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管理的灰度

任正非.管理的灰度
任正非.管理的灰度

任正非:管理的灰度

2010-04-20 08:50:51来源: 商界评论(重庆)跟贴17 条手机看股票

文/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开放与进取,这条内容在行政管理团队的讨论中,有较长时间的争议。华为是一个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公司,开放难道有这么重要吗?由于成功,我们现在越来越自信、自豪和自满,其实也在越来越自闭。

我们强调开放,更多一些向别人学习,我们才会有更新的目标,才会有真正的自我审视,才会有时代的紧迫感。

清晰的方向来自灰度

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妥协一词似乎人人都懂,用不着深究,其实不然。妥协的内涵和底蕴比它的字面含义丰富得多,而懂得它与实践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们华为的干部,大多比较年轻,血气方刚,干劲冲天,不大懂得必要的妥协,也会产生较大的阻力。

我们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变法,虽然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不灭的影响,但大多没有达到变革者的理想。我认为,面对它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他们的变革太激进、太僵化,冲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们用较长时间来实践,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面,收效也许会好一些。其实就是缺少灰度。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并不是一条直线,也许是不断左右摇摆的曲线,在某些时段来说,还会划一个圈,但是我们离得远一些或粗一些来看,它的方向仍是紧紧地指着前方。

我们今天提出了以正现金流、正利润流、正的人力资源效率增长,以及通过分权制衡的方式,将权力通过授权、行权、监管的方式,授给直接作战部队,也是一种变革。在这次变革中,也许与二十年来的决策方向是有矛盾的,也将涉及许多人的机会与前途,我想我们相互之间都要有理解与宽容。

宽容是领导者的成功之道

为什么要对各级主管说宽容?这同领导工作的性质有关。任何工作,无非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同物打交道,二是同人打交道。

不宽容,不影响同物打交道。一个科学家,性格怪癖,但他的工作只是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同仪器打交道,那么,不宽容无伤大雅。一个车间里的员工,只是同机器打交道,那么,即使他同所有人都合不来,也不妨碍他施展技艺制造出精美的产品。

但是,任何管理者,都必须同人打交道。有人把管理定义为“通过别人做好工作的技能”。一旦同人打交道,宽容的重要性立即就会显示出来。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宽容。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宽容是一种美德。

只有宽容才会团结大多数人与你一齐认知方向,只有妥协才会使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减少对抗,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你的正确目的

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

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妥协并不矛盾,相反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

当然,方向是不可以妥协的,原则也是不可妥协的。但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协,只要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为什么不能妥协一下?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嘛要一头撞到南墙上?

在一些人的眼中,妥协似乎是软弱和不坚定的表现,似乎只有毫不妥协,方能显示出英雄本色。但是,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认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有不少的好处。

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为了达到主要的目标,可以在次要的目标上做适当的让步。这种妥协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而是以退为进,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目标的实现。相反,不明智的妥协,就是缺乏适当的权衡,或是坚持了次要目标而放弃了主要目标,或是妥协的代价过高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明智的妥协是一种让步的艺术,妥协也是一种美德,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只有妥协,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否则必然两败俱伤。因为妥协能够消除冲突,拒绝妥协,必然是对抗的前奏;我们的各级干部真正领悟了妥协的艺术,学会了宽容,保持开放的心态,就会真正达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扎实。

坚决反对完美主义

什么是职业化?就是在同一时间、同样的条件,做同样的事的成本更低,这就是职业化。市场竞争,对手优化了,你不优化,留给你的就是死亡。思科在创新上的能力,爱立信在内部管理上的水平,我们现在还是远远赶不上的。要缩短这些差距,必须持续地改良我们的管理,不缩短差距,客户就会抛离我们。

的确,我们要有管理改进的迫切性,但也要沉着冷静,减少盲目性。我们不能因短期救急或短期受益,而做长期后悔的事。不能一边救今天的火,一边埋明天的雷。管理改革要继续坚持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达到适用目的的原则。

我们从一个小公司脱胎而来,小公司的习气还残留在我们身上。我们的员工也受二十年来公司早期的习惯势力的影响,自己的思维与操作上还不能完全职业化。这些都是我们管理优化的阻力。由于我们从小公司走来,相比业界的西方公司,我们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运作与交付上的交叉、不衔接、重复低效、全流程不顺畅现象还较为严重。

在管理改进中,要继续坚持遵循“七反对”的原则。坚决反对完美主义,坚决反对繁琐哲学,坚决反对盲目的创新,坚决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坚决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坚决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人参加变革,坚决反对没有充分论证的流程进行实用。

我们不忌讳我们的病灶,要敢于改革一切不适应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实现端到端服务的东西。但更多的是从管理进步中要效益。我们从来就不主张较大幅度的变革,而主张不断的改良,我们现在仍然要耐得住性子,谋定而后动。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西方的职业化,是从一百多年的市场变革中总结出来的,它这样做最有效率。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并非是为了好看。我们学习它,并非是完全僵化地照搬,难道穿上中山装就不行?

