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与高校翻译教学9

目的论与高校翻译教学

赵祥云1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公外部,河南郑州451191)

摘要:高校翻译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及教材内容的滞后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翻译教学的发展和翻译人才的培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校翻译教学就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束缚,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目的论为指导,着眼于语篇,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适应我国现阶段翻译人才需求急剧增长的状况。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教学方法;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H 315. 9

一、调查问卷反馈

在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志强教授主持的一项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已结项)中,制定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发往全省各地市的大型公司、企业、国际旅行社、旅游局、高校、出版社、政府外事办及侨务办公室等机构。在发出的100份问卷中,收回了60家政府和企业机构的问卷。

调查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同国际社会的接轨,我国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调查显示,在河南省范围内,各企事业单位对口译和笔译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对翻译人才学历层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很多部门要求翻译人才应是英语专业的本科学历以上或翻译专业的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单位所需要的翻译人才的专业并不是英语或日语,而是一些小的语种如法语、德语和其他的一些小语种。大公司、旅行社、国际交流合作处或外事侨务办公室等单位对口译的需求较大,主要进行一些陪同旅游、会议谈判或涉外事务等放面的工作。而如政府部门、各高校及出版社等单位则以文献翻译为主。各企事业单位对翻译人才的性别也有一定的区别,被调查的对象中有40%单位表明需要男性翻译,另外40%的人表明需要女性,有20%的单位则表示男性女性都需要。对译者的工作

1作者简介赵祥云(1979—),男,汉族,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及翻译教学等研究;E-mail:zxy447@126.com 。

性质的调查显示,50%的单位所用的翻译人才为专职翻译,30%的单位用的是兼职翻译,还有20%的单位是两种情况兼有之。在对翻译人才的翻译资格证书的调查项中显示,80%的单位表明会对持有翻译证书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另外20%的单位则表示翻译证书并不代表什么,持证书者与其他翻译人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二、高校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有关问卷调查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对我们的高校翻译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使我们认识到,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存在着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现在的高校翻译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译理论的讲解与翻译实践两者间比重失度;重笔译而轻口译;重文学翻译而轻实用翻译(如商务翻译、科技翻译和法律翻译等);重汉语与英语之间翻译的教学、研究及人才培养,而忽视汉语与其它小语种之间的翻译;对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重视不够,还有一些高校的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没有开设翻译课。同时,很多高校没有意识到翻译资格证书对学生学习翻译的动机强化作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与翻译教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教材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理想的翻译教材仍不多见。建国以来,我国的翻译事业发展迅速,翻译教材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根据穆雷(穆雷,1999:39)的调查,按照出版年代计算,1949~1965年正式出版的翻译教程只有两本;1966~1976年教材数量为零,1977~1989年却一下子出版了50本翻译教材,1990~1997年1月共有30本。从这一统计数字不难看出我国在翻译教材建设方面索取得的进步。1997年以来,国内又出版了数十本翻译教程。但是,穆雷90年代中后期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翻译课教师都对现有的教材表示不满,认为统编教材内容和译例陈旧,体例不够多样;新出版的教材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不易找到适合学生要求、紧密联系实际的教材;口译课和其他语种的翻译教师则认为缺乏可供选用的教材(穆雷,1999:42)。我们的翻译教材在数量上突飞猛进,但质量上却良莠不齐,其间不乏粗制滥造者。最近几年出版的教材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进,但编写理念、体例俱佳者实不多见。

就本科阶段的课堂讲授而言,翻译课只讲实践不讲理论不行,只讲理论不讲实践也不行,应该以实践为主,在大量的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讲一些翻译理论,如翻译简史、翻译的性质、翻译标准、译学流派及技巧等内容,且理论应结合实践的内容讲,以便学生把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在理论学习中得到解决。然而,许多高校的翻译教学仍缺乏一套完善合理的教学计划,有些教师认为翻译理论没有用,就只给学生做练习,不讲理论。有的老师则认为

翻译理论很有用,故而大讲特讲,忘记了翻译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而且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当代译论的了解,给学生讲的大都仍是传统理论,并不能使学生对翻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所有这些问题,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翻译人才的培养,也因此彰显了翻译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三、翻译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在德国兴起,莱思(Katherina Reiss),曼塔利(Justa Holz-Manttari)和(Hans J. Vermeer)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莱思(Catharina Reiss)和其学生弗米尔(Hans J.Vermeer)在他们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 General Foundations of Translation Theory) (1984)一书中提出了翻译“目的论”,这一理论认为翻译要在译语文本的预期目的的调控下进行。目的论有三个重要法则,即目的法则(skopos rule)、语内连贯 (intra-textual coherence)、语际连贯 (inter-textual coherence)。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符合逻辑,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能过让译文读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语际连贯又叫“忠信原则”(the fidelity rule),是指译文不违背原文,译文与原文存在某种联系,并不要求译文和原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目的论所要求的忠实,其程度和形式是由翻译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来决定的(李长栓,2004:12)。根据目的论,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准则”。根据目的准则,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张美芳,2005 :83)。弗米尔指出,篇际一致从属于篇内一致,两者又都从属于目的准则。如果翻译的目的要求改变文本的功能,翻译标准就不再是与原文保持篇际一致,而是对目的而言的适当应或合宜性(adequacy or appropriateness)(Nord,1997:33)。如果目的要求篇内不一致(如荒诞剧中),篇内一致的标准就不再起作用(张美芳,2005: 86)。

