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摘要:海洋环境中的石油污染源包括自然和人为2种类型,人为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石油由于物质组成、化学结构和分子量的差异对海洋生物造成的毒害也不尽相同。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对石油污染的耐受力也显示出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底栖生物的耐受力最强,一些植物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鱼类和浮游动物对这种毒害较为敏感,但部分污染区渔场出现反常现象令人迷惑。同时,石油污染影响了大阻碍了海水中盐颗粒向大气中飞溅和海水对

大气中O

2和CO

2

气体的吸收,从而严重影响到海一气相互作用的每一个过程和海

洋生物的繁衍生息。

关键词:石油;污染;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系统

石油及其产品的广泛使用,导致大量石油进入环境,就水环境而言,由于海上石油开采和海上漏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因此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海洋环境中石油可分为2种来源:一是自然源;一是人为源。自然源主要是由于海洋中含油地层被抬升,导致石油渗出覆盖层造成海洋污染;人为源不仅包括海上石油开采、海上石油运输事故的漏油事故造成的污染还包括城市和工业产生的污水及海洋倾倒造成的污染。如果排放源离海岸较远,那么海洋泄漏的石油可能存在着很多生物和化学降解或物理去除途径,大多数有毒组分在到达海岸之前可能已经被完全分解,一般不会对海岸附近的生物产生显著的危害 [1]。近岸发生的石油污染通常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石油通常还未经风蚀去除有毒污染物,就已经被冲刷到海滨了。潮问带和底栖生物迁移能力较差,摄入毒性物质后会引发大面积死亡现象。一些迁徙生物如鱼类,能够逃离石油泄漏点,但是仅靠这一点防御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会对近岸水域的娱乐休闲海滩景观造成破坏。这样的石油污染会给海洋生物造成怎样的影响?首先需要对石油的性质有个大致了解。石油污染包括原油和提炼后的成品油。天然原油是由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有机分子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世界上不同地方的石油其组成可能会不大相同,这主要取决于油龄、油的形成条件等。通过一系列稳

定的升温过程加热原油并不断收集更高沸点的馏出物,可以将石油中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分离,这就是成品油提炼的基本工艺。在水污染方面必须注意原油和精炼油中不同组分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积累性方面的巨大差异。

1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1.1 窒息效应和毒性效应

石油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可分为以下2类[2]:第一类是石油对生物的涂敷或窒息效应。分子量较高的非水溶性焦油类物质能涂敷海鸟的羽毛,覆盖在螃蟹、牡蛎、藤壶等潮问带生物表面。有少量生物如管虫、藤壶受到的影响较小,然而水鸟等生物所受到的影响简直是灾难性的。因为它们绝大部分时问生活在海面上、飞行能力较差、受到干扰时会潜水,而不是飞走。鉴于此,这些鸟类不可能从浮油中逃脱,相反,每次潜水后又回到含有浮油的水面。当石油被这些鸟类的羽毛和绒毛吸收时,羽毛就会缠结成团,原先提供浮力和隔热的羽毛空隙就会吸满海水和石油,它们一部分会因为丧失浮力而淹死,还有一部分会因为其羽毛不够保暖而无法保持适合的体温,最终冻死。油涂敷过的海鸟会用嘴整理羽毛,这个过程会吞下50%的附着在羽毛上的石油[3],摄入的油类会最终导致鸟类的死亡。原油中含有大量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黏度,因此原油泄漏的最大危害是高分子化合物的窒息效应。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可以导致上万只鸟甚至几十万只鸟的死亡。例如1967年英国海岸线上发生的托雷卡尼翁号油轮事件共导致4~10万只海鸟的死亡(其中大多数是海雀),1955年在易北河河口地区发生的Gerd Maesk号油轮触礁事件杀死了大约25~50万只海鸟(Nelson—Smith 1972)。而1989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的埃克森瓦尔笛兹号油轮触礁事故估计一共杀死了25万只海鸟和150只秃头鹰[4]。世界各地的刀嘴鸟和秋沙鸭的数量也在日趋减少,其首要原因也是石油污染[5]。第二类是指当生物体内脂肪或体液中油与其他碳氢化合物的摄入量达到一定浓度时,生物体内的代谢机制就会被破坏。就第二种毒性效应而言,通常认为毒性大小依次为轻质燃料油>重质燃料油>原油[6]。很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

RICE等[7]试验了Cook Inlet原油和2号燃料油(类似于我国0号柴油)对39种海洋生物的毒性,发现2号燃料油对海洋鱼类、甲壳类、贝类和棘皮类的毒性均大于原油。ANDERSON等[8]和TATEM等[9]将仔虾曝于3种油类溶液中,发现

这些油类的毒性大小顺序为:2号燃料油>4号燃料油>原油,即:轻质燃料油>重质燃料油>原油。吴彰宽等[10]的试验结果表明,油类对中国对虾仔虾的毒性大小顺序为:汽油和煤油>轻柴油>原油。碳氢化合物的毒性与分子尺寸具有密切联系,由于高分子量化合物通常不溶于水,水生生物摄入油引起的毒性影响一般是由低分子量的烷烃(C。~C )和低分子量的芳烃造成的[11]。

通过研究各种石油水溶性馏分的浓度,NRC[11]总结得出分子量大于烷基萘的大分子化合物的毒性效应较小,基本可以忽略。因此低分子量芳烃,如苯和甲苯,通常是研究油类摄入毒性效应的重要化学物质。毒性化合物与细胞内壁的脂肪层相结合,从而改变细胞活性,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停止[3]。蛋白质和酶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芳香族化合物的这种毒性影响比其他碳氢化合物更大。真鲷幼体在0号柴油暴油9 d的实验中,幼体在抵抗由于外源污染物引起的内源代谢活性氧自由基时,SOD酶的生物合成量同时增加,产生诱导催化O ·生成H O 和O ·Cat 酶的活性升高不明显,可能说明Cat的合成量已饱和,不足以将H O 这类的活性氧予以清除。当延长暴污时间(15 d),Cat酶略有下降,即轻度中毒反应[12]。石油污染能升高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其浓度阀值是0.05 mg/L[13]。根据前面的论述,可以略知各类石油的相关毒性。汽油、柴油等精炼石油中碳氢化合物的分子量一般较低,因此窒息或涂敷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由于精炼油中低分子碳氢化合物的含量比原油高,所以在海洋生物摄入量相等的情况下,精炼油比原油的毒性效应更为显著。

1.2 致死效应和亚致死效应

油类物质的浓度达到多大时会对生物产生毒性影响呢?显然这主要取决于石油的类型和相关的碳氢化合物以及所涉及的生物种类。成鱼一般受油污染的影响较小,因为他们的体内,如嘴和腮室表面覆盖着一层浆状黏液,从而可以防止油浸润。原油浓度达到(100~500)×10 和(1~50)×10 时,分别会对长须鲸和长须鲸幼鲸产生毒性影响[14]。0号柴油的分散液对斑节对虾(Penaeus In~nodon)、日本对虾(P.japonicus)、刀额对虾(Metapenaeus ensis)3种虾仔和黄鳍鲷( r latus)、黑鲷(S,rnacrocephalus)、前鳞鲻(Mugil opuyseni)和七星鲈(Lateolabraxjaponicus)4种鱼仔的96 h LC 值范围分别为0.17~0.95 mg/L和0.28~3.47 mg/L;20号柴油次之,为1.71~3.02 mg/L和3.16~

