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的意象美

李白诗词的意象美
李白诗词的意象美

李白诗词的意象美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歌的天空中,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星。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也是最为伟大的几个诗人之一。

他那豪放不羁的个性,排山倒海的气势,出神入化的想象,生动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片雄奇瑰丽、五彩缤纷的诗境,使他成为继屈原之后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继承了屈原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更是以自己诗歌中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使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优良传统获得进一步发展,达到前无古人、难乎为继的高度。李诗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多层次多方位的审美意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祖国诗歌园地中一簇永不凋谢的奇葩。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这里的终南山指的是在陕西省关中地区南面的山,也称秦岭。当时多有隐士居于此地。这首诗写诗人在朦胧的月色下过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并与他一起临风吟唱、饮酒言欢,陶醉于幽美景色中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在长安时期生活和思想的一个方面。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开头四句用铺陈的笔法描写傍晚时节的月光山色,准确地表现了薄暮冥冥中深山空谷光线和色泽的那种细微幽眇、不易察觉的变化。“下”和“归”两字用得极为生动恰切。分为两层来说。一,暮色最早是沿着山边渐渐弥漫开来的,而皎洁的明月却正当此时悄悄爬上了山林的上空。这种难以捕捉的微妙变化,经过诗人的

描写,从视觉上就形成了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二,两句关联,暗中点明了诗人过访斛斯山人的实践和行踪。“却顾”两句紧承一、二句说,待我回过头来看看所走过的小山路,只见一片苍翠铺满了幽深的山谷。一个“横”字,写尽了天光渐暗,远远望去,朦胧中只能见到苍翠深碧而别无所见的感觉。这几句描写中,诗人炼字炼句意在寓情于景,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者四句是对于山间生活环境的描写。描写的线索沿着路行一贯而下。荆扉、绿竹、幽径和长丝拂荡的青萝,构成了一幅诗意盎然的清幽的画面。这里既无车马的喧闹,又无鸡鸣狗犬,客观景物的描写寄寓着诗人对隐居世外的向往。可以看出,全诗从起始四句到中间四句,随着描写的展开,诗人的感情逐步得到了深化。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这几句写诗人与主人饮酒的欢乐情形。由此以前,诗人虽然没有正面描述山庄主人的志趣、形象,但是透过对主人生活环境的描写意境足以表明斛斯山人是一位隐士,而且定然与诗人世界观中那种避世隐居的理想有一拍即合之处。所以他们开怀畅饮,倾诉心曲,甚至忘情歌吟,几乎忘记了时光的流逝。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月明星稀的时候,主客双方都陶然沉醉在一片重返自然、与世无争的心绪之中。这么一结,全诗就贯通了。前此所有的描写,都有力地烘托了这两句所表现的情绪。换句话说,上面三层共十二句为最后两句蓄足了势,所以最后两句点明全诗之旨就显得更有力。

李白诗歌中,自然意象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神话意象注入了强烈的主观意识,社会意象寄寓着丰富的社会认识。李白在这些意象中寄寓了潇洒之情、自由意志与社会立场。在《古诗评选》卷五中又说:“言情则于往来动止缥缈有无之中,得灵而执之有象,取景则于击目经心丝分缕合之际,貌固有而言之不欺,而且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神理流于两间,天地供其一目,大无处而细无限……”此后,以意象论诗,更是数不胜数。我们认为,所谓意象亦即灌注了作者丰富思想情感的物象。“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一个意象成功地创造出来以后,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

沿用,但往往只在一个或几个诗人笔下才具有生命力。以致这种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

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诗必有所本,本为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在李白的笔下,意象是生命意识和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其独特人格意识卓绝生命体验的再现,焕发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蕴和复杂的人文精神积淀。

李白在现实中执著于理想的不懈追求,在诗歌的国度里钟情于自由的展翅翱翔其壮志不移的人格精神以及其人生理想人格精神所化作的浓厚诗情,冲破时空的限制,超越时代的阻隔而永放光芒。而其诗作中屡屡出现的众多意象,亦体现出李白独特的人格意识和不朽的人格魅力。李白为我们带来的姿态万千的水意象,流连徘徊其间令人目眩、神迷回味悠长。只有反复吟咏,方能品出其中真谛,如宋代陆九渊所云:“读诗切勿太匆忙,涵咏功夫兴味长。”

