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L4低功耗串行异步收发器(LPUART)介绍

异步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

异步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然后给出了VB MSComm控件下异步串行通信在电子衡器中的应用实例,包括硬件接口及软件设计。关键词:RS-232 异步串行通信Visual Basic 电子衡器控件计算机一般提供了2个25针或9针的RS-232标准串行口,简称为COM1和COM2。在某些应用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插通信卡来获得额外的RS-232标准串行口。利用这些串行口可以与其它数字设备进行一般的数据通信,计算机的串行接口主要用于远程通信和低速输入输出设备。由于串行数据通信传输线条数最少,而且有许多较便宜的专用芯片可实现它,发送和接受器也简单,因而对数据传输速度要求不高的计算机和数字设备间的近程通信,多采用串行通信实现。而目前各个厂家生产的电子衡器的称重仪表多配有与上位机通信的RS—232C串行接口,因而计算机与称重仪表之间的数据通信用串口很容易实现,只需要制作一条2芯或3芯的数据线编写相应的接口程序即可实现,不需要增加其他硬件设备。采用这种方式组成的微机电子衡器有许多优点:称重仪表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数据采集、抗干扰、可靠性等方面技术成熟,质量稳定;而计算机在存储容量、数据处理、查询、统计报表等数据管理方面有明显优势。正是两者的完美结合,才使计算机与称重仪表组成的在线式称重管理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串行通信,可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异步方式是指在约定的波特率下,传送和接受的数据不需要严格的保持同步,允许有相对的延迟,虽然速度较慢,但经济实用,所以异步串行通信现大量应用于计算机接口技术中。计算机与称重仪表就采用异步通信的方式传送数据。1.1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在这种通信方式中,一般以一个字符为一帧。一帧最少由三部分组成: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开始是一位起始位以发送一个逻辑“0”表示,接着是表示这个数据的数据位,数据位可以是5位、6位、7位或8位,再加一位奇偶校验位,然后是一个、一个半或二个停止位,停止位以逻辑“1”表示。1.2波特率串行通信每秒传送的位数,传送时先低位后高位。常用的波特率有600、1200、2400、4800、9600等。1.3端口在计算机中,一般都配有两个标准串行口,用COM1和COM2表示。(通常采用2个9针D型阳性插头。)1.4信号线RS—232C标准规定有25根连线,使用21个信号线。在我们讨论的微机电子衡器中仅用到3根信号线,它们是:发送数据线TXD(输出信号),接受数据线RXD(输入信号线),信号地GND。其余信号线定义可参考相关书籍。2串行通信在电子衡器中的应用实例串行通信接口设计,包括硬件、软件设计两部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可选用VC++、VB等可视化开发工具。下面将以上海耀华称重系统公司的XK3190—A1+为例,以VB6.0编程语言,说明串行通信的软、硬件设计过程。 2.1称重仪表仪表选用上海耀华XK3190-A1+仪表,其串口通信格式如下:2.1.1连续方式发送:所传送的数据为仪表显示的当前称量(毛重或净重),每帧数据由12组数据组成。 第X组 内容及注释 1 02(XON)开始 2 +或- 符号位 3 称量数据高位 : 称量数据: : 称量数据: 8 称量数据低位 9

异步串行接口电路及通信系统设计设计报告

异步串行接口电路及通信系统设计 设计报告 2009级可编程逻辑课程名称: 实验题目:学生姓名: YC 开课学院: Bio开课时间: 2011课程设计可编程逻辑设计异步串行接口电路及通信系统设计、SXL、ZY、YLJ、WJ 学院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学院年级学生姓名课程设计题目be学院2009级指导教师专业Zxm. Wxp. BME YC、SXL、ZY、YLJ、WJ 异步串行接口电路及通信系统设计指导教师评语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学院BE学院异步串行接口电路及通信系统设计专业BME 年级、班09 BME 01、02班

设计要求:设计一个能进行异步全双工串行通信的模块,该模块以固定的串行数据传送格式收发数据。1)每帧数据供10 位,其中1位启动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2)波特率为:9600。3)收发误码率摘要摘要通用串口是远程通信接口,在数字系统使用很普遍,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件。本论文使用VHDL语言描述硬件功能,并适当借助Verilog HDL 语言,利用在FPGA 芯片上的综合描述,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UART的各个模块。其中包括波特率发生器,程序控制器,UART数据接收器和UART数据发送器,采用的外部时钟为50MHZ,波特率为9600。在QuartusII 环境下进行设计、编译和仿真。最后的程序编译仿真结果及硬件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完全正确。关键字:VHDL; Verilog HDL;UART; 帧格式; FPGA;异步通信I 摘要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基于FPGA的通用异步收发器设计(串口通信)