我们二十年来,有自己成功的东西,我们要善于总结出来,我们为什么成功,以后怎样持续成功,再将这些管理哲学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规范,使之标准化、基线化,有利于广为传播与掌握并善用之,培养各级干部,适应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是一个僵化的西方样板,而是一个有活的灵魂的管理有效的企业。看西方在中国的企业成功的不多,就是照搬了西方的管理,而水土不服。一个企业活的灵魂,就是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这两条要领的表现,就是不断提升效率。

我们从杂乱的行政管制中走过来,依靠功能组织进行管理的方法虽然在弱化,但以流程化管理的内涵,还不够丰富。流程的上、下游还没有有效“拉通”,基于流程化工作对象的管理体系还不很完善。组织行为还不能达到可重复、可预期、可持续化的可值得信赖的程度。人们还习惯在看官大官小的指令,来确定搬道岔。以前还出现过可笑的工号文化。

工作组是从行政管制走向流程管制的一种过渡形式,它对打破部门墙有一定好处,但它对破坏流程化建设有更大的坏处。而我们工作组满天飞,流程化组织变成了一个资源池,这样下去我们能建设成现代化管理体系吗?一般而言,工作组人数逐步减少的地方,流程化的建设与运作就比较成熟。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未来的风险,我们只能用规则的确定来对付结果的不确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才能在发展中获得自由。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面,管理上的灰色,是我们生命之树。我们要深刻理解开放、妥协、灰度。

的冬天【精品文档】

华为的冬天 ---------任正非谈华为的十大管理要点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目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公司从上到下,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危机,那么当危机来临的时刻,我们可能是措手不及的。我们是不是已经麻木,是不是头脑里已经没有危机这根弦了,是不是已经没有自我批判能力或者已经很少了。那么如果四面出现危机时,我们可能是真没有办法了。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研究出现危机时的应对方法和措施来,我们就不可能持续活下去。 大家知道,有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确实了不起,但去年说下来就下来了,眨眼之间这个公司就几平崩溃了。当然他们有很好的基础研究,有良好的技术储备,他们还能东山再起。最多这两年衰退一下,过两年又会世界领先。而华为有什么呢?我们没有人家雄厚的基础,如果华为再没有良好的管理,那么真正崩溃后,将来就会一无所有,再也不能复活。 华为公司老喊狼来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狼真的会来的。今年我们要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你的部门有什么危机,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机,你的流程的哪一点有什么危机。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如果讨论清楚了,那我们可能就不死,就延续了我们的生命。怎样提高管理效率,我们每年都写了一些管理要点,这些要点能不能对你的工作有些改进,如果改进一点,我们就前进了。 一、均衡发展,就是抓短的一块木板 在管理改进中,一定要强调改进我们木板最短的那一块。为什么要解决短木板呢?公司从上到下都重视研发、营销,但不重视理货系统、中央收发系统、出纳系统、订单系统……等很多系统,这些不被重视的系统就是短木板,前面干得再好,后面发不出货,还是等于没干。因此全公司一定要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统一的考评体系,才能使人员在内部流动和平衡成为可能。比如有人说我

华为公司简介

华为公司简介 企业简介 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1万元。 现任总裁为任正非,董事长为孙亚芳。 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 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截至2007年底,华 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 运营商中,已有3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2008年合同销售额233亿美元,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 和纳税第一。截至2008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 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 产品和服务。 2008年,华为公司成为世界专利“申请数量”(非核准)年度最 多的公司,结束了飞利浦垄断长达十年之久的“霸主”地位。 2009年,合同销售额300亿美元,国内首次突破100亿美元, 销售额达到215亿美元 核心价值观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 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 公司治理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改善公司治理架构、组织、流程和考核,使公司长期保持有效增长。 发展历程

华为于1987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在20多年的时间里,华为全体员工付出艰苦卓越的努力,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到全球化的经济竞合中,逐步发展成一家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 产品与服务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芯片(Hisilicon)、移动无线网 (GSM/GPRS/EDGE/UMTS/HSDPA/HSUPA/LTE,CDMA20001XEVDO/CDMA2000 1X,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移动网软交换机,NGN)、宽带 接入网(GPON、EPON、DSLam、LAN)、数据通讯网、传输网(PTN、FTTx,xDSL,光网络,路由器和局域网交换机,微波)、电信增值业务(智能网,移动数据业务,BOSS)、终端(UMTS/CDMA,Wimax,视频电话,数据卡,固定终端)、存储与安全(与赛门铁克合作)等领域。 华为技术数据通信产品系列是针对企业用户的需求而设计,其中包含电信级水平的超高速骨干网络交换器、堆栈式L2/3/4网络交换器、企业级路由器、网络安全设备、VoIP网络电话设备与华为专有 的QuidView相关网管软件,提供企业最佳网络整合解决方案。 全球运营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我们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已成为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华为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 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 使我们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 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我 们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 贡献。 华为2011年5月9日晚间宣布,与英国最大移动运营商EverythingEverywhere(简称EE)签署合同,全面升级EE在英国的

华为财经管理经验

孟晚舟在华为内部的2017年新年致辞 ——震惊!华为财务和内控太牛了 . 孟晚舟,任正非之女、华为CFO。出生于197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1993年加入华为。曾十分低调,直到2013年被集中曝光。本文为孟晚舟在内部的2017年新年致辞,提出了打开5个“边界”,讲话中透露的部分细节内容让人感到震惊。比如: 1、现在华为财经团队来自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的优秀学生有数百名。 2、全球1500名项目财务扑在合同上…… 3、目前,年平均约120万单的员工费用报销,员工在自助报销的同时,机器根据既定规则直接生成会计凭证; 4、98个国家和746个账户实现互联互通,支付指令可以在2分钟内传递至全球任一开户银行; 我们的付款准确率水平高于银行100倍以上; 5、在全球实施的RFID物联资产管理方案,目前已经覆盖52个国家、2382个场地、14万件固定资产。RFID标签贴在需要管理的固定资产上,每5分钟自动上报一次位置信息,每天更新一次固定资产的使用负荷(或者闲置)情况; 6、经营性现金流已实现12个月定长的滚动预测。从历史数据的拟合度看,最小偏差仅800万美元。对于在170个国家实现销售,收入规模约800亿美元,年度现金结算量约400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800万美元的现金流滚动预测偏差,已经是极为理想的结果。 7、“支付工匠”马阿丽,高峰期每天要盖3000个章,每15秒就要盖一个章,以至于端着饭碗时手会不停地颤抖。然而,既使是这样的高强度、高压力,马阿丽连续十余年,数千亿美元的资金从她手上付出,竟然没有一分钱的差错。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1月,70多岁的任正非曾发内部信怒斥女儿分管的财务团队,用词是“颐指气使”——当时华为《管理优化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的文章,引起任正非的关注,他批示并以总裁办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了华为董事会、监事会和全体员工:据我所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知从何时起,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希望在心声社区上看到财经管理团队民主生活发言的原始纪录,怎么理解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我常感到财务人员工资低,拼力为他们呼号,难道呼号是为了形成战斗的阻力吗? 年末,财务例行陷入一片忙乱之中,大量的数据要看、要算、要管、要分析、要核对、要测算。差不多每年十月之后,财务便进入了常态化的加班,全球各个子公司的年度结账与审计工作开始启动,与此同时,新一年的预算编制和评审工作也在同步进行着,财务的每个组织都被这两条主线紧紧地捆绑着,拖曳着,陷入无边无际的数字海洋。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即将要过去的一年对财经团队来说,是沉沉甸甸的回忆,更是满

