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郭梅晶

(巢湖学院中文系,安徽巢湖 238000)

摘要:学科的性质是学科理论建设的核心问题。语文学科性质是中国语文教育界几十年来一直关注与讨论的话题。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究竟应该是什么?人们已经争论了许多年。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这一问题备受关注,如何理解并贯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是语文所承载的人类文明的各种文化现象。根据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和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应统一于语文学科当中,互为表里,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语文课程;学科性质;工具性;人文性。

Harmonization and Unification between Practical and

Humanist Natures

Guo Meijing

(Chinese Department Chaohu College, Chaohu Anhui 238000) Abstract:The discipline character is a discipline theoretical work core problem. The Chinese discipline character is that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al circles is in recent several tens years alway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with the topic of conversation discussing that. What does the character ought to be after all to Chinese discipline? People has already debated a lot of year. In promulgating a hereafter "full-tim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Chinese course standard" this one problem i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fully , that duplicates each other in Chinese teaching weight how, to understand and put instrumental sum humanity unification into effect to become a nowadays. But, Chinese course humanity is a phenomenon be various culture of human civilization born the weight of by Chinese. The boundary being labeled with to Chinese discipline character fixes reality in composing in reply Chinese teaching , that we can know the instrumental and humanity to Chinese course is a organic continuum according to new class. Instrumental should be each other's exterior and interior among the discipline uniting Yu Chinese, depend on each other for existence , be supplementary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humanity, inalienable.

Key words: Chinese lesson; Nature of a Subject; Practical Nature; Humanist Nature

前言

语文课程的性质究竟应该是什么?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是语文界一直以来不断争论的热点话题。从语文独立设科之初,一直到上世纪末,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的认识一直没有达成共识。直到本世纪初,《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才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界定。因此,语文课程的性质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可以使语文学科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为工具学科的作用,还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解决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问题,就等于解决了语文课程的根本性问题,这对于今后的语文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根据两者的关系安排教学,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高和进步。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解决了语文界争论多年的问题,作为语文课程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语文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属性已经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义的。“工具”一词的含义之一是:用以达到交际目的而需要掌握的一种手段。当然,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能做片面的理解,因为交际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语文仅仅是诸多交际方式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众多研究者的探讨中,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似乎是公认的结论之一。尽管有的学者认为,对性质作比喻性、功用性的表述是不科学的,但是多年来对“工具性”一词的沿用,已使人们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且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认可的理解模式。如语言和思维是其中密不可分的两个要素,听、说、读、写四种表现形式体现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等等,所以“工具性”一词已不单纯是比喻性、功用性的表述,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有的修辞意味在逐渐淡化,词语的意义已发生了迁移,除此以外,还有人担心“工具性”的提法会使语文教学沦为工具课,这是对工具性缺乏正确理解的表现。考察历史,建国以来,在1957年——1958年以及“文革”十年期间,在“政治挂帅论”及极左思潮的干扰影响下,语文课曾被当成政治课、政语课、革命文艺课,这是对“工具性”的曲解。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

的“纯工具论”倾向,则把“工具性”推进了一个极其狭隘的死胡同。应该说,这并非“工具性”之过,而是由人们理解上和操作上偏差所致。事实上,最为迫切和需要的并不是把“工具性”的表述抹去不谈,关键是我们能否以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工具性。

在工具性中,语言和思维的密切联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涵。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就认为,思维是通过语言实现并存在下去的;19世纪德国思想家,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洪堡特认为,“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纯粹精神的,全然内在的,无踪无迹的智力活动通过语言的运动因而表现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1](P34)20世纪初,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则认为,言语是“出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言语”,没有了语言则无法思维。除此之外,行为主义学派所做的科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人在思维的过程中,和发音有关的器官和神经系统都处于兴奋状态,如同说话一样,只是较为微弱而已。1950年,斯大林发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断言“不论人的脑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发生,它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术语和造句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和存在”,并且重申了马克思的观点“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2](P126)由此可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如同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一样,紧紧依托,不可分开。

