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罗马城的城市发展特征与设计手法-删减

意大利罗马城的城市发展特征与设计手法-删减
意大利罗马城的城市发展特征与设计手法-删减

意大利罗马城的城市发展特征与设计手法

意大利是历史上帝国发展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也是文艺复兴最早出现的地区。此间意大利的城市,特别是中北部的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成为欧洲城市化的代表, 同时也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规划理论。

从公元前27年到180年是早期罗马帝国时期,帝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各地城市纷纷建立。帝国发展最显著的成就之一表现在西部城市上:旧城复苏,新城建立。

罗马、庞贝、奥斯提亚港整齐的布局、宏伟的剧场、豪华的浴室都见证了城市的繁荣。

古典时期,意大利以罗马为例,具有明显的城市发展特征。相对于古希腊将城市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却并不稳定的发展方式,古罗马则有规划的建造了他们的城市,并使之达到了一种合理的秩序,而这种秩序是建立在分散的、独立的、各自为政的城市和省份的基础上,即是把许多功能分成独立的单位才能成立。

每一座规则几何、造型庞大的纪念式建筑,都是为一个各自独立的功能而设计的,而每一座建筑又与其四邻建筑相互联系,由它们体量纯粹的惯性联系着,在古城里,这些不同的里程碑式建筑之间建立了张拉力线,这些力线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古老建筑的相互作用确立和推动了一系列设计力,从而成为沿线建筑发展的支配要素。例如由凯旋门引出的Via Sacra 大道,以及由弗拉米尼亚门引出的古代弗拉米尼亚大道(现在的Via del Corso大道)。

这种手法在建筑的设计中也得以体现。哈德良罗马大帝在蒂沃利别墅设计,用化整为零的手法区别对待建筑的每个单元,然而建筑的不断扩大,并且逐步要求在规模上重新聚集,便不能再依靠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简单几何的建筑造型被日新月异的创造性所代替,于是哈德良别墅的设计者提出了别墅模式的新的基本要素即曲线体型,使建筑在形式上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图1)

图1

巴洛克时期,罗马走向另一

个极端。此时的建筑体量比古罗

马时期的尺度要小得多。通过这

些建筑体如方尖碑的垂直矗立,

在空间中形成点,于是根据古建

筑、教堂、大门和公共广场的位

置所决定的这些点,引出来的张

拉力的交点即成为确定城市发展

的重要依据(图2)。这就形成

了建筑综合体的逐渐积累,每座

建筑都因强有力的挤压而被牢固

的定位,逐渐形成一个通过城市 发展所产生的内力而结合在一起

的设计。

随着罗马帝国的陷落,古罗马留下的多是一些分别设计,无视整体环境的建筑单体。到了中世纪,小城市中开始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对待。教堂尖塔逐渐形成城市的一种象征符号,并得到遍布全城的教区小教堂和市政建筑的尖塔的呼应。

城市中又存在着一个中心即一个直接的有目的的设计,位于支配地位又延伸至外部,形成地区中的一种力的表现。就如同威尼斯城中,圣马可广场上的钟楼,是城市的中心,为数众多的教堂楼尖塔形成次中心系统与之呼而不会喧宾夺主,这是视城市为统一体的一种表现(图3)。

圣马可广场包括毗邻的两部分,广场的主题和临海的小广场。小广场的旷地是原设计的一部分,面临着大运河,并由经过历史的演变分离出的旧钟楼基座引向圣马可教堂前稍大一点的空间,作为大运河岸边空间的展开。这里是威尼斯城政治、宗教和社会生活的核心区域,也是节日庆典的中心所在地,通过聚集着教堂、咖啡馆、水源以及纪念建筑的广场周围的日常活动,使市民对整个城市的公共生活更加认同。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公共空间的强调, 这主要体现在城市广场的建设上。广场是城市的政治权力中心, 也是经济活动中心, 同时又是市民生活的中心。意大利的设计师们表现出了最大的谦恭与包容,遵循了“后继者的原则”,使得许多广场没有湮没而是被赋予新的原设计者未曾设想到的方式和意义得以流传下去。例如建筑大师安东尼奥·达桑迦洛对安农齐阿广场上其他建筑的设计中,伟大的选择克制自己,不作自我表现,而是几乎一成不变地追随当时已建成89年的伯鲁乃列斯基的设计,从而确立了安农齐

图3 图2

阿广场的形式,使建筑因具有相同的元素得以相互联系,并形成了空间的概念,正是文艺复兴的思想伟大的表达。

又如米开朗琪罗对场地混乱的罗马市政广场所作的伟大创举,即在议院宫轴线上建立起一条力线(图4),保留了基地上两座历史建筑的基本结构,自己仅仅是设计建筑新的立面。依照他的建议,将马库斯·奥雷柳斯的雕像迁至广场,并将原两座河神雕像之一移至议院宫的台阶前;议院宫前的大台阶以及马库斯雕像的设置已在两个建筑要素之间建立起空间联系,并强化了之前的力线。由米开朗琪罗强调的界定基座的线条以及立面的哥林多半柱,又一次将广场空间引入全新的尺度。椭圆形及其二维星形铺砌的格局和呈三维突起的踏步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属相的空间甬道,极大的加强了三座建筑限定的空间,更有力地说明了空间本身可以作为设计的课题。(图5)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环境之间

