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的宇宙与立体的宇宙 方东美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现代性话语_李安泽

平面的宇宙与立体的宇宙   方东美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现代性话语_李安泽
平面的宇宙与立体的宇宙   方东美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现代性话语_李安泽

第2 8卷 第1 

1期2 0 1 2年 1 1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ol.28,No.11Nov.,2012文章编号:1000-8934(2012)11-0099-05

“平面的宇宙”与“立体的宇宙”

———方东美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现代性话语

李安泽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哈尔滨150080

) 摘要:

方东美从其生命哲学的理论视域,对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争论较大的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作出总结与反思。他认为,

科学的知识活动只有手段与工具的意义,而哲学则集中了生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在科学与哲学之间,方氏采取“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二分的作法,又试图以价值为中心将此二者统合起来,以价值领域来统摄知识领域。他主张以哲学的“立体的宇宙”来统摄科学的“平面的宇宙”,试图把科学纳入到传统哲学所设置的轨道中来。方东美对科学与哲学关系这一时代的中心问题的解答和探讨,

将二者的内在矛盾和中西文化总体趋势更加清楚地凸现出来,也将这一问题的解答向前推进了一步。然而其思考方式基本上没有超出中体西用论的范围。

关键词:生命哲学;事实世界;价值世界;科学;哲学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02-01

作者简介:李安泽(1969-)

,安徽庐江人,哲学博士,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哲学比较研究。1

西方哲学的发展从总体上来说更侧重于知识的

追求,知识论的建构尤以近代西方哲学为突出。这种运用理性方法建构严整的概念范畴系统,在近代与中国哲学文化的相遇造成巨大的反差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传统哲学在本质上是价值哲学,更侧重于宇宙人生的价值问题的探求与反思。中西文化的这种反差与冲突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酝酿成

著名的“科玄论战”。关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讨论,打上了浓重的中西文化对峙的时代背景,也是牵动当时中国整个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方东美本人虽然没有像梁启超、

张君劢等人直接参与这场论战,但对他的思想肯定有所触发和影响。方东美在《科学哲学与人生》一书中专门探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甚至也可以看作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

针对近代以来科学日益发达而哲学却渐趋湮没无闻的现状,方东美力图为哲学辩解。他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以其特别的生命哲学为根据和基础的。方氏基于其生命本体的理解,更由此开显出“情理两

仪”,即由生命本体系统中“含情契理”的原始意象,显露出“情之世界”与“理之世界”,如此展开为对情理系统包括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中的情与理的考

察,这是方东美对于哲学的基本观念。方东美进一

步考察了哲学的起因。他说,“哲学思想,自理论看,

起于境的认识;自实践看,起于情的蕴发。我们若能把境的认识与情的蕴发点化了,自能产生一种珍贵

的哲学。”〔1〕这里“境”指“宇宙理境”,它是人类生存环境。“境的认识起于感觉的经验,终于理智的推论”,是说人们对于客观对象的认识,源于感觉经验,经过理智的推论而得出事物的条理和一般规律性的认识。其目的在于“求事理的条贯”,使人类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能够有条贯的认识。方东美在此肯定

宇宙中存在着普遍的原则、秩序和一般法则,这是近代科学得以肇兴的理论预设。

方东美认为哲学思想起于境的认识,但并不仅仅囿于境的认识。他说,“治哲学者得了境的认识,

当更求情的蕴发。”〔2〕显然,方东美将科学的认知活动看成是“事理的要求”,而哲学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识形式,属于人类中“情理的要求”。方东美此处所说的“情”,是将其与科学的纯认知活动

或唯求事理的理智活动相对的认识形式。他认为“情”是人类创进不已精神的表征,它根源于人类对真善美的向往,它是一种对于客观环境“价值化态度

与活动”。可见,他所说的情,实质上是人们对宇宙人生的价值意识,代表了人生中更高层次的追求。在他看来,科学的理性认知活动只能得到关于物质

世界或事实世界的知识,而人类精神的创造活动尚要将现实世界提升到理想的价值世界。他强调,价值不是主观无据的幻想,而是人性的根本要求,因此,须从“事理的脉络”里看出“实质的境界充满了价值”。如此,我们的思想方进入哲学的意境。

据此,方东美乃以如下图式来总括其哲学思想之结构:

哲学思想———意境之写真

境的认识———时空上事理之了解情的蕴发———事理上价值之估定[3{]

哲学写象人生,而人生意境由理与情构成。因此,它既要探寻其意境中属于时空方面的理,又要发抒此意境中属于价值方面的情,即所谓“衡情度理”,用他本人的另一句名言来说,即是“纵览宇宙理境,发抒人生情蕴”。方东美将哲学的工作定位为“衡情度理”,即以“情之世界”与“理之世界”作为其哲学的全体对象。

方东美一方面认为情理是一对基于彼是相因关系的范畴,情理是一贯的,甚至是一体的,情由理生,理自情出,情理是不可分割的全体,两者之间是一个函数关系。他称之为“情理的集团”或“情理的连续体”。这说明方东美是将情与理视为相互贯穿的对偶关系,二者处于对等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方东美又突出“情”对于“理”的优先地位乃至支配的地位。在情与理之间,方东美最终将“情之世界”与“理之世界”看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领域。而且,在“理之世界”与“情之世界”之间不是对等的关系,实际上,“理之世界”归根结底要受到“情之世界”的统摄与支配。换言之,科学的知识系统必须接受价值意识的支配和统领。可见,方东美在对待情与理的关系问题上是相当矛盾和混淆的。这种认识在他处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方东美将科学看作人类认识客观环境的有力工具和手段,而客观环境则是人类所有生命活动的根据。通过科学的活动,人类达到对于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的认识。科学的活动可以归结为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求知活动,科学活动的结果是知识性的理论系统的建立。方东美肯定科学的知识活动对于了解客观世界的现象的作用的同时,他更强调哲学对于知识价值与生命意义探寻的作用。方氏哲学把生命置于客观世界的中心地位,自然与社会也由人的存在而显出其意义来。他说,“人生,假如没有你,知识又值得什么?”〔4〕他认为,哲学是生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主旨就在于荷负人世的价值,弘扬人生的真实意义。哲学的要义就在于昭示人生行动的意义,它对于科学知识所彰显的事实世界背后的依据和效用进行追问,通过估量知识的效果,衡论生命的径向,以树立价值的标准。概言之,全部哲学工作集中于文化的价值评判,揭示真善美的价值世界,为人生树立价值标准。

