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画像石画像砖的论文

论汉代画像砖石的现代价值

摘要: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画像砖石是一种集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建筑艺术、民间艺术等多种艺术语言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对于汉代画像砖石在汉代美术中的地位前人已经给了极大的肯定。而且对画像砖石的分布及艺术特点已经有相当充足的论述。但其对现代绘画的价值体现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讨论的地方。在这里,我将通过对汉代画像砖石与现代中国画艺术特色之间的对比来分析一下汉代画像艺术对现代绘画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汉代画像砖石艺术价值现代绘画

汉代画像砖石是距今约两千年历史的艺术珍品,作为我国美术史上的艺术奇葩,被专家称为“敦煌前的敦煌”。

前人已对汉代画像砖石的重要性做过一系列的论述,并给予了肯定。而且对画像砖石的分布及艺术特点已经有相当充足的论述。但目前学者们更多的是从历史学入手进行研究,从艺术价值层面进行的探究显得薄弱一些。对于汉代画像砖石在汉代美术中的地位前人已经给了极大的肯定。画像砖石是汉代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最能体现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所以说画像砖石是我国一项颇具特色的丰富艺术遗产。但其作为造型艺术精品的珍贵的艺术价值还有待利用和研究。通过对汉代画像砖石艺术价值的研究,使汉代绘画的精髓更多更好的运用到现代绘画艺术中。让我们对今后的艺术创作更具有理论依据。弥补现代绘画的不足,继承并发扬汉代绘画的优秀之处

一、画像砖石的概念及起源

画像砖的概念及起源

图1

所谓画像砖(图1),就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桑园放牧等,有描绘社会风俗的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神话故事如西王母、月宫等,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的。因此,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画像石的概念及起源

图2

画像石(图2)指在石料上雕刻平面图像的石刻艺术,盛行于西汉至唐,多见于墓室、祠堂,也有的刻于石碑、石阙、门楣、棺椁等处。在雕刻技法上有阴线刻、浅浮雕和凹雕等。阴线刻就是用阴刻的线条表达物体形象。浅浮雕是把所要表达的物体形象以外的石面普遍凿去 1 厘米左右,使物体的形象凸出石面,凹雕是在物体形象的轮廓线以内凿成凹面的技法。画像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诸如生产劳动,历史故事,乐舞杂技,车骑出行,建筑,天象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二、汉代画像砖石的艺术特点在现代绘画中的体现

汉代画像砖石遗存丰富,是汉代绘画最重要的实物资料。所以说画像砖石的分布地区很多。现在,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及其周围地区。虽然它分布广阔,但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是大同小异的。而汉代画像砖石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被后代直至现代艺术借鉴和发展着,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1、疏简繁密相映成趣

汉代画像砖石是有疏有密、有简有繁。这些繁密的画面给人一种具有条理性、规律性、严肃性以及厚重、端庄的艺术感觉。这种画面效果的产生可能与工匠们在创作画像石时借鉴汉代及其秦代青铜器装饰画面的繁密的艺术处理手法有一定关系。现代国画也很讲究疏密结合,从表现手法上看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多以勾、皴、擦、点、染、干、湿、浓、淡、黑、白,阴阳向背,虚实疏密,空白处理和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受焦点透视拘泥的灵活手法,来表现物象和经营画面位置。虽然处理手法灵活多变,当所变现出来的画面感却很规整。从这点来看,现代绘画仍缺少一些汉代画像的大气和庄重之气。

2、夸张变形出奇制胜

画像砖石对于我们的艺术震撼力,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夸张与变形的艺术处理手法。通过夸张变形手法处理过的形象给人以粗细对比、刚柔对照、大小较量等一系列的艺术对比效果,富有视觉美感。这点与现代中国画注重神似,以神传神的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写神是中国画的精髓,在似与不似间抓住对象的形神所在,重点突出绘画意境,不可照抄对象.要在写实的基础上,去变化对象的状态,得到气韵生动的天趣.这便是绘画的艺术, 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如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就主张画不在形似,而贵在传神。元代画家倪瓒也说:“所谓画者,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以解胸中逸气耳。”画家更多的是强调无我之境-重在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描写,有我