伟大的相互作用,以及设计的重点

逐渐由建筑表现演变为强调沿着空

间运动的感受,都预示着巴洛克思

想的产生。

到了巴洛克时期,城市统一体的概

念不足以带来更多的活

力,于是西克斯图斯五世即罗马教

皇开始意识到一个新的概念——采

用运动系统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及

结构。在具体设计中,他运用埃及

的方尖碑作为空间中的控制点,确

定着运动系统各段落的节点,并确 立他们之间张紧的力线的终端。这

里的方尖碑便再不是普通的构筑物,它象征着一股强烈的设计力为城市引入一种秩序,不仅影响其周围的建筑,而且沿着联系道路扩大它们的影响。罗马城中的四座方尖塔,与建筑的围合方式以及穹窿的特殊形式产生相互作用,成为一种引导游览路线的标志,也进而把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忽略的张拉力重新强调,作为设计中强有生气的依据。(图6)

西克斯图斯五世生前的实际成就看似少得可怜,然而在他死后80年才为人们所认识,图4 图5 图6

他思想中所包含的强大力量深刻影响了此后罗马城的发展。19、20世纪的罗马继续依循方尖碑的控制力,发展城市生活质量、情趣以及旅游的实际作用。

区别于希腊,只有少数内部精湛而数量有限的建筑能影响整个城市的范围,或者成为支配性的标志,罗马不断发展的城市尺度,以及城市化的不断加重,公共活动的新规模,都要求全新的结合原则和法式,这就要求单体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取得联系(多以空间中的张拉力的形式得以实现),才能在足够宽广的尺度上形成秩序。今天那些古典主义时期的遗迹,正是这种经过巨大努力获得成功的一种纪念物。而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师们对历史的最大尊重和延续,使罗马城循序渐进地实现着城市建筑过程,并在今天取得了最完整的保留和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

东西方城市发展及特点比较

东西方城市发展及特点比较 摘要:本文从城市的起源说起,阐述了东西方古代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19世纪,伴随着西方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以空前的速度发展,随着城市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有关城市的研究便应运而生,至今不衰。本文在论述东方城市特点的同时,与西方城市的特点进行简单比较,以期对此热门问题做一总结。 关键词:城市起源城市发展东西方特点 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中曾指出:“城市是人类及其居住地永续的密集地区,而且位于主要交通道路的中心。”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集聚的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城市。 东西方古代城市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是防御的要求。古人为了阻止洪水和猛兽进城,就把城墙修筑起来。后来,人终于发现最可怕的不是动物而是人类自己,因为战争出现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城墙从一套成了两套乃至三套,护城河、壕沟也挖起来,只是为了抵御来攻打的敌人。第二是政治体制带来的影响。中国自始皇到清末,几乎都是中央集权,都城集全国之力修成,自然规模最大,各种设施最齐全。而在欧洲,一直都是小国分裂来分裂去,城市规模比较小。直到17世纪建立了君主专制后的大国,如英、法、德,才有了伦敦、巴黎、柏林这样的大城市。第三是经济发展的影响。买卖带来财富,富有的地方就有繁华的城市。中国古代有可和天堂媲美的苏杭,占据交通要道,历经战乱却仍然是经济繁荣的大都会。欧洲海上贸易的繁荣带来的是地中海港口城市的蓬勃生机,意大利的威尼斯就是这种机缘下的产物。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战国至南北朝时期。此时期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的制约,故在此阶段前期,即战国至东汉末,当时我国历史的政治局面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与稳定的时期,表现在城市的发展趋势是由点的分散与狭小变化为点的相对集中与扩大。而后期,从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我国境内政权不是呈鼎立状态,就是呈南北对峙或分裂局面,政治动乱持续,战争频繁不断,表现在城市的发展趋势就是不稳定,许多城市的兴衰具有政治、战争作用的突发性。 第二阶段,即从隋唐至清末时期。隋唐时期城市发展的原因除政治的再次大统一以外,大运河的开凿,南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运河两岸、南方东南沿海、长江流域、湘鄂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人文因素的重要性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人文因素的重要性 学生: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摘要:城市景观设计不仅基于创新的想法与奇妙的思维,更应注重以人为本,在设计中体现出人文因素。历史文化包含的不仅是人文上的历史,更包括其本质的精神和思想,这正是人们传承的精华所在,良好的景观设计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支撑的同时,更多的应是其内在精神的呈现,徒有其表的城市景观是不能带来任何精神上的感受。而今愈来愈多追求经济效应的形式主义设计,忽略了其内在人文性的根本范畴。城市景观是聚居环境中固有、可创造的自然景观美,能增添舒适感和愉悦感。我希望通过一种模式、一种创新,来唤醒人们对于文化的重视,注重其本身的精神核心所在;忠于初衷,让人文性得以充分体现,而非单纯的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以求得到长远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城市景观;人文因素;以人为本:文化背景;价值;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Factor in the Design of Urban Landscape Student: Major: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Instructor: Abstract:Urban landscape design is not only based on innovative ideas and wonderful thinking should focus on people-oriented design reflects the "humanism". Contained i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is not only on the history, of the humanities, including the spirit and ideas of its essence, this is the essence of people's heritage. That is, the humanities. Good landscape design has a strong cultural background support while more should its inner spirit rendering. The Brummagem urban landscape is not bring any spiritual feelings, and now more and more to the pursuit of the formalism of the economic effect, ignored its intrinsic fundamental aspects of humanity. The urban landscape is inherent in the inhabited enviromnent and create a natural landscape beauty added com fort ajid pleasure, and I hopc that through a model. an innovative. to awaken people's attention for the culture, and focus on their own spiritual cor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humanism to be fully reflected, rather than for the tempor ary economic interests in order to get a long-tenn economic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Key words: Urban Landscape; Humanistic; People-oriented; Culturalbackground; Value;

