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日译中

俳句日译中
俳句日译中

くたびれて宿かる頃や藤の花疲惫不堪借宿时,夕阳返照紫藤花

梅が香にのつと日の出る山路哉日出叹山路,梅香抚鼻来

行春や鳥鳴き魚の目は涙鸟啼鱼泪目,姗姗晚春归

静かさや岩に染みいる蝉の声蝉声入岩石,寂静心中来

五月雨をあつめて早し最上川匆匆五月雨,汇集最上川

荒海や佐渡によこたふ天の川佐渡观荒海,天河横际涯

春の海ひねもすのたりのたりかな春日海悠悠,荡漾随波流

釣鐘にとまりて眠る胡蝶かな蝶影丛中翩翩舞,倦倚青钟杳杳眠

白梅に明くる夜ばかりとなりにけり白梅花始开,逸香扑鼻来,今后夜此时,天明自梅徊

涼しさや鐘にはなるる鐘の声阵阵钟声催晓,席席凉风爽人

朝顔や一輪深き淵の色一轮深深深渊色,绝黛朝颜日暮惜

月天心貧しき町を通りけり夜深寒舍过,月明照家贫

春めくややぶありて雪ありて雪一点东风春色近,拂却残雪草意描

雪溶けて村いっぱいの子供哉雪融冰释天晴好,野村芒童笑言来

梅が香やどなたが来ても欠け茶碗陋院闻梅香,客来一盏茶

むざんやな甲の下のきりぎりす盔下蟋蟀鸣,凄惨声切切

うれひつつ丘に登れば花いばら心忧登丘岗,花开愁上愁

ボタンちつてうち傘ならぬ二三片

悠然として山を見る蛙かな蟾蛙观青山,此刻最悠然

我と来て遊べや親のない雀无父无母孤身雀,寂寞无妨与我游

昼顔やぽつぽと燃える石ころへ烈烈熔岩涌上山,昼颜无惧绕其间

涼風の曲がりくねてきたりけり凉风轻劝送莲家,穿廊绕竹始到达

故郷や寄るも触るもバラの花客归乡关冷如冰,人皆荆棘不可听。薄心已如针刺痛,自此桑梓情更轻。

大蛍ゆらりゆらりと通りけり黑夜闪大萤,一点舞灵动

大の字に寝て涼しさよさびしさよ闲卧大字沐凉风,寂夜漫漫流思愁

露の世は露の世ながらさりながら譬如朝露人生短,回眸凝望,点点尽留痕

これがまあ終の棲家か雪五尺五尺雪,五尺雪,寒屋尽没;终老去,终老去,葬魂归处

ずぶぬれの大名を見る炬燵かな寒冬暖炉屋,忽闻兵卫声,冷雨俱衣襟,大名殊可怜

家ありてまた家ありて夏木立一家又一家,夏木繁盛

たまに来た故郷の月は曇りけり或然临乡关,阴阴云冷月

从当代生活看日本人“以小为美”的审美意识形态

从当代生活看日本人“以小为美”的审美意识形态 [摘要]“小”是日本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当代生活来看,无论是的短小精致的日本俳句,还是巧夺天工的庭院建筑,亦或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日本动漫,以及全球热销的科技产品,日本人“以小为关”的审美意识形态贯穿始终。这与他们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善于模仿的特性密不可分。“以小为关”的审美意识形态对日本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细致严谨的优良品质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当代生活;日本人;以小为关;审美意识形态提及日本,人们往往会想到其发达的科技产品,随身携带的CASIO表、SONY手机、佳能相机等等,身边的“日货”总是给人“小巧精致”的印象。放眼当代生活,日本人在生活的各方面都透露出“以小为美”的审美意识形态。这种传统的审美意识,一方面促使他们的产品以小巧轻便,深受当前国际市场的欢迎;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日本人严谨、细致的做事风格,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 一、日语中“美丽”的含义 日语中的“美丽”和汉语中的“美丽”所表达的意思是有所差异的。根据《说文解字》等古籍对“美丽”的释义可知,中国最初主要是以“羊大为美”的。而根据金田一春彦

《新明解古语辞典》中的解释可知,日语中的“美丽”原是表达对亲人的亲情,而到平安时期(760-1191),其逐渐演变为对小的事物的喜爱之情,这才开始具有了美的意识。大野晋在《日本语的年轮》中也有同样的论述,并提出现代日语中的“美丽”在平安朝是“小的,可爱的”意思。金田一春彦还在《日本语》中将日本人的这种美的意识总结成“小的就是美的”。由此可见,日语中的美丽自古以来就含有“小”的意思。 二、当代生活中日本人“以小为美”的审美意识的表现 (一)以小为关的文学作品 文学是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日本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表现出日本民族“气局偏小”的审美特性。被紫式部称为“物语祖鼻”的《竹取物语》就是典型例证。它讲述了一个竹生女――赫映姬拒绝天皇和五个贵族的求婚,最后升天的故事。书中描写当竹取翁在竹子中发现赫映姬时,感叹道:“只有三寸大小的小女孩真是美丽得惹人怜爱啊!’,竹取翁面对着只有10厘米大小的小女孩,竟然由衷的发出了赞美的感叹,这足以说明当时的日本人是从小小的、惹人怜爱的事物中体会到“美”的。此外,著名的日本俳句也是日本人“以小为美”的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领域的典型代表。俳句源于日本“和歌”,短小精悍,被视为世界上最小的定型诗。我国作家郑振铎在《蝴蝶的文