8.51 mg/L ;南海原油则最低为2.40~4.09 mg/L和5.9~9.12mg/L。不同油类的毒性差异是由其所含组分差异而造成的,尤其与低分子量烷烃和芳香烃的组成及其绝对含量有密切关系[6]。原油浓度在10×10 mg/L 以下时,通常不会产生毒性影响。但是也有少数几个特例。如煤油浓度达到1×10 mg/L 数量级时,蜗牛(Nassarius obsoletus)对食物的趋化性感知能力下降[14]。油类物质浓度为0.1×10 mg/L 数量级时,微藻的生长会受到抑制[8],苯并芘浓度达0.01×10 mg/L 数量级时,海胆卵的生长发育会受到明显影响[11]。绝大多数海域中油类物质的浓度一般不超过10×10 mg/L,由毒理学研究可知,生物在有毒物质浓度如此低的情况下,通常不会受到显著的毒性影响。但是有些海岸区由于石油开采而带来的油污染、环境压力和破坏等确实严重影响了水生生态系统。例如,受油污染的海岸沉积物中油类物质的含量竞高达1 000×10 mg/L 数量级,有些极其严重地区污染物的干污泥浓度为19%[11]。未污染海洋沉积物中碳氢化合物的天然含量一般不超过250×10 mg/L,深海沉积物中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仅为(1~4) ×10 mg/L 。

2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2.1 对鱼类的影响

2.1.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油类物质具有很强的亲脂性,因此其对生物的神经毒害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柴油曝油后的仔鱼急躁不安,并有狂游、冲撞现象,尤其以高浓度曝油仔鱼的症状最为明显,经过一段时间后,曝油仔鱼游动趋于缓慢,身体失去衡,翻转打旋,抽搐痉挛,逐渐麻痹昏迷致死。仔虾曝油24 h后,活动能力和摄食能力明显下降,此后,身体逐渐失去甲衡,不停地翻转打旋,逐渐昏迷而死亡[6]。油污染地区存活的螃蟹会出现运动器官衰退、挖穴能力降低、逃难反应迟钝、脱皮次数增加、在非交配季节展示交配色泽等异常行为,污染区沉积物中石油烃的浓度超过200×10 mg/kg 时,幼蟹一般熬不过冬季,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中螃蟹挖穴深度没有正常情况时候那么深,幼蟹呆在浅穴中通常会被冻死。螃蟹摄入有机物时,会导致神经器官中毒,这样挖穴就出现了异常[15]。2.1.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鱼鳃是鱼类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而且具有吸收外源污染物质的作用,

作为正常的生理过程,大量的水通过鱼鳃,毒物聚集在鳃中,导致鱼类的窒息死[16]。贾晓平等[17]通过镜检发现,不同浓度组曝油仔鱼的鳃部不同程度的分布着散性油滴,阻碍了仔煎的正常呼。成鱼鳃室表面的粘液虽然能防止油的浸润,但同时也能吸附大量的油类物质在其表面造成鱼的鳃部发炎和呼吸障碍。在油污染的后期很多鱼类虽然能在污染区正常生存,但患烂鳃病的概率很高。这与鱼类鳃室表面的碳氢化合物对覆盖在表面的粘液的溶解作用有很大关系。因为这层黏液对动物的具有重要的环境阻尼,渗透压调节和疾病寄生虫的防护作用[16]。2.1.3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目前的一些研究显示了相抵触的结果,TOMAS和BUDIANTARA[18]报导了在萘(naphthalene)和燃油中暴露后的细须石首鱼血浆中雌二醇和睾酮浓度降低,且这一结果与卵巢组织对激素刺激的应激性降低有关,遂提出一些多环芳烃能干扰目标组织的激素膜受体。然而MELISSA等[19]的研究发现,在萘、β一萘黄酮(3-naphthoflavone)和惹烯(retene)中暴露后的鲫(Carassil~3 auratus)的睾酮生成却得到促进。PACHECO和SAN—TOS[20]的研究表明,暴露在柴油水溶性成分中3 h的欧洲鳗鲡(Anguilla)的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目前的研究尚不能就有机物污染对鱼类生殖过程的影响达成一致[21]。石油烃确能导致鱼类的雌雄比例失调,对幼体有致畸作用,并降低其成活率。

2.2 对海洋植物的影响

植物抵抗油污染的能力是相当惊人的,即使在高度损害的情况下它们的恢复速度要比其他的生物快的多。坦皮港口发生的日本商船漏油事件严重影响了大型藻类的数量,但是在很短时间内大型海藻就出现了增殖[3]。研究表明,0.1—10.0 mg/L。浓度石油烃对旋链角毛藻生长皆表现为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作用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先增加,然后降低。这说明无论是低浓度(如0.1 mg/L ),还是高浓度(如5.0~10.0 mg/L)石油烃对其生长都表现为促进作用。高浓度石油烃污染物(CPH>1.05 mg/L )对裸甲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于中肋骨条藻,石油烃污染物浓度在高于1.96 mg/L。时抑制其生长[23]。但低浓度石油烃污染物则易促进赤潮藻类(裸甲藻、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这并不能说明植物适于在油污染海域牛长,它们的耐受能力可能与它们对石油烃的生物富集能力有关,当超过其耐受能

力的时候,对藻类的牛长仍然是负面的。硅藻((Melosira,noniformis、Grammatophora marina)可以耐受8 mg/L 的燃料油,但是同属于硅藻植物的Oily —lum brightwelli、Coscinodiscus grani和 aetoceros curvisetus都在24 h 内死于含0.08 mg/L 燃料油的海水中[24]。油污染对大型植物的影响至今还不太清楚,大多数观察报告都是通过调查石油泄漏事故得出的,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实验室研究。

2.3 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许多研究已证明,海洋软体双壳类(如牡蛎、贻贝等)从环境中富集石油烃能力要大于鱼类,而其代谢、释放石油烃的能力却远小于鱼类[25]。牡蛎、贻贝能吸收大量的石油在它们的鳃部和肠子内,对油污染有极强的抵抗力,许多细小油珠可被它们吸收而从海面上消失。但是扇贝幼贝在摄食饵料时,几乎无选择地也同时摄食海水中的悬浊油分,进入胃中的油滴破乳后互相结合成大油滴,最终由于充满胃中不能排泄体外而导致幼贝死亡。在受污染的水域,鱼类和甲壳类石油烃含量水平大多在10~20 mg/kg。问,少数超过30 mg/kg,贝类的一般较高,大多在50~100 mg/kg 问。重污染水域中,贝类曾有超过1 000 mg. kg 的记录。鱼类和甲壳类的富集系数一般在n×102范围,而贝类的一般在n×103 ~ n×104范围[26]。但是当海水中油含量达0.01 mg/L 时,就会导致牡蛎组织部分坏死;当煤油浓度为0.001~0.0O4 mg/L 时,纺织螺(Nassarius obsoletus)对食物的趋化能力降低[27]。虽然底栖生物能在油污染巾存活,可是它们将长时间不能食用,因为有机物已经储存在它们的脂肪层,其中有些化合物有很强的抗生物分解、排泄能力,即使将它们在清水中放置6个月,也不能除尽体内的油类物质。2.4 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路鸿燕等[28]的试验显示在低浓度试液中,裸腹蚤大多趋向于光亮一侧,在短期内其跳动未见异常,行为与对照组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在高浓度试液中,大部分裸腹蚤有向液面或杯壁冲撞的行为,趋光性也不明显。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裸腹蚤跳动强度逐渐减弱,最后呈昏迷状态,沉入玻璃杯底部。与徐汉光等[29]的研究对照显示,蒙古裸腹蚤对油的敏感性大于中华哲水蚤。路鸿燕等[28]的实验表明,石油可导致蚤的产前发育期延长,每胎产幼数减少,产幼间隔也稍有延长(有的甚至不能第二次产卵),且产出的幼体一般不能正常生长。