历史角度分析意大利成为设计大国的原因

意式设计之魅 ----从历史角度浅析意大利成为设计大国原因【摘要】意大利设计闻名世界,这不仅仅是发达的设计制造业造就的,同时还有罗马人的古典艺术奠定基础,中世纪的基督教印记,宗教题材与教廷的资金支持,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只有充分了解意大利设计发达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意大利设计;艺术的生产;古罗马;古典艺术;基督教;人文主义;文艺复兴; 众所周知,意大利拥有众多奢侈品品牌,从几乎成为优良制作的代名词的Armani(阿玛尼)到奢华又不失性感的Gucci(古驰),从时尚精致的Prada(普拉达)再到独特又复古的Versace(范思哲),这些品牌无一不展示着意大利设计的魅力。不仅仅是在服装领域,在珠宝、汽车、建筑、艺术方面,意大利设计也闻名于世。而这些,正是在二战后意大利提出“艺术生产”之后才呈现的。意大利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艺术的生产”的理念,到了60年代,无论政府、工业界、大学、媒体或普通民众,都把设计作为最有生命力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意大利艺术来看待和尊重。70年代,意大利设计在世界上大放异彩,拥有了世界性的地位,并形成了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使意大利的设计和生产形成了良性循环,曾有人这样这样评价道:“如果说别的国家有一种设计理论,意大利则有一套设计哲学,甚至是一套设计思想体系。”到如今,无论意面造型,还是服装、家居、跑车,都体现着意大利设计的独特魅力。而意大利设计之所以拥有今天的成就,并不仅仅是由于半个多世纪前“艺术的生产”理念的提出,同时也是意大利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奠定基础:公元前四世纪,罗马人击败埃特鲁斯人,并在随后的两个多世纪后,征服了意大利半岛上的其他民族,成为整个意大利的主人。而意大利艺术起源,正是罗马的古典艺术奠定基础。正是从古罗马时期就开始的吸收,消化,融合,为意大利艺术奠定了基础,然后才是基于本土文化的创造。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il Colosseo,Archi di triofo,Pantheon中依稀感受到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这些都成为后世意大利设计师的灵感源泉。

导读27个顶级意大利家居品牌介绍

导读:意大利品牌几乎已成为优良设计的代名词,AMARNI、Fendi等顶尖大牌我们耳熟能详,现在我们将介绍27个顶级意大利家居品牌,范围涵盖家具、厨房、卫浴、寝饰、装饰品等,从中我们将能领略到时尚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Ceccotti 20世纪50年代末期,Aviero Ceccotti创立生产家具的Ceccotti公司,在家具领域,以高水平的手工生产及其独特性,使品牌特色与意大利高水平家具画上等号。Ceccotti坚持用上等的材质和精确的美学创意去创造使用者的生活美学,不论椅子、桌子或各种类型的家具,都充分地展现出Ceccotti对产品创造的那份细腻的美学与丰富的情感。 Cassina Cassina自成立以来的80年内所推出的产品,几乎件件都是能代表各个时代家具工艺水准的经典之作。 20世纪60年代,Cassina推出经典大师系列,重新生产现代运动中一些领袖人物如勒·柯布西耶、弗兰克·洛依·莱特所创造的作品,让他们的作品不再只是在博物馆内供人瞻仰,而是将这份美学真实地融入生活。除了呈现经典之作,Cassina也集结了众多当代设计师如菲利普·斯达克、喜多俊之等的创新作品,兼容多元文化与多样设计风格。 Zanotta

创立于1954年的Zanotta,是意大利工业设计界极受瞩目的领导品牌之一,Zanotta的产品拥有象征性的外形与工艺技术的创新,展现出超越潮流的新创。许多享誉国际的建筑师与设计师傅经常性地赴邀参与Zanotta产品的创作,这些设计名师包括:Achille Castiglioni、Gae Aulenti、Marco Zanuso等人,许多创作已被列入设计史并被陈列在世界主要美术馆内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英国设计美术馆、德国柏林美术工艺美术馆等。 Moroso Moroso成立于1952年,其软体家具,特别是沙发系列全球闻名。新颖的杰出的设计是Moroso的一大特色,产品风格前卫而复古,用色亮丽、鲜艳,产品造型线条大胆,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旗下的设计师都是耳熟能详的巨星级人物,如Ron Arad, Carlo Colombo, Marc Newson, Patricia Urquiola等,风格从简约到高调,各自发挥所长。同时,处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Moroso坚持使用纯天然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并保证其生产过程的“干净,无污染。” B&B

