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脑血管反应性的评估与意义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脑血管反应性的评估与意义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脑血管反应性的评估与意义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脑血管反应性的评估与意义

作者:梁发, 韩如泉, LIANG Fa, HAN Ruquan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100050

刊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年,卷(期):2011,11(2)

参考文献(23条)

1.Lee JK;Kibler KK;Benni PB 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 measured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2009

2.王俊芳;王得新;高凤玲脑血管反应性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期刊论文]-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6(6)

3.Aaslid R;Markwalder TM;Nornes H Noninvasive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recording of flow velocity in basal cerebral arteries[外文期刊] 1982

4.王恩真神经外科麻醉学 2000

5.Sharma D;Bithal PK;Dash HH Cerebral autoregulation and C02 reactivity before and after elective supratentorial tumor resection 2010

6.朱慧敏;周志明;徐格林脑血管反应性的检测方法[期刊论文]-中国卒中杂志 2009(12)

7.Hoshi Y;Kobayashi N;Tamura M Interpretation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ignals:a study with a newly developed perfused rat brain model 2001

8.Roche-Labarbe N;Carp SA;Surova A Noninvasive optical measures of CBV,StO(2),CBF index and

rCMRO(2)in human premature neonates' brains in the first six weeks of life[外文期刊] 2010

9.Buchner K;Meixensberger J;Dings J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ot useful to monitor cerebral oxygenation after severe brain injury 2000

10.Lee JH;Kelly DF;Oertel M Carbon dioxide reactivity,pressure autoregulation,and metabolic suppression reactivity after head injury:a transcranial Doppler study[外文期刊] 2001(2)

11.Pferfferkorn T;von Stuckrad-Barre S;Herzog J Reduced cerebrovascular CO(2)reactivity in CADASIL:a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Study 2001

12.Kuroda S;Houkin K;Kamiyama H Long-term prognosis of medical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internal carotid o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can acetazolamide test predict it[外文期刊] 2001(9)

13.Sloan MA;Alexandrov AV;Tegeler CH Assessment: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Report of the Therapeutics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2004

14.Vakilian A;Tranmanesh F Assessment of 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 during major depression and

after remission of disease[外文期刊] 2010

15.Visser GH;van der Grond J;van Huffelen AC Decreased transcranial Doppler carbon dioxide

re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disordered cerebral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ay sterosis[外文期刊] 1999(2)

16.Han PY;Kim JH;Kang HI Is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Old-Fashioned:one Institutional Validity Study 2008

17.Kader A;Young WL;Massaro AR Transcranial Doppler changes during staged surgical resection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 report of three cases[外文期刊] 1993

18.Yokose N;Sakatani K;Murata Y Bedside assessment of cerebral vasospasms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by near infrared time-resolved spectroscopy[外文期刊] 2010

19.Hoshino T;Sakatani K;Yokose N Changes in cerebral blood oxygenation and hemodynamic afte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vascular malformation measured by time-resolved spectroscopy[外文期刊] 2010

20.周涛;张运征;刘育英保持一定二氧化碳分压对缺血区脑组织血流和细胞代谢的保护作用 2004

21.Markus HS;Clifton A;Buckenham T Improvement in cerebral hemodynamics after carotid angioplasty[外文期刊] 1996(4)

22.Terborg C;Grdschel K;Petrovitch A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cerebral perfusion and oxygen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外文期刊] 2009

23.Niioka T;Ohnuki S;Miyazaki 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blood volume and oxygeenation in the brain during a cognitive task based on time-resolved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外文期刊] 201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菅敏钰.韩如泉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进展[期刊论文]-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05(6)

2.陈君.CHEN Jun麻醉对围术期脑代谢的影响及意义[期刊论文]-医学综述2008,14(24)

3.曹合利.丁美修.徐涛.王秉玉.吴逸群.毛青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期刊论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3,23(2)

4.金涌.沈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颅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33(6)

5.臧卫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死恢复期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5)

6.赵金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超声评价[学位论文]2005

7.张园.孙峰丽.韩如泉颅内巨大型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超大量失血抢救成功二例[期刊论文]-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10(4)

8.赵金惠.赵真.赵庆春.郝冬梅超声评价糖尿病患者内中膜厚度与脑血管反应性关系[期刊论文]-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24(4)

9.阿托伐他汀对腔隙性梗死病人的L-精氨酸脑血管反应性与血流介导血管扩张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3)

