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编辑]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编辑]

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背景

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早在70年代便受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它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现在看来,信息不对称现象简直无处不在,就像周身遍布的各种名牌商品。按照这一理论,名牌本身也在折射这一现象,人们对品牌的崇拜和追逐,从某种程度上恰恰说明了较一般商品而言,名牌商品提供了更完全的信息,降低了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这一理论同样也适应于广告,在同

质的情况下,花巨资广而告之的商品因为比不做广告或少做广告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所以它们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意义当然不止于此。它不仅要说明信息的重要性,更要研究市场中的人因获得信息渠道之不同、信息量的多寡而承担的不同风险和收益。三位经济学家分别从商品交易、劳动力和金融市场三个不同领域研究了这个课题,最后殊途同归。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是阿克尔洛夫,1970年,他在哈佛大学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著名的《次品问题》一文,首次提出了“信息市场”概念。阿克尔洛夫从当时司空见惯的二手车市场入手,发现了旧车市场由于买卖双方对车况掌握的不同而滋生的矛盾,并最终导致旧车市场的日渐式微。在旧车市场中,卖主一定比买主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了便于研究,阿克尔洛夫将所有的旧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养良好的车,另一类是车况较差的“垃圾车”,然后再假设买主愿意购买好车的出价是20000美元,差车的出价是10000美元,而实际上卖主的收购价却可能分别只有17000美元和8000美元,从而产生了较大的信息差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让买主不经过旧车市场而直接从车主手中购买,那将产生一个更公平的交易,车主会得到比卖给旧车市场更多的钱,与此同时买主出的钱也会比从旧车市场买的要少。但接下来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当买主发现到自己总是在交易中处于不利位置,他会刻意压价,以至低于卖主的收购价,例如好车的出价只有15000元,差车价只出7000元,这便使得交易无法进行,面对这种情况,旧车交易市场的卖主通常会采取以次充好的手段满足低价位买主,从而使得旧车质量越来越差,最后难以为继。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交易中总有一方会因为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对于商品交易来说,这个成本是昂贵的,但仍然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还是以旧车交易市场为例,对于卖主来说,如果他们一贯坚持只卖好车不卖一辆“垃圾车”,长此以往建立的声誉便可增加买主的信任,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对于买主而言,他们同样也可以设置更好的策略将“垃圾车”剔除出来。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外两个得主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则提供了企业和消费者如何从各式各样的商品中去芜存精的方法

斯宾塞的研究着重于劳动力市场,他从长期的观察发现,在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为了谋到一个较好的单位,应聘者往往从服装到毕业文凭挖空心思层层包装,使用人单位良莠难辨。在这里,斯宾塞提出了一个所谓的“获得成本”概念,他举例说,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应聘者如果具有越难获得的学历就越具可信度,比如说拥有哈佛文凭应聘者的才能,就比一般学校的毕业文凭更有可信度。对于人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斯宾塞在其博士论文《劳动市场的信号》中做了详尽的表述。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当它们不能直接了当地传达其个人偏好或意图时,“信号法”可以提供较大的帮助。例如举债经营传达出来的一个信号是:公司对未来收益有着良好的预期。名牌商品向消费者传达的一个准确无误的信号是:它是一种高含量的创造,就是应该比一般商品更贵也更值钱。当然如果品牌要保持自身阳春白雪的地位,必须限量生产。这一理论也

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喜欢向员工分红派息而不是派现金,从信号理论的角度而言,分红派息强烈地表达了公司良好的前景。

斯蒂格利茨在三位获奖人中名气最大,他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领域都有贡献,包括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公共理论及国际事务乃至发展经济学,都卓有建树。斯蒂格利茨今年5月在来深圳参加“脑库论坛”时,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表达了他作为当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和看好,并特地签名向本报读者问好。斯蒂格利茨将信息不对称这一理论应用到保险市场,他指出,由于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间信息的不对称,客观上造成一般车主在买过车险后疏于保养,使得保险公司赔不胜赔。斯蒂格利茨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理论模型是,让买保者在高自赔率加低保险费及低自赔率加高保险费两种投保方式间作出抉择,以解决保险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其实,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现代金融领域的表现更为普遍和突出,尤其在新兴市场和东南亚地区乃至中国大陆,企业骗贷、出口骗退和银行呆坏账的涌现,无不与此紧密相关。斯蒂格利茨还是一个颇有趣的人物,他曾在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多间名校任教,也曾担任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经济委员会主席,1999年他在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期间,由于对IMF在拯救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做法提出了猛烈的批评被迫辞职,轰动一时。斯蒂格利茨一向个性张扬,口无遮拦,尤其喜欢为贫困国家说话,是炮击“华盛顿共识”的主攻手。他出生于印第安那州的加里,位于美国中西部一个脏兮兮的工业城市,这里曾诞生了另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明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可能还会从这里冒出。

三个学者以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荣膺桂冠,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的无能。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在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尤为突出和严重,但丰富的实践却没有产生先进的理论,这是值得深思的。而信息不对称的背后隐藏的其实又是道德风险。在发展中国家信息化高调甚嚣尘上的时候,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人的素质却没能紧紧跟上,或者说人心向恶,时时都要重典伺候。这说明科技可以解技术问题,但也只能解决技术问题,它对道德或个人偏好无能为力。三位经济学家得出的所谓“市场不是万能的”,“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本身也是市场”,“市场中存在摩擦和交易成本”,乃至斯蒂格利茨所说的“亚当·斯密不是唯一的王牌”等等,现在看来在理论上毫无新意,因为它丝毫不能解决市场经济需要的制度问题。

[编辑]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作用

1、该理论指出了信息对市场经济的重要影响。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并将发挥更加不可估量的作用。

2、该理论揭示了市场体系中的缺陷,指出完全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天然合理的,完全靠自由市场机制不一定会给市场经济带来最佳效果,特别是在投资、就业、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

3、该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呼吁政府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督力度,使信息尽量由不对称到对称,由此更正由市场机制所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

[编辑]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重要启示

1、充分认识新经济的特点,高度重视信息对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我们正在进入由信息业推动,以生命科学、超级材料、航天技术等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快速多变的“风险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比皆是,问题的关键是各行各业的决策者怎样努力掌握与了解比较充分的信息,研究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握住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动向。可以预见,在新经济时代,过去的“大鱼吃小鱼”将不再是一般规律,取而代之的将是“快的吃慢的”、“信息充分的吃信息不充分的”,速度是新经济的自然淘汰方式。只有及时掌握比较充分的信息,才能胸有成竹,变不确定为确定,认准方向,加快发展。

