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_君子_人格论_梁国典

孔子的_君子_人格论_梁国典
孔子的_君子_人格论_梁国典

收稿日期:2008-05-14

作者简介:梁国典(1962—),男,山东莱西人,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

 2008年第5期总第206期 齐鲁学刊QILU

 JOURN AL N o .5G ene ral N o .206

孔子的“君子”人格论

梁国典

(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济南250002)

摘 要:孔子平生教书育人,以培养造就“君子”为宗旨。君子一直是人们区分人的道德品行好坏的标准,君子是人们追求达到的理想人格目标,小人是人们所鄙弃的无德行者。君子人格的内涵、特征或者标准,大致说来,应该有10种: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不息。孔子及先秦儒家汲汲于“君子小人”之辨,目的在于扬善抑恶,塑造仁德的理想人格。

关键词:孔子;先秦儒家;君子人格;“君子小人”之辨

中图分类号:B 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 (2008)05-0005-07

孔子平生教书育人,以培养造就“君子”为宗旨。孔子谆谆告诫弟子:“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1]

(《雍也》)十分注意培养弟子的君子人格。在孔子时

代,“君子”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统治者,一是指有道德修养和实际能力的人。在孔子学说中,虽然有些地方“君子”的含义是前者,但更多的却是后者。在《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之多,决非偶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学说或可概括为君子学说。孔子提出的君子与小人之辨,引起了历代学者的极大兴趣和重视。两千多年来,君子一直是人们区分人的道德品行好坏的标准,是人们追求达到的理想人格目标,小人则是人们所鄙弃的无德行者。正如胡适所说:“孔子指出一种理想的模范,作为个人及社会的标准,使人`拟之而后言,仪之而后动'。

他平日所说`君子'便是人生品行的标准。”[2](P 86)孔子所谓的君子人格的内涵、特征或者标准,大致说来

有10种: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不息。凡是人之为人能够具备这10种素质者就是君子,反之,基本上不具备这10种素质者就是小人。孔子及先秦儒家汲汲于“君子小人”之辨,目的在于扬善抑恶,塑造仁德的理想人格。

一、仁:君子“仁以为己任”

孔子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定义为

“君子之道”[1](《宪问》),认为君子泛爱众人,心胸坦

荡,故无忧;君子富有知识,足以烛理,故不惑;君子果敢刚毅,有浩然之气,故不惧。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稍后的《中庸》将智、仁、勇称为“天下之达德”。在孔子看来,“仁”是君子人格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八佾》)“志

于道,据于德,依于仁”[1](

《述而》),正说明了君子人格的本原性。这一思想为后世儒者所继承。孟子

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3](《尽心下》)进一步说明了仁是一切德行的根源。什么是“仁”?怎样得到“仁”呢?第一,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1](《颜渊》)一个人若能以爱心待人,也就是在

行仁了。“爱人”是一个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过程,《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深得孔子思想精义的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

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学而》)有子认为孝悌是为人的根本。君子做人首先要在根本上用心思、下功夫,再由亲亲而达到“泛爱众,而亲仁”的理想境界。既可以独善其身,又可以兼善天下,这便是仁人君子了。第二,忠恕。孔子对仁爱的推广,主要采取一种由近及远、将心比心的方式。“忠恕之道”最能体现“仁”的内涵和为“仁”之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雍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5

人”[1](《卫灵公》)。“恕”,是“推及及人”,以己之心去推度人之心,一方面推己所欲,给人之欲,一方面己之不欲,不强加于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一个仁者,有诚恳为人之心,此即为“忠”;将诚恳为人之心推及于他人,便是“恕”。这是处人、处事和自处的一种尺度、一种基本原则。概言之,“仁”就是以爱心为动力,以“忠恕”为具体表现,去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使社会充满博爱和秩序。第三,修己。孔子认为,“仁人”要修己、克己,不要强调客观条件,而要从主观努力上修养自己,求仁、成仁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道德行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1](《述而》)。第四,“仁以为己任”。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实践人伦道德,实现人生理想,完善人生价值,做一个“志士仁人”,时时不违仁,处处与仁同在,要为追求真理而努力奋斗:“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 (《卫灵公》)因为一旦抛弃了“仁”,君子也就不成其为君子了。士志于道,很重要的就是“仁以为己任”。第五,具备恭、宽、信、敏、惠五种品质。《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敬则不易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拥护,诚信就能很好地立身处世,敏捷则工作效率高,慈惠才能与人和谐相处。一个人在做人过程中如果能体现出这五种品质,也就是在行仁了。

君子与小人在为仁上迥然有别:“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里仁》)小人则为人处事“鲜矣仁”。

二、义:“君子义以为上”

“义”即合宜合理。孔子对“义”十分重视,认为“君子以义为质”,把“义”看作是提高君子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首先,在孔子那里,义和利之间是统一的关系,并不是像董仲舒所说的那样“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水火不容的矛盾关系。孔子并不一概反对人们的物质欲求和对富贵生活的向往,但追求富贵须以道义为原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里仁》)在这里,合乎道义成了求富贵、去贫贱的最高标准,如孟子所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3](《滕文公下》)正因为这样,孔子才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吾所好”者是道义而非富贵,富贵的取舍全视道义而定,合则取之,不合则去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述而》)。其次,孔子主张物质利益的取舍,应该以“义”为准则,反对贪得无厌,巧取豪夺,因此一再强调“见利思义”。要求君子优先考虑“义”,做事时先想想合不合理,有没有违反道德和正义,心里要关心大众的要求、公众的利益,坚持“义以为上”的原则。如果“义”和“利”发生冲突,一定要“先义后利”,做到“义然后取”。第三,在孔子心目中,作为君子,“义”的重要性要高于“勇”,他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阳货》)

在孔子看来,从一个人处理义与利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个人若优先考虑的是“义”,那么,他就是君子,若优先考虑的是“利”,那么,他就是小人。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 (《里仁》)君子关心的是良好品德,小人关心的是田地收成,居处的安逸;君子关心的是遵守法律,不违犯刑法,小人关心的是怎样得到利益和好处。显然,君子关心的是从公德方面着眼,小人是从私利方面出发。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在当代中国,就是指合乎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规范的正当挣钱手法,见利思义,不贪不义之财,不谋求制度和政策允许以外的私利;一个人若见利忘义,贪得无厌,不要廉耻,罔顾法纪,私欲横流,行为损害他人、国家的利益,也就得不到公众的认同,“放于利而行,多怨”[1](《里仁》)。那才是一个唯利是图、人人讨厌的小人。

三、礼:君子“立于礼”

“礼”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规范和言行准则。孔子认为“礼”是君子的立身之本,君子在平日的修养中要做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泰伯》)。“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法,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事。孔子讨厌无礼的行为,当子贡问:“君子亦有恶乎?”孔子答道:“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1](《阳货》)态度何其鲜明!他在斥责子路的无礼时,还提出了“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 (《子路》)的观点,将“礼”与刑罚公正与否、民众安定与否、天下稳定与否相联系,极大地强调了礼的作用。君子知礼,言行中规中矩,以射艺为例,“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1] (《八佾》),整个比赛过程都做到了彬彬有礼。《论语·学而》记载:“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

