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的生产工艺及分离提纯

纤维素酶的生产工艺及分离提纯
纤维素酶的生产工艺及分离提纯

纤维素酶的生产工艺及分离提纯

姓名:朱帅帅学号:201404015024 四院三连通信工程摘要:

纤维素酶是一种重要的酶产品,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由于纤维素酶在饲料、酒精、纺织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已被国内外业内人士看好,将是继糖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之后的第四大工业酶种,甚至在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第一大酶种,因此纤维素酶是酶制剂工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寡糖或单糖的蛋白质。

关键词:发酵法;盐析法;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电泳Abstract:

Cellulase is an important enzyme products, a complex enzyme, mainly by the exo-β-glucanase, endo-β-glucanase and β-glucosidase and other components, there are very high energy Xylanase. Because cellulase has great market potential in the fields of feed, alcohol, textile and food, it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fourth largest industrial enzyme after saccharifying enzyme, amylase and protease, even in China it is entirely possible to become the largest enzyme species, so the enzyme enzyme industry is a new growth point. Is a protein that can decompose cellulose into oligosaccharides or monosaccharides.

Keywords:Fermentation, Salting out, Gel filtration,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Electrophoresis.

一、纤维素酶的概述

纤维素酶是一种对纤维素大分子的水解具有特殊催化作用的活性蛋白质,它是一组酶的总称,不是单成分酶,而是由多个酶起协同作用的多酶体系。其外观为灰白色的无定形粉末或液体,最适作用温度为40℃~55℃,反应最适PH值为4.0~6.0,在40℃~70℃以下稳定存在,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该酶催化效率高,比一般酶高106~107倍。

自1906年Seillere在蜗牛的消化液中发现纤维素酶至今已有一百余年了,现在纤维素酶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酒、饲料加工、纺织、洗衣、农业等多个领域[1]。食品方面,纤维素酶被应用于果实和蔬菜加工、油料作物加工、茶叶加工、酒精生产、啤酒生产、食醋酿造、酱油酿造等生产工艺。在饲料工业中,纤维素酶用来制备低纤维饲料、饲料酶制剂、水解植物纤维生产饲料酵母。在纺织工业中,纤维素酶被用于纤维改性,真丝脱胶,染整的退浆、精炼、整理加工等方面。纤维素酶还被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纤维素酶用于造纸工业,利用外切纤维素酶只从末端切断纤维素的作用原理,可以提高纸张的光洁度。[2]

纤维素酶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昆虫、软体动物、高等植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都能产生纤维素酶[3]。反刍动物的瘤胃以及猪大肠也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存在。纤维素酶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纤维素酶虽然在植物中广泛存在,且在植物发育的某些阶段发挥着水解细胞壁的作用,如果实成熟、蒂柄脱落等,但

从植物中提取纤维素酶比较困难,且含量不高。很多食木性的动物及食草动物之所以可以以植物为食物来源,主要是因为其体内存在内源性的纤维素酶,但是依靠这类动物来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也比较困难。工业化纤维素酶的生产主要采用微生物来进行。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共记录了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大约有53个属的几千个菌种。由于放线菌纤维素酶的产量极低,所以研究很少。细菌纤维素酶产量也不高,主要是葡聚糖内切酶,大多数对结晶纤维素没有降解活性,且所产生的酶是胞内酶或吸附在细胞壁上,不分泌到培养液中,增加了提取纯化的难度,所以工业上很少采用细菌作为生产菌株。目前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较多的是丝状真菌,其中酶活力较强的菌种为木霉、曲霉、根霉和青霉,以木霉属菌种居多,较为典型的有里氏木霉、绿色木霉、康氏、木霉。

二、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

1、固体发酵法

固体发酵法以玉米、稻草等植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纤维素酶。该法投资少,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然而固体发酵法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不可能像液体发酵那样随着规模的扩大,大幅度降低成本。以秸秆为原料的固体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很难提取和精制。目前生产厂家只能采用直接干燥、粉碎来得到固体酶制剂,或用水浸泡后压滤得到液体酶制剂,产品外观粗糙,质量不稳定,杂质含量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易污染杂菌。国内外对木霉纤维素酶的研究较多,但木霉一方面毒性大,使之应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普遍存

在着β-葡萄糖昔酶活力偏低的缺陷,致使纤维二糖积累,影响了酶解效率。

2、液体发酵法

液体发酵生产时,将原料送入发酵罐内发酵,同时接入纤维素酶菌种。发酵过程中,需要从发酵罐底部通入无菌空气对物料进行气流搅拌,发酵完后的物料经过处理可得到纤维素酶产品。液体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条件易控制、产量高、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稳定,但动力消耗大,设备要求高。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具有培养条件容易控制,不易染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因此,目前此方法是大规模生产的可行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是将玉米秸秆粉碎至20目以下,进行灭菌处理后,送发酵釜内发酵,同时加入纤维素酶菌种,发酵时间约为70 h,控制温度低于60℃,将净化后的无菌空气从釜底通入,进行物料的气流搅拌,发酵完的物料经压滤机压滤、超滤浓缩、喷雾干燥,制得纤维素酶产品。

三、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

纤维素酶的组分大多为糖蛋白,工业上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粗酶制剂常采用硫酸铵沉淀法、酒精沉淀法、丹宁沉淀法和离心喷雾干燥等方法。但在纤维素酶分析研究上主要采用一系列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如分级沉淀、色谱法、电泳法等。目前,对粗酶的提取大多采用硫酸桉分级沉淀法;对酶活力的测定国际上一般采用Horikoshi方法;对蛋白质的测定按考马斯亮蓝(Bradford)法;还原糖的测定采用3,5一二硝基水杨酸(DNS)法。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纯化方法:

1.盐析法:盐析法就是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使各种蛋白质依次分别沉淀的方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在溶液中由于表面带电的氨基酸残基与溶剂分子(H20)相互作用,所以能保持溶解状态,当加入盐离子时,蛋白质分子周围所带电荷增加,促进了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使溶解度增加,此现象称为盐溶,在盐浓度较低时以这种情形为主;但当盐浓度继续增加达到一限量,大量盐离子使水浓度相对降低,蛋白质的水化作用减弱,相互凝聚而沉淀下来,称为盐析。选择一定浓度范围的盐(如0~25%饱和度硫酸铵)使杂质蛋白沉淀而有效成分呈盐溶状态,经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后,再选择一定浓度范围的盐溶液使有效成分等物质呈盐析状态而另一部分杂质呈盐溶状态,用离心法收集的沉淀物即为初步纯化的有效成分物质。此法是蛋白质进行分级沉淀时常用操作步骤,常选用的盐是硫酸铵。

2.凝胶过滤:凝胶过滤又叫分子筛层析,是利用分子筛效应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和测定其分子量及样品脱盐的一种色谱方法。凝胶过滤层析所用的基质是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筛孔直径一致的球状颗粒。这种物质可以完全或部分排阻某些大分子物质,而不能排阻某些小分子化合物。当样品进入色谱柱时,由于被分离物质的分子质量不同。较大的分予不能通过孔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内部,与流动相一起先流出色谱柱;分子质量小的物质可通过部分孔道,更小的分子可通过任意孔道进入珠体内部。这样小分子向下流动的速度必然比大分子慢,结果是分子质量大的物质先从柱中流出,分子质量小的则后从柱中流出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凝胶过滤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重复性好

及样品回收率高等特点,所以该方法除了常用于分离纯化蛋白质,核酸、多糖、激素、氨基酸和抗生素等物质外,还可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样品浓缩和脱盐等方面。

3.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根据物质所带电荷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离子交换剂以纤维素、葡聚糖凝胶等不溶性物质为母体,通过酯化、醚化或氧化等化学反应,引入阳性或阴性离子的特殊制剂,可与带相反电荷的化学物质进行交换吸附。对于呈两性离子的蛋白质、酶类、多肽等物质与离子交换剂的结合力,取决于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特定pH条件下呈现的离子状态。当pH低于等电点(pI)时,被阳离子交换剂吸附;反之被阴离子交换剂吸附。对于呈胶体状态的大分子物质一般使用选择性好的弱酸性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层析法是常用的层析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多种生化物质的分析、制备、纯化等。

4.电泳:电泳是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当把一个带净电荷的颗粒放入电场时,就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带电颗粒在电场中向一定方向泳动,速度与电场强度和带电颗粒的净电荷量成正比,与颗粒半径和黏度成反比。当颗粒是两性电介质性质的蛋白质分子时,它在一定pH溶液中电荷量是独特的。由于不同的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是不同的,因此经泳动后就形成了泳动度不同的区带。利用此性质,可以将混合液中不同的蛋白质区分开,同时也可以对其纯度进行测定。现在电泳法已成为开展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常规工具。

参考文献:

[1] 高论江,董全《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2007,4.

[2] 顾方媛,陈朝银《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2008,28

[3] 刘小杰,何国庆《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2003,37

[4]邱雁临主编《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粮食与饲料科技出版,2001

[5]宋桂经主编《纤维素科学与技术》,广西人学学报出版,2004

[6]俞俊棠主编《生物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肖春玲主编《微生物纤维素酶的应用研究》,微生物学杂志,2002

A.内容说明:

本文与第四章能量与代谢第二节生物催化剂——酶的内容相关,阐述了纤维素酶的生产工艺及分离提纯。

B.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我觉得课程内容较多,课时又较少,所以上课速度过快,可以选择一些章节让大家自学,然后着重讲解一些关键的章节。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专业大实验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方案 目标:从自然界采用选择性分离的方法,获得纤维素酶的高产菌株。 意义:把含纤维的自然资源及纤维废料加以充分利用,转化成糖类 作为食品工业和发酵工业的原料或制成优质饲料,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1.1.1原辅料 土壤品来自南阳理工学院以下各处离地表3-8cm深处泥土装入塑 料瓶中,带回实验室处理。 (1)新校区竹林腐叶下的土壤 (2)校门口东边的松树林腐叶子下的土壤 (3)青年公寓外小树林 (4)2号教学楼后面花园的土壤 1.1.2试剂 羧甲基纤维素CMC、NaCl、MgS04·7H20、KH2P04、酵母浸粉、蛋白胨、 蒸馏水、琼脂、Na2HP04、酵母膏、刚果红试剂。 1.1.3仪器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可省)、小烧杯、100ml量筒、滤纸、漏斗、棕色试剂瓶、1000ml三角烧瓶1个、500ml三角烧瓶1个、试管24个、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皿24个、36支1mm无菌吸管、无菌玻璃涂棒12支、显微镜、无菌水。 1.2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1.2.1培养基配制

