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财务治理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财务治理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财务治理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概念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含义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要素所有者)之间签订的一组契约的联结。企业所有权的核心问题是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义务的界定,即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安排问题。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本质看,无论是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还是控制权,其核心都表现在企业的财务权利上。企业财务权利包括财务收益权与财务控制权,对企业财务权利分配的一套制度安排称为财务治理。

在一个企业中,谁拥有最终的收益要求权,谁拥有投资权,谁来行使筹资权,财务预测权和财务决策权归谁掌握,谁对财务运行实行监督等,这些都是企业财务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企业财务收益权和控制权的行使中,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间虽然存在共同利益的一致性,但也不可避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企业财务治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利益相关者财务收益权的公正配置和财务控制权的适当行使,使企业合约得以顺利履行,并使相关者共同利益在合作博弈下达到最大。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内容

1. 财务治理的主体

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收益权的分配和财务控制权的行使,实质上是通过企业内部财务机制及其制衡等一系列制度安排进行的。这些制度安排包括利益相关者之间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财务控制权的分配、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等。这一过程离不开财务信息生成程序、财务信息质量及财务呈报机制等。因此,各利益相关者必定会特别关注并试图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

从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影响程度的角度来界定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内部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财务信息的生成质量和呈报机制,包括行使控制权的大股东、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而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基本上被动接受既已生成的财务信息,或借助一定手段检验财务信息质量,包括小股东、政府、债权人、供应商、企业竞争者和企业一般职员等。

2. 财务治理的客体

公司财务治理的对象是公司的财权。企业财权可划分为“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财务监督权和财务收益权”。财务收益权是其他三项财权的基础,也是最终目的,其他三项财权是实现财务收益权的手段。

二、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特征

企业财权安排应该体现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思想,具有如下特征:

1.企业财权安排的分散对称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财权应由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二是对每个利益相关者来说,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都是对称分配的。这一特征意味着在企业财务方面要进行共同治理。若把企业财权集中地分配给某一类利益相关者,就意味着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被剥夺。

2.企业财权安排的状态依存性

企业处于不同经营状况时,对应着不同的治理结构。企业财权作为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其安排自然也具有状态依存性。企业财权安排的这一特征揭示了企业财权安排与企业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即不同财务状况对应着不同的财权安排。这一特征意味着在企业财务方面要进行相机治理。

3.企业财权安排的动态性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利益相关度是动态变化的,从而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利益格局会发生变化的,影响利益格局变化的因素有: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专用性资本、各利益相关者的谈判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就会发生变化,而企业的财权安排也应该体现这种变化。所以,企业财权安排的动态性这一特征意味着在企业财务方面要进行动态治理。

现阶段我国财务治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产权和财权配置模糊,财务治理机制错位。具体表现为:

(一)企业内部财务治理失衡

控股股东控制董事会和经理层对企业进行财务操纵,或者由于国有股产权虚置造成企业财权主体缺位,形成经营者对财权的内部人控制,企业财权过度集中于经营者。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报酬的原则,利益相关者投入的专用性资本越多,其要求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其分配的财务收益权也就应该越大,所以,财务收益权的大小应由利益相关者投入专用性资本的多少所决定。财务控制权大小应该与财务收益权大小对称分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利益相关者谈判能力、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财务控制权不一定严格与收益权对称分配,即企业财权安排的分散对称分配并非一定是均衡的,有时可能倾斜于某一类利益相关者,有时又可能倾斜于另一类利益相关者。

(二)外部财务治理机制弱化

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没有进行财务治理的积极性,外部财务治理机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财务治理分析

王亚男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摘要: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步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初,利益相关者理论向“股东至上”理论提出了挑战,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财务管理目标逐渐被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所取代。本文在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概念基础上,描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了加强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财务治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2—0113—02

