓶装输液的特点有:

优点:

1.塑瓶为高分子聚合物,化学稳定性好,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干扰因素少,易于控制。灌入药液后无溶出物,不掉屑,不会造成药液变质。

2.原材料国产化率高,加工设备可实现国产化,生产成本低。全封闭药液不与胶塞接触。

3.制瓶、灌封在洁净区内完成,避免中间污染。不用洗瓶、省水,为一次性包装,不能重复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4.瓶轻、不易碎,但有一定坠落高度限制。塑料瓶可稍变形,比玻瓶污染减少。

缺点:

1.仍属于固定容积式包装、输注药液时需用气针,不能加压输液。有一定的透气性、透水性,不适合灌装氨基酸类大输液。

2.一般塑瓶透明度差,不利灯检。

3.瓶中有空气,输液不当会产生气栓。对氧敏感的药液要充氮气保护。

4.高温灭菌瓶会变形,只能用中低温灭菌(106℃<FONT<117℃)

建造塑料瓶输液车间在国内大范围展开还刚开始不久,进行此类车间的设计是国内多数医药设计单位的新课题,这里谈一谈我在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设备方面:

塑料瓶输液生产线包含的主要设备有制瓶机,灌封线,配液罐,灭菌柜,检漏、灯检、贴签包装线等。

1、制瓶设备:

(1)制瓶原理与生产方法简介:

塑料瓶输液生产线与玻璃瓶输液生产线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塑料瓶制瓶机设备。

塑料瓶一般由输液厂自己制造,减少了污染和制造成本,材质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其制造工艺大致经过原料混合、熔融、注射或挤出、吹塑后处理,冷却、检查、边角料粉碎再利用等步骤。塑料瓶成型方式可分为双轴延伸吹塑、中空成型、注射延伸吹塑成型三种方法。

吹塑成型是中空容器的主要成型方法。主要通过将热塑性材料挤出或注射成管状型坯(预备成型),然后用模具将型环夹紧并通过模具内部的压缩空气喷咀向

型坯中吹入压缩空气,制成中空体并冷却固化。其工艺有中空吹塑成型或热型坯成型;注吹成型;冷型坯吹塑成型等。注射成型是由注射成型机将溶融状态的树

脂定量注射到膜腔间,冷却后取出。注射延伸吹塑成型(简称一步法)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制瓶的透明度较好,产量也较大些,并且不产生边角料,只不过国内的现有样机运行情况均不理想。至于制瓶、灌装、封口(无盖)的“三合一”输液瓶设备占地面积小、效率高,可是也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透明度差、不均匀。一步法和“三合一”法的设备目前还只能依靠进口。

双轴延伸吹塑(简称二步法)、中空成型(简称挤吹法)的主要原理区别在于二步法使用注塑机制成瓶胚,在冷型坯内由热空气吹塑成型;而挤吹法是先制成管材,再用热型坯压制成型。广东克虏伯等公司的设备可以将制管材、压制成型、切割边角料等工序在一台机器里完成,但制瓶的透明度相对较差。而二步法设备必须先在注塑机上制瓶胚,对型坯进行二次吹热前需要对型坯进行冷却,而且冷却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成型后塑料瓶的透明性,因此整套设备占地面积较大。

(2)设备选择与布局安排:

选择什么样的制瓶设备,如何布局是设计塑瓶输液车间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内的制瓶机大致有几种:进口一步法注-拉-吹制瓶成型一体机,进口制瓶、灌装、封口(无盖)的“三合一”塑瓶输液生产设备,挤吹法中空成型机,二步法瓶胚双向拉伸成型机。从先进性上看当然是一步法注射延伸吹塑成型设备更好,但进口设备价格、到货期、考察、技术服务等诸多方面均很不理想,想大规模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国内新上的制瓶线多选用挤吹和二步法,挤吹设备占地面积较小生产效率也高,但出瓶的透明度要差于二步法设备。

一步法和挤吹法设备布局相对简单,主要是根据所选设备的特点,结合规范进行平面设计。二步法设备设计布局相对较难,不仅在于设备占地面积的如何有效利用,还要考虑好两步工序与灌装机器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及瓶胚存放环节的处理方法。(鉴于各药厂的技术保密性,不便提供说明图纸)我个人认为将制胚、制瓶、灌装、封口连接成线是设计的最佳选择,也是设备生产企业的攻关课题。这样做能使生产布局流畅,便捷物流管理,面积利用率增加,减少瓶胚污染几率。

设计布局的另一个难题是:随着塑瓶输液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条生产线已不能满足要求,如何把几条一样工艺或不一样工艺的生产线柔和到一个车间里,需要设计院各专业、生产企业、设备制造厂家几方共同想方设法。

2、灌装、封口设备:

制瓶后的灌装、封口设备,主要有进口和改装两种情况。从各企业使用看,进口设备也不是非常理想,所以才有厂家选择“三合一”生产线。目前国内用得相对较好的是衡阳千山的灌封设备。其工作原理为:塑瓶由进瓶机构推入定位卡子,定位卡子固定于链条上,链条作间歇运动,塑瓶由链条带动,依次完成空瓶真空检漏、离子空气吹吸洗瓶、充氮、灌装、理盖、加热、焊盖封口和出瓶等工序。

此外,也有厂家采用加丁基胶塞、铝铂封口轧盖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灌装设备可以从老的玻璃瓶输液灌装线设备改装而来,也可在新的塑瓶灌封设备后加塞盖轧盖设备改装。因为这种方法的设备造价要低得多,上海、湖南均有设备厂在制做,甚至有的输液厂自己也在改装。不管采用何种灌封技术,设计都要从洗、灌、封三个关键环节入手,把握技术要领,调配各设备间的生产能力,选择合适配置方法,保证产品质量是对企业的基本要求。

灌封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塞盖,以及如何处理如何上盖如何封口。一般说来,采用内外盖、和塞组合焊盖封口技术的产品档次要稍高一些,但如果焊盖技术如

果处理不好,出的产品盖口会非常难看。采用加丁基胶塞、铝铂封口轧盖技术,方法虽然比较原始,但很实用,在焊盖技术没有完全掌握或考虑焊盖设备太贵的时候,有些输液厂倒很青睐这种做法。

3、浓稀配罐系统和灭菌设备:

浓稀配罐、药液输送泵、过滤装置和大输液水浴灭菌柜,是大输液车间最常见的设备。应用于塑料瓶输液生产,不同点在:塑瓶灌装温度不可太高,稀配罐要通冷却水降温,配好的药液要尽快灌装完毕;同时灌装设备的生产能力不是很大,如果选择交替灌装方式,浓稀配罐的容积不宜太大。

水浴灭菌柜的技术要求是如何解决塑瓶输液灭菌温度不能过高的问题,及根据塑料瓶的体积形状修改柜体容腔和车架、托盘。近几年国内已有两三家灭菌柜生产厂在塑瓶输液灭菌方面做得很出色了。此外,塑料瓶不象玻璃瓶易破碎,而且有的灌装机还可以发现坏瓶不灌,所以灌装下瓶到灭菌,再到灯检、包装上瓶,采用地轨运输是可行的。

4、检漏、灯检、贴签包装线:

检漏是软包装输液生产共有的难题,即使国外最先进的检漏设备也存在一些缺陷或某种不合理地方。

塑料瓶透明度较差,尤其是灭菌后的透明度下降是肯定的,灯检的难度大速度就慢,灯检房间的长度面积和瓶子的上台位置,设计时也在考虑之内。

不干胶贴签机、上环或上钩机器

、塑封装盒机国内能够买到,上环或上钩机器也可以加工订做,只要设备线路排好就问题不大了。

二、生产车间人工环境方面:

1、洁净级别的确定:

大容量注射剂灌、封、稀配的生产级别为一万级,灌封加局部百级层流,是GMP明确规定的。随着产品档次的提高,优质医药原料的使用及密闭配液系统的应用,许多厂减少了调碳工序,将浓配工序也设置成一万级。由于浓配工序本来所占面积就小,这样做显然是受欢迎的。洁净级别设计的难点在于制瓶工序的环境选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第十六条(四)规定:生产Ⅰ类药包材产品,须同时具备与所包装药品生产相同的洁净度条件,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查合格。(Ⅰ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且直接使用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从上面理解,制瓶与灌装生产应为相同级别,即一万级。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则谈到大输液内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环境为一万级,就是说只要在一万级下清洗处理合格,制瓶可以设在十万级区。

将制瓶工序放在一万级区,无非是级别提高,能耗增加,万级区面积扩大,管理难度加大。但从整个生产车间布局来看却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是单条生产线的设计,我建议不妨使用同一级别;如果是多条生产线的设计,那就要综合考虑了。

2、净化空调方案设计与空调运行管理:

生产工艺方案的设计必须和净化空调方案的设计密切配合,选择什么样的工艺方案、工艺布局或工艺设备,从一开始就要结合净化空调的设计。例如,根据设备间的生产能力的不同,需调整生产班次,净化空调就必须能依照要求,调整送回风管路的开关和风量大小,如果这样的要求较高,就需要设计空调自控装置,否则生产将出现麻烦或运行成本增加。还有制瓶设备的发热量一般很大,就需要考虑有设备自净风装置,从吊顶内进风,设备自带净风设施,

热风集中排出车间,减少向洁净室散热。

如果是多条生产线,空调设计就更复杂了。首先要考虑制瓶工序是否集中设置,还要考虑各生产线交替运行的情况等等。所以说空调运行管理方面是特别重要的,设计时就要安排周到。

三、有利于生产管理方面

车间设计不能脱离于生产管理之外,每一步工作都必须结合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优化布局,方便生产任务的调度,简便物流输送,理顺人员的进出操作路线。