初筛培养基A:羧甲基纤维素CMC 20g、NaCl5.0g、MgS04·7H20 0.2g、KH2P04 1.0g、酵母浸粉 5.0g、蛋白胨10g、蒸馏水1000mL、琼脂20g,pH自然,121℃湿热灭菌20min。 复筛培养基B:CMC 10g、Na2HP041.25g、KH2P040.75g、MgSO4·7H2O 0.1g、蛋白胨1.25g、酵母膏O.25g、蒸馏水500mL、琼脂10g,pH自然,121℃灭菌20min。 2.2.2试剂配制 1%刚果红试剂:称取刚果红试剂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用量筒量取蒸馏水100ml使之溶解,过滤,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2.3方法 2.3.1初筛的方法步骤 (1)配初筛培养基A,灭菌,倒平板。 (2)用稀释涂平板的方法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稀释涂布平板法步骤: A.倒平板将配好的琼脂培养基溶化,待冷至55—600C时,用右手持盛培养基的三角烧瓶,置火焰旁边,左手拿平皿并松动瓶盖,用手掌边缘和小指、无名指夹住拔出,瓶口在火焰上灭菌,然后左手将培养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倒入培养基约15ml,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平置于桌面上,待冷凝后即成平板。 B.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样10g,放入盛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约20分钟,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将菌分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知识点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一、分离和提纯 分离: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 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而得到所需物质的过程 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 不溶性杂质的除去: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过滤:是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主要是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 实例:除去食盐中不溶性泥沙 (1)主要仪器: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铁圈)、玻璃棒 (2)过滤操作注意要点:一帖(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体的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漏斗颈的末端紧靠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的低端紧靠三层滤纸处,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 2、结晶: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的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被提纯的目的。 (1)实验仪器: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烧杯 (2)结晶方法:蒸发结晶、冷却结晶 蒸发结晶:通过蒸发或气化,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 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的物质。(氯化钠) 冷却结晶: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重结晶指的是重复冷却结晶。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硝酸钾) 蒸发结晶操作注意:①蒸发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②蒸发皿内溶液不能超过其容量的2/3 ③当溶液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发剩余的水分 3、粗盐的提纯 (1)粗盐提纯中用到几次玻璃棒?作用分别是什么?共4次,①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②过滤:引流③蒸发: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④转移固体 (2)粗盐中含有较多杂质(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MgCl2、硫酸盐Na2SO4) 可溶性杂质的除去: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易复原 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易分: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容易复原 (3)SO42-的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溶液,先加入稀盐酸酸化(排除CO32-、Ag+干扰),若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若出现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则存在SO42-离子 (4)粗盐提纯中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硫酸盐Na2SO4)的除去 除杂试剂选择:Na2CO3、NaOH、BaCl2(除杂试剂必过量,过量试剂必除去)还需要适量盐酸除杂顺序:Na2CO3要在BaCl2之后,NaOH只需在盐酸之前 其中涉及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MgCl2+2NaOH=Mg(OH)2↓+2NaCl HCl+NaOH=NaCl+H2O HCl+Na2CO3=NaCl+H2O+ CO2↑ 4、蒸馏:利用液态混合物(互溶)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加热使其某一组分变成蒸气,经过冷凝后再变成液体,从而跟其他组分分开,目的是将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除去

纤维素酶的介绍 应用 前景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及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及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纤维素酶(cellulase)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不是单成分酶,而是由多个酶起协同作用的多酶体系。 纤维素酶在扩大食品工业原料和植物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净化环境和开辟新能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纤维素酶的来源 纤维素酶的来源非常广泛,昆虫、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 目前,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菌种较多的是丝真菌,其中酶活力较强的菌种为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 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特别是绿色木霉(Trichoder mavirde)及其近缘菌株等较为典型,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纤维素酶生产菌。 现已制成制剂的有绿色木霉、黑曲霉、镰刀霉等纤维素酶。同时,反刍动物依靠瘤胃微生物可消化纤维素,因此可以利用瘤胃液获得纤维酶的粗酶制剂。另外,也可利用组织培养法获得所需要的微生物。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 目前,纤维素酶的生产主要有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两种方法。 固体发酵法固体发酵法是以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其投资少,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纤维素生产

厂家均采用该技术生产纤维素酶。然而固体发酵法存在根本上的缺陷,以秸秆为原料的固体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很难提取、精制。目前,我国纤维素酶生产厂家只能采用直接干燥法粉碎得到固体酶制剂或用水浸泡后压滤得到液体酶制剂,其产品外观粗糙且质量不稳定,发酵水平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易污染杂菌,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液体发酵法液体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将玉米秸秆粉碎至20目以下进行灭菌处理,然后送发酵釜内发酵,同时加入纤维素酶菌种,发酵时间约为70h,温度低于60℃。采用除菌后的无菌空气从釜低通入进行通气搅拌,发酵完毕后的物料经压滤机板框过滤、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制得纤维素酶产品。液态深层发酵由于具有培养条件容易控制,不易染杂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和开发方向。 纤维素酶的应用 制酒 在进行酒精发酵时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酒精和白酒的出 酒率和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溶液的黏度,缩短发酵时间,而且酒的口感醇香,杂醇油含量低。纤维素酶提高出酒率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原料中部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供酵母使用;另外,由于纤维素酶对植物细胞壁的分解,有利于淀粉的释放和被利用。 将纤维素酶应用于啤酒工业的麦芽生产中可增加麦粒溶解性,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分离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分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菌操作的技术 2.掌握选择培养基的设计和配制 3.掌握特定菌种筛选方法 4.掌握菌种鉴定方法 5.测定菌种生长曲线和纤维素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 该研究设计性实验是利用纤维素酶产生菌可以分解纤维素酶,故而在含有羧甲基纤维素的平板(pH9.0)上可形成透明圈的原理和筛选纤维素酶产生菌。 三、实验内容: (1)培养基 ①选择培养基的配制 同体培养基: 250mL三角瓶、1.8g营养肉汤、100mL水、pH9.0、2g CNC-Na、2g琼脂、搅拌均匀包扎灭菌 液体培养基:

250mL三角瓶、1.8g营养肉汤、100mL水、pH9.0、2g CNC-Na、2g琼脂、搅拌均匀包扎灭菌(配制2份备用) ②摇瓶发酵培养基的配制 蛋白胨 1.0%、酵母粉 1.0%、CMC-Na1.0%、NaCL0.5%、KH2PO4 0.1%,另配10% NaCO3,分开灭菌后与上述培养基成分按1:9的比例混合均匀,使培养基的初始PH为9.5-10 (2)配制筛选平板和斜面培养基 在超净台中将上述培养基倒入平板和试管,试管倾斜放置,待培养基凝固后,低温保存,待用。 (3)菌种筛选 ①称取土样10g,用无菌水稀释定容至100mL,将土壤液稀释至移取150mL土壤悬液到筛选平板A,均匀涂布后于30。C恒温培养箱培养12h. ②待平板A长出单菌落后,用接种环挑取每个单菌落的一半到另一筛选平板C上,作染色鉴定,原来平板B保存于4。C的冰箱中,保藏备用 ③将用于染色鉴定的筛选平板C于30。C恒温培养1-2d,向培 养皿中加入适量1mg/mLa的刚果红溶液,并染色1h;弃去染液,加入适量1mol/L的NaCla溶液,洗涤1h,若细菌产生纤

