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_徐维东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_徐维东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_徐维东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徐维东X1吴明证2邱扶东3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2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3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上海,200062)

摘要本研究从自尊结构出发,探讨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男性S WB显著高于女性;(2)在高外显自尊个体中,内隐自尊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在低外显自尊个体中,内隐自尊没有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自尊内隐自尊主观幸福感

1前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整体性评价)))包括对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的评价(Diener,2000)。SWB是一个多侧面的结构,当个体感受到许多的愉快和很少的不愉快情绪时或当个体从事有趣的活动或当个体满意于自己的生活时,就体验着许多SWB。尽管SWB含有有价值的生活和精神健康的特征,但强调的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总体性评价。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情感性体验,由自我效能或自我胜任以及自我悦纳或自爱两个部分构成。自尊反映出个体知觉到的现实自我状态与期望自我状态之间的差异。

自尊和SWB都代表着总体评价性变量,SWB涉及到对个体生活的总体判断,自尊涉及到个体对自身的总体判断。自尊和SWB之间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当前大多数自尊研究暗示,低自尊和低SWB存在着内在的联系。Dutton&Brow n(1997)[1]发现,在面临失败时,低自尊个体比高自尊个体面临更强烈的情绪困扰,原因在于失败使得低自尊个体自我感觉糟糕,同时低自尊是导致个体抑郁的一个高危因素。有些研究支持高自尊和高SWB之间有紧密联系。Rosenberg(1995)[2]发现,个体总体自尊与快乐感的相关是0.50,同消极情感的相关是-0.43。D-i ener&Diener(1995)[3]从跨文化角度系统讨论了自尊和人际关系对个体SWB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自尊对SWB的预测作用要大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Baumeister,Campbell, Krueger&Vohs(2003)[4]认为,高自尊个体往往从积极方面看待自己(selves),相信自己在很多方面优于其他人,在面临失败时更为自信,同时高自尊个体倾向于改变情境,能较好地应付各类问题,导致较高的SWB。

尽管如此,Crocker&Park(2004)[5]提醒要注意到个体在追求高自尊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认为研究者不仅要重视个体自尊水平的高低,更要重视个体追求自尊的过程,以及追求自尊的过程所导致的情绪性和动机性后果。Crocker(2002a)[6]研究发现,个体追求高自尊的过程可能会导致个体自我调控能力的减弱,以及生理和健康水平的降低,在日常生活中,个体追求自尊目标的失败会导致惭愧和愤怒等消极后果。同时,一些高自尊个体表现出非常强的防卫心理。

自尊和SWB关系的研究不能忽略自尊这一心理活动本身的复杂性。Kernis,Grannemann& M athis(1991)[7]从自尊和压抑之间呈负相关现象出发,提出研究者不能局限于自尊水平这一维度,需要进一步拓展至自尊的稳定性(Stability)这一角度。所谓自尊的稳定性是指总体自尊的短期波动程度。自尊稳定性和自尊水平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关系,不稳定的自尊往往与愤怒和敌意相关,不稳定的高自尊个体这种倾向性更为明显,这反映出不稳定的高自尊个体表现出对社会事件的过激反应,以维持其看似积极,却是脆弱的自我观念(Kernis,Grannem ann &Barclay,1989)[8]。而稳定自尊的个体则对其自身的总体评价与他们的自尊水平保持一致。Paradise &Kernis(2002)[9]考察了自尊水平、自尊稳定性和SWB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且稳定自尊的个体倾向于较高的心理幸福感水平。Kernis H.M ichael (2003)[10]对最佳自尊(optimal self-esteem)和高自尊进行了区分,认为高自尊可能是脆弱的和安全性的,最佳自尊才是真正的、稳定的和一致性的自尊,这取决于它是个体防卫性质的还是真正的自尊。目前并没有足够研究探讨脆弱的高自尊和安全性高自尊与SWB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试图从内隐社会认知角度出发,探讨自尊和SWB之间的关系。Bosson 等人(2000)[11]考察了内隐和外显自尊对个体主义文化中SWB、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外显自尊可以较好预测个体在积极和消极情绪上的差异,内隐自尊可以预测个体的积极情绪。

X通讯作者:徐维东,女。E-mai l:XIX199310@hotmai https://www.360docs.net/doc/272342154.html,

562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 cience2005,28(3):562-565

Schimmack&Diener(2003)[12]探讨了个体内隐和外显自尊对SWB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个体外显自尊和SWB相关较为显著,内隐自尊同SWB之间呈较低相关。这些研究拓展了SWB的研究视角,使得个体可以从无意识认知角度出发探讨SWB的作用机制,基于此,本研究试图结合内隐社会认知和自尊结构研究,考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和SWB之间的关系。

2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共调查被试88人,其中学生被试37人,成年人被试51人。最后获得有效被试86人,其中学生被试36人,男性11人,女性25人,年龄在19~21岁之间;成年人被试50人,男性20人,女性30人,年龄在24~60岁之间。由于成年人被试和学生被试没有表现出差异,统计处理时并没有对其加以区分。

2.2测试

内隐自尊测试:通过Inquisit专业软件测查个体的内隐自尊(自尊IAT)并对该软件进行了必要的汉化。实验均采用个别施测,每个被试单独完成两个测验。程序记录被试的每一次揿键反应的时间及正误。

外显自尊测试: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本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分四级评分,总分范围为10-40分。