高中语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之导学案(教师版)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 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浅论顾城诗歌艺术特点

浅论顾城诗歌的艺术特点 顾城的诗, 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正如这首一 代人 , 短短的两行诗句, 却清晰地勾画了一群探索者的坚定形象。我暗叹诗 人独特的想象, 呈现在我们面 前的仅仅是十几个字, 字里行间却还有着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意象。在顾城的诗作中, 人们总能找到一种 与众不同的感觉。 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便是意象的呈现。而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 法: 这也是诗歌新艺术的中心, 它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 使诗人的抒情角度转移, 诗 中的象征从表面看上去毫无联系, 也无所指, 但深层却有无穷的意蕴, 诗的感染力也就在于此, 早期象征主 义大师马拉美反复强调( 2)诗只能暗示, 如直呼其名, 诗的享受便减去四分这三。是的, 诗的魅力不体现 在直观和如实地描绘, 也不是在证明什么, 它总是在暗示什么, 象征性的加以启迪也是现代诗的一个重要 特点。象征手法与古典诗歌由此至彼, 言此意它的比兴手法极其相 近, 从根本上说, 象征也是一种比 兴, 或者比兴是象征的一种表现手法, 比是求诗的形象化, 兴是求诗的言外之意, 所不同的是象征手法经常 巧妙地隐去被比事物, 诗歌主题也就呈现了多义性。例如开头出现的小诗一代人 , 它是由黑夜 , 我 黑色的眼睛等感性形象构成的意象组合, 它们既有其本身的客观意义, 所代表的内在含义又都超越了这 些词汇固有的客观意义, 加上题目的指示, 因而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性, 即黑夜象征置于那一代人心灵上 的阴影, 眼睛象征一代人探索的眼睛, 双是渴望光明的眼睛, 而诗中的我则象征着一代人。由此我们 能够看出, 诗歌象征的审美特性, 实际上就是意象的一种内在的美学特性。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八 陈友冰 汉语有一个与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拼音文字显著不同的特点,就是使用单音节字,字与字之间搭配组成词,由词再组成句,由句再组成文。因此,对中国文学来说,最基本的成分就是字。要想文章流畅、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首先就要考究字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声律,这在可以歌唱的诗词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诗词的语言要有乐感:诵唱时金声玉振,听读时抑扬悦耳、声调悠扬,这才是诗词的佳境。声律的重要性,首先是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作为文章的外在形式,声音的高下更迭非常重要,他就像物体外表的色彩一样,没有它就会黯然失色。刘宋时期著名的文章家和史学家范晔在给外甥的信中也谈到声律的重要性,他认为论文作诗,首先要“性别宫商,识清浊”,而“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上来”(《狱中与诸甥书》)。到了齐永明年间,诗歌声律上的要求首先被周颙和沈约提了出来:周颙的《四声切韵》,沈约的《四声谱》从理论上皆系统地对此加以阐述,诸如“四声”、“八病”等。谢朓、王融等名诗人则在创作上加以呼应,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永明体”。“永明体”在题材、用事上虽也有自己的要求,但最大的特点就是音律协调、对仗工整。到了唐代,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又在此基础上“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使律诗不仅在音韵对仗、起承转合方面形式更加缜密整齐、新巧工致,而且符合粘附的规则,使律诗完全定型。从此以后,律诗作为音韵协调、对仗工整的新体诗逐渐取代古体,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主要的体裁。 律诗定型后,唐以后的中国古典诗人更加讲究声律之美,杜甫说自己“老来渐于声律细”,又说自己“新诗改罢自长吟”,所谓“长吟”看看能否朗朗上口应当是其主要方面。王昌龄在《诗格》中强调了对仗的重要,并把诗歌的对仗分为五类:“一曰势对。二曰疏对。三曰意对。四曰句对。五曰偏对”。宋代的江西派,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沈德潜的格律派对诗歌的格律声韵从理论到创作实践则提出更多、更为具体的要求。 至于诗歌格律方面的具体要求,各种谈诗歌作法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这里撮其要,讲两个方面: 一、构成诗歌格律的三要素

