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地理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一)中国的疆域

1.地理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领土四至点: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南:曾母暗沙;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上;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3.濒临海洋: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4.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2.省、自治区、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3.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二、中国的民族(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1.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壮族 2.各民族地区分布特点: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遍及全国,集中:东部、中部少数民族: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二)中国的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三、中国的地形(一)地形的总体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二)主要山脉

1.东西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3.巨大弧形山—喜马拉雅山(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五)地震和火山

1.我国是多地震国家

2.主要地震带①东南部台湾、福建沿海

②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西部④西北新疆、甘肃、宁夏

四、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一)气温分布和温度带1.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①冬季南北温差大(纬度、冬季风)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纬度、夏季风)2.温度带的划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二)降水和干湿地区1.降水量分布特点空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受夏季风影响)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时间集中夏秋季节

年际变化大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及其影响 2.干湿地区的划分: 据降水量和蒸发量关系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三)气候特征①季风气候显著②雨热同期③气候复杂多样五、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一)外流区和内流区(分界)→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200毫米等降水量线1.外流河及水文特征夏季:水量大增水位上涨、冬季水量减少,水位下降2.内流河及水文特征多季节河 3.我国的湖泊(内流湖、外流湖)分布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东部平原湖区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二)长江1.概况:中国第一大河:我国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河流,上、中、下游分界:宜昌、河口各水系支流及各河段水文特征2.开发利用: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段)一建电站、灌溉、航运(黄金水道)3.治理:防洪是治理长江首要任务(三)黄河

1.中国第二长河、上、中、下游分界:河口、旧孟津。

2.开发:水能资源(上中游段)灌溉

3.治理:关建在于治沙,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是治黄根本六、中国的区域差异(一)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1)东部季风区①范围: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②特点:海拔较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河流为外流河;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广泛深刻,自然面貌变化大。(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①范围: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②特点:海拔较高,差别显著;距海远,受季风影响小,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大部分地区属内流区,河流短小,湖泊较多、多咸水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3)青藏高寒区①范围: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②特点: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植被以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属内流区,多冰川、湖泊;人类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较完整。

3.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以热量为基础南北更替划分为四个自然地区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华南热带湿润地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西差异以水分为基础东西更替分为两个自然地区(3)青藏高寒区垂直差异垂直差异以海拔高度为基础垂直更替由东南向西北,由繁到简(二)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1.划分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经济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速度:东部>中部>西部

3.影响因素:(1)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地理区位(2)社会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政策七、北方地区(一)地理位置和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淮以北、东临黄、渤海(二)气候、地形特征与农业大部分为湿润、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耕地多旱地东北平原区“黑土地”—重要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冬小麦、棉花、花生主要产区黄土高原—产谷子为主→发展节水农业为本区农业生产重要课题(三)重要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基地、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四)主要城市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八、南方地区(一)地理位置和范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二)气候、地形特征与农业生产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水分充足、耕地多水田,一年二熟到三熟主要农业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三)沿海和内地的工业发展三大工业带:1.长江中下游工业带2.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3.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九、西北地区(一)地理位置和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二)气候深居内陆,降水少,地表植被由东向西从草原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三)地形高原、盆地为主(四)水文状况河流稀水,多内流河、内流湖,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五)农、牧业生产特点

1.全国重要的育牧业基地: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广大草原

2.灌溉农业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

十、青藏地区(一)地理位置和范围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四川西部

(二)高寒气候气温较低、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三)农牧业生产1.高寒牧业:环境:高寒、缺氧、低压、牲畜:牛牦、藏绵羊、藏山羊2.河谷农业:分布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四)能源矿产资源太阳能、地热丰富、柴达木盆地矿产:煤、石油、铅、锌、盐十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一)台湾1.多山的宝岛:(1)地理位置(2)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3)亚州有名天然植物园,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4)农作物:水稻、甘蔗、香蕉、茶叶(5)矿产:金、铜、煤、石油(6)优良牧场、重要海盐产区 2.经济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3.主要城市: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台北、高雄、台中、台南(二)香港

1.组成: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中国大陆进出口商品重要转口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和国际信息中心之一。

