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庄子_隐喻类型的现代修辞学解读_刁生虎

_庄子_隐喻类型的现代修辞学解读_刁生虎
_庄子_隐喻类型的现代修辞学解读_刁生虎

2012.02

LAN ZHOU XUE KAN

■修辞学研究

《庄子》隐喻类型的现代修辞学解读

刁生虎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摘要]庄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隐喻学家,由其主创的《庄子》一书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隐喻现象。借鉴现代修辞学理论,根据隐喻的表现形式、功能、效果、结构以及认知特性等标准,可以把《庄子》中的隐喻现象初步划分为显性隐喻与隐性隐喻、根隐喻与派生隐喻、发现相似性的隐喻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语词型隐喻与篇章型隐喻等多种类型。

[关键词]《庄子》;隐喻;类型;现代修辞学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12)02-0134-05[收稿日期]2011-10-17[作者简介]刁生虎,男,河南镇平人,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首尔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易学与儒道文化以及古代文论与美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0YJC751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7BZW029);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CUC09C04);中国传媒大学“382人才工程”(项目编号:W08382330)等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隐喻(metaphor)是一种极其普遍而又重要的社会现象。借用英国修辞学家瑞恰兹(I.A.Rich-ards)的说法:“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1](P98)中国宋代学者陈骙亦云:“《易》之有象,以尽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2](P40)近世学人钱钟书也说:“理赜义玄,说理陈义者取譬于近,假象于实,以为研几探微之津逮,释氏所谓权宜方便也。古今说理,比比皆然。”[3](P11)这就是说,“隐喻是无所不在的,它充斥在我们的语言和思想之中。而且事实上,人类的概念体系就是以隐喻为根基的。”[4](P1)正因如此,隐喻研究不仅源远流长,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受到修辞学家以及哲学家的高度关注,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学术界更成为一种显学,甚至在国际学术界出现了“隐喻狂热”(metaphormania)和“隐喻革命”(metaphoric revolution)的现象。而到了90年代,隐喻已经成为认知科学中的重要话题。由此可见,隐喻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纵观目前中国学界尤其是汉语学界的隐喻学研究,大多仅限于对西方有关理论的译介和评述上面,然而“中国学者对隐喻研究的真正贡献恐怕应该是通过对汉语隐喻特征的研究和考察,通过对汉语隐喻与其他语言中的隐喻的对比研究,为建立隐喻的一般理论提供更为有力的、甚至是独特的依据”[5](P2)。这就启示我们关注中国古典哲人对隐喻问题的认识与运用。事实上,“中国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诗性的隐喻文化。而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庄子其人其书,对中国隐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更是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6](P187)有鉴于此,文章试图在现代隐喻理论的指导下,从实践的层面上考察《庄子》一书中所存在的隐喻类型及其个性特征,这一问题的解决实际上也有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把握庄子对中国隐喻文化的贡献。

一、显性隐喻与隐性隐喻

隐喻从结构上划分,可分为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我们这里讨论的显性隐喻实际上就相当于传统修辞学所说的明喻(simile)这种类型的隐喻。如亚里士多德在不同场合就多次说过:“明喻也是隐喻,二者的差别是很小的。”[7](P158)“明喻去掉说明,就成了隐喻。”[7](P160)亚氏在其《诗学》和《修辞学》中曾经六次提到明喻,都把它看做隐喻中的一种。相对于显性隐喻来说,隐性隐喻的内容则比较复杂。从传统隐喻学的角度来看,它对应的应该是暗喻和借喻这两种修辞格,因为它们同属于“不明显”的修辞现象。但如果从现代隐喻学的角度来看,隐性隐喻就应当不仅包括暗喻和借喻这两种传统修辞格,

431

而且包括诸如拟人、类比、寓言和象征之类扩大化了的隐喻现象。

显性隐喻即明喻在《庄子》一书中运用极为广泛,尤其是以“似”、“如”、“若”为喻词的显性隐喻非常之多。据统计,《庄子》中以“似”为喻词的显性隐喻约有38例;以“如”为喻词的显性隐喻约有50例;以“若”为喻词的显性隐喻更是约有183例之多。除此之外,尚有诸如以“象”为喻词的2例;以“譬”为喻词的6例;以“譬如”为喻词的1例,等等很多。下面来看其中的几个例子:

①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②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齐物论》)

③且跖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虎……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盗跖》)

④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天下》)

例①借助一个“若”字,形象描述了大鹏之大;例②借助八个“似”字,生动描绘出树穴的千姿百态;例③六个“如”字将盗跖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例④借助一个“譬如”和一个“犹”字通俗生动地讲明了一个道理。由以上数例我们不难看出:其一,显性隐喻大多带有极为明显的标志词即喻词,这给我们对其性质的判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二,隐喻的基本功能有二,一是增强表述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其富有文学色彩和艺术魅力,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读者接受。以上所举四个例子中的前三个都属于这种类型,其所起的作用也基本上都在这个方面;二是能够使抽象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易懂,使读者能够轻松地借助日常熟悉的事物领会把握不够熟悉或者抽象深刻的道理。最后一个例子主要属于这种类型,其作用也主要在这一方面。另例②和例③又属于传统修辞学中的博喻现象,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隐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隐性隐喻在《庄子》一书中同样十分常见。如:

①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逍遥游》)

②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③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齐物论》)

④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府》)

例①借用舟与水的关系来类比说明大鹏与风的关系;例②将天地暗喻为一个手指头,将万物暗喻为一匹马;例③采用拟人的手法虚构了两个本无生命的东西之间的寓言故事;例④将高度抽象辩证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连为一体,形成一种暗喻修辞关系。总之,上述四例已经涵盖了隐性隐喻中暗喻、类比、拟人以及寓言等几大门类了。至于借喻和象征等门类在《庄子》书中更是比比皆是,例如《庄子》书中大量“圣人”、“至人”、“神人”、“德人”、“天人”等术语便是体道之人的借喻和象征。