之境-重在抒发画家内心思想情感,是托物言志,是情感的一种宣泄。艺术的创作是一个再加工的过程,这期间加入了艺术家的一种审美观,一种审美境界。

3、运动韵律动人心魄

绘画的画面是静态的、固定的,美术创作难就难在从静态中展现出运动感。而富有韵律美是美术作品“气韵生动”的核心。在汉代画像石中的运动感和韵律感的创造主要通过:一是形象的动态塑造;二是通过巧妙构图使形象之间有一种呼应关系,实现画面整体的运动感和韵律感。汉代画像砖石所体现出来的运动美感是叹为观止的。

在现代绘画的构图中,讲究画面的静动结合。有矛盾对立的因素,画面就会生动,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构思和艺术技巧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动态的矛盾,这里包括情节的矛盾,各种事物,从外部形象到内部关系,从画里到画外,统统联系起来,互相配合,互相呼应,互相牵制,使人看到它们的互相关系与各自不同的状态特征,在构图技巧上要注意外分内合,形断意联,外松内紧,内外相应。内在的美就会渐渐地显映出来。画面的动是主要的,静是相对的,形象传神,所谓神态,情势,都是指形态的动,静物不静,构图中的静,是指动态相对的静,水动山静,树动石静,鸟静花动,在构图形式上,对称整体上是静,在局部上可能又是动,每幅的构图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总之,构图要做到形动意生,形静意动,里应外合,方得其神。画面要讲究虚实相生,形象距离,色彩明暗,都会产生虚实变化,对于绘画来讲,虚实:有景有情有意,有显露有含蓄,这些构图的法则,对绘画雕塑等都是一个共同的原则,对待每一种作品,每一条原则,不是孤立的去衡量和运用,而是看它的整体和各个环节去解决问题。虽然现代绘画在反复追求着画面的生动感,当在汉代画像砖石艺术面前我们仍欠缺着很多。

4、抒情达意情景交融

好的美术作品暗含作者的情感,沟通观众的心灵。有人说中国古代诗词之美就在于情景交融,其实汉画像砖石就是形象的汉赋、有形有色的楚辞。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意境的完美表达。所谓意境是指画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的境界。意是画家对物象在情感上的“妙悟”,所谓境是境界。意境是客观生活中事物在画家头脑中所反映的结果。就是画家在作画之前,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深入观察、体验和认识(即感觉)所引起的主观感受,然后把生动而强烈的感受反馈于被描绘的物象,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并且,中国绘画主张“缘物寄情”、“以景寓意”、“以神取形”、“笔不周而意周,笔不工而心恭”。在概括客观物象的同时,必须融进画家的主观感受,透过描绘对象创造形象的方式来借以体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精神性格交融和转化,即“神遇”(石涛语)及“迹化”(石涛语)为可视可想的艺术形象。同时,使画家在作画前的主观感受得以充分的表达,而产生动人心魄的意境。意境是构成一幅中国画的灵魂,其主题的确定,构图的布局和安排,形象的塑造,笔墨及造型的处理,无不受“立意”的主宰。王维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总之,中国传统绘画历来重视立意问题。可以想象几千年前的画像砖石艺术已经在作品中把思想感情表现的那么淋漓尽致,可见意境在作品中的重要性是一直被延续的。

三、汉画像砖石艺术的现代价值

(一)可贵的艺术探索

在汉画像砖石的造型艺术语言手法中,有立体主义风格、表现主义风格等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这些探索比西方所谓的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早了近两千年。

河南汉阳汉画像砖石刚刚公布于世,鲁迅先生立刻就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些画像砖石上,一是可以窥见秦汉典章文物及生活状态;二是如果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图,再和欧洲的新法融合起来,也许就能够创造出一种更好的版画。汉画像砖石的造型语言如此的富有魅力,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借鉴和学习。“历史向前一步的发展,往往是伴随着后退一步的探古求源”,“古为今用”是研究历史的核心目的。

那么,汉画像砖石造型艺术语言会给我们大家带来那些启迪呢?它的造型语言与我们这个崭新时代的造型艺术语言又有哪些共通之处呢?