依据方氏哲学关于“境的认识”与“情的蕴发”的区分,他将科学定位为“时空上事理之了解”,属于“境的认识”;而他关于哲学的涵义中则更倾向于肯定“情的蕴发”对于“事理上价值之估定”的作用。他承认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关联的,贯穿一体的,但他更偏于强调科学作为价值创造的手段和工具的意义。而只有哲学才集中体现了精神创造的价值。方东美在此又显将科学与哲学分属两个世界了,而且这两个世界在价值上是不平等的,科学的“事实世界”只有作为哲学的“价值世界”的基础和工具。他因此又称科学为“平面的宇宙观”,哲学为“层叠的宇宙观”。

方东美认为,科学面对自然,直接取象事物而立论,属于“一度同分”思想。而哲学则针对科学已有的成就,作更深一层的探讨,追究科学知识系统得以建立的第一原理和形上学的根据,属于“二度异分”思想。因此,科学与哲学属于性质根本相异的思想系统。但是方东美并不认为科学与哲学是相互排斥的、互不相容的关系。相反,他认为二者之间事实上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关系。一方面,科学系统之建立,不能脱离形上学的根本假设。他列举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中间经过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以迄怀特海,都是创立第一原理为科学确立哲学的基础。另一方面,哲学家探索宇宙全体的奥秘,探究价值真相的统会并成立思想系统,其前提是依据科学所提供的已有的知识系统,就科学的事实构造之后的真相追根究底,作进一步的探讨。可见,哲学所设立的形上原理为科学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而科学则为哲学的价值评判提供事实的基础。〔5〕

方东美肯定科学与哲学的联系,又着重从各自的对象、方法和界限等方面辩别了两者的区别。他将其区别归诸如下数层:1.自然科学依外倾的态度向自然界即物穷理,所获取的是客观的知识系统,而哲学则是反省的、自觉的知识,它接受科学的客观知识,又在人类心性上追问科学所由产生之理性作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28卷 第11期

的根源。2.科学直接面对自然客境,只以逐物征知为务,而不问知之所以为知之由,而哲学则针对科学已有的成就,更深一层予以穷根究底之探讨,故是批评的知识。3.自然科学注重分析方法,惟求知识领域之专门而未能求其综合会通,它恪守知识范围,因而是局部的知识,而哲学则是针对分殊的科学领域而求其会通,所以是全体的,综合的知识。4.自然科学集中力量作事实构造的探讨而抹煞价值之估定,它将宇宙境界展布在逻辑的平面上,在价值学的立场上采取中立的态度,而哲学的工作则集中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探究,它将宇宙的境界划分阶段,区别层叠,依次安立价值品级使人类精神生活能按步升阶,臻于理想的境界。〔6〕

方氏对于科学与哲学的区别要点在于知识与价值的划分,也就是知识的“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的区分。他自己明确地说,科学“只知平铺的事实,只以平铺的事实为对象,这其中并没有‘意义’与‘价值’。这就显出了科学的限度与范围。是以在科学的‘事实世界’以外必有一个价值世界、意义世界,这不是科学的对象。这就是宗教的根源,事实世界以上或以外的真善美之根源。”〔7〕由此可见,方东美将科学与哲学归结为“平面的宇宙观”与“层叠的宇宙观”,其主旨就在于为二者划分范围与界限,科学所探究的领域为事实的世界,主要限于物质的世界,属于现象界或表相的世界,其中没有意义与价值;而哲学所探究的领域则是物质世界以上的精神的价值世界,属于精神价值的真相世界。这两个世界之间在价值上根本不是对等的。

执着于科学的“平面宇宙观”与哲学的“层叠宇宙观”的这种划分,方氏展开了对近代科学的批评。他指出,科学的伟大成就固然是近代西洋民族的骄傲,但是这种成就自另一方面看来又恰是他们的不幸。这是因为近代以来科学方法的普遍建立与运用,使人们产生了科学万能的错觉,科学的方法被超越本位地误用于一切领域包括人文科学的领域,造成了“科学主义”的流行。所谓“科学主义”,就是“一个科学家不守他的本位,不守他的分寸,不守他的范围,跨越了他的范围而表现狂妄的态度,把其他的生命现象也化成物质现象,把精神现象也化作物质现象,把价值现象也化作物质现象,那么这就不是真正的讲科学,而是科学不守他的范围,不守他的领域,不守他的方法的限制所产生的一种狂妄的思想,这

就是‘科学主义’。”〔8〕他的结论是“科学是宝贵的,‘科学主义’却是要不得的。”〔9〕科学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不讲价值,无视人的价值追求,这才是近代科学的发达反而造成人在宇宙中地位降低的根本原因。

他认为,二十世纪人类最大的精神危机,其根源就在于此,人类的价值与尊严面临科学主义的严重冲击,价值理想的沦丧使二十世纪成为一个真正的“黑暗的时代”!

他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源有二,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包含有一种理论的预设,导致科学重视自然而藐视人性的态度。另一方面,科学的方法和原则被不加区别地运用于人文科学,逾越了科学的界限。方氏通过分析,发现科学之后暗藏一种理论的预设,断定人与自然质相殊异,没有同等的价值。这种理论假设就是“初性次性”分别说。〔9〕在他看来,科学方法的精要在于数理方法的运用,它把宇宙的一切都化作数、量、质,宇宙被看作一个充塞着物质的按照严整的数学方法运行的机械系统。科学家在应用数理方法诠释物质现象时,又严格地区分“初性”与“次性”,诸如数量、形体、方位、时分、运动等,凡是可以直接用数理方法处理的属性被视为绝对的、客观的、不变的真实属性;而诸如色、声、香、味、触等属性则是相对的、主观的,易于变化的属性。

在这种“初性次性”的理论假设中,客观世界被当作真实的存在,而人类实际上只是一个“次性的”存在。

物质世界,数理系统被视为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人类的识性则仅被视作一团“次性”。因此,他认为科学的初性次性分别说已显然含有眷恋自然遗弃人类的先声了,人类的价值和尊严被忽视了。