10.姚勤婷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期刊论文]-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f5212617.html,/Periodical_xdsjjbzz201102024.aspx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 【摘要】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目的是减少并发症。急性期的护理重点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恢复期帮助病人由卧位———坐位———立位———站立———行走。康复训练过程中严格掌握禁忌症,同时针对患者的瘫痪失语、反应迟钝、心理失去平衡等做好心理护理。 【关键词】中风(中医)/护理心理护理禁忌症康复训练 脑血管意外,亦称脑卒中或脑中风。不仅死亡率高,致残率也很高,主要致残表现是偏瘫、言语障碍等。 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通过早期康复手段可以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复发和致残率;康复护理的重点是偏瘫和失语。 康复护理程序通常分为:发病后急性期和逐渐恢复的慢性期。急性期也是卧床安静期,慢性期又分为:卧床期、过渡期、坐位期、步行准备———步行期。急性期取决于生命体征和一般状态,意识障碍和麻痹程度。慢性期要根据当时的体位、瘫痪程度和全身状态来决定。康复护理在脑血管病人的不同病期也有不同特点。 1 急性期 对意识障碍明显的重型脑卒中发作病人,因病情易变,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发病后症状进展,尤其脑出血病人更应慎重。此期,因病人卧床不能活动,易发生关节挛缩变形、褥疮、呼吸道感染、肌力下降、心肺功能低下、精神衰退等合并症。护理人员除积极配合医生完

成调整血压、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的药物治疗外,康复的重点放在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上。康复护理措施如下: 1.1 预防关节挛缩变形及废用性肌萎缩 1.1.1 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 1.1.2 定时翻身,更换体位。意识丧失的脑卒中昏睡病人,密切观察病情是否平稳。侧卧时必须是健侧卧位以免患肢受压。近几年,国外学者将瘫痪的仰卧位视为偏瘫病人的第一体位,健侧卧位视为第二体位。仰卧位为各种反射最活跃的一种体位,它能维持病人体位的对称性,但无论何种体位均要注意肩手综合症的发生。翻身时要注意头部侧、仰位置的协调,以防呕吐物逆流气管和舌后坠。 1.1.3 床上被动活动主要防止肌萎缩及足膝关节变形。脑梗塞病人若无意识障碍,则在发病后次日即开始床上被动活动,脑出血病人宜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夹板固定的肢体可因时间过长引起病人疼痛,可适当取下,给病人放一个舒服位置,并利用这时间做被动活动。应先健侧后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既要注意各方向活动到位,又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要特别注意肘、指、踝关节的功能训练。 1.1.4 按摩给患者上下肢轻柔而有节律的按摩,使其放松,按摩胸大肌,以减轻其痉挛性收缩,以免妨碍肩关节运动。 1.2 预防感染 1.2.1 预防呼吸道感染除每2h更换体位拍背外,要注意病人的

脑血管病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 评 定 内 容 与 标 准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一)填写部分 视觉: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 语言:正常 Broca失语 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 听觉:正常减退耳聋 患侧忽略:有无 病前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 病前的移动能力:可走动:无辅助使用拐杖、助行器等 不可走动:坐轮椅卧床 (二)表格部分 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 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级别痉挛程度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 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 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 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 2.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 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 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 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

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院前急救的脑血管意外病人共80例进行,然后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院前急救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病人的院前急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病人积极采取院前综合护理急救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关键词】脑血管;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201-02 目前我国院前急救中最常见的急、重症就是脑血管意外,此病在寒冷季节多发,尤其是在气温波动幅度较大时容易发病,病人一旦发病,其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抢救病人很可能因此死亡。所以对病人积极采取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死亡率以及伤残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的预后是极为重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室院前急救的脑血管意外病人共8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病人有45例,女性病人有35例。他们的年龄在34~93岁之间,平均为62.12±4.39岁。然后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院前急救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变化情况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临床上的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病人给予院前急救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迅速评估病情:医护人员到达急救现场后要立即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迅速评估,同时要向病人家属或朋友仔细询问此次病人发病的情况以及既往病史等情况,然后对病人进行常规检查,主要包括其病理征、脑膜刺激征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病人的意识情况,是否出现颅内高压等病症,以排除其他疾病。评估神经功能: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瞳孔、神智的改变情况来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快速准确的评估。可以通观察对比两侧瞳孔大小、形态、眼裂大小、眼球位置及活动情况、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来掌握脑出血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1]。 1.2.2保持气道通畅,有效呼吸:应遵循“先救生命再治疗”的急救原则,启动急救抢救程序,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为主要救治先决条件,通气障碍是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早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护理措施,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有呕吐的患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由于病人因颅内高压常常引起剧烈呕吐或者意识模糊从而不能够有效清除呼吸道和口鼻的分泌物引起窒息,所以应该嘱咐病人把头偏向一侧,然后及时用纸巾或者吸痰器迅速清理掉口鼻的分泌物以及其他异物。对于舌后坠的病人可以放置口咽导管或者用舌钳把舌头拉出。此外,对于进行面罩吸氧的病人,应该把氧流量控制在2~6L /min之间;对于昏迷的病人要定期给予吸痰,其目的是清除其呼吸道分泌物避

