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网8月8日网评

半月谈网8月8日网评
半月谈网8月8日网评

你真的理解什么是贫穷吗

朱昌俊

“贫穷”是近来出现在诸多社会新闻中的一个关键词。“最美教师”郜艳敏被拐骗乃至家人劝阻其回家,很大原因是“家里条件不好”。媒体盘点落马官员,也引发了出身贫寒的官员是不是更易腐败的话题。而近日引发关注的“最悲伤作文”,更是对某种极端贫穷的直接揭露。在广州少女小梅遭亲父猥亵事件中,母亲责怪女儿报警,理由是“我们真的太穷了”,“你爸被关我们怎么办”。

知乎上,也早有关于“贫穷有多可怕”的讨论,“总能听见长辈说,你一定要坚强,你不知道贫穷有多么可怕。”贫穷到底有多可怕,对于那些经历过饥饿年代的人来说,应该不陌生。

直观印象中,贫穷首先体现为缺衣少食,即物质上的贫困。包括郜艳敏的经历、“最悲伤作文”中所呈现的贫穷,主要是指向这一层面。但这种贫困的造成特别是延续,又很难说仅仅只是因为物质匮乏。关于贫穷的定义和标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提出的,“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

对照这一标准,来看待现实中的扶贫,或有更多启发。当下我们正在倡导精准扶贫,它被理解为“对症下药”,但在更深层次上,它首先考验的是决策机制对贫穷的感知能力,如扶贫政策如何能充分对接贫穷人群而不被扭曲。既要考虑现实中政策的执行情况,也要充分预见贫穷人群对制度的接受

能力。一些新技术、致富路径,看起来很完美,但并不一定适合具体的贫困家庭。乃至在坚硬的贫困面前,当我们用文明社会的规则去衡量一些事物时,并不一定就能代表“正义”。

美国一个跨学科团队曾通过研究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这被认为是贫穷导致判断力下降的最新论据。但不容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当个人依然能在贫困之下保持判断力时,社会是否允许他们将“判断”付诸实施。面对父亲的猥亵,相较于母亲的“逆来顺受”,小梅依然选择了反抗,或许是因为她尚年轻,还未被贫穷的扭曲力彻底吞噬。然而,在个体抗争意识被磨灭之前,在一个正常社会机制之下,应该有力量让他们逃脱被伤害的厄运,点燃改变的希望。

贫穷对于人性、心态、人的智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探讨穷二代官员是否更易腐败的问题上,人们往往从心态、出身环境上加以分析,这未尝不是探寻腐败心理的一种路径。但在公权力尚不能被普遍约束之下,穷二代官员较之贪腐官员的整体,其共性其实大大超过特性。此类分析看似另辟蹊径,未尝不含偏见。类似的对贫穷出身如凤凰男等群体的限定分析,其实也流露出社会对于贫困认知的刻板和狭隘,不仅加大社会群体的分歧与隔阂,还可能掩盖更多严肃问题。

有人说,贫穷的可怕,在于让你无法选择。在一个现代文明社会里,个体选择的多寡,不该只限定于个人的家庭和出身,更应置于社会的整体背景下来衡量,贫穷群体的选择

更是如此。社会底层人群,对自由迁徙、公平正义、公共保障等权利的需求,恰恰是最强烈的。当社会治理和政策的制定实施能展现出更多的包容性、开放性,也就能避免让更多人陷入“无选择”的绝境之中,规避绝对贫困的蔓延。

“贫穷”在当下愈发被关注,或许说明贫穷已日益被视为一个需要公共介入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社会整体在迈进丰裕社会的过程中,贫穷问题被泛化,社会的关注失焦,阶层隔阂加剧,而遮蔽一些更重要的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精神贫困。

2019-2020年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19-2020年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期末测 试卷附答案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84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2、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3、《半月谈》载文指出,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 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哲学依据是() A、整体的功能等于个部分功能之和 B、当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有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 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 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 缚中解放出来,从代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 .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 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 ) 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 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 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 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 6.1吨废报纸=850公斤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 A.复杂多样的 B.不可捉摸的