FPGA串行通用异步收发器设计 实验目的:1、掌握QuartusII6.0等EDA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 2、熟悉VHDL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及其调试方法; 3、学习用FPGA实现接口电路设计。 实验内容: 本实验目标是利用FPGA逻辑资源,编程设计实现一个串行通用异步收发器。实验环境为EDA实验箱。电路设计采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实现,开发软件为QuartusII6.0。 1、UART简介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短距离串行传输接口。常常用于短距离、低速、低成本的通讯中。8250、8251、NS16450等芯片都是常见的UART器件。 基本的UART通信只需要两条信号线(RXD、TXD)就可以完成数据的相互通信,接收与发送是全双工形式。TXD是UART发送端,为输出;RXD是UART接收端,为输入。 UART的基本特点是: (1)在信号线上共有两种状态,可分别用逻辑1(高电平)和逻辑0(低电平)来区分。在发送器空闲时,数据线应该保持在逻辑高电平状态。 (2)起始位(Start Bit):发送器是通过发送起始位而开始一个字符传送,起始位使数据线处于逻辑0状态,提示接受器数据传输即将开始。 (3)数据位(Data Bits):起始位之后就是传送数据位。数据位一般为8位一个字节的数据(也有6位、7位的情况),低位(LSB)在前,高位(MSB)在后。 (4)校验位(parity Bit):可以认为是一个特殊的数据位。校验位一般用来判断接收的数据位有无错误,一般是奇偶校验。在使用中,该位常常取消。 (5)停止位:停止位在最后,用以标志一个字符传送的结束,它对应于逻辑1状态。 (6)位时间:即每个位的时间宽度。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的位宽度是一致的,停止位有0.5位、1位、1.5位格式,一般为1位。 (7)帧:从起始位开始到停止位结束的时间间隔称之为一帧。 (8)波特率:UART的传送速率,用于说明数据传送的快慢。在串行通信中,数据是按位进行传送的,因此传送速率用每秒钟传送数据位的数目来表示,称之为波特率。如波特率9600=9600bps(位/秒)。 FPGA UART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FPGA UART由三个子模块组成:波特率发生器;接收模块;发送模块; 2、模块设计:

DSP与计算机的异步串行通信

1 绪论 1.1 设计背景 在DSP芯片出现之前,数字信号处理只能依靠通用微处理器来完成,由于微处理器芯片速度较低,难以满足高速实时处理的要求。1965年库利和图基发表了著名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极大地降低了傅立叶变换的计算量,从而为数字信号的实时处理奠定了算法的基础。与此同时,伴随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各大集成电路厂商为生产通用DSP芯片做了大量的工作。1978年AMI公司生产第一片DSP芯片S2811。1979年美国Intel公司发布了商用可编程DSP器件Intel2920,由于内部没有单周期的硬件乘法器,使芯片的运算速度,数据处理能力和运算精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运算速度大哟为单指令周期200~250ns,应用范围仅局限于军事或航空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国际上著名集成电路厂家都相继推出自己的DSP产品。这个时期的DSP器件在硬件结构上更适合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求,能进行硬件乘法,硬件FFT变换和单指令滤波处理,其单指令周期为80~100ns,20实际80年代后期,以TI公司的TMS320C30为代表的第三代DSP芯片问世,伴随着运算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到通信,计算机领域。 在2000年以后,DSP制造商不仅信号处理能力更加完善,而且是系统开发更加方便,程序编辑更加灵活,功耗进一步降低,成本不断下降。尤其是各种通用外设集成到片上,大大地提高了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这一时期的DSP运算速度可达到单指令周期10ms左右,可在Windows环境下直接应用C语言编程,使用方便灵活,使DSP芯片不仅在通信,计算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逐步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消费领域。 目前DSP芯片的发展非常迅速。硬件结构方面主要是向多处理器的并行处理结构,便于外部数据交换的串行总线传输,大容量片上RAM和ROM,程序加密,增加IO驱动能力,外围电路内装化,低功耗等方面发展。软件方面主要是综合平台的完善,使DSP的应用开发更加灵活方便。

DSP-通用异步串行口(UART)实验

班级学号姓名同组人 实验日期室温大气压成绩 实验六通用异步串行口(UART)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异步串行通信协议; 2、掌握2812异步收发器模块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1、一台装有CCS软件的计算机; 2、DSP试验箱的TMS320F2812主控板; 3、DSP硬件仿真器。 三、实验原理 1、异步串行通信协议 在传输数据前,数据线处于高电平状态,这称为表示态。传输开始后,数据线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状态,这称为起始位;起始位后面接着5-8个信息位;信息为后面是校验位;校验位后是停止位“1”。传输完毕后,可以立即开始下一个字符的传输;否则,数据线再次进入标识态。上面提到的信息位的位数(5~8位)、停止位的位数(1位、1.5位或2位)、校验的方式(奇偶验、偶校验或不校验)等参数都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设置,但对于同一个传输系统中的首发两端来说,这些参数必须保持一致。 异步串行通信方式中另一个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在一般的“0”“1”系统中,波特率就是每秒钟传输的位数。国际上规定了一个标准波特率系列,他们是最常用的波特率。标准波特率系列为110、300、600、1200、1800、2400、4800、9600