SWB测试:采用Diener编制的SWB调查问卷,由5个条目组成,分七级计分,总分在5-35分之间,分值越高,SWB水平越高。

2.3数据处理

本研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被试反应时长于3000毫秒或少于300毫秒,重新记分为3000毫秒和300毫秒;每一组的前两次测试不纳入分析;IAT 测试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不纳入分析。由于IAT所获得的数据呈正偏态,研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对数转换,在转换后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统计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3结果

3.1被试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SWB水平

表1被试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SWB水平

外显自尊内隐自尊SW B 分值20.26?3.13.16?.1719.67?4.60

3.2被试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SWB水平的性别差异

表2被试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SWB水平的性别差异

SD df M S F显著性SWB91.29191.29 4.530.036外显自尊13.06113.06 1.330.252

内隐自尊e0.0410.04 1.440.234结果表明,男性SW B水平(21.03?5.00)显著高于女性的S WB(18.90?4.13,t=2.128,p=0.036)。男性和女性在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上没有显著差异。3.3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SWB水平关系分析

研究发现,外显自尊和SWB之间相关不显著(r =0.009,p=0.938),内隐自尊和S WB之间呈显著相关(r=0.561,p=0.000),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相关不显著(r=0.064,p=0.560),这一结论重复了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结构。为了进一步探讨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和S WB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同时性多元回归进行分析。遵循Aiken&West (1991)[13]的建议,首先将个体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分数中心化,中心化分数的乘积代表着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交互作用,然后以个体的SWB作为因变量,将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交互作用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参见表3:

表3同时性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B S E Beta T Sig.

固定值19.6220.40947.9610.000

外显自尊-0.0380.132-0.026-0.2910.772

内隐自尊14.8852.5010.5385.9510.000

交互作用1.2640.6630.1721.9090.060结果表明,内隐自尊可以有效预测SWB(B=0. 538,p=0.000),表明内隐自尊和S WB之间关系紧密。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交互作用显著(B=0. 172,t=1.909,p=0.060)。为了更详细探索交互作用,遵循Cohen&Cohen(1983)[14]的建议进行简单斜率检验(simple slope test)。结果发现,在高外显自尊个体中,高内隐自尊个体的SWB水平显著高于低内隐自尊个体(t=2.13,p=0.03),在低外显自尊个体中,内隐自尊没有影响个体的SWB(t=0.96)。

4讨论

本研究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视角出发探讨自尊和SWB之间的关系,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采用外显测量方式探测个体的心理结构具有易操作性,却容易受到个体的社会偏差反应和自我欺骗等因素影响。有时候,个体可能无法报告自己的认知和情绪过程,因为这些过程发生在个体的意识之外(Nisbett&Wilson,1977)[15]。另一方面,大量研究支持了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无意识心理加工机制的作用。内隐心理活动过程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反应,如内隐自尊对成功或失败的反馈起着调节作用

徐维东等: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563

(Greenw ald&Farnham,2000)[16];在某些情境中,内隐测量技术所探测的个体心理结构能够更好地预测个体的真实行为(人格),Asendorf,Banse,&M ucke (2002)[17]发现,IAT测量的害羞水平可以更好预测个体的即时性的行为反应。因此,个体关于自尊的判断并不能反映出其内心的真实状态,个体可能更多基于当前所能提取的信息来构建自己的自尊水平判断,如基于当前个体所能获得的信息,导致个体的自尊评价存在背景效应。

研究发现,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之间相关较低,这支持了已有结论(Bosson,Sw an,Pennebaker, 2000)。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区分出两种自尊:外显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意识性的和精加工推理性质的评价,内隐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无意识性的和个体意识觉察之外的评价。个体对自我的态度可能是自动激活的,不需要个体的意志努力和意识性监控(Barg h &Burrows,1996)[18]。基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结构的分离,了解个体的外显自尊水平未必可以知晓其内隐自尊水平。从这一视角出发,Spencer &Jordan(2004)[19]将高自尊个体区分为安全性高自尊(secure high self-esteem)个体和防卫性高自尊个体(defensive high self-esteem),其中,安全性高自尊个体指的是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皆高的个体,防卫性自尊个体指的是外显自尊高而内隐自尊低的个体。在外显和意识性水平上,两类个体均表现出高自尊,但在内隐和无意识水平上,防卫性高自尊个体却持有消极的自我观点。Spencer&Jordan(2004)发现,防卫性自尊个体表现出防卫性的行为方式,如更为强烈的内群体偏差和态度不一致性减少。同时,防卫性自尊个体更多地将自己的自尊基于不稳定的操作领域,自我观念更容易受到消极反馈的作用,面临失败时容易变化,并表现出较高的自恋现象(Jor-dan,Spencer&Zanna,2003)[20]。自尊结构性分离的观点受到当前内隐态度研究的支持。如矛盾态度认为,个体对某一对象可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评价,Wilson,Lindsey,&Schooler(2000)[21]从矛盾态度研究出发,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认为个体可能存在着两种态度: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个体采用何种态度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资源是否足以提取外显态度以及外显态度是否足以超越内隐态度;吴明证、梁宁建(2004)[22]研究证实了内隐矛盾态度的存在。作为多元存在的评价对象的个体自身,从理论上支持了多元自尊的观点。防卫性自尊个体表现出较低的SWB,原因可能在于自尊结构本身的动力机制上。自尊影响了个体对生活事件的选择、觉知和判断。R.W.T afarodi(1998)[23]考察了自尊的选择性(Se-lectivity)在加工社会信息过程中的作用,他提出了矛盾自尊(Paradox ical Self-esteem)概念,发现与那些低自我偏好和自我竞争力的被试相比,低自我偏好个体对消极人格反馈和歧义段落的记忆更容易受到歪曲,而与高自我偏好和自我竞争力的被试相比,那些高自我偏好的个体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偏差。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蕴涵这样一种观点:内隐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较为缓慢,需要通过大量学习和经验积累方可形成,与外显态度相比,内隐态度非常稳定且难以改变,个体的意识性努力难以抑制和超越个体的内隐心理结构,甚至会加强其自动化提取。这种心理结构的长期可接近性可能独立于个体的动机定势。防卫性自尊个体在加工信息时,更容易受到内隐自尊的选择性作用,如自尊会导致个体的记忆偏差,个体更易于提取与其人格特征相一致的行为倾向性,更容易识别那些代表失败和消极后果的事件(R.W.Tafarodi,2003)[24]。这一观点受到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emotion-congruent effect)研究支持,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更容易从记忆中提取积极性信息,反之亦然,由于防卫性自尊个体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存在差异,防卫性自尊个体可能经历对自己的消极情感,对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提出质疑,从而激发个体搜集相关线索以支持其积极的外显自我观点,导致个体投入精力以自我保护和自我助长,由此降低个体的SWB。防卫性自尊区别于矛盾态度和双重态度模型之处在于,防卫性自尊更多从消极角度强调内隐自尊的作用,这种作用有可能超越出外显自尊的作用之外,至而影响着个体的SWB。

