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 1124

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 1124
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 1124

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很早就开始使用化妆品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妆品的功效变得越来越多,其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叙述了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和保湿功效及其评价与研究方法。

关键词:化妆品;功效;评价;研究方法

1 化妆品的主要功效及评价方法

1.1 美白功效

皮肤的颜色主要由皮肤色素含量及分布决定,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质细胞转移,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目前市场上的美白产品分为物理美白和生物化学美白2种。物理美白通常用钛白粉和氧化锌等粉体遮盖,以达到美白效果;生物化学美白机理概括来说,就是通过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阻断黑色素的运输,加快表皮细胞代谢速度,阻断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信号通路等途径,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美白功能评价的最重要检测指标,就是细胞中黑素含量测定。化妆品美白功效体外评价方法有美白成分分析法、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法、细胞中黑色素含量测定法等。传统的体外实验方法具有测定时间短、操作简便、所需费用低的特点,适用于对美白剂进行大通量筛选。但是,它不能全面地反映美白作用,从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

通过化学仪器对美白化妆品中美白活性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以此推断美白效果。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质联用以及气质联用等仪器进行分析检测,根据不同物质吸收峰的特点及高度,分析测定美白化妆品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推测其美白效果。

1.2 祛斑功效

人类的皮肤颜色取决于表皮的色素细胞所产生的黑素数量以及在皮肤最外层的分布怙况。黑素受阳光或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向表层细胞转移和增多。黑素的形成关键是控制其合成的酶,即醋氨酸酶,酪氨酸酶是位于黑素体膜表面的糖蛋白。根据黑素生成的机理得到两个主要怯斑途径:一是防止黑素的生成;二是促进生成的色素排泄至体外。目前市场中销售的祛斑美白产品大多是抑制酪氨酸酶从而实现功效的。而将皮肤色素排出体外有两种方式,一是黑色素、脂褐素和血红素在一定条件下会自行向角质层逐渐转移,最终随老化的角质细胞脱落而排出体外;二是色素在皮肤内被分解、溶解、吸收后在体内经过血液循环排出体外。

1.3 保湿功效

皮肤细嫩、丰满、亮丽与否的关键在于皮肤中的含水量。例如婴幼儿皮肤为什么如此细嫩、亮丽、富有弹性,就是因为皮肤中含水量高。老年人皮肤为什么干燥、粗糙、干瘪、脱屑无光泽就是皮肤中含水量少。使用保湿化妆品是保持皮肤水分的重要途径。所谓保湿化妆品,就是化妆品里面含有保湿成分,能保持皮肤角质层一定的含水量,能增加皮肤水分,湿度,以恢复皮肤的光泽和弹性。主要的是修复表皮屏障功能,增加表皮的含水量。确切地说主要还是增加角质细胞的含水量。保湿化妆品具有抗炎作,抗细胞分裂作用和止痒作用。所以保湿化妆品与其他化妆品有所区别,它可以用于健康皮肤;可以防止发生皮肤病;还可用

于治疗皮肤病。很多护肤保养品都以各种维生素、胶原、胶原蛋白、氨乙基亚磺酸、甘油等来辅助修复皮肤细胞的各种功能,增强皮肤自身的抵抗力。一些含有各种天然抗自由基成分及矿物质和植物萃取精华的护肤品也被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这些护肤品都富含肽、维生素等保湿成分,适合不同的肤质。保湿化妆品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防止水分过度蒸发;保湿性良好;使皮肤呼吸功能顺畅。保湿化妆品是以保持皮肤,特别是皮肤最外层中适度水分为目的而使用的化妆品。它的特点是不仅能保持皮肤水分的平衡,而且还能补充重要的油性成分、亲水性保湿成分和水分,并且作为活性成分和药剂的载体,使之易为皮肤所吸收,达到调理和营养皮肤的目的,使皮肤滋润、健康。

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对维持皮肤健康,防御从外界受到的各种刺激,防止皮肤老化以及滋润、美容皮肤都具有重要意义。要使皮肤光滑、柔软和富有弹性,必须使角质层的含水量保持最佳状态,一般认为含水量应在10%~20%之间,低于10%,皮肤就会干燥、粗糙甚至皲裂。另外保持皮肤湿润还是改善皮肤生理环境、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的先决条件。因此,保湿剂不仅是护肤类化妆品的必备原料,还是决定一种化妆品品质优劣的关键因素。皮肤干燥的真正原因是角质层中水分不足,并且水分常常以结合水的方式与角质层结合。因此,化妆品目的就是保持皮肤的水分,延缓皮肤的衰老。所以,研究皮肤如何保湿、开发保湿化妆品是研究护肤抗衰老永恒的主题。

2 化妆品功效的研究方法

2.1 美白与祛斑功效的研究方法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它主要通过影响酪氨酸转化成多巴,以及多巴氧化为多巴醌来影响黑色素的生成。一些美白剂如曲酸及其衍生物和熊果苷等,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美白剂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结果来研究其功效。生物化学方法常以L-酪氨酸或L-多巴为底物,通过试管试验检测美白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酪氨酸酶活性检测方法有放射性同位素法、免疫学法和生化酶学法,最常用的为生化酶学法。其实验原理是酪氨酸或多巴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多巴醌,该反应是呈色反应,通过比色法测定,判断不同美白剂对于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酪氨酸酶材料可以从蘑菇中得到,也可以从B-16黑素瘤细胞或动物皮肤中得到。B-16黑色素瘤细胞株的基本结构,特别是黑色素合成功能与人正常的黑色素细胞基本一致,在人体原代皮肤黑色素细胞培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在筛选美白剂的过程中,广泛采用该细胞株作为美白剂功效测定的受试细胞。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酪氨酸酶存在于黑色素细胞内,可分为3个区域:黑素小体内区域、黑素小体跨膜区域和黑素小体外留在黑色素细胞质的区域。酶的大部分是在黑素小体内,只有10%(约30个)的氨基酸在黑素小体外的细胞质中。在功能上,酪氨酸酶黑素小体内区域是主要的功能区,但并非所有功能的所在。因此,在体外对酪氨酸酶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添加剂,并不一定能抑制细胞内的酪氨酸酶。为此,使用黑色素细胞检测美白添加剂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所使用的方法有:细胞原位酪氨酸酶活性测定、同位素方法测定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添加剂与黑色素细胞共同培养24h后实验及对黑色素细胞释放出的酪氨酸酶活性进行测定等。使用添加剂与黑色素细胞共同培养的方法,研究添加剂的美白效果,必须首先了解该添加剂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在测定添加剂对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之前进行添加剂对黑色素