1、生产线的平面布局设计:

大输液生产线涉及布局的最主要特点

是整条设备生产线的路线很长(塑瓶输液有制瓶工序,生产线更长),而且尽量要求从头到尾连接成自动输送线,一般避免从中间断开。设计中就要多动脑筋,把这条“长龙”在确定的位置上排得顺畅协调,还要不影响物料输送,方便人员进入。相对来说,塑瓶输液生产线的设计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多条生产线的组合设计就更加困难了。

2、生产任务的调度:

输液生产企业的生产品种、生产规格、生产产量千差万别,更换品种规格、调节产量等要求,在设计中就要考虑进去。设备之间的生产能力如何匹配、如何协调,生产中浓稀配液罐的交替配液交替送灌,同一生产线单台设备关停对生产管理的障碍,同一洁净区域多条生产线的交替运行情况。只有把涉及生产调度的种种情况联系到设计中去,才能方便企业将车间利用率发挥出来,生产效益才明显。当然也不必生搬硬套,过分强求一定要每个地方都布置得非常高明,关键是每一步骤每一工序都有合适的处理办法,合理是最重要的。

3、物料、产品的运输:

塑瓶输液车间的物料、产品运输在方式上有两种:一是间歇方式,通过传递窗或缓冲间,软包装人工运输;二是连续方式,通过传送带或轨道,机械运输。第一种运输方式决定设计要考虑到生产线洁净区内外的进出线路应相对集中,送入的原辅料、塑料粒子、塞子盖子等尽量从一个或位置相近外清间进入,进入后的路线应尽量缩短从而减少污染的几率,输送也能够快捷。第二种运输方式决定设计传送带或轨道的安排形式时要学习自动物流系统的原理特点,把设备位置调到最合适的地方。

4、人进与人净系统的安排:

工作人员进出生产工段的在设计塑瓶输液车间时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其一是线路问题,因塑瓶输液车间的特点是工序比较多而且有点分散,人员进出不同工段的线路就有长有短。虽然现在不太要求人流路线必须完全避开物流、也不太要求去非洁净区的人流是否较远,但是设计中仍然要考虑人流线路与物流关系的合理性及非洁净区人员的方便性。减少人员在工作中的往返,以及避免人物流有污染的交差,却是设计工作中必须做到的。

其二是洁净区更衣间的设置问题,这里主要谈谈多条塑瓶输液生产线的组合车间人净系统设置,至于进入的更衣程序就不多提了。从生产管理角度人净系统要设置集中较好,但塑瓶输液生产工序之间要求有差异,不同生产线和制瓶工序空调系统又有相对独立的设置要求,人净系统的集中设置就存在困难。如死板地把人净系统集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或弄出不合适的多

余建筑构造。我个人认为,不同配液、灌封生产线各设一套人净,制

瓶再设一套人净,并没有什么不可,因为这样做了以后起码生产调度要方便些。当然如果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人净系统的分散,也是非常值得商讨借鉴的。

厂区设计方案总平面布置图

两座450m3高炉工艺布置设计的体会 摘要对厂区内高炉、烧结、铸铁机及炼钢等工艺布置规划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认为采用皮带上料,导轨运输铁水罐, 关键词高炉工艺布置设计 随着炮声从耳边想过,巷道一点一点开拓,不知不觉中,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或许一年的时光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对于人的整个生命来说也只不过是短暂的几十分之一,不应该太过留恋。但是,这一年对于我这个刚刚走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可以用"意义非凡"四字来概括。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为一个技术员的艰辛和快乐,要成为一个好的技术员的痛苦和压力。在这异国他乡,我把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倾注于工作中,把汗水洒在每一个不起眼的工作场面上。转身回顾这段时间,有过多少艰辛苦闷,有过多少寂寞孤独;也曾彷徨,也曾迷惘。而今再回首,如摩洛哥的天空,风轻云淡。这时正如张小娴所说,人生过渡时百般艰难,有一天蓦然回首已飞越千山。在工作当中,各位师傅孜孜不倦的指导,把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各位领导亲切的关怀,使我有过多少感动和欣慰。这将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和最温馨的回忆。 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的工作体会,总的来说,收获不小,感触良多。 首先我非常感激我的前辈们无私的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知识和经验。来到东茂矿业有限公司的这段日子里,在段工的的协助下绘

