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半月谈第1期

我们一道,朝着新的太阳走去——新年致读者

从严冬跨入暖冬,从暖冬感受早春。走进崭新的2010年,走进中国经济“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转型年,我们还迎来了半月谈创刊30周年。我们与读者共同庆贺:更上层楼!我们向读者真诚祝福:新年快乐!
半月谈,在改革的春天里起步,在发展的潮声中崛起,在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共同奋斗中前进、壮大。与百姓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这是半月谈的社会责任,也是半月谈的价值基点。 .30年,我们一道鼓呼着、推进着一个伟大的“平民时代”。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又一次解放了亿万普通大众,人们自主地选择生存、发展,自主地掌握前途、命运,自主地创造生活、幸福。享受共同的国民待遇,提升社会的民生福利,推进政府的公共服务,我们一道参与着、分享着一个伟大的“民生时代”。张扬公平正义,呼唤民主法治,发育公民意识,成长公民社会,我们一道奋斗着、建设着一个伟大的“权利时代”.这是半月谈的奋斗历程,也是半月谈的新的使命。
2010年的新闻建设中,我们将坚守,将深化,也将拓新——
报道:跟进社会运行中每日每时生长着的生动创造,走近生活日常中闪耀着人性光泽的身边人物,及时采写、呈现给广大读者。
解读:准确、权威、深刻地解读中央最新政策精神的背景、内涵,解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实质、真谛,解读中国、世界发展最新的走势、潮流。
调查:推出新的专栏,组织独家、原创的民间调查,从深度透视社会:坚守媒体的良知,在问题开掘中拓展新闻的内涵,在舆论监督中彰显社会的正气。
评论:新闻不仅要有真实的力量,表达的力量,还应生发思想的力量,价值的力量,新的“热点声音”、“民生视点”、“科学发展论坛”栏目将增添新的看点。
服务:生活的,学习的,工作的,启蒙的,导向的,答疑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半月谈创刊之始的取向,依然有我们无限开拓的空间。
新的一年,刊物将勃发新的锐气、生气。我们将坚持:全球视野,中国视角:国家发展,民生视角;多元阐释,独家视角。
“中华第一刊”,我们共同书写了传奇,我们还将共同书写新的传奇。
我们感恩生活,感恩时代,也特别地感恩读者。你们的信任,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永远珍惜的宝贵财富:百姓的期盼,百姓的幸福,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让我们放开脚步一道前行,朝着新的太阳走去,朝着新的春天走去,朝着半月谈事业新的更灿烂的愿景走去!



拒绝“城市二元化”



城市化,在当下中国人的脑海中,有着特别丰

富的想象。

它是引领现代化巨轮远航的飘扬的旗帜,它是撬动全球化大国崛起的神奇的支点,它是普通中国人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个璀璨的梦想。

在中国应对后危机时代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之际,城市化又被赋予特殊的使命。

可是,当我们激情澎湃地去鼓呼、去追赶、去推进的时候,有没有思索过、诘问过:城市化的真谛、城市化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城市化、为谁的城市化?

聆听各级政府宏大叙事中的城市化构想,投身今日中国呼啸前进的城市化浪潮,我们首先应当关注、应当警惕的,不是城市化的速度和指数,而是城市化的内质和价值。

许多地方正铺开改天换地的“新造城运动”。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县城城区化,由此引发了紧锣密鼓的“圈地运动”,更有暗潮汹涌的“圈县运动”。可是,如果脱离制造业服务业的支撑,仅仅靠爆炒房市股市做大资产泡沫就能举托新城崛起?在城市空心化的格局中,新市民生存发展、就业谋生的机会在哪里?

许多地方正热衷经济增长的“新城市拉动”。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动进城打工农民和失地农民的消费升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新。可是,在城市GDP化的偏向中,百姓消费的基础是什么?城市化并非仅仅是建制的扩大、土地的圈占和人口的膨胀,城市功能的开发,公共空间的拓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福利的普及与提高,如何及时跟进?

许多地方正推进城市经营的“新地标活动”。政府一味追求“现代城市形象”:更高的楼房,更豪华的商务区,更宏大的花园广场,更具动感的都是韵律……令人目眩的种种商业地标、产业地标、文化地标,往往变成造价惊人的工程,变成财富和技术的炫耀。可是,在城市化泡沫化的幻象中,普通人的地位和尊严如何提升?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城市化意味着什么?是一种新的发展,人的创造力量的解放和财富源泉的涌流;是一种新的生活,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一种新的文明,人的道德精神的进步和人文价值的升华。

城市化的灵魂应是以人为本。践行以人为本的重心在哪里?在于坚守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于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我们的城市化除了要努力开掘“管理者的财源”、打造“投资者的乐园”,更当努力建设“劳动者的家园”。

看一看身边的城市化浪潮,我们应当警惕:不少城市借助于区区一纸户口登记的户籍改革,借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便拥有了更多的土地资

源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从乡村涌向城市的失地农民。当城市化难以为其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足够的就业机会和有效的福利保障时,“失地”和“变市民”更可能换来的仅仅是无业市民的身份。

还有亿万进城谋生的打工农民,承受着危机冲击和产业转型的巨大压力,甘冒着减薪欠薪和随时失业的现实风险,支付者种种职业病患的侵害和留守子女的成长的人生代价,托举起城市的高楼大厦,召唤出城市的昌盛繁荣。可是,至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被拒绝于城市的发展之外、社会之外、体制之外。读一读媒体关于南京农民工冻死街头桥洞的新闻吧,我们如何卸下心头这不能承受之重?

看一看眼前的城市化景象,我们亦当清醒:交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集,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机动车对路道资源的一再扩张,是自行车道、步行者道的一再被挤占、被压缩,有的地段甚至已被断然取缔。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是一个恰逢低碳社会到来、无法重复美国消费故事的国情,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仍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还难以进入“有车一族”,他们日常的出路又在哪里?他们行走的路权如何保障?