脑血管病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和心理康复在病人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方法:将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80例脑血管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康复护理组40例患者进行早期肢体被动康复护理,进行日常护理及心理康复;对照组40例按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及护理。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患者在恢复期实施相应的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致残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患者练习

脑血管偏瘫患者80例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且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如果采取正确的康复措施,后果是会截然不同的。由于脑血管病病程长,恢复慢,大部分患者急性期正确的康复护理后,仍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需继续进行康复护理,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受损机能和生活能力。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临床资料: 将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80例脑血管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40-80岁; 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左侧偏瘫45例,右侧偏瘫35例,伴失语9例;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的下降。对照组40例按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及护理。康复护理组40例患者在按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病情稳定允许的情况下早期(24 h内)开始康复训练指导。 2心理护理: 脑血管病引起的肢体瘫痪多为突发性的,患者心理上往往蒙受巨大的打击和创伤。针对病人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科学地讲明病情,使其了解发病原因、患病危险因素、用药治疗的必要性和预防发作常识,懂得配合医生,坚持治疗的长远意义,做到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去除致病危险因素,从而稳定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疾病使患者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不能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加上疾病病程长,恢复慢,经济负担较重等原因,因此,容易产生沉闷、少语、焦虑、烦躁、郁郁寡欢悲观失望,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有的患者由于情感上发生障碍,长又是哭是笑的现象发生,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有的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1]。因此护理人员不但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还要在心理上给予帮助,要与患者建立好良好的护患关系。

中国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最新版】

中国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手术部位出血或再出血,严重者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甚至引发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和脑病等临床危象,危及患者的生命。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曾经于2010年组织编写了《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此共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的防治水平。然而,近年来神经外科的临床实践有了新发展,首先,患者的疾病谱或自身情况发生改变,许多老年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对这种患者进行手术,在围手术期止血方面要多加注意;其次,新技术的发展带来新问题,很多手术都面临着既要抗凝又要止血的难题,给神经外科医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第三,新的止血材料不断涌现,从最早的明胶海绵、再生氧化纤维素到目前的流体明胶纤维蛋白黏合剂(又称生物蛋白胶),止血效果越来越好。 在上述背景下,为及时应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邀请国内神经外科、血液科和麻醉科的知名专家,对2010版《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进行修订后,撰写了《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2018)》(以下简称本共识),以期指导神经外

科医生合理地选用技术和止血材料,有效、规范地防治手术中及围手术期出血,提高手术效果。 一、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的解剖生理学基础、危险因素与发生机制 (一)神经外科手术出血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颅脑组织的解剖生理学特性决定了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具有容易出血的特点。由于脑组织血运丰富,而且组织结构层次复杂,任何一层组织止血不完善都可能成为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来源。此外,颅内血管细、脆,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用丝线结扎止血;有些手术部位深在、视野狭窄及操作不便,使其止血更加困难。 (二)神经外科手术出血的发生机制与原因、危险因素 神经外科手术出血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颅内出血3个部分。术前颅内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外伤性出血、脑血管性出血和其他颅内病变。颅内出血按部位分为硬膜外、硬膜下和脑内出血(包括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3种。其中外伤性出血在这3个部位均可发生,多由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常见问题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常见问题 1.围手术期包括哪三个阶段? 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手术前期指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到患者送至手术台;手术中期指患者接受手术的整个过程;手术后期指从患者被送到恢复室或外科病房至患者出院或后续追踪。 2.何为手术前期? 手术前期:从病人准备手术至进入手术室,这一时期称手术前期。 3.手术前健康教育有哪些? (1)宣传术前戒烟、皮肤准备及禁食禁饮等目的。 (2)讲解术后早期活动、深呼吸及咳嗽排痰的意义。 (3)讲解术后可能留置的各种引流管、氧气管、导尿管、胃肠减压管等的目的和意义。 (4)指导术后必须进行的活动锻炼。 4.手术前的饮食管理是什么? 术前患者的饮食管理重在改善营养状况,以提高手术耐受能力,减轻术时和术后并发症。可增加下列营养物质的摄入。 (1)糖类:能增加肝糖原的数量,既可防止麻醉意外,也可减轻手术刺激,防止休克,还可避免患者因低血糖发生昏迷。故术前最好进食一些含糖丰富的食物,如藕粉、面食、蔗糖、麦芽糖等,这些