制东茂矿业有限公司的总平面布置图。面对自己从没有接触过的高炉工程,我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干嘛,自己该干嘛。我清楚的记得是段工给我讲述了一遍,让我初步明白了平面布置图是怎么一回事,是如何摆放布置的。就像小的时候拼积木一样,把它们一块一块拼在总平面图上。也让我对钢铁企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及它的结构布置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使得我在今后的布置图上有了不小的帮助。但毕竟是第一次真正做设计,我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在工作中慢慢的积累下,遇到困难在领导指导帮助下,让我了解每一块的作用,使我受益匪浅,也算是我工作中的一笔财富。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把时间都专注在布置总平面图上,一次次的移动复制,一次次的修改,我都记不起修改过多少次了!正是这一次次的修改,让我明白:“事无巨细,必尽全力”,不论大事小事,每多做一件事必然会学到一些知识,必然会积累经验。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向别人讨教。一些老师傅的经验丰富,分析问题往往一针见血,常常能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或几个手势就能让我明白,这些非常值得我学习和领会,他们的丰富经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就是我学习的源泉,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学习,我各个方面能力得到了不小的提高,这也是我最欣慰的地方。 作为刚刚从事设计工作,没有经验,有很多的问题我都不懂。所以我就抱着不懂就要问的心态,虚心向每一位前辈请教,而大家

500mL大输液车间生产工艺解析

目录 1 前言..............................................................................1.1 输液剂概念 (1) 1.1.1 输液剂的定义 (1) 1.1.2 输液剂的特点 (1) 1.1.3 输液剂的质量要求 (1) 1.1.4 输液剂的应用 (2) 1.2 输液剂生产工艺 (2) 1.3 设计任务 (2) 1.3.1 设计药品 (2) 1.3.2 设计任务简介 (3) 2 右旋糖酐70葡萄糖注射液简介 (3) 2.1 处方组成 (3) 2.2 药理作用 (4) 3 工艺流程设计 (4) 3.1 工艺流程简图 (5) 3.2 工艺流程论证 (7) 4 工艺计算 (13) 4.1 计算基准 (13) 4.2 物料衡算 (13) 5 定型设备选择 (14) 5.1 选择设备型号、规格、数量 (14) 5.1.1 BSY50/500型玻璃瓶大输液生产线 (14) 5.1.2 QG180型启盖机 (15) 5.1.3 QJW6型外洗机 (15) 5.1.4 QJB24(16)型超声波洗瓶机 (16) 5.1.5 GFA1型灌封机 (16) 5.1.6 上瓶机、卸瓶机、灯检机、贴签机 (17) 6 车间GMP设计要求 (20) 6.1 GMP简述 (20) 6.2 车间GMP设计要求 (20) 6.2.1 大输液生产车间设计一般性要求 (21) 7 车间工艺设计 (21) 7.1 生产工艺流程图 (21) 8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1 前言 1.1 输液剂概述 1.1.1 输液剂的定义 输液(infusion solution)是通过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它不仅可以补充必要的营养、热能和水分,以维持体内水、盐(电解质〕的平衡,而且对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和治疗休克,调节酸碱平衡,稀释和排泄毒素,经静脉滴注给药等均有重要作用。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的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 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例如:生理盐水, 等渗葡萄糖注射液, 水解蛋白注射液及右旋糖酐注射液等。近年又出现了治疗行输液。由于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进入血液的,故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亦与小针注射剂有一定差异。 1.1.2 输液剂的特点 输液剂能够补充营养、热量和水分,纠正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维持血容量以防治休克;调节体液酸碱平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解毒,用以稀释毒素、促使毒物排泄;抗生素、强心药、升压药等多种注射液加入输液剂中静脉滴注,起效迅速,疗效好,且可避免高浓度药液静脉推注对血管的刺激。 1.1.3 输液剂的质量要求 除应符合注射剂一般要求外,尚有下列特殊要求:①应具有适宜的渗透压,等渗或略高渗;②输液的pH值力求接近人体血液的pH值;③应无毒副作用,输入体内不会引起血象的异常变化,不损害肝、肾等脏器,某些输液还要求无致

年产9000万瓶氨基酸大输液生产车间工业设计

以下是俺有的论文题目,扣扣:1447781645.你懂的! 论文目录: 年产9000万瓶氨基酸大输液生产车间工业设计 年产7万吨11度淡色啤酒厂糖化车间设计(主体设备:煮沸锅) 年产8万吨10°黑色啤酒厂发酵车间工艺初步设计 年产8万吨淡色9°啤酒厂发酵车间发酵罐设计 年产10万吨9°淡色啤酒厂发酵车间工艺初步设计 年产10万吨10°P啤酒厂糖化车间设计(主体:糖化锅) 年产10万吨10°淡色啤酒厂糖化车间工艺初步设计 年产20万吨a-淀粉酶设计糖化酶工厂设计 年产100吨四环素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600吨青霉素钠发酵车间设计 年产9000万瓶氨基酸大输液生产车间工业设计定稿版 年产量200吨穿心莲内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一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日产200吨麦芽糖 十五万吨α-中温淀粉酶 年产10万吨9°P淡色啤酒厂发酵车间设计 年产200万只卤蛋制品加工厂设计 年产4500t青霉素G钠 宜宾芽菜中优势菌群的分离纯化 糟醅中酒精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研究 Burkholderia sp.WGB静息细胞体系转化茴脑产茴香醛的条件研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超声—酶法结合提取花生粕多糖 低聚异麦芽糖高产菌株的筛选 固定化黑曲霉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的复合载体选择 木聚糖酶的分离和发酵 微波-亚硝酸钠复合诱变无色高产黄原胶菌株 纤溶酶提取方法研究 植物乳酸菌高密度发酵技术的研究 紫外线-亚硝酸钠复合诱变高产黄原胶菌株 小麦为原料的固态法白酒发酵及正丙醇等含量的 微生物肥料课题研究 耐高温酒精酵母菌的驯化及诱变育种 拮抗性放线菌的分离和筛选 酵母菌降解养殖水体中氨氮特性的研究 不同酵母菌株的液态法白酒发酵及正丙醇等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白灵菇的液体菌种培养研究及无土栽培 香菇菌液体发酵啤酒糟 从土壤中筛选二羟基丙酮产生菌 巧克力工厂设计 酒精蒸煮车间设计 年产18万吨乳酸菌饮料厂生产车间的设计 胸腺素发酵工厂初步设计 日产300万片剂GMP车间规范设计 啤酒发酵代谢产物双乙酰

