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浅析

搬迁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浅析
搬迁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浅析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主城区的范围不断向外围扩展[1],许多工业企业搬出城市中心区,原有的城市工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绿化、公用设施甚至居住用地[2],这是城市中心区域功能结构优化和环境质量改善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搬迁后遗留的场地存在污染的可能性极大,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危害和潜在威胁[3],因此,在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之前,必须对原址土地进行污染调查分析,以判断原址土地是否受到污染,如果受到污染,需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从而决定原土地是否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及合理地界定其土地使用性质[1]。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调查城市中工厂废弃地,完善土壤污染监测评价方法。近年来,我国开始关注搬迁工业企业遗留场地土壤污染问题,研究监测评价方法和修复技术[4],其中首要的技术环节是土壤污染状况监测,而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是监测中的关键环节。由于土壤具有极不均匀的特性,土壤采样点位的布设将对监测结果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5]。通常监测布点密度越大,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越强,但现阶段土壤监测除考虑布点密度外,还要考虑人力、经费和监测周期的可行性。本文综合参考国内外场地土壤监测布点的要求,分析某搬迁企业遗留场地监测布点的影响因素,结合

场地实际情况提出布点原则和方法,为开展搬迁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采样提供借鉴。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日本早在70年代就颁布了《土壤污染对策法实施规则》等文件,规定网格布点,每100m2(10m×10m)设1个采样地块,污染可能性小时为每900m2(30m×30m)设1个采样地块,金属和农药等可采5点混合样,VOC不采混合样。采样深度为地表下5cm、5cm 到50cm、深层土壤样(从0.5m以下到地下水位每间隔1m采1个样品)[5]。美国EPA(环保署)在Soil Screening Guidance(1996)中规定,将场地划分为不同地块,地块面积约2024m2或更小,每个地块内划分4个、6个或9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再采集同层混合样(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土壤除外)。采样深度为地表下20cm,以下每隔2英尺(约0.6m)采集一个土壤样品[5]。

我国国家环境保护部正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但截至目前尚没有颁布实施专门针对场地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在实施搬迁遗留场地土壤监测过程中,实际参照国外相关标准和我国目前已颁布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的规定进行监测布点。《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虽然规定了土壤普

搬迁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浅析

张涤非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综合参考国内外场地土壤监测布点的要求,以某搬迁企业遗留场地为例提出布点方法,为开展搬迁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壤;布点;场地;搬迁企业

Abstract:Consider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ampling spots arrangement in soil monitoring at home and abroad comprehensively,a former manufacturing field of a relocation enterprise as a case,the sampling spots arrangement method is given,the references are privided for conducting soil sampling spots arrangement in the polluted field of relocation enterprises.

K ey word s:soil;sampling spots arrangement;site;relocation enterprises

中图分类号:X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21(2011)10-0048-02

收稿日期:2011-08-11;修订日期:2011-10-10。

作者简介:张涤非,女,1974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壤调查、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48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查监测中简单随机、分块随机、系统随机3种布点方法,但对于建设项目用地、城市土壤、事故污染土壤等监测,仅简要说明了基本原则,并未作出详细规定[6-9]。

3布点基本原则和方法

由于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遗洒、废物堆埋、气态污染物沉降及污水下渗等现象,因此监测布点前首先要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了解原有污染情况。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参考现行国内外布点技术要求,结合场地实际情况进行点位布设。

分析国内外现行场地土壤监测布点要求,目前场地土壤监测主要为分区布点法和系统布点法。在实际监测中需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分别选择上述方法进行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

3.1分区布点法

分区布点法是将场地划分为各个相对均匀的小区,在每个小区内根据面积和污染特征进行布点。按土地使用功能,一般分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适用于场地内土地使用功能明确、各区域污染特征明显、场地原貌保存较好的场地。

3.2系统布点法

系统布点法是在场地内设定固定边长的正方形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均布设采样点位。一般网格边长不超过40m×40m。适用于场地原貌破坏严重、土壤历史沿革不清、污染特征不明确的场地。

4布点方案——

—以某场地为例

4.1某场地概况

某场地为某搬迁企业遗留场地,位于城区内。占地面积约2万m2。主要生产表面活性剂系列、金属表面处理剂系列、建材、汽车用胶、塑料热稳定剂及无机盐产品。产品主要有硬脂酸钙、氰化亚铜、硬脂酸钡、磷酸二氢钠、脱脂剂等。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有硬脂酸、氯化钙、氯化钡、磷酸、纯碱等。近年依据城市整体规划要求进行搬迁。