半月谈申论范文

1.社会责任的守望者 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人民的知情权因科技的进步而成倍放大。 这是一个民主的时代,人民的参与权与表达权因民主的发展备受关注。 这是一个法治的时代,人民的监督权在法治的轨道上日益发挥规范公权、镜鉴政府的作用。 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同时在保障人民享有和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还没来得及为权利的到来欢呼,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常常在真假难辨的信息中迷失了自我,在娱乐化、低俗化的新闻中痛苦挣扎。 一则“香蕉致癌”的传言,在部分媒体以讹传讹的推波助澜下,致使海南的蕉农损失惨重,消费者也陷于恐慌之中;一则“纸馅包子”的虚假新闻,更是在社会上掀起了巨大波澜。一条假新闻,对媒体人而言,也许只需敲几下键盘,却会在一瞬间造成无法估量、无法弥补的恶果。 在市场经济和现存的媒体经营管理体制下, 媒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这绝不能成为媒体忽视自身社会责任建设的理由。我们不能让经济利益腐蚀媒体的“话语权”,那是自掘坟墓!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说过,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像自己一样卑劣的民众。 那么,中国媒体该担当怎样的社会责任? 前不久,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为媒体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一个睿智且负责任的媒体,总会体察民意、顺应潮流,总会善于把握社会脉搏、研判时局走势,总会提出关键命题、做出核心引领。 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必然反映公众心声,代表公众良知,引领社会风尚,维护社会秩序,滋润社会关系,推动社会进步。 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媒体的生存之道,也是媒体长远发展之道。 媒体应是公众的代言人和社会良知的守护者。作为社会公器,它反映民意,传达民众声音,为公众提供话语平台。作为"一种社会舆论的载体",媒体绝非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国家和人民。媒体的生存依赖公众的支持。因此,不管媒体发展到哪个层次,其核心都应是民本取向,是民生情怀,是民权代言。媒体同时也是社会"良心"所在,它应该向公众传递民主、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理念。 媒体应是舆论的引导者。信息的狂轰滥炸、信息意义的消解、文化的娱乐性包装,时常让受众掉入柯勒律治(英国著名作家、思想家)所说的“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汪洋大海,人们不知该游向何方。新闻媒体不仅应以其特有的视角和特定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报道、解释和分析, 还应以其正确价值观影响和引导社会及公众。应该正确传递各方声音,起到公众与政府互动的桥梁作用;应该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文化的启蒙者和传承者的功效;应该继承、扬弃、整合和创造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社会大众的精神操守,提升民族文化的层次和品位。 媒体的舆论引导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更是媒体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需要智慧的、合情理的舆论引导,更要合法和合乎真民意的舆论引导。 媒体也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媒体对孙志刚事件的报道,促成了我国收容制度的废除;对黑砖窑事件的揭露,促使全国范围内掀起整治非法用工风暴……这一切充分显示了舆论监督的功效。媒体监督也推动了政府的制度建设不断向良性发展。与此同时,媒体监督还是反腐的利剑。抽天价烟的房产局长从网民予以曝光到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只用了短短11天,政府官员公款出国游、被停职的过错官员低调复出等问题经媒体披露后,最终在公众的关注下得以查处。 社会的发展需要媒体的参与和建构。媒体是号,为社会的发展凝聚力量;媒体是剑,为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媒体是手术刀,割除社会毒瘤、医治社会痼疾。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成为具有媒体性质的发布者,这就需要更多具有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人参与到媒体建设中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坚决反对以反“媒体审判”之名,行抵制舆论监督之实的行为。从法律上保障媒体行使舆论监督的正当权力,无疑将对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法治进程,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当然媒体自身更要做好自律。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媒体未来和国家未来。 2.力戒“口惠民生” “民生”,这几年已经成了社会生活中分外响亮的“主题词”。政府出台“民生政策”之密集,媒体推出“民生话题”之深入,百姓关注“民生热点”之强烈,可谓前所未有。 如何使每一级政府的惠民之举,托起每一个百姓的幸福生活?显然,我们还有许多的结待解。走进基层,常常遇到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 民生是个“筐”。看一看各地在抵抗金融危机中,接连推出的刺激内需的大手笔,看一看基层在跟进产业

2020公务员考试半月谈《申论范文宝典》21天学书计划

《申论范文宝典》21天学书计划 第1天 一、学习关键词 整体框架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申论范文宝典2019版》的整体框架 2.熟悉该书的主要内容 3.把握书籍第一部分高分范文中所选范文的特点 三、学习方式 结合音频,对整书进行快速浏览,建议速读四、内容与范围 整本书,第1至545页 五、思维拓展 1.该书共分为几个部分? 2.哪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 3.如何使用该书更有效? 第2天 一、学习关键词 文章题目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所选范文在题目上的分类

2.能够指出不同文章题目的类别 3.对书中所选范文进行分析 三、学习方式 结合音频,对整书题目进行分类,总结规律 四、内容与范围 高分范文部分,第1至267页 五、思维拓展 1.该书的题目可以分为哪几类? 2.如何才能在考试中快速拟定好的题目? 第3天 一、学习关键词 文章结构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高分申论范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2.学会自主分析书中所选范文的文章结构 3.能够写出不同结构的申论文章 三、学习方式 结合音频,对音频中所提到的几种不同的结构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分析 四、内容与范围 高分范文部分,第1至267页 五、思维拓展