华为任正非谈管理、接班人、上市和企业文化

华为任正非谈管理、接班人、上市和企业文化 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6月16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面对国内媒体有问必答,就华为的管理、接班人、上市、人才和企业文化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以下为采访实录: 提问1:几年前来华为专访费敏,第一句话是华为不差钱、华为不上市,第二句华为不宣传。从企业总量来看这是是不对称的,所以华为在外界来看很神秘。最近投放一些广告,立意是向李小文院士学习,代表了公司什么意图? 任正非:大家都说要揭开神秘面纱,其实揭开后一看有什么呢?满脸都是皱纹。华为也不是不想宣传,虽然我们有450亿美元销售收入,但过去却只有350个客户群,如果定向宣传成效会大得多。 如何对客户定向宣传呢?当利比亚战争发生时,我们没有撤退,当地员工自己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政府,留在了的黎波里;一派反政府就去了班加西,各自维护各自地区的网络。中间交火的地区的网络,就由华为的员工维护。我们不怕牺牲,用实践说明了我们对客户的责任。维护网络的安全稳定,是我们的最大社会责任。当日本3.11地震海啸发生时,福岛核泄漏,我们员工背起背包,和难民反方向行动,走向海啸现场、核辐射现场、地震现场,去抢修通信设备。当智利九级地震发生时,我们有三个员工困在中心区域,当恢复通信后,他们打来电话,接电话的基层主管也是傻的,说地震中心区有一个微波坏了,要去抢修。这三个员工傻乎乎地背着背包,就往九级地震中心区去抢修微波。逆避险的方向,去履行自己的责任。对客户,华为已经做了全世界最好的广告。因此,在信息安全被炒作得一片火光中,客户还是信任我们,现在华为还在增长。 提问2:你也经常讲华为管理问题上的不足,但媒体心目中,管理还是华为的法宝,支撑华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您认为华为管理不如西方的地方,以及华为管理的特色是什么?或者说,您认为华为管理的优劣势是什么?

任正非管理日志读书心得

任正非管理日志读书心得 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为华为2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以下是聘才XX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任正非管理日志读书心得 在中国我最佩服两个人和企业 联想柳传志 华为任正非 一个是接班人安排得非常的稳妥---讲究折腾是经验人才的标准 一个是军人用毛泽东思想把目标定位在全球----让欧美企业胆战心惊的优秀企业 在《任正非管理日志》中,有一些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实战理念 以下就本书一些段、句进行学习 人: 1:"愿景"就是企业的宗旨,也可以说是企业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愿景的设置要合理,既不能太不切实际,又不能目标过低,前者会导致员工缺乏实现目标的信心,后者则达不到振奋士气、鼓舞斗志的目的。在某些时候,远大的目标更容易让员工产生荣耀感,从而更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斗志。 愿景的表达要简单、具体,要尽可能让员工充分理解企

业愿景,如果表达过于模糊,容易导致员工产生厌烦甚至是抵触的情绪。任正非给华为人定下了一个比较适中的目标,激励员工奋斗。华为的经验说明,无论企业规模多小,也一定要有崇高而远大的目标,只有不仅仅为钱奋斗的企业,才能让员工一直充满斗志。 2:理想要远大,行动要具体,任何远大而崇高的目标都是由点滴行动来实现的。做企业首先要抬头看路——看清楚方向,看得长远一些;同时,又要低头看脚下,踏踏实实做事情,一点点积累财富,一点点实现梦想。 3:要关心时事,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提高自己的觉悟。但不要卷入任何政治旋涡,指点江山。公司不支持您,也不会保护您。公司坚持员工必须跟着社会潮流走。要承认只有GCD才能领导中国,否则就会陷入无政府主义。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没有稳定,没有强有力的领导,陷入无政府主义状态是不可想象的。 4:时刻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这不单单是商人角色的需要,更是一个企业、一个人的生存技巧和处世原则。 5:千万不要忽视员工的个人利益,不要过分要求员工舍弃小家(自己的利益),只为大家(公司利益),只有兼顾了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员工才会对公司有更多的认同感,有更充足的干劲。 6:创业阶段,精神鼓励是必需的,树立一个典型的学