【VIP专享】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摘要: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诗词整 体的美学价值在于意境。意境美是诗词美的最高体现,是鉴定一首诗好坏的关键因素。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刻画的人物之 形象、景物之传神、炼字之精到。这三方面的特点能使人遐想无穷,回味不已,给人以精神的提升和享受。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人物形象;诗情画意;炼字精到。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 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 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 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意境美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多方面的。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将从古典诗词中人物之形象、事物之传神及用词之精妙,来浅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的认识。 一、古典诗词中形象的人物 毛泽东给陈毅关于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如散 文那样直说。” 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诗词要达到震撼读者的心灵,使人潸然泪下或拍案叫绝,靠的就是形象,靠的就是形象思维。黑格尔说:“美

是形象的显现。”形象可以具体而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隔”来论古典诗词,将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否与作者有关来分。其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诗词里抒情的是作者自己的形象,简言之就是“我”的形象。 陆游在《诉衷情》里写道:“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上片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一觉醒来, 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通过这一形象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诗词中表现的是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简言之,就是“我”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 柳宗元的《江雪》家喻户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 这个老渔翁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孤独而孤傲。诗句通过“鸟飞绝”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而通过“独钓江雪” 勾画人物,突出了一位具有坚忍不拔、卓然独立、清高孤傲品格的人物形象——“蓑笠翁”。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以李白为例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到处是产生诗歌的理想土壤。放眼望去,每座山每处水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篇篇精美的诗章。放眼望去,慢慢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诗歌的璀璨。说起汨罗江,谁都会想到五月端阳,诵读屈原的《离骚》、《橘颂》等;说起古浔阳,谁都会想到枫叶芦花,看到琵琶声中白居易湿透的青衫;说起黄河,谁都会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万里黄河绕黑山……忆秦汉,说唐宋,游长城,渡乡关,饮美酒,唱幽情,抒抱负,谁都会看到听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歌,“靖康耻,犹未雪”时的岳飞冲起的帽冠,水调歌头苏东坡多情的婵娟,王维渭城客游时青青的柳……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华民族以汉字为载体,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好诗篇,形成了一种大美诗体。其意境之深邃,思想之丰富,情感之深切,操守之坚贞,品格之高雅,普及之广泛,流传之久远,影响之巨大,是世界许多拼音文字为载体的诗歌所难以比拟的。下面我以诗仙——李白为例,浅析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之所在。 一、美在感染力和说服力上。有人概括说诗美在形象上。诗是情感的象征性图画,诗歌创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形象的可感性。通过物象的塑造,使读者受到感染,进而再心灵上达到共鸣。《周易》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文心雕龙》中也有“神与象通、神与物游”的主张。我国古代诗人善用形象思维者,三李也。这三李即为李白、李商隐、李贺。其中李白的形象塑造更是出神入化,例如:“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郢门秋怀》)运用不同空间的山衔落日、江汉晚天烘托秋景,又把洞庭湖上的游客与南飞的大雁映衬对照,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漂泊的孤苦情怀。犹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唱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蜀巴。”子规鸟又名杜鹃,而映山红因杜鹃啼叫时开放而名杜鹃花,诗人巧妙的将不同性质的意象组合起来,表达两地相思,委婉动人,给人以尺幅千里之感,意蕴深远。 二、美在情感上。黑格尔说过“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力量……”任何文学体裁,都不能缺少情感因素,而诗词的情感因素,比起其他体裁来说,显得更集中,更浓郁,更强烈。诗的本质是抒情,是思想感情的抒发。“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精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就可以看出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能感受到诗人坚定不移的冲破重重阻碍的意志。 三、美在风格上。中国诗词有直与曲,露与藏的风格之分。直露型的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刚健质朴,其诗风往往是阳刚豪放,其诗以阳刚美取胜。曲藏型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委婉曲折,其诗风往往是含蓄细腻,以阴柔美取胜。当然,无论是阳刚美的诗,还是阴柔美的诗,其风格审美效应是可以并存于一体的,古今往来的一些诗人也往往做到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兼济互补,实现豪放与婉约并举,阳刚与阴柔互济、直露与曲藏风格的完美统一。如豪放派代表人物李白写了不少美诗,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洒