根茨勒 (Edwin Gentzler,2004: 72)曾评论说,莱思(Katherina Reiss)和(Hans J. Vermeer)两人对“目的”的理解并不一致,前者注重译文功能与原文目的的统一,后者却认为“目的”主要指译语的交际目的。但是,“莱思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译文所要实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于原文的目的或功能,因此翻译并不要求对等。例如将一篇散文改写成舞台剧,把莎士比亚的戏剧翻译成外语课堂教材,把《格列佛游记》翻译成儿童读本,或是由于宗教、民族或商业的原因将之编辑成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版本等。在这些情况下,

翻译的功能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张美芳,2005)

诺德吸收了莱思的文本类型学和霍斯—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又接受了弗米尔的目的论。她把忠诚原则引入到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模式之中来,试图以此来解决翻译中的文化特殊性问题和激进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带来的问题。诺德的忠诚原则是一种伦理概念,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诺德认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可以涵盖翻译的所有类型,而且对翻译教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张美芳,2005 : 87)。忠诚原则是对极端功能主义的一种反驳;它承认译文功能或目的是决定翻译策略的决定因素之一,但却不是唯一,这就使翻译目的论的理论阐述更加缜密。“忠诚原则”与传统翻译理论重的“忠实、对等”观以及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观相比,的确意味着一种观念上的进步,它融合了上述两种翻译原则的长处,既摆脱了“原文至上”翻译观的束缚,又避免了激进功能主义翻译观对原文作者的不尊重(卞建华, 2006)。我们也不妨这样说,忠诚也是要分对象的,对于抱着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的参与者,译者怎么忠实也不算过分,而对于某些图谋不轨的翻译参与者来说,忠诚则是多余的。其实,即使面对抱着良好合作交流态度的翻译参与者,译者也不可能做到100%的忠诚(卞建华, 2006)。

目的论并不是对原文弃之不顾,相反,目的论者如莱思、弗米尔、诺德等都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要兼顾原文。目的论一经提出,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它帮助翻译实践工作者摆脱了理论的束缚,从一些无谓的理论之争中脱身出来,更自由地从事翻译工作。当时正是等效论及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盛行的时期。目的论大胆地摆脱等效论的束缚,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为世界翻译理论界包括中国翻译理论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李长栓, 2004: 11),并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四、翻译观与高校翻译教学

近年来,翻译界对“翻译观”的关注越来越多。人们注意到,不管译者本人是否有所意识,经过长期的翻译实践,成熟的译者必然会对翻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形成自己的一套认识,并有意无意地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说,某译者的翻译大体上是偏于活还是偏于死,偏于达意,偏于神采还是偏于细节,等等,都反映出该译者某种倾向性的选择,这种选择当然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所译材料的性质、时代语言的共同特点等等,但就译者个人而言,主要还是与他对翻译的认识有关,这就是他的翻译观(杨晓荣,2005: 143)。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同样,有什么样的翻译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

翻译方法论,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

张美芳把翻译观归结为四类:语言学翻译观、文化学翻译观、文艺学翻译观和实用主义翻译观(2001,15-18)。翻译观说到底是译者或者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性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对翻译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不管这种理解和观点有没有形成文字,它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翻译实践产生影响。在中国翻译界一提到翻译理论,大家立即想到的就是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等理论,并视之为圭臬。这些理论先入为主,占据了我们的大脑,再加上后来学习过程中的耳濡目染,大家简直不愿再谈更不会相信其他的理论。这种现象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只有“信达雅”、“神似”、“化境”才是指导翻译实践的最好的、唯一的标准,其他理论都是补充,甚至是不正确的。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译论一直处在语文学阶段。在这漫长的时期内,中国的翻译研究无法与国外的翻译理论接轨,对国外正如火如荼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更是一无所知。这种研究的特点是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既没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也没有现代文艺理论的指导,把翻译活动和文艺创作活动都看成是一种灵感与悟性的表现,认为禀赋天成,侧重于译者的天生资质,不注重规律性的研究与探讨。译者以自己所喜好的方式来翻译,而评论者也以个人的好恶来评论,重点在于遣词用句之精当,欣赏所谓“神来之笔”,注重神韵,所以评论多为点评式、随感式,……这种翻译观缺乏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哲学基础,带有一定的主观主义,又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吕俊,2001)。