车间平面布置图

车间平面布置图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目的与重要性 1、目的:对厂房的配置和设备的排列作出合理的安排,并决定车间、工段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建筑结构型式,以及各车间之间与工段之间的相互联系。 2、重要性:是工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整个车间的命运。 3、依据: ①生产工艺流程图;

②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的数量及性质;三废的数量及处理方法; ③设备资料,包括设备外形尺寸、重量。支撑形式、保温情况极其操作条件,设备一览表等; ④公用系统用量,供排水、供电、供热、冷冻、压缩空气、外管资料等; ⑤土建资料和劳动安全、防火、防爆资料; ⑥车间组织及定员资料;

⑦厂区总平面布置,包括本车间与其它生产车间、辅助车间、生活设施的相互联系,厂内人流物流的情况与数量; ⑧有关布置方面的一些规范资料。 4、组成: ①工厂组成: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仓库和堆场部分、三废治理部分、厂前区行政福利部分。 ②工厂生产车间的内部组成:

生产、辅助、生活等三部分; 生产部分:原料工段、生产工段、成品工段、回收工段等; 辅助部分:通风空调室、变电配电室、车间化验室、控制室等; 生活行政部分:其中包括车间办公室、会议室、更衣室、休息室、浴室以及厕所等。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与内容

1、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投资、操作维修方便、设备排列简洁、紧凑、整齐、美观。 (1)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原则 (2)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操作要求的原则 ①每一个设备要考虑一定的位置。

②设备布置应考虑为操作工人能管理多台设备或多种设备创造条件。 ③设备布置不宜过挤或过松,宜尽量对称紧凑,排列整齐,充分利用空间。 ④要考虑相同设备或相似设备互相使用的可能性和方便性 ⑤设备的自动测量仪表要集中控制,阀门控制集中,便于工人操作。 (3)车间布置应符合设备安装、检修要求的原则 ①根据设备大小及结构,考虑设备安装、检修及拆卸所需要的空间和

年产1000万瓶250ml大输液车间工艺设计

*****大学 年产1000万瓶250ml大输液车间工艺设计 专业:********** 班级: ********** 学号:**********

姓名:* * * 指导教师:* * *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一日 目录 一、前言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1.1 注射剂概述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1.2 大输液生产工艺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二、葡萄糖大输液简介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2.1 葡萄糖处方组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2.2 葡萄糖药理作用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三、工艺流程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3.1 工艺流程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3.2 工艺流程说明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四、工艺计算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4.1 设计依据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4.2 物料衡算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五、定型设备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5.1 全套生产线概述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5.2设备一览表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0) 六、车间GMP设计要求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1) 6.1大输液车间GMP要求22222222222222222222222(11)综述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2)参考文献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3)

注射剂生产车间工程设计

注射剂生产车间工程设计 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车间GMP设计 (1)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灌封、灭菌、质检、包装等步骤,按工艺设备的不同型式可分为单机生产工艺和联动机组生产工艺两种,其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见图A B)。

关于水针各单机设备和联动机组设备的具体内容详见前。 (2)按照GMP的规定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环境分为三个区域:一般生产区、10万级洁净区、1万级洁净区。一般生产区包括安瓿外清处理、半成品的灭菌检漏、异物检查、印包等;10万级洁净区包括物料称量、浓配、质检、安瓿的洗烘、工作服的洗涤等;1万级洁净区包括稀配、灌封,且灌封机自带局部100级层流。洁净级别高的区域相对于洁净级别低的区域要保持5~10Pa的正压差。如工艺无特殊要求,一般洁净区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各工序需安装紫外线灯。 (3)车间设计要贯彻人、物流分开的原则。人员在进入各个级别的生产车间时,要先更衣,不同级别的生产区需有相应级别的更衣净化措施。生产区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布置,各个级别相同的生产区相对集中,洁净级别不同的房间相互联系中设立传递窗或缓冲间,使物料传递路线尽量短捷、顺畅。物流路线的一条线是原辅料,物料经过外清处理,进行浓配、稀配;另一条线是安瓿瓶,安瓿经过外清处理后,进入洗灌封联动线清洗、烘干.两条线汇聚于灌封工序。灌封后的安瓿再经过灭菌、检漏、擦瓶、异物检查,最后外包成整个生 产过程。具体进出水针车间的人流、物流路线(见图)所示。