二、根隐喻与派生隐喻

从认知功能上划分,隐喻可划分为“根隐喻”(radical metaphor)和“派生隐喻”(derivative meta-phor)两大类别。“根隐喻”这一术语起源于卡西尔,他在《语言与神话》一书中称之为“根本隐喻”(root metaphor)或“基本隐喻”(radical metaphor),两种叫法虽然稍有不同,但实质上指的是一回事。简单说来,“根隐喻”就是指作为一个中心概念的隐喻。其运作机制是用一种概念对另一种概念进行比拟阐述,从而使之成为人们可以接受的概念或模式,并最终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概念或模式进行思维或行动。“派生隐喻”则是围绕根隐喻所派生出来的相关隐喻,是“根隐喻”的外在体现。对于“根隐喻”和“派生隐喻”,西方不少学者曾经提出过类似的术语。如布莱克(Black)所提出的“隐喻主题”和“隐喻陈述”,考麦克(Cormac)所提出的“基本隐喻”和“传达隐喻”以及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约翰逊(Mark Johnson)所提出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和“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等都是如此。在这些说法中,“隐喻主题”、“基本隐喻”以及“概念隐喻”都相当于“根隐喻”,而“隐喻陈述”、“传达隐喻”以及“隐喻概念”都相当于“派生隐喻”;前者为认知事物的原则,后者为认知事物的体现;前者一般没有实际含义,后者则有实际含义。

531

“根隐喻往往是隐含的,一般不为人们所察觉,常常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早期认识。它是概念化隐喻的轴心。”[5](P55)例如卡西尔就是把人类文化初期关涉于“语言─神话”的隐喻在理论上定义为“根隐喻”的。而古代中国人更是习惯于类比思维,他们多以体认的方式来认识外部世界以及人自身,从而认为支配自然和支配社会的规律是相通的。人们在思考这些规律并构建自己的概念体系时习惯于将自然界的物体作为概念的原型。故中国早期哲学的重要概念都来源于自然界的本喻,先秦哲人通过对自然界物质的描述,以表述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因此,处于中国历史和文化“轴心期”的《庄子》中蕴涵着大量不易被我们察觉的“根隐喻”,它们在中国文化的滚滚洪流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衍生出不可胜数的“派生隐喻”。而正如艾兰教授所说:“在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中,水是最具创造活力的隐喻。……包括‘道’在内的中国哲学的许多核心概念都根植于水的隐喻。……中国早期哲人总是对水沉思冥想,因为他们假定,由水的各种现象传达出来的规律原则亦适用于整个宇宙。”[8](P63)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从一开始便与中国古人的生活和文化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并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对自然的认知,逐渐由物质的层面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境界。其结果就是中国古人习惯于以水为喻,来理解和说明人类社会中的现实情况,从而形成以水为根的中国隐喻派生传统。而相对于先秦其他典籍来说,《庄子》关于水的描写和隐喻不但在数量上要多得多,而且在涉及的领域上也要广泛得多。如:

人莫鑑于流水而鑑于止水。(《德充府》)

静止而又清澈的水可以像镜子一样为人所使用。庄子这里是拿水的静止清澈与人的恬淡之德进行类比。又如:

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大宗师》)

大道对于人的重要性就如同水对于鱼的重要性一样;鱼倘能在江湖之水中自由游弋的话就会忘掉一切,人若能在大道之境中逍遥的话同样会忘掉一切的。又如:

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刻意》)

人的养神之道与水的自然品性内在相通。水的本性是,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闭塞而不流通也不会清澈,这是自然的现象。与之相似的是,纯粹而不混杂,虚静专一而不变动,恬淡而无为,顺遂自然而行动,这是养神的道理。再如:

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若履,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达生》)

人之所以善游,乃在于其深通水性,能够按照水的本性去游而忘却水的存在。水的本性就是随意流淌、纯粹无杂,人要想达到水的境界,同样需要在为人处事上顺任自然、虚静无为,只有这样,方能体会到游刃有余的快乐。

就思维的表达方式而言,中国古人不以西方逻辑思辨建立其理论,而是以具体的隐喻来传达其思想,抽象性的哲学概念往往根植于具体性的自然范型。当水被中国古人深入思考时,许多理论原则是源自于水的自然行为,却归结应用于人类的行为之中,水在自然现象的经验感知下,成为中国古人阐发哲学、政治、伦理、军事等思想的载体,形成了以水为主题的法水哲学。上文所论即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庄子对水与人之间密切关系的深刻洞察。在古人以自然喻人事这一潜在的思维习惯和修辞倾向中,作为载体的水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以致成为中国古代极为典型的根隐喻,乃是因为就某种意义而言,自然之水本身具有太多与社会人事相互契合之处,从而使古人习惯于选择水这种特殊的自然之物作为表情达意的生动载体。就上文所讨论的以水为核心的隐喻体系来说,水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在中国古人的不断发掘之下,可以和古人所企图推行的所有人类行为规范和道德模式构成一种对应关系。拿现代隐喻理论的术语来说,作为源域的水的有关知识被源源不断的“映射”到作为目标域的人的相应知识上,从而使形上之“道”得以在人类的心灵世界中呈现,并最终使古代各家的思想体系得以建立起来。

三、发现相似性的隐喻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

隐喻的建构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相似关系是隐喻成为可能的绝对前提。因此,马克斯·布莱克(Max Black)才说:“什么是隐喻中所包含的特征变换函数呢?其答案是:或者是类比,或者是相似。”[9](P92)事实上,类比的基础也是相似性。因为,

631

所谓类比,就是两个属于不同范畴的知识系统,凭借着彼此在属性或结构上的相似性,由已知系统推论未知系统,并进而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因此,从逻辑上来说,所谓类比就是借助于具有相似性的两种事物而举其一以明另一,因而与隐喻内在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语言符号的表征关系中,相似关系就修辞而言即为隐喻,就逻辑而言即为类比。因此,相似性(similarity)既是构成隐喻的必要条件,又是隐喻形成的基础。不同领域的事物只有被发现或者被创造出相似性,才能够引起人们的类比联想,从而将两种本属于几不同领域的事物并置构成隐喻。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应当从有关系的事物中取来,可是关系又不能太显著;正如在哲学里一样,一个人要有敏锐的眼光才能从相差很远的事物中看出它们的相似之点。”[7](P183)“使用隐喻字跟使用附加词一样,必须求其合适;只要注意到相似点就行了。”[7](P152)由此看来,亚氏无疑把相似性看做隐喻的生命了。但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人类认识的复杂性,隐喻对相异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发现和认识,也表现出一个复杂的过程。大部分情况下,构成隐喻的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事先客观存在着的,无论是外在的形似,还是内在的神似,隐喻的相似点都是事先存在的,隐喻使用者所做的只是发现本体和喻体之间固有存在的相似点并根据这一相似点构成隐喻而已。这种隐喻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发现相似性的隐喻。但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隐喻使用之前,人们并未意识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但在经过本体和喻体这两个异质的事物并置存放、不类而类之后,方能暗示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事先未被注意的相似性,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隐喻关系。这种隐喻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拓展人的认识视野、获得新的认知效果,因而习惯上被人们称做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对于这两种不同的隐喻,束定芳说:“可以这样认为,有两种基本的隐喻:一种是以本体与喻体间原有(包括固有的和想象中的)相似性作为构成隐喻的基础(similarity-based meta-phors),另一种是以说话者或作者新发现的或刻意想象出来的相似性作为基础(similarity-creating metaphors)。显然,后者有着更重要的认知价值。”[5](P15)