浅析顾城诗歌中的基本特色

浅析顾城诗歌中的基本特色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大陆新诗坛上崛起的朦胧诗派,以思想上的叛逆和艺术上的反动向中国传统诗歌提出了双向挑战,以新的审美态势冲击了民族文化积淀的超稳定惰性。这无疑是中国新时期诗坛上最深刻的事件。而作为点燃朦胧诗之争导火线的顾城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一深刻事件中人们所关注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不论是被称为“童话诗人”.(舒婷语)还是“城堡诗人”(黄凡语)的顾城在他的诗歌和诗学中,都一直在不懈地追求着自然和纯粹,这使他的诗歌“获得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概括性与抽象性,一种面向未来的特质,·····一种堪成禅悟的明慧”,他的简洁而充满神秘的诗风是他对新诗潮无可替代的贡献,他的诗在新时期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1987年他出国以后,曾在德国、美国、新西兰、法国、英国、西班牙、荷兰、罗马尼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接受过多次采访,并受聘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国外有的汉学家称他为“东方的明珠”。如此骄人的成就与荣誉,足以让世人钦佩不已。然而,荣耀的背后是些许无奈。米歇尔·福柯曾说,“纯洁的行为包含着病态的痕迹。”顾城诗歌的童话特色及其他艺术特色。在这方面多以纯真的童话与顾城最后不纯真的暴力事件相对照来探讨事件成因或对其做出批评。如张捷鸿的《童话的天真—论顾城诗歌的创作》,张颐武的《一个童话的终结—顾城之死与当代文化》等 纯净 他喜欢纯净的东西,他固执地认为成长是一个失去纯净的过程,是一种堕落,因此,当他真正长大之后,一直用拒绝的态度与外在世界对抗,固执地坚守着“孩子”的阵地,坚守着自己的童话理想,将自身以外的整个世界都视为异己的成人世界,而后又上升为将人异化的物质世界。他始终不渝地抵抗着这个世界对自己的影响,直到1981年他还借一个孩子的口吻表达了他对成人世界的不友好不信任的态度:“在梦里/我的头发白过/我到达过五十岁/读过整个世界/我知道你们的一切/.··…出生入死/你们无事一样”(((十二岁的广场)))此时他己经25岁,可他仍用“你们”来称呼成年人。这种拒绝长大的心理定势左右了顾城一生的生活和创作。在这之中,我们也能够清楚地看到他拒绝被污染、固守童真的纯洁,不向世俗社会妥协的一贯姿态。顾城一生一直象教徒一样地崇拜童话作家安徒生,在《给我的尊师安徒生一》中他赞美到:“你运载着一个天国/运载着花和梦的气球/所有纯美的童心/都是你的港口”。与其说这是写给安徒生最诚挚的礼赞,毋宁说这是诗人对自己理想、信仰、人格的写照与追求。在倾轧践踏、屈辱暗算的岁月里,他就悄悄描画自己小小的纯洁的愿望,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希望“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在远离污染,充满田园韵味的净土上,精心构筑自己的天堂;木锯的节拍,稽的歌,拱桥和兰叶弧形的旋律奏起明快的乐章,既流露出对阴郁现实生活的脾院,同时也是对都市“文明病”蔓延的阻击。他把所有的爱都撒向世界,无论高山大海,抑或小草小花。他要让小河和丘陵挨得很近,“让他们相爱/让每一个默许/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是那样不知疲倦地精心设计自己的“童心”家园,以致认为“灰烬变得纯洁,/火焰变得柔软/孩子象一群铝制的鸽子,/各种形状的叶子和日子,/都懂我们的语言”他的理想,他的“童心”家园都是基于一颗活泼好奇、生动不己的童心之上的。 郭沫若在致宗白华的信札里有一段话仿佛是专为顾城诗作而下的评语:“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流出来的 总之,诗人的本真童心使诗人永远处于率真而纯情的童年期,这是诗人“童心家园”得以构建的关键,也是诗人永葆创造力的一个不二法门。诚如顾城所说:最好是用单线画一条大船/从童年的河滨驶向永恒心中有座梦之城 他在十四岁时写了一首《幻想与梦》: 我在时间上排徊 既不能前进,也不想后退 挖一个池沼 蓄起幻想的流水 在童年的落叶里 寻我金色的蝉蜕 我热爱我的梦 它象春流般 温暖我的心 在这首诗里,年少的诗人想“蓄起幻想的流水”在“童年”这个诗化了的家园模式中寻找他的梦,当时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 一、古代诗歌的文体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按形式分为: 1、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如:《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迢迢牵牛星》、曹丕《燕歌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李白《蜀道难》、白居易《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渭川田家》。 2、近体诗 包括律诗和绝句。 ①绝句: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无须对仗。押韵:五绝首句一般不入韵,七绝首句入韵较多;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柳宗元《江雪》等。七绝如王昌龄《从军行》、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牧《泊秦淮》等。 ②律诗:五言或七言,全诗八句;押韵、对仗(对偶):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杜甫《春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七律如杜甫《登高》、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李商隐《锦瑟》等。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 3、词 ①词的名称: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如《东坡乐府》、《白石道人歌曲》、《稼轩长短句》。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③词的分类: 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④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词题与内容有关。 4、曲 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