2、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应注意政府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市场经济不排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关键是要研究什么地方需要干预,用什么手段干预以及怎样干预,才能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运用,都应以相关信息的收集、研究为前提, 一切唯书、唯上、照抄、照搬是不行的。特别是加入WTO、与国际接轨后,在利用市场法则方面,我们处于信息不充分的不利地位,更应早做准备,尽量避免或少走弯路。

3、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扶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要不断地发掘信息及其他相关要素的经济功能,并及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信息财富,努力开拓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用途。要克服知识和观念方面的障碍,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目前,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都把占有、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十分普及。信息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美国、欧共体国家已经超过50%,澳大利亚、日本也接近50%。相比之下,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信息市场体系的构造和形成,大力扶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特别对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更要组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只争朝夕,知难而上,奋力开拓,努力争创高新技术的新优势,以此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资料不同。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见于二手车的买卖,卖主对该卖出的车辆比买方了解。后者例子比如医疗保险,买方通常拥有更多信息。

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该现象由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年首次提出。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在1970年代发表著名著作《柠檬市场》(The Market for Lemo ns) 作了进一步阐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由于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In economics and contract theory, information asymmetry deal s with the study of decisions in transactions where one party has more or better information than the other. This creates an imbalanc e of power in transactions which can sometimes cause the transact ions to go awry. Examples of this problem are adverse selection a nd moral hazard. Most commonly,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are studi ed in the context of principal-agent problems.

In 2001,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 emory of Alfred Nobel was awarded to George Akerlof, Michael Sp ence, and Joseph E. Stiglitz "for their analyses of markets with asy mmetric information."

从经济学方面解释,就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

信息不对称与经济系统

信息经济学的任务

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都是处于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之下,当人们没有发现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时候,比如亚当·斯密的时代,市场并没有显示出多么的缺陷,斯密甚至把“看不见的手”推崇备至,自由的市场经济理论学者都宣扬市场的自由调节,反对对市场的干预。

今天,信息经济学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假设,才终于发现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一夜之间,到处都是“柠檬”,研究信息经济学的学者因而获得了1996年和2001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们都因为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并且提出了种种解决的办法。但是,可以看出,信息经济学是基于对现有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处于尝试性的研究之中。例如,买者对所购商品的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如卖商品的人,因此,卖方总是可以凭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交易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变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不具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委托人,交易双方实际上是在进行无休止的信息博弈。

占有信息的人在交易中获得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租金,实际上信息租金是每一个交易环节相互联系的纽带。每一个行业都是特殊信息的汇总,生产一种产品要工程师的专业信息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人员的市场信息,把产品变成商品进行交换,需要商人的专业渠道信息和价格信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座山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而要获得这些信息是要付出成本(代价)的。不对称信息实际上可以被看作对信息成本的投入差异,消费者往往没有对商品的诸如生产信息等信息进行投入成本,这必然与生产者之间产生信息投入成本差异,生产者利用信息投入差异获取利润正是为了补偿先前付出的信息成本。其实质仍然是资本的获利性在另一种层面上的体现,只不过我们剥离了资本,换了一种观察的角度而已。

信息经济学的价值不在于揭示了信息不对称,而在于说明了信息和资本、土地一样,是一种需要进行经济核算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经济中,信息主要反映在价格上,价格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中心,其他信息都是为价格信息服务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用价格信号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围绕价格进行资源博弈的过程,对任何一种资源的优先占有都可以在博弈中获得相关的利益,信息也是这样。

在现实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此普遍,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因此,纠正以上问题,减少信息暴利及维护资源分配的效率及相对公平应该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作为经济信息的分类及应用

哈耶克在《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一文中已经把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科学知识,即被组织起来的知识由专家所掌握,在理论和书籍中可以得到;一类是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为处于当时和当地的人所拥有。在此,哈耶克所讲的知识,实际上就是信息,所以我们单就经济信息来讲,也可

以把它们这样分作两类。

不同种类的信息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经济理论作为信息是经济现象中规律性的总结,是一种普遍的趋势或状态,多用于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抽象化描述。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是有每个人所掌握的可以利用的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基于这种信息的决策只有由每个个体作出,或由他积极参与作出,这种信息才能被利用。

但是在各类的经济管理中,这两类信息经常地被搞混,有时拿经济理论作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用,有时拿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作经济理论用,错误地配置了社会的资源以至影响了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在国家对宏观经济系统的管理还是企业对微观经济系统的管理中都存在这种情况。

哈耶克在文章中列举了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的重大作用:如一个靠不定期货艇的空程或半空程运货谋生的人,或者其全部知识几乎就在于知道一种即时机会的地产掮客,或从不同地方商品价格的差价获利的套利人,他们都是以不为他人所知的对一瞬即逝的情况的专门了解,在社会中起重大作用的。并指出,在经济管理中,这种重要的信息很容易被管理者轻视以至于造成损失或者增加了交易成本。管理者耽于用统计数字来实施政策而忽视经济体系的经常不断的小变化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因为在任何竞争的行业中保持成本不上升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仅仅这个任务就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虽然统计总数比具体细节的运动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统计数字的相对稳定性并不能像统计学家时常想做的那样以“大数法则”即随机变化的相互补偿来解释。

集中采购活动中的信息混淆情况。基于再分配的集中采购较之分散的采购并不能像管理者想象的那样节约费用,有时反而浪费资财。下面有一个真实例子:某银行的一个省分行为节约费用对全辖的会计凭证、各种登记簿进行了集中采购,先是各二级分行上报一年的凭证及登记簿用量,省行作出统计,然后招标进行生产,由印刷厂配送到各二级分行。据统计,节约了大笔的费用,所以这种形式会被管理者激励再次的执行。人们把分散的交易聚集起来一次完成,可以获得交易价格上的优势,这是基于科学知识即经济学上的规模经济理论得出的结论,我们不能否认它的正确性。但是经过仔细的调查和分析,事实并不是象统计的那样真实,许多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情况改变了这一切。一是在上报使用种类和数量的时候出了问题,每年需用多少种类和数量的凭证和登记簿,没有历史的资料,只能凭主观猜想,关键的不要自己掏钱,所以本着宁多勿缺的原则报数,许多本来用不着的凭证和登记簿也报了上去,本来用量少的却报的很多。现在各行的仓库中堆积着大量的很少使用到的凭证和登记簿。二是在使用中出现了问题,印刷厂在各行需用的时候供应不及时而影响业务的开展,有的行因业务收费凭证供不上,打几次电话也没有送来,以至出现不收费的情况。三是印刷厂未按要求印刷,把三联的进帐单印成了两联,客户每