4.2布点方法

采用分区布点法确定土壤采样点位。企业背景资料显示,场地内土地利用历史情况明确,各区使用功能具有较大差异,污染特征明显。场地内多处建筑物已拆毁,建筑垃圾堆积在原地,原车间地面及厂区内的道路硬覆盖尚未清理,土壤的原貌保持较好。因此优先采用分区布点法进行监测点位的布设。

4.3分区方法

在综合分析原场地的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原辅材料、产品情况、给水排水系统、贮存运输系统和环保

设施建设运行等情况,将原场地分为22个小监测区

域,包括21个生产区和1个办公区。其中生产区是以

构筑物、生产工艺为划分原则,涵盖各生产车间、原料

及产品储库、废水处理站等;办公区主要为办公楼。

4.4表层点位布设

每个区域随机布设1个表层土壤监测点位,共

布设22个点位。每个点位按梅花法采集5点样品的

混合样。表层土壤采样深度为0~20cm。

4.5剖面点位布设

对于疑似污染区域,如污水处理站等分别设1

个剖面监测点位,共设6个剖面点位。剖面土壤采样

深度0~50,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

300cm。

5结语

搬迁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布点是土壤污染状

况调查的重要基础,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涉及到

企业的生产布局、工艺流程、储存设施、地下管线埋

藏情况,原辅材料的种类、成分、毒性,污染源的类

型、位置、排放方式、排放量、治理设施等诸多因素。

因此目前亟待建立针对搬迁企业遗留场地的土壤监

测的技术体系。通过借鉴国外污染场地土壤监测与

采样的布点方法,结合国内有代表性的典型场地监

测案例,不断探讨我国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布点采

样方法,将有利于推进搬迁企业遗留场地土壤监测

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兴庆,李小风,白娟,等.搬迁企业原址场地土壤污染环境风险评价[J].四川兵工学报,2009,30(10):144-147.

[2]侯建兵,钱谊,张纪伍,等.城市工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3):16-17.

[3]余勤飞,侯红,吕亮卿,等.工业企业搬迁及其对污染场地管理的启示——

—以北京和重庆为例[J].城市可持续发展,2010,17(11):95-100.

[4]张增杰,唐娟.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遗留土壤污染评价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8):111-113.

[5]陈辉,张广鑫,惠怀胜.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初探[J].环境保护科学,2010,36(2):61-64.

[6]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报批稿)[R].2010.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S].2004.

[8]王华.场地变更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调查方法及实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3):221-224.

[9]谌宏伟,陈鸿汉,刘菲,等.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实例研究[J].地学前缘,2006,13(1):230-235.

49

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

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环境的保护, 导致生态环境污染逐渐加剧,尤其是土地土壤污染问题,若是不采取有效的防治 措施,那么将会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要对污染场地土壤进行有效的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污染场地 土壤进行有效的调查布点和采样分析,使其能够有效提升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调 查工作效率,为各项监测结果提供保障。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采样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中需要对土壤环境污染的进行进行有效的调查,但是因土壤 环境污染涵盖污染种类和特征比较多,如数量较大、土地面积较大、毒害情况有所不同。为 了能够进一步改善污染场地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需要对污染场地的 土壤进行有效的调查,并对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估,使其能够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与 措施。 一、污染场地土壤调查目标 在进行调查工作时,首先要确定污染场地土壤的调查目标,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调查方法,使其能够精准分析土壤中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将场地环境调查准则作为 主要依据,可以将土壤调查划分为三个环节:第一,识别污染物环节;其二,调查污染与分 析环节;第三,采样研究环节。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环境的土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有效策略,使其能够确保土壤调查采样的有效性。再者,在进行土壤参数调查研究过程中,需要综合分 析土壤环境的有效性和复杂性,使其能够对相关土壤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查与收集,同时还要 制定明确的土壤检测计划,使其能够确定污染场地内的污染为主要调查目标,在调查过程中 还要对土壤污染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将其与水质污染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其能够确定污 染场地的污染程度和污染类型。 二、污染场地土壤调查主要布点策略 (一)策略——准备环节 在进行污染场地土壤调查时,需要综合分析采样布点的合理性与精准性,并确保场地调 查的全面性,使其能够客观反映土壤污染的真实性。从当前土壤污染治理的现状能够看出不 同地区污染类别存在的差异性,而且有很多污染场地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在一定程度 上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风险问题。因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工作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在某种 程度上无法对各类污染物进行有效的识别,而且还会影响最终治理结果[1]。因此,在土壤调 查布点时,要制定合理的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且还要全面了解污染场地土壤的实际 情况和历史情况,并根据现状问题对周边地区进行有效的考察与分析,使其能够更好的分析 两地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还要对统计资料、环境监测数据信息以及地下管线图等情况进行全 面的分析和考量,使其能够促使土壤调查布点能够更加精准,以此能够为后续采样工作提供 良好的参考依据。 (二)策略——布点原则 在污染场地土壤采样布点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其一,在实际应用中应将全面覆盖与点 面进行有效的结合,并针对调查目标及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使其能够确保调查结果与实际

