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论精粹-米芾

历代书论精粹-米芾
历代书论精粹-米芾

米芾《海岳名言》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江南吴山完、登州王子韶大隶题榜有古意,吾儿友仁大隶题榜与之等。又幼儿友知代吾名书碑及手大字更无辨。门下钓忖其小楷,:“每小简可使令嗣书。”谓友知也。

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诗》:“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如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难状。由是论之,古无真大字明矣。

葛洪《天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欧阳询《道林之寺》,寒俭无精神。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真字甚易,唯有体势难,谓不如画算,勾,其势活也。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唐官诰在世为褚、陆、徐峤之体,殊有不俗者。开元以来,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自此肥。开元以前古气无复有矣。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浩大小一伦,犹使楷也。僧虔、萧子云传锺法,与子敬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石刻不可学,便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唯吉州庐山题名,题讫而去,後人刻之,故皆得其真,无做作凡俗之差,乃知颜出於褚也。又真迹皆无蚕头燕尾之笔,与郭知运《争坐位帖》,有篆籀气,颜杰思也。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其弟公绰乃不俗於兄。筋骨之说出於柳,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

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褚遂良小字如大字,其後经生祖述,间有造妙者。大字如小字,未之见也。

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自古及今,余不敏,实得之。榜字固已满世,自有识者知之。

石曼卿作佛号,都无回互转折之势,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

卿谬论。盖自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窠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盖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余尝书“天慶之觀”,“天”、“之”字皆四笔,“慶”、“觀”字多画在下,各随其相称写之,挂起气势自带过,皆如大小一般,真有飞动之势也。

书至隶兴,大篆古法大坏矣。篆籀各随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状,活动圆备,

各各自足。隶乃始有展促之势,而三代法亡矣。

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李邕脱子敬体,乏

纤浓。徐浩晚年力过,更无气骨。皆不如作郎官时《婺州碑》也。《董孝子》、《不空》,皆晚年恶札,全无研媚,此自有识者知之。沈传师变格,自有超世真趣,徐不及也。御史萧诚书太原题名,唐人无出其右。为司马《南真君观碑》,极有锺、王趣,余皆不及矣。

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有真迹。自“颠沛”字起,在唐林夫处,他人所收不及也。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秀润生,布臵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活A

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

“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兹古语也。吾梦古衣冠人授以折纸书,书法自此差进,写与他人都不晓,蔡元长见而惊曰:“法何遽大异耶!”此公亦具眼人。章子厚以真自名,独称吾行草,欲吾书如排算子,然真字须有体势乃佳尔。

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

友仁等古人书,不知此学吾书多,小儿作草书,大段有意思。

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若穿透,始到锺、索也。可不勉之!

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因思苏之才,《桓公至洛帖》字

明意殊有工,为天下法书第一。

半山庄上多文公书,今不知存否。文公学杨凝式书,人鲜知之,余语其故,公

大赏其见鉴。

金陵幕山楼隶榜,乃关蔚宗二十一年前书,想六朝宫殿榜皆如是。

薛稷书慧普寺,老杜以为「蛟龙岌相缠」。今见其本,乃如柰重儿握蒸饼势,

信老杜不能书也。

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别为一好萦之,便不工也。

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榜书

榜书古曰署书,萧何用以题苍龙、白虎二阙者也,今又称为擘窠大字。作之与小字不同,自古为难。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毫难精。有是五者,虽有能书之人,熟精碑法,骤作榜书,多失故步,盖其势也。故能书之后,当复有事,以其别有门户也。

榜书有尺外者,有数寸者,当分习之。先习数寸者,可以摹写,笔力能拓,起收使转,笔笔完具。既精熟,可以拓为大字矣。杜工部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则古人童年先作大字可见矣。

学榜书虽别有堂壁,要亦取古人大字精者临写之。六朝大字,犹有数碑,《太祖文皇帝石阙》《泰山经石峪》《淇园白驹谷》,皆佳碑也。尚有尖山罔山铁山摩崖,率大书佛号赞语,大有尺余,凡数百字,皆浑穆简静,余多参隶笔,亦复高绝。

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自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雄浑古穆,得之榜书,较《观海诗》尤难也。若下视鲁公“祖关”、“逍遥楼”,李北海“景福”,吴琚“天下第一江山”等书,不啻兜率天人,视沙尘众生矣,相去岂有道里计哉!

东坡曰:“大字当使结密而无间。”此非榜书之能品。试观《经石峪》,正是宽绰有余耳。

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若有意作气势,便是伧父。凡不能书人,作榜书未有不作气势者,此实不能自揜其短之迹。昌黎所谓“武夫桀颉作气势”,正可鄙也。观《经石峪》及《太祖文皇帝神道》,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怒目邪?