方氏认为,科学的另一误区是以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人生,用物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人性。方氏认为科学的结果只能用以说明物质世界中客观理境的系统,而“人类本来确非数学研究之对象,他的行为万难受数量方法之支配。他的生活要素乃是声色、苦乐、愿望、努力、奋斗的集团,不仅是自然物象的动静。”〔11〕用科学的理智态度来解释人生,“这种见解简直把创进的宇宙当作钝滞的物质,活跃的人生当作死沉的僵尸。”〔12〕方东美不仅将人生领域尤其价值问题视为科学所无法解决和面对的问题,因而将科学逐之于价值领域的门墙之外。他尤其不能容忍的是科学不但不断地侵入人文科学的领地,而且还一再动摇了传统哲学的根基,这就是对人在宇宙中心地位的挑战。

“平面的宇宙”与“立体的宇宙” 

方东美从其生命哲学的视角,对于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争论较大的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作了自己的反思与总结。他认为,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环境的工具和手段,科学的知识是实现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前提与可靠根据,它所面对的是作为对象的现象界或事实世界和作为结果的知识领域。简言之,科学的知识活动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而哲学则是集中体现了生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它担当了文化评判的价值标准。科学与哲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各有自己的方法、功能与范围。因此,他尤其反对科学逾越范围的应用,对于“科学主义”持严厉批评的态度。方东美着重批评了西方哲学中以罗素、穆尔为代表的“价值中立主义”,他们由于受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以此来处理价值问题,结果将哲学、宗教、艺术的世界也当作科学的对象。这是“科学主义”的路线,其中的问题是由于只论事实,而不论价值,导致价值的匮乏。方东美站在传统哲学的立场,对于科学的批评,确实抓住了科学中的一些要害。

方氏讨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其理论的要点在于“两个世界”的划分以及由此带来的二者的联系问题。方氏关于知识性的“平面世界”与价值性的“立体世界”的划分,是将前者规定为科学的对象与范围,而将后者规定为哲学的对象与范围,并在二者之间寻求与建立联系、沟通的方法。他的这种“两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显然受到康德关于“现象界”与“本体界”二分法的影响。方东美哲学的基本路径,是在承认两个世界的存在的前提下,最后在价值本体的统合下又将二者合而为一。他的这一做法与新康德主义的观点相接近。由于他采取把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两分的作法,特别是突出与夸大了价值世界的决定作用,更使他的理论陷入了难以克服的矛盾。方东美的“层级世界”将现代世界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矛盾与对峙,各个分支学科领域的联系与沟通问题以及“人”在现代世界“疏离”与“异化”的问题突显出来。但他用“平面世界”与“立体世界”的划分的方法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现代科学领域中存在的深刻矛盾的。

知识与价值的联系,如果要以近几个世纪科学与哲学的发展为例证来考察的话,须从两个方面来着手。先来看近代科学的发展背后有无价值的支持的问题。根据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的研究发现,近代科学的发展的背后,隐含着多重的历史文化的背景,包括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斯多葛学派与罗马的法律观念,经院派神学的逻辑训练,艺术中对简单事物的兴趣等等,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信念乃是相信自然万物中存在的秩序与条理。实际上,这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中,就是基督教传统的决定性影响,这就是上帝的观念和上帝对于人的理性赋予和人类凭藉理性所开展的对自然中的秩序和法则的信仰。可以肯定的是,近代科学的兴起在西方具备多种历史文化信念的支撑,其中凝结了西方传统文化中多重的价值与信念,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科学的求知活动一直被当作无庸置疑的合理性和不证自明的正当性,知识本身就被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13〕

再来看哲学的发展同科学的联系问题。这在近代以来的哲学中更是屡见不鲜。哲学家建立系统就是要不断总结科学发现的成果并为知识的可靠性提供第一原理和形上学的保证。哲学的反思与总结从来都是以全部科学的成果为背景和根据的。反过来说,科学的知识活动也一再突破固有的领域而实现自身的飞跃与变迁。就当前科技革命的深广程度来看,它虽然遭受一些反科学与非理性主义的思想运动的阻力,但它的发展势头并未稍显衰退,科技理性所推进的学科整合,不仅将自然科学,而且将生化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纳入自己的领域。科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整秩的学术规范与制度已确立了在历史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置身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罔顾西方以科技理性为范导的思想方法已成为社会整体建构的核心思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笔者认为,“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的划分,奠定了现代学科分类的方法学基础。二者乃是一体之两面,夸大某一方面的决定作用都有陷入一偏的危险。科学与哲学乃是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学科领域,二者之间也不存在主从或本末的分野。方东美讨论科学与哲学关系,对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所暴露的严重问题与矛盾予以深刻揭露,对于以知识与价值关系为核心的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予以深层的理论分疏与探究。他站在传统哲学的立场,采取将“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二分的作法,又强调“价值世界”的统摄作用,将此“二分的”世界统合为一。方东美对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认识,最后归结为价值中心论的立场。他主张以哲学的“立体的宇宙”来统摄科学的“平面的宇宙”,试图把科学纳入到传统哲学所设置的轨道中来,其思考方式基本上没有超出中体西用论的范围。他在这一问题上的见解,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28卷 第11期

参考文献

〔1〕-〔6〕,〔10〕-〔12〕方东美.科学哲学与人生[M],台湾成均出版社1980年,第10页,第16页,第16页,第26页,第

一章,第一章,第124页,第124页,第148页。

〔7〕-〔9〕方东美《方东美先生演讲集》,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第236页,第239页,第239页。

〔13〕参见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第一章。

A Plane Cosmos and a Stereoscopic Cosmos

———A Contemporary Discourse on the Relation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by Fang Dongmei

Li An-ze

(School of Philosophy,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

Abstract:From the viewpoint of his life philosophy,Fang Dongmei reflects upon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in the Chinese modern thought history.He takes that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only the method and tool,while philosophy assembles themeaning and value of life.Between science and philosophy,Fang uses a method of dichotomy of“fact-world”and“value-world”,then he takes“value-world”as the centre to unify the two fields.So Fang holds that philosophy should direct science,or science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course determined by traditional philosophy.Fang inquired into the cor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he has indicatedthe inner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m,and show clear the general tre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As a result,he has carried forward thesolution of this problem.Meanwhile,Fang’s thinking mode dose not surpass the limit of Chinese learning as base,Western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

Key words:Life Philosophy;Fact World;Value World;Science;Philosophy

(本文责任编辑 董春雨)