年产500吨白酒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模板】

XX市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吨白酒迁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征求意见稿) 建设单位:XX市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环评单位:河北省众联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时间:2020年4月

1.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概况 XX市XX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酒业”)原名XX市贵宾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8月,厂址位于XX县城西部,占地面积11998m2,总资产6000万元,现有职工100余人,年产优质白酒500t。随着XX县县城的发展,XX酒业现有厂区所在区域已纳入规划的居住用地,现有厂区周围已被居民区、商业包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等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鉴于上述原因,XX市XX酒业有限公司决定投资3.1亿元,在河北XX县工业园区(食品园)实施“年产500吨白酒迁建项目”。项目实行整体搬迁,总占地面积64605m2,主要建设勾储车间、酒库、包材库、成品库、粉碎车间、包装车间、发酵车间、原粮库等生产车间及办公楼、食堂、锅炉房、等配套附属用房,以及废气治理、废水处理、噪声防治、固废贮存等环保设施。迁建后,新上生产及辅助设备289台(套),改进白酒酿造工艺,产能保持不变,年产优质白酒500t。现有厂区将不再从事白酒的酿造、灌装等工作,改为其他用途。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于2015年12月30日取得原XX市环境保护局批复(邢环字[2015]449号)。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生产工艺进行变更,原环评文件中生产工艺为固态法和固液法(外购白酒勾兑),迁建项目将生产工艺变更为固态法,发酵时间延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2018年12月29日修订并实施)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迁建项目性质、规模、地点未发生变化,生产工艺和防治污染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重新报批迁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项目变更后总占地面积64605m2,总建筑面积 72000 m2,项目总投资35000万元,分三期建设,年产白酒500t。一期工程投资20000万元,主要建设勾储车间、酒库、包材库、成品库、粉碎车间、包装车间、1#发酵车间、原粮库、办公楼、食堂、锅炉房、污水处理站及消防等设施,配套建设厂区道路、绿化景观等,生产设备设施主要包括120口发酵窖池(9立方米/口)、3台粉碎设备、4台φ2100甑锅、1台晾茬机、1条自动灌装线、1台2t/h蒸汽锅炉、1台

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环评报告表+环评报告书】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 补充报告 北京华夏博信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2014年6月11日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补充报告 一、项目由来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前身为山东新华制药厂,主要产品为化学原料药、医药制剂、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等300余个品种。该项目已于2014年8月搬迁至山东淄博湖田镇搬迁企业工业园区内,其产能保持不变,可生产安乃近7000t/a。厂区总占地面积187930m2,总绿化面积23492m2,本项目占地3400m2;项目厂界北侧为官庄村,南侧与昌国路相邻,西侧与渔轮厂相邻,东侧为空地。 投资9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55万元;占总投资的7.7%。项目产品规模定为7000t/a安乃近。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符合淄博市的总体规划要求。工程采用清洁的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三废治理措施可靠,全厂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能够充分利用废水和固体废物资源;工程对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清洁生产、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项目工艺流程中冷凝工序可产生甲醇、乙醇冷凝液,现厂区无法将冷凝出的甲醇、乙醇冷凝液全部回收利用,拟将多余部分作为副产品外卖。 项目建成后,多余的甲醇、乙醇副产品由购买方出车至厂区直接运输,解决了原项目中多余甲醇、乙醇的利用问题,同时给公司增添了经济收入。 二、原项目概况及污染情况分析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安乃近搬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于2012年3月经淄博市环保局批复,批复文号为淄环审【2012】21号。目前厂区正在建设过程中。(暂缺,后补) 1、项目基本情况

土壤采样方法

采样前准备 1、工具类:铁铲、镐头、木(竹)片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 2、器具类:GPS、照相设备、卷尺、手提秤、样品袋、采样瓶等 3、文具类:标签、土壤比色卡、记录表格、铅笔、签字笔、胶带、锡纸等 4、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手套、雨具、常用药品、口罩等 5、运输工具:运输箱、冷藏箱等 采样的分类 1、按采样方法分:单独样、混合样、分层样、剖面样 2、按采样阶段分:前期采样、正式采样、补充采样 3、按调查目的和土地利用方式分: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污染土壤调查采样、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采样、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1、土壤单独样和土壤混合样 单对角线法:适用面积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均匀 双对角线法:适用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均匀 棋盘式法:适用面积中等、地势平坦、土壤不均匀 蛇形法:适用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土壤不均匀 2、分层采样:了解土壤污染深度情况 先挖一剖面,观察土壤分层状况,再分层采样 注意:从土壤剖面下层取样,每个采样点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 3、剖面采样 先挖一剖面:150cm*80cm*120cm 深度:采集3层0~20cm、40~60 cm、100~120 cm 采样量:各取1kg土样 注意:一定是从剖面由底向上次序采样

