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面指导书_secret

第一章工程管理

1.质量管理

1.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各单位按照《**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见附录)的有关要求,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验体系,制定质量跟踪责任制,并层层落实到人。

1.2建立质量检查制度,结合工程实际,组织质量联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处理。

1.3健全测试手段,加强测试人员力量和素质培养,配备先进的试验、测量、检验仪器,以满足服务、指导、监督施工的需求。

1.4加强质量管理,对关键工序、重点部位实施严格控制,确保达到本指导书规定的标准。

1.5严格执行监理程序,认真听取监理的意见,落实监理指令,做好各项工作。

2.环境保护

各施工单位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因公路建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切实落实防治措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在施工过程中,除应严格遵守部颁技术规范、料场管理和设计说明环境保护规定条文外,并实行以下具体措施:

2.1取土坑的布设应有正确的形状,取土开挖后不影响原有的排水。取土结束后,应使取土场处达到干净、整洁、稳定的状态,并及时进行复耕。

2.2材料运输车辆要进行清洗,以保证道路清洁,运输过程中加盖苫布,防止撒落,如有发生及时派人清扫干净。

2.3按要求堆放砂、石料等各种施工材料。运送沥青混合料车辆设置挡板,做到不丢不撒不漏。

2.4油库设置在安全地带,并配齐各种专职值班人员、消防人员、安全设施齐全。

2.5对废油、废水、废渣按环保要求排放,以避免污染空气和水源。不得损坏农田和水利建设及交通设施,重视人民群众利益,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

2.6施工便道注意经常洒水养护,防止尘土飞扬,污染环境。

2.7下班后各种施工机械车辆按指定的停放场地停放整齐。

2.8及时清理废料、杂物等,切实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2.9按设计要求做好工程竣工后的绿化、美化等道路环境工作。

3.文明施工

3.1场区规划

合理划分生活区、生产区和料场区。必须保证场区规模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场区应根据需要设置横纵坡和雨水排放设施,位置及规模应满足工程需要,并设有排污管道等设施。

3.1.1生活区

3.1.1.1各种临建设施布局合理、整齐,办公室、宿舍、库房、工作间干净、整洁、卫生。

3.1.1.2生活区内设暗沟排放污水,垃圾集中堆放,定期清理;公厕定期消毒,便池加盖。

3.1.1.3生活区内道路畅通,清洁、不扬尘。

3.1.1.4生活区内用电设备安全有效,线路符合标准,防火、灭火器材足量有效,防火通道符合防火要求并畅通。

3.1.2生产区

3.1.2.1施工作业人员要佩戴胸卡上岗,并坚守岗位。

3.1.2.2按要求设置各种标牌、标线,按规范文明施工。

3.1.2.3各种材料、物品、设备分类存放,界限清楚,放置规范;各种施工材料要整齐堆放,主要材料要设置标志牌。

3.1.2.4对特殊设备、物品、材料要采取防潮、防雨、防晒、防火等措施,不准因管理和存放不善而降低材料的使用性能。

3.1.2.5现场不准堆放废料、垃圾等各类杂物(清理不过夜),经常保持清洁。

3.1.2.6保持道路畅通、平坦。

3.1.2.7现场内无不合格材料,无多余或杂乱无章的堆积物。

3.1.2.8现场内用电设备安全、规范,防火、灭火器材足量而有效。

3.1.2.9施工人员无违规施工、违章作业,施工工艺符合要求。现场文明施工、整齐有序。

3.1.2.10路基、路面表面平整洁净、边线顺直、边坡平滑、整齐。

3.1.2.10对工程的成品、半成品和在建项目,有积极的保护措施,使其免受污染、损伤。

3.1.3料场区

3.1.3.1各规格材料应整齐堆放,材料之间必须设置隔墙,隔墙高度不小于2米。

3.1.3.2按招标文件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各种材料不被污染、雨

淋或受潮。细集料及水洗料要求按规定苫盖,防尘、防污。

3.1.3.3对容易造成污染的石灰、粉煤灰等应加强管理,及时洒水并苫盖,保证不扬尘。

3.1.3.4场区入口处设场站平面布置图标牌,并标明场站名称、标段、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

3.1.3.5拌和楼前设置标示牌,应标明拌和机械名称、生产能力、生产日期、操作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操作规程等内容

3.1.3.6料堆设标示牌,应标明材料规格、种类、产地、收料人、用途等内容。

3.1.3.7拌和楼还应设有标明当日生产配合比等相关技术信息数据的标志牌。

3.1.3.8站区内应规范涂写或悬挂一定数量的宣传或警示标语和口号。

3.2场区硬化

3.2.1基层拌和站料场硬化采用8%石灰土处理原地面150—200mm,其上洒布200mm同规格石料。料场内主要通行道路在石灰土处理原地面基础上加铺一层水泥稳定碎石。

3.2.2沥青混合料料场采用150mm水稳碎石硬化。场内道路需采用200mm灰土硬化,料场入口50m内道路采用200mm水稳碎石硬化,并自行设计专用冲洗设施,对进出车辆车轮进行冲洗,避免雨季造成污染。

3.3施工工艺及要求

3.3.1试验路段

3.3.1.1各结构层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铺筑长度为200m(单幅)的试验路段。

3.3.1.2承包人应根据批准的每一类型底基层、基层、沥青面层的混合料组成设计,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技术力量和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程序和工艺操作过程等详细说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3.1.3在正式开工之前至少10天,承包人应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试铺一段长200米(单幅)的试验路段,此项试验应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进行,该试验路段如经检验合格可作为永久工程的一部分。对不合格的试验路段应及时清除。

3.3.1.4试验路段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拌和设备的稳定性,摊铺、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检验承包人采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的质量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取得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即作为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

3.3.1.5试验路段修筑完成后10天内,由施工单位提交试验段总结报告,由监理工程师作出评价,报总监与业主审批。决定和确认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各种施工机械的选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摊铺和压实工艺,压实度、平整度等的标准检测方法。经审批同意后,正式施工。

3.3.2样板段

3.3.2.1试验段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铺筑长度为500米的标准段。业主与总监办组织全线进行横向评比。

3.3.2.2通过评比产生样板段,对样板段施工工艺进行总结。

3.3.2.3召开观摩会,全线推广,形成规范化施工。

3.3.3具体说明

3.3.3.1路面各结构层的检测频率均按JTG F80/1-2004规定频率检测。

3.3.3.2施工中混合料强度试验必须按照多点取样的原则进行(每个试件所用材料不能混合),并且成型试件时不做二次拌和,试件上应标记取样日期、代表桩号区间。

3.3.3.3相邻两个路面施工单位的交界处接缝做法:

先施工底基层的单位把底基层做至路段交界处,路段的计量按各施工单位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计算。表面层尽量减少接缝,相邻两个路面施工单位交界应位于构造物的伸缩缝处。

3.3.3.4基层养生时应用透水土工布覆盖,并用喷雾洒水汽车洒水养生。

3.3.3.5各结构层标高检测位置,均以公路断面高程设计标高给定点为测点进行测量。

4.安全生产

4.1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各级生产机构配齐专职安全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把安全生产纳入竞争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住关键,超前预防。

4.2加强安全生产的再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全员主人翁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4.3针对本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培训,对职工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遵章守纪和标准化作业的教育,认真学习交通部的有关“规定、规则”,并认真贯彻执行。

4.4在施工现场悬挂有关施工安全标语,设立醒目警示牌。

4.5施工机械在原有道路上行驶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施工现场汽车运输与既有公路有干扰时,应与当地交通部门联系,设置必要的行车标志,设专人现场指挥,为公路运输、现场施工人员及周围群众提供安全和方便。加强车辆设备的

管理,加强对司机的安全教育,严禁违章操作,加强车辆设备的保养维修,严禁带病作业,做到文明驾驶安全行车。

4.6根据季节变化,夏季作好防暑降温工作,配齐防暑劳保用品。

4.7与沿线各有关单位建立良好关系,取得支持、帮助和指导,与相邻兄弟施工单位做到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施工中密切配合确保施工安全。

4.8做好消防工作,积极与沿线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配合,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5.**高速公路工程路面结构划分表。

**高速公路工程路面结构划分表表1-1

注:枢纽互通匝道路面结构层与主线相同,但50mm AC-16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石灰岩)与70mm AC-25C粗粒式普通沥青混凝土之间为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第二章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