贵金属提炼新技术新工艺流程,贵金属提炼分离新方法及,贵金属提炼专利技术利用手册

贵金属提炼新技术新工艺流程与提炼分离新方法及专利技 术利用手册 主编:专利编写组 出版单位:国家专利局内部发行资料2011年 规格:全三卷16开+1张CD-ROM光盘 定价:1280元 优惠价:980元 详细目录: 1 用细菌菌体从低浓度的钯离子废液中回收钯的方法02102604.1 2 高温合金的电化学分解方法 02150476.8 3 合成碳酸二苯酯用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02125471.0 4 从贵金属微粒分散液中回收贵金属的方法 01121037.0 5 从富含铜的电子废料中回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工艺 6 电子废料的贵金属再生回收方法 03137220.1 7 含砷硫化铜精矿湿法冶炼新工艺 03117196.6 8 一种从含有贵金属的废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的方法2109402.0 9 一种分离铂钯铱金的方法 02129627.8

10 钯合金吸附网 95108021.0 11 从废铝基催化剂回收贵金属及铝的方法和消化炉95109350.9 12 用键合到膜上的能束缚离子的配位体分离和浓缩某些离子的方法 95193666.2 13 真空蒸馏提锌和富集稀贵金属法 97101388.8 14 氰化金泥的全湿法精炼工艺 85100106 15 用萃取法回收废催化剂中的铂 85100109 16 铱的回收和提纯方法 85106777 17 用控制电位法从阳极泥提取贵金属 85106670 18 金属回收室 86102510 19 从精矿中回收贵金属的方法 86107005 20 催化剂回收方法 87100396 21 合成以聚硫醚为主链的胺型螫合树脂的新方法 87103957 22 低温硫化焙烧—选矿法回收铜、金、银 86105982 23 一种从含金王水中提取金的方法 86106293 24 用于处理氨的物质 87108317 25 贵金属的回收 88107300.8 26 碱蒸发器代用法 88100861.3 27 岩石风化土吸附型稀散贵金属的提取技术方案 88104336.2 28 金属阳极再生前处理方法 88103456.8 29 延性合金 89104841.3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实用)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以达到处理和提纯的目的,其中化学处理往往是为物理处理作准备,最后均要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方法和操作简述如下: 1. 分液法��常用于两种均不溶于水或一种溶于水,而另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步骤如下: 分液前所加试剂必须与其中一种有机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或溶解其中一种有机物,使其分层。如分离溴乙烷与乙醇(一种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 又如分离苯和苯酚: 2. 蒸馏法��适用于均溶于水或均不溶于水的几种液态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步骤为: 蒸馏前所加化学试剂必须与其中部分有机物反应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且本身也难挥发。如分离乙酸和乙醇(均溶于水):

3. 洗气法��适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步骤为: 例如: 此外,蛋白质的提纯和分离,用渗析法;肥皂与甘油的分离,用盐析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1,洗气 2,萃取分液溴苯(Br2),硝基苯(NO2),苯(苯酚),乙酸乙酯(乙酸) 3, a,制无水酒精: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b,酒精(羧酸)加新制生石灰(或NaOH固体)蒸馏c,乙醚中混有乙醇:加Na,蒸馏 d,液态烃:分馏 4,渗析 a,蛋白质中含有Na2SO4 b,淀粉中KI 5,升华奈(NaCl) 鉴别有机物的常用试剂 所谓鉴别,就是根据给定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被检物质的性质,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通过必要的化学实验,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把它们一一区别开来.有机物的鉴别主要是利用官能团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别.鉴别有机物常用的试剂及特征反应有以下几种: 1. 水 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密度不同的有机物的鉴别.例如:苯与硝基苯. 2. 溴水 (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 (2)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醛类,甲酸. (3)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且生成白色沉淀. 3. 酸性溶液 (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不饱和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 (2)苯的同系物的侧链被氧化而褪色.例如:甲苯,二甲苯等. (3)与含有羟基,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褪色.例如:醇类,醛类,单糖等. 4. 银氨溶液(托伦试剂) 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 5. 新制悬浊液(费林试剂) (1)与较强酸性的有机酸反应,混合液澄清.例如:甲酸,乙酸等. (2)与多元醇生成绛蓝色溶液.如丙三醇. (3)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 6. 金属钠 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例如:醇类,酸类等. 7. 溶液 与苯酚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8. 碘水 遇到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9. 溶液 与酸性较强的羧酸反应产生气体.如:乙酸和苯甲酸等.

贵金属提炼黄金提炼加工工艺流程大全

黄金提炼加工工艺流程大全 黄金提炼工艺介绍 将不纯的金(纯度>90%黄金)用王水。溶解生成氯金酸,以亚硫酸氢钠作为还原剂,将氯金酸还原成金粉沉淀,再进行净化、洗涤、烘干、最后加入助熔剂在高温下熔炼而得颜色为金黄色、达到纯金工艺。该技术投资少,工艺简单,成本低,提金回收率高。 福鑫环保各道工序介绍如下: 1.预处理:将不纯的黄金用火枪或电炉进行熔解,然后压片、打水花从而将黄金