日本古典俳句选

日本古典俳句选 那么短的句子,那么长的意境。三五个字,便勾勒出一幅挥之不去的画面,如此精髓,便是日本俳句了。下面是分享的日本古典俳句选,一起来看看吧。 渔线秋风水一泓(与谢芜村) かなしさや釣の糸吹く秋の風(与謝蕪村) 山是夕阳野是黄昏的菅芒(与谢芜村) 山は暮れて野は黄昏の薄かな(与謝蕪村) 愁不断步上山冈花草也是荆棘(与谢芜村) 愁ひつつ岡にのぼれば花いばら(与謝蕪村) 拾落穗漫步向向阳的方向(与谢芜村) 落穂拾ひ日あたる方へあゆみ行く(与謝蕪村) 旅中患疾梦犹在枯野游弋(松尾芭蕉) 旅に病んで夢は枯野をかけめぐる(松尾芭蕉) 古池蛙跃入水的涟漪(松尾芭蕉) 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松尾芭蕉) 菊花香奈良古寺众佛光(松尾芭蕉) 菊の香奈良には古き仏たち(松尾芭蕉) 唇齿含北风萧萧(松尾芭蕉) 物言へば唇寒し北の風(松尾芭蕉)

秋已深四下竟是无措人(松尾芭蕉) 秋深き隣は何をする人ぞ(松尾芭蕉) 瓜的土壤受朝露污的滴落散开而寒(松尾芭蕉) 朝露によごれて涼し瓜の土(松尾芭蕉) 静听蝉声磨入岩心(松尾芭蕉) しずかさや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松尾芭蕉) 如何如何哑然花间吉野山(小林一茶) これはこれはとばかり花の吉野山(小林一茶) 几人阵雨中跑过濑田桥(内藤丈草) 幾人か時雨かけぬく瀬田の橋(内藤丈草) 白露残梦 现世虚幻 喻之皆太长 ——和泉式部 (郎君来会,才逢又别,譬如朝露,因赋此歌。) 春风无情吹落樱 梦醒依然意难平 ——西行法师:梦中落花 愿在花下死 如月望日时 ——西行法师 (杂歌。如月望日,指阴历二月十五日,满月,正是樱花盛开时。)

关于日汉翻译中和歌俳句翻译教学的体会

关于日汉翻译中和歌俳句翻译教学的体会 【摘要】日汉翻译教学中,和歌俳句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是“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日语知识的综合考察,更对学生汉语水平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本部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形似和神似理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并对“信”、“达”、“雅”标准有一个再认识;并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等方面给翻译授课教师提出了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和歌俳句形似神似信 日汉翻译教学是日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而日汉翻译教学中的和歌俳句翻译教学更是整个翻译教学活动中的难点之一,如何在和歌俳句翻译教学中讲授形似和神似理论,如何将“信”、“达”、“雅”标准有效地置入课堂教学,的确需要下一番工夫。 和歌俳句翻译中的形似和神似问题历来是翻译界所研讨的课题。在翻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关于形似和神似的理论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学内容。台湾大学荣誉教授林文月先生对此有着非常严谨的治学态度,林文月先生用了20年的心血翻译了日本平安时代的三本重要文学作品:《源氏物语》、《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翻译教学参考资料。如我们可以在林文月先生与丰子恺先生的译作《源氏物语》的精彩译文对比中,使学生在享受翻译的语言魅力的同时,加深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领略汉文学的博大精深,如对同样的一首和歌,笔者在课堂上对学生举了林文月先生与丰子恺先生的译文: 云掩翳兮月朦胧,清辉不及荒郊舍,独有一人兮怀苦衷。(林译《源氏物语》上册P.10) 欲望宫墙月,啼多泪眼昏。遥忆荒郊里,哪得见光明。(丰译《源氏物语》上册P.11) 生别离兮总悲苦,镜若有情留君影,对此聊堪兮慰相思。(林译《源氏物语》上册P.271) 镜中倩影若长在,对此菱花即慰心。(丰译《源氏物语》上册P.265) 《源氏物语》中有大量的和歌,涉及到许多日本古代的知识,包括各种宫廷礼仪、风俗习惯和节庆活动等,对于日语中这种五、七、五七七的诗词形式,通过林文月先生采用的楚歌体似的三行形式(与和歌的形式相对应)和丰子恺先生兼采五绝及七言二句的不统一形式的译文对比,给学生讲述和歌俳句翻译中形似与神似的问题,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翻译家们的不同声音,更是让学生对和歌俳句翻译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如林文月先生的翻译主张有着很深的见解:“为外国文学的爱好者设想,当然应求译

从稻作文化看日本人正文

目录 1引言 (1) 1.1稻作文化圈简介 (2) 1.2日本稻作文化的上陆 (2) 2从稻作文化看日本人 (2) 2.1勤劳性 (2) 2.2纤细性 (3) 2.3亲植物性 (4) 2.3.1从衣服看亲植物性 (4) 2.3.2从食物看亲植物性 (4) 2.3.3从住房看亲植物性 (4) 2.4对自然的顺应和多神论 (5) 2.5集团意识 (6) 2.5.1集团意识的形成 (6) 2.5.2集团意识对日本的影响 (6) 3结合中国的现状吸取日本人的经验 (6) 4参考文献 (7)