本研究发现,男性SWB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可能原因在于男性与女性生活定向的差异所致。女性更多是人际关系定向,男性更多是成就定向,因此表现出更高的SWB。当前研究并没有考虑个体的SWB的内隐测量。自我报告的SWB受到背景因素,如被试的暂时性的情绪状态和生理环境的作用(Schw arz&Strack,1991)[25]。关于个体生活的可接近性的信息可能影响个体对自己生活的判断,个体的SWB测量可能更多取决于个体在构建自己生活的总体判断时所选择的信息。本研究认为,进一步的研究需要着重探讨内隐SWB的测量方式,以提供外显、内隐自尊和外显、内隐SWB之间关系的整合性探讨。

5参考文献

1Dutton,K. A.,&Brown,J. D.Global self-esteem and specific self-views as determinants of people.s reactions to success and failur e.Jour nal of P ersonalit y and Social Psycho-l o gy,1999,73:139-148

2Rosenber g, F.G lobal self-esteem and specific.self-es-teem:Different concepts,differ ent outcomes.American So-

564心理科学

ciological Review,1995,60:141-158

3Diener, E.,&Diener,M.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851-864

4Baumeister,Campbell,Krueg er&V ohs,Does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interpersonal success,happiness, or healthier lifestyle?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03,4:1

5Crocker,J&Par k,LE.T he costly pursuit of self-esteem.

Psycholog ical Bulletin,2004,130:392-414

6Crocker,J.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Implicatio ns for.

self-regulation and psycholog ical vulner ability.Self and I-dentity,2002a,1:143-149

7K er nis,MH,Gr annemann,BD&M athis,L C.Stability of Self-Esteem as a M oder ator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Level of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1):80-84

8K er nis,M.H,Grannemann, B. D.,&Barclay,L. C.

Stability and level of self-esteem as predictors of anger arousal and hostil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 y,1989,56:1013-23

9 A.W.Paradise&M ichael H.Kernis.Self-esteem and

Psycholog ical Well-being:Implications of Fragile Self-es-teem.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 y,2002,21

(4):345-61

10Kernis,M.H.T 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Optimal Self -Esteem.2003,14(1):1-26

11Bosson,J.,Swann,W.B.,Jr.&Pennebaker,J.Stalking the per fect measure of implicit self-esteem:T 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 r ev isited?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 y,2000,79:631-643

12Schimmack,U&Diener, E.Predictive validity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self-esteem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2003, 17:100-106

13Aiken,LS&W est,S.G.M ultiple regr ession:T esting and interpreting interactio ns.Newbury Park,CA:Sage,1991 14Cohen,J.,&Cohen,P.Applied multiple regr ession/cor re-lation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2nd Ed.).Hills-dale,NJ:L aw rence Erlbaum and A ssociates,198315Nisbett,R.E&Wilson,T. D.T elling more than w e can know:V erbal reports on mental processes.Psychological R e-view,1977,84:231-259

16Gr eenwald, A.G.,&F arnham,S. D.U 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 est to measure self-esteem and self-concept.

Journal of P ersonalit y and Social Psycholog y,2000,79: 1022-1038

17Asendor pf,JB,Banse,R.&M cke, D.Double dissociation between implicit and ex plicit personality self-concept:T he case of shy behavior.Jour nal of Per 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3:380-393

18Bargh,J. A.,C,M.,&Burrows,L.Automaticity of so-cial behav ior:Direct effects of trait construct and stereot ype activat ion on a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 o gy.1996,71(2):230-244

19Jordan, C.H.,Spencer,S.J.,Zanna,M.P.,Hoshino-Brow ne, E.,&Cor rell,J.Secure and defensive self-es-tee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 y,2004, 85:969-978

20Jordan, C.H.,Spencer,S.J.,&Zanna,M.P.0I love me ...I love me not0:Implicit self-esteem,explicit self-es-teem,and defensiveness.In:S.J.Spencer,S.Fein,M.P.