ORIENTAL ENTERPRISE CULTURE /113 /

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解

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解 财务管理是组织公司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而财务管理目标 既是公司财务管理出发点也是最终的目的,财务目标的选取对公司的经营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意义 1、激励和约束作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能调动组成企业的各经济利益主体参 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主动性,激励其为自觉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而奋斗;同时会对 企业内部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予以约束,使之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整体利益。 2、指导和评价作用。企业的一切财务管理行为和活动都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行 动指南,促使企业不断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提高投资报酬和资金使用效率。 3、桥梁作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沟通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的桥梁,有利于财务管理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1、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该观点 强调应站在股东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其投资的价值在于它能给 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 格来决定,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最终体现为股票价格。股价的高低代表了投资大众对公 司价值的客观评价,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每股盈余大小和取得的时间以及每股 盈余的风险。 2、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 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 值达到最大。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如果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如果把企业的财富 比做一块蛋糕,可以分属于企业契约关系的各方———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等等。企业财富总额一定时,各方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当企业的财富增加后,利益各方都 会较好地得到满足。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从这一意 义上讲,企业应将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并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总体来说,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反映了现在学着提出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3,利润最大化。现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一目标不可取,显然利润最大化作为现今 企业的目标是不合适的。 三、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现实状况评价

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用于分析与客户利益相关的所有个人(和组织),帮助客户在战略制定时分清重大利益相关者对于战略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组织,他们的意见一定要作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所有利益相关者不可能对所有问题保持一致意见,其中一些群体要比另一些群体的影响力更大,这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成为战略制定考虑的关键问题。 1、核心利益相关者对酒店发展的影响 ①股东 股东包括在该酒店投资,拥有合法的经济利益的个人和组织,一般情况下,投资收益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是现代酒店追求的目标,但是,目前大部分酒店仍以股东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②管理者 各项决策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者。管理者的行为决定酒店的生死存亡,决定酒店的价值体系与企业文化。同时他们还掌握酒店的关键资源。关键资源的丧失或利用无效率会带来酒店利益的损失,影响酒店的经营发展。 ③员工 酒店员工主要指的是除管理者之外的普通员工。他们投入酒店的是简单劳动的人力资本要素,获取的利益不仅是工资、奖金,还有直接的法律和道德的利益。但在核心利益相关者当中,普通员工拥有的权力最低,因此,普通员工一般会采取偷懒等机会主义行为来降低其承担的风险,从而降低酒店整体利润,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④顾客 他们与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的核心利益是一致的,虽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表现形式上仍为经济利益,但这决不是顾客利益的核心,顾客利益的核心是消费经历的质量和满足感。 2、战略利益相关者对酒店发展的影响 ①政府 政府是酒店仅次于顾客的利益相关者,政府的行为对酒店有生死存亡的重要影响。有人说酒店是最不被政府关注的行业之一,一方面因为酒店与社会稳定没有直接关系,在市委、市政府的报告中“酒店”关键词很少出现;另一方面酒店创造的税收少。第三是管理不足和管理过度同时存在。

公司治理之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

公司治理之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 公司治理之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 P1考试:Stakeholder 1. 利益相关者介绍 在公司治理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企业的成功和财富息息相关。在某些具体情况下,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会尤为突出,如: 当论及产品质量时,顾客的利益则显得尤为重要; 当论及工作环境及其安全性时,员工的利益就凸现了出来; 当论及环境或法规等问题时,政府则是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这里是一份典型性利益相关者的详细列表: .企业所有者、股东及投资人 .银行和债权人 .合作方和供应商 .买家、顾客及潜在消费者 .管理层 .员工、劳资协会及工会 .竞争者 .政府(地方、省州、国家、国际)和行规制定者 .专业协会和贸易组织 .媒体 .非政府组织 .公众、社会、政治、环境及宗教团体和社区 2.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是一种力场分析法,经常性地被用来辨识和调查任何能够影响企业经营活动、或为企业目标活动所影响的利益相关集团或个人。利益相关者分析辨识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或被企业影响的方式,以及他们对于企业自身、企业目标的态度。

