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_刘英杰

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_刘英杰
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_刘英杰

 2000年12月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Dec.2000

第13卷 第4期(增)Jo ur nal of Inner M o ng olia Colleg e of Education V ol.13 N o.4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

○刘英杰

(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美术系 邮编 014030)

内容摘要 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与博物馆内的架上雕塑,其特性更注重与城市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联系。我国城市公共空间雕塑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雕塑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人文环境几个方面。所以城市雕塑应纳入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的系统工程中去,从而达到城市雕塑创作的完美境地。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物理空间 心理空间 人文环境 雕塑

〔中图分类号〕 J3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51(2000)-04-0094-03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资金空前巨大,城市化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城市雕塑打破了传统习惯的设置方式,从公园空间环境迈进了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公共绿地等开放的公共空间,雕塑和公共空间的关系从文艺复兴时期就被认知。但那时的雕塑是作为地位显赫的象征,被权力所垄断,为特权阶层的纪念物而存在的雕塑自然无法考虑到民众的关系,往往高高在上触不可及。

现代城市雕塑从近似神坛的地位走向大众,走向自然,注重与自然的融合,注重与城市的空间环境结合,是人的情感和思想的倾诉场。成为城市情感交流的中心,它作为人和环境的交流媒介,减少了建筑超大尺度,柔化了城市的冷漠,成为城市环境和建筑必不可少的部分。架上雕塑原本可以只管自己的情感个性的表现,但在公共空间中更应关注城市街道、建筑和场所环境空间与雕塑的关系。当现代化和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高度时,都将对宏观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品质,予以极大的关注和经济文化上的投入,非此则不能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存质量和精神品味,也无法营造出有利于增强市民大众人格的自我完善,相互认同和积极宽容而开放的文化氛围。

一、空间环境与雕塑

公共空间环境一般是指大众使用和活动的场所或区域,它由物理空间心理空间两部分组成。物理空间是由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而形成的空间。自然环境如:天空、远山、河流、大海而形成的空间;人为环境是人类为了生存的需求而建造的建筑、街道、绿化、设施等一切生活空间。心理空间是指由人的视知觉感应而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关系和力感(同一大小的空间而人的感觉不同)。物理空间只不过是内空体的间隙,而心理空间则更为扩展,指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心理联系,即由紧张关系所引导的负的量感 。它确定环境空间是否能够接纳雕塑空间,雕塑空间与环境空间结合是否合理。因此,心理空间是均衡环境空间和雕塑空间的支点,也是协调环境空间与雕塑空间的准绳。但是,心理空间并不是固定的标尺,更不是千篇一律的戒规。它是通过视知觉达到调整与均衡目的的。不同的艺术家将以不同的视知觉去建构雕塑的公共空间,不同欣赏者将以不同的视知觉去欣赏公共空间的雕塑。另外,不同的时代国度和民族,在公共空间中反映的审美价值也各有明显的差异,他们总是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审视世界。

雕塑空间最大的特性就是扩张性,它通过自身的造型、语言力量,使其感染力远远超出了雕塑自身的空间体积。雕塑空间的扩张性会透过环境,进入每一个视野,激发人们艺术情感,这也引出了雕塑空间的

94

融入性,它可以随时融入一个适应自己的环境空间里,但这种扩张性与融入性,绝对受环境空间的局限,否则会适得其反,人们常常看到那本不该在公共空间存在的雕塑,都硬挤进了环境,使雕塑自身的艺术大大减弱,也使环境空间遭到人为的破环。

公共空间雕塑,首先给予人们的是充满艺术美和空间美的视觉效应。无论是崇高或优美,还是悲壮雄伟,总是以实存的空间气氛和由之而生的意境来实现的。因此雕塑与公共空间适度的对比,合理的位置是深化空间氛围和意境的保证。这种对比包括质感对比,高低对比,微宏对比,色彩对比,形体与物体对比,都是构成空间环境的重要因素。比例尺度尤为突出,公共空间雕塑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科学要求,空间的大小应该说和雕塑的规模成正比例,在一般情况下,以观众视点所观察的物体顶点之间构成的视角通常在27°左右 。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把开阔的大空间场地改造为清静、幽雅、引人入胜,供人歇息的公共景观空间,多数利用树木、花草、水池、小溪分割空间的借景造园手段,此类空间易安排大小分量不等的抒情雕塑小品,以达到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艺术效果;另一种情况,在公共空间较小,但为使观众一旦进入期间就受到强烈的震撼力,也可布置重大题材内容的城市雕塑作品,这种手法在中国古代石窟艺术中最为常见。

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设定位置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设定位置只能依环境艺术的题材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定,适应观众的主视点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之一。重大题材的城雕一般要放在公共空间的主轴线或是建筑物和其环境的正面或重要位置上,这样观众第一眼可以发现它,在视觉中就能发挥先入为主的第一效应,非重大题材的作品一般都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城市公共交通空间的十字街口人流多,雕塑安放在这样的空间中可以拥有更多的观众,让更多的人接受它的感染和熏陶。但在这种公共空间的雕塑必须注重造型不宜过于繁杂,形体不求过于细腻,表现手法上应力求单纯、简练、轮廓清晰、块面明确。因在公共交通道上不宜让人靠近或长时间停留观看,它只能以城市雕塑特有的语言去感染人。

公共空间环境现状都有它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雕塑家如果在创作过程中精心推敲,巧妙地对环境进行恰如其分地改造,往往可以得到更为理想的效果。通过雕塑空间的再创造,可以形成观赏者不同的视点导向,引起不同的心理效应,或平视空间把人的视野拉平引向纵深,或仰视空间把人的视野拉向上放,给人以崇高、雄伟、游离、飘逸、引人入胜的感觉,或把人的视线引向下方,使人产生一种幽静寂寞之心情。因此,雕塑在受约于空间环境的同时,又不能只是机械地参与环境空间,它有丰富和创造环境空间的巨大推动作用,与空间环境互相依存,在心理空间的支撑下,平衡协调,发挥自身语言的感染力,在环境空间的依托下,发挥雕塑的审美价值,在雕塑空间的激活下,发挥出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与意境。