Zanna,&J.M.O lson(Eds.).M otivated Social Per cep-tion:T he Ontario Symposium Vol.9.M ahw ah,N J: Law 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3:117-145

21Wilso n,T D,L indsey,S.,&Schooler,T.A mo del o f dual attitudes.Psycholog ical.Review,2000,107:101-126

22吴明证,梁宁建.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研究.心理科学,2004,27(2):281-283

23T afarodi,R.W.Paradox ical self-esteem and selectivit y in the pro cessing of social inform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 y,1998,74:1181-96

24T afarodi,R.W.,M arshall,T. C.,&M ilne, A. B.Self -esteem and memor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29-45

25Schw arz,N.,&Str ack, F.Evaluating one.s life:A judg-ment mo 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In: F.Strack,M.

Arg yle&N.Schw arz(Eds.).Subjectiv e well-being:An inter disciplinar y perspective.1991:27-47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X u Weidong1,Wu Mingzheng2,Qiu Fudong3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

(2Department of Psychol ogy,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8)

(3Department of Touris m,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 ty,S hanghai,200062)

Abstract T his resear ch ex plored the r elationship betw een sel-f esteem and subjective w el-l being(SWB)fr om the perspectiv e of sel-f es-teem constructs.T he results showed that:(1)T he male is higher than the female on the level of SWB;(2)Participants high in ex plic-it sel-f esteem and implicit sel-f esteem showed a higher level of SWB,among the par ticipants low in ex plicit sel-f esteem,implicit sel-f es-teem didn.t affect an individual.s level of SW B.

Key words:sel-f esteem,implicit sel-f esteem,subjective wel-l being

徐维东等: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565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_辜红

A General Overview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Gu H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Tourism manage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ersity Email:guhong009@https://www.360docs.net/doc/272342154.html, Abst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field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cluding its benefits, demographic correlates, and relationship to culture. we review the theories of origin and interven-tions to increase well-being. Our purpose is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Subjective Well-being ; Interventions; Theory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辜红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中国430074 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管理武汉中国 430070 Email: guhong009@https://www.360docs.net/doc/272342154.html, 摘要:本篇论文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其功能以及与人口统计变量、文化的关系,并对相关机制和幸福感干预研究进行了回顾,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干预;理论 1 引言 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形成两大流派:一派是以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为代表的“快乐论”,一派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实现论”。这两种不同的哲学流派直接影响到后人对幸福感的研究。最终形成两种范式:一是以“主观(Subjective)幸福”(快乐论”)代表人物Diener。一是以“客观(objective)幸福”(“实现论”),以Ryff、Deci和Ryan为代表。 2.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Diener等人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的,是个体用其自身的标准对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估,具有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的特点并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构成。Diener(1985)认为若是在一个较长跨度的时间里会发现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独立的,也就意味着体验更多积极情感的人未必就体验更少的消极情感。 3 主观幸福感的功能 依据Fredrickson(1998)的拓展—扩建理论(broaden and build theory),尤其是幸福感和积极情绪因其扩建功能对个体产生很多好的生活结果。高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在四个方面显著地改善生活:健康和长寿、工作和收入、社会关系和社会的利益。有大量的研究显示出幸福感能增强健康和寿命。一般而言,报告出高幸福感的人也报告出更好的健康和更少的不愉快的身体症状(Roysamb et al., 2003),最近的研究中研究者用一般感冒去感染受试者,那些报告更高幸福感的人对病毒更具抵抗力(Cohen et al., 2003)。Danner, Snowdon, 和 Friesen(2001)也发现幸福基准线能预测生活在相同环境和条件下的修女的寿命。Pressman & Cohen(2007)在研究心理学家的自传中也得出了相似结论。而且更高幸福感的个体倾向于有更强的免疫系统和更好的心血管健康,易于有更健康的行为如系安全带和更少的生活方式上的疾病如嗜酒、吸毒(Diener & Biswas-Diener, 2008)。 高幸福感的另一个益处在于,更高幸福感的人有可能比其他人获得更高收入和更有可能喜欢他们的工作。重要地是,幸福感能导致经济和事业的成功。那些喜欢自己工作的个体有更高的上级评估而且在工作时被评估为有更多生产力、更可信、更有创造力以及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任志洪1,叶一舵2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涉及个体的主、客观因素,在遗传、文化、家庭环境、经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人格、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着测量工具不一致、因果关系模糊及测量中存在着的社会赞许性、认知偏差、反应定势等,难以形成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将来的相关研究中,在研究对象上应更多关注特殊群体;在研究技术上应充分整合认知神经科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在研究方法上则应尽可能多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线性模型、元分析和数据追踪技术。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6)04-0152-07  收稿日期:2005-11-28  作者简介:任志洪(1982—  ),男,福建惠安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叶一舵(1963—  ),男,福建永泰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being ,简称 SWB )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特点[1]。早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消极心态和病理心态的研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幸福感等积极心理状态的研究逐渐开始盛行。研究幸福感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基于快乐论哲学观点研究快乐的SWB 与基于现实论哲学观点研究人类潜能的心理幸福感(PWB ),前者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幸福就是追求感官的快乐,避免感官的痛苦;后者强调人的精神快乐和理性能力,认为人的幸福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实现。西方对SWB 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研究的描述阶段和理论建构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理论深化阶段。而国内关于SWB 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尚处于起始和探索阶段,对实证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国内外关于SWB 的影响因素研究大部分只针对个别的因素,而没有进行系统的考量,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资料,重点考察个体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各方面对SWB 的影响作用,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一、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客观因素 (一)遗传因素 目前国内关于遗传因素对SWB 的研究几乎没有,而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也主要是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来证实遗传因素影响的存在。如美国心理学家里肯博士认为,80%的人在出世时就有了基本定型的“幸福水平”。Braungan 等[2]运用收养和双生子研究发现,1岁左右婴儿积极情感具有遗传特性。明尼苏达大学Tellegen 等[3]著名的双生子研究发现: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其SWB 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也有学者认为遗传因素虽然影响着SWB 的各个方面,但气质的差异导致个人体验SWB 的水平不同。另一方面,个人所体验到的SWB 是随着时间和情境而变化的。从上面国外学者的研究,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幸福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遗传与环境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同时对SWB 水平产生影响,而外界环境中的各因素又通过个性影响SWB 。 (二)文化因素 对文化与SWB 关系的考察是诸多跨文化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目前,对文化最重要也是最 2006年第4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4,2006 (总第139期)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G eneral ,No 1139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摘要: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对主观幸福感念、结构、特点及研究的回顾与发展等进行了梳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综合述评。通过述评,一方面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综合评价,丰富和深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综述 目录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 (2)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2) 三 (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 (3) 五、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3) 六、 (4)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这是Diener(1984)提出来的在心理学界得到公认的概念.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是SWB有三个特点。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1.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Wilson(1967)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Die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重点转向内部因素,建构有关的理论框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方法、途径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理论进行整合,形成了以自陈量表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以正面评价为主,并兼顾负面指标的新格局。 2.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90年代到本世纪初,研究逐渐由老年群体开始逐渐向其他人群发展.在理论方面,理论综述和有关主观幸福感结构的讨论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在测评工具的建设来看,主要是引进和修订国外量表,也有较少研究者自编问卷进行测量。 三、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国内对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主要是应用国外研究工具小范围测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测查样本都在400人以下,目的是引入量表。段建华(1996)在我国部分大学生中试用了Fazio修订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通过《CNKI全文期刊、专利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从1997-2011年检索到最早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的是1997年景淑华、张积家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对烟台师范学院224名本科生进行的测查。调查工具采用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1977)和kamlnan和FIett(1983)制定的情感量表,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何瑛(2000)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单项人面量表对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2000年后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逐渐出现,集中于郑雪、严标宾等近几年的系列研究,其研究基本一致使用Diener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量表.本世纪初至今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飞速发展的阶段,研究者们不仅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还开始研究相关变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大量实证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实证研究的变化趋势,即由最初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外部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到人格、归因方式等内部因

