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学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

孔子的仁学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
孔子的仁学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

孔子的仁学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

学生:苟奉山指导老师:谭贵全

内容提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对中国的政治、教育以及文化传

统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当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为此,本文试图对孔子仁学思想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多角度剖析,以期探究其所蕴含的超越时空的恒常价值,揭示其由于受时代诸多因素影响而存在的固有局限。从“亲情之爱”到“泛爱众”,从“纳仁入礼”到“为仁由己”,从“杀身成仁”到“天下归仁”,孔子的仁学思想实现了“人”作为类存在物的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而又主张“爱有等差”、“克己复礼”和“以义制利”,孔子的仁学思想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发现和尊重“人”的人文关怀价值。另外,它又因夸大道德的作用具有了“泛道德化”倾向。

关键词:孔子仁学价值局限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长达二千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长河,它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对中国的政治、教育以及文化传统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学者评价:“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①而“仁”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它不仅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而且也是使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主要依据。

对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历来有不同的评价。笔者认为,与对待整个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应当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应否定一切。为此,本文试图对其丰富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多角度剖析,以期探究其所蕴含的超越时空的恒常价值,揭示其由于受时代诸多因素影响而存在的固有局限。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有人认为,孔子的仁学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换言之,《论语》较全面地记载了孔子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景所论述的仁学思想。的确,仅“仁”字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见,它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然而,孔子仁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历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笔者以为:

(一)仁者爱人

就仁学思想的最基本内涵而言,可概括在孔子与樊迟的问答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①柳诒微,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页。

所谓“爱人”,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合。为此,孔子在构建仁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以“爱人”为其核心,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并推己及人,施之于人类乃至万物,从而保持了一种既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可概括为:其一,爱亲。即血缘亲情之爱。根据已有的“为仁之谓仁”(《国语·晋语一》)的说法,孔子的弟子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的“为”字应解释为动词,即孝悌是“行仁”的根本。其二,爱人。孔子之“仁”,以爱人的同情心为基础,把血缘亲情之爱向外扩展到朋友、他人,以至于“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惠及整个人类。为此孔子曾大力提倡和宣扬“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其三,爱物。即爱自然,体现为人类应该树立一种爱物、爱自然的爱心和有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利用。且看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由川流东逝感悟天地之化,融生命情感于山水之间,这是“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而关于“仁”的这三层内涵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事实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之为:“仁,亲也,从人,从二。”即“仁”着重讲的是二人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不难看出,“爱人”——“仁”的最基本内涵——体现着把人当人看待,肯定人的价值,并且认为人是能爱与被爱的。在那个动荡的变革年代,孔子笔下的“人”,不仅仅指具体的某一个人,而且是一种泛称,也就是说,“人”成了一个类概念了!我们不免追问:这一个类概念何以可能?孔子创造性地将其所倡导的“仁爱之心”建立在了他对人性的理解上。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正因为人性是相近的,才能为人人生而平等提供了人性基础。基于此,孔子时时关心人,处处爱护人。例如,“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此番重人之举,正是其最好的诠释!

爱人是仁学实践的基本内容。如何爱人?或者说,如何检验自己是否做到了爱人?孔子提出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己欲立人而立人,己欲达人而达人”(《论语·雍也》),即“忠”,是“爱人”的积极方面的意义。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即“恕”,是“爱人”的消极方面的意义。概括起来,就是“忠恕之道”,一种推己之心以爱人的精神。

(二)克己复礼

孔子所说的“礼”,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公共秩序而对社会成员进行规范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②西周末年,随着经济政治关系的深刻变化,不断出现僭越之事,可概括为:“礼坏乐崩”。但一个国家和社会不能没有礼乐典章制度,为此,孔子担当起重新解释和改革周礼的时代任务。“克己复礼,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克己复礼”既是为人之道,又是成仁之方。也就是说,个体以一种内在的自觉,不用依赖别人,主动地按礼行事,就能由个体修养而实现其价值目标。“克己”即是注重约束自己,突出个人自我道德修养和实践,此其一。其二,“复礼”是以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语行动,是修养的主要内容。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孔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仁’而非‘礼’。后者是因循,前者是创造。”③但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中,“仁”与“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具体为,“仁”是内在根据,是心里基础;“礼”是外在表现,是行为尺度。其中又特别强调:仁爱之人,必须做到“非礼勿视, 非