任正非的用人之道

任正非的用人之道:三刀砍出华为的狼性 理财要闻腾讯财经[微博]2016-08-19 10:32 我要分享 5 提到华为的团队合作,很多人都会用狼来形容华为团队协作的精神。“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团队合作是华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华为的团队奋斗精神是如何打造的? 要知道,华为员工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都是聪明人,如何让一群聪明人围绕既定目标,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协作,而不是相互猜忌,相互计较,相互拉扯,这需要头狼(任正非)有卓越的领导能力。这其中有什么秘诀?根据笔者在华为工作期间的观察和亲身体会,结合任正非的内部讲话,笔者总结认为所谓的华为狼性团队合作文化,是任正非用大刀“砍”出来,是通过一套简单的规则约束出来的。 一砍:砍掉高层的手和脚 任正非强调高级干部要砍掉他们的手和脚,只留下脑袋用来仰望星空、洞察市场、规划战略、运筹帷幄。高层干部不能习惯性地扎到事务性的工作中去,关键是要指挥好团队作战,而不是自己卷着袖子和裤脚,下地埋头干活。 任正非要砍掉他们的手和脚,就是要他们头脑勤快,而不要用手脚的勤快掩盖思想上懒惰。高层干部就是确保公司做正确的事情,要保证进攻的方向是对的,要确保进攻的节奏是稳妥的,要协调好作战的资源是最优的。笔者走访国内一些企业,发现总经理做总监的事,总监在做经理的事,经理在做员工的事,员工在谈论国家大事。 二砍:砍掉中层的屁股 华为公司中层干部承上启下,至关重要。任正非曾经大声疾呼,华为公司要强大,必须要强腰壮腿,中层就是“腰”,基层就是腿,腰是中枢。砍掉中层干部的屁股,在华为有三层含义:

首先,砍掉中层干部屁股就是要打破部门本位主义,不能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中层干部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只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开展工作。坚决反对不考虑全局利益的局部优化,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持工作。 其次,砍掉中层干部屁股,就是要走出办公室,下现场和市场,实行走动管理,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中层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里面打打电话,听听汇报,看看“奏折”,而要将指挥所建在听得见炮声的地方,要亲赴一线指挥作战。任正非本人也经常下一线体察民情,巡回督战。据说,任正非曾经给华为某些干部送皮鞋,不满某些华为干部不愿下现场和一线,讥笑他们吝惜自己的皮鞋,于是就送皮鞋给他们,年底评价这些干部的依据就是看谁的鞋底磨得快(这招够狠)。 最后,砍掉中层干部屁股,就是要让干部的眼睛盯着客户和市场,屁股对着老板,而不是眼睛盯着老板,揣摩“圣意”,屁股对着客户,不理不睬。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相应客户需求。凡是屁股对着客户的干部,要坚决砍掉他的屁股,让他下台。 三砍:砍掉基层员工脑袋 华为公司的员工都是高级秀才,如何把这些清高的“秀才”改造成能征善战的“兵”。任正非可是煞费苦心,在各种场合强调要服从组织纪律,建设流程化组织,建立业务规则。基层员工,不管你是硕士,还是博士,必须遵守公司的流程制度和规则。他在致新员工的一封信中明确指出,华为反对基层员工下车伊始“哇啦哇啦”,不了解情况,就给公司写个万言书,对公司发展激昂陈词,指点江山。基层员工必须按照流程要求,把事情简单高效做正确,不需要自作主张,随性发挥,因此要砍掉他们的脑袋。 华为公司的高层干部要有决断力,中层要有理解力,基层要有执行力,唯有坚定不移地砍掉各自多余的脑和手脚,减少冲突,各谋其位,各司其职,才能形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狼性团队。

华为企业文化精髓

华为企业文化精髓 华为是怎么把15万知识分子变成“土匪”,又把“土匪”变成能打仗的兵的?华为是如何建成了自己“警惕与自我批判”的深厚企业文化的?华为从不讲“创新”和“变革”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到创新和变革的?华为向共产党学了什么又向西方学 了什么? 一、组织黑洞:山头,腐败,惰怠 生理学家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是带着病毒来到这个世界。马克思说“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大踏步地向坟墓迈进”。一个组织又何尝不是如此?政治组织、社 会组织、企业概莫如此。当它生机勃勃的诞生之时,腐蚀、侵蚀这个组织的各种病症也都相伴而发生了。 组织的病症源于人,源于人性。西方组织管理学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懒惰的,贪婪的,正因为单个的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私、贪婪、惰怠,所以,当这些携带着同样病毒的一群人,构成一个组织的时候,也同样就构成了对组织从发生、发展到终结的全部生命过程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疲劳。一个人保持阶段性的活力、激情是容易做到的,一个组织保持两年、三年、五年的活力也是相对容易的。但是,持久地保持激情与活力,大概是组织领袖们所随时面临的难题。 员工疲劳症。 一个新员工刚进到公司,开始是积极、向上的,八点上班他七点半就到,晚上下班以后还照样在办公室加班,但当一个新士兵变成一个“兵痞”,他就缺乏活力与激情了。当一匹马从战马变成懒马,变成病马的时候,这个马群一定会出现类似于传染病一般的普遍惰怠与散漫,普遍的不想作为。 比员工疲劳症更可怕的是领袖疲劳症,也就是管理者的疲劳症。领袖是一帮什么人?是一帮永远富于妄想症的冒险家,中国社会最缺乏的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第一是冒险精神,第二是永不懈怠的持续的冒险精神,也就是说领袖必须像永动机一般的思考和行动。所以,组织的领袖是否能够保持持续的

任正非个人故事

2014年7月21日,华为技术公布其上半年经营业绩,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受益于全 球LTE网络投资增长,华为进一步确定了在移动宽带业务领域的领导者地位,同时软件和服务的快速增长促使运营 商网络业务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企业业务拓展初见成效,增长提速;智能手机P7在全球70多个国家上市。华为技 术一直致力成为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领域的行业领导者,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个人履历 1944年10月25日,生于贵州省安顺地区镇宁县,居七兄妹之长。 1963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就业于建筑工程单位。 1974年为建设从法国引进的辽阳化纤总厂,应征入伍加入承担这项工程建设任务的基建工程兵,历任技术员、工 程师、副所长(技术副团级),无军衔。 1978年,以军队科技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 1983年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而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工作不顺利,转而在1987年集 资21000元人民币(2500美元)创立华为公司, 1988年,任正非以2万元注册资本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营电信设备。 1994年,参加亚太地区国际通讯展,获极大成功。 1996年,大规模与内地厂家合作,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个人财产估计为5亿美元。2003年荣膺网民评选的"2003年中国IT十大上升人物"。 2010年,任正非一手打造的华为成为全球最赚钱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这一成绩将爱立信这样的传统欧洲巨头甩在 了后面。华为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家为新兴市场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廉价设备的企业,即便在爱立信的家门口和代表 最前沿应用的LTE领域,华为也成为赢家。爱立信等老牌公司的没落似乎已经在所难免,不出意外,今年华为可能 会进一步成为全球销售额最大的电信设备商。对于这样一家市值可能达到几千亿元的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的财 富也逐渐浮出水面。 尽管之前善于制造神秘的任正非给外界制造了不少烟幕弹,不过随着新一代领导团队逐渐浮出水面,任氏家族在 公司的权力谱系(进而可能是财富状况)也渐露峥嵘——目前任正非的子女和亲戚中至少还