(4)辅助用房的合理设置是制剂车间GMP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厂房内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域,且尽可能靠近与其联系的生产区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混杂与污染。存放区域内应安排待验区、合格品区和不合格品区;贮料称量室,并且要有利于包括空调风管在内的公用管线的布置。 (5)水针生产车间内地面一般做耐清洗的环氧自流坪地面,隔墙采用轻质彩钢板,墙与墙、墙与地面、墙与吊顶之间接缝处采用圆弧角处理,不得留有死角。 (6)水针生产车间需要排热、排湿房间有浓配间、稀配间、工具清洗间、灭菌间、洗瓶间、洁具室等,灭菌检漏需考虑通风。公用工程包括给排水、供气、供热、强弱电、制冷通风、采暖等专业设汁应符合GMP原则。 车间设计举例图 车间设计举例图是水针生产联动机组工艺车间布置图采用浓配加稀配的配料方式,具体布置(见图)。

车间平面图制作指导书

1. 目的使所编制的平面图达到统一化、规范化,以文件的形式明确生产车间的整体布局, 特别是生产车间生产过程流程的安排及物流情况,方便生产的布置、组织及管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生产车间平面图的编制 3. 定义 车间平面图:即与产品的装配、加工过程直接相关的生产车间的生产过程平面布置图。 4. 职责 职责内容责任部门 生产部、质量部车间平面图的规划布置生产部车间平面图的编制、修订 生产部车间平面图的实施 5. 程序细则编制车间平面图的目的5.1 将整个生产车间的布局以文件的形式给予明确。(1)合理地利用空间组织生产,减少空间的浪费及不必要的空间占用。(2) )减少在制品不必要的运输和存储时间,保证物流的有序流动。(3合理地布置部门、车间(包括生产流水线、在制品临时存放区、通道、 4()安全设施等等)、仓库等,以方便生产及管理。车间平面图的编制5.2 车间平面布置图的编制由生产部在生产过程流程图编制完成并评审通过后 1()编制,生产部、质量部等部门协助生产部完成。 根据工艺过程流程并结合工厂现有的生产空间和相类似产品生产的车间平 2()面布置图,将实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以平面图的形式给予明确。 车间平面图中,生产过程的安排,必须有利于各零部件生产线与装配线之3() 间的衔接,有利于各相关生产工序之间的衔接和在制品的合理流动,有利. 于缩短原材料及在制品、半成品的暂存时间,有利于缩短实现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并能有效地利用空间组织生产。 (4)车间平面图中,应力求组织好与生产现现场有直接关系的职能部门及人员与生产现场间的位置关系,以便对现场进行管理和提供帮助。 (5)车间平面图以平面图的形式,用图形、符号、语言等描绘出车间平面布置图,各种设施应尽可能用通用符号表示。 (6)车间平面布置图中,应标明各条生产线及生产线上的工位名称以及重要的机器设备名称、在制品临时存放区、原材料临时存放区、不良品废品临时存放区、通道、安全设施等等。 5.3 车间平面图的修改

大输液基本的知识2018年

输液车间培训资料 ——药品基础知识及大容量注射液(大输液)生产工艺药品的定义:它是用于预防(疫苗)、治疗(对症下药)、诊断人体疾病(诊断试剂辅助疾病的诊断),有目的地调节人体机能(平时补充的微量元素)并规定有适应症(对症下药)、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举例说明:镇痛药物杜冷丁,吗啡)。它是一种特殊商品,正因为它的特殊性,所以它的生产、销售、使用都有特殊的要求。c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就是药品行业的生产规范。 输液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流程:公用系统(司炉岗位,空压系统,空调系统,水处理系统)-配制岗位(产品内在质量的核心所在)-灌封岗位(产品外观质量的核心,同时也会影响产品内在质量-灌装部分的暴露)-装车岗位(复核产品外观质量)-灭菌岗位(最终灭菌药品,保险措施-药品在配制和灌装过程中的污染)-包装岗位(产品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翻箱岗位(最后一个岗位)一、概述 注射剂:通过,肌肉注射,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直接直接进入人体血液系统,不经过肝脏的代谢,分为大容量注射剂(大于50ml)和小容量注射剂(小于50ml)。 大容量注射剂(大输液)的定义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是注射剂的一个分支。 (一)输液种类 1、电解质输液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N.S, COM-NS,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2、营养输液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剂输液(GS) 3、胶体输液胶体输液有多糖、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等(右旋20 或右旋40) 4、治疗性输液:抗生素,抗病毒(乳酸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注射液, 甲硝唑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等) (二)输液的质量要求 由于输液是经静脉直接输入人体内部,因此必须确保输液质量,其质量要求有: 1.安全性:不能引起对组织刺激或发生毒性反应,必须经过必要的动物实验,确保使用安全。 2.稳定性;输液系水溶液,从制造到使用要经过一段时间,故要求具有必要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确保产品在贮存期内安全有效。 3.无菌:输液成品中不应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必须达到药典无菌检查的要求。染菌输液引起脓毒症、败血病、内毒素中毒甚至死亡。 4.无热原:无热原是注射剂的重要质量指标,须进行热原检查。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致热能力强,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霉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含热原的输液注入人体,使人体发冷、寒战、体温升高、身痛、出汗、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昏迷、虚脱,甚至生命危险。 热原组成: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内毒素由磷脂、脂多糖、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热原检查的方法:家兔法(家兔对热原的反应和人对热原反应相同),费时长,操作繁琐,鲎试验法:(体外热原试验)鲎的变形细胞溶解物与内毒素之间的胶凝反应。鲎试验法比家兔法灵敏十倍。操作简单,实