单独样品:有机样品必须采集单独样。 单独样品要在坐标点取0-20cm土壤,先用铁铲三面切割一个大于取土量的20cm高的土方,再用木铲去掉铁铲接触面后装入样品袋。注意不要斜向切割,要尽可能做到取样量上下一致。 有机样品一般用2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衬垫的棕色采样瓶装样;为防止样品沾污瓶口,可用光洁硬纸板围成漏斗状,将样品装入样品瓶中;样品要装满样品瓶,及时放入样品冷藏箱, 4℃以下避光保存。需采集有机密码平行样的样点,要同点位增采2份密码平行样。 混合样品:采样点位确定后,根据实际情况划定采样区域,一般为20m×20m;(当地形地貌及土壤利用方式复杂时,可视具体情况扩大至100m×100m,坐标位置不变)采用双对角线法5点采样,每个分样点采样方法与单独样品采集方法相同,5点采样量基本一致,共计采样总量不少于2000g。 当土壤中砂石、草根等杂质较多或含水量较高时,可视情况增加样品采样 一个混合样品的重量在2 kg左右。如果重量超出很多,可用四分法进行缩分。 采样时间 1、耕地:在播种施肥前或在作物收获后采集 2、果园:在果品采摘后至下一次施肥前采集 3、其他用地类型不受限制 污染事故现场采样 在污染事故中,当液体倾翻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时,土壤监测现场采样的要点包括: (1)采样点不少于5个,每个点分层采样。 (2)事故发点周围样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 (3)要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 (4)各点(层)取l kg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时,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 交到分析室 土壤采样注意事项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对该地特种玉米种植区的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II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III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士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土壤和矿场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I类II类III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2对长期釆用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灌溉对土地的影响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釆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把许多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带入土壤,其中有的污染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并不断地积累,它们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危害的临界值,需要进行定点长期动态监测,以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能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4通过分析测定该地士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了解元素的丰缺和供应状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防治提供依据。 二、土壤的背景资料 该地区为特种玉米种植区,自然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有:该地区长期采用未经处理过

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混合灌溉,并用污水灌溉3到5年。特种玉米种植区发生大面积死亡现象。 三、监测项目的确定 《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将监测项目分为三类,即规定必测项目,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择项目。必测项目有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六六六、滴滴涕、pH。选择必测项目是根据监测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积累积累较多,对农业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物强的污染物。选择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包括贴、锰、总钾、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总磷、水份、总硒、有效硼、总硼、总钼,氟化物、矿化油、苯并(a)芘、全盐量等项目。 四、采样点的布设以及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采样布点 先将所监测的土地线划分为若干单元。考虑到所监测的土地属于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因此每个单元宜采用对角线布点法。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由田块进水口向出水口引一条对角线,至少分五等分,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土壤差异性大,可再等分,增加分点数。 2、样品釆集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本次监测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故采用采集混合样品。根据采样布点,将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样分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因为该地区为一般农作物种植耕地,所以采集0? 20cm耕作层土壤。混合样量较大,需要采用四分法,最后留下lkg到2kg,装入样品袋。为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垂直分布,按土壤发生层次釆土

土壤检测方案复习课程

土壤检测方案 用作苗圃的土地,在进行土壤检测时,最好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分块进行选取,以便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一、土壤检测前的准备 1、检测仪器的准备 (1)土壤取样器 (2)土壤筛 二、土壤检测基本方法及样本制备 1、土壤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随后利用不同的方法随机获取。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 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3、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一般按三个阶段进行:

(1)前期采样:根据背景资料与现场考察结果,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 (2)正式采样:按照监测方案,实施现场采样。 (3)补充采样: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增设采样点补充采样。 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和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可直接采样。 4、样品流转 由专人将土壤样品送到实验室,送样者和接样者双方同时清点核实样品,并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样品交接单由双方各存一份备查。 5、样品保存 按样品名称、编号和粒径分类保存。在转交给专业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6、预留样品 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一般保留半年,有利于苗圃同类状况可进行有效分析。特殊、珍稀、仲裁、有争议样品一般要永久保存。 三、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报告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且根据检测中心反馈的数据报告进行有效分析土壤的含水量,酸碱度及有机质等存在状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尽可能优先采用分区布点法进行监测点位的布设,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在分区时应重点考虑:①各场地实际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及其对土壤造成污染的方式和途径在区块中分布的均匀性;②尽可能以场地使用时自然形成的分界作为监测分区的边界,且区块形状基本规则;③一个区块内同样深度层的土壤应属于同一种分类;④当一个拟划分的区块面积过大时,应认真推敲是否有拆分成小区块的必要。而对于占地面积较大、无法按使用功能划分区块或拆迁后造成场地内土壤迁移、原始状况遭破坏的场地,应根据调查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系统布点法布设监测采样的点位。在设置系统网格布局时应重点考虑:①根据场地面积、土壤污染分布可能的均匀程度、监测样品控制数量等因素设置网格密度;②尽可能将网格设置成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等则形状;③场地面积过大时,可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经分析后设置分区域不同密度和形状的网格,几种典型的监测布点方法见图。 本次取样网格大小基本可采取20m×20m,其中厂内办公区、生产车间及废料堆放点等典型位置都应设置取样点. 2、采样深度 在完成土壤样品采集点位平面布设后,应根据不同阶段调查的要求进行点位的纵向布设.土壤纵向结构一般可分为表层土壤(0~0。2m)、浅层土壤(0.2m~0。6m)和深层土壤(0。6m~)。根据国外通行的做法并结合国内典型场地监测实际案例的经验,表层和浅层的土壤可在各层的深度范围内采集1个样品.一般表层土壤常用的采样方法均可以保证样品在深度方向上样品的代表性。浅层土壤采样时可在规定的深度范围内连续或分上下2段采样后制成混合样.深层土壤应采用纵向分层的方法,分别采集每1层土壤的代表性样品。在环境调查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二、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 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 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 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 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 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 反。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

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 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 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 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 3.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 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氨气站搬迁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588538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氨气站迁建项目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氨气站迁建项目 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xxxxxxxxx经济技术开发区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116600 建设地点xxxxxxxxx经济技术开发区 审批立项部门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微电机及其他电机制造 C3919 占地面积 (平方米) 500 绿化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170.53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21.0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 12.31%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6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建设单位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是由xxxx独资兴办的,是xxxxxxxxx第一家也是中国第一家日本独资企业,注册资金为65亿日元,该建设项目累计总投资195亿日元,于一九八七年末投产试运行。公司主要的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微型马达和零配件、生产微型马达用的专用设备、模具、工夹具等,同时承接适量额的钢板剪切和发泡盒的带料加工,主要产品为微型电机,年产约两亿个,全部销往国外,年可实现总收入10亿元人民币以上,年总利税1亿元人民币以上。公司坐落于xxxxxxxxx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区内,位于哈尔滨路 41号,占地面积83629平方米,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 本企业成立时间较早,建设之初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在1999年11月,xxxxxxxxx开发区环境保护办公室对其进行了竣工验收,并由xxxxxxxxx环境技术咨询中心及xxxxxxxxx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编制了较详细的竣工验收报告。 本企业现有氨气站位于厂区东侧,占地500㎡,建筑面积为310㎡,年使用液氨约70t,氨气站主要是为粉末工场、小轴工场的氨气分解炉提供氨气,氨气分解炉制备氮气,用于工件热处理。

青岛钢铁有限公司城市钢厂环保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青岛钢铁有限公司城市钢厂环保搬迁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 (1) 1.1建设项目背景及建设地点 (1) 1.2建设项目概况 (2) 1.3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与选址合理性 (5)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8)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8) 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 (9)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8) 3.1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8) 3.2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 (28) 3.3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 (31) 3.4工程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及污染物达标排放 (31) 3.5环境风险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37) 3.6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38) 3.7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结果 (39) 3.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0) 3.9防护距离内所涉及搬迁的居民情况 (41) 3.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41) 4公众参与 (42)

4.1公众参与阶段和方式 (42) 4.2调查方式与调查范围 (46) 4.3调查结果分析 (47) 4.4公示意见答复 (60) 4.5公众参与结论 (60) 5评价总结论 (62)