任正非的七大管理能力

作者:大卫?德克莱默和田涛 中国有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确,任正非制定了最为有效的战略,让华为成长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企业,这证明了他的巨大影响力和远见卓识。在本文里,大卫?德克莱默和田涛探讨了帮助华为取得巨大成功的七大领导力启示。 中欧关系源远流长。自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中欧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商业举措,将双边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该战略包括了一系列外交举措以及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欧洲投资并收购当地企业,其中有一家企业在欧洲尤为活跃,它就是中国电信巨头华为。 早在2012年,这家跨国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就超过了爱立信,成为全球领导者,但该公司在欧洲商业圈却鲜为人知,这听起来也许有些难以置信。事实上,华为2014年和2015年在欧洲市场非常活跃,与多家欧洲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聚焦安全领域的云存储和手机应用等。该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甚至视欧洲为公司的第二个本土市场。 华为于1987年成立于中国经济特区深圳。在成立之初,华为,作为一家私营企业,不得不与当时垄断市场的国有企业竞争。但是,华为奋斗拼搏的精神让华为成功抵御了各种负面影响,成为唯一一家名符其实的全球化中国公司。目前,在91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大陆企业中,华为是唯一一家海外收入超过国内收入的中国企业,其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67%。事实上,公司现在变得越来越强大。2014财年,华为销售收入再创新高,达到2881.97亿人民币(约合465.15亿美元),净利润达到278.66亿人民币(约合44.9亿美元)。 华为这家中国企业巨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取得了骄人成绩,人们不禁要问:华为商业成功背后的哲学和驱动力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因为任正非为华为绘制了成功蓝图。现在华为实行轮值CEO制度,由三位董事会成员轮流担任轮值CEO,每届任期6个月。即便如此,华为创始人对华为发展节奏和方向仍有巨大的影响。根据对华为员工、华为高管以及任正非本人的访谈,笔者总结了华为成功的七大领导力启示(见图1)。 图一:任正非的七大领导力启示 1.以目标为导向,志存高远 毫无疑问,任正非领导力的核心在于他非常清楚华为的目标——成就客户梦想,任正非也确实身体力行,满怀激情地追寻这一梦想,因此,华为也就成为任正非天生的使命。他总是想方设法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一个个故事,不断向员工传递一个理念:华为员工应致力于实现公司使命,即提供通信技术实现联接。 要成就客户梦想,就需要提供最好的服务,这也是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华为成立之初,华为产品不如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一点任正非心知肚明。因此,他另辟蹊径,吸引客户。他认为,只有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吸引客户。例如,由于早期华为的设备经常出问题,华为的技术人员就经常利用晚上客户设备不使用的时间段,去客户的机房里维修设备,并且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华为是24小时随时响应。这种做法跟与西方公司有很大的不同。西

任正非的灰度哲学

任正非的灰度哲学 来源:腾讯科技作者:宗秀倩 内容导读:华为能否比西方更“西方”,同时又拥有独特的东方思维:在斗牛运动和太极拳之间寻求一种灰度的融合,决定了华为的“下半场”。 2011年,任正非曾经在与经营大师稻盛和夫会谈时,当日方演讲者按照PPT有条不紊地演讲结束时,任正非对陪同的华为高管们说,“日本跟不上变化的世界。“当华为副董事长郭平也按照同样的方式讲述之后,任正非苦叹一句:“华为必死无疑……” 任正非的忧虑是什么?《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本书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 在这本书前面附的图片中,是遍布全球的基站,在北极圈,在非洲,在印尼,在冰雪覆盖下的芬兰,一如书中所说,华为25年只做一件事——通信制造。 其中一张图片印象很深刻:2008年,华为供应链物流经理与供应商到印尼加尼曼丹岛考察新项目,当地路况较差,考察图中车子陷入泥泞,这些华为人躺在车子底下修车,身上裹满了泥浆……这是华为人以客户为中心,艰苦奋斗的缩影。打开书随手翻一页,就会看到“自我批判”、“危机”、“变革”这样的字眼,而到书的最后,出现的最多的是“灰度”、“哲学”……看罢全书,发现,任正非的思想以及由此而做的战略是“具体而又历史的统一着”。 “视野、意志和品格”,任正非送给年轻人的三个词,何尝不是任正非自己身心历练多年的写照。 后任正非时代,华为何去何从?“不要总想着做第一,第二、第三,不要抢登山头,不要有赌博心理,喜马拉雅山顶寒冷的很,不容易活下来,华为的最低和最高战略都是如何活下来,你活的比别人长久,你就是成功者。“任正非说。 试着采撷本书中部分精彩观点,看是否是否一如你眼中的华为。 反对短期经济魔术 任正非在全球IT 企业普遍“常识迷失”的大背景下,拣起了“以客户为中心”这个老掉牙的真理,并长期视为圭臬。从美欧到中国,无数的高科技企业在资本力量和创始人快速致富的贪婪风气的推动下,纷纷搅入资本市场,并被资本意志所控制。华为却能以10年为目标来规划“面向客户”的未来。 2010年12月,任正非曾给到华为取经的欧洲某大型电信企业的高管们上课,授课的题目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他说:“这就是华为超越竞争对手的全部秘密,这就是华为由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三个根本保障’。”“我们提出的‘三个根本保障’并非先知先觉,而是对公司以往发展实践的总结。这三个方面,也是个铁三角,有内在联系,而且相互支撑。以客户为中心是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方向;艰苦奋斗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手段和途径;以奋斗者为本是驱动长期坚持艰苦