食物都易消化,不会影响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2)蛋白质:创口愈合需要消耗蛋白质,术前增加蛋白质摄入,可以促使伤口早日愈合。麻醉药剂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术前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必需氨基酸较多的食物,可以提高体内血浆蛋白的浓度,减轻麻醉药剂中毒。 (3)维生素:维生素B参加糖代谢,对合成肝糖原有好处;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有助于伤口愈合;维生素K能提高凝血酶含量,帮助血液凝固,减少手术失血。 (4)水分:术前供给充足的水分,能预防手术过程中发生脱水、休克等并发症。 5.手术前胃肠道准备的内容包括哪些?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12h起禁食、4h起禁水。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1~2天进少渣饮食,手术当天清晨常规放置胃管。幽门梗阻患者术前3天每晚以温生理盐水洗胃,排空胃内滞留物,减轻胃黏膜充血、水肿。结肠或直肠手术患者术前3天起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术前晚及手术当天清晨行清洁灌肠或全肠道灌洗,以减少术后感染机会。 6.手术前呼吸道准备包括哪些? (1)术前戒烟2周以上,以免呼吸道粘膜受刺激,分泌物增多。 (2)有肺部感染或咳脓痰的病人,术前3-5日使用抗生素,并做体位引流,促使脓性分泌物排出;痰液粘稠者应用抗生素加糜蛋白酶超声雾化,每日2次,使痰液稀薄,易于排出;支气管哮喘发作病人,术前可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以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

围手术期处理(2)

围手术期处理 一、合并症的围手术期处理 1.心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心脏彩超,心梗6月内不建议择期手术,心力衰竭患者,最好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在实施手术。术前继续口服降压药物至术前,检测血压,控制血压在160/100mmHg以内。术前1周停用利血平等长效降压药,房颤伴心率>100者,术前应用心房纤颤伴心率增快(100次/分以上)者,术前应用毛花苷C或口服普萘洛尔,尽可能使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冠心病出现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以下)者,术前可皮下注射阿托品~1mg增加心率。 2.脑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近期有脑卒中病史者,择期手术推迟2周-6周。 3.肺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肺功能检查,术前戒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择期手术推迟至治愈后1-2周,急诊手术,可加用抗生素,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喘气发作者,择期手术应推迟。 4.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7天停用阿司匹林,术前2-3天停用非甾体抗炎药,术前10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血小板小于5×109 ,需要输注血小板,使血小板达到以上,脾亢所致者不建议输注。易栓患者术后需应用抗凝药物,间断气袋加压下肢。 5.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6.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药物选择,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 7.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停服2-3天停服长效降压药如氯磺丙脲,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至术日晨,术后禁食病人以静脉输注葡萄糖加胰岛素维持正常糖代谢,维持血糖轻度升高(,尿糖+~++),如应用降血糖药或长效胰岛素,均应改用短效胰岛素,可皮下注射,4~6小时一次。 8.营养不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轻34-28 中27-21 重<21)白蛋白低于30g/l,需应用肠内或肠外营养()。 9.妊娠期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10.小儿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二、异常辅助检查的围手术期处理 11.危机值紧急处理流程。 口头医患沟通(告病危)、复查或紧急处理(医嘱)、上报上级医师、请ICU及专科会诊---书面医患沟通、完善病历、必要时转ICU或上级医院-----追踪复查处理效果(3日内)。 12.血红蛋白低怎么办。 分析贫血原因,输血输血反应动态监测,红细胞补充量:(110-血红蛋白量)÷

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管理专家共识(2015)