②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0页。

③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按礼的规定去实行“爱人”的原则,实现客体之“礼”的主体化,真正做到“为仁由己”。这里所说的仁,具有了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定的特点,同时,也使得“仁”不仅仅赢得到了比“仪”(按程序进行的礼节)更高的价值,而且也使“礼”实际从属于“仁”。

(三)理想境界

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将“复礼”的历史重任交给了重要的一个群体,即“君子”。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理想境界不是“仁”,而是“圣”。“圣”的根本要求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而在孔子眼中,唯有道德纯厚、大公无私的尧舜才能称得上“圣人”。但“仁”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值得付出毕生的努力甚至宝贵的生命去实现的人生目标,犹如人生航程中的灯塔。孔子主张重仁义而轻功利,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形象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践“仁”的榜样——君子④。

这种具有现实性的理想人格,在孔子看来,需要保持一种“坦荡荡”的博达胸怀与“群而不争,矜而不党”的独立人格,也要做到“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除此之外,关键是在陷入求生和行仁的两难境地之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众所周知,每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都有它关于社会理想的设计和描绘,孔子的仁学也不例外。孔子试图通过道德精英——君子的培养,从而实现其“天下归仁”的理想社会。这样一个在道义的指引下,人人皆得安适和乐的社会,其显著特征有二:其一,人人安生。即“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世》)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孙长》)的平均、安定的大同社会。其二,人人和乐。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天人和美的和谐社会。

从君子的仁德到社会的仁政,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仁”实现了高度的统一,也为仁学体系构筑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

(四)道德品质的总汇

在历史的每一次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结构不断解构的时期,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伦理道德沦丧的现实。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出现了违背道德原则的“贱妨贵,少陵长,远间近,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的行为,孔子将“礼崩乐坏”归因于每一个道德自觉意识的失落。为了让人们重识道德和重拾道德,孔子将“仁”概括为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因而此时之“仁”是包含众德的最高观念,也就有了“仁”即“全德”的说法。具体而言,孔子将“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之六个德目概括为两个根本的德目:“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创造性地重建以仁为价值原点的道德体系,其要旨是使暴力消融在道德之中,是把社会秩序的重建置于个人道德自律和自觉地基础上。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恒常价值

孔子仁学,从诞生至今,从现在到未来,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永久的生命力。

④君子、小人本为阶级的对称。君子本武士,即氏族贵族,亦即士阶层。到孔子这里,则成为道德人格范畴了,“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4.5》),即不成其为君子也。

这源自于其丰富的内涵中所固有的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和恒常价值。有人说,情感是倾向过去的,理智则是倾向于未来的。为此,我们怀着对孔子仁学的情感和理智,探究其恒常价值所在。

(一)仁者爱人:彰显人道精神,具有原初的人本倾向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哲学概括。如前所述,孔子以敏锐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抓住了“仁者爱人”的要义,加以明确、充实和提高,并由此推之为“泛爱众”。

其一,仁者爱人,彰显了强调人与人相互关爱的人道精神。仁,由“亲亲”而“仁民”再到“泛爱众”。可以说是这种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开启了人的最真诚的同情心,实现了在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的道德凝聚。除了爱亲、爱人的基本规定之外,孔子深切同情和关怀弱势群体,极力倡导社会救助。“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和“朋友死,无人归,曰:‘于我殡’”,(《论语·乡党》)这种对残疾人和孤独无助者的关心和帮助,实质是将“爱”看成人与社会的普遍欲求并施爱于一切人,不至于陷入“如果没有人与人互相扶助联合,人们很难维持他们的生活,也很难涵养他们的心灵”⑤的悲惨境地。换言之,它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人道精神,也进一步揭示了“仁者爱人”的真谛:将心比心,以爱待人。