二、人文环境与雕塑

公共空间雕塑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周围的物质环境有关系,跟人文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人文环境是指社会背景,民族、文化素质等非物质的因素 。雕塑是公共空间中具有文化内涵的立体艺术形式,它具有传递思想,美化环境之功效,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有其独特的冲击力,震撼力和广泛性,它反映了自然规律及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生命和人文精神是雕塑文化与建设文化相结合的内核。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影响,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文明历史见证和物质与精神的宝贵财富。我们从历史遗留的人类优秀雕塑作品中无不受到精神的震撼。菲狄亚斯雕刻中的那典型、平衡的节奏,米开朗基罗人体雕塑中那刚劲、激烈的英雄主义精神气质,罗丹作品的光影闪烁,激动奔放的生命力,摩尔雕塑中的孔洞让我们感受到空间的深邃、流动和形体内部的活力,他的作品经过不同尺度的放大调整后,摆放在城市的特定公共空间,成为所在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聚焦点之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世界文明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有很多、且很好的公共艺术视觉传统符号因素的国家。最善于利用天时地利,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中国石窟艺术,它们依山傍水,自西向东,逶迤于层峦叠峰之中,那博大精深的气势,包含着中外文化交流、地域、民族时代的特征。

今天,我们放眼中国的城市,注目公共空间中雕塑,我们就会清楚地发现,简单地照搬,生硬地模仿西方现代雕塑造型语言的结果,只会更加重复和雷同。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语言,远离社区,远离城市和人群,缺乏一种文化和精神上的亲和感。在公共艺术中没有体现出与公众对话与交流的关系,大多采用概念

95

化,图解式的抽象的雕塑语言,以象征经济腾飞,莺歌燕舞之类的作品司空见惯。城市公共空间雕塑凝结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精神性,是一个城市的“魂”。它作为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精神的追求,体现人们审美思想的艺术语言之一,它的价值多半取决于公众对它接受的程度。雕塑家建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和公众意识非常重要,只有超越自我和有限的空间,才能真正从思想上、观念上丰富自己的表现语汇,把雕塑精品展现在公共空间中。

综上所述,在城市公共空间雕塑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站在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高度研究和创作城市雕塑。把它纳入公共空间艺术的系统工程中,必须有完整、统一的构思,雕塑服从整体、整体配合雕塑、规划、雕塑、建筑、植物、水体、铺装、设施等在统一完整的构思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任何一个专业都必须有整体公共空间概念,从而达到公共空间艺术的完美境地。

注释:

参见:辛华泉著《空间构成》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引至:《雕塑》杂志1996年第三期,朱光忠著《城市雕塑环境问题探讨》。

引至:《雕塑》杂志1998年第二期,乔迁著《平等对话》。

〔责任编辑 石俊梅〕

(上接第61页)同时还要严于律己,处处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的教育感化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培养先进、帮助后进、促进中间向先进转化等方面。

3.在科研能力中,教师应具备综合归纳能力和推理论述能力。综合归纳是科研中的思维方法,用来指导论文撰写,科学实验等科研工作。是教师进行科研的必备能力之一。教师只有具备了综合归纳能力,才能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如教育科学研究,教材专利法研究和德育工作研究等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以形成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成果。推理论述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撰写论文或实验操作能力之一。也就是说教师要具备把推理的过程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4.在社交能力中,教师要具备与人交往,与社会、单位,组织交往的能力。教师应该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继承者。在与人交往中,应讲究礼让、仁爱、信义、忠诚、谦教的优良传统。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学、同事、领导、亲友、老乡等各种人际关系。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还要与社会上的一些部门、单位进行联系,发挥各方面教育的积极性,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教育基地和实习场所。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

5.教师的自学能力是指教师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培养出现代化建设人才,本身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涉猎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这就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包括熟练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良好的听、说、读能力;记读书笔记的能力;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迁移能力;掌握一系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以获取知识,以及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和评定的能力等等。

三、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样,才能使教师在工作中精神昂扬振奋,心胸开朗豁达,意志坚韧不拔;对挫折和失败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只有教师具备了健全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四、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

教师的身体素质很重要,要适应快节奏的繁重工作,负担起艰巨的教育教学任务需要教师精力充沛、体质健壮、反应敏捷、身体健康,以增强对教学工作和自然环境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教师要具备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才有保证。

〔责任编辑 石俊梅〕

96

(完整版)公共空间设计的七大原则

公共空间设计七大原则 一、功能原则 在19世纪,美国的著名雕塑家霍雷肖·格里诺提出“形式追随功能”这一改变历史性的口号。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路易斯沙利文首先将其引入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即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好的功能,然后再加上合适的形式。设计行为有别于纯粹艺术,其基于功能原则,任何设计行为都有既定的功能要满足,是否达到这一要求,成为判断设计结果成功与失败的一个先决条件。公共空间设计的实用性是室内设计问题的基础,它建立在物质条件的科学应用上,如空间计划,家具的陈设,储藏设置及采光、通风、管道等设备,必须合乎科学、合理的法则,以提供完善的生活效用,满足人们的多种生活、工作、学习需求。 二、艺术原则 公共空间设计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视科学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分体现艺术性,在重视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高度重视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创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能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这也是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面临的科技和感情问题。公共空间设计的艺术性较为集中、细致、深刻地反映了设计美学中的空间形体美、功能技术美、装饰工艺美。室内设计通过室内空间、界面线形以及室内家具、灯具、设备等内含物的综合,给人们以室内环境艺术的感受,因此室内设计与装饰艺术和工业设计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三、经济原则 任何设计并不是多做就是好,奢华就是好,关键是科学合理。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使用和审美需要的,具有实用和欣赏双重价值。华而不实的东西只能画蛇添足,造成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有的还有可能给人带来危害。 四、科技原则 现代室内设计所创造的新型室内环境,往往在电脑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具有新的要求,室内设施设备从电器通信、新型装饰材料到五金配件等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如:智能大楼、能源自给住宅、电脑控制住宅等。科技含量的增加,也使现代室内设计产品整体的附加值增加。 五、环保原则 人的一生中极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安全、卫生、效率和舒适,人们对室内设计要求更为深入细致,更为慎密,也需要更多地从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和舒适的角度去考虑。室内设计中,对构成室内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采光与照明、色调和色彩配置、材料质地和纹理,对室内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对室内声环境中的隔声、吸声等的考虑都应周密。 六、文化性原则

