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

第一讲绪论:有关中国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一、何谓思想史?

1、思想史的含义

思想史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发展史;确切地说,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中国思想史是整个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理论化的中国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

2、中国思想史的对象

关于中国思想史的对象及范围等问题,早在30年代,老一辈学者就已经作过探讨。后来许多学者就此问题发表过很有见解的意见。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关于思想史,既可以作分门别类的研究,例如分别研究哲学思想、法律思想、美学思想等等;也可以是综合研究。而在综合研究中,应以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为主要内容。按此要求,在中国思想史的综合研究中,更多是关于道德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内容。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

关于中国思想史的特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学术界对此有各种看法,并没有定论。

1,中国思想史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自然哲学的份量较少,思想家们在论述自然哲学时,有不少是道德伦理思想的扩大和延伸。这在中国儒学思想中表现得格外明显。为什么道德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中成为主要部分,这可以从社会史和思想史的演变和发展中加以详细的考察。

2,中国思想史重辩证思维。古代的思想家们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概括出许多理论观点,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思维。战国时期诸子之学如此,后来儒家、道家、佛学诸思想体系也无不如此。可以说中国古代思想是辩证思维的宝库。

3,中国思想史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尽管“天人合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天与人相通之点则是相同的。中国思想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学力求把人间的道德律令扩大为天的道德律令,并试图说明以人为中心的天、地、人的社会和自然的结构模式都被道德律令祈支配。儒学外的其他思想学派也从不同的途径去寻求天人相合的理论,从而展现出多种理论形式,显示了中田古代思想史的特有风貌。

4,中国思想史重经学形式,许多思想家们托圣人而立言,通过注解经书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很少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中国思想史和经学史有密切的联系。

三、中国传统思想史的阶段划分

中国思想史可分:1、传统思想儒家思想孔子思想

2、非传统思想

用世界文化的眼光来观察,一部中国思想史可以把它划分为三大时代:

第一,是中国思想分合时代,以周汉为中心;

第二,是中印思想分合时代,以宋明为中心;

第三,是中西思想分合时代,以清末民国为中心。

而一部中国传统思想史,也同样的可以把它划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是传统思想的创立阶段,以周汉国产的儒家为中心;

第二,是传统思想的演变阶段,以宋明印化的理学为中心;

第三,是传统思想的挣扎阶段,以清未民国西化的旧派为中心。

就纯杂来比较,则以第一阶段的儒家为最纯,最可代表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第二阶段的理学已多印度化,第三阶段的旧派,也或不免西洋化。就盛衰来比较,则以第二阶段的理学为最盛,最能压倒其他各派思想第—阶段的儒家,韩非把它和墨家并称为“世之显学”,孟轲认它和墨杨二家三分天下而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滕文公下》)“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尽心下》)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之一。第三阶段的旧派,代表地主阶级,多和实力者相勾结,但却敌不过各种来的新派,它起先反抗代表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派,后来更和代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派对立。

四、中国思想史的史料特点(限先秦文献)

先秦文献有一些不同于后代文献的通例,利用先秦文献时,应该有所了解。

(一)、先秦文献大都不是一个人的著述。“五经”中的《易》是由西周初期以前周族占筮积累下来的资料整理而成的,《书》是三代先后发布的政治文诰的结集,《春秋》来源于各国史官执笔写下来的大事记。《诗》更是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诗歌总集。《礼》也不能认为它就是周公的个人著作。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著作也大都不是一个人的著述。《论语》是孔门后学记述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而不是孔子的著述。《墨子》的作者题为墨翟,其中却有后期墨家的作品。《庄子》的作者题为庄周;其中却有老庄学派其他学者的著述。《管子》一书题名为管仲,其实是战国稷下学者著述的总集,其中还包括着不同学派的见解。战国后期诺子著述如《公孙龙子》、《旬子》、《韩非子》中属于题名作者的作品占多数,也有一些篇肯定不是或不能肯定是题名作者的著述。先秦最后一部书《吕氏春秋》则是吕不韦主持下由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作品。

(二)、先秦文献往往杂入后代人的文字。先秦著述历时久远,或者口耳相传,或者辗转传抄,在流传过程中本身面貌会发生某些变化。特别是秦代焚书、禁书造成先秦文献散乱,汉初学者依据保存下来的零散篇章编集成书,或由年长学者口述重记。现存先秦文献一般都是汉初学者编集起来的。先秦文献中杂入后代人的文字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三)、先秦文献都有注释。流传至令的每一种先秦文献都有秦代以后人的注释,其中儒家经典的注释特别多。我们阅读先秦文献可以依靠汉代及汉代以后的注释。但古人的注释在不同方面价值大小不同。一般说来,古人对语言文字和历史知识的注释可靠性比较大;而思想内容的注释常常与先秦文献本身有距离,甚至完不同。为了利用古人的注释,还应该知道古人注释的体例和流派。汉代的注释有“传”、“说”、“训”、“故”(亦作“诂”)、“注”、“解”、“笺”、“章句”

等名目。魏晋开始又出现“集解”、“正义”、“疏”等名称。只要了解一点训诂常识,这些方面的问题大体可以解决。

(四)、先秦文献的格式、用字与后代距离较大。多数先秦文献本来没有篇名,现在看到的篇名是后人整理编定时加上去的。《诗经》、《论语》、《孟子》的各篇都是编集者从各篇第一句取几个字为篇名,有的甚至不能成词,这样的篇名不能概括整篇的内容,我们不能望文生义地从篇名推测其主题和思想。《墨子}、《庄子》、《商君书》、《荀子》等书的篇名,多数可以概括整篇的内容范围或中心思想,但那些篇名也是后人加上去的。至于书名,更是后人编集成书后加上的,各书中包括的著作本是分散流传的,自然不可能有总的书名。不署作者姓名也是先秦文献格式与后代的不同点。许多先秦文献的作者至今无法确定,主要原因就在这里。先秦文献使用假借字多。汉字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现代人用一个字代替另一个字就是写了错别字。但先秦没有这个规矩,用假借字不算错误,所以用假借字特别多。古人用假借字主要是以音韵相同或相近为原则,也有少数是以字形相近互相通借。但古今字形有变化,字音变化更大,我们遇到这类问题要依靠前人的注释和好的工具书。

五、如何学习、研究中国思想史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中国思想史的学习和研究,我觉得最好能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一)、将思想史学习研究与社会史的学习研究相结合。任何一种社会思潮和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不是凭空出现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应当注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二)、注意社会思潮的研究。所谓思潮,就是一个历史时期思想领域内的主要倾向。思潮往往集中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与思想的相互联系。中国思想史的思潮是接连不断涌现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表现为诸子之学;在汉代,主要表现为经学;魏晋时期则为玄学;隋唐时期主要是佛教的传入和佛教的中国化,宋以后是理学;清代是考据之学;近代则是西学。

(三)、学习研究思想史应注意科学技术史的成果。中国科学史的一些特有的范畴、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是科学技术成果的概括,又是人类思想升华的结晶。如“道”、“气”、“阴”、“阳”这些范畴,就是在概括当时天文学、数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些范畴又推动了中国古代理论思维的发展。古代的理论思维虽然是朴素的,但它不是天生的先验观念,也不是普通的日常意识,而是一种巧妙地运用概念的艺术,或称之为综合各种科学成果的科学抽象。

(四)、思想史应研究思想源流的演变。对于各个思想学派的兴衰变化、学派间的相互辩论和承袭融合,前代思想家对于后世的影响,以及后代思想家对于前代的继承和发展,这些都是思想史中的重要内容。

(五)、在思想史的学习和研究中,要加强对各种思想学派和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的理解,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是相当复杂的,对一位思想家来说,早期思想有可能和晚期思想不同;即使在同一时期,他自己的言论也可能会有不少矛盾之处,这些都要做全面的研究。

六、思想史的挖掘方法(以孔子思想为例)

二千多年来的学人,对于孔家思想的看法,很不一致,我以为我们只有掌握住阶级的观点,处处联系的面面俱到的去挖掘他鉴定他,才会看出他的价值。

1、思想言论与社会时代联系来看

就时代来说:有什么时代就有什么思想。思想适合于那个时代者就不适合于这个时代。孔学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而适合于封建社会的。我们不能因为看见他的不适合于现代,就并武断的说:他也不适合于古代,他的思想是无因无故从天上掉下来的,这种说法是不合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反之:我们同样的不能因为看见他的适合于古代,就并武断的说:他也适合于现代,如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以不变应万变”,这种说法也是不合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的。

2、思想言论与阶级生活联系来看

单说“时代”还不够,还应该更进一步的更具体的说到“阶级”,因为既然是阶级社会时代,就绝对不会只有一个阶级,既然不只一个阶级,也就不会只有一种思想了。就阶级来说:有什么阶级就有什么思想。思想适合于剥削阶级者,就不适合于被剥削阶级:孔学—切都是以最上层的领主阶级、地主阶级的权益为前提的:所以被最上层的领主阶级、地主阶级所一致拥护。在手工业者的墨家便不以为然,而出于非儒;农民阶级的许行更觉格格不入,而被孟子产所痛斥。

3、思想言论与作风态度联系来看

孔子是贵族领主阶级出身的,所以最有等级观念,势利念头。他的一副面孔是随着对方的贵贱等级而千变万化的,简直是最标准的小丑面孔:除了“事君”、“与上大夫言”的奴性丑态以外,再如看见穿着贵族衣裳的人,虽幼辈必站起来,虽经过必快走开。虽燕见必有礼貌。他是个官迷者,他最瞧不起农民,以上是他的严辨富贵贫贱。此外他还严辨亲疏,如以楚人的儿子证明父亲偷羊为非“直者”,以自己鲁同国君的娶同姓为“知礼”:、他还严辨男女,把女子视同“小人”:他还严辨智愚,他对不能“举一反三”的人,是不肯再说明的。

4、思想言论与人物崇拜联系来看

欲知某人的思想,可看某人所崇拜的人物(这也是理想的人物),如墨家的崇拜夏禹,道家的崇拜黄帝(实是黄帝以前,愈原始愈好),农家的崇拜神农,墨道农三家所崇拜的人物。同在原始共产社会时代。所以他们或多或少的同有不满剥削者压迫者的情绪,同带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只有儒家却最崇拜周公,孔子连梦见周公也觉得很好过:他在学术思想上所受的影响,以周公为最大。西周是原始封建社会时代,周公是原始封建社会的最大政治家,孔子是企图恢复原始封建社会或赞美原始封建社会的最大思想家。