根据爱德华·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价值观,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据此,可以说,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是由企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其实,就算我们认同的是股东价值观,利益相关者分析仍不失为实现企业经营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 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执行企业战略并使得企业的每一项决策都能够符合所有或者至少是大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尤其要保证那些至关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没有被忽略。

利益相关者与公司财务治理探析

利益相关者与公司财务治理探析 2010-9-29 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平等的机会来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操纵权,企业的财权不应归股东和经营者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也能够参与到企业财务治理中。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银行参与企业财务治理,不仅能激发银行的投资热情,还能够有效地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抑制内部人操纵,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债务资金的有效利用,最终形成良性、互动的银企关系。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商业银行,银企关系,财务治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传统的理论认为,资本雇佣劳动,股东投资设立企业,投入的资本转化为专用性资产,比如设备、厂房等。由于这些资产具有专用性与可抵押性,使得企业经营的风险由这些专用性资产的所有者承担,按照风险与权益相匹配的原则,出资者便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在此理论阻碍下,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把内部治理结构简单地抽象为股东与经理的托付代理关系,关注的是如何在股东和经营者之间配置财权,以解决托付人如何选择设计最优合同来克服代理问题,始终强调股东权益的爱护。 20世纪80年代后期,鉴于美国兴起的“敌意收购”运动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消极阻碍,美国28个州改革了公司法,在立法上确立了利益相关者的思想。从此,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得到了进展。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认为,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益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那些投资于法人财产的利益相关者享有法人财产的权益。除了股东以外,债权人、经营者、职员等都为法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奉献,他们同样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操纵权。因此,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股东对企业的绝对操纵是不合理的,股权的运用应当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公司应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二、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最早见于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所的一份备忘录。当时,作为一个术语,利益相关者被定义为:“那些没有其支持,组织就不可能生存的团体。”随后几十年时刻里,经济学家们连续对利益相关者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弗里曼(1984)给予利益相关者经典定义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阻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阻碍的人”。克拉克森(1994)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差不多在企业中投入了

论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论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摘要:本论文从现实经济状况、衡量标准、企业治理结构等角度阐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对立点,从而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目标向企业价值最大化演进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近年来,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说法没有统一,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对其现实目标的选择加以分析。现就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来谈谈看法。 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财务管理目标观点 1、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利润达到尽可能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自己的经济利润,人们逐渐认识到产值最大化目标模式弊端太多。于是企业的理财目标就自然转向了利润最大化。但是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利润是一个绝对数,未考虑同投入资本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不便于企业的比较。 2、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所谓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关系。即以一定的资

源消耗获取最大量的收益,它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经济指标才能表现出来。另外,对它也难以控制.难以分解落实责任 3、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 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化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及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与投入资本之比的最大化。它在实践中便于操作,但是采用单纯的数量指标.不能体现财务管理目标的统一性和综合性,企业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很难体现出来。 4、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尽可能多的财富。市场化较早的国家一般都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但是该目标存在重大缺陷:(1)使用范围很窄,非公司制、股份制企业不能使用。(2)它很难使企业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很难激发企业广大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价值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在于它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和风险,克服了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最新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公司治理 [论文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兴起,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企业尤其是公司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也必然要求企业在其公司治理的架构中实现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从而带来公司治理的转变。 https://www.360docs.net/doc/2614986928.html,编辑。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最初是经济学的概念,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20世纪6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在西方发展起来,80年代后开始影响企业管理方式及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作为其两大理论基础的产权理论和契约理论,本是“股东至上”理论最坚实的思想根基,却在历史发展中成了批判“股东至上”理论的靶子,从而证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正确。目前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还存在争议,但要旨不外乎:在现代社会中,公司不应仅仅作为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而应视为最大限度顾及和实现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组织体系或制度安排;公司的权力来源于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委托,而非之根植于股东的授予;公司的管理者应对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不限于惟对股东负责。(注:卢代富:《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载于《公司法评论》2002年卷。)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下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股东的“单边治理”,现代企业中,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分散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都拥