第九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召开

第九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科协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自然辩证法分会于2012年8月18日至19日在福建农林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筹)和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福建农林大学承办。会议共收到论文5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党校、军队院校、科协等有关单位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文化建设与文化强国战略”这一会议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分别从科技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战略、科技创新与文化建设、技术进步的文化思考、科技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本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与会代表来自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党校、军队院校、科协等有关单位,既有老一辈知名专家学者,又有中青年学术才俊,还有正在读研的莘莘学子;二是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紧扣了文化强国战略,体现了“面向现实,走向大众,为国服务”的办会宗旨;三是内容丰富,围绕主题,研讨会安排了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分会交流,让每个与会代表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四是气氛热烈,无论大会报告还是分会交流,与会代表力求把最新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切磋学问,沟通思想,各种观点在碰撞中升华。

(武汉理工大学夏劲供稿)

“平面的宇宙”与“立体的宇宙”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怎样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也就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是划分辩证法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的标准。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变化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纯外力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从研究对象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它的任务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内容上看):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特征、特点上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实践性是根本特征。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理论。 小结: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从研究对象上说,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3)从内容上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4)从作用上来说,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说明物质与运动的相互关系? 答: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在不断地运动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第三,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休,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

平面的宇宙与立体的宇宙 方东美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现代性话语_李安泽

第2 8卷 第1  1期2 0 1 2年 1 1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ol.28,No.11Nov.,2012文章编号:1000-8934(2012)11-0099-05 “平面的宇宙”与“立体的宇宙” ———方东美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现代性话语 李安泽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哈尔滨150080 ) 摘要: 方东美从其生命哲学的理论视域,对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争论较大的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作出总结与反思。他认为, 科学的知识活动只有手段与工具的意义,而哲学则集中了生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在科学与哲学之间,方氏采取“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二分的作法,又试图以价值为中心将此二者统合起来,以价值领域来统摄知识领域。他主张以哲学的“立体的宇宙”来统摄科学的“平面的宇宙”,试图把科学纳入到传统哲学所设置的轨道中来。方东美对科学与哲学关系这一时代的中心问题的解答和探讨, 将二者的内在矛盾和中西文化总体趋势更加清楚地凸现出来,也将这一问题的解答向前推进了一步。然而其思考方式基本上没有超出中体西用论的范围。 关键词:生命哲学;事实世界;价值世界;科学;哲学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02-01 作者简介:李安泽(1969-) ,安徽庐江人,哲学博士,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哲学比较研究。1 西方哲学的发展从总体上来说更侧重于知识的 追求,知识论的建构尤以近代西方哲学为突出。这种运用理性方法建构严整的概念范畴系统,在近代与中国哲学文化的相遇造成巨大的反差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传统哲学在本质上是价值哲学,更侧重于宇宙人生的价值问题的探求与反思。中西文化的这种反差与冲突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酝酿成 著名的“科玄论战”。关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讨论,打上了浓重的中西文化对峙的时代背景,也是牵动当时中国整个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方东美本人虽然没有像梁启超、 张君劢等人直接参与这场论战,但对他的思想肯定有所触发和影响。方东美在《科学哲学与人生》一书中专门探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甚至也可以看作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 针对近代以来科学日益发达而哲学却渐趋湮没无闻的现状,方东美力图为哲学辩解。他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以其特别的生命哲学为根据和基础的。方氏基于其生命本体的理解,更由此开显出“情理两 仪”,即由生命本体系统中“含情契理”的原始意象,显露出“情之世界”与“理之世界”,如此展开为对情理系统包括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中的情与理的考 察,这是方东美对于哲学的基本观念。方东美进一 步考察了哲学的起因。他说,“哲学思想,自理论看, 起于境的认识;自实践看,起于情的蕴发。我们若能把境的认识与情的蕴发点化了,自能产生一种珍贵 的哲学。”〔1〕这里“境”指“宇宙理境”,它是人类生存环境。“境的认识起于感觉的经验,终于理智的推论”,是说人们对于客观对象的认识,源于感觉经验,经过理智的推论而得出事物的条理和一般规律性的认识。其目的在于“求事理的条贯”,使人类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能够有条贯的认识。方东美在此肯定 宇宙中存在着普遍的原则、秩序和一般法则,这是近代科学得以肇兴的理论预设。 方东美认为哲学思想起于境的认识,但并不仅仅囿于境的认识。他说,“治哲学者得了境的认识, 当更求情的蕴发。”〔2〕显然,方东美将科学的认知活动看成是“事理的要求”,而哲学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识形式,属于人类中“情理的要求”。方东美此处所说的“情”,是将其与科学的纯认知活动 或唯求事理的理智活动相对的认识形式。他认为“情”是人类创进不已精神的表征,它根源于人类对真善美的向往,它是一种对于客观环境“价值化态度 与活动”。可见,他所说的情,实质上是人们对宇宙人生的价值意识,代表了人生中更高层次的追求。在他看来,科学的理性认知活动只能得到关于物质

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 李芳明 摘要: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对“哲学是什么”的不懈探问, 在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中, 几乎总是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表明, 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形态建构具有前提性和规导性的意义。而反过来, 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为切人点, 也为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 关键词西方哲学科学问题史 对于“哲学是什么” , 即哲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理论特质和理论旨趣的不懈探问, 换言之, 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 是西方哲学在其历史演进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哲学观的创新, 也是西方哲学历史演进中理论形态更新和理论转向的基本前导因素和推动力。而在思考“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 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追问“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 对后一问题的追问和思考成为哲学家进人前一问题和思考前一问题的切人点, 并在理路的展开过程中相互交织。那么何以会如此呢?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何以会成为一个问题?它何以会成为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个非常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该问题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的自我理解、理论定位和理论建构具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该问题是否以及如何内在地规范和制约着康德以来的西方主要哲学范型的构想、更替及其理论特质? 诸如

此类的问题, 在研究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时就进人了我们的视野。 一、问题的历史发生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作为一个问题凸显出来, 这一点始于康德。那么,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为什么直到康德才成为一个问题呢?原因在于哲学与科学之关系要成为一个问题, 没有较为成熟的哲学与科学形态, 没有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 没有作为一门不同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科学或学科的哲学观念, 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在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历史发展中, 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和明确区分, 恰恰是从康德开始的。在康德以前, “哲学”与“科学”的概念虽早已出现, “哲学”与“科学”的理论特性等虽然也被系统地探究过, 但是, 在此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理论阐发和理解中, “哲学”一直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 它指称的是各门科学的总体:与此相联系,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心目中, 并不存在区别于各门具体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实际上, 我们只有从康德以来的作为一门独立于各门具体科学的学科的哲学观念出发, 回溯看待此前西方“哲学”(作为科学知识之总体)的历史发展, 才可能谈论康德以前的西方哲学, 才可能研究此前的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 康德在观念层面对哲学与科学的明确区分, 是“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化的逻辑前提;而反过来, 我们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的历史发生的探究, 又是以康德对哲学与科学的区分及其理解为基点的.那么,康德又是如何来理解哲学的呢。在康德看来, 哲学即形而卜

