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人力资源师考试2012-11总结重点03版

高级人力资源师考试2012-11总结重点03版
高级人力资源师考试2012-11总结重点03版

第一章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特征的分析:1、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由过去仅仅满足和实现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要求,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系统;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于一身,从而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以下五种理论(一般系统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中的子系统,它通过人才的获得、使用、留任和替换等功能提升组织的效能;交易成本理论:企业会选择适当的管理形式和组织结构,使它在执行、监督和评估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最经济化;资源基础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中的人力与组织资源(如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内外的社会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是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工具。)strategic 译为“策略”更确切一些。

二、泰勒(科学管理之父),倡导“动作与时间研究”,挑选使用一流的工人承担岗位工作……

为以后的工业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三、梅奥—行为科学

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以下三个具体发展阶段:(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具体表现:A、人事管理的范围继续扩大,由原有的几项扩展到几十项;B、不但人事部门承担着员工的责任,各级直线主管也必须对其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源运作的效果全面负责;C、企业人事管理不仅对内部的员工负责,也必须对外部的社会和政府负责,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生活质量;D、企业雇主开始接受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人力资源”是一种把人力即劳动力当做一种财富的价值观);

(3)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

五、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特征的分析:

1.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由过去仅仅满足和实现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要求,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系统;

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于一身,从而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以下五种理论(一般系统理论认为员工的知识技能是“投入”,员工的行为是“转换”,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是“产出”;资源基础理论的三种基本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工具。

六、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的转变过程主要具有

以下几个特点:(1)组织性质的转变;

人事部门不再是服务性、咨询性和控制性

的参谋部门,已经完全转变为足以直接影

响到企业整体表现和绩效的重要决策部

门,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和

直线主管部门的重要支撑系统。

(2)管理角色的转变(P11页图1-4);

管理角色的转变:图1-4从四个维度:(管

理程序、管理对象、管理期限、管理性质)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的角色转变和新的定位。

四个维度分析说明:首先从作业程序和短

期战术性操作的维度看:人事经理是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组织并

实施绩效管理、员工管理的行政管理专

家。其次从短期战术性操作与管理对象-

员工的维度看,人事经理是了解并尽可能

满足员工的需求,使员工为企业做贡献的

领导者、带头人。再次从员工与长期发展

战略的维度看,人事经理是企业员工培训

和技能开发的推动者,组织发展和变革的

设计师,企业改革的代理人。最后,从长

期发展战略和管理作业运作的维度看,人

事经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合作伙伴,他

不近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有

机结合起来,制订出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

和条件的战略规划,而且能运用各种工具

手段,对规划进行有效的实施、监督和控

制、反馈,最终保持战略目标的实现。

长期战略性:管理作业程序(战略伙伴、

战略结合、战略实施)、管理对象(变革

的代理、组织的变革、培训与开发);短

期战略性:管理作业程序(行政管理的专

家、构建人力资源基础、员工薪酬与绩效

评估)、管理对象(员工的领跑者、了解

员工的需求、员工的贡献率);(3)管

理职能的转变(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的扩展,不但表现在纵向上,还表现在横

向上);(4)管理模式的转变:管理的

开放性和适应性;管理的系统性和动态

性;管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为了实现更

高更新的管理目标,要求战略性人力资源

管理采用系统的,权变的管理模式,因人、

因时、因地制宜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重

要-P12简答):1.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

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

3.领导观念的更

新程度;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5.管理

活动的精确程度。

八、企业战略的一般特点:1.目标性;2.

全局性;3.计划性;4.长远性;5.纲领性;

6.应变性。

九、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属于三级战略)

和企业经营战略之间的构成和联系,

P18-19

在企业战略管理范畴内,将战略区分为总

体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

按照企业战略学的观点,企业战略基本上

可以区分为外部导向战略和内部导向战

略,前者侧重于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压

力,后者侧重于内部资源的开发。内部导

向的发展战略是成功企业的核心战略。

十、企业竞争策略分为:1.廉价型竞争策

略;2.独特性竞争策略(企业在参与市场

竞争过程中,力求以独特性产品克敌制

胜):1、创新竞争策略:即力求生产销售

竞争对手所不能制造的创新性产品以占

领市场的制高点,获取竞争优势;2、优

质竞争策略:即生产销售竞争对手所不能

制造的优质产品。虽然生产销售的产品与

竞争对手是同类的,但是以其高品质赢得

销售者的喜爱和欢迎。独特性产品的竞争

策略不是以“价廉”取胜,而是以“物美”

取胜。

十一、人力资源管理各种策略运行比较表

(P23 表1-1、P29表1-3)单选、分析

以下数字对应策略中数字 1.岗位分析评

价;2.员工招聘来源;3.晋升阶梯;4.

绩效考评目标、行为结果导向、个人/小

组导向;5.培训内容;6.薪酬原则、基本

薪酬水平;7.归属感;8.雇佣保障。

廉价策略对应吸引策略(官僚式+市场

式):1.详尽、具体、明确;2.外部劳动

力市场;3.非常狭窄、不易转换;4.注重

短线目标、重视实际成果、以个人为主;

5.应用范围有限的知识和技能;

6.对外公

平、水平较低;7.低;8.低。

优质策略对应投资策略(家族式+市场

式):1.广泛;2.内在劳动力市场;3.广

泛、灵活多样;4.重视长期目标、重视行

为与成果、以小组为主;5.应用范围广泛

的知识和技能;6.对内公平、水平很高;

7.较高;8.较高。

创新策略对应参与策略(发展式+市场

式):1.详尽、明确;2.两者兼顾;3.较

为狭窄、不易转换;4.注重中短期目标、

重视实际成果、个人和小组综合评估;5.

应用范围适中的知识和技能;6.对内公

平、水平适中;7.很高;8.很高。

十二、企业外部环境:1、本行业发展状

况与趋势2、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情况3、

国家劳动人事法律法规4、工会组织健全

完善程度

企业内在条件:1、企业竞争策略的定位

2、企业文化健设的情况

3、生产技术条

件与装备4、企业资本与财务实力

十三、企业文化的四种类型:1.家族式企

业文化(灵活、内向);2.发展式企业文化

(灵活、外向);3.市场式企业文化(稳定、

外向);4、官僚式企业文化(稳定、内向)。

十四、四种战略模型(P32图1-9)1.扭

转型战略(内部劣势-机会);2.防御型战

略(内部劣势-威胁);3.多样型战略(内

部优势-威胁);4.进攻型战略(内部优势

-机会)。

第二节企业集团组织规划与设计—分析

十四、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1.企业集团

是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2.

企业集团是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3.

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主体是核

心层和紧密层,核心层是集团公司,实质

上是控股公司、母公司性质;紧密层是若

干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4.企业集团具

有多层次结构。企业集团参股企业是指集

团公司(母公司)虽持有股份但未达到控

股程度的企业。

十五、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包括:1.股东

大会(最高的权力机构)2.董事会(对外

是公司的代表和权力的象征);3.经理班

子;4.监事会。

十六、国外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类型:1、

欧美型(母子型) 2、日本型(夫妻型)

十七、国外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特点:1.

组织严密性;2.因地制宜性;3.重视人的

作用。

十八、集团本部控制事业部的措施:1.

资金控制;2.计划控制;3.分配控制;4.

人事控制。

十九、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层次:1.核心

企业;2.控股子公司;3.协作(关系型)

企业。

二十、纵向结合型企业集团分为企业系列

和控股系列(P57 图1-10和图1-11)。

二十一、企业集团职能机构的形式:1.

依托型的职能机构(两块牌子,一套管理

人员);2.独立型的职能机构。

二十二、依托型的职能机构的优缺点:优

势:(1)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和人员,

提高工作效率;(2)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与

各职能机构彼此熟悉,容易开展工作,且

由于集团公司、核心企业具有雄厚实力,

可作为企业的坚强后盾;具有较高的权

威,容易协调、指挥集团和各成员企业的

生产经营活动。

缺点:(1)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和各职

能部门原来的任务就十分繁重,再兼任集

团的管理工作,工作量大,容易造成失误;

(2)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和职能部门可能

由于习惯上的原因或其他原因,容易忽视

其他成员企业的利益,或者怕其他成员企

业说自己偏袒本企业,而不敢果断地处理

问题。

二十三、应用实例分析/案例分析

(P62-67)

第三节企业集团人力资本战略管理

二十四、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多选):

1.人力资本是无形的资本;

2.人力资本具

有时效性;3.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性;

4.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

5.人力资本具有

无限创造性;6.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7.

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二十五、人力资本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

关系(重点):人力资本管理就是对人力

资源的激励和约束,对知识员工与企业家

和技术创新者的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人

力资本。

区别:(73-74 理解)

二十六、企业集团人力资本管理的内容

(分析):1.人力资本的战略管理;2.

人力资本的获得与配臵;3.人力资源的价

值计量;4.人力资本投资;5.人力资本绩

效评价;6.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

二十七、制定人力资本战略的基本方法:

1.双向规划过程;

2.并列关联过程;

3.

单独制定过程。

二十八、企业集团人力资本战略的实施:

1.认识阶段;

2.战略的计划阶段;

3.战略

的实施阶段;4.控制与评估阶段。

二十九、人力资本战略实施的模式(理解

-区别)1.指令型;2.变革型;3.合作型;

4.文化型;

5.增长型。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一、胜任特征的概念:指确保劳动者能顺利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并能区分绩优和绩劣的潜在的,深层次的各种特质。

二、胜任特征的冰山模型(图2-1、P88)

三、岗位胜任特征的分类

A、按情境不同,分为技术胜任特征、人际胜任特征和概念胜任特征

B、按主体不同,分为个人胜任特征、组织胜任特征和国家胜任特征

C、按内涵的大小,分为元胜任特征、行业通用胜任特征、组织内部胜任特征、标准技术胜任特征、行业技术胜任特征、

D、按区分标准的不同,分为鉴别性胜任特征、基础性胜任特征

鉴别性胜任特征即狭义胜任特征的概念,指的是能将绩效优异者与绩效平平者区分开来的那些能力、特质、动机等。

五、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分类:A、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指标集合式模型和结构方程式模型;B、按建立思路的不同,分为层级式模型、簇型模型(关注一个职业群体,推广性好)、盒型模型(针对某个胜任特征,左侧注明该胜任特征的内涵,右侧则写出相应的关于出色绩效行为的描述。主要用于绩效管理)、锚型模型。

四、构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基本程序和步骤:1、定义绩效标准:采用工作岗位分析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办法来确定;2、选取效标分析样本;3、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法、全方位评价法、专家系统数据库和观察法等来获取样本。一般应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主。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调查技术,一般采用问卷与面谈相结合的方式。关键事例:包括成功事件、不成功事件或者负面事件;4、建立岗位胜任特征模型:A、首先进行一系列高层访谈,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组织结构和主要业务流程等。组织专家小组围绕所要研究岗位的工作职责,绩效目标和行为表现

等内容进行深入讨论。B、通过对行为事

件访谈报告内容进行编码、分析、记录各

项胜任和相关程度统计指标进行比较,找

出两组的共性与差异特征。既要考虑企业

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又要遵循胜任特征层

级“不重叠、能区分、易理解”的建模原

则;5、验证岗位胜任特征验证。验证岗

位胜任模型可以采用回归法或其它相关

方法

五、构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主要方法:

属于定性研究的主要有编码字典法、专家

评分法、频次选拔法等

九、沙盘推演测评法的内容:1、现实企

业情况;2、角色扮演;3、小组竞争;4、

按规定运营;5、结算成果;6、讨论改进。

六、沙盘推演测评法的特点:1、场景能

激发被试的兴趣;2、被试之间可以实现

互动;3、直观展示被试的真实水平;4、

能使被试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5、能考

察被试的综合能力。

七、沙盘推演测评法的操作过程:1、被

试热身;2、考官初步讲解;3、熟悉游戏

规则;4、实战模拟;5、阶段小结;6、

决战胜负;7、评价阶段

八、公文筐特点:1、适合高层;2、技能

和业务两个角度;3、对评分者要求高;4

内容广泛;5、情景强。

九、公文筐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显著缺

点是评分比较困难;2、不够经济;3、被

试能力的发挥受到其书面表达能力的限

制;4、试题对被试能力发挥的影响比较

公文筐测试的基本程序:

首先向有关被试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然

后告诉被试者就是某个职位的任职者,负

责处理公文筐里的所有公文材料。常见的

测评维度有:个人自信心、组织领导能力、

计划安排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分析决策

能力、风险态度、信息敏感性等。接下来

向每一位被试者发一套(5~15份)公文。

最后,把处理结果交给测评专家,按照既

定的测评维度标准进行评价。

公文筐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

1.测试前20分钟,引导员将被试从休息

室带到形影的测评室。

2.监考人员到保管室领取公文筐测试试

卷。

3.监考人员一一查收被试的准考证、身

份证及面试通知单。

4.由主监考宣读《考场准则》,请纪检人

员何被试代表查验试卷密封情况并签字。

5.测试前5分钟,由主监考宣布发卷并

宣读《公文筐测试指导语》.