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阐释,语言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能指(语言符号),一是所指(表达的意思),两者紧密相连。符号因意义而存在,离开了意义,符号就变成了僵尸和遗迹。

根据乔姆斯基的语言转换生成理论,人在进行语言活动时,先是在深层心理平面中形成雏形,然后再转化为言语平面上的言语形式。应该说,这一转化不仅仅是语言表层的问题,而肯定是裹挟着思维的运作的。

在语言和思维统一性的认识上,有一种观点有失偏颇,就是有人主张将“思维性”纳入语文学科的性质之中。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理由有二:其一,这里“思维性”的提法有别于“语言和思维的内在统一性”,后者强调语言和思维的贯通性,不可分割性,而前者将“思维性”单独列出,表面看好像格外重要,实质上却是突兀孤立,人为割裂;其二,思维性——而不是语言和思维的内在统一性——贯穿于中小学的所有学科之中,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是和学生的思维紧密相连的,如果将“思维性”想当然的划归语文的名下,势必会造成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性质的界限混淆。所以,离开了语言的紧密联系,单独的将“思维性”列项是欠考虑的。事实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之密切如同植物的根与养分的关系:根要生长,势必吸取土壤中的养分,在根、茎、叶、花的生长过程中,是无法分清哪里是植物本身,哪里是养分的。那么,又有谁见过没有思维的语言呢?还有人们在谈及语文的基本要素“听、说、读、写”时,不遗余力地将“思”与之并列,这更是一种误导,“思”好比血液,“听、说、读、

写”好比四肢,“思”是包蕴在听、说、读、写之中的,单独列项并不恰当,况且,这种提法如果追溯到十几年前人们对语文的“工具性”有片面认识尚不足为奇,而在广大中小学教师普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今天,就显得画蛇添足。所以说,“思维性”的提法就好像一把双刃剑,它貌似单独放置,重点强调的同时,也折断了思维与语言的天然渊源关系。

为了进一步认识语文的工具性,我们不妨引出叶圣陶先生的一些重要说明。1942年他说,国文“在生活上是必要的工具的一种”[3](P172)1953年和1963年他先后说:“语言是所谓‘公器’,是大家使用的工具,这个工具必须磨练的无往不利”;“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心思的工具。”[3](P173)1978年他又指出:“语文是工具……,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都善于使用这个工具。”

[3](P173)1980年他再次强调:“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4](P271)到了晚年,叶圣陶越来越强调语文的“交际”工具的性质,甚至把它视为“做人”的工具,真可谓见识卓越,独具慧眼。

概括说来,叶老的话主要给我们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语文是“基础工具”。就是说,语文是学好一切的基础,是“学会学习”的基础学科,当然,也是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属奠基工程。打好了这个基础,语文知识与能力就会成为继续深造乃至发明创造的工具。

第二,语文是“交际工具”。强调语文是交流和交际的工具,这就揭示了语文与其他“工具”的本质区别,突出了语文这个“基础工具”特有的“交际”功能(强调语文是交际和交流的工具,实际上也就强调了它是做人的工具)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际间交流交往的频率将不断增加。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也将愈显重要。就语文教学来说,它实际上只能作为交际的教育工具而存在,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实际能力也只能在交际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培养和提高。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否定了工具性就无异于取消语文学科,认识并落实“语文”这个工具,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1963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确定了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质,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原则,使用全国统编教材,这样,语文教学就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随之也就出现了1963至1966年语文教学的“黄金时代”。这就说明,无论是现代,还是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都应该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并努力做到落实好这一工具,使学生将这一工具“磨练的无往不利”。

当然,这绝不是说语文学科就没有思想性了。思想性是语文的必然属性。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也是由语言的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