1.该书的题目可以分为哪几类? 2.如何才能在考试中快速拟定好的题目? 第4天 一、学习关键词 文章开头与结尾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文章不同的开头结尾方式 2.学会熟练运用不同的开头结尾方式 3.了解不同开头结尾方式的优缺点 三、学习方式 结合音频,广泛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 四、内容与范围 高分范文部分,第1至267页 五、思维拓展 1.你最喜欢哪种开头与结尾的方式? 2.选择最喜欢的一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进行仿写。 3.找出近年来的申论真题,试着写写开头结尾。 第5天 一、学习关键词 文章语言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申论范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半月谈时事政治】古巴效仿中国设首个经济特区 借鉴改革开放经验

军转干考试【半月谈时事政治】古巴效仿中国设首个经济特 区借鉴改革开放经验 古巴政府近日向外国投资者介绍古巴首个经济特区——马列尔发展特区,希望借特区推动经济发展。古巴官方在特区推介会上称,已有中国车企表示要加入。习近平主席7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会见中,罗德里格斯表示,古方愿借鉴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特区的成功经验。” -初创篇- 如果成功,将大大助力古巴经济发展 古巴马列尔发展特区管理办公室于11月1日正式挂牌,开始负责接洽和管理外资在古巴的投资等事宜。南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副会长王萍在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时表示,对于极力施展改革“平衡术”的古巴来说,“如果特区能建设成功,那么将大为助力古巴经济发展”。 大小与北京朝阳区面积相当 中国驻古巴共和国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二秘端木文珊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介绍,11月1日,马列尔发展特区管理办公室建立,这也就意味着古巴开始接受外资的投资申请。 据古巴媒体报道,马列尔发展特区距离首都哈瓦那以西50公里,是在古巴原港口城市马列尔港内建立起来的。这个占地面积为465平方公里,与北京市朝阳区面积大小相当的特区的主要目标是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扩大出口和创造就业,助力古巴“升级经济模式”。 受长期以来美国经济封锁的影响,对于古巴产品的印象,外界几乎无从谈起,即便有也停留在“古巴盛产蔗糖”的印象上。古巴人引以为傲的雪茄,大多也只能成为古巴人自己的消遣。为了改变现状,让更多的古巴国内外商品实现流通,古巴大举兴建马列尔发展特区。古巴为特区进行了密集的宣传,端木文珊说,11月3日,哈瓦那国际博览会专门设立窗口对此进行宣传。

半月谈2017年时政小测验(1.1-2.28)

1、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 ( 6.7% )。 2、《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3、依据民法理论,物权的核心是(处分权)。 4、关于公文的传阅方式,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B). A 设阅文室供有关人员阅读 B 领导人之间自行横向传阅避免横传 C 以秘书人员为轴心进行直传 D 将文件送到有关部门组织传达 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出自(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017.02.27 1、习近平在北京调研时强调,北京要强化首都功能,成为“四大中心”—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 3、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陈述中不属于国家机密的要素是(B)。 A 王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一些文件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 B 法院在审判时的法定程序 C 张某所在单位的一些相关内容中有一些是不允许公开的 D 李某所在单位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与一定范围的人员接触 4、公元643年,玄奘从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回到长安后,创作了(《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地产、习俗等。 5、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物是(董事长)。 2017.02.24|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74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条例总则第二条指出,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 2、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2017年19个副省级以上重点大城市各区/县要实现(100%)的小学、95%的初中划片就近入学。 3、以下属于我国刑法主刑的是(拘役)。我国刑法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4、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5、老舍的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2017.02.23 1、《“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到(2020年),食品安全抽检覆盖全部食品类别、品种,国家统一安排计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千人4份。 2、《中国共产党巡视条例》是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指定的。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行使国家立法权。 4、中国首台千万一次超级计算机是(“天河一号”)。 5、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017.02.22 1、《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为推动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机制,科技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起草《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全国十万个(贫困村)“全覆盖”。 3、2月21日上午,以民主英雄(戚继光)命名的我海军某新型训练舰在旅顺正式入列服役,这也是目前我国海军吨位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专业训练舰。 4、从某电器城购买了台电视机,电器城送货上门、免费安装服务,这些服务属于(附加产品)。 5、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的意思,“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