6.监考人员对答题要求何步骤进行具体

指导。

7.考试时间到,由主监考宣布“应试人

员停止答题”,被试将离开测评,监考人

员收卷密封。

8.主监考填写考场情况记录,监考人员

何纪检人员签字后,将试卷袋交送保管

室。

十、试题设计程序:1、工作岗位分析;2、

文件设计;3、确定评分标准。

十一、注意事项:1、书面表达能力太关

键。2、不能理解“模拟”。

十二、心理测试及相关概念

(一)心理测试的含义

心理测试是指在控制情境的情况下,向被

试提供一组标准化的刺激,以所引起的反

应作为代表行为的样本,从而对个体行为

做出评价。心理测试从内容上划分,可以

分为个性测试、能力测试、职业兴趣测试;

从形式上划分,可以分为纸笔测试、心理

试验、投射测试、笔记分析测试等。

(二)应用心理测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对心理测试使用者进行专业训

练。由于心理测试的内容涉及个人隐私和

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如何施测、如何解释

和在什么范围内使用测试结果等方面都

有严格的规定。

第二,要将心理测试与实践经验向结合。

第三,要妥善保管心理测试结果。

第四,要做好使用心理测试方法的宣传

(三)个性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

独特性;2、一致性;3、稳定性;4、特

征性(职业习惯,每种特征都有其独特的

表现)

十三、职业心理测试的种类:

1、学业成就测试:适用于选拔专业技术

人员、科研人员。

2、职业兴趣测试:目前应用于职业咨询

和职业指导中。SCII、COPS、KPRV

3、职业能力测试:一般能力测试(国内

外最有影响和权威的比奈-西蒙智力量

表、韦克丝勒成人、瑞文推理测试等,其

中韦克丝勒成人、瑞文推理测试在人事选

拔和配置中应用较多)和特殊能力测试

(适用于仅仅具有较少经验或者缺乏经

验的求职者如对计算机或者其他技术人

员的选拔,GATB、DAT、MAT、CAT)

4、职业人格测试:个性测试,对于人的

稳定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的测试。主要

有自陈量表(最常用(16PFQ、MBTI、SDS))

和投射技术。职业指导中影响最大得到最

广泛认可的是职业人格测试良表是霍兰

德的职业自我探索量表。

5、投射测试:只能有限地用于高级管理

人员的选拔,大多数应用于临床心理诊

断:PRI、TAT

十四、心理测试的设计标准和要求

1、标准化:测试题目、施测、评分、分

数解释的标准化

2、衡量测试有效性的指标效度,方法主

要有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和校标关联效

度。主要对应于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a

测试测量到了所要测得心理属性吗?b测

试对相应的心理属性的测量达到了何等

准确程度c通过测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

提高决策的准确率?

3、信度是衡量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

的指标,即测试结果是否反映了受测者的

稳定的、可靠的真实特征。A重测信度高

(被试者在不同时间接受测试的结果一

致) b同质性信度高(同一测试内部各

题目所测的是同一种行为或者行为特点)

c评分者信度高(不评分者对同一测评结

果的评分一致)

4、常模是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被试样本的

测试成绩的分布结构,包括集中趋势(平

均数)、离散趋势(标准差)。常模是用以

比较不同受测者测试分数的标准,它能够

说明某一测试结果分数相对于同类被测

者所处的水平。

心理测试的特点

1.代表性。心理测试无法做到对个体心理

特征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测定,它只是通

过测查少数经过科学选择的代表性样本

行为,来推断个体整体的心理特征。

2.间接性。通过个体在特定测试项目中的

外在行为反应来推断。其基本假设是人的

心理活动与外在行为具有因果关系,这种

间接的推断是可靠的。

3.相对性。心理测试就是通过测定个体在

某个行为序列上的相对位置,来推断其相

应的能力水平活人格特征。

选择测试方法是应考虑的因素

(一)时间(二)费用(三)实施(四)

表面效度:所谓表面效度并不是指测试

实际测量的是什么,而是指测试看起来是

什么。如果测试的内容看起来与测试的实

际测量目的无关,所显示的内容太浅或太

深奥,被试就不会诚心合作。(五)测试

结果

十五、投射测试应用举例

a.联想法。先给予被试一定的此景,然

后请被试说出这些刺激所引起的联想。代

表方法如荣格的文字联想测试和罗夏墨

渍测试。

b.构造法。要被试根据他看到的图片,讲

述一段含有过去、现在、将来等发展过程

的故事。典型的方法如主题统觉测试。

c.绘画法。投射测试中的绘画法,常见的

是画树测验。

d.完成法。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

或辩论材料,让被试自由补充,使之完整。

e.逆境对话法。

(P126):联想法、构造法、绘画法、完

成法、逆境对话法各自的知识点

十六、人力资源经理在招聘规划的分工与

协作:(一)高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是组

织的主要负责人或人力资源的主管领导。

他应该在全局和整体上把握招聘规划的

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具体任务包括:审

核工作分析、制订招聘的总体政策、批准

招聘规划、确定招聘录用的标准等。

(二)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应该掌握有关

用人需求的信息,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

供本部门空缺岗位的数量、类型和要求,

参加对本部门应聘者的面试、甄选工作。

(三)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将具体负责执行招聘政策。首先,需要同

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研究员工需求情况;

其次,分析内外部因素对招聘的影响和制

约;再次,制订具体的招聘政策和招聘程

序;最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具体的

招聘初选工作。

十七、招聘环境分析:(一)人员招聘的

外部环境分析:1.技术的变化技术变化

与新技术的采用首先会引入人员需求的

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两方

面。一方面,技术革新使人均劳动生产率

得以提高,对人员数量的需求可能会减少;另一方面,技术变革使得新技术岗位出现了人员空缺。技术变化时岗位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使相对应岗位工作人员技能和精力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新技术的采用可以对劳动力产生提到作用,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2.产品、服务市场状况分析

(1)市场状况对用工量的影响。当产品、服务市场需求增长时,会迫使企业扩大其成产能力,从而增加用工量;当产品、服务市场需求萎缩时,又会迫使企业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量。

(2)市场预期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如果企业所属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就能吸引大量人才涌入,从而使企业选择人才有较大的空间。如果企业所属市场前景欠佳,就难以有充裕的人才可供选择。(3)市场状况对工资的影响。产品、服务市场限制了企业能够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水平。处于竞争性很强的市场中的企业,在增加员工工资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

3.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招聘产生作用:(1)市场的供求关系。(2)市场的地域环境(3)竞争对手的分析

(二)人员招聘的内部环境分析

1.组织战略组织战略是指组织为自己确定的长远性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以及为实现该目标、完成该任务而选择的行动路线和方法。组织战略对招聘和配置工作的影响非常大。

2.岗位性质工作岗位的具体信息在招聘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它一方面是组织明确应该招聘什么样的人;另一方面使应聘者明白在相应岗位上工作,应该完成哪些任务。岗位性质在以下两个方面对招聘的设计有影响:

(1)岗位的挑战性和职责。

( 2 )岗位的发展和晋升机会。

3.组织内部的政策与实践

相关的影响因素有:

( l )人力资源规划。( 2 )内部晋升政策。十八、吸引人才因素:1、好的组织形象;2增强员工成就感;3、赋予更多责任;4、提高稳定性;5、保持生活平衡。

企业吸引人才的其他途径和方法

(一)向应聘者介绍企业的真实信息(二)利用廉价的“广告”机会(三)与职业中介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四)建立白己的人际关系网(五)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六)巧妙获取侯选人信息

十九、人才选拔程序:1、筛选申请资料;

2、预备性面试;

3、职业心理测试;

4、公文筐;

5、结构化面试;6评价中心测试;7、背景调查。

二十、流出分类:1、自愿;2、非自愿;

3、自然。

二十一、晋升程序:1、晋升申请书;2、人资审核;3、人资空缺报告;4、选择晋升对象;5、任命;6评估。

二十二、晋升方法:1、配对比较;2、主管评定;3、评价中心;4、升等考试;5、综合选拔。

晋升的作用:

晋升是一种承认和开发员工能力的重要

方法。晋升本身还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忠

诚度、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的

认可,因为企业不是通过外部招聘来填补

岗位空缺,而是将晋升机会留给了现有的

在岗员工,使他们的职务等级及待遇得到

一定程度的提升。

采用内部晋升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重要

作用:

1.由企业现有的老员工接替更高级别岗

位的工作,能够减少雇用新员工所耗费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一定时间和管理

成本。

2.企业可以构建和完善内部员工正常的

晋升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各级员工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加注重自

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

能,更加努力工作。

3.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晋升制,还可以

使企业各类人才的晋升路线保诗顺场通

达,避免各类专门人才的流失,从而维持

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特别是有利于避免

企业稀缺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以及对

企业具有重要价值的技能人才的流失,同

时有利于吸引企业外部优秀人才。

4.企业内部晋升制还有利于保持企业工

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为企业在比较长

的时间内必然会发生因员工退休、退职、

调动和升降所引起的岗位空缺现象。稳定

可靠的内部晋升制度能够保证这些空缺

得到及时填补。

二十三、调动目的:1、调整组织结构;2、

保持晋升渠道通畅;3、满足员工需求;4、

处理劳动冲突;5、获得不同经验。

二十四、岗位轮换益处:1、单一工作令

人厌倦;2、学习过程;3、增加安全感;

4、寻找机会;

5、改善组织氛围;

6、减

轻有害工种。

二十五、编制流动率表应注意的因素:1、

工作条件;2、家庭生活;3、个人发展;

4其他

二十六、员工变动率常见变量:1、工作

满意度;2、本公司工作未来预期;3、其

他机会预期;4、非工作影响因素;5、流

动行为倾向。

二十七、流动率分析方法:1、访谈调查;

2、群体分析;

3、成本分析;

4、后果分

析。

二十八、胜任特征的定义有以下几层含

义:

首先,胜任特征含有对个体或组织的

基本要求。作为个体,应该具备完成工作

岗位任务要求的能力,而作为组织,应该

具备使组织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能力。

其次,胜任特征能够判别绩效优异

与绩效平平,区分出表现好和较差的个体

或组织,即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比较性。

最后,胜任特征是潜在的、深层次的,

不是指年龄、性别、面容、知识等外显因

素。

二十九、研究岗位胜任特征的意义和作用

(一)人员规划

岗位胜任特征在工作分析中的意义如下:

其一,岗位胜任特征可以引导工作分析的

价值导向,实现从任务型到结果型的转

化,即从强调过程化为强调结果,其原因

在于,胜任特征是以绩效为测量标准的;