3 反常现象

1989年3月,埃克森瓦尔笛兹号超级油轮撞到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附近的布莱暗礁,造成了原油的泄漏,污染了大面积的海域。导致了大量海鸟的死亡,海鸟尸体的实际数量为3.6万只。大多数海洋哺乳动物如海獭和海豹死亡。但是在研究此次事故对渔场的影响时发现:1990年返回威廉王子湾近岸产卵的细鳞大麻哈成鱼的数量却创了历史记录。路易丝安那海岸线上有2.5万多个油井,同时还有一个大型的渔场,据估计1945—1975年间,共向路易丝安那海岸排放了16万t石油,但是渔场的总产量却一直很高。THOMPSON等[30]曾做过一组对照实验,发现阿拉伯西北海岸线附近油污染沉积物中大红对虾的数量是无污染照地区的3倍多。在对迄今为止最大的漏油事故Ixtoc I号油井爆炸事故对水生生物造成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后几年中油污染地区的小虾的产量与事故发生前基本相同,甚至略高于事故发生前的产量[31]。所有这些现象都不能用石油的一般毒害原理来解释。新近兴起的海洋化学生态的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像陆地生态系统一样,海洋环境中的化学成分调节着许多关键的生态过程。生物对化学信号的感知,深刻地影响到捕食、求偶和交配、种群的形成、栖息地的选择等生态行为[32]。是否由于这些石油烃类在水中的分散、转移对水生生物的化学信号传递造成干扰,使生物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有待进一步研究。

4石油污染对海一气交换的影响[33]。

石油薄膜防碍了盐分交换,不利于把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质向大气中释放。关于石油薄膜对大气和海洋气体交换的影响,英国学者涅里索特作了无氧水的实验室试验,在其水面上放上很薄的柴油薄膜(0.O02mm厚),经过一昼夜,水中吸收的氧达到99%,将柴油薄膜增厚到0.O03mm时,则一昼夜吸收的氧仅有60%。当风吹向变了形的覆盖石油薄膜的海面时,通过海面的气体交换强度将大大增加。

关于二氧化碳的交换:大气中CO

2

的平均浓度相当于100万个空气分子中

有314.5个CO

2分子。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空气中CO

2

浓度呈增长趋势,平均每

年每百万个空气分子中大约增加0.72个CO

2分子。人类活动形成的CO

2

气体,

其中一部分被植物机体的光合作用所吸收;一部分被海洋中藻类吸收,另一部分为陆上植物所吸收,实验表明,石油对海洋的大规模的污染足以破坏海洋与大气

界面上碳酸气在全球尺度上的平衡。如果大气中CO

气体过剩,则有可能形成大

2

气的温室效应,这正是当前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它会导致地球气候迅速变暖和天气反常。

石油薄膜能使海洋上层lOOm厚的水层光照大为削弱,大约减弱10%。更重要的是,由于海洋中的单细胞藻类所制造出来的氧气,占全球大气中全部氧氧的一半,因此,进人海洋中的阳光被削弱10%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更何况当前大小工厂和各种运输工具(汽车、飞机等)对大气中氧气的需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石油污染不仅能通过对海洋上层边界的影响来破坏气体交换,而且某些鱼类幼苗第一次给鱼鳔充气时,就是直接从大气中吸人的,观察表明,一些没有充上气的小鱼,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死亡威胁,或很快死去。覆盖着大面积石油薄膜的海面,可以阻碍小鱼吸取氧气,或者使其吸进石油分子。这样,石油污染破坏了大气和海洋界面上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减少了进人海洋中的光和热,给海面动力过程造成不利的影响。

4 小结

可以看出,石油污染中,成品油对海洋生物的毒害效应要远远大于等量的原油,主要是因为后者所含的毒性低分子化合物较少。油污染对海洋植物的影响相对比较复杂,但不能就个别植物种类的耐受力就推而广之,并且一些植物恢复较快可能与以这些植物为食的生物的减少有关。石油污染对鱼类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对鱼类神经和生殖系统的具体影响机理是怎样的,还需要对鱼类的生理加强研究,不仅对一种还要对多种鱼或鱼群进行研究。底栖生物靠其耐受力在油污染中能够存活,但是大量的石油烃聚集在体内对它们的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还不是很充分。石油烃在这些底栖生物中是怎样转化的,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结合或是游离态?对这些生物的组织造成了怎样的伤害? 还知之甚少。浮游动物具有繁殖快,生活史短的优点,海水毒性试验中比较理想的受试生物。

石油污染物的存在形式为:石油薄膜、焦油团块、乳状和溶液状的石油,这些石油污染物在世界海洋中、海底和海岸长期存在,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若钝,译.世界海洋石油污染的地理分布及其消亡规律的研究[J].海岸工程,2010,14 (1).27—30.

[2]EDWARD A L.水污染导论[M].余刚,张祖麟,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431—474.

[3]NELSON—SMITH A.Oil pollution and marine ecology[M].London:Elek Science.1972:260.

[4]HODGSON B.Alasaka s big spill can the wildemess heal? [J].National Geographic,1990,177 (1):5—43.

[5]刘爱菊,李若钝,译.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J].海岸工程,1995,14(4):61—65.

[6]贾晓平,林钦.南海原油和燃料油对仔虾和仔鱼的急性毒性实验[J].热带海洋,1998,17(1):93—97.

[7]RICE S D,SHORT J N,KARINEN G F,et a1.Comparative oil toxicity and comparative animal sensitivity[M]//Fale and effects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in marine organisms and ecosystem. New Y0rk:Pergamon Press,1974:79—94.

[8]ANDERSON J W,NEFF J M,COX B A,et a1.Characteristics of disperisions an water soluble extracts of crude oil an d refined oil an dtheir toxicity to estuarine crustaceans and fish [J].Mar Biol,1974,27 (1):75—88.

[9]TATEM H E,COX B A,ANDERSON J N,et a1.The toxicity of oil and petroleum hedrocarbons to estuarine crustaceans[J].Est Coastal Mar Sci,1978,6 (3):365—373.

[10]吴漳宽,陈国江.二十三种有害物质对对虾的急性致毒试验[J].海洋科学,1998,22 (4):36—40.

[11]NRC.0ilinthe sea-input,fates,and efects[M].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5:335.

[12]余群,郑微云,翁妍,等.石油污染对真鲷幼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的毒理效应[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8(3):429—434.

[13]沈弘,张勤,徐韧.石油污染对非洲鲫鱼血清蛋白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1997,16(1):1—5.

[14]EPA quality criteria for water[S].Washington:[S.n.],1976:256.

[15]KREBS C T,BURNS K A.1ong—term effects of and oil spill on populations of the salt.marsh crab Uca pugnax[J].Sci,1977,197:484 —487.[16j盂紫强.环境毒理学[Mj.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3:162.

[17]贾晓乎,林钦,蔡文贵,等.原油和燃油对南海重要海水增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产学报,2000,24(1).33— 37.

[18]CASILLAS E,MISITANO D,JOHNSON L L,et a1.Inducibility of spawning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female English sole(Par—ophrys vetulus)from urban and no urban areas of Puget Sound,Washington[J].Mar Environ Res,1991,31(3):99—122.