和19200。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设置统一的波特率,否则无法正确接收数据。 2、电平转换 RS-232-C标准中规定-5V~-15V位逻辑“1”,+5V~+15V位逻辑“0”,因此要用专门的芯片完成TTL电平与RS-232电平的转换,如MAX3232。 3、串行口调试助手 该计算机端程序可以监测计算机串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情况。本实验中需要用该程序帮助观察实验结果。 四、实验步骤 1、用串口线连接实验箱的 UART 模块与计算机串行口; 2、在 CCS 环境中打开本实验的工程Example_sci.pjt,编译,生成输出文件,通过仿真器把执行代码下载到DSP 芯片; 3、在计算机上运行串口调试助手程序,设置串口为Com1,波特率为9600,校验为None,停止位为1 位,十六进制显示,以待观察从DSP 往PC 串口发送的数据; 4、选择“View”->“memory”,起始地址设为“0x1000”,“Page”项设置为“I/O”,以待观察寄存器的值; 5、在串口调试助手程序的发送窗口键入任意字符(如“5A”)以待发送至DSP,并且选择手动发送模式(即不选中自动发送项)和十六进制发送; 五、实验总结 本实验为通用异步串行接口(UART)实验,运行程序后能通过在串口调试助手程序中,在接收窗口中可以观察正确接收到0X00~0XFF的数据。有时却发现接收到数据不正常,都是乱码,经查证发现设置串口错误并且波特率有问题改正为Com1,波特率为9600可以正确接收到0X00~0XFF的数据。在本实验中使我掌握了异步串行通信协议及其使用方法,掌握了2812异步收发器模块的应用方法,并能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对主板的数据收发等功能。并使我进一步掌握用C语言编写 DSP 程序的方法,及编译、除错能力。

串行通信技术-模拟信号转换接口

微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6 实验9串行通信技术 实验10A模拟信号转换接口 实验报告

实验九串行通信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异步串行通信原理; 2. 掌握MSP430异步串行通信模块及其编程方法; 二、实验任务 1. 了解MSP430G2553实验板USB转串口的通信功能,掌握串口助手的使用 (1)利用PC机的串口助手程序控制串口,实现串口的自发自收功能 为实现PC串口的自发自收功能,须现将实验板上的扩展板去下,并将单片机板上的BRXD和BTXD用杜邦线进行短接,连接图如下所示: 由此可以实现PC串口的自收自发功能。 (2)思考题:异步串行通信接口的收/发双方是怎么建立起通信的 首先在异步通信中,要求接收方和发送方具有相同的通信参数,即起始位、停止位、波特率等等。在满足上面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方对于每一帧数据按照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的顺序进行发送,而接收方则一直处于接受状态,当检测到起始位低电平时,看是采集接下来发送方发送过来的数据,这样一帧数据(即一个字符)传送完毕,然后进行下一帧数据的接受。这样两者之间就建立起了通信。 2. 查询方式控制单片机通过板载USB转串口与PC机实现串行通信 (1)硬件连接图

(2)C语言程序 采用SMCLK=1.0MHz时,程序如下:

其中SMCLK=1MHz,波特率采用的是9600,采用低频波特方式,则N=1000000/9600=104.1666…,故UCA0BR1=0,UCA0BR0=104,UCBRS=1; 当采用外部晶振时,时钟采用默认设置即可,程序如下:

也是采用了低频波特率方式,所以关于波特率设置的相关计算和上面是一样的。 (3)思考:如果在两个单片机之间进行串行通信,应该如何设计连线和编程? 由于在上面的连线中将单片机上的P1.2和BRXD相连,P1.1和BTXD相连,所以若要在两个单片机之间进行通信,首先应该将两个单片机的P1.2和P1.1交叉相连,并根据上面的程序进行相同的关于端口和波特率相关的设置即可实现两个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3. (提高)利用PC机RS232通信接口与单片机之间完成串行通信 (1)硬件连接图 在实验时,采用了将PC机的串口com1直接连接至MSP430F149的孔型D9连接器上,G2553单片机的输出引脚P1.1和P1.2分别与F149单片机上的URXD1和UTXD1相连接,连接图如下所示:

北邮设计一:异步串行通信控制器

设计一:异步串行通信控制器 一、目的: ●掌握状态机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了解异步通信的原理和特点; ●掌握异步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法。 二、异步通信原理简介: 我们主要以接收端为例来说明异步通信的工作原理,发送端可依此类推。异步通信的特点是数据在线路上的传输是不连续的,线路上数据是以一个字符为单位来传输的。异步传输时,各个字符可以是连续传输,也可以是间隔传输,这完全由发送方根据需要来决定。另外,在异步传输时,同步时钟信号并不传送到接收端,即收发双方各用自己的时钟来控制发送和接收。 由于字符的发送是随机进行的,因此,对于接收端来说就有一个判断何时有字符来,何时是新的一个字符开始的问题。因此,在异步通信时,对字符必须规定统一的格式。 异步信息传输格式 一个字符通常由四部分组成: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一个字符由起始位开始,停止位结束。奇偶校验位只占一位,为了简化分析我们暂且规定不用奇偶校验位。 起始位为0信号,占用一位,来通知接收端一个新的字符开始来到。线路上不传输字符时,应保持为1。接收端不断检测线路的状态,若连续为1以后又开始测到一个0,就知道是发来一个新字符,马上应准备接收。字符的起始位还被用来同步接收端的时钟,以保证以后的接收能正确进行。接收时钟信号RXC的频率是数据率的N倍,一般N=8,16,32,64等。由于异步通信双方各用自己的时钟源,若是时钟频率等于波特率,则频率稍有偏差便会产生接收误差,因此,采用较高频率的时钟,就能保证正确地捕获到信号。 起始位后面紧接着的是数据位,它可以是5位、6位、7位和8位。我们这里规定采用8位的数据位。注意在发送时,总是低位先发送(最低位LSB,最

光纤 收发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按网管来分,可以分为网管型光纤收发器和非网管型光纤收发器。随着网络向着可运营可管理的方向发展,大多数运营商都希望自己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均能做到可远程网管的程度,光纤收发器产品与交换机、路由器一样也逐步向这个方向发展。对于可网管的光纤收发器还可以细分为局端可网管和用户端可网管。局端可网管的光纤收发器主要是机架式产品,多采用主从式的管理结构,即一个主网管模块可串联N个从网管模块,每个从网管模块定期轮询它所在子架上所有光纤收发器的状态信息,向主网管模块提交。主网管模块一方面需要轮询自己机架上的网管信息,另一方面还需收集所有从子架上的信息,然后汇总并提交给网管服务器。如武汉烽火网络所提供的OL200系列网管型光纤收发器产品支持1(主)+9(从)的网管结构,一次性最多可管理150个光纤收发器。 用户端网管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局端和客户端设备之间运行特定的协议,协议负责向局端发送客户端的状态信息,通过局端设备的CPU来处理这些状态信息,并提交给网管服务器;第二种是局端的光纤收发器可以检测到光口上的光功率,因此当光路上出现问题时可根据光功率来判断是光纤上的问题还是用户端设备的故障;第三种是在用户端的光纤收发器上加装主控CPU,这样网管系统一方面可以监控到用户端设备的工作状态,另外还可以实现远程配置和远程重启。在这三种用户端网管方式中,前两种严格来说只是对用户端设备进行远程监控,而第三种才是真正的远程网管。但由于第三种方式在用户端添加了CPU,从而也增加了用户端设备的成本,因此在价格方面前两种方式会更具优势一些。目前大多数厂商的网管系统都是基于SNMP网络协议上开发的,支持包括Web、Telnet、CLI等多种管理方式。管理内容多包括配置光纤收发器的工作模式,监视光纤收发器的模块类型、工作状态、机箱温度、电源状态、输出电压和输出光功率等等。随着运营商对设备网管的需求愈来愈多,相信光纤收发器的网管将日趋实用和智能。 ·按电源分类: 内置电源光纤收发器:内置开关电源为电信级电源 外置电源光纤收发器:外置变压器电源多使用在民用设备上 按电源来分,可以分为内置电源和外置电源两种。其中内置开关电源为电信级电源,而外置变压器电源多使用在民用设备上。前者的优势在于能支持超宽的电源电压,更好地实现稳压、滤波和设备电源保护,减少机械式接触造成的外置故障点;后者的优势在于设备体积小巧和价格便宜。

串行数据收发器课程设计(EDA)

学号11700224 天津城建大学 EDA技术及应用 设计说明书 题目 串行数据收发器设计 起止日期:2014年12 月22日至2014年12 月26日 学生姓名杨棋焱 班级11电信2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城建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 —2013 学年第1 学期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课程设计名称:EDA技术及应用 设计题目:串行数据收发器设计 完成期限:自2014 年12月22 日至2014 年12 月26 日共 1 周 一.课程设计依据 在掌握常用数字电路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上,利用EDA技术和硬件描述语言,EDA开发软件(Quartus Ⅱ)和硬件开发平台(达盛试验箱CycloneⅡFPGA)进行初步数字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 采用状态机结构设计简易全双工串行数据收发器,串行数据收发速率为9600bit/s,数据帧为RS232标准:1个起始位,8位数据,1位校验位,1.5位停止位。要求把数据发送、接收结果分别在2对数码管上以16进制显示出来。要求采用状态机或计数器设计,具有奇偶校验功能,接受错误时显示- - - -,并编写串行数据测试程序进行仿真。扩展设计:采用16倍超采样频率方法,实现串行数据接收和发送。三.课程设计要求 1. 要求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 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格式要求见《天津城建大学课程设计教学工作规范》附表1 3. 课程设计的说明书要求简洁、通顺,计算正确,图纸表达内容完整、清楚、规范。 4. 测试要求:根据题目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时序仿真或者在实验系统上观察结果。 5. 课设说明书要求: 1) 说明题目的设计原理和思路、采用方法及设计流程。 2) 对各子模块的功能以及各子模块之间的关系作明确的描述。 3) 对实验和调试过程,仿真结果和时序图进行说明和分析。 4) 包含系统框图、电路原理图、HDL设计程序、仿真测试图。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2014 年12 月18 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方案 (1) 1.1 设计原理 (1) 1.1.1 UART介绍 (1)