浅析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03T09:08:42.5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冯思瀚[导读]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 前言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首要目的就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众所周知,在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化工产业不断扩大的同时,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成为了我国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早些年的乱砍乱伐,造成了今天的土地沙漠化、洪水、泥石流……树木阻挡不了水土的流失、抵抗不了风沙的侵袭、其他动植物没有良好的栖息场所。而绿色植物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大气的天然屏障,维护生态平衡最重要的因素。此外,绿色植物,还可以大量吸收有害气体、粉尘等来净化空气,并能够起到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减小噪音、防尘、防风等作用,全面改善了城市生存环境。 一、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作用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地,这是基本的出发点,随着景观环境建设的发展,仅仅满足这三方面,肯定还远远不够。但这毕竟是远期景观建设发展的基础,对于未来景观建设的腾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我国开始加大对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这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提高了城市的整体面貌,象征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随着我国城市风景园林的不断完善,布局规划更加合理,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居民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在这里,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开展各种科普知识与活动来丰富头脑,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风景园林的效果呈现 园林景观设计要的效果呈现主要是实用、经济、美观。 (1)园林设计工作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做到经济、实用、美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当然,同任何事物发展规律一样,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环境的差异,彼此之间有所侧重。 (2)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实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首先要考虑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园林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永恒性和长久性。其次要考虑经济问题。正确的选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就可以减少大量的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也要考虑美观,既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美观本身就适用,就是观赏价值。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气氛。 三、风景园林的设计标准 将居住环境规划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部分统筹考虑,使二者融为一体,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求,永远是园林环境设计的主要目的。小区的可识别性园林艺术是园林空间精神上的享受,节点细部设计优秀的设计在于整体布局合理,功能性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过去的居住小区规划往往是规划师先做小区总体布局,安排道路系统,布置住宅单体,随后建筑师接着进行住宅单体建设,往往在总体已定的前提下,才进行绿化设计。 景观设计设计师、开发商、业主三结合,业主共同需求即是我们设计的基本要求,相互的沟通能够使业主了解到居住环境的发展趋势将会是创造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存,同时业主们的反馈意见也是我们获得的最直接的、第一手的、准确的景观设计定位,加之与开发商达成的共识,关注、掌握、完善人们所需的设施的配置与要求,创建符合业主要求的,清新、自然宜人的人居环境,把我们的住宅园艺景观质量推向新的阶段。 简述园林设计方面的几点原则: 1、强调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所希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 2、设计的职责是创造特性,正如每个人都以其相貌、笔迹或说话方式上表现其各自独特个性一样,园林景观也是如此。 3、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 4、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5、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四、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不论是何种工程类型,在利用植物进行园林设计时,必须明确各自的设计目的,然后根据需要和实际条件合理选取和组织所需植物。园林设计在取舍植物时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初步设计要考虑不同规格植物的科学搭配。首先要确立大中规格乔木的位置,这是因为植物的配置、特别是大中规格乔木的配置将会对园林设计的整体结构和景观效果产生最大影响。较矮小的植物只是在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中发挥更具人格化的细腻装饰作用。 第二,园林设计布局要着眼于植物品种的合理组合。选用落叶植物时,首先考虑其所具有的可变因素,使其通过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产生独特的效果。选用针叶常绿植物时,必须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的地方群植以免过于分散。在一个园林设计布局中,落叶植物和针叶常绿植物的使用,应保持一定比例和平衡关系,后者所占的比例应小于前者。也可将两种植物有效组合,使之在视觉上相互补充。

城市发展史第八章读书笔记

第八章大都市变为死亡之城 一、罗马帝国的外国遗产 1.罗马帝国是单纯扩张城市权力中心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广大的城市建设企业。它改变了旧城市的生活方式并建立起自己特殊的秩序。 2.希腊城市的城墙是事后添加的,罗马城市则是先从城墙开始建设的。由于宗教原因和功利主义的原因,它的城市采用矩形形式,这也成为罗马军团后来使用露营地规定的一个标准形式。 3.从城市的宗教含义中产生另一个特点,即古罗马城镇特有的环城圣地,这是城墙内外两侧专意留出的狭长圣地,不准摆任何建筑物。这种做法给城市守卫者带来军事上的便利,从而极大的增强城市的宗教约束力和制裁力。 4.堡垒、营地、城市,三者皆是军事编制和管理形式。 5.罗马人从希腊化城镇中学到了基于实践基础的美学形式。 6.罗马帝国从未设想把限制、禁止、有秩序的安排、以及平衡等原则应用到它的城市和帝国的实际生活中去;它未能给稳定的经济和公平的政治制度奠定基础;未能充分代表每一个集团的民主利益,因而无法改善大城市的生活。 7.城镇的一个典型特色:宽阔的商业街一直延伸到天际线,两边的柱廊又加强了深邃感。 8.到中世纪才认清:工业已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下水道和供水管 1.罗马城的大排水沟成为罗马工程中最古老的纪念物。 2.古希腊人的城市规划着重于美化和城防,着重于经营港湾和丰腴的土地;罗马人则以筑路和建造给排水管见长。 3.大型排水沟、供水管和人工路面表明更古老的城镇和地区并不少见的皇室工程革新,在罗马已变成大规模的公共设施为城市民众服务了。 4.罗马在最需要的地方,最缺少机械化卫生设施。 5.罗马城的供水方式是最精良的技术设备与原始社会规划二者一个很不经济的结合。 6.罗马城空有其工程技术和巨大财富,在市政卫生的初期一败涂地。 7.共和制度下只有两种路称作为“大路”一种是宽度可容两辆车并行通过的,亦称神路,是宗教仪仗行列行走的大路,与罗马广场向交叉;另一种是新路,跨广场的两侧。 8.罗马城极恶劣的市政管理的最典型例证是民宅区和垃圾大坑。 9.罗马为自由公民提供的居住条件:拥挤狭窄、摇摇晃晃、阴暗潮湿。