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1.材料要求

1.1石灰

石灰质量应符合JTJ034-2000中表4.2.2规定的Ⅱ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标准,灰块须充分消解,未消解的生石灰块必须剔除。石灰要分批进料,既不影响进度,又不过多存放,尽量缩短石灰从消解、过筛到使用的时间,并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石灰应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且过筛,要求全部通过1cm的筛孔,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既不能过干飞扬,也不能过湿成团。消石灰在使用前一天应检测CaO+MgO含量,本项目要求采用钙质石灰,并确保石灰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1.2粉煤灰

粉煤灰中的Si0

2、Al

2

O

3

和Fe

2

3

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超过20%,粉煤

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粉煤灰应集中堆放,施工过程中粉煤灰应保持一定的含水量(15%-20%),以免飞扬,对于凝结成块的粉煤灰,使用时应将灰块打碎,同时清除有害杂质。湿粉煤灰的含水量不宜超过35%。

1.3碎石

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方孔筛),一律采用规格料配制,不得使用0-31.5㎜的混合料。

集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其压碎值不大于30%,软弱颗粒和针片状含量不超标,有机质含量不应超过2%。硫酸盐不应超过0.25%,不含山皮土等杂质,各种材料堆放整齐,界限清楚。

集料的级配应符合表2-1要求,原则上级配应在中、下限之间,特别是9.50㎜、4.75㎜、2.36㎜的通过量应接近规范下限。

1.4水

一般饮用水都可以使用,如遇有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2.混合料组成设计

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原材料的试验要求和设计步骤应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本工程混合料选用悬浮密实型结

构。

3.准备下承层

3.1二灰碎石底基层施工前必须对其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路基表面应该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和横坡,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点。在路床弯沉值满足设计与**高速公路有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对路床进行严格验收,检测标准见表2-2。除以上检查外,还必须进行碾压检验,即在各项指标都合格的路床上,用18~21T压路机进行碾压检验(2~3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掺石灰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路基必须达到表面平整、坚实,没有松散和软弱点,边沿顺直,路肩平整、整齐。

路床检测标准表2-2

3.2二灰碎石下基层施工前下承层必须满足相应的质量指标,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合适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和软弱地点。摊铺前应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并培好路肩。

4.铺筑试验段

在正式开工前,先做长度为200米的试验段。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执行。试验段的检测频率应是正常施工检测频率的2倍以上,试验段龄期在20-28d应能取出完整的钻芯(钻芯尺寸φ15)。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机具、施工方法及试铺路面各检测项目都符合规范要求,监理抽检合格,进行试验段总结,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报总监办、业主批准确认后,即可作为申报正式开工的依据。

5.拌和

5.1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应在中心拌和厂集中拌和。

5.2拌和设备必须采用性能稳定、自动上水、自动计量、生产能力不小于500 t/h、料斗数量不少于6个的新型拌和楼2套。拌和楼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匹配,且满足摊铺作业点供料才能准许开工。拌和前,应对拌和楼反复检试调整,使其符合级配要求,同时每天开始拌和的前几盘应作筛分试验,如有问题及时调

整,全天拌和料应按摊铺面积和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进行抽检。当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5.3混合料拌和要均匀,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运送混合料的车厢应覆盖,以防水份损失。

5.4料仓或拌缸前应安装剔除超粒径石料的筛子。

5.5拌和现场须有一名试验人员监测拌和时的石灰剂量、含水量和各种集料的配比,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或停止生产,灰剂量和含水量应按要求的频率检测并做好记录。

5.6各料斗应配备1-2名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情况,不准出现卡、堵现象,否则应及时停止生产。

6.运输及摊铺

6.1必须每半幅一次性摊铺机摊铺(即两台摊铺机同时梯队型作业),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5-8m,同时向前摊铺并一起碾压。

6.2用自卸汽车运料至摊铺现场,运输能力应与拌和及摊铺能力相匹配。运输车辆严禁在已完成的结构层上通过。

6.3摊铺必须用2台具有自动找平,振动夯实功能的大功率且型号和性能相同或相近的摊铺机进行梯队摊铺。

6.4摊铺机行进速度要均匀,中途不得变速,其速度要与拌和机能力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匀速前进,摊铺不停顿、间断。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和含水量超限点应该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6.5在铺料前两侧均设钢丝绳,中间用铝合金滑道控制高程。铺料时,严禁人为对钢丝绳干扰,造成摊铺出的二灰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忽高忽低。

7.碾压

7.1二灰碎石压实采用的压路机,其中三轮压路机重量不小于20-21T,数量不少于2台,胶轮压路机自重不小于26T,数量不少于2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自重不得小于20T,数量不少于3台,。碾压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应先稳压一遍,然后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压实,最后用三轮压路机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保证表面无轮迹(碾压遍数和方法由试验段来确定)。压路机的起步和制动应做到慢速起动,慢速刹车。严禁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停顿、调头、急刹车或急转弯。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呈阶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最好呈45°斜角。

7.2对由于碾压过程中出现的拥包,应用人工整平处理,再继续碾压,碾压全过程控制在1小时内完成。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

及时进行处理。

7.3快速检测压实度,压实不足尽快补压。自检时压实度按提高一个百分点控制。

7.4采用八轮仪结合六米直尺跟踪检测平整度,八轮仪现场检测平整度底基层控制标准为IRI≤2.4m/km,下基层控制标准为IRI≤2.2 m/km,发现异常马上处理,严禁采用薄层补贴的办法进行找平。

7.5测量人员盯在现场,不断检测摊铺和碾压后的标高及横坡,及时纠正施工中的偏差。

8.检验

各项指标的检验应在24小时内完成,首先表面应均匀无松散等现象,各项质量指标应满足标准要求,检测标准见表2-3。

8.1 施工单位及监理工程师每天开盘前必须随机取混合料进行筛分,如不能满足级配要求时应及时调整各料仓的供料速度。

8.2 按规范要求从成品混合料中取样进行结合料剂量测试,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及时调整各供料仓的供料速度。

级配

9.养生

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养生,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和专门设备进行养生。严格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不少于7天,且必须经常保持结构层表面湿润,避免暴晒开裂。养生期内,封闭交通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10.接头处理

10.1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4小时,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10.2人工将末端混合料整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置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按松铺厚度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10.3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

10.4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10.5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10.6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10.7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而中断时间已超过4小时,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11.要点提示

11.1高度重视压实度,确保压实质量。

11.2施工中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

11.3随时把握粉煤灰、石灰及细集料的含水量的波动情况,并据此及时调整加水量。

11.4定期对拌和机械的计量装置的精度进行标定。

11.5对强度的检测结果进行跟踪,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整和纠正。

11.6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同样重要,应高度重视平整度,严格控制在8mm以内。

11.7摊铺过程因故停机超过4小时,要按工作缝(接头)处理。

11.8开工前各项组织、准备一定要充分,衔接要紧密,施工要连续(一天只留一道工作缝,中午不间断),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损失,避免增加接缝,影响平整度。

11.9废弃料不准抛撒在边坡、路肩及中央分隔带内。

11.9雨季施工时,细料要覆盖,防止着雨结团,计量失准。

11.10养生期间,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牌,并派专人看守。

第三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1.材料要求

1.1水泥

可采用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终凝时间应在6小时以上,宜采用32.5级散装水泥。快硬、早强水泥以及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1.2碎石

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方孔筛),一律采用规格料配制,不得使用0-31.5㎜的混合料。

集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其压碎值不大于30%,软弱颗粒和针片状含量不超标,有机质含量不应超过2%,硫酸盐不应超过0.25%,不含山皮土等杂质,各种材料堆放整齐,界限清楚。

1.3水

一般饮用水都可以使用,如遇有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2.混合料组成设计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原材料的试验要求和设计步骤应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范围见表3-1。本工程混合料选用骨架密实型结构,试件成型采用振动成型法(见JTG D50-2006附录A)。

3.准备下承层

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前下承层必须满足相应的质量指标,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合适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和软弱地点。摊铺前应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并培好路肩。

4.铺筑试验段

在正式开工前,先做长度为200米的试验段。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执行。试验段的检测频率应是正常施工检测频率的2倍以上,试验段龄期在7-10d应能取出完整的钻芯(钻芯尺寸φ15)。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机具、施工方法及试铺路面各检测项目都符合规范要求,监理抽检合格,进行试验段总结,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报总监办、业主批准确认后,即可作为申报正式开工的依据。