城市雕塑设计收费标准资料

【城市雕塑行业标准】 目录 编制说明 使用说明 附表 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作为公共工程的城市雕塑项目,不同于非公共需求的艺术家个人雕塑作品市场价值的认定方式。艺术无价,工程有价。为体现艺术创作的文化意义与著作权益,改变长期以来城市雕塑建设轻创意、轻著作权和不适合国家规范的弊病,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在集中各方意见与方案的基础上,比照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制订本标准。 国有资金为城市雕塑建设投资主体,是中国区别于西方国家的特色国情。以国有资金为主的城市雕塑建设项目,执行招投标和竣工决算审计的法定程序时,本标准以雕塑艺术行业标准为其提供参照依据。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出台正式的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收费标准后,以国家标准为准。 二、编制依据 本标准根据“政府宏观控制,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和行业自律的指导思想,遵照《价格法》、《工程招投标法》和《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参照建设系统《建筑市政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格式,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结合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借鉴国际公共艺术项目运作案例,适应国际惯例的需要,实践,制订本标准。 三、适用范围 ■本定额定义的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包括公共建筑内、外墙面建设、室内外公共空间营造、道路交通景观建设、各类工程项目景观建设、公共园林景观建设和旅游景观建设中固定性艺术雕塑工程。 ■上述范围内的非固定展示性艺术雕塑项目建设参照本定额。 四、适用对象 ■本定额适用对象为具有国家合法机构颁发的雕塑专业资质、拥有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雕塑家的雕塑专业单位和持有以上雕塑专业资质或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格证书的雕塑家个人。 ■凡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城市雕塑建设工程应执行本定额。 ■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城市雕塑工程参照执行本定额。 使用说明 一、取费基准 ■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费的收取标准,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和主创作者的艺术资质级别,按《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总造价的相应百分比计算。 ■《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总造价包括:雕塑艺术塑造与定样制模工程、雕塑成品制作与安装工程、雕塑成品运输与基座基础工程等计价项目之总和。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雕塑在城市的文化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城市有它的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但我们认为在城市中还存在着一种可称之为文化景观的实物文化的欣赏地带。例如法国巴黎的德方斯区建筑群与抽象雕塑,罗马广场的众多城市雕塑与城市中一些重要建筑诸如美术馆、博物馆、文化中心广场等。 在我国建设城市雕塑是非常必要的,它比起任何室内实物文化更能对城市的文化面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它的观众的覆盖面更广,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欣赏层次的人们都具有它本身的教育、欣赏功能,所以我们认为城市雕塑的建设必然成为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文化景观里,单单把雕塑作品作为独立主体的雕塑来考虑是不够的,必须把它放到城市中的更大区域中来考虑,尽量把它与城市的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及文化景观作科学的统筹规划,这就要求我们设计者应该具有系统的观点。为此,建造城市雕塑,必须注意它周围的环境,包括人、时间、建筑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个雕塑环境就是一个系统,而且它被包含在更大的系统----文化景观之中。 一个城市区域中有各色各样的人,他们在工作活动时间、闲暇时间、上下班途中时间里对雕塑的要求都不一样,加上建筑环境因素,对雕塑的类型的样式要求也不一样,公众要求和政府部门的设想也不一定能协调。比如在闹市区,上下班熙熙攘攘,人流较多,建筑式样较为杂乱,设置一些小型的低矮的装饰性雕塑,显然不会引起人们注意,而且在这种环境里,雕塑的细部不能太多,否则不能给人以完整的感觉。这是由于时间并不允许人们停下来慢慢欣赏的缘故。在建筑环境中,比如在疗养院或公园、以及在风景区的雕塑,就可以搞些较静的、细节可以相对多一些、规模较小的装饰性雕塑,因为在这里活动的人们,时间一般地说较充裕,能慢慢地观赏。苏联斯大林格勒纪念碑性质的雕像,由于周围没多少建筑,一片旷野,就可以搞宏大的纪念碑式雕塑。有的环境就不一定要求纪念性雕塑,这时候我们就会尽量使雕塑去迎合环境的需要。另外建筑物表面的肌理与雕塑也要相映成趣,例如现代许多高层建筑均是火柴盒式的堆叠,那么我们的雕塑就须做得简单些,光洁度高些,以促其形成一种对比。由于时间也是雕塑的文化景观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建设城市雕塑时,还应注意环境时间这个因素。我们可以把环境系统的时间分为观众的时间和自然的时间两部分。自然的时间指清晨、中午、黄昏、夜晚。观众的时间一般指欣赏者对雕塑能发生影响的时间。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我们就要重视观众的时间和自然的时间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在雕塑设计中注意其未来影响。