半月谈半月评论:房价问题

半月谈半月评论:房价问题 令人担心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北京、广东房地产销售明显过热,房价大幅攀升,大有代替上海、浙江带动新一轮房地产过热的苗头。 2、目前有三股强大的力量可能使正在进行的房地产调控夭折: 首先是金融机构有一股前新未有的投资冲动,多个数据可以反映这种冲动,即一季度房地产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大幅扩张,同比 增长48.5%,比2005年一季度快36.4个百分点,比2004年一季度 最热时期的增幅还快17.8个百分点。第二股力量是地方政府。多数 地方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不能放慢,也就是投资 不能慢,投资不能慢主要是房地产不能慢,因为房地产是地方财政 和多种城市经营动作的“摇钱树”。 第三股力量是投机资金的大量存在。现在许多人非常关注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但增长最快的是游资(国内和国际), 这些游资现模非常大,而且与其他几股力量结合,将会对房地产等 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3、2000年以来,商品房及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涨幅突破了两 位数,2004年分别为14.4%和15.2%.。东部地区房价涨幅最高,而 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全国部分大中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比如上海、杭州,平均房价涨幅连续两三年超过15%以上。而且,房价上涨过 快现象呈现蔓延态势,由上海、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涨地区向中、 西部地区扩展。与此同时,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带动了二手房交易 价格上涨。 目前房地产的需求不是较变为阶段性、结构性的需求过度扩张。2005年全国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仅占销售面积的73%,东部和部分中 心城市成为突出,上海销售面积已经连续四年大于竣工面积。有些 地方拆迁规模反弹所带来的被动性住房需求上升,也加剧了供求矛盾,进一步促进房价上升。有13个省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超过30%,其中6个地区超过50%,最高的达到115%。

申论写作要点(十分受用)

我的策论文写作构架!(1-9) 首段格式1:时间(背景)+成绩+问题+影响+论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间(背景)】,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均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绩】,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工资性收入占比过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基尼系数已经从改革之初的0.3扩大到了0.48以上【问题】。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政府应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论点】。理论面对面:改革开放以来【时间(背景)】,我们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成绩】。但近年来,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公问题凸显出来【问题】。 住房问题: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价跌量减”的局面。但2009年第二季度以后,房价不但实现恢复性增长,且一路攀升,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最高价。当年全国商品住宅平均价格涨幅达24.7%,远超过居民收入8.8%的增幅。一些大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10,房价—租金比低至1∶500以下,远超出通常认可的合理范围。 物价问题: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物价一路走低。随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加上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外重要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升并大幅上涨。 教育问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全国城乡实现免费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花钱、有学上”,2010年高中毛入学率达80%;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已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2010年毛入学率达26.5%,进入大众化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建立,2010年资助学生1.8亿人,资助经费510亿元。教育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 适用范围:涉及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事物有一个持续发展过程,一方面既取得一定成绩,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问题的,可以使用首段格式1:时间(背景)+成绩+问题+影响+论点。这样的首段格式较多的适用于官方评论,如新华网评论、理论面对面、半月谈。 优势:看到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了成绩。先扬后抑,亮出先着墨,指出政府的成绩,凸显政府立场,再话锋一转用转折词“但”引出问题,表现出考生看待事物的全面性。 首段格式2:时间(背景)+问题+几个表现+影响+论点 近日【时间(背景)】,受日本核泄漏事件影响,我国各地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民众抢盐风波【问题】,各大商店、超市的食盐被抢购一空,甚至上升为群体性事件——盐厂、盐业局被民众围抢【表现】,不但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更给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不和谐因素【影响】。如何迅速控制事态并防止类似事情再发生,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政府应有所作为【论点】。

半月谈时事政治2020:腐败陷阱

半月谈时事政治2020:腐败陷阱 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那些跌倒在事业起跑线上的年轻干部,普遍沾染了不良作风,最终掉进了腐败陷阱 提起腐败分子,不少人便会在脑海中浮现其出庭受审的“惯有”形象:头发花白,面容沧桑,行动迟缓……而近日,从不少主流媒 体报道中,人们发现,腐败分子中的“年轻面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贪官年轻化”现象成为热议话题。 年龄不大、走上关键岗位时间不长,但作风腐化堕落、涉案金额触目惊心,这是近年来曝光的“年轻贪官”的普遍特点。挪用学院 项目经费近300万元供个人挥霍,私卖出版社图书牟利数百万元之巨,搞权钱交易收受他人财物逾1600万元……个别坠入贪腐深渊的 年轻干部的所作所为,令人瞠目结舌,也催人反思:一些干部风华 正茂,既有高学历,又有较强工作能力,却为何“坏事学得这么快”呢? 照理说,在纪检监察部门反腐利剑高悬、公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的氛围中,刚获提拔任用、走上重要岗位的年轻干部心态,与信 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59岁心理”决然不同,应当掂量出 得失轻重,珍惜大好机会,为事业和人生开创一个更好的明天。然而,据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统计,2008年至2012年间,该院查获“年轻干部”为主体的职务犯罪案件10件10人,几乎均为任现职 不久或提拔不满5年;而今年前5个月,广东省纪委所查处的大要案中,不乏“70后”、“80后”的高学历官员,级别也呈上升趋势。 这说明,年纪轻和高学历不是拒腐防变的灵药,“干部年轻化”也 不意味着“腐败风险降低”。从“59岁现象”到“35岁现象”,恰 恰反映了关口前移的紧迫性,这是必须破解的反腐败斗争新课题。 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那些跌倒在事业起跑线上的年轻干部,或爱财如命,或贪图享乐,或生活糜烂,普遍沾染了不良作风,思想一步步变质,行为越来越疯狂,最终掉进了腐败陷阱。正如一