总之,翻译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翻译观的问题。正如我国经济改革需要首先解放思想一样,翻译教学的改革也需要首先更新观念,更新我们的翻译观(张志强,2006)。虽然曾经有人批评功能派目的论的规范性质,但是功能派的“目的论”亦有其描写基础。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是负责译员培训的大学教师,因此他们制定的规范是在充分描述的基础上得出的,因此也更合乎翻译实际。作为翻译教师,我们首先要对翻译有一个准确认识,然后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翻译。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翻译教学中的翻译应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表现之一就是其更强的规范性。将功能派的“目的论”引入翻译教学,可以使我们的翻译教学中的规范较之传统更为宽松灵活,使理论更具解释力、更具指导意义(张志强,2006)。

五、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出路

对于大学阶段的翻译教学,我们应该从基础抓起,认真对待。大学翻译教学的定位不应

该是学术型,而应该是应用型。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社会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一批只知道“信、达、雅”,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则束手无策的书呆子。实用型翻译不同于理论上的翻译或想象中的翻译,它要求我们从翻译的实际需要出发,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翻译任务。所以,一种实用的理论,一本实用的教材、一批具有新的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师是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根本,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阶梯。

就目前而言,目的论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实际可行的理论基础。一些学者前些年已发现了目的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开始向中国引介翻译目的论,如仲伟合在《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1999)首次将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介绍到中国,张美芳在其专著《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2005)详细介绍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特别是诺德的“功能加忠诚”,方梦之等主编了《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等等。从这些文章和著作的出现可以看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如今的中国正被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和教师接受。针对现今我国高校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将目的论在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中推广开来。具体而言,要让学生首先了解翻译的目的和任务。我们知道,明确翻译的目的和任务是翻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所做的翻译是为了让别人来用,如果我们的翻译不符合客户的需要,那就意味着我们所做的翻译是失败的。当然,我们应该拒绝那些不合理的或违反我们职业道德的客户的翻译要求。所以我们在翻译之前,一定要先了解翻译的任务,客户的要求,翻译材料的性质、种类,翻译的难易程度和截止日期,以及翻译的价格。只有对这些相关因素进行详细的考察,才能使整个翻译过程顺利进行,从而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任务。

同时,要运用目的论指导翻译教学,还要从字词句的机械操练中解脱出来。翻译课应主要在翻译的“目的论”的指导下,着眼于语篇教学,围绕译语篇章构建开展教学(张志强,2006)。这样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走出传统译论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圈子。大学翻译课还可以尝试在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下进行,因为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吕俊、侯向群,2006)。当代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Jonassen(1992)认为,学习者如果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即深刻理解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即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在理论方面的介绍和讲解(转引自朱琦,2008:55-56)。

六、结束语

目的论在传统的忠实和对等理论以及解构主义和文化学派对理论的空洞讨论中打开了一个缺口,使翻译工作者有了足够的自由来从事翻译,以适应我国现阶段对翻译人才的大量需求,从而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此外,翻译教学中还应该增加不同语篇的编译、摘译等“变译”方法的讲练,以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各种翻译任务。

参考文献:

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Revised Second Edi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Jonassen, D.H.What is Cognitive Tools? [M].In: Kommers P, Jonassen D, Mayes J, eds. Cognitive Tools for Learning.Berlin: Springer-Verlag Publications, 1992.

Nord, C.…A Functional Typology of Translations?, in Anna Trosborg(ed) Scope and Skopos in Transla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 Benjamins, 1997.Reiss, K.&Hans J.Vermeer.General Foundations of Translation Theory[M].Tübingen: Niemeyer,1984.

卞建华.对诺德“忠诚原则”的解读[J].中国科技翻译, 2006:(8).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吕俊.结构·解构·建构——我国翻译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翻译, 2001:(6).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张志强.翻译观与翻译教学[J].上海翻译, 2006:(6).

朱琦.建构还是“解构”:中英大学翻译课教学模式之对比研究[J].上海翻译,2008,(1).Skoposthoery and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Zhao Xiangyun

(Public English Department, Shengda College of Economics & Trade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1191, China) Abstract: Many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the current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such as fuzziness of the teaching goals, the monotonicity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hystere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so on, which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ed persons in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is supposed to break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ions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to be ready for innovations, and it should take the Skopostheory as the guiding theory, focusing on the whole text, adopt different translation methods in view of the different text types and translation purposes, and achieve the “concrete question by concrete analysis”, so as to adapt to situation of the intense increasing of the demands of the translation talented people after China?s entry to WTO.

Keywords: Skopostheory;views on translation;translation teaching;teaching conception;teaching methods

作者简介:

赵祥云(1979-),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现就职于河南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公外部;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学翻译及翻译教学

联系方式: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双湖开发区中山南路1号河南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公外部邮编:451191

手机:158******** 电话:0371 ******** Email: zxy447@https://www.360docs.net/doc/0f16017278.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