城市雕塑的作用

城市雕塑的作用 艺术能改变环境,这就是艺术拥有的魅力和魔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一件艺术随着所放置的场所具有不同的解释。因为艺术作品并不是只有唯一的含义,而是与其环境结合产生新的含义。这样注重艺术与环境的相互连惯性称之为环境美术,而且雕塑公园可以说环境美术的代表性例子。雕塑公园不同于把所有作品放在一个地方的传统博物馆,是个有生命的空间、有机空间。 对城市雕塑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情况下具有如下构成要素的雕塑作品称之为城市雕塑。 第一,创造构成公共生活环境的、造型化的环境要素,使生活丰富多彩。 第二,设置在所有人共同拥有的公共空间。 城市空间中,从构成要素的角度来看,雕塑与建筑、树木、装饰物相同,是构成都市的一种要素。但是与其它要素不同的是没有特定的功能,所以在纯粹的空间中反而会城市焦点。因为复杂的都市空间没有焦点,所以会形成比较散乱的空间,但是雕塑会成为连接各种要素的母体。而且其连接体又包含树木、广场、纪念碑、塔、喷泉等多种要素,但是雕塑的纯粹性使她具有更为强烈的作用。 艺术家以视觉的方式表现其主题思想时,可以将物或事件等理念通过象征性、抽象性来表现。又以视觉上表现其美学概念,也有可能反映一些纯造型化的半概念的主题思想。种种抽象作品广泛地出现的理由之一是,现代几何学构成和金属、玻璃构造物更加符合抽象作品,理由之二是抽象雕塑不会像具体雕塑那样引起论争。但是不能保障抽象作品能根本性地消除论争。一般来说,观众能够将其抽象作品的暗示看得出来。当作品的主题思想被传统样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大多数的人更易于理解,并且感到亲切感。由于抽象作品无法传达明确的思想,所以经常受到冷落。艺术家不应该顾虑对抽象、概念美术缺乏欣赏能力的大众,而且大众对艺术家表现界限的不适当的要求会阻碍艺术家的创意性发挥。雕塑家应该深层次地分析社会及其爱好者的态度,并且要考虑其作品的必要性。 城市雕塑的真正意义在于恢复人性。现代城市只创造出竞争性的经济人,城市使人类渺小。由于居住在这里的人都具有喜、怒、哀、乐等具体感情,所以希望雕塑家更加注重人间美,多创造一些与环境结合的能够给予人间美的作品。 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中,其作品大小非常重要。等身长的大小或更小的作品使人感到亲近,超大型作品占据很大的空间并激活周围空间。将作品不用基座直接设置在地面上也能够增加其亲近感。作品的大小和规模决定于作品周围建筑的规模和空间的特性。

城市雕塑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培养

城市雕塑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培养【摘要】目前城市雕塑课程的开设能够培养艺术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同时有利于开发艺术类学生自身的创造思维,通过手工设计和制作的主要方式使学生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通过一定的方法与途径积极营造相关的环境与条件。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针对城市雕塑课程理论教学之外,必须要加强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这对于当前艺术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非常关键。 【关键词】城市;雕塑设计;教学;创意思维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城市雕塑课程设计相对来讲比较泛化,缺少一定的个性,外在表现也是千篇一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设计者自身的创新能力相对缺失。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讲,其思维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跳跃性较强。而艺术类的学生在行为上也常常与普通专业的学生不同,这足以表明艺术类专业学生创意思维较强。但是创意思维与创新素质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创意思维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保证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落实到实处。 一、创意在城市雕塑设计中的价值 教师在城市雕塑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当前的实际现状,从而找出相关问题,立足于问题的基础上对应的寻找相关对策,但是目前城市雕塑设计课堂教学的方式并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无法跟随新时代的变化。教师必须在增强课堂灵活性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创意思

维意识,加强对城市雕塑设计课程知识的理解,从而为创意思维的出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前应用型大学教育中,逐步推进教学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倡导双师型教学,致力于将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意思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艺术类学生只有在具备创造性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优秀的作品,因此,雕塑设计工作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智能素质,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 二、启发学生寻找实现创新的途径 1.培养学生创意思维 目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资料进行雕塑设计,而在设计中要渗透自己的想法和对老师提供资料的理解,从而将自己潜在的思维通过用雕塑设计作品进一步展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倡议之言进行转变和汇集,学生在与老师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便会产生新的想法,逐步建立创意系统模式。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雕塑进行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学生自身思维意识与行动之间的一致,从而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创造思维通过作品进行展现,学生只有在抛开固有思维的束缚前提下,才能够制作出更多具有创意的作品。因此,针对众多的客观事物教师要必须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找到事物外在表象和内在联系,在塑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做到对于外在事物局部细节进行简单的抽象变形,才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形象转换,满足多个角度之间的创作需求。

六年级美术下册《城市雕塑》教案人美版

城市雕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城市雕塑的类型和风格,提高对城市雕塑的审美兴趣,加深其对现代城市雕塑发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对城市雕塑作品欣赏与评述,开阔学生知识层面。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同时也对城市环境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教材所提供的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并引发学生对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思考。 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城市雕塑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雕塑作品的语言:形式上的美感、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平阳雕塑的照片。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看过山东卫视的〈阳光快车道〉吗?〈阳光快车道〉里有个小栏目叫做〈阳光苗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期:男主持人对一个刚满三岁的苗苗说;“宝贝,给大家来一个酷一点的动作!”同学们想一下,在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的眼中,什么动作最“酷”?(停顿,引起想象)——只见他弯腰屈膝,右手拖着下颌,嘴咬着自己的小胖手,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请一位男同学上来做老师所描述的语句,教师附加动作,表情丰富,语言有起伏)——非常经典的动作!这时主持人说;“哇,真的好酷,是思想者!” (视频打出〈思想者〉的图片。) 同学们看,这就是“思想者”,果然很“酷”。这是罗丹的雕塑作品。 教师:请举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哪里存在着雕塑?以及它在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 教师;是的。城市雕塑无论如何都是一门纯观赏性的艺术,往往是先通过形体给人以直观的美的享受。当从远处看一尊广场或街头雕塑时,首先接触的是它那并不清晰的“影象”,也就是它那外在的形体。这一“影象”给人的感觉,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都是非常之美的。 3、讲授新课 (1)欣赏教材第15~17页上的图案,提出问题:你对所提供的城市雕塑图片哪张最感兴趣?为什么?(可从功能、风格造型、色彩、材料及人文内涵上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2)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设计出既富有艺术感染力又和建筑、环境相和谐的城市雕塑作品?现实生活中的城市雕塑作品能满足大家的审美需要吗?作为环境文化的主题,你希望看到怎样的城市雕塑作品? (3)教师小结。让学生对城市雕塑设计有一个初步印象。并对书15--17页图片归纳总结。 《立方体柱》:用不同长短的圆柱体相互连结成一个不规则的立方体,寓意着社会中人与人不可分割的关系。巧妙的圆形底座衬托出整座雕塑的内在张力,起到了和谐环境的作用。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