11意大利的设计

11意大利的设计

意大利的设计 意大利设计的“文艺复兴”现象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在之前的两个世纪,意大利在现代化运动的演进中的作用非常的微弱,在战后,意大利却在短短的十五年里从战争的废墟中获得重生,并占领了西方设计界的领导地位。几乎是完全独立地培养出一些重要的设计大师,制造商,批评环境和零售系统,这是它在二十世纪的现代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的保证。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1.意大利的设计奇迹 就象二战后的许多欧洲国家,意大利需要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一个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新社会。这个过程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取得了成果,这被称为“意大利奇迹”,这个“复苏”标志着意大利作为一个主要的力量重返欧洲和西方世界。 斯堪的那维亚和美国是二战刚结束后当时设计的主要领导者,意大利人用他们的模式来重建了自己的设计工业。在斯堪的那维亚(Scandinavia),设计不仅被看作是一种文化,也作为整个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这样的态度必然导致一个极为重要的“政府、工业界和设计师的联合”。另一个模式来自斯堪的那维亚的公司,他们把手工艺和工业生产相结合,这

为设计师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两种模式帮助意大利确定了二战后的工业设计。 来自高度工业化的美国设计集团的影响是完全 不同的;首先美国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先例。他改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得到发展的“现代主义潮流。”(Modernist Style),那些曾经是坚定的社会主义的强调理性的思潮被转变成 一种民主的、资本主义的表达方式,最后成为形式主义(Formalism)--纯粹的视觉效果优先于理论上的合理下、性来加以考虑。美国的设计也为他们的意大利同行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模式:美国的一些主要公司,如Knoll 和Herman Miller,是由独立的个人来管理运作,他们的眼光和想象力影响他们的每一项工作。他们经常雇佣些建筑家、设计家来作为他们的首席设计师,包括许多与重要的艺术家如:Eero Saorinen 或Charles Eames,(他们都曾是Cranbrook艺术学院的首批学员)。美国制造商提出了很有新意的零售技术,他们发展出“展示厅销售”系统,来推出他们的产品,迎合那些有钱的主顾。五十年代,已把他们的市场扩展到国际范围。 60年代意大利非凡的成就是建设在“意大利独特品质”特征之上的。无论政府、工业界、大学、媒体或普通民众,都把设计作为最有生命力和国际影响的意大利艺术来看待,来尊重的。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运用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运用 摘要:城市景观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战略下,当前景观设计界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有些景观设计师对文化内涵不 够重视,所以出现了很多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的景观设计作品,城市景观“趋同化”、“均质化”成为普遍现象,使得景观设计的文化性研究显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本论文将从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构建和表现方式。 关键词:城市景观文化要素地域性环境 引言 美国建筑学家伊利尔.沙里宁认为:“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说明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和理想的载体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要部分。然而当前由于过分追求效益,城市景观设计中出现了盲目照搬一些带有文化意味的符号,形成“干城一面”的景象。如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的社会理念的不断显现,探索出一套高效的设计理论来指导城市景观设计,深入研究人文内涵已成为社会实践的热点和研究的焦点,利用用人文元素来改造城市景观设计的有效路径已成为城市景观研究的一

大趋势。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含义及特色 (一)城市景观的含义 景观设计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设计上也更加注重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迹、文化形态、宗教信仰等甚至是自然景观。将地域文化铭刻在景观之中,是地区内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归宿,也是塑造城市特色景观,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和城市形象的重要部分。 城市景观设计涉及到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理解,以及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相互结合。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古典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的典范,在《园冶》一书中把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着重于开掘其文化内涵、构景手法及其作为文学艺术综合体给人的身心感受。同样,西方国家也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城市景观中人文景观的设计,把其作为改观城市环境和个性重要的课题,并进行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系统研究。 (二)城市景观的特点 第一,城市景观都是依据一定的自然景观建立起来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城市景观的基础,也制约了城市景观的轮廓。如重庆多山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山城的景观轮廓,苏