浅析顾城诗歌的审美意象

浅析顾城诗歌的审美意象 顾城 ,被称为“童话 诗人”,在他用诗歌 营造的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中,总是有许多外表美丽、纯净,又充满灵性和 蕴藉的审美意象。 一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给许许多 多经历过文革伤痛的人以莫大的精神鼓舞, 也让顾城一下子站到了中国当代诗坛 的中心。诗人凭借着他的聪慧,独到的心灵感悟,创作了许多让人感动、给人慰 藉的诗歌, 他的诗歌是一片“花与梦”的海洋, 这其中有着许多独特 的审美意象。 一独特的审美意象 一、审美意象的选取视角 朦胧诗人舒婷曾为顾城写了一首《童话诗人》:“你相信了你编写的 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在顾城营造的艺术世界里,有着独 特的审美意象。 顾城曾深受法国的法布尔和丹麦的安徒生的影响,法布尔的《昆虫记》向童 年的顾城打开了活泼生动富有诗意的昆虫世界, 以至于他时常如痴如醉地翻阅那 本《昆虫记》,甚至将自己想象成一只小小的昆虫。 顾城是一个唯美主义者, 唯“灵”者, 他认为要达到对本质的认 识就应该剔除所有外在物质的假相与诱惑, 唯有至真才能达到至美, 而美的极致 就是“自然”, 顾城很欣赏“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也很崇尚“文章本天成, 妙笔偶得之”, 最好的诗应该是来自自然的, 自然会赋予你灵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善于捕捉。他说“人可生如蚁而美 如神”,这里的“神”应该是指“精神、灵性、纯粹、信 仰”。精神与物质相对,当人逐渐剥离了物质性,脱离了物质而存在,就 会变得如玻璃般剔透,成为没有杂质,不受污染的一种灵性,一种绝对的纯粹。 二、审美意象的内在寓意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叶嘉莹先生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叶嘉莹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现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四言诗的典范——《诗经》 李白的诗作有出尘脱俗之意象,而杜甫的诗则朴实无华。然而,两人的诗歌皆为上乘之作。图为李白与杜甫。 演讲人:叶嘉莹时间:2012年3月17日地点:国家图书馆 今天很荣幸在这里,跟大家谈一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目前我国正在提倡吟诵,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我却产生了一点点的忧虑。年轻人没有听过古人吟诵,常把吟诵与朗诵或歌唱混为一谈。虽然唱歌很好听,有节拍、韵律,学起来也更加容易,但那并非传统的吟诵。 中国的传统吟诵是结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特色,经过一个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一种吟诵的音调,虽然现在听来会觉得奇怪、甚至于单调,但是却为中华民族所独有。因此,我认为中国的传统吟诵很重要。 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 中国语言文字最大的特色是“独体单音”,不似西方的拼音语言。比如,我们说“花”,属于单音,一个声音;独体,一个方块字。但是英文的flowers是由很多音节组成的。这种独体单音的语言文字特色为我们所特有,因此只有中国才有