行测解题技巧——数字特性法

行测解题技巧——数字特性法 数字特性法 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数字特性",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关键,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下列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 (一)奇偶运算基本法则 【基础】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推论】 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2、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 (二)整除判定基本法则 1、能被 2、4、8、5、25、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 能被4(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 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 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或25)除得的余数; 一个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2、能被 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 一个数被3(或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或9)除得的余数 3、能被11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11整除的数,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能被11整除 (三)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

如果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如果x=y(m,n互质),则x是m的倍数;y是n的倍数。 如果a∶b=m∶n(m,n互质),则a±b应该是m±n的倍数。 【例22】(江苏2006B-76)在招考公务员中,A、B两岗位共有32个男生、18个女生报考。已知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报考B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1,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是()。 A.15 B.16 C.12 D.10 【答案】C 【解析】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所以报考A岗位的女生人数是3的倍数,排除选项B和选项D;代入A,可以发现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C。 【例23】(上海2004-12)下列四个数都是六位数,X是比10小的自然数,Y是零,一定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多少?() A.XXXYXX B.XYXYXY C.XYYXYY D.XYYXYX 【答案】B 【解析】因为这个六位数能被2、5整除,所以末位为0,排除A、D;因为这个六位数能被3整除,这个六位数各位数字和是3的倍数,排除C,选择B。 【例24】(山东2004-12)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A.33 B.39 C.17 D.16 【答案】D 【解析】答对的题目+答错的题目=50,是偶数,所以答对的题目与答错的题目的差也应是偶数,但选项A、B、C都是奇数,所以选择D。 【例25】(国2005一类-44、国2005二类-44)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一个正三角形,正好用完,后来又改围成一个正方形,也正好用完。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多少元?() A.1元 B.2元 C.3元 D.4元

2020年半月谈电子版: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

2020年半月谈电子版: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 听过一个“学生追师”的故事:有位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结果 他的课讲到哪,不少学生就跟到哪,虽然往返路途很辛苦,但学生 乐在其中。梅贻琦先生有个形象比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 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于名师 课堂,实乃学生之幸。 “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德性精华,历史上 既有像孔子这样“弟子三千,圣贤七十二”的流芳圣贤,又有“程 门立雪”“子贡尊师”之类的千古佳话。民间社会中,即使没有读 过书的人,也都知道“尊师”的重要。如今社会倍加重视教育,教 师更是被寄予沉甸甸的期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 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向老师表达由衷的尊敬 和感恩,让尊师重教成为遍及社会每个角落的风尚,正是最好的教 师节礼物。 回首往昔,从普及新知到教育救国,教师总是挺立在时代最需要 的地方。徐特立坚持兴办平民教育,毛泽东视他为一生的先生;陶行知穷毕生精力钻研教育理论,改造乡村教育,探寻济世安邦的教育 之道;民族危难时刻,朱自清、闻一多等诸多学者云集西南联大,为 国家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我们的周围,亦有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 张丽莉、照顾麻风村孩子的农加贵、辞去村支书甘当“孩子王”的 韦造祥等无数好教师楷模。他们身上,闪耀着“学为人师,行为世 范”的师德典范,闪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 之心,闪耀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强国之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为大,亲师为尊”,从古至今, 师生关系都是举足轻重的社会关系。“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 为扶持。”对学生来说,恩师的悉心授业、关怀备至,可能改变一 生的命运。“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对教师而言, “三尺讲台”不仅使命光荣,“得天下英才尽育之”也充满着“高 尚的快乐”。教师哺育学生以知识和良知,用“仁而爱人”的情怀

2020年国考申论热点话题:半月谈解读

2020年国考申论热点话题:半月谈解读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改革如何在关键领域有新的突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时间表等,并对改 革做出了系统部署。近日,半月谈记者采访了人士,请他们对《决定》中的改革亮点实行解读。 【亮点】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新目标 【《决定》原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解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决定》 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新目标, 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和提法。过去我们说建设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的,而新目标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 现代化,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 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比较完善、比较定型的重 要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亮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决定》原文】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 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解读】“从‘基础性’到‘决定性’,意味着市场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 研究所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对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新提法,不但体现 了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也对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杨伟民说,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也 是未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其未来影响将 不亚于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但作用的内涵不同。同时,只有界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当前政府职责越位、缺位、不到位并存的 问题。《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可概括为5项职能、20 个字,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亮点】提出更加公平地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两个“都是” 【《决定》原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解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人们把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形象地比喻为“东方巨人”,为什么能走得快、走得稳?就 是因为“东方巨人”有两条腿——公有制、非公有制。 杨伟民说,这次的表述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没有老大、老二之分。在保护产权、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法律保护、 市场准人、依法监管等各方面,《决定》都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公平、公正、统一等关键词。《决定》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上 有新的内涵和定位,今后既要发展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也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亮点】国有资产监管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决定》原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增强国 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解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认为,国有资 产监管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有利于从整体上发挥国有资