[19]MELISSA E,GLEN J,VAN DER KRAAK.Stimulatory efects of selected PAHson testosterone production in goldfish and rainbow trout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action[J].Comp Biochem Phys—iol,2001,130 (7):249—258.

[2O]PACHECO M,SANTOS M A.Tissue distribution and tempera—ture—dependence of Anguilla anguilla L.EROD activity followingexposure t o model induce~ and relationship with plasma cortisol,lactate and~ucose levels[J].Environ Int,2001,26(5):149— 155.

[21]郑榕辉,王重刚.多环芳烃肘鱼类生殖机能的影响[J].台湾海峡,2004,5(2):245—251.

[22]王修林,杨茹君,祝陈坚.石油烃污染物存在下旋链角毛藻生长的粒度效应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34 (5):849—853.

[23]张蕾,王修林,韩秀荣,等.石油烃污染物对海洋浮游植生长的影响——实验与模型[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32 (5):804—810.

[24]倪朝辉,翟良安.石油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J].淡水渔业,1997,27(6):38—40

[25]林钦,贾晓平.南海东北部红海湾海洋动物体内的石油烃[J].海洋通报,1991,10(1).33—38.

[26]贾晓平,林钦,蔡文贵,等.海洋动物体石油烃污染评价标准参考值的探讨[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9,19(3).33— 37.

[27]倪朝辉,翟良安.石油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Jj.淡水渔业,1997,27 (6):38—40.

[28]路鸿燕,何志辉,大庆原油及成品油对蒙古裸腹蚤的毒性[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0,15(3).169—174.

[29]徐汉光,杨波.原油和成品油对浮游桡足类中华哲水蚤存活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1983,2(2):55—59.

[30]THOMPSON H E,FARRAGUT R N,Jr.,THOMPSON M H_Relationship of scarlet prawns to a benthic oil deposit of the noah—west coast of Arabia,Dutch West Indes[J].Envion Poll,1977,13 (4):239—253.

[31]MIELKE J E.0iljn the ocean:The short—and long—term impacts

of a spil1.Congrdssional desearch service report for congress[R].Washington:[S.n.],1990:195—203.

[32]阎风鸣.化学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l17一26

[33]曲维政邓声贵等. 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气正常交换过程的破坏性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4).-55-59

海洋石油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研究

海洋石油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研究 摘要:简述了石油污染的来源和现状及主要危害。对生物修复的概念、类型进行详细的介绍,讨论了生物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恢复对策。提出了对当前和今后研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危害生物修复 1 引言 石油污染是与石油的发现和使用伴随而生的。目前,石油约占世界能源总量的42%(IEA1998)。石油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据统计每年倾注到海洋的石油总量在200~1000万吨之间[1]。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受石油污染的海洋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程度也日益严重。在我国油污染也非常严重,全国每年直接排入近海的石油约10余万吨,仅渔业损失每年就达数亿元。据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监测,我国近海油类含量超过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已达到5.6万平方公里[2]。 由于石油的主要成分有烷烃、苯、甲苯、二甲苯等多种复杂芳香烃,这些物质毒性大,有的有致癌致突变作用,难以去除,而且会随着径流进入周围的流域和地下水,从而给油田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由于生产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而被视为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高新技术[3]。 2 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 海洋水体油污染主要来源于海底溢油、海上石油生产、海洋运输、大气输送、城市污染水排放等。其中自然来源约占92%,人类活动来源约占8%。而对环境影响最严重的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突发性溢油事故[4]。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每年海上油井井喷事故和油轮事故造成的溢油高达2.2×107t。大量石油瞬间溢出进入海洋环境,通过扩散、漂移等作用可对海洋生态环境以及社会造成严重破坏。 海洋石油污染按石油输入类型,可分为突发性输入和慢性长期输入。突发性输入包括油轮事故和海上石油开采的泄漏与井喷事故,而慢性长期输入则有港口和船舶的作业含油污水排放、天然海底渗漏、含油沉积岩遭侵蚀后渗出、工业民用废水排放、含油废气沉降等[1]。而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石油的海上运输频繁使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几率增大;港口装卸油作业频繁,存在溢漏油的隐患;油轮的大型化增添了发生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了溢油处理的难度;海上油田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泄漏和采油废水排放等[3]。 3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石油污染物进入海洋环境后,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

浅谈海洋污染与危害

浅谈海洋污染与危害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班级:2009级地理科学专业 姓名:秦文彦 学号:1256409070 https://www.360docs.net/doc/1a4767756.html,/view/0ad04cc 7aa00b52acfc7ca25.html

浅谈海洋污染与危害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对海洋污染的现状进行了描述,简单的介绍了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化学农药的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热污染以及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的污染情况,以及这些污染给海洋带来的危害。 【关键字】海洋污染石油重金属化学农药放射性热污染生产和生活危害 一、前言 海洋面积辽阔,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在工农业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已经产生,不仅在陆地上,也存在于海洋里,它已经使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生物资源遭到了危害。现在许多人错误地把海洋当成天然垃圾箱,以至于造成海洋污染,所谓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 海洋处于生物圈最低部位。人为过程和自然过程所产生的一切废物,无论是进入大气、流入江河,还是沉淀在陆地,除少部分自然分解掉的以外,其他都将通过不同渠道,最后归入大海。 大气污染了,刮一阵风可以使空气清新,河流污染了,一次大水可以把它冲刷走,土壤污染了,一场大雨可以冲刷走很多,唯有海洋不行,无法转移到别出去。海洋污染最严重的部分,是大陆架海域,它只占海洋面积的百分之十,但要承受百分之九十的污染总荷量。而这里正是人类活动最繁忙的区域。 二、石油污染与其危害 世界调查表明,石油污染海洋是最厉害的东西,约1000—1500万吨。石油污染方式也多种多样,有工业污染,包括海上管道,船舶排污,油轮事故,也有大气降水等等,最为严重的是管道漏油,油轮触礁破裂漏油,往往一次就数百吨,数万吨。一旦油层覆盖海面、海滩,就会造成局部的“海洋沙漠化”。一吨原油排入海洋,可以污染覆盖12平方千米的海面,时间长达3—12个月。因为油层把空气与海面隔绝,海水缺氧,因此造成大批生物死亡。每年这种事故在十万吨以上的就有十次之多。 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触礁,3.4万吨原油流入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石油泄露事故之一。埃克森·瓦尔迪兹原油泄漏信托委员会2009年公布报告称,事故留下了“灾难性环境后果”。阿拉斯加地区一度繁盛的鲱鱼产业在1993年彻底崩溃,此后再未恢复;大马哈鱼种群数量始终保持在很低水平;在这一区域栖息的小型虎鲸群体濒临灭绝。据估计,“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漏油事故造成大约28万只海鸟、2800只海獭、300只斑海豹、250只白头海雕以及22只虎鲸死亡。 上个世纪的1971年,日本共发生海洋污染1621起,其中百分之八十是石油

石油污染对海洋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石油污染对海洋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班级:土木建筑学院建筑一班 学号:20130110130119 姓名:张美杰 【摘要】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他对现代工业的作用无可替代,但他在个人类文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的重大的污染,特别是海洋,如今,石油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污染源之一了.对于它的污染治理问题,现今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个方法.科学家预测稻壳碳这种治污方法将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补法, 稻壳碳. 石油及其产品的广泛使用,导致大量石油进入环境, 就水环境而言,由于海上石油开采和海上漏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因此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海洋环境中石油可分为2种来源:一是自然源;一是人为源。自然源主要是由于海洋中含油地层被抬升,导致石油渗出覆盖层造成海洋污染;人为源不仅包括海上石油开采、海上石油运输事故的漏油事故造成的污染还包括城市和工业产生的污水及海洋倾倒造成的污染。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为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已经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的破坏。如图中的企鹅和海鸟。