6

如?'孔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认为即使贫困也要乐观地坚持正道,不以环境困难而忧伤苦恼;即使富有也要以礼待人。在君子的修养过程中,“礼”何以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孔子的回答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1](《泰伯》)这说明“礼”在培育君子的过程中作用巨大:一个人若仅注重自己容貌的端庄,却不知礼,就容易劳倦;只知谨慎,却不知礼,就容易流于懦弱;仅有敢做敢为的勇气,却不知礼,就容易盲行而闯祸;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容易待人刻薄。“礼”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孔子力倡身为君子要用礼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言行不至于离经叛道:“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雍也》)这就是说,要把礼的精神贯穿在所学的知识里并在生活中践行。怎样才能做到“约之以礼”?那就是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颜渊》)。当然,君子要守礼,就必须知道礼的实质,切不可只守礼的形式。那么,礼的实质是什么呢?这可从孔子回答“林放问礼之本”的言论里得到答案:“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1](《八佾》)可见,在孔子心中,就一般礼仪而言,其本质在于朴素俭约,而不在于铺张浪费;就丧礼而言,其本质在于用心来表达失去亲人的悲伤之情,而不在于仪式是否周全。与君子相反,小人常常“无礼”或虚情假义地按“礼”的方式去待人接物。

四、智:“智者不惑”

君子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智慧与能力,即“知(智)者不惑”。“智”主要是一种道德理性能力。首先,“智者不惑”体现在对是非、善恶的认知和辨别上。智者之所以不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君子具备了理性认知和辨别能力,具备了道德理性,因而能够分清事物的是非曲直,而不至于颠倒黑白。孟子曾明确将“智”界定为人辨别是非的能力:“是非之心,智也。”智者“明是非”的同时又能“辨善恶”,孔子早就注意到二者的内在关系,他说:“知者利仁。”又说:“未知,焉得仁?”也就是说,具备了智德才能分清事物的曲直并明白其利害得失,才会以长远的眼光看事物,才能看到长远的利益,也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其次,在儒家看来,智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认识,认识自己方能进一步认识他人,所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学而》)。具有自知之明,正确地认识自己,被儒家看作是比“使人知己”、“知他人”更为高明的德性,儒家将之视作君子的基本德性之一。这一见解与儒家强调的“反求诸己”思想是相一致的。孔子有时甚至将“知人”作为“知”的定义,樊迟问“知”,孔子回答说:“知人。”在孔子看来,所谓“知人”,主要指正确地认识人、客观地鉴别人、清醒地理解人。第三,“智者不惑”还体现为在具体境遇中的“知当务之急”,以及对于“时势”的判断。换言之,“智者不惑”既包含知道当下最着急的事,又体现为知道当下可以做的事。因此,真正“不惑”的“智者”,在具体的道德境遇中,能够权衡利弊得失,分清轻重缓急,知道先后顺序,迅速判断当下应该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在孟子看来,孔子正是“识时势”之“智者不惑”的典范:“孔子,圣之时者也。”人们只有了解这一点,才可以说是“不惑”之“智者”,也才能被称为君子,这就是孔子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1] (《尧曰》)。孔子对天命的敬畏,也就是对“道”的敬畏,他的生命已经与天道合而为一。在这种责任的敬畏意识面前,所引出的是一种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

孔子主张人的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学”是君子内在修养和外在规范的获取方式,对于人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庸》上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的总要求是“博学于文”,只有好学、博学,才能完成君子人格的内质修养,才能获得君子人格外在规范的知识。其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其一,要有学习的欲求和不懈的努力。所谓“见贤思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泰伯》)。其二,学习要庄重而严肃,要以培养君子人格为目的,否则,学了也无用,“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1](《学而》)。其三,要虚怀若谷,择善而从。“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1](《学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1](《述而》)。“见不善而内自省也”,面对“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四,要有一定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为政》),“学而时习之”,“游于艺”等,指出了思考、实践、娱乐式的学习等有益的方法。其五,强调严谨扎实的学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1](《子路》)。

既然君子博学而多识,所以君子的能力往往是多方面的,能胜任多方面的工作,而不是只能做某一方面的事情,这就是“君子不器”的说法。同时,君子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正确地认识作为道德主体的自我和他人,才有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和处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也才能在特定场合或境遇中“审时度势”、迅速判断当下可以做的事情和应该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为了使自己能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必

7

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做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1](《季氏》),认为自己所担当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是由天命决定的,具有不可辩驳的合理根据,所以使自己的言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君子不同的是,小人对于自己的德性、能力大小及优缺点缺乏清醒的认识。虽可能有些知识,但一定只是“半桶水”,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妄自尊大,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中心,地球都要围绕自己转;而一旦遇到挫折,则转入自馁、自悲、怨天尤人,自然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五、忠信:君子“主忠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述而》)。孔子强调君子要在仁和义的基础上讲忠和信,提倡待人接物应真诚,为人办事要尽心竭力。孔子主张“为人谋”要“忠”,为人忠诚,既要端正思想、态度,求其在我,搞好己与人的关系,极力把事情办好,又要待人如己,有成人之美的奉献精神。《论语·卫灵公》记载,“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子张问孔子做人处事怎样才行得通,孔子回答说:说话要忠诚守信,行为要笃实认真。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真心诚意为别人做事,真心诚意与别人交往,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做事,那就是做到了“忠”。此时的“忠”并不包含后世所讲的“忠君”思想。在孔子看来,“忠”是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曾参对此心领神会,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学而》)将“待人是否忠诚”作为每日第一件需要反思的事情,对“忠”的重视溢于言表。孔子又进一步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 (《卫灵公》)君子不因别人的话说得动听就抬举他,也不因为这人有缺点就不理会他所说的话。君子要懂得分辨别人的说话,要了解他说的话是不是出自诚意,是不是合理。有些人话说得动听,但说的话和做的事并不一致,这些人就不值得信赖;相对来说,尽管有些人曾犯过错,或者品行有问题,如果他提出的是合理的意见,就要加以考虑和接受。与此相反,小人一般既没有坚定的信仰,又往往缺乏诚心,还习惯于将一己私利放在头等位置,为了谋取一己私利,常常“朝三暮四”,巧言令色,阿谀奉承,自欺欺人。

“信”从“人”从“言”,指说话算数、言行一致。在孔子看来,与人交往时必须讲究诚信。孔子一生致力于“信”的教育,他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此他要求人“言之必可行”,并以“言而无信”为耻。孔子提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宪问》),一切依赖中正、正直。孔子说:“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子路》)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并不将“信”看作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认为“信”要服从“义”,“义”为更高的原则。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学而》)就是说,对别人的诺言如果是合乎正义的,就可以实行它。在“信”与“义”不可兼得的特殊情况下,提倡牺牲“信”而成就“义”。正如孟子所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3](《离娄下》)如果一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而只知信守诺言,那就是“小人”,是末等的“士”。这一点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里可以明确看出来:“子贡问曰: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1](《子路》)由此可见,依孔子的观点,从“信”的角度看,有两种类型的“小人”:一是平日说话习惯于信口雌黄,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者,正如《增广贤文》所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另一是过于迷信“信”,甚至即便牺牲“义”也要守“信”者。由此看来,君子守信讲究通权达变,小人守信拘泥而不知变通。