宇宙相关英语词汇

WOED格式 宇宙相关英语词汇 world世界 orb星球,天体 cosmos宇宙 cosmography宇宙结构学 cosmogony宇宙起源学 cosmology宇宙论 earth地球 sphere天体,球面 globe球 space空间 sky天 vaultofheaven,celestialvault天穹 heavenlybody天体 planet行星 planetary行星的 interplanetary生星际的 star星 morningstar晨星 eveningstar昏星 shootingstar流星 polestar北极星 comet彗星 tail彗尾 asteroid小行星 aerolite陨石 satellite卫星 constellation星座 nebula星云 galaxy银河 ringofSaturn土星环 MilkyWay银河 orbit轨道 apsis拱点 equator赤道 zenith天顶 epicycle本轮 apogee远地点 perigee近地点 node交点 limb边缘 solarsystem太阳系 sun太阳

WOED格式 photosphere光球 chromosphere色球 solarcorona日冕 halo晕 aureole光环 macula黑子 torise(日)出 sunrise日出 dawn,daybreak黎明 toshine照耀 toset(日)落 sunset日落 nightfall,dusk黄昏 rainbow彩虹 sun'srays太阳光 eclipse食 solstice至日,至点 wintersolstice冬至 summersolstice夏至 equinox二分点 moon月球 cuspofthemoon月牙的尖角 lunation朔望月 phase月相 selenography月面学 fullmoon满月 newmoon新月 firstquartermoon半月,上弦月 waxingmoon,crescentmoon娥眉月,盈月 half-moon半月 lastquartermoon半月,下弦月 waningmoon娥眉月,亏月 GreatBear,UrsaMajor大熊(星)座 LittleBear,UrsaMinor小熊(星)座 GreaterDog大犬(星)座 LesserDog小犬(星)座 Bootes牧夫(星)座 Wagoner,Waggoner御夫(星)座 signsofthezodiac黄道十二宫 Aries白羊宫,白羊(星)座 Taurus金牛宫,金牛(星)座 Gemini双子宫,双子(星)座 Cancer巨蟹宫,巨蟹(星)座 Leo狮子宫,狮子(星)座

哲学和科学关系

【作者简介】李醒民,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文化研究。 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其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归起来,不外乎两种看法:无关或有关。在谈到现代哲学对科学的反映时,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第一种态度的表现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把哲学的所有课题让与其他科学,而哲学尚可保留有关自身的历史知识,也就是退缩到哲学史上;其二是把哲学的论点尽量变得合乎科学,成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基础的学问,如数理逻辑等。第二种态度与第一种相反。他们认为哲学自有其他天地,和科学无关。 基伯格持有无关的见解:“哲学是人文学科之一,科学就是科学……我们在这里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它们的居民罕见能够完全相互交流。人文学科聚焦于人的成果、历史、观念的游戏;科学聚焦于世界、事实、新的和切实的知识积累。” 蔡元培却不作如是观。他论及科学、哲学、文学三者的关系时说:“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懂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而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科学,即最超然之玄学,亦不能与科学全无关。”[3] 科学(Science)即指其本来的含义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哲学(Philosophy)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谓的哲学。 一、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不同之处 王星拱:(1)哲学与科学之范围不同而其方法亦不同:哲学是研究本体的,科学是研究现象的;哲学是研究知识的,科学是研究事实的;哲学是研究形式的,科学是研究实质的。由此言之,研究科学须用经验,研究哲学须用理性。唯其要用经验,所以要在观察试验上做工夫。唯其要用理性,所以注重纯粹的推论。(2)哲学与科学之范围相同而其方法不同:哲学在前而科学在后,即先有哲学做急先锋,探险于未知之疆域,然后有科学一步一步地切实布置起来;科学在前而哲学在后,即它俩也是以全世界为领土,但是科学先从局部方面详细考察,把局部研究所得的结果,聚在一处,于是哲学集其大成,组织一个系统起来,安置于一个普遍的原理之下;哲学是全部的,科学是局部的,即哲学立原理以统事实,科学就事实以求原理。他进而表明:“哲学是偏重理论的,科学是偏重事实的;哲学是偏重思想的,科学是偏重试验的;哲学家多用脑,科学家多用手。”[4 王平陵举:(1)哲学以实有的全体性及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具体的、根本的。科学则以实有之部分性及间接性为对象,所以它的原理是抽象的、表面的、假定的。(2)哲学的目标,在创造其规范和价值;科学的目标,在说明或运用其法则与事实。(3)哲学的机能,为人格的基本性性质,而科学的机能,则为理知作用。(4)哲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内在的,故哲学为“自我之学”,或“主观之学”;科学之统一原理,对于实有为外在的,故科学为“非我之学”,或“客观之学”。(5)哲学以解决根本疑问,满足根本要求为职能,科学则以解决实际疑问,满足实用要求为职能。 吴怡指出,哲学和科学的分歧在于:(1)科学追求事物的真相,哲学探索事物的意义和价值。(2)科学考察的对象是局部的对象,哲学的对象是整体的概念。(3)科学重视客观的分析,哲学重视主观的反省。(4)科学把握的是量度,哲学把握的是生命[6]。 二、科学与哲学在特征上的相同之处 科学在历史上与哲学关系密切:科学脱胎于哲学母体,而且在17世纪科学革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被称为自然哲学。在词源上,二者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乃至科学本来就是哲学的一部分。