石油是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进入海洋中的石油会形成大面积的油膜,是大气和海洋隔绝,阻止大气中的氧气进入海水中,从而降低海水的自净能力。而且还隔绝了光的进入,使得海洋中的生物得不到能量的补充。从而影响力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整个地球最大的净化系统,一旦海洋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那么可以说整个地球也将处于危险之中,谁是有崩溃的危险。所以说保护海洋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而保护海洋的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石油对 海洋的破坏。 首先,石油是我们现代工业 的血液,是我们现代文明的主 要能量来源,科学家预言至少 在未来的五十年之内,石油依 旧会是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而石油在地球上分布得又非常不平衡,在非洲的阿拉伯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地下储备,还有大部分储备在海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海运来运转石油。同时海底石油钻井技术也不 是很成熟。所以想从根本上解决

2020-2021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2节海洋污染和生态 破坏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 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2.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基础·初探] 一、海洋主要污染物 1.来源: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污染物排放,以及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世界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1.为什么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地? 【提示】目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主要集中在陆地上。 2.主要污染类型 (1)石油污染:主要是由于油船事故、海上井喷事故、输油管道漏油,沿海工矿企业、城市和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等造成的,目前这类污染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海洋污染。 (2)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海水中的无机氮和无机磷大量增加,使总氮和总磷含量严重超标,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3)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矿企业的废水、化学农药以及含铅汽油等。 (4)放射性污染、海洋热污染:核废料入海可造成放射性污染,电力、冶金、化学等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冷却尾水,是海洋热污染的来源。

2.石油污染主要分布在那些海区? 【提示】结合石油污染的来源,石油污染主要集中在海上石油运输线路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集中海域,沿海工业城市附近等海域。 二、海洋污染的危害 1.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大量营养盐进入海洋,使海水富营养化,引起某些藻类快速繁殖,消耗水里的溶解氧,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2.对人类的危害:生物体内累积或腐化产生的毒素可通过食物链而威胁人类健康。 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非正常竞争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4.对海洋旅游的影响:破坏旅游区的环境质量。 3.为什么赤潮主要发出在中低纬度海域? 【提示】中低纬度阳光强烈、水温高,便于赤潮生物的生长,另外,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对这些海域的影响大,海水富营养化严重。 三、海洋生态破坏 1.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1) 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包括海岸滨海、河口、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上升流以及大洋区等生态系统。 (2)破坏原因:海洋污染物过量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2.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使珍稀、濒危物种灭绝 (1)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保持生物多样性不仅可为人类提供食物、药品原料和能源,

海洋污染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污染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一、造成海洋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1、沿海工业企业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水; 2、流入海中的河流,这些河流在流经区域有企业向水体排放污水; 3、由于带有污染物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形成酸雨后,造成降雨进入海中; 4、过度捕捞,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 5、运输船只抛弃废弃物、污染物泄露,有机物泄露; 6、对海洋地下矿物开采造成的泄露、遗漏等 二、防止海洋污染的方法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947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2000年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120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6亿元。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共发生较大突发性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04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7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3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12起。2000年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20余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4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1起。日益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

这一问题引起了有关国际组织及各国的政府的极大关注。为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在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下,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公约,它们对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沿海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针对本国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国际社会也针对世界海洋污染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但是,海洋环境污染的形势还是非常严重。造成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空气污染、躁音污染、淡水污染等。本文只就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对策作一探讨。 (一)、造成污染的原因 1、船舶造成的污染 何谓船舶造成的污染,是指因船舶操纵、海上事故及经由船舶进行海上倾倒致使各类有害物质进入海洋,海洋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船舶造成污染的特征:(1)经由船舶将各类污染物质引入海洋。(2)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是由于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也就是说污染行为在主观上表现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如:洗舱污水、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3)污染物进入海洋后,造成或可能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船舶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为:(1)船舶操作污染源,这种污染的产生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员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如:有的船舶工作人员故意的将含有有害物质的洗舱污水排入海洋,船舶机舱工作人员故意将含有污油的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还有的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错开伐门将燃油排入海洋。(2)海上事故污染源,船舶由于

鲁教版成长训练高中地理学科地理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主动成长 夯基达标 1.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A.海洋环境污染和海平面上升 B.石油污染和赤潮 C.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D.赤潮和海平面上升 解析:明确海洋环境问题的基本内涵。 答案:C 2.1953~1970年,日本的“水俣病”产生的原因是() A.汞污染 B.食物中毒 C.海水富营养化 D.镉污染 解析: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是因为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排出含汞废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和贝类体内富集。最后导致100多人严重中毒,并先后死亡。患者具有明显神经症状如突发性惊吓、两眼斜视、吞咽困难、阵发性抽搐、口腔张开而不能说话,有的小孩眯着眼睛发出狂笑,不能自已。症状严重的,可出现痉挛、麻痹、意识障碍等急性发作,并很快死亡。除人体受害外,动物如猫的中毒表现也引人注目,主要是集体向大海狂奔,即所谓狂猫跳海。 3.全球第一个受海平面上升而举国搬迁的国家是() A.新加坡 B.图瓦卢 C.马尔代夫 D.荷兰 解析:图瓦卢,26平方千米,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2000年2月18日,该国的大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首都的机场及部分房屋都泡在了汪洋大海之中。该国的海平面于2月19日下午5时左右上升至3.2米,2月20日下午5时44分海潮才缓慢退却。由于这个由9个环形小珊瑚岛组成的国家最高海拔也不过4.5米,所以低洼地方的房屋全部没顶。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由此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1.1万国民面临灭顶之灾。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全国大搬迁,永远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 答案:B 读“我国渤海海域轮廓示意图”,回答问题。4~6题。 4.渤海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除了这里全部是大陆架浅海,还有下列原因中的() A.海水中植物光合作用弱 B.河流携带营养盐类注入海洋 C.水温适合鱼类生长 D.海底水生植物丰富 5.目前,人类在大陆架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是_________。 6.渤海赤潮时空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河流入海处 B.封闭性海湾 C.冬半年 D.夏半年 4~6.解析:该海域是我国著名的渔场之一,也是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的重点海域。但因渤海属于封闭性海湾,和外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每当夏季时,因水温较高,加之人类向海洋过多排放废水,导致海水的富营养化,形成赤潮。 答案:4.BC 5.石油(天然气)8.BD