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周跃辉 2013-1-28 14:35:00 来源:学习时报 2013-01-28 第02版:当代世界西方国家城市化所走过的将近三百年的演变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8世纪中叶—1950年:工业城市化阶段 农业文明从乡村开始,而工业文明则发轫于城市;城市脱胎于乡村,而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却起源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工业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子”,它们就像两个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 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从1850年的 11.4%上升到1950年的 52.1%。1950年,英国达到 79%的城市化水平;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在此阶段皆成功地实现了高度的城市化,美国当时的城市化水平为 64.2%,德国为64.7%,加拿大为60.9%,法国为55.2%,瑞典为65.7%。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人口拥挤、城市犯罪及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因此,西方主要国家从 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1950—1990年:逆城市化阶段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是美国着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着,着重从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多角度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对学城市规划的我们,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思想都上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城市的演变过程——起源、发展、蔓延 一、城市的起源 “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包括有机界和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这正是芒福德编写此书的目的。 “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这源于古人类对死去同类的敬重心里,他们需要寻求比实际生活需要更有力的促使古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并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连续的聚落。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抚慰他们的灵魂。所以为什么在去一个大城市的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陵墓是就可以理解了。而促使城市形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岩洞,被认为是最早的空间,不仅是居住地也是艺术和礼俗活动发生的地方。而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协同作用便促使了最初城市的形成。 芒德福说“城市首先是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村落的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把一些非居住着引导此地。如罗马,耶路撒冷等古城仍然是并且继续追求这写原始目的的。总之城市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而不像乡村那种较为固定,内向,并敌对的对待外来事物。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以狩猎为主的具有强攻击型的社会结构,而新时期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并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而真正的城市起源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而城市作为一种包容的有磁性的容器,使城市中生发各种活动,使城市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总要受控于一些具体因素的影响,比如王权、商业、文化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 王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所谓城市,是指一种新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带表了当地的人们,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以及整个井然有序的空间”。而统治阶级利用宗教称王把自己神化使自己统治公共并赢得其信赖成为可能。”从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发展着,城市景观也在推陈出新、不断更替。城市景观既是城市经济的象征,又是城市文化的体现。融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于一体,彰显了城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好的城市景观同时也是城市的标志。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盲目随众的景观设计。文章通过阐述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为今后城市景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作以参考。 标签:城市景现;景观设计;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1 城市景观与景观设计 城市,作为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必须认真做好规划和综合部署,使其真正发挥城市所应有的功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让居民生活得惬意、舒适,通过良好的交通环境、工作场所,体现城市景观的科学合理,而城市景观从根本上来讲,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科学规划和设计景观区内的各种景观要素和人为活动,科学合理布局,充分认识景观特征,理解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在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使景观形态与自然环境中的人类活动协调一致。 2 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中忽视绿地林荫建设 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往往只重视硬质材料景观的建设,而且一些钢架结构、岩石堆砌的景观占有一定比例,恰恰居民所需要的绿地林荫、花卉林木、水体河池等景观被忽视或建造偏少,而忽视了这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完全与人民需要不相符。 2.2 速成景觀,违背植物生长规律 在许多城市规划建设时,为了赶工期而建成的城市景观,不惜从外地引进名贵植物,多年老树等,完全不考虑城市需要和人们生活需要,在建设城市景观时,忽视了树种和草坪的种植比例,减少了绿化覆盖面积,破坏了人们向往的生活环境,增加了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 2.3 盲目推崇外国建筑的设计理念,丢失本国设计的民族性 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城市景观到处充斥了欧式建筑风格,融入了罗马廊柱等因素,无论是建筑休闲广场,还是街心花园,都应该兼顾本国特色。 2.4 注重景观的外表和“档次”,忽视景观的实用性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根据滨河景观的特点,确定了滨河景观设计要体现融合统一、休闲时尚的原则,同时尽量做到巧妙设置空间分隔,精心安排植物配置。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应在总体上设计出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强调人们视觉能感受到的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滨河景观;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傍水而生。城市、村镇莫不依水而建。因而滨水景观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滨水区( Water front)简要地说就是城市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或濒临江海、湖泊,或纵贯河流。在很多方面,城市滨水区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空间的重要部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也是外来旅游者观光活动的场所。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容貌的亮点,是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典范。它以舒适宜人的环境,陶冶着城中人的情操,颐养着市民的心灵,影响着市民的行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昭示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同时,滨水区景观的塑造也是寻求新的商业价值的手段。 滨河景观是滨水景观的一个小类,可比照滨水景观的共有属性进行设计;除此之外,滨水景观还独具以下特点: 1. 地带狭长 滨河景观区,不像广场那样拥有宽阔的场地,而是典型的近似对称的两条相呼应的狭长型地带。 2. 空间开放 城市中河道两旁的堤岸是一座城市难得的开放空间,线路长,空档区域多,受众面比较广。 3. 利于展示城市文化