其二,岗位胜任特征总是与企业文化和经

营目标相联系,所以在实施工作分析时引

入胜任特征,可以弥补传统工作分析仅限

于与岗位短期匹配的缺陷;其三,岗位胜

任特征将优秀员工的行为作为衡量标准,

这使得工作分析更为具体,更有目标性。

(二)人员招聘

对于人员招聘,岗位胜任特征尤为重要。

其一,岗位胜任特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

的招聘选拔模式,扭转了过于注重人员知

识和技能等外显特征的情况,使得人才的

核心特质和动机逐步成为招聘选拔的重

点;其二,岗位胜任特征的引用解决了测

评小组或面试官择人导向不一,甚至与企

业文化相冲突的问题,同时保证了甄选出

的人才符合组织和岗位要求,并能有效进

行高绩效水平的的工作;其三,基于岗位

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员招聘机制建立在企

业发展愿景、企业价值观和工作分析评价

的基础上,注重人员、岗位和组织三者之

间的动态匹配,所招聘到的员工是能胜任

岗位工作的人员,员工与企业之间所建立

的关系,是兼顾劳动契约和心里契约的双

重契约关系。

(三)培训开发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为促进企业人

才培训开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重

要依据,它将企业培训工作更具系统性、

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具体意义如下:

1.岗位胜任特征改变了以往知识、技能

培训一统天下的格局,使得员工潜能、品

质和个性特征的培养也跻身于培训行列,

各大公司开始注重诸如“员工生存训练”

“能力拓展训练”这样的特殊培训,说明

一些企业领导已经众二几意地将胜任特

征培训纳人员工培训体系。

2.基于胜任特征分析,针对岗位要求并

结合现有人员的素质状况,为员工量身制

定培训计划,可帮助员工弥补自身“短板”

的不足,有的放矢地突出培训重点,省去

分析培训需求的烦琐步骤及不合理的培

训开支,提高培训效率,取得更好的培训

效果,进一步挖掘员工潜力,为企业创造

更多的效益。

3.胜任特征研究有利于员工职业生涯的

发展。其一,胜任特征研究使得企业管理

者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每个员工的特质,

并根据每个员工特质的不同对其进行定

位培养;其二,胜任特征研究使得员工可

以根据自身特质与岗位胜任特征地匹配

程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因此,

胜任特征研究加深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

理解,促进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四)绩效管理

1.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为确立绩效考评

指标提供了必要地前提

2.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为完善绩教考评

管理体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第三章

一、培训开发体系的四个要素:1、需求分

析系统,2、规划系统3、实施管理、4、

评估反馈

二、企业培训开发职能部门的设置可以采

用学院模式、客户模式、矩阵模式、企业

办学模式和虚拟培训组织五种模式。

(一)学院模式

学院模式看起来与大学结构非常相

似。企业组建培训部门,部门负责人会同

一组对特定专业或特定的技术领域具有

专业知识的专家共同领导。专家负责开

发、管理和修改培训项目。

学院模式的优点如下:

1.培训师是他们所负责培训领域内的专

家。2.培训部门计划很容易拟订。

但学院模式有很大的不足之处,应用

学院模式的公司会建立具有专业水准的

培训职能部门,也许不符合组织需要,学

院模式可能没有注意到经营问题或者为

了迎合经营需要而改变培训内容。这可能

会导致受训者失去学习的动力。

(二)客户模式

企业组建培训部门以满足公司内某个职

能部门的培训需求,使培训项目于经营部

门的特定需要而不是与培训师的专业技

能相一致。

客户模式的缺点:

1.在成为对企业有价值的培训师之前,

他们必须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研究经营

部门的职能。

2.大量的专题培训项目是由客户开发出

来的,这些项目的有效性可能会存在很大

的差异。培训负责人很难监督每一职能部

门来保证:①普遍应用指导设计的过程;

②在每个培训项目中都能强调公司的质

量原则。

(三)矩阵模式

企业组建培训部门,要求培训师即向部门

经理又要向特定职能部门的经理汇报工

作。培训师具有培训专家和职能专家两个

方面的职责。

矩阵模式的优点

1.有助于将培训与经营需要联系起来。

2.培训师可以通过了解某一特定经营职

能而获得专门知识。

3.由于培训师还要对培训部门主管负责,

所以培训师还应保持自身专业知识的不

断更新于完善。

矩阵模式的缺点是培训师将会遇到更多

的指令和矛盾冲突。

(四)企业办学模式

利用企业办学组建职能部门适用于提供

更广泛的培训项目与课程。该模式的客户

群不仅包括员工和经理,还包括公司外部

的利益相关者。比其他模式,企业一些重

要的文化和价值观将在企业大学的培训

课程中得到重视;它保证企业某部门内部

开展的有价值的培训活动能在这个企业

进行传播。

(五)虚拟培训组织模式(VTO)

虚拟培训组织模式与传统培训部门的最

大区别体现在结构上,传统的培训组织趋

向于由固定的从事某一特定职能如指导

设计的培训师和管理者来运营,而VTO 中的培训师的数量则是根据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同而变化。VTO的运作遵循三个原则:①员工对学习负主要责任;②在工作中而不是在课堂上进行最有效地学习;③经理与员工的关系对讲培训成果转换成工作绩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年度培训计划的制订

1、年度培训计划的内容

2、年度培训计划制订的基步骤

四、制订企业培训开发规划的注意事项:

1、高度重视培训规划的制度

2、培训开发规划应落实到部门

3、清晰界定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4、重视培训方法的选择

5、重视培训学员的选择

6、重视培训师的选择

五、需求就是一个组织预期应该发生的事情和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差距, 这一差距就是“状态缺口”。企业对员工的能力水平提出的要求就是“理想状态”,而员工本人目前的实际水平即为“目前状态”,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状态缺口”。企业要努力减小这种“缺口”, 就形成了培训需求。

六、制订企业员工培训开发规划的前提(一)经营战略与培训需求

企业经营战略主要有四种:集中战略、企业内部成长战略、外部成长战略和紧缩投资战略。

集中战略侧重于提高市场份额,降低成本或者使产品和服务保持鲜明的市场地位。内部成长战略侧重于新的市场和产品的开发、革新与联合。

外部成长战略强调的是通过发展更多的经销商和供应商或通过收购以使公司进入新的市场领域。

紧缩投资战略强调经营的财务清算和业务剥离。

(二)员工自我发展期望与对企业发展期望值的关系

四种情况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情况,将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使双方都得到提高和发展从而极大地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

第二种情况,虽然能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发展,但这种发展缺乏雄厚实力(人力资源)的支撑,既十分缓慢也不可能持久,这是因为员工自身的素质不提高,企业也很难发展。

第三种情况,将导致员工“跳槽”和人才的流失。

第四种情况,将会影响企业和个人发展,于双方都不利。

(三)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数量资源和质量资源两个方面的开发,而质量开发,对于每个员工来说,就是“心(心理品质)、脑(智力水平)、(职业技能)”三个方面的综合开发,其中心理品质至关重要,它是知识、技能、形成的基础。

七、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系统的构成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强调系统论的思想,所谓系统就是为了实现某种特殊

目的的一组有着内在联系的诸多部分的

集合。培训开发本身是一个系统。培训系

统又与组织的其他系统发生作用,这种作

用会对培训开发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

培训开发的系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将培训开发的作为一种常态系统;二

是培训开发系统总是与组织的其他系统

发生相互作用,培训效果是与组织其他系

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八、有效的培训开发系统包含以下子系

统:

1、员工培训开发需求分析系统

需求就是一个组织预期应该发生的事情

和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

就是“状态缺口”。

培训开发需求分析是指企业在规划人力

资源培训开发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及其

主管通过多种调查方法,收集企业战略目

标和要求、各级员工的素质状况、职业生

涯发展等方面相关信息,运用特定的分析

方法和技术,对各类各层级人员的能力素

质和发展目标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

确定企业培训开发的总体目标的活动过

程。

2、员工培训开发规划系统

员工培训开发规划是为了实规企业人力

资源战略的发展目标,对企业未来一段时

期内(至少在3 一5 年以上)员工的培

训与开发工作所做的总体设计与全面安

排。而员工培训开发的规划系统是从企业

的生产经营总体发展战略略的要求出发,

在全面客观的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上,对培

训开发的培训者〔Who〕、培训对象

(Whom)、时间(When )、培训地点

(Where)、培训方式(How)、培训内容

(What)等一系列关键问题预先进行设计

的子系统。

3、员工培训开发实施管理系统

4、员工培训开发评估反馈系统

培训开发评估反馈是一个系统的收集有

关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项项目的描述性和

评判性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有利于帮助

企业在选择、调整各种培训活动以及判断

其价值的时候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九、年度培训计划的制订

1、年度培训计划的内容

1)培训组织机构的建设2)培训项目的

动作计划3)资源管理计划4)年度培训

预算5)培训开发机制建设

2、年度培训计划制订的基步骤

1)前期准备2)培训调查与分析3)年度

培训计划主体内容的确定4)年度培训计

划的审批以及开展

十、制订企业培训开发规划的注意事项

1、高度重视培训规划的制度

2、培训开

发规划应落实到部门3、清晰界定开发的

目标和内容4、重视培训方法的选择5、

重视培训学员的选择6、重视培训师的选

十一、培训文化的发展过程

1、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就阶段

十二、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特征

1、1、愿景驱动型的组织

2、2、组织由多个创造型团队组成

3、3、自主管理的扁平型组织

4、4、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5、5、注重员工家庭生活与职业发展的平衡

6、6、领导者扮演新角色

7、善于不断学习的组织

8、具有创造能量的组织

十三、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1、自我超越:能够不断厘清个人的真实

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实现自我超

越。

2、改善心智模式:习智模式是看待旧事

物形成的特定的思维定式,它会影响人们

对新事物的看法。

3、建立共同愿景:指组织成员所共同持

有的意向或愿望,简单地说,就是大家想

要共同创造什么。

4、团队学习:这是发展组织成员整体配

合能力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5、系统思考:要求人们用系统的观点看

待组织的发展,不仅关注自己的努力,而

且关注自己的努力可能会对合作者带来

的影响。

十四、组织学习力的培养

1、对未来的警觉程度,洞察是否准确

2、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掌握认知能力

3、对换住处的传递速度,沟通是否畅通

4、对变化的调整能力,应变是否及时

十五、常见思维障碍

1、习惯性思维障碍

2、直线型思维障碍

3、权威型思维障碍

4、从众型思维障碍、

5、书本型思维障碍

6、型思维障碍

7、自卑型思维障碍8、麻木型思维障碍

十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1、关系

是一种辩证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既有对立,又统一。

2、区别

1.思维指向相反收敛思维是由四面八方

指向问题的中心,发散思维是由问题的中

心指向四面八方。

2.作用不同收敛思维是一种求同思维,要

集中各种想法的精华,达到对问题的系统

全面的考察,为寻求一种最有实际应用价

值的结果而把多种想法理顺、筛选、综合、

统一。发散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为在广

泛的范围内搜索,要尽可能地放开,把各

种不同的可能性都设想到。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

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对立,又统一。

没有发散思维的广泛收集、多方搜索,收

敛思维就没有了加工对象,就无从进行;反

过来,没有收敛思维的认真整理、精心加

工,发散思维的结果再多,也不能形成有意

义的创新结果,也就成了废料。只有两者

协同动作,交替运用,创新过程才能圆满

完成。

十七、智力激励法

1、基本原则

1)自由畅想原则2)延迟批评原则

3)以量求质原则4)综合改善原则

5)限时限人原则

2\组织形式

十八、设问检查

奥斯本创造检核表原有75个问题,可归

纳为六类问题的九组提问

十九、逆向转换型技法

1、1、探寻事物可以利用的缺点

2、2、透过现象,认清缺点的本质,抽象出

这种被视为缺点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可

以利用的基本原理,或表现为缺点的现象

本身的特性、行为、作用过程等。这一步

是判断缺点是否具有可利用性,即为下一

步寻找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3、3、根据所提示的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或