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190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海洋局会同农业部,中央编办,环境保护部办理 提案人:致公党中央 主题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高度重视沿海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明确指出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的生命线,先后制定完善了海洋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和生态建设规划,为沿海开发划定了“红线”。但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生物资源衰退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扭转,海洋沙漠化发展的趋势没有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海洋法制意识、生态意识不强。各地、各级政府为了片面地追求发展速度,忽略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顾海域审批程序、不顾海洋使用论证、不顾海洋环境评价,在没有取得海域使用权的情况下,违法用海的现象常有发生,更不谈其对海洋生态环境应负的责任。 2.对海洋的过度无序开发。各地掀起的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区建设、化工园区和滩涂围垦等热潮,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和不同程度的破坏。沿海很多地方都在建港口或规划建港口,化工园区更是遍布沿海各地,其对海洋生态影响巨大。更有甚者,一些化工企业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对排放的工业污水不予深入处理、净化,甚至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大面积的围垦,使沿海滩涂湿地迅速缩减,而消失的滩涂湿地,使绝大部分的鱼、虾、蟹等的幼体无法生长发育,成长为成鱼。加之工业的污染,近海沙漠化已不可避免。 3.海洋生态异象频发。山东青岛连续多年浒苔大面积爆发,去年江苏海域的水母爆发、以及一年胜似一年赤潮等。无不警示我们,海洋生态环境已经脆弱到多么严重的程度。甚至连今年的梭子蟹、鮸鱼“丰收”都不一定是好现象,它是海洋渔业资源剧烈动荡的象征。生态异象不仅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及到沿海地区人们的生存状态。 4.沿岸径流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有关报道,长江、淮河等大小河流的径流对海洋的污染占海洋总污染的70%以上,而这部分的污染目前还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制造业大国”给我们的海洋经济带来的“恩惠”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5.渔业生产与管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沿海渔民急功近利式的捕捞方式也是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失衡的直接推手,加之渔业管理方式陈旧,任何渔业资源的兴起都经不住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由此形成了渔业资源的此起彼伏,动荡不定。 6.跨界、跨流域污染成了治理难点。在苏鲁交界处的海州湾沿岸,兴建许多的化工、冶炼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是重污染企业,平时看不到什么污水排放,但一到雨水季节,大量的带有重金属污染的污水就随洪水顺流而下,在苏北沿岸流的带动下严重地污染了

第二章 海洋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第二章海洋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第一节概述 一、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环境污染”的定义 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其他正常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害海洋使用质量及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 2.特点: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持续性强、危害性大、污染扩散范围大。 3.危害:①损害海洋水质、污染海洋底质;②损害海洋生物;③影响海洋渔业生产的发展; ④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低,加速温室效应。 二、海洋污染物 1.环境优先污染物:难降解,有生物积累性、致畸形、有毒性特点。我国水环境优先污染物共有14类共68 种优先污染物。包括: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酞酸酯类、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 2.海洋污染源的分类 (1)按排放污染物种类,分为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化合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2)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源; (3)按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 (4)按污染物的发生地点,分为陆源型、海上型和大气型。 第二节有机物质和营养盐对海洋的污染及其危害 一、海洋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来源和富营养化 1.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如,食品残渣、排泄物、洗涤剂)、农田化肥、农村家畜饲养、工业污水(如,食品、酿造工业、造纸工业、化肥工业等)以及海水养殖。 2.海洋环境中有机物质和营养盐污染会引起水域的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的机理是:水体中含有的过量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逐渐氧化分解,成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使得藻类迅速生长。越来越多的藻类繁殖、死亡、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 水域的富营养化发生在湖泊中称为“水华”,发生在海域称为“赤潮”。 3.海洋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不断扩大、生活污水越来越多,处理水平低;过度的海水养殖、农业面源增加。 4.海洋水质中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环境评价因子: ①生化需氧量BOD5 ;②化学耗氧量COD ;③氮、磷。 二、海洋有机物和营养盐污染的危害 1.促使某些生物(如赤潮生物、水葫芦等)急剧繁殖,大量耗氧; 2.降低了海水透明度、破坏海洋正常的生态结构; 3.促使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毒害海洋生物和人类; 4.有机物分解,大量消耗溶解氧;海水缺氧,产生有毒气体,水质变差。 第三节石油对海洋的污染及其危害

海洋石油污染及治理措施

海洋石油污染及治理措施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海洋石油污染及治理措施 石油是海洋环境最为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它不仅威胁着海洋生态安全,而且其致癌物通过在海洋生物体内浓缩蓄积给人类也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严峻的海洋石油污染的现实已经使其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石油的理化性质石油烃生物降解的程度取决于油的化学组成、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环境参数, 如温度、营养盐、陆源污染物、盐度、海流、氧含量等。石油在海水中存在的物理形式对石油的生物降解有很大影响。液态芳烃在水-烃界面能被细菌代谢,但在固态时却很难被利用。石油化学组分不同也明显地影响它们被降解的速率。在各组分中,饱和烃最容易降解,其次是低分子量的芳香族烃类化合物,高分子量的芳香族烃类化合物、树脂和沥青质则极难降解。不同烃类化合物的降解率模式是: 正烷烃>分枝烷烃>低分子量芳香烃>多环芳烃。石油烃类化合物组成成分的差异直接影响其生物降解速率,低硫、高饱和烃的粗油最易降解,高硫、高芳香烃类化合物的纯油则很难降解。 1 我国及全球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 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 71%,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和空间资源,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随着沿海河口、港湾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海上的石油勘探与开发及航运事故中的大量溢油等庞杂的污染物进入河口、海湾和近岸海域,使得沿海海域的水质、底质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近海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压力。这些有毒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积累和食物链的累积效应已成为当今一大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目前全球面临的主要近海污染问题是石油等有机物污染、富营养化、赤潮、重金属污染、非降解垃圾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城市的开发,使得港口码头年吞吐量逐年增加,加之港口码头水体迁移能力差,导致潮流速度减少,流向改变,水交换能力变弱,淤积速度增大,这样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不利,这给海洋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近海海域石油污染亦呈增加趋势。

海洋污染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危害

海洋污染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危害 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石油及其产品。金属和酸、碱。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 、铅等金属,磷、砷等非金属,以及酸和碱等。那么海洋污染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危害有哪些呢? 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鱼类也有危害。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积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并祸及海鸟和人类。由于好氧有机物污染引起的赤潮(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海洋污染还会破坏海滨旅游资源。我国渤海湾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 受其影响渤海湾生态监控区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污染严重,营养盐比例失衡,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发生改变,产卵场发生退化,海洋渔业资源明显衰退。破坏

了整个海洋生态平衡。 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目前,《中国船舶重大溢油事故应急计划》已经完成。今后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做到油气田及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符合该类功能区环境质量控制要求,不对邻近其他海洋功能区产生不利影响,开发过程中无重大溢油事故发生。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应制定溢油应急方案。 为了用水安全,我们应撑握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识,同时还可以用便携净水器将水处理使用,这样更有利于健康用水。

第三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第三节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污染物的转化:A无毒化合物B毒性更大的二次污染物 一、光化学反应基础 1、光化学反应过程 什么是光化学反应? 初级过程: A + hνA* 次级过程 举例: HCl + hνH + Cl H + HCl H2 + Cl Cl + Cl Cl2 2、量子产率(不做介绍) 3、大气中重要吸光物质的光离解 (1)氧分子和氮分子的光离解 O2 + hνO + O N2 + hνN + N (2)臭氧的光离解 O3 + hνO + O2 (3)NO2的光离解 NO2 + hν N O + O (4)亚硝酸和硝酸的光离解 HNO2 + hνHO + NO HNO2 + hνH + NO2

HNO3 + hνHO + NO2 (5)二氧化硫对光的吸收 SO2 + hνSO2* (6)甲醛的光离解 H2CO + hνH + HCO H2CO + hνH2 + CO (7)卤代烃的光离解 CH3X + hνCH3 + X 二、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 1、大气中HO和HO2自由基的浓度 2、大气中HO和HO2自由基的来源 HO来源一:O3 + hνO + O2 O + H2O 2HO HO来源二: HNO2 + hνHO + NO H2O2 + hν2HO HO2的来源: H2CO + hνH + HCO H + O2 + M HO2 + M HCO + O2HO2 + CO 五、氮氧化物的转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 (2)掌握大气中碳氢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 (3)了解大气中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来源。教学重点、难点: a)掌握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