次填三联必然占用下两联中一联,不仅不合要求,而且废了一联,即等于一本只能作半本用。另外,许多登记簿设计的特别大,本来在一页可以印3 0行却印了20行,浪费了很多空间,我想,印刷厂最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此的估计一下,以上情况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集中采购节约的成本来弥补的。在集中采购之初没有想到,只是因为管理者搞混了专家的信息和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交易都是靠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来完成的,所以用专家的知识代替特定时点的知识会经常出现错误。经济学家拥有很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但在股票市场上做套利交易,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炒股票是靠特定时点的信息来完成的。

斯宾塞-莫里斯条件对不同种类信息的混淆。迈克尔·斯宾塞研究了劳动力市场上的信号传递问题,提出了斯宾塞-莫里斯条件,将人的能力和学历挂钩,得出结论:学历可以显示一个人的能力。他认为某个具有较强能力的个人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学历证书,而能力低的人获得学历证书的成本比较高。这个理论的直接后果是现在的单位都在招聘中要求高学历的人员,形成对高学历人才的博弈,在这种制度的激励下,人们不惜代价追求高等教育,极大地刺激了教育的供给,各种形式的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受过教育的人较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教育程度与能力成正比,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是如同规模采购可以降低单位成本一样的基本规律。但是,按照哈耶克对信息的分类,教育所提供的信息是科学知识,是经过总结的信息,而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特定时间和地点信息的把握及处理能力。把对教育信息的掌握能力与对特定时点的信息的把握能力相混淆在具体的实践中也会出现问题。如在现实中,复读和购买也可以使本来不同能力的人获得同等的学历,另外,学生在校的努力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混学的人也很多;同是本科学历,不同学校的学生的能力也不一样;所导致的唯学历倾向和假学历、假文凭现象等。学历作为一种受教育水平的指标所显示出的个人的能力在多数的情况下是一种制度选择的结果,而非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对此,本文将在后面的文字中做进一步的论述。

信息分配的状况及影响

在现代经济系统中,信息已经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象资本、土地一样成为必须的生产资料并且作为一项产业被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在以往的经济系统中,信息产业所占的比重很小,基本上是作为国家公器由国家提供,其成本列入国家预算,其收益算做社会文明的进步,所以没有被列入通常的国民经济核算。但是,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的作用却一直在发挥着,并且贯穿着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始终。

按哈耶克对知识的分类,知识分为科学知识和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下面我将对这两类知识的分配壮况进行分析。科学知识作为一种社会资源,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垄断和实行国家配给的状态,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教育是对科学知识进行分配的一种主要工具。教育实行国家配给表现在信息配给工具如学校由国家垄断和掌握,考察一下各国教育的历史,不难得出以上结论。科学知识的垄断限制了对科学知识信息的供给,使多数的社会成员没有机会去接受教育,教育成为少数上层社会的专利,信息资源的供给相对于需求一直处于严重的不足状态,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历史上人们因缺少科学知识而导致的愚昧使社会付出的成本太大了。现在,中国放开了民营教育,使科学知识的供求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信息象电力、交通一样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以国家为主导的信息传播即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非常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信息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市场化将是一种必然趋势。对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的分配也存在这种情况,传媒可以看作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进行配置的一种主要工具,如广播电信、报纸等,传媒由政府经营也存在着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信息配置的非市场化运作,信息非商品化,不能满足经济活动对信息的需求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放开信息资源配置主体的限制,允许民间资本经营传媒,建立以市场个体为主导的信息传播机制,按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社会信息资源的配置也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信息分配的状况决定着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是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根源之一。现存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多数是制度选择的结果而非制度选择的原因,所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首先要着眼于信息分配制度。信息产业可以分为对科学知识进行配置的教育、科研、文化产业和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进行配置的广播、电信、传媒(包括互连网)产业。又可以分为信息资源配置的工具产业和信息资源的内容产业。它们共同组成对信息资源进行配置的经济系统。信息经济学的意义就在于研究这个系统运行的效率如何及应该如何改进效率才能最优。

进行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系统

信息资源如同其他社会财富一样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对信息资源的优先占有也会带来相关的财富,当某种信息资源被独占的时候,相应的利益也会被垄断。专利权就是对信息资源的一种独占,英特尔公司的芯片——这种科技资源的独占使它从容地居于电子计算机产业的金字塔顶,它的价值占整个计算机产业链的将近一半。当一国经济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时候,它的语言也会成为稀缺的资源,如英语,全球非英语国家每年要为掌握这种语言而花费巨大的财富。先进的文明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巨大的资源,落后的地区要花钱才能买到,如好来坞的电影。

现在人们把经济系统分为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块。经济学目前还较少地对这三块的相互关系及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这也可以看作对社会产业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也许会成为将来对社会产业进行研究的主流。

现在的产业分类是把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且成为对经济系统进行研究和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手段。应用新的产业分类方法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对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对经济政策的影响等问题,非常值得经济学对之进行深入的研究。

信息自形成起就是沿着一定的方式进行传播的,我们把信息传播的工具和内容及其方式称为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系统。这个经济系统可以分为对科学知识即系统的信息进行配置的经济系统,教育、科学、文化是对科学知识进行传播的主要工具。和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进行配置的经济系统,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连网等传媒是对之进行传播的主要工具。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构成信息传播的经济系统。