5、思想言论与后代势力联系来看

《易传》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例如列宁、斯大林的提倡马克思主义而反对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政权喜欢无产阶级的思想;希特勒、莫索里尼的提倡尼采的超人主义和新黑格尔派的国家学说、专制学说而反对社会主义,是反动阶级的政权喜欢反动阶级的思想;中同历代专制君主和民同军阀官僚的提倡儒家而反对墨、农诸家,是地主阶级的政权喜欢地主阶级的思想。梁启超早期论儒学统—的原因已经看到这点。

6、部分的思想言论与整个的思想言论联系来看

各家思想言论,多是整套的有体系的,我们不可单取其中的一点或片言只字加以附会或强调,拿去包括或推想其他的一切。过去的学人已有见及此的,如陆游主张:“一卷之书”,应该“后先相参,彼此相稽,本末精粗,相为发明”。王国维也说:“夫天下之事物,非由全不足以知曲,非致曲不足以知全。”

7、枝叶的思想言论与根本的思想言论联系起来看

就社会来说:可以分为社会的基础如经济,社会的—上层建筑如政治以至文化教育,经济政治要比文化教育来得重要就思想来说:也可以分为根本的如经济政治方面的思想,枝叶的如文化教育方面的思想。文化教育或可伪装,经济政治就难伪装(政治又比经济容易伪装)。文化教育或可让步,经济政治就难让步。文化教育较不分明,经济政治就较分明。所以研究每一家每一人的思想,不能单看他的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而必需看到他的经济政治方面的主张。应该根据他的经济政治方面的主张来断定他的思想的本质,而不应该根据他的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来断定他的思想的本质。

蔡尚思认为:孔学的优点(教育思想)是枝叶的,孔学的缺点(政治思想)是根本的。

8、间接的传说材料与直接的见闻材料联系来看大概来说,直接材料要比间接材料可靠。

第二讲中国思想的元典

一、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883—1969年)在《历史的起源与目的》一书中,认为人类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几个文明同时出现了对人类历史、善恶取向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赋予其“普遍性的意义”,“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中国的孔、老、墨、庄,印度的优波尼沙和佛陀,伊朗的袄教,巴勒斯坦的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以赛亚,希腊的荷马、门巴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等,都出现在这几个世纪中,这正是人类的“轴心时代”(Axial Age,或译为“枢轴时代”)。它“产生了我们今天依然在思考的基本范畴,创造了人们今天仍然信仰的世界性宗教”,“第一次有了哲学家”,“人对历史有了认识”,“这是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觉醒”。

春秋战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时代,它将中原本土的华夏文化淬砺发展到一个辉煌高峰,同时又孕育着大一统文化的到来,充满了原创的生机,这是在未有外来文化影响之下产生的一次文化跃动,近人王国维称之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先秦诸子及其创立的思想体系,成为后来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的基本精神资源。

轴心时代的特征:

1、世界各国文化都进入创制基本民族精神的阶段,纷纷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印度的佛陀,波斯的琐罗亚士德,犹太的以赛亚,以及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毕达哥拉斯诸贤;在中国则有老子、孔子、墨子、管子、孟子、孙子、

庄子、惠施、公孙龙、荀子、韩非子等。

2、“人类意识”首次觉醒,进入理性思维,所创制的精神文化范式,决定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3、世界各主要文明民族,在此一时段都创作出包蕴着该民族基本精神的文化元典,如印度的《吠陀》、《佛经》,希伯来的《旧约全书》、《新约全书》,希腊的《理想国》、《形而上学》,波斯的《古圣书》等先哲典籍,故尔这几百年间又可谓之人类文明的“元典时代”。

二、中国思想的元典

中国的元典时代大约相当于西周和东周,中华文化元典——《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及《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等著作都在此间脱颖而出。

这批典籍初步建立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公理体系和思维模式,如“天人之辩”方面循天道、尚人文,远鬼神、近俗世特征;“发展观”方面通变易、守圜道特征;“伦理——政治论”方面崇教化、求经世特征;“君民之辩”方面民本与尊君两翼一体特征,等等,都对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发生深刻影响。因此,元典初创于西周,又在东周订定发扬,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一)《周易》

《易》即《周易》,为中国思想历史上最为久远、最富有神奇意味,内涵广博而又占奥难解的典籍之一,号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魏晋时期还被称为“三玄之冠”。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周易》学在古代形成了专门学问。有人统计,汉代以后诸史著录的《易》注有好几百种,加上史志未著录的和近代著作,可达千种,仅《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的就有185种,存目317种。按流派分,有注重象数的汉学《易》和注重义理的宋学《易》。两派著述中都有一些文字考释,至今仍可参考。近代学者摆脱象数、义理,直接从经文出发,钩稽古史资料,探讨思想内容,开辟了《易》研究的新方向。

1、《周易》释名

关于《周易》名称的意义,有三种解释:

一是说,所谓“周”是指周朝,“易”为简易,《周易》即是周代人简易的算卦之书。

第二种解释是,“周”是周普的意思,“易”为变易、变化之义,《周易》乃探求普遍的变化法则之书。

第三种解释是,“周”即圆,《周易》就是研究循环变易的规律之书。

多数学者认为,第—种解释比较符合原意。汉代人所说的《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传是对经所做的解释。

2、《易经》的著作年代和作者

《易经》成于何时,作者何人,迄今仍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认为伏羲开始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卜四卦,作卦爻

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东汉经师又提出周公旦作爻辞说。宋朝朱熹概括为“人更四圣”说。“五四”运动以后,新史学兴起,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足证《易经》成书非出于—时—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西周末说和战国说。

西周初年说: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载《古史辨》第三册)

战国初期说:郭沫若,《周易之制作年代》(载《青铜时代》)

西周末年说:李镜池,《周易探源》,折衷顾、郭二说

3、《易经》的性质、内容和思想

(1)性质及内容

卜筮书说,义理书说。

《周易》乃《十三经》之一,并居其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之一。其作为一部古老的典籍,最初是用于算卦的迷信之书,后来随着对它的解释,逐渐演变为一部讲哲理的书。

《周易》最早是古代占筮之书及其解说,后被列入儒家经典。《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有时称为《易经》或《古经》。

古书一般都由篇或章来构成,《周易》则不同,它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卦。卦也相当于其他书的一篇或一章。《易经》整部书共由六十四卦组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

《易经》由六十四卦组成,六十四卦的内容包括卦象,卦名、卦辞和爻辞。卦象指卦的图像,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符号(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共六十四种图像。卦中六画的排列自下而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序位,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初、二、三爻为下卦,亦称内卦;四、五、上爻为上卦,亦称外卦。这样的三画卦共有八种,其卦形是三;,分别叫做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称为八经卦。(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经卦两两相重,便构成六十四别卦。解说一卦的基本内容的辞句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卦辞起初被称为“彖辞”,唐以后改称卦辞,更加通俗易懂。说明每—爻的性质和内容的辞句称为爻辞,列于卦辞之后。例如《易经》的第一卦,为卦象,其卦名为《乾》,卦辞为“元亨,利贞”。六画皆为阳爻,均称九,下第一画为初九,爻辞为“潜龙勿用”;第二画为九二,爻辞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余为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各爻皆系有爻辞。卦辞共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四条,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称为筮辞,共四百五十条。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2)占筮方法

关于占筮之法,《系辞》传和《说卦》传对以蓍求卦和画卦的过程作了许多沦述,如《系辞》“大衍之数”章,“易有太极”章,《说卦》“参天两地”章等。“大衍”章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按朱熹《周易本义·笨仪》的解释,这是说,以五十根蓍草为演算求卦之数,即“大衍之数”,从中抽出一根放在外边,不参与蓍草数目的变化,称为“其用四十有九”。把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为两部分,即“分而为二以象两”,此为第一营,即第一步经营。于左边一堆中取出—根放在—旁,即“挂—以象三”,此为第二营。将左右两堆蓍草,以四根为一组,分别数之(“揲”),即“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此为第三营。将左右两堆分数之余数(“奇”),或一根,或二根,或三根,或四根,放在所挂蓍草之旁即“归奇于扐以象闰”,此为第四营。以上“分二”、“挂—”、“揲四”、“归奇”四次经营,称为一变,即“四营而成易”。—变之后,再将左右两堆蓍草混而为—‘(“挂—”、“归奇”之数除外),如上述四营程序数之,此为第二变。二变之后,又将剩余的左右两堆蓍草并而为一,依四营的程序再数—遍,此为第三变。三变的结果,左右两部分蓍草所剩的总数目只能有四种情况:或三十六(4x 9),为老阳之象;或三十二(4x8),为少阴之象;或二十八(4x 7),为少阳之象;或二十四(4x6),为老阴之象。阳爻之象画为,阴爻之象画为,便得出卦象中的一爻之象。共经过十八变,便得出自下而上六爻的形象,成为一卦,此即“十有八变而成卦”。这就是《易传》所提供的“揲蓍求卦”之法。至于如何判断所求得之卦的吉凶,现存《易传》中没有提供材料。而朱熹在其《易学启蒙》中,则拟定了七条体例,可供参考。

(3)《易经》思想

就卦辞和爻辞的内容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学者们,就从文句体例、社会史和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过探讨。例如高亨、李镜池先生就将卦爻辞归纳为:记事之辞、取象之辞、说事之辞、占断之辞四类;郭沫若、李镜池、闻—多先生从社会史的角度考察卦爻辞的内容,又将卦爻辞区分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科技知识三类。

从哲学思想的角度对卦爻辞的内容进行分析,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

如《大过》卦九五爻辞说:“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渐》卦九五爻辞说:“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尤其是《乾》卦爻辞,更以龙象的变化来表现人的政治生涯的起伏升降。这些比喻,都是将自然现象的变化同人事活动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试图在自然现象和人事之间寻找某种共同的东西,或借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人事活动的规则。这是认为,天道与人道具有一致性,对于以后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说的形成起了很大影响。