六、勇:“君子有勇”

孔子将“勇”作为君子的“三达德”之一,其重视“勇”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孔子认为,身为君子者,为人必须做到果敢、刚毅、刚强、刚正、耿直,而不能软弱无能。同时,孔子认为,君子之勇需要以仁义礼智为规范,否则便是小人之勇、匹夫之勇。第一,勇于仁。君子之勇者好仁,而小人之勇者不好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能做到杀身成仁,便是君子之勇。反之,“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1](《泰伯》)。专凭敢作敢为的胆量,却不知礼,就会盲动闯祸。好勇而不仁,那就是小人之勇。第二,勇于义。“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是说君子应该见义勇为,见义不为,则无君子之勇。第三,勇于礼。君子不争,争而有礼。“君子矜而不争”,君子争而有节,勇而有礼。“勇而无礼,则乱”,勇而无礼,就是小人之勇。第四,勇于智。“好勇而不好学,其蔽也乱”[1](《阳货》)。不好学则无智,无智而有勇,是小人之勇,只会犯上作乱而已。第五,勇于耻。孔子认为,君子要“行己有耻”,要有

8

知耻之心,即有道德的自觉。《中庸》上说“知耻近乎勇”,在过错面前,不害怕改正错误。知“耻”是一种自我检讨,自励自勉,发愤改善的良好品质。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总之,在孔子心中,作为君子,“义”、“礼”的重要性要高于“勇”。勇,应是有义、有礼之节制,而且还要好学,才是可取的。慎言慎行是君子之勇,妄言妄行是小人之勇。小人之勇与君子之勇,在境界、度量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七、中庸:“君子中庸”

孔子是讲辩证法的:他重视忠,却批判愚忠,“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卫灵公》);君子进也可,退也可,无可无不可,形势使然,便是“时中”;他重视信,却是讲大信而不是小信,“君子贞而不谅”[1](《卫灵公》)。君子应该是能随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是固守本本主义、不知变通的迂腐之人。君子要做到“时中”,辩证地看问题,做到合理恰当。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若能以“时中”的方式去待人接物,那就是君子。反之,做人模棱两可,是非不分,庸碌无能和俗气,这就是在做小人。因此,“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4](《中庸章句》)《论语·先进》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 `过犹不及。'”这个论断很有名,体现了辩证法思想,常为后人所称引。孔子讲中庸,《论语》中有关的言论还有四处: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1](《子罕》)“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雍也》),“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1](《尧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1](《子路》)。这四段话是教人认识事物或真理与行事的方法论。孔子认为一切事物之所以正确在于它有一定的“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度”,就会犯错误。中庸就是认识这个“度”的方法。这个道理本不难懂,但做到这一步而不犯错误却很难,因为这个“中”或“度”,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所以孔子慨叹执“中”之难!“两端”,用今语表达,即事物相对应相矛盾的两个方面。“执其两端”,是指把握矛盾的两个方面;“用中”有两义:一是在矛盾的两个方面里取一个主要的、有决定意义的方面;一是指舍弃过与不及的“两端”,取其维护事物平衡的“中”,以促进事物之和谐发展。在孔子看来,各执一端或形式主义的执其中都有失偏颇,所以他非常反对这种处事态度。“庸”则是永远保持恒常之态,既要“择善固执”,又能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而调整选择最佳的方位和方式,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在孔子眼里,“中”是相对于事和情形说的,“中”会随时变易,要真正做到中庸,必须有权变思想,这就是《中庸》所说的“君子而时中”。“时中”,也就是随时变易之中,君子必须因时而不断调整自己,与时偕行,与时俱进。正如南宋陈淳在《北溪字义·经权》里所说:“权,只是时措之宜。`君子而时中',时中便是权。天地之常经是经,古今之通义是权。问权与中何别?曰:知中然后能权,由权然后能中。中者,理所当然而无过不及者也。权者,所以度事理而取其当然,无过不及者也。”可见,一个善守中庸的君子就是既要固守中正之道又能敢于打破常规的人,以便将面临的不同事情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

八、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

在君子之道中,孔子讲究以“和”为审美追求的内在精神。在人与人相处上,孔子的第一条原则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待人公正、宽和,团结合群却不结党营私,不搞小圈子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助力。相反,小人待人存着私心,只就利益和某些人互相勾结。其次,孔子主张取人不求全责备,待人既往不咎。孔子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子路》)这是说,在君子手下工作很容易,讨他的欢喜却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在小人手下工作很难,讨他的欢喜却容易。用不正当的方式讨他的欢喜,他会欢喜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便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人无完人,求全责备则天下将无人。再次,孔子提倡“和为贵”,强调君子坚持在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要宽容,要与人为善,协调合作,和谐相处。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子路》)以“和”与“同”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之一。君子以“和”为准则,但不肯盲从附和,而敢于阐述自己的意见;小人处处盲从附和,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如能做到“和而不同”,那就是在做君子;若是“同而不和”,那就是在做小人。

9

“和”与“同”是大有差别的。按照中国先哲的说法,所谓“和”,就如五音合奏,音质不同;唯其不同,才可合而为美妙的音乐。又好比五味调和,风味各异;唯其各异,方能调而为可口之佳肴。所谓“同”,则是他人言是,己亦言是;他人曰非,己亦曰非,完全丧失自己的个性和主见。“和”意味着允许不同个性、不同意见和对立面的共同存在。而“同”则是取消个性,取消差异的绝对同一。所以《中庸》说,君子应该“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所谓“有容”就是能“和”,能够容纳与自己意见不一的人;所谓“有执”,便是“不同”,有所执着,有个性,有主见。可见,用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的“和”,本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沟通,而达到同心同德,协力合作,养成一种共生取向、执两用中、身心和谐发展的独立人格,不要为了一味求同而放弃自己的个性,以至于形成一种依附性的人格;并且,要于不同意见或不同个性中谋求一种“执中”或和谐的状态。与此相反,“同”是指抹煞不同人的个性来谋求单一性的一致之义。君子简重宽宏,自有义理在胸,宽以待人,懂得忍让迁就,凡事可以协商调和,但君子有独立的人格,会坚持正道;小人不论朋友的优劣,表面上好像很合得来,心里却各怀鬼胎,缺乏和衷共济的诚意。正如朱熹所讲:“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总之,只要君子“和而不同”,就可达到《中庸》所云“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境界!