发现相似性的隐喻这种类型十分常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庄子》书中这类隐喻同样多不胜数。如:

①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

②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逍遥游》)

③夫楚王之为人也,形尊而严。其于罪也,无赦如虎。(《则阳》)

④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虎。(《盗跖》)

⑤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天地》)

⑥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徐无鬼》)

例①中,东岳泰山和漫天云彩之大,无论对于古人还是今人,都是一种常识,故通过这些事物来比喻大鹏之大,我们都很容易接受。例②中,冰雪洁白异常,可谓一尘不染,通过它我们不难体会“神人”皮肤之白;少女年轻娇美、轻盈异常,通过它来描写“神人”风貌,容易沟通。例③和例④中,老虎的凶残和声音之大是众所周知的,用它来隐喻也属于常规性隐喻。例⑤中,“标枝”指“树端高枝”,枝头高高在上,与君主位置相似,野鹿无拘无束,与百姓生活相似,故用这两个隐喻来喻指至德之世的君主和百姓关系也不难理解。例⑥中,“鹤列”即陈兵。古代兵法阵形,如鹤飞高空呈V字形,二者的相似性同样极为明显。

创造相似性的隐喻相对来说比较少见,它的运用需要作者丰富的想像力、独特的洞察力和优异的创造能力。在这方面,布莱克所提出的“激进的创造性假设”理论富有启发意义。布莱克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与其说隐喻的某种相似性本来早已存在,还不如说正是这些隐喻的使用才创造了某种相似性,而且这种创造对人来说更有启发性意义。布莱克所说的是这样一种隐喻:其构成不是以原先人们已经知道的相似性为基础,而是在使用了这些隐喻之后,人们对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才具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但其自身所具有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往往能够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并且具有更强的认知价值。在这种类型的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们在认知领域中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正因如此,这种类型的隐喻才具有更为显著的认知价值,对读者来说也要求其具有更高的

731

鉴赏能力以感知其中所隐含的联系(hidden associa-tion)。如就《庄子·天运》中“虎狼,仁也”这个隐喻来说,在所有人的观念中,虎狼的本性都是凶残的,谁也不会想到它们还能与人类之仁德会有任何关联。但在庄子作出这个表述以后,我们也逐渐体会到,人自有人的仁德,虎狼自有虎狼的仁德,再凶残的兽类,也会有对自己的同类尤其是子女的仁爱之德。由此可见,在看到庄子这个创造性隐喻之前,我们很难想到虎狼与“仁”之间会有任何相似之处,但在看到庄子这个创造性隐喻之后,我们也能够逐渐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共性存在。除此之外,《庄子》中诸如此类的创造性隐喻还有:

①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大宗师》)

②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山木》)

例①中,“朝彻”,成玄英疏曰:“死生一观,物我兼忘,惠照豁然,如朝阳初启,故谓彻也。”“朝彻”即以早晨阳光的通明清爽,来比喻物我两忘、与“道”为一的境界。例②中,“一龙一蛇”,王先谦释曰:“或龙见或蛇蛰。”以此比喻虚心忘己,顺时而动。

以上数例说明,庄子常常以独特的思维方式、个人的创作旨趣,挖掘事物之间新的联系、探索事物新的特征,许多视角新颖、个性鲜明的词语应运而生,给人以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因此,像庄子这样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不仅能够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而且能够拓展我们读者的视野,具有巨大的认知价值。

四、语词型隐喻与篇章型隐喻

从外在表现形态来看,隐喻又可划分为语词型隐喻和篇章型隐喻两种。所谓语词型隐喻就是以单个的字、词、短语乃至句子为表现形态构成的隐喻。所谓篇章型隐喻就是指以一个结构完整的段落和篇章为表现形态的隐喻。这两种隐喻类型在《庄子》书中都有丰富的表现。如:

①若歌若哭。(《大宗师》)

②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在宥》)

③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刻意》)

④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秋水》)

⑤心如涌泉,意如飘风。(《盗跖》)

⑥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大宗师》)

⑦当是时,犹象人也。(《田子方》)

⑧譬犹狗马,其不及远矣。(《则阳》)

⑨譬之若载鼷以车马。(《达生》)

⑩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以上10例中,例①②③是以“若”为喻词构成的语词型隐喻;例④⑤是以“如”为喻词构成的语词型隐喻;例⑥是以“似”为喻词构成的隐喻;例⑦是以“象”为喻词构成的隐喻;例⑧是以“譬犹”为喻词构成的隐喻;例⑨是以“譬之若”为喻词构成的隐喻;例⑩虽然非常简短,但却结构完整、人物、情节兼备,故属于篇章型隐喻。

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而言,《庄子》书中更为常见的是语词型隐喻和篇章型隐喻相结合出现的情况。如: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天地》)这是一篇从语言到思想意义都是隐喻的寓言。其中的“玄珠”隐喻至贵至真之“道”,“知”隐喻善用心机者,“离朱”隐喻善用视听聪明者,“喫诟”隐喻善用言语巧辩者,“象罔”隐喻纯真自然无所用心者。这则寓言的整体隐喻意义在于:大道是不能依靠心机智巧去求得的,只能在纯静无心的境界中体悟领会才能自然地得到。这是一个极为典型的隐喻案例,对后世中国古典寓言和小说的本土化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I.A.Richards.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London:Oxfod U-niversity Press,1936.