第二,讲人事的得失可以转化。

《周易》卦爻辞涉及到许多对立的事物,如泰否、损益、既济未济、大人小人、夫妇、吉凶、往来、得失等。难能可贵的是,《易经》认为,这些对立面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泰》卦九三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平陂、往复是两对对立面,但它们之间都可以转化,平的会变成陂的,往可以变成复。因此,虽处于艰难不利之境,也可以无咎。又如《乾》卦九五爻辞为“飞龙在天”,上九爻辞为“亢龙有悔”。这是以《乾》之第五画为龙飞的极限,认为超过此极限,至第六画就要走下坡路,即向反面转化,亦即后来所说的“物极则反”。因为吉凶、得失可以转化,所以通过人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如《乾》卦九三爻辞所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种认为人的生活遭遇可以转化的观念,在卜辞中是没有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提出了某些行为准则,对人有劝戒之意。

有些卦爻辞不仅示人以吉凶,同时予人以教训,令人的行为按某种规范而行动。如《谦》卦卦辞说:“谦,亨。君子有终。”初六爻辞说:“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强调人有谦卑的品德,则可以取得好的结果。又如《恒》卦六五爻辞说:“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认为做妻子的德行有恒,遇事吉利;做丈夫的恒守其德,不能随时应变,当机立断,遇事则凶。又如《益》卦九五爻辞说:“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对人诚信,有慈惠之心,自然吉利,因为别人也以慈惠之心待我。所有这些,都强调凶吉悔吝是同人的道德品质联系在—起的。这种认为人事吉凶对人有劝戒之意,突出所占问之事的道德教训的意义的思想,也是其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

以上三点说明,《易经》卦爻辞中,含有某些逻辑思维,反映了当时人的世界观,对后来易学的发展起了深刻的影响。《周易》被认为是讲天人之道即世界根本原理的学问,被认为是讲事物变易法则的学问,被认为是讲人生修养的典籍,都是由此推衍出来的。

4、《易传》及其思想

与《周易》有关的《易传》,是一部哲学著作,包括十篇,也叫“十翼”、《易大传》。《易传》的篇名和内容是;《彖》上、下两篇,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义、卦辞,分别排列于六十四卦经文之后。《象》上、下两篇,解释卦名、卦义者六十四条,解释爻、辞、用辞者三百八十六条,分别插入经文相应部分之后。《系辞》上、下两篇,主要论述《易》的义蕴与功用,也谈到筮法和八卦起源,还选释爻辞十九条,独立成篇。《文言》一篇,解说《乾》、《坤》两卦卦、爻辞,分别排在《乾}、《坤》两卦经文之后。《说卦》一篇,主要记述八经卦所象的事物;《序卦》一篇,解说六十四卦的顺序;《杂卦》一篇,杂解六十四卦卦义,这三篇也都独立成篇。

《易传》的写作时代和作者历来争论不休。目前多数人认为,《易传》是战国至秦汉之际的作品,各篇产生的时间也有先后。《易传》产生于《周易》经文形成之后好多世纪。我们一定要注意,只能把《易传》作为战国思想的史料看待,不可与《周易》经文混为一谈。

同《易经》相比,《易传》的显著特点是,将古代的卜筮之书哲理化了。《易传》解经,就其对筮法体例的论述和对卦象及卦爻辞的解说,都企图从哲学的高度加以概括,将《周易》的内容逻辑化、体系化。儒家的伦理观念,道家和阴阳家的

天道观,成了《易传》的指导思想。《易传》实际上是哲学著作,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成为战国时期一大哲学流派。

《易传》所提出和论述的哲学问题是多方面的,包含有深刻的人生智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传》吸收道家和阴阳家的阴阳学说,以阴阳范畴解说《周易》的卦象、爻象和事物的根本性质,并概括出一条总原则,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视其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一阴一阳”,就是又阴又阳,即有阳就有阴,有阴就有阳,阳可变为阴,阴可变为阳。阴阳两个方面相互联结,相互推移,相耳作用,就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称为“道”。认为天地之间,凡是继承这一法则的,便是完善的;凡是具备一阴一阳的,就完成其本性。就是说,任何事物,包括卦、爻象的变化,都是又阴又阳,这就是事物完善的本性。所以要从阴刚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性质,既要看到阳的—画,又要看到阴的一面,不能有所偏废,见仁而不见智。

《易传》将具体事物的属性抽象为表达对立性质的阴阳范畴,并把对立面的依存和转化概括为“—阴一阳”,主要是强调阴阳两个方面相反相成,互济互补,和谐统一。当阴阳两种势力配置得当,谐调相济,形成一种优化组合,就会出现和谐的局面。,从而使事物得以亨通;相反,如果配置不当,阴阳失调,刚柔乖异,就会使和谐局面受到破坏,以致发生冲突,从而使事物阻塞不通而出现危机。因此,《易传》把“保合太和”作为最高的价值理想。“保合太和”,就是使阴阳两种势力或各种矛盾方面保持最佳的和谐状态。自然界以及社会的和谐状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一阴一阳之渭道”这一命题,其涵义之一,是指阴阳变易的法则。关于事物变化的原因,《易传》认为,完全是由于事物本身所具有的阴阳两种势力决定的。所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系辞上》)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周易,系辞下》)刚柔也即阴阳,阳刚而阴柔。相推即相互推移,相互作用。刚柔二爻相互推移,进退消长,方有卦、爻象的变动。这既是《周易》的法则,也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此即《系辞上》所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此种观点,是把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看成变化的原因,乃中国古代内因论的先躯。

(3)、物极则反

在《易传》看来,由刚柔相推所引起的事物盈虚消长的变化过程中,总是由于发展到顶点,而向其自身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个道理易学史上称为“物极则反”。《易传》虽然尚未明确提出此命题,但却阐发了这—思想。如在《象传》看来,《乾》卦六爻,从初爻到上爻,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五爻表示达到了高贵的地位,大有作为;但再往上发展,达到上爻即顶点,就要走向反面,此即《小象》所说:“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后来,孔颖达对此加以发挥,说:“上居天位,久而亢极,物极则反,故有悔也:”(《周易正义·乾》) 《周易正义》概括为“物极则反”,是符合《象》文本义的。《文言》解说《乾》卦上九爻辞,也反映了“物极则反”的思想。

(4)、忧患意识

基于对“物极则反”法则的认识,在《易传》的生活智慧中,充满了忧患意识。《系辞下》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认为殷周之际,社会剧烈变动,天命转移,政权更替,所以《周易》充满了忧患意识,卦爻辞中多危言,使人听而警觉,“惧以终始”,不忘忧危之事,于危机中方可保其平安。又说:“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认为《周易》的作用就在于使人知道警惕戒惧,又明白忧患与事故,虽然没有师保,也如同父母亲临一样,不断告诫自己。因此,历代易学家,尤其是儒家学者,都重视《周易》的忧患意识及其价值,视其为处理人生遭遇的准则。所谓忧患意识,是说,人对自己的处境,无论是顺境还是困境,都应时刻抱有警惕之心,即使处于逆境,也不要动摇自己的信念,如《困》卦《象》传所说,“君子以致命遂志”,努力争取改变现状,迎接光明来临。此种忧患意识,是《周易》所倡导的人生观的一大特色。

正是基于这种忧患意识,《易传》又提出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主张,作为安身立命的依据。如果安于其治,保持现状,就会召来祸乱和危亡。认识到这—点,在政治生活中,就可以防止走向反面。

(5).趋时尚中

为了避免倾危,保持安宁,或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转化,引导其向好的方面转化,《易传》提出了一套安身立命之道,首要的就是趋时尚中说。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是将事物的各种矛盾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又无不及,从而使事物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易传》特别推崇“中”道,要求人们“执中守正”。所谓“时”,即时机、时运、时势;“趋时”,就是主动地适应时势,及时抓住机遇,对原有的东西随时加以变通。适时则吉,失时则凶。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时偕行”,“变通趋时”。《易传》还将“中”与“时”联系起来,把“时中’即因时而行中道,作为人的行为的准则。

(6).裁成辅相

在天人关系方面,《易传》又提出了强调天人谐调的“裁成辅相”说,,(《周易·泰·象传》)所谓“裁成”,即加以裁制完成。“辅相”,即遵循固有的规律加以辅助。认为圣人应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调整,以成就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使之更加适合人类的需要。《文言》传也认为,圣人掌握了《周易》的法则,其德行则与天地日月相一致,先于天时的变化而行事,对自然加以引导、开发,自然也加以顺从;于天时变化既发之后行事,则注意适应自然变化的法则。这便是“与天地合其德”。也就是说,人只能适应、引导、调节、辅助自然,使人与自然相谐调,而不能违背自然法则,破坏自然。

这种天人谐调论,既注重了充分发挥人的主体的能动性,在自然面前有所作为,又强调了必须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关于天人关系的全面的观点。

(7).《易》与天地准(准,当为效法、取法之意)

《易传》通过对筮法的解释,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提出“有天地然后万物生”(《周易·序卦》)的命题,以天地为万物的根源和基础,认为“天地交而万物通”,(《周易·泰·彖》)“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进而提出“《易》与天

地准”说,说明《周易》乃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效法自然现象及其变化的过程而制定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摹写,并非任意的创造。因此,《周易》就包含有天地间的一切道理。人们只要掌握了《周易》的法则,就可以“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周易·说卦》)“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周易·系辞上》)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周易》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以及政治谋略、管理思想、道德原则等方面,揭示《易传》的丰富内涵。

总之,《易传》通过对《周易》原理和筮法的解释,提出了—系列哲学观点、范畴和命题,论述了《周易》的基本原理,进而探讨了世界的本原,研究了事物的本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了一些人类生活的根本原则,从而使《周易》这部古老的占筮著作走上了哲学化的道路。《周易》又成为讲宇宙人生根本原理的书。

5、《周易》经传思想总评

《周易》作为一部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广泛联系的卜筮书,通过建立完备的理论框架,创造独特的概念范畴系统,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作为中国早期最为重要的哲学著作,《易经》提出了中国哲学的第一批重要概念,通过卦象构建了一个具有哲学性质的世界模式,其阴阳观念、变易观念、吉凶观念对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推进有着巨大的意义。另外,《易经》还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史料和思想史料。

从社会史料来看,《易经》中反映了殷周时代的政治纤济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从思想史料来看,《易经》中’包含了重农的经济思想、注重等级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伦理思想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上占思想史的重要材料。《易传》在哲学思想上强调变化的普遍性,强调物极必反,认为变化的动因是刚柔相推、阴阳相交,这些思想也是古代中国辩证思维的核心,对中国思维的精致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观全书,《周易》里表现出的刚健有为、忧患意识、中和思想、革故鼎新、天人合一等等基本思想内核,对熔铸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基本精神,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特质,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易学的象数思维方法等也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维模式,对现代科学方法论有着借鉴意义。

