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

其是两侧)有线虫寄生。触及患部,大鲵有疼痛反应。此时大鲵多不进食,6月以后自然消失。也有线虫寄生在大鲵肠道的,主要寄生在前肠的肌肉层,线虫头部钻入肠壁,破坏组织,吸取组织营养。还有线虫寄生在小肠、直肠的。还有寄生在胆囊内的线虫。

1.4营养不良性疾病

大鲵属肉食性两栖动物,常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当所投喂的饵料适口性较差,又缺乏必需的营养成份,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铁、钙、维生素等,会诱发大鲵相互之间的残杀。

大鲵饵料应富含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如鲜活鱼虾、动物内脏、动物血液、下脚料等是大鲵的好饵料。投喂饵料时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科学投喂方法,切忌将动物内脏、血块、下脚料等直接投入水中,否则,易造成对水体的污染,既要防止饵料浪费,又要防止部分个体吃不到或吃不好。

1.5创伤性疾病

主要由于咬伤或机械致伤。肢体伤残是大鲵规模化群体养殖中非生物性病害最为多发的一种,尤其是在移池或争抢饲料时大鲵的相互咬斗致残;同时,在清洗池子过程中由于人为不小心也会造成鱼体碰伤致残。大鲵的四肢有明显的咬痕或已残缺,初期会离群独游,很容易着生水霉引起继发性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1.6天敌

大鲵喜欢生活在水质清凉、水流湍急的山间溪流和多孔洞的岩石中,它们昼伏夜出。大鲵属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蛙、蟹、鱼、虾、蛇和水生昆虫。大鲵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很难逃掉。但是,大鲵在不同生长阶段也有着天敌的危害。

大鲵的昆虫天敌有龙虱及其幼虫(水蜈蚣)、水斧虫、松藻虫、水虿等昆虫,主要危害卵和稚鲵。鱼类天敌有细鳞鲑等高山溪流中的肉食性鱼类,主要危害卵和稚鲵。蛙类天敌有虎纹蛙、黑斑蛙、蟾蜍等主要危害卵和稚鲵。爬行类天敌有蛇类、甲鱼、乌龟等主要危害卵、稚鲵、幼鲵。鸟类天敌有苍鹭、翠鸟等,主要危害稚鲵、幼鲵。哺乳类天敌主要是老鼠,水獭,主要危害稚鲵、幼鲵、成鲵。

2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技术

2.1病毒性疾病

病毒病是一类顽固性疾病,至今为止,一直没有较好的治疗办法。其他动物平时主要靠疫苗接种预防和治疗。大鲵病毒病由于各种原因,至今仍然没有较为理想的疫苗。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后的治疗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所以每个养殖场要把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放在第一位,只有把病毒性疾病预防好了,养殖才能有保证。

2.1.1病毒性疾病的预防

①平时加强对环境的消毒灭菌,是杜绝病毒感染的主要预防措施之一。特别是周围环境有病毒性疾病流行时,更要做好消毒工作,有必要时,也可以一天消毒1~2次。

②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大鲵的养殖环境。一个好的养殖环境是防止病原感染的必要条件,所以应勤清洁、勤打扫。

③适时接种疫苗。当大鲵病毒性疾病所对应的疫苗生产出来后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部位注射相应的合格疫苗,是目前预防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措施。

④药物预防。平时在饵料中添加一些抗病毒、抗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如:“病毒灵”、“病毒唑”、“呼肠舒”、“维力康”等。

2.1.2治疗

对病毒性疾病治疗的原则是:抗病毒药+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辅助药物

①抗病毒药:目前对病毒起作用的药物不多,用得最多的是“病毒灵”、“病毒唑”、“板蓝根”等。

②防止继发感染:继发感染是增强病毒性疾病危害的主要原因,也是加速病大鲵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防止继发感染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在治疗时应同时使用相应的抗菌素等。

③辅助治疗:补充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一直是治疗病毒性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④加强消毒:选择国际公认一流的产品,“农福”或“卫康”,按1∶500~1000的比例稀释后,全场喷雾消毒。

2.2细菌性疾病

2.2.1大鲵腹水病的治疗应早发现、早治疗。患病较轻者,立即隔离,首先抽尽腹水,然后采用硫酸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混合液进行腹腔注射,或者直接注射先锋霉素,5~8㎏大鲵剂量一般为1ml,每天一次,3个疗程可治愈。对于病情较重者,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

2.2.2肠炎病的治疗,发现大鲵患病,要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对所有用具用20mg/L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具体办法是对于能摄食的病鲵,用土霉素一片插入饵料鱼块中投喂,连用一周;对于不摄食的病鲵,要用腹腔注射硫酸庆霉素的办法,剂量

为1万单位每公斤病鲵体重,连续注射3天,每天一次。

2.2.3大鲵赤皮病的病原菌对链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鱼病康-I”均高度敏感。在养殖中对该病的治疗采用伤口涂抹红霉素软膏和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治疗发病大鲵,每天剂量为公斤体重15mg,7d后完全治愈,治愈率为9