马化腾谈管理

7月9日上午消息,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今日向合作伙伴发出公开信,从需求度、速度、灵活度等七个维度解释互联网产品创新。 “在腾讯内部的产品开发和运营过程中,有一个词一直被反复提及,那就是“灰度”。任正非曾经写过《管理的灰度》,他所提倡的灰度,主要是内部管理上的妥协和宽容。”马化腾说,怎样找到最恰当的灰度,既能保持企业的正常有效运转,又让创新有一个灵活的环境;既让创新不被扼杀,又不会走进死胡同,是互联网企业最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马化腾从生态的角度观察思考,把14年来腾讯的内在转变和经验得失总结为创造生物型组织的“灰度法则”,这个法则具体包括需求度、速度、灵活度、冗余度、开放协作度、创新度、进化度等7个维度。 以下是公开信中对七维度的详细解释: 需求度:用户需求是产品核心,产品对需求的体现程度,就是企业被生态所需要的程度 大家可能认为说用户有点老生常谈,但我之所以在不同场合都反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最简单的东西恰恰是做起来最难的事情。 产品研发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研发者往往对自己挖空心思创造出来的产品像对孩子一样珍惜、呵护,认为这是他的心血结晶。好的产品是有灵魂的,优美的设计、技术、运营都能体现背后的理念。有时候开发者设计产品时总觉得越厉害越好,但好产品其实不需要所谓特别厉害的设计或者什么,因为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的人就会故意搞一些体现自己厉害,但用户不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腾讯也曾经在这上面走过弯路。现在很受好评的QQ邮箱,以前市场根本不认可,因为对用户来说非常笨重难用。后来,我们只好对它进行回炉再造,从用户的使用习惯、需求去研究,究竟什么样的功能是他们最需要的?在研究过程中,腾讯形成了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这个方法看起来有些笨,但很管用。 我想强调的是,在研究用户需求上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想当然地猜测用户习惯。比如有些自认为定位于低端用户的产品,想都不想就滥

华为辉煌的背后,任正非高明的财务管理思想

2016-03-03袁国辉大成方略纳税人俱乐部大成方略纳税人俱乐部 华为的财务管理独到、深刻、细致,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任正非先生对财务工作的期许很高,他在华为内部会议上多次就财务工作发表意见。任总的意见高屋建瓴,总能说到紧要之处。更难得的是任总如此说了,华为真这么做了,管理上言行一致大概只有华为如是。下面让我们一起梳理下任总对华为财务人说过的那些话。 1“IFS是公司层面的变革,不是财经体系的变革。如果对变革不适应,应该先削足适履。” 任总发现财务成了华为发展的障碍后,他主动给IBM的CEO彭明盛写信,希望IBM帮助华为完善财务管理。不久,IBM精锐的财务咨询顾问团队进驻华为,启动了IFS(集成财务转型)项目。华为IFS变革的过程并不轻松,因为触动的面大,很多体系和部门对此有不满与抵触。阻力层层之下,任总站出来力挺变革。几年后华为因此项变革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2“全球统一的会计核算和审计监控是长江的两道堤坝,只有这两道堤坝足够坚固,财经管理职能才能从容有效的开展。” 这是任总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审计监控三者关系的描述。这一描述准确而形象,对所有企业集团财经体系建设都可适用,甚至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公司财务管理是否规范的标准之一。 目前华为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和账务集中管理。财务人员与账务处理实现了跨区域、跨国度的集中。这种集中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财务工作的独立性。账务集中处理至少有以下优越性:①有利于总部的监管,②有利于节省成本,③有利于细化财务分工、标准化作业,④有利于实现绩效考核公平。 会计、业务、内审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会计核算是对业务的监督,内部审计是对会计核算的监督。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数据,这些数据是进行财务管理的基石,只有会计核算与内部审计做实了,财务数据才是可信赖的,财务管理才能有效开展,并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一句话总结,业务制造数据,会计核算数据,审计监督数据,财务使用数据。 3“审计是司法部队,关注‘点’的问题;财务监控关注‘线’的问题,与业务一同端到端地管理;道德遵从委员会,关注‘面’的问题,持续建立良好的道德遵从环境,是建立一个‘场’的监管。” 财务是线上的监督,审计是对财务的再监督。因为成本收益原则,内审只能抽查,做点上的监督。正是因为审计监督不可能做到全覆盖,所以需要人的自律、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华为的道德遵从委员会如同在为公司构建一个气场,在这个场中人人是监督者,人人是被监督者,既有自律,又有他律。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笔记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社科、人文知识 1.历史的价值在于它能展示真实的世界,能揭示因果规律,尤其是人性方面。但历史不 可避免的带有其时代的特殊性、局限性,在归纳总结规律时,要剔除特殊性提炼共性并不断地对其内容充实、发展,赋予新时代的内涵。 2.许多专业领域里的知识来源于普遍性规律的具体化——如安全边际思想,可以广泛运用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3.保持谦逊才是智慧的体现: (1)既可以得人心又可以得知识。想法有力,表达温和,是最佳组合。 (2)傲慢自大的坏处不仅在于使自己孤立,还让自己对未来失去了敬畏。没有敬畏就没有对困难的充分准备,一次大的意外就足以伤筋动骨。 4.贪婪不是错,某种意义上甚至是人类进步的根源。但贪婪一旦与自私与愚蠢拥抱,就会大错特错了。愚昧是犯错的根源,是大众情绪容易在亢奋和低迷间徘徊的主因。愚昧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思维混乱。 5.有智慧的人永远是稀罕的——聪明还是愚昧取决于知识的多少,取决于是否勤奋学习和实践。由于负面的人性(懒惰、安逸等)及背景基础等原因,注定只有少部分人能通过勤奋努力掌握更多真理知识(就算人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但知识的内涵随世界发展不断充实,相对难度始终不变),达到相对智慧,从而站在人类等级的巅峰。各行各业有史以来都只有少部分人能成为赢家的历史就是证明。而且人性不变,只有少数人站在巅峰的事实就不会变;大众的情绪总是在亢奋与低迷间徘徊的状况就不会变;难度较高知识的价值就不会变;相对愚昧也不会变;一些由人性推导出的规律就不会变。如: (1)市场经常是无效的。 (2)历史总会重演,但从来不简单重演。大众知识的绝对程度无疑时刻都在进步,所以大的错误不会频繁发生;但随着事物的发展,已知的总是没有未知多,所以12年左右(据统计)总会来一次危机。 (3)赢家永远是少数。 6.被广知的、简单的知识是没有价值或价值随时间递减的——物以稀为贵。因为:从供给角度,供给稀少需求旺盛,就能卖高价;从需求角度,供给多需求少,需求者才能捡便宜。只有知道的人少、有难度才意味着稀少,才有价值。 7.由于负面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商业总是会多少带有欺骗的性质。专业、复杂尤其是滋生欺诈的最好温床。不要轻易相信那些金融商家(其实可以泛指整个商业领域),具备品德的、能真正为你赚钱的永远只是极少数。因此,必须时刻抱有怀疑的态度,凡事都要躬身亲行、独立思考,用否定之否定的方法去检验。哪怕你要参考他人的意见,你也得对所问有所了解后方能正确提问。记住:信任,并加以确认。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可以对你要了解的人、事在谷歌里搜---注意罚款、投诉、法律诉讼、停职等词汇。越是极端的话、太好听的话往往虚假。