对现象本身我等的认识,研究利用或驾驭

缺点的方法。在此,要综合运用各种提出

设想和形成发明构思的创造技法。

二十、培训成果转化四个层面

1、第一个层面:依样画瓢式的运用。

2、第二个层面:举一反三。

3、第三个层面:融会贯通。

4、第四个层面:自我管理。

二十一、培训成果转化机制

环境支持机制

1、1、管理者支持

2、同事支持

2、3、受训者的配合4、应用所学技能的机

会5、技术支持

二十二、影响管理者对培训支持水平的因

1、1、我知道本门课是关于哪方面的。

2、2、有可靠的方法证明培训会对员工有所

帮助。

3、3、有可靠的方法证明培训会有助于我们

部门工作绩效的改进。

4、4、我明白组织为什么愿意提供培训。

5、5、在绩效评价中,我能对员工在培训班

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评价

6、6、我对培训有足够的了解,可在员工返

回工作岗位时对其提供支持

7、7、我们可用于课堂讲座的工作和技术

8、8、我很高兴员工能参加培训

9、9、我已和将要参加培训的员工讲座了课

程的内容

10、他们知道我关心课程的内容

二十三、培训成果转化技巧

1、1、关注培训讲师的授课风格

2、2、培训技巧及相关内容要在工作上立即

应用

3、3、培训讲师建立适当的学习应用目标

4、4、在课程进行期间,讨论在工作中如何

运用培训内容

5、5、建立合理的考核奖励机制

1)1)制定配套的合理考核机制

2)2)组织配套的评比活动

3)3)提供配套的奖励措施

二十四、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原则

(一)利益整合原则(二)机会均等原则

(三)协作进行原则(四)时间梯度原则

由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周期性,职业

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内容就必须分解为若

干个阶段,并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内完

成。时间梯度原则是由不同的时间阶段构

成,每一时间阶段又有“起点”和“终点”,

即“开始执行”和“达成目标”两个时间

坐标。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会使职业生

涯规划陷于空谈和失败。在职业生涯规

划的各个实施环节上,应对员工进行全过

程的观察、设计、实施和调整,以保证职

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活动的持续性,使其

效果得到保证。

(五)发展创新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发展创新原则,是指在

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及组织的职业生涯管

理中,提倡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或用新

的方法处理常规问题。发挥员工的创造性

这一点,在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时就应得到

体现。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工作,并不是

制定一套规章程序,让员工循规蹈矩、按

部就班地完成,而是要让员工发挥自己

的能力和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创造组织

效益的目的。同时,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

功, 不仅仅是职务上的提升,还包括工作

内容的转换或增加、责任范围的扩大、创

造性的增强等内在质量的变化。

(六)全面评价原则

二十五、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角色

1、1、组织最高领导者

2、人力资源管理部

门3、职业生涯委员会4、职业生涯指导

顾问5、直接上级6、直接下级7、同级

二十六、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订

1、为员工考虑新的或非传统的职业通道

2、应该使跨越不同的部门,专业和岗位

的职业通道得到拓展。

3、为所有的员工提供均等就业与发展的

机会

4、注重员工个人发展需要的满足

5、通过由横向与纵向工作的变换而提供

的在职培训来改善业绩

6、培训和发展需要的方法

二十七、职业生涯路径设计

1、传统职业生涯路径

2、网状职业生涯

路径3、横向职业路径4、双重职业路径

二十八、组织职业生涯评审的方式

二十九、职业生涯年度评审会谈内容

三十、职业选择与职业准备阶段

在本阶段,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招聘,

挑选和配置工作,组织上岗培训,考察评

定新员工,达成一种可行的心理契约,接

纳和进一步整合新员工。

三十一、员工职业生涯早期的组织管理相

1、互接纳的表示

2、相互接纳的表示。

组织对新员工的接纳。

三十二、员工职业生涯中期的组织措施

1、提拔晋升,职业通路畅通

2、安排富

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新工作任务3、实施工

作轮换4、继续教育和培训5、赋予员工

良师益友的角色,提供适宜的职业机会

6、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增加报酬福利

7、实施灵活的处理方案

三十三、组织对职业锚的开发

1、分配给员工以挑战性工作,为其提供

建立职业锚的机会2、帮助和指导员工寻

觅职业锚

3、指导员工确认职业锚和职业发展通道。

三十四、经营战略的主要内容。1、集中

战略。2、企业内部成长战略。3、外部成

长战略。4、紧缩投资战略

三十五、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的发展趋势

1.加强新技术在培训中的运用。

2.加强对智力资本的存储和运用。

3.加强与外界的合作。

4.新型培训方式的实施与开发。

三十六、企业员工培训开发规划的制订

1.全面掌握各类员工的知识、技能等方

面素质的状况,深入进行行员工培训与开

发的需求调查和分析,提出具体的分析报

告。

2.结合企业总体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企

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确立企

业员工培训开发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3.将员工培训开发的总目标、总任务与

企业员工队伍的现状相对照,按照轻重缓

急,从高中层到基层,对各类生产经营管

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

细分,以明确各类人员的培训目标、培训

内容及培训要求。

4.初步拟定企业员工的培训开发规划草

案。

5.反复征求各级职能、业务部门及其主

管的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必要修改和调

整。

6.上报企业主管领导审批,发现问题及

时修正。

7.各下属部门根据企业员工培训规划的

要求,分别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将企业培

训开发规划的目标和要求落到实处。

8.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对各个部

门的培训开发年度计划进行审核,并对年

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指导、监督和

检查,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1、9.每年对企业员工培训开发规划的贯彻

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评估

三十七、年度培训计划的制订

(一)年度培训计划的内容

1.培训组织机构的建设。

2.培训项目的运作计划。

3.资源管理计划。

4.年度培训预算。

5.培训开发机制建设。

(二)年度培训计划制订的基本步骤

1.前期准备。

2.培训调查与分析。

3.年度培训计划主体内容的确定。本阶

段工作步骤如下:

(1)自下而上,初步形成年度培训计划的主

体内容。

(2)培训管理部门重新排列项目组合,平

衡内外资源,编制培训经费预算,并进行

效益预估与潜在问题分析。

4.年度培训计划的审批以及开展。

(三)制订年度培训计划的基本要求

1.各部门及下属机构应当根据自身需求

情况制订初步的部门级年度培训计划,这

个计划体现员工培训需求和部门培训需

求两个层次。

2.培训部门应当分析组织层面的培训需

求,作为年度培训计划的方向。

3.培训部门负责综合所有年度培训计划,

并进行评价论证与协调,最后得出公司年

度培训计划。

4.各个部门或机构应当根据公司通过的

年度培训计划,对本部或机构的年度培训

计划做修改,并提交培训管理部门进行备

案。

三十八、培训成果转化的四个层面

1.第一个层面:依样画瓢式的运用。即

受训者的工作内容和环境条件与培训的

情况都完全相同时才能将培训学习成果

迁移。

2.第二个层面:举一反三。即受训者理

解了培训成果转化的基本方法:掌握培训

目标中要求最重要的特征和一般原则,同

时也明确这些原则的适用范围。

3.第三个层面:融会贯通。即受训者在

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状况完全不同

于培训过程的特征时,也能回忆起培训中

的学习成果,建立起所学知识与现实应用

之间的联系,并恰当地加以应用。

4.第四个层面:自我管理。即受训者能

积极主动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

际工作中的问题。

三十九、培训转化理论

有三种影响培训设计的培训转化理论,分

别是同因素理论、激励推广理论和认知转

换理论。

(一)同因素理论

同因素理论认为培训转化只有在受训者

所执行的工作与培训期间容完全相同时

才会发生。能否达到最大限度的转换,取

决于任务、材料、设备和其他学习环境特

点与工作环境的相似性。

(二)激励推广理论

激励推广理论理解问题的方法是建立一

种强调最重要的特征和一般原则的培训,

同时明确这些一般原则的适用范围。因此

当工作环境(设备、问题、任务)与培训

环境有差异时,仍能实现培训转化,即依

据培训中所学的重要特征与一般原则,在

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技能,也就是所谓的

“远程转化”

(三)认知转换理论

2、认知转换理论认为可通过向受训者提供

有意义的材料来增加受训者将工作中遇

到的情况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机会,从而

提高转换的可能性,转换效果取决于受训

者恢复所学技能的能力。这一理论同时向

受训者提供对所学技能进行编码记忆的

技能,这样他们就能轻而易举的恢复这些

能力了。信息的储存和恢复是这一学习模

型的关键因素

四十、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角色

(一)组织最高领导者

组织最高领导者是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

重要人物,组织发展战略是由最高领导人

来确定并指挥实施的,因此组织最高领导

人应对组织发展前景和人员需要发展的

能力作出有效的判断。组织最高领导人还

参与组织各项管理制度和事李制度的制

定。

(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整个组织中的各

类职业人员的开发与管理,组织职业生涯

管理是其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职业生涯委员会

职业生涯委员会是组织为组织职业生涯

管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而设立的机构。委

员会一般由企业最高领导者、人力资源管

理部门的负贡人、职业指导顾问、部分高

级管理人员以及组织外部专家组成。

(四)职业生涯指导顾问

职业生涯指导顾问是设立于人力资源管

理部门或职业生涯委员会中的特殊职务,

由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经验

的专业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德高望重、已

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取得显著成就的资深

针理人员担任。

职业生涯指导顾问的任务主要表现以下

四方面;

1.直接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咨询。

2.帮助各级管理人员做好组织职业生涯

管理工作。

3.协助组织做好员工的晋升工作,通过

一系列方法,来明确可以提供的工作岗

位、员工发展的愿望、人事变动的条件等。

4.协助组织做好各部门管理人员的薪酬

平衡,使之不要因为所处岗位级别及部门

情况的不同而差距过大,避免薪酬政策间

的差距阻碍组织内部的人事变动。

(五)直接上级

其主要作用体现在:

1.日常工作中一般是由直接上级对员工

进行评估,因此直接上级对员工潜能的定

位起重要作用。

2.直接上级可以通过不同工作任务的分

派来使员工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

潜能。

3.直接上级还可以充当顾问的角色,即

根据对某个员工的印象剔。

4.直接上级可以利用他们的“关系网”,

为员工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积

极的作用,促进员工的晋升。

(六)直接下级

直接下级的作用除根据切身体会对上级

作出评价以外,有时直接下级的发展状况

也会直接影响上级的发展前途,员工职业

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能培养出优

秀的直接下级。直接下级的成长也为上级

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保证。

(七)同级

组织内相同级别的员工因为没有上下级

关系,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宫地提出最

为平等的评价和建议,由于所处的角度不

同往往对问题有不同的着法和建议,这对

同级员工的发展往往很有帮助。但由于组

织管理体制的影响,其角色和作用往往容

易被忽视。

第四章

第一节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设计与运行

1、绩效管理的组成要素:①考评者与被

考评者。②绩效指标。③考评程序与方法。

④考评结果。

2、绩效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子

系统之间的关系:①工作分析是绩效指标

设定的基础。②绩效管理为员工培训提供

了依据。③绩效管理为人员配置提供了依

据。④绩效管理是薪酬调整的依据。

3、目前广泛谈论和应用的三个绩效管理

方法体系有,目标管理MBO、关键绩效指

标KPI、平衡计分卡BSC。(P260)

4、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

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5、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①以目标为中

心;②强调系统管理;③重视人的因素。

6、目标管理的过程:①建立目标体系;

②组织实施;③考评结果;④新的循环。

7、关键绩效指标(KPI)阐述其组织目标的三个层次:①愿景或使命是表达企业成立以及存在的最基本原因;②战略目标;

③战术目标就是关键成功因子、关键绩效指标、预算目标三者之和。

8、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①前期准备工作;②指标体系设计;③绩效管理运作体系设计;④绩效考评结果反馈体系设计;⑤制定绩效管理制度。