言形式的同时,也必须会接触到它的内部因素——思想感情。“情者,心之精也。”高尔基在《童年》中描绘一个泼妇骂街时说:“她的每一句臭骂,在我听来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肮脏的“臭骂”为什么会变成“美妙的音符”呢?原来这个泼妇所骂的对象正是令童年高尔基切齿痛恨的老板娘。高尔基受过老板娘的百般虐待,因为年龄小,无力反抗,只有借此排解愤恨之情,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出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它都不能脱离思想内容而单独存在,而总是与一定的思想内容联系起来。如果把语文课教成如同锯子、刨子一类纯物质形式的纯工具课,那是无法想象的,也是不足取的。所以,我们应该把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起来。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关于语文学科具有的“人文性”特征,在语文界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认同,但“人文”究竟是什么?理解却又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人文性就是“思想性”;人文性就是“政治性”;也有人认为人文性就是进行“文化教育”,“情感教育”;还有人认为人文性就是“文学教育”,“美感教育”;此外,也有人认为人文性就是尊重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体现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众说纷纭。

对“人文”一词的含义,《辞海》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憤》,“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可见,认为相对于自然是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这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这样我们对“人文性”的各种理解,似乎找到了答案,无论是政治,思想,文化,还是文学,艺术,美感,情感均属于人类文化的范畴。所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既包含着以上所述的诸种因素,但又不能看成是以上诸种因素的简单相加。

另外,还有人把“人文性”解释为“人文主义”。欧洲中世纪为反对宗教神权而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主张以“人”为中心,提高人的权威,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崇尚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尊重人,歌颂人。所以有人认为“人文从感性层次讲就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层次上讲就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如何对待学生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本主义。

如果说上述第一种情况中的各种理解是概念上的以偏概全,种属混淆的话,那么第二种说法则是认识角度的偏颇。也就是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等同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教材本身的人文因素和教学活动中育人的指向也并非是一回事。那么究竟如何理解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呢?我以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是教材自身所包含的各种

文化现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是指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育人功能,应当包含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这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首先,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人文性是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语文这一特殊学科中的充分体现,或者说语文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的产生,既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语言文字既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又依赖它来记录和反映其他文化现象。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种人文知识。如此看来,人文性就是语文所承载的人类文明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一词不应该是单单指语言和文字。语言是工具是载体,而文化是内涵是本质,语言材料是有形的外壳,人文精神才是真正的灵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语文学科之中,互为表里,互相依存,不可分割。

其次,从语文教学的实践看,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强调语文的教化功能,所谓“文道统一”,“文以载道”,“因文悟道”其实就是揭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一体的特征。因为,语言和思想情感同时产生,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对此有精辟的阐述:“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5](P12)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认识不清这种人文性,“只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肢解,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只能是鸡零狗碎的符号。”这样做的后果是“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了,把活生生的学生变成为机器人,把学生的个性,灵气就给打掉了。”另外对人文性也不能做片面解读,它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广泛深厚、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滋养与陶冶,以此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培植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内涵极为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要学语文,又要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思想、情感、文化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语文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思维。因为人文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源泉,是开放性的形象思维。它的特征是直觉、是顿悟、是灵感,是人文灵性的重要表现。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研究中最可贵的因素是直觉。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所以说,没有人文思维,就没有创造性,就难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材。而把有关知识按照人文思维的方法实施的途径则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方法。

人文精神应该是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这是人文的精髓。语文教学活动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会但是学会使用语言工具,而是有明确的育人指向。

这是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独具的特点和优势。语文丰富的人文资源,通过教师的深入挖掘,运用巧妙的教学艺术,营造出特别的育人氛围,培育追求科学真理,塑造美好心灵,形成健全人格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应该是语文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体现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关键所在。