3.4%.养殖中饵料加入“鱼病康-I”,可防治该病的发生。预防:每隔10~15天,水体用“鱼虾安”消毒1次。注意在换水、清池过程中,要防止操作时损伤大鲵的皮肤,否则病菌通过体表伤口入侵感染。养殖中若长期不加新水,势必水质恶化,水体中病菌大量繁殖,也容易侵入大鲵伤口。因此,勤换新水,也可预防此病。

2.2.4大鲵烂尾病治疗:发现病鲵后,应及时隔离治疗。对病鲵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浓度是每立方米水加入20g高锰酸钾),随后用红霉素软膏涂敷患处,每天一次,连续7天可治愈。预防:大鲵本来是常年生活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中,水质清洁无污染,但人工饲养水体中常有大量的病菌。当大鲵的皮肤受伤后,病菌就乘虚而入,引起此病。勤换水可以减少此病发生。

2.2.5大鲵腐皮病治疗:每立方米水体用0.1g氟哌酸或用0.2g二氧化氯消毒,或用0.3g强氯精消毒,每天换水,连续消毒3天。对能吃东西的病鲵,按每kg鲵体重,每天口服恩诺沙星100mg和多种维生素150mg,连续口服5天。对不能摄食的病鲵,按每kg鲵体重,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00单位,隔1天后复注1次。庆大霉素不能随意增加用量。对能摄食的病鲵和不能摄食的病鲵,都可采用2~4mg/L庆大霉素浸泡,每天浸泡4~8h,泡到病好为止。也可用恩诺沙星浸泡,浓度也是采用2~4mg/L。新霉素、红霉素、痢特灵对此病也有疗效。对溃疡面大的,用庆大霉素原粉涂抹。

预防:大鲵从外地运入,下池前将大鲵用氟哌酸浸泡消毒20~30分钟,溶液浓度是百万分之零点五的氟哌酸。对相互撕咬受伤的大鲵,要用双氧水洗伤口,然后用溃疡灵软膏涂抹,放在无水搪瓷盆里,过1~2h后,可放入池中。用红霉素软膏涂搽也可。

2.3真菌性疾病

水霉病的治疗:①用毛刷等柔软工具清除大鲵体表上寄生的水霉菌,再将池水放干,让大鲵在无水状态下保持30分钟。②发现大鲵体表寄生水霉,可用高锰酸钾15mg/L的水溶液,用棉球直接轻擦溃烂处消毒,反复用3~5次,即可痊愈。对于稚鲵用2%食盐溶液消毒3分钟,每天一次,连用3天。预防:搬运和养殖过程中防止大鲵受伤。对于受伤的大鲵,用溃疡灵软膏直接涂抹伤处。对于正在孵化的鲵卵,要将未受精的卵带剪断剔出。所用剪刀应事先在10%高锰酸钾溶液里浸泡消毒。孵化工具事先用50g/L食盐水泡。

2.4寄生虫性疾病

2.4.1吸虫病治疗可参考兽医治疗吸虫的方法,用吡喹酮、硝硫氰醚等药物治疗。预防:可用敌百虫消毒池子(由于大鲵对敌百虫敏感,可先把大鲵移出,待池子消毒清洗后,再把大鲵移入。)杀死水体里的寄生虫卵及幼虫。特别是夏、秋两季要加强预防,定期在饵料里包埋驱虫剂(例如在新鲜猪肝里包埋灭虫精)以杀死体内寄生虫。对于在野外捞取的青蛙、螺、蚌等都要经过消毒后方可投喂。

2.4.2线虫病治疗寄生在大鲵体内的线虫有很多种,如城固卷尾线毛细线虫等。单纯患线虫病,如果寄生虫数少,一般不会引起死亡。治疗方法可参考兽医治疗线虫的方法,用甲苯咪唑、丙硫咪唑等药物包埋在新鲜猪肝里喂大鲵,达到驱虫的效果。预防:在夏、秋两季,定期在饵料里埋驱虫灵或灭虫精,以杀死体内寄生虫。对青蛙、水蛇、螺、蚌等饵料要煮熟或消毒后投喂。

2.5营养不良性疾病

对于稚、幼鲵要供应充足、大小适口的饵料,让其摄食不同种类的饵料,避免饵料的单一。使其在不同发育阶段迅速、健康生长,增强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

对于成鲵要供应充足的饵料,让其摄食;对于大鲵亲本正处于产后体虚阶段,同时精卵巢也正处于退化与吸收的阶段,要给大鲵亲本大量的营养物质,根据亲体的摄食强度,除了投喂相应的适口饵料外,还要做到饵料多样化,要在饵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最大限度地保证其营养物质的供应,为精卵巢的发育准备充足的营养。注意饵料的投喂方法,具体做法是:每尾大鲵每次的投饵料量为其体重的2%~3%为宜,要求每次对大鲵称重一次,投喂频率为水温在10℃左右每隔7天投饵一次,水温在15℃左右每隔四天投饵一次,水温在20℃左右每隔二天投饵一次。