考察一下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者城市和农村的信息分配状况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教育机构、图书馆、传媒,不仅信息量大,而且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快,报纸在大城市是当天看到,而在小城市是隔天或着更晚;教育资源更是典型的集中于大城市;城市和农村的信息分配更是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农村落后的根源之一。(详见《农民的经济学》一文)。近几年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本质上是对信息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教育产业化的改革,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特别是开展民办教育,对于扩大科学知识的供给,缓解信息不足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要以市场化配置为主,因为特定时点的信息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最为有用,只有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才能达到最优。目前由政府掌管的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进行配置的主要工具,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象前几年的电力、电信一样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中小城市只有一家报纸,主要为党政信息传播服务而缺少经济信息传播的媒体,造成工商信息及消费信息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信息不足限制了地区工商业的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在信息资源的配置上国家和政府有着更大的责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扩大科学知识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增加对落后地区和弱势人群的信息供给,对于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增强经济的平衡发展能力,缩小东西差距、城乡差距都有着重大意义。对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工具(传媒)要放开,让市场主体去经营,走市场化、企业化的路子,准许民间资本进入,引入竞争机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配置的当务之机。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编辑]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编辑] 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背景 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早在70年代便受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它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现在看来,信息不对称现象简直无处不在,就像周身遍布的各种名牌商品。按照这一理论,名牌本身也在折射这一现象,人们对品牌的崇拜和追逐,从某种程度上恰恰说明了较一般商品而言,名牌商品提供了更完全的信息,降低了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这一理论同样也适应于广告,在同

质的情况下,花巨资广而告之的商品因为比不做广告或少做广告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所以它们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意义当然不止于此。它不仅要说明信息的重要性,更要研究市场中的人因获得信息渠道之不同、信息量的多寡而承担的不同风险和收益。三位经济学家分别从商品交易、劳动力和金融市场三个不同领域研究了这个课题,最后殊途同归。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是阿克尔洛夫,1970年,他在哈佛大学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著名的《次品问题》一文,首次提出了“信息市场”概念。阿克尔洛夫从当时司空见惯的二手车市场入手,发现了旧车市场由于买卖双方对车况掌握的不同而滋生的矛盾,并最终导致旧车市场的日渐式微。在旧车市场中,卖主一定比买主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了便于研究,阿克尔洛夫将所有的旧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养良好的车,另一类是车况较差的“垃圾车”,然后再假设买主愿意购买好车的出价是20000美元,差车的出价是10000美元,而实际上卖主的收购价却可能分别只有17000美元和8000美元,从而产生了较大的信息差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让买主不经过旧车市场而直接从车主手中购买,那将产生一个更公平的交易,车主会得到比卖给旧车市场更多的钱,与此同时买主出的钱也会比从旧车市场买的要少。但接下来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当买主发现到自己总是在交易中处于不利位置,他会刻意压价,以至低于卖主的收购价,例如好车的出价只有15000元,差车价只出7000元,这便使得交易无法进行,面对这种情况,旧车交易市场的卖主通常会采取以次充好的手段满足低价位买主,从而使得旧车质量越来越差,最后难以为继。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交易中总有一方会因为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对于商品交易来说,这个成本是昂贵的,但仍然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还是以旧车交易市场为例,对于卖主来说,如果他们一贯坚持只卖好车不卖一辆“垃圾车”,长此以往建立的声誉便可增加买主的信任,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对于买主而言,他们同样也可以设置更好的策略将“垃圾车”剔除出来。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外两个得主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则提供了企业和消费者如何从各式各样的商品中去芜存精的方法 斯宾塞的研究着重于劳动力市场,他从长期的观察发现,在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为了谋到一个较好的单位,应聘者往往从服装到毕业文凭挖空心思层层包装,使用人单位良莠难辨。在这里,斯宾塞提出了一个所谓的“获得成本”概念,他举例说,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应聘者如果具有越难获得的学历就越具可信度,比如说拥有哈佛文凭应聘者的才能,就比一般学校的毕业文凭更有可信度。对于人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斯宾塞在其博士论文《劳动市场的信号》中做了详尽的表述。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当它们不能直接了当地传达其个人偏好或意图时,“信号法”可以提供较大的帮助。例如举债经营传达出来的一个信号是:公司对未来收益有着良好的预期。名牌商品向消费者传达的一个准确无误的信号是:它是一种高含量的创造,就是应该比一般商品更贵也更值钱。当然如果品牌要保持自身阳春白雪的地位,必须限量生产。这一理论也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它强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不一致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 二、委托代理理论的起源 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979),他是最早发现股份制公司中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关系。他在《国富论》中指出:“股份公司中的经理人员使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的钱财,不可能期望他们会有像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的觉悟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和奢侈浪费的事总是会流行”。现代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伯利和米恩斯(1932),他们指出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但是,此时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他们的理论还仅限于“两权分离”的问题。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深入“黑箱”内部,研究企业内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才真正发展起来。 三、委托代理问题表述 由于代理人委托人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就会出现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学的假设是人都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定总是相同,而且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因而使得两者之间的代理关系容易产生一种非协作。一方面由于委托人不可能对代理人做到完全激励,另一方面委托人对代理人实行监督的成本有可能大于其收益,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 肯尼思·阿罗(1985)将委托代理问题区分为两种类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就是指代理人借委托人观察监督困难之机而采取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逆向选择就是代理人占有委托人所观察不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 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四、委托代理问题在中国的表现 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是政府机关的附属物、是单一的全名所有制企业,由国家来统一支配、调拨。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乏活力。企业资本难以流动。同时,国家作为非人格化的出资人机构和经营机构,难以满足资本对利益的追求,严重束缚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 因此,我们必须依据现实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国企进行再认识,重视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基本关系并进行研究,解决好委托代理问题。下面对国企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1)、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对于委托代理机制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逆向选择问题。即卖主掌握着许多有关自身商品实际质量的私人信息。另一类是道德风险问题,其基本含义是在经济活动中,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偏好、努力程度,更了解实际行业运作情况和公司内部情况,市场环境变化和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决策的风险与收益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掌握取决于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委托人很难获得,或者因为取得的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弃。因此立约的一方凭借信息优势可能会为最大程度增加自身利益而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这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商业银行信贷问题重点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商业银行信贷问题 摘要介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商业银行的信贷出现了“惜贷”现象,引发了存款客户盲目选择银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而且使不良贷款增加。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强法制建设,有助于我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贷银行是经营资金融通业务的中介,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核心业务。而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001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在信息经济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1970年阿克尔洛夫发表了《次品市场》,他认为在二手车市场上,买卖双方重复博弈的结果使二手车成交量很小,其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1973年斯宾塞在其论文《劳动市场信号》中对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进行了深层分析。1976、1981年斯蒂格利茨相继发表文章,分析了保险市场和信贷市场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将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1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缺乏信息,进而影响其做出正确决策,导致交易效率降低的现象。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分为事前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事后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两种情况。逆向选择是交易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阿克尔洛夫在分析二手车市场认为,在二手车市场上有好车也有坏车,买主很难分辨出来。所以买主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二手车的平均价格。好车的卖主索要的价格高于市场的平均价,坏车的卖主很愿意以平均价出售。从而导致好车退出市场,只剩下坏车。金融市场上同样也存在这种事前的逆向选择,最终的结果也是好的借款人退出市场,市场上留下的是质量差的借款人。道德风险是交易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在金融交易发生之后,借款人可能用贷款人的资金从事风险更高的业务,以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比如企业用信贷资金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我国商业银行中,使得银行交易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增大。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关系的信息不对称2.1 惜贷现象由于借款人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缺乏对借款人真实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了解。借款人对自己的信用水平、偿债能力、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非常了解。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是社会风险度的平均值。这样就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风险低的借款人觉得利率太高不愿意贷款,风险高的借款人却积极地寻求贷款。贷款银行单凭借款人的财务资料很难判断谁是风险低的借款人,谁是风险高的借款人,而且有些风险高的借款人为了取得贷款,向贷款银行隐瞒真实情况,更有甚者提供虚假信息,提供给银行的是虚假的财务报表。当银行难以正确判断时,就会拒绝借款人的请求。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重复博弈的结果导致产生“惜贷”和“慎贷”现象。2.1 不良贷款问题在做出贷款决策时,银行最关心的是借款归还问题。然而银行对借款人的情况了解始终是有限的,在贷款发放之后,一些不良借款者欠贷、赖贷、逃贷,难以归还贷款,这就会产生不良贷款,银行同时会遭受经济损失。2003年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 万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7.8%。1999年国家投资组建了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专门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当时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