5.拌和

5.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在中心拌和厂集中拌和。

5.2拌和设备必须采用性能稳定、自动上水、自动计量、生产能力不小于500 t/h、料斗数量不少于5个的新型拌和楼2套。拌和楼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匹配,且满足摊铺作业点供料才能准许开工。拌和前,应对拌和楼反复检试调整,使其符合级配要求,同时每天开始拌和的前几盘应作筛分试验,如有问题及时调整,全天拌和料应按摊铺面积和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进行抽检。当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5.3混合料拌和要均匀,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0.5-1%,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运送混合料的车厢应覆盖,以防水份损失。

5.4料仓或拌缸前应安装剔除超粒径石料的筛子。

5.5拌和现场须有一名试验人员监测拌和时的水泥剂量、含水量和各种集料的配比,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或停止生产,灰剂量和含水量应按要求的频率检测并做好记录。

5.6各料斗应配备1-2名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情况,不准出现卡、堵现象,否则应及时停止生产。

6.运输及摊铺

6.1水稳碎石摊铺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要求性能不低于

ABG-423型以上并带有强夯配置的两台履带式摊铺机),必须每半幅一次性摊铺(即两台摊铺机同时梯队形作业),前后相距5-8m,同时向前摊铺并一起碾压。

6.2用自卸汽车运料至摊铺现场,运输能力应与拌和及摊铺能力相匹配。运输车辆严禁在已完成的结构层上通过。

6.3摊铺必须用2台具有自动找平,振动夯实功能的大功率且型号和性能相同或相近的摊铺机进行梯队摊铺。

6.4摊铺机行进速度要均匀,中途不得变速,其速度要与拌和机能力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匀速前进,摊铺不停顿、间断。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和含水量超限点应该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6.5在铺料前两侧均设钢丝绳,中间用铝合金滑道控制高程。铺料时,严禁人为对钢丝绳干扰,造成摊铺出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忽高忽低。

7.碾压

7.1水稳碎石压实采用的压路机,其中三轮压路机重量不小于21-25T,数量不少于2台,胶轮压路机自重不小于26T,数量不少于2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自重不得小于20T,数量不少于4台。碾压水泥稳定碎石应先稳压一遍,然后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压实,最后用三轮压路机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保

证表面无轮迹(碾压遍数和方法由试验段来确定)。压路机的起步和制动应做到慢速起动,慢速刹车。严禁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停顿、调头、急刹车或急转弯。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呈阶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最好呈45°斜角。

7.2对由于碾压过程中出现的拥包,应用人工整平处理,再继续碾压,碾压全过程控制在1小时内完成。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进行处理。

7.3快速检测压实度,压实不足尽快补压。自检时压实度按提高一个百分点控制。

7.4采用八轮仪结合六米直尺跟踪检测平整度,八轮仪现场检测平整度底基层控制标准为IRI≤2.0m/km,发现异常马上处理,严禁采用薄层补贴的办法进行找平。

7.5测量人员盯在现场,不断检测摊铺和碾压后的标高及横坡,及时纠正施工中的偏差。

8.检验

各项指标的检验应在24小时内完成,首先表面应均匀无松散等现象,各项质量指标应满足标准要求,检测标准见表3-2。

8.1 施工单位及监理工程师每天开盘前必须随机取混合料进行筛分,如不能满足级配要求时应及时调整各料仓的供料速度。

8.2 按规范要求从成品混合料中取样进行水泥剂量测试,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及时调整供料仓速度。

6米直尺:每200m

9.养生

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养生,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和专门设备进行养生。严格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不少于7天,且必须经常保持结构层表面湿润,避免暴晒开裂。养生期内,封闭交通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10.接头处理

10.1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10.2人工将末端混合料整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置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按松铺厚度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10.3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

10.4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10.5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10.6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10.7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而中断时间已超过2小时,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11.要点提示

11.1高度重视压实度,确保压实质量。

11.2施工中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

11.3随时把握水泥及细集料的含水量的波动情况,并据此及时调整加水量。

11.4定期对拌和机械的计量装置的精度进行标定。

11.5对强度的检测结果进行跟踪,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整和纠正。

11.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同样重要,应高度重视平整度,严格控制在8mm以内。

11.7摊铺过程因故停机超过2小时,要按工作缝(接头)处理。

11.8开工前各项组织、准备一定要充分,衔接要紧密,施工要连续(一天只留一道工作缝,中午不间断),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损失,避免增加接缝,影响平整度。

11.9废弃料不准抛撒在边坡、路肩及中央分隔带内。

11.9雨季施工时,细料要覆盖,防止着雨结团,计量失准。

11.10养生期间,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牌,并派专人看守。

第四章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第一节透层、粘层与封层

1.透层

1.1水稳碎石基层上必须喷洒透层沥青,透入深度不小于5mm,并与基层联结

为整体。

1.2本项目透层油采用慢裂的阳离子洒布用PC-2型乳化沥青,用量为0.7-1.0kg/m2,其技术要求见表4-1。

1.3透层宜在基层7天养生期满后浇洒,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待表面稍干后,采用智能沥青洒布(专用)车均匀喷洒透层沥青。

1.4施工要求

1.4.1浇洒透层前,路面应清扫干净,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适当防护,以防污染。

1.4.2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并能够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皮。透层应不致在运料车和摊铺机作用下粘起、揭皮而遭破坏。当发现透层沥青不能渗入基层要求的深度或有油皮时,应更换透层沥青或增加稀释剂。

1.4.3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浇洒透层沥青。

1.4.4气温低于10℃时,不宜喷洒透层沥青。

1.4.5应按设计的沥青用量一次浇洒均匀。透层油喷洒过量的部位应撒布吸油用的石屑或砂,必要时可以适当碾压。

1.4.6浇洒透层沥青后至完全渗透入基层前,严禁车辆、行人通过。

2. 粘层

2.1沥青碎石层与AC-25C沥青面层之间和AC-16C改性沥青砼面层(石灰岩)与特大桥、大桥桥面水泥铺装之间喷洒粘层沥青,采用SBR改性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用量为0.3-0.4Kg/m2,其技术要求见表4-2。

粘层用喷洒型PCR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表4-2

2.2粘层沥青应用沥青洒布车喷洒,保证喷洒均匀。在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局部应用刷子人工涂刷。

2.3浇洒粘层沥青应符合下列要求:

2.3.1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或涂刷,浇洒过量处应予刮除。

2.3.2路面有脏物尘土时应清除干净。当有沾粘的土块时,应用水刷净,待表面干燥后浇洒。

2.3.3当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

2.3.4浇洒粘层沥青后,严禁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他车辆、行人通过。

3. 封层

3.1在主线AC-25C普通沥青砼面层与AC-16C改性沥青砼面层(石灰岩)之间和特大桥、大桥桥面铺装、互通匝道两层AC-16C改性沥青砼面层之间喷洒封层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改性剂用量不应低于5%,改性沥青用量为1.8-2.0Kg/m2。防水层集料采用洁净、均匀的单一粒径的优质石灰岩,规格见表4-3。

防水层用集料规格表4-3

3.2.1封层沥青应保证喷洒均匀、厚度适宜。

3.2.2将预拌集料均匀地撒布在改性沥青层上,碎石用量为6-10m3/1000m2,覆盖率宜控制在60%-70%。

3.2.3用轻型压路机碾压2遍,将集料压入沥青层中,改性沥青向上挤出,且集料嵌挤良好。

3.2.4 石料应过筛或烘干以便消除石料中的粉尘。

第二节热拌沥青砼路面

1、总则

1.1 沥青路面是整个高速公路起功能性作用的部分,是整个工程的精华,是真正体现管理、技术、设备等综合能力、水平的部分,是应特别关注,非下大力气做好不可的部分,优质工程的“优”字,很大程度要体现在沥青面层上。

1.2沥青混凝土各面层组成设计均采用GTM方法,沥青稳定碎石层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

1.3 铺筑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时,,应该遵照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并依据河北省交通厅冀交公字【2006】144号文发布的《关于印发〈GTM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和《旋转剪切压实试验法(GTM)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2、材料