2.6创伤性疾病

养殖池底要光滑,因为大鲵表皮天生很薄,容易造成损伤;池子面积在1~2m2,培育池有一定的高度(80~100cm),防止逃逸,一池一尾培育防止撕咬受伤;操作必须按照事先制定的操作规程操作。

对受伤大鲵的处理先用PV碘30~50mg/L浸泡30

分钟,对体表有损伤的大鲵采取如下措施:a.伤口缝合:若伤口过大则可用手术针先将伤口缝合;b.涂抹抗菌药物:在伤口处涂抹如磺胺软膏、PV碘等药物;

c.抗生素注射:可采用兽用磺胺嚼陡钠、庆大霉素2~4ml/尾,加适量V C背部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l~2疗程即可;

d.浅水静养:由于受伤大鲵体质较差,水位较深易引起头部露水呼吸困难,因此宜浅水静养。水位保持在20~30cm,2天换1/2池水,避免惊扰;

e.全池遍洒消毒药物:用15~20mg/L 的PV碘或0.3mg/L的强氯精全池遍洒消毒。

2.7天敌

在人工养殖大鲵的环境下要做到对大鲵天敌的阻拦、驱赶和捕杀,以免造成损失,同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转化,使大鲵能够将其作为饵料利用。

3大鲵病害预防与综合治疗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3.1用药原则

3.1.1药物的选用必须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速效的、长效的。如果是防病治病制剂,要求它能快速地、有选择性的杀灭病原体;如果是诊断制剂,它必须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特异性;如果是水质改良制剂,施用后它应该对水产养殖环境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如是营养和免疫增强剂,它能使养殖对象的生理机能和生长状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总之,无公害渔药的药效应该是明显的。

3.1.2选用药物的毒性较小。它必须容易分解或降解,其分解或降解的产物基本上是无害的或者很容易通过其他动物转换,从而在水产养殖对象的组织中或水域环境中消失,避免在养殖对象组织中或环境中积累。另一方面无公害渔药必须要提供有关的毒性试验报告,其中包括急性毒性试验、胚胎毒性试验、行为反应测定、亚急(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特殊毒性试验;从而确定相关的毒理学指标和参数,确定它的毒性大小。任何毒理学指标不明了的药物、任何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药物均不可作为无公害渔药使用。

3.1.3选用药物的副作用较小。药物在杀灭病原体或改变养殖环境或增强养殖对象免疫反应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给养殖对象带来较大的刺激,从而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如影响养殖动物的正常摄食,从而使生长减缓;如对养殖对象的某些器官或组织带来不利的影响或副效应;如使养殖环境发生一些变化而影响了养殖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或使环境的修复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等等。无公害渔药应使这种副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对环境的影响能及时修复,对养殖对象的应激应控制在它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3.1.4选用药物使用的剂量应尽量的小。只有较小地使用剂量,才会减少其毒副作用,也才会在使用成本上有较大的降低,获得较大的使用价值。

3.1.5选用药物必须制定出其合理的给药方法、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休药期等参数。同时也应该对有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提出警示。

3.1.6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适宜的常温下保存,便于运输、销售和贮藏。

3.1.7剂型设计较合理,给药途径比较方便。

3.1.8选用药物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且易购。

3.2注意事项

3.2.1做好大鲵饵料的消毒工作,大鲵饵料一般以鱼虾等为主,对于来自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鱼虾等活饵料,冬季携带水霉菌的几率高。在人工投喂前应作好消毒杀菌工作,方法是用2%~3%食盐水对活饵料浸泡10~15分钟,可有效杀灭一些水霉菌等致病菌,也可以将活饵料切成块,然后消毒后投喂;做好通风工作,一般将大鲵饲养房的门窗紧闭,但大鲵主要以肺呼吸,所以要定期开窗,进行气体交换,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排通风机;观察大鲵的摄食情况,及时投喂饵料;定期对大鲵池消毒,杀灭水中病原菌。在大鲵运输、搬动、检查性腺发育、副性征等时,操作要细心,防止大鲵机体受伤。在引种放养前,要挑选机体健壮、无病无伤的大鲵,入池时用1%~2%食盐水浸泡2~3分钟,可取得预防的效果。

3.2.2大鲵用药后的应对管理措施:大鲵患病后,一般停止摄食,活动减少,严重者皮肤分泌浆状液体,病情严重时有臭味,如患烂尾病时常分泌一种白色的臭味黏液。有的大鲵用药一段时间后,还是不摄食。因此,要及时做好清洗工作,加入清水,用常流水饲养,做好暂养护理工作。用高锰酸钾溶液对大鲵消毒后,因高锰酸钾有腐蚀作用,常对大鲵皮肤造成伤害,大鲵常在短时间内脱皮,要及时将脱掉的皮捞出,做到不交叉感染。对于用药治疗有效果但仍不摄食的大鲵,要从改善饵料上应对,用鱼肉块投喂时,要将鱼头、鱼大刺、鳍条等去掉后,切成较小的鱼块,做到让大鲵摄食时适口,饵料除了要进行消毒外,应从小量投喂到逐步加到原来水平,投喂次数也不要过多,一次投喂摄食后,要过几天让其消化一段时间,再继续投喂。

收稿日期:2010-1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