房地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火热,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房价对普通百姓的重压和裹挟。有业内人士表示,房改十年最大的遗憾就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问题。当时希望通过经济适用房既解决百姓住房,又拉动经济增长,却出现了有钱人买了多套经济适用房,有的城市还没有廉租房的政策。后来,国家下达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结果也基本踩空,从而造成民生住房体系的严重缺位。于是,我们在一些大都市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马路一边的高档社区里居住的是拥有一套或多套房产的“有钱人”,而仅一墙或一路之隔的“棚户区”里则挤满了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围墙,成了贫富的“楚河汉界”。

还有,城市普通教育发展中门槛不断抬高的择校和地产与名校牟利的“勾兑”,文化设施建设中竞相攀比的豪华和风格样式的崇洋,道路环境整治中对马路摊点的清理和对“美丽城市”的追求,等等,日益加剧城市平民生活的窘迫和艰辛。

当我们还在问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艰难求解之时,一个新的城市二元结构图像又已隐约浮现。

这里,有城市的财力问题,有发展的阶段问题。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政府的执政理念,是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城市化得路径选择。

人民城市,应当人民做主,人民创建,人民共享。

热点声音

从本期开始,编辑部为读者

奉上一个崭新的栏目——“热点声音”。我们将精选、集纳最新的来自不同层面的言论。言不在多,入选标准是新热点、有锐度。篇幅虽小,但我们将力争折射各界声音的丰富,呈现令人警醒的思考,给读者留出判断的空间.并力求有所触动或启发。我们衷心希望读者多提建设性意见.一起办好这个新栏目。
要用心制造,用智创造。
——温家宝总理元旦期间在黑龙江省考察时寄语企业职工和技术人员
人大不要变成“大人”,不要脱离老百姓,脑子要记住为老百姓服务。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如是说
要招商引资,但绝不能嫌贫爱富,整天围着富人转,疏远了困难群众。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讲话
我始终相信法律应该杜绝一切暴力,杜绝暴力既包括普通老百姓不能用暴力抵制.同时也包括拆迁部门不能乱用暴力。在这个意义上,所有暴力拆迁都是违法的。
——北大法学院教授王锡锌作客腾讯网
发现他的时候,他躺在宿舍后面的一条沟里,头朝东脚朝西,仰面躺着,死得很舒坦。
——山东潍坊一初一学生被老师罚站,之后老师去喝酒忘了这事,
结果这名14岁学生被冻死,学校负责人面对记者采访时竞如此描述
我们有很多套房子,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是社会精英!
一经济学者戴欣明在电视访谈中如此表示
28亿元.可修10000所希望小学!
一一网民对“审计表明央企有28.42亿元损失已无法追回”的评论
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候,发达国家金融系统摇摇欲坠,各国政府迅速向银行注资数千亿美元。如果气候也是银行,他们恐怕早已出手相助。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讲话

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新态势

2009年12月22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第四次领导人会谈在台中圆满落幕。会谈签署了涉及工农渔商的3项协议,同时安排继续就两岸避免双重征税进行磋商并将适时签署协议。作为2009年两岸关系的“收官之作”,本次两会台中会谈堪称圆满。从推进两会制度化协商乃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更大视角来看,本次会谈也必然会因其蕴涵的多重意义,在两岸关系发展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足迹。
展望未来,两会2010年上半年将主要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行协商。如能顺利签署协议,则意味着两岸经济关系将迈向深入合作的紧密化阶段。
全面直接三通不断扩大深化
一年多来,两会通过四次领导人会谈,共签署12项协议并达成1项原则共识,为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现扫清了制度性障碍,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从“节日包机”到“定期航班”,两岸空中客运历史性地实现了正常

化,空中直航的目标也顺利达成,商业运作与管理趋于成熟、规范。以空中客运正常化为突破口的“大三通”,将会为两岸“大交流”的新时代提供强大支撑。它不仅会扫除横亘在台湾海峡的人为障碍,有效降低两岸交易成本,增加两岸人员、商品及资金流量,提升两岸经济的世界竞争力,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两岸同胞的交往面,使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互动更为频繁。
实现双向投资是两岸经济往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在两会南京商谈达成陆资入岛共识的基础上,台湾方面于2009年6月底宣布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第一阶段开放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公共建设在内的192个项目,正式开启了两岸双向投资的新时代。尽管受到资讯不足、开放项目缺乏吸引力、大陆商务人员入岛不便及岛内政治纷扰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陆资入岛数量有限,但毕竟迈出了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历史性一步。
两会在台中商谈期间还专门组织一批大陆有实力的企业就陆资入岛举行座谈会,台当局也正在酝酿第二阶段开放项目,并有意为大陆企业赴岛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未来,随着陆资入岛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岸经济关系格局将面临重大变化,两岸经济60年来有望第一次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局面。
产业合作带助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台商对大陆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其中2/3为加工出口,而占台湾GDP总量73%左右的服务业对大陆投资比例偏低,进展缓慢。这一状况不仅导致大陆台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更重要的是使两岸投资贸易面临发展瓶颈,两岸经济联系的紧密度不易提升。
2009年4月,两会在南京商谈中签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加强两岸金融领域广泛合作。这是两岸金融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两岸金融业进入实质合作新阶段创造条件。11月,两岸进一步签署包括银行、保险及证券三项内容的备忘录。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环境,而且有利于促进两岸金融业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进而带动两岸现代服务业的合作,逐步改变现有的以制造业合作和加工出口为主的格局,形成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强化两岸经济的结构性相互依赖。
两岸新型产业合作成为2009年的一大亮点。2008年10月,台湾经济部门提出两岸产业“搭桥专案”,以“一年交流、两年洽商、三年合作”为目标,选择以中草药、太阳能光伏、LED、风力发电等15个产(行)业与大陆进行合作,此后在台湾举办了多场“搭桥”研讨会。为了推动上述计划的实施,大陆方面则成立了由专家学