《白驹谷》之体,转折点画,皆以数笔成一笔,学者不善学,尤患板滞,更患无气。此是用方笔者,方笔写榜书最难,然能写者,庄雅严重,美于观望,非深于北碑者,寡能为之而无弊也。

自萧何题署之后,梁鹄、韦诞、卫觊,盛以此称,唐时殷仲容“资圣”,王知敬“清禅”,并知名一时。盖榜书至难,故能书者致为世重也。

北人工为署书,其知名者,并著于时。题洛京宫殿门板,则有沈含馨、江式。北京台殿楼观宫门题署,则窦遵瑾。周天和时,露寝成,赵文深以题榜之功,除赵兴守,每须题榜,辄复追之,其重榜书至矣。故榜书当以六朝为法。东坡安致,惜无古逸之趣;米老则倾佻跳荡,若孙寿堕马,不足与于斯文;吴兴、香光,并

伤怯弱,如璇闺静女,拈花斗草,妍妙可观,若举石臼,面不失容,则非其任矣。自元、明来,精榜书者殊鲜,以碑学不兴也。吾所见寡陋,惟朱九江先生所书《朱氏祖祠》额,雄深绝伦,不复知有平原矣。吴中丞荷屋,则神采雍容,气韵绝佳。

数寸大字,莫如《郑道昭大基仙坛》及《观海岛诗》,高气秀韵,馨芬溢目。《般若碑》,慎伯盛称之,以为古今石本隶楷第一,谓其雄浑简静,则诚有之,遽臆定为西晋人书,则不无嗜痂之癖。考《般若碑》是北齐书也。

梁碑《神道》,渊穆极矣,然各体不同。《简王》则高浑雍容,《靖王》则丰整酣逸,《忠武王》则茂密美致,新理异采,《吴平忠侯》匀整安静。《忠武王》酷肖《刁遵》,《吴平忠侯》甚类《苏慈》。若能展作榜书,固当独出冠时,然吾未见能之者也。

《云峰山石刻》,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像无尽。若能以作大字,其秾姿逸韵,当如食防风粥,口香三日也。《瘗鹤铭》如瑶岛散仙,阳阿晞发;《般若碑》与《南康简王》《始兴忠武》四碑比肩,真可为四渎通流于后世矣。

平原《中兴颂》有营平之苍雄,《东方朔画赞》似周勃之厚重,蔡君谟《洛阳桥记》体近《中兴》,同称于时,此以雄健胜者。《八关齐》骨肉停匀,绝不矜才使气,昔人以为似《鹤铭》,诚为近之。宋人数寸书,则山谷至佳,如龙蠖蛰启,伸盘复行,可肩随《大基》《观海》诸碑后,正不必以古今论,但嫌太妩媚耳。

篆书大者,惟有少温《般若台》体近咫尺,骨气遒正,精采冲融,允为楷则。隶之大者,莫若冈山摩崖,其次则唐隶之《泰山铭》,宋隶之《山河堰》,俱可临写也。

榜书操笔,亦与小字异。韩方明所谓“摄笔以五指垂下,捻笔作书”,盖伸臂代管,易于运用故也。方明又有握笔之法,捻拳握管于掌中。其法起于诸葛诞,后王僧虔用之,此殆施于尺字者邪?

作榜书笔毫当选极长至二寸外,软美如意者,方能适用。纸必当用泾县。他书笔略不佳尚可勉强,惟榜书极难,真所谓非精笔佳纸晴天爽气,不能为书,盖又过于小楷也。

字过数尺,非笔所能书,持麻布以代毫,伸臂肘以代管,奋身厉气,濡墨淋漓而已。若拓至寻丈,身手所不能为,或谓持帚为之,吾为不如聚米临碑,出以双钩之,易而观美也。

历代书论精粹-米芾

米芾《海岳名言》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江南吴山完、登州王子韶大隶题榜有古意,吾儿友仁大隶题榜与之等。又幼儿友知代吾名书碑及手大字更无辨。门下钓忖其小楷,:“每小简可使令嗣书。”谓友知也。 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诗》:“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如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难状。由是论之,古无真大字明矣。 葛洪《天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欧阳询《道林之寺》,寒俭无精神。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真字甚易,唯有体势难,谓不如画算,勾,其势活也。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唐官诰在世为褚、陆、徐峤之体,殊有不俗者。开元以来,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自此肥。开元以前古气无复有矣。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浩大小一伦,犹使楷也。僧虔、萧子云传锺法,与子敬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石刻不可学,便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唯吉州庐山题名,题讫而去,後人刻之,故皆得其真,无做作凡俗之差,乃知颜出於褚也。又真迹皆无蚕头燕尾之笔,与郭知运《争坐位帖》,有篆籀气,颜杰思也。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其弟公绰乃不俗於兄。筋骨之说出於柳,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 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褚遂良小字如大字,其後经生祖述,间有造妙者。大字如小字,未之见也。 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自古及今,余不敏,实得之。榜字固已满世,自有识者知之。

历代书论集萃

历代书论集萃 目录: 1、书论导读1 (1)秦汉部分2 秦:李斯《论用笔》2 汉:崔瑗《草书势》3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3 汉:赵壹《非草书》4 汉:蔡邕《九势》、《笔论》4(2)魏晋/南北朝部分5 钟繇《用笔法》5 成公绥《隶书体》6 卫恒《四体书势》6 索靖《草书状》7 卫铄------卫夫人《笔阵图》7 王羲之《自论书(传)》8 羊欣9 王僧虔《笔意赞》10 (3)隋唐/五代部分11 欧阳询《八诀》11 虞世南《书旨述》12 李世民《王羲之传论》13 张怀瓘《书断》14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20孙过庭《书谱》21 (4)宋代部分23 米芾《海岳名言》23 欧阳修《试笔》24 苏轼《论书》24 黄庭坚《论书》27 赵构《翰墨志》29 (5)元/明部分30 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30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31