1引言 1.1稻作文化圈简介 从生产和生活的历史传统来看,日本从属于农耕文化圈,这和游牧文化圈有很大的区别。农耕文化圈在世界的分布是十分广泛的,包含了亚洲、非洲和欧洲大陆等地,但是它又分为麦类栽培圈和稻作栽培圈。欧洲、中国的北部和朝鲜半岛的北部从属于麦类文化圈,而中国的南部、朝鲜半岛的南部、日本、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则从属于稻作文化圈。虽然中国和日本同属于农耕地域,可中国又分为北方黄河流域的麦类栽培圈和南方扬子江珠江流域的稻作栽培圈。同时中国还拥有广阔的游牧文化圈,这与日本形成强烈的反差。中国的农耕文化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拥有稻作文化和麦类文化。而日本基本上没有游牧文化,强烈的展现出的是特色鲜明的稻作文化。 1.2日本稻作文化的上陆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传播都是以时间和空间为条件的,稻作文化亦然。稻作文化就是特定地域的民族自古以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的一种农耕文化,主要以水稻农业为主,并和其他的文化要素相协调。 约一万年前,日本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化叫做绳文文化。在这一时期,日本列岛上并没有真正的农业活动。从绳文文化的遗址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主。日本处于绳文文化的原始社会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中国经历了夏、商、西周、东周、秦等时期,随后强大的汉朝兴起,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农业方面也相当的有成就。 纪元前3至2世纪前后,日本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先进的大陆文明通过朝鲜半岛进入日本列岛,在日本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明文化—农耕文化。同时,日本也从石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这在日本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日本通过金属器的使用和以水田耕作为主的农业技术的传播,开始了以稻米为主的农耕社会。 农耕社会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文化史的进一步发展。日本列岛上稻作文化的上陆,给稻作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进一步的改变着日本文化。日本的社会开始向弥生时代转移,形成了弥生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之一的稻作文化,通过渡人被传播到日本各个地方。随着农业的发展和铁器道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也得到大力发展。 2.从稻作文化看日本人 稻作文化对日本人某些特性的形成有极大地影响,这些特性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与稻作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特性也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人现有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企业经营模式和对自然的观念等都跟稻作文化背

日本俳句

日本俳句、和歌对小诗派的影响 小诗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是上世纪初叶中国诗人对汉语诗歌形式多样化探索的结果。 中国小诗运动在1921年至1925年曾盛行一时,1922年前后小诗盛行,主要作者除了冰心之外,还有宗白华、刘大白、刘半农、俞平伯、康白情、朱自清、沈尹默、郑振铎、王统照及湖畔派诗人,他们都写过小诗,但影响最大的是冰心,成为小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作品有冰心的《繁星》、《春水》,宗白华的《流云》。由于小诗派不少作者脱离时代,诗作没有反映现实生活,艺术上直白浅露,1925年后,小诗逐渐衰落。 小诗的定义可以界定为: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个诗节,五行以内,讲究韵味,注意意象刻画和意境营造,表现刹那间的情感,寄寓人生的哲思,言简意赅,韵味悠长,生动形象,细腻有味,诗意隽永。 小诗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个诗节,五行以内,言简意赅。小诗是一种短诗,从规模上讲,它限制在一个诗节,五行以内。它要用尽可能少的语句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但是,并不是说只要符合这个规模要求的短诗就是小诗了,小诗还有其它更重要的特征要求。 第二、讲究音律,韵味悠长。小诗要讲究音律。只有讲究音律,才能使小诗产生音乐美,才能韵味悠长。这个要求,不仅表现在韵脚上,

还表现在小诗内部的节奏感上,这就要求小诗创作者要充分运用好排比、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 第三、注意意象刻画和意境营造,生动形象。注意意象刻画和意境营造,是小诗的重要特点。小诗拒绝空洞的呼喊,拒绝单纯的词语的堆砌。如果连一个深刻刻画的意象都没有,这样的诗不是小诗。小诗用意象构造优美的意境,生动形象,呈现给读者诗情画意。 第四、心灵外化,细腻有味,诗意隽永。小诗通过意象刻画、意境营造以具有音乐美感的三五诗行表现诗人刹那间的情感,寄寓诗人人生的哲思,心灵外化,细腻有味,诗意隽永。读一首小诗,就是一程情感共鸣的心灵感动之旅,就是一程心智触动的心灵感化之旅。 季羡林先生在1986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日本,“为什么独独新诗不发达呢?介绍到中国来的文学作品,绝大部分都是长篇、短篇小说,戏剧和散文有一点,古代俳句数量颇多,但是几乎一首日本新诗都没有。在日本本国新诗歌也不受到重视,没有听说有什么重要的新诗人,这个问题不是也同样有趣而值得探讨吗?” 在中日文学比较研究中,这确实是一个“有趣而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在日本现代文学中,新诗(白话自由诗)不是不发达,重要的著名的新诗人很多(如北村透谷、岛崎藤村、北原白秋等),译介过来的日本新诗也不少,特别是“五四”时期,中国文坛曾大量地翻译过日本新诗。仅在1920年,周作人、郑伯奇、郭绍虞等人就分别翻译并发表了贺川丰彦、生田春月、崛口大学、石川啄木、武者小路实笃等人的白话新诗。

日本现代俳句(林林译)

日本现代俳句(林林译) 日本现代俳句(林林译) 日本现代俳句林林译夏目漱石 三十五首夏目漱石(1867-1916),本名金之助,东京人。东京大学英文科毕业。 留学英国。东京大学讲师。明治三十八年(1905)发表小说《我是猫》 ,一时声名大著。同年辞教职,加入朝日新闻社。翌年发表自称俳 句小说的《旅宿》有脱离世俗、心境澄清的趋向。这种情趣,常反 映在俳句、汉诗、绘画上面。他热心写俳句是在明治二十八年(1895) 在松山中学任教中,其时与正冈子规过从甚密,直到明治三十年(18 97)所写的俳句,数量颇多。他和子规是同龄人,曾受子规的影响, 注意子规所倡导的写实,但也发展自己浪漫气氛与洒脱畅达的特色。 子规曾赞其俳句雄健、真诚。夏目漱石后来写作俳句的热情减退, 从事创作小说,名作《明暗》是他的绝笔。新年福寿草花

开在光琳屏风注:福寿草乃日本特产。花黄多瓣,为贺春增添气氛。光琳即尾形光 琳(1658-1716)日本名画家。春马夫歌声处, 白发对暮春。注:小说《旅宿》载此句,指寂寞山村老太婆,几经岁月数着过路的 马。惟然耳边声, 春风吹马铃。注:广濑惟然是江户时代前期俳人松尾的门人。句写登山之后,景象 寂寥。似以惟然自况。春寒幕树, 挂着子季子的剑。注:春秋吴国季札给逝世的徐君赠剑的故事。人死转生鹤, 高洁又清和。注:此句有评论家认为浪漫幻想的离俗的格调,几乎不见能和它比拟 的秀句。粥味滴滴香, 春入胃肠。注:作者患胃溃疡,在伊豆修养圭疗养,病情好转,才得进粥食,有 苏生的喜悦。虻虫藏在茶花里, 正将落地时。注:此句抓住瞬间的感触,轻小的虻虫,伏在沉甸甸的山茶花蕊上行 将落地。谁住梅花从里, 幽幽的灯光。注:句写梦幻的诗境,如见《源氏物语》的画卷,充满着古典美。伫立抬头看,