3.经济:工业多属加工工业、以出口外销为主。旅游业发达(三)澳门

1.组成由澳门半岛和附近两个小岛组成

2.经济支柱以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成衣、玩具制造加工工业十二、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一)水地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①脆弱的环境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环境遭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②尖锐的人地矛盾—人口不断增长→过度开垦2.水土流失的形成①植被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人为原因为主)3.综合治理(1)水土保持基本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矿区复垦(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有机、高效农林牧业生产体系(二)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②荒漠化的发展面积逐渐扩大2.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物质条件:地面疏松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多而集中的大风日数(2)人类活动(决定性作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3.荒漠化防治(1)防治核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2)防治内容:①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3)防治模式明确整治目标

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健全完善的治理系统(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

2.百万移民及其安置: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移民安置条件移民政府方针:开发性移民、生态移民

3.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和对策

(四)农业低产田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辽阔的冲积平原,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中低产田分布集中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1)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2)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 (五)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2)农业的资源优势和问题:①气候资源②生物资源③土地和土壤资源④水资源(3)生态建设任务繁重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1)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走立体农业的道路优势资源系列开发(2)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主要措施保持水土———封山育林(六)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1.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1)区域概况:①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②人文地理特征: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2)土地资源优势: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地势平坦(3)森林资源优势,树种丰、宜林地广

2.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黑土的利用、沼泽的保护

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4.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林业开发现状与问题:采育失调、森林覆盖率下降、皆伐为主森林合理利用与保护:坚持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树种更新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2.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1)南昆铁路的意义: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巩固民族团结、加快脱贫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带动商业、旅游业的发展(2)交通面貌的变化:铁路建设发展最快,东部:形成铁路、公路网,西部:公路运输为主,水运:河运通航里程不断延伸,航空运输发展很快(3)加快交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八)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海岛、海域开发意义:①海岛及其周围海域、渔业、港湾、矿产等资源丰富②海岛开发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证国家安全2.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地理区位优势,热带资源优势、海洋资源优势3.海南岛开始和保护

最长的河流:长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最长的国际河流:黑龙江

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最古老的运河:灵渠

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巢湖、洪泽湖、太湖最深的湖泊:长白山天池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最大的领海:南海最大的海峡:台湾海峡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大的草原:内蒙古草原最大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陆上最低处:艾丁湖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长的山脉:昆仑山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

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

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最大的林区:大兴安岭林区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口最少的民族:赫哲族人口最多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河南省民族最多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云南省面积最大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岸线最长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广东省最高的城市:日喀则

最大的城市:上海最北边的城镇:漠河

最西边的城市:喀什最南边的城市:三亚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最古老的石拱桥:河北赵州桥

最古老的铁索桥:云南霓虹桥古代四大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三大古建筑群:北京故宫、避暑山庄、孔庙古代三大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六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最大的陵墓:秦始皇陵

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陆羽井、济南趵突泉、杭州虎跑泉四大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五大佛教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大足石窟三大中国家谱:曲阜孔氏家谱、爱新觉罗氏家谱、旌德江氏家谱。

中国最早的铁塔:广州光孝寺西铁塔。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四):气候专题

1. 气候与自然带专题

⑴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西亚的热带沙漠气候与南亚的热

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

①西亚、北非位于大陆中西部,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

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形成沙漠气候;

②南亚、我国东南部位于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湿润

的季风气候。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

------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⑵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

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我国降水南方多,北方少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⑶昆明准静止锋与江淮地区、华南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时间成因有什么不同?

①昆明准静止锋:

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而成,导致贵阳一带冬雨连绵。

②江淮地区准静止锋:

6-7月,冷暖空气相遇,势均力敌而成,导致江淮地区出现梅雨。

③华南地区准静止锋:

4-5月,冷暖空气相遇,势均力敌而成,导致华南地区出现阴雨。

⑷简述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冬季:特点:从南向北气温逐渐递减,南北温差很大。

原因: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越到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并且白昼越短;

越到北方越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夏季:特点: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很小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虽然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大,但越到北方

白昼越长,因此南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相差不大。

⑸简述青藏高寒区的气候特征。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强大;降水稀少。

例: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比四川盆地强,而近地面气温比四川盆地低?

答: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因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又因为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又弱,所以近地面气温又比四川盆地低。

⑹简述四川盆地与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冬夏气温均偏高的原因。

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大山脉围绕,冬季受寒潮影响程度小,夏季地形闭塞不易散热。

⑺简述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特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湿润气流受山岭阻隔,难以深入。

①简述新疆西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

受大西洋与北冰洋水汽的惠泽,降水较多。

②说明造成南疆和北疆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迎风坡,降水较多。封闭的吐鲁番(塔里木)盆地,水汽不

易进入,并且位于天山背风坡,空气干燥。

⑻“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昆明气候的形象写照,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①冬季由于位于昆明准静止锋以西,受暖气团控制,多晴暖天气,气温

较高;

夏季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全年温差小。

②由于地处高原,地势高,一旦降水太阳辐射被削弱,则气温明显下降。

⑼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

了5----6个纬度?