(1)建设项目概况 a)建设项目背景及建设地点 i.建设项目背景 青岛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钢)始建于1958年,位于青岛市北李沧区,属城市钢铁厂。厂区东邻重庆路、南渠村;西围墙距胶济铁路约85m;北距流亭国际机场约 3.8km;南靠遵义路。距市中心约15km,厂内铁路专线与胶济铁路娄山站接轨,全厂总占地面积不足1.3km2。 青钢是集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发电等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是山东省重要的优质棒线材生产基地,山东省三大钢铁支柱企业。 目前,青钢已形成年产铁、钢、材各400×104t的生产能力。其主要生产设施有:60×104t焦化厂;2×50m2烧结机,2×105m2烧结机;5×500+1×625m3高炉;一炼钢有4×35t转炉,5座30tLF精炼炉,3台4机4流R5m小方坯连铸机和1台4机4流R8m连铸机;二炼钢有2×80t顶底复吹转炉,3座90tLF精炼炉,1座90tRH精炼炉,2台6机6流R9m连铸机;轧钢车间有1#、2#、3#高速线材车间,复二重线材车间,半连续小型车间,横列式小型车间,还有与之配套的相应公辅设施。 青钢产品有:热轧盘条,热轧带肋钢筋、圆钢、扁钢等型钢。主要品种有:焊接用钢盘条、汽车用弹簧扁钢、硬线盘条、冷镦钢、PC钢棒用线材、拉丝线材、易切削钢、优质碳素结构圆钢、建筑用线材与螺纹钢等。2011年,青钢生产生铁330.69×104t、钢318.27×104t、钢材301.99×104t。2011年工业总产值297.79亿元,工业销售产值299.47亿元。青钢现有产品以优特钢为主,品种结构具有特色,产品附加值高。青钢现有职工1万余人,其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约1500余人。 自1997年以来,青钢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其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产品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品种比较单一;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与行业先进水平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地理位置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等。由于受到产品结构、技术装备结构和发展空间的限制,致使企业发展步伐缓慢,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青岛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制订并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佛山市顺德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一月前言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前身是年创建的中西医院,年月改名为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年月更名为县人民医院,年月撤县建市后定名为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年月日撤市设区并入佛山改名为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座落于顺德区中心凤岭东麓蓬莱路,始建于年,经过多次扩建,现已建设成为具有中

国园林风格特色的花园式医院,医院占地面积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包括门诊急诊平方米,住院部平方米,医技部平方米,行政及后勤平方米,是一所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具备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康复、社区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医院。年月被广东省卫生厅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年首批被评定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医院目前设有内科、外科、神经科、烧伤科、五官科、胃肠科、肿瘤科、骨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医院现有员工人其中医生人护士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全院设职能科室个临床、医技科室个医院目前定编病床张实际上长期收治个住院病人;日门诊设计量为人,实际日门诊量为人次,高峰期超过人次。 随着顺德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心区人口快速增加,医院逐渐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佛山市区域卫生规划(年)》提出,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等家二级甲等医院进一步加强医院软、硬件建设,逐步发展达到三级医院的规模和水平。”医院经过数次扩建以后,由于用地和规划控制等限制,目前已经很难再扩大其规模,消防安全、交通、人流组织、车位等矛盾也日渐明显,医院易地新建工程(下称“项目”)建设迫在眉睫。 医院的新址拟选于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龙洲路以北、羊大路以南、伦教纵七路以东地块(具体详见附件)。项目占地13平方米(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内容包括综合楼、门诊部、医技中心、住院部、急救中心、教学科研楼、综合楼、体检中心、传染病楼以及医疗后勤用房等。项目将建设成为一所集检查、诊断、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医疗、科研、教学共同发展、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性的三甲标准水平医院。项目设计最高日门诊量为人次,配置张病床。项目总投资亿元,计划施工开始时间为年月,预计竣工、运营时间为年月。 为保证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该项目在实施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受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通过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及现场踏勘,并对同类项目进行了类比调查和现场监测的基础上,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范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要求,编制了《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公开便于公众理解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为广泛征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监测目的 1通过对该地特种玉米种植区的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戈扮为三类:I 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II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川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士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土壤和矿场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I类II类川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2对长期釆用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灌溉对土地的影响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引起 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釆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把许多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带入土壤,其中有的污染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并不断地积累,它们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危害的临界值,需要进行定点长期动态监测,以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能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4通过分析测定该地士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了解元素的 丰缺和供应状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防治提供依据。 二、土壤的背景资料 该地区为特种玉米种植区,自然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有:该地区长期采用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混合灌溉,并用污水灌溉3到5年。特种玉米种植区发生大面积死亡现象。 三、监测项目的确定 《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将监测项目分为三类,即规定必测项目,选择必测项目和选 择项目。必测项目有镉、汞、砷、铜、铅、鉻、锌、镍、六六六、滴滴涕、pH。选择必测项目是根据监测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积累积累较多,对农业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物强的污染物。选择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包括贴、锰、总钾、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总磷、水份、总硒、有效硼、总硼、总钼,氟化物、矿化油、苯并(a)芘、全盐量等项目。