解决委托代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解决代理问题的显性激励方法,委托代理应用模型分析,主要用来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激励措施,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按一定的契约,分配财产剩余索取权,将剩余分配与经营绩效挂钩。这是目前绝大多数两权分离的公司实行激励努力的方法;解决代理问题的隐性激励方法,代理人声誉模型,代理人工作的质量是他努力程度和工作能力的一种信号,表现不好的代理人自然难以得到人们对他好的预期,不仅导致内部提升的机率下降,而且被其它企业雇用的机率也很小,因此,代理人意识到道德风险可能有害于他未来事业的发展。 。因此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失职的代理者通过企业被并购而被淘汰,有能力的经营者继续任用并忠实地贯彻执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所有权结构对经营的监督,由于证券基金经理正转向在董事会行使股东权利,给代理人的经营队伍施加压力,以改善经营绩效,证券基金等部分机构投资者可以对企业的人事,经营管理人员的报酬施加影响,可以影响代理人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机构投资者也参与到了对代理人的监督工作,由于机构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充分了解,会极大地改善信息不充分下委托代理博弈中委托人的利益

奔波在俗世里,不知从何时起,飘来一股清流,逼着每个人优秀。 人过四十,已然不惑。我们听过别人的歌,也唱过自己的曲,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审视,逃不过现实的残酷。如若,把心中的杂念抛开,苟且的日子里,其实也能无比诗意。 借一些时光,寻一处宁静,听听花开,看看花落,翻一本爱读的书,悟一段哲人的赠言,原来,日升月落,一切还是那么美。 洗不净的浮沉,留给雨天;悟不透的凡事,交给时间。很多时候,人生的遗憾,不是因为没有实现,而是沉于悲伤,错过了打开心结的时机。 有人说工作忙、应酬多,哪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啊?记得鲁迅有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不明花语,却逢花季。一路行走,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中,命运会给你一次次洗牌,但玩牌的始终是你自己。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传统认为信息对买卖方是均匀分布的,双方利益都能得到平衡,有效保护自由发展。伴随着理论的发展,信息不对称不均匀分布,生产者掌握的信息多于消费者,双方对信息的分布处于不对称的状态,出于利益关系、信息优势,一方不会主动披露更多信息给另一方(理性人),所以使信息均匀分布不可行。 某些参与人拥有的信息,而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信息优势,信息劣势,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发生在合约签订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合约签订之后。如: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精心包装提高自己使信息不对称严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呢?首先,就如上文提到的,信息从产生的时候起就不可能均匀分布(天生的不对称)。就像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产品信息的了解不可能一样多;其次,利益关系阻碍了信息的披露。如上市公司按规则要定期向股东披露信息,但有时候信息的披露会使某方的利益受损,所以一般不会主动披露(商业机密)。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就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他们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利己主义者,而且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择手段。厂商串谋(相互勾结,相互合作)以达到垄断行业、垄断市场的母的,从而谋取暴利,使消费者利益受损;其次会出现逆向选择行为。由于信息分布不对称而产生的市场调节方向相反的行为:劣胜优汰;也存在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任何交易方所做出的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发上在合约签订之后,保险市场也是道德风险易发生的场所在保险市场上:道德风险来自保险公司不能观察到投保人在投保后的个人行为:如果保险者不按常规履行合同或故意遭险,往往会使保险公司承担正常概率之上的赔付率;这时的逆向选择来自保险公司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从而使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水平。当保险金处于一般水平时,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投保后得到的效用可能低于他不参加保险时的效用,因而这类消费者会退出保险市场,只有高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才会愿意投保。当低风险消费者退出后,如果保险金和赔偿金不变,保险公司将亏损。为了不出现亏损,保险公司将不得不提高保险金。这样,那些不大可能碰到事故的顾客认为支付这笔费用不值得,从而不再投保,高风险类型消费者就会把低风险类型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合同,将不同风险的投保人区分开,让买保险者在高自赔率加低保险费和低自赔率加高保险费两种投保方式之间选择,以防止被保人的欺诈行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雇主来说,应聘者的受教育水平起着筛选和指示的作用。一个有大学文凭的人可以向雇主提供一种能够证明其有能力的信号。正是凭着“文凭”这个信号,雇主会按平均水平所做的决策来取舍雇员,并决定其应得到的报酬。所以,人们呆在学校里被认为可能主要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生产技术,而是为了使潜在的雇主相信他们能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率,应拿较高的工资。正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要求必须靠一种市场信号来帮助信息缺少的一方进行识别。 但相对应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优势。 首先,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企业理论。如果有一个委托人和一个代理人,代理人对自己的行动或能力拥有私人信息。由于委托人无法准确观测到代理人的行为,那么,无论采取何种奖励措施,代理人都会选择最大化自己效用水平的行动。换言之,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委托人只能通过合理地