细胞增殖影响试验,测定出最大无毒性作用剂量,以避免因添加剂剂量过高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2.1 保湿功效的研究方法

在对化妆品的保湿功效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进行试验测定多名受试者在涂抹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甘油的啫哩前和涂抹1h、2h和3h后皮肤水分散失量,计算TEWL均值随着时间的增加,空白和涂抹不加甘油的啫哩的受试区域水分散失量无明显变化,二者的水分散失量比涂抹乳液前稍小,这是由于皮肤表面维持自身水分平衡导致的。而涂抹不加甘油的啫哩1h后,水分散失量比空白的稍大,这是由于不含甘油的啫哩会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膜,它不但不减少水分散失,反而会促进。涂抹含2%、4%、6%和8%甘油的啫哩的受试区域水分散失量逐渐减少,且随着甘油的质量分数增加,其水分散失量也随之减少。利用软件分析数据差异的显著性可以看出,在涂抹啫哩前皮肤的水分散失量无差异,涂抹含不同质量分数甘油的啫哩后,皮肤的水分散失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故在啫哩配方中添加甘油,可以减少水分散失,且随着甘油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在化妆品配方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湿效果,即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并减少皮肤的水分散失,其保湿效果随着添加甘油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在乳液配方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甘油的保湿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这是因为乳液配方的基质含有保湿成分,它会与甘油共同起到保湿作用,故单独测定甘油在乳液中的保湿效果的差异不显著。而在啫哩配方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甘油的保湿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啫哩配方的基质中主要成分是水,故能够准确的测定出甘油在其中的保湿效果,即差异具有显著性。由此可见,TEWL这种方法既可以对含有单一保湿剂的啫哩配方进行保湿功效研究,也能对含有复合保湿成分的乳液配方进行保湿功效研究,具有准确度高和灵敏度好且操作简单的优点,能够全面综合地评价化妆品保湿功效,进而研究化妆品的保湿功效。

3 研究总结

在对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及保湿的功效进行分析评价和研究方法介绍后,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护肤品的功效评价,除防晒产品外,目前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给如何正确评价产品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建立美白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标准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将体外法和人体法结合使用,全面评价美白护肤品的功效。随着人们对黑色素形成生物学的认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以黑色素生物学机制关键通路作为终点建立新的体外评价技术和试验方法,不仅可检测美白剂的效果,还可作为靶点寻找新的美白剂。保湿产品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仍会围绕着开发新的高效保湿活性剂和保湿功效的评价方法而展开,有待于研究出更加科学和先进的功效评价方法。

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的人体检验项目和

一、总则 General principle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的人体检验项目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终产品的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 2化妆品人体检验的基本原则 2.1 选择适当的受试人群,并具有一定例数。 2.2 化妆品人体检验之前应先完成必要的毒理学检验并出具书面证明,毒理学试验不合格的样品不再进行人体检验。 2.3 化妆品人体斑贴试验适用于检验防晒类、祛斑类和除臭类化妆品。 2.4 化妆品人体试用试验适用于检验健美类、美乳类、育发类和脱毛类化妆品。 2.5 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适用于检验防晒类化妆品。

二、人体斑贴试验 Human Patch Test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人体斑贴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检测化妆品终产品对人体皮肤的不良反应。 2引用标准 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1-1997)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149-2-1997) 3 试验目的 检测受试物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4 试验基本原则 4.1 选择合格的志愿者作为试验对象。 4.2 应用特制的斑试材料进行人体斑贴试验。 4.3 根据化妆品的不同性质,斑贴试验时可选用化妆品终产品原物、或将其稀释成不同浓度 作为受试物,稀释方法参见《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 1-1997)附录A。 4.4 对除臭、祛斑、防晒类产品,要求先完成动物多次皮肤刺激试验试验并出具书面证明, 然后方可安排人体斑贴试验。 5 受试者的选择 5.1 选择18~60岁符合试验要求的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 5.2 不能选择有下列情况者作为受试者 5.2.1 近一周使用抗组胺药或近一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5.2.2 近两个月内受试部位应用任何抗炎药物者; 5.2.3 受试者患有炎症性皮肤病临床未愈者; 5.2.4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 5.2.5 正在接受治疗的哮喘或其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5.2.6 在近6个月内接受抗癌化疗者; 5.2.7 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5.2.8 哺乳期或妊娠妇女; 5.2.9 双侧乳房切除及双侧腋下淋巴结切除者; 5.2.10 在皮肤待试部位由于瘢痕、色素、萎缩、鲜红斑痣或其它瑕疵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判定者; 5.2.11 参加其它的临床试验研究者; 5.2.12 体质高度敏感者; 5.2.13 非志愿参加者或不能按试验要求完成规定内容者。