机械加工有限公司搬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1总则 1.1 编制由来 **市明星工具有限公司2002年5月破产重组后,其厂房所在地已经出售,急需搬迁到在**镇的私营开发区。2002年11月,**市明星工具有限公司委托我所为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所接到该项目后,进行了现场踏勘、基础资料的收集,并通过对周围环境状况的简单了解,对建设单位污染现状和建设项目的工程污染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内容和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请有关部门审批,以此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决策的依据。 本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市环境保护局和**市环境监测站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2 编制依据 1.2.1 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令; (9)《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1993第38号]; (10)《关于印发〈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控97第122号; (11)《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 (12)《工业节水“十五”规划》国家经贸委,国经贸资源1017号文; (13)《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环控[1997]0232号,1997年4月14日; (14)《关于开展危险废物交换和转移的实施意见》,苏环控[1998]122号,江苏省环境保护局,1998年10月; (15)关于转发《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控[1999]111,江苏省环境保护局,1999年9月;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第1章总论 (1) 1.1项目由来 (1) 1.2编制依据 (2) 1.3评价目的、重点及工作原则 (4) 1.4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6) 1.5评价因子 (8) 1.6环评标准 (9) 1.7环境保护目标 (13) 第2章拟建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5) 2.1拟建工程概况 (15) 2.2污染源分析 (21) 第3章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38) 3.1自然环境 (38) 3.2动植物 (41) 3.3社会环境 (41) 第4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 4.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 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5) 4.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6) 4.4生态环境现状 (47) 第5章环境影响分析 (49)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49) 5.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61) 5.3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72) 第6章环境风险分析 (77)

6.1环境事故风险识别 (77) 6.2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79) 6.3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82) 6.4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83) 第7章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85) 7.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85) 7.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92) 第8章公众参与 (102) 8.1公众参与方式 (102) 8.2公众参与情况 (103) 8.3公众参与评价结论 (107) 第9章项目产业政策、选址及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09) 9.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09) 9.2选址可行性分析 (109) 9.3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10) 第10章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 (112) 10.1清洁生产 (112) 10.2达标排放可行性分析 (115) 10.3总量控制 (117) 第11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19) 11.1经济效益分析 (119) 11.2社会效益分析 (119) 11.3环境效益分析 (119) 第12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21) 12.1环境管理 (121) 12.2环境监测计划 (124)

土壤取样方法

土壤取样方法 一、土壤取样布点的要求 1、50亩以上的连片基本烟田列入土样采集范围; 2、平原、坝区(平坝)每200亩采1个样; 3、丘陵区、缓坡地(坡度5-10度)每100-200亩采1个样; 4、山地(坡度大于10度)每50亩-100亩采1个样。 二、土壤取样的方法 1、取样 (1)样品选择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采集,地块面积占样点面积的5-10%。 (2)应根据具体采样地块的形状和大小,确定适当的采样路线和方法。长方形地块多用“之”字形或“S”形,而近似矩形田块则多用对角线形或棋盘形等采样法,要求既保证样点分布均匀,又使所走距离最短。采样严格掌握小样点的点数及其分布的均匀性。 (3)每个地块一般取10—15个小样点,制成一个混合样;而且每个小样点的采土部位、深度、数量应力求一致;采样时要避开沟渠、林带、田埂、路边、旧房基、粪堆底以及微地形高低不平等无代表性地段。若取样田块为未翻耕的烟地,则每个取样点应在垄顶两株烟之间。 (4)采样部位和深度:一般只采耕作层土壤,采样深度为0-20cm 左右。 (5)具体取样方法

将土壤充分混匀,挑出根系、秸杆、石块(应统计重量)、虫体等杂物以后,在田间用四分法弃去多余部分,最后保留公斤,然后装入20×25cm清洁棉布袋,放入和挂好内外标签,标签上应注明采样地点、地块编号、采样时间、采样人。 土样编号为烟区代码+年份(2位)+编号(4位),例如十堰郧西2014年第1号土样的编号为SYYX140001。如在野外来不及彻底清理,也应在室内资料整理送验前进行处理。每个小样点土条的长、宽、高和取土量力求完全一致(或者采用原来的编号规则)。 2、样点信息的采集 每一取样地块都要建立地块档案,在田间访问群众及时填写。地块档案的表格形式,主要项目应包括:GPS信息(经纬度信息、海拔高度)、地块编号、地块名称、土壤类型(精确到土属)、当地土名(群众俗名)、地形、坡度、灌排条件等。 土样样点信息表