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管理专家共识 马正良,王天龙,王东信,王秀丽,王国林(负责人),王海云(执笔人),石学银,李金宝,余剑波,张卫,祝胜美,夏中元,喻文军,鲁开智,薛荣亮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指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 算全国高血压患者达2.66亿,并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合并高血 压的手术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围术期高血压可增加手术出血、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导致脑卒中以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我国高血压呈现 三高三低流行病学特点,即发病率、伤残率与死亡率高;知晓率、服药 率与控制率低,从而大大增加了国内围手术期高血压处理风险。 一、高血压的定义、分类及危险性评估 (一)定义和分类 高血压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界定的,其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其中90%~95%为原发性高血压,余为继发性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表1)。 表 1 血压(mmHg)的定义和分级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120 和<80 正常高值120-139 和(或)80-89 高血压 1级(轻度)140-159 和(或)90-99 2级(中度)160-179 和(或)100-109 3级(重度)≥180 和(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 压 ≥140 和<90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二)心血管总体危险评估 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不能只根据血压水平,必须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并分层。高血压患者按心血管风险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个层次(表2、3)。 表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 和病史 血压(mmHg) 1级高血压 ^*P140-159 或DBP90-99 2级高血压 ^*P160-179 或DBP100-109 3级高血压 ^*P≥180 或DBP≥110 无低危中危高危 1~2个其他危险因中危中危极高危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又称为急性脑血管病,或中风、脑卒中,是供应脑的动脉血管,包括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意识障碍及(或)脑局灶症状(言语障碍、面瘫、肢瘫)。 脑血管意外已成为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危重病,也是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 H 。" 脑血管意外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 出血;后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为多见。其中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数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因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所引起。脑栓塞多见于中青年有心脏病的患者,如心脏瓣膜病、心肌梗塞栓子脱落堵塞脑血管而成。 脑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 脑部的血液由两条颈内动脉和两条椎动脉供给。脑的平均重量约为1400g,占整个体重的2%~3%,然而脑组织需用的血液供应占心搏出量的15%~20%(静态时),这是与脑组织的缴高代谢率相适应的。 脑组织几乎没有能源的储备,需要血液循环连续的供应氧和葡萄糖。 脑血流量与脑动脉的灌注压成正比,与脑血管的阻力呈反比。而灌注压约 等于平均动脉压减去静脉压的差。影响血管阻力的因素为: 血管壁的构造及血管张力,颅内压和血液的粘滞度等。在正常情况下,平均动脉压在60-160mmHg( 8."0- 21."3k pa)范围内,脑血流量可自动调节,以保护脑组织不致缺氧而受损。当灌注压增高时,反射性引起毛细血管动脉端平滑肌收缩,使血管阻力增高而不使脑血流量增加,反之亦然。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一)病因 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风湿,钩端螺旋体,结核,梅毒等),发育异常(先天性脑动脉瘤,闹动静脉畸形),外伤等,其中以动脉硬化最常见。 2,血液成分改变级血液流变学异常① 血液粘滞度增高: 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等;② 凝血机制异常: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DIC 等。此外妊娠,产后,术后也可以引起高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等。 4,其他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邻近的大血管,影响供血;颅外形成的各种 栓子(如空气,脂肪,肿瘤等)引起脑栓塞。 二)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和干预的两种,天气、年龄、性别和基因遗传是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是可以干预的。 目前我国人群中促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迅速攀升,且出现多种危险因素叠加现象。研究已证实高血压、糖尿病、血清胆固醇水平及吸烟等与心脑血管病多发有直接关系,但值得重视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些主要危险因素在我国人群中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以“触目惊心”的速度上升,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危险因素1:高血压 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正在快速递增,且多数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这可能是导致脑血管病高发的最主要原因。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提高控制率,以减少脑卒中等合并症的发生,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达标同等重要,血压水平<140/90mmHg 为宜。 ★ 建议: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分析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急救中心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126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的126例由家属或他人送入笔者所在医院急救中心的126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安全转移到医院以及途中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83例安全送入医院,19例途中病情加重,24例途中死亡;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115例安全送入医院,6例途中病情加重,3例途中死亡。两组患者的安全转移率和途中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情,减少途中死亡率,并提高抢救成功率。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Method:126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who accepted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in our Emergency center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other 126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who were sent into our Emergency center by their family members or other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During the process,the cases of being safely transferred and death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control group had 83 cases of being safely transferred,19 worsened cases and 24 dead cases,on account of the effective and prompt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115 cases of being safely transferred,6 worsened cases and 3 dead cases,during the process,the rate of being safely transferred and the death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Conclusion:The effective and prompt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can greatly relieve the illness state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reduce the death rate on the way and improve the successful rescue rate. [Key words]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腦血管意外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通常是颅脑血管突发性的破裂或是堵塞导致的脑组织急性损伤的疾病。由于脑血管意外的突发性,因此死亡率极高[1]。为了提高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减少途中死亡率,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是十分必要的,作为目前医疗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院前急救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现笔者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的126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急救中心实施院前急救护