者组成的产业咨询小组、由国务院各部门组成的产业协调小组及由行业协会和企业组成的项目工作小组。两岸专家经过认真研究,共同选择了LED照明、无线城市、食品物流等三个项目作为先期合作的试点项目。
为推动两岸企业携手合作、共克时艰,大陆方面2009年还主动采取积极措施,组织大型采购团赴台,扩大对台产品采购,至2009年9月初总额已超过100亿美元。大陆部分省市也由主要领导带队赴台交流,就深化当地与台湾的经济合作举办洽谈、研讨和签约活动,在岛内引起高度关注与极大反响。2009年11月,首个以中共省委书记为团长的江苏考察团赴台参访,商签了高达41.3亿美元的采购协议。这一切表明,大陆市场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其抵御外部风险、推动经济转型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正在更加广泛地惠及两岸同胞。
寻求两岸经济关系紧密化之道
两会领导人在2009年12月台中会谈中首次就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原则性交换意见,并同意把它确定为2010年上半年将在大陆举行的第五次商谈的重点协商议题,吹响了寻求两岸经济关系紧密化之道的新号角。
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期待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为扎实的物质基础、提供更为强大的经济动力。两岸可以为此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签订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是马英九的竞选政见,他当选后将协议名称改为“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多次强调两岸就此展开协商“宜早不宜迟”。尽管台湾有人对这一协议签订持反对意见,但据台湾“劳委会”预测,两岸若签署经济合作协议,台湾将增加10万到13万个就业机会.GDP可望上升0.7%到0.824%。“陆委会”最新民调表明,近五成五的台湾民众支持推动这一协议。 2009年5月,国台办主任王毅首度正式对台湾方面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倡议作出回应,表明了愿意“以积极和开放态度”及“以适当方式”进行接触交流,“争取尽早展开正式商谈”的态度。
从目前情况看,这一协议的主要内容将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领域。协议内容既要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又要符合两岸经济合作需求和贸易投资特点,符合两岸关系发展方向,具有鲜明的两岸特色。总体上看,协议的签订对双方显然都是有利的,但需要两岸有关各方认真细致加以评估,妥善兼顾,使协议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和代价最小化,真

正达到互惠双赢。
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两会领导人台中商谈中明确指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单纯的经济议题,不涉及政治敏感问题。在协商过程中,大陆方面会考虑台湾经济的特点和市场承受能力,对台湾同胞的合理关切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两岸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两岸各界应携手同心,全力推动,以便共度时艰,开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造福两岸同胞,增进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编辑:何晏



中国城市自行车生存状态调查
路为何“越走越窄”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及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自行车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在我国大中城市的道路上,滚滚车流中,骑自行车出行越来越战战兢兢;大中城市的机动车道越来越宽,非机动车道越来越窄;存放自行车的场所也越来越少。汽车的快速增长,使自行车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我国是曾经的自行车大国,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城市中涌动的自行车流,曾被外国人比喻为“移动的长城”。即便是现在,自行车依然是百姓离不开的出行工具。无论是从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出发,还是从解决民生问题的视角出发,我们都应该为自行车这种最平民化、最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鼓与呼。

讲述:自行车,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不需要挑选日期,只需要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来到任何一个城市的繁华路段,往往就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排成长龙的汽车慢吞吞地移动,行人左突右闪穿过马路,而自行车,则如一条条鱼,在机动车留下的缝隙里,在行人之间,闪转腾挪,曲折穿行。

本刊记者在北京、武汉、郑州、合肥等地采访时,骑车人普遍反映,现在的马路越来越宽,但自行车越来越难骑了。

“如今,骑自行车越来越不方便了”

从年轻时一直骑到60多岁,酷爱自行车的徐老换过多少辆自行车,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自行车载着徐老上下班、接送小孩、探亲、旅游,多年来是他的双腿,是他的密友,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骑自行车出门,曾是徐老生活中的一大享受:“骑车出门方便,又锻炼身体。特别是天气好的时候,骑在马路上,微风吹过耳边,舒服极了。”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前骑车出行的日子,徐老的脸上写满怀念:“那时候,城市交通主要靠自行车当家,特别是上下班时候,一片自行车的海洋。汽车很少,而且得给自行车让道。”

那么后来呢?“后来呀,情况逐渐地变了。”徐老无奈地摇了摇头告诉记者,尽管自己现在很健康,依然热爱

骑自行车且骑行本领丝毫未退化,但对骑车上路非常犯怵。现在路是比以前多多了、宽多了,可骑自行车越来越不方便了。一些大路上虽然有专门的自行车道,但很多都被占用了,一些小路上则根本就没有自行车道。而在一些路口和立交桥下,自行车更是不好骑。汽车那么多,开得又快,感觉很不安全。赶上堵车,汽车把路全占了,自行车只能在汽车缝里钻。

徐老说,有一次他骑车过一个小路口,既没有红绿灯,也没有人行横道,路上的汽车很多,开得还快。他推着车站在路边,只见滚滚车流在面前不停地流啊流,他实在不敢走,结果足足等了15分钟才过了马路。

他说,现在一些道路设计完全是为小汽车服务的,没有考虑骑自行车和步行的人。长长一条路,中间既没有过街天桥也没有地下通道,这让骑车人怎么走?“有一次,我骑车出去,在一条马路上怎么都找不到口到对面去,一直骑出去一两公里才得以调头,真让人受不了。”

“我感觉,自行车在马路上是最弱势的”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老师龚珺一直骑车上班。说起自己的骑车经历,她有一肚子烦恼。

她告诉记者,从她家到学校骑车要走20分钟,这一段路中的一半都是没有自行车道的,自行车与摩托车、轿车、公交车等走同一条路。骑着一辆单薄的自行车,走在这些强大的马路同伴之间,她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其中的最弱势者。

“常常是骑在车子上,刚听到后边有点动静,还没来得及反应呢,‘嗖’的一声,一辆汽车就从身边擦着过去了,还有那种动静不大、速度却不慢的电动车,突然就从旁边拐到前面,把人吓一跳。”

“在公交站附近,我本来靠边骑着,可公交车一进站,我就必须骑到快车道上。这种情况很危险,但我不走快车道走哪?已经被逼得无路可走了嘛!”