吟诵,而这样的特色也形成了一个要求,即中国的诗歌语言一定要有节奏。 那么,独体单音的语言文字要形成节奏感,最简短、最原始的一种句式就是四言体。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以四言句式为主,比如《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个字一个音节,这就是有节奏的、最短的句子。这种句式并非是强加的规定,而是自然形成的。因为一个字没有音节,两个字或三个字,音节还很单调,四个字才有双音节。 中国的语言文字不像西方的拼音语言,可以因字母的拼合而有音节多少和轻音与重音的许多变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以独体单音的语言文字寻求一种诗歌语言的节奏感,中国诗歌自然就形成了对诗句吟诵时之节奏顿挫的重视。一般说来,四言诗节奏以二、二之顿挫为主,五言诗以二、三之顿挫为主,七言诗就以二、二、三之顿挫为主。 另外,因中国语言文字之独体单音的性质,要在形式方面产生一种抑扬高低的美感效果,那么声调的讲求必然是一项重要的要求。把吟诵时声律的自然需求加以人工化,就形成了近体诗的平仄声律。而近体诗格律的完成,也正是为了吟咏诵读的需要。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 中国古典诗歌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说到作诗,一定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作者看到了外部的景物,进而引起了内心的感动,然后写出诗作。所以说,人心是不能够死的。辛弃疾有两句词:“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意思是,每一棵松树、每一根竹子都是我的朋友,山上的一只鸟、一朵花都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意境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意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比如《辞海》就是这样给意境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欣赏者通过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清单

实用文档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 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 二、关于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提要: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含蓄、温婉的诗歌中表现出的童真的可爱、无奈的压抑、渴望的释放无不令人称赞和感叹。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对生命的品读融入意象中,才使得他的诗歌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其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在当代诗歌的创作中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顾城;意象;生命意识。 吴晓曾说:”生命意识就是由生命引发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思考。”[1]人的存在问题的最大障碍就是生命的悲剧意识,即一旦生命降临,到最终的结果必然走向死亡,但悲剧意识并不是生命的根本意识。尼斯尔曾说:”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2]可以说面对生命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是思考者,但这种思考更多地出现在童年时期,当我们意识到有生便有死这一问题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则被琐事掩盖而被我们逐渐忽略。诗人毕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试图用有限的生命去解读这一问题。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而作为诗人的顾城用诗更是用生命诠释了这种思考。诗歌和生命对于顾城来说是一个整体,他曾说”诗可写可不写,它到人间来不由诗人决定,由它自己决定。”[3]这话似乎有点玄,但从另一个的方面来理解即诗的产生不是刻意做作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生命自然而然形成的。诗的产生是一种生命现象,诗创作是一种思考和存在的方式。顾城的诗歌创作从始到终一直贯穿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无论生或死,喜或悲,无不渗透着内心对生命的思考。 顾城是一位天才诗人,到七八岁,顾城就预感到:”我将来是诗人!”一次在小学班上被老师指名朗诵诗歌,顾城回忆说:”我被自己的声音震动了。我不知是怎么结束朗诵的,只记得坐下来时,必须用手按住膝盖,才制止那激动的颤抖。”[4]这是诗歌的力量与诗人天性撞击的结果,天才的诗歌原子早已潜藏在其性格、气质中,流淌在血液里。[5]而诗人的生命意识也觉醒的很早,13岁时写的一首小诗”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我的幻想》)诗人对幻想的渴望和幻想的破灭的感悟已经初露其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参悟其作品中通过各种意象表现出的生命意识,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与自然为伴的童话诗人--对生命的顶礼膜拜 在顾城的诗歌尤其是早期的诗歌中无不透露着一个崭新的小生命对世界的好奇、关注以及崇拜。其诗歌中不断出现天空、月亮、云、海、树枝等意象。15岁的《无名的小花》”它没有秋菊/卷曲的金发,/也没有牡丹/娇艳的容颜。/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叶片,/把淡淡的芬芳/融进美好的春天。”诗中通过无名的小花自比,与秋菊、牡丹的对比而表达一种朴素的美好。对生命的崇拜和礼赞饱含在这些意象中。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顾城后期诗歌艺术形式分析