祝允明《奴书订》33 徐渭34 傅山35 (6)清代部分36 刘熙载:《书慨》36 包世臣:《艺舟双楫》37何绍基37 李瑞清40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42于右任43 2、书法述要44 书法的欣赏51 3、学古编53 4、海岳名言57 5、笔髓论58 6、墨影禅心59 7、寒山帚谈64 权舆一64 格调二68 学力三71 临仿四74 用料五76 评鉴六78 法书七81 了义八82 附录:金石林绪论84 8、广艺舟双楫88 原书第一(88) 尊碑第二(90) 购碑第三(90) 体变第四(93) 分变第五(93) 说分第六(95) 本汉第七(97) 传卫第八(98) 宝南第九(99) 备魏第十(99)

取隋第十一(100) 卑唐第十二(101) 体系第十三(102) 导源第十四(103) 十家第十五(103) 十六宗第十六(104) 碑品第十七(105) 碑评第十八(105) 余论第十九(106) 执笔第二十(106) 缀法第二十一(108) 学叙第二十二(109) 述学第二十三(110) 榜书第二十四(110) 行草第二十五(111) 干禄第二十六(112) 论书绝句第二十七(114) 历代书论 书论导读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打从汉字一产生,便出现了书法艺术的萌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直至秦代,统一了文字,创制了秦篆(小篆)、秦隶。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业绩,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为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存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汉隶、楷书、草书、行书的变革、发展和繁荣,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繁荣相适应,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也逐步发展、兴盛起来。相对而言,古代书法理论的出现比书法艺术的形成要晚一些。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古代书论著作最早出现于汉代。西汉大学者、文学家扬雄在他的《法言?问神》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书,心画也。”这里的“书”虽不是专指书法,但它最早论述了有关中国书法理论的根本命题——书法同书法家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和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特质等问题,对后世的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书论史的源头。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发展、兴盛与繁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历代书论大全

历代书论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历代书论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历代书论大全 秦汉 李斯《用笔法》 蔡邕《篆势》 蔡邕《隶势》 蔡邕《笔论》 蔡邕《九势》 崔瑗《草书势》 许慎《说文解字序》 赵壹《非草书》 魏晋 卫夫人《笔阵图》 卫恒《四体书势》 鲍照《飞白书势》 江式《论书表》 成公绥《隶书体》 索靖《草书状》 钟繇《用笔法》 王羲之《书论》 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

王羲之《自论书》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南北朝 虞龢《论书表》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 王僧虔《笔意赞》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又论书》 颜之推《论书》 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萧衍《草书状》 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袁昂《古今书评》 庾肩吾《书品》 王愔《古今文字志目》 江式《论书表》 鲍照《飞白书势》 隋唐五代 释智果《心成颂》 李世民《指意》

欧阳询《八诀》 欧阳询《传授诀》 欧阳询《用笔论》 欧阳询《三十六法》 张怀瓘《书断》 虞世南《笔髓论》 虞世南《书旨述》 孙过庭《书谱》 窦臮窦蒙《述书赋》 张怀瓘《书估》 张怀瓘《二王等书录》 张怀瓘《书议》 张怀瓘《文字论》 张怀瓘《六体书论》 张怀瓘《评书药石论》 徐浩《论书》 颜真卿《怀素上人草书歌序》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李阳冰《论篆》 蔡希综《法书论》 李华《二字诀》 李嗣真《书后品》

韩方明《授笔要说》 卢携《临池诀》 释亚栖《论书》 林蕴《拨镫序》 张彦远《法书要录》 韦续《墨薮》 李煜《书述》 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宋代 欧阳修《试笔》 欧阳修《六一论书》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米芾《砚史》 米芾《书史》 米芾《海岳名言》 米芾《宝章待访录》 朱文长《续书断》 陈槱《负暄野录》 无名氏《三十六法》 苏轼《论书》 蔡襄《论书》 黄庭坚《论书》 朱熹《论书法》

古代书论中西方美学理论98个细节(下)

古代书论、中西方美学理论98个细节(下)古代书论、中西方美学理论98个细节(下) 一定要清楚书法的98个细节(下)49、作书草率最难钱伯垌(见《初月楼论书随笔》)①钱伯垌——[清](1738至1811)字鲁斯,号渔陂,又号仆射山樵,江苏阳湖(今常州)人。清代古文家、书法家。一生未仕而以文名显,是“阳湖派”古文的首领。善书,楷、行被包世臣列为“能品”。以正、行书名。自刘塘厌世,论者推为第一。其书由董其昌、黄庭坚以追李邕、颜真卿,本于梁巘,坚实不及,而流宕转换时或过之。好钦酒,诗笔亦劲达如其为人。嘉庆七年(一八○二)与包世臣相晤。初至京师,四库存馆方开,求试膳录不入格,而生平所至京师、山东、湖南、湖北、浙江、扬州、宣、歙之间,书迹皆遍其处。卒年七十五。《阳湖县志、艺舟双楫、齐民要术、吴育艾斋文集、大云山房集》 【按】这是钱鲁斯与吴德旋论书的一句话。其后,吴德旋说:“余初不解其说,后学怀素《小千文》,略得草率之意。……近写杨景度《步虚词》,乃知草率者,细净之至也。”可见,