即便在非机动车道,自行车也是不折不扣的弱势者。她说:“在有自行车道的路段,骑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常有摩托车‘呜’一声尖啸,紧贴着我超过去,吓得我登时就一哆嗦。有时候,汽车也会跑到非机动车道上,一辆汽车就能把整个非机动车道几乎全占了,它一停,我也必须马上停下来,一不小心还会撞上汽车。”

她告诉记者,不久前刚刚改造完毕的徽州大道,是合肥市主干道之一,本来还有非机动车道,改造之后,有的路段却没有了。有些路段,自行车道和行人通道被合并到了一起,在上下班高峰期,自行车几乎完全被拥挤的人流裹挟。“有时我眼睁睁地看着绿灯变成红灯,因为前方被行人堵住了,我根本过不去啊,真是让

人心焦!”她说。

“有件事,让我从此放弃了骑车”

秦晓军与自行车有缘,但现在这种缘分已经断了。

小时候,他经常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大梁上。年龄稍大一点,他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上高中的时候,他把自己那辆丁里当啷的黑色二六车换成了一辆直车把、粗轱辘的山地自行车。他说:“那种感觉就像把奥拓换成奥迪一样,骑这样的车外出逛一圈,绝对是件很拉风的事。”

到北京工作后,自行车也成为他主要的交通工具,上班骑车,办事骑车,只要是出行,自行车就跟着他。闲来无事,他就骑着车到处转悠。“在北京的胡同里骑车慢悠悠地边走边看,一点压力都没有,那种感觉真不错。”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从此离开了自行车。

一天,他要到一个比较远的地方开会,本来可以向单位要车去的,但当时天气很好,而且时间也比较充裕,他就决定骑车前去,顺便也熟悉一下北京的道路。

经过1个多小时的骑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但没想到,在门口他被保安拦住了,死活都不让他进。可能保安觉得他骑自行车来与这个富丽堂皇的场所太不相称,也可能是从来就没人骑自行车来这儿开会,总之,任凭秦晓军百般解释也不行,最后只好请召开会议的单位为他确认身份,才得以进去。但保安说什么也不让自行车进去,理由是里面没地方可放自行车。

眼瞅着铁栅栏内一大片空旷的场地,自己的自行车却得不到一块小小的安身之地,秦晓军愤懑不已。无奈之下,他把自行车停放在大门外路边的电线杆子旁。就这样,保安还认为停得离大门太近了,毫不客气地两次让他往更远的地方挪放。

秦晓军带着一种备受羞辱的心情进了大门,步行了15分钟才来到开会地点。途中,他发现门口的保安态度虽然恶劣,但真没说谎,院里满地停的都是气派的小汽车,见不到一辆自行车,怪不得人家不让他进去。

他说,如果我要单位的车来,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而且还舒服得多。我骑自行车又省汽油又环保,结果却遭到这样的羞辱。我从此明白了,骑自行车是会被某些人歧视的。以后,除了到离家门口100多米的菜市场买菜,我几乎再也没骑过自行车。再后来我也买了小汽车,自行车更是被尘封了。现在,除了偶尔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地骑单车健身,这两条腿再没跨上过两个轮子的东西。


自行车因何日益被边缘化

短短十几年间,中国从自行车大国跨入了汽车大国的行列。而在汽车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自行车这种节能环保的绿色交通工具,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在城市生活中日益被边缘化。

记者了解到,造成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越来越弱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路权”严重受损,骑行空间被挤压

在武汉市一元路,骑车路过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骑自行车越来越困难,大多数路都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只能在机动车道上和汽车混行,而且一些马路边上还画了停车位,遇到这样的情况,自行车就只能在马路中间骑,确实挺危险的。”

张先生的话,说出了大部分骑车人的心声。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飞速攀升,曾经在道路上风光无限的自行车,渐渐被“赶到”了边缘地带。在大中城市的某些路段,自行车甚至被“逐出”路外,丧失了在道路上行驶的权利。据记者在武汉、郑州、北京、合肥等城市了解到的情况,新建道路没有自行车道、原有自行车道被改为机动车道的情况多有存在,城市交通资源分配明显不公平,自行车的路权严重受损。

即便有自行车道,自行车骑行也困难重重。河南省单车联盟的尚瑞金说,自行车能走的路一般分为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道路、无防护型自行车道、有防护型自行车道、隔离型自行车道、自行车专用道等几种。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新建道路和繁华地带的自行车道,主要为前三种。而这三种,可以说各有各的困扰。在自行车和机动车混行道路上,由于存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多种速度相差很大的交通工具,很容易造成三者间的相互干扰,在交叉路口这种干扰最为严重。无防护型自行车道不但会有机动车频繁驶入,有些甚至完全被当作机动车停车位,导致自行车不得不驶入机动车道,带来安全隐患。有防护型自行车道则过于狭窄,有些甚至不能两辆自行车并行,再加上速度很快的电动自行车混行其中,也给自行车骑行带来很大不便。

公共交通是市民出行的主要选择,然而,当前公共交通也成为侵占自行车路权的主力军。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河南小组组长崔晟说:“很多公交车站都设在自行车道上,每当公交车进站,自行车就不得不在公交车夹缝中行驶,或者被迫驶入快车道,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有宽敞的自行车车道,但这儿的自行车撞人事故却层出不穷,问题就出在公交车站上。由于岳家嘴、汪家墩、徐东村等四五个公交车站都紧靠自行车道设立,乘客一下车,正好涌入自行车流,一不小心就会与擦着公汽驰过的自行车撞个正着。据了解,前几年武汉市提出“港湾公交车站”概念,将部分原在机动车道上的车站引入自行车道,结果使得自行车的行