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到“人文性”这一概念产生的文化背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意识也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等思想占据了一部分人的心灵,造成这一部分人内部信仰丧失,随之就是其人文精神的失落。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危机是乐观的包蕴,许多学者、文人热切的寻找摆脱人文精神遮蔽的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人文精神前所未有的关怀席卷了中国大地。在这热切的盼望寻找的过程中,语文学界也发出了“人文性”的呼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性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它有别于欧洲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性的呐喊和对个性的尊崇,而增添了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年轻一代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年轻一代不仅应备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应具有现代人所具有的竞争意识、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合作态度、团队精神、环保意识等等。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语文不仅仅要交给学生读文章、写字、听话、说话,而且要积极参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现今的中小学,中专语文课本中都不约而同地注重了这一点,力求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而不是孤立的进行语词,句子训练。应该说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使人们在任重道远的探索中看到了语文学科发展的希望。

在对语文人文性的认识上,不能人为的拔高人文性,而应以辩证唯物主义态度,来分析问题,指导教学。事实上,除语文以外,其他学科及其社会实践在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培养上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语文不应当、不必要也不可能承担起所有的重任(这也是经验教训)。近年来,语文界出现了一种浮躁的心态:凡事言必称“大”,如“大散文”,“大语文”,好像一“大”起来,就能涵盖所有,究其实,实际建设的少,文字游戏的居多,这是思想认识浮躁、简单化的表现,我们应当坚决摒弃这种“求大求全”的心态,以理性的态度,建设性眼光和科学求实的方法来研究,实践语文教学。

三、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

一直以来,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的定性一直在“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人文性”之间徘徊不定,纠缠不清。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期,语文教学的改革只要迷失了本位,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要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语文教学只有踏踏实实的行走在本位的轨道上,才能真正挥洒自如,才能有健康持续的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于漪针对当时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而出现的肢解课文,机械训练的弊端,在《弘扬语文,改革弊端》一文中,打了个形象生动的比方:“正像瞄准靶子打枪一样,准星发生偏差,当然发出去的子弹乱了套。”[6](P1)这个比喻似乎也在警示我们,在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不能让语文教学的在关注“美美的人文关怀,浓浓的自主探究,靓靓的多元感悟,深深的资源开掘”(周一贯语)中淡化或淹没。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准星”不能再偏了!

语文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语文是一个特殊的工具,与一般生产工具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具有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还要重视语文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因此说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尽管在语文教学的不同发展时期,提出过“加强工具性”,“凸显人文性”等问题,但是“加强”和“凸显”都是有针对性的,是有前提和背景的。70年代,针对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的现象提出了“加强工具性”,后来甚至出现了纯工具性的倾向。同样,新课标强调加强人文性,恰恰是针对上世纪末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感的失落,陷入机械训练的误区,这一时弊而言的。因此对语文教学的性质,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应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看,用辩证思维去准确把握。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去分析阐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观点,两者之间,不可偏废,也不可分割。既不是“非此即彼”,“有你没他”的关系,也不是“厚此薄彼”,“此消彼长”的关系。

崔峦曾在《对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问题的思考》中强调:“要准确理解和正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这句话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对于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而言,倒不是很难,难就难在正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上。如何体现呢?就是要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中,辩证的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其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是“1+1”式的简单相加和机械组合,二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换而言之,没有离开工具性的纯人文性,也没有撇开人文性的纯工具性,二者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近年来,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在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上忧心忡忡,生怕顾及了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重视了工具性,又冷落了人文性,只好在教学中干脆设计两套系统,一套是工具性训练,一套是人文性训练。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中描写漓