最新谈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谈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科 1 海洋环境污染的元凶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陆地污染源流入海中、石油污染、人类无节制的捕捞活动等。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1.1 陆源污染 陆源污染是指陆地上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与生活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其中,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为蒙特利尔环境部长会议预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80%的海洋污染源于陆源污染。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域,成为陆源污染的主因;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通过地表径流或者河流流入沿海水域;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成为主要的污染物。随着大量的陆源污染物流入海洋,致使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升高,直接导致海产品重金属超标。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和海上运输量的逐年增长,我国近海石油污染日益严重,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32×108t石油中,约有320×104t进入海洋环境[2]。 石油流入海洋的途径包括:

1)海底油井开采开采过程中溢漏和井喷; 2)油船运输中泄漏或发生事故; 3)炼油厂含油的废水直接流入海洋。 1.3 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是指捕捞超过系统能够承担的数量的鱼,使整个系统退化。捕捞了太多的某种鱼类,让它们的数量不足以繁殖和补充种群数量。 据《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环境生态学》书中指出:近海的过度捕捞正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生态系统中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被过度捕捞后,人们的捕捞目标必然转向其他一些价值较低的物种,而当这些价值较低的物种生物量枯竭后,捕捞目标随之又转向价值更低的种类,这样依次将使生态系统的所有物种都被过度利用,造成渔业资源的系列性枯竭和物种品种的退化[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鲜成为了我国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为了满足人们餐桌上的需求,人类大肆从海洋中捕获渔业资源,现代渔业捕获的海洋生物已经超过生态系统能够平衡弥补的数量,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海洋环境保护 治理海洋环境污染的关键前提是要求我们增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海洋环境的污染,制约了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污染范围的扩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如何保护海洋环境,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制体系,保护海洋环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07条规定:各国应制定法律和规章,以防止、减少和控制陆源污染,包括河流、河口湾、管道和排水口结构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同时考虑到国际上议定的规则、标准和建议的办法及程序[6]。 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文:美人鱼的自述_作文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文:美人鱼的自述 人类啊救救我们吧作文600字 我是一只深居于海底的美人鱼。白天,我和其他鱼儿们一起在珊瑚丛中嬉戏;傍晚,我便会游到水面上去欣赏美丽的夕阳。 在傍晚时分的海中,我优雅自在地游着泳。夕阳把海和天相接的地方染成了暖暖的橘黄色,蔚蓝色的海在橘黄天空的映衬下也变得橙黄。波光粼粼的海面把夕阳的余晖折射成璀璨的钻石光芒,耀眼极了!宁静的空中偶尔有几只海鸥飞过,一切是如此的宁静祥和。此时此景之下,我那时而露出水面的尾巴流溢着五彩光华,熠熠生辉,灼人眼目。 我以为我可以天天如此,知道我生命终结,在精灵蚌中化作一颗洁白圆润的珍珠,可是…… 那一天傍晚,我像往常一样到海面上游玩。可是,还没游出海面,就被一股酸臭的水波“击中”,头晕、恶心、想吐的感觉一下子涌了上来,更糟糕的是,我的皮肤一下子瘙痒无比,还起了大片大片的红疹,我赶忙冲出了那层水波,带着全身的难受游回了海底。 回到家之后,我身上的红疹不但没退,反而越来越痒,而且一碰就疼。无奈之下,妈妈只能带着我去章鱼诊所找章鱼医生。我们刚来到诊所门口,就听到里面哀怨声此起彼伏。而此时,我也诧异地发现里面来就医的叔叔阿姨几乎都和我一样,全身都是红疹子。有的一边往墙上蹭,一边还发出痛苦的呻吟声;有的急得直甩尾巴,在诊所里不停地转来转去;还有的小朋友难受得哇

哇大哭起来。这下,可把章鱼叔叔给忙坏了。 从他们的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这一切的原因。原来,这一切都是那个叫人类的种族造成,他们把大量的生活垃圾倒入海中,污水、废水也一并排入海里。由于海水的净化没有他们的污染快,导致上面层的海水水质严重恶化,变得恶臭不堪。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到过海面,再也没有领略过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观。我只能天天躲在海底,向上天祈祷:人类啊,救救我们吧!

中国贸易隐含大气污染转移与环境不公平研究

中国贸易隐含大气污染转移与环境不公平研究 跨区域贸易不仅是交换商品,同样也隐含着跨区域的污染转移。在中国区域 经济发展差异和区域性大气污染特征的背景下,量化评估区域间分工协作和贸易过程存在的环境成本与经济收益不对等关系是构建区域大气环境治理责任分担 机制的重要内容。 本论文基于生态不平等交换理论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在编制中国2012年大气污染物(S02、NOx和颗粒物)排放清单的基础上,分别从生产端和消费端测算了我国各省份出口和跨省贸易导致的大气污染排放(大气污染排放当量,APE)和经济收益(GDP),进而构建多种环境不公平指数表征上述不对等关系。首先,本研究针对省际间贸易,分别从生产端和消费端测算由于各省份在消费本地和其他 省份的最终产品过程中承担的大气污染排放和经济收益,并针对净转移构建环境公平性指数(REI指数)表征大气污染物净转移和GDP净转移的不对称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在由京津、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发达区域消费驱动的大气 污染排放中,约有62%~76%是实际排放在其他欠发达区域;然而,上述发达省份消费带动的增加值中有70%留在了发达地区。从净转移角度来看,部分东部发达地区(如北京、天津、江苏、上海)将大气污染通过省际贸易间接转移到欠发达区域,但由于其自身具备的产业梯度优势,在将大气污染转移出去的同时反而在贸 易中获得了经济净收益。 而位于西部偏远省份(如贵州、云南、宁夏等)在承接发达地区的大气污染转移过程中,由于产业劣势,在贸易过程中本地获得到的经济收益要小于带动其他 地区的经济收益,也就是说经济净收益为负。其次,本研究估算了各省份通过全国跨区域产业链在生产本地出口产品和为外地出口商品提供中间产品过程中获得

说明文《应对海洋石油污染》的阅读答案

说明文《应对海洋石油污染》的阅读答案 20xx年4月20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近海的一座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平台随后沉入墨西哥湾,其底部油井漏油不止,造成大面积原油污染。这场持续性石油泄漏,初步估计有4亿多升石油漏入海中。20xx年7月16日,我国大连新港附近一条输油管道起火爆炸,造成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千米的海面被原油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一旦发生,如能采取有效措施,损失就会小得多。一般来说,处理海洋石油污染,先要用拦油栅将浮油阻隔起来,防止其扩散和漂流。然后,用各种物理方法把阻隔起来的石油尽量回收。对于剩下无法回收的部分再用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处理。 经过科学家长期研究探索,现已初步解决了一些课题。希腊科学家1996年开始研究的清除海上石油污染新技术,现在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在发生海洋油污事故后,清污船向污染海域喷洒珠状磁性化学物质。每颗珠状物质能吸收相当于自身质量6倍的石油或汽油,并可以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飘浮在海面。这时,清污船便可轻而易举地用网将其捞起。由于使用的清污材料是磁性物质颗粒,对海洋环境和水质均没有影响,从而为清除海洋石油和汽油污染开辟了新途径。 在清除海洋石油污染的过程中,解决油水合一的问题最为关键。近年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陆续开展了对清除海洋石油污染的研究和技术创新。 德国一个科研小组,日前破译了一种能吞噬石油的单细胞细菌的基因,利用这种细菌可解决海洋石油污染问题。这种细菌在没有油污的情况下虽能生存但不繁殖,一旦碰到油污,这种细菌就会急剧繁殖,快速吞噬油污。破译了这种单细胞细菌基因之后,有望在人工环境下让这种细菌繁殖,并把它们投放到海洋有石油污染的地方来清除污染。 此外,俄罗斯研究人员尝试用农作物废料清污;比利时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利用液滴包裹石油的方法。虽然这些新方法目前还停留在实验阶段,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受到启罚和鼓舞。 19.处理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有哪三种方法?第5段介绍的细菌吞噬石油属于哪种方法?(4分)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资料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 姓名:张悦 学号:201305071106 院系: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班