[2]陈骙.文则注译[M].刘彦成注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3]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刁生虎.庄子文学新探———生命哲思与诗意言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7]亚理士多德.修辞学[M].罗念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8]艾兰.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M].张海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涂纪亮编.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第三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责任编辑:刘俊沅〕

831

《孟子》与《庄子》寓言艺术特色比较

《孟子》与《庄子》寓言艺术特色比较 摘要:战国时期在需求能言善辩之士的时代背景下,诸子大多使用寓言来阐述政治见解和思想学说,因此寓言创作格外活跃,其中以《庄子》、《孟子》等书的寓言尤为出色,二者有相同的寓言使用基础和审美基调,但在文本、取材、形象、手法和语言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呈现不同的艺术特色,且影响深远。 关键词:《孟子》寓言;《庄子》寓言;艺术特色 寓言是中国较早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诸子百家及史传频繁使用,用来陈说辞理,具有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又寓意深刻的特点。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司马迁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寓言故事近二百则。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神人”、《应帝王》中的“浑沌”等;也有即兴创作如《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至乐》中的“髑髅见梦”等。《孟子》寓言虽数量上不及庄子、韩非子等人,但其寓言融入至其散文之中,说明立场,针砭时弊,诠释学说等,风格简洁隽永,形象逼真,擅长论辩,自具风格,同样引人瞩目,其中其蕴含的“浩然之气”和深刻的哲理性而流传至今。《孟子》和《庄子》寓言有着相同的使用基础和审美基调,但又在艺

术特色上各具特点。 一、《孟子》与《庄子》中相同的寓言使用基础和审美基调 二者的寓言具有需求能言善辩之士的使用背景及阐述 政治见解的使用目的。这一点学者张航在《和中的寓言比较》(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5卷第2期)有一定的论述。孟子和庄子都生活于战国时期,他们为了弘扬学说,教诲后学,也像当时的谋臣策士和纵横家一样,在各自的言论或著述里面都运用了大量的寓言,以言辞成事,追求说理技巧。如孟子的进谏大多就是采用比喻性的寓言进行说理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用寓言可以使得统治者能够及时采纳谋臣意见,更快更好地促进国家治理。在这样一种历史趋势下,在作品中采用寓言这样一种文学样式是历史的必然,也能推动朝政改革。孟子和庄子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更是辩论大师。孟子不但好辩且善辩,例如同他辩论的国君有时尽管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也不得不心悦诚服:“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①甚至主动提出“寡人愿安承教”。(同上)庄子也是辩论大师,从庄子与惠施及其他各类人或物的富有哲理和情趣的论辩,如与惠施的鱼乐之辩(《秋水》),与魏王的辩论(《山木》),与曹商等慕名利者的论辩(《列御寇》),甚至与髑髅的生死之辨(《至乐》)等,我们可以体察出庄子的辩才②。以与惠

庄子散文的特点

庄子散文的特点 中文系汉语言学一班卢玉婷 0940401035 【摘要】在先秦散文中,《庄子》是最具风格的,他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轶事与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运用比喻来说明思想论点,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其文笔纵横驰骋、汪洋恣肆、变化多端,语言瑰奇多彩,句法灵活跳跃,又善用巧用比喻来说明抽象的哲理,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关键词】奇特的想象;极度夸张;生动的比喻;辛辣的讽刺 一、奇特的想象 庄子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内篇的《逍遥游》,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但想象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接着,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齐谐》上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先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盘旋宛转,靠风气相扶,直冲云天,到达九万里高空。起飞之后,历时六月,方才止息。”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再如《人间世》、《德允符》、《大宗师》等篇,基本上是用四五个或六七个幻想出来的故事组成的。他的许多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都是通过这些

庄子故事十则

庄子故事十则 一、庄周梦蝶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畅,已经完全忘记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了。但是,庄周突然醒来之后,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蝴蝶变成了自己。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二、知鱼之乐 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呀。”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而你也不是鱼,那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既然你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 三、宁做自由之龟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四、视权贵如腐鼠 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梁国是不怀好意,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五、无用之用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 六、鲁王养鸟 有一天,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从来每见过这种鸟,便以为是神鸟,就派人把他捉来,亲自迎接供养在庙堂里。鲁王为了表示对海鸟爱护和尊重,马上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鸟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鸟吃。可是鸟呢,它体会不到国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连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敢沾,这样,只活了三天就被饿死了。鲁王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 七、匠石运斤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

《孟子》与《庄子》寓言艺术特色比较word资料18页

《孟子》与《庄子》寓言艺术特色比较寓言是中国较早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诸子百家及史传频繁使用,用来陈说辞理,具有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又寓意深刻的特点。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司马迁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寓言故事近二百则。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神人”、《应帝王》中的“浑沌”等;也有即兴创作如《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至乐》中的“髑髅见梦”等。《孟子》寓言虽数量上不及庄子、韩非子等人,但其寓言融入至其散文之中,说明立场,针砭时弊,诠释学说等,风格简洁隽永,形象逼真,擅长论辩,自具风格,同样引人瞩目,其中其蕴含的“浩然之气”和深刻的哲理性而流传至今。《孟子》和《庄子》寓言有着相同的使用基础和审美基调,但又在艺术特色上各具特点。 一、《孟子》与《庄子》中相同的寓言使用基础和审美基调 二者的寓言具有需求能言善辩之士的使用背景及阐述政治见解的使 用目的。这一点学者张航在《和中的寓言比较》(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5卷第2期)有一定的论述。孟子和庄子都生活于战国时期,他们为了弘扬学说,教诲后学,也像当时的谋臣策士和纵横家一样,在各自的言论或著述里面都运用了大量的寓言,以言辞成事,追求说理技巧。如孟子的进谏大多就是采用比喻性的寓言进行说理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用寓言可以使得统治者能够及时采纳谋臣意见,更快更好地促进国家治理。在这样一种历史趋势下,在作品中采用寓言这样一种文学样式是