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附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安全生产问题,不可麻痹.(bì)大意、心存侥幸,更不能敷衍(yǎn)搪塞、推 卸责任,而应该积极防犯,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B.嫉.(jí)恶如仇、自命不凡而又滑稽可笑的堂吉诃德,模仿真正的骑士锄强扶弱,虽然以失败告终,其形象却至今熠.(yì)熠生辉。 C.有着混(hǔn)凝土式防守的意大利队倒在了世界杯大门口,让球迷潸然泪下,但相信有着深厚底蕴的“亚平宁雄鹰”终究会涅槃.(pán)重生。 D.春风和煦,绿树成荫,树上栖着几只雀儿,湖上掠过一群白鹭,年轻恋人湖边徜.(ch áng)徉,白发伴侣相偎小憩.(qī),这份悠闲正是西湖迷人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甲】美学的基本概念、词汇很多来自日常语言,不免 ..存在着多义性、隐喻性、含混性。 美学和文艺理论中的许多争论,主要就由此引发 ..。【乙】例如前些年十分热闹的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便相当典型,争论了半天,“形象思维”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包含哪几种不同含义?却并没弄清楚。 【丙】但另一方面,也不必因噎废食 ....,不必因语词概念的多义含混而取消美学的生存;正如并不因为审美艺术领域内突出的个性差异和主观自由,便根本否认研究它的可能一样。事实上,尽管一直有各种怀疑和反对,迄今为止,并没有一种理论能够严格证实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不能成立或不存在。相反,从古到今,关于美、审美和艺术哲学性的探索、讨论和研 究始终不绝如缕 ....,许多时候还相当兴盛。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免 B.引发 C.因噎废食 D.不绝如缕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号称“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开启共享模式,初衷是降低阅读成本,提高阅读频次,从而提升大众阅读素养。 B.频频发生的虐童事件,不断突破人们心理承受的底线,暴露了幼儿教育存在的诸多问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人类发展进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孕育了科学,而科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改变。 一、科学与哲学关系史 科学与哲学从古至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古希腊时代,二者处于原始的一体化时期。从根本上说,二者是同源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宗教与反宗教时期,科学不断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科学与哲学的高度分化又萌发出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关系。直至今日,科学与哲学高度综合,再次呈现新的一体化特征。 二、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 1、科学与哲学的区别 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其任务就是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是人类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一种理论形态。哲学所关心、表达的并非一定就是世界的真正本质或规律,而是人自己的生存状态或存在方式。 2、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作用 科学影响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也影响着科学的探索,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科学需要哲学的帮助才能更加进步,而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科学与哲学之间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科学是推动哲学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科学的发展指引人们想的进步,更加清晰的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但是科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使一些人歪曲理解,形成错误的认识,只为发展,不计后果。例如破坏环境,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等,无不警示着我们科学是有双重作用的。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比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进行食品科学的研究,就是把食品科学的理论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食品科学的理论。假如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可见,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其实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 总之,在现时代科学与哲学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对事物的研究过程中,必定是科学方法与哲学思维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的认知。 三、科学技术与哲学之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学与哲学关系发展的轨迹是合→分→更高层次的融合。科学与哲学正处于这种更高层次的融合中,具体表现在: 第一, 科学越发展, 科学哲学化趋势越明显。科学将越来越渗透着哲学精神、哲学理念。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发展科学,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 哲学科学化趋势增强, 哲学将变为科学的升华。哲学家将更关注科学的前沿,会出现一旦新的科学成果诞生,那么哲学就会发生深刻的变革,以适应发展。 总之, 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科学哲学化、哲学科学化,最终科学哲学一体化,即科学与哲学达到更高层次的融合。

中国哲学论文之透视现代性(1).

中国哲学论文之透视现代性(1) :科学把宗教的真理的桂冠争夺了过来,并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根本现象,但笛卡尔以来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为科学作真理辩护的努力并未成功,科学主因为对自然的巧妙控制得到了社会的青睐,但在科学划定的秩序下生活的现代人又遇到了新的焦虑和困感。 关键词:现代性理性主客统一世界图像焦虑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编识码: A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种种新的思想文化现象。从七十年代开始,西方许多人文学者提出了“后现代”(postmodern)这一说法,用来界定新的文化现象。国内相当多的学者紧跟这一文化现象,介绍和评价后现代思潮的文献层出不穷。本文认为想研究后现代,首先理解什么是“现代”或“现代性”。当然,这个问题想说清楚,应当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史等多个角度来阅解。但这不是一篇论文能完成的事。故本文选择一个角度,从思想史的角度来透视“现代”或“现代性”,希望勾勒出关于“现代”或“现代性”的纵深背景。 一 现代作为一个历史分期,是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的。按照瑞士著知名学者汉斯?昆的说法,现代这个术语“最初用于17世纪法国启蒙主义,它用以表明西方由怀旧的文艺复兴阶段进展到一个充满乐观向上精神的历史时期”。现代性意指现代社会的基本属性,它包含了一套相互关联的基本观念和原则。 流行的看法认为,现代和中世纪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时期,其实,现代社会的基本观念和原则仍然和中世纪的思想观念有共同点。在中世纪宗教文化里,上帝是那个时代的基本观念,《圣经》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和行动的指南。真理、道德和价值都源出于上帝。但随着社会世俗化的发展,上帝在15世纪左右开始遭到欧洲人的冷漠甚至批判。以至最后“上帝死了”(尼采的话)。在这样一个主流文化渐退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重新确立真理、道德与价值的源泉和基础的问题。但文化的转型是一个慢长而又令人痛苦的过程,实际上直到17世纪以后,失去了上帝关爱的欧洲人才摆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怀旧感和沮丧心理,找到了一种新的优越感和自信心,“其基础是从哥白尼和笛卡尔以来的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成果。”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证实了人类理性的伟大,哲学则试图说明理性的胜利,人们对以一种独立的姿态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充满了信心,理性就被思想家们(主是哲学家)逐渐推崇为真理、道德和价值的源泉和基础,科学也被逐渐推崇为理性的“代言人”。 康德在他的著名的“什么是启蒙”(What is Enlightenment?)一文中这样说道:启蒙运动使人民从自我强加的受监护状态中解放出来。人不依赖于外界指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这样一种受监护的状态不是由于缺乏理智,而

中英文太空术语表.docx

中英文太空术语表 Tag:文摘 Glossaries 词汇 Shenzhou Manned Space 神舟载人飞船 载人飞船manned spaceship/ spacecraft 载人航天manned space flight 载人航天计划manned space program 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 无人飞船unmanned spaceship / spacecraft 试验太空船Experimental Spacecraft 神舟号Shenzhou (Divine Vessel) 多级火箭multistage rocket 太空舱capsule 返回式卫星recoverable satellite 通信卫星communication satellite 遥感卫星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运载火箭carrier rocket; rocket launcher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Long March II F carrier rocket 有效载荷能力payload capability 近地轨道low Earth orbit 气象卫星weather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satellite in Sun-synchronous orbit 同步轨道卫星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轨道舱orbital module 返回舱re-entry module 推进舱propelling module 指令舱command module 服务舱service module 登月舱lunar module 发射台launch pad 紧急供氧装置emergency oxygen apparatus 空间物理探测space physics exploration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太阳能电池板solar panel 太空升降舱space elevator 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 月球车lunar rover 外太空outer space; deep space 银河系Milky Way 阿波罗号宇宙飞船Apollo