有企业所有权。企业在其经营决策和治理架构中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发言权,否则他们就会威胁撤出其投资,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转引自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利益相关者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利益集合体”。全球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环境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密切相关,迫切需要企业界和学术界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注:任海云、李丽:《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必然性的分析》,载于《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年4月。)实例证明,在这些方面处理得当的企业,往往在赢得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赢得社会价值,而且后者较之前者来说,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石。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一)公司治理目标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公司价值最大化”转变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传统的“所有与控制框架”的突破。现代企业中,公司的股票往往分散掌握在众多股东手中,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在很大程度上分离,经营者实际控制公司运作,债权人、职工、社会也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专用性资本并承担公司运营的风险。这些主体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甚至经常存在冲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不等于公司价值的最大化,甚至还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恶意收购。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的目标也应考虑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职工、供应商、顾客、政府和社区等,公司治理应当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平衡协调利益冲突,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

财务管理相关概念

股权资本 亦称自由资本或权益资本,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的资本。股权资本的筹集方式主要是有股票、吸收直接投资、留存收益和认股权证筹资等方式。 具有以下属性: 1:股权资本的所有权归企业所有。 2:企业对股权依法享有经营权。 我国的股权资本,主要包括:资本金、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可分别列入实收资本(或股本)和留存收益两大类。 三、筹资过程中影响资本结构的几个问题 (一)对的影响 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时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和筹资费用。是、的主要依据,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选择资金来源的依据,是筹集方式的标准。是确定最优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资金的使用是存在成本的,不同资金的成本也是不同的。理论上,如果只考虑时间价值产生的成本时,不同方式的筹资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债券<优先股<留存收益<普通股。如果考虑到资金既包括时间价值产生的成本也包括,存在税收,有金融风险,那么,融资的顺序首先是,其次是借债,再次是进行,最次是扩充股权。体现在扩充股权的中,因为控制权的丧失会产生一系列矛盾问题。借债的,债务人会受到债权人非常强烈的约束,同时非常强烈、直接地受到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非常容易波动,并且一旦波动会使企业陷入不利的境地。 (二)负债在中的 一定程度的负债有利于降低企业。企业利用债务集资所支付的利息率可略低于支付给股东的。债务利息从税前支付,可减少缴纳税的数额,在企业息税前盈余较多,增长幅度较大,适当的利用债务资金,可增加,从而使企业股票价格上涨,起到的作用。 会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为取得而增加债务,必然增加利息。 既要考虑带来的利益也要考虑带来的各种成本,并对他们进行适当平衡来确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小的企业可以比较多地利用负债,而经营风险大的企业只能利用较少的负债;有形资产多的企业比无形资产多的企业能更多地利用负债;企业的越高利用负债的可能性越大,如果税率很低采用举债方式的减税利益就不十分明显。 (三)企业规模和行业因素对的影响 企业规模越大,筹集资金的方式越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吸收国家和法人单位投资,一般较低。一些中小企业主要靠借款,负债一般较高。 不同行业差别很大。处于不同竞争状态的行业对公司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充分竞争的行业更倾向于,倾向于,而相对垄断的行业更倾向于。由于控制权市场的存在,在公司设计中,一方面既要考虑公司经营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又要有利于公司股权有效率地流动。的设计不能封闭,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设计大多数呈现出相对封闭的特点。(四)企业所有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对的影响 企业所有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对也有重要影响,因为企业资金结构的决策最终是由他们做出