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

南,形成巨大的

暖湿气流通道;

②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

谷内部,

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⑽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

①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

②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⑾温差分析:

A.气温的年较差纬度越高越高,原因是: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

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B.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原因是:

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

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

陆年较差小。

C.气温的日较差:

①纬度越高越小,原因是: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为: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为:内陆比沿海日较差大,

④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较差也小。

D.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原因:

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

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日较差大,原因:

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

夜晚降温快。

⑿我国气温、太阳辐射和降水最高值:

A.我国夏季是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成因:

①海拔为 - 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周围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发;

②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日照强烈。

B.我国“火炉”———如:重庆、武汉、南京----成因:

①梅雨过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该高

压脊线控制之下,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形成

伏旱,天气干旱清朗,烈日烘烤土地,气温升高;

②位于长江沿岸河谷中,海拔较低,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发;

③这里河湖密布,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人出汗

后不易散发,会有热而闷之感。

C.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

①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②白昼长,日照时间长;

③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

④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

强,形成焚风;

⑤沙漠广布,增温快。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的原因:

①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洁净,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②海拔高,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的路程也短,削弱作用也小;

③海拔高,日照时间长;

④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E. 我国西北内陆太阳辐射强的原因:

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F.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

①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除西南方海拔较高外,其西、

北、东、东南等地势逐渐向外倾斜,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每

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

这里形成地形雨;

②火烧寮是夏季风必经之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⒀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成因:

①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印度尼西亚等。

成因、特点: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终年高温多雨。

+ 地形迎风坡+

沿岸暖流”

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地方在地球上有4处,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成因:主要是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山地)的影

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②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

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特点: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节交替明显。

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简化: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③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

半岛最为显著。

特点:受季风影响突出,终年高温,具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④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

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特点: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高温,干旱少

雨。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

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特点: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温暖少雨。

⑥地中海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

大陆西部沿海,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特点: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⑦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的华北、东北,

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特点: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

⑧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冷夏热,常年干旱少雨。

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了

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⑨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

特点: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⑩极地气候: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常年酷寒,干旱少雨。

⒁地域分异规律:

①纬度地带性: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各自然带大体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以热量为基础。

②经度地带性:即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各自然带大体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以水分为基础。

③垂直地带性:各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基带植被与山地所在地域一致。以水分、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④非地带性:(影响因素如洋流、地形等)

⒂几种特殊自然现象

①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非地带性现象

②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非地带性现象

③天山南坡有无林带无,原因为:地处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

背风坡,降水量少;而北坡地处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

降水量多。

④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

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⒃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存在冰雪下线的海拔高度),主要影响因

素有:

一是气温(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注:可根据该特点来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

⒄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一是山地所处的纬度(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二是山地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可能越复杂)。

另外,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主要取决于热量(即阳坡高和阴坡低)。

例:台湾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纬度较低,且山地高差较大。

2. 干旱小专题:

⑴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⑵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

位于大陆中西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⑷华北春旱(影响华北平原春耕)原因:

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

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

③春耕需水量大。

⑸东北春旱较华北轻的原因:

①纬度较高,春季气温回升慢,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②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可缓解。

⑹江淮伏旱(造成水稻生产所需水分严重不足,导致旱情出现)的原因:

①锋面雨带北移,降水减少;

②单一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

⑺水资源:

A.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

①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都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部

多西部少;

②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也很大。

B. 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a. 产生原因:

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b. 治理措施:

①南水北调;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⑧海水淡化等。

⑻死(咸、里)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②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

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

⑼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⑽云贵高原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原因是: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但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而且多地下暗河。

3. 洪涝专题:

⑴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

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⑵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⑶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

⑷洪涝灾害

①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②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

A.气候原因:

a. 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b. 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

c. 台风的影响;

d. 厄尔尼若现象

B.水文水系原因

e. 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f. 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

g. 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C.地形原因

h. 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人为原因:

a. 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b. 围湖造田;

c. 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③治理措施:

a. 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

b. 退耕还湖;

c. 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

d. 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e. 开挖入海河道(淮河);

f. 修建分洪蓄洪区;

g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 原则: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例:简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