6、《周易》的主要注本

一、东汉郑玄《周易注》(辑本),是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注本。二、唐李鼎祚《周易集解》,集汉唐三十五家注,集唐以前汉学《易》之大成。三、魏王弼、晋韩康伯《周易注》,“尽扫象数”,以老子学说解《易》,为后来宋学《易》奠定了基础。四,宋程颐《周易程传》,宋学《易》的代表作。五、宋朱熹《周易本义》,宋学《易}的又一代表作。六、近代学者的著作主要有: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李镜池《周易探源》,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金景芳、吕绍刚《周易全解》等。

(二)《尚书》

1、《尚书》性质及流传

《尚书》是战国以前官方文件的汇编,汉代列为“五经”之一,始称《书经》、《尚书》。其内容为史官所记统治者的言论,体裁有诰(君对臣的讲话)、谟(臣对君的讲话)、誓(君主誓众之词)、命(册命或君主的某种命令)、典(记载重要史事的文字)。这些名称有时在篇名中标示出来,有时不标示出来,而只以人名、事件、内容为篇名。《尚书》编集成书是在春秋战国期间,具体年代和编者没有定论。

《尚书》在先秦已经广为流传,《左传》、《国语》和先秦诸子中已经纷纷引用。秦代焚书之举使《尚书》几乎绝传。有个做过秦博士官的人伏胜,在秦焚书时把一部《尚书》藏入壁中。至汉初他再取出时已断烂毁失不少,只凑得二十九篇(或说二十八篇,后又加一篇),在家乡济南教授门徒。汉文帝派晁错去济南听伏胜口授,将二十九篇用汉代通行的字体记录下来,成为《今文尚书》。汉代时又有用先秦六国文字书写的几种《尚书》传本,称为《古文尚书》,至西晋永嘉之乱时全部散失。东晋时梅赜献出的《古文尚书》,是一部伪书。伪《古文尚书)中包括伏胜所传《今文尚书)各篇,又多出二十五篇以及孔安国的序文和传文,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所有《尚书》,版本都是出自伪《古文尚书》,也就是说都包括着后代的托古作品,使用时需加以区别。

2、《尚书》的思想史价值

《尚书》今文中的虞书、夏书不可能是虞、夏时代人们所记,其中有的篇经过考证,有一定史料价值。夏书中的《甘誓》可能是商代人所写,其中提到“五行”、“三正”的观念,是早期五行观念产生的最早史料。商书和周书,特别是周书各篇在思想史上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1)、从史学意义上来看,《尚书》保留了包括关于氏族民主记述在内的许多远古政治和社会的重要历史史料。司马迁撰写《史记》,在记叙春秋以前的重要史事时,几乎完全参考《今文尚书》里的相关内容。从《尚书》的许多篇目中,还可以推见殷、周二代的政治社会情况以及当时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另外,像殷商诸王及周文王的享国时间、周代的官制以及当时的刑罚状况,都可以从《尚书》中看到。《尚书》所载的这些历史事实,为后世追寻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2)、从思想意义上看,《尚书》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尚书》首创了中华统一的思想。在《尧典》、《舜典》里,记述了尧舜作为“帝”巡视四岳万方,区划疆土,划一历法、音律等事迹;在《禹贡》里,以大禹治水为引,依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而划分九州,同时还记载了山川物产等情况。《尚书》的这些记述,都显示了《尚书》统—国家区划的正统思想。虽然《尧典》、《舜典》和《禹贡》等,据考证可能不是时人所记叙,但自汉以后,列为“五经”之一的《尚书》所记载的这些内容和所表现出来的大一统思想,却深入人心,在中国思想历史上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二是《尚书记载的氏族禅让事迹所体现的原始民主思想。在《尚书》中,载有尧禅于舜,而舜又谦让给“有德之人”的情形,又记有尧与四方诸侯共同制定历法节令、议定百官等情形。这些情景再现了氏族推举首领以及共同议事的政治实践,虽或为传说,而其中表现出的原始民主思想却成为后世仰慕良好政治的源头,也成为后世思想家批判专制君主而一再高扬的范例。

三是《尚书》中的哲学思想。《尚书◎洪范》是西周初年流传下来的文献,

其记载五行云: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

从,视曰明,思曰睿。)

这里说出了五行的性质和作用,水向下浸润,其味是咸的;火焰向上燃烧,其味是苦的;木具有柔韧的弹性,其味是酸的;金能制造武器和其他工具,能给人带来痛苦,其味是辛的;土能种植农作物,收获甘美的果实,其味是甘的。五行是与人们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五种自然物质。

五行相生相克理论:

生,就是一物产生一物。五行相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燃烧为火,火熄灭为土,土中含有金,金的表面有水,水孕生木。

克,亦称胜,就是一物克服一物。五行相克是: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能灭火,火能熔金,金能克木,木能松土,土能挡水。《白虎通义》说:“五行所以相害者,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但是,五行生克关系是相对的,依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墨子》说“五行毋常胜”,如水胜火,但火多水少时则火胜水;火胜金,金多火少时金胜火,依此类推。

“五德终始说”

战国时齐国人邹衍将五行说进一步神秘化,推衍出“五德终始说”。每个王朝都代表一个德,用五德相胜关系说明王朝更替,其先后顺序是:一、土德,二、木德,三、金德,四、火德,五、水德;水德之后又是土德,如此循环往复,是一种典型的神秘的历史循环论。如黄帝是土德,色尚黄;夏(禹)是木德,色尚青;商(汤)是金德,色尚白;周(文王)是火德,色尚赤;秦是水德,色尚黑。汉为土德。

《尚书·洪范》里的五行观,将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称为五行,并作为五种范畴或类概念,用其来区分和把握自然现象之网,类比自然和人事的相互感应、彼此诱发。五行观奠定了中国传统哲学宇宙观和社会思想的基石,是中国国哲学思维的开始。至今,五行观仍是中国哲学思维区别于其他民族哲学思维的重要标志之一。

另外,《尚书》中贯穿的“天命”思想,强调“上天授命”,又强调“以德配天”、“敬德事天”、“敬德保民”,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流,既论证了帝王统治权力的由来及其合法性,也引导出“仁政”、“王道”等等德治思想理论.这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首创的意义。

第三讲周公、孔子与儒家思想

一、周公制礼作乐

二、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学派思想

(一)、孔子其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名丘,字仲尼。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父时宋国内乱,避难逃到鲁国。父亲叔梁纥做过鲁国的下级武官,是当时一位著名武士。孔子幼年丧父,过着贫贱的生活。青年时做过会计(“委吏”)和牛羊管理人《“乘田”)。青少年时就

非常好学,曾向苌弘学习音乐,向师襄学习弹琴,还曾向一个来朝鲁国的东方小国君郯子请教过少吴氏“以鸟名官”的问题(见《左传》昭公十七年),表现出对古代典章制度的浓厚兴趣。大约30岁左右开始的私人讲学活动是他一生的主要事业。34岁时去齐国,听到《韶》乐,被它深深吸引,竟三月不知肉味。51岁出任鲁国中都宰,后来升任司空、司寇。因不能实现政治理想,54岁时离开鲁国,带着弟子游说列国。14年间,到过宋、卫、陈、蔡、齐、曹、郑、浦、叶、楚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而各诸侯国君主都不能采用他的主张。再度回到鲁国时,他已经68岁了。晚年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

在诸子中,孔子创立的儒家,以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为主要特色。

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大力呼吁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最高目标、以中庸为准则的政治伦理学说。“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儒家学说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二)、儒家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1、仁学的产生

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仁”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殷周时期就有“仁”的思想。先秦典籍中多有对“仁”的论述,其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同时也有如下含义:统治者或“君子”们专有的美德,只有君子才能讲“仁”、行“仁”;爱亲即孝顺父母和爱国即忠于宗国。

总的来看,殷周时期所讲的“仁”,是以宗法伦理为重要内容的,而且这些解释缺乏系统性。第一个对“仁”加以完整界说,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政治学说的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其后,孟子又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挥,“仁”遂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最高的道德理想和伦理政治原则。

孔子学说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仁学。仁学是孔子所创立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学说,是先秦文化的精华。仁学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的伦理思想居于这一思想体系的首位,此外还有颇具伦理色彩的政治思想。

2、仁者爱人——仁学的核心

何为“仁”?孔子的解释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他认为仁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旨归;二是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内心修养。

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仁”的核心是爱人,这也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者无不爱也。”从这些表述的抽象形式来看,这里的人应当是泛指一切人。孔子“仁者爱人”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血缘宗族的亲近关系的局限性,把爱人的范围从“亲亲”扩充到“泛爱”,由家族走向社会。

仁者爱人还包括“能恶人”的内容。孔子并不是主张无原则地爱—切人,而是倡导爱人的同时也要“恶人”。他认为,只有具备仁德的仁人,才能够喜爱应该喜爱的人,厌恶那些可恶的人;,厌恶不仁德的人,他本人是行仁德的,。总之,孔子的“仁者爱人”的命题使伦理关系突破宗教血缘亲近的狭窄习俗领域,进入到了广阔的社会领域,使家族伦理转变成社会伦理。孔子所主张的以仁对待一切人的思想,奠定了我国伦理道德的基础。

3、孝悌——为仁之本

孝悌是为仁之本。孔子既讲“泛爱众”,又讲“笃于亲”。这说明孔子的仁爱是有先后、远近、厚薄、亲疏的差别之爱,而不是平等之爱。这种泛爱与差爱的矛盾是由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所决定的。中国在跨人人类文明的门槛时,保留了氏族制的脐带。周代统治者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将氏族制发展为宗法制,用族统来维护君统,用族权来加固政权。家国同构更使人们的宗法血缘伦理情感交流有了可靠的社会组织载体。可以说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亲亲之爱是人类情感中最深厚的根源。离开丁亲亲之爱、家族之爱,爱人的情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爱人之情本身就是爱亲之情的扩充和放大。周代“尊尊”的社会等级制度,就是在“亲亲”的宗法情感基础上得以建立和巩固的。而在孔子看来,恢复并巩固周礼的统治秩序,就是仁,而这必然要从家族内部关系人手,所以,孝悌是为仁之本。