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分析

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分析 摘要: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背景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理论扩大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都有需要。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还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除此之外,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我们必须关注并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由会计目标出发,从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和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两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关注了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失真 Stakeholders on the demand fo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stakeholder theory,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the demand fo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ve changed. On the one hand, the stakeholder theory to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takeholders ne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stakeholders o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quired. In addi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s distortion in the actual work. We must pay attention and solve this problem. Based on the accounting objectives, The different needs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o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Stakeholders ‘requirements o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ere analyzed for Information needs of stakeholders. At the same time, concerned about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proposed solutions. Key words:Stakeholde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不断加强,这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谈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学的设置财务管理最优目标,对于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确定资本的最优结构,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个体,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企业财务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在此关系基础上,企业财务管理则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生存和稳定发展的理财工作,它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融资和管理。其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决策所依据的最高准则,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目录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1)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涵义 (1)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 (1)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种类 (2)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3) (一)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出发点问题 (3)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结构问题 (4)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指标问题 (4)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 (4) (一)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4) (二)以每股收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 (4) (三)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 (4) (四)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 (5) 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 (5) (一)紧密配合企业战略总目标,做好财务计划 (5) (二)促使企业设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报酬率 (5) (三)合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5) (四)正确进行财务分析 (6) 五、结论 (6)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目的或结果。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优化资本结构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探究综述 - 最终2003新

利益相关者及其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综述 李玲 (山东淄博,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255000) 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反对传统股东至上主义理念挑战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在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对美、英等奉行“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所奉行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进行。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相比,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股东只是众多利益相关者中的一个,仅仅关注股东的利益是远远不够的。在国外,斯坦福学院的学者、安索夫(Ansoff)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后,弗里曼(Freeman)、克拉克森(Clarkson)、布莱尔(Blair)、米切尔(Mitchell)等学者致力于完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整体框架和实际应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而在国内,杨瑞龙、周业安、陈宏辉、贾生华、江若尘等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比较深入,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 本文试图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做一个梳理,从而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以期对以后的理论研究有所帮助,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 利益相关者理论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怎样界定,究竟谁是利益相关者。如果利益相关者本身都界定不清,就无法展开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杨瑞龙,2000)。因此,在界定方面的研究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地方,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这个词首先出现在斯坦福研究中心1963年的内部备忘录中一篇管理论文。利益相关者概念最初是对“股东”这一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财务治理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概念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含义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要素所有者)之间签订的一组契约的联结。企业所有权的核心问题是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义务的界定,即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安排问题。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本质看,无论是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还是控制权,其核心都表现在企业的财务权利上。企业财务权利包括财务收益权与财务控制权,对企业财务权利分配的一套制度安排称为财务治理。 在一个企业中,谁拥有最终的收益要求权,谁拥有投资权,谁来行使筹资权,财务预测权和财务决策权归谁掌握,谁对财务运行实行监督等,这些都是企业财务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企业财务收益权和控制权的行使中,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间虽然存在共同利益的一致性,但也不可避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企业财务治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利益相关者财务收益权的公正配置和财务控制权的适当行使,使企业合约得以顺利履行,并使相关者共同利益在合作博弈下达到最大。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内容 1. 财务治理的主体 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收益权的分配和财务控制权的行使,实质上是通过企业内部财务机制及其制衡等一系列制度安排进行的。这些制度安排包括利益相关者之间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财务控制权的分配、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等。这一过程离不开财务信息生成程序、财务信息质量及财务呈报机制等。因此,各利益相关者必定会特别关注并试图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 从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影响程度的角度来界定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内部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财务信息的生成质量和呈报机制,包括行使控制权的大股东、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而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基本上被动接受既已生成的财务信息,或借助一定手段检验财务信息质量,包括小股东、政府、债权人、供应商、企业竞争者和企业一般职员等。 2. 财务治理的客体 公司财务治理的对象是公司的财权。企业财权可划分为“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财务监督权和财务收益权”。财务收益权是其他三项财权的基础,也是最终目的,其他三项财权是实现财务收益权的手段。 二、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特征 企业财权安排应该体现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思想,具有如下特征: 1.企业财权安排的分散对称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财权应由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二是对每个利益相关者来说,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都是对称分配的。这一特征意味着在企业财务方面要进行共同治理。若把企业财权集中地分配给某一类利益相关者,就意味着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被剥夺。 2.企业财权安排的状态依存性 企业处于不同经营状况时,对应着不同的治理结构。企业财权作为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其安排自然也具有状态依存性。企业财权安排的这一特征揭示了企业财权安排与企业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即不同财务状况对应着不同的财权安排。这一特征意味着在企业财务方面要进行相机治理。 3.企业财权安排的动态性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利益相关度是动态变化的,从而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利益格局会发生变化的,影响利益格局变化的因素有: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专用性资本、各利益相关者的谈判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就会发生变化,而企业的财权安排也应该体现这种变化。所以,企业财权安排的动态性这一特征意味着在企业财务方面要进行动态治理。 现阶段我国财务治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产权和财权配置模糊,财务治理机制错位。具体表现为: (一)企业内部财务治理失衡 控股股东控制董事会和经理层对企业进行财务操纵,或者由于国有股产权虚置造成企业财权主体缺位,形成经营者对财权的内部人控制,企业财权过度集中于经营者。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报酬的原则,利益相关者投入的专用性资本越多,其要求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其分配的财务收益权也就应该越大,所以,财务收益权的大小应由利益相关者投入专用性资本的多少所决定。财务控制权大小应该与财务收益权大小对称分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利益相关者谈判能力、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财务控制权不一定严格与收益权对称分配,即企业财权安排的分散对称分配并非一定是均衡的,有时可能倾斜于某一类利益相关者,有时又可能倾斜于另一类利益相关者。 (二)外部财务治理机制弱化 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没有进行财务治理的积极性,外部财务治理机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财务治理分析 王亚男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摘要: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步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初,利益相关者理论向“股东至上”理论提出了挑战,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财务管理目标逐渐被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所取代。本文在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概念基础上,描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了加强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财务治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2—0113—02 ORIENTAL ENTERPRISE CULTURE /113 /