①流域内季风气候显著,夏季暴雨集中;

②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汛期长,长江上游与南北支流的来

洪量大;

③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原因:

①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使得流域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的能力下降,泥沙入江,河床抬升,使河道不畅;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面积减少,调节能力下降。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十):城市专题

⑴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

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

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

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上海市的发展:

优越的区位因素:

①便捷的交通;②广阔的消费市场;③高素质的劳动力;

④宽广的经济腹地;⑤充足的商品供应;⑥丰富的农副产

品;

⑦雄厚的技术力量。

城市化问题:

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表现: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③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④用地紧张。

措施:①分散城市职能、建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城市中心

区的规模;

②改善城市交通设施和居住条件,缓解城市交通和住房压力;

③加强城市的绿化和美化,综合治理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⑶兰州问题:

石化工业区不合理:

①位于河流谷地工业废气不利于扩散;

②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造成城市大气污染;

③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山谷地形对城市的不利影响:

①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②使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城市大气污染;

③使城市的空间发展受到限制。

⑷城市道路网问题:

形式:环行—放射式方格--环行—放射式

作用:

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环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

市中心,

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⑸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两大问题:①交通线路拥堵;②交通环境污染

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解决交通环境污染:①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②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③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⑹逆城市化问题:

原因: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发展:英国---美国、西欧、日本---北欧(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记忆)

表现:①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②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③中小城镇发展迅速;④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⑺城市中工业区区位特点及原因:

①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例:哪些因素促成了首钢搬迁曹妃甸?

①环境因素,钢铁厂废水废气污染首都;

② 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首都需要洁净的环境;

③曹妃甸距离北京较近,可以方便职工回京休息。

⑻集中供热有什么优越性?

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和社会效益。

①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中供热热效率高,分散供热热效率低,城市集中

供热可节约20~30%的能源。

②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城市污染主要来源于煤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

烟尘。集中供热的锅炉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除尘率更高,能有效降

低城市污染。

③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城市集中供热对于方便人民生活,节省城建珍贵用地,缓解城

区用电紧张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⑼城市分布特点

西北地区:沿河流、山麓地带和沙漠绿洲分布(依托河流、绿洲而生)

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与平原区

⑽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大气污染:①城市居民生活燃料所排放出的烟尘;

②工矿企业生产所排放的烟气;

③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尾气。

水污染:①城市工业废水;

②居民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①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

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使城市固体垃圾急剧增加。

噪声污染:①交通运输;②工业生产;③建筑施工;④社会活动。

⑾城市垃圾处理:

A.城市垃圾处理原则:尽可能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B.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 解决城市垃圾污染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

①对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加以分类收集;

②对有机物可实行堆肥处理;

③对其它无利用价值的垃圾主要实行焚烧和填埋处理。

C. 正确认识城市垃圾填埋:

优:简便、经济,处理量大、操作工艺简单、建设投资少,运用费用低等特点。

缺:一方面填埋场占地较大,场址选择困难,卫生的处理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填埋法占地面积大,建造垃圾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以免垃圾中有害物质受雨水、地表径流冲刷而

渗漏,污染地下水和相邻地区土壤。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

D. 简要分析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避免污染物漂浮、扩散和渗漏

E. 城市垃圾综合利用

a.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作用:

①减少垃圾数量,消除污染,保护环境;

②在不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情况下创造了新的财富;

③增加各种新的就业岗位。

b. 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过程:

①通过破碎、分选等方式,直接利用和回收;

②通过化学的、生物的方法回收、处理垃圾。

c. 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①用城市垃圾发电(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已普遍采用);

②生产新能源——沼气;

③生产有机复合肥料;

④生产新型建筑材料。

d. 城市垃圾利用的“5R”原则:

包装简易、及时回收、重复利用、能修则修、循环使用。

⑿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

A. 商业城市:

①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②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或稳定的商品来源;

③广阔的经济腹地。

B. 市内商业中心:

①市场最优原则(城市几何中心);

②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

例: 为什么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①周围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

②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集散。

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中国地理知识点

中国地理知识点 (一)版图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九龙、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国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国两制”。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三)地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面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