九、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在孔子看来,君子应该是内在精神“仁”与外在规范“礼”的有机统一,即“文质彬彬”。“文”即通过学习而得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文雅庄重的风度仪容,通常又可理解为以“礼”为主的礼乐修养。“质”,即内在于人的朴实本性,通常又可理解为以仁为主的道德品质。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雍也》)认为一个人若朴实多过文采,就显得有些粗野;若文采胜过朴实,又有虚浮之嫌。只有文采与朴实相互协调的人或既要有高尚的品德,又要有横溢之才华,才可称得上君子。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1](《里仁》)又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卫灵公》)在孔子看来,理想的君子应当做到文质统一,不可偏废。《论语·颜渊》:“棘子成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就是说,道德品质对于人固然重要,但没有了礼乐文化的熏陶,人还不是一个文化人。可见,“文质彬彬”是形容一个人既文雅又朴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一种修身境界。孔子的这一主张为后世学者所发扬光大。如《孟子·尽心上》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认为人的身体相貌是天生的,一个人即便天生丽质,假若其心灵不美,这种外在美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只有通过自己的修身养性,用素养美来充实自然美,使自己兼顾心灵美和外在美,这种人才称得上是圣人。“文质彬彬”的观点对当代中国人的做人方式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它告诉人们,在做人时要将自然美与素养美、仪表美与心灵美有机结合起来。

十、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总是自强不息,精进不已,追求完美。首先,孔子认为,君子心里总是存着上进的要求。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宪问》)这是说,君子见贤思齐,不断追求进步,小人却自甘堕落。一个人如果心里自信要成为君子,那么他就会从修养品德、知识各方面求进步,而且日日向上;相反,以追求财富利益、安逸的生活为目标,心里只想着私利,品格就会日渐卑下了。孔子非常赞赏《周易》的思想包括其中的做人之道,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1](《述而》)他阐发《周易·乾卦》象辞的思想,就特别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说明孔子将“自强不息”作为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其次,君子要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深沉历史使命感,要有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君子是一个积极的弘道者,一方面他们需要不断地“修己”,另一方面他们在学有余力之际又出来做官以使百姓安乐,实现有道之治,也就是“修己以安人”。这正是君子对“道”追求的内外两个方向。内,就是内在的修身养性,成就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也就是内圣。外,就是对外部世界生命和社会民生的关怀,也就是外王。“修己”体现了君子的道德自觉性,而“安人”则体现了君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修己之极致即内圣,安人之极致即外王。君子人格不仅是道德完美的人,而且追求事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孔子看来,君子是可以“大受”之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 (《卫灵公》),“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1](《泰伯》)。说明只有君子之“德”、“才”、“位”、“智”兼备,才堪重任。同时,孔子强调君子要有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在与

10

人发生误解或矛盾时,君子自然是反省自己言行中的不足。“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卫灵公》),《礼记·射义》篇里有段话,很能说明这个道理:“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箭时先要求端正自己,站得端正、要领正确才发箭,发箭后射不中,不埋怨比自己优胜的人,反过来探求自己射不中的原因!为此,君子总是奋发努力,要求各方面做到最好,事情做得不好,从自身探求原因,予以检讨和改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与君子相反,“小人之过也必文”[1] (《子张》),小人将自己看得如此之重,犯了错误一定巧为掩饰,巧言辩解,文过饰非,一旦与他人发生纠纷时,总觉得自己简直是真理与美德的化身,过错都在他人身上,自然只会“求诸人”。第三,君子重践履。孔子强调要做“躬行君子”,强调所学必须付诸实践落实到日常生活待人处事上来,反对空谈和言行不一。子贡向孔子请教怎样可算是一个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宪问》)认为君子以自己说的话超过他自己所能做到的为可耻。一个君子,说的话要尽力履行,所以说话前要慎重考虑,先用行动实践了,再把道理说出来,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说了而做不到,反而招致别人的批评。许多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赞美,或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太高,这就犯了说了而不能做到的过失。最后,孔子主张学不是“为人”,为了夸耀于人,而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孔子提倡“为己”之学,反对“为人”之学,要求“下学而上达”,着力于人生精神境界的提升。《荀子·劝学》云:“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再进一步说,学习和工作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综上所述,孔子从诸多方面分析了“君子”和“小人”品德修养和做人态度的不同,以“小人”反衬“君子”,来阐释君子所具有的仁爱、平等、尊重、宽容、自律、刚毅、通达、担当等人格特质。总的说来,君子是用一种“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的思想来处理天人、人我和身心关系,具备和谐精神正是孔子及先秦儒家所倡导的典型君子人格。既然如此,界定和培育君子人格就是在当代培育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朱熹.论语集注[A].四书集注[C].北京:中国书店,1994.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朱熹.孟子集注[A].四书集注[C].北京:中国书店,1994.

[4]朱熹.中庸章句[A].四书集注[C].北京:中国书店,1994.

责任编辑:李观澜

Confucius'Opinions on the Personality of Man of Honor

Liang Guo-dian

(Ch ina Con fucius Found ation,J i'nan250002,China)

A bstract:Confucius devo ted his life to educa tion w ith the ultimate aim o f transfo rming his students into men o f hono r,w ho are mo dels in accordance with w hich mo rality and immora lity are identified.T o beco me a man o f hono r ha s been an ideal objec-tive of per so nality for mo st peo ple,while a base man is usually despised a s an immo ralist.T he intension,cha racteristics or sta ndards of a man of honor larg ely co nsist of such ing redients as benev olence,righteousne ss,cour tesy,wisdo m,faithfulness, bravery,mean,co nsistence w ith to ler ance o f differences,elegance and plainness,and self-renew al.Co nfucius and other pre-Qin dy nasty Confucianists w ere actively inv olv ed in the debate o ver w he ther to become a man o f ho no r o r a base man o nly with the purpose of pro moting beneficence and demoting vices to mo uld an ideal per so nality of benev olence.

Key words:Confucius;pre-Qin dynasty Confucianists;personality of man of honor;debate over man of honor and a base man

11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 《论语》选读一书中,孔子对于其君子描述甚多,至于小人观则很少,大多数都是由与君子关的对比中得来的,可见其厌恶之情。 其实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宁做真小人,不做假君子。” 但是有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孔子的君子观是他为自己量身定制的, 况且举一个例子,孔子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君子观 孔子学说以讲仁\礼为主,在宣扬学术的同时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载体来担负起宣传推广的任务,于是他创造了一类人,名之曰:君子。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把"君子"看作超人似的完美形象的。而且时不时的也以SUPERMAN自居一番。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当他的弟子们问如何做到有"仁"有"礼"时,孔子就说:"象我这样就行了。" 可这又究竟怎样呢?这就需要深入研究一下孔子的君子观了。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论语-雍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第一不能太本质化,那样太粗野。不符合礼的要求;第二不能太重视仪表,那样又太浮夸。只有内在与外在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成为君子。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平时多注意就成了。可下面的要求就高起来了。 "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这一点可要命。人人都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争怎么活?孔子倒好,认为君子是虫不是鸟,没必要也不应该早起,那样反而会有被吃的危险。无所争也就罢了,君子还必须看得清时势,分得清利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述而〉)有好处才出来,没好处就躲也来,"君子"是个滑头,孔子是个老滑头。 只有好形象和好眼力是不够的,别人也不见得会为之倾倒。想抬高正面典型,就必须有反面典型来反衬。这时孔子就创造了一个对立面:"小人"。小人一出场,君子才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君子是搞大团结,搞全球统一化的。而小人是搞分裂的,搞党派之争的,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八佾〉)。孔子这里说的义,不是黑社会那种向朋友两肋插刀的义,而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看重仁而小人看重利。君子挺伟大的,是吧?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八佾〉)。德仍指仁,而"土"指安乐。这句跟上面提到的一样。而刑指法律,是说君子知法畏法守法。而小人眼里只有利,利之所在是可以奋不顾身的。这样一比,本年度守法专业户的光荣称号不免又要被君子得去了。孔子你就一边偷着乐去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论语-颜渊〉)。成人之美谁都懂啦。不成人之恶就少有人提到,用现代话说就是要见义勇为,不让坏人坏事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看看,守法专业户的头衔不够了,孔子又想执法了,起码也是护法吧?唉,君子这么一弄,小人不免要倒霉。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这句就颇有些种族歧视的意味了。凭什么规定只有君子才能上进,小人就一定会一步步落后?孔子这种种族优越观念十二万分的要不得。坚持它难保不会有新纳粹作乱。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说"是悦的通假。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在君子手下做事情比较容易,却难以讨得他的欢心,除非用他所喜欢的道,也