化妆品的使用性能评价

化妆品的使用性能评价 好的化妆品应该使消费者能够长期安全地连续使用,并有好的感观质量。当消费者对产品的内在质量缺乏必要的检验手段和知识时,感官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外观新颖美观的包装和香气迷人的化妆品,消费者便乐于购买。外观好的化妆品,如果内在质量较差,消费者只能购买一次,而内在质量非常好的化妆品,虽然外包装差些,但消费者仍然乐于长期使用。化妆品的内在质量主要指产品的稳定性、使用性和有效性。 质量是化妆品稳定性最可信赖的依据,它包括设计质量和制造质量。 设计质量在研制时可通过对产品的稳定性试验(如耐热、耐寒试验或日光贮存,观察其颜色、香气、形体的变化和强化试验)来确定产品保质期内的稳定性。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微生物污染。 制造质量是实际的商品质量,也是设计质量的验证。 稳定性评价 从热力学的角度,膏霜类化妆品和乳液类化妆品均是不稳定的体系,产品的稳定性和货架寿命是产品的质量标志。 使用性评价 化妆品直接涂敷于皮肤、头发时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种感官的使用效果只能靠人的感觉器官进行测试。使用感的评价对消费者来说是对产品使用时的直接感受。不同类型产品的使用性能评价将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具体阐述。 洁肤产品 (1)洁面乳、洗面奶等乳液型产品 ①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瓶装产品应易于倒出。且倒出的(或挤出的)乳液表面光滑、乳化均匀。用食指、中指和拇指拈取一些产品反复揉搓,应感觉细腻。 ②在手背皮肤上预先涂上一些彩妆化妆品,如粉底、粉饼或胭脂等,将乳液倒少许在手背上,按摩一会儿,用纸巾擦去乳液,应能有效卸妆。亦可水洗后观察。 ③质量好的洁肤乳液使用后不应有紧绷感,且有一定的护肤作用。

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 1124

化妆品主要功效评价及其研究方法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很早就开始使用化妆品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妆品的功效变得越来越多,其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叙述了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和保湿功效及其评价与研究方法。 关键词:化妆品;功效;评价;研究方法 1 化妆品的主要功效及评价方法 1.1 美白功效 皮肤的颜色主要由皮肤色素含量及分布决定,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质细胞转移,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目前市场上的美白产品分为物理美白和生物化学美白2种。物理美白通常用钛白粉和氧化锌等粉体遮盖,以达到美白效果;生物化学美白机理概括来说,就是通过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阻断黑色素的运输,加快表皮细胞代谢速度,阻断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信号通路等途径,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美白功能评价的最重要检测指标,就是细胞中黑素含量测定。化妆品美白功效体外评价方法有美白成分分析法、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法、细胞中黑色素含量测定法等。传统的体外实验方法具有测定时间短、操作简便、所需费用低的特点,适用于对美白剂进行大通量筛选。但是,它不能全面地反映美白作用,从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 通过化学仪器对美白化妆品中美白活性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以此推断美白效果。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质联用以及气质联用等仪器进行分析检测,根据不同物质吸收峰的特点及高度,分析测定美白化妆品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推测其美白效果。 1.2 祛斑功效 人类的皮肤颜色取决于表皮的色素细胞所产生的黑素数量以及在皮肤最外层的分布怙况。黑素受阳光或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向表层细胞转移和增多。黑素的形成关键是控制其合成的酶,即醋氨酸酶,酪氨酸酶是位于黑素体膜表面的糖蛋白。根据黑素生成的机理得到两个主要怯斑途径:一是防止黑素的生成;二是促进生成的色素排泄至体外。目前市场中销售的祛斑美白产品大多是抑制酪氨酸酶从而实现功效的。而将皮肤色素排出体外有两种方式,一是黑色素、脂褐素和血红素在一定条件下会自行向角质层逐渐转移,最终随老化的角质细胞脱落而排出体外;二是色素在皮肤内被分解、溶解、吸收后在体内经过血液循环排出体外。 1.3 保湿功效 皮肤细嫩、丰满、亮丽与否的关键在于皮肤中的含水量。例如婴幼儿皮肤为什么如此细嫩、亮丽、富有弹性,就是因为皮肤中含水量高。老年人皮肤为什么干燥、粗糙、干瘪、脱屑无光泽就是皮肤中含水量少。使用保湿化妆品是保持皮肤水分的重要途径。所谓保湿化妆品,就是化妆品里面含有保湿成分,能保持皮肤角质层一定的含水量,能增加皮肤水分,湿度,以恢复皮肤的光泽和弹性。主要的是修复表皮屏障功能,增加表皮的含水量。确切地说主要还是增加角质细胞的含水量。保湿化妆品具有抗炎作,抗细胞分裂作用和止痒作用。所以保湿化妆品与其他化妆品有所区别,它可以用于健康皮肤;可以防止发生皮肤病;还可用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为加强我国化妆品功效宣称管理,指导行业科学规范地开展功效宣称评价工作,保证化妆品功效宣称有科学、真实、客观和准确的依据,推动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规定了需评价的功效宣称类别和要求,适用于在保证化妆品安全性的前提下,宣称特定功效的证实评价工作。 第三条(评价类别)原则上除能直接识别的功效(如美容修饰、清洁、香氛效果等)外的特定功效宣称均应经过相应的评价,包括但不限于:防晒、美白祛斑、育发、美乳、健美、除臭、抗皱、祛痘、控油、去屑、修复、保湿(>2小时)功效。 第四条(基本原则之一:评价主体)化妆品生产企业是功效宣称评价的主体,功效宣称应与其证据水平相一致,企业可以作为评价机构自行开展宣称功效的证实评价工作,也可以委托其他具备相关评价能力的机构。 第五条(基本原则之二:工作总则)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应以现有科学数据和相关信息为基础,通过一种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并经过合理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公正的评价结论。整个过程应制定评价方案,严格执行,最终出具评价报告。

第六条(基本原则之三:方法选择)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首选现行有效的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中推荐的方法。方法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体内试验,含人体试验和动物试验;体外试验;消费者调查。其他按《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验证的实验室自拟方法也可选用。 第七条(基本原则之四:证据分类)功效宣称证据一般有以下几类,第Ⅰ类:人体试验报告(随机、对照、盲法设计,样本量满足项目目标和统计学意义);第Ⅱ类:动物试验报告;第Ⅲ类:消费者调查报告(随机、对照、盲法设计,样本量满足调查目标和统计学意义);第Ⅳ类:体外替代试验报告;第V 类:除替代试验以外的其它体外试验报告;第VI类:相关文献或行业内普遍认同资料。 第八条(机构职责和要求)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机构应当遵循科学、客观、诚信的原则开展相关工作,并出具功效宣称评价报告。不得伪造、更改评价报告或者数据和结果,对评价报告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并具备以下与其开展的评价项目相适应的条件: (一)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应在能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内实施。 (二)机构内设有专门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实验室,并有措施确保其工作的独立性。 (三)应当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化妆品人体美白性能功效性评价方法