由此出发,孔子在他的仁学中把孝悌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说,在上位的人如果能用深厚的感情来对待其亲族,老百姓就会走向仁德。所以,孔子倡导青少年要“人则孝,出则悌”,即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德修养放在学业的首要位置,从小培养“孝悌”品德。少年时形成的性格就会像先天的性格一样,待长大成人后,自然就会移“孝”作“忠”,以事父母之心事君事上,由孝子变为忠臣。这样,从孝亲始,至忠君止,使封建社会得以长治久安。

4、忠恕——为仁之道

忠恕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像一条贯穿钱贝的线一样,贯穿于孔子的整个仁学思想体系中。正如他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这里的“一”就是“忠恕”。那么,何谓”忠恕”呢?。在孔子那里,“忠”不像后世那样,专指处理君臣关系,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普遍的意义。“忠”即“心”放于“中”,含有真心诚意、积极为人之意,包含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等一系列道德内容,以及由己及人,由父子及于君王以至整个社会、国家的多层次的、完整的道德范畴;是一种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的人生观;是一种有利于别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

极进取、无私无畏、与人为善的献身精神;是一种非常高尚的美德。

从消极的方面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我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恕”。“恕”是相对于做不到有利于别人的“忠”而讲的,它的起码要求是做到不要有害于人。就其内容来说,“恕”还含有宽恕容人的意思,这就是孔子提倡的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一个人如果能行“恕”道,就可以做到无论在国还是在家都没有怨言。

从“忠”与“恕”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来,“忠”是一种积极的美德;“恕”也是一种美德,但具有消极性,是一种消极的、起码的美德。“恕”不同于“忠”,它不奢求对别人有利,只希望不要有害于人就是了。将“忠”与“恕”结合起来就是为仁之道,也是仁本身。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爱。

忠恕之道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以对人的尊重为前提,在人际关系中强调普遍的人性,强凋人与人之间的心意感通,这种道德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人情特征和人性气息,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孔子的“仁”含义相当丰富,除“爱人”这个基本的、主要的含义外,它还兼涵礼、义、智、勇、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诸德,它们都只是“仁”这一最高道德的要素。要达到“仁”的目标,也须先符合其他诸德的要求。

5、以德治政与仁爱

“为政以德”,“众星拱之”的德政思想是孔子仁学的重要内容。孔子把自己关于仁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应用于政治领域与国家的治理,形成了德政、德化的伦理政治思想。他站在新兴地上阶级的立场上,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批判地继承了西周“以德配天”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提出了德政、德化的政治思想。他在《论语·为政》中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即用道德的方法和手段来治理国家,统治者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得到人民的拥护。崇尚暴力的统治者不可能有好的结局,而善于用道德教化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者最终会获得天下。他还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用政治法律来训导百姓,用严酷的刑罚来对待人民,他们只会暂时免于罪过,却不会有廉耻之心;而运用道德礼教的办法来引导人民,他们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服。

实行德政的关键是什么?孔子认为,关键在于统治者的德性修养。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即政事就是端正的意思,统治者自己带头垂范,哪个人敢乱来呢?他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统治者本身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统治者本身行为不端正,纵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相信服从。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把统治者本身能否“正”作为政治好坏的先决条件。这些浓厚的道德人治思想对我国春秋战国以后的政治统治影响深远。

实行德政就要提倡爱民、养民、利民、富民、教民、安民、博施于民。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孔子是第一个主张把劳动者当作人看待的思想家,这是以道德原则来调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实行以德治政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才能使“仁者爱人”的思想付诸实现。在孔子心目中,多为百姓办好事,使人民生活得好些,是至关重要的事。所以,当子贡问孔子“博施于民

而能济众”是否可以算仁时,孔子回答说,岂止是仁,那简直是“圣”了。正是

出于这种爱民思想,孔子极力提倡“养民”,即给劳动人民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不要对人民横征暴敛,赞扬子产“其养民也惠”的统治方法,要求统治者应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6、仁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首先,仁者爱人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来说可能就具有现实意义,很多方面实际上一直都在提倡。20世纪60年代一位为全社会所推崇的道德榜样雷锋的一句话可以代表这一方面的内容,那就是“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这句话流传了几十年,它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在人民内部的无私、博大的爱。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也曾提倡“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是在倡导阶级之爱,在阶级内部可以施予别人所有可能的爱。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这种仁爱的道德就更有现实意义了。在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同时,提倡在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友爱和关心,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今天我们社会提倡的不损人利己,与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现在提倡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达仁之道的提高与升华。现实社会中违反这种道德准则的还大有人在,比如,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也不顾他人利益;做领导的一朝权在手,及时把利捞;有些先富起来的人刻意盘剥别人,而不愿用自己的能力稍微帮助—下别人;有些甚至采取不正当的、非法的手段聚敛财富,成为新时期的南霸天、黄世仁,为害一方。重新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重振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要方面。

第三,施仁政于民的道德理想在今天也仍然不过时,除了要把封建时代的局限,其中主要是民本主义的局限转换成我们今天社会的民主与法制以外,仁政的合理因素仍然是今天社会主义道德所需要的。正君心和正己正人的道德思想对于今天居于领导地位的人来说,应该成为一种为政所必须具有的道德。

第四,儒学提倡的用仁来教化民众的思想,对于今天继承和发扬传

统道德更有直接意义。

(三)、儒家学说的行为规范——礼

礼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概念和范畴。

1、礼的起源含义

这是一个争论由来已久的问题。

礼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

其一,礼源于礼品交换;《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其二,礼源于宗教;《大戴礼记◎礼三本》:“礼上事天,下事地,中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其三,礼源于人的欲望。荀子为代表,他认为人天生好利厌贫,追求耳目声色,有填不满的欲望,故要以礼抑制。

其四,礼源于饮食。《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一般地说,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及其制度,即礼俗与礼制。

孔子认为,仁与不仁的标准与界限,在是否合乎礼。在他看来,仁为质,是内在的道德感情和伦理思想;礼为用,是外在的道德和伦理行为的具体规范,仁高于礼。正因为这样,孔子反对不注重礼的内容,只讲究礼的形式的倾向。这在《论语》中有许多记载,如“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于哉?”认为我们所说的礼,仅仅是指玉帛等等礼物而说的吗?我们所说的乐,仅仅是指钟鼓等等乐器而说的吗?孔子认为玉帛、钟鼓之类只是礼、乐的外形,应该追求礼、乐形式背后所包含的精神实质,这就是仁。所以,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认为人如果没有仁德,即使行礼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孔子主张应当把仁的内容和礼的形式密切结合起来,这样才不致使礼成为空洞的形式。

孔子纳仁入礼,就是将其创新的仁的观念,注人到礼的躯壳中,改变了旧礼中不仁的成分,树立起有仁的精神之新礼。仁、礼互为表里,仁以礼为目标,又要求把礼从外在形式转化为人的内在精神要求。而礼则通过具体的制度设置,把仁的精神物化、规范化,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境地。这样,仁、礼结合起来,转化成了一种伦理道德之礼。儒家主张用这种道德之礼来完成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的社会秩序构建工作,这样才能培养出安顺的民众,即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合称。 2.西周的治国安民大纲是。 3.古代周朝的五种酷刑是指、、、、。 4.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5.“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在一书中提出的。 6.《告子上》中写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体现了孟子的价值原则。 7.阴阳五行中的“五行”是指、、、、。 8.禅宗真正形成为宗派,应从唐中叶(公元7世纪下半叶)算起,被推尊为禅宗六祖,是禅宗正式诞生的标志。 9.宋代理学朱陆之争指的是和两大思想家的斗争。 10.《明儒学案》的作者是。 11.战国末年的为法家思想的总结者。 12.“,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句话表现了孟子的思想 13.“尚贤”“尚同”思想是的思想主张。 14.邹衍的历史学说“五德终始说”,是一种神秘的历史循环观念。它以五德相生关系说明王朝更替,这五德的先后顺序为:、、、、。 15.“荆公新学”是北宋改革者的思想内容。 16.《周易》中八卦是指、坤、、、艮、、兑。 17.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等:、“斗筲之性”、。 18.《中说》的作者是唐代。 19.理学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往往是不分的,这在二程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反映在“格物致知”和

这两个命题上。“格物致知”一词源于。 二、名词解释 1.性恶说 2.“大宗师” 3.“参验说” 4.名辩思潮 5.正始之音 6.性善论 7.谶纬8.“言不尽意” 9.《五经正义》 10.经世致用 11.“反者道之动” 12.黄老学派 13.玄学 14.洛学学派 15.公羊三世说 16.“天人感应” 17.“效验”学说 18.鹅湖之会 19.“致良知” 20.中体西用 三、简答题 1.简答墨子的“尚贤”思想。 2.简要谈谈商鞅、慎到、申不害的法、势、术思想。 3.什么是陆九渊的心学体系? 4.法家韩非对朴素唯物主义的贡献是什么? 5.“本无”“即色”“心无”三宗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6.简答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思想。 7.如何评价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8.简答桓谭批判谶纬迷信的主要论点? 9.谈谈王夫之“继善成性”观点的主要内容。 10.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谈谈他的“仁”与孔子有哪些不同? 11.《庄子注》的作者是谁?他们对《庄子》作了哪些解释发挥? 12.隋唐时期儒学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论述《易传》的思想体系。

《中国思想史》教案

赣南师范学院 教案 2013—2014学年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年级班级 2011历史本科 学生人数 60 主讲教师谢敏华 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年8月30日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 2、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3、适用专业: 历史学本科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在学习《哲学》、《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修读此课程5、课程教学目的:

中国思想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到近代思想的转变过程,包括自百家争鸣以来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或理论,以及思想流派的演变等内容。通过讲授,主要让学生从时空跨度上宏观把握中国上自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下至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懂得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学习它,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观来看待各种思想,并对其批判地继承,以服务于当今的现代化建设。 导言(2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学习中国思想史的意义;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了解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2、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教学内容] 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1、对象: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2、范围: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3、意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是理论思维的作用。(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1、特点:(P4-5) (1)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 (2)重辨证思维 (3)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2、阶段划分: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春秋、战国(诸子) 两汉时期(经学)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年秋季划期末考试高二年级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台基础 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3.《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日太公,母日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 C.“天人感应”思想 D.“人伦者,天理也” 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 A.道德化和宗教化 B.政治化 C.世俗化和普及化 D.哲学化 5.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6.法国作家雨果:“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雨果在这里 A.说明中国传统科技缺乏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B.认为当时中国政治制度保护了科技发明 C.指出西方自然科学完全源于中国古代科技 D.否认当时中国人的发明能力和创造能力7.“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的再现了客观历史 B.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