这里的“草率”,绝非一般的潦草、轻率之意,而是貌似草率,实为匠心独运。所谓:“草率最难”,实际上是说:最难达到那种不事雕饰、打破程式、信手写来、自然天成的境界。只有经过了长期“不草率”、勤学苦练的历程,才能体味到这里所说的“草率”的真正含义。 50、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刘熙载《艺概》 51、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草书比之正书,要使画省而意存,可于争让、相背间悟得。刘熙载《艺概》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楷书用静止状态的外表来反映活动着的内涵。草书以流动的外表来体现沉静的境界。 ②相背——“分若抵背”,即“向背法”。字的两部分相向者为向,字的两部分相背者为背;无论“向”“背”都应相互呼应、顾盼有情。“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画,相揖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施设(安排)各有情理。求之古人,右军盖为独步(独一无二、最杰出的)”。

书法学专业古代书论课程标准教案

《古代书论》课程标准教案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书法学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书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古代书法理论的解读和分析,系统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史流派、技法理论、书法文化现象、古代书法审美范式、书家书学思想、以及与书法相关的其它事项。本课程与楷书、行书、隶书、篆书、草书等书法学核心课程都有紧密的联系、是学生技法类书体学习的指导和重要参考课程。“古代书论”课程主要讲授自汉代至清代在理论史上影响较大的书论著作,其中以魏晋、唐宋、明清书论为重点讲授对象。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书法文化素养和理论研究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作为技法课训练的重要理论支撑,是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书法文化和建立自己专业审美理想方面的重要桥梁。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

是:在向学生传授历代书法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规范及文字学、训诂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扩充与中国古代书论相关的各种政治、宗教、哲学、艺术、文化等领域的知识;注重原著的精读与欣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审美感知能力,古代书论文献的真伪辨别能力和版本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体现在书论中的审美哲学,了解当代中国关于古代书论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 2、具体方法:采用以古代书论集中出现的朝代为一个知识模块的做法,即汉、晋、南北朝书论为第一个模块;隋、唐书论为第二个模块;宋、元书论为第三个模块;明、清书论为第四个模块。授课以唐宋书论为界分为上下两个阶段,每周3学时,总学时为48学时。要求每位主讲教师讲授书法史上有影响的古代书法论著,但可根据自己研究专长有所侧重。教师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古代书论全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学术专长,从个别书家或书法理论家的案例分析,到时代书风及社会整体书法审美思潮,点与面的结合有利于使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从而继续深化所学知识并最终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结合起来。整个课程设计将古代书论通览、书论解读、书论小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施“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适当引入讨论、写作、朗诵、表演等实践环节,将书学修养与书论分析能力落到实处。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古代书论的基础知识,精读重点书法理论文献,掌握中国书论文体和风格变迁的基本线索,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 2、提高学生查找、阅读中国古代书论文献的能力,使之建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书论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

古代文论复习资料(整理版)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庄子的)“虚静”说 “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孟子的)“知言养气”说 这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来的,篇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抓住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格蕴涵,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 《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本来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表现方法,《毛诗大序》赋予“六义”的新说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风,指诗有教化臣民,并有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的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言他物一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六义”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 5.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

历代画论集萃

历代画论集萃 第一部分历代画论 一、唐前 《古画品录》(南朝齐)谢赫 《画山水序》(南朝宋)宗炳撰 《画云台山记》(摘抄)(晋)顾恺之撰 《魏晋胜流画赞》(晋)顾恺之撰 《叙画》(南北朝宋)王微撰 《续画品》(南朝陈)姚最撰 《续画品》(南朝陈姚最)臆解张新龙 二、唐宋 《宝章待访录》(宋)米芾撰 《寳晋英光集》(宋)米芾撰 《笔法记》(五代)荆浩撰 《德隅斋画品》(宋)李廌撰 《洞天清录》(宋)赵希鹄 《翰林志》(唐)李肇撰 《後画录》(唐)僧彦悰 《画继》(宋)邓椿撰 《画山水赋》(五代)荆浩撰 《画山水诀》(摘抄)(宋)李澄叟撰 《画说》(五代)荆浩撰 《画苑补益·山水诀》(宋)李成撰 《畫墁錄》(宋)張舜民撰 《黄筌竹赞序》(宋)李宗谔 《兰亭始末记》(唐)何延之撰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撰 《林泉高致集》(宋)郭思撰 《山水纯全集》(宋)韩拙