滨河景观地段是城市的剖面,是城市的剪影,是城市的重要展示层面,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全景的空间场所。城市音乐化的轮廓、万家灯火的气氛、充满神秘幻想的空间都可以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 根据城市滨河景观的特点,在规划设计时,除了要充分考虑滨水区的共性因素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其个性因素进行考虑和处理。 一、审美价值取向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的感情的观赏形象,就是美。”美国的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则认为,“城市景观是一些可被看、被记忆、被喜爱的东西”。 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应在总体上设计出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和富有较强表现力的景观。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强调人们视觉能感受到的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 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只要花费心思,满足多数人的审美趣味还是可以做到的。长长的河带,分段式的区域设计,可以设置不同风格不同情趣的景观,从而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口味。早在20世纪50年代,着名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思就将美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其设计风格受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用大量的不同植物,构成大块的彩色画。又如被称为“哈佛三子”之一的丹凯利设计的米勒庄园,采用网格的结构、水平视线,利用植物、铺地、景墙等造型元素营造了一个完美的空间。 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充分理解主体服务对象这一理念,从空间类型的使用功能出发并遵循美的形式法则,满足特定设计对象的多重要求。形式美按照一定的格调和法则表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和谐、对比、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重心等几个方面。这几种形式法则互相依赖,且交叉、重叠,设计者在设计实践中根据不同条件灵活处理。 二、总体原则 基于以上美学法则,遵从融合统一、休闲时尚的总体要求,城市滨河景观设计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追求与周围环境相统一

浅谈城市公园绿化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绿化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公园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公园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对城市公园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Abstract: urban park construction can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urban landscape, urban park greeni ng’s first priority i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park design problem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city park; Landscape; design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休息地,是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日常生活和身心再生所必需的“平常景观”,是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1 公园景观设计理念思考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加上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人们越来越追求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而城市公园逐渐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其可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公园景观设计的逐渐得到重视,鉴于城市公园的作用,其更应该在设计上从产生意图出发考虑。 1.1生态可持续性。保持场地原有的肌理及原生态基础,加以保护性改造,通过河涌、河岸、公园的不同水生态设计,形成一个自我净化系统;整体规划河涌网络纵贯的本区,保持这一生态廊道的连通。同时通过设计有生态绿岛,具有家具抽象符号和长度标听环形单车径及散步跑步径,穿行于绿色生态景观空间。同时,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整合地块周边生态系统,完善生态自我修复,打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本公园项目地处乐从家具、钢铁商贸区西侧,且与沙滘村和葛岸村富有文化历史的两村紧密联系,其公园设计特点应当融合现代与历史两个方面,体现现代商贸的风采,又延续历史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商贸风采与传统记忆 1.2城市的互补作用。城市公园作为日后发展居住区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通过设计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绿地,营造山丘、树林、河流、浅滩、湿地不同要素

意大利设计之谈

意大利设计之谈

意大利设计的“文艺复兴”现象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在之前的两个世纪,意大利在现代化运动的演进中的作用非常的微弱,在战后,意大利却在短短的十五年里从战争的废墟中获得重生,并占领了西方设计界的领导地位。几乎是完全独立地培养出一些重要的设计大师,制造商,批评环境和零售系统,这是它在二十世纪的现代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的保证。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1.意大利的设计奇迹 就象二战后的许多欧洲国家,意大利需要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一个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新社会。这个过程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取得了成果,这被称为“意大利奇迹”,这个“复苏”标志着意大利作为一个主要的力量重返欧洲和西方世界。 斯堪的那维亚和美国是二战刚结束后当时设计的主要领导者,意大利人用他们的模式来重建了自己的设计工业。在斯堪的那维亚(Scandinavia),设计不仅被看作是一种文化,也作为整个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这样

的态度必然导致一个极为重要的“政府、工业界和设计师的联合”。另一个模式来自斯堪的那维亚的公司,他们把手工艺和工业生产相结合,这为设计师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两种模式帮助意大利确定了二战后的工业设计。 来自高度工业化的美国设计集团的影响是完全 不同的;首先美国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先例。他改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得到发展的“现代主义潮流。”(Modernist Style),那些曾经是坚定的社会主义的强调理性的思潮被转变成 一种民主的、资本主义的表达方式,最后成为形式主义(Formalism)--纯粹的视觉效果优先于理论上的合理下、性来加以考虑。美国的设计也为他们的意大利同行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模式:美国的一些主要公司,如Knoll 和Herman Miller,是由独立的个人来管理运作,他们的眼光和想象力影响他们的每一项工作。他们经常雇佣些建筑家、设计家来作为他们的首席设计师,包括许多与重要的艺术家如:Eero Saorinen 或Charles Eames,(他们都曾是Cranbrook艺术学院的首批学员)。美国制造商提出了很有新意的零售技术,他们发展出

浅谈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1)