分解成为小颗粒,为后续工艺做预处理,此工艺产生一定的高温热气及熔金废气。 2.溶解:将打散后小颗粒黄金或片金放入耐酸反应器(钛、玻璃器皿)中,在 通风条件下加入金属重量3倍的王水,待剧烈反应过后,加热蒸发到原体积的1/5左右,使金完全溶解,再加浓盐酸驱赶游离的硝酸至无红棕色气体发生为止,取下冷却,用盐酸酸化,过滤除去不溶的杂物,余下的含氯金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调节PH值,此工艺产生的废气包括NOX、HCL、HNO3等酸雾废气。 3.还原:将氯金酸溶液加热,一边搅拌一边迅速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直至金 全部还原成金粉沉淀,然后静置溶液为无色透明再进行过滤,此工艺产生的废气包括NOX、HCL、硫化物等废气。 4.净化:过滤所得的金粉沉淀中可能还吸附有一些铁化合物等杂质,必须除掉 以提高金粉的纯度。用盐酸加入金粉中,加热搅拌煮沸,然后小心倾出酸液,如此反复几次,直至不呈现黄色为止,此工艺产生的废气包括少量HCL雾。 5.洗涤、烘干:将经净化的金粉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多次直至溶液呈中性PH值为 7为止,然后静置、过滤、烘干而得纯金粉,此工艺产生一定的高温热气及烘烤废气。 6.熔炼:将纯金粉和适量的纯碱、硼砂等化学纯级溶剂一起放入坩埚中,在1200 度高温下熔炼2--3次,即得颜色为金黄色、纯度达99.9%以上的纯金。 7.后处理:后处理包括倒板料、吹面、用水冷却及打标签(油压/千斤顶/镭射等 等),最后至收发出货。 说明:提纯后的海绵金经烘干后即可铸锭,铸锭要根据你的黄金重量大小选择不适合的坩埚和模具。黄金铸锭对坩埚要求,选择坩埚一定要选择那种能耐高温的,突然加温或突然降温不易开裂的,石墨坩埚是不错的选择,便宜、结实、耐高温不易开裂等优点。 A、铸锭前先取少量硼砂(四硼酸钠)放入坩埚底部,硼砂在金属铸锭中起助 熔和提纯作用。 B、将海绵金小心的投入坩埚内,压实。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关键词导学模式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着重要让学生初步明确实验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家们要研究某种物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分离提取出来,再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组成。本节课以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方法为主题,以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及其基本操作。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自不同层次的初中学校,他们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学生间比较陌生,这些因素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因此我的教案中以初中化学中已学过的过滤、结晶等物质分离的方法为切入点,教师积极引导、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以讨论、交流、合作实验等学生活动为主,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做法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以浪里淘沙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蒸馏和萃取、过滤、蒸发等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 2、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操作。 3、通过动手实验,练习量取、溶解、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注意基本操作的规范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学习用实验设计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隐性目标。 2、了解化学实验为主的学科特点,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和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初步认识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在动手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难点 物质分离和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教材内容要求,寻求一种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关键词导学法、实验法、讲授法、探究法和小组合作讨论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去发现问题的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教学手段 教材,教辅,实验器材和药品 八、教学过程

化学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

化学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 提纯是指将混合物净化除去其杂质,得到混合物中的主体物质,提纯后的杂质不必考虑其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许多种,但根据其分离本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化学分离法,另一类:物理法,下面就混合物化学分离及提纯方法归纳如下: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1.引入的试剂一般只跟杂质反应。 2.后续的试剂应除去过量的前加的试剂。 3.不能引进新物质。 4.杂质与试剂反应生成的物质易与被提纯物质分离。 5.过程简单,现象明显,纯度要高。 6.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7.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 8.如遇到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时,要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概念区分 清洗:从液体中分离密度较大且不溶的固体,分离沙和水; 过滤: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净化食用水; 溶解和过滤:分离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分离盐和沙; 离心分离法: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分离泥和水; 结晶法: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分液: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分离油和水; 萃取: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庚烷,取水溶液中的碘; 蒸馏: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海水中取得纯水;

分馏:离两种互溶而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液态空气中分离氧和氮;石油的精炼; 升华:离两种固体,其中只有一种可以升华,离碘和沙; 吸附:去混合物中的气态或固态杂质,活性炭除去黄糖中的有色杂质; 分离和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 1.加热法: 当混合物中混有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去。如,NaCl中混有NH4Cl,Na2CO3中混有NaHCO3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2.沉淀法: 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的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微粒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试剂的过量部分除去,最后加的试剂不引入新的杂质。如,加适量的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蛋白质和酶的分离与纯化

蛋白质和酶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蛋白质是生命体中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已成为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要研究蛋白质,首先要得到高度纯化的目的蛋白。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一般都是以复杂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每种类型的细胞都含有上千种不同的蛋白质。要想从成千上万种蛋白质混合物中纯化出目的蛋白,就要根据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不同设计出合理的分离方法。 目前研究为止酶除核酶外本质都是蛋白质,因此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基本是采用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但是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酶的分离纯化比一般的蛋白质要求更高。 一、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1. 原料的选择 原则:来源方便,成本低,易操作、安全的原料。 蛋白分布:体液、组织、细胞定位 2. 破碎方法: (1) 机械方法: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的剪切力的作用,使细胞或组织破碎的方法。 如:捣碎法、研磨、匀桨法 (2) 物理方法:通过温度、压力、声波等各种物理因素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破碎的方法。 如:反复冻融、渗透压、超声破碎 (3) 化学方法:通过各种化学试剂对细胞膜的作用,使细胞破碎的方法. 如:甲苯、丙酮、氯仿和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Triton和Tween) (4) 酶促法:溶菌酶、蜗牛酶等 3. 目的蛋白或酶的特异、快速、精确的定性或定量方法 4. 先粗后细,分级分离 粗分:将得到的蛋白溶液先利用简单、快速、易处理的方法除去大部分杂蛋白。如: 盐析、离心、有机溶剂沉淀等。 精制:利用蛋白质性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吸附层析、亲和层析、电泳、离心、结晶等方法进一步纯化。 5. 避免蛋白质的变性(pH、适合的温度和缓冲体系等) 二、常用的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 可以根据各种蛋白质的结构、理化性质不同设计分离方法。 (一)根据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各种金银首饰工艺的制作程序