9、关键绩效指标(KPI)、岗位职责指标(PRI)、岗位胜任特征指标(PCI)、工作态度指标(WAI)、否决指标(NNI)。

10、经济增加值EVA,是一项财务类绩效评价指标。以EVA为基础建立了一套绩效管理与薪酬激励体系被概括为“4M”,即评价指标、理念体系、激励制度和管理体系。(P264)

11、EVA杠杆期权计划的两个特点: ①每年期权授予量由授予对象的名义薪酬决定;②行权价随权益资本成本的调整而逐年调整。

12、绩效棱柱,包含相互关联的五个方面,即,(1)利益相关者的满意,(2)利益相关者的贡献,(3)战略,(4)流程,(5)能力。

13、通过战略地图,可以建立起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也可以把企业的战略分解为一系列的“战略性衡量项目”,即战略地图中的内容。

14、任务分工矩阵要注明承担部门对企业KPI的承担程度(用百分比表示承担的权重)。

15、在质量管理中,目标分解鱼骨图从管理、人、方法、物资、机械、环境六个方面(5M1E)查找原因。

16、SMART原则,明确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达成原则、相关性原则、时限性原则。只有在这5方面有显著特征的绩效指标才能称作KPI。

17、如果岗位职责指标的内容与KPI指标的内容有相同、重叠的地方,则应该化为KPI的范围。

18、工作态度指标WAI,(1)工作态度是工作能力向工作业绩转换的中介;(2)工作态度考评要剔除本人以外的因素和条件;(3)工作态度考评与其它考评项目的区别是,不管岗位高低、能力大小、态度考评的重点是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工作的努力程度,是否有干劲、有热情,是否忠于职守,是否服从命令等。

19、需要注意的是,PCI是针对人员设定的绩效指标,适用于对人的考评,而其他指标既适用于组织的考评,也适用于对人的考评,即使是工作态度指标(WAI),也可以用于对部门的考评,这是PCI不同于其他指标的地方。

20、否决指标NNI,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定的最关键指标,关键之处在于如果这种指标所对应的工作没有做好,将对企业带来直接且严重的后果。常用两个“NO”来表示。21、绩效指标库,指标库的建立可以按照

企业组织层级的角度建立。如第一部分为

企业层面的KPI和NNI;第二、三层面分

别为各部门和各班组的KPI、PRI及NNI,

第四层面为各岗位的KPI、PRIPCI及NNI。

在指标库中,每个指标都会包括编号、名

称、定义、设定目的、责任人、数据来源、

考评周期、计算方法、计分方法等9个内

容。(P277)

22、绩效管理委员会的职责:领导和推动

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研究绩效管理重大

政策和事项,设计方案与实施控制;解释

现行绩效管理方案的具体规定;临机处理

涉及绩效管理但现行政策未作规定的重

大事项等。

23、绩效考评方式有两种:KPI采用考核

这种考评方式;PCI采用评议这种考评方

式。

24、360度考评的优点:来自不同的考评

者,考评结果更深入、更全面,得到的信

息更准确,还可以减少个人偏见及评分误

差,考评结果更加准确。而且,考评后的

多角度的反馈信息能够帮助个体调整自

我行为,增强个体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

效能。

360度考评的缺点:费时费力,考评

一次就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还需要在准备、实施、反馈的各个环节进

行周密的组织。

25、绩效反馈面谈的程序:(1)为双方营

造一个和谐的面谈气氛(2)说明面谈目

的、步骤和时间(3)讨论每项工作目标

考评结果(4)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5)

与被考评者讨论考评的结果,特别是双方

围绕优势和不足,存在的重要困难和问

题,在计划期内亟待改进的方面,进行深

入的讨论,并达成共识(6)与被考评者

围绕培训开发的专题进行讨论,提出培训

开发的需求,共同为制定下一阶段的员工

培训开发工作设定目标(7)对被考评者

提出的需要上级给予支持和帮助的问题

进行讨论,提出具体的建议(8)双方达

成一致,在绩效考评表上签字。

26、绩效反馈面谈的技巧:

A考评者一定要摆好自己与被考评者的位

置,双方应当是具有共同目标的交流者,

具有同向关系,双方是完全平等的交流

者。面谈不是宣讲,而是沟通

B通过正面鼓励或者反馈,关注和肯定被

考评者的长处。

C要提前向被考评者提供考评结果,强调

客观事实。

D应当鼓励被考评者参与讨论,发表自己

的意见和看法,以核对考评结果是否合

适。

E针对考评结果,与被考评者协商,提出

未来计划期内的工作目标与发展计划。

27、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A基于绩效考

评的培训开发;个人培训需求=理想工作

绩效-事迹工作绩效.B基于绩效考评的薪

酬调整;表4-9及其下段。

28、绩效管理诊断的内容:对管理制度的

诊断,对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对绩效考

评指标体系的诊断;对考评全面全过程的

诊断;对绩效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其

他系统的诊断。

29、平衡计分卡的内容:包括财务、客户、

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

30、平衡计分卡指标(四方面)

(1)财务绩效指标主要包括:财务、客

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需

要修改)

(2)客户方面绩效指标主要包括:(1)

市场份额;(2)客户保留度;(3)客户获

取率;(4)客户满意度;(5)客户利润贡

献率。

(3)企业内部的业务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1)革新过程;(2)营运过程;(3)

售后服务过程。

内部业务流程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

面:(1)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2)

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绩效的指标;(3)评价

企业售后服务绩效的指标。

(4)学习与成长绩效指标主要包括三个

方面:(1)评价员工能力的指标;(2)评

价企业信息能力的指标;(3)评价激励、

授权与协作的指标。

31、平衡计分卡的特点:(1)外部衡量

和内部衡量之间的平衡;(2)期望的成果

和产生这些成果的动因之间的平衡;(3)

定量衡量和定性衡量之间的平衡;(4)短

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

32、企业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前提:

A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够层层分解,并能够

与部门、班组、个人的目标达成一致,其

中个人利益能够服从组织的整体利益。

B平衡计分卡所揭示的4方面的指标之间

存在明确的因果驱动关系。

C企业内部与实施平衡计分卡相配套的其

他制度比较健全,包括财务核算体系的运

作,内部信息平台的建设,岗位权责的划

分,业务流程管理以及与绩效考评相配套

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等。

33、设计与运用平衡计分卡的障碍:技术

上的A指标的创建和量化;B其所包含的

各个指标数值的确定;C其各指标的权重

如何设置;D其如何体现学习与成长的重

要性;E如何处理企业级BSC与部门级BSC

的关系;F如何实现组织考评与个体考评

的衔接。

管理水平上的:A组织与管理系统方面的

障碍;B信息交流方面的障碍;C对绩效

考评认识方面的障碍

第五章薪酬管理

一、薪酬的形式:1、基本工资;2、绩效

工资;3、短期和长期的激励工资;4、员

工福利保险。

(一)基本工资

定义: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基本现金薪

酬。(二)绩效工资

定义:是企业根据员工过去工作行为和已

取得的工作业绩,在基本工资之外增加支

付的工资,绩效工资往往随员工的工作表

现及其业绩的变化而调整。

(三)激励工资

定义:也是和业绩直接挂钩,但它具有一

定的弹性,人们通常将激励工资看做是可

变薪酬,它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

的,它可以与员工的个人业绩挂钩,也可

以与团队或整个企业的业绩挂钩,还可以

与个人、团队、企业混合为一体的业绩挂

钩。

激励工资按具体内容可分为两种具体形

式:

短期激励工资:采取非特殊的绩效标准。

长期激励工资:年薪制、股票期权、期股、

员工持股计划

(四)员工福利保险

二、薪酬战略的目标

三大基本目标:一是效率,二是公平,

三是合法。

(一)效率目标

薪酬的效率目标可以分解为:①劳动

生产率提高的程度;②产品数量和质

量、工作绩效、客户满意度等;③劳

动力(人工)成本的增长程度。

(二)公平目标

公平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外的公

平、对内的公平和对员工的公平

对外的公平是指体现在员工薪酬总

水平上的公平性,

对内的公平是指体现在员工基本薪

资上的公平性,

对员工的公平是指体现在员工绩效

工资和激励工资上的公平性

分配工作程序的公平

(三)合法目标

三、薪酬战略的构成:

(1)内部一致性(2)外部竞争力(3)

员工的贡献战略(4)薪酬体系管理

四、基于战略的企业薪酬分配的根本目

的:

1、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处理三对矛

盾:现在与将来、新老员工、个体与团体)

2、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能够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外部竞争

性、内部公平性)

4、有利于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5、有利于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文

五、制定和实施薪酬战略设计的技术和技

巧:

1、薪酬内部一致性策略的推行往往从工

作岗位分析开始,根据工作岗位的责任权

限、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和技能要求四个

基本要素。

2、外部竞争力是企业通过薪酬的市场调

查,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界定同业

相互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及其调查范围;第

二,进行薪酬的市场调查,弄清竞争对手

是如何支付员工薪酬的,其变动的范围和

浮动幅度如何;第三,根据调查结果集企

业的自身财力和预算,对调查岗位的薪酬

水平作出争取的定位;第四,根据综合分

析和评价,对某一类岗位的薪酬水平提出

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报价。

六、交易收益和关联收益:

交易收益的薪酬结构里强调现金和

福利形式。关联收益的薪酬结构里更

注重员工的社会心理需求。(结合P332

图5-3理解)

第二单元

一、(一)现代西方工资决定理论(边际生产力

工资、均衡价格工资、集体谈判工资、人

力资本)

(一)(1)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提出者:克拉克至今是最流行的工资理论

▲▲追加新工人的边际生产力递减,最后增加的工人的边际生产力

最低。

▲▲理论要点:从劳动力需求方解释工资决定,工资取决于劳动边

际生产力,当工人所增加的产量大于其工

资时,雇主会继续雇用员工,直到最后那

名员工所增加的产量大于其工资为止。

(2)集体谈判工资理论(关键点:P343

图5-8)

▲提出者:疪古克拉克

▲理论要点:在一个短时期内,工资的

决定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上劳资双方在谈

判中交涉力量的对比。

▲工会提高工资的方法有四种:

①限制劳动力供给、②提高工资标准、

③改善对劳动的需求④消除雇主在劳动

力市场上的垄断。

▲希克斯提出集体谈判过程的模式,比

较准确地描述了劳动力供求双方的心动

轨迹。

二、(二)对劳动力供求模型的理论修正

(1)对劳动力需求模型修正的三种理论:

1、薪酬差异理论、

2、效率工资理论(1、

吸引高素质应聘人员2、减少跳槽人员3、

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感4、解雇的代价

增加,工人会尽量避免“怠工”5、减少

管理人员配备)、3、信号工资理论

第三单元

一、激励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

需要类别理论、期望理论)

1 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要点是:人类的需

要并不是相同的,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

五种类型。五种需要中生理需要、安全需

要、社会需要是属于基本需要,这些需要

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或因素;自尊的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这些

需要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

2 双因素理论

赫兹泊格将马斯格的五个需要层次分为两类,前三个层次为比较低级层次的

需要,后两个层次是比较高级的需要,他

认为满足比较低级需要的因素是保健因

子,如薪酬、工作环境等;满足比较高级

需要的因素是激励因子,如工作的丰富

化、承担责任、成就感、认同感、有挑战

性的工作机会等。

3 需要类别理论:成就需求、权利需求和

亲和需求。

二、企业激励措施有:内部激励、外部

激励

三、企业各类人员薪酬分配的难点:(1)

研发人员的薪酬—薪酬分配方法(2)高级

主管的薪酬—薪酬激励方法(3)销售人

员的薪酬—薪酬绩效方法

第二节第一单元经营者年薪制的

设计一、经营者年薪制的特点

1 其核心和宗旨是把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同本企业职工的利益相分离,以确保资产所有者的利益。