驶环境更为复杂。

郑州城区现有公交线路209条,线路总长度3230.7公里,数千个公交站点占用了大量自行车交通资源。而另一方面,郑州市的公交车平均时速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每年都会减少1至2公里,2009年高峰时平均时速只有14.7公里,基本上只比骑自行车快一点。这对公交车和自行车来说,可谓是“双输”局面。

自行车无法嵌入大交通系统

在国外,人们经常会选择多种交通工具搭配的方式出行。例如,先骑自行车到公交车站或地铁站,将自行车存放后,再换乘公交或地铁前往目的地。而在国内,人们往往只能选择单一的交通工具出行,自行车无法嵌入大交通系统,其作为重要辅助交通工具的功能并未得到开发。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国内大中城市普遍缺乏充足的自行车停放场所。

从北京市民陈先生家到附近的地铁站,骑车只要5分钟,对于早晨时间极其紧张的陈先生来说,骑自行车前去换乘地铁是最佳方案。但是,问题来了:地铁站旁边没有正规的自行车停车场,随便停一个地方很容易被偷。几年来,就是为了骑车去换乘地铁,陈先生一家3口人,已经丢了好几辆自行车。无奈之下,陈先生只能放弃地铁这一方便的交通工具,咬咬牙买了私家车。

武汉市的杨小姐面临跟陈先生一样的烦恼。

武汉被大江分割,湖泊遍布,大大小小的桥梁都是交通干道。可大多数桥梁尤其是过江大桥都没有设置自行车道,甚至禁止自行车通过,这让许多骑车人感到不便。杨小姐住在武昌,在汉口上班。由于自行车上不了长江二桥,附近又没有过江轮渡,杨小姐只能把自行车骑到上桥处附近,转搭公共汽车过江。由于沿江地带盖满了各式高楼大厦,很难找到正规的停车场所,半年不到,杨小姐就被偷了两辆自行车。

记者了解到,自行车停放难问题在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广泛存在。北京市政协委员万建中说,以北京市为例,2008年以来北京虽然规范建设了一批自行车停车设施,但在大商场、社区、重要商业街区、写字楼等地,自行车停放点还是普遍呈现萎缩状态。那些过去街边随处可见的小存车点已经越来越少了,而较大的规范存车点又不足以覆盖所有人流集中的地区。

万建中表示,虽然近几年小汽车增长速度很快,但自行车仍然是百姓常用的交通工具,既环保又节能的自行车理应成为政府提倡的出行方式。但是从近年来的情况看,自行车停放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停车难的尴尬,成为许多人放弃自行车的一个重要原因。

汽车文明欠缺的负效应

一个雨天,一辆银灰色宝来高速驶

过一处积水点,高高溅起的水花飞向旁边一位骑自行车的人,虽然穿着雨衣,他还是从头到脚都被浇湿了。面对远去的汽车,这位骑车人满脸无奈。

这是在网上流传很广的一组照片,引起了广大网友对开车人的强烈谴责。事实上,这组照片所反映的,正是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后,亟须建设汽车文明的问题。

当下,许多车主买了车后只注意到车辆给自己出行带来的便利,文明行车的认识却大大滞后。在每个城市的人行横道、道路转弯处,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小汽车不让行人和自行车的霸道行为。在马路上的滚滚车流中,行人和自行车越来越显得战战兢兢。

张小姐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下班回家堵车1小时让她十分头疼。为了不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塞车上,张小姐决定重拾大学时骑过的自行车。可骑了没几天,各种状况就让她焦头烂额,“跟大学里骑车完全不一样,感觉很不好。现在很多开车的人十分蛮横,瞧不起骑自行车的人。比如过人行道的时候,经常被汽车司机按喇叭催促;雨天碰到一些素质不高的司机,还会溅你一身泥水。”

张小姐说,一些司机的恶劣行径,让她觉得骑自行车低人一等,心里很不平衡。有一天,她甚至把怨气撒到了交通协管员身上:“那一次我刚走到一个路口,就看见他拿着小旗冲我摇,我登时火冒三丈,你为什么不冲着汽车摇啊!”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小汽车、自行车、步行以及其他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生活中都是平等的,而作为绿色、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自行车更应该受到尊重。目前,骑车人在马路上的弱势地位,正说明了进入汽车社会后,我国的汽车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当越来越多中国人开上私家车的时候,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却重获西方人的眷顾。因为自行车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减少交通拥堵,所以在制定城市交通政策时,一些国家特别注重鼓励自行车出行、以自行车优先为原则的政策和规划。

专家指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理应重视自行车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鼓励与倡导骑车出行,政府责无旁贷。

改变理念,从以汽车为本到以人为本

“自行车当前糟糕的生存状况是城市规划、道路设计、交通规则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而更深层次的则是相关部门的理念问题,反映了到底应该以汽车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问题。”崔晟说。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汽车数量的骤增,大中城市不断兴建新道路,拓宽旧道路。然而,虽然道路在增加,自行车的生存空间却不断缩小。崔晟说,这

种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中的“汽车本位”思想。

倡导绿色出行 政府责无旁贷


2007年11月对郑州居民出行方式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步行,仍然是中心城区居民主要的出行方式。其中,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所占比例达47.5%,步行达30.4%。

然而,作为普通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自行车的路权往往被忽视或牺牲,以满足汽车的路权需要。“现在的城市交通主要围绕机动车来设计,非机动车道越来越窄,设计部门往往认为只要汽车畅通了,交通问题就解决了。”河南财经学院经济管理学教授史璞说,“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汽车堵,自行车也堵。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

史璞认为,要解决当前的交通拥堵问题和自行车路权问题,政府必须树立“大交通”的概念,要把各种出行方式的交通权利统筹兼顾,不仅要考虑机动车,还要考虑自行车。

如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不同的出行方式?在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任教的郭宇光说,这需要实现各级管理部门权限的一体化,不同交通工具发展策略的一体化以及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一体化等,对汽车上路可以通过政策、价格等因素来进行调节,从而为其他出行方式赢得更多空间。