俳句是怎么写出来的

俳句是怎么写出来的 俳句是日本韵文学的一种传统形式,也是世界文学中最短的格律诗之一。那您知道俳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吗?下面是分享的俳句是怎么写出来的,一起来看看吧。 一首俳句由十七个音组成,构成俳句和划分诗节的单位都是音,而不是假名(日本字母)。这十七个音又分成三节,第一节是五个音,称为上五。第二节七个音,称为中七。第三节五个音,称为下五。 如: 除夜の鐘もつともちかき相國寺 上五中七下五 (除夕最觉传声近相国寺里鸣钟晚) 由上可见,用两个假名组成的拗音只算一个音,长音及促音符号也各算作一个音,因此有的俳句往往连十七个音都不到,构成音素比我国的五言绝句还少。 俳句的季题每首俳句必须有一个季题目。季题就是与四季有关的题材,范围极广,举凡与春夏秋冬四时变化有关的自然界现象以及人事界现象都包括在内,例如“元旦”为正月季题,“早春”为二月季题,“其角忌”(俳人榎本其角的忌辰,在农历三月十三日)为三月季题,“观潮”为四月季题,“蔷薇”为五月季题,“蚯蚓”为六月季题等等。季题原来不多,正冈子规在1895年所著的《俳谐大要》中提

到的仅有数百,1975年高滨虚子编的《新岁时记》已列出三千左右。1977年出版的《新纂俳句岁时记》所搜罗的季题更时超过三千。 俳句虽然属于韵文学,但对押韵却不怎么讲究,押头韵,尾韵,甚至完全不押韵都可以。现代俳句很多是完全不押韵的。 俳句的汉译俳句介绍到中国来的不多,翻译时以何种形式最为恰当迄今也无定论。目前见到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俳句的古诗体钱稻孙先生的译作多用此体,一般每首俳句译成两句五言或七言古诗,意不能尽则译成四句。解放前还有人将俳句译成词曲体或一句古诗的。 俳句的白话诗体周岂明先生解放前后俳句和歌的译作多用此体,或按照原文句数,或不限制句数,字数。 俳句的十七字体将俳句译成十七个汉字,或按照五,七,五格式,或不按照五,七,五,只凑足字数即可。 这几种翻译体裁各有长短。古体诗较容易概括,特别适宜古雅的辞藻翻译古典俳句,但在翻译现代俳句时有时会感觉比较牵强。词曲体可能会使中国读者认为俳句没有固定格式,一句古诗体则似欠稳妥,只能偶一为之,一般使无法曲尽整首俳句句意的。十七字体则因拘泥于形式,对每一节的处理难度很大,有时得敷衍多余的话,有时又非得言简意赅不可。因为日语中复音词很多,一首俳句虽有十七个音,实际上独立构成得词(包括名词,助词,形容词等)可能只有十个左右,而汉语基本上由单音字构成,十七个字可以各具含义,很难译得恰如其分,如果有意地用复音词来翻译,就更加难推敲了。本篇文

从有关鱼的谚语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3144149.html, 从有关鱼的谚语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作者:崔丽霞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3期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其中,谚语是由一个民族长期的的 生活经验发展形成的智慧的结晶。而日本,四面环海,海产丰富,日本人对鱼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有很多跟鱼有关的谚语。谚语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的参照物,可以从某个侧面窥探到这个民族的国民性格。本论文通过独特的有关于鱼的谚语来分析日本民族的国民性格。在加深对日本人以及日本文化的理解方面极具研究意义。 关键词:鱼谚语国民性格日本人 1、序论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在人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谚语是人类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被人们口口相传下来的简洁易懂的语言。谚语仅仅是语言中的一个侧面,通过对谚语的研究,可以从某个侧面看出这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宗教信仰。 众所周知,汉语和日语中都有很多谚语,而且各有特色。其中,跟汉语的谚语不同,日语中有很多跟鱼相关的谚语。日本四面环海,海产丰富,这个跟日本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思考方式,价值观等国民性格的特点。本论文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通过整理跟鱼相关的谚语来探求日本人的国民性格的特点。 2、有关鱼的谚语的来源以及分类 这一部分主要从词源,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跟鱼有关的谚语。 2.1 词源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日本文化是通过选择吸收外来文化,并且发掘本国的优秀文化形成的一个集合体。日语的谚语也不例外,既有从中国传来的谚语,也有从西洋传来的谚语。 2.1.1 中国由来的谚语

日本俳句和和歌区别

日本俳句和和歌区别 俳句和和歌都是日本文化的精髓,相当于古诗词在我国的地位。下面是分享的日本俳句和和歌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从长短区分】 一般认为以575的形式写成的是「短いほう」,以57577作成的是「長いほう」。而“长的”那种就是短歌。 在古代日本,和歌的形式有很多,有些特别长的称为「長歌」,有些57577形式的和歌比长歌要短,所以称之为短歌。但是后来长歌就渐渐衰落了,只剩下短歌流传至今。 俳句和川柳是相隔几个时代才出现的。短歌虽名为“短”,但是和俳句、川柳相比,字数还是挺多的。也就是说,文末音节是77形式的就是短歌! 【看有没有季语】 短歌可以从字数上看出来,接下来就说说俳句和川柳怎么分吧。最常用的区分方法就是看诗歌里有没有“季语”。 所谓“季语”,就是指代特定季节的词语。句中带季语的就是俳句了。可以说,季语是俳句的灵魂,而对于短歌和川柳则是可有可无。季语所代表的季节是五季:春夏秋冬和新年。翻看一下《岁时记》就能知道各个季节都有哪些季语了。 但是季语有千百种,想一眼就认出来也不容易,所以得多加留意。