江的水这一部分时,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进行语言训练。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中的排比句,比喻句,说说这些句子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进而进行仿写练习。第二步是朗读欣赏。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体会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感受漓江的美。乍一看,这个段落的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似乎都兼顾到了,而且二者似乎也都落到了实处。但稍加分析,这位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训练不是水乳交融、和谐统一的,而是油水分离,貌合神离的。显然,这不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确,《桂林山水》中描写漓江水的这一段文字,真正体现了情景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的高度统一。漓江水的清澈见底、静如明镜、绿如翡翠……作者采用的语言,生动优美,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然后,通过精读,进一步感受漓江水的情态。感悟语言的特色。最后,可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沉醉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让学生含英咀华,联想想象中,充分体会情境美,情感美,语言美的熏陶。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一种自然的统一,和谐的统一。并不是教者和读者刻意的,人为的。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对人文性的随意拓展发散,不加节制的挖掘的倾向都是要摒弃的。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还应当注意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紧密相关,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没有语言和思维的完美结合就不会体现人文性。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离开了语言和思维,这一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个体来讲,语言和思维体现了个体的主观愿望,、情感、意志、理念、心态、判断力,即使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貌似语词无序化排列的意识流作品,也同样真实的反映着个体对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感悟。历史上多有“我手写我口”的宣言,可见言为心声。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把语言视作符号,如果进一步理解,思维的外化形式——语言——便是个体在广袤的历史时空隧道中留下的深深的烙印。就整体而言,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足迹,体现着种族的记忆,是集体智慧的心理积淀,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价值,学习者通过语言学习达到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目前,许多国家开始重视使用本国语言能力的培养,并把它上升到民族性的高度,这正如法国小说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所说的那样:“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正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的最好佐证。从这个意义而言,“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6](P3),离开了人文性就无法真正掌握

语言这一工具。

基于上述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应警惕急功近利,避免将语文沦为纯技术处理。如果语文教学为“标准化”命题所束缚,语文教学就只能在纯技术平面上徘徊。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只讲自认为与考试相关的字词句,而对于整篇文章的知、情、意、行方面缺乏全面的、深入的把握。结果把一篇篇洋溢着人的智慧、情感、理念的优秀作品肢解的支离破碎,真可谓盲人摸象,管中窥豹。而其把语文测试也当作数学、物理、化学习题一样,答案非此即彼,ABC满天飞,这是与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相悖的。

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人文性教育太宽泛,太空洞,认为语文的人文性“像雾像雨又像云”,云里雾里,不明底里。这些教师自身的智力结构,人文素质实在是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其对于现代语文教育的观念意识也应当尽快更新。倘若以这种浮躁、浅薄的心态来审视和实践现代语文教育;势必会造成许多认知上的盲区和黑洞。

结束语

通过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述,证明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的,是符合语文学科发展要求的。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自身,不断地吸纳新的知识、理念、方法,不断地形成具有自己独特人格魅力的教学艺术风格。事实上,对学科性质的不断反思,会使我们不断地廓清认识,纠正错误的行为,从而在曲折的学科建设路途中行走的更加稳健和快捷。

参考文献:

[1]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7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5]王丽.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J].语文学习,1995(6).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因此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突出,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这样的语文教学将导致语文课程平淡无味,没有血肉,结果学生也将被工具化,个性的发展被扼杀。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系统符号,而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紧密相联系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了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表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的突破。不过,当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观点、新方法,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了一些肤浅的理解。 一、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实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语文的人文性 《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粗浅地说,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注重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点、扩大视野、净化思想境界、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工

