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

科技·探索·争鸣

科技视界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以及应用

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讲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然而21世纪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因人口增长而引起的教育需求、国际竞争和各种社会问题等方面。因此,教育的出路在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

1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从国际范围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国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基本上是用第一种模式———单独设课(而且那时是叫“计算机课”或者“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90年代中期以后则有不少国家开始探索采用第二种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践运用中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李克东,200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着重点是“整合”这个概念,整合不等于混合,要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便更好的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教师不要把信息技术仅作为一个呈现和知识传递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要善于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2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特征

关于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李克东提出“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核心”的观点(李克东,2001),并且指出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它主要由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三个要素构成,课程学习的活动、内容、方式依赖于数字化学习三要素的支持。数字化学习同时也是对学习者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最基本特征是: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学科具有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

学。这些任务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学习目标所要求的学习。

2.2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的内在需求,服务于具体的任务。教师和学生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去。2.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2.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成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需要学生主动、有目的的获取材料来实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2.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使每一位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除此之外,一些高级认知任务(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也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

3信息技术应用的潜在可能性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的教学应用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一是大容量的信息存储,如通过多媒体的光盘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二是全真的信息传递,多媒体的计算机能够综合的为我们提供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电影以至于虚拟现实等信息,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讲,可以使得多种感觉通道同时发挥作用,减轻在加工信息中的认知负担,大大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三是多媒体的网络环境可以在学习过程的交互性方面比传统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它可以使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积极而频繁的信息交换,而且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四是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可以进行全面的监控并实施个别化处理。经研究发现,在利用了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进行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监控,有利于个别化教学,如电脑可以记录学生请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

戴明霞施金妹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海南海口571126)

【摘要】国家提出在高职院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然而对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容易与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混淆。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较中,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

The Discussion on the Inter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DAI Ming-xia SHI Jin-mei

(Th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ina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ikou Hainan 571126)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proposes that IT Education should be popularized in primary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peed up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However,for teacher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rs,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s still a relatively new concept and field.It can be easily confused with https://www.360docs.net/doc/2b9188000.html,pared with CAI,this paper mainly sort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o make explicit connot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CAI;Curriculum integration

职校科技

126

科技视界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科技·探索·争鸣

帮助多少次,有多少错误、什么性质的错误等,教师就可以进行反馈,

以指出其下一步的方向,这是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一个可能性。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和灌输的过程,学习实际上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需要给学生提供的教学情境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多媒体的网络环境实际上可以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任务要求和他自己的认知方式来选择所要学的东西,可以自己组成自己的课本,这样有利于他主动的理解、主动的建构、主动的学习,这一点是以前的传统教学不能完全提供的。

在网络学习中,能为学生提供大规模、个别化、高度参与的学习内容,学习者通过桌面电脑可以直接得到他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并且对其进行加工;互联网络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克服教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局限。在成人教育中,这一点尤为突出,使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为可能,也就是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够得到教育;随着寻求教育的人口日益增长,在教育领域里,学生教师包括校长都要不断的学习,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不断的学习,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成为一个现实的需求,因此互联网络教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网络教育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中最主要、最具生命力的一种形式。

4影响信息技术应用的因素

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里的应用有三大因素:一类是客观环境的因素(包括环境、硬件、软件);二是教师的因素;三是学生的因素。4.1客观环境

如信息化的硬件不完善、不均衡就会影响网络教学的普及。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应用还有软件方面的问题,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似乎不太明显了,事实上教师的作用凝固到了网络教学软件中了,如果网页的制作者教学思想比较落后,缺乏适合学生使用的网络教学的平台,那么计算机教学促进教改的作用在这里就体现不出来。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网校,网页设计很好的不多,这主要就是网页设计者在教学思想上还很缺乏,它虽然也上了网,但主要还是教科书搬家、传统教学搬家,这对于我们教学改革来说就没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网络带宽及应用环境的问题影响也比较明显,如上网速度慢,学生就会很烦躁。这也是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遇到的客观问题。从学生变量的角度来说,学生在网上学习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很重要,远程教育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不管是成人还是高职院校大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核心问题。如果学生对网页的设计以及网上课程不感兴趣,网上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就发挥不出来,学生就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另外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远程教育主要以成人教育为学习对象,那么教学设计也应该注意适应不同学习方式,因为成人学习者有他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有的人喜欢自己选的东西多一些,有的人希望让你领进门,把学习进程规定的比较好。多媒体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有这样的一些特点,国外的学者把它的三个特点总结为PREDICTION 模式,首先是演示,包括文字、图像、视听等多种感觉通道的参加;第二个就是动态的交互作用,这一条是最有意义的特征,也是当前我们在网络上发挥最不够的地方,这是其他媒体所没有的,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交互,也有助于学生在网上进行交互学习;第三个特点就是通信,网络条件下的学习、Internet 下的通信跟其他的通信是不一样的,也可以存为一个网页,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通信,如E-mail 、讨论小组、电脑调控的会议等,从我们国家来讲当前还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很重要的形式,但在其他国家,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几年前就已经成为一种很重要的特点了。4.2教师因素

教师面临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有这样一些挑战:一个就是教师多重角色任务的挑战,这时候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源,我传递你接收,而是学习的组织者、管理员、辅导员和伙伴等,它要满足多重任务的挑战;再一个就是教师观念转变的挑战,现在很多教师不适应这一点,特别是学生观,你是把学生看成一个被动的知识承受容器还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还有教师要面临信息技术整合与教学的挑战,必须必备胜任信息技术的能力,如果我们运用了信息技术也网络,对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就会有很多新的要求,比

如,他需要有好的教学设计与网络设计的思想,因为教师要辅导学生、给学生一个支架作用,另外教师要善于选用信息源,要为信息技术的使用选择和设计课程的任务,他还要考虑他跟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他怎么设计学习的过程和策略、所要教授的内容与所要用的技术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在教学计划里怎么容纳学生的差别、如何进行课堂的组织,最后如何对学习结果与学生的学习潜力进行评估。4.3学生因素

随着Internet 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大量涌现,因特网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宝库。网络信息具有使用界面友好、交互性强、出版自由、信息的远程传递瞬间完成、复制简易、易共享等特点。在对学生的课下主要学习方式的调查情况中,可以看出,学生使用网络的比例相对不高。这里主要的原因是学校网络设施跟不上,或学生家庭中没有网络。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越来越普及,网络资源的优势为大部分学生所接受。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近40%的学生上网是为了“和朋友聊天”;为了“玩游戏”的人占50%左右,只有不到5%的学生是为了“搜索资料”。

面对网络资源的“海量”信息,如果让学生在网络上漫无边际地搜索和浏览,长时间接触重复的、杂乱无章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料,无疑不利于培养他们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因此,需要我们的教师培养学生的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区别于以往的辅助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与认知的有效工具,并且根据学习目标,学习者合理选择信息技术工具。信息技术主要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和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学习者必须根据学习环境和目标,根据其预期结果,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5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 和Powerpoint ,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5]王全世.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J].资讯与教育,2000.

[责任编辑:曹明明]

S

职校科技

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