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地理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中国的疆域 1。地理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领土四至点: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南:曾母暗沙;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上;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3.濒临海洋: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4。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2。省、自治区、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3.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 二、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 1.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壮族 2.各民族地区分布特点: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遍及全国,集中:东部、中部少数民族: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 (二)中国的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 三、中国的地形 (一)地形的总体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二)主要山脉 1.东西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3.巨大弧形山—喜马拉雅山 (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四)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五)地震和火山 1。我国是多地震国家 2.主要地震带①东南部台湾、福建沿海 ②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西部④西北新疆、甘肃、宁夏 四、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一)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1。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①冬季南北温差大(纬度、冬季风)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纬度、夏季风)2。温度带的划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1.降水量分布特点空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受夏季风影响)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时间集中夏秋季节 年际变化大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及其影响2.干湿地区的划分:

中国地理常识知识点归纳80条

中国地理常识知识点归纳80条 当今世界,知识技术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越来越快。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国地理常识知识点归纳80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x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高考地理中国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中国知识点汇总 地理是高中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中国地理则是地理学习的重 要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地理作为一门文科科目,考查学生对地理知 识的掌握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来总 结一下高考地理中国知识点,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 1. 地理位置与地貌:中国位于东亚,横跨亚洲大陆东部,占地面积 辽阔。中国地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地貌类型。 2. 气候与气象:中国由于地广人多,气候差异明显。主要有寒冷季 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3. 水文地理:中国水资源丰富,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还有众多湖泊和湿地。 4. 生态环境:中国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情,保护生态环境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5. 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铁 矿石等。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并保护环境。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 1. 人口与城市: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快速。重点关注中国的 人口分布、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率等。

2. 农业与农村: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需要注意农业支持政策、农村经济转型等问题。 3. 工业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工业大国,重点关注城市发展、产业 结构调整等问题。 4. 交通与交通网络:中国交通快速发展,重点关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建设和发展。 5. 区域经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关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问题。 三、地理知识的解读与分析 1.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相互作用:了解不同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如地貌对农业、城市发展的影响,气候对能源消费、产业发 展的影响等。 2. 问题解决与决策分析: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将知识应用 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决策。比如,如何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 境保护;如何促进农村地区的转型发展等。 3. 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科学紧密结合, 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大规模的地理数据分析和模拟,为决策者提供科 学的决策依据。 通过对以上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系统梳理地理 知识,做到对每个知识点有清晰的理解。同时,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地理资源的国家。下面将对中国地 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大海,东海、黄海、南海三面环抱。其邻国有 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巴基斯坦、 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尼泊尔、不丹、 尼泊尔、不丹等。 二、地理特征 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河流,形成了丰富 多样的地理景观。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高山地带 中国境内的高山地带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阿尔泰山脉、昆仑山等,这些山脉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特征之一。喜马拉雅山脉的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2. 平原地带 中国有广泛的河流平原,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平原、辽河平 原等。这些平原是中国的农业重要基地,也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 3. 河流

中国有许多重要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长江和黄河。长江是世界第 三长河,流经中国主要经济发展地区,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起着重 要作用。黄河是中国母亲河,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4. 内陆湖泊 中国境内还有一些著名的内陆湖泊,如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等。这些湖泊是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 5. 自然资源 中国地理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也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 三、地理分区 中国地理可以根据地貌、气候等特征进行分区。根据传统上的划分,中国分为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平原、西南高原、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 高原等区域。 1. 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适宜农业和工业发展。这个地区 有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2.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寒冷干旱,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 为主。 3. 西南高原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汇总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汇总 中国地理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之一,掌握好相关知识点对于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家汇总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帮助大家系统地复习。 一、自然地理 1. 地理位置与边界 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大海,陆地东西纵深约5,000多公里,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东起黄海、东海,西至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2.8万余公里。 2. 地形地貌 中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分为东部沿海平原、中部山地高原、西部高山巍峨。地貌类型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和河流等。 3. 气候

中国气候主要受到亚洲季风和高原性气候的影响。东部地区气候温和多雨,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南部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华北地区的季风气候明显,北方地区的气候严寒。 4. 水系 中国拥有众多大江大河,如黄河、长江、珠江、松花江等。这些河流形成了中国丰富的水资源,也是中国水运和灌溉的重要依托。 二、人文地理 1. 人口与城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人口规模超过14亿。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都市经济发达。 2. 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区发展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这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问题。