2.1 粗集料

2.1.1粗集料应该选用坚硬、无风化、表面粗糙洁净的石料。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4-4要求。

粗集料技术指标表表4-4

注:1、玄武岩仅用于互通匝道与特大桥、大桥桥面顶层AC-16C改性沥青面层。

2、沥青碎石层与普通沥青面层对磨光值指标不作要求。

2.1.2 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宜符合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规格的要求,具体要求见

表4-5。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规格(方孔筛)表4-5

10~15

5~15

2.2 细集料

2.2.1 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

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组成,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机制砂以砂当量表示。

2.2.2改性沥青面层所有细集料全部采用石灰岩机制砂,机制砂制备必须采

用石灰岩碎石磨制,不得使用石料破碎过程中表面剥落的石屑代替或磨制机制砂。

石屑、天然砂、机制砂级配范围宜符合表4-6、4-7、4-8要求。

沥青路面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4-6

机制砂级配规格(方孔筛)表4-7

设备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Xx项目 设备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09月27日 一、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xx项目逆变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作业人员按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箱变、逆变基础施工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项目逆变器及配电柜基础的施工工作。 三、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光伏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5.xx公司的相关图纸 6.相关设计变更文件 四、作业项目概述 本工程共3台箱式逆变器,需修建3座逆变器基础。 五、作业准备 1.技术准备 a)认真审核、熟悉施工图纸,做好图纸会审。 b)对施工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安全交底。 c)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划分施工区域,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劳动力, 具体细化到每道工序的作业部位及作业时间。 d)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派熟练工人。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 上岗。 2.资源配置 a)施工人员配置:

3.作业准备 a)按照施工图纸和现场情况,现场查看,工器具准备已到位。 b)施工现场符合安全文明施工条件。 c)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已进行,并全员签字存档。 六、主要工序施工及技术方案

6.2工艺流程 6.3 6.3.1 稳固,根据施工图纸总平面图与场坪施工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桩, 建立起各轴线平面控制网,使控制桩点牢固稳定。 6.3.2基础桩基施工

6.3.2.1会同设计、施工、检测、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检测桩的位置,进行检测桩施工,检测桩总桩数至少为2根。 6.3.2.2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桩基检测试验,试桩检测试验报告须交设计单位一份。 6.3.2.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达到230KN后方可进行工程桩施工。 6.3.3基坑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方式,土方开挖时将基础坑全部进行挖出,并将开挖出的基土集中堆放。当挖出地下水时,同时进行抽水排放及其作业。 6.3.4垫层混凝土浇筑 经验槽后浇筑垫层砼,垫层平模尺寸比基础底平面尺寸周边大100mm,垫层平面中心为基础排布中心,要求中心偏差小于10mm。混凝土浇筑方式一般采用一个溜槽一个方向下料;混凝土振捣方式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在浇筑完12小时之后及时洒水湿润养护。 6.3.5钢筋加工 6.3.5.1中心料库设钢筋加工房,负责加工钢筋,钢筋在加工房成型,现场绑扎,按照“备料、下料、加工、制作、就位、支模”一体化的程序施工。 6.3.5.2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3.5.3钢筋表明应洁净、无损伤,油漆、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理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6.3.5.4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6.3.5.5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3.6钢筋绑扎 6.3.6.1钢筋规格、数量、尺寸必须符合施工图纸;

受热面安装作业指导书

受热面安装作业指导书

1、编制依据 ?锅炉总图 ?锅炉水冷壁安装图 ?锅炉刚性梁安装图 ?锅炉汽包安装图 ?锅炉过热器安装图 ?锅炉省煤器安装图 ?锅炉顶部连通管安装图 ?锅炉下水管安装图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 5047—95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1996年版)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锅炉水冷壁及刚性梁、汽包、过热器、省煤器和汽水连通管的施工程序、方法和质量要求,用于指导锅炉水冷壁及刚性梁、汽包、过热器、省煤器和汽水连通管的安装和检验工作。 3、设备特点 锅炉是自然循环、燃煤汽包锅炉。炉膛横截面尺寸为8224X8224,炉膛高度27937。四侧水冷壁均分为上中下三段,每侧由102根Φ60*5的管子和若干鳍片组成。整个炉膛水冷壁为悬吊结构,全部重量均通过水冷壁上集箱吊于顶板上。前、左、右侧水冷壁各有上联箱4个,下联箱4个;后侧水冷壁有上联箱2个,下联箱4个。后墙水冷壁在标高23572mm处伸入炉膛2992mm,构成折焰角,并在拐点处共分叉出20根Φ60*5垂直布置的悬吊水冷壁管。在炉膛水冷壁(包墙过热器)部位设置了10层刚性梁,刚性梁与水冷壁相连接并可随其一起移动。 汽包吊装重量为65吨,筒身规格Ф1800×100mm,全长约13.22m,材质为SA-299,中心线标高为35.85m,两端各一副U形曲链片和吊杆将汽包悬吊于前顶板下部。本锅炉汽包内部设备采用单段蒸发系统,一次分离元件φ315

的切向导流式旋风分离器40只,汽水混合物经导流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通过分离器顶帽进入锅筒蒸汽空间,然后通过给水清洗,经过清洗后的蒸汽在蒸汽空间作进一步分离后经均汽板由12根φ133x10(SA-106C)连接管引至顶棚过热器。 过热器系统采用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相结合的形式。屏式过热器8排布置在炉膛上部,沿炉膛整宽布置;高温过热器布置在屏式过热器后面,折焰角上方,有冷热段之分,冷段布置在炉膛两侧,各20排蛇形管,热段布置于炉膛中间,共40排蛇形管;低温过热器共80排,布置在高温过热器后面,后烟井上部,沿后烟井整宽布置。顶棚过热器和包墙过热器均采用φ51×5.5mm管子组成膜式结构。过热汽温调节采用二级喷水减温方式,第一级喷水点设在低温过热器出口,第二级喷水点设在高温过热器冷热段之间。整个过热器系统为减少热偏差,采用多次交叉混合。过热蒸汽流程为:汽包→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冷段二级喷水减温器→高温过热器热段→集汽集箱。 省煤器单级布置,135排蛇形管布置在尾部烟井下部,省煤器出口经吊挂管接吊挂管出口集箱,通过吊挂管悬挂在炉顶板梁上,悬吊管起着悬挂省煤器及低温过热器的作用。 省煤器吊挂管出口集箱通过12根给水管与汽包相连;汽包下部4根φ377*25降水母管通过分配箱分出40根支管与水冷壁下联箱相连;水冷壁上联箱由40路汽水引出管与汽包连通;汽包顶部10根蒸汽引出管,将饱和蒸汽引至顶棚过热器入口联箱;侧包墙上集箱与低过入口集箱通过6路连通管相连;低过出口集箱与混合集箱采用2路φ273*25的大直径管相连,每路两根管之间布置有一级减温器;混合集箱通过8根连通管与屏过入口相连;屏过出口8路连通管(左右交叉)与高过入口集箱相连接;高过出口集箱有6路管子接到集汽集箱。

防水卷材耐热性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胶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材料性的作业指导书。 2.编制依据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GB/T328.11-2007)