《景观雕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3011 课程名称:景观雕塑设计 总学时数:60学时 实验或上机学时:36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 基础造型、公共艺术媒介、雕塑技法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专业课程,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必修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景观雕塑在环境中应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尺度,特别是城市雕塑所选用的基本材质与施工的周期以及各种材质在加工应用过程中的施工工艺与技术研究。进而在公共艺术中对城市雕塑的应用有一个理论上的指导意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景观雕塑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进而把该方面的知识能够合理和准确地应用于实际的设计项目中。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景观雕塑综述 景观雕塑的特征与分类 景观雕塑的选题与选址 景观雕塑的艺术构思 景观雕塑的基座设计 景观雕塑的总平面设计 景观雕塑的材质 景观雕塑设计的原则 景观雕塑实例分析 景观雕塑模型制作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景观雕塑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创作的步骤与过程,掌握景观雕塑的创作思维方法,能够根据公共艺术设计的具体的要求,从文化、环境特点、历史、人文等多个角度来定位雕塑作品的内容、形势,从而进行设计创作,其中也包括雕塑尺度、内容与建筑环境等关系的研究。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景观雕塑的种类;景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景观雕塑的创作思维方法;景观雕塑模型制作应用技术;景观雕塑的设计及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景观雕塑的创作思维方法;景观雕塑的设计及制作过程。 5.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设计陈述。 作业:课堂测验,课题训练。 实验:课程实验。 课外教学:参观,调研。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的融合

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的融合 发表时间:2010-10-22T09:36:48.98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10月第1期供稿作者:毛东[导读] 注重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雕塑创作中应遵循的重要艺术规律。毛东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雕塑系,贵州贵阳 550025 中图分类号:TU993 摘要:雕塑与环境的结合是雕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雕塑、景观雕塑等一系列放置于室外的雕塑艺术品,与环境的结合则显得尤为重要。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拥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雕塑与不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雕塑作品必须与周围环境求得相应的和谐。本文首先对雕塑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从几个方面提出怎样使雕塑与环境的和谐共融。 雕塑,是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宝贵文化遗产,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被湮没了,但青铜铸造、石头雕刻以及采用多种硬质材料制作的雕塑,却长久地留存下来。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这一点集中体现了雕塑设计应当紧密结合环境的设计理念。放置于户外的雕塑作品因其摆放地点具有相对永久性,因此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雕塑的艺术形式多样,结构纷繁复杂,其形式结构同样与环境息息相关。好的雕塑作品应该是在形式设计上与环境有一定的呼应和对照,也就是说,雕塑自身通过形式结构与周围空间进行交流,依空间而成立,而周围空间也依靠雕塑来聚焦,雕塑起着凝缩、维系空间的作用,因此,雕塑的形式结构设计更应结合环境来统一考虑。 1.公共雕塑的意义 城市环境雕塑的最理想效应当然是使人们步入立体性的艺术空间。而将建筑化为雕塑的设想已有一世纪之遥,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劳动纪念碑》模型的开放性结构形式及可穿越的流向空间设计中的“建筑意识”是十分明确的;而西班牙的安东尼·高迪所设计的巴赛罗那《圣家族教堂》的造型及外观效果却完全等同于雕塑。人们可以完全以造型的观念来审视这座奇异的建筑,它的艺术魅力是欧洲任何教堂所不可能具有——因为渗透了雕塑的灵魂。 城市环境雕塑在保持原有的审美属性和文化积累作用的同时,扩充了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关的内涵,并在其功能作用中有效价值被扩展衍化,使之导入社会性的大众化艺术的特征。走向公众生活,围绕公众生存环境而营造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雕塑有机依从和发展需求的前提,作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体因素之一的城市雕塑,即使是以雕塑为主体,亦不可忽视其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多项度因素的并置,影响城市环境雕塑建设多重性的繁杂组合,来自现实具体地运用过程中难以确保所有环节不出意外的闪失,直接导致最终败笔和不良效果的屡屡教训,逼迫我们针对城市环境雕塑自身的规律需加不断深化的揭示和有效地把握。系统化、有序化,是许多有识的雕塑家们多年实践认同的一种适宜城市环境雕塑规律的理想模式。综上所述,环境雕塑造型强化了物质的内容而达到了精神高度,物质作为艺术形式是精神支配着物质,并非反之而行。作为造型因素,既是在不断地发现中而扩张其能,也为达到精神的享受为目的。雕塑作为整体环境有机构成的重要因素,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分的。无论你身居闹市或是漫步幽林,当欣赏到一件设计合理与周围环境和谐融洽的雕塑艺术品时都会给你的身心带来无比的愉悦和享受。注重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雕塑创作中应遵循的重要艺术规律。 2.公共雕塑与客观环境 公共雕塑是一种“强加于人”、“强加于环境”的艺术品,无论它的形式如何,材料选择,体量大小,它总是处在比较惹眼的位置上,而且它在占据一定空间的同时,又总是具有不同程度的视觉冲击性,给人造成视觉以至心理上的刺激。因此对其所处的环境要么是“恰到好处”的点缀,要么就是多余的累赘,甚至起到破坏环境的作用。“雕塑垃圾”的作品产生就是由于设计师对客观环境条件缺乏准确的判断和把握,或者说片面的强调了某些方面的功能要求,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或根本不具备从事环境雕塑创作的专业能力最终没能达到标新立异,美化环境的要求。因此从事环境艺术的艺术家在把握机遇的时候,冷静思考周围环境区别好环境雕塑与绘画及室内架上雕塑的明确意识,真正做到大处着眼,细心下手,才可做出适合环境,适合时代的雕塑作品来。 3.公共雕塑与环境空间 环境空间、心理空间和雕塑空间三者结合形成了“同构景观空间”,而心理空间作为“同构景观空间”的主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构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只有经过心理空间才能确定,环境空间作为“同构景观空间”的客体,具有接纳雕塑空间的作用。“同构空间”的形成,只有接纳雕塑空间才能使心理空间得以雕塑化表现;雕塑空间作为“同构景观空间”主客体之间的媒介,是主客体融汇“同构景观空间”的最终体现。“同构景观空间”三要素之间缺一不可互相依存,在心理空间的支撑下,平衡协调,发挥艺术感染力,在环境空间的依托下发挥雕塑空间的审美价值,在雕塑空间的激活下,发挥“同构景观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 语在当前的现代环境中,古典的,原生态风格的雕塑作品中,蕴含着现代人对传统人文情怀回归情愫与期待;在古老的传统的环境中设置现代抽象雕塑,又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精神关照,这正是公共雕塑所具有的一种主动性,即可以参与环境,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的魅力所在。公共雕塑对环境与建筑缺陷的补救与营造,以及作为审美主体性的一种对象时,使环境与建筑具有了艺术美学的映衬,提高了文化品格的层次。然而,整体环境的基调常由占据巨大空间体量的建筑形象与风格奠定,波及相关环境的服从与趋同,也强调着雕塑的形式语言的选择。反之,公共雕塑的精品所在地的环境与建筑形态也应该跟随该公共雕塑设计的风格有机的形成互补,两者的契合匹配是从相互衬托补充的关系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柯秉飞. 现代雕塑与环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 彭尊善. 雕塑在城市公园环境艺术中的意境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3] 顾孟潮. 走向环境艺术南方建筑 [4] 李瑞君. 共生的环境艺术室内设计与装修 [5]《环境雕塑》.刘骥林.湖北美术出版社 [6]《公共艺术设计》.施慧.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7]《环境艺术设计》.王朋.中国纺织出版社特