主观幸福感

报告专题:主观幸福感 1主观幸福感的涵义 1.1定义 在心理学研究中,对幸福感的测量主要是以主观判断而非客观指标为依据,常常使用Subject Well一Being(SWB)来表示幸福的心理感受,这个单词直译就是主观美好的存在,是指一种健康的、快乐的生存状态。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Diener)。Diener(1997)认为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高兴、愉快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消极的情绪诸如焦虑和抑郁等。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真正兴起大致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得益于生活质量研究运动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推动。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马斯洛(Masfow)、荣格(Roger)、塞利格曼(Sehgman)等人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动(包含人本主义心理学),该运动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感和自我实现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幸福心理的重要理论观点和测量工具。在生活质量研究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共同推动下,兴起了主观幸福感的科学研究。 1.2结构 主观幸福感是由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三个成分构成。 生活满意度:是人们的一种认知评价,指人们将生活看作一个整体时,对其生活质量作出的整体性判断,包括对生活各个具体领域(如工作、家庭、休闲等)满意度的判断。 正性情感:指人们对那些能带来幸福、向上的感受或感情(如:愉快、欢乐、轻松、满意、幸福等),一般而言,正性情感体验有利于身心健康。 负性情感:指人们对那些不能使人感到幸福的感受或感情(如:愤怒、忧郁、恐惧、痛苦、失望等),一般而言,负性情绪情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1.3特点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迪纳(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SWB)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主观性。这是以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非来自他人或外界的标准来评估,它依赖的评价指标是主观的。每个人可能做出相同的评价结果,但他们心中发生的一系列评价过程以及他们所依据的评价指标却是千差万别的。 整体性。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既包括生活满意度(认知评价)也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 相对稳定性。主观幸福感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研究证明,主观幸福感具有跨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自古以来,在人类思想史上,就有许多对幸福的追问和探讨,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仅止于哲学上的思辨,形成了不同派别、不同主义的幸福观。 直至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为经济快速增长始终赶不上人们对富裕生活的要求而兴起了生活质量研究运动和积极心理学运动,这才推动了幸福心理的科学研究的形成。[1]主观幸福感研究从此兴起,20世纪7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经历了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我国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整整比西方晚了近30年。 1.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作为心理学专用术语,得到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是美国学者Diener(1984)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2]它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主观幸福感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属于认知因素,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和特殊领域生活满意度两方面,前者包括想要改变生活、对目前生活满意、对过去生活满意等;后者包括对工作家庭、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满意等。[3]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属于情感因素。主观幸福感从形式上被定义为“具有较多的积极情感,较少的消极情感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重视自己的主观评价”。[4]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的阐述,国内大多数文献引用的都是美国学者Diener提出的观点,即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 2.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内容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上。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Diener对此做了区分。早期研究的主要是外部因素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如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和生活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由于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对主观幸福感解释力极为有限,研究者们转而研究内部因素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1外部因素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1.1年龄、性别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一直以来,学者们对性别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如郑雪、张雯、郑日昌等人的研究都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徐维东等的研究表明男性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女性,[5]李焰、赵君(2005)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指出,在性别差异上,女生的幸福感明显高于男生。[6] 在年龄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Diener和Suhde(1998)的研究报告显示,生活满意度在18-19岁之间的平均水平非常的稳定,而积极情感在20-80岁之间缓慢下降,消极情感在20-60岁之间缓慢下降、在70-80岁之间出现回弹。[7]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年龄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平稳—— —布兰克夫劳和奥斯瓦德首次报告了年龄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U型的最低点在40岁左右。[8]2.1.2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大多数研究认为,它们之间有着积极的相关。也有研究则认为,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小了。如严标宾等的研究发现,低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平均或高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9]另外有研究表明,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无关。 2.1.3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生活事件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10]HeadyB&WearingA的研究表明,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11]笔者2007年在对广州某地方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主观幸福感调查时发现,主要生活事件如就业、学业对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而严标宾等研究认为,各种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都没有对大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12]目前,对生活事件是否会影响主观幸福感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 2.1.4社会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社会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13]许多学者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有研究认为,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时,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4]2.1.5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关于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者常常把集体—— —个体社会取向作为文化的指标。[15]许多实证研究已经证实,文化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研究者认为,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在诸如生活满意感、情感体验、社会取向、价值观、判断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16]郑雪、王磊以在澳大利亚的144名中国留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均可直接影响其幸福感;文化融入进程可直接影响中国留学生的幸福感,并可通过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对其幸福感产生间接的影响。