申论考察考生的五大能力

申论考察考生的五大能力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一个特点的社会问题或者社会现象,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够把握材料主旨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和解决方案,准确流畅的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申论对考生的要求非常明确,第一要把握它的主要内容,第二要能够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种分析能力应该说是这两年公务员考试侧重的一个方面。然后强调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和解决方案。 申论考试的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它是作为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一个科目,要考察的能力是政府对公务员能力的考察,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政府公务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具体来说包括五个方面:第一阅读理解能力;第二综合分析能力;第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再一个是文字表达能力;最后一个对社会基本的认知能力。 第一,阅读理解能力。申论就是给一个材料,考生在阅读这篇材料的基础上回答问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的把握给定材料所提供的主要信息,这与政府部门所要求的能力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政府公务员,每天可能要阅读大量的文字材料,这是基本的能力,要能够快速准确的把握材料的主要信息。 第二,综合分析能力。读完给定的材料后,要能把握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样的主要问题、什么主题、什么主旨。今年的大纲谈到,要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各个方面可能包括,比如存在问题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举个例子:我们国家假冒伪劣现象很泛滥,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在当前的环境下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第三,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后,考生应该能提出问题。很明显,综合概括就是要考生自己提出问题,看了这篇材料以后,要知道他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考察什么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问题明白后,应该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往往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问题是考生普遍感到困难的。为什么?因为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没有在政府里工作的经历,对政府一般从什么角度来解决问题都不太清楚,或者不是很熟悉。

半月谈时事政治2020:中国梦

半月谈时事政治2020:中国梦 楼继伟在文章中称,对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途径,有三种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第一种理解,关注发展成果的再分配,为此特别强调 发挥政府的作用,国家要提取更大比例的财政收入,通过大规模的 再分配来实现结果的公平。第二种理解,关注发展机会的创造,而 不仅仅关注结果,争取使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条件获得发展机会, 通过自身努力得到发展,享受发展成果。国家适当提取财政收入, 实施适当的再分配政策,主要是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让市场发挥 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第三种理解,是一种不平衡的途径,国家 大力扩大开支,实施大规模的再分配,但提取的财政收入比较少, 财政长期赤字,个人付出较少的努力,享受更多的福利,国际收支 赤字也会越来越大。 楼继伟认为,第一种途径压缩了市场的作用,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率较低,就业不足。同时,如果过多靠国家福利,而不是靠自己奋斗,人民的幸福感也并不见得很高。因此,这种模式不大可持续。 而第三种模式就像是指望天上掉馅饼,这样一种途径最后要靠通货 膨胀来平衡,其结果是低收入人群和地区会更为困难,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它们都是不归之路,唯有第二种发展途径使得就业充分,人民的幸福感强,经济增长率高,方是可持续的。但楼继伟也认识到,第二条是艰巨的改革之路,而当前中国并非没有滑向第一和第 三条歧途的可能性。 正如楼继伟正确地指出的,这里面的问题最终其实还是要归结到一对绕不开的根本性关系: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中,政府和市场 各自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撇开学术概念的意识形态含义,楼继伟文章所说的第一种途径实际上就是所谓“福利国家”模式,其在政治上亦可被称为社会民主 主义;第二种,也就是他认为可持续的途径,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自由 主义模式(也有人不甚准确地称之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它还 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政治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文化自由主义,

半月谈申论范文

是什么催生人性之恶 因戾气暴发在商场砍人,因停车纠纷将幼童摔死,因上访不果向公交纵火……接接连连的个人暴力事件,一经报端、网络披露开来,便引发民众对公共安全的担忧情绪,也牵动起舆论对社会文明的深沉拷问。 我们应当谴责并制止,所有的暴力都是对文明进步的悖谬,所有的仇恨都是对包容和谐的颠覆。同时,我们也当追问和求解,是什么在催生人性之恶?如何从源头祛除社会戾气? 首先让人警醒的,是同样被媒体频频聚焦的行政暴力的蔓延和危害。 尽管法治政府、行政文明的建设进程正在加快,但是,人们还是不时看到身边发生的另一种乱象:有城管队执法,或围殴村民,或爆踩商户;有保安队截访,限上访者自由,向上访者施暴;有联防队治安,轻则伤人筋骨,重则夺人性命;更有那些强行征地拆迁逼人上高楼进社区的,引发了一次次平民拼命抗争,酿成了一场场群体冲突事件……当然,一些政府官员总会在第一时间出来先自划清界限:他们都是不在编的临时工。可是,百姓都很明白:这些临时聘用人员毕竟都是政府的雇员,他们的这些举动,毕竟都是履行政府职能的执法行为。而且,在矛盾冲突的善后中,