(精品)2019年-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知识点练习及题目(附答案解析)

第二节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概述 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公司的目标是一致的。实践中,公司采取什么样的财务目标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治理结构以及经济社会政策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化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观念。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标 观念 。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本书观点)

1. 增加股东财富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 【手写板】 ( 1)股价最大化 【结论】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2)企业价值最大化 【理解】

企业价值 =债务市场价值 + 股权市场价值 股东投入资本 +权益市场增加值 结论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企业财务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09年) A .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B .增加借款可以增加债务价值以及企业价值,但不一定增加股东财富,因此企业 价值最大化 不是财务目标的准确描述 C .追加投资资本可以增加企业的股东权益价值,但不一定增加股东财富,因此股 东权益价值 最大化不是财务目标的准确描述 D .财务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度量 【答案】 BCD 【解析】利润最大化仅仅是企业财务目标的一种,所以,选项 A不正确;财务目标的准确表述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权益价值+债务价值,企业价值的增加,是由于权益价值增加和债务价值增加引起的,只有在债务价值增加=0以及股东投入资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财 务目标的准确描述,所以,选项 B正确;股东财富的增加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与股东投资资 本的差额来衡量,只有在股东投资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股价的上升才可以反映股东财富的增加,所 以,选项 C正确;股东财富的增加被称为“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权益的市场增加值就是企业为股 东创造的价值,所以,选项 D正确。 【例题?单选题】在股东投资资本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能够体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的是()。( 2014年) A .利润最大化 B .每股收益最 大化C .每股股 价最大化D .公 司价值最大化 【答案】 C 【解析】在股东投资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股价上升可以反映股东财富的增加,股价