历史的必然,也能推动朝政改革。孟子和庄子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更是辩论大师。孟子不但好辩且善辩,例如同他辩论的国君有时尽管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也不得不心悦诚服:“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①甚至主动提出“寡人愿安承教”。(同上)庄子也是辩论大师,从庄子与惠施及其他各类人或物的富有哲理和情趣的论辩,如与惠施的鱼乐之辩(《秋水》),与魏王的辩论(《山木》),与曹商等慕名利者的论辩(《列御寇》),甚至与髑髅的生死之辨(《至乐》)等,我们可以体察出庄子的辩才②。以与惠施的鱼乐之辩为例,人能否理解鱼的意思,庄子和惠子似乎都否定,然庄子却抓住惠子提问中“汝安知鱼之乐”,而推及惠子已经承认庄子知鱼之乐,具有高明的论辩技巧。战争形势迫使统治者招贤纳士,需要能言善辩的人才,不仅用于对统治者上朝进谏,商量治国策略;更要用于战争之时的外交和斡旋;这一文体在上层人士的欣赏中被逐步推动,慢慢发展起来。诸子百家中的两朵奇葩孟子和庄子也顺应了当时文人的审美取向和国家对社会人才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的推动下,孟子与庄子在各自的著作中都大量使用了寓言这一文学样式,而且在这样的重“辨”的寓言使用时代背景下,《孟子》和《庄子》的寓言不可避免的带上了浓重的智慧美、哲理美和思辨之美。 在艺术手法上,首先,在《孟子》寓言中,用妙趣横生的故事,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组成寓言来比喻某种现象或某种观点,直观形象;在《庄子》中,喻体包罗万象,或虚幻或真实,但是都是通过比喻而非直观明白的逻辑理性来反映思想和观点的,二者的寓言的比喻性质是一致的。第二,批判与讽刺的手法。在《孟子》寓言中,多讽刺官场中钻营富贵利达之徒,

庄子的文学特征

庄子》的文学特征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1]。庄子的身世不可确考,从《史记》本传和《庄子》一书的记述中,可以大略知道一些。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2]。曾作过漆园吏[3]。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生就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大宗师》)。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4]。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文”(《寓言》)。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5]。《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6]。《庄子》内篇及外、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7]。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这个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而是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一条纽带,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机体。《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8]。文章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是主题的阐发,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之中。内篇中的其他作品,也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之下,以各种各样的寓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形象的展示,最后完全避开逻辑推理下判断,而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 《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同时,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万物等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竿东海,期年钓得大鱼,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千里震惊,浙江以东,苍梧

浅析《庄子》中寓言的艺术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91653884.html, 浅析《庄子》中寓言的艺术特点 作者:伍蓉 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5期 摘要:《庄子》是道家学派的言论著作总汇。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就《庄子》中寓言的艺术特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庄子》;寓言;艺术特点;浪漫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言论著作总汇。司马迁认为庄子思想“其要归本于老子”。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用寓言故事和形象作为依托,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庄子曾说:“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1]”从理论意识来说,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与此相关,在表现手法上,许多篇章,如《逍遥游》、《人间世》,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动物的对话中,这就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的意义。 《庄子》寓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多义性”。庄子在创造了如此大量、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艺术形式枣寓言之时,其寓意却是比较隐蔽、模糊的。他极少使用正面的说理文字来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而是在一种扑朔迷离的状态下让人去领悟他的心绪。“寓实于玄,寓真于诞[2]”是庄子散文的具体体现。在混沌朦胧,能柔能刚,不主故常的“通天下之一气耳”的状态中,庄子自我陶醉在他所描绘的幻想的意境之中,那潇洒飘逸与神奇怪谲的文风同时也在浪漫的美的意境中徜徉。庄子不以推理手法,而是通过象征、寓言和气氛,以情感想象来表达内容,这种主观性色彩,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庄子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样,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庄子》中的故事极其繁多。往往在一篇之中,运用好些故事,又层层相套,大故事套入若干小故事,形成天方夜谭式层层迭迭的故事群簇,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说明事理。这么多“寓言”镶嵌在文中,使庄子文章显出扑朔迷离的面貌。一个寓言,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领悟其深层含义;或者同一寓言,不同的人读之会有不同的理解。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摘要: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本文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丰富的联想,在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点,创造新奇的隐喻,来表达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隐喻;认知;钱钟书 引言 对隐喻的使用和研究兴趣自古就有。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对隐喻做出过讨论并指出“成为一个隐喻大师是最了不起的事”。但传统研究对隐喻的认识仅停留在词语层面上,将其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修辞方式。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对隐喻探索的逐步深入,现代隐喻理论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束定芳,2000)。隐喻存在人们日常的思想中、语言中,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是作者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构成文体风格的重要媒介。 本文试以束定芳对隐喻功能的分类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钱钟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解读,以期加深读者对其语言风格及文字魅力的感受,同时能够为整部作品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隐喻的认知研究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研究的束缚,进入认知学研究的新阶段。他们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也是隐喻性的(lakoff johnson,1980)。人们通过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利用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国内也逐渐兴起了对隐喻的认知研究热潮。有学者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和工作机制,如赵艳芳(1995)、束定芳(2001,2002)等,也有学者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如陈家旭(2006,2007)、王寅(2003)等,还有不少学者开始将隐喻的认知功能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从不同的方面探讨隐喻能力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如严世清(2001)、汪少华(2005)。 束定芳(2000)在其著作《隐喻学研究》中对隐喻功能进行了分类,其中从认知角度看,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和组织经验的工具,可以提供认知事物的新视角,能够利用两个领域间的相似性达到类说推理的目的。本文将参考束定芳先生提出的隐喻认知功能,具体从三个方面对钱钟书先生的小说、散文中出现的隐喻进行探析。 钱钟书作品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1.通过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理解陌生的、抽象的概念 隐喻是一种基于经验的由始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通过将始源域的某些特点和结构映射到目的域的事物上,形成相应的认知图式,人们就可以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体验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因此,隐喻能够描写新的,几乎难以描写的经验和思想(胡壮麟,2004)。语言大师通常擅长将抽象的概念通过隐喻转化成具体的或为人们所熟知事物或经历,让读者有更深刻或切身的感受。例如,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一个偏见》) 在这句话中,作者将抽象的概念“偏见”比作人们熟悉的“放假”,并通过“家常日用”和“星期日娱乐”的对比,说明不管人有无思想,都会存有偏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之后又用一比喻,将始源域的没有私人空间,或私下还要装模做样,映射到目的域,形象地说明如果不

