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自动化减学分版201307提交版2

自动化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工学 专业代码 08080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富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层次自动化专门人才。学生应具有扎实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坚实的控制理论和自动化技术知识,能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海洋测控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应用等技术研究工作。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信息处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器仪表、嵌入式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将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自动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发展动态;

3.树立全面的系统观念,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在本学科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和知识创新的综合实力;

6.具备一定的海洋知识背景,能从事海洋工程、海洋技术中与自动化相关的工作。

三、支撑学科

本专业依托的一级学科为工学(08);二级学科为电气信息类(0806)

四、核心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

控制系统仿真;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

五、特色课程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SOPC原理及应用;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

六、实践环节

必修实践环节(37.5学分)

1.大学物理实验 96课时/3学分 10.认识实习 1周/1学分

2.电路原理实验 24课时/0.5学分 11.金工实习 1周/1学分

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24课时/0.5学分 12.程序设计实训 2周/2学分

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24课时/0.5学分 13.电工电子实习 2周/2学分

5.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 24课时/0.5学分 14.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2周/2学分

6.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26课时/0.5学分 15.测控系统工程实训 4周/4学分

7.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16课时/0.5学分 16.毕业实习 1周/1学分

8.电机与拖动基础实验 16课时/0.5学分 17.毕业设计 12周/12学分

9.创新创业教育 2学分

包含在课程中的必修实践环节合计140课时/4学分

选修实践环节(5学分)

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 16课时/0.5学分

2.专题实验 64课时/2学分

开设四个专题实验:电子系统设计专题实验、光机电控制系统专题实验、智能车专题实验、机器人专题实验。四个专题实验选择一个即可。

包含在课程中的选修实践环节合计92课时/2.5学分

七、学分分配

八、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教育层面

2.通识教育层面

通识教育层面的课程设置参见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3.学科基础教育层面

4.专业知识教育层面 

5.工作技能教育层面 

九、教学进程表

1.公共基础教育层面

必修 69学分

2.通识教育层面

最低要求学分:8

通识教育层面的课程设置参见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3.学科基础教育层面 

最低要求学分:39.5

其中:必修 35学分;选修 4.5 学分

4.专业知识教育层面 

最低要求学分:30

其中:必修 23.5 学分;选修 6.5学分

5.工作技能教育层面 

最低要求学分:19.5

其中:必修 15 学分;选修 4.5学分

十、特殊学生培养方案

十一、有关说明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分认定办法:学生在下列七项中可任选一项参加且符合有关要求,可获得2学分。

(1) 作为项目组成员主持或参加我校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SRDP)。

(2) 作为项目组成员主持或参加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3)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4) 以第一作者身份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正式受理。

(5) 以前三位身份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正式受理。

(6) 参加省级及以上级别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并获得三等奖以上。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机电

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等。将来新增加的比赛项目的层次和级别是否符合要求由工程学院认定。

(7) 参与本专业老师的科研工作,并取得显著进展或成果。要求提供证明学生所完成工作的材料,并由指导老师认

可。

2. 与课程相配套的实验课程要求与课程同时选修。

3. 与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设计要求与课程同时选修。

4. 原则上,低年级不允许选修高年级的专业实习。

5. 针对不同应用开设了四个专题实验,要求学生独立、深入、系统地完成其中一个专题实验。

十二、核心课程简介

1.《自动控制原理》

本课程是具有一般方法论特点的技术基础课,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及传递函数描述法,能正确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静态性能和稳定性,能熟练使用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描述函数法等对简单系统进行综合校正。了解非线性系统的一般概念,能用描述函数法分析典型的非线性环节。本课程配套16课时独立设课的实验。

2.《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讲授现代控制理论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线性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系统状态方程求解、线性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定义及判定、了解状态反馈初步设计等内容。

3.《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从应用角度讲授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接口电路及硬件连接,建立微机工作的整体概念,同时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微机应用系统并具有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硬件设计开发的基本能力。本课程配套24课时独立设课的实验。

4.《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讲授生产过程自动化中使用的常用测控仪表的工作原理,以及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整定方法。本课程深入讲解过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方案,包括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系统、比值控制系统、大延迟控制系统、解耦控制系统等。进一步将被控系统的特性与调节器、执行器、变送器的功能相结合,从系统的角度讲解、讲授常规自动化仪表的组成原理、仪表电路工作原理。

5.《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

结合海洋特色讲授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技术、测量信号的误差分析、测量信号的后续处理技术。要求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传感器的构成法、技术特性指标分析方法,并能根据现场测试要求进行传感器的选用、传感器测量线路的设计和实现。本课程配套16课时独立设课的实验。

6.《电机与拖动基础》

讲授常用交、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为后续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工厂供电等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配套16课时独立设课的实验。

7.《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又称为电力电子学或半导体变流技术,它是一门跨学科的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包括对电压、电流、频率和相位的变换。电力电子技术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和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掌握各类变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波形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电类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8.《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讲授有关直流、交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要求学生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中单闭环、多环和可逆系统基本组成和控制规律、静态和动态性能分析及工程设计方法,直流调速系统地数字控制。掌握交流调压调速系统和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9.《计算机控制技术》

讲授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工作过程及系统硬件部分的信号通道;在充分了解离散控制系统数学描述方法的基础上,讨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方法。

10.《控制系统仿真》

控制系统仿真是利用数字计算机进行各种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研究的有力工具,是控制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本课程论述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方法;系统介绍了面向工程与科学计算的高级语言MATLAB及其动态仿真集成环境Simulink,并以MATLAB为平台,详细地阐述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转换和连续系统的仿真方法、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课程要求讲课和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应用软件的学习、使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撰 写 人:黎 明、周丽芹 教学院长:解则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