3. 自然资源与经济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这些资源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4. 城市化和乡村振兴 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来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与一体化。 三、生态环境 1. 生态保护与治理 中国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巨大挑战。国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绿色发展,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等工作。 2. 自然灾害

中国地理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地理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和多样文化的国家,其地理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在本文中,将对中国地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包括中国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 一、地形 中国的地球纬度较高,南北跨度较大,其地形地貌也千差万别。可以将中国的地形划分为五个主要区域。 1. 华北平原:北方最大的平原,长江以北。 2. 黄土高原:位于华北平原和青藏高原之间,多呈半干旱气候。 3. 沿海低地: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和小山丘。 4. 长江中下游平原:竹山、武汉、南京等地均位于此区域。 5. 西南高原:地势较高,有山脉、高原和盆地,海拔不超过7000米。 二、气候 中国的气候十分多样,在全球气候带中覆盖了绝大多数的气候型,其中主要的气候型有:

1. 中-东部亚热带湿润气候:中国南部。 2. 西风带季风气候: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3. 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 4. 半干旱气候: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 5. 高山冰川气候:祁连山、天山山脉、大兴安岭等地。 三、自然资源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中国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 1. 稀土元素:全球稀土储量中,中国贡献超过90%。 2. 煤炭、铁矿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和铁矿石生产国之一,石油、天然气等也是世界主要产出国。 3. 森林资源:中国森林面积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4. 农业资源:中国是世界上五大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广袤的农田和充裕的水资源。 四、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的分布、性别、年龄等特点如下: 1. 人口分布: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沿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城市和农村地区。 2. 人口性别:男性与女性比例基本相当。

中国的基本地理知识点

中国的基本地理知识点 一.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②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③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领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个纬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是指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地理中国也自然成为了人们探讨中国的重要方面。本文将为大家进行地理中国知识点的总结。 一、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广人稠,占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东西横跨5个时区,北起黑龙江省,南至海南省,东临渤海、黄海和东海,西濒西伯利亚、蒙古国和中亚大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 中国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中部大部分为高原和盆地,西南部被群山包围形成了横断山区等山脉。此外,中国还拥有众多大江大河,如黄河、长江、珠江等,这些水系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助力。 二、自然资源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能源、农产品、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其中,煤炭和石油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占据了中国总能源消耗量的70%以上。此外,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也较高,为21.6%。中国自然资源的丰富度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 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经济地位 中国是一个以工业化城市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并在21世纪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不断发展,吸引了大批外商投资。中国的人口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劳动力充裕而廉价,这也是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重要原因。 四、政治及文化方面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方面一直保持着稳定和发展。中国在深化改革、加强自主创新、加强国家安全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古代的文化遗产和现代的文化创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性和智慧。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体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为中国在全球文化领域的影响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环境和生态保障 中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破坏、生态崩溃等问题。近年来,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如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建设,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对环境污染的监管等方面都得到了积极的推进。中国的生态建设也不断加强,例如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和项目开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地理中国是一个极其丰富多彩、复杂而独特的国家。掌握中国的地理知识,对于了解中国发展历程及其智慧和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关于中国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地理中国知识点1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疆域和邻国 (1)概况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2)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航线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 (3)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两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四、中国的地形 (1)地形概况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

关于中国地理的知识点

关于中国地理的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完整版)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地理 一、概况 1.地理位置和范围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为渤海和琼州海峡,黄海、渤海全部分布在大陆架、东海大部分、南海一部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经纬度位置:4°N-53°N(分属热带和北温带),73°E-135°E(分属五个时区)。 范围:北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 2.邻国:14个陆上邻国(陆界长2万多千米),6个隔海相望国家。 3.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民族: 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 藏)。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贵州、广西、新疆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 5.人口: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人口密度线:黑龙江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偏大。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侨乡:广东、福建。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二、地形 1.地形的总体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3)。 30°N、38°N、45° N沿纬线作剖面:90°E、100°E、110° E 2.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结合地形图) 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概况 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 中国地处北温带和热带交界处,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地理位置优越。 2.辽阔的疆域 中国国土辽阔,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疆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 3.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好处 中国疆域广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