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实验

计算机系统的通信实验 一.目的:了解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 了解RS─232C的结构及使用方法。RS----232C 9芯连接器插针定义如下: 二.使用设备:带有RS─232C通信接口的微型计算器及一根多芯电缆。 三.8250异步串行接口: IBM PC系统可选的串行异步通信接口板上用的UART是一片INS8250,以它为核心,附加一些辅助电路,如I / O地址译码电路电平变换电路等,组成了RS232C接口,所以,对RS232C编程实际上是对8250的编程。8250的逻辑框图如下:

(一)8250的编程模型 8250异步串行接口是用于IBM PC串行通讯的接口芯片,8250内含比特率分频器,无须外接,所以用它构成接口非常简单。有两个串口,每个串口上有10个寄存器,IBM PC系统只为这10个寄存器分配了连续的7个端口地址,其端口地址分配如下: 分配的端口地址输入还是输出相应寄存器 3F8H/2F8H*输出发送数据寄存器 3F8H/2F8H*输入接收数据寄存器 3F8H/2F8H+输出波特率分频器L(数据传输速度)3F9H/2F9H+输出波特率分频器H 3F9H/2F9H*输出中断允许寄存器 3FAH/2FAH 输入中断标识寄存器 3FBH/2FBH 输出线控制寄存器 3FCH/2FCH 输出Modem控制寄存器 3FDH/2FDH 输入线狀态寄存器 3FEH/2FEH 输入Modem狀态寄存器 注:标有*寄存器地址是线控制存器7位为0时的寄存器地址,标有+寄存器地址是线控制存器7位为1时的寄存器地址。 从功能上分,这10个寄存器可分为两组:一组用于工作方式,通信参数的控置和设置。如数据格式有关参数的设置,是否允许中断方式的设置以及是否使用RTS,DTR等联络控制信号等,属于这一组的有5个寄存器:波特率分频器L(低位)和H(高位) 线控制寄存器,Moden控制寄存器,中断允许寄存器。这5个寄存器都是在8250初始化时用OUT指令向其中置入初值的。另一组寄存器用于实现通信传输,有5个寄存器, 它包括:输入和输出的缓冲寄存器——接收数据寄存器和发送保持寄存器, 记忆当前状态的寄存器——线状态寄存器, Moden状态寄存器和中断标识寄存器。 (二)8250的初始化: 1.波特率的设置:(波特率分频器L和H)是用OUT指令向地址为3F8H和3F9H的两个波特率分频器置入合适的值实现的。 在初始化时,将线控寄存器最高为置1,然后写3F8H,3F9H便可对串行传送速率进行初始化。波特率分频器确定串行传送的速率(每秒传送的位数)如下: 波特率分频器H 分频器L 50 09H 00H 75 06H 00H 110 04H 17H 134.5 03H 59H 150 03H 00H 300 01H 80H 600 00H C0H 1200 00H 60H 1800 00H 40H 2000 00H 3AH 2400 00H 30H 3600 00H 20H

100M光纤收发器使用说明

光纤收发器使用指导说明目前万科常用光纤收发器的光纤接口类型为SC接头 一正解的接线次序 下面先以NETLINK为例讲解 二设备介绍

左上角——亮时代表1000M速率 右上角——亮时代表100M速率 左中间——亮时代表已接上尾纤,闪烁代表正在传输数据右中间——亮时代表已接上网线,闪烁代表正在传输数据左下角——亮时代表已接入电源线 右下角——亮时代表全双工速率,灭时代表半双工 各种情况下指示灯状态。 1单独插电源时 2连接网线时