《山水节要》(五代)荆浩撰 《山水论》《山水决》(唐)王维 《山水训》(宋)郭熙 《宋朝名画评》(宋)刘道醇撰 《唐朝名画录》(唐)朱景玄撰 《图画见闻志》(宋)郭若虛 《五代名画补遗》(宋)刘道醇撰 《宣和画谱》(宋)无名氏 《宣和畫譜》(宋)徽宗敕纂 《益州名画录》(宋)黄休复撰 《益州名画录》注(宋)黄休复 《韵语阳秋》论书画一卷(宋)葛立方 《贞观公私画史》(唐)裴孝源 三、元明《画禅室随笔》(明)董其昌 《画尘》(摘抄)(明)沈灏撰 《画继补遗》(元)庄肃 《画鉴》(摘抄)(元)汤垕撰 《画说》(摘抄)(明)莫是龙撰 《画引》(摘抄)(明)顾凝远撰 《画原》(摘抄)(明)宋濂撰 《画竹谱》(摘抄)(元)李衎撰 《绘画微言》(摘抄)(明)唐志契撰 《绘宗十二忌》(元)饶自然撰 《六如画谱》注释(明)唐寅著 《六如居士画谱》(明)唐寅辑 《清秘藏》(明)张应文撰 《书法要录·写梅》(明)沈襄撰 《四友斋画论》画论部分(明)何良俊 《天形道貌·论画人物》(明)周履靖撰 《写山水诀》(元)黄公望

历代书法论著一览

历代书法论著一览 所收各论著以历史朝代为序, 同朝代的大致按作者生活时代先后排列, 但南北朝以各国为序, 1949年以后的按出版先后排列。 所收的论著中有的书名有疑问或是作者伪托的, 因在长期流传中已成陈说, 则袭其旧。 所收论著不分原书单刻丛刻,尽可能注明版本,并注出刊行朝代或年份, 以便读者查询文本内容。 秦汉 《用笔论》一篇,书论,旧题秦?李斯著。文见宋?朱长文《墨池篇》、《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经编小学类。 《草书势》一篇,书论,又名《草势》,汉?崔瑗著。文见《晋书?卫恒传》、唐?张怀瓘《书断》、唐?徐坚《初学记》。 《篆势》一篇,书论,汉?蔡邕著。文见《晋书 ?卫恒传》、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唐?徐坚《初学记》、唐《太平御览》。 《笔论》一篇, 书论, 汉?蔡邕著。文见宋?陈思《书苑菁华》、清《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清?钱曾《述古丛钞》、《藏修堂丛书》、《艺术丛书》、《芋园丛书》、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九势》一篇,书论,又名《九势八字诀》,汉?蔡邕著。文见宋?陈思《书苑菁华》,清?孙岳颁等《佩文斋书画谱》、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非草书》一篇,书论,汉?赵壹著。文见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唐《太平御览》、宋?陈思《书苑菁华》、宋?朱长文《墨池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魏晋南北朝

《飞白赞》一篇,书论,又作《飞白书势铭》,三国?魏?刘劭著。文见宋?陈思《书苑菁华》、唐?张怀瓘《书断》。 《隶书体》一篇,书评,晋?成公绥著。文见宋?陈思《书苑菁华》、明《成公子安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四体书势》一卷,书体,晋?卫恒著。文见《晋书 ?卫恒传》、宋?陈思《书苑菁华》、元?陶宗仪《说郛》、清?敕撰《佩文斋书画谱》、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草书状》一卷,书体,又名《书势》、《草书势》,晋?索靖作。文见《晋书?索靖传》、宋?陈思《书苑菁华》、宋?朱长文《墨池编》、《玉函山房辑佚书》、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草书赋》一篇, 书论, 晋?杨泉著。文见宋?陈思《书 苑菁华》。 《笔阵图》一卷,书论,又名《卫夫人笔阵图》,旧题晋?卫铄著。文见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宋?陈思《书苑菁华》、宋?朱长文《墨池编》、明?陶宗仪《说郛》、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等。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一篇,书论,又名《题〈笔阵图〉后书说》,旧题晋?王羲之著。文见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宋?陈思《书苑菁华》、宋?朱长文《墨池编》、清《四库全书》、清?钱曾《述古丛钞》、《藏修堂丛书》、《翠琅玕馆丛书》、《芋园丛书》、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笔势论十二章并序》一卷, 书论, 又名《王羲之教子敬笔论》、《笔势论略》、《笔势论》,旧题晋?王羲之著。文见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唐?韦续《墨薮》、宋?朱长文《墨池编》、宋?陈思《书苑菁华》、明?陶宗仪《说郛》、清?孙岳颁等《佩文斋书画谱》、清《四库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

《历代文论》名词解释

《历代文论》名词解释 诗言志: 《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诗言志,歌永言”。就是说诗是人的心灵的表现。由此确立了中国文艺的民族特点,与西方文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论语》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论语》的“尽善尽美”说 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诗可以怨 孔子在《论语·阳货》提出了“诗可以怨”。“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