2组批规则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胶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时亦可作为一批。 3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3.1试验项目 耐热性 3.2试验方法 3.2.1原理 从试样裁取的试件,在规定温度分别垂直悬挂在烘箱中。在规定的时间后测量试件两面涂盖层相对于胎体的位移。平均位移超过2.0mm为不合格。耐热性极限是通过在两个温度结果间插值测定。 3.2.2试件制备 矩形试件尺寸(115±1)mm×(100±1)mm,试件均匀的在试样宽度方向裁取,长边时卷材的纵向。试件应距卷材边缘150mm以上,试件从卷材的一边开始连续编号,卷材上表面和下表面应标记。去除任何非持久保护层。在试件纵向的横断面一边,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大约15mm一条的涂盖层去除直至胎体,若卷材有超过一层的胎体,去除涂盖层直到另外一层胎体。在试件的中间区域的涂盖层也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接近处去除,直至胎体。为此,可采用热刮刀或类似装置,小心地去除涂盖层不损坏胎体。两个内径约4mm的插销在裸露区域穿过胎体。任何表面浮着的矿物料或表面材料通过轻轻敲打试件去除。然后标记装置放在试件两边插入插销定位于中心位置,在试件表面整个宽度方向沿着直边用记号笔垂直划一条线(宽度约0.5mm),操作时试件平放。 3.2.3试验条件 试件在试验前至少放置在(23±2)℃的平面上2h,相互之间不要接触或粘住,有必要时,将试件分别放在硅纸上防止粘结。 3.2.4试验步骤 烘箱预热到规定试验温度,温度通过与试件中心同一位置的热电偶控制。整个试验期间,试验区域的温度波动不超过±2℃。一组三个试件露出的胎体处用悬挂装置(如夹子,至少100mm宽)夹住,涂盖层不要夹到。必要时,用如硅纸的不粘层抱住两面,便于在试验结束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十局第八工程公司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0 1 适用范围 0 2 作业准备 0 3 技术要求 0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 5 施工要求 (4) 6 劳动组织 (7) 7 材料要求 (9) 8设备机具配置 (9) 9 质量控制与检验 (10) 10 安全环保要求 (15)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用及民用建设项目工程的地基基础的土石方开挖、基坑壁支护、井点降水、排水及不同类型基础的施工。 2 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会审施工图纸和文件,提出图纸问题上报监理、甲方,请甲方组织设计单位前来进行施工图技术交底,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经过技术交底后,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完善作业指导书,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质量、安全应急预案。措施齐全后再对施工人员下达指导书,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做好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搭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配备必要的定位放线、测量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及电脑、软件等,满足现场管理、技术人员工地生活及办公需要。 3 技术要求 3.1根据定位放线成果,确定基坑(基槽)的施工位置和开挖深度。 3.2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总体地形情况和设计的室外地坪情况,做好土方平衡调配规划。

3.3在开挖前,应根据所在施工位置的地质勘察报告和基础设计深度,确认基础部位是否在水位线以上,如水位线超过基地,则要先行考虑基底降水施工。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作业区的划分:一般按一个单位工程为一个施工作业区,作业内容按基础类型和深度不同可分为一下几类: 4.1为钢筋混凝土伐板基础工程,深度一般在5米以上 作业顺序为:基坑开挖、基础浇筑、基坑回填等内容。 4.2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工程,深度一般在5米以内 作业顺序为:基坑开挖、基础浇筑、基坑回填等内容。 4.2工艺流程 4.2.1基坑开挖流程 1)测量放样

基础作业指导书

基础作业指导书

————————————————————————————————作者: ————————————————————————————————日期:

1.概述 为了确保墩承台和桥台扩大基础施工质量,并符合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职业健康安全等要求,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温福铁路(福建段)琯头特大桥、长安大桥桩基施工。 3.参照文件 3.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3.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3《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57号)。 3.4《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3.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6琯头特大桥、长安大桥设计施工图及参考图。 4.工程概况 琯头特大桥(DK283+318.15)全长864.29m,为26-32m简支箱梁结构。温州台基础为三阶扩大基础,第一阶长×宽=14.23×9.6m;第二阶长×宽=12.23×8.0m;第三阶长×宽=10.83×7.2m;高为3×1.0m。福州台基础为二阶扩大基础,第一阶长×宽=12.03×7.6m;第二阶长×宽=10.83×7.2m;高为2×1.0m。墩承台长×宽=12.2×5.8m,高2.5m。 长安大桥(DK285+326.35)全长135.82m,为5-24m简支箱梁结构。温州台基础为四阶扩大基础,第一阶长×宽=3.5×7.6m;第二阶长×宽=7.0×7.6m;第三阶长×宽=11.31×7.6m;第四阶长×宽=10.31×7.2m;

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

南宁市********工程 编号:SGZ-ZDS-17防水卷材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4年11月30日发布2011年12月1日实施 1

南宁市*******工程 防水卷材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南宁市*****立交工程下穿隧道防水卷材施工。 2.作业准备 2.1技术准备 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要认真组织图纸会审,重点审查施工图中防水的细部做法设计是否交待清楚,记录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或未交待清楚的问题,在图纸会审时与设计和甲方解决施工图中的问题。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的防水技术要求;原材料、半成品通过定样、检查(试验)验收。防水作业人员必须是有资质的专业防水队伍,必须经过进场三级教育和对分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3材料、机具准备 (1)材料:根据设计图纸,及时提报防水材料计划,物资部门按时购进标准材料。 (2)防水施工需要的主要机具见表2-1。 3.技术要求 3.1基本要求 (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低至防水工程底部最低标高以下,不小于1000mm,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为止。 (2)基坑周围应设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3)基坑中不应积水,如有积水,应予排除,严禁带水或带泥浆进行防水工

程施工。 (4)施工前,按工艺标准及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期间各工种应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施工完成后,注意产品保护,不应损坏。 (5)防水工程所用原材料必须符合工艺标准的规定,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资料,必要时应予复验。施工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不得任意改变。 (6)对有电器设备的地下工程,在防水层施工时应将电源临时切断,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表2-1 主要施工机具需用计划表

基础工程作业指导书模板

作业指导书 作业项目名称 编号: Tzds/HD ·□□·01—2003 第 1 页 共 57 页 基础工程 一 工程概况及说明 1工程概况 1.1本工程为 线路工程,起点为 ,终点为 ,沿途经过的地区有 、 省 ,线路总长度为 公里。 1.2我项目部施工的是 标段,标段的起止塔号为 ~ ,本标段线路经过的地区有 、 、 和 ,本标段的线路长度为 公里。 1.3本标段线路为 回路,有铁塔×××基、基础型式有××、××、××等型式。 1.4本作业指导书包含××基础、××基础和××基础在各种地形情况下的施工方法。 1.5本工程混凝土量为 m 3。有C25、C20两种级配的混凝土。 2 线路走向及基础编号 本工程线路前进方向为××至××方向(小号向大号方向),基础编号见图2-1。 ×× ×× #2 #1 #4 #3 图2-1 线路走向及基础腿号示意图

3 地质、地形与基础型式 3.1本标段地处省地区,沿线地形、地质情况为。 3.2地质 地质普遍土岩石松沙石泥沼 基数 所占比例 3.3地形 地形平地丘陵一般山地高山大岭 基数 所占比例 3.4基础型式 名称×××××基础×××××基础×××××基础 基数 所占比例 2.5基本说明 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为C15,×××××基础为C20级,垫层为M5碎石砂浆垫层。立柱主筋净保护层30 mm,底板主筋净保护层为50mm,所有主筋以材料表中的数量按图规定进行排列,所有箍筋间距按@≤200mm均匀排列。 基础型式配置表见附件 二施工人员及资格要求 1 施工力量配备 序号工作内容技工辅助工合计 1 测量分坑 2 8 10 2 土石方开挖 2 35 37

防水工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防水工程施工质量,规范防水工程施工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北京地铁6号线11标段内的所有防水工程施工工作。 3.编制依据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作业准备 4.1 技术准备 在正式施工前,根据图纸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给防水施工工班作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4.2 料具准备 主要材料:1.5mm厚EVA塑料防水板; 配套材料:背贴式止水带及注浆花管、注浆圆盘及注浆管、400g/㎡土工布、钢边橡胶止水带; 辅助材料:塑料圆垫片、金属垫片、L≥32mm射钉带; 施工机具:自动爬行热熔焊机、1000W热风枪、专用电铬铁、气密试验测压表、气筒、手锤、壁纸刀、剪刀、漏电保护电源箱、线缆插盘、彩笔、盒尺等。 4.3安全消防与材料堆放保存 本工程附加防水层施工的防水材料有可燃性,材料堆放时应整齐有序、便于展开下料,现场设置防水桶,设置醒目的防火标识牌,工人在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作业。 防水配套材料的堆放应具防雨防潮措施,杜绝因雨淋、浸泡而报废材料,材料进场后有专人看护。