3单独连接光纤时 4收发器正常工作时

三故障讨论 1 电源灯不亮,电源故障。电源DC5V 2A 2 Link灯不亮故障可能有以下故障 a光纤是否已断;方法:可以用激光笔或是强光手电筒对一头照光,查看另一头是否有可见光。 b光纤线路损耗过大;用工程宝的测光功率计仪表检测。光纤收发器或光模块在正常情况下的发光功率:单模20公里:-8DB—15DB之间;如果在光纤收发器的发光功率在-30DB――45DB之间,那么可以判断这个收发器有问题。 C 光纤插头是否插反 d.跳线类型与设备接口匹配 3 网络丢包严重可能故障如下: a收发器的电端口与网络设备接口,或两端设备接口的双工模式不匹配。 b双绞线与RJ-45头有问题。 c光纤连接问题,跳线是否对准设备接口,尾纤与跳线及耦合器不匹配 4 时通时断现象 a可能为光路衰减太大,此时用光功率计测量接收端的光功率,如果在接收灵敏范围附近1-2DB之内可基本判断为光路故障; b可能是交换故障,把交换机换成PC c 可能为收发器故障,把收发器两端接PC(不通过交换机),两端对PING没问题后,从一端向另一端传送一个较大文件(100M)以上,观察速度,如果速度慢(200M以下的文件传送15分钟以上),可基本判断为收发器故障。 5 通信一段时间后死机,断电后恢复。此情况一般是交换机引起,

光纤收发器使用说明

二、二手旧光纤模块的性能分析: 1.光路污染:在光路上如果内外腔体中附有尘埃,就会影响光路,使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下降光功率减小,如:灵敏度降低。那么要完成传输过程势必使其它元器件超负荷工作,形成工作电流过大。正常模块的工作电流一般在130mA以下,而旧模块很多工作电流都会在200mA附近,所以这种模块在工作状态下会很烫。而温度过高的环境会显著降低收发器里的所有元器件的寿命。通常情况下收发器里的所有元器件的寿命会因此降低为正常情况下的十分之一甚至会更加危险,这些模块中的激光器一部门是国外公司测试的阀值电流大,量子效率低而被打下来的。正常阀值电流会达到20mA-30mA。电流大会使得激光器的寿命急剧衰减,形成恶性循环。 2.接收灵敏度低:很多旧模块的接受灵敏度达不到ITUT.G.957和IEEE802.3U国际标准。 虽然有时候进行测试时也不会丢包,但在稍微恶劣的环境下,比如光纤质量稍微差一点,距离稍微远一点,就会导致丢包,影响网络质量。 3.二手旧光纤模块的外腔体损伤:光模块的外腔体的材质多为塑胶材料或金属材料,而 这接头的多次插拔会造成外腔内壁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以致光器件传输同轴度无法保证,从而使光器件的光路发生一定的变化,如:光功率小,误码率大,消光比不正常等等,反映到设备上就是丢包率增加,网络超时,系统不稳定,严重时甚至导致网络长时间不能接通。 4.使用寿命:新光纤模块的使用寿命一般在五年以上,二手旧光纤模块已经使用了很多 年,里面的激光器及相关期间已经接近失效,随时都有可能完全失效不发光。 5.一般发光器的光模块可经受0-70℃的环境温度,而旧模块很多是达不到的,因而不能 满足一些高低温的工作环境。 二手旧光纤的识别方法: 1.外观识别:同一批设备上光模块的外观是否一致,新模块的外观、一致性都很好,而 旧模块多为不同厂家的产品,且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外壳很旧,没有光泽,有一些磨损划痕,光纤口有灰尘。 2.拨开防尘套,可以看见套管,一般多模有塑料套管和金属套管两种,二手旧套管光泽 度差,毛糙,直观感觉差,单模一般都是金属套管,二手旧套管的内管壁有划痕,金属色较差,几个套管比较是的一致性差,而新模块的套管色泽光亮,光滑,一致性好。 3.将旧模块在50-60℃状态在看他是否正常工作。 本公司售后服务: 本公司郑重承诺所出产的产品出厂前经过严格质量把关,一个月内包退,三个月内包换,一年内免费保修,终身有偿维护(只收取更换元器件成本费用)如发现本公司售出的产品使用二手旧光模块,旧一罚百,欢迎用户监督,并给予宝贵建议和意见。 〈二〉10/100/1000M光纤收发器使用说明 一、概述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以太网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或反之的光电转换设备,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多模或单模光纤上传输,突破了电缆传输距离短的限制,使得以太网在保证高带宽传输的前提下,利用光纤介质实现几公里甚

FPGA通用异步收发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瞿子敬专业班级:通信1104 指导教师:适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FPGA通用异步收发器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 1.熟练使用VHDL语言进行电路设计; 2.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分析; 3.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的方法; 4.提高正确的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容和要求 1.容:FPGA通用异步收发器设计 2.要求:使用VHDL语言完成电路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得到正确结果。初始条件 QuartusⅡ仿真平台 时间安排 1.方案设计,1天; 2.软件设计,2天; 3.系统调试,1天; 4.答辩,1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UART简介. (1) 1.1 UART基本特点 (1) 1.2 FPGA URAT系统组成 (2) 2. 模块设计 (3) 2.1 顶层模块 (3) 2.1 波特率发生器 (4) 2.3 UART接收器 (4) 2.3.1 接收器简介 (4) 2.3.2 UART接收器的接收状态机 (5) 2.4 URAT发送器 (7) 2.4.1 发送器简介 (7) 2.4.2 发送状态机 (7) 3. 程序设计与仿真 (9) 3.1 顶层程序 (9) 3.2 波特率发生器程序 (11) 3.3 UART发送器程序 (13)