文章编号:1009-6825(2008 29-0347-02 浅谈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 李晓琼 摘要:在引入城市街头绿地概念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设计结构与形态理论, 阐述了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 得出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形态, 还应包括心理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的结论。关键词:城市街头绿地, 景观 设计, 设计原则, 心理特征中图分类号:T U 985 目前,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城市建筑日趋密集, 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街头绿地为了缓解城市远离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压力, 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 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性, 保护和改善已有的城市生态环境格局应运而生。因此, 城市街头绿地不仅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 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 文献标识码:A 效果, 从而达到美化市容市貌的目的, 同时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视觉上的美感。 人们同样还具有不喜欢雷同及追求就近布置的心理。但是, 随着城市中主要构筑物建筑地方风格的削弱, 各城市面貌越来越趋于同一, 显得千篇一律, 缺乏自身的特色, 所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越发挑剔与追求这些街头绿地的特色。 另外, 我们还可以发现结合街头绿地使用功能, 以不同地域乡土植物为骨干树种, 根据不同的环境因子组成多种结构的植物群落, 结合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形成不同结构形式的城市街头绿地, 从而可以形成不同地域的城市特色。至于就近布置的心理, 主要是人们为了追求使用的便利。街头绿地可以做到点多面广, 均匀布局, 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开敞式、全天候接待, 真正满足人们对公共绿地的就近、随意及经常性的要求。

完整word版,《城市发展史》读书报告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刘易斯芒福德博士是美国着名城市理论家。在着名的名人词典中,他有时被介绍为城市建筑与城市历史学家,有时又是城市规划与社会哲学家。的确,他作为城市理论家,在对历代城市及城市规划进行系统的分析批判上,在论述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在学术见解上都有其独到性。他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城市发展与文明进步、文化更新换代的联系规律。 他的着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是一部极其精练的书,虽然它篇幅很厚,但针对如此广泛而深入的方方面面,耗费大量时间对进行大量材料的提炼。历史上的欧洲城市与中国城市的差距是很大的,虽然今天走到一起了、似乎也看不到具体的差别,很多建筑和历史现象的时间都差不多,但这是表象。深层次的在于社会的文化和历史上发展的各种经验总结,从这个层面来看,两者的差距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描述的。 看完书对我影响很大,无论从思想认识还是学术写作文笔的方法。刘易斯·芒福德就是这种完美的典范,全面深入浅出论理、细腻而不奢华的文彩、强烈而不偏激的现实观点、说事说理而不光是讲历史,曾经还获得写作文学奖。巨人毕竟不是我们有资格评价的,只是与一般的史书有很大的区别,挖掘了许多内在的社会脉络和逻辑关系,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实证,不是仅仅的说现象,是细心的一步步拨开事物直至本质完全暴露的一目了然,如砖般厚重的书读完后的感觉是脉络清晰,理解了一种广泛适用的方法,一种基本的模式,一种贯穿于西方社会的普遍规律,最后看完,觉得很条理有内在的主线,完全不象编年史那么繁杂。 了解西方整体的脉络和内在原因的同时,可以比较中国的发展历史和城市社会的内在联系,有相似之处,却能体会到巨大的差异,我感叹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史在哪里呢,关键现在的中国城市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历史与现实的断裂,到底中国的真正方向在哪里。读这本书要好好理解城市的文明性和野蛮性,两者都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评价标准,也可以认为是原动力,可能会从中找到中西城市的差别所在。研究西方的文明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过去的历史,但是要想了解人类的未来,我们就不得不研究西方以外的文明。这是锲而不舍要搞清楚那些文明发展种种细节的原因,与此同时,老子的思想也是我们长期在研究和体悟的。 这本书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广博的研究论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大跨度的,且较细致

意大利家具设计的发展及其特点

意大利家具设计的发展及其特点对我国家具设计的借鉴意义 院系:环境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四班 姓名:黄雅麟 学号:20061444

摘要:设计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和著名品牌公司的形成与发展,是意大利家具的发展主线,也是西方现代家具在20世纪迅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正在从"模仿"转向"设计",从"追风" 转向"创新", "现代中式"或"新中式"的家具设计风格正在逐步形成之中。与此同时,一些中国现代家具企业也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品牌。意大利家具的发展中形成了设计学派与家具品牌互为支撑、共存发展的良好机制,这是西方现代家具高速发展宝贵的成功经验。这非常值得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家具业学习和借鉴。 1意大利家具设计的发展 1945年以来,就像二战后的许多欧洲国家,意大利需要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一个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新社会。这个过程到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成果,这被称为"意大利奇迹",这个"复苏"标志着意大利作为一个主要的经济力量重返欧洲和西方世界。当时,斯堪的那维亚的功能主义设计风格和美国有机设计风格是二战刚结束后当时世界设计潮流的主要领导者。意大利人借鉴他们的模式来重建了自己的设计工业,这两种模式帮助意大利确定了二战后的工业设计政策。 意大利家具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崛起,成为活跃在世界设计舞台上的两大设计学派之一,与北欧设计学派平分秋色。20世纪60和70年代的意大利家具设计遥遥领先,著名设计大师索特萨斯领导的"激进设计"在跨入80年代后,震惊了世界设计界。第四第五代意大利设计师将意大利的设计统治地位一直延续到21世纪。 1.1意大利现代设计学派的形成 意大利现代设计学派的形成,是植根于意大利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土壤中,一步一步地积累起来的。意大利是欧洲艺术的摇篮,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现代艺术流派诞生的温床。在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发展史中,意大利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设计风格发源地。二次大战后迅速崛起与腾飞的意大利设计学派以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引领着全球的设计时尚与潮流。 1.2意大利设计品牌的形成 1.2.1战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