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产品市场严重过剩,各国公司的管理重点从先前的生产控制转向风险控制,公司规模大大缩小甚至倒闭,从而引发了西方各国对公司治理问代理理论题的热烈讨论。 1、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研究。 Jensen(1976)等人发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构建建立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当股东与经理人员都是效用最大化者时,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经理人员不会总以股东的最大利益行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股东必须给予经理人员适当的激励,以及通过提高约束代理人越轨活动监督费用,可使得双方利益偏差有限。另外,在某些情形下,为确保经理人员不采取某种危及股东的行动,由经理人员支付一笔费用(保证金)确保股东可以得到补偿。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之间会存在某些偏差,这种偏差是一种剩余损失。Jensen给出了代理成本的内容:(1)委托人的监督支出; (2)代理人的保证支付; (3)剩余损失。 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代理成本的出现来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而这种不完备的信息导致双方无法签订完全契约,同时信息不对称迫使委托人向代理人支付租金(或进行转移支付),这些使得双方无法实现最优契约,最终选择次优契约均衡点(甚至是无效率契约均衡)。 2、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公司治理机制 1.内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 无法直接观察和判断经理人的努力程度和真实水平,这时所导致的双方信息差距就严重影响了契约均衡点的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一是让经理人自发的传递信息,二是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督,股东通过观察来获取经理人的信息。 激励:在现代公司中,解决经理人在事后偷懒、内部交易等道德风险的重要机制设计是,在事前与经理人签订一份建立在可观测变量上的激励合约。所谓激励合约是通过在投资者(或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订立隐性或显性合约,来实现把对经理人努力的补偿(年薪、股权或期权等)建立在企业业绩等可证实的指标上,从而使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按照投资者的利益行事的一种激励手段。 监督:利用公司董事会与外部董事来监督经营者。由于在分散股权结构下,股东仅作为出资人不可能经常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对经理人进行监督,所以股东将自身的权利赋予一个公司常设机构———董事会来代理他们对经理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从而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两个原因导致了董事会不能尽职:首先,事实上在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存在于股东与董事之间,董事很少拥有太多的公司股份,董事能否为股东利益着想很难得到保证;其次,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往往经理人员对董事会成员的选举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董事会很容易被经理人员操纵。 2.外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 通过市场竞争传递信号,从而能够对经理人员的效率和信息进行甄别。这种解决思路与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竞争理论相关联。竞争激励理论指的是竞争能产生一种非合同式的“隐含激励”( implicit incentives),这种隐含激励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动力: (1)信息比较动力。竞争可以让企业经理人员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更加充分公开,从而做到更有效的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2)生存动力。充分的竞争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生存或死亡,经理

教育支出的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探讨(一)

教育支出的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探讨(一) 摘要:在教育财政支出运行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关系,正是由于级层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教育支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着重分析公众与政府、政府与政府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成因,并提出基层间应该信息公开,利用监督职能来完善教育支出的委托—代理关系。 关键词:教育支出;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的概念来源于法律规定,如果一方自愿委托另一方从事某种行为并签订合同,委托代理关系即告产生。授权人就是委托人,而获得授权者就是代理人。在教育支出中的委托代理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在契约安排前后参与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委托-代理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存在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如,公民与政府,政府与政府之间,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达到效用最大化。②委托人和代理人面临社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们二者所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③代理人的隐藏信息和私人行动影响委托人的利益。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一种情况,即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掌握更多、更及时的有关信息。信息不对称不仅是由于人们认识能力不足,不可能知道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行为主体如果要充分了解信息将花费的成本太大,所以必然不允许其掌握完全的信息。 1教育支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的类型 在教育支出过程中,从部门外部看,一直以来存在着四层代理关系,第一层委托代理是公众与权利中心的最高层(一般为立法机构);第二层是立法机构与政府(主要是财政部门);第三层是财政部门与财政资金使用部门之间;第四层是政府部门的不同身份的有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教育支出问题上,委托——代理关系其实都可以追溯到同一个初始委托人,那就是社会公众。因为社会公众作为纳税人,是公共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者,而政府部门是教育资源分配的行为主体。同时,由于中国的多层级性,对于教育支出过程中又存在着行政行为的初始代理人和最终代理人,影射出了教育资源实际运行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综合,可将 教育支出的委托-代理关系归纳为以下两种: (1)公众与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从传统的四层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来看,公众首先将教育支出的权力委托给最高权力中心——一般立法机构,立法机构又再次充当二级委托人将教育支出相关的财政资金处置权金额监督权委托给政府,政府通过使用公共教育财政资源而成为纳税人的事实代理人。公众由于其与政府形成的委托代理契约是不成文的、隐形的,而作为利益主体的身份不直接、不分明。因此,公众虽然名义上是委托人,但实际上难以实现作为委托人而享有的权力。即使公众愿意行使自身的教育权利,表达对教育服务的愿望,也由于难以对政府的运转和管理成功与否进行准确衡量、评价并实施相应对策,从而造成代理者提供的教育服务与委托者所需要的廉价且高效的教育服务存在一定差异,没能达到委托人的教育初衷。 (2)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教育支出的具体运行过程中,都是不同层次的政府或财政部门在操作,不管是前面提及的财政部门与财政资金使用部门之间还是政府不同身份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其实都属于政府内部的行政活动,都是政府行为,因此,可归纳为政府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而这个委托-代理却是公民与政府这个委托代理关系派生出来的。中央政府给公众提供的教育支出、教育转移支付等,是通过基层政府直接向受用者提供或代为购买教育品,因此中央财政与基层政府之间构成契约关系。中央和省级政府都是教育的法定委托人,他们承担教育的出资责任,而地方基层财政承担教育支出的派送者,这就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多级分担教育资金的体制,形成了政府间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论文

关于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权益问题的非 对称信息理论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种新型的交易手段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以其交易的便捷性与开放性,在信息的传播、获取和交流方面以及交易成本上都比传统市场有较大的优势,从而为商业活动带来了高效率。但是,由于电子商务自身的特点导致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及相关当事人的利益。1而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正以迅猛的速度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发展,故而如何用经济学理论更好地评价及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便显得极为重要。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电子商务立法;信用评价机制一、电子商务的实质极其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 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以上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电子商务是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 1参见余达燕,王影:《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及对策》,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第30卷第10期2009年10月