第4章 异步串行通信

第4章 异步串行通信 本章导读:目前几乎所有的台式电脑都带有9芯的异步串行通信口,简称串行口或COM 口.由于历史的原因,通常所说的串行通信就是指异步串行通信。USB、以太网等也用串行方式通信,但与这里所说的异步串行通信物理机制不同。 有的台式电脑带有两个串行口: COM1 口和COM2 口,部分笔记本电脑也带有串行口。随着 USB接口的普及,串行口的地位逐渐降低,但是作为设备间简便的通信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串行口还不会消失,在市场上也可很容易购买到USB到串行口的转接器因为简单且常用的串行通信只需要三根线(发送线、接收线和地线),所以串行通信仍然是MCU与外界通信的简便方式之一。 实现异步串行通信功能的模块在一部分MCU中被称为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s, UART ),在另一些 MCU 中被称为串行通信接口(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SCI)。串行通信接口可以将终端或个人计算机连接到MCU,也可将几个分散的 MCU连接成通信网络,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有①阐述了串口相关的基础知识;②描述了K60串口糢块的功能概要; ③介绍了串口模块驱动构件编程时涉及的相关寄存器;④设计并封装了串行通信的驱动构件; ⑤给出第一个中断例程的执行过程和设计流程。 本章介绍的K60UART模块的工作原理以及编程实例,这些编程实例都使用了基于构件的编程思想,读者在阅读时可以仔细体会,以求得对编程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本章所出现的UART 字眼,在没有其他说明的情况下,都是特指K60的UART模块,本章串口驱动编程涉及的寄存器全部给出其详细介绍,目的是让读者对嵌入式底层驱动编程设计的寄存器有个直观的了解,以后各章节将不再给出相关寄存器的详细介绍。 4.1异步串行通信的基础知识 本节简要概括了串行通信中常用的基本概念,为学习MCU的串行接口编程做准备。对于己经了解这方面知识的读者,可以略读本节。 4.1.1基本概念 “位”(bit)是单个二进制数字的简称,是可以拥有两种状态的最小二进制值,分别用“0” 和“1”表示。在计算机中,通常一个信息单位用8位二进制表示,称为一个“字节”(Byte)。串行通信的特点是:数据以字节为单位,按位的顺序(例如最高位优先)从一条传输线上发送出去。这里至少涉及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每个字节之间是如何区分开的?第二,发送一位的持续时间是多少?第三,怎样知道传输是正确的?第四,可以传输多远?这些问题属于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串行通信分为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两种方式,本节主要给出异步串行通信的一些常用概念。正确理解这些概念,对串行通信编程是有益的。

光纤收发器说明书NT-1100S

产品名称: N-net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N-net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产品说明:

N-net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概述 NT-1100/NT-1100S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可以将 10/100Base-TX的双绞线电信号和100Base-FX的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它将网络的传输距离极限从铜线的100米扩展到100公里(单模光纤)。典型应用是以太网距离互连,例如小区机房与城域网的连接。由于具有自适应的功能,在与交换机连接时,交换机不需要任何设置。新增防雷功能,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 外置电源、内置电源可选 交流220V、直流-48V可选 N-net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产品特性: 自适应 NT-1100/NT-1100S具有10/100M速率自适应,全/半双工自适应功能。在网络升级时极大保护了原有的网络投资。 大容量缓存 独有的缓存技术可以保证您的网络在数据传输及多媒体应用时表现得更为出色,缓存为2M。 N-net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性能: N-net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骨干特性 符合:10Base-T标准 符合:100Base-TX/FX标准 符合:标准 N-net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端口传输速率 光口:100Mbps 电口:10/100Mbps 交叉线与直通线自动识别 NT-1100/NT-1100S与交换机或服务器等设备相连时,既可以使用交叉线也可以用直通线。 TX LINK/ACT灯亮,表示链路连通正确。 N-net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双工支持 NT-1100/NT-1100S支持全/半双工自适应,10/100M自适应。 N-net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网络线缆 10/100Base-TX UTP 5类线 100Base-FX: 多模光纤50/125,125或100/140μm