这些政府官员展现出的也多是纵容包庇,百般推脱,竭力掩盖真相,甚至以维稳之名,动用强制力量高调介入,加剧冲突。这一切,与现代政治倡扬的法治政府、行政文明,与现代领导必具的群众观念、人文关怀,相去何其遥远? 往深处延伸,我们则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流失和追寻。 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近年来广大民众最强烈的呼声。收入不公,让弱势群体倍感生活压力的沉重,基尼系数的居高不下,已接连敲响“中等收入陷阱”的警钟。更为显眼的是财富不公。看一看网络举报的那些官场上的“房叔”“房姨”“房姐”,坐拥几十套房产的财富神话如何能轻易制造出来?再看一看许多乡村,土地被政府强行低价征占、被资本强势集中流转,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被何人侵夺?更深层的则是权利不公。在制度的缝隙中,在政策的扭曲中,权力的寻租与资本的依傍相链接,垄断更多的发展资源,占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攫取更多的发展红利。当底层民众的心中涌起一种对生存发展的无力感、对人生梦想的挫败感和对尊严体面的羞辱感,任何一点新的伤害,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草。 公平正义既是一种理性原则和道义要求,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关系和日常的生活意义。 从系列极端事件的发生中,我们还体验了国

公共基础知识的时事复习技巧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时事复习技巧 首先,常识和公共基础知识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十二五规划”,常识的出题点在于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十二五的目标,GDP要达到年均增长7%。总而言之,常识考查的侧重点在于知识点,在于硬性记忆性的东西。而申论对时事的考查不在乎你到底是不是记住了我国的新增人口数量,我国的GDP增长速度是百分之几。申论要求的是你对时政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十二五规划中,处处都体现出对国内未来发展的规划。如对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的建议,既有宏观方面的,又有微观方面的: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公共基础知识不是死记硬背。我们必须有对社会和国家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如何提高?这也需要大量的积累。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考虑解决类似问题的对策。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们可以借助外在的力量充实我们的思维。可以看《半月谈》《人民日报》

《南方周刊》,关注国内外大事件,时事政治,人大会议。这些都是考点集中复习的途径。 四川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解读之一——考试内容 四川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的大幕即将拉开,在这个统一公开招聘的大型考试中,考试大纲起着指航灯的作用,能够给我们提供清晰明了的复习方向。现就《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做具体解读,以备考生复习参考。 《综合知识》试卷分为两个部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占80分—85分;第二部分为职业能力测验,分值占15分—20分。 根据考试大纲,第一部分的考试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有:法律、事业单位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公文写作、四川省情、时政热点。其中法律包括法律常识、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法律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分值比重较高,大约占30%左右,其中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内容为重点。 公民道德建设主要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在第一部分的比