中国思想史考题

中国思想史(上)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6个/5分一个) 1.“齐物论”(庄):庄子提出的哲学思想,分为“齐物”论和齐“物论”。“齐物”论即万物一齐,“齐”有均、平、等之意,所谓“齐物”,是指以道观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彼此之间没有高下、美丑、尊卑的区别。齐“物论”即物论一齐,是指俗世关于事物的论断都是立足于道之一端,皆有其特定的立场与局限性,皆有其所是,亦皆有其所非,彼此之间并无真伪、是非之别。齐“物论”并非主张相对主义或不可知论,而是为了破除流俗之见以及各种物论对于人心的束缚和伤害。 2.忠恕之道(孔):孔子提出的伦理学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出自《论语·里仁》。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推己及人之意。忠恕,意为忠诚和宽恕,即以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忠恕之道是“仁”的具体,也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之一。 3.失其本心(孟):孟子性善论的观念之一。出自《孟子·告子上》,意为天性、天良、原本具有之心。孟子认为本心是人天生具有的,如所谓的“四端之心”,这是人性为善的基础。然而,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可能屈服于自身的欲望或是外部的压迫,放弃自己的良心。“失其本心”导致了恶的产生,使得本性为善的人做出恶行。 4.反者道之动(老):老子的哲学思想之一,出自《道德经》。“反”,覆也,引申为复归、回归。“反者道之动”是指事物的存在具有反复、回归的运行趋势。这一命题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这一观点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也有新颖的洞见,不同于单线条的思维方式,揭示了历史不断复归的趋势。 5.无待(庄):庄子提出的哲学思想,即对于对象的无所期待、无所依赖的态度,指一种悠游自在,无溺无滞的生命状态。从逻辑上看,“不待”以“无己”为前提,“无己”即不滞、不执于“我”。只有破除是非之执、物我之别,才能与物同化,达到逍遥的境界。只有到达“无待”后,人才能摆脱客观世界的各种束缚,获得精神层面的绝对自由。 6.兼爱:墨子提出的伦理学说,是墨子思想的核心标志。针对儒家仁爱思想中“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等差”,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提倡“先人后己”。墨子主张“”,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的重视。墨子的、、、、等主张均以兼爱为出发点,希望通过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 7.化性起伪(荀):荀子性恶论的观念之一。出自《荀子·性恶》,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从理论上说,就是将先天的自然资质转化为后天人为的道德特性。心知是化性起伪的必由之路。 8.大一统:董仲舒提出的公羊学观念之一。所谓“大一统”,指以“一统”为“大”,即天下生民(包括天子)皆当归本于元气,引申为天下思想、制度、法令等的统一与规正,强调王者受命改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思想史

1.原始思想内容特征。 原始思想出现的原因:人欲生存→认识→利用→控制→自由→然而难以如愿→转而乞祈;原因原始思想的表现方式为巫术、祭祀;形式:a、自然神崇拜b、图腾崇拜才、c、生殖崇拜d、英雄崇拜 2.“绝地天通”思想史意义。 “绝地天通”概念:事神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即秩序重建。意义:“绝地天通”代表着政教合一,意味着思想之源头为集团或阶级或国家或集体垄断,思想自主取消,社会进入专制时期。 第二讲 1、简述商周天命思想之异同。 商周思想主要组成部分均为天命思想;商人崇天尚鬼,把上帝与祖先作为信仰中心,上帝是天上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自然神如日、月、山、河等神灵都失去了独立性,成为执行上帝意志的工具。上帝还主管着人间的吉凶祸福,特别是君主大命的授与;周人则对商代传统天命观进行修正,1、继续承认上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以“天”代“上帝”。2、认为上天所赐予的“大命”不是恒定的,而是可变的。3、提出“依德求民主”。即天根据德行“求民主”。民主即民之主,即君主。君主由天定,选君规范是德行。在天命思想里注入道德政治内涵。4、主张“以民情视天命”。将“民情”看作天命的具体反映。 2、周人思想的创新。试论周人的天命思想与德观念。 周人提出“德”的观念,认为“敬德”和“保民”是获得天命信赖的主要途径。其次,周人提出尊天、敬德、保民、慎罚的政治思想①尊天:用“天命”思想为政治服务②敬德:提高道德在政治中的地位。③保民:周公政治思想核心,君王不贪安乐、体察民情;以民为镜④、慎罚:对“德”之不足补充a、依典用刑。b、出于善而惩恶,不可借机肆虐。c、审慎惩处。3、五行说之五行的涵义,五行的生克关系如何?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涵义:元素、能量、德行。五行生克关系:相克: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4、简述西周的政治思想(第二题) 第三讲 先秦诸子异说的兴起原因 诸子之兴起于“救时之弊”;2、社会秩序破坏,文化下移,私学兴起;3、列国竞争,言禁

中国思想史概要电子教案

中国思想史概要 引言 传统----- 承载着过去, 孕育着现在, 昭示着未来。 传统的含义、文化的含义、人文的含义、人文主义的含义 当我们遨游在中国思想的海洋中时,她启迪我们的智慧,开启我们的灵心,引发我们的思考,陶冶我们的情操 绪论 一、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三纲领》的内容:明德、亲民、至善 八条目的关系 圣人、大人、君子、小人的辨析 二、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文化模式 和谐为核心,达到己身和谐、人际和谐、群体和谐、天人和谐 道、仁、礼、中、公都为和

三、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思想形成时期、思想发展时期、思想完善时期、思想反思期、思想转型期、思想变革期 四、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内容 天人关系:天命观、自然天道观、理学天道观 修身之道:人性之论、修身途径、境界观 治国方略:义利统一治国、贤者治国、民本文化 天下为公 作业: 1、试论中国古代和的思想 2、试论中国古代以民为本的思想 3、解释绝地天通、慎独 第一编夏、商、西周时期的思想 第一章夏、商、西周的神权思想 一、夏、商、周的神权思想发展 1、夏、商西周时期奴隶主阶级所使用的思想武器,主要是神权思想和宗法思想。 “宗法”的含义: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的传统习惯。

嫡长继承制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 2、夏商西周的神权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 神权统治的过程是宗教征服的结果。在原始社会,宗教信仰有自然的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女始祖的崇拜等。恩格斯曾把原始社会的宗教称为“自发的宗教”,阶级社会的宗教称为“人为的宗教”,自发的宗教是平等的,没有欺骗的成分,人为的宗教是不平等的,包含了欺骗和伪造的历史。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制度到奴隶制度过度时期,曾进行过两次宗教改革,称之为“绝地天通”。第一次是帝颛(黄帝、颛顼zhuanxu、帝喾ku 、尧、舜)第二次发生在帝尧时期,两次绝地天通直接表现为一个部族征服一个部族时,强令被征服者放弃自己的宗教。这样实行绝地天通来垄断神权,到了阶级社会,就变为奴隶主贵族把持神权,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 二、西周的以德配天思想 1、以德配天说的含义 以德配天是周公总结殷商灭亡的教训所提出的思想命题。“德”指道德、德行,“天”即天命。他认为,天命是有的,但并非固定不变,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 周初提出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民本思想。 2、以德配天说的意义 一方面为了求得上天的保佑,使周王朝的统治永久延续下去。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神权的某种动摇,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

简评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

简评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 一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更恰当地讲是从新中国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就在中国迅速一统天下,给中国得任何一个领域都带来巨大得妨碍.之前存在得哲学观念、思维方式被一起仍进了历史得垃圾堆,或者成了民间得隐匿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扎根,推动了一批新得学术成果得产生,对中国每个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得贡献,数不胜数.然而我没有要去历数这些成果得意思,本文要谈到葛兆光先生得巨著《中国思想史》,因此就不得不从学术得一统化讲起. 马克思主义思想一统天下,学术界所以是莫能例外.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得妨碍之下,在社会科学领域得研究方法上就放弃了往常得进化论,转而使用马克思主义方法作为指导思想,其要紧意旨是:历史是一个进展得过程,因此,历史也是有着某种目得和方向,在历史中得一切都在不断地进展,后一个时代必定优于前一个时代.照此类推,后一个时代得思想也必定优于前一代得思想.因此学者们不论是写什么得历史,其方法得后面都隐藏着如此得一个结论:社会是在向前进展,今天得现状是历史进展得必定.因此,就在这种单一得方法得指导下所得到得研究成果不然而结论相差无几,几乎没有创新可言,而且造成学科内部得资源白费,学科重复建设也就在所难免. 在如此得方法成了包治百病而又在推动学科进展得过程中走入死胡同得情势下,葛兆光先生得《中国思想史》1 (以下简称《中》)在大陆出版,自然受到普遍得关注.这一部书共分两卷,第一卷于1997年出版,而第二卷则于2001年完成出版.依然在第一版面世得时候,就引起了众多得关注和强烈得争论,然而葛先生无意于这些争论中得孰是孰非,而只是想在各种意见中得到一些更好得启发.wWw葛先生在该书《后记》中写到: “我想,一部学术性得著作,作为一个文本产生以后,它确实是公众评头论足得对象,作者没有权力对这些批判讲三道四,专门是人文学科中得各种见仁见智,并不像是老吏断狱下判决书,更像是一种表达智慧和洞见得写作,而现在有引起书评得写作适应,也不像是对被评得书发表针对性具体意见,而更像是借题发挥表示另一种高超得写法.因此,我想不管什么意见,赞扬得、批判得甚至是挖苦讽刺得,都无所谓,我也不情愿回应,只是内内心总是在盼望,盼望能够听到一些关于中国思想史得益人神智得见解.” 假如葛先生只是想在国内得学者们得评论中查找一种能够“益人神智得见解”,可能他会特别失望.就我得阅读范围所及,还没有人从葛先生所凭据得特别角度来写作学术著作.更不用讲是有着《中》如此扎实得历史学术著作.正如在文首所提到得,在总体历史观得妨碍下写出得史学著作,无不有着强烈历史失实感.但要紧咨询题在于:进行历史叙述得主体得哲学基础得合理性能否与研究得历史事实形成配合.如福柯所讲,历史只要发生了,用任何一种方法叙述出来都无法恢复历史得原貌.因为必须得有历史叙述主体得主观参与,历史叙述才能成为可能.所主观性介入得咨询题就成了追求真实得历史研究者无法解决得终极咨询题.然而,总体历史观所存在症结并不仅于此,而是在于以一种设定好得历史进展思路去指导研究.因此有这种知识背景得学者,他们能够提出什么好得意见呢,最多确实是以自己得总体历史观去攻击其他人得方法. 与总体历史观不同,葛先生使用了考古学和谱系学得方法来研究中国思想得历程.在二十世纪得思想家当中,福柯当就是这两种方法得开创者和实践者.而葛先生确实是有意借鉴这种方法来研究中国得思想史.关于考古学,《中国大百科书·考古学卷》就有如此得讲明: 从现在通常使用得情形来看,考古学这一名词要紧有三种涵义.第一种涵义是指考古研究所得历史知识,有还可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得书籍;第二种涵义是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得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收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得方法和技术;第三种涵义则是指理论性得研究和解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得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