比如说, 像「髪洗う」(夏)、「猫の恋」(春)这样晦涩难懂的季语就有很多。要分辨出季语可是相当有难度的呢。 记住了,有季语的就是俳句! 【上班族or好茶?】 来看两句575的诗歌: ①「宝くじ当たれば辞める」が合言葉 ②水切りは銀河を走る小石かな 读过之后,你觉得哪句更为幽默诙谐呢? 实际上,①句是第25届上班族川柳大赛的冠军作品,②句是在第22届好茶新俳句大赛中获得文部科学大臣将的作品。 明白了吧?惹人发笑或带有讽刺意味的就是川柳,反之则为俳句。而这两个大赛也是知名度听过的,日本人也喜欢称之为「サラリーマン川柳」和「お~いお茶俳句」。 在找不出季语的时候,可以从有没有笑点或者幽默讽刺这些方面去入手。 一言蔽之,搞笑的就是川柳! 知识拓展和歌 和歌(わかwaka)是日本的一种诗歌,由古代中国的乐府诗经过不断日本化发展而来。这是日本诗相对汉诗而言的。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短歌的人愈来愈多,现已占绝对多数。歌人

日本描写冬天的俳句

日本描写冬天的俳句 日本的俳句,短小,但意境却和历史一般长。下面是分享的日本描写冬天的俳句,一起来看看吧。 小孤女… 独自吃晚饭 在冬日的黄昏 冬夜月下 冷风括过小河 磨石的锐角 新建的花园… 石子安顿下来 和谐地 在头一阵冬雨里 当我抬起头来… 我僵硬的身躯 躺在刺骨的寒冷里 在冬日的田里 大胆的麻雀 成群结队飞着 从稻草人到稻草人

烧洗澡水的柴火… 感谢这 最后的服务 忠心的老稻草人 我的骨梢 同深冬的 冰棉被 针锋相对 在我黯淡的冬日… 缠绵病榻 最后我问 邻居近来好吗? 躺着的老狗侧耳 倾听… 莫非它听到 掘洞的鼬鼠? 一千个屋顶 一千个 市声… 冬晨的雾 昨夜初雪… 早晨港湾

对面 突现白山 看那红草莓… 像许多小足印 落在 园里的雪上 冬日黄昏的雪… 未完工的桥 变成白色的拱门 月下的雪野… 这里血淋淋的 武士 抛掷高贵的生命 午夜流浪客 走过积雪的街道… 同犬吠声相呼应 至于那些垂冰 我常想 为什么它们 有的长…有的短冬夜月下

鱼网的桩 投下移动的 参差不齐的影子 这么近…这么大… 嘎嘎的冬天 在我斗笠上 下着冰雹 走远路的灯笼 没入 某座房子… 荒凉的白色山丘 冬夜的月光投射 冰冷的树影 修长而静止… 我暖和的影子移动 看那游荡的猫 睡觉…舒展 檐下 在呼啸的雪里 在我新年的心里 我气怒不起来… 甚至对

日本俳句

(一)音频 日本俳句朗诵、中文字幕日文拼音 (二)日本俳句简介 1.定义: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它 源于日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从音频中我们可以听出,这是对偶的诗句,这种古典短诗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我国作家郑振铎《蝴蝶的文学》:“在日本的俳句里,蝴蝶也成了他们所喜咏的东西。” 2.连歌与俳谐(起源): 连歌是源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是由多个作家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间,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连歌中承袭了中世的审美意识,其写作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出诗句。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而代替。 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但是,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 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3.特点 俳句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季语。(ppt上举例但不用念出来,一带而过)但也有一些无季语俳句和自由律俳句 4.代表人物: 俳谐三祖:山崎宗鉴;荒木田守武;松永贞德——松尾芭蕉——谢芜村与小林一茶。(图片) (三)日本俳句名家介绍——松尾芭蕉 (四)俳句和中国诗歌的对比 1.内容对比 2.格式体裁对比 3.联系与发展 创新:刚才的那首芭蕉的《古池》(青蛙噗通)娴熟的运用了以声显静的文学手法,可以说是日本俳句文学的一个重大创新;其二,引禅入俳也是其一大创新,,与中国唐宋时期佛教盛行有很大关系。宗教思想作为最高层次的文化对中日两国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第三,日本诗人写生活情趣的俳句增多,意在雅俗共赏,贴近百姓,恐怕与中国市民文学的倾向不无关系。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隋唐时期便开始的文化交往。俳句更是文化上的一个典型代表体现了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互动和创新以及文化交流的价值。

日本描写红叶的俳句

日本描写红叶的俳句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日本描写红叶的俳句》的内容,具体内容:如果用颜色来定义秋天,那么黄和红应该是最贴切的颜色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描写红叶的俳句吧。一起跟着我来看看吧。描写红叶的名作赏析1. 深山红叶满地飘,足踏红叶路迢迢。... 如果用颜色来定义秋天,那么黄和红应该是最贴切的颜色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描写红叶的俳句吧。一起跟着我来看看吧。 描写红叶的名作赏析 1. 深山红叶满地飘,足踏红叶路迢迢。闻道鹿鸣声哀苦,悲感风寒秋气高。 2. 神代灵迹处处生,远古未见此奇情。浩浩龙田川里水,尽被红叶染成红。 3. 今朝远旅去天边,未带路神受祭钱。满山红叶美如锦,即做厚礼献神前。 4. 小仓山上秀峰高,红叶如花无限娇。多情红叶如有意,其待御幸于来朝。 "红叶狩"的传统 日本人喜欢观察、感受四季的斗转星移,并将其反映到自己的一生及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能从"红叶"中感受到秋之浓韵。尽管书面上写为"红叶"二字,但红叶并不一定就是红色。在日本,树叶入秋后变色的树种很多,树叶也呈现出红色、黄色、褐色等多种颜色。这些颜色交汇在一起,绘制