城市雕塑尺度与环境空间的一些感受

城市雕塑尺度与环境空间的一些感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袁军 0812241273) 摘要:中国城市雕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设计者对雕塑尺度与环境空间的关系的认识也上升到一定高度,并且越来越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依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归根结底,二者的关系能否处理的珠联璧合,主要源自是否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我对西安、上海、北京的一些城市雕塑与环境空间尺度关系调研后,结合一些专业知识,对城市雕塑和环境空间的尺度关系以及二者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Abstract:China's urban sculpture have matured in decades of development.The designers have increased awarenes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culpture's scale and the environment's space to a certain height, and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ir eyes.In practice however,there will still be a lot of problems.Ultimately,this relationship can make a perfect pair mainly depend on meeting the aesthetic needs of people.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in Xi'an, Shanghai and Beijing I get some simple views with combin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关键词:城市雕塑环境空间围合空间空间领域视距 Key words: urban sculpture environmental space Wai Hop space space Line-of-sight 雕塑前面加上城市二个文字之后,必然会多出一些限定。便注定它与架上雕塑有所区别。城市雕塑置身户外,与周围的环境公共空间发生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否能够像朋友、亲人或者恋人般相处融洽。那么要看城市雕塑与其周围的环境是否能顺畅自然的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城市雕塑在环境中的地位,在一个城市公共空间中是雕塑与环境谁君谁臣,还是互相映衬相敬如宾又或是画龙点睛。这都是值得设计者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要体现在解决城市雕塑与周围环境空间的尺度关系。雕塑是立体的,有长宽高。就个体而言这个长宽高就是它的尺度。作为环境空间而言同样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除了空间的面积,环境空间中会有植物、台阶、甚至建筑以及其它公共设施等,它们同样组成一个立体空间。这

名人名言之现代城市雕塑中的装置与空间的融合

现代城市雕塑中的装置与空间的融合 摘要:装置艺术是“特定时空环境+作品元素+要阐述的情感态度”的综合艺术展示形式,其无拘无束的创作形式使得创作者更好地将 自己的艺术理念、情感态度融入到所创作的作品中。这或许是装置 艺术独有的展示特点,给欣赏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多方位的特殊 视角来欣赏作品。而空间营造中的光线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空间 中的光线可以改变空间的格局使得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性。其光线对 主体物的映射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引导性,光线所营造出来的特殊空 间与主体物之间形成更好的呼应。文章主要阐述了装置艺术的艺术 特点、空间营造中光线的运用及装置艺术与空间光线的结合,再到 本人对于二者不同艺术形式的思考及融入到本人的毕业创作中的具 体表现形式的具体操作的实施。 关键词:装置艺术;空间营造;碰撞 一、现代雕塑中的装置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其表现形式 (一)雕塑形式的发展 雕塑形式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史前雕塑我们可以看出创作者对 人类历史社会的发展进程、对物象造型艺术的研究有着丰富多彩的 建树。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大部分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 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这个时期的雕塑虽然受到技术、材料的限制,但这些外部因素的局限并没有阻碍艺术者的创作 思路和天马行空的艺术表现欲望。再到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们对于艺术形式观念上的改变,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 也在不断形成百花齐放的姿态,在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变化中出现 了区别于传统雕塑形式的多维度雕塑、多媒体雕塑、光影雕塑等等。这是由于受到了现代科技的革新,在传统雕塑表现形式中注入了新 的现代元素,这些新鲜元素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雕塑的陈旧认识启 发了新的理念,让雕塑的形式向着多元化、多角度的时间、空间意 识形态等方面不断探索。其中现代雕塑主义形式的代表——装置艺 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也称为“环境艺术”。同时伴随着装置艺 术的发展及广泛进入人们的艺术视野,装置艺术成为当下的热门。 (二)现代雕塑中的装置艺术的定义、发展 装置艺术的定义是指创作者在筛选能契合本身作品的艺术理念 和里层情感态度并能使其产生关联的特定的时空环境里,选取符合 创作者艺术表达的各种元素实体进行合理的运用、重塑、再组合,