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要研究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二者的定义。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综上所述,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的学科,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首先要了解哲学的起源。早期的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是如何从本原产生变化而成的。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物质和精神等问题的显现,急待解决,哲学家后期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把注意力转向政治和有益于人类美德的问题。研究人的内心活动,研究人的观念和意志力,

人生事务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是人和社会,探讨的是什么是正义以及国家与法律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目的是更好的认识人和社会。哲学在以前是人们为了研究自然科学而分离出来的。哲学最先是被判断成自然科学的,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逐渐被自然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所以,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学家许多都是哲学家。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例如: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并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而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逻辑范畴。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

对尹海洁教授批判文章的回应

对尹海洁教授批判文章的回应 用一颗平常心理解有机马克思主义 ——兼谈我们的过程缘(之一) 王治河过程哲学的当代奠基者怀特海(A.N.Whitehead,1861– 1947)系20世纪为数不多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哲学家。这也就是为什么民国时期的许多风云人物从熊十力、牟宗三、方东美、张君劢、张申府到谢幼伟,金岳霖、贺麟,张岱年,沈有鼎、全增嘏,唐君毅都钟情怀特海。张君劢就认为,在当代哲学家中,能把上自柏拉图,下至爱因斯坦相对论与普朗克量子论原理融会于一个系统而自成其一家言者,只有怀特海。怀特海有两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句是说: 理论的冲突不是灾难,它昭示着更大真理的存在。另一句是:学者的作用就是在生活中唤起智慧和美,假如没有学者那神 奇的力量,智慧和美往往会湮没在往日的岁月中。 当初读的时候并没有觉得这两句话之间有何联系。近日读到尹海洁教授用相当犀利的语言质疑我们为人以及我们 所做之事的文章,在拜读尹文的过程中,这两句话竟奇妙地走在一起。因为理论的冲突大都因为坚执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不是你对就是我对,真理只能存在你我之间,不存在第三种可能。这一坚执对立就不美了,也就无智慧可言了,

因为美在和谐,智慧在圆融,在深刻洞见事物之间深广的联系,在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带着这样一颗平常心看待尹文,我们就由最初的愤怒变成感恩,感谢尹文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旧雨新知的关心,也使我们借此机缘结识许多新朋友,更感恩尹文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使我们得以把自己所欣赏的理念,所做的事情说清楚,或许尹教授可以和我们一道上路,一道探索,岂不美哉。莫非这就是古德所说的“烦恼即菩提”? 还是和读者诸君一道先来看看“尹文”给我们扣了哪些大帽子吧。“他们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向中国进行宗教渗透”,与他们共建的所谓研究中心“都是他们向中国输入基督教哲学的组织基础”,“搞怀特海智慧儿童教育,对中国的幼儿进行宗教渗透”,“基督徒们对中国大陆的文化侵略”,“以学术交流的形式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用有机马克思主义取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达到搞乱中国意识形态的目的”,“大肆鼓吹生态文明并以此来遏制中国发展”,“如果任这颗毒瘤在中国理论界恣意生长,结果必然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消解,基督教哲学的泛滥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颠覆。” 好家伙,这堆大帽子扣下来连同随之而来的“神棍”,“神学骗子”乱棍横扫,还涉及国内50多所高校无辜躺枪,不知读者诸君怕不怕,反正我是怕了,因为其中任何一条,放到那个特殊的年代,都可以把人送进大牢,令你永世不得翻身,妻子估计自然也就跑掉了哈。

最常见的天文英语词汇

排序因该是平行宇宙-我们的宇宙--宇宙大黑洞-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另外再给LZ 介绍一下宇宙的定义和含义 整体宇宙既没有诞生,也没有死亡。有生灭的是宇宙中的生命个体。 十二星座:Twelve Constellations Aries 白羊Mar. 21 - April 19 Taurus 金牛April 20 - May 20 Gemini 双子May 21 - June 21 Cancer 巨蟹June 22 - July 22 Leo 狮子July 23 - Aug. 22 Virgo 处女Aug. 23 - Sept. 22 Libra 天秤Sept. 23 - Oct. 23 . Scorpio 天蝎Oct. 24 - Nov. 21 Sagittarius 射手Nov. 22 - Dec. 21 Capricorn 摩羯Dec. 22 - Jan. 19 Aquarius 水瓶Jan. 20 - Feb. 18 Pisces 双鱼Feb. 19 - Mar. 20 太阳系八大行星Eight major planets of the solar system 水星Mercury 金星Venus 地球Earth 火星Mars 木星Jupiter 土星Saturn 天王星Uranus 海王星Neptune 88星座 Constellation 1 Andromeda 仙女座 2 Antlia 唧筒座 3 Apus 天燕座 4 Aquila 天鹰座 5 Aquarius 宝瓶座 6 Ara 天坛座 7 Aries 白羊座 8 Auriga 御夫座 9 Bootes 牧夫座10 Caelum 雕具座11 Camelopardalis 鹿豹座12 Capricornus 摩羯座13 Carina 船底座14 Cassiopeia 仙后座15 Centaurus 半人马座16 Cepheus 仙王座17 Cetus 鲸鱼座18 Chamaeleon 堰蜓座19 Circinus 圆规座20 Canis Major 大犬座21 Canis Minor 小犬座22 Cancer 巨蟹座23 Columba 天鸽座24 Coma Berenices 后发座25 Corona Australis 南冕座26 Corona Borealis 北冕座27 Crater 巨爵座28 Crux 南十字座29 Corvus 乌鸦座30 Canes Venatici 猎犬座31 Cygnus 天鹅座32 Delphinus 海豚座33 Dorado 剑鱼座34 Draco 天龙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薛飞 (贵州师范大学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含义、其性质、任务、内容、方法、研究过程、劳动特点、评价标准和价值意义等方面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做逻辑的分析、概括、总结。 关键词:科学技术 科学与技术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直有争议的问题。在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1]。所以,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做历史与逻辑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与技术逐渐一体化”[2],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但是科学与技术仍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具有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性质,在许多问题上不能混为一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涵义 “科技”一词作为“科学技术”的简称,在当今社会的使用频率很高,但究其涵义,在学术界却未有定论。实质上科学与技术的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 科学,英文叫“SCIENCE”,据新华字典解释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是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认识活动;是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是一种社会