孔子的君子观

孔子的君子观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务治,小人务力”。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拥有身份和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在孔子看来,儒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那么到底一个怎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君子呢?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质朴多过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过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同人相处时,既彼此协调合作,又不盲目苟同。而小人正好相反,小人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处人处事“度于礼”,“约于礼”,“君子笃于亲”,“君子上不僭上,下不逼下”,“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等,也就是维护人伦关系的和谐,做到爱亲、尊上、敬友、与人为善。 在处事原则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以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孔子这里说的义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德仍指仁,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这两句就择居而辨君子小人。君子怀刑,刑即典刑,经典法则,君子知法畏法守法。小人怀惠,小人之行,只贪图眼前的小惠。这两句就行动而辨君子小人。 在道义上,孝、悌、忠、信是孔子衡量做人的尺度,当然也是孔子心目中正人君子的美德。所谓孝,就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悌,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在封建时代,这是构成人际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所以孔子把他看做做人的根本。如果每个人都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而忠是臣子对君王的正确态度,信是对朋友的正确态度。孔子认为有了这种正确的态度才可以称为君子,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安身。对君王不忠,对朋友无信,便是小人。 而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君子,孔子也有自己的看法。 孔子认为,做一个仁人君子,必须在德行和学问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陶冶情操,修炼性情,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刚正的人。另一方面,君子还要学习知识,培养才干,造就治国经邦的本领。修身养性需要研讨学问,研讨学问为的是修身养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又比如孔子教导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做个品德优秀的知识分子,而不要做人格庸俗的知识分子。为此,孔子把得意门生颜回看得很高,认为他粗茶淡饭,褐衣简居,也能不迁怒,不忧愁,安贫乐道,也是君子式儒者的典型。“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说的也就是颜回能恒久地遵守仁义道德,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另外《论语》中还提到智、仁、勇,即“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一般儒学研究者都以为,仁之核心体现在下面这句话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克己的工夫,也就是内修的工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

君子_孔子的理想人格

第35卷 第4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Vol.35 No.4Journal of Sout 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J uly,2009 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 胡继明1,2,黄希庭1 (1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市400715;21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000) 摘 要:“君子”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仁爱的宽广胸怀、中庸的处事准则、重礼的道德规范、智明而圣的自觉意识、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不欺的为人品行等是其基本特征;其价值目标是内圣外王。 关键词:孔子;理想人格;君子的基本特征;内圣外王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841(2009)0420007205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李泽厚先生讲到:“我至今认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1]1“《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1]2孔子在《论语》一书中论述的理想人格有君子和圣人。君子是孔子极力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的典范,圣人则是孔子想象中的最高人格,是一种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本文仅对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进行探讨。 一、君子———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 理想人格作为一种最为完善的人格模式与人格典范,是指人格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各种特征完备结合与有机联系。 “理想人格本是晚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产物,从先秦的时事看,理想人格正与知识分子普遍要求统一天下的愿望相整合。”[2]30孔子在《论语》里关于人格形象描述的词语有圣人、君子、志士仁人、成人、惠人、贤 人、善人、有恒者等,唯有“君子”才是孔子极力倡导、推崇和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典范,是比较现实的能够实现的理想人格,而“圣人”则是想象中的最高人格,在当时的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虚悬一格的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君子”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即他所培养的“君子”亲社会(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生命意义感(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君子”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君子’一词原为对贵族的通称,自孔子始,才赋予其道德含义,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者的称谓。”[3]张立文认为:“君子是孔子认为现实社会中可以实现的理想人格,圣人是个可得见的终极人格。”[4]孔子认为要成为“君子”,其构成要素包括仁、义、礼、知、信等作为“人”应具有的品质,同时,只有“君子之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君子之行”:见利思义、临危不惧、言而有信。“孔子的人格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格理论。他的理想人格即所谓‘志士仁人’,学习并向这个方向最高目标奋斗的人就是‘君子’。背离志士仁人这个目标,违背君子的思想和言行规范的人就是‘小人’。‘小人’是孔子唾弃的一种人格类型。”[5]从人格的角度讲,人最理想的行为模式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模式,将个体的自我人格融合到社会整体人格之中,不断追求 7 3收稿日期:2009205206 作者简介:胡继明(19632),男,重庆忠县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在站博士后;重庆三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人格心理学以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7年度“春晖计划”科研合作项目“孔子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影响”(S2007212 63003),项目负责人:胡继明;西南大学博士后研究课题“孔子健全人格的理论解读”,项目负责人:胡继 明。

浅谈君子人格

《经典世界的儒家哲学》中期作业 题目: 浅谈君子人格 姓名:王荣闯 学号: 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彭国翔 上课时间:周一11,12节周二11,12节

目录 闲话两句 (3) 君子人格的诠释 (4) 1.恕道——君子道德品质的来源 (4) 2.中庸——君子的处世之道 (5) 3.亲民——君子的修炼环境与方向 (6) 4.无适无莫——君子的杀手锏 (7) 5.慎独——君子与伪君子之辨 (8) 君子人格的实现 (10) 主要参考文献 (10)

浅谈君子人格 姓名:王荣闯 学号: 班级: 摘要,本文主要以《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对于现代社会的思考讨论了什么是君子人格以及如何实现君子人格。其中,君子人格的论述是从恕道、中庸、亲民、无适无莫、慎独五个方向来论述的;君子人格的实现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角度来论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君子人格。 关键词:恕道、中庸、亲民、无适无莫、慎独 闲话两句 初看作业的要求,我的内心第一反应是:老师曾经花了这么多节课的时间,讲的不就是什么是君子吗?四个主体记忆尤深。那这不就成了一个很机械的作业了吗?只要分析一下四个主体不就可以了?但我转念一想,老师和助教哥哥都那么机智,事情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君子人格和君子的四个主体论是有区别的,依愚之见,君子人格偏重于君子的道德主体,当然也包括其他主体的部分内容,毕竟两类说法是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对君子进行分析,不免交错。私以为老师着重讲了人为什么要有四个主体属性才能成为君子,但对四个主体特别是道德主体所包含的内涵没有特别详细的论述,所以我想这份作业是想让我们分析这部分的内涵也就是所谓君子人格,并从中体会修炼自身的道理吧!想到这里,我自然的想到了所谓的“仁义礼智信,忠恕敬诚勇”等我们朗朗上口的君子品质,但我并不想就此论述。诚然它们属于君子人格无疑,但只是君子人格的某一表象,这样寻找下去将是无穷尽的。正所谓“理一分殊”,我想肯定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去使得君子表现出如此多的良好品德。又如《大学》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因此我想抓住重点,舍弃末端,讨论君子人格的几个重要特征。但因所学有限,所思有限,有些观点不免拙劣肤浅,还望老师同学批判斧正。