化妆品美白性能的功效性评价 人体实验 Lab色度系统评价美白功效 【实验原理】 在Lab 色度系统中,以坐标L 、a 、b 之差ΔL 、Δa 、Δb来表示二种刺激之间的色差Δeab,即在色空间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 ΔEab = [ (ΔL) 2 + (Δa) 2 + (Δb) 2 ]1/ 2,式中ΔEab是L 、a 、b 的综合指数,代表了色度的立体变化,所以是评价肤色变化的较合适指标。 L = 116 ( Y/ Yn) 1/ 3 - 16 ;a = 500 [ (X/Xn) 1/ 3 - (Y/ Yn) 1/ 3 ] ;b= 200 [ ( Y/ Yn) 1/ 3 - ( Z/ Zn) 1/ 3 ] ;Cab = (a2 + b2) 1/ 2;hab = arctg(b/ a) ,式中:L、a 、b 为三维直角坐标系统的坐标值;X、Y、Z 为XYZ 表色系统的三刺激值;Xn 、Yn 、Zn 为完全漫反射面的三刺激值。L为亮度,值越大,颜色越偏向白色,反之,偏向黑色;a为红、绿色品,+ a为红色方向,- a为绿色方向;b为黄、蓝色品,+ b为黄色方向,- b为蓝色方向;c为饱和度,用以表示物体表面颜色的浓淡;h为色调角,表示彩色彼此相分的特性。 【实验仪器】Lab 色度系统光谱光度计(美能达光谱光度计CM- 2002), 受试对象:肤型属Ⅳ型,无光过敏史,无化妆品过敏史的年轻女性。 【实验方法】 测试对象连续使用某品牌美白化妆品90 d ,每天早晨、晚上睡前洗脸后在面部涂抹指定的化妆品,涂抹量以略见涂抹层即可。颈部不涂化妆品,作自身对照用。 测试时间:在使用化妆品前1 d、使用后第30 、60 、90 d 使用光谱光度计测量皮肤颜色的变化。连续测试3 次,取平均值。 测试部位:额部(颊部是美白化妆品人体试验合适的观察部位) 【结果】例表1 显示,使用该品牌美白化妆品30 、60 、90 d 后颊部的L 值和b 均升高,与使用前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 t = 21853 ,31998 ,41099 , P < 0105) 。a 值在使用化妆品60 、90 d 后均降低,与使用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t=3123 ,51865 ,P<0101) 。c 值在使用化妆品30 d后有极显著变化( t = 41175 , P = 01002) 。而h 值在使用化妆品30 、60 、90 d 后变化均无显著性( t = 01486 ,01319 ,01419 , P > 0105) 。 指标0 d 30 d 60 d 90d L 63. 11 ±2. 54 64. 29 ±2. 77 66. 45 ±2. 74 66. 79 ±3. 05 a 10. 12 ±1. 73 10. 96 ±2. 16 8. 00 ±2. 14 8. 27 ±1. 49 b 19. 81 ±2. 08 23. 95 ±1. 51 21. 43 ±3. 36 23. 41 ±1. 56 c 22. 15 ±1. 60 23. 59 ±2. 11 22. 51 ±1. 37 22. 84 ±1. 49 h 62. 98 ±6. 49 61. 94 ±6. 28 62. 17 ±7. 42 64. 37 ±3. 29 与使用前比较,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using : *P <0.05;** P < 0.01

化妆品性能的评价

化妆品性能的评价 成秋桂1,汪小源2 (1 广州市欣浪生化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6) (2 广州美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简单介绍化妆品性能评价的重要性,阐述从安全性、功效性、温和性、感观指标、稳定性方向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评价;分析;安全;功效 怎样才是好的化妆品?美尔认为:化妆品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一款好的化妆品需要严格的分析和评价!化妆品不能只靠手感来评价,分析和评价是化妆品的眼睛,肤感只是简单表象,尤其是功效性化妆品。 1 安全性 不同于药品,化妆品是天天使用的护肤品,安全性是化妆品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此基础的化妆品不是美容,反而毁容而且危害身体。非法使用禁用原料和超量使用限用原料,都有安全隐患。《化妆品卫生规范》对禁用和限用原料有严格规定,以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 1)有些药物严格禁止用于化妆品,因为效果明显,经常被滥用: A被滥用于祛斑: 汞化合物、视黄酸及其盐类,、氢醌(对苯二酚), 4-甲氧基苯酚等 B 被滥用于祛痘:抗生素、甲硝唑、过氧化苯甲酰等 C 被滥用于丰胸:雌性激素(己烯雌酚、黄体酮等) D 被滥用于抗敏: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E 被滥用于美白面膜:丙酸氯倍他索、曲安奈德等,能使皮肤血管迅速收缩,供血减少,皮肤迅速变白,而产生白嫩的感觉。 2)防腐剂、化学防晒剂、色素等多类原料许多是限用的,其使用量有严格限制。 2 功效性 基础化妆品因为没有特殊的功能要求,达到基本的滋润、保湿等效果即可。功效化妆品必须有某种特殊功效,如:美白祛斑、抗衰老、防晒、祛痘、丰胸、减肥、抗敏、修复、祛异味、祛屑、染发、烫发、脱毛、生发等。效果是功效化妆品的灵魂。。 1)有些效果能比较容易达到:祛异味、防晒、祛痘、祛屑、染发、烫发、脱毛等,其效果很容易感知。 2)有些效果很难达到:美白祛斑、抗衰老、丰胸、减肥、生发等,这些特殊功能的化妆品因为短时间效果都不明显,需要严谨、科学的方法才能评价其效果. 目前普遍采用的评价效果的方式分两类: 1)临床评价:直接的临床统计,能直接感知 2)体外模型评价:借助模型间接反映效果,对于抗皱、美白等方面,体外模型评价显得更加重要。 3 温和性 温和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禁用原料非常温和(如:皮质激素),有些安全原料温和性欠佳(如:果酸、杜鹃花酸等)。温和性主要分为两方面:过敏性和刺激性。 在安全性基础上,温和性同样重要,因为个体差异性,过敏性和刺激性的评价不但有临床试验,还要有体外评价:急性眼刺激性试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等。