土壤水系沉积物具体采样方法

(一)水系沉积物测量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工作布置是在充分研究区域地质矿产资料,根据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及已知矿化点分布情况进行的。其基本原则是:在区域上有足够的采样点控制异常范围,圈定异常位置,查明异常分布及组合特征。 根据《地球化学普查规范》和《关于〈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补充规定〉的通知》要求,结合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区域成矿规律、通行难易程度,围绕测区地质矿产调查目标任务,在本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合实际情况布设样点。 化探采样工作采用GPS全航迹管理,GPS定位数据采用随机配备的软件进行处理。成果中的坐标单位一律以米计。样品布设、采样要求和样品加工与测试分析按《地球化学普查规范》、《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补充规定》(中地调发[2007]220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化探方法技术问题的函》等执行,样品分析单位选择具有“CMA”计量资质的检测单位承担。 样品的采集关系到化探质量的好坏,从采样点的布置、取样介质选取和采集、样品编号、加工、包装、送样到测试各个环节必需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1、采样点布置原则 1.采样密度:采样点布设密度为4-8个点/km2,平均密度不小于4个点/km2。采样布局应兼顾均匀性与合理性,根据测区实际情况,以最大限度控制汇水域面积和取得具有代表性样品为原则。 2.采样点的布设以4个小方格(1km2)作为采样大格,在全区范围内分布基本均匀,大格中样品一般应兼顾控制效果和样点基本均匀两方面。 3.采样点尽量布设在最小水系(大于300m)—即一级水系末端和分支水

系口上。如果水系较长(大于1km),在水系首尾之间增加采样点,使每一个采样点控制的汇水盆地面积大致在0.25km2之间。原则上不出现5个以上的连续空小格,每个小格的样品不超过2件。水系极不发育地区可以土壤样代替水系沉积物样品,但土壤样应控制在1%以内。 4.采样点的布设应避开自然和人工污染地段,如公路、村庄、采矿(石)场等。水系不发育地段,样点布设在受水面积大的冲沟、凹地中。 5.由于设计点位是在未进行实地踏勘的情况下,在1:5万地形图上布设的,个别点位可能不尽合理,允许工作人员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变动率应控制在10%以下。 (二)布点方法 在地形图上按1km2为单元进行大格编号,以1:5万图幅为单位,由左至右再自上而下的顺序编排大格号,每个大格分为a、b、c、d四个小格,图幅边缘按大格中心点所在位置编号。每小格中采集的第一号样品为1,第二号样品为2,每个采样点按上述顺序进行编号。 重复样按工作总量的3%布设。重复样编号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但应为采样小格中最后样号的样品。重复样主要用来检查野外取样的代表性,要求在测区分布均匀。 (三)工作方法与质量要求 1.定点、标绘与建标 (1)定点、标绘 采样点预先设计并标绘在用总参1:10万地形图放大的1:5万地形图上,作为野外手图。采样小组接受分配任务后,将工作范围的设计点标在工作手图上,在

柔性线路板搬迁项目环评报告

苏州仪元科技有限公司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苏州仪元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章总则 (1) 1.1项目的由来 (1) 1.2评价重点 (1) 1.3环境保护目标 (2) 第二章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 2.1搬迁前现有项目回顾性评价 (3) 2.1.1搬迁前现有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情况 (3) 2.2拟建项目工程分析 (4) 2.2.1基本情况 (4) 2.2.4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4) 2.2.5水资源及能源消耗 (5) 2.2.6设备清单 (7) 2.2.8生产工艺流程 (8) 2.2.9 物料平衡 (11) 2.2.10污染物排放情况 (11) 2.2.11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14) 第三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5) 3.1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5) 3.1.1监测布点 (15) 3.1.7监测结果及评价 (31) 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2) 3.2.1监测布点 (32) 3.2.5监测结果及评价 (32) 3.3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33) 3.3.1监测布点 (33) 3.3.5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33) 第四章污染物防治措施经济技术论证 (34) 4.1废水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34) 4.1.1废水防治措施 (34) 4.1.2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35) 4.2废气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35) 4.2.1废气防治措施 (35) 4.2.2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36) 4.3噪声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37) 4.4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38)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9) 5.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9) 5.1.1评价内容和方法 (39) 5.1.2源强分析 (39) 5.1.3水污染物防治措施 (39) 5.1.4水污染防治效果 (40) 5.1.5污水处理厂接纳本项目生产废水的可行性分析 (40) 5.1.6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41) 5.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41) 5.2.4 预测结果 (41) 5.2.5卫生防护距离测算 (43) 5.2.6大气污染物环境影响评价小结 (43) 5.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44) 5.3.1噪声污染源强 (44) 5.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45) 第六章环境风险分析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