4.4劳动力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及工期,安排一个施工队,约14个工人。具体劳力数量届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补充调整。 为保证区间竖井横通道施工顺利开展,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项目经理部按具体工点施工安排配置各级管理人员,以满足施工的管理需要。 5操作工艺 5.1 EV A防水板施工工序流程图 基面平整度处理及明流水堵漏→基面报验→铺设土工布缓冲层→铺设EVA防水板→T 型焊缝接头做加强→施工缝、变形缝固定背贴式止水带→固定注浆圆盘→外观和焊道充气自检→防水报验→仰拱土工布、细石混凝土保护覆 5.2 基面要求 (1)、铺设防水板的基面表面应无明流水,否则应进行初支背后注浆或表面刚性封堵处理,待基层表面无明水时,再施做下道工序。 (2)、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平整;一般宜采用水泥砂浆抹面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基面应满足:D/L≤1/10;D为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最大深度,L为相邻两凹凸间的最小距离。 (3)、基面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不得有铁管、钢筋、铁丝等凸出物存在,否则应从根部进行凿除,然后在凿除部位采用1:2.5的水泥砂浆进行覆盖处理。 (4)、变形缝两侧各50cm范围内的基面全部采用1:2.5的水泥砂浆找平,以便于背贴式水带的安装,从而保证防水分区的效果。 5.3 土工布缓冲层铺设及塑料垫片固定 400g/㎡土工布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和柔软性,在铺设缓冲层时,基层表面应平整无明

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A

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 .工程概况、工程量及施工期 1.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况 河南能信热电有限公司许昌市新城区热电厂2×200MW工程——新建冷却塔位于主厂房北侧,为两座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冷却塔。±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5.60m,淋水面积4500m2,塔高105.00m,进风口高度7.687m,通风筒为现浇钢筋砼结构,壳体最大半径39.117m,喉部半径21.981m,最大厚度700mm,最小厚度160mm,在8.072m和11.380m标高处设置两层环形牛腿,塔顶设一刚性环。 环形基础结构形式为剖面呈矩形的空心圆柱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环基剖面宽4.5m,高1.3m,中心半径42.624m,环基底标高-3.30m,顶标高-2.00m;环基沿环向设垂直施工缝10条,对应的圆心角36°,中心弧线间距约26.781m;环基上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壁高度 2.00m,厚度200~400,沿环向设20道垂直伸缩缝,对应的圆心角18°,外壁弧线间距约14.003m,伸缩缝处止水采用652型橡胶止水带;40个人字柱支墩在环基上均匀分布;塔芯水池底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250mm,十字交叉设置伸缩缝将底板分为21块。 1.1.2 本次作业内容:冷却塔基础工程 1.1.3本项目设计单位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监理单位是中达联河南能信热电工程监理部。 1.2 工程量和施工期 1.2.1 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一座)

1.2.2 施工工期 本次基础施工计划定于2006年10月1日开工,2006年12月1日完工,共61天。 2.编制依据 2.1《许昌新城区热电厂2×200MW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2.2《许昌新城区热电厂2×200MW工程冷却塔施工方案》 2.3《4500m2自然通风冷却塔塔筒塔基施工图》 2.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一篇:土建工程篇(95版) 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7《建筑施工手册》 2.8冷却塔施工图纸会审纪要 3 .作业前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完成基础施工图纸会审,经设计交底后,编写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经专业经理、总工审批; 3.1.2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外加剂进行混凝土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3.1.3混凝土的配合比申请单和配合比通知单报监理审查,混凝土浇灌通知单报监理签认施工前完成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程序,施工工艺,质量标

建筑防水涂料物理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台州市路桥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检测工作实施细则 编写:郭文军审核:许灵勇批准:阮仁伟文件号:LJJ/TG-96-2013 实施日期:2013年12月1日共7 页修改0次 建筑防水涂料物理性能试验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拉伸性能、低温柔性(低温弯折性)、固体含量、不透水性试验,适用于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固体含量、低温柔性、耐热性、不透水性试验。 二、编制依据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2008)、《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03)、《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JC/T864-2008)、《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23445-2009)、《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JC/T852-1999)编制。三、检测设备 表1

四、样品要求 1、聚氨酯防水涂料: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5t为一批,不足15t亦作为一批(多组分产品按组分配套组批),总共送样3kg(多组分产品按配比取),放入带盖的铁桶或塑料桶密封保存,多组分样品按组分分别包装保存,不得混杂,禁止接近火源,防止曝晒、碰撞。样品要求为均匀粘稠体,无凝胶、结块。 2、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以同一类型的10t产品为一批,不足10t亦作为一批。样品为两组分,其液体组分为无杂质、无凝胶的均匀乳液;固体组分为无杂质、无结块的粉末。两组分总共送样5kg。液体组分和固体组分分别包装置于密封容器内保存。不得混杂,禁止接近火源,防止曝晒、碰撞。 3、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以同一类型5t为一批量,不足5t亦作为一批,总共送样2kg,置于清洁、干燥、密封的塑料桶或内衬塑料袋的铁桶中。禁止接近火源,防止曝晒、碰撞。样品要求为经搅拌后无结块,呈均匀状态。 4、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以同一类型5t为一批量,不足5t亦作为一批,总共送样2kg,置于清洁、干燥、密封的塑料桶或内衬塑料袋的铁桶中。本产品为易燃品,在流转保存检测过程中不得接触明火和曝晒,不得碰撞和扔、摔。 五、检测环境、样品状态调节及样品的制备 1、标准试验条件:表2 2、样品状态调节:试验前样品及所用器具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至少放置24h。 3、试样的制备 3.1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称取所需的试验样品量,保证最终涂膜厚度(1.5±0.2)mm。将静置后的样品搅匀,不得加入稀释剂,若样品为多组分涂料,则按产品生产厂要求的配合比混合后充分搅拌5min,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倒入模框中。模框不得翘曲且表面平滑,为便于脱模,涂覆前可用脱模剂处理。样品按生产厂的要求一次或多次涂覆(最多三次,每次间隔不超过24h),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96h,然后脱模,涂膜翻过来,继续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72h。

35kV线路铁塔基础作业指导书.

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莱芜市杨家峪光伏电工程35kV集电线路工程场址区域位于莱芜市西南6.5km 处。场址紧邻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梁沟发育,地势开阔。 本工程属35kV新建线路工程,连接宁夏中卫红石湾风电场风机共25台,新建双回路段长8.18km,单回路段长15.87km。全线路杆塔总基数137基,其中铁塔55基,水泥杆82基。 本工程线路将现有25台风机分为东侧、西侧两部分,分别连接12台风机和13台风机。线路A线连接20#、23#、8#、5#、2#、11#、6#、4#、13#、14#、18#、16#、15#。线路B线连接3#、24#、21#、7#、19#、9#、22#、12#、17#、10#、25#、1#。 本工程线路铁塔塔腿的编号为面向大号侧左下为A,左上为B,右上为C,右下为D,塔腿编号统一如下图: 大号侧 小号侧 塔腿位置编号图 本工程双回路段导线采用单根LGJ-240/30钢芯铝绞线,设计最大张力 23.9106kN,单回路段采用单根LGJ-150/30钢芯铝绞线,设计最大张力20.590kN, 地线采用1×7-7.8-1270钢绞线。本工程55基铁塔基础均为直柱型基础。 第二章基础施工

一、基础工序流程 二、基础施工说明 1、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基坑回填等各项要求必须遵照《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2005)执行。 2、对于各类型基础,当基坑开挖时,如遇地质条件与基础型式不相符,可能影响基础安全,须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以便设计复核。 3、基坑开挖后,坑底如有孤石要清理,留出的孔洞用砂石灌浆回填。塔位范围表面的孤石清除后造成基础施工基面降低,须向设计反映,以便设计复核。 4、基础配置表中基础的设计施工基面是用来计算基础埋深的起算面,基面数值以相对塔位测量中心桩的高差值来确定,比中心桩高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可用基面数

锅炉受热面焊接作业指导方案

锅炉受热面焊接作业指导书 说明:本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范围为锅炉受热面焊接,参考一台 600MW机组工程。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某电厂一期工程2×600MW#2机组锅炉受热面焊接。 1.2施工地点:#2机组锅炉及其组合场。 1.3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见表1-1。 表1-1主要工程量序项目名焊口数焊接热处理备规格材质 号称量(只)工艺卡工艺卡注φ31.8mm×工艺卡编工艺卡编 1水冷壁 5.5mm 15CrMo16068 号号 φ38mm×工艺卡编工艺卡编 6.6mm 15CrMo3680 号号SA-213工艺卡编工艺卡编 2过热器φ×700 45mm7mm T23号号