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介绍

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介绍 (制定日期:2010-4-14 黄敬平) 1.目的 (1)对我部化妆品功效评价目前可开展的评价项目进行规范化; (2)让产品试用申请部门了解我部目前可开展的评价项目,从而有助于其有方向性地进行产品试用申请。 2.范围 战略发展规划中心的产品与项目规划部目前可开展的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 3.责任 产品与项目规划部执行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的实施;研制开发中心负责对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的合理性、全面性进行监督指导和反馈。 4.内容 化妆品评价可分为感观评价、功效评价和安全评价。其中,感观评价又可对产品的外观、挑起、涂抹和涂后感这四个阶段进行评价;功效评价主要有保湿功效、防晒功效、美白功效、抗皱功效和祛痘功效评价5大领域;安全性评价有刺激性、抗刺激性、抗敏、抑制光损伤、抑制细胞DNA受损、屏障修复效果、祛红血丝效果检测和贴斑实验。目前我部可开展的评价项目如下: 4.1感观评价 4.1.1外观 可对产品的光泽度、白度和粘度进行评分。 4.1.2挑起阶段 可对产品的挑起性、拉丝感、硬度、粘腻感、附着感进行评分。 4.1.3涂抹阶段 可对产品的湿润度、铺展度、粘滞感、吸收性进行评分。 4.1.4涂后感 可对产品的光亮度、粘滞感、滑爽感、柔软感、有无残留进行评分。 以上评价阶段可概括为对产品的性状和肤感的评定,因是主观评价,因此无判断标准,评价结果因人而异。另,在样品制作时,尽量避免添加颜色和香气,以免影响评价者的主观意识,我部可对产品的香气和颜色另行进行评价。 产品的感官评价可于产品移交当天出示结果,但因需与功效评价结果一同发出,而功效评价耗时较长,因此,以功效评价的时长为准。因结果出示的时间受

化妆品运输包装件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化妆品运输包装件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点击次数:161 发布时间:2009-9-21 17:42:25 化妆品作为一种时尚消费品,不但需要优质的包装材料,以提升其身价,同时也需要在运输中对内包装和产品实施最佳保护。本期“采购与检测”栏目请到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包装评估室主任曹晖工程师以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对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检测和评价为案例,为我们介绍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曹晖工程师说:“化妆品的运输包装不能简简单单地认为只是几片瓦楞纸板而已,其中蕴含着很深的学问,我们用户企业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相应的我们对纸箱供应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年对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检测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在此,曹晖工程师与纸箱厂读者交流与讨论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时下,化妆产品的包装越来越多样化、新颖化,确保包装精美的产品完好无缺的到达消费者的手中,除了要保证内部产品以及灌装容器无破损外,还要保证外部的销售包装即花盒不因受挤压而变形。这就对我们的运输包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化妆品包装对运输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原因,国家对此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 化妆品运输包装的特点 在化妆品行业中,因其流通环境及运输手段的特殊性,因此对运输包装的控制较为严格,故有些测试内容不再进行,况且化妆品运输包装有以下几个特点: 运输包装均以采用纸箱为主导; 包装主要为小尺寸纸箱,有别于电子、家电产品等包装物件; 内装物质量轻,一般具有可流动性的特点; 以公路运输、集装箱货运为主要运输方式。 因化妆品内包装材料的复杂性,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纸等,所以运输包装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面对这些方面,我们的运输包装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冲击能量的吸收性能 2振动能量的吸收性能

化妆品安全性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 7919—1987 1 目的 为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化妆品,防止化妆品对人体产生近期和远期危害,特制定本程序和方法。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和方法适用于在我国生产和销售的一切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产品。 3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 3.1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和动物皮肤、粘膜试验 3.1.1 急性毒性试验 3.1.1.1 急性皮肤毒性试验。 3.1.1.2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3.1.2 动物皮肤、粘膜试验 3.1.2.1 皮肤刺激试验。 3.1.2.2 眼刺激试验。 3.1.2.3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3.1.2.4 皮肤光毒和光变态反应试验。 3.2 第二阶段亚慢性毒性和致畸试验 3.2.1 亚慢性皮肤毒性试验。 3.2.2 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3.2.3 致畸试验。 3.3 第三阶段致突变、致癌短期生物筛选试验 3.3.1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3.3.2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和SCE检测试验。 3.3.3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检测试验。 3.3.4 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3.3.5 小鼠精子畸形检测试验。 3.4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 3.4.1 慢性毒性试验。 3.4.2 致癌试验。 3.5 第五阶段人体激发斑贴试验和试用试验。 4 对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产品安全性评价的规定 4.1 凡属于化妆品新原料,必须进行五个阶段的试验。 4.2 凡属于含药物化妆品必须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皮肤与粘膜试验和人体试验,但是根据化妆品所含成分的性质、使用方式和使用部位等因素,可分别选择其中几项甚至全部试验项目。 4.3 凡属于化妆品新产品必须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皮肤与粘膜试验和人体试验,但是根据化妆品所含成分的性质、使用方式和使用部位等因素,可分别选择其中几项甚至全部试验项目。 4.4 凡进口化妆品应由进口单位提供安全性评价资料。 5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 5.1 急性皮肤毒性试验 人体接触化妆品主要途径是皮肤。当评价化妆品及其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时,进行皮肤毒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5.1.1 目的:确定受试物能否经皮肤渗透和短期作用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并为确定亚慢性试验提供实验依据。5.1.2 定义:系指受试物涂敷皮肤一次剂量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剂量表示方法:以敷用受试物的质量(g、mg)或以实验动物平均单位体重敷用受试物的质量(mg/kg)来表示。 一次敷用受试物引起50%受试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之为半数致死量(LD50)。LD50值的单位为mg或g/kg体重。5.1.3 动物的准备:选用两种性别成年大鼠、豚鼠或家兔均可。建议试验起始动物体重范围为大鼠200~300g,豚鼠350~450g,家兔2.0~3.0kg。 实验动物应在动物笼内观察3~5天,使其适应环境,并观察其健康状况。