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的统一体。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有,也无法存有。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是没有依附性的。 四、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否则,就会走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误区。人的一生的几个学习阶段的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重是有所不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尤其要偏重于工具性,着重于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训练。而人文性仅仅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辅助手段,潜藏于语文文本之中。 五、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语言的积累 积累,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言的积累,应从两方面入手:(1)重视课内积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择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小学生除了继续掌握一些常用的生字、生词以外,对于一些精彩的课文或片段,要熟读成诵。另外要逐渐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使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历来有争论。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这是目前指导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最权威的、最法规的观点,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执行。问题是:课堂上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你呢?这一直是困饶许多教师的棘手问题。张卫其老师以下的这个教学片段会给我们很好的回答。 张老师在执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中,对重点句“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利用大地震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地教学是这样进行的: 教师先抓住重点词“一次有一次”,让学生感受表层意思:次数多,并随机指导朗读。在学生感受了次数多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一次又一次”,挖掘其背后的人文特性。 “从‘一次又一次’中你还感受到什么呀?”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马上体会到,这次数多的背后,深藏着李博士抽取骨髓的艰难,青年的顽强毅力,坚强的意志 ──此时张老师有引导学生谈了流出的骨髓所代表爱心,希望,友谊,生命──最后当学生的理解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再指导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表达抒发自己的感受,声情并茂。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根本性质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方。人文性是那巍峨挺拔的山峰,而工具性就是登商那山峰的一级一级的阶梯;人文性是那广袤无垠的大海,而工具性就是抵达那光辉彼岸的船。我们不能机械地脱离一方去谈另一方,因为没有脱离人文性而单独工具性,也没有脱离了工具性的抽象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的。课堂上如何有效地落实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张老师的这一段教学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另外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人文性不只包括思想教育,而且包含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体验。 上帝在细部。一句无心的话,一个忽略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一种惯常的态度──课堂中的微不足道的细末之处,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的效率与质量。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把握细节,更是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浅谈语文课程的 “工具性”和“人文性”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 师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谈谈我的理解。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 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2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

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 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二、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安徽芜湖庄华涛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比如,有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马上就问:“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曰:“难受。”教师又问:“酸甜苦辣哪一种?”学生答曰:“酸!”教师肯定:“对!酸!”其实,笔者认为,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单