2 能够从工资制度上突出经营者的重要地位,增强经营者的责任感,强化责任、生产经营成果和应得利益的一致性。

3 能够较好地体现企业经营者的工作特点,

4 是经营者的收入公开化、规范化。

二、经营者基本年薪制的确定

分类订级综合指标模式(F模式(小型企业按基数增加1倍;中型企业增加2倍;大型企业增加3倍)、B模式、Y模式)三、经营者效益年薪的确定

(一)1、G模式

该模式认为经营者的效益收入即是

其经营的风险收入。

(二)2、S模式

该模式是按照以下公式核定经营者

的效益收入:

效益收入=增值年薪+奖励年薪▲▲经营者增值年薪最多

不得超过基本年薪的3倍。

▲▲奖励年薪根据主要经

济指标增长情况进行奖励。

(三)3、Y模式

该模式是按照以下公式核定经营者

的效益收入:

效益收入=增值年薪+奖励年薪

增值年薪=基本年薪×综合得分×7% ▲▲增值年薪根据当年所

有者权益、利润总额、销售收入、职工平

均工资收入增幅情况确定。

▲▲奖励年薪根据增强企

业发展后劲情况确定。

四、风险抵押金

(一)1、G模式

企业每年从经营者风险收入中提取

50%作为风险基金存留企业,存入经营者

专户,风险基金余额在经营者离任时,连

同按银行同期同档利率计算的利息归还

给经营者。

经营者未能完成核定的实现利润基

数,要给予企业经济补偿。补偿金额按提

取风险收入的同样比例计算,并在风险基

金中扣除。如在离任时不能用风险基金补

足的,由其自有资金和工资收入抵补。(二)2、N模式

风险抵押金为基本年薪标准的50%。(三)3、Y模式

经营者上岗时,必须以基本年薪的

2倍的数额缴纳风险抵押金。

(四)4、WH模式

风险抵押金由经营者用现金向主管部

门一次足额缴纳。

经营者每年风险工资收入的20%--50%,应用于增加风险抵押金。

未完成批准认可的资产增值目标,经营者不得享受风险工资,并按比例扣减

风险抵押金。

(五)5、J模式没有规定经

营者缴纳风险抵押金

第二单元股票期权的设计一、股票期权的特点

1、1、股票期权是权利而非义

务,即经营者买与不买完全享有自由,公

司无权干涉。

2、2、这种权利是公司无偿“赠

送”的,实质上是赠送股票期权的“行权

价”

3、3、股票不能免费得到,必

须支付“行权价”

4、4、期权是经营着一种不确

定的预期收入,这种收入是在市场中实现

的,企业没有现金支出,有利于降低企业

激励成本,因此也受到企业投资人的欢

迎。

5、5、股票期权的最大特点在

于,它将企业的资产质量变成了经营者收

入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从而实现了经

营者与投资者利益的高度一致。

二、股票期权的行权价

有三种方式:

1、1、低于现值,也称现值有

利法。

2、2、高于现值,也称现值不

利法。即行权价高于当前股价。

3、3、等于现值,也称现值等

利法。即行权价等于当前股价。

四、股票期权行使期限

期权的行使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强制持有期为3—5年不等。

五、股票期权的参与范围:获受人的具体

范围由董事会选择,期权的授予数量和行

使价格由董事会决定。

第三单元期股制度的设计

一、股票期权与期股的区别

1、购买时间不同。获取方式

第四单元员工持股制度的设计

一、员工持股计划的原则:1、广泛参与

原则(70%的员工参与);2、有限原则

(限制每个员工所的股票数);3、按劳

分配原则(凡付出劳动的员工就应获得收

入);4、新员工必须要认购企业的股份。

二、员工持股的分类

(1)福利分配型员工持股(2)风险交易

型员工持股三、员工持股计划的效果(正面:员工和公司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得较好的绩效。负面:1、认为自己是老板,违反公司制度;2、导致“偷懒”,形成“大锅饭”;3、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业务活动,扰乱日常管理秩序4、出现公司不规范行为)

四、如何设计员工持股比计划:

从上海和深圳的情况看,员工持股占企业全部股份的比例约是:25%

在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员工持股的比例约是:5%

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员工持股的比例约是:25%,甚至超过50%

五、持股人员的参与范围:不宜列入范围:离退休人员、短期合同制员工、试用工、临时工

第五单元特殊群体的薪资制度的设计

一、一、专业技术人员薪资制度设

(一)(一)专业技术人员薪

资制度设计的原则

1、1、人力资本投资补偿

与回报原则

2、2、高产出高报酬原则

3、3、反映科技人才稀缺

性的原则

4、4、竞争力优先的原则

5、5、尊重知识、尊重人

才的原则

(二)(二)专业技术人员薪

资模式

1、1、单一的高工资模式

2、2、较高的工资加奖金

3、3、较高工资加科技成

果转化提成制

(三)科研项目工资制

此种模式是指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列

入科研项目费,往往按项目实行费用包干

制,它采取的是按任务定工资的办法,其

目的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快出成果,采用

这一模式,往往还有后续的其他激励措

施,如销售提成奖励等。

二、二、成熟曲线在专业技术人员

薪资体系设计中的应用

(一)双通道职业阶

(二)成熟曲线

成熟曲线描述某一类工作的市场报

酬的分布状况,反映的是专业技术人员报

酬与劳动力市场上工作年限之间的关系。

成熟曲线是某一个固定时期内高级

人才市场薪资水平的放映,它不能用来预

测任何人的工资变化轨迹

三、如何进行企业薪酬系统竞争力评价

1、诊断法

2、满意度调查、

3、招聘结果

调查4、骨干员工流失率调查

第二节

二节企业福利制度的设计

一、福利的种类:

一般可划分为如下几类:非工作日福利、

保险福利、员工服务福利和额外津贴

(一)非工作日福利

非工作日福利可分两种情况,无薪非工

作日、带薪非工作日

非工作日主要是指法定节假日、企业规定的各种休假(探亲假等)和病假等。

二、灵活性福利制度------弹性福利计划

1、灵活性福利制度:是指企业在考虑员工需要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员工可以有限度地自主选择福利项目的制度。

2、弹性福利计划:又称“自助餐式的福利计划”,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这种福利计划一共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全部自选、部分自选和小范围自选。它的基本思想是让员工对自己的福利组合计划进行选择,但这种选择会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是企业必须制定总成本约束线;二是每一种福利组合中都必须包括一些非选择项目,例如社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法定福利计划。

1、提供什么样的福利

2、为谁提供福利

3、福利管理----福利沟通

4、福利管理----福利监控(P410)

5、弹性福利计划制订的基本内容与方法首先,应该了解员工的需求。

其次,对所有的福利项目进行明码标价

最后,依员工的职等制定每人福利费用的预算,职等越高福利越高。

文件筐:

员工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与实际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薪酬制度存在缺失;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分配不公问题的处理;第四单元员工持股制度的设计

一、员工持股计划的原则:

1、广泛参与原则:至少要求70% 员工参与

2、有限原则:限制每个员工所得股票的数量

3、按劳分配原则

二、员工持股的分类:

(一)福利分配型员工持股

1、年终分享利润以股票形式发放

2、ESOP:公司有计划组织员工购买本企业股份,使员工分享企业一定比例的财产所有权

3、按月,季或者年终时向员工赠送股票或者期权

4、向员工提供购买股票的权限和优惠

5、储蓄换取购买股票的权利

(二)风险交易型员工持股1、日本模式(稳定经营和发展中壮大的企业)2、美国模式(拯救型企业)3、合作制企业的员工持股

三、企业内部员工股具有下面特点:

1、一般不可以流通、上市、上柜、继承、赠送。

2、持股自愿原则

3、同其他股份一样同股同权同利

能力要求以下内容或基本步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员工持股计划可行性研究

二、对企业进行全面价值评估

三、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参与计划的制订

四、确定员工持股的份额和分配比例

五、明确员工持股的管理机构

六、解决实施计划的资金筹措问题

七、制订详细的计划实施程序

八、制订审批材料,履行审批程序

注意事项一、员工持股试点企业的条件:仅限实行

股份制改造或产权管理清晰的竞争性企

二、持股人员的参与范围:应该是有在企

业长期工作的愿望,并与企业签订了无固

定期限或有较长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

三、员工持股比例和股份认购

(一)合理确定员工总股金及其占总股金

的比例约为25% ,比例合适。

主要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1需要员工在

多大程度上参与经营决策和管理 2 员工

认购股份的积极性和出资能力如何 3 企

业具备素质较高能够顺利运行员工持股

制度的人才 4 要确定个人的股金及其在

总股本中的比例

(二)认购股份的数量必须有上下限的限

四、股金来源

1、员工个人出资购买

2、历年工资储

备节余或公益金节余3、企业担保员工

个人贷款4、用企业的奖励基金和福利基

金直接奖励给优秀员工5、科技人员科

技成果折股

怎么看待现有的薪资制度?

1、薪酬主要包括四种形式: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短期和长期的激励工资、员工

福利保险和服务

2、薪资制度应该体现薪酬战略的三大基

本目标:效率、公平和合法

3、薪酬战略的构成:内部一致性、外部

竞争力、员工的贡献率战略、薪酬体系管

4、基于战略的企业薪酬分配的根本目的:

(1)、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强化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3)、能够支持企业战

略的实施(4)、有利于培育和增强企业的

核心能力(5)、有利于营造响应变革和实

施变革的文化

5、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具有竞争

力的薪酬策略:跟随型薪酬策略、领先型

薪酬策略、滞后型薪酬策略和混合型薪酬

策略

6、企业薪酬制度的评价:(1)、评价薪酬

制度的目的(2)、优化薪酬制度的特征:

a从劳动者角度看,薪酬制度应该达到以

下要求:简单明了,便于核算;工资差别

是可以认同的;同工同酬、同绩效同酬;

至少能保障基本生活;对企业未来有安定

感,能调动工作积极性。b从企业的角

度看,薪酬制度应该达到以下要求:提高

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员工的劳动潜能;

有助于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够吸引高

效率、合格的劳动力。

薪酬制度的评价

1、员工满意度调查

2、调查分析

3、对工

资方案进行评价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当从自身的

内外环境和资源条件出发,根据企业薪酬

战略决策,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

新,不断充实和完善内部薪酬体系,保持

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和一致性才能占领人

才市场的制高点,最终赢得产品与服务的

竞争优势。

文件筐:

员工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与实际运行中的

问题与对策;

薪酬制度存在缺失;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分配不公问题的处理;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一、什么是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

法律,他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

力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保护劳动者的合

法权益,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

系提供法律保障。

《劳动合同法》赋予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约定竞业限制权力,并规定: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

单位的商业秘密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

密事项。

二、什么是劳动争议法

劳动争议法是:关于劳动争议协商、调解、

仲裁以及当事人解决劳动争议所必须遵

循的程序规范。

三、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有四种:1、自

力救济。2、社会救济。3、公力救济。4、

社会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

劳动争议仲裁的组织机构是劳动争议仲

裁委员会,它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

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它有劳动行政

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

的代表三方组成,是劳动关系协调贯彻

“三方原则”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具

体表现。劳动争议仲裁是兼具司法特征的

劳动行政执法行为。

工资率不再是有劳动供求决定的单一点,

而存在一个由工会工资要求的上限和雇

主愿意提供的工资下限构成的“不确定性

范围”。

四、团体劳动争议与集体劳动争议的区别

(1)当事人不同(2)内容不同(3)处

理程序不同

五、怎么处理重大突发事件

(一)突发事件处理的准备

(二)突发事件的确认

(1)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确保所有工作

人员都能充分理解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的工作职责和责任,并保证相关信息能够

传递给适当的工作人员,从而使突发事件

管理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行

(2)应当把企业放在首位

(3)开辟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三)突发事件的控制

(四)突发事件的解决

六、工会组织的职能(一)维护职工合法

权益的职能(二)工会的其他职能:(1)