《庄子》寓言--艺术特色

摘要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诸子中最具文学价值的作品。书分内篇、外篇、杂篇,以内篇为核心,《逍遥游》、《大宗师》等作品集中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多用“寓言”、“重言”和“卮言”等表现形式写作,尤其擅构寓言。古今人物、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大鹏小雀、白骨骷髅,皆能幻化,敷衍文章。庄子之寓言,想象奇特怪诞、发想无端,文风恣肆汪洋、意出尘外,论述诡谲神秘、瑰丽绝妙,然而它所承载的思想却是朴素深刻,无人能先。特别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几乎已完全具备了现代小说之特点,被黄震先生誉为“千万世诙谐小说之祖”。庄子的寓言是他说理传道的主要工具,通过寓言这种曲折含蓄却又古怪离奇引人入胜的方式,向世人传达他高深莫测的“道”,幸如他所预期的“十言而九见信”,两千年来,庄子的寓言及寓言所包含的道对中国的文学、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寓言艺术特色浪漫主义刻画手法措辞

目录 引言 0 1.新颖巧妙,意境宏阔,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2 2.嬉笑怒骂,生动活泼,刻画手法精准多样 (4) 3.言简意赅,生动传神,措辞凝炼不失飘逸 (7) 结论 (9) 参考资料 (11)

引言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1]他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继承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道亦无限,自生自灭,世无主宰。万物“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主张齐是非,齐生死,齐物我,齐贵贱,“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随遇而安,逍遥自得。 《庄子》成书后,共五十二篇,后散佚,只剩得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一般定为庄子所著,而外、杂篇发展则历经百余年,夹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了更为复杂多变的体系,可能掺杂有庄子门生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被誉为先秦最具有文采的哲学著作,兼有哲学著作和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双重身份,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以寓言的形式去表达深刻的哲学观念。庄子在《寓言》一篇中,自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可见寓言是《庄子》最大的特色。 《庄子》想像力丰富,夸张怪诞,极具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寓言故事,禅道说理,针砭讽刺,刻画人物,喻世警人。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刘熙载《艺概·文概》称其“意出尘外,怪生笔端。”[2]《庄子》寓言的结构严密巧妙,有时候看似各个寓言之间不相关联,实际上是以同一主题或者规则串联起来的,其精神思想是贯穿全篇,从始而终。寓言的形象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类典型人物事迹轮廓式的勾勒,代表性极强,加之内在精神的塑造,让人印象深刻。庄子构思的宏大雄壮,结构的严密新颖,想象的奇特丰富,精神的逍遥自由,给人以超凡脱俗的美感与崇高美妙的享受。 《庄子》整部书中共有将近两百则寓言,《庄子》的寓言是他说理传道的主要工具,我们从中能领略到他的思想,同时《庄子》也给后世以莫大的指导和启示,这些寓言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形象表述。 《庄子》寓言是先秦诸子作品中最绚丽多彩,令人瞩目的。其思巧妙脱俗,发想无端,令人咋舌,其驾驭语言的能力亦已登峰造极。《庄子》寓言不但富有哲理,而且想象奇幻,形象生动活泼,流露着充沛的情感。高似孙赞庄子道:“其说意空一尘,倜傥峻拔,无一毫蹈袭沿仍之陋,极天之荒,穷人之伪,放肆演迤,如长江大河澎湃汹涌,声沉影灭不可控搏,率以荒怪诡诞狂肆虚渺,不近人情之说瞽乱而自呼。”[3] 《庄子》的寓言又是与众不同的。先秦诸子中,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通常都是庄子本人虚构而成。正如刘向所云,其“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文学家。《庄子》寓言的独特还在于它的“多义性”。庄子在创造了如此大量、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艺

庄子故事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庄子〉故事两则》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惠子相梁( )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 游于濠梁( ) 鲦鱼出游从容( ) 2、《〈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 喻。 4、一词多义。 ①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而飞于北海(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②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我知之濠上也( ) 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惠子相梁( ) 或谓惠子日(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非梧桐不止(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是鱼之乐也( ) 安知鱼之乐(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6、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7、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8、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二、文言文阅读。 (一)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日:“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2)其名为鹓鶵( ) (3)仰而视之日( ) (4)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浅谈疾病、疾病隐喻与鲁迅的文学创作(一)

浅谈疾病、疾病隐喻与鲁迅的文学创作(一) 论文关键词:疾病;隐喻;鲁迅 论文摘要:疾病一直以来就是文学创作的独特意象资源。疾病在一定意义上己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话题,它同时也属于文化范畴。“疾病”穿越了鲁迅的所有文章和他整个一生,也被他赋予了各种精神意义。在鲁迅的小说中,“疾病”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在这些疾病意象背后,也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指向。引言 疾病始终伴随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基本斗争中,并因为人类文化上的缺陷,疾病被赋予了许多的隐喻意义,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题材,对作家以及文学思潮均产生重要影响。著名德国文论家维拉·波兰特说:“艺术与医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基本的本质上不无根据的关系,古典思想将医学和艺术合而为一奉为和谐的最高目标。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同时是诗歌神和医药神,因为他是作为和谐之神供人祭祀的。”“医学在德语里有一种古老的表达,叫做‘治愈艺术’。医学在这里被理解为艺术(治病的艺术),艺术获得了医学的功能。”古往今来,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以医生和作家的双重身份来展开自己的研究和创作的,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 在鲁迅的小说中,“疾病”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就像苏珊·桑塔格在其《疾病的隐喻》一书中所阐释的那样,作为生理学层面上的疾病确实是自然的事件,但在文化(或文学)层面上,它又从来都是负载着一定道德批评和价值判断的。因而,在鲁迅众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这些疾病意象的背后,也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指向。鲁迅以社会治疗者的文化身份,从病理学的角度透视国人的精神状况,进行心理——精神的诊断和治疗,在精神——文化病理型的探察中,显示了强大的文化批判力量。《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孔乙己》《离婚》《祝福》等名篇佳作,都与疾病有着或隐或显的关系,通过对个体人物的深层心灵描写,揭示了这种文化病症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根源。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指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正是基于这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在“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指导下,鲁迅从人学的角度,通过狂人、阿Q、祥林嫂、华小栓、孔乙己……这些或精神或生理残缺的艺术形象,这些不为“庸众”接受的“病人”,对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状况进行深刻地观照和反思。 一、疾病:文学创作的独特意象资源 据国外资料统计,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艺术家中,拥有完全健康身心的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大部分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身心疾病。从最早的盲诗人荷马,到中世纪的但丁、塞万提斯,再到癫痫病人陀思妥耶夫斯基、肺结核患者卡夫卡、梅毒患者莫泊桑、同性恋者奥斯卡·王尔德、精神病人弗吉尼亚·伍尔夫、因不堪忍受旧伤和疾病而自杀的海明威、因病态的抑郁孤寂而自杀的川端康成等等。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也患有先天的精神痼疾。在作家笔下,患病这一基本体验在文学中获得了超越一般经验的表达功用和意义,而长期患有身心疾病的作家更容易充分利用这种表达和功用。由于有切肤之痛,患病作家对疾病的感受比一般作家更强烈、更深刻。荣格认为,个人无意识中聚结的一簇心理丛或是寓于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与思想,可以称之为“情结”;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就是说此人沉溺于某种情感或对某种情感的向往中而不能自拔。由此看来,我们可以把作家作品中这种执着的、普遍存在的疾病描写称之为“疾病情结”。这些凝聚着独特生命体验的“疾病情结”成为作家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和创作动力,因而在创作中得到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的表现,作品也因此具有发人深省、震撼人心的力量。 因患肺结核而早逝的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表示,患病是“一种刺激生活,刺激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强有力的兴奋剂”。费尔巴哈也说:“痛苦是诗歌的源泉,只有将一件有限事物的损失看成是一种无限的损失的人,才具有抒情的热情的力量。只有回忆不复存在的事物时的