一、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现状 据1998年全国环境状况公报,1998年近岸海域水体污染严重,局部海域环境质量仍呈恶化趋势。因水质污染和过度捕捞,近海生物资源下降,近海海水养殖自身污染严重。总之,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上未见好转,主要污染指标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与重金属。 渤海污染继续加重。海域内90%的监测站位超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铅。其中辽东湾局部海域无机氮已超过三类标准。另外,渤海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和渔业资源衰退。据调查,10年来渤海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大大下降,经济鱼类低龄化、个体小型化、生长周期缩短。 黄海污染总体较轻。海域内的45%监测站位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铅。其中胶州湾和大连湾无机氮分别超三类和二类标准。 东海污染严重。海域78%的监测站位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铅和汞。 南海水质较好,局部污染严重。海域内28%的监测站位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铅。珠江口海域污染突出。 1 、我国海域海水环境质量 90 年代以来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其中,我国近海水质劣于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从1992年的10 万平方公里,上升到1999年的最高值20.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以14.6%的速度增长。1999年以后,我国的海洋环保工作初显成效,总体污染状况得到改善,污染加重的势头得到遏制,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由1999年的20.2万平方公里,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16.9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6.3%,环境污染状况得到了初步的改善。但2004 年的数据显示 ,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6.9万平方公里,比2003年增加约2.7万平方公里,我国近岸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范围增加。对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区的2001-2004年海水环境污染状况研究表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 你知道吗?——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 连成一体的,巨大的生态系统。 你知道吗?——海洋中的生物与陆地上的生物大不相同,有 个体很小但数量极多的浮游植物,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也有哺 乳动物中最大的蓝鲸。 你知道吗?——海洋在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蕴藏着 丰富的资源。所以,海洋未来将成为人类获取能量,营养,原料 的重要来源。 让我们一起走向海洋,走进海洋生态,让我们好好的爱着人 类未来的安生家园吧! 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暑假里,我读了不少的课外书,如百万英镑,地球的故事, 海洋生态揭秘等。其中海洋生态揭秘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 印象。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很多知识:如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百 分之七十一,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巨大的生态系统;海洋中的生物与陆地上的生物不大一样,有个体极小但数量极多 的浮游植物,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也有哺乳动物中最大的蓝鲸;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蕴藏着丰富的资

源,海洋未来将成为人类获取能量、营养、原料的重要来源。 海洋里有五颜六色的珊瑚,可爱的鱼类,硕大的鲸鱼,五彩 的贝壳,奇形怪状的海星等。人类在向海洋索取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破坏,反过来也受到了海洋的报复---台风、海啸、地震、赤潮等。 海洋主要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海洋中面积最大、深度最深、边缘岛屿海岛最多的大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有点像s型;印度洋是第三大洋最大深度 达七千四百五十米,自然资产相当丰富;北冰洋位于地球最北面 以北极为中心。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的知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海洋生 态平衡,合理采集海洋资源。

海洋石油污染有几种处理方法

海洋石油污染有几种处理方法 随着对海洋认识的深入,人类认识到海洋资源是本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在当代,石油作为全球性的污染物,正以大大超过其它污染物的量进人海洋,使石油海洋污染成为海洋污染的主要类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成为海洋水生环境最大的破坏因素。那么海洋石油污染有几种处理方法? 传统处理方法是当溢油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采取的措施,也是处理溢油事故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根据所使用的设备的不同分为三类。 物理处理法 物理法主要是围堵和回收海面上残留的石油,与其他处理方法如燃烧法、吸油材料、消油剂分解、生物降解等紧密配合,处理效率受天气、海洋状况以溢油类型的影响较大。在溢油事故处理中实际应用的物理处理法有以下几种:

围栏法:石油泄漏到海面后,应首先用围栏将其围住,阻止其在海面扩散,然后再设法回收。围栏应具有滞油性强、随波性好、抗风浪能力强、使用方便、坚韧耐用、易于维修、海生物不易附着等性能。围栏既能防止溢油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又能防止原油凝结成焦油球,在海面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即在海上随波飘流。 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的主要特点是改变石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直接应用于溢油处理,也可以作为物理处理法的后续处理。化学处理法包括以下几种: (1)分散剂:溢油分散剂是由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助溶剂、溶剂等组成的均匀透明液体。分散剂可以减少石油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溢油在水面乳化形成乳状液,从而使石油分散成细小的油珠分散在水中,使溢油微粒易于与海水中的化学物质反应,易于被能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所降解,最终转化成CO2和其它水溶性物质,加速了海洋对石油的净化过程。油分散剂一般用量为溢油的1%~20%,它使用方便,效果不受天气、海水状况所影响,是在恶劣条件下处理溢

海洋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第二章海洋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第一节概述 一、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环境污染”的定义 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其他正常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害海洋使用质量及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 2.特点: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持续性强、危害性大、污染扩散范围大。 3.危害:①损害海洋水质、污染海洋底质;②损害海洋生物;③影响海洋渔业生产的发展;④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低,加速温室效应。 二、海洋污染物 1.环境优先污染物:难降解,有生物积累性、致畸形、有毒性特点。我国水环境优先污染物共有14类共68种优先污染物。包括: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酞酸酯类、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 2.海洋污染源的分类 (1)按排放污染物种类,分为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化合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2)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源; (3)按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 (4)按污染物的发生地点,分为陆源型、海上型和大气型。 第二节有机物质和营养盐对海洋的污染及其危害 一、海洋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来源和富营养化

1.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如,食品残渣、排泄物、洗涤剂)、农田化肥、农村家畜饲养、工业污水(如,食品、酿造工业、造纸工业、化肥工业等)以及海水养殖。 2.海洋环境中有机物质和营养盐污染会引起水域的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的机理是:水体中含有的过量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逐渐氧化分解,成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使得藻类迅速生长。越来越多的藻类繁殖、死亡、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 水域的富营养化发生在湖泊中称为“水华”,发生在海域称为“赤潮”。 3.海洋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不断扩大、生活污水越来越多,处理水平低;过度的海水养殖、农业面源增加。 4.海洋水质中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环境评价因子: ①生化需氧量BOD5;②化学耗氧量COD;③氮、磷。 二、海洋有机物和营养盐污染的危害 1.促使某些生物(如赤潮生物、水葫芦等)急剧繁殖,大量耗氧; 2.降低了海水透明度、破坏海洋正常的生态结构; 3.促使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毒害海洋生物和人类; 4.有机物分解,大量消耗溶解氧;海水缺氧,产生有毒气体,水质变差。 第三节石油对海洋的污染及其危害 一、海洋中石油的来源 海上石油开发、大气输入、污水排海和河流携油污入海、城市含油污泥倾倒入海。 二、石油入海后的变化 石油入海后,形成油膜,并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扩散、蒸发、乳化、溶解、氧化和微生物分解以及沉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