大输液生产工艺流程

一、制水岗位 (一) 准备与清场 1、操作者着一般区工作服,准备好检测试剂。 2、按清场记录要求清场,由质监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操作。 (二) 电渗析器操作 1、开机程序: (1)先排尽饮用水污水,开F4、7、8、9、10,开滤过饮用水泵并同时缓开浓淡,极水阀(F1、F3、F2),使流量浓淡水为500L/h,极水80L/h; (2)开整流器:选择正反向电极,逐步升高电压至120~140V; (3)测淡水水质,合格后调整阀门(正向时开F6关F7,负向时开F4关F5) 将淡水导入淡水箱。 2、停机程序: (1)调整阀门(正向时开F7关F6,负向时开F4关F5)依次将电压转向开关调至零。 (2) 关闭整流器, 继续通水3~4min后关泵及阀门。 3、倒换电极: (1)应定期倒换电极,以防结垢; (2)调整阀门(正向开F7关F6,负向时开F4关F5)调节电压至零,调整流量(淡、浓)继续通水2~3min,按倒相钮,逐步升高电压到操作值; (3)测淡水水质合格后,方可将淡水导入淡水池。 4、化学清洗: (1)视情况每月一次,以免影响生产; (2)切断整流器电源,以2%的盐酸打入浓淡极室箱循环约2h; (3)待pH值稳定后,于用饮用水冲洗至与饮用水相近的pH值时方可运行。 (4)某些情况必须用2%NaOH进行清洗。 5、运行注意点 (1)开机应先通水后通电,停机应停电后停水; (2)开停机时应同时缓开、闭浓淡、极水阀,使浓淡水压平衡上升且高于极水压0.01~0.02mpa,但不得超过0.3mpa。 (3)操作者应常巡视,及时调整水压、流量、电压,并按时行水质检查,认

真填写操作记录。 (三)复床加混床树脂操作 1、制水 (1)开车:依次开交换柱F3、2、6、10、23后,开淡水泵,检验水质合格后,关F23、开F12 导入纯水箱。 (2)停车:关闭水泵,关F3、2、6、10、12。 2、再生再生前应配好5%的Hcl和NaOH。 (一)阳柱再生 (1)反洗:开F24、4、19及排水帽后,启动淡水泵,待树脂松散后,关闭泵及F24、4、19排水帽。 (2)加酸:开F15、22、3、2、19、18后启动酸泵,调节F1至排出液pH值为1时,关闭泵及所开阀门浸泡2h。 (3)冲酸:开F24、3、2、18、19用电渗析水冲至pH为7。 (二)阴柱再生 (1)反洗:开F24、4、20、18及排水帽后启动淡水泵,待树脂松散后关泵及所开阀门。 (2)加碱:开F14、22、3、7、20后动碱泵调节F5至排出水pH为14 时关泵及阀门,浸泡2h。 (3)冲碱:开F24、3、7、20、18用电渗析水冲至pH为7。 (三)混柱再生 (1)反洗分层:配好10%的Nacl液后,开F4、21及排水帽及启动淡水泵,至阴阳树脂分层后,关闭泵及所开阀门。 (2)加碱:开F14、22、3、7、20启动碱泵,等流出液pH为14时,关泵及所开阀门,浸泡2H。 (3)冲碱:开F24、3、11、21、18,启动淡水泵用淡水洗至pH为7,关泵及所开阀门。 (4)加酸:开F15、22、21、23启动酸泵,细心调节流量,开F24使酸液由此流出。 (5)冲酸:开F24、3、11、21、18用淡水洗至pH为7。