其二,仁者爱人,突出了关怀人的生存与类价值的人本倾向。爱人,这一种心理情感体现着孔子对人的生命关怀。郭沫若曾评价到:“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每一个人要把自己当成人,也要把别人当成人,事实是先要把别人当成人,然后自己才能成为人。”⑥身处在战乱纷繁的春秋时代,孔子视滥用武力和刑罚的卫灵公为“无道之君”,反对战争和暴政,以及视“为俑者不仁”。事实上,把人当人看,肯定人的价值的例子,不仅在孔子身上不甚枚举,而且在深受孔子仁学思想影响的中国人身上时时出现。特别在当今时代,孔子仁学思想的价值在于,引领现代人走出因机器生产而不断异化和因物质富足而不断迷失的困境!

孔子的从“泛爱众”到“爱物”,再扩之为“天人和谐”。同样是推人及物的忠恕情怀,不仅将人这一个类概念明确提出,并且为人的社会性的认识奠定了自我认知的坚实基础。更为现实的是,这种情怀能引领着当代人类走出“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的怪圈,帮助我们解决好人类存在与毁灭的冲突,在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导向和启迪意义。

(二)克己复礼:求诸自我约束,内化礼制的成仁模式

既没有高深的玄理,也没有神秘的教义,以孔子仁学思想为代表的儒学,扮演着准宗教的角色。我们不免追问:这何以可能?事实上,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克己复礼”的价值。

一方面,求诸自我约束,强调了依赖人的理性和积极入世的主观能动性。孔子认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论语·颜渊》)就是说,践行仁德关键在于自己,而非依赖别人。由己,不仅仅包括了依礼而积极地去做,也包括依礼而消极的去不做,即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自我约束。而“求诸己”,即道德自律,根植于孔子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和“仁”尚未被普遍接受的现实。这在一定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把人的注意力引向“人”自身,避免孔子仁学滑向宿命论的悲剧命运。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物质财富大爆炸的新时代,正确发挥“克己复礼”的积极作用,从而避免人们在道德沦丧和拜金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⑤斯宾诺莎,政治论(冯炳坤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8页。

⑥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88页。

另一方面,内化礼制规范,避免了摈弃人的情欲和消极出世的宗教禁欲。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把“爱人”的情感和践行原则,建立在这样一种现实的伦理—心理模式之上,将人的情感心理消融在以亲子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的世间关系之中。实际上,礼为形,仁为质,孔子在“礼”与“仁”的因果辩证关系的构建中,实现将外在强制内化为一种主体自觉。在这里,且不论其“礼”的宗法性和等级制的局限性,孔子对人的正常情欲加以肯定,并在此基础上用“礼”加以规范和引导。这使得其仁学思想,避免了因摈弃人的情欲或因消极出世而具有宗教禁欲倾向。“礼”根治于“仁”,规范这人与人的世间关系,无不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从中不难得知孔子关注的是现实世界而非彼岸世界,因而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

由此可见,将自我约束和社会规范结合起来,不仅是整饬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调节阀,也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真正实现个人的自我超越与人与人的人际和谐。

(三)理想境界:塑造仁人志士,经邦济世的理想导向

孔子以“仁人志士”和“天下归仁”的理想境界,让“仁”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指引。犹如“道德公设”,使人人确信能够到达仁,从而激励自身的道德勇气和信心,培养一种向往“仁德”的道德情感和习惯。

“见利思义、杀身成仁”的君子形象,不是对世袭的贵族所说,而是对符合仁义原则的人而言。这种以道德仁义为标准的君子小人之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春秋时期“血而优则仕”的有力反抗,同时也为社会转型期乃至迄今为止的汉民族树立了不二的生命格言,从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感染、教育、熏陶、铸造了不少的仁人志士,也成就和延续了虽历经内忧外患但仍生生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倡导国家、民族、社会的大利和大义,反对不择手段的追逐私利,在义利的平衡和协调中,有利于实现人格提升、民心泰然和社会和谐。