脑血管痉挛的治疗

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多见于小孩子年轻人) 一、病因病理:多因精神紧张,惊吓过度所致颅颈多普勒检查可发现血管痉挛(收缩变小),造成脑供血减少,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二、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等。 三、治疗: 1、方法:扩张脑血管、增加供血、营养脑细胞、恢复脑功能。 2、针剂:①点滴倍他定(老人选血栓通、灯盏花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②点滴灯盏花素;③胞二磷+维生素B6(或加脑活素)。 3、口服药:脑血管性头痛、失眠。①正天丸;②失眠:氟桂利嗪;③头晕、记忆力降低(常见合并病状):胞二磷+维生素B6(或进口脑活素)。 4、用药注意:①倍他定用于小孩,年轻人较好,老人效果较差;②老人多选用丹参川芎、灯盏花素(中药制剂);③1个疗程为10天。 5、生活、心态、活动三方面注意:①生活规律,按时休息,有足够的睡眠,饮食合理化;②精神要放开,对一切事情都要看得开,放得下,保持心情舒爽;③长期坚持作体育活动,根据各种年龄的需要。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用药)方法(总结) 一、首选杀菌剂联用(即青霉素或头胞类与氨基糖苷类联用),适合于大多数病例,也不容易产生耐药。 二、用其它抗生素无效时(或耐药)有两种方法: (一)可选用头胞第二、三、四代与大环内酯类(如白霉素或阿奇)联用,或选用克林与奎诺酮类联用,往往有效。 (二)选用B—内酰胺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头胞哌酮钠、舒巴坦钠)与氨基糖苷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用,也往往有效(尤其对耐药者更为重要),疑其可能是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血象可不高)应联用大环内酯类。 以上两种方法适合于少数病例,在未用杀菌剂之前,般不作首选(特别是大环内酯类),还注意一点是先滴头胞类,后滴大环内酯。 三、以上抗生素都无效,则可选用头胞第二、三、四类与奎诺酮类联用,也往往取得满意效果,适用于少数老年病例(感染),特别是对那些以前有过肺结核病(或胸膜炎)的病人尤其有效。 四、以上的治疗再无效,要考虑是否合并多种细菌感染,或已普遍耐药,可选用头胞美唑钠(或氨曲南)与氨基糖苷类联用,再无效,最后选用万古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联用,以观后效。 五、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原体(菌种)选择有效抗生素(联用),其中人体表感染、内脏感染,管道感染的细菌也有所不同,也应分别对待。体表感染多见球菌、缘脓杆菌、厌氧菌。体内感染多见:杆菌、厌氧菌,其次是衣原体、支原体、霉菌。管道感染多见:厌氧菌、体表管道还有球菌、体内管道还有杆菌。 六、处理好与治疗效果有关的问题如:①肠胃不好(慢性肠炎、胃病、腹胀、便秘等);②免疫力低下的问题如:平时有慢性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好、长期工作疲劳、鼻炎、血液病、脱水、酸碱中毒等,也影响抗感染效果,③病人用药、打针过多、过久,也能影响抗感染效果。病久进食少的要加以支持疗法。

护士资格考试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专项习题

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专项习题 1、张老先生因脑血栓在家卧床2个月,大小便失禁,不能自行翻身,近日尾骶部皮肤呈紫红色,压不退色。为预防病人发生其他并发症,护士应着重指导家属学会 A、鼻饲灌 B、皮下注射 C、测量血压 D、被动活动 E、更换敷料 2、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A、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B、脑出血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短暂性脑缺血 E、脑血栓形成 3、内囊病变常出现 A、偏瘫 B、交叉瘫 C、截瘫 D、四肢瘫 E、单瘫

4、一脑梗死患者在饭后突然出现呼吸深且慢,吸气时明显困难,护士应考虑为 A、气管异物 B、气胸 C、急性左心衰竭 D、支气管哮喘 E、重症肺炎 5、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是 A、持续时间不超过3周 B、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 C、持续时间不超过2天 D、持续时间不超过24h E、持续时间不超过30min 6、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桥脑 B、脑干 C、大脑半球 D、内囊 E、小脑

7、患者,女性,34岁,洗衣时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体检:意识清,失语,心律不齐,心率106次/分,脉搏86次/分,左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2级,偏身感觉障碍,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脑桥出血 B、脑栓塞 C、脑出血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蛛网膜下腔出血 8、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 A、高血压 B、先天性脑动脉病 C、脑动脉硬化 D、风湿性心脏病 E、休克 9、患者,女性,66岁,高血压病史15年,糖尿病10年,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流利,逐渐加重2日。体检:神志清楚,血压正常,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侧,饮水自右侧口角漏出,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低下,右下肢病理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膜炎 B、脑血管痉挛

常见急救病例模拟(脑血管意外)

7 脑血管意外 检查人员:主考官、医疗、护理、院感、总务、设备、检验、放射、行政(家属)各一人,共9人 角色扮演:模拟人一个 编号情景总分检查要点得分扣分理由 1 退休工人方某某,女性,75岁。患 者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天,伴嗜睡2 小时,由120送来急诊室 8分 1、立即上前迎接,与院前急救衔接 (医疗、护理)1分 2、查生命体征,判断病情 (医疗、护理)1分 3、及时通知相关医生(查医生到急诊室时间) (医疗)0.5分 4、急诊流程合理,标志灯光醒目,抢救车道通畅 (医疗)1分 5、开通绿色通道,有具体开通措施 (医疗)1.5分 6、病人处置:吸氧、输液规范,监护设备完好等 (护理)1.5分 7、条形码管理,使用腕带(三级医院) (护理)0.5分 8、通讯、呼叫系统通畅 (总务)1分 2 采集病史 由主考官提供病史:患者1天来感右 24分 9、病史采集规范,体格检查准确 (医疗)3分