工会的建设职能(2)工会的参与职能(3)

工会的教育职能

七、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

该公约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废除童工劳动,

基本要求是15岁以下儿童不得从事以获

得经济收入为目的的生产性劳动,最低就

业年龄不得低于15岁,对未成年人身心

健康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繁重工作,最低

就业年龄不得低于18岁,13-15岁未成

年人可在不影响学校学习的情况下从事

课余轻微劳动。

八、劳动争议仲裁组织机构是劳动争议仲

裁委员会,它由1、劳动行政部门代表2、

同级工会代表3、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三

方组成。

九、用工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

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自第

二个月起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

资。

十、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

定试用期,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不满一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

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十一、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应当自劳动

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十二、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实效期间为一

十三、集体劳动争议是指由共同理由,劳

动者一方当事人在3人以上的劳动争议

十四、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1、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集体劳动争议

申诉书之日起3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

理的决定

2、劳动争议仲裁庭为特别和议仲裁庭,

由3人以上的单数仲裁员组成

3、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应当推举代表参加

仲裁活动,代表人数由仲裁委员会确定。

4、影响范围大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可以

报上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

5、集体劳动争议应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

15日内结束,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

得超过15日

6、仲裁庭应按照就地就近原则处理

7、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受理的劳动争

议及处理结果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

十五、劳工问题的特点

1、客观性

2、主观性

3、社会性

4、

历史性

十六、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

1、重大劳动安全事故

2、重大劳动卫生

事故 3、重大劳动争议 4、劳资纠纷 5、

其他突发事件

十七、重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

报至国务院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主要内容:1、

童工2、强迫性劳动3、健康与安全4、

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5、歧视6、惩戒

性措施7、工作时间8、工资报酬9、管

理系统

十八、压力的三种模式

1、以反应为基础的模式

2、以刺激为基

础的模式 3、交换作用模式

十九、工作压力三种症状

1、生理症状

2、心理症状

3、行为症

二十、员工援助计划(EAP)操作流程

1、问题诊断阶段

2、方案设计阶段

3、

宣传推广阶段 4、教育培训阶段 5、咨询

辅导阶段 6、项目评估和结果反馈阶段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第十一章金融监管及其协调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目标与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 金融监管属于管制的范畴。管制(Regulation)一般是指国家以经济管理的名义进行干预。本文所说的金融监管,倾向于一般意义上的管制定义,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 第一,实现金融业经营活动与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统一。 第二,减少金融风险,确保经营的安全。 第三,实现公平有效的竞争,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点: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金融监管机构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经营与发展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5.适度竞争原则 促进银行机构间的适度竞争有两层涵义:一是防止不计任何代价的过度竞争,避免出现金融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二是防止不计任何手段的恶劣竞争,避免出现危及银行体系安全稳定的行为。 6.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指金融监管要做到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相统一,以及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 (四)金融监管的作用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持社会货币信用体系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 第二,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第三,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第四,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第五,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金融机构个体的盲目经营行为。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 (一)公共利益论

2018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真题版

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经济基础》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会使预算线() A. 向上平移 B. 向右平移 C. 向左平移 D. 向下旋转 2.下列经济业务中,属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的是() A.企业取得银行贷款 B.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现金 C.股东投入资本 D.企业销售商品取得现金 3.从某单位所有在职员工中,随机抽取300人进行抽样调查,来研究该单位在职员工中亚健康人员占比情况,该项调查的总体是() A.随机抽取的300名在职员工 B.该单位所有在职员工 C.该单位所有亚健康在职员工 D.被调查的300名在职员工中的亚健康员工 4.关于政府多年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编制多年预算,一般采取逐年递推或滚动的形式 B.多年预算必须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C.多年预算一般具有法律效力 D.多年预算每3到5年编制一次 5.在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中,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的过程属于资金循环中的()过程。 A.生产 B.供应 C.销售 D.投入 6.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划分,现代会计可分为()。

A.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B.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 C.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 D.行政会计与企业会计 7.就生产者或销售者而言,如果想通过降低其生产或销售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来增加其总销售收入,那么其生产或销售的该种商品的()。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大于1 B.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等于1 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应等于1 D.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应大于1 中级经济师考试题目8.若要定量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并预测一定收入条件下的人均消费金额,使用的统计方法是()。 A.相关分析 B.平台分析 C.回归分析 D.描述分析 9.甲向乙借了300元钱,同时甲又为乙修好了笔记本电脑,修理费恰好是300元,则甲乙之间的债权债务可以()。 A.抵销 B.提存 C.混同 D.免除 10.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能够可靠计量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在会计上称为()。 A.利润 B.价格 C.投资 D.费用 11.关于扣缴义务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人不能成为扣缴义务人

【2019年整理】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中级)模拟测试卷(多项选择题) ☆考题说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试卷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各级别题型的题量分布为:单选60题,多选20题,案例分析20题,试卷总题量为100题。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或少选本题不得分) 61、下列各项对劳动力供给弹性产生影响的是_______。 A.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B.劳动工时变动的百分比 C.就业人数的多少 D.劳动力的素质结构 6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源投资的成本越小,就会有越多的人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本 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一项人力资本投资的净现值越可以为正 C.教育投资有助于降低失业率 D.教育是高生产率的一种标志 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组织劳动力的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员工间的信任和合作 B.组织拥有多样化的员工,可以增进组织的决策效率 C.劳动力的多样性可以为企业组织吸引更多的客户群 D.劳动力的多样化可以使组织避免由于坚持员工同质性而产生的法律问题 64、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 A.组织与员工之间维持长期的关系 B.采用内部晋升制度,并且强调雇员的资历 C.组织强调提供员工的是职业,而不是工作 D.绝不利用外部劳动力市场 E.绝不解雇任何一名雇员 65、工作特性模式可以作为_______的重要参考。 A.评估工作 B.预测员工士气 C.预测员工满足感 D.预测员工绩效 E.评估绩效 66、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行动方案包括_______。 A.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B.人工成本计划 C.人员保留计划

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表格版 【呕心沥血

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市场决定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 ⑤互补品的价格需求因素 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第一章 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含义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市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供给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需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 后果措施均衡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供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 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需求价格弹①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均 基本类型性 Ed1 不变衡影响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弹 需求交叉弹定义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价性性基本类型①Ed>0 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 无关系格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 ②E>1 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 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 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 ①完备性 A>B;A<B;AB②可传递性 A>B;B>C;所以 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理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均衡和收入效应论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

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攻略

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攻略 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要取得“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简单来讲,经济师是一个职称。 1、经济师就是从事经济方面工作的人,是对从事经济领域工作的人的一种工作能力上的评定。如工程师有结构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等一样,经济师里面分为很多专业,专业知识分为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人力资源管理、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和建筑经济专业。 2、考核鉴定级别分为初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和高级经济师。目前获得证书模式高级为评审,初级和中级为考试。 获得中级职称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有以下好处: (1)达到退休年龄退休时,按照退休时工资标准增加10%退休金(但按照100%工资退休者或者加发后超过100%的部分不再增加) (2)落户加分,很多城市规定有中级职称可以加60分哦 再简单介绍一下经济师考试,考察的是经济基础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门课,后一门取决于报考的类型。据说人力资源比较容易,考的人也最多,考试时发现大部分考场都在考人力资源管理。两门课满分都是140分,84分及格,只要及格就可以通过考试。考试内容全部是客观题,只有单选和多选,而且考试内容全部在教材里,基本上都是书上的原话,是不是听起来特别简单? 我当时报名后距离考试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在淘宝上买了套教材,也没看几眼,总觉得时间还充足。等到着手复习时发现只有30天时间,教材内容太多,而且晦涩难懂,看教材就犯困,即使认真看了一遍也记不全,题目不会做。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真题附答案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真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题干】关于动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 B.努力水平越高,表明个体的动机越强 C.动机可以分为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 D.内源性动机强的员工更为看重工资和奖金 2.【题干】根据ERG理论,实现个人理想属于()。 A.生存需要 B.关系需要 C.成长需要 D.安全需要 3.【题干】有些领导者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景,并具有个性化风格,这种类型的领导属于()。 A.魅力型领导 B.交易型领导 C.支持型领导 D.成就取向式领导 4.【题干】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不属于情景性因素的维度是()。 A.工作结构 B.领导与下属的关系 C.领导风格 D.职权 5.【题干】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 A.智力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 B.确认阶段、发展阶段、选择阶段 C.知觉活动、逻辑推理、选择活动 D.探索活动、发展阶段、选择阶段 6.【题干】职能制组织形式被称为()。 A.韦伯模型 B.斯隆模型 C.法约尔模型 D.韦尔奇模型 7.【题干】按照美国学者桑南菲尔德的组织文化分类,()组织非常重视适应、忠诚度和承诺。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 8.【题干】关于矩阵组织缺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组织的稳定性差 B.双重领导容易导致管理混乱 C.用人较多,机构相对臃肿 D.不利于提高组织的适应性 9.【题干】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强调()。 A.组织的全体管理者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 B.人员管理活动的焦点是员工关系管理 C.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在变革活动中扮演追随者和响应者角色 D.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作用是降低人工成本 10.【题干】按照戴尔和霍德关于人力资源战略的分类,诱因战略特点的是()。 A.储备具有多种专业技能的员工 B.管理人员不干预员工的工作,只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 C.聘用多于组织需要数量的人员 D.明确界定工作职责 11.【题干】密歇根大学的尤里奇教授采用四象限法将人力资源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划分为四种,其中既关注未来又关注人员的象限对应的角色是()。 A.员工激励者 B.战略伙伴 C.变革推动者 D.管理专家 12.【题干】关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更多涉及东道国与第三国员工 B.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考虑外派人员的课税和重新配置问题 C.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参与员工的个人生活 D.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营负有更少的责任 13.【题干】人力资源规划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改程序的起点是()。 A.人事测评 B.实践监控 C.供需匹配 D.组织目标与战略分析 14.【题干】经常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分析方法是()。 A.时间序列分析法 B.主观判断法 C.德尔菲法 D.马尔科夫分析法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电子书课件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电子书【精讲班内容安排】 精讲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班次,适合各类学员,尤其适合于基础比较薄弱、初次报考经济师的学员。其内容包括: 1、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并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可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 2、每章均配有课堂练习,帮助学员巩固各章所学知识点。 【教材内容讲解】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考情分析: 经济学基础知识脉络: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教材结构】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市场需求 【本节考点】 1.需求的含义 2. 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 3.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内容 【本节内容精讲】

一、需求的含义 含义备注 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 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 数量。 需求构成要素: 1、购买欲望(愿意) 2、支付能力(能够) 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 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 和。 【例题1:2013单选】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 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C.产品的市场价格 D.产品的生产成本 【答案】B 1、消费者的偏好:一般来说,消费者偏好增强,将引起需求增加。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3、产品价格: 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4、替代品的价格

(1)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5、互补品的价格 (1)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6、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现期需求会增加) 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现期需求会下降)。 7、其他因素 【例题2:09年单选】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 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答案】B 【解析】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需求量增加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减少80个单位,二者共同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减少30个单位。本题实质考核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例题3:2012年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偏好 B.互补品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 D.生产成本 E.预期 【答案】ABCE (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例题4:单选】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

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点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19、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替代品 20、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

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中级人力资源(完整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中级人力资源(完整版) 点击进入:2016年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专题 2016年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麦克利兰三重需要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管理上过分提高的人常常勇于挑战自我,选择高风险的目标 B.成就需要高的人常常勇于挑战自我,选择高风险的目标 C.成就需要高的人通常只关心自己的工作业绩,单不一定能使别人干得出色,所以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D.权利需要高的人喜欢竞争,希望通过出色的成绩来匹配他们渴望的地位 2.“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对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这一说法代表的观点属于。()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B.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C.奥尔德佛的“挫折—退化”观点 D.麦克利兰的三重需要理论 3.关于技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一定需要熟练掌握他所管理的团队的技能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 B.管理层级越高,越需要制定长期计划,工作中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