历代书论名言

历代书论名言 一.字如其人立品为先二.临摹入门循序渐进三.形神相依意境为重四.笔墨技法熟而后巧 五.筋骨血肉相容互济六.结体章法辩正安排七.立姿取势气贯神足八.手随意运意在笔先 九.变化万千贵在自然十.通晓各体博而后约十一.精研流派广采众长十二.理法兼长力求上乘 十三.学识修养字外功夫十四.莫懈耕耘精益求精 一.字如其人立品为先: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园画论》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其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清.刘熙载〈艺概〉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清.刘熙载〈艺概〉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明.项穆〈书法雅言〉: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尚青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唐.孙过庭〈书谱〉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

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宋.朱文长〈续书断〉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田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则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东汉.赵一,非草书〉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元.陈绎曾〈翰林要诀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军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不可以为书。清.刘熙栽《艺概》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宋.朱文长〈续书断〉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明.项穆〈书法雅言〉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明.项穆〈书法雅言〉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二 .临摹入门循序渐进 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南宋.姜夔《续书谱》

古代书论中的形神关系三阶段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289072.html, 古代书论中的形神关系三阶段论 作者:钱姝妤 来源:《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8年第06期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形是万物具体而可感的形质,神则是附着于形,并使形具有生命性征的状态,形与神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晋葛洪《抱朴子》云:“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需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这一哲学命题在东晋时期便扩展到了艺术领域,并影响到了书法领域,成为书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书法中以形传神,借助具体的笔墨字形来表达生动活泼的神采,书论中的形神关系问题逐渐形成了以形写神、舍形得神和书入吾神的三阶段论。 一、以形写神 南齐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最早谈到书法的形神问题:“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意思是说,在书法艺术中,神采是最重要的,相对而言,形质处于次要地位。古人书法之所以高处,在于他们的作品神采与形质兼得俱佳。这是因为,书法写的是形质,表现的却是神采,神采才是书写者追求的目标;但神采又是通过形质表现出来的,形质不佳,便不能焕发出神采,所以形质与神采不可偏废,形神皆备才可以达到好的效果。其后历代书家围绕着形神问题也有所补充。 唐代虞世南在《笔髓论》中云:“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且如铸铜为镜,明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妙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瑟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这表明,书法之妙不是妙于笔端的具体字形,而是妙在书写者的心念之间,妙在借助挥运笔墨而能把书写者的神采表达出来。这段话较上一段更进一步指出书法的神采其实就是书写者的内在心念、精神状态。这从书法创作的角度揭示出,“握管使锋”由书写者的神思操控,笔下的形质变化正对应着书写者当时的精神状态,因而观赏者可以透过书法作品的具体形质体验到作者的精神气度,及其书写时的情感状态。 宋代黄庭坚《论书》有云,“佳帖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法,细看令入神,乃至妙处,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又,“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这段话主要是从书法学习的角度讲临帖时如何可以得古人神采。得其形似容易,但是想要真正地取得古法,还需取其神采。临摹不能简简单单地只求形似,而丢失了更为重要的神似。只有真正体验到了古帖中的神采,真正领会了古帖中的形质表现了怎样的神采、如何表现神采,才可能在书写时收放自如,将古帖的神采充分表现出来,这才是真正学得了古法。

古代经典书论

书论选读一 一、用笔篇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仰面跌到),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刚劲有力)。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兴行书得之,须悟后始肯余言也。注:发笔,即落笔。要提得笔起,即落笔时要把笔提着,不要使笔有坠落感。自偃,不要让笔自己跌倒。千古不传语,用笔的千古秘诀。 自古以来,在书法用笔方面有许多关于“笔力千钧、入木三分”等等的说法。但是,“笔力千钧、入木三分”,主要讲的是关于书法线条中的力量感。书法线条中的力感,是用笔技巧的表现力,并不是指人们用力大小。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就是用笔技巧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董其昌所说的用笔方法的千古秘诀。 用笔难,难就难在笔技巧的表现力上,难就难在笔力能不能刚劲有力。但刚劲有力不是僵硬,不是板直。书之线条,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用力过头是僵硬,用力过小是柔弱。怒笔木强,是用力过大,是线条僵硬。倒辄不能起,是缺乏笔法技巧。会用笔者,笔毫周身全都有力,就像体操运动员那样,能倒能起。如果不信,请你去临摹一下褚遂良和虞世南的行书,看看他们的用笔技巧,是不是都是这个道理。 笪重光《书筏》 笔之执使在横画,字之立体在竖画,气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结在纽转,脉络之不断在牵丝,骨肉之调停在饱满,趣之呈露在钩点,光之通明在分布,行之茂密在流贯,形之错落在奇正。