成一幅自然风景画。 红叶虽非日本独有,但由于日本树叶变色的落叶树种类繁多,而且冷暖温差大,因此树叶呈现出的颜色格外美丽。为寻此美景,日本人特意到山里或林中观赏红叶,日语称为"红叶狩"。尽管写为"狩"字,但并非狩猎之意,而是寻访之意。日本人将在手中把玩红叶,放在手中欣赏红叶的情形比拟成狩猎。直至16 世纪左右,"红叶狩"还仅仅是贵族们的乐趣。但是到了17 世纪以后,普通市民也开始出游赏红叶,于是"红叶狩"便渐渐成了人们的秋游项目。 在古代日本,从最古的诗集《万叶集》时代开始就有喜欢红叶出游赏红叶的习惯,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中也描写了华丽的赏红叶的场景。《古今集》(秋下)中几乎全部都是关于红叶的和歌。四季的"季"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确定的,如同樱花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花儿一样,红叶也成为了代表秋天的景物之一。 红叶与日本文化 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体。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红叶跟月亮一样,是代表秋天的字眼。和歌和俳句在赞美红叶胜景的同时,还寄托了人们的种种情思。比如日落时间开始变早的晚秋会让人感到留恋、感伤。因此,红叶愈火红愈使人感到自己如孤家寡人,无人惦念。脚步落在如绒毯般铺了一地的红叶上时发出的声音、红叶舞落时的情景和落叶随水飘零的光景等向来是短歌和俳句吟咏的对象。可以说,正是这

俳句的双关语的翻译-2019年精选文档

俳句的双关语的翻译 众所周知,俳句是日本韵文学的传统形式之一,也是日本诗歌最为精炼、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作为世界文学中最短的格律诗之一,俳句由十七个音组成,分三节,以五七五为节。不仅如此,俳句也是最为具有了象征意义的诗歌之一。之所以如此,在于俳句之中必须嵌入季语,即指示四季或者节令的季节用语,由此而体现出日本人的自然观或者价值观。 日本文学家山本健吉曾在其《酬唱与滑稽》一文中概括了俳句的本质特征,他指出:俳句的本质在于它的滑稽性、酬唱性和即兴性。所谓滑稽,乃是基于俳句来源于“俳谐”的渊源,带有了诙谐讽刺的意味;所谓酬唱,大概是与一直以来的“赠答句”相关联,带有了彼此酬和的内涵;所谓即兴,即是通过瞬间情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感情,即一时一景的描写。依照这一概述,可以确认一点,即滑稽乃是其天生的特质。俳句脱胎于和歌,流行于市井,追求轻松愉快的境界。因而,诙谐,滑稽也便从老百姓需求融入到了俳句里。 那么,俳句的诙谐幽默的一面究竟如何得以体现?在此,双关语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典型的形式之一。所谓双关语,日语之中称为“?け?”,乃是基于日语特殊的书写方式――假名和汉字混合的文字,利用同音异义词来进行表述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语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更为含蓄、幽默,而且也能加深语意,给人以

深刻印象。小文将试以日本俳圣――松尾芭蕉(1644―1694)的名句“蛤のふたみにわかれ行く秋ぞ”为中心,尝试分析俳句之中双关语的翻译实例,并由此来探讨俳句意境的传递与再现的问题。 松尾芭蕉是日本著名的俳句诗人,被称为了日本俳圣,历经贞门、谈林两派的俳风,而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提倡“不易,流行”的艺术观。芭蕉的一生,大多过着飘泊的生活,游学四方,因而留下了不少的纪行篇章。1689年3月,芭蕉带着弟子曾良巡游奥羽北陆,经日光、白河、松岛、平泉、尾花泽、出羽三山、酒田等地,8月下旬至9月初四在大垣停留。全程约2400公里,历时6个多月。5年后,即1694年,辞世之前的松尾芭蕉完成了《奥州小路》这部旅行记。 “蛤のふたみにわかれ行く秋ぞ”一诗,乃是收录于松尾芭蕉《奥州小路》之中的名句,描写的是他即将启程去伊势二见浦的情景。按照井本农一之《松尾芭蕉集》的解释:作者即将要去的目的地――桑名和伊势是日本盛产文蛤的地方,而今与之送行的人们的离别,恰如文蛤的壳与肉那般的难舍难分。时值晚秋之际,故离别的寂寥之情更是令人油然而生。作为离别之句,“行く秋”一语,述尽了道别之意。 承前所述,俳句的本质在于“滑稽、酬唱和即兴”。作为别离之诗,其即兴性与酬唱性自不待言,滑稽性则更多地体现在了该诗的双关语的运用这一方面,或者说该诗双关语的运用恰如其

日本俳句是什么

日本俳句是什么 俳句是中国古代汉诗的绝句这种诗歌形式经过日本化发展而来。同时在日本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下面是分享的日本俳句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 俳句的意境与汉诗更多有相通之处。俳句的妙处,是在攫住大自然的微光绮景,与诗人的玄思梦幻对应起来,造成一种幽情单绪,一种独在的禅味,从刹那间而定格永久。而这种禅寂,在中国的诗歌里也屡有体现。比如王维的诗句:“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一悟寂为乐,此生间有余”(《反复釜山僧》)等。 而日本俳句诗人,有很多能写汉诗。也有很多,把中国的汉诗俳句化。比如芭蕉的一句:“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便是引杜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作。 日本俳句欣赏与赏析正冈子规写春之将至: 我庭の小草萌えいでぬ限りなき天地今やよみがへるらし. 译文: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 正冈子规写春雨: 春雨や傘高低に渡し舟 译文:渡船春雨至船上伞高低。