读《中国思想史》有感

读《中国思想史》有感 黄来慧初读葛兆光老先生所著的《中国思想史》这本著作,自己从内心觉得:要想深刻领会这本著作的思想,真的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慢慢品读。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一些启发从我的脑中油然而生。 对于《中国思想史》这部书而言,主要分为两卷:上卷主要阐述了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形成与逐步构建,其中主要从礼和秩序的构建来叙述君主如何确立自己权威的统治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话语权来垄断和控制人们的思想。知识文化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时代随着国家一统的趋势而逐渐融合归一。最终,儒家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完善自身体系使得自身的知识话语能够符合国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自己国学的身份。而四世纪初,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不一样的信仰世界,对中国自有的道教形成了一定冲击。在下卷中,从隋代开始,由于国家专制主义集权的逐渐强化,对知识思想的控制也日趋加强,统一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而知识在统一束缚下缺乏批判力趋于平庸,且旧的知识系统伦理道德很难解释和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人们开始对以往的知识文化质疑不断。到了宋代,面临内忧外患,国家统治不断遭到质疑,重建国家权威和秩序变得棘手,进而对思想秩序的构建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到了唐朝随着外来文明的不断涌进,世人传统的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文明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对抗。而在这两卷中,是以唐作为一个思想史的分期,而在唐以后,又进行了一定的分期,每一编就是一个思想史段,每一编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如:百家争鸣、新儒学、佛学等等。由于在看这本书内容之前,看了目录,所以对此书的写作大致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以后看的时候,格外的注意和主题结合起来进行理解,不然就会看了后面而忘记前面。假如前后不能有效的结合,进行一定的整理、思考、要想完完整整的通过阅读此书而了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些片段,真的是难上加难。 葛兆光老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是一部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而编著的书籍,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它所论述的内容,由于着重了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说明,所以又会显得比较复杂。虽然我是一名文科生,读的书籍不算少,但是初阅此书,的确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密密麻麻的字,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这本书到底说的是什么?讲的是什么?更不明白书中所蕴含的一些道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时间的积累,自己的思想开始“生根发芽”,逐渐的可以领会其中的一些道理,内涵:本书突出思想发展的主线是“史”。所以在这本书中很难找到具有某个人的思想,所以,即使看完这本书,也只能让你把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过程基本偻清楚,要想进一步的学习,还需要再找一本中国哲学史或者其他人所写的中国思想史,而不会因为一些作者的个人主观意识,影响了我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而这一点,也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为人处事,还是阅读文章,不能只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说法。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所看、所听、所想的那样,是需要客观事物、历史考查而得到的。在这个社会上,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有情感的,只不过人的情感更丰富一些而已。正因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在评价一个事物时,往往都会加入自己的个人情感,从而“左右”他人。 在文学界中,文章的写作有很多结构、手法,例如:总分总,总分等等,而这本书的所有章节则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也包括每一段,都是按照总分的

思想史教案

思想史教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赣南师范学院 教案 2013—2014学年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年级班级2011历史本科 学生人数60 主讲教师谢敏华 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年8月30日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 2、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3、适用专业: 历史学本科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在学习《哲学》、《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修读此课程 5、课程教学目的: 中国思想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到近代思想的转变过程,包括自百家争鸣以来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或理论,以及思想流派的演变等内容。通过讲授,主要让学生从时空跨度上宏观把握中国上自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下至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懂得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过一定

的影响。学习它,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观来看待各种思想,并对其批判地继承,以服务于当今的现代化建设。 导言(2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学习中国思想史的意义;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了解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2、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教学内容] 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1、对象: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2、范围: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3、意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是理论思维的作用。(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1、特点:(P4-5) (1)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 (2)重辨证思维 (3)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2、阶段划分: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春秋、战国(诸子) 两汉时期(经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 隋唐时期(佛学) 宋明时期(理学) 清代(实学和朴学) 近代时期(西学东渐) 三、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的关系;中国思想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学习要求及方法 1、将思想史学习研究与社会史的学习研究相结合,注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2、注意社会思潮的研究,思潮是一个历史时期思想领域内的主要倾向,中国思想史的思潮是接连不断涌现的,如夏人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德、春秋子学、战国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近代新学。 3、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理论思想的发展,古代的理论思维是综合各种科学成果的科学抽象,所以要结合科学技术史学习研究中国思想史。

200221 中国思想史 作业(高起专)

《中国思想史》作业 一、单选题 1. "性善论"是谁提出来的?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庄子 2 ()(公元240~248年)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 A建元 B元光 C元平 D正始 3.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合称? A五义B 五则C五典 D五道 4. 西周的治国安民大纲是? A以法治国B以道治国C以德治国D以善治国 5.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A 仁礼 B谦让C德育D义 6.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来的? A 徐则林 B 魏源 C龚自珍D严复 7. ()主张实行贤人政治。 A老子B墨子 C孔子 D庄子 8. “参验说”是()提出的思想主张。 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 9. 隋唐的()要体现变化趋势及孔颖达的《五经正义》; A儒学 B道家C法家D儒家和法家 10()主张“合同异”,曾提出历物实事即十个辩论题目。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1. ()的最重要的学术思想贡献是在科学和哲学方面,他特别强调“质测”的知识,提出“质测即藏通几”的观点,主张“寓通几于质测”。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2.《淮南子》以()思想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13.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反复讲明的为何变法维新的道理。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4. ()认为变法的根本在“育人才,开民智”。 A方以智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5()编写了《明儒学案》。 A黄宗羲 B惠施 C 康有为 D梁启超 16晚清时期,部分官僚士大夫讲求“实学”,“经世致用”开始表现为“精于机器”“性喜制造”,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 A.工商皆本 B.师夷长技 C.实业救国 D.立宪改良 17()主张用“参验”的方法判别认识的是非真伪。 A黄宗羲 B荀况 C慧能 D韩非 18“性恶论”是谁提出来的? A黄宗羲 B荀况 C慧能 D韩非 19. ()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对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的认识。 A《易传》 B《明儒学案》 C《海国图志》 D《五经正义》 20. 隋唐的()要体现禅宗思想; A哲学B儒学C佛学D法学 21. 《告子上》中写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体现了孟子的价值原则。 A上善若水 B舍身取义 C舍生取义 D当仁不让 22《易传》是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著作,产生于()末年。

中国思想史总结

关于中国思想史的总结2月末的时候,我开始了我的通识课——中国思想史。所谓中国思想史,在我上这节课之前,我以为思想史无非是一些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罢了。但上了第一节课后中国思想史的内容与我所设想的大相径庭。我原本认为,既然是“思想史”,肯定是讲史,但其实不然,中国思想史“偏在于思想而不在史”。说实话,老师讲的内容对我来说很难理解,抽象而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之。所以我只能把我的皮毛理解用简单的话写下来。 讲课的是一个年纪看起来很大的老师。我们没有课本,老师也是按着ppt来讲。用老师的话说,没有绝对的权威和绝对的对与错。的确,上了几节课后发现老师所讲的都是各家之言,到底孰是孰非,老师不会断定,只留给我们思考罢了。偶尔几句点睛之笔的评论,会给课堂添加上不少色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早的文化符号便是河图洛书太极图。我们的祖先用了一种近乎原始、简单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文化最初是怎么形成的。但这些看似简单的图案构造中,我们却能得到许多类似史前文明的神秘发现,这些图案也能帮助我们预测许多事情。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佛道儒三家,我们的根文化是道德文化,道德文化在这三家的思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我个人理解来说,无论是哪种思想,它的存在肯定必定有它的合理性。而且这种合理性是跟它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紧密联系的。拿儒家思想来说吧,它是为了适应统治者的统治政策而产生的。儒家从根

本上说就是统治者的统治学说,它为统治者建立起了一套从上到下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从而在思想上束缚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儒家的盛行之下,我们看到了“礼乐尚未崩坏,人心依旧尊古,世风尚未俱下”。儒家的确符合了统治者的需要,所以它的存在是很合理的。 有时候个人觉得儒家或是其他的名家,它们扮演的角色就像宗教一样,主导着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只不过唯一跟宗教不同的是,各家思想所崇拜的是知识、真理,而不是宗教的自然神。各个学派有各自的系统知识,各个学派有各自的信徒。它们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吸收其他家的思想,并随着时代变迁而与时俱进,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知的思想。 关于中国思想,我能第一反应到的就是儒家,脑中浮现出一幅幅图画来:先师孔子捋着胡子,带着学生们,在天气宜人的郊外,对着远方的江山指指点点。或者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在溢满蜡烛的房间里认真地撰写书籍,还不时的停下来斟酌用词。我所举的例子都在古代了。但现在呢?现如今中国的主流思想又是什么呢?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几乎见不到像孔子那样游历讲学的人,为了宣传某种思想而奔波。为什么见不到了呢?难道已经没有新思想了?不是的。思想的传播与信息的渗透无处不在,或者说已经以不同的形式隐藏了起来。就像地下的一条条暗河,虽然看不到但还是在汩汩流动。荣辱观、社会公德、和谐生活等新时代的思想就跟几千年前一样,正在对着社会的每一个人发散。孔子已经没有了,游历讲学也不复存在。但现如今的媒体、政府还将继续扮演着孔子的角色,给社会注入一剂思想的强