我国化妆品功效评价技术

我国化妆品功效评价技术 如今,我国化妆品功效评价技术研究日益深入,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目前,我国针对防晒、保湿类化妆品建立了一系列功效评价方法和标准。例如,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轻工行业标准《QB/T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是现在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参考的基本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收录了防晒类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值)测定方法以及防水性能测定方法。2019年,海关总署发布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5150-2019防晒化妆品UVA光防护效果体外测定方法》,该标准等同引用ISO24443,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对化妆品功效评价国际评价标准的重要转化和引用,其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防晒类化妆品功效评价体系在体外研究领域实现突破,将明显提高检测效率,为化妆品监管提供更有效的技术保障。 此外,牙膏被划归到化妆品体系监管后,卫生行业标准《WS/T326-2010牙膏功效评价》仍然适用。该标准规定了防龋、抑制牙菌斑和(或)减轻牙龈炎症、抗牙本质敏感等功效的评价方法。 在政府部门制定出台化妆品功效评价标准的同时,我国化妆品企业和相关团体组织也在积极建立功效评价标准和技术方法。浙江省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协会与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定了《T/ZHCA001-2018化妆品美白祛斑功效测试方法》《T/ ZHCA002-2018化妆品控油功效测试方法》《T/ZHCA003-2018化妆品影响经表皮水分流失测试方法》《T/ZHCA004-2018化妆品影响皮肤表面酸碱度测试方法》《T/ ZHCA005-2019化妆品影响皮肤弹性测试方法》《T/ZHCA006-2019化妆品抗皱功效测试方法》等团体标准;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了《T/SHRH018-2019化妆品改善眼角纹功效临床评价方法》。此类团体标准虽为自愿采用,不具有强制性,但可起引领市场导向、加强行业自律作用。 虽然我国在化妆品功效评价方面建立了一些方法标准,但仅限于防晒、保湿类产品,且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未来需要各方共同完善提升。

化妆品的感官评价备课讲稿

化妆品的感官评价

化妆品的感官评价与流变学性质的关系 化妆品的感官质量是决定化妆品受消费者喜爱程度的重要方面。如何确定可测定的某些物理性质和一般消费者感官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是化妆品质量评价的重要问题。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感官评价与流变性质的关系。感官评价包括取样、涂抹和用后感觉几个阶段。 流变性质包括黏度、屈服值、流变曲线类型、弹性、黏弹性、触变性等。其方法是在与使用过程相近的切速率条件下,测定相关的流变性质,通过感官分析的评价与测定得到的流变参数比较,确定感官判断鉴别的阈值和分级,最后确立其相关性。 化妆品感官评价的三个阶段如下: (1)取样将产品从容器内取出,包括从瓶中倒出或挤出、用手指将产品从容器中挑出等。在这一阶段需要评价的感官特性为稠度,它是产品感官结构的描述,产品抵抗永久形变的性质和产品从容器中取出的难易程度。可将稠度分为三级:低稠度、中稠度和高稠度。文献上也有黏稠性的感官性质,它是产品致密程度的量度,以在拇指和食指间将产品挤出所需要的力来评估,也分为低、中、高三级。 稠度与样品的黏度、硬度、黏结性、黏弹性、黏着性和屈服值有关。例如,屈服值较高的膏霜,其表观稠度也较大;触变性适中,从软管和塑料瓶中挤出时,会产生剪切变稀,可挤出性较好。这有利于产品的灌装和处理。 (2)涂抹根据产品的性质和功能,用手指尖把产品分散到皮肤上,以每秒两圈的速度轻轻地作圆周运动,再摩擦皮肤一段时间,然后评价其效果。主要包括可分散性和吸收性。 ①可分散性主要是指产品容易从涂抹处分散到面部的其它部位。可根据涂抹时感知的阻力来评估产品的可分散性:非常容易分散的为“柔滑”;较易分散的为“滑”;难于分散的为“滞”。可分散性与产品的流型、黏度、黏结性、黏弹性、胶黏性和胶着性等有关。剪切变稀程度较大的产品,可分散性较好。 ②吸收性指产品被皮肤吸收的速度。可根据皮肤感觉变化、产品在皮肤上的残留量(触感到的和可见的)和皮肤表面的变化进行评价,分为快、中、慢三级。吸收性主要与油分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支链和特定的亲合基团等)和组分(如油—水比例、渗透剂的存在等)有关。一般黏度较低的组分易于吸收。 (3)用后感觉是指产品涂抹于皮肤上后,利用指尖评估皮肤表面的触感变化和皮肤外表的观察。这种评价包括在皮肤上产品残留物的类型和密集度、皮肤感觉的描述等。 ①产品残留物类型膜(油性或油腻)、覆盖层(蜡状或干的)、片状或粉末粒子等。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

附件3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工作,保证功效宣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共治和化妆品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应当按照本规范进行功效宣称评价。 第三条(定义)本规范所称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是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研究数据分析或者功效评价试验等手段,对化妆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功效宣称内容进行科学测试和合理评价,并作出相应评价结论的过程。 第四条(责任要求)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功效宣称的科学性、真实性负责,应当按照本规范要求编制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专门网站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信息公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建立化妆品功效宣称信息公开网站,供社会公众查询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公布的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等相关信息。 第六条(功效评价一般要求)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功效宣称依据包括文献资料、研究数据

或者功效评价试验结果等。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的方法应当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能够满足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的目的。 第七条(功效评价项目要求)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评价机构,按照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项目要求(附件1),开展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根据评价结论编制并公布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第八条(免予公布摘要的情形)能够通过视觉、嗅觉等感官直接识别(如清洁、卸妆、美容修饰、芳香、爽身、染发、烫发、发色护理、脱毛、除臭、辅助剃须剃毛等)的,或者通过简单物理遮盖、附着、摩擦等方式发生效果(如物理遮盖祛斑美白、物理方式去角质、物理方式去黑头等)且在标签上明确标识仅具物理作用的功效宣称,可免予公布产品的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第九条(未限定功效评价方式的情形)仅具有保湿、护发功效的化妆品,可以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研究数据分析、或者功效评价试验等方式进行功效宣称评价,并公布产品的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第十条(限定功效评价方式的情形)具有抗皱、紧致、舒缓、控油、去角质(非物理作用)、防断发、去屑功效,以及宣称温和(如无刺激)或量化指标(如功效保持时间、统计数据等)的化妆品,应当通过功效评价试验方式,可以同时结合文献资料或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功效宣称评价,并公布产品的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化妆品功效性评价人体法