财务管理的5个目标

财务管理五个目标:“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 1、总产值最大化:建国以来,由于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不同,关于个别产品转变为社会产品的标志也不同。在1984年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物品匮乏,供不应求,企业生产出来的个别产品通过计划调拨就转变为社会产品,所以企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产品生产计划指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总产值是反映企业总的产品生产数量多少的最直观的价值量指标,自然“总产值最大化”就是当时企业的财务目标。 2、利润最大化:在1984 ~ 2003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时期,政企的分开使得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商品的日渐丰富使得企业不得不变为市场的赶潮儿,原先企业个别产品转变为社会产品所依赖的行政手段被淘汰,企业只有立足市场,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努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节约各项费用开支,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个别产品才能够顺利地转变为社会产品。由于利润指标可以反映企业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情况,故而这一时期各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都以利润为中心,自然“利润最大化”也就是此时企业的财务目标了。 3:企业价值最大化:2003年以来,我国进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共存,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也更加渴求公平竞争。于是,利益相关者在评价企业个别产品转变为社会产品的能力的时候,也就理所当然地关注到了利润指标的固有缺陷。在这样的情况下,剔除短期行为所造成的利润额异常波动,计量资金时间价值,考虑风险报酬等,就是利润指标能否被继续用作评价指标的关键。由此,“经济附加值EVA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浮出水面,有理由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了。鉴于经济附加值EVA和企业价值二个指标与利润指标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说,“经济附加值EVA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修正”的“利润最大化”。 4、每股收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 世纪60年代,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传统股东至上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政 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5、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主要是由股东出资形成的,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理所当然地,企业的发展应该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所以股东财富又可以表现为股票价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适用于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美国,不符合中国国情。

什么是利益相关者

1.什么是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是指对企业的决策和活动施加影响或可 能受组织的决策和活动影响的所有个人、群体和组 织。 直接:企业所有者,员工及管理者,供应商,顾客,社区和其他合作伙伴。 间接:政府、工会、社会压力团体、公共组织、新闻界和学术界、竞争者。 2.企业伦理有什么特点? ○1企业伦理是关于企业及其成员的行为的规范 ○2企业伦理是关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善与恶、应该与不应该的规范 ○3企业伦理是关于怎样正确处理企业及其成员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规范 ○4企业伦理是通过内心信念,内部规范和社会舆论来起作用的 3.为什么要求企业承担道德责任? a)企业是社会资源的委托管理者,包括人员、 物资、资金、信息、时间、空间、土地、水、空气等。 而企业的道德使命就是运用所能获得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为人类世界更加美好而创造产品、服务和机会。 这也是企业存在的理由 b)企业社会责任源于企业的社会权力,有权力 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且企业对人类、对社会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如:经济、政治、技术、环境、个人、文化影响力 c)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机制及其缺陷:不 完全竞争、存在外部效果、价格信号失真 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是通过市场价 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 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体内 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 功能。 d)法律的局限性:法律所要规范的行为有限、 立法滞后、法律只能惩恶不能劝善、法律有漏洞、实施上有难度 e)道德调节有其特点:非强制性、普遍性、扬 善性、便宜性、与法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综上所以要求企业承担道德责任。 4.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是什么? 企业的社会责任指企业应该考虑自身的一举一动对 社会、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合乎道德的对待利益相关者,维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从而造福于社会。 5.道德评价理论两大派别各是什么?他们的评价 依据是什么?各自包括了哪些道德哲学? ●目的论主张以行为为所造成的结果作为评价行 为对错的标准。功利主义思想属于目的论。 ●义务论主张以义务作为评价道德的依据,认为义 务独立于行为结果而存在,一种行为对或错是因为它具有特定的性质,或属于特定的种类。它包括权利论、美德论、公正论、关怀论、相对主义角度等。 a)什么是功利主义观点?对它的批评有哪 些? 功利主义:当且只有当行为所产生的总效用大于行为主体在当时条件下可能采取的任何其他行为所产生 的总效用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 批评:行为给不同的人带来的效用难以衡量和比较。 有些利益和成本难以计量。许多利益和成本无法可靠地预测,因而也就不能确切地计量。有些东西非金钱可以衡量。 b)怎么样理解康德的绝对律令? 每一个人都应该作为平等的、自由的人来对待 康德的第一条绝对命令可以表述为:当且只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在特定条件下从事某一行为的理由作为 每个人在相同条件下的行为理由,该行为才是道德 的。因此第一条绝对命令包含两个规则:普遍性和可逆性。 第二条绝对命令是:理性人应该永远同时把人看作目的,而永远不要把人只看做实现目的的手段。这条命令也可以表述为以下伦理原则:当且只有当一个人从事某一行为时,不把他人仅仅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而是尊重并发展他人自由选择的能力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 c)公正的定义是什么?有关公正的问题包括 哪些类型? P75 公正指给予每个人应得到的权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