编号情景总分检查要点得分扣分理由 侧肢体活动不利,行走不稳。2小时前开始嗜睡,立即由“120”送来我院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不规则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详。有糖尿病史15年,不规则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详。否认药物过敏史。吸烟史50余年,20支/日。 体格检查 先由被查者规范体检(重点突出),然后由主考官将体检资料(舌质、舌苔、脉搏)交给被查者 得出初步诊断: (1)昏迷原因待查:脑血管意外?(2)高血压病 (3)糖尿病 开具辅助检查项目 (1)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微量法血糖 (2)急诊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凝血谱、血氨 (3)床旁胸片 (4)心电图10、急诊病历书写符合要求 (医疗)3分11、与病人或家属知情同意谈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履行告知义务,告知内容详尽,包括病情、初步诊断、中医辨证、检查、治疗、有创操作等 (行政)4分12、留取标本规范,及时送检 (护理)2分13、采集及送检血标本有时间记录 (护理)2分14、与相关检查科室联系 (护理)2分15、对病人进行治疗:如降血压、降血糖、脑细胞营养药、中医药治疗措施等 (医疗、护理)2分16、护士应对口头医嘱完整,重述确认,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 (护理)3分17、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 (医疗、护理)3分 实验室检查 标本必须送达检验科,检验组人员等18、标本用条形码管理 (检验)1分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和出现血流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致血管痉挛而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痉挛都是属于继发性的。 脑血管痉挛的病因 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原因有很多,如:动静脉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此外情绪波动,生气激动,心理障碍,紧张压力是发生脑血管痉挛最常见的原因,失眠、脑力劳动者,尤其是白领发病率相对较高。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发病率高。 脑血管痉挛的表现 脑血管痉挛以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其次还表现为神经衰弱、胸闷、心慌气短、头脑模糊,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多数患者可出现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激动、生气、失眠等因素会使头痛加剧。 脑血管痉挛的检查 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脑血流图,颈部血管彩超等,部分患者需要做头颅MRI、MRA。 我院特色检查:可以通过脑血流图检查明确诊断,主要检查脑血管的血流供应状况,弹性,紧张度,外周阻力及其调节功能等,还能动态检查血管痉挛的病程以及评价治疗效果,脑血流图检查能够发现局部脑血管的血流速度,提示是否存在脑血管痉挛导致的血管狭窄等,为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脑血管痉挛的危害 在紧张工作、学习和心情不好还有熬夜(或着说是缺觉)的时候都会出现短暂的脑血管痉挛,一般是头胀痛,两侧痛,或后脑勺那个部位痛,有时会感觉像套了个紧箍。 脑血管痉挛以年轻人,学生、白领人群为主,长期反复的头痛头晕,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与工作。病情严重者,如不及时处理可以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症状,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才行。 脑血管痉挛的治疗 传统治疗以西药治疗为主,早期一般使用脑血管扩张剂及扩容剂,抗血小板聚集剂可减少微栓子的发生,但长期西药的应用副作用较大,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许多患者在医院反复检查与治疗却没有任何效果。 我院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方式,包括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药氧治疗、针灸治疗、神经血管调控术等,特别是神经血管调控技术,治疗通过调节全身植物神经和改善头脑的血流供应,使血管扩张、改善心、脑血流量、缓解肌肉挛缩等,使全身自主神经系统稳定化,从而消除脑血管痉挛,头晕、头痛症状,效果非常理想。 注意事项 平时要注意合理膳食,建议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食油腻食品。适量运动,戒烟酒,同时也要保持心理平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快乐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对疾病都是有帮助的。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 【摘要】脑血管疾病是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致残率较高,康复治疗所需要的时间漫长。在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护理作为重要的环节一直受到医护人员的普遍重视。而脑血管疾病自发病的半年之内, 是肢休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也是康复护理最重要的时期,本 文将主要论述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护理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脑血管患者康复治疗 脑血管病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重症者将出现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即使经过了抢救治疗,多数患者仍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的障碍。对于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就是通过心理上的帮助和身体上的锻炼辅助他们最好最快的恢复健康,努力减少并发症, 降低致残率。 1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1.1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面对自己突如其来的病情,很多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会觉得很难接受,因此会有许多患者出现固执、多疑、孤僻、敏感等不良情绪。还有一些脑血管患者由于病情重、病程长,需长期服药,这些患者把服药当作一种沉重的负担,擅自停止用药。这些现象对于治疗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 1.2 脑血管患者的心理疏导 面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我们医护人员应该注意耐心地向患者解释脑