[17] 2.1.6工作、教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工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上。国内外学者们对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关注较多,研究了工作压力、工作特征、工作中的社会关系、个体比较、个体差异和组织因素等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而对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的探讨仍然没有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对于教育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18]。 2.2内部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2.1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人格是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Diener等人认为人格因素是主观幸福感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当代心理学界比较关注的是大三人格、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19]在艾森克内—— —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众多研究中,一致表明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能够增进幸福感;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存在负相关,会降低幸福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外倾性、神经质、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这五个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外倾性、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重复验证了大三人格与幸福感的研究结论,即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提高幸福感,神经质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会降低幸福感。但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很少,而且结论也不尽一致。[20][21]此外,大七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是以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为基础探讨人格结构中的七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少。 国内外有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自尊、乐观、自信、控制点、自我监控、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有研究指出在众多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中,自尊是预测生活满意度的最佳指标之一。但需要指出的是,Diener等人在跨文化研究中发现,这种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显著的相关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并不具有普遍性或更弱。[22]此外,自尊分为个人自尊和集体自尊,国内对集体自尊的研究仍需要拓展。 有关心理控制源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有两种结果:一般的研究认为内控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但王登峰(1991)的研究却得出了外控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的结论。[23] 也有研究者指出人格的另外一些非特质的特征也有可能与主观幸福感有关。 此外,许多研究发现人格会通过影响对遗传、生活事件、经济和社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广州大学唐蕾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综合法,从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内容、研究方法、理论观点等各方面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关系理论 作者简介:唐蕾(1979-),女,湖南永州人,广州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职硕士。 55 ——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1)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摘要: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和理解不同,但所感受到的幸福感是一样的,而影响个人主观幸 福感的因素也很多。本文通过对个人幸福感的理解,列举了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 进行适当分析。 关键词:幸福感,家庭,社会,个人。 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对它的理解,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人们也乐此不彼的为了幸福而奋斗,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 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虽然这种积极 的情绪体验从人类诞生就随之出现,人类也无数次的体验过;但我们却一直没有给它一个明 确的定义,直到最近几十年幸福感一词才被提出并广泛传播。一般而言,所谓幸福感,就是 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 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 那么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经济因素。幸福的产生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吃饱穿暖是我们基本生活 需求,没有温饱,何谈幸福。只有当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被满足后,在饭后茶余之际,幸福才会被提起,幸福感才会成为人们谈论的新话题。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国内总产 值与幸福感的水平之间具有高相关,即幸福感的水平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科学家们猜 想一方面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步,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物质经济的提高可能会带动其他领域的满足感的提升,从而促使幸福感的提升。但我认为幸福感 和经济不应是这样单纯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举个例子,目前中国很多人经济上很富裕,但幸福感反而下降了。个人的财富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幸福感并不会随着财富的积累而增长,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我们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对幸福感的影响 几乎为零,与此同时,金钱的积累使我们更加怀念其他的非物质,比如亲情,爱情等。也就是说,这时经济因素对幸福感影响已经转化为非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了。 其次还有健康因素,古希腊认为:“健康与才智,为人生两大幸福。”因为只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衍生出健康、健全的思想,才能让自己去做喜欢的事,才能提升幸福感,疾病通常与不愉快或痛苦相联系,所以,疾病可以直接增加消极情绪。 其次还有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际关系,譬如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其 实反映的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当各种社会关系很和谐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是家庭或者同事中 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明确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这样我们对于生活,对于自己 的满意度就会大幅度提升,幸福感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会增加个人幸福感。 最后个人的目标、理想等因素对幸福感也是存在很大影响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人 的幸福感,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当人们趋近并达到目标则产生快乐,反之,目标偏离或失败则导致痛苦。幸福感反映出目标理想的实现程度,涉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生活中目标和理想给予人们奋斗的动力,使人感到充实快乐;同时,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能 帮助人们应对各种日常生活问题,使人在社会生活和困境中保持良好状态。。成功的体验会 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幸福感。而要实现人生的目标,达到至善,就必须克 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各种困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功能,再苦再难再险,也应该是 幸福的。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呢?其实很简单,学会知足,幸福是一种个人的感觉,只要 你感觉生活得有滋有味、有种快乐的心情,无疑便处在幸福之中。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 有人感受到幸福,有人却体会不到幸福,也许是“心”有问题。学会知足,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幸福自然会