SA-213工艺卡编工艺卡编φ× 2180 45mm8mm T91号号

工艺卡编工艺卡编φ57mm×4mm15CrMo8550 3再热器 号号 SA-213T φ×工艺卡编工艺卡编 50.8mm 1260 4mm91号号φ×SA-210工艺卡编工艺卡编 4省煤器 44.5mm 2544 6mm C号号 SA-210 φ51mm×10mm工艺卡编工艺卡编 5吊挂管C/15Cr2280 φ51mm×13mm号号 Mo φ×SA335P 中、大 168.3mm 30mm12工艺卡编工艺卡编 6径 ×SA335P 1098 号 φ号联络管 508mm 65mm91

7合38160 1.4工程特点 水冷壁系统焊接具有高压焊口数量多、高空焊接工作量大、焊接位置困难等特点。因螺旋管屏不宜进行大面积地面组合,水冷壁只能组合上部管屏与上集箱间的焊口,因此导致高空焊接工作量非常大;水冷壁管屏大多为螺旋管屏,使大多数焊口为斜焊口,且焊口不在同一高度上,增加了焊接难度;由于安装的需要,螺旋水冷壁管排在焊接前要预先使用刚性梁进行位置的固定,然后才能进行管排焊口的

地道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天碱商业区上海道二期地道工程 防 水 业 指 导 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建八局滨海新区天津市政工程项目部 2014年9月10日

防水层作业指导书 一、概述 天津天碱商业区上海道二期地道工程主要由七节框架结构构成, 其中箱体X1~X4为两线共同设置为单箱双室结构,X5~X7为两线分离设置为单箱单室结构。 地道分节处设变形缝,缝宽3cm,在底板、侧墙外侧变形缝处设500mm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在侧墙顶收头。结构中设350mm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置于顶板、底板、侧墙中间,同样在侧墙顶收头。底板、侧墙背水面缝口,设嵌缝槽,造价人才网以密封胶嵌填加强防水。 侧墙、底板施工缝防水采用350mm中埋式镀锌钢板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同时加设遇水膨胀止水条20×30mm(缓涨型)。 附加防水层采用柔性自粘防水材料全断面包裹。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天津天碱商业区上海道二期地道工程的防水施工。 三、编制依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GB/50300-2001)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本工程的施工设计文件及业主、监理单位要求。 四、防水施工的技术与质量要求 1、变形缝设置与防水处理 地道分节处设变形缝,缝宽3cm,在底板、侧墙外侧变形缝处设500mm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在侧墙顶收头。结构中设350mm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置于顶板、底板、侧墙中间,同样在侧墙顶收头。底板、侧墙背水面缝口,设嵌缝槽,以密封胶嵌填加强防水。 ㈠中埋式止水带用配套专用夹具固定在结构钢筋上的间距不得大于4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不得出现扭曲、变形等现象。 ㈡底板和顶板变形缝部位的止水带应采用盆式安装法,保证振捣时产生的气泡能够顺利排出,监理工程师论坛使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与止水带之间咬合密实不透水。 ㈢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应进行充分的振捣,保证变形缝部位的混凝土充分密实,这是止水带发挥止水作用的关键,应确实做好。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㈣止水带在工地进行接头处理时,应严格按照图中止水带的对接作法进行操作。当中埋式止水带交叉时,需要在交叉部位的空隙中填充未硫化的丁基橡胶腻子片,填充前应将交叉部位的止水带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然后粘贴丁基橡胶腻子片,最后用细铁丝将交叉部位捆绑牢固并固定在钢筋上。 ㈤顶板变形缝采用反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作为加强层。将反粘橡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

1、总述 1.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 线路工程的基础施工作业。工程结束后 自动失效。 1.2. 编写主要依据 1、根据《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 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图册; 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4; 3、《交流电器装置接地》(DL/T621—2007); 4、《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电瓷外绝缘污秽分级标准》( GB/T6463—2005); 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7—2014《电器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4; 8、根据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安全操作规程。 2、工程概况: 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线路工程,将冯地坑风电场共计24台风机接入风电场 110kV升压站,本期共架设2回线路,每回线路均起始于风电场110kV升压站35kV配电室外 新建电缆终端塔,终止于风电场内接风机的电缆终端塔。本期2回线路均采用单回路铁塔架设,沿线海拔高度在1510m-1800m之间。 本工程架空线路全长约1*35.176km( 17.522+17.654km),全线新建铁塔共计133基,其中单回路直线塔79基,单回耐张塔51基,T接塔3基。 全线随35kV集电线路架设1根ADSS光缆。 2.1 、主要技术经济特性表。 本工程采用JL/GIA-240/30-24/7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1根GJ-50 (1*7-9.0-1270-B)镀锌钢绞线,与接风机箱变段电缆相连接的引流线采用LGJ-70/10钢芯铝绞线。 本工程线路沿线地貌较为复杂,从成因上多为黄土侵蚀而成,形成了黄土梁、峁,从形态上多表现为丘陵及冲沟,丘陵顶部较为平缓,冲沟较深而陡峭,沟坡稳定性差。风场内运输风机道路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2.2 线路方向及基础腿别 2.2.1 根据本工程风机现场分布,将24台风机接入升压站,具体线路走径如下:

铁塔基础砼作业指导书

石林—关口35KV送电线路工程 (基础浇制) 指导作业书 四川省岳池县送变电工程公司 驻石林-关口35KV线路工程项目部 二O O 八年四月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工程特点、工程规模: 1.1.1工程名称: 石林-关口35KV输电线路新建工程 1.1.2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现浇铁塔基础,施工中应针对各自特点结合进行施工,其中部分铁塔地形、地质复杂,交通运输不便利。 2编制依据: 2.1《石林-关口35KV输电线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2.2《石林-关口35KV输电线路新建工程杆塔明细表》 2.3《石林-关口35KV输电线路新建工程平断面定位图》 2.4《石林-关口35KV输电线路新建工程施工图总说明书》 2.8《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1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2.11其它有关现行的规程、规范及标准等。 3施工资源 3.1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配置 4.1.1主要机械及机具 (1)振动棒各施工队2台(2) 各施工队水箱一个(3)混凝土试块模施工队准备一组(三块试模)(4)塌落度桶各施工队一个(5)计量台秤各施工队一台 4.1.2根据不同施工季节、工程量大小及工期要求等具体情况选用施工机械、工器具及其数量。 3.2施工队劳动力组织情况 (1) 施工队技术员2名(2) 施工队技术工4名(3)施工队普工16人(4)各施工队搅拌机操作工2名 3.3所需要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文件 3.3.1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3.3.2本工程施工总说明及杆塔与基础施工说明书 3.3.3正式杆塔基础施工图及材料计划 3.3.4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资料等 3.3.5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砂石料检验报告 3.4作业条件: 3.4.1熟悉图纸,使有关技术人员能了解设计意图,对设备、座标尺寸、施工工艺流程等要作到心中有底。 3.4.2基坑轴线铺助桩及基坑高程控制点延长并保护工作完毕。

受热面安装作业指导书

一、受热面主要技术参数: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嘉周热力YG—130/5.29—M16型循环式流化床锅炉的受热面安装,范围包括:水冷壁、翼片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 二、编制依据 1、锅炉厂提供的锅炉施工图、设备清单及有关技术文件; 2、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建规》锅炉机组篇; 3、火电施工质量检查及评定标准锅炉篇; 4、嘉周热力YG—130/5.29—M16型循环式流化床锅炉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三、对构成工程实体的设备、构配件、材料的要求 1、受热面设备在安装前应依据设备清单会同建设单位制造厂共同进行全面清点,检查表面有无裂纹.龟裂.碰伤.压扁.砂眼及分层等缺陷。如果缺陷深度超过壁厚的10%时,应提交建设单位与制造厂研究处理。 2、合金钢部件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光谱分析,并作出标记。 四、安装施工工艺 1、受热面施工顺序:右侧水冷壁→后水冷壁→前水冷壁→翼片水冷壁→左侧水冷壁→省煤器→低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顶棚管过热器 2、施工准备及检查 2.1熟悉图纸,结合设备清单对各组件进行清点检查并做好标识。 2.2对管排的长度、宽度、平整度及对角线进行矫正。 2.3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在安装前应进行吹扫和通球实验,通球前应先用压缩空气对管子内部进行吹扫,以清除内部灰屑及杂物,通球实验所用钢球应统一编号,且不得将钢球遗留在管子内,通球结束后应对管口进行临时封闭。