人人安生和人人和乐的“天下归仁”的理想社会,不仅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践行着,而且也为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继续生存下去,提供了一种的社会范式。由“仁”而阐发的“因民治所利而利之”和“庶民、富民、教民”的主张,不仅实现了对“利”的超越,更为重要的是,为不同时代的统治者提供了一条通向“天下归仁”的理想社会的经世之道。

(四)道德品质的总汇:重建道德体系,以德治国的治理功能

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构建一个合乎时代潮流和恒常价值的道德体系,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出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的关怀意识,孔子在探求了道德沦丧的症结后,创造性地重建以仁为价值原点的道德体系,表达了人民渴求人际和谐和追求社会正义的强烈要求,因而具有相对的永恒价值。

立足于当时的实际,孔子仁学思想注重“孝悌”这两个根本德目,这就抓住了中国血缘宗法社会的根本伦理关系,使得伦理的重建贴近了道德价值的来源,也使当时的社会制度、秩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维护。从理论的发展来看,注重求诸于自己的内心道德意识的提升和自觉的行为实践,而后以重建道德体系来实现以德治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孔子仁学思想滑向因盲目追逐眼前利益或唯“法”是从(法家)的道德虚无主义的可能性。

反观当今世界,为了切实解决好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社会的冲突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对接问题,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发挥道德精神对人们物质生活的感性需求进行理性调节的作用,不仅给“以德治国”提供了传统的源头活水,而且以提

供了充分的经验教训。

三、孔子仁学思想的固有局限

孔子仁学思想,诞生于由早期宗法制向发达的地域国家制过渡时期,出自于有着空前时代变革中某些氏族贵族性格的孔子之手,因而势必会受到诸多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结合孔子仁学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不难发现其中的固有局限。

(一)“仁者爱人”的理论局限和实践困境

在这个动荡的变革时代,孔子明确地站在了保守、落后的一方。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孔子的仁爱不可避免的具有了保守性。

首先,“始由宗亲”中的宗法性和血亲性。他主张以孝悌为本,提出“泛爱众”和“忠恕之道”。从而使得“仁者爱人”蕴含了“始由宗亲”之义,即要求人们爱亲属和爱故知,这本来就是宗法制的核心内涵。“仁爱”的血亲优先性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泛爱众”所蕴含的对人的普遍尊重。另外,“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说明了血亲之爱也有亲疏远近之别,以至于汉代的郭巨的埋儿奉母的尽守孝道德想法也就变得天经地义了。

其次,“爱有等差”中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孔子承认“爱有等差”,并由此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伦理层次,力求维系社会的尊卑等级秩序,结束当时因战争和杀戮而动荡不安的社会状态。从表面看,“爱有等差”之所以难以克服,是因为它既是维系社会基本伦理道德的基石,又使得不同等级的人们难以相处,甚至相互敌视。但是,等差之爱,实质是在根本上不改变社会的等级制度。孔子的努力最终收效甚微甚至是徒劳,他的“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望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只能注定以失败而告终。

最后,“忠恕之道”难免陷入实践的困境。作为践行“仁道”的基本方式和行为原则,“忠恕之道”确实体现了一种宽容、尊重精神,但在实践上难以完全做到。以宽恕之心待人固然是好,但“忠恕之道”很容易忽视人我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诉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也就具有了一种理所当然、以己度人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二)“克己复礼”的个性趋同和保守目的

费孝通先生曾解释:“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当然,我们在肯定“克己复礼”的价值和重要性的同时,也要了解其局限性。