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收费标准(2014)

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收费标准 【城市雕塑行业标准】 目录 编制说明 使用说明 附表 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作为公共工程的城市雕塑项目,不同于非公共需求的艺术家个人雕塑作品市场价值的认定方式。艺术无价,工程有价。为体现艺术创作的文化意义与著作权益,改变长期以来城市雕塑建设轻创意、轻著作权和不适合国家规范的弊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在集中各方意见与方案的基础上,比照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制订本标准。 国有资金为城市雕塑建设投资主体,是中国区别于西方国家的特色国情。以国有资金为主的城市雕塑建设项目,执行招投标和竣工决算审计的法定程序时,本标准以雕塑艺术行业标准为其提供参照依据。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出台正式的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收费标准后,以国家标准为准。 二、编制依据 本标准根据“政府宏观控制,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和行业自律的指导思想,遵照《价格法》、《工程招投标法》和《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参照建设系统《建筑市政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格式,以

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适应国际惯例的需要,借鉴国际公共艺术项目运作案例,结合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实践,制订本标准。三、适用范围 ■本定额定义的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包括公共建筑内、外墙面建设、室内外公共空间营造、道路交通景观建设、各类工程项目景观建设、公共园林景观建设和旅游景观建设中固定性艺术雕塑工程。 ■上述范围内的非固定展示性艺术雕塑项目建设参照本定额。 四、适用对象 ■本定额适用对象为具有国家合法机构颁发的雕塑专业资质、拥有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雕塑家的雕塑专业单位和持有以上雕塑专 业资质或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格证书的雕塑家个人。 ■凡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城市雕塑建设工 程建议执行本定额。 ■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城市雕塑工程参照执行本定额。 使用说明 一、取费基准 ■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费的收取标准,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和主创作者的艺术资质级别,按《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总造价的相应百分比计算。

雕塑规划方案

《涪陵区城市雕塑建设规划》编制实施纲要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水平、有特色的雕塑作品,往往会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城市雕塑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的、内在的要求,城市雕塑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城市雕塑只有上升到“规划”的高度、广度、深度,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框架模式,才会展现其真正的魅力;而另一方面,城市雕塑要体现思想性与文化性,展示浓郁的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鲜明的城市性格,城市文化是城市雕塑的灵魂,是城市雕塑规划的重要的必须基质。 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和区政府的指示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区城市雕塑建设工作,凸显城市雕塑对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美化城市环境的积极作用。 一、规划编制程序 a.主要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选择具有城市雕塑规划设计能力的单位,建议城市雕塑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编制单位由我委、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重庆美院或中央美院或清华大学共同编制。 b.规划单位需要有科学的人员组织结构,主要由城市规划师、雕塑家、建筑师、风景园林师、美术师、文案策划人等各种工程技术、文化人员组成一个规划设计班子,其中学术主持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其学术水平、经验、思维直接影响规划成果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c.规划前期需准备城市的基本资料,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旅游规划、开发区规划及各种区域详规和城市设计,另外还有城市的文化建设现状资料,城市对外宣传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资料,城市

规划建设部门的雕塑规划要求及设计深度。 d.规划途径主要由管理部门主持规划要求说明研究座谈会,由城乡建委、规划局、旅游局、文化局、市政园林局、财政局等主管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文化人士、规划权威、雕塑家、美术家等组成,规划设计单位参加,进行讨论、交流、研究、建议、指导。 e. 规划设计部门进行现场实地勘探和研究、搜集资料、统计整理,进行实地的感受、接触、融入、思考。 f. 整理出大体规划纲要、主要设计思想意向及概念性设计方案,与建设管理部门交流、讨论。 g. 根据建设管理部门意见进行调整、深化,整理出基本的规划文本、综合说明书、单体创作草稿,形成会审前讨论稿送交业主审查。 h.根据讨论稿意见形成最后的正式规划文本、电子文件、综合说明书、图板、雕塑小稿(约30cm左右)、DVD 演示文件,所需材料数量由业主定,招开规划会审会直至原则上通过为准。 i. 规划文件原则上通过后,上报市政府及相关单位,最后形成法律文件而生效实施。 二、编制内容: (一)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城市总体规划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前瞻性的城市未来发展蓝图,城市总体规划描绘出了未来城市更加完美的图景,是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严密、周详而科学的给予了城市最精确的描摹,成为城市建设的策略依托与理论依据。从某种

浅谈景观公共空间

浅谈景观公共空间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小康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大陆城市文化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介绍了城市广场的缘起、含义及其分类,论述了兴建城市广场的必要性,阐述了城市广场面积及其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关系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并阐述了我国的现状。 关键词:广场;设计;空间 Abstract:Live along with development and citizenry's middle-class families of the economy lenient, the culture of the square increasingly become China big sixcity cultures in the most active amusement and recreational way.Introduced the origin, meaning of the city square and it categorize, discussing to build the necessity of the city square, elaborating the area of the city square and it with periphery building of comparison relation and the programming in the city square design the principle that must follow.Elaborate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our country also. Key phrase: plaza;design;humanness

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收费标准2011版

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作为公共工程的城市雕塑项目,不同于非公共需求的艺术家个人雕塑作品市场价值的认定方式。艺术无价,工程有价。为体现艺术创作的文化意义与著作权益,改变长期以来城市雕塑建设轻创意、轻著作权和不适合国家规范的弊病,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在集中各方意见与方案的基础上,比照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制订本标准。 国有资金为城市雕塑建设投资主体,是中国区别于西方国家的特色国情。以国有资金为主的城市雕塑建设项目,执行招投标和竣工决算审计的法定程序时,本标准以雕塑艺术行业标准为其提供参照依据。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出台正式的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收费标准后,以国家标准为准。 二、编制依据 本标准根据“政府宏观控制,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和行业自律的指导思想,遵照《价格法》、《工程招投标法》和《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参照建设系统《建筑市政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格式,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适应国际惯例的需要,借鉴国际公共艺术项目运作案例,结合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实践,制订本标准。 三、适用范围 ■ 本定额定义的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包括公共建筑内、外墙面建设、室内外公共空间营造、道路交通景观建设、各类工程项目景观建设、公共园林景观建设和旅游景观建设中固定性艺术雕塑工程。 ■上述范围内的非固定展示性艺术雕塑项目建设参照本定额。 四、适用对象