化妆品功效性评价人体法 人体法是目前化妆品功效评价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主要包括专家小组评估、消费者自评以及生物物理学评价。 专家小组评估主要是对化妆品可通过视觉、触觉、嗅觉感知的功效进行评估,例如气味、平滑度等,或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对受试者使用产品前后皮肤的肤色、皮肤皱纹改善情况等进行评价。该方法主观性强,对评价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对评价人员进行不断的训练,保证其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专家评估通常以皮肤、眼科或口腔科医生、专家为主。 消费者自评是以消费者为调研对象,通过消费者对产品的试用以及问卷调查,收集消费者对产品气味、皮肤感觉、触觉、味道等相关特性的反馈,再结合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对化妆品的功效性进行评估。该方法可以获得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最直观的感受和评价,通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给予产品相应功效的直接支持,但是为了避免主观性强对结果的影响,对于调查问卷的设计也有较高的要求。 生物物理学方法是目前国内外行业中应用范围最广、最为客观的技术方法,包括仪器测量方法以及成像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得到客观定量的检测数据,还可以通过直观、可视化的图像,为产品的功效宣称提供证明。目前,随着仪器设备的升级、皮肤科学和产品作用机理的挖掘以及图像分析技术的发展,通过生物物理学的评价方法已经可以实现皮肤表层参数到皮肤深层细胞形态学的无创检测,真正实现了由皮肤水平到细胞水平的跨越。例如在表皮层面,通过测试仪器或成像设备,检测皮肤表层的水分、油脂、脱屑、皱纹等生物物理学指标;在深层皮肤方面,可以对皮肤角质层、真皮层形态结构的观察、蛋白等成分结构的检测、皮肤细胞形态结构的检测,以及皮肤深层水分、蛋白质含量、色素含量以及外源成分在皮肤中的渗透量等定量检测。

化妆品防腐性能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化妆品防腐性能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化妆品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投产前对产品防腐体系的可靠性做效能测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外配方设计时普遍采用防腐挑战性试验评价防腐剂的有效性。防腐挑战性试验更接近实际应用,该方法能够模拟化妆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受到高强度的微生物污染的潜在可能性和自然界中微生物生长的最适宜条件,从而避免由微生物污染造成的损失和为消费者健康提供可靠的保证。 1.CTFA推荐的一次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CTFA的方法初始的霉菌和细菌的接种量分别为10000cfu/g(ml)和 1000000cfu/g(ml)(CFU为菌落单位),要求在第7天时霉菌降低90%,细菌降低99.9%,并且在28天内菌数持续下降。美国在CTFA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即,若单菌接种的三个平行试验中任何一种微生物数量的平均值,在第七天时下降到100 cfu/g(ml)以下,28天全部为0,则视为效果优良通过挑战试验;若第七天时下降到1000 cfu/g(ml)以下,则视为勉强通过;若单菌接种的任何一种微生物,任何一个平行样达不到上述标准,也达不到CTFA的要求,防腐体系则评定为无效。 2.国内参照CTFA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初始接种细菌量1000000 cfu/g(mL) (1)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1000cfu/g(mL)该样品不能通过微生物攻击的挑战试验,表明样品的防腐体系不能有效地志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产品在生产、贮藏和使用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2)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在100 cfu/g-1000 cfu/g(mL),该样品有条件地通过挑战试验,即当产品中蛋白质或其他动植物材料成分不是特别高,同时

化妆品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化妆品应用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 1、前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美容、美发、美体、美甲等操作的综合性入门课程。其功能在于让学生对化妆品的理化知识,包括主要成分及性能有本质的认识,能按不同需求正确选用各类化妆产品,为学习各专门化方向课程奠定基础。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职业能力的需要组织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其职业能力。 项目的确定是以护肤岗位,化妆岗位,美发岗位上所用的化妆品为线索,导入化妆品的基础知识及正确选用。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递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融合美容师或美发师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专门化妆品的选用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实现学用一体化,并以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按中等职业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教师理论讲解、个案分析,多媒体信息资料等方式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使用中学习,培养学生能初步正确认识选用化妆品,具备本行业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力。 建议本课程总课时为72,计划在专业课前完成。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各个岗位上具有科学认识化妆品,正确选用化妆品的知识与技能,达到美容美发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美容理念、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和富有爱心的思想品质,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能掌握护肤类,发用类,化妆类化妆产品的质量、性能,使用对象,使用效果,使用时间,使用量 能正确判断不同皮肤、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合理选用化妆品 会正确介绍各种化妆品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嫩肤抗皱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