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不断增强,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科学也由个人的业余爱好,发展成为众多的人组织起来共同从事的社会活动事业;是通过特殊的社会创造活动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的社会创造过程的统一。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一般由五部分有机构成:实验事实、基本概念、原理及定律、演绎体系及理论体系应具备的逻辑和谐性、可预见性和可检验性。作为知识体系,本身不属于上层建筑,没有国界、阶级性、民族性。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从全局上体现着社会文明、国家利益,联系着国家目标。它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本身没有阶级性。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它揭示的内容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重复性,再现性和可比性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科学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永远没有止境。 技术,英文叫“TECHNOLOGY”,解释为:进行物质生产所凭借的方法和能力,从事某项项目所具有的专门的技能。技术可分为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经验性技术主要是根据长期实践经验而创造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以及方法、技能等。是人工自然物及其创造过程的统一;是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发展的劳动技能,技巧,经验和知识;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规律的方式和方法;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部分。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自然属性:指人们在运用技术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说要符合科学。社会属性:技术的发展是由社会需要所推动的,同时也必然会受到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等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根据同样科学原理转化成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技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区也会产生不同的风格和特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又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和特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综合性和集成性,通用性和适用性,依存性和连锁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不是技术,但又关涉技术。从历史上看,技术先于科学,科学源于技术,技术是科学之母;从近代后期以来看,科学上先有重大发现,技术上才有重大突破,科学是技术之父,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延伸和应用。科学是“知”,技术

“现代性”概念的解读

“现代性”概念的解读 一、“现代性”的界定 “现代”就是现在生活的时代,每一代人都可以吧自己生活的时代称为“现代”,所以每一个时代都有过它自己的“现代性”。而今天我们所说的“现代”指一个确定的时期,是人类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时期。主要是指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的历史演变时期,而“现代性”概念主要指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性质或状态。现代性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崭新时期,同时代表着社会形态的转型,表示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现代性是启蒙的结果,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os Lumières ,德文Zeit der Aufkl?rung ,英文the Enlightenment ,都有“以光明驱逐黑暗”的意思。启蒙运动表达出以“理性”“自由”为标志的时代精神,理性在启蒙运动只能够是人们用以代替上帝、判定一切存在的合理性法庭。 启蒙所关注的是现代性的制度问题,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法制的普遍原则,而审美现代性更看重人的处境问题。1860年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一文中首次界定了“现代性”的含义“现代性就是过度、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为了使任何现代性都值得变成古典性,必须把人类生活无意间至于其中的神秘美提炼出来。”波德莱尔将现代性的审美体验与有关历史的体验结合在一起,指出了艺术创作的“偶然”与“永恒”的辩证关系:只有当作家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全部贯注到当代的生活中去的时候,他才能从中挖掘出生活的“诗意”,而正是这种生命体验使作品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具有了“普遍人性”的审美意义。这使现代性充满矛盾,一方面,现代性就是理性,代表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逻辑,另一方面它不断给我们带来剧变,并把精神焦虑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现代性”的反叛 理性主义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在时间维度上的不断进步,认为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能力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随着社会趋于和谐和公正,人类必然会过上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而事实上,启蒙运动所允诺的理想目标离人们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民主制度成为限制人自由的枷锁,科技成为迫害人的恶魔,平等和人权被权力资本、话语霸权消解。启蒙主义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和人的解放等现代性价值思想,其核心是自由。科学和艺术的进步非但没有起到敦风化俗的作用,反而却造成了德行的堕落,人的异化。人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直至想要扼杀一切,成为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最后表现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宗教信仰和灵魂追求逐渐被世俗的物质欲望和感性享乐所代替,人性取代了神性,主体意识凸显。个体自我意识觉醒要求人的独立性、差异性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但人的独立性依赖于无差别的资本和货币,一切个人价值只有转化为无差别的一般劳动、转化为一般商品等价物即货币才能实现交换。个人独特的精神价值与个人不可避免的物化成为矛盾。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被当作高速运转的机械装置的一个零件,人也就成为“单向度的人”,没有自由可言,人的自由和创造本性被泯灭。 一般认为现代性开始引来了历史上第一无二的社会形式,使人们能够控制自

最常见的天文英语词汇

十二星座:Twelve Constellations Aries 白羊Mar. 21 - April 19 Taurus 金牛April 20 - May 20 Gemini 双子May 21 - June 21 Cancer 巨蟹June 22 - July 22 Leo 狮子July 23 - Aug. 22 Virgo 处女Aug. 23 - Sept. 22 Libra 天秤Sept. 23 - Oct. 23 . Scorpio 天蝎Oct. 24 - Nov. 21 Sagittarius 射手Nov. 22 - Dec. 21 Capricorn 摩羯Dec. 22 - Jan. 19 Aquarius 水瓶Jan. 20 - Feb. 18 Pisces 双鱼Feb. 19 - Mar. 20 太阳系八大行星Eight major planets of the solar system 水星Mercury 金星Venus 地球Earth 火星Mars 木星Jupiter 土星Saturn 天王星Uranus 海王星Neptune 88星座Constellation 1 Andromeda 仙女座 2 Antlia 唧筒座 3 Apus 天燕座 4 Aquila 天鹰座 5 Aquarius 宝瓶座 6 Ara 天坛座 7 Aries 白羊座8 Auriga 御夫座9 Bootes 牧夫座 10 Caelum 雕具座11 Camelopardalis 鹿豹座12 Capricornus 摩羯座 13 Carina 船底座14 Cassiopeia 仙后座15 Centaurus 半人马座 16 Cepheus 仙王座17 Cetus 鲸鱼座18 Chamaeleon 堰蜓座 19 Circinus 圆规座20 Canis Major 大犬座21 Canis Minor 小犬座 22 Cancer 巨蟹23 Columba 天鸽座24 Coma Berenices 后发座 25 Corona Australis 南冕座26 Corona Borealis 北冕座27 Crater 巨爵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