郭宇光认为,政府进行交通规划时,首先应考虑的是减少出行长度,因为出行长度影响着出行选择,政府要尽可能使大多数人的日常出行距离在3000米以内,减少汽车出行量,并在市政设施上尽可能留出自行车通道,为自行车出行创造便利条件。

完善措施,还自行车以生存发展权

对于如何保障自行车顺利出行,崔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措施:原有的道路应在便捷、安全、舒适的基础上保留或改造自行车道,新建的道路应该规划出自行车道;重要的交通枢纽周边应建设足够的自行车专用道和停放场所,以便利出行方式的转换;使用护栏、行道树、绿化带等将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分开,使其不能互相穿越;改造现有不合理的公交车站设置,避免公交车站占用自行车道。

针对自行车停放难题,万建中表示,有关部门应该调研自行车出行总体情况,对自行车车流集中地区进行统筹规划,布设相应的存车设施。同时,政府财政可以考虑进行投入,逐渐取消自行车停车收费,建设公益性自行车集中存放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家亮认为,人们使用交通工具时不外乎以下几种选择: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私家车、自行车等。汽车是最耗能的,自行车则是最节能的。自行

车轻便,适于短途出行,城市如果能充分发挥自行车的作用,不仅有助实现节能减排,而且会大大方便市民生活。

黄家亮说,2009年6月他在杭州调研时发现,杭州倡导自行车出行工作很得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他说:“在我所住的宾馆附近,就有自行车租赁点。我持杭州市一卡通刷卡租了自行车后,可以很方便地去很多地方。我们当时去了西湖。到了西湖西侧时,可以把租来的自行车放在就近的停靠点,放心地游玩、拍照。经过苏堤、白堤,到了西湖的东侧,我们又可以重新租自行车,骑着回宾馆,到宾馆附近的租赁点,再把自行车还回去。”杭州的自行车租赁点就像公交站牌一样随处可见,形成了一个覆盖城市的网络。而且,每个租赁点之间都是电脑联网、信息互通,租赁、归还车子都非常方便。

他说,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为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欧美许多国家就推出了自行车免费租赁服务。在巴黎、伦敦、纽约、阿姆斯特丹等国际大都市,自行车租赁服务的发展尤其迅速,此举对缓解交通压力、促进节能减排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如果能学习这些城市及杭州市的经验,建设自行车网络,使人们在公共交通工具间方便地换乘,相信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

加强宣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一些专家认为,在日渐“汽车化”的中国,自行车作为符合国情、有益环保,并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代步工具,依然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因此,政府除了从设施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向自行车出行倾斜外,还应大力开展骑行有益的宣传教育,鼓励市民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江玉林说,现在在许多西方国家,骑自行车都已成为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时尚。国外很多企业都会主动采取措施,给予骑自行车上班的员工奖励。很多企业和单位还备有专门的洗澡间和更衣室,供骑车上班、满身大汗的员工冲澡和换衣服。纽约的地铁站里也有洗澡间和更衣室,很多人都是先一身运动装地骑车到地铁站,冲个澡,然后换上在办公室里穿的衣服,换乘地铁去上班。

黄家亮表示,要形成骑车出行的时尚,就必须通过宣传教育,改变人们的观念,改变那种认为“自行车是落后交通方式”的错误想法。现在,一些人存在这样的狭隘观念:即把一个人的成功,与是否有私家车、有什么品牌的私家车等挂钩,仿佛一个骑车人一定没有开车人成功、开宝马也肯定比开奇瑞更成功等。要消除这些狭隘、落后的观念,就需要政

府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低碳生活、以节能环保为荣的新时尚。(采写记者:李志勇 李亚楠 梁鹏 程士华 郑璐)

丹麦“自行车城”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打回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见证了丹麦人对自行车的青睐。尽管已是寒冬季节,但骑车族扔来宛如游鱼般穿梭于哥本哈根市的大街小巷。这座曾经以安徒生童话闻名世界的城市,正在向世界展示它新的文化名片——“自行车城”。

八成市政厅工作人员骑车上班

在“自行车王国”丹麦,骑车出行时人们的首选交通方式。仅有540多万人的丹麦拥有自行车超过420万两,人均有用自行车率居世界前列。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被国际自行车联盟授予“自行车程”称号的城市,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更加引人关注。哥本哈根人喜爱骑自行车,超过1/3的市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或上学,总里程超过110万公里。汽车族覆盖了各个年龄层,从十来岁的小学生到退休老人都加入汽车族的行列。他们中既有工人、教师、公司职员,也有政府官员。据当地导游介绍,在哥本哈根市政厅工作的人员中,80%的人是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许多议员和工作人员也习惯骑自行车前往丹麦议会所在地——市中心的克里斯蒂安堡上班。上下班高峰期间,各种自行车、三轮童车、三轮脚踏运货车在街道上穿行,形成一道充满活力的城市景观。

哥本哈根人喜欢骑自行车的原因很多。53%的骑车者认为,骑自行车出行既轻松舒适又方便快捷,不必为交通堵塞浪费时间而烦恼。在哥本哈根市去,骑自行车的平均时速为15公里,而汽车的平均时速仅为27公里。此外,如果上班以自行车代替开车5公里,每年可减少30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更重要的是,汽车是非常好的运动健身方式,以舒适的节奏汽车30分钟相当于以同样时间游蛙泳所消耗的能量。只要加快一点儿骑车速度,所燃烧掉的脂肪相当于慢跑。当然,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骑自行车便宜省钱,可以让人们忘掉贷款、保险费、汽车税、汽油价格和停车收费等麻烦。

哥本哈根:自行车数量比居民人口多

丹麦人的环保意识极强,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日常生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环境问题。汽车无疑是便捷的交通工具,但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有目共睹的。丹麦政府一方面以高税收限制小汽车的增长,汽车税一般是车价的1.5倍,而且油价贵、泊车难;另一方面则为骑自行车出行的人们提供各种方便。