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是,电子商务不等同于商务电子化。2 (二)电子商务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互联网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1995年以来,国际互联网发展极为迅速。到2000年3月,全球在线人数已经由1995年的约300万增加超过3.04亿人,与1999年的1.71亿人相比,增长了78%。美国和加拿大的在线人数仍在全球在线人总数占最大比重。近年来,亚洲互联网的发展最为迅速,1999-2000年的增长速度高达155%,大大高于其他地区的增长率。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不对称及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实例(一)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实例 2011年11月11日,某大一王姓同学欲在网上某数码品牌店购买自己心仪的一款品牌手机,由于自己是学生,自身经济条件使得自己无法前往实体专卖店购买,于是在网上挑选了销售量以及好评量居多的一家数码店,由于不是面对面的交易,又没有多少网上购物的经验,最终被商家利用其这种心理,使得王同学最终在商家的一步步诱导之下购买了一款价格相对于市面较低的品牌手机。短时间内,王同学是比较满意的,而在其后的一个月,手机却因为突然发生故障无法使用,由于使用时间超过退换货时间期限,虽然商家承诺保修,而后去专卖店鉴定才知此款手机并非商家所说为全新手机而是翻新手机,王同学深知已被商家所骗,而无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王同 2参见谢康,肖静华,李礼:《电子商务经济学——电子商务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

代理理论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a4546629.html, 代理理论综述 作者:李琳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对代理理论的起源,内容,产生等做了详细的综述,对代理理论做出了较为 全面的分析,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代理理论两权分离代理成本 一、代理理论的起源 20世纪30年代,两权分离的概念首次被提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不满于新古典经济学下的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体系中的企业“黑箱”理论(何亚东、胡涛,2002;胡涛,查元桑,2002;戴中亮,2004;刘有贵、蒋年云,2006;金晶、王颖,2008),因为它把厂商当作一个具有利润最大化倾向的经济个体,把企业的一切组成要素都看作是企业资本的一部分,企业投入各种要素并在预算约束下采取利润最大化行为。而这种厂商观过于简单,它无法解释现代企业的很多行为,也无法全面地理解企业这种经济组织。于是,一些经济学家,如简森(Jensen)和梅克林(Meckling)(1976),便深入研究企业内部的关系,分析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现代企业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代理理论的内容 作为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的代理理论,包括两个分支:一个是由阿尔钦(Alchian)和德姆塞茨(Demsetz)(1972)、简森(Jensen)和梅克林(Meckling)(1976)发展的代理成本理论;另一个是委托代理理论,其结论来源于数学模型,并受到理论预测和实际观察到的合约之间差异促进。 三、代理关系的产生及内涵 代理关系的产生,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条件所决定的。随着科学技术日益进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交易范围扩大,资本积累增加,企业的规模也随之增大。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再由资本所有者完全独立控制,而越来越受到所有者所具有的精力、时间、相关知识、管理能力等相关因素的限制。当企业所有者不能亲自经营企业或亲自经营企业的效益并不能达到理想预期的时候,企业所有者将企业交给他人代为控制和经营,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便分离,这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简森(Jensen)和梅克林(Meckling)(1976)将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就是现代企业理论得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就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得基础上,它强调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利益不一致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得核心就是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得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所谓得“委托代理问题”。 二、委托代理理论得起源 委托代理理论得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979),她就是最早发现股份制公司中存在着委托代理得关系.她在《国富论》中指出:“股份公司中得经理人员使用别人而不就是自己得钱财,不可能期望她们会有像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得觉悟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得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与奢侈浪费得事总就是会流行"。现代经典得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伯利与米恩斯(1932),她们指出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得做法存在着极大得弊端,倡导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但就是,此时得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她们得理论还仅限于“两权分离”得问题。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深入“黑箱"内部,研究企业内得信息不对称与激励得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才真正发展起来。 三、委托代理问题表述 由于代理人委托人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且存在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得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就会出现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得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就是企业得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学得假设就是人都就是理性得效用最大化者,因为委托人与代理人得效用函数不一定总就是相同,而且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因而使得两者之间得代理关系容易产生一种非协作。一方面由于委托人不可能对代理人做到完全激励,另一方面委托人对代理人实行监督得成本有可能大于其收益,不可能建立起完善得监督机制。 肯尼思·阿罗(1985)将委托代理问题区分为两种类型,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就就是指代理人借委托人观察监督困难之机而采取得不利于委托人得行动。逆向选择就就是代理人占有委托人所观察不到得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 因此,委托代理理论得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与信息不对称得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四、委托代理问题在中国得表现 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至关重要得理论与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得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就是政府机关得附属物、就是单一得全名所有制企业,由国家来统一支配、调拨.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有效得激励机制,缺乏活力。企业资本难以

企业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及对策

Human Resources | 人力资源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54企业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及对策 郜 双 罗庆玲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 100872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集约化走向精炼化,人力资源也从供应方市场转变成为需求方市场。在这种环境下,对人力资源招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改变人才供给概念,而是继续严格地采用传统招聘方式和方法,就会难以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测评;面试官队伍建设;招聘一、国内企业招聘现状 人才招聘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就像“伯乐”。根据业务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需求,向企业招聘优秀、适合的人才。把他们置于正确的位置,让他们安心工作是企业在人才争夺,尤其是高端人才争夺战中取得成功的关键。许多国外公司逐渐将招聘工作提升到企业战略规划议程,形成了一个相对正式和科学的选择过程,招聘人员和招聘团队使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强化。与国外相比,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刚刚起步,企业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科学完善的招聘制度尚未形成。企业管理者,在招聘思想等方面,都有一个典型的传统观念。就是无论什么位置,总是需要高学历、高职称、高经验。有的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招聘不够重视,招聘人员在选拔和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也具有主观随机性,所以,招聘带来的损失并不少。反复招聘和招聘效率低下,也给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问题?原因是企业招聘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公司无法保证招聘活动中招聘质量,招聘质量是招聘的主题。有效的招聘意味着企业能够及时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还能招聘到非常负责和有忠诚度的员工。招聘有效性主要表现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能否快速招聘所需人员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二是,能不能以较少的投入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第三,确定是否与预期雇用的人员一致。第四,看到“危险期”(一般进入公司后6个月)的流动率。提高企业招聘有效性是所有公司的紧迫任务。 二、企业招聘信息不对称问题 招聘的质量可以快速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先。但是,在企业招聘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必将导致道德风险。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求职者利用自己的信息类型优势,甚至刻意伪装,以便更好地“打包”自己,做出漂亮 己的目标。虽然自我效能经常被建议作为目标修正的关键解释变量,但是其作用尚未被直接评估。此外,尽管因果归因已经被证明对失败后的目标修正有影响,但是,归因对成功后的目标修正的影响程度仍然不清楚。Tolli, A. P.和 Schmidt, A. M通过实验观察了绩效反馈对目标进展的影响,并跟踪自我效能和目标修正随时间的变化,并讨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几个解释歧义。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假设模型,发现绩效反馈与因果归因对自我效能产生交互影响,进而影响目标修正。这些结果表明,针对因果归因的干预,以及更直接的自我效能,可能对目标设定和追求产生有意义的影响,特别是在反馈效应之后。 二、总结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简介我们可以看出,归因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有着多方面的应用。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如何正确应用归因类型,如何在归因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团队和个人的创新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关系环境,如何利用反馈效应、因果归因和自我效能在目标修正中的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产 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3版)[专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2]Rebecca Hewett, Amanda Shantz, Julia Mundy, &Kerstin Alfes: Attribution theorie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search: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8, VOL.29, NO.1.[3]Tolli,A.P.,&Schmidt,A.M.(2008):The role of feedback,causal attributions, and self-efficacy in goal revis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3(3). [4]Kay,M.B.,Proudfoot,D.,&Larrick,R.P.(2018): There’s no team in I: How observers perceive individual creativity in a team setting[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03(4). [5]Eberly,M. B.,Holley,E.C.,Johnson,M. D.,&Mitchell,T. R. (2017): It’s not me, it’s not you,it’s u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relational attribu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02(5). 作者简介: 岳媛,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学生。 DOI:10.14097/https://www.360docs.net/doc/2a4546629.html,ki.5392/2019.11.028