去年省考申论80分总分第一的一点体会

在下是司法应届地,初登论坛,请各位大侠高抬贵嘴,莫要喷我!其实对于早有耳闻,只是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亲临,恰逢未上班之际,且又逢年公考备考之时,蒙斑竹不弃,唠叨几句,与各位备考地大虾们共勉! 其实说是经验,倒不如说是自己地一点小体会.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而经验和体会,未必放在四海而皆准.凡事都在于意识本体,而不在于他. 我是再普通不过地学生,从来没得过奖学金,从来没获过任何地殊荣,因为我只注重于自己想做地事.要想考公务员,你不能三心二意,应该心无旁骛.看到花前月下,不能心乱如麻:看到灯红酒绿,不能抓耳挠腮;看到别人想考司法考试或研究生考试,你也不要留后路给自己找各种借口. 为什么这么多人报考公务员?首先你得认清自己.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性格,自己到底是否适合干公务员,到底考公务员为了什么.有各种各样地理由;譬如,为了一份安稳地工作,为了收入稳定啊,为了给家人脸上增光,为了或得别人地赞扬,为了社会地位地提高啊等等理由千差万别,不胜枚举啦.我要说地是,未必考上公务员就一定能出人头地,未必考不上公务员就不能功成名就.这大家应该首先得明确,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桥是很容易坍塌地.如果全国上下都是花纳税钱地人,哪还有谁来纳税?公务员是有点社会地位,但是现实社会是物欲横流地社会,.如果光为了钱,你可以凭能力进私企,月薪上万者有之;如果为了出名,你可以当歌星,一夜走红者有之;如果不要脸,可以摇身一变成芙蓉姐夫,名利双收啊!公务员,顾名思义,那是为国家为老百姓办事地,是拿纳税人钱地,是为民请命,伸张正义地.如果把国家比喻成一艘大船地话,那公务员就是这艘船地舵手,它承载着国家地命运,社会地责任和百姓地安危.如果你不树立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地信念,我相信即使你考上了公务员,也未必能在自己地岗位上大展宏图,利国利民,相反可能会倒在正义地枪口下. 恰逢经济危机,天下不定,觊觎观望者纷纷投身公考之列;奥运刚过,人心惶惶,拓荒创业者亦裹足不前.我以为,这只是个时间问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总会有彩虹.人不能总在一个树上吊死.如果你接二连三地失败,仍旧是屡败屡战,我奉劝你,重新打量人生地坐标.重新审视人生地定位.我佩服你地勇气和毅力,但请记住一句话,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闪光.我地一位好哥们,大小考余战,皆败北而归,而且惨不忍睹.于是痛定思痛,转而改道,一战成名.现在是某大学辅导员,在职研究生,比公务员待遇好很多. ]唠叨这么多不是打消大家报考地热情,而是看到了社会地现状很令人揪心.那我还是要把我地公考经历说一说和大家分享一下. 论坛上已经有很多宝贵经验,大家可以学习,我就把我认为重要地和大家谈一谈. 行测怎么复习? 第一,买书很关键.本人复习时也买了很多书.刚开始觉得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后来才品出味来,有地书根本没答案,而有地书呢答案竟然是错误地.这着实把我惹火啦.具体什么书也不在这唠叨了,我就推荐李永新历年真题详解.另外还有一本书,是中共党史出版社地真题,那里边地答案比较细,思路清晰,看得懂,记得快. 第二,专项练习.这个阶段最关键.行测分几个大部分,每个部分考察地侧重点不同,对于个人地要求也不同.我在复习地时候,是搞专项训练.如果你时间充足地话,最好是搞下专项.在做专项时候,尽量把题都做完之后,再看答案.切忌边做题边看答案.有地人就是这样,喜欢一般做题,一边看答案.这样不仅费时,而且收不到好效果.因为你检验不出到底哪里不会.做完之后,把做不出来地和不会地题都记下来写在一个专门地错题本上.历史证明,有个错题本地效果要比没有好十倍以上.错题本有利于检验自己,等到考试前几天地时间拿出来翻一翻,实在不行把答案背下来吧.行测分值最高地也最难地就是数字推理,这一部分考验人

综合性学习:时政新闻点评

综合性学习:时事新闻点评 指导教师:陈聪玲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时事新闻点评活动,把时事新闻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变化发展,培养亲近、服务社会的情感。学会用教材所学的理论知识去点评时事新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对象:九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九年级上学期 活动过程:以5——6人小组为单位,每节课利用课前5分钟请小组代表发言,要求学生回去要做准备,最好要有发言稿。其次,学生发言的内容可以涉及时事背景、联系教材观点、用自己的看法或主张进行点评。学生发言以后,教师还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最后,征求同学们的建议进行评分和记录,作为学生考核的一项标准。 活动小结:思想品德课的时事点评不仅使课堂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使学生学到和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使学生养成关心世界,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身边的事的良好的习惯,;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且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健康的时事政治头脑,使学生终身受益。 几点反思 1、教师要关注时事,加强学习。 教师收集整理时事资源时,要注意"广度"与"深度"。"广度"是指时事内容涉及的面(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要广,"深度"是指时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点、生活环境、思想热点、成长需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对时事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如《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半月谈》、《瞭望》、《时事》等等。 2、教师需要评析学生的时事点评。 在信息化的今天,时事资源是大量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而且是不系统的。学生收集的资料往往只凭个人兴趣,涉及面比较窄。教师要教会学生在众多的资源中精心筛选,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开发,充分挖掘资源。同时,对学生的语言、点评的结构、深度、联系课本的知识点以及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进行分析和评价。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时事点评的关系。 在内容上,时事点评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整体上是不矛盾的,但是具体到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可能不完全符合,此时,仍然要坚持时事点评,把它作为一项常规性、日常性的教学内容。在点评时间上,一般是课前5分钟左右,但由于各种原因,时间上会延长,这样就会挤占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师的预设教学内容不能完成,遇到这种情况,如果点评内容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比较陌生而又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延长时间,甚至可以暂时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上一节时事课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点评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或者以前有过类似的材料,教师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保证教学时间。除此之外,养成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减少无效教学时间等都是有效的处理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