血管病的病因、预后及转归,使患者通过学习康复知识、康复训练等综合技能,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有所了解,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能力。通过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一方面可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更是促进疾病的恢复,促进健康治疗的手段之一。对心理障碍明显的患者时用暗示和代偿迁移法进行心理治疗,也可通过体疗、音疗和身体锻炼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1.3 注重患者的家庭因素 对于患者来说,家庭成员的态度和辅助护理也影响着他们治疗的进行情况。努力让患者的家庭成员多多地关心患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患者。通过亲属的关怀、体贴和细心照顾,可以让病人拥有安全感。 1.4 制定阶段性康复目标 合理的目标不仅能够促进康复的顺利进展,而且能够使患者及家属坚持康复的信心。这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现实条件、病情的实际状况、疾病发展治疗情况等,制定出符合不同患者的康复目标,注意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顺序,逐步推进,不要急于求成。 2 脑血管病患者言语障碍的康复护理 2.1 听觉言语刺激 脑血管病可能引起各种类型的言语降碍。言语障碍的康复护理是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很重要的组成。康复包括听觉言语刺激疗法和言语失用的康复治疗等。反复的感觉刺激是促进神经系统整合的不可缺少的方法,所以听觉言语刺激疗法多用于失语症的康复护理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最全版)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最全版)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手术部位出血或再出血,严重者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甚至引发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和脑疝等临床危象,危及患者的生命。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曾经于2010年组织编写了《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此共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的防治水平。然而,近年来神经外科的临床实践有了新发展,首先,患者的疾病谱或自身情况发生改变,许多老年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对这种患者进行手术,在围手术期止血方面要多加注意;其次,新技术的发展带来新问题,很多手术都面临着既要抗凝又要止血的难题,给神经外科医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第三,新的止血材料不断涌现,从最早的明胶海绵、再生氧化纤维素到目前的流体明胶纤维蛋白黏合剂(又称生物蛋白胶),止血效果越来越好。在上述背景下,为及时应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邀请国内神经外科、血液科和麻醉科的知名专家,对2010版《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进行修订后,撰写了《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2018)》(以下简称本共识),以期指导神经外科医生合理地选用技术和止血材料,有效、规范地防治手术中及围手术期出血,提高手术效果。 一、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的解剖生理学基础、危险因素与发生机制(一)神经外科手术出血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颅脑组织的解剖生理学特性决定了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具有容易出血的特点。由于脑组织血运丰富,而且组织结构层次复杂,任何一层组织止血不完善都可能成为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来源。此外,颅内血管细、脆,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用丝线结扎止血;有些手术部位深在、视野狭窄及操作不便,使其止血更加困难。 (二)神经外科手术出血的发生机制与原因、危险因素 神经外科手术出血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颅内出血3个部分。术前颅内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外伤性出血、脑血管性出血和其他颅内病变。颅内出血按部位分为硬膜外、硬膜下和脑内出血(包括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3种。其中外伤性出血在这3个部位均可发生,多由外力作用使脑血管的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引起;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出血多表现为脑内出血,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其他颅内病变伴颅内出血的情况,多为脑肿瘤伴发出血等。 除了由各种解剖生理因素及手术操作引起的术中出血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也可以导致出血,比如术前服用抗凝药、患者本身存在凝血机制异常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术前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以抑制内源性凝血途径,从而造成术中止血困难;术中脑组织受损后,可以迅速释放大量的组织因子等,启动一系列凝血反应,广泛凝血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加上纤溶机制被激活,使术中止血更加困难。 二、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的临床特点 (一)术前颅内出血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 [作者:张杰雄]来源:本站原创阅读数:427 张杰雄: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特点,提高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能力。方法对比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院前急救与自行送院的治愈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结果经院前急救组死亡率、致残率明显降低,治愈率大大提高。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减低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和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 在我国,脑血管意外每年发病率约为150/10万,死亡率为120/10万,幸存者70%以上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和危重症。为提高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能力,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和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减少死亡和伤残发生。现将我院2006~2008年期间救治的19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所有病例均经过头颅CT或MR确诊)病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120”进行院前急救组共129例,其中66例在医护人员来到前,家属已进行有效现场急救,63例在医护人员到场后才施行救治。其余67例由家属直接送院急救。 1.2急救方法家庭急救:如果出现病人摔倒,家人不急于将病人从地上拉起,而是2~3 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稍抬高,避免震动,呕吐病人将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取出假牙,并清洁口腔,保持呼吸通畅,同时及时通知“120”;医护人员到场后即行紧急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进行脱水、降颅压及对症处理,对呼吸心跳停止病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帮助病人呼吸,密切观察脑科情况,及时转入院内进一步救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