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 https://www.360docs.net/doc/ff7659316.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5-4来源:《探索与争鸣》文/罗安宪 [导读]内容摘要“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内容摘要“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如何做到中庸?则需要当事人依据原则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给予灵活处理。人并非天生就是君子,要成为君子,必须加强修养。修养不仅包括内在精神的修养,还包括文、艺的培养。孔子的君子论在现代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需要新型的君子。 关键词孔子君子论仁义 作者罗安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100872)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家各派都在寻求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道家以无为而治为救世之方,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平乱之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要维护社会秩序,必须恢复周王朝所建立的一整套礼仪规范,亦即“复礼”。如何“复礼”?孔子感到,单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已经不能凑效。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周天子的威仪已经丧失。于是孔子创造性地以“仁”释“礼”,认为“礼”本是根源于人的仁爱之心,不过是人的仁爱之心的外在表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没有“仁”,当然不会有什么“礼”,要复兴“礼”,当从“仁”字入手。如果说,“礼”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那么,“仁”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那么,又如何行“仁”呢?孔子认为,行仁由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行仁是内于己而发于外的,是一种自觉的无任何外在强迫或利益驱动的行为。就个体而言,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无外在强迫、无利益驱动下,自觉自愿地实行“仁”,那么,这样一个人,就是所谓的君子。就此而言,“仁”是靠君子来落实的。孔子的仁论是要靠君子论来实现的,仁论必然要指向君子论。 君子释义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君子”一词。《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对“君子”一词的具体说明,始于孔子。孔子对于君子的论述,不仅限于“君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doc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第16卷第3期(2011)甘青离奸孑拒V o1.16No.3(2011)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石芳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孟子提出的理想人格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浩然之气”,”舍生取义”等丰富内涵,具有自信自尊,刚正不阿,舍生取义,杀生成仁,至大至刚,充塞 天地等精神特征.”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养成则要遵循存心寡欲,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的”居仁由义”之道. 关键词:孟子;人格;”大丈夫”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11)03—026—04 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 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 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作为先秦儒家的 杰出代表,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

“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 一 ,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理想人格 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认为普通人只要善于发现和扩充自己与生俱来的”善端”,就可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尧舜等圣人的理想人格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人们认真去做,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贤,从而揭开了圣人的神秘面纱,即作为理想人格典范的圣人同样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这就为普通人成就理想人格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尧,舜,禹,商汤,文王的圣人目标仍缺乏具体的标 准,为此孟子提出了更利于践行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将理想人格进一步形象化,具体化,为人们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提 供了更具体的操作规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大丈夫”的 英雄气概涵养了中国人不卑不亢,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 其一,孟子提出”大丈夫”应有高尚的志节,独立的人格, 决不向权贵低头.他们坚持正义,扞卫真理,崇尚道德,乐行 仁道. 孟子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儒家君子人格结构探析.

No.8,2010 General,No. 367 UCATIONAL RESEAR 儒家君子人格结构探析* 许思安张积家 [摘要]君子是儒家理想人格的代表。采用词汇学假设,探讨儒家理想人格——君子的人格结构。结果表明,儒家理想人格——君子的人格为四因素结构,包括社会性因 子、践行因子、中和人格因子和统合人格因子。揭示君子的人格结构,对儒家思想研究有

重要理论意义,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有重要实践价值。 [关键词]儒家;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结构 [作者简介]许思安,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讲师、博士;张积家,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510631 人格反映一个人的特点,代表人的生活态度 和生活方式,影响人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人际 和谐、生活幸福与事业成功。 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都在苦苦思索这样一 些问题:什么样的人格才称得上是理想(或健全 人格?理想人格的结构怎样?采用哪些途径可 以培养人的理想人格?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渗透 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人格的理解与思 辨。儒家理想人格“君子”一词的人格含义也必 须通过探查它在人们心中的心理意义才能有全 面而准确的理解。 一、研究方法 (一初始项目的形成 采用词汇学假设研究儒家理想人格的结构, 首先要搜集儒家代表人物描述理想人格的词

汇。词汇来源是否可靠,关系到研究质量。儒家 思想形成于先秦,从汉代起,历经多次改造。因 此,后世儒生的许多看法不一定代表儒家思想的 真谛。因此,词汇来源应以原始儒家的论述为 主。但是,什么是原始儒家?这一问题也颇多争 议。孔子在世时,学说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儒学 在战国初期得到发展,但也未广泛流行。到战国 中后期,由于孟轲和荀卿的阐扬与发展,遂成为 显学。又由于孔门弟子众多,对孔学的取舍不 同,各执一端,从而使儒学发生分化,分裂为子 张、子思、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荀氏、 乐正氏八派(《韩非子·显学篇》,其中对后世影 响最大的是孟氏之儒和荀氏之儒。孔子最注重 “仁”和“礼”。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孟氏之儒发—————————— *本文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民族语言对民族心理的影响”(项目批准号:08JJOXLX269、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语言加工的认知 机制和语言对认知的影响”(项目批准号:06JDXMXLX01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中文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摘要】孔子在《论语》中树立了君子人格这一人格典型,其中孔子对“君子”这一概念的含义做出了修正,认为君子是求“道”,并学以致其道的人。君子这一与小人相对的人格有其独特的内涵,包括君子的德性、君子的学问、君子的形象和君子的境界等多个方面,探究君子人格的内涵,不断进行君子人格的修养,对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君子;小人;君子人格;德性 一、君子与人格 1.何谓君子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无逸》篇中,在西周、春秋时期,“君子”这一概念最初产生时,是对有权位有财产的贵族、统治阶级的统称。君子见于《论语》107次,孔子的所谓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身份意义上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可以没有道德的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即有道德而无贵族身份的人。 “君子”一词通常意义上是与“小人”相对的,在产生初期,君子表示对有身份地位人的统称,而小人就指那些无权利无财富被人统治管理的劳动者们。而孔子则提出了“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据研究,“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其中表示“有才德之人”的“君子”共106次,指“在高位”的“君子”只有1次;“小人”一词在《论语》中出现24次,其中表示“无德之人”的“小人”共20次,意指“老百姓”的“小人”共4次。 2.人格的所在 想要真正了解君子人格,何谓人格也是需要去认真考察的。关于人格一词,它源自拉丁语“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意味着向社会显露自己。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等认为人格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人们则给人格赋予了品质价值的涵义,人格已不仅指个体内在的潜能和资质,更侧重于个体的社会性和社会性自我。当前最普遍的人格定义涵盖了三个层面:其一,人的道德品质;其二,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要素;其三,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及其外在表现。 中国古代并没有人格一词,但是却有“人品”“品格”等词语表达与“人格”相近的含义,且更侧重其伦理道德意义。在中国,理想人格更多的表现为实现其道德人格,理想的道德人格是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看来,理想的人格主要是君子人格,并且是否为君子并不取决于其经济政治地位。换言之,君子并非主要是从经济与政治的意义上来讲的,君子另有其本质性的内涵。 二、《论语》中对君子人格的具体阐释 首先,孔子继承沿用了“君子”与“小人”原初的含意。在文章许多句子中谈到的“君子”,明显的表现出了它有与“民”的政治地位相对的贵族和统治者的意思,但是继续探索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君子并非仅仅是从经济和地位的意义上讲,而另有其本质上的内涵。 1.君子的德性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他的“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伦理思潮,经孔子总结和发展之后,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思想内容和伦理价值,集中反映了君子的德性。