大输液车间灭菌工序QA试题

大输液车间灭菌工序 QA试题 姓名:日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4分; (一)法规: 1.最终灭菌产品中的微生物存活概率不得高于_____。 2.采用______灭菌方法进行最终灭菌的,通常标准灭菌时间应当大于_____分钟。 3.灭菌工艺必须与____________相一致。 4.应当定期对灭菌工艺的有效性进行再验证(每年至少___次)。 (二)实操: 5.灭菌程序:灭菌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灭菌结束。 6.往灭菌腔室里注水的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标准。 7.委托产品灭菌温度为_____,灭菌时间为_____; 本厂产品灭菌温度为_____,灭菌时间为_____。 8.灭菌冷却阶段降温设定值塑瓶为____℃,可立袋为____℃。 9.排水阶段,第一次排气时的温度设定值为_____℃。 10.加热换热器为____式换热器,冷却换热器为____式换热器。 11.灭菌柜內共有____个温度探头。 (三)原理: 12.通常选用___________作为灭菌用生物指示剂。 13.D值的单位是____,D值越大,说明微生物的死亡速率越_____。 14.Z值的单位是____,Z值越大,说明微生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越_____。 15.标准灭菌时间F0:一定灭菌温度产生的灭菌效果与____℃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灭菌车标识牌应该注明哪些内容? 2.请根据无菌保证水平(SAL)的计算公式:lgSAL=lgN0-F0/D,简要指出影响SAL的因素。

年产2000万瓶大输液葡萄糖注射液车间GMP工艺设

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 题目:年产2000万支大容量注射剂(100、250、500ml) 玻璃生产车间设计 中医药学院学院: 药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化工制药)年级:09 级组别:第十二组 组长:廖勇 侯迪、李邦、赵源、彭正刚、杨炜龙、员:组

王俊翔、郭舜、赵辉 指导教师:红刘刘雪梅 绩:成 日28月5年2012. 年产2000万支大容量注射剂(100、250、500ml)玻璃生产车间设计分工明细 前言第一章廖勇: 第二章工艺设计与说明物料衡算第三章 设计的总体布置、排版与致谢附图 热量衡算第四章侯迪: 设备选型第五章彭正刚: 第六章车间布置设计赵源: 第七章质量控制标准李邦、杨炜龙: 王俊翔:第八章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三废”处理及其综合利用郭舜、赵辉:第九章 年产2000万瓶玻璃大输液车间设计 摘要:本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玻璃瓶大输液的概述与设计依据,工艺流程选择与流程设计,全流程物料衡算,设备设计计算与选型,车间布置设计,劳动保护,工程经济和安全生产。对玻璃瓶输液的各种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进行了比较,介绍玻璃瓶输液生产车间平面布局方式,并提出了玻璃输液生产车间设计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玻璃瓶大输液;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设计 Design of a Glass Bottle Infusion Workshop with Annual Production of 20,000 thousand Abstract: The design include an overview of glass bottle infusion and design basis, process selection and process design, the whole process material balance, equipment design calculations and selection, plant layout design, labor protection, engineering, economy and safety.Glass bottles for infusion of various processes and production equipment were compared, introducing glass bottle

年产5200万瓶大输液葡萄糖注射液车间GMP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5300万瓶大输液(葡萄糖注射液)车间GMP工艺设计 院系:制药工程系 专业班级:制药工程07-1班 学号: 2 0 0 7 1 3 2 8 6 学生姓名:张世平 指导教师:江章应 2011年1 月6 日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学号 6 学生姓名张世平专业(班级)制药工程07-1班设计题目年产5300万瓶大输液(葡萄糖注射液)车间GMP工艺设计设 技术参数计(1)年工作日255天。 (2)生产班制一天两班,按每班6h生产计。(3)产品规格500ml/瓶,玻璃瓶。 设计要求(1)根据上述条件设计一条完整的GMP生产线,写出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完成相关的附图。 (2)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工艺操作参数和计算公式,计算准确。(3)设计计算说明书书写规范,文字准确简练,图标清晰规范。(4)设备主要技术参数符合国家标准。 (5)前言、后记及参考文献。 工 作 量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GMP工艺流程图一份。 工作计划设计时间二周 2010年12月27日—布置设计任务; 12月28日至12月31日)—完成设计方案的选定和初步设计计算;2011年1月4日至1月7日—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抄写及绘图、装订。 参考资料《制药工艺给水系统》、《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药厂反应工程与车间设计》等 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 2010年12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1 简介 大输液为大容量注射剂,是我国医药行业五大类重要制剂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十多年来,输液剂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国经批准上市的新品种达100余种;输液产量从1990年的6.34亿瓶增加到2003年的35亿瓶,输液剂的种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一步满足了临床治疗的需要。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 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由于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进入血液的,故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等亦与小针注射剂有一定差异。 1.2 输液的分类及临床用途 1.电解质输液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 2.营养输液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营养输液有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输液等。糖类输液中最常用的为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输液与脂肪乳输液将在后面专门论述。 3.胶体输液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胶体输液有多糖类、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类等,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1.3 输液的质量要求 1、在无菌、澄明度及无热源这三项,应更加特别注意,它们也是输液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主要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