注:执,掌握和控制。使,支配和使用。笔的执使在横画,讲的是写横画,重在笔的掌握、控制、支配和使用。立体,字的设立和设置。字之立体在竖画,讲的是竖画在字的结构中的重要性。竖画类似建筑物中的顶梁柱,要力强坚固,否则的话,字就会有失稳性。气,气势气概。舒展,展开。气之舒展在撇捺,讲的是一个字的气势大不大,展不展得开,在撇捺这两个点画上。融,和乐、怡适。筋之融结在纽转,讲的是字的笔画与笔画之间,连接得是否和乐和怡适,靠的是各点画之间的连接和系带。脉络,血脉与经络。脉络之不断在牵丝,讲的是字的笔画与笔画之间应具有映带关系,主要看牵丝。骨,笔画刚劲有力。肉,笔画丰满有致。调停,处置。骨肉之调停在饱满,讲的是字的笔画要刚劲有力,丰满有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趣,意味、兴味。趣之呈露在钩点,讲的是字的钩点要写好,钩点正是表现字的趣味的地方。光之通明,是指点画间的留白,留白宜匀称。分布,安排。光之通明在分布,讲的是字的点画间的留白,要靠自己的巧妙安排。行,直排为行。流,流宕。贯,穿连。行之茂密在流贯,讲的是一行之间有茂有密,靠的是点画间、字间的流贯。形,字的样子。错落,参差错杂。奇,同欹,倾斜、倾侧。正,不偏不斜。形之错落在奇正,讲的是每个字的形状要参差错杂,靠的是错杂有致。 横之发笔仰,竖之发笔俯,撇之发笔重,捺之发笔轻,折之发笔顿;裹之发笔圆,点之发笔挫,勾之发笔利;一呼之发笔露,一应之发笔藏;分布之发笔宽,结构之发笔紧。 注:发,起笔送出。仰,把笔抬起。横之发笔仰,指的是写横画时行笔要边走边微微抬起。俯,低头向下。竖之发笔俯,指的是写竖画时行笔要边走边微微向下。重,按住。撇之发笔重,指的是写撇画时行笔要按住走。轻,重的反面,不要按住。捺之发笔轻,指的是写捺画时行笔不要太重,不要按住走。顿,停止、驻扎。折之发笔顿,指的是写折画时行笔要先停一下,把锋调整好再走。裹, 裹锋,书写时笔锋保持圆锥状。裹之发笔圆,指的是用裹锋书写法。挫,折损。点之发笔挫,指的是写点时要用挫法写出。利,锐利,锋利。勾之发笔利,指的是写勾时,勾尖一定要锐利,锋利。一呼之发笔露,一应之发笔藏,指的是上下笔之间的写法,前者笔末用露锋导出,后者笔末用藏锋响应。分布之发笔宽,结构之发笔紧,指的是一个字的外边要宽,一个字的内部要紧。

中国古代书论中的自然变迁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书论中的自然变迁阅读答案 我国书法理论诞生较早,始见于汉代。崔瑗所谓“观其法象,俯仰有仪”,蔡邕所谓“书肇于自然”的书法评论,可算是书法理论的萌芽。此后,“自然”二字出现频率极高,且在不同时段、不同理论家的认知中有着不同的内涵。 汉代的书论中,“观物取象”意识普遍存在。在此观念下,当时的书论家不但关注汉 字点画形状的书写方法,而且注重以自然物象来对应说明点画的形状与面貌。到了魏晋, 书论对点画的描述更加微观细致。卫夫人《笔阵图》中提到“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 坠石”,以自然之形比附书法之形;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中的“屈脚之法,弯如角弓 之张”,则揭示了书法点画形状与自然物象之间的相似性。这种从形状上把自然物象与书 法点画紧密相连的理论,属于第一自然——“眼中自然”。在后世有关“永字八法”的讨 论中,这种理论被进一步细化,但对自然内涵的拓展上并没有多大进展。用这一自然概念 理解书法,具体可感,真实可信,但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毕竟有限。因为,它只能停留在 书法具体点画外形的层面,一旦超出点画外形,进入到点画姿态以及整个字的造型与姿态 问题时,这种以物对应的办法就陷入了尴尬。于是,书法理论的构建中就出现了“第二自然”,即“胸中自然”。 “胸中自然”基于生命意识与书法审美。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用自然物象来喻说书家的 个人风格,并以此来表达不同书家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生命意象,如梁武帝说“王羲之书字 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到了唐代,孙过 庭《书谱》中讲到书法“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这就是说,书法与自然的关系 不是简单的视觉感官上的相似性,而是自然与人心妙合的产物,需要感受与体悟。 怎样将胸中的“第二自然”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呢?这就进入了基于法道观念与心性 表现的“第三自然”——“手中自然”。宋代以后,在尚意思潮的影响下,书法的主要追 求已经不是妙悟自然,更不是眼观自然,而是心性的自然流露,以及表达方式上的“自然 而然”。苏轼的书写状态“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便是他本人真性情、真 情感的流露。此类作品,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一切都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即为自由自在,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必然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历代书家正是在观察、体悟、回归自然的过程中,提炼了书法的点画样式,丰富了书 法的生命意象,升华了书法的审美境界,终将书法内化为书家的人格修养和心性表达。 摘编自史忠平《中国古代书论中的“自然”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代崔瑗的“观其法象,俯仰有仪”、蔡邕的“书肇于自然”的书法评论,可证明 我国书法理论在很早以前就诞生了。