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

孔子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论语中君子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 具体出处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中大部分“君子”指的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二、指的是有地位而且道德高尚的人。 具体出处: 1、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三、指的仅仅是有地位的人。 具体出处: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3、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4、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中少部分“君子”指的仅仅是有地位的人。

四、当动词用,指的是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而努力的行动。 具体出处: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小人24次。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意思是君子讲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讲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意思是君子念念不忘道德,小人念念不忘乡土;君子关心法制,小人心系恩惠。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意思是君子懂得正义,小人只讲究私利。 4,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你一定要做个有道德的儒者,千万不要做个没有道德的儒者。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意思是君子事事处处时时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常常局促不安而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颜渊》)意思是君子会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会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正好相反。 7,“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在草上刮过,草必定向一边倒去。 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意思是君子讲究互相协调,而不会盲目随从;小人盲目随从,而不会讲究协调。 9,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意思事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工作很容易,要讨他的喜欢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手段去讨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一定会按照各人的德才,使用的。

浅析孔子君子人格的标准及其塑造

浅析孔子君子人格的标准及其塑造 ——以《论语》为文本 蔡振磊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 [摘要]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君子人格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君子, 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理想人格,成为了志士仁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君子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君子,一直为人们所希望了解。以《论语》为文本,在对书中关于君子内容地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孔子的君子人格进行一番阐述和解读。 [关键词] 孔子君子标准塑造 一提到“君子”,对中国文化略有了解的人,都会在脑海当中浮现出一个品格高尚,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远大抱负和理想,言谈举止温文尔雅的人物形象。而这一人物形象的来源同诞生于春秋时代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孔子将君子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首先提了出来,并大力倡导君子之风。[1]孔子的君子人格,经过后世儒家学者地传承和完善,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做一名真正的君子,成为了每一个志士仁人追求的人生目标。时至今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君子人格,仍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格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论语》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宝贵文献。从《论语》入手,通过对书中关于君子内容地整理和分析,进而真正理解、把握孔子的君子人格。 一、君子释义 “君子”一词并非孔子首创,在孔子之前的典籍中便已出现。例如《尚书》中出现8次,《诗经》中出现186次,《周易》中出现20次。①在这些典籍中,虽然“君子”的含义并不固定,但从总体上看,“君子”一词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特别是与庶人百姓相对的贵族在位者。如“呜呼!我西土君子。” [2] (《尚书·周书·泰誓下》)“彼君子兮,不素食兮。”[3](《诗·魏风·伐檀》)“君子豹变。” [4] (《周易·革·上六》)到了孔子那里,他赋予了“君子”更多道德品质的内涵,使“君子”一词更多地被用来指代一个人品格的高尚。例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5](《论语·颜渊》) 在《论语》当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遍布全书的20个章节。②从这些关于君子的论述中,可以大体得出在孔子心目中君子的含义。首先,君子与小人相对,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这里的小人,是指道德修养较低的人。通过与其的对比,来反衬出君子的高尚。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里仁》)“君 ①此处数据根据以上三本书的电子版并结合纸质版本对照统计得出,其中《诗经》中“君子”的出现次数包括标题在内,《周易》一书特指不包括《易传》。 ②此处参照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的数据,并经过验证得出。

【课外阅读】《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课外阅读】《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小人24次。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论语》中提到君子小人,多是第一义。如小人的24次,用指平民的,仅只四次。以上系根据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的统计。 以君子和小人作对比,约十三四次,绝大多数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一类的简单句子。孔子教育学生,首重德行,所以论到君子修养的地方最多,涉及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这里面很有趣味的一个说法,是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须博学广通,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子贡在弟子中最聪明,学业一流,为孔子所喜爱。子贡也终生敬仰老师,孔子过世,弟子依礼守墓三年,惟独子贡守了六年。公冶长篇第四章,子贡问孔子,我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汝,器也。”问是何器,孔子说:“瑚琏也。”瑚琏是祭祀时盛放粮食的竹器,上头饰以美玉,相当尊贵。孔子比子贡为瑚琏,意在赞赏他的资质美好。可是瑚琏再华丽,仍然是器呀。 有了孔子所说的不器,老子的大器晚成倒显得小气了。既然不器,还管它是大是小? 孔子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不能找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试探考查君子,但君子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相反,小人担不了大任,小事情上却能够玩得滴水不漏。 孔子周游列国,阅人多矣,对于领导者层面上的君子小人,认识深刻,故曰:“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此话怎讲?在君子底下做事很容易,讨好他却难。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好,讨不了好。小人正相反。为什么说在君子底下做事容易,在小人底下做事难呢? 君子用人是量才而用,小人则求全责备。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小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决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工作上,功夫要用来取悦上司。进一步来讲,小人靠这一套若能成功,在官场一帆风顺,那些被取悦的在上者,自然也都不是君子。 君子小人之辩不是学问,是常识,人皆能懂,然莫能奈何。这一点,孔子已经懒得重复。

孔子论君子之本-孝6-7

孔子论君子之本—孝 孝是为人之本。 “人学”的核心思想是仁,出发点和根本是孝,这就是仁和孝的关系。孝悌之道根源于人类纯真的亲情之情,生长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和家族社会之中,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孝悌之道不仅具有道德约束的功能,而且具有法律条文的性质,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因此,其中既有充满着人性和人伦色彩的传统美德,又有封建专制主义的糟粕。对于中华文化的这种遗产,我们应当去粗取精,古为今用。 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认为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实感,这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做一个君子,首先要专心致力于对父母的孝,只有把这个本立起来,人与人相处的仁爱之道才得以通行。 孔子还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他把孝看作是人的最根本的品德,也是对人进行道德教化的前提和基础。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五种基本关系,这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称为五伦。从古至今,每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是处于这五种关系之中。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作为

人的这些基本关系大体上说没有改变,只不过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存在了,而被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替代了。在《大学》这部经典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作了这样的规范:“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个“止”字就是达到的意思。作为君王,你要达到仁的标准;作为臣子,你要敬业,恪尽职守;作为儿子,你要对父母尽孝道;作为父亲,你要对子女行慈爱。与朋友,与同事、与国人相交,要坚守诚信的原则。虽然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规范,但其中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仁爱。孔子认为,人类的这种仁爱精神,是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挚感情中生发出来的。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称为“慈”,子女对于父母的爱,称为“孝”,“父慈子孝”是相互的、对应的关系。父母对子女付出了慈爱,子女回过头来报答父母就是孝。孔子论述了三年之丧之所以会成为“天下之通丧”的道理。他说,一个婴儿出生以后,需要三年的精心呵护,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子女也应有三年的爱心回报他死后的父母。这就是说,孝是子女对父母爱的回报。当今社会,三年之丧的旧礼制作为一个具体的制度已经过时了,但是子女要对父母的爱给予回报,要有感恩之心,这一点,对于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来说,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更值得珍视和提倡。 孔子还认为,兄弟之间哥哥对弟弟要关爱,弟弟对哥哥