庄子故事及思想

庄子和他的时代 (一)庄子其人 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很小的蒙国(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交界)人,曾作过“漆园吏”,在职不久就隐居起来,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函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1]庄子与孟子同时,是惠施的朋友。 庄周主要继承老子的“以道为体”的形上学,使道家走向精神逍遥之路。庄子的师承不清[2],一生主要过着隐居的生活。庄周的学术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五十二篇,现存的三十三篇是晋人郭象所编,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十庄子所作,外、杂篇是其后学所作。 (二)庄子的时代 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的超越或者脱离自己的时代,庄子的时代恰逢“美好的”旧社会彻底瓦解,残酷的新制度已经来临的时代。就是说,保持着氏族传统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早期宗法社会已经崩溃。物质文明在迅速发展,历史在大踏步的前进,生产、消费在大规模的扩大,文明所带来的罪恶和苦难从未曾有。人们日益被物所统治,被自己所造成的财富、贪欲所统治,他们已经成为巨大的异己的力量主宰支配着人们的身心。 于是庄子发出了最强烈的抗议。他要求不役于物,要求恢复到人的本性。这很可能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反异化的呼声,它产生在文明的发轫期。今天为哲学史家批评的庄子的那些落后、反动、倒退的社会政治思想,其实质都在此处。对原始社会生活的极端美化并不能使社会历史随着这种理想而转移。从整体上说,历史并不回到过去,物质文明的进步的确付出了代价,但是这是发展的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必然。庄子的意义,并不在于这种回到自然的非现实的空喊和正面主张,而在于他们揭露了阶级社会的黑暗,描述了现实的苦难,倾诉了人间的不平,展示了强者的卑劣。庄子在这种文明的批判中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第一次突出了个体的存在。他基本上是从人的个体的角度来执行这种批判的。关心的不是伦理、政治问题,而是个体存在的身心问题,才是庄子思想的实质。 像庄子那样,实际上是要求立即消灭私有制和一切文明以及“劳动本身”,过动物般的无知无识的生活,却是现实的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开历史的倒车。所谓的人的本性、独立、自由和所谓的人的真实存在只能是历史的具体的。自然性并不就是人的本性。动物性的个体自然存在也并不自由,动物性的自然生存并非人的自由理想。这一切庄子自然也知道,如何超脱苦难世界和越过生死大关这个问题,正由于并不可能在物质世界中现实的实现,于是最

浅析《庄子》的艺术风格

浅析《庄子》的艺术风格 在先秦散文中,《庄子》是最具风格的,他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轶事与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运用比喻来说明思想论点,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其文笔纵横驰骋、汪洋恣肆、变化多端,语言瑰奇多彩,句法灵活跳跃,又善用巧用比喻来说明抽象的哲理,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就《庄子》的艺术风格做一些探讨。 一、奇特的想象 庄子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内篇的《逍遥游》,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但想象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接着,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齐谐》上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先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盘旋宛转,靠风气相扶,直冲云天,到达九万里高空。起飞之后,历时六月,方才止息。”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再如《人间世》、《德允符》、《大宗师》等篇,基本上是用四五个或六七个幻想出来的故事组成的。他的许多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都是通过这些故事人物的问答方式来表现的。而故事人物的形象常常描写得极为生动,《齐物论》王倪口中“至人”的形象,《养生主》庖丁的形象,《人间世》楚狂接舆的形象等等,《庄子》书中如此之类不可胜数。这些文学形象,当然是庄子自己头脑中幻想出来的绝对自由的人物。由于接受民间寓言故事的影响,所以在庄子笔下,蝉和斑鸠、小雀都会说话,虾蟆、甲鱼也会说话,蛇和风,栎树和铜铁也会说话,一切生物、非生物都会说话,而且会辩论、讲道理。这比其他诸子和《战国策》中某些寓言故事有进一步的发展,使逻辑思维的论文更加形象化。这又是庄子散文奇特想象的一个方面。 二、生动的比喻 《庄子》散文的另一特点是善用比喻。本来战国时代的文章,一般都有这种特点若此,而《庄子》则几乎任何情况、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作比喻,也可以容纳比喻。它不但比喻多,而且运用灵活,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最突出的。例如《逍遥游》将要论证超越时空的绝对自由,先从大鹏说起。他认为那么大的鸟,要想从北海飞到南海,非借大风之力不可,所以没有绝对自由。下文的野马、尘埃,也是要有风吹着才能在空中游荡。这对于野马、尘埃本身来说虽属正意,对于大鹏来说其实又是比喻。再后“天之苍苍”三句也是如此。人们在地面看不清天下的“正色”,正如高飞到九万里上空的大鹏看不清地面的东西一样。然后再接以下数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以水比风,以大舟比大鹏,又是一比。而杯水芥舟数句则是比中之比。然后说到蜩与学鸠,说到旅行,说到朝菌、蟪蛄,说到冥灵、大椿,最后说到彭祖和众人,稍作停顿。黄河九曲,到此略一洄漩。然后“重言”以实之,再一次说明鲲鹏斥鴳所游虽有不同,而不能“无待”却是一样。以上层层推演,不