嫩肤抗皱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 《中国化妆品(行业版)->2007年第5期》 在使用化妆品的众多消费者中,保持年轻化几乎是每个人的愿望。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中,有相当多的产品宣称具有使皮肤细腻光滑抗皱的作用。正是由于企业和消费者都有这样一致的目标,相对于化妆品其他临床功效的研究,嫩肤抗皱的功效评价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 一、半定量评分系统 1. 直接肉眼评分又称为描述性评价。先以语言描述皱纹的轻重程度,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研究人员根据该标准直接对受试者面部皱纹进行等级评分。此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设备,适合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本文作者采用该方法调查1004名年龄18-68岁的汉族女性,发现面部皱纹开始出现年龄以眼角最早20-25岁,其次为额眉间皱26-30岁, 最晚是口周皱纹36-40岁。皱纹快速发展的年龄在以上3个部位分别为:25-40岁,30-45岁,40-55岁。 2. 照片等级评分这是将直接对面部评价改为对面部标准照片评分。常采用正面和左右两侧面45度拍摄,即每位受试者拍摄3张照片,对面部每个部位的皱纹进行等级评分。采用这一方法对年龄为20到60岁的中国和法国女性的皱纹进行了比较,发现中国女性皱纹的程度比法国女性晚大约5~10岁左右,即相同年龄中国女性显得更年轻。此方法便于研究人员对不同地区研究对象或同一个人治疗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目前有关皱纹疗效评价如光子嫩肤、肉毒素治疗等文献报道多采用该方法。但易受拍片条件和技术的影响。 3. 显微镜皮肤硅模评分先制作皮肤皱纹硅模,用显微镜(×10)观察皮肤硅模表面纹理,按等级评分法对其皮纹的粗细和皮丘的大小进行半定量评分。本方法将面部的结构放大,使研究者能更细致地观察,但仍然是用肉眼测量,只能进行等级评分。 二、客观定量评价系统 肉眼的评价方法虽然经济简便,但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且主要用于观察粗大皱纹,难以分辨皮肤细腻度的变化。实际上,大多数的化妆品主要是针对皮肤细纹的变化,如果用肉眼观察,难以作出临床效果的判断。研究人员一方面对皮肤的表面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平面结构和立体三维结构进行定义;同时采用机械、光学等原理开发出一系列能对皮肤

几种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作用效果评价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2月第25卷第2期JEnvironHealth,February2008,Vol.25,No.2 withnanoscaleTiO2rodsanddotsinrats:toxicityisnotdependentuponsizeandsurfacearea〔J〕.ToxicolSci,2006,91:227-236. WangJX,ZhouGQ,ChenCY,etal.Acutetoxicityandbiodistributionofdifferentsizedtitaniumdioxideparticlesinmiceafteroraladministration〔J〕.ToxicologyLetters,2007,168:176-185. 薛志刚,朱晒红,潘乾,等.硅纳米颗粒的生物毒理学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1(1):6-8. 王天成,汪冰,丰伟悦,等.纳米锌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8):934-935. 王天成,孙红芳,贾光,等.纳米氧化铝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6,33(3):171-172. 王天成,贾光,王翔,等.纳米氧化铁黄材料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486-487. (收稿日期:2007-11-14修回日期:2008-01-22) (本文编辑:杜宇欣) [5][6][7] [8] [9] 文章编号:1001-5914(2008)02-0114-03 几种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作用效果评价 郑萍,陈西平 摘要:目的了解化妆品常用防腐剂在化妆品基质中的防腐效果。方法采用纯培养的微生物挑战性实验验证0.05%,0.1%,0.2%,0.4%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1%,0.2%,0.3%,0.4%的咪唑烷基脲,0.01%,0.02%,0.05%,0.1%的凯松,0.01%,0.02%,0.03%,0.05%布罗波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ATCC8739)、黑曲霉(ATCC16404)、白色假丝酶母(ATCC10231)的抑菌效果。结果在化妆品基质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抑制细菌的能力较弱,对真菌的作用效果较好;咪唑烷基脲对真菌类的抑菌能力较差;布罗波尔的抑菌效果较好,凯松在允许使用的剂量范围内不能达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同时化妆品成分对防腐剂的作用效果有影响。结论仅0.4%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15%和0.1%凯松、0.05%布罗波尔通过了纯培养挑战性实验。筛选、复配防腐剂要根据化妆品的配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关键词:化妆品;防腐剂;微生物挑战性实验;纯培养 中图分类号:R168文献标识码:A EffectEvaluationofPreservativesCommonlyUsedinActualCosmeticsZHENGPing,CHENXi-ping.MicrobiologicalResearchLaboratoryofInstitutionforEnvironmentalHealthandRelatedProductSafety,Chinese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Beijing100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antisepticeffectofpreservativescommonlyusedintheactualcosmetics.MethodsThesingleculturemethodwasusedtoevaluatetheeffectsofdifferentpreservativesonthedifferentmicrobial.ResultsIntheactualcosmetics,parabenscouldinhibitfungiwellbutbacteria,theeffectofimidazolinylureawascontrary,inhibitedbacteriawellbutfungi.2-bromo-2-nitropropane-1,3-diolgotgoodeffect.Methylchlorodidnotshowaneffectintheallowablerange.ConclusionThecosmeticscomponentsareconsideredastheimportantinfluencingfactorsfortheeffectsofpreservativesusedinthecosmetics.Keywords:CosmeticsaPreservativesaMicrobiologychallengetestaSingleculture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微生物研究室(北京100021) 作者简介:郑萍(1980-),女,硕士研究生,从事环境微生物研究。 通讯作者:陈西平,Tel:(010)83132381,E-mail:cxp119@sina.com【论著】 化妆品中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容易造成微生物的污染,添加防腐剂是预防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手段。但是防腐剂在预防微生物污染的同时,还是化妆品中的危险因素—— —引起化妆品性皮炎的因素之一。而且化妆品的成分复杂,主要有油性原料、粉质原料和水溶性聚合物等,其中干扰防腐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比较广泛,因此防腐剂的选择是化妆品研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既要达到防腐的效果又要尽可能地减少防腐剂的用量。目前对防腐剂的评价多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其在产品中的含量来进行。这类方法测定的结果只能定量而不能直接反映出该类产品中防腐剂的实际防腐效果。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是目前比较公认的评价防腐剂防腐效果的生物学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选择既能有效抑菌又可以使产品安全的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最低浓度。但以往很多评价都是采用混合培养的方式进行的,没有排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缺少防腐剂在化妆品中对具体微生物防腐效果的数据。化妆品常用防腐剂一般包括酚类、酯类、卤化物及季铵盐等[1]。我国一些地区的调查及美国FDA关于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公布显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凯松使用频率排名在前三位[2,3],其次咪唑烷基脲和布罗波尔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笔者采用上述防腐剂,用纯培养的方式,探索在化妆品基质中不同防腐剂对不同菌株的作用效果,为防腐剂的选择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化妆品样品实验用化妆品为本实验室自制的样品,生产过程经过严格的无菌控制,防腐剂成分及含 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