《任正非谈管理》读后感

华为的冬天也许就是我们的冬天—— 读《任正非谈管理》有感 《任正非谈管理》这本书在假期中断断续续读完,通过这本书原本对任正非一无所知的我,对他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他创办华为,建设华为,管理华为有了一些了解。可能因为自身并非在企业中工作,虽然有不少内容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在读完后,并且看了一些其它关于任正非的书籍和资料后,我有了一些感悟,也给了我许多思考。虽然身处的位置环境不同,但是在市场化的背景下,也许他曾经面临的问题也将是我随后将要面对的吧。其中书里面的第九章“为过冬准备好棉袄——任正非论危机意识与过冬策略”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并且结合自身工作我有了许多曾经未曾思考的想法。 因为本身也是在高校中工作,我并没为学校的生存想过什么,只是认为我们就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单位,不会有被淘汰的危机感。但是在读完这本书后经过思考后,我意识到在当今激烈的教育竞争下,有这样的思想是完全不对的。不进行改革,不进行变化,我们也会有冬天,甚至我们已经在经历严冬。学校没有资源,没有粮食,我们同样将没有饭吃,没有活干,自己的生存也存在危机。 冬天意味着什么,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一年为下一年作物准备肥料和种子,只有这样才能明年有好的收成,这样才不会来年饿肚子,只有得到了最基本的温饱才能继续干活,简而言之,就是生存;对于动物来说,冬天想要吃到新鲜的食物是不可能的了,那就要早一点准备过冬的食物了,要不然就面临的不是挨饿了,而是生命就要结束了,也是为了生存,对于一个企业,冬天意味着什么呢?也是生存。

当招生形势好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去考虑生存,因为我们就像是农民丰收了,在适当的季节种下种子在肥沃的土地上就会有果实。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教育的竞争也是非常厉害的,无论是各高校间的,还是社会的培训机构,各种各样战斗总是在我们边上。我们也会有遇见难关的时候,也有可能挨不过去,那就只能关门了。我们学院不仅仅要面对的不少应届的学生就学需求,还有不少社会人员的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等。其实很明显,纵观这些年来应届考我校的成教学生已经大幅萎缩,专业数量从前几年的三十几个已经萎缩到二十几个,而且有许多专业的学生都已经是大不如前。这时看到这本书后,我思考着,我想凡是要在同行业中要生存下来,任正非提出的几点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也可以去从这些角度去分析我们的行业。我们如果要度过冬天也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好自身资源,成本要低,质量要高。在成本方面,我们的资源很多都是可以依靠于自身已有的条件。如场地、设备、师资。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点,更要把这样的优秀资源拓展开并且利用好。我们在教育资源上的投入相对社会上的一些教育机构来说成本非常低,但是却十分优质。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们已经有了非常雄厚的江山,就不能把它给浪费,而能不能守住这块蛋糕,能不能把这个蛋糕分好,就要看我们的管理能力了。所以把现有的教育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分配好是我们生存下来首要理清的基础。 质量方面,个人认为,这是我们学校体现特色展现自身的最好平台。因为我们学校有自身专业的特色特长,且在许多方面是独一无二的。这些独特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不能浪费,要加力打造好,而提升质量是体现这些资源效用的最好方式,所以以后我们的质量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能轻视了,虽然现在我们的质量方面在努力,但是没有质的突破,只是小打小闹而已,要想有所突破,我们

任正非个人资料

任正非个人资料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任正非个人资料 任正非出生于1944 年10 月25 日,父母是乡村中学教师,中、小学就读于贵州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县城,1963 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 ,毕业后就业于建筑工程单位。1974 年为建设从法国引进的辽阳化纤总厂,应征入伍加入承担这项工程建设任务的基建工程兵,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技术副团级),无军衔。在此期间,因作出重大贡献,1978 年出席过全国科学大会,1982 年出席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3 年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而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工作不顺利,转而在1987 年集资21000 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1988 年任华为公司总裁,至今。 家庭情况