网友唐棣:“俳句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安德烈;贝勒沙尔的评价大概描绘出了这种体裁轻快优雅的特点。我认为相比其它诗歌,俳句的特长在于用短小的语言带出悠远的意境,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上。正冈子规写春之将至不过寥寥十余字,天地间的蓬勃生机竟欲透纸而出,写春雨如在眼前。 松尾芭蕉写初春: 雪間より薄紫の芽独活哉 译文:雪融艳一点,当归淡紫芽。 松尾芭蕉写夏天: 蛸壶やはかなき梦を夏の月 译文: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夏月。 网友唐棣:“融雪”,“紫芽”,选取意象色彩素雅清冷干净,教科书一般的日式美学。日本人惯用陶罐捕章鱼,称为章鱼壶。以上几句都可成绝妙的电影镜头。 松尾芭蕉的千古名句: 古池や 蛙飛びこむ 水の音 译文: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 网友唐棣:与古诗中“鸟鸣山更幽”相似又不同。“鸟鸣山更幽”写的是鸟鸣衬的山林愈发幽静,而蛙跃句,则描绘的是亘古的沉寂被倏然打破之后又回归于更深的寂静。布满青苔的古池就是万古长空,

从古典和歌及俳句看日本人的审美观表现

2001年3月外语教学Mar.2001第22卷第2期ForeignLanguageEducationV01.22No.2 从日本古典和歌及俳句看日本人的审美观表现 毛峰林 (烟台大学外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日本的古典和歌及俳句构成日本人一个重要的精神世界,它在反映日本人认同与崇拜自然的岛国自然观的同时,还表现出与这种自然观密切关联的许多日本人审美观特征,比如微观与淡雅、不对称与不完全美、短暂与无常等,这些审美观特征不仅表现于文学艺术的领域,甚至还广泛影响至日本人的价值观及世界观等。从日本古典和歌及俳句透视日本人的审美观表现.是我们认识与了解日本人及其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和歌;俳句;岛国自然观;审美观表现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000—5544(2001)02—0070—04 Abstract:JapaneseWakaandHaikuconstituteanimportantmentalworldofJapanesepeople.TheyreflectJapanesepeople’Sapprovalandadorationofnaturalviewpointinthatislandcountry; meanwhile,theyalsodepictmanyfeaturesofJapanesepeople’Saestheticstandardswhicharecloselyrelatedtothiskindofnaturalviewpoint.suchasmicrocosmandelegance.asymmetryandimperfection.transienceandfluctuationandSOON.Depictedinthefieldofliterature.thesefeatures 雪莱则显得统一而单纯;如果说拜伦是讽刺的、爱嘲笑的,那雪莱则是抒情的、爱赞美的;如果说拜伦是冷漠的、悲郁的,那么雪莱则是热情的、乐观的;如果说拜伦的诗歌以“才气大、气势大、口气大”的壮美见长,那么雪莱的诗歌则以细腻、含蓄、精纯的秀美突出;如果说拜伦是一只迎着暴风雨搏击的海燕,那么雪莱就是一只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歌唱的夜莺。 以“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为特色的拜伦,与“天才预言家”的雪莱,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19世纪乃至今天的文学星空,仍然是两道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jLordByron.Don。luan[MJ.PenguinBooksLtd..Harmondsworth.Middlesex?England.1986. [2jPercyByssheShelley.TheWot‘ksoY、PercyBysshe肼一elley[M].CopyrightbyRandomHouse.Inc.Black’SReadersServiceCompany.Roslyn.NewYork.1951.[3:ThomasHutchinson.TheCompletePoeticalWorksoJ}1PrtyByssheShelley[M].LondonlOxfordUniversityPress.1956.[4]A.S.B.Glover.Byron—Poems[M].England:PenguinBooksLtd..Harmondsworth.Middlesex.1987. [5jLiuBingshan.AShortHistory01EnglishLiter‘ature[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81. [62AnnetteT.Ru.binstein.nPGreatTraditioninEngli旃Literatu|,‘efromShakespearetoShaw[M].ModernReaderPaperbacksU.S.A..1969. [7]外国文学五十五讲(上)[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 [8]张伯香主编.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9j翁长浩主编.外国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0]外国浪漫主义文学三十讲[zj.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11: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第一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收稿EI期2000—05—02 责任编校郑荣   万方数据

日本俳句 精华版

日本日本俳句 俳句释义 词目:俳句拼音:pái jù 基本解释 [a kind of short Japanese poem consisting of seventeen characters]以十七个音为一首的一种日本短诗 详细解释 1..对偶的诗句。清周亮工《书影》卷二:“徐巨源曰:‘……苏李、十九首,变 为黄初建安,为选体,流为齐梁俳句,又变至唐近体,而古诗尽亡。’” 2.日本的一种短诗,以三句十七音为 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 末句五音。郑振铎《蝴蝶 的文学》:“在日本的俳句里, 蝴蝶也成了他们所喜咏的东 西。”艾芜《地貌的青春》:“脑 海中涌起了诗意画意的涟漪, 也就自然地记起日本诗人的 俳句和短歌。” 俳句的起源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连歌是开始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是由多个作家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间,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连歌中承袭了中世的审美意识,其写作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出诗句。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而代替。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但是,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 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 的起源。俳句的格式