契约理论和代理理论探析

契约理论和代理理论探析 一契约的不完全性 1 契约不完全性的概念 契约条文不清晰、模棱两可或没有书面的调解有关分歧的条款,契约双方的本意就可能不易复原。当契约条款有一个不清晰的外延时,契约就是模糊的。契约本可以允许再协商以避免“总体不公平”,但是没有就此步骤做出规定。当一个条款可以调整成几种情形,但又不能明确具体哪一种情况时,它就是模棱两可的。假定一个制造商无条件地同意生产一定数量的燃料,后来油价如此大幅度地上升,以致履约将面临损失。①同时,契约中包括“间隙”。考虑一个租赁契约,该契约规定租借方以其毛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的形式付租金。如果条款没有对事后承租方为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而将一部分业务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情况做出具体规定,那么一旦原租借物的需求较低,承租方就会另开了一个新店铺,同时还维持原先的业务。契约是应该要求承租方在原租借物实现最大毛收入,还是以承租方的利润要求为前提最大化地增加收入? ②因此,当契约条文不清晰、模棱两可,或没有就争端予以规定时,契约就是不完全的。 2 契约不完全性的起因 艾伦.施瓦茨揭示了契约不完全性的五种起因。第一,一个契约有时因为语句是模棱两可或不清晰可能造成契约的模棱两可或不清晰。第二,由于契约方的疏忽未就有关的事宜订立契约,而使一个契约是不完全的。第三,因为契约方订立一条款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事宜的成本超出了其收益因此造成一个契约是不完全的。成本中包括了信息处理成本,这是由于有限的理性而出现的不完全性。第四,一个契约可能由于不对称信息而是不完全的。③第五,一个最新理论声称,只要至少市场的一方是异质的,且存在足够数量的偏好合作类型,则契约就是不完全的。 总之,法律契约理论必须解决由以下原因引起的契约的不完全性问题:(a)语言的限制; (b)疏忽;(c)解决契约纠纷的高成本;(d)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弱或强的不可缔约性;(e)喜欢合作的倾向。④ ①艾伦.施瓦茨:“法律契约理论与不完全契约”,拉斯.沃因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②同上 ③艾伦.施瓦茨:“法律契约理论与不完全契约”,拉斯.沃因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④艾伦.施瓦茨:“法律契约理论与不完全契约”,拉斯.沃因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提出信息不对称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美国加州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的,它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简单说,所谓不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张维迎,1996);具体来说这种信息不对称是由于市场上买方和卖方之间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同,从而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的信息,同样存在着一个会计信息市场,存在信息的供给和需求,因此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按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那么会计信息应该是对称的,也就不存在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但现实的经济社会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会计信息不对称是始终存在的。于是如何使企业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更好地披露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问题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一)基于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理论研究信息不对称的提出给会计研究领域种下了一粒种子,自从这里种子植入土中,几乎所有的会计理论都是它生长的结果。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非对称信息理论研究的发展,诸多学者开始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对企业财务管理——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新优序融资理论、代理成本理论、控制权理论、信号理论等等,这些理论试图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信号”、“动机”、“激励”等概念,从企业“内部因素”来展开对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将早期和现代企业融资理论中的平衡问题转化为结构或制度设计问题,为企业财务管理——融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也为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梅耶斯(Mayers,1984)的新优序融资理论是最早系统地将不对称信息引入企业财务管理领域-融资理论研究,梅耶斯(Mayers,1984)采用了另一位经济学者唐纳森(Townsend,1978)早期提出的“优序融资”的概念,其中心思想就是: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偏好债券融资。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Meckling,1976)提出了代理成本学说,以代理理论、企业理论和财产所有权理论来系统地分析和解释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融资结构问题的学说。按照委托代理理论的说法,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是“外部人”,而经营者是“内部人”。与所有者相比,经营者具有信息优势,可以说是“近水楼台”,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既有时间上的,也有内容上的。从时间上来看,会计信息的提供方(会计人员)了解信息要早于会计信息的需求方(管理当局和外部使用者),而管理当局又要早于外部使用者;从内容上来讲,信息不对称有两种表现形式,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内部人借助信息优势,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两种不同途径,因此,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信息不对称归结为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条件。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为了保证信息不对称市场的效率,市场参与者或买卖双方需要支付一定成本使交易活动能够实现,这样支付的一定成本往往是以市场信号的成本形式来体现。信号理论便应运而生,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信号的特征和研究某个具体市场信息结构的工具。信号理论认为,市场信号是那些可以被其他市场参与者观察,且在市场上传递信息的个体的行为和特征。管理人员拥有大量的私有信息,不断地进行收益平滑和盈余管理,给会计信息市场传递不正确的信号;此外,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倾向如道德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