父亲:任摩逊(中学教师,后任校长,在1985年国家吸收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入党时入了党。) 母亲:程远昭(中学教师,2001年1月8日,母亲因车祸罹难。) 配偶:孟军(前妻,原四川省副省长孟东波之女) 子女:孟晚舟(女儿)、任平(儿子) 姓名:任正非别名:任正非职业:华为创始人、总裁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身高:173cm体重:暂无星座:天蝎座血型:暂无出生地:贵州省镇宁县出生日期:1944年10月25日毕业院校: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 人物经历 任正非出生于1944年10月25日,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人,父母是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的乡村中学教师,中、小学就读于贵州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县城,少年时代的任正非十分调皮捣蛋,学习成绩非常一般,更说详细一点就是

成绩奇差无比;后来任正非的父亲当上了镇宁县中学的校长,凭着这种关系才是于1963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就业于建筑工程单位。 1974年为建设从法国引进的辽阳石油化纤总厂(现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应征入伍加入承担这项工程建设任务的基建工程兵,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技术副团级),无军衔。 1978年因作出重大贡献出席过全国科学大会。 1980年前后,由于中国大规模裁减军队,在军中任职通讯研究所副所长的任正非被安排进入于深圳南油集团,但遭遇企业连年亏损,以及夫妻离异。 1987年,因工作不顺利,转而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 1988年,时年43岁的任正非以21000元人民币到深圳创办华为。华为最初依靠任正非在军队的关系专门代理生产多家解放军驻香港企业的小型交换机,后制造万门交换机成功,又在任正

任正非的100句经典智慧管理语录

华为是一家真正有主研发能力的公司,是一家真正走出与发达国家最强悍的对手竞争的公司,是一家真正改变电信格局的公司,是一家真正能够绝地崛起的公司。是一家真正中国杰出的代表。 任正非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经历过失败,有非常好的行业感觉,成熟的人格,非常棒的管理思想,娴熟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待对手面前毫不留情。悟透利益与发展的公司。 任正非,把军事作战的思想应用到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思想。经历27年的发展,形成了在战略规划、市场开拓,组织建设、干部管理,员工激励,利益分配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智慧。 1、什么是华为的英雄,是谁推动了华为的前进。不是一二个企业家创造了历史,而是70%以上的优秀员工,互动着推动了华为的前进,他们就是真正的英雄。 2、人是有差距的……要承认差距存在、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要有满足感:不要不断地攀比;你们没有对自己付出的努力有一种满足感:就会不断地折磨自己、和痛苦着。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这不是宿命,宿命是人知道差距后……而不努力去改变…… 3、我们会不断地改善物质条件,但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可忘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永远强调在思想上上艰苦奋斗。思想上艰苦奋斗与思想上艰苦奋斗的不同点在于:思想上艰苦奋斗是勤于动脑,身体上艰苦奋斗只是手脚勤快。我们要提拔重用那些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又能产生效益的干部。我们要劝退那些不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又不能创造效益的人,除非他们迅速转变。 4、我44岁的时候,在经营中被骗了200万,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曾求留任遭拒绝,还背负200万债。妻子又和我离了婚,我带着老爹老娘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创立华为公司。我不觉得跌倒可怕,可怕的是再也站不起来。 5、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6、管理是世界企业永恒的话题,也是永恒的难题,华为在第二次创业中更加不可回避。华为取得既往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技术,人才,资本,更有管理与服务。没有合理的成长速度,就会落后于竞争对手,最终将导致公司的死亡。那么,怎样才能使发展速度更快?只有靠管理,靠服务。没有管理就形不成力量,没有服务就失去力量。 7、“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是指进攻自己,逼自己改进,从而产生更大优势。当我们发起攻击的时候,我们发觉这个地方很难攻,久攻不下去,可以把队伍调整到能攻得下的地方去,我只需要占领世界的一部分,不要占领全世界。只有实现战略上的舍弃,才能战胜一切。

华为灰度管理之道(科明学习版)

华为灰度管理之道(科明学 习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华为灰度管理之道(科明学习版) ——最值得科明借鉴的深刻思想 “真正的华为管理之道:灰色制度下的管理逻 辑” O (科明未来的高层必读) 各位科明人:您好! 华为灰度哲学,是华为最精华的管理哲学。也是华为成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够掌握灰度是灰度管理者梦寐以求的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探讨通过《华为灰度管理之道》一起探讨“华为灰度”管理思想。作为一个学习者,一个以一个初学者的心态,以谦虚的心态,清空自己,潜心研读,“慎思、明辨”,然后“笃行”。这是一个理性有效的学习过程。在科明高层管理干部中,必然一起学习、探讨,并实践。考核题目中,会设立“实践案例”。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谢谢! 科明人力资源委员会 成长任正非曾经说过:“在变革中,任何黑的、口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

人心的,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度)的观点,在黑口之间(寻求平衡)。” 灰度哲学符合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而,从联系的观点看,灰度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也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结果)。 任正非说:“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因素,在一段时间内的(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 (和谐)的(结果)叫灰度。”另一方面,从(发展)和(变化)的视角看,灰度是事物未来的(预期)目标和(执行)过程。就目标而言,“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 (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就过程而言,“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并不是一条(直线),也许是不断左右摇摆的(曲线),在某些时段中来说,还会画一个 (圈),但是我们离得(远)一些,或(粗)一些看,它的方向仍是紧紧地指着(前方)。” 均衡: 进一步讲,(均衡)是灰度哲学的最高表现形态。 “均衡一一(失衡)一一(再均衡)……”是企业发展的循环往复(工程)和(趋势)。 均衡:是为了避免组织体系的(崩溃); 打破均衡:又是为了防止组织“静悄悄地(死去)”。有时表现得 (激进),目的在于打破均衡;有时表现得(稳健),目的在于推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