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俳句的创作必 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 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字母组成, 当然了,这是以日文为标准的。 第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所谓季语是指 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 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 用语外,还有象“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 称。另外,如“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 习惯也多有应用。这些“季语”通常带着现代日 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 之情。 俳谐三祖 山崎宗鉴 (?——1553),近江人,本姓志那,名弥三郎范重。曾以武士身份事将军足利义尚,义尚阵亡后,辞官为僧,隐居摄州尼崎,时年三十五岁,后移居山崎,即以为姓,改名宗鉴。晚年结庵于赞岐观音寺附近。卒年一说八十九岁,或云八十五岁、七十二岁。宗鉴性格飘逸不羁,憧憬自由奔放的境界,对贫困处之泰然,只是埋头钻研俳谐。一说室町时代末期,连歌极盛,连歌师饭尾宗祇名满天下,宗鉴自度在连歌方面总不能胜,乃别创俳谐与之争衡,因被后世尊为“俳谐之祖”。所编《犬筑波集》为俳书之滥觞,另有《竹马狂吟集》,今不传。宗鉴提倡以口语俗语作讽刺揶揄,他虽主张废除一切格律,但对季题却很尊重,这一点被后进诸家加以确认,终于成为俳句一大铁则。宗鉴的句作大致可以按内容分成两部分,一是嘲世的滑稽诙谐之作,例如:良月若安柄绝似佳团扇两手拄地上青蛙方咏歌圆圆春日出悠悠白日长另一部分是安贫之作。宗鉴虽然穷愁潦倒,却从不阿附权贵,只是相当自得其乐地过着隐居生活,这种淡泊自守的节操也通过句作反映出来,如:入夜食毛栗明月出山巅十月纸窗破遂识金风寒据说他室内环堵萧然,只有一只药罐,门口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上客可速退,中客盘桓一日归,下客请留宿一宵。”临终时还咏了如下的“辞世”歌:若问宗鉴何处去答因俗务他界行这首歌由于表达了他始终如一超然洒脱的心情,所以至今仍为众口传诵。 荒木田守武 荒木田守武(1472——1549),伊势人,继祖、父之后为伊势内宫神官,既善连歌,有热中于俳谐,曾说:“俳谐连歌的格律当由我制定。”晚年撰有《俳谐连歌独吟千句》(又称《守武千句》),就中应用连歌法则,作了制定俳谐格律的尝试,是俳谐史上一大业绩。总的 日语手书俳句

著名翻译家及其翻译作品

著名翻译家及其翻译作品 英语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鲁宾孙漂流记》《伊索寓言》等 严复《天演论》 郭沫若《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战争与和平》,《雪莱诗选》,马克思著作若干。 张谷若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哈代翻译专家 朱生豪莎士比亚作品 张友松马克·吐温翻译专家,比如《竞选州长》 查良铮俄国普希金作品,英国浪漫派诗歌:《济慈诗选》《拜伦抒情诗选》《雪莱抒情诗选》《唐璜》等 赵萝蕤(女)《草叶集》,艾略特《荒原》 朱维之主要翻译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萧乾《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萧乾、文洁若合译《尤利西斯》,辛克莱《屠宰场》(合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合译),《光荣与梦想》,《麦克米伦回忆录》,《拿破仑传》,《战争风云》(皆为合译)易卜生《培尔金特》 金堤《尤利西斯》(人民文学版1994) 《尤利西斯》译者还有:李虹,李进,纪江红,章影光,刘象愚等 李文俊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首译),卡夫卡《审判》及其它小说,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王佐良《英国诗文选译集》,《彭斯诗选》,《苏格兰诗选》。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等 袁可嘉《英国宪章派诗选》,《叶芝抒情诗精选》,《布莱克诗选》。主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汤永宽卡夫卡《城堡》,泰戈尔《游思集》,《采果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杨德豫《朗费罗诗选》,《柯尔律治代表作三首》,《湖畔诗魂——华兹华斯诗选》,《拜伦抒情诗七十首》 江枫《雪莱诗选》 冯亦代《美国短篇小说集》(合译),斯坦贝克《人鼠之间》 黄雨时狄更斯《奥列弗·退斯特》,康拉德《黑暗深处》,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画像》等 陈良廷《乱世佳人》,《教父》,刘易斯《纳尼亚》系列,《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等 卞之琳《西窗集》,《英国诗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莎士比亚抒情诗选》 方平《莎士比亚喜剧五种》,莎士比亚悲剧多种,《呼啸山庄》,主编《新莎士比亚全集》 屠岸《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济慈诗选》 目前中国《莎士比亚全集》有朱生豪,梁实秋,方平三种。 林疑今《永别了武器》 杨必《名利场》

日本著名俳句精选

日本著名俳句精选 中日两国有太多相似的文化和习俗。比如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同样在世界文明,却也说不清到底是谁影响了谁。日本的俳句跟中国的古诗也很类似。日本人喜欢用俳句来表达情感,下面来看看日本着名的俳句有哪些。 日本著名俳句安利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它源于日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同时在中国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 (1) 古池や、 蛙飞びこむ、 水の音。 (2) さびしさや、 一尺消えて、 ゆくほたる。 (3) 人ごみで、 肌に掠める、

冬の歌。 (4) 时の中、 そっと気になる、 夏の君。 (5) 年の内に、 春は来にけり、 一岁を去年とや言はむ、 今年とや言はむ。 (6) 袖渍ちて、 掬びし水の冻れるを春立つ今日の风や溶くらむ。 (7) 雪の内に、 春は来にけり、 莺の冻れる涙、 今や溶く覧。 (8) 心指し、 深く染めてし、 折りければ、

消えあへぬ雪の、 花と见ゆらむ。 9 养在瓶中 深山里弄来的木莲花 绽放了 ;;秋樱子 10 古池 青蛙一跃 扑通一声 ;;芭蕉 俳句大师松尾芭蕉的成就松尾芭蕉出生在日本一个小地方,生于1644年,死于1694年,享年51岁。松尾芭蕉是家里的第二个男人,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松尾芭蕉成就最大,也最能让人记住的是他在俳句上的成就,他是江户时代有名的俳谐师。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短诗,要求相当严格,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绝句。中国的绝句受平仄的限制,而俳句则受“季语”的限制。俳句的起源是连歌和俳谐两种诗歌形式,而在松尾芭蕉生活的时代,他将俳句推向了顶峰。当时还不叫俳句,叫俳谐,俳句是后来俳谐成为独立的诗体后,其它俳谐师叫出来的。 松尾芭蕉的俳句尤其的朗朗上口且寓意丰富,最经典的要数《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