1.8D1<R< 2.5D1 0.75D0 0.75D0 0.70D0 1.4D1<R<1.8D1 0.70D0 0.70D0 0.70D0 R<1.4D1 0.65D0 0.65D0 0.65D0 注:D0—管子内径(进口管子D1应为实测内径);D1—管子外径;R—弯曲半径。 各部位通球直径为(mm) 省煤器 过热器 水冷壁 翼片水 冷壁高过低过炉顶 φ21 φ25.5 φ25.5 φ25.5 φ37.5 φ42.5 2.4受热面管子对口时,应按图规定做好坡口,对口间隙应均匀,管端内外10~15mm处,在焊接前应清除油垢和铁锈,直至显出金属光泽。 2.5受热面管对口端面应与管中心线垂直,其端面倾斜值Δf应符合下表要求。 管口端面倾斜示意图 管口端面倾斜mm 公称直径D端面倾斜值Δf D≤60 ≤0.5 60<D≤108 ≤0.8 108<D≤15 ≤1 159<D≤219 ≤1.5 219<D≤2 2.6焊件对口应做到内壁齐平,其错口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2.6.1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2.6.2对接双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3mm。 2.7受热面管子对口偏折度用直尺检查,距焊缝中心200mm处离缝一般不大于2mm。 3、水冷壁的安装 3.1水冷壁组合的构件范围: (1)上、下集箱; (2)膜式水冷壁;

屋面防水工程作业指导书

屋面防水工程作业指导书 1、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本标准适用于房建工程得屋面SBS改性沥青卷材铺贴得施工。 1、2施工准备 1、2、1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会审施工图纸与文件,根据图纸设计与工期要求,编制实施性屋面防水施工方案,完善作业指导书内容,报请有关部门审批后下达作业队实施。 1、2、2材料准备 1、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卷材得品种与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与按规定进行二次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配制玛帝脂得填充料:滑石粉、板岩粉、云母粉、石棉粉。 3、工具:汽油喷灯或液化石油气罐喷枪刮板、铁棍、裁刀等。. 1、3作业条件 1、屋面施工应按施工工序进行检验,基层表面必须平整、坚实、干燥、清洁,且不得有起砂、开裂与空鼓等缺陷。 2、屋面防水层得基层必须施工完毕,经养护、干燥,且坡度应符合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得要求,不得有积水现象。 3、防水层施工前,突出屋面得管根、预埋件、楼板吊环、拖拉绳、吊架子固定构造处等,应做好基层处理;阴阳角、女儿墙、通气囱根、天窗、伸缩等、变形缝等处,应做成半径为150mm得圆弧或钝角. 4、施工作业应在天气晴朗、无风条件下进行。 5、卷材防水层施工得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1、4操作方法 1、4、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沥青熬制配料→喷刷冷底子油→铺贴卷材附加层→铺贴屋面第

一层油毡→铺贴屋面第二层油毡→铺设保护层 1、4、2施工工艺 1、基层清理:防水屋面施工前,将验收合格得基层表面得尘土、杂物清扫干净。 2、冷底子油配制:采用成品冷底子油,配置柴油溶化后搅拌均匀使用. 3、喷刷冷底子油:沥青油毡卷材防水屋面在粘贴卷材前,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喷刷冷底子油,大面喷刷前,应钭边角、管根、雨水口等处先喷刷一遍,然后大面积喷第一遍,待第一遍涂刷冷底油干燥后,再喷刷第二遍,要求喷刷均匀无漏底,干燥后方可辅粘卷材。 4、铺贴卷材附加层:沥青油毡卷材屋面,在女儿墙、檐沟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根、管道根与屋面得交接处及檐口、天沟、斜沟、雨水口、屋脊等部位,按设计要求先做卷材附加层,各部位构造见标准图集做法。 5、铺贴屋面第一层油毡: (1)铺贴油毡得方向:应根据屋面得坡度及屋面就是否受振动等情况,坡度小于3%时,宜平行屋脊铺贴;坡度在3%~15%时,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贴;当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动,卷材应垂直于屋脊铺贴。 (2)铺贴油毡得顺序:高低跨连体屋面,应先铺高跨后铺低跨,铺贴应从最低标高处开始往高标高得方向滚铺,浇油应沿油毡滚动得横向成蛇形操作,铺贴操作人员用两手紧压油毡卷向前滚压铺设,应用力均匀,以将浇油挤出、粘实、不存空气为度,并将挤出沿边油刮去以平为度;粘贴材料厚度宜为1~1、5mm。冷玛帝脂厚度宜为0、5~1mm. (3)铺贴各层油毡搭接宽度:长边不小于70mm,短边不小于100mm。若第一层油毡采用花、条空铺方法,其搭接长边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 m。 6、铺贴屋面第二层油毡:

锅炉受热面焊接施工方案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 施工方案版本号:1.0 状态:执行 编号:APCC(2)-HZJF-GL-001 锅炉受热面焊接施工方案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工程部:日期 质保部:日期 安环部:日期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锅炉受热面焊接施工方案 编号:APCC(2)-HZJF-GL-001 版本号:1.0 状态:执行 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编制依据 4.作业项目概述 5.作业准备 6.作业条件 7.焊接方法及要求 8.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9.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0.附录 文件修改记录:

1.目的 指导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锅炉受热面焊接施工作业。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1、#2、#3、#4锅炉受热面焊接施工作业。 3.编制依据 3.1.《火电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 3.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7-2010)。 3.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DL 5009·1—2014) 3.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 3.5.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3.6.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锅炉受热面图纸 4.作业项目概述 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安装四台750t/d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是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单锅筒锅炉,型号为SLC750-4.0/405的自然循环中压锅炉,卧式布置,悬吊结构。各级受热面管子为垂直布置,烟气横向流过各级受热面。 4.1.本锅炉受热面焊接母材材质: 20G、15 Cr MoG 4.2.受热面主要焊接工作量见附表2 5.作业准备 5.1.人力资源 5.1.1焊接技术负责1名 5.1.2焊接质检员1名 5.1.3焊接统计员 1名 5.1.4安全员 1名 5.1.5焊工 10名 5.2.设备及主要工器具配置

防水作业指导书

项目 地下防水作业指导书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做好对防水材料厂家的审查工作,对防水卷材进行常规检验和见证试验;进一步学习防水新规范。 2、生产准备 及时组织材料和劳动力进场; 对特殊工种进行安全教育及相关培训; 做好防水卷材施工的配合服务工作。 3、作业条件准备 1)基层必须坚硬无空鼓、起砂、裂缝、松动、掉灰、凹凸不平等缺陷。 2)砌筑防水保护墙(基础底板、电梯井):在基层四周砌一道240mm宽的防水保护墙,并做好防水找平层。 3)防水施工前基层表面必须保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检查方法:用1m2的防水卷材干铺基层表面,且卷材四周密封严密不得留有缝隙,静置4小时后,掀开检查覆盖卷材表面无出现水印则证明基层表面已经干燥。 4)防水基层表面必须坚硬平整,施工前用平铲、钢丝刷清除基层表面的突出物,凹凸不平处用砂浆找平,采用2m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应大于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阴阳角、立面内角和外角必须做成圆弧,圆弧半径为R=50 mm。 5)防水基层表面必须清洁,施工前用扫帚及高压吹风机配合将基层表面尘土吹净,基层表面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等现象。成立施工领导小

组 4、项目经理部成立防水工程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崔长江负责协调各方关系;对进度与质量负责。 副组长:魏红伟负责组织召开质量会议;检查方案、交底落实情况。组织人员检查验收。监督并指导各组员的工作情况。 组员: 1)技术部:侯兴福负责技术交底;现场施工的检查;现场技术问题的指导。 2)生产部:崔老三具体负责防水工程的现场施工与检查。 3)质检部:贾金龙具体负责质检工作;各种防水物资材料的检查工作;做好各项检查记录及报验、验收的工作。 4)材料部:王玉龙具体负责各类防水物资材料的进场及保管。 5)试验员:黄伟星具体负责各类相关的试验工作。 二、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地下防水体系的组成 1)结构自防水 外墙或底板采用C30P6抗渗砼 2)构造防水 消防水池地下结构外墙水平施工缝处设止水钢板,具体设计规格型号见图纸会审记录。 3)卷材防水 基础底板:4mm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SBS)防水层+P6抗渗混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