■本定额适用对象为具有国家合法机构颁发的雕塑专业资质、拥有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雕塑家的雕塑专业单位和持有以上雕塑专业资质或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格证书的雕塑家个人。 ■凡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城市雕塑建设工程应执行本定额。 ■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城市雕塑工程参照执行本定额。 使用说明 一、取费基准 ■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费的收取标准,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和主创作者的艺术资质级别,按《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总造价的相应百分比计算。 ■《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总造价包括:雕塑艺术塑造与定样制模工程、雕塑成品制作与安装工程、雕塑成品运输与基座基础工程等计价项目之总和。 二、阶段与成果 ■参照建筑市政工程设计格式,城市雕塑创作设计分为三阶段: (方案设计)初稿创作:画稿或同时提供立体小样 (初步设计)定稿与环境:按比例的立体小样和相关小环境设计 (中样定稿:成品高度≥5M的项目需要) (施工图设计)结构与基座: 如需提供材料结构专业规范设计,按 国家相关标准另行计取设计费 ■以城市雕塑创作设计实际,确定三阶段相关工作量比例。 ■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成果,应提交: 1.文化背景分析和设计说明书;

城市雕塑 教案

课题:城市雕塑 课时: 一课时 课型:单一课 授课对象:九年级第十七册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城市雕塑为鉴赏主题,在为学生提供优美、生动的雕塑作品的同时,使学生对城市雕塑的材质和制作过程,雕塑外观形象的艺术处理与环境的融合,以及雕塑的人文内涵和艺术语言等能有新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力。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城市雕塑和环境艺术方面的审美品味。 教材主要从城市雕塑的现代性和传统性,装饰性和写实性,幽默性和述事性等多方面来提示城市雕塑的艺术语言特点。同时,展示了多幅不同材质的城市雕塑作品的图片,表达了雕塑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通过欣赏与评述,提高、完善学生对环境艺术方面的基本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城市雕塑的类型和风格,提高对城市雕塑的审美兴趣,加深其对现代城市雕塑发展意义的认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对城市雕塑作品欣赏与评述,开阔学生知识层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同时也对城市环境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欣赏教材所提供的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并引发学生对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思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城市雕塑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雕塑作品的语言:形式上的美感、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演分析法 2.学法:欣赏理解法 教具准备:课件、雕塑的照片 学具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师生问好, 二:引入新课:(4分钟) (视频打出〈思想者〉的图片。) 同学们看,这就是“思想者”,果然很“酷”。这是罗丹的雕塑作品。 教师:请举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哪里存在着雕塑?以及它在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 教师;是的。城市雕塑无论如何都是一门纯观赏性的艺术,往往是先通过形体给人以直观的美的享受。当从远处看一尊广场或街头雕塑时,首先接触的是它那并不清晰的“影象”,也就是它那外在的形体。这一“影象”给人的感觉,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都是非常之美的。 三:讲授新课:(23分钟) (一)欣赏教材第2~3页上的范例 (1)提出问题:你对所提供的城市雕塑图片哪张最感兴趣?为什么?(可从功能、风格造型、色彩、材料及人文内涵上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2)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设计出既富有艺术感染力又和建筑、环境相和谐的城市雕塑作品?现实生活中的城市雕塑作品能满足大家的审美需要吗?作为环境文化的主题,你希望看到怎样的城市雕塑作品? (二)城市雕塑的概念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 一、雕塑定义 城市雕塑作品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 ),立于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迫塞和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 城市雕塑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它的出现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场所,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城市雕塑的题材范围较广,举凡与该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沿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有关联者皆可创作并建立。 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由于它的出现而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因此,城市雕塑的建立是非常严肃和慎重的,一般需要由行政部门如市政厅或国家政府下令,由其下属的有关美术或雕塑的组织具体负责筹划、实施,通过招标或专门邀请某位或某几位雕塑家进行创作完成。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如道路、桥梁、广场、车站、码头、戏院、公园、绿地、政府机关等处,它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后者一般是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如高楼、厅堂等公共建筑上的浮雕装饰,和立于街心或广场上的纪念碑等,因此又需要和建筑师合作完成。城市雕塑的题材范围较广,举凡与该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沿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等有关联者皆可创作并建立,有的甚至与此无关者,但能起到美化城市给人以审美价值者也可以采用。优秀的城市雕塑可以被人们视为该城市的市标。

二、形式 城市雕塑在形式上有圆雕、浮雕,或独立一处,或附属于建筑物;或置于大庭广众之中,或隐于林荫小路之上。在材料上有石雕、水泥、铜雕及其他金属材料。城市雕塑一般都形体高大,气势恢宏,具有纪念意义,但亦有点缀场景,形体较小者。前者多建在广场、车站、政府机关等重要的公共场所,后者多散置于公园、公共绿地、林荫道等处。 三、悠久历史 城市雕塑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迭而中断。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及17、18、19世纪,直到20世纪,几乎遍及各国的大小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及其文化的重要组成。在中国,虽然秦始皇下令收缴天下兵器,运至都城咸阳销毁,并铸成12个各重24万斤的大铜人,排列在阿房宫殿前,但并不似西方那样自觉将其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也未出现类似西方的城市雕塑。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天津、成都、广州、重庆等地建立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5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雕塑在许多大中小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在城市雕塑创作十分活跃的情况下,80年代初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和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负责全国城市雕塑的规划、筹备、协调及创作工作,从此中国的城市雕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四、文化内涵 作为文化的构成部分,城市艺术代表了这个城市、这个地区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一些城市中的优秀城雕作品以永久性的可视形象使每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城市艺术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