财务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 总论 ——财务管理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 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理解财务管理基本概念及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表达,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环节和财务管理环境。 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活动 ▲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的特征 一、财务活动——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主要是现金收支)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筹资活动——前提 途径主要有两个: 1.负债(借入资本) 2.接受投资(投入资本) 思考:为了扩大规模,企业从盈利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增加企业资金规模。这种方式会引起哪种资本的变化,属于哪种筹资途径? △投资活动 狭义投资——企业对外的资金投放 方式:现金、实物、无形资产、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广义投资——企业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包括两部分:企业内部的使用和对外的资金投放注:广义投资包含狭义投资,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去理解广义投资。 △资金营运活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主要资金的收付活动) △分配活动——利润的分配 国家的政策

公司的章程 注:利润的分配要合理:既要兼顾各利益方的利益,又要兼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财务关系——经济利益关系 外部关系: 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纳税) 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所有权) 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债务债权) 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债务债权) 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所有权) 内部关系: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资金结算) 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成果分配) ▲财务管理概念:产生于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基础之上,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是组织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1.基础 2.管理的方面:价值方面 3.管理的内容:财务活动 4.管理的实质:处理好财务关系 5.性质: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财务管理的特征 价值管理——基本特征、本质特征 广泛的联系性、综合性 第二节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目标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活动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总体目标(三种观点) 1.利润最大化: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大说明企业财富增加越多。

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活动的根本指导,是企业 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 归宿。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企业建立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组织、遵循 什么样的财务管理原则,运用什么样的财务管理方法、建立什么样的 财务指标体系。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决策的基本准则,每一项财务管 理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因此,无论从理论意义还是从 实践需要的角度看,研究财务管理目标,具体准确地表述和界定财管 理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受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的制约。本来,由 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部分,二者的目标当然是有差别的,一般把企业管理的目标表述为生存、发展、盈利,但由于财务管理是 一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活动,企业管理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在差 异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很小的甚至可近似地认为二者根本上是一致的。例如,利润最大化是典型的财务管理目标,而学者们关于厂商利润最 大化的行为假设显然是指企业管理的目标。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企 业价值最大化当作企业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管理目标的逻辑关系,源于企业财务管理活 动与企业管理活动的逻辑关系。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力来源于企业所 有者,即所有者授权。而财务管理活动的权力一般是来源于管理者授权,即所有者——董事会——总经理——财务副总经理(如理解为所 有者授权,则为所有者——董事会——财务副总经理)的管理与授权 关系。因此,企业确定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由其企业管理活动决 定的。

理解财务管理目标,应把握财务管理活动的逻辑基础即管理授权,因此,虽然我们承认它对于财务管理理论的起点与核心意义,但它不 是什么假设,财务管理由于其授权关系,必然服务于企业管理活动,因此,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由企业管理活动决定的。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企管理与财务管理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目标决定部分目标,这 是显然的。总之讨论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以企业管理活动为起点。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类型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学术界 常探讨的热点。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表述主要有:经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净值最大化、每股收益(盈余)最大化、资本成本最小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多重目标论、 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些 表述的重点各不相同,理解上也有差异,并产生了很多争论,如经济效 益最大化就是我国改革初期变产值观念为效益观念的产物;又如关于 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否等同的争议。多重目标论强 调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体系和综合全面性,财务管理目标应由三个部 分组成,即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提高“三个能力”(营运能力、偿 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目标、维护社会利益目标。在多重目标论和企业 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争议基础上,又有人提出企业财务不 是所有者财务而是 利益相关者财务,财务管理目标是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 标。 上述目标实际上可归纳为四个:即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四种财务管理目标各有特色,一般认为,利润最大化是财务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