幸福感研究综述

幸福感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简单梳理,对幸福感研究的新取向——幸福感概念整合模型作了介绍,并对今后幸福感研究思路进行了思考。论文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幸福感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着,然后希望获得更好一点。活着就是要满足生理需要,活得更好一点就是要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怎样才算满足呢?幸福和自由是满足的极限。追求幸福,作为人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又常新的意义,同样,对幸福问题的研究也具有恒久而又长新的意义。从古至今,学者们从未终止过对幸福问题的探索。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先哲们就在探求人类幸福的途径,当时的术语一直沿用至今。幸福是一个多学科的命题。它涉及到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哲学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尝试着对“何谓幸福生活”的问题进行定义。心理学侧重于对这种心理状态的描述及其成因的探讨。自1967年Wanner Wilsion撰写《自称幸福感的相关因素》以来,源自社会学的认知幸福感模型与源自心理学的情感幸福感模型便综合成了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理论模型,占据了幸福感研究的主流地位,成了幸福感的代名词。在研究的进程中,不同学科的学者根据自己探究的出发点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

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幸福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从总体上看,不断地提高,人们梦寐以求的“丰裕社会”似乎成为现实。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的心理体验问题逐渐显现称呼来,幸福感的研究也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幸福感再次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幸福感是一种个人感觉,他取决于个人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综合满意程度。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Seligman 2002)。积极情绪是幸福的一个方面,积极情绪体验不仅能够反映个人的幸福,而且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如欢乐可以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引导艺术和科学工作的进行,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满足可以使我们产生审视自己生活状况的愿望。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可以用新的更积极的方式来看待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的世界,所有这些都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积极情绪。幸福感的作用不言而喻,幸福可以增进创造性、提高生产力并且有助于长寿。有人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因此,幸福和幸福感是人类和人生的最重要课题,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幸福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将是学者们终身的责任,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理论支持和引导。 2.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轨迹 2.1幸福和幸福感 幸福与幸福感在文献中没有做过区分,二者是被通用的。因为长期被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以南京市大学生为例 摘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成长与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系,并且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南京市大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水平起到正向预测的作用。自我效能感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 Abstract:The status of the college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 isareflectionof thequalityof university life,their physicaland mental health and theirgrowth and development hasapositive impact,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 ewell-beingresearch hasthevital significanc e.There isa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ndhas important influenceon subjective well-being. Collegestudentsin nanjing city asthe object,this study examined students'self-efficacy andtheclos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students' self-efficacy and there isa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and self-efficacy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level havetheeffectof forward prediction. Sel f-efficacy is higher,thehigher the level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主观幸福感文献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张文燕 摘要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涵义、内容和特点,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论及测量工具的研究,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多种因素,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课题,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影响因素 1.引言 幸福是个古老的话题,伊壁鸠鲁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长期以来,传统的心理学以“消极”为主导的模式,专注“治疗”和修复损伤,而对幸福感的研究是从消极心理学模式走向及极心理学模式的一个标志,“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心理学理念的发展,研究人类的积极质量,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宗教都曾将幸福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eman博士称其为心理学研究范式由“不幸模式或疾病模式向幸福模式或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变[1]。Dier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中,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幸福感早期研究假设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结构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认为幸福感是人口统计变量的“副产品”(by-products)。在第二阶段以Dierner(1984)撰写的《主观幸福感》为标志,研究重点是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模型,研究幸福感的心理形成机制。第三阶段的研究重心侧重幸福感测量技术完善与发展,在早期幸福感测量发展的基础上,现代幸福感测评显示出多方法、综合化的态势。 幸福感基于快乐论和现实论又分为主观幸福感(SWB,subjiective well-being)和心理幸福感(PWB,psychology well-being)。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人本主义理念在当代心理学中的延伸,也积极心理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而且是人的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显现。近几十年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西方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