顾城后期诗歌艺术形式分析 伍方斐 灵魂有一个孤寂的住所 在那里他注视山下的暖风 他注意鲜艳的亲吻 像花朵一样摇动 像花朵一样想摆脱蜜里的昆虫 他注意到另一种脱落的叶子 到处爬着,被风吹着 随随便便露出干燥的内脏  ──顾城《灵魂有一个孤寂的住所》(1985) 顾城(1956─1993年)的后期诗歌,有一种反形式或超越形式的倾向。诗人对形式的放逐,是缘于他内在精神的充溢,还是缘于他对“自然”的崇拜,甚或他根本已意识不到形式与内容、结构与材料、技巧与意义等有关的或传统或现代的区分,这要通过分析他后期诗歌既有的形式和风格,才能作出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诗人对形式规则的放弃和否定,是与他对意义(包括文化规则)的否定和放弃相联系的。我们对诗人艺术作品的形式化研究,即是试图扼要把握其在⑴主题与母题,⑵意象、隐喻与象征,⑶语言与文体等艺术层面所呈现的因素,探讨其后期诗歌形式构造的本质。 1992年底,《袖珍汉学》杂志的编辑采访时,谈到不断变化的“我”的阶段性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把自己诗歌创作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然阶段(-1974年)、文化阶段(1977-1982年)、反文化阶段(1982-1986年)和无我阶段(1986年以后)。①本文所称“后期”,大抵相当于顾城所划分的后两个时期,但指的是1985年至1993年这个时间段,内部的分期则以1988年定居海外为界。按顾城自己的表述,在“反文化阶段”,“我用反文化的方式来对抗文化对我的统治,对抗世界。这个时期我有一种破坏的心理,并使用荒诞的语言”,在“无我阶段”,“我对文化及反文化都失去了兴趣,放弃了对‘我’的寻求,进入了‘无我’状态。我开始做一种自然的诗歌,不再使用文字技巧,也不再表达自己。我不再有梦,不再 文化的影响。但如郑振铎先生所云:“‘变文’是‘讲唱’的。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这样的文体,在中国是崭新的,未之前有的。”(见其《中国俗文学史》上册,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第190页)这“未之前有”之说则与我们上文所说事实不合。 λω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31页。 λψ λ{ λ}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31页、第134页、第459页。 λζ(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谓说话有“四家数”,即小说、谈经、讲史、合生。然近人一般取小说、讲史两分法。 λ|参见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上册第130-147页。 λ~侯健《有诗为证、白秀英与水浒传》,载宁宗一、鲁德才编《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台湾香港论著选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作者郭杰,吉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30023) 责任编辑:陶原珂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说到中国古典诗词,也许大多数人会和我一样,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美?字。 毋庸置疑,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诗经》便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歌怎么来的?当人们看到美丽的桃花,想到美好的人生时,便吟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当人们看到苕叶凋零,觉得人生无常时,便感叹?心之忧矣,维其伤矣?。最早的诗歌,总是和人们的劳作生活息息相关,累的时候唱首歌放松自己;忧的时候,作首诗抒发情感,这便是诗歌最早的形式。时隔两千多年,为何那时的诗还能如此真切地打动着我们,它有怎样的魅力让人吟咏之后觉得齿颊留香?那么,让我们一同来探讨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首先,我想谈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绘画美。说到绘画美,最典型的要算诗佛王维了,大词人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翻开王摩诘的诗卷方知此言不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直?,一个?圆?,便让无形的豪情与壮阔跃然纸间了,难怪连不懂诗的香菱都要赞他,?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朗朗清辉洒落在松林里,潺潺的清泉将诗人吸引过去,却见到月光将泉水映得流光飞舞,这多像一副流动的画面。此外,宋词与元曲中也有许多借景抒情的句子,如?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当中包含了这么多色彩,碧蓝的天,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林,融合在一块,竟是悲恸的离愁。这又让我们悟到了诗歌的另一个特点——抒情。一首诗词千行泪,一首诗词寄相思,一首诗词话离别。克罗齐在《美学》中说过:?凡是艺术就是抒情的,都是情感的史诗和剧诗?。这种抒情往往又是和景致联系在一起的,眼前之竹经过诗人的艺术加工变成了胸中之竹,于是我们读到的也是糅合了情感的景物,这景便显得更加动人。 说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音乐美,又是一番值得品咂的滋味。众所周知,在历史上诗与乐有着很大的渊源,诗歌起源时便是与音乐和舞蹈融合在一起的。《诗经》中的《国风》便是最早的民歌,《大雅》和《小雅》是最早的宫廷乐曲;汉代宫廷中以乐配词的形式,让中国诗词史上出现了一个经典的体裁——乐府;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宋词,大部分却是宋朝时期的?流行歌曲?,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可见一斑。 为什么我们读诗词的时候会觉得朗朗上口,很好背诵?因为许多诗词都讲究韵律和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