评孔子的人格魅力

评孔子的人格魅力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家族影响最大,历史也最悠久。一个是孔府,一个是天师府。 这两个家族历经各朝各代,影响最为久远,超越了每一个封建王朝。孔子个人的成就 和久远影响是导致孔府倍受尊崇的主要原因。 孔子生活的年代,其实已经是礼崩乐坏了,也就是说周朝的礼治已经在诸侯间名存实 亡了。可是孔子却始终坚持正统的儒家观念,影响了当代的有识之士,纷纷从各国赶来向 他学习。 当时的诸侯都知道,孔子是个文武全才的人,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是不可多得 的人才。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尽管世事不如人意,与他所想相差甚远。可 是他却始终乐观地面对人生,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 孔子一生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得到高官厚禄。他曾经在鲁国做过三公之一的大司寇, 以仁义礼乐治国仅三月,人民自行守法,不好意思犯法。这是儒家治国的最高境界,而法 家治国靠的是酷政峻法,人民守法是因为不敢犯法;而儒家治国靠的是礼乐仁义,人民守 法是因为不好意思犯法。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执政成就。 在孔子执政鲁国时,鲁国民心高涨,使得一直想以强凌弱的邻国齐国非常不安,丞相 晏子便想出了与鲁国结盟的办法来讨好鲁国。另一方面齐国通过鲁国的弄臣,赠送名马名 妓来讨好鲁国国君,以消磨鲁国君臣的斗志。鲁国国君慑于孔子的严格,不敢公开接受。 却私下里答应对方,将名妓安置在接近齐国的鲁国境内,并偷偷地瞒着孔子去寻欢。孔子 知道后,觉得鲁国国君胸无大志,亲近小人;自己在祖国难以实现王道政治,于是就离开 祖国去游学。 孔子周游列国求仕的消息传开后,很多诸侯跃跃欲试,想请孔子来为官,卫灵公就对 此有着强烈的愿望。可是大臣中有人问卫灵公:“我们卫国在治国方面可有人能够比得上 冉有(孔子的学生)?”卫灵公说:“没有”。又问:“我们卫国的将军中英勇善战的可 有人能够比得上子路(孔子的学生)的?”卫灵公也说没有。又问:“我国的谋士外交人 员中可有比得上子贡的?”回答还是没有。“道德声望可有比得上颜回的?”也还是没有。卫灵公听到这里,就打消了请孔子做官的想法。因为把引狼入室,国家都可能拱手送人了。 不过,卫灵公还是对孔子表示了非常地尊重,只是在迎接孔子时,自己乘车与嫔妃同行,让孔子独车随行在后;目的是让孔子知难而退。果然,孔子看到卫灵公如此好色,也 就打消了念头。事后孔子就此事向学生们评价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在孔子从政屡屡失意之后,他开始放弃政治实践,转而去从事思想的传播教育。他对 学生们的教育,都是身体力行的,所以有很大的感召力。他教育学生们要做到仁、义、忠、勇,要孝、廉、守节,等等。而这些,无一不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去做的。所以 孔子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是无人能及的.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局限及负面影响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局限及负面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对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考察与分析,试图从儒家自身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阐述其历史局限、内在矛盾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说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已经不堪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重任。 【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权力;道德思想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儒家学说对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乃至个人的精神世界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按照其道德理论和实践谋取功名利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中国社会的道德构成日趋多元化,传统儒家道德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关心中国传统文化命运和中华民族价值观念走向的人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甚而提出新时期的“礼崩乐坏”是缘于对儒教长期的批判,试图重建儒家伦理以恢复传统道德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并对抗当下的各色价值观。然而,儒家道德学说因其历史局限性、自身理论困境等因素已不可能担当此任务。 一、“君子”辨正 杨伯峻先生对《论语》中的“君子”有两种界定:一种是有道德的人,一种是身处高位的人。这一论述比较符合史实,但是实际上有道德的人不一定身处高位,身处高位的人不一定有道德,那么孔子是怎样将它们结合为一体的呢?孔子的道德思想可以表述为“成圣之学”,即以一种理想的人格作为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可以说,儒家道德思想的全部内容和思维方式都是围绕着成圣之路而展开的。正是由于儒家的道德实践旨在成就一种圣人的品格,因此儒家思想的落实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承担这一理想的社会群体。“君子”就是能够负载儒家道德理想,躬行儒家道德规范的理想群体。圣人是最高理想,非一般人可以达到,那么人们就应该按照君子的标准来实践儒家道德规范,不断“超凡入圣”。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君子”是对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的通称,所以君子这个概念自开始就是一种身份的认定,孔子虽然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界限,奉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但是身份本身就包含有对特定行为模式的要求,所以这种身份中包含了对一个人在被认定了的身份之后的道德评判。中国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道德要求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所有的规范都是依身份而定。“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句话,其中就既包括了对身份等级的确认与肯定,也包含了相关的道德要求。在孔子生活的“礼崩乐坏”的时代,旧的等级秩序以及附着于这一秩序的行为规范已不再能有效地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孔子面临的课题就是要为当时的人们确定重新划分社会等级的依据和尺度,从而为等级制度的恢复和巩固提供更牢靠的基础。孔子继承和发展周礼表明他是想打破旧的按血统划分的等级制度,确立道德规范和文化修养的权威地位。 但在孔子看来,确认道德规范和文化修养的权威并不是对身份认定的否认,君子作为一种身份的概念在孔子的思想里是一以贯之的,他对道德的强调反而从另一侧面重新确立了君子在社会中尊贵的地位。所以,君子就有双重的含义:首先是身份的认定,其次是道德的修为。孔子心目中的道德概念只能是“君子之德”,代表着贵族阶层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可能反映出一般人的价值倾向和利益要求。孔子讲君子-小人的对立,目的是确认君子身份的优越地位,以论证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这在《论语》中多有表述: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论语·先进》)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 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所以在孔子的观念中,只有君子才能成为其道德实践的主体。孔子通过他的教育实践,对

论语的君子

《论语》中“君子”的名句及其翻译 一、“君子”风范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 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 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 是。 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 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 处于下位而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 人。

论述类文本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圣人”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可能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努力,甚至连较低的人格层次也达不到。因此孔子提出了比较现实的人格层次——君子——作为现实的目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君子是相对比较现实的理想人格,是实践礼乐文明和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具体来讲,“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是具有通过修身努力培养仁、智、勇品格的人。君子还有四道,有九思,君子还须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概言之,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不仅要对己能“修己”,还要对人能“安人”。作为普通民众的先进分子甚至领袖,君子应担当领导人们实现“仁”的责任。所以孔子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君子风范来引导社会形成良好风气,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在做人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个人胸襟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在社会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对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摘编自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必须有广阔胸怀,不是靠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追求。 B.孔子认为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技能的培养是次要的,仅有技能是无法为社会做贡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