历代书法名家论书法

历代书法名家论书法 东汉蔡邕(蔡文姬之父):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姿(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译文:从事书法活动,要散淡心智。动笔之前,须心胸舒展,任凭性情恣意,继而挥毫书写,若是被迫应事,即使用中山产的兔毫佳笔,也写不出佳品来。在书写之前,还要静坐默思一番,将适意的构想记忆在胸,言不出口,气息平和,聚精会神,如同面对圣贤至尊,那就没有写不好的。作为书体的间架结构,须赋予它多种的形态,譬如:犹如端坐行走,犹如飞翔舞动,犹如往来回转,犹如俯卧腾起,犹如愁苦喜笑,有的犹如虫食木叶,天然雕饰,有的如同利剑长矛,威风凛凛,有的如同强弓硬箭,遒劲疾射,有的如同水火,澎湃燃烧,有的仿佛云烟迷雾,若隐若现,有的好比太阳月亮,光洁明媚。总之,在字体结构的纵横分布中,广为汲取自然现象的美妙风姿,方能称为优秀的书法艺术作

品。) 三国魏钟繇: 临死,乃从囊中出以授其子会,谕曰:“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 (译文:钟繇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他一部书法秘术,而且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诉钟会。他说,自己一生有三十余年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书法,主要从蔡邕的书法技巧中掌握了写字要领。在学习过程中,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空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谈天,就在周围地上练习。晚上休息,就以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划了个大窟窿。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就会与笔法联系起来,有时去厕所中,竟忘记了回来。) 东晋卫铄(卫夫人,王羲之老师):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古代书法理论精髓

古代书法理论精髓 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著作浩如烟海,蕴藏极为丰富。唐以前,暂且不论。有唐一代,国势鼎盛,强大的封建帝国各方面都有“立法”的要求。法律本身固然如此(如《唐律疏议》的制订和颁布),唐诗是这样,书法也是这样。中国的书法理论,到了孙过庭(约648—703年)所著《书谱》的问世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它通篇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寥寥五千多字,反复阐明了多样统一说,关于低级到高级的平衡,关于“小区”发展为“大区”的整体美,关于“违”与“和”辩证观以及整体美的生命感,真是发前人之所未发,把中国书法理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历代书论家在评价作品时,往往运用形象化的文字,把一根根线条构成的抽象的书法叙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书谱》于此提供了范例:观乎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衂挫于毫芒。多么深邃的哲理,多么精辟的论断,多么生动的文采,多么酣畅的笔调和丰富的遐想! 在书写过程中,究竟应该怎样充分运用书法的辩证法呢?唐代书法家徐浩(字季海)在《论书》中对此作了充分的发挥。他说:字不欲疏,亦不欲密,亦不欲生,亦不欲小。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经矣。笔不欲捷,亦不欲徐,亦不欲平,亦不欲侧。侧竖

令平,平峻使侧,捷则须安,徐则须利,如此则其大较矣。细致地剖析了疏密、大小、肥瘦、捷徐、平侧一对对矛盾的辩证关系。在书法理论上,明人缵唐人之绪,有所前进。丰坊《书诀》就书法中的正与奇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其中的奥秘。他说:书法要旨,有正与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伏,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正者,主要是讲结构气概;奇者,主要是讲变化内涵。得此“要旨”,佳构乃成。明代蔡羽所著《书说》,立论精辟,充满辩证法观点。他说:浑厚而英发,清新而淆括,散散漫漫而刚介劲拔,趋趋跄跄而优闲裕斡;疾者如脱,徐者如待。疏不容加,密不容遣,华不可凋,秃不可少,笔行而志自从,趣动而机不已。书体的千姿百态,通过其生动描绘,跃然纸上。他本人的书法,正锋浑融而富有变化,师法“二王”,又自出新意,正好印证了他的理论。 清代笪重光的立足点又超迈前人,所著《书筏》则进一步阐明奇正相生,相反相成的关系。他说:将欲顺之;必故逆之,将欲落之,必故起之;将欲转之,必故折之;将欲掣之,必故顿之;将欲伸之,必故屈之;将欲拔之,必故擫之;将欲束之,必故拓之;将欲行之,必故停之。书亦逆数焉。笪氏所述“书亦逆数”说,正是他从哲学上概括书法艺术所创造的积极成果。“书亦逆数”这一思想的深刻性和论证的科学性,是建立在对运笔挥毫过程的具体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的。所谓“逆”,即对立面,“逆数”即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法则。这与老子所说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一类的辩证观点有相通之处。我们不妨就笪氏之说扩而大之,曰“画亦逆数”,“舞亦逆数”“剧亦逆数”,依此类推,举凡诸姊妹艺术,

历代书论精华汇

一.字如其人立品为先 1.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园画论》 2.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3.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4.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其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5.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清.刘熙载〈艺概 6.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 7.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8.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9.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清.刘熙载〈艺概〉 10.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明.项穆〈书法雅言〉 11.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尚青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12.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唐.孙过庭〈书谱〉 13.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4.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15.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16.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宋.朱文长〈续书断〉 17.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 18. 览田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则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东汉.赵一,非草书〉 19.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20.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军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21.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不可以为书。清.刘熙栽《艺概》 22.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 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宋.朱文长〈续书断〉 23.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 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明.项穆〈书法雅言〉 24.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明.项穆〈书法雅言〉 25.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 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