C.组织中较低层次的领导只要带领下属完成工作目标即可,不需要人际技能 D.领导技能可以通过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组织行为来发展 【答案】C 4.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与情境因素之间是否搭配,对团队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费德勒提出的情境因素中不包括()。 A.领导与下属关系 B.工作结构 C.职权 D.工作环境 【答案】D 5.小张发现,他的领导在做决策时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与尽可能多的人进行讨论,而且擅长使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决策风格属于()。 A.概念型 B.指导型 C.分析型 D.行为型 【答案】A 6.组织结构设计的特征因素不包括() A.关键职能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题库1000题(汇编)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1题 煤气和电力在使用价值上相近,如果煤气的价格提高,那么将导致()。 A.对煤气的需求增加 B.对煤气的需求不变 C.对电力的需求增加 D.对电力的需求减少 正确答案:C, 第2题 需求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水平 D.垂直 正确答案:A, 第3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受任何影响 正确答案:A, 第4题 供给量的变动是因为()引起的。 A.非价格因素的变动 B.函数关系的变动 C.价格的变动 D.供给函数的参数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C, 第5题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为()。 A.需求富有弹性 B.需求缺乏弹性 C.需求单一弹性 D.低弹性 正确答案:A, 第6题 当,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 A.两者为互补品 B.两者为替代品 C.两者无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正确答案:B, 第7题 当需求收入弹性时,表明()。 A.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B.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C.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D.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得多 正确答案:B, 第8题 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是()。 A.资金有机构成 B.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C.投入品替代性大小 D.时间 正确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第9题 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C.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 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 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正确答案:A,B,D,E, 第10题 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D.最高限价高于均衡价格 E.其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A,B,C, 第11题 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护生产者利益 B.保护消费者利益 C.实施保护价格会导致供过于求 D.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 E.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 正确答案:A,C,D, 第12题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 A.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B.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C.商品的重要性 D.商品用途的多少 E.时间 正确答案:B,C,D,E,

2018新大纲中级经济师金融各章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主体:常考点 金融市场主体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参与者: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 在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具有决定意义:主体的数量决定工具的数量和种类,进而决定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1.家庭: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会成为需求者(购房、购车) 2.企业 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 衍生品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主体 3.政府:主要的资金需求者,暂时的资金供应者 4.金融机构: 最活跃的交易者,扮演多重角色 ●最重要的中介机构,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渠道 ●充当资金供给者、需求者和中介等多重角色 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支配作用 5.金融调控及监管机构:特殊 重要的交易主体: 最后贷款人:资金的供给者 公开市场操作:参与金融交易,影响价格 (二)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1.金融工具的分类 期限不同:货币市场工具(一年以内)、资本市场工具 性质不同:债权凭证、所有权凭证 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原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 2.金融工具的性质:常考点 第一,期限性 第二,流动性,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注意两点:一是能否迅速变现;二是变现时损失的大小 第三,收益性: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或利息,二是买卖差价 第四,风险性:预定收益及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收益性与风险性绑定在一起,彼此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它们都与流动性负相关。 (三)金融市场价格 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两个要素为最基本要素,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二)按交易中介划分:常考点 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市场,如政府、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 间接金融市场:以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二者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有中介机构参与,而在于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直接金融市场中也有中介:信息中介、服务中介) (三)按照交易性质划分 1.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2.流通市场的两种形态: 固定场所:证券交易所,流通市场的核心 场外交易市场:活跃的发展趋势 3.发行市场是前提和基础,流通市场提供流动性,是发行市场的补充。 (四)按照有无固定场所划分: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 (五)按照交易期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六)按照地域范围:国内金融市场(本币计价,全国性、地区性)和国际金融市场(大多是无形市场) (七)按照成交与定价方式: 公开市场:一般在证券交易所进行 议价市场:没有固定场所 (八)按照交割时间:即期市场与远期市场 【考点三】货币市场及其构成 (一)概述:常考点 货币市场的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交易市场 货币市场工具具有“准货币性质”: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 (二)同业拆借市场特点:常考点 1.期限短:以隔夜头寸拆借为主 2.参与者广泛: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介机构 3.拆借的是超额准备金 4.信用拆借 (三)回购协议市场:常考点 1、回购协议: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订的、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市场活动由回购和逆回购组成。 表面是证券买卖,实质是以证券为质押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 回购方向:先卖出,再购回(买入) 卖出价格小于购回价格,差额是借款的利息 2、回购标的物:国库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四)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是公司为了筹措资金,以贴现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短期无担保的信用凭证。发行期限短、面额较大,绝大部分在一级市场交易。理想的货币市场工具 (五)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最受欢迎的短期融资工具 一级市场行为:出票和承兑;二级市场行为:贴现与再贴现(六)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七)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常考点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经济基础)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 案(经济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观点,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A)。 A.节约交易 成本或交易费用 B.科学技术进步C.产品标准化化 D.信息不对称2?关于合同权利转让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具有 人身性质的债权不能转让 B.债权人转让权利,应当经过债务人的同意 C.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过

**人统一的除外 D.双方订立合同时特别约定不得转让的权利不得转让给 3?下列统计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B)。 A.性别 B.年龄 C.产品等级 D. 汽车品牌 4.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间财政收支结构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A ) A.收入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划分以地方政府为主 B.收入以地方政府为主,支出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 C.收入和支出划分均以中央政府为主 D.收入和支出划分均以地方政府为主 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税收乘数为 (B)。 A. 4 B.-4 C.5 D.-5 6关于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B.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位于其平均收益曲线的上方 C.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D.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7.在某城市2014年4月空气质量检测结果中,随机抽取6天的质量指数进行分析。样本数据分别是:30、40、50、60、80和10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C)。 A.50 B. 55 C. 60 D.70 8.关于总成本曲线变动规律的说法,正确的 (C) 是 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B.总成本曲线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C.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 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D.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 时总成本等于可变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导语】在每一次发奋努力之后,必然有加倍的奖赏等待着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拿到经济师证书绝对没问题。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需求的含义 需求的含义 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注意:需求D---买家,消费者角度 供给S---卖家,厂商角度 1.需求的两个构成要素: 2.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影响需求的因素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注意:需求D---买家,消费者角度;供给S---卖家,厂商角度。 1.供给的两个构成要素: 2.市场供给: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供给的因素—厂商

3.供给函数:各影响因素与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Qs=Qs(p)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发生变化,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Qd=Qd(p) 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用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202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1. 供给数量变动: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供给数量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是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 供给变动: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如生产成本的变动等)所引起的供给变动。 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资格考试]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真题打印版

2017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 A.消费者偏好 B.生产成本 C.消费者预期 D.消费者收入 2.就生产者或销售者而言,如果想通过降低其生产或销售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来增加其总销售收入,那么其生产或销售的该种商品的()。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等于1 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应等于1 C.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大于1 D.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应大于1 3.在相对价格特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会使预算线()。 A.向上旋转 B.向右平移 C.向左平移 D.向下旋转

4.按照经济学家科斯关于企业本质属性的理论,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不是万能的 B.企业的机会成本 C.存在道德风险 D.信息的不完全性 5.某企业在短期内,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总成本为2100元,当产量增长到4个单位时,平均总成本为562.5元,则该企业此时的边际成本是()元。 A.100 B.200 C.150 D.250 6.若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是同一条曲线,则此时的市场类型是()。 A.完全垄断市场 B.完全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D.垄断竞争市场 7.关于寡头垄断市场协议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协议价格制度非常稳定,一旦形成就不会破裂 B.协议价格制一般会受到政府的鼓励

C.它是通过行业中某一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跟随的方式形成的 D.它通过限制各个生产者的产量,使其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 8.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劳动的供给原则是()。 A.劳动的平均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B.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C.劳动的边际效用大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D.劳动的平均效用等于闲暇的平均效用 9.关于外部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外部性的存在不会影响资源的最优配置 B.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外部性的存在也使得资源配置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C.外部性只有外部不经济这一种状态 D.外部性只发生在生产领域 10.关于经济家科斯提出的产权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很多外部性的产生都是因为产权不清晰导致的 B.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相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C.不论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D.如果产权是明晰的,不论交易成本多大,市场最终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第三章 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效用 理论 无差异 曲线 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 消费者偏好 含义 特征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 两者 区别 是否可加总 ①完备性A> B; A V B; A=B②可传递性A> B; B> C;所以A> 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 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 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斜率,随商品消费量增加, 为获得一种产品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递减 的。 消费者行为分析 生产和成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 减规律 lun 预算 约束 消费者 均衡和 需求曲 线 影响因素 变动特性 消费者均衡 需求曲线 两种效应 企业形成的理论 生产函 数和生 产曲线 生产 生产函数 生产曲线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岀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总效应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在实 际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类型;长期行为都是可变;不可变时,短期行为在技术 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015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观点,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 A.节约交易成本或交易费用 B.科学技术进步 C.产品标准化 D.信息不对称 2.下列合同中,属于单务合同的是(D)。 A.买卖合同 B.租赁合同 C.保管合同 D.赠与合同 3.关于合同权利转让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具有人格权利的合同不能转让 B.债权人转让权利,应当经过债务人同意 C.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过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D.双方订立合同时特别约定不能得转让的权利不能转让 4.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中,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A)。 A.不存在帕累托改进 B.一国的国民收入实现了公平分配 C.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同时得到改善 D.实现外部影响内部化 5.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是(A )的管理原则。 A.政府性基金预算 B.公共财政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支付债务预算 6.关于“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调整经济的法”包括了“经济法” B. 两个概念内涵一致 C.“经济法”的外延比“调整经济的法”的外延大 D.“经济法”是与“调整经济的法”并列的法律部门 7.下列统计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B) A.性别 B.年龄 C.产品登记 D.汽车品牌 8.在税制要素中,反应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广度的是(C)。 A.纳税人 B.计税依据 C.税目 D.纳税环节 9.我国法定的货币发行机构是(D)。 A.中国银行 B.国家开发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在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情况下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这属于经营者的(C )的义务。 A.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 B.消费者安全保障 C.消费者信息保护 D.保护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11.关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中级)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激励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需要与激励的概念、主要的激励理论,是否掌握激励的基本形式及常用的激励方式,以及是否具有在实际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进行激励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需要、动机与激励 需要与动机的概念和种类;内源性动机与外源性动机;激励的概念和作用,激励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激励的类型。 (二)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及主要观点,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及局限性;赫兹伯格的激励一保健因素理论的内容及在管理上的应用;ERG理论及其在管理上的应用;三重需要理论的三种需要的概念,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点、权力需要、领导的亲和需要对管理的影响;公平理论的内容,恢复公平的五种方法,公平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期望理论内容,期望理论的模式;强化理论的内容及在管理上的应用。 概念。 二、领导行为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与领导有关的一些概念和知识,是否掌握领导理论的历史沿革、不同时代的领导理论的特色、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领导技能、领导行为决策模型、领导者决策风格,以及是否具有运用这些理论分析领导风格和决策风格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领导理论 领导的含义及其对组织管理的意义,有关领导的理论:特质理论、改变型领导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路径一目标理论、权变理论、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的理论思路。 (二)领导风格与技能 领导角色、领导风格和领导技能的概念以及在组织中的运用;有关领导风格研究的思路和内容:勒温的民主与专制模式,俄亥俄与密西根模式,管理方格图,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的技能以及如何发展这些技能。 (三)领导决策 决策对领导的意义,西蒙和明茨伯格有关决策过程几个阶段的划分;有关领导行为决策的模型:经济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和社会模型;领导者的决策风格:指导型、分析型、概念型和行为型四种领导风格的含义和表现。 三、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内容、组织文化的概念、分类和功能、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分类、组织发展的概念,是否掌握各种组织设计形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的关系,组织变革程序、组织发展的技术,以及是否具有开展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