光纤收发器百兆英文说明书

Copyright statement This publication may not be reproduced as a whole or in part, any way whatsoever unless prior consent has been obtained from us. FCC warning The media converter have been tested and found to comply with the limits for a Class A digital device ,pursuant to Part 15 of the FCC Rules .These standards are designed to provide reasonable protection against harmful interference when these devices are operated in commercial environment These devices can use ,generate and radiate radio frequency energy and may cause harmful interface to radio communications unless instal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User’s Guide .Operation of this device in a residential area is likely to cause harmful interface which will make the user responsible for the appropriate remedial action at his/her own expense. CE mark Warning These are Class A products. In a domestic environment these products may cause radio interface in which case the user will need to consider adequate preventative measures. Package Content Thank you for purchasing our Ethernet Media Converter. Before you start installing the Media Converter, verify the following items in the package Media Converter User’s Manual Power Adapter The Media Converter makes it possible to mix network media to optimize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when you are extending legacy twisted-pair network to a fiber-optic backbone. , It is primarily designed for larger and higher bandwidth demanding workgroups that require expansion of the Ethernet network. The media Converter features a RJ45 jack and an ST/SC/FC fiber optic connectors, connecting the 10/100Mbps network to the 100BASE-FX (fiber optic) network. At full duplex mode, the converter can extend distance up to 2 kilometers for Multi-mode fiber and up to 100 kilometers for Single-mode fiber., maximize conversion options and network design flexibility Features Compliant with IEEE802.3 10Base-T, and IEEE802.3u 100Base-TX/FX standards ·Support auto-negotiation function in TP port to detect speed (10/100M) and duplex mode (full/half) automatically ·Support auto uplink (auto MDI/MDI-X) in TP port, no more cross-over cable ·Extend fiber-optic distance up to 100km with single-mode fiber ·Provide various fiber-optic interfaces with ST/SC/FC connectors ·Mountable in the converter chassis Installation As with any electric device, you should place the equipment where it will not be subject to extreme temperatures, humidity,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pecifically, the site you select should meet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Please follow the steps to install the media converter. This Converter is a plug-and-play device. 1. Turn off the power of the device/station in the network in which the media converter will be installed. 2. Ensure that there is no activity in the network.

异步通信控制器_2010

第一.实验要求 1.这是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一定要严肃,认真,抓紧时间,尽可能多做一些实验。 2.每个同学要做两个题目,作出完整的结果。 3.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设计实现方案,思考应该达到的效果。4.认真搞懂工作原理,写好设计方案和验证方法。 5.当有多种方案可选时,要仔细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好的方案来实现。 6.当实验结果出来时,要认真检查设计可能隐含的问题和毛病,并加以改进解决。有限的性能仿真,不可能仿真出实际上千差万别的情况,要从理论上考虑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并加以预防。 7.本实验只进行‘功能仿真’,至于性能仿真(定时仿真)则不予考虑。但可以选定一种器件进行适配和管脚定义。 8.认真作好实验记录,记录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任何现象的解释,都要有理有据。 9.实验结束,要认真书写实验报告。除了原始输入文件外,任何原理和性能的解释都应由仿真波形来支持。 10.实验体会只写自己体会最深,收获最大的部分。不要照抄别人和指导书中的内容。11.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伪造实验结果。 12.实验过程中,可以和同学讨论,但最终结果必须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13.实验中,遵守机房纪律,不准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14.请同学抓紧时间,利用这有限的机会,争取尽可能大的收获。 第二.上机注意事项 1.上机前应作好实验准备,包括: ●了解实验的目的,实验内容及要求; ●准备好实验电路或逻辑输入原文件; ●认真思考如何验证设计及仿真波形; ●思考实验步骤,及每步应得到的结果。

2.实验中要细致、认真,并作好实验记录。 ●实验中要独立思考,有问题可以讨论,但要独立完成实验任务; ●记录中间结果,及时作好原文件拷贝; ●实验结果要以仿真波形来说明。 3.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 ●实验电路图(或输入原文件); ●仿真结果(波形图应能体现你的结论或论点); ●对思考题的理解或验证; ●实验收获和体会(只写体会最深的)。 注意: ●除了熟悉MAXPLUS2外,在上机实验时,应作好实验准备(实验内容,电路/或 原文件,及实验目的),否则,教师有权停止其上机实验。待作好准备时自己再上 机。 ●凡互相抄袭的(抄袭别人的和被抄袭的),按0分记。 ●遵守实验室纪律,在包机期间,不准玩游戏,不准做与本课程无关的事情。违规 一次,给予警告,两次,严重警告,三次,取消上机资格,本课程成绩为0分。 设计一:异步串行通信控制器 1. 目的 ●掌握状态机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了解异步通信的原理和特点; ●掌握异步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法。 2. 异步通信原理简介 我们主要以接收端为例来说明异步通信的工作原理,发送端可依此类推。异步通信的特点是数据在线路上的传输是不连续的,线路上数据是以一个字符为单位来传输的。异步传输时,各个字符可以是连续传输,也可以是间隔传输,这完全由发送方根据需要来决定。另外,在异步传输时,同步时钟信号并不传送到接收端,即收发双方各用自己的时钟来控制发送和接收。 由于字符的发送是随机进行的,因此,对于接收端来说就有一个判断何时有字符来,何时是新的一个字符开始的问题。因此,在异步通信时,对字符必须规定统一的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