各种金银首饰工艺的制作程序 中国5000年的悠久文化,让我们的首饰有个各种各样的制作工艺。不同的工艺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其中较为常见的8中,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 一、花丝工艺 花丝工艺是将金银加工成丝,再经盘曲、掐花、填丝、堆垒等手段制作金银首饰的细金工艺。根据装饰部位的不同可制成不同纹样的花丝、拱丝、竹节丝、麦穗丝等,制作方法可分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 1、掐丝就是将用花丝制成的刻槽,掐制成梅花、牡丹花、飞鸟、龙凤、亭台楼阁等各种纹样。 2、填丝是将撮好扎扁的花丝填在设计轮廓内。常用的种类有填拱丝、填花瓣等。 3、攒焊是将制成的纹样拼在一起,通过焊接组成完整首饰的工艺过程。 4、堆垒是用堆炭灰的方法将码丝在炭灰形上绕匀,垒出各种形状,并用小筛将药粉筛匀、焊好的过程。 5、织编是将金银丝编织边缘纹样和不同形体的底纹,在底纹上再粘以用各种工艺方法制成的不同花形纹样,通过焊接完成。 二、錾花工艺 錾花工艺通常使用钢制的各种形状的錾子,用小锤将钢錾花纹锤在过火后的条块状金银的表面。錾花工艺用錾、抢等方法雕刻图案花纹,这此致图案花纹有深有浅,富有艺术感染力。 三、烧蓝工艺

烧蓝工艺又称点蓝工艺,与点翠工艺相似,都是景泰蓝工艺。烧蓝工艺不是一种独立的工种,而是作为首饰的辅助工种以点缀、装饰、增加色彩美而出现在首饰(pandora glass beads)行业的。 四、镶嵌工艺 镶嵌工艺又称实镶工艺,以锤锯、钳、锉、削为主,是将一块金经过锤打锻制,锯制成部分纹样,锉光焊接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加工程序如下: 1、制作零部件:通过锯割方法、插花方法、翻卷方法、锉削方法等将经过多次过火的黄金原料制成具有一定图案的零部件。 2、焊接:将制作好的各种零部件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严丝合缝地拼攒在一起,用焊药焊接起来制成首饰的主形体。 3、鉴定质量:制作好的首饰主形体由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分析成色后打上印签,并附上质量鉴定标签。 4、抛光;制作好的首饰主形体通过用玛瑙刀、酸洗、抛光机等进行抛光。 5、镶嵌宝石:将宝石(pandora charms)固定在首饰主形体上,常见的镶嵌方法有爪镶、槽镶、包镶等。 6、再抛光:将镶嵌好的首饰再一次进行抛光。 五、浇铸工艺 浇铸工艺是用铸造机进行首饰的成批生产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优点。加工程序如下: 根据首饰设计样本制成橡胶模具;用橡胶模具通过注蜡制成蜡模具;将蜡模具种成蜡树;将放有蜡树的筒注入石膏,制成石膏模具;将石膏模具放入烘炉内烘干,并加热至石膏模具脱蜡;将呈熔融状态的金注入石膏模具中;清洗去石膏,再进行抛光、镶嵌等程序即可。 六、冲压工艺 冲压工艺是指完全用机器完成金属的切割、饰主形体的锉磨和抛光等过程。 七、电铸工艺

纤维素酶的结构与功能综述

研究生课程作业(综述)题目:纤维素酶的结构与功能 食品学院食品工程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课程食品酶学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纤维素酶的结构与功能 摘要: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酶,生物体的一切新陈代谢活动都离不开酶,并且工业酶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本文简单阐述了酶的结构与功能,重点以纤维素酶为例子,阐述它的来源、结构、分类、催化机制以及在各行业的应用,并对纤维素酶的发展前景作了一定展望。 关键词:纤维素酶结构家族功能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ellulase Abstract:Human's life activities is dependent on the enzyme,and all the metabolic activity of organisms cannot leave the enzyme, and industrial enzym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This article simply expound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nzymes.The key to cellulose enzyme as an example,expounds its source,structure, classification,catalytic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in various industries,and lastly expec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cellulase. Keywords: cellulase structure family function 1

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总结

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总结 导读:分离提纯是指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以此提高其纯度。分离提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方法,为大家分享了物质分离提纯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结晶和重结晶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即晶体在溶液中形成的过程)称为结晶。而重结晶是指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又称再结晶。 重结晶主要针对固态晶体物质的分离提纯,效果与溶剂选择大有关系。溶剂最好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对主要化合物是可溶性的,对杂质是微溶或不溶的溶剂。滤去杂质后,将溶液浓缩、冷却结晶,即得较纯的物质。 (2)、物质的溶解度在该溶剂中受温度影响较为显著。 中学阶段最常见的实例是KNO3和NaCl的混合物。对于该混合物的分离,主要是利用它们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别很大。则可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液蒸发、浓缩,首先析出的是溶解度升高不大的NaCl晶体,除去NaCl以后的母液再浓缩和冷却后,可得较纯KNO3。另一个实际例子就是选修5第一章提到的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重结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才能获得较好的纯化效果。 二、蒸馏法 蒸馏是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

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重要的基本操作。但蒸馏主要针对组分沸点相差大于30℃以上时,才有理想的分离效果。对于组分沸点相差不大的混合体系则采用分馏。而分馏装置由于要使用分馏柱,高中并不常见,故高中实际教学中很少提及。一个变通的思路,是“固定组分蒸馏法”。比如,乙醇-水混合物,单纯用蒸馏分离效果很不理想,可以先加入生石灰与水反应,将水“固定”住,然后蒸馏,可以得到较纯的乙醇。 三、萃取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方法。萃取分离物质时,必须用分液漏斗。萃取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萃取剂,被萃取的物质在两个溶剂中的溶解度差距越大,则萃取的效果就越好。萃取法在化工制药等领域属于常用手段,但高中阶段常见的是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中的物质,比如利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萃取完得到的CCl4-I2混合体系,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从而得到较纯的碘单质。 四、升华法 某些物质固态时就有较高的蒸气压,因此受热后不经熔化就可直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公开课教案】设计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一、【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 (二)过程与方法 分析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弄懂实验操作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重点】 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三、【课题难点】 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这节课我们以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纯化为例,巩固加深对这方面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活动1:阅读“纤维素与纤维素酶”,回答下列问题: 1.1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 延伸:草食性动物是怎样消化食物中纤维素的?肠胃中的共生物生物。 1.2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纤维素的分解需要在纤维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请完成下列过程: 〖思考1〗实验分析:P27的小实验是如何构成对照的? 在一支试管中添加纤维素酶,另一支试管不添加纤维素酶;尽管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用量不同,但都能维持相同的pH。 〖思考2〗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温度为 25 ℃,其它反应条件最适宜情况下,在 1 min内转化 1mmol 的底物所需要的酶量。 活动2:阅读“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回答下列问题: 1.3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该方法可以通过颜色反应直接筛选。 2.4其原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实验设计 活动3:完成实验方案流程图,讨论回答问题:

专题: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专题: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一.混合物分离提纯(除杂)的基本原理 混合物的分离就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种物质的原来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而混合物的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只要求被提纯的物质最终复原,不要求将除去的杂质复原。 除杂(提纯)的原则:“不减、不增、易分、简单、环保” (1)加入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所需要提纯的物质反应,简记为不能“玉石俱焚”。 (2)除杂过程中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3)生成的物质与被提纯物质易分离,杂质应转化为沉淀、气体或水等易分离的物质。 (4)步骤简单、操作简便。 (5)注意环保,要求所选世纪和方法,不能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简记为“绿色环保”。 (6)保持原状,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所需物质原有状态,可简记为不能“改头换面” 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1.物理方法 (1)过滤法:一般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或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之间的分离或提纯。如粗盐的提纯,分离KCl和MnO 2 混合物。 (2)蒸馏法:利用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混合物。如工业上制取氧气、石油分馏。 (3)结晶法:一般适用于两种或多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a.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分离或提纯, 如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KNO 3 杂质,可采用蒸发结晶法 b.降温结晶法:适用于几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较大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如除去KNO 3 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4)磁铁法:利用磁铁能把铁吸引,可以把铁从其他不能被铁吸引的杂质中分离出来或从不能被铁吸引的物质中把铁杂质除去。? 2.化学方法 (1)化气法: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试剂(酸),使所含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主要指碳酸盐,所选的酸主要由主要成分的酸根决定,加入酸要适量。 如除NaCl中Na 2CO 3 ,可加适量稀HCl:Na 2 CO 3 + 2HCl=2NaCl+ CO 2 ↑+ H 2 O (2)沉淀法:在溶液中加入试剂,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如除去NaCl中的Na 2CO 3 ,可加适量的CaCl 2 :Na 2 CO 3 + CaCl 2 ==CaCO 3 ↓+2NaCl (3)置换法: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除去某些盐溶液中所含杂质(盐),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 除去,如除FeSO 4中的CuSO 4 ,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CuSO 4 +Fe==Cu+FeSO 4 (4) 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如除CaO中的CaCO 3可加热:CaCO 3  高温  CaO+ CO 2 ↑ (5)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金银提纯生产工艺流程

1、金的性质 金为化学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IB族元素,原子序数79,相对原子质量196.967。 纯金为金黄色,其颜色随其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而改变,如银和铂可使金的颜色变浅,铜能使金的颜色变深。金被碎成粉末或碾成金箔时,其颜色可呈青紫色、红色、紫色乃至深褐色至黑色。 所有金属中,金的延展性最好,一克纯金可拉成长达3500米以上的细丝,可碾成厚度为0.23*10-3毫米的金箔。但当金中含有铅、铋、碲、镉、锑、砷、锡等杂质时,其机械性能明显下降,如金中含0.01%的铅时,性变脆;金中含铋达0.05%时,甚至可用手搓碎。 金的密度随温度略有变化,常温时金的密度为19.29-19.37克/厘米3。金锭中由于含有一定量的气体,其密度略有降低,经延压后金的密度增大。 金的挥发性极小,在熔炼金的温度下(1100-13000C)金的挥发损失小,一般为0.01%-0.025%。金的挥发损失与炉料中挥发性杂质的含量及周围的气氛有关,如熔炼锑或汞含量达5%的合金时,金的挥发损失可达0.2%;在煤气中蒸发金的损失量为空气中的6倍;在一氧化碳中蒸发金的损失量为空气中的2倍。金在熔炼时的挥发损失是由于金有很强的吸气性引起

的。金在熔炼状态时可吸收相当于自身体积37-46倍的氢,或33-48倍的氧。当改变冶金炉气氛时,熔融金属所吸收的大量气体(如氧、氢或一氧化碳)会随气氛的改变或金属的冷凝而析出,出现类似沸腾现象,其中较小的金属珠(尤其是直径小于0.001毫米的金属珠)会随气体的喷出而被强烈的气流带走,从而造成金的飞溅损失。 金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金的导电性能仅次于银和铜,在金属中居第三位。金的导电率为银的76.7%,金的热导率为银的74%。 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界仅与碲生成天然化合物-碲化金,在低温或高温时均不被氧直接氧化,而以自然金的形态存在。 常温下,金与单独的无机酸(如硝酸、盐酸或硫酸)均不起作用,但溶于王水(一份硝酸和三份盐酸的混酸)、液氯及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氰化物溶液中。此外,金还溶于硝酸与硫酸的混合酸、碱金属硫化物、酸性硫脲液、硫代硫酸盐溶液、多硫化铵溶液,碱金属氯化物或溴化物存在的铬酸、硒酸、碲酸与硫酸的混合酸及任何能产生新生氯的混合溶液中。 碱对金无明显的腐蚀作用。 金在化合物中常呈一价或三价状态存在,与提取金

金银提纯生产工艺流程图

1、金的性质 金为化学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IB族元素,原子序数79,相对原子质量196.967。 纯金为金黄色,其颜色随其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而改变,如银和铂可使金的颜色变浅,铜能使金的颜色变深。金被碎成粉末或碾成金箔时,其颜色可呈青紫色、红色、紫色乃至深褐色至黑色。 所有金属中,金的延展性最好,一克纯金可拉成长达3500米以上的细丝,可碾成厚度为0.23*10-3毫米的金箔。但当金中含有铅、铋、碲、镉、锑、砷、锡等杂质时,其机械性能明显下降,如金中含0.01%的铅时,性变脆;金中含铋达0.05%时,甚至可用手搓碎。 金的密度随温度略有变化,常温时金的密度为19.29-19.37克/厘米3。金锭中由于含有一定量的气体,其密度略有降低,经延压后金的密度增大。 金的挥发性极小,在熔炼金的温度下(1100-13000C)金的挥发损失小,一般为0.01%-0.025%。金的挥发损失与炉料中挥发性杂质的含量及周围的气氛有关,如熔炼锑或汞含量达5%的合金时,金的挥发损失可达0.2%;在煤气中蒸发金的损失量为空气中的6倍;在一氧化碳中蒸发金的损失量为空气中的2倍。金在熔