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南康市第四小学刘玉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语文具有工具性,它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大脑思维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更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然而,语文又是具有人文性的,它承载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丰富和陶冶着人的思想个性和感情的重大任务。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工具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凸显出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牢牢把握这两个方面的任务。 简言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学习中又是和谐统一的。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防止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呢? 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前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新课程观念下,教师的教学策略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立足于学科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认知向重情感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书向重育人转变。 在新的教学观阳光里,师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这种“解放”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点思考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一点思考 台山市第一中学黄珍巧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句话,近十年来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语文课堂从教学目标设计到语文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变化而来的是语文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很多人对语文教学将何去何从的疑惑和思考。“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统一?这个问题是我参加工作几年来一直思考的。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以及对语文课堂如何才能统一二者的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语文性质的论述是这样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提法,打破了一直以来的“语文是重要的工具”的说话,成为新课标以及教学大纲中最引人深思的一个关节点。这个提法因涉及语文的基本特点,故从课程目标到教学方式都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一线教师和专家们的广泛讨论。由新课标引发的对语文科目的从新审视,对新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探讨,我们并不陌生,十几年里各种论证分析,浩如烟海。然而,作为一名新教师,这又是个不可绕开的教学问题,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1.语文性质的新提法对教学的影响 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表达来看,二者孰轻孰重本无明确指出。然而,从部分教师的课堂设计看,却偏重于“人文性”并以此为“潮流”。在《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一书中,严华银先生就列举了多个教学案例,而回顾现实生活,这样的情况也时常可见。 偏重“人文性”主要体现为:一、教师在教学策略上有意淡化文章词句篇等基本知识,突出文本的思想内涵,更甚者,将文章作为引子,拓展延伸至政治、伦理等社会层面的问题;二、在教学方式上,打破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文章思想内涵进行探讨。淡化的教师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 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你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进入其内会领略无穷情趣。教师应注意用美来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授课中,力求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美的所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修订稿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 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你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c3787473.html,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作者:谢潇然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19年第10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那到底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呢?在语文课堂上又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符号,是人脑的思维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 人文性 语文的“工具性”作为符号的工具属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通过语言符号表达人文情感。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正确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在学会使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应用符号表达思想感情,做一个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有思想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人类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贡献。这就意味着它还要具有深层次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文化特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价值、文化传统、道德、情感、人性、人存在的意义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朗读感悟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应一。”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因此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突出,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这样的语文教学将导致语文课程平淡无味,没有血肉,结果学生也将被工具化,个性的发展被扼杀。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系统符号,而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紧密相联系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结合具体课例,谈谈你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挖掘文本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内涵,并做到二者的统一。 教学中如何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获得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创设情景,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⑦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内化有关系。在内化中,由于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蕴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通过诵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语文素养。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各种手段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意境,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二)找准支点,听说读写,揣摩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⑧语文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选择、运用恰当的语言实践形式,是实现统一的关键。情感型课文往往在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或者在课文结尾处留有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或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出现模糊空白。学生阅读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我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008-11-23 00:00:00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摘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在具体教学中落实二者的统一,是中国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保障。 关键字: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自从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定以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始终存在不同的意见,主要有: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即语言文章;语文即语言文学;语文即语言文化。从人们对“语文”名称的不同见解看,说明人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在不断的加深,展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过程中正在逐渐深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态;同样,人的联想和想象也是通过语言作触媒才生发和展开的。一个人的思维、想象能力与其语言驾驭能力总是成正比的。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人类凭借语言实现了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生活空间,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人类几千年来汇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语言的文字形式表现、记载和传承。(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3)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的基本功。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以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今天学习了第一模块: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倾听了教授相关的视频讲座,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英语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最主要的一点是:明确了关于英语课程的功能的新理念:“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从《课标》中的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关于课程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双重性质的提法,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理念在语言课程,尤其是外语课程中的具体落实,它是“又红又专”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的与时俱进的深化和提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新了我们的理念,要求我们用全新的理念于教学实践中,下面是我结合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设计的一节教案。 Module 10 Unit 2 Jamie is a cook whose ideas are changing school dinners. Teaching steps: Step I .Warming up (Activity1) 1. Revision. What kind of sports/movies do you like? 2. Show an advertisement and some pictures, and guide them to talk about healthy food and junk food. (1.通过谈论图片自然过渡到本单元涉及的饮食话题, 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 2.采用多媒体播放影片和图片,创设英语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体现了课程的人文性。) Step II. Reading (Activities 2, 3, 4, 5) 1.Read the passage silently and quickly, answer the question in Activity 3. Check the answers one by one. (通过默读,培养学生抓住文章大意的能力,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人文性与工 具性的统一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但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个人能力的欠缺,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或过于突出基本功(工具性)的训练,忽视人文性,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有效统一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为语文教学创造了富有文化修养的人文环境。然而,纵观近些年语文教学实践,对于语文工具性的倾斜过于严重,尤其是应试教育影响下,一味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改革要求,在课堂中以“一言堂”、“满堂灌”为主的教学形式,不仅将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更是将学生物化为知识灌输的容器,对语文文本的肢解更为严重,过分强化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及个性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统一,体现语文教育价值的同时,促进和提高小学生

的语文知识素养和能力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回顾我们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人文性与工具性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听课时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由于学生没有真切的感悟和理解,读时很难入情,朗读的训练虽有,却是没有多大实效的。我认为,读的训练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应与词句理解、情感体会有效融合,相得益彰。 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信丰县教研室曾晓红 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疑,这种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下面几个方面: 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

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4、“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我们的课统一了吗?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 请看下面案例: 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生:红叶似火、对答如流、骨瘦如柴…… ……

浅议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

浅议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摘要】: 课程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转变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本文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以及语文课程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人文性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新课程标准内容发生了变化,我们教师作为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具体实践者,必须也要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转变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而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够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其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思想的定型。所谓定型不仅定思想的形式,同时也定思想的质料,因为语言里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质料,那是二而一的。思想拿不出来,定型成为语言,这才拿得出来,说出来可以让人家听见,写下来可以让人家看见,人家凭你的语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么。”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总是以语言来表情达意;语言体现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结果。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所以,在教学中首先是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但是语文作为工具又不同于一般工具,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人文性。语文课应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领悟、理解、吸收其丰富的人文滋养,并进而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