“绿色交通”,是哥本哈根市政府的一贯倡导。为了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出行、减少二氧化碳排量、保护哥本哈根

这座北欧最大都市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古老建筑,从上世纪80年代,哥本哈根是就开始修建自行车专用道,逐步建成了非常发达的自行车道路网络,犹如蜘蛛网般的自行车交通网覆盖整个市区。1995年,自行车专用道已达300多公里。如今在350公里贯穿全程的自行车专行道上,自行车最高车速可达到每小时20公里。市政府还实行交通管制,确保人们在每天早晨6时30分到中午12时前往市中心和中午12时至晚上6时从市中心返回城外的道路上很少遇到红灯。自行车专用道与汽车道和人行道从高度上各自分开,一目了然,互不干扰。修建更多的自行车道路是哥本哈根居民最强烈的期望之一。自行车道越多,汽车的人就越多。市政府每建成一条新的自行车车道,该路段的骑车人数就增加20%,而汽车减少10%。

在哥本哈根,自行车的数量比居民人口还要多。尽管自行车需要的空间比汽车小得多,但依然需要占用很多的街道空间。为此,哥本哈根市有关部门为骑车者在全市各处提供良好的存放设施。市内设有很多自行车免费停车场。地铁前、商店旁、学校里、街道边,到处都有设施精巧、美观实用的自行车存放架。就连丹麦议会的门前,也建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为来这里上班的议员和工作人员提供方便。环卫工人还定期清理市内各个地方的自行车停车场。

自行车已为抑制哥本哈根交通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做出了贡献,当2015年哥本哈根实现50%的居民骑车上班和上学目标之时,每年哥本哈根再减少8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热望2010:中国人的六大民生期待


本刊记者 古文洪


“国以民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如今,中国人对民生的关注,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广度和深度。民生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复杂尖锐。
在迎战金融危机的挑战中,百姓、企业、国家一同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现在,我们又共同走进挑战与希望并存的2010年。新年伊始,本刊梳理出来自国人的民生期盼,我们期待这些热切的民意能和国家“保民生”的决策部署形成共振,在克难攻坚中把民生这篇大文章做得更好。


住房:让百姓安居乐业


2009年,在本刊读者的来信中,涉及楼市及房价问题的来信始终高居榜首,到了11月,更是有高达八成的读者来信涉及“疯狂的房价”。
北京网民宁玉碎在来信中感叹:“在大中城市,小两口买房,哪家不是老少齐上阵,把三代积蓄全花光?但如果问,全国还有多少三代人的积蓄加起来也买不起一套房的情况,恐怕没人可以给出数字,如果说这个数字比北京的房价还天文,恐

怕没人会反对。”
一边是危机冲击下各行业纷纷紧缩,一边惟独房地产在经济低谷期一路高歌,房价逆向飙升至历史新高;一边是“地王”、“楼王”频现,一边是全国保障房建设资金到位率不足25%;一边是有人“三代积蓄也买不起一套房”,一边是全国住房空置率超过15%,上海、北京、深圳三地的空置率更超过40%……在网上,网民们对畸形楼市的不满和抨击,已经到达一个新的沸点。
疯狂房价背后的症结何在?民众和专家对此热议不断。在众多或宏观或微观的评说中,一位专家的“民生思维”引人注目:在有些地方,房地产仅仅被视为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而非社会政策的一部分。有些地方政府无视住房的社会功能,只看重房地产开发带来的财政收入和对GDP的拉动,再加上开发商、银行的逐利趋向,房价不断逼向虚高。
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社会发展和社会成员的居住权,哪一个更应该成为政府的首要考量?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目标怎样去实现?这些问题都值得各级为政者认真思考。
当更多普通人在房价的重压下身心疲惫、生活变形甚至人生价值观产生动摇,腐败、暴利等众多社会矛盾在房地产乱象中衍生的时候,百姓的社会公平感、社会的稳定和谐何从谈起?
“现在需要政府有平抑房价的决心,有大庇天下寒士的雄心。”“居者有其屋是最大的为民办实事”……本刊一封封读者来信中的热切期盼跃然纸上。
事实上,党和国家在不断回应着民众的期待。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从“抑制”到“遏制”的用词变化传递出强烈的信号,体现了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国四条”的出台,加上在此前后国务院及多个部委密集推出的调控举措,让处在房价煎熬中的百姓看到了新的希望。
我们必须弄明白的是,老百姓对住房的需求的确是刚性的,但目前的超高房价并不是老百姓的需求和消费所带来的。人们期待着:中央抑制房地产投机、力推保障房等措施能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合力对房价中的泡沫挤一挤、再挤一挤,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物价:稳定市场预期


2009年底,全国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普遍上涨,食用油、粮食价格稳步提升,甚至连不起眼的大蒜、辣椒价格都创下了新高。民众期待政府部门能在稳定市场预期、避免未来生活用品价格持续明显上涨方面有所作为。
“近期,食用油涨价,引起许多市民恐慌。我看到一个老太太一连8天往超市跑,买回8桶桶装油。这是没必要的。” 2009年12月12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尚强民,在武汉这样表态。他介绍,2009年

主要大豆出口国减产,造成我国食用油价格上涨;2010年的食用油价格不会上涨,因为目前已确定这些出口大国都将增产。
对民众关心的粮价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近日回应:目前国有粮企原粮总库存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水平,粮价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但专家预测,随着经济逐渐回暖,加上年末翘尾因素影响,2010年前半年物价指数的继续上升已成趋势。
“我们已经开始关注到一些通胀预期。”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坦言,“我们现在还没有出现通货膨胀,CPI刚刚由负转正,PPI也还是负的。但是我们要预见到通胀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国家,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过大的问题。物价如果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对一部分人来讲可能不成为问题,但是对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者,尤其是贫困家庭,就会成为很大的负担。”
各种迹象显示,管理好通胀预期,使物价上涨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已经被政府提到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保护人民利益的高度来对待。民众期待着,能从身边的“柴米油盐”中切实感受到政府的承诺与关怀。