近年来西方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 [摘要]介绍了西方30年来关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理论状况。在研究进程中,形成了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探讨影响幸福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质量和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另一种是从个体的主观内在角度加以解释。 [关键词]幸福感外在客观变量主观内在机制 西方思想者对幸福的探讨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相继出现了自然幸福观、理性幸福观、神性幸福观、人道主义的感性幸福观等多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但这些努力似乎并没有使幸福问题得以澄清。最初,人们将幸福归结为财富、权势、享受等, 但很快便发现这些东西并不总能带来幸福,而有时它们恰恰是痛苦的根源。于是,幸福又被较多地与价值联系在一起,它被归结为美德、自由、信仰,但这样做的后果又往往使幸福越来越远地离开了具体人的体验,以致于人们开始对这种形而上探讨本身的价值产生了疑问。20世纪中期,对幸福的实证研究应运而生。 至今,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们着眼于测量不同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并根据测量结果描述了不同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水平。这类研究以描述性为主,采用的主要是单项目测验,在信效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不可能揭示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第二阶段,研究者们深入考察了几种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在揭示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出现了人格理论,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发展了多项目测验。近年来,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研究者们开始运用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理论来整合各种方法,并开展了大规模的跨文化研究。 一、主观幸福感的定义 SWB(Subjective Well-Being)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它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Campbell(1976)等①等认为,人们评价自己的生活时依据的通常是他们主观定义的世界,因此SWB是生活质量的一个显著指标。他们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是SWB的指标的观点,认为生活满意度反映个体对现实与愿望的差异感觉,快乐感则是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间的一种情感平衡的结果。这些观点强调了SWB的不同框架: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判断和长期评价,而快乐感则是个体对即时体验的积极和消极情感的反映。 二、两种研究取向 Diener(1984)②区分了影响幸福感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在幸福感的研究进程中,逐渐分化成两种研究取向,一种取向探讨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姓名:马丹学号:200561214 【摘要】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因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态度也就不一样。主观幸福感(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而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也很多。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人格影响因素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伊壁鸠鲁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1930年Dodge提出幸福理论,1967年Wanner Wilson回顾了关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的研究,并对描述性研究做了总结,提出“具有幸福感的人应该是年轻、健康、受过良好教育、乐观、有智慧的。” 从幸福感的发展背景来看,一是源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二是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崛起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日益关注。自幸福感的提出,研究者将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哲学层面上升到科学层面,实证性研究不断增多,幸福感的解释理论也就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研究方向。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几千年来,哲学家们都在争论美好生活的质量这一问题,从这些争论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尽管哲学家们对快乐的定义有所不同)。因为不管在其它方面是如何的优越,不满意的和压抑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社会。Diener和Suh在这些哲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主观幸福感是评估社会生活质量的三种指标之一(另外两种是经济的和社会的指标)[1]。积极的SWB是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必要条件。有几个社会心理概念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了生活质量地有关方面,这些概念包括自尊、抑郁、控制源及疏离感。但按照重要性来说,只有生活满意感和快乐感对个人具有最基本地影响作用。在不同地领域里,人们所使用地术语不同:幸福、高兴、快乐、充实、自我实现感、成就感等等。这些术语有一定重叠,但并不完全相同。对幸福感的研究也已涉及人们对幸福感的看法、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方式、影响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因素等领域。 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的整体评价,它依赖于文化及其个体生活结构,但由于人类的共性,它也应存在共同的结构。从本世纪60年代,Bradburn提出的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并不是同一纬度的两个方面,而是彼此独立的纬度,并且二者都与主观幸福感相关,

主观幸福感研究论文

主观幸福感研究论文 (一)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本人是否有创新 1.选题意义 幸福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自古至今人们都在追求幸福。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为什么幸福感却越来越少?幸福本来就是主观的,影响个体主观的因素很多,现代社会对于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个体主观幸福对人们身心状况,生活质量都有影响,甚至对当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有一定影响,所以研究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1)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90年代到本世纪初,研究方向从老年群体扩展到向全体人群发展,在理论方面,理论综述和有关主观幸福感结构的讨论都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果。在测评工具的建设来看,主要是引进和修订国外量表,也有较少研究者自编问卷进行测验。 (2)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Wilson(1967)撰写的第一篇《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Diener(1997)在其《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第二阶段主要是将研究重点转向内部因素,建构有关的理论框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第三阶段主要是将研究方法、途径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理论进行整合,形成了以自测量表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以正面评价为主,并兼顾负面指标的新格局。 (3)本人创新 主观幸福感本身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主观感受,本人觉得应该重视对主观幸福感的全面的'研究,从研究对象上,应该扩大研究人群的范围,大到,小到农民工人都应有所研究心理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心理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这样对主观幸福感的评定才会更加全面。从研究方法上,我们应当用一套适合于当前国内形式下测量人们主观幸福感的量表。应注意无论是测验量表以及测量工具,还是测验方法等都应该与时俱进,适时改观。使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更加全面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论文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 1.论文主要内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钱晓英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其心理健康状况必然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大学生正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迈进,由学生向社会人士过渡,大学阶段是人格成熟完善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幸福感这一话题也颇为重视。本文从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出发,针对现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其主客观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对策。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有助于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及其不同维度的影响,对于分析、预测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协助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1]。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构成,现在学者趋向于认为由两个部分构成:情感平衡和认知评价。情感平衡是指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对优势的愉快体验,是个体对生活的一个总体、概括的评价。情感平衡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但这两个维度并不具有必然的相关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认知评价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综合判断,通常用生活满意度来表示。作为认知因素,它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衡量主观幸福感更有效的指标。各种因素对构成主观幸福感及其不同维度的影响不尽相同。国外学者针对主观幸福感已做了大量研究,但国内对于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特定大学生的研究也为数不多。 主观幸福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主观性,是指它的评价完全依赖于个体的标准,即评价者主观的标准而非来自他人的标准。(2)稳定性,是指主观幸福感测量的是长期而非短期的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反应,不随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3)整体性,是指它是一个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是对生活的总体满意感。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无论是物质的满足还是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