试论庄子的散文风格

试论庄子的散文风格 ——商务策划091 15 肖育锦 [摘要] 庄子散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拟从下面四个方面,对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予以探讨,一、大量采用轶事与寓言作为论证起点,将抽象玄奥的“道”描绘得可感可知。二、语言生动,想象奇幻,洋溢着炽热动人的诗人气质;三、以文学的形式承载哲学的内核,达到哲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庄子寓言雄奇怪诞哲学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我独爱《庄子》(又名《南华经》)。老子智慧,但太深奥;孔子正统,但太呆板;孟子善辩,豪气不足。唯独庄子,飘逸,但却可感可知;浪漫,但又有血有肉;自然,却似不食人间烟火。我喜欢庄子,不是因为他的思想内容能够引起我的共鸣,而是他思维的角度独一无二,思想的表达行云流水,文章的构造浑然天成;庄子的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语),人人可从中看到美,但他的美只可把玩不可效仿。郭沫若认为,大半个中国文学史都受到庄子的影响,此话并非言过其实。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在谈及庄子时,都不忘提一句,我们要吸收庄子散文中的精华,剔除庄子思想中的糟粕,以示自已是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对此,我很不以为然。孔孟正统与老庄无为的对立是一对矛盾,以孔孟为基准点,老庄无为思想为糟粕,而以老庄思想为基准点,孔孟的“入世”又为糟粕,所以也就无所谓精华与糟粕。做为时代的青年,我读庄子,是读得进去,也读得出来,“无为”不能理解“为什么事情都不做”,否则,将不得庄子思想之要领而使读书流于浅表。澄清这一点,我便可以尽情欣赏庄子散文艺术的美而不需去思考意识形态的东西,以免有人说我这个年青人不求进取! 一、大量采用轶事与寓言作为论证起点,将抽象玄奥的“道”描绘得血肉饱满、可感可知。 《庄子》之书,大都是寓言故事,虚构成分居多。寓言故事,一般都具有寓意深刻,含蓄蕴藉,生动形象,娓娓动听的特点。庄子在向世人传达自已的“道”的同时,将寓言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庄子的笔下,寓言可以明“天道”。 以寓言明“天道”。寓“天道”于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和小寓言是庄子阐明自已哲学观点的主要方法。《齐物论》中庄周梦蝶寓言,古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成为不少文人骚客创作的题材。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此时,庄子已经进入"物化"境界。他感到舒适愉快,竟然忘记自己是现实存在着的庄周。可是,当他忽然觉醒时,又感到自己还是庄周,因此,便惊疑万状,不得其解,发出“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的感叹。事实上,“周与蝴蝶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所谓“物

庄子散文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庄子》的艺术特色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一寓言为广”(《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 《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而“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重言和卮言也都可以视之为“寓言”。《庄子》一书中寓言有二百多个。大量运用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用大量笔墨、寓言来铺张渲染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衬托、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庄子》一书虽然看似是断断续续的一个一个独立的寓言,然而寓言之间并非没有关联,而是存在着内在结构上的联系的。《庄子》文章以明确的内在主旨作统领,通过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的寓言进行说理,使文章充满浪漫色彩,具有说服力、感染力。 《庄子》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的数量庞大,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这些形象可人,可物,甚至可以是无生命的意念,各种各样,特征鲜明。其想象虚构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大胆夸张,恢诡谲怪。如《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化而为鹏;《至乐》中骷髅论道,《齐物论》中庄周梦蝶。想象奇特恣肆,伟大丰富。《庄子》用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表达其哲学思想,使其形成了“寓真于诞,寓实于玄”的艺术特征,构成了瑰玮奇谲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的艺术效果。 《庄子》的文学成就还表现在它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上,即所谓“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如《齐物论》中写大风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歌语言的特点。《逍遥游》的末段,堪称抒情诗。 二、《庄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庄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学创作中都有所体现。魏晋

孟子与庄子写作风格比较

孟子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气势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阐明道理,生动而有说服力。缜密纯熟的辩论技巧。孟子的文章长于论辩。孟子善于掌握对方心理,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因势利导地进行论辩。孟子之文还多用比喻和寓言,使其论辩有很大的形象性。 (1)气势浩然的文风。在先秦诸子之文中,《孟子》以气势磅礴、明快畅达、雄辩犀利的风格著称。文章气势浩然,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富于战斗性、鼓动性。多用排偶句、迭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孟子》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很少有生僻的词汇和别扭的句法,真可谓明朗而爽快。《孟子》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这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投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 (2)善用譬喻见长,比喻和寓言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 (3)语言浅显自然又明快畅达。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有口语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孟子比较实在,用的形象道理都是日常的、生活化的,容易理解。但是孟子喜欢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孟子的推理很严谨,层层递进,而且有不容反驳的气势。 庄子 庄子的散文也像诗,庄子的散文也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任意的夸张。《庄子》的联想是在寓托和比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虚构、夸张和奇妙的幻想,造成一种极为深邃、极为玄妙的意境。为了追求所谓绝对的自由,他将特大与特小的事物均有所依待的情况对比起来描写。《庄子》想象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意境宏大、神奇。《庄子》想象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将没有生命的东西拟人化,《庄子》想象的第三个特色,就是与想象密不可分的变幻与夸张。 庄子的语言不仅直率质朴,豪放不羁,而且有一种散文诗般的节奏与韵律。其语言的错综缠绕之美、豪迈奔放之势,音节的一唱三叹之韵,境界的飘忽起落之态,令人读之如感迅风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惊诧于刹那间的畅快淋漓,让人感悟到其中的疏落有致,神姿必现,壮观气派。 庄子文笔淡远,文思玄邈。 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用“三言”的形式说理,即“卮言”、“重言”、“寓言,2、意出尘外的想象,他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3、寓有诗意的语言。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的特点。其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绝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