医改:切莫“摁下葫芦起来瓢”


一位北京小伙子为给女友看病,每天凌晨3点从家里赶到市区一家医院排队,以确保能挂上号,一坚持就是几个月。爱情的力量让人感动,看病的艰辛让人心酸。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以来困扰着中国百姓。2009年,新医改方案等系列改革举措,让老百姓看到了解决药价高、看病难问题的希望。
基本医疗卫生将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公立医院突出公益性,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下45%的药品降价……人们为政府的努力和举措叫好,但一些人也担心新政在实施环节打折扣甚至“摁下葫芦起来瓢”,毕竟相关领域的“利益纠缠”根深蒂固。
在济南一家国企工作的张宝国说,大大小小的药品降价已经许多次了,可是大家普遍感觉药价还是贵。最担心的是药价没降下来,诊疗费倒提高不少。
武汉市的职员胡艺提醒,要防止一些药品换上新名称继续维系药价暴利:“媒体曾报道,罗红霉素有40个名字,头孢三嗪有30个名字,抗菌药氧氟沙星的名字达52个之多。改换药品名称、规格及包装,按‘新药’重新定价的变相涨价行为,一直未被完全遏制。因此,应完善监督措施,严防降价的基本药物‘见光死’。”
百姓期望,“时间就是生命”能成为医改推进中的关键词,尽快把阻碍医改实施的各种“利益链条”彻底切断,尽快让惠民举措落到实处。


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


2009年是教育公平备受

考验的一年,每一个公众广泛参与的热点话题背后几乎都是对教育公平的追问。
沸沸扬扬的“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及“重庆考生民族成分造假”事件,北大首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等等,始终伴随高分贝质疑声的,是人们对教育公平可能遭受损害的深深担忧。同一座城市仅仅相隔百米的学校冰火两重天的差距,所反映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择校热更是常说常新的老大难问题,社会关注度持久不衰。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组织的一项调查中,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仅11.2%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公平。择校费、大学高学费和高考加分政策,分别是公众心目中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面对百姓的追问,中国教育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对待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2009年11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上任伊始,就提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
2009年岁末,国务院公布的对公办中职学校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将逐步免除学费的政策,被普遍认为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后,上学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如何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好学,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人们期待,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扶持弱校及农村学校建立教师流动机制等手段,“办好每一所学校”的政府承诺能够逐步变为现实。


就业:期待渠道更通畅,前景更光明


就业是民生之本。金融危机下,对百姓生活带来的直接冲击就是就业空间缩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人群这三类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尤其突出。
“儿子大学好不容易毕业了,可是找工作实在是难。”一位农村受访者认为,金融危机直接引发了就业危机。刚刚在一家企业就职的大学生江丹告诉记者:“这一年找工作真是太难了,降低心里预期是明智的选择。”
一位农村受访者说:“我原来在深圳的一家超市打工,后来超市裁员,就回家种棉花了,等有机会还想出去打工。”另一位受访者则表示:“希望国家能加大小额贷款覆盖面,拓宽再就业门路,关心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伴随国家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措施的实施,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保持了总体稳定,新增就业、下岗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农民工就业等指标完成情况均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但各地登记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尚有近一半未实现就业、部分农民工岗位不稳定等问题,显示目前的

就业难尚未彻底解决。
中央明确提出,2010年“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建立健全带动就业增长机制、扩大就业渠道等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新华社31个分社前不久进行的入户调查或拦截式访问显示,已实施的保障和扩大就业政策得到了84.1%的受访者认可;53.9%的城市居民认为2010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会好转,期待自己和家人的就业空间会更大。


拆迁:早日告别“民生之痛”


6年前,孙志刚的无辜惨死,终结了收容遣送制度。2009年末,多起由拆迁引发的极端事件,让备受争议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存废提上了国家立法机构的议事日程。
以成都唐福珍自焚事件为代表的典型事件,因其极端而受到广泛关注。实际上,因强制拆迁、暴力拆迁导致的矛盾和冲突经常发生。本刊收到的众多读者来信中,对这一问题的反映占了相当数量。各种渠道的民意都显示,城市拆迁的无序和混乱,正在成为引发社会矛盾与不稳定的民生之痛。
北京大学法学院五位学者一纸认为拆迁条例涉嫌违宪违法、建议全国人大修改的建议书,激起千层浪,把公众的目光聚焦到法律制度建设的层面。国务院法制办迅速作出回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有望取代旧的拆迁条例。
社会舆论对此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虽然废除现有的拆迁条例并不能解决所有拆迁问题,但至少能够抽掉暴力拆迁的一个法规垫脚石。众多网民对新条例提出建议和意见,有人并提醒在新旧条例的转换期,要防止利用这个时间窗口突击拆迁。
现行拆迁条例的废除看来已无悬念,这表明国家对当前拆迁过程出现的不公、矛盾和冲突已有更清醒认识,对其中凸显的民意也有更积极和迅速的反应。人们期待,直接关系民众财产权和切身利益的新法规能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切实担负起维护广大拆迁户正当权益的重托,让拆迁不再成为“民生之痛”。
编辑:张寒

邕江上那些“住家船”

这是一种反差强烈的景象:邕江一桥上车水马龙,桥的两侧是广西南宁市喧闹的主城区。从桥上看下去,江畔停泊着几十只破破烂烂的小船。这些小船上住着人,船就是他们的家,这些船被称为“住家船”。在“住家船”上生活的是这个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困难,洪峰来时,安全隐患重重。
破船当屋生活困难
2009年12月的邕江水面上,江风呼呼地刮过四面透风的“住家船”。在黑洞洞的船舱里.60岁的覃万烟穿着破棉袄,光着脚躺在冰冷的船板上。3年前他退休了,因为买不起房,带着儿子和老婆搬进了外婆留下的“住家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