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同时,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 中国陆地接壤14个邻国,海上隔海相望6个邻国。 5.行政区划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地势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主要山脉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祁连山、阿尔泰山、贺兰山和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世界最高的山脉。 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中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1.四大高原 中国的四大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 水谷地,人口稀少。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主要以草原畜牧业为主,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也发展较快。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则以丘陵山地为主,农业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国地理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涉及到中国的地形、气候、资 源分布等内容。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中国地理高考知 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请阅读以下内容: 一、地理概述 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是世界第三大国家,陆地面积居世界 第二位,边界总长达到了2.3万多公里。中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 于北半球、东半球,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两大洲的国家。 二、中国的东、南、中、北四大地理区域 1. 东部地理区域: 位于中国大陆的东海岸,包括东北、华北、华东 地区。这一地理区域的特点是地形较为平坦,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沿 海港口。 2. 南部地理区域: 包括华南、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有着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地貌类型。该地区气候湿润,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 中部地理区域: 包括华中、华北地区,地势较为平缓,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4. 北部地理区域: 包括东北和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气候寒冷干燥,盛产农作物。 三、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其中高山和高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有喜马拉雅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等;丘陵、盆地和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地区。中国境内的地势递变较大,从西南到东北,高度逐渐下降。 四、中国的气候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主要分为东亚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其中,东亚季风气候主要影响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夏季潮湿炎热,冬季寒冷干燥;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年降水量较大。 五、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河流众多,其中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和松花江等。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全长6380千米,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全长5464千米。中国还有一些重要湖泊,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和青海湖等。 六、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矿产资源,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全球渔业大国。 总结: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包括地理概述、中国的东、南、中、北四大地理区域、中国的地形和地势、中国的气候、主要河流和湖泊以

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XXX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域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主要的天然特性是洪涝,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域的空中植被,由东向西,大致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中国地理知识点全部

中国自然地理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 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⒊ 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⒋ 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⑹山脉构成地形骨架(用简单示意图表示) ⒌ 主要地形: (1)四大高原:(落实到地图上)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是指关于中国地理位置、边界、面积、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一、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中国地处北半球,东经73°40'到135°05',北纬18°03'到53°33'之间。中国横跨东西纬度较大,纵贯南北纬度较小。 二、边界 中国的陆地边界线长约2.8万千米,与俄罗斯、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国家接壤。 三、面积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总面积为约96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3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约为30万平方公里。 四、地形地貌 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地貌区:东部沿海平原、中部华北平原、西部青藏高原和西南盆地和山地。此外,还有

一些独特的地貌景观,如喀斯特地貌、火山地貌等。 五、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气候等。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气候差异显著。 六、水文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中国大陆主要水系有黄河、长江、珠江、淮河、辽河、海河等。此外,中国还拥有众多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总结一下,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边界、面积、地形地貌、气候和水文等方面的内容。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阔土地和复杂地貌的国家,其地理特点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的科学。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地理风貌和自然资源丰富,是我们学习和了解的一个重要对象。本文将对中国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交通通信建设、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一、地理位置 中国地处东亚,是亚洲的东部边缘国家。它东临大海,接壤韩国、朝鲜、日本、菲律宾;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西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毗邻;南则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海湾相隔。中国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二、地形地貌 中国地形地貌十分复杂且分布广泛,主要可分为西北、西南、华北、东北、华南、华东六大地带。西北地区以戈壁沙漠和高原为主,呈现大陆性干旱气候;西南地区以高山为主,其中横跨四川、贵州、云南三省的云贵高原是中国第二大高原,且同为世界三大高原之一;华北平原是中国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国粮仓”;东北三省地区是冷温带大陆性气候 的主要区域,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华南地区则是我国的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较高;华东地区重要的地貌特征是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带。 三、气候特点 由于中国地广人多,其气候多样性也十分显著。整体而言,中国气候可分为温带、亚热带、热带分别代表了其北、中、南三个地理分区以及高原、沙漠等地域分区。中国气候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半岛效应,即海洋和空气不断交流,带来了独特的气候和自然风光;二是季风现象,主要是指夏季的南风和冬季的北风,导致不同季节的气温、降雨量等自然现象有很大的区别;三是高山效应,中国高山多,气温会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而不同。 四、自然资源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包括能源、农业、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其中能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如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农业资源比较分散,多分布在华北、东北、东南华南等地;水资源则主要在江南、东南、西南地区集中;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西南等地;森林资源比较分散,较集中的有大兴安岭、延边地区等。中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渔业、油气资源等,主要分布在东海、南海和黄海等区域。 五、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总数是世界上最多的,由于其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的不同,人口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口分布的呈现方式主要以江河流域、沿海和东北、西南地区为主。与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