炼时的挥发损失是由于金有很强的吸气性引起的。金在熔炼状态时可吸收相当于自身体积37-46倍的氢,或33-48倍的氧。当改变冶金炉气氛时,熔融金属所吸收的大量气体(如氧、氢或一氧化碳)会随气氛的改变或金属的冷凝而析出,出现类似沸腾现象,其中较小的金属珠(尤其是直径小于0.001毫米的金属珠)会随气体的喷出而被强烈的气流带走,从而造成金的飞溅损失。 金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金的导电性能仅次于银和铜,在金属中居第三位。金的导电率为银的76.7%,金的热导率为银的74%。 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界仅与碲生成天然化合物-碲化金,在低温或高温时均不被氧直接氧化,而以自然金的形态存在。 常温下,金与单独的无机酸(如硝酸、盐酸或硫酸)均不起作用,但溶于王水(一份硝酸和三份盐酸的混酸)、液氯及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氰化物溶液中。此外,金还溶于硝酸与硫酸的混合酸、碱金属硫化物、酸性硫脲液、硫代硫酸盐溶液、多硫化铵溶液,碱金属氯化物或溴化物存在的铬酸、硒酸、碲酸与硫酸的混合酸及任何能产生新生氯的混合溶液中。 碱对金无明显的腐蚀作用。

黄金提纯的过滤与装置简介

黄金提纯的过滤与装置简介 摘要:过滤洗涤是化学法提纯黄金时的重要操作步骤。特别的优质塑料过滤斗可以满足提纯工艺的需要,适应黄金矿山的生产规模,已在多家厂矿企业应用。介绍了过滤斗的特点及在黄金提纯时的实际使用方法。 1、引言 化学法提纯黄金具有不积压资金,生产速度快,对原材料适应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在黄金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黄金矿山提纯黄金的主流方法。 化学法提纯黄金的常规工艺流程为:王水溶解粗金-----金液过滤-----选择还原-----金粉洗涤-----酸浸去杂-----金粉再次洗涤-----干燥熔炼。只要操作得当,可以生产出Au99.9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严格工艺条件,改进除杂措施,或进行二次提炼,也可生产出Au99.95[1.2]。 化学法提纯黄金的过程中需要过滤、洗涤。过滤、洗涤是一种固液分离过程。金液过滤时依靠过滤去除含金溶液中的固体杂质,如氯化银、矿泥等;在金粉洗涤和金粉再次洗涤步骤,依靠过滤、洗涤去除金粉中的可溶金属杂质离子,Cu2+、Pb2+、Fe3+等。 过滤、洗涤过程是金提纯过滤中黄金的损失率。过滤、洗涤所用时间通常占总提纯过程的一半左右。过滤、洗涤是化学法提纯金时的重要操作步骤。

2、黄金提纯对过滤装置的要求 3、过滤、洗涤需要适用的设备才能满足工艺要求,方便操作、保 证工艺效果,做到事半功倍。用于黄金提纯的过滤、洗涤装置应满足下述条件: 4、(1)体积适宜。多数黄金矿山一次需要提纯的黄金数量在 10~20kg之间。溶于王水后,其体积约为40~80L;金液还原后,所得金粉体积约为15~30L。适用的过滤装置的 容积应当在40L左右,此时全部金粉可一次洗完,而且所形成的滤饼层厚度适宜,可以提高洗涤效率。用于金液时,也比较适用。 (2)耐酸腐蚀。用于要求装置耐稀王水、氯金酸腐蚀。用于金粉洗涤时,要求装置耐硝酸腐蚀。 (3)耐热。金粉洗涤和金粉再次洗涤一般使用热水,装置应当耐热100℃ (4)耐真空。装置应耐真空,真空抽滤时不变形。 (5)安全、可靠、黄金贵重,提纯过程中金液流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使用装置必须安全、可靠、不怕碰,以免因意外造成损失。 (6)结构简单,便于洗涤。化学法提纯黄金的正常损耗率一般在0.1﹪左右,要求设备结构简单,便于洗涤,尽量减少设备中可能残留的金夜或金泥。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必修I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 一、教材分析: 蒸馏和萃取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海水淡化问题是目前解决全球淡水日益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为选修《化学与技术》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萃取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它是对溶解性规律的一个应用,其原理也在今后卤族元素和有机物的学习中多次体现,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复习蒸馏的原理,掌握实验室规范的蒸馏装置。这部分内容只作复习和简单的扩充;(二)、介绍萃取的原理和装置,特别是实验操作中的细节。这部分知识为新知识,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蒸馏和萃取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及部分仪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的操作及过程,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丰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会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 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

四、学情分析: (1)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简易的蒸馏操作方法,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对规范装置和实验原理做深入的探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2)萃取的引入采用学生回家做西红柿汤并进行观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溶解度的相关知识,这对萃取原理的讲解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教学方法:实际操作、归纳、总结等方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实验,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3.教具准备:4人一组、制取蒸馏水装置15套、50 mL分液漏斗(15)、10 mL 量筒(15)、烧杯(15)、铁架台(含铁圈)(15)、CCl4、碘水。等。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复习提问]过滤、蒸发操作及SO42-检验方法。 [设问] 过滤、蒸发操作是用于固体混合物还是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学生回答] 过滤、蒸发操作适用于固体混合物分离。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通过除杂质过滤的方法得到比较纯的盐水,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把盐水变为淡水,该怎么做呢? 比如说在海边,渔民们是怎么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郑和下西洋的那段历史,大家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