(二)汉画像砖石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汉画像砖石造型艺术语言是集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建筑艺术、民间艺术等多种艺术语言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回首当今时代的造型艺术语言,你会发现,我们其实与刻绘汉画像砖石的工匠们有许多的共同语言。“百花齐放”可以说是我国当今美术的主要特征:多种风格并存,提供了综合艺术造型语言诞生的丰富养料。从而催动了多种边缘艺术形式的产生。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及表演艺术成为美术的一个个新的类别。中国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正在进行综合绘画教学、创作的尝试。但是,我们还要看到:距我们两千多年的汉画像砖石里,多种艺术语言的融合是那样完美和不露痕迹;而我们现存的有些综合艺术形式的语言结合得还或多或少的有些生硬。汉画像砖石似乎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师长,早已久久的伫立在我们面前,等待着我们去请教。

有人说毕加索在对我国汉画像砖石中的研究中探索出了“立体主义”的造型方式,我没有找到具体、确凿的证据,但是,近两千多年历史的汉画像砖石的造型的确存在与“立体主义”类似的造型方式。如南阳汉画像石《投壶》(图3)中,正在投壶喝酒的两个人,他们的形体相差不大——左边的人略大一些,眼皮下垂,给人以昏沉之感;右边的人形体相对小一些,眼睛圆睁,精神正足。但大致看来两个人体重感觉还算平衡。从对两个人面部的刻画上看,两个人的面部都像毕加索的画一样,正侧面都存在于同一张脸上,人物面部的轮廓线和嘴巴侧面的,而眼睛和鼻子是正面的,这样就形成一种视觉转换,来暗示两个人喝酒时,变化丰富的面部表情和不停转动的头部。

图3 河南南阳画像石《投壶》

汉画像砖石曾是很多艺术家从中受益,在当今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雕塑家刘骥林从汉画像石中找到了《对歌》的创作灵感;

雕塑家邢永川汲取汉画像砖石及汉代雕塑中的可贵营养,创作出著名的作品《杨虎城将军》;

著名的旅美画家丁绍光先生的画中有非常多的汉画像砖石形象和造型语言的痕迹;更有代表性的是军旅画家王阔海,他把汉画像石的造型精华融入中国画的创作中,创造出“新汉画艺术“

······

汉画像砖石的价值不止体现在美术领域,还体现在其他领域,这就不得不说到发生在在南阳画像馆中的两个小故事。以为当年在全国轰动一时的舞蹈家近年来因为少于艺术创新和年龄关系,事业几乎跌入谷底,为派遣抑郁心情到南阳旅游,偶然来到南阳汉画馆。看到馆中画像砖石上有诸多汉代生动的舞蹈形象,心中不禁吃惊,并被吸引。所以她决定住下来天天到汉画馆中学习。数月之后,舞蹈家非常自信的离开南阳,不就便在中国舞坛上再度辉煌。还有一位已近中年却事业无成的武术家,偶然去汉画馆经历了同舞蹈家一样的经历,新编的无数套路大气、雄浑,富有时代感,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一举成名。虽然只是两个故事,真假无从考证,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体会到汉画像砖石的魅力,它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汉画像砖石语言“简洁”,可能与它“不为人看”的地下墓室文化有一定关系。但汉画像砖石中的简洁的语言符号与我们现代人生活节奏、文化现象也有很多共通之处,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确实是快餐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因。画像砖石简洁而不浮躁、豪放而不粗陋的优点,的确能化解当今艺术的盲点。

四、结语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蓬勃向上的时代,人类已在太空中遨游。我们应该高唱新时代的《大风歌》,创造出博大、雄浑、壮美、充满激情的时代美术新篇章,创造出我们的时代精神。汉画像砖石中蕴藏着训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丰富营养,我们应该满怀创造新时代美术的激情,伸出我们向传统学习、向汗画像砖石造型语言借鉴和学习的双手。

参考文献

[1] 高师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2] 杨絮飞. 画像石艺术鉴赏 .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3] 张道一. 画像石鉴赏.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4] 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5] 秦汉绘画史.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6] 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