中国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國思想史(二)教學大綱江淑君編 日期教學內容 ───────────────────────────────課程說明、董仲舒的「三統說」 《大學》、《中庸》、《易傳》義理趨向及其年代歸屬 《淮南子》中的雜家思想 揚雄、王充的學術思想 魏晉玄學總論 《人物志》的才性觀與人物品鑒 何晏的學術思想 王弼的學術思想 (期中考) 阮籍、嵇康的學術思想 郭象注莊及其相關問題 中國佛教哲學總論 印度佛教教義述要(原始教義) 印度佛教教義述要(大乘教義) 佛教在中國的流傳及講論 中國佛教之三宗(天台宗) (期末考) 教學目標: 一、以思想流變史的宏觀視野,按朝代逐一解說中國各期思想的特色及其欲解決的問題,並 帶入思想產生的緣由及其時代背景的概況。藉此,使學生了解中國哲學思想的起源與發展脈絡。 二、解析各期哲學家思想論述的基本架構,探討其思想內容的優缺點,並與同期思想家進行 義理趨向之比較。藉此,使學生能有獨立思考與反省的能力,進而開發培養對中國義理思想的認知與興趣。 評分方式: 期中考筆試:四十分期末考讀書報告:四十分(十二月三十日繳交) 期末報告分組討論:二十分(包括如何選定題目、如何搜尋資料以及報告內容如何進行思考與書寫等綱要) 課程教材: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二)三民書局 參考書目舉要: 陶建國著《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

江建俊著《漢末人倫鑒識之總理則––劉卲人物志研究》文史哲出版社湯用彤著《魏晉玄學論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許抗生等著《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述圻著《六朝思想史》南京出版社 趙書廉著《魏晉玄學探微》河南人民出版社 王葆玹著《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 牟宗三著《才性與玄理》臺灣學生書局 江建俊著《漢末人倫鑒識之總理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余嘉錫撰《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樓宇烈校釋《周易老子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林麗真著《王弼》東大圖書公司 余敦康著《何晏王弼玄學新探》濟南齊魯書社 郭梨華著《王弼之自然與名教》臺北文津出版社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 蘇新鋈著《郭象莊學平議》臺灣學生書局 湯一介著《郭象與魏晉玄學》臺北谷風出版社 莊耀郎著《郭象玄學》臺北里仁書局 何啟民著《竹林七賢研究》臺灣學生書局 何啟民著《魏晉思想與談風》臺灣學生書局 唐翼明著《魏晉清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周紹賢、劉貴傑著《魏晉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魏晉思想》(甲編五種)臺北里仁書局 牟宗三著《佛性與般若》(上下)臺灣學生書局 印順法師著《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 湯用彤著《理學?佛學?玄學》臺北淑馨出版社 吳汝鈞著《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嚴北溟著《中國佛教哲學簡史》臺北木鐸出版社 呂澂著《中國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社

中国思想史期末重点

中国思想史的发展特点及发展阶段 特点: 1、从形式上看,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历史在中国思想中最长。 2、从内容上看,中国思想文化以伦理政治为核心,侧重社会人生问题的研究,而且很少光顾自然。 3、从流变性上看,中国思想文化史重传统(道统)而不重思想的性质。 发展阶段: 1、先秦思想:中国思想的起源与夏商周三代的发展,诸子百家的兴起。 2、两汉儒学 3、魏晋玄学 4、南北朝、隋唐佛学 5、宋明理学与心学 6、明清启蒙思潮与近代化思潮 礼的构成要素 1、礼法:是指行礼的章法,程式。礼法是礼的外在形态,具有强烈的规定性,是礼的运作依据,也是判定礼与非礼的标准。 2、礼仪:是礼的内核,礼法的制定是以人文精神作为依据的,礼的设定都有很强的道德指向,如:“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在礼仪的具体环节下,也无不体现礼仪。 3、礼器:指行礼的器物,使用何种礼器行礼,以及礼器如何配合使用,都传达了礼义的信 息。 4、等差:是古代礼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礼与俗的主要区别之一,不同身份的人,行不同等级的礼。礼乐思想的历史文化意义 1、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标志 2、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3、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4、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形态 5、是古代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三礼是战国秦汉时期所著的《周礼》、《仪礼》、《礼记》三书的总称。是古代汉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周礼》偏重于政治制度,主要介绍周代官制;《仪礼》偏重于行为规范,主要阐述礼仪制度;《礼记》偏重于理论阐释,主要阐明礼的作用与意义。三礼是有关古代礼制的百科全书,它们是以周代礼制为蓝本,其内容实际覆盖了整个古代礼制。 礼的内容 从内容形式看,古代礼制内容繁杂,春秋至汉代的一些懂礼的专家着手对古礼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把古礼(狭义的)划分为五大类,称为“五礼”。 吉礼:天神、人鬼等 凶礼:丧礼、荒礼、吊礼、恤礼等军礼:大师之礼、大均之礼等宾礼:朝礼、相见礼 嘉礼:饮食之礼、婚冠之礼等 五礼是古代礼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具体应用的规范和准则,它的外延扩展到古代的社会政治制度中,诸如宗法、世袭、分封等,影响极大。 孔子的思想体系 1、主要思想是礼、仁中庸 2、政治范畴:以德为政,反对任意苛政与刑杀,主张用礼(周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认为这是立国立身的基础。实践的方法是克己复礼、正名。 3、伦理范畴: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的实践方法是克 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 4、哲学范畴:中庸。这是协调仁和礼的方法,强调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方法上都不偏不倚, 调和不同的倾向,恰到好处。但这不等于折中主义,做法是和而不同。 5、在教育方面: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办私学。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注重 言传身教。在教育目的上成人或成君。教育内容一六经为主。

中国思想史概要 名词解释

慎独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本方法。“内圣”意即“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表示“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正是表达了“内圣外王”的精义所在。其主要的思想源自于《大学》的经。《大学》是如此指出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周公制礼 周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在夏礼和商礼的基础上,以“亲亲”和“尊尊”为基本指导思想,综合本族的风俗习惯,制定了一整套礼制,史称“周公制礼”。这次制礼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到国家的政治制度,小到个人的日常行为都有详细规定。大的方面包括宗法制、分封制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制度礼仪,小的方面包括人的婚姻、丧事、成人礼仪、祭祀活动等等。通过周公制礼,统治阶层力图使西周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和人们生活以及思想,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做事以礼为准则。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朝代更替很多,但西周时周公制礼所确定的各种礼制都被继承了下来,特别是婚姻制度的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可以看到周礼的影响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不法先王不是礼仪 这是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意思是说:“先王”极其“礼义”并非不能改变的圣物,“先王”的所作所为、“礼义”的宗法原则也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 先王的礼义法令是可以批评,可以否定,可以废弃的。既然“先王”不值得效法,“礼义”不见得正确,那么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正当的。 墨家三表说 墨子提出的认识或判定言论是非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经验;“下原察百性耳目之实”,即实际大众经验;“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政治实践。 道法自然 老子对道的性质的概括。《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所以在这里蕴含了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无为而治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

《中国思想史》作者:张岂之 教学资料、考试复习资料 先秦篇 夏商周(宗教) 春秋战国(先秦子学)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 1、商周宗教思想 ①、夏商周的异同 共同点:上帝是元神 异:夏:忠义 商:遵命遵神 周:道德②、夏商周宗教思想的发展 原始宗教(原始社会)→上帝一元神(夏商西周)→宗教思想的动摇(西周末年) 祖先一元神 祖先即上帝(夏商) A、祖先与上帝分离 B、天命可以转移 C、敬天保民以配天命→春秋时期重人、重民思想—人文理性(西周) A、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B、民众的呼声,对上帝与祖先神的责问 ③、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早期五行说:A《尚书·洪范》五行说B、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 五行说考源:1、源于生产实践。生产工艺 五材属性 2、占星术 五大行星之号 3、甲骨卜辞 卜辞中的五方说 东西南北中为五行之滥觞 ④、西周史伯“和同说”论 五行与百物的关系 史伯最早提出“和同说”,将五行视为产生百物的物质元素“和实生物”,突出了“和”在万物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一个完整、简略、朴素的唯物辩证的世界观 “和”《说文解字》本意相应也。从口,禾声,即对一句话、一声歌响应的回应。 五行既是物象,又是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符号,非自然界纯粹的物象,相反,作为古代思想家认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所使用的一些隐喻,是通过类比,比喻等直觉思维得到的哲学概念。 和而不同 1 君子之修养境界,为人准则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 和 ② “和而不同”的文化启发 多元互补

早期阴阳说 :A、《易经》的阴阳八卦说 B、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 提 出“气”及“阴阳”观念 《易经》阴阳爻,阴阳卦是阴阳思想的符号化,阴阳鱼太极图对待统 一,消长流行、互根互动理念。 2、春秋时代的思想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士子救国 儒——文士墨——武士 道——隐士 法——谋士 先秦诸子思想兴起的条件 内因:思想家个人因素 外因:经济、政治、文化因素 生产力发展、领主经济大崩溃、动荡的 诸侯政治、士阶层的形成、学术发展的逻辑必然。 士阶层:文化贵族之没落者、平民之拥有知识才艺者。(游历讲学、养 士制度、稷下学宫) 3、孔子思想 儒家: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者流,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也,游文于六 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 言,于道最为高。 (1)关于天命和鬼神 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天命思想,但天命主要赋予的主要是个人的命运含义,对鬼神是敬而远之的。 (2)关于德、孝、礼等①西周敬天保民——德治 ②孝 西周尊祖敬宗(对老去世) 孔子“孝敬父母”(在世)孔子认为 要稳定家庭,必先稳定家庭,固提孝使之成为一种家庭伦理,真心实意 孝敬父母。 ③礼 周礼 西周统治者制定的社会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中心内容: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分封制及礼乐制度。 孔子的“仁”的思想 1、“爱人” 泛爱众而亲仁 实现途径:忠。恕 积极:自己有某种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同样有这种满足,即忠 消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恕 2、各种美德:孝悌、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 3、克己复礼 春秋时代极为混乱,旧秩序被破坏,新秩序未建立,孔子 一生的志向建立一个理想秩序 A、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 B、自觉,是由自己决定的 并 不依靠他人C、具体表现,在视、听、言、动各方面的符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