一方面,“克己”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人的个性。诚然,“克己”即注重约束自己,使自己之行合于人们的一般伦理要求,是道德关系上的自我完善,突出了个人自我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但是,这种自我完善的最终指向是实现广义社会价值的群体认同。然而,在过分追求群体认同中,“克己”,即“以理节情”,克制自己,很容易使人们忽视个体的原则和抹杀人的个性,导致社会上个体的人趋同化。比如“发夫情止乎礼义”,使得艺术中的情感常处于自我压抑状态,形成了“意在言外”的个性含蓄的美学风格。特别是,这一趋向发展到宋代,极端的表现为“存天理,灭人欲”,从而把“克己”的本来的生命力给断送了。

另一方面,“复礼”目的之保守性和形式的繁琐性。“克己复礼”之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之礼,就是周礼。它是早期奴隶制的秩序体系,其中“尊尊、亲亲”原则渗透着奴隶等级制度精神,具有一定的落后性。但孔子对其大力倡导和力主恢复,至少孔子在历史观上和目的论上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同时,孔子维护的“礼”,保存了大量的氏族原始礼仪,不乏这样和那样的繁文缛节。诸如维护“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的丧葬之礼,孔子对形式的近乎完满的追求也为中国人遗留下种种讲“形式”的传统。

(三)“理想境界”的模式标准和功利弱化

孔子所倡导的理想境界是否就几近完美吗?答案是明显的,它有着局限性。

其一,“非君子即小人”,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君子”在孔子心目中是神圣的,是集“仁义道德”于一身而近乎完满的形象。与之对应的是,遭孔子和世代的中国人所轻蔑的“小人”。这种“非此即彼”模式化的道德仁义的标准,的确为人们判断一个行为是否符合“仁”提供了便利,但它容易使人们习惯以貌取人,低估了人性的复杂性,难以辨别“伪君子”和真君子。

其二,“君子义以为上”压抑了人的功利意识。正如孔子所见,人在实现自己的“私利”之时,如果不用理性和道义加以节制和引导,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不可否认,利欲观念的正面作用在于,它是人的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然而孔子仁学思想所设置的“仁人志士”和“天下归仁”的理想境界,对其正面作用认识是不足的,特别是对私欲观念的道德调控有矫枉过正之处。诸如“君子义以为上”、“以义制利”和“安贫乐道”,为人们所推崇和履行,不太注重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

(四)泛道德化倾向

孔子以敏锐的眼光和深沉的关切,使得自己的仁学思想“没有走向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希腊),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解脱之道(如印度),而是执著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⑦孔子肯定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的“防范”作用,强调以德治国,由此同时,孔子又将其夸大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因而具有一定的泛道德化倾向。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在孔子看来,人人自觉克制自己,使之符合道德规范,这就是仁,只要做到了仁就不会发生争讼。相反,执意于争讼的人,恰好没有做到仁。然而由此导致中国老百姓:总是盼望着“仁人明君”的出现,而不是增强自己维权意识;极力反对“无德贪官”的存在,而极少去构建一套符合宪政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权力制衡与监督机制。

四、结语

诚然,,在丰富的孔子仁学思想内涵中所杂糅的价值和局限,在此很难而且根本也不可能一一陈述。但是,孔子仁学自产生后,历经两千多年的代代相传而延续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的最深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并成为了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信条和道德准则,并将是一种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宝贵的思想养料。

当今世界,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加重,人类的精神家园极度贫困!面对全球问题的困扰,人类将何去何从?关于这一重大而严肃的问题的解决,我们完全可以从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得到一些答案。当然,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拿来主义”,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的继承,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⑦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41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M],中华书局,2005.

[3]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叶海声,冷眼看孔子[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5]潘福恩徐洪兴朱志凯,孔子思想研究[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中华孔子学会,儒学与现代化[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李策,孔子仁学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8]王佃利刘宗贤,孔子仁学的社会伦理导向[J],东岳论丛(济南),1994年第6期.

[9]王先亮,孔子仁学思想[J],中国德育,2007年第9期.

[10]郑维铭,论孔子的“仁学”与“人学”及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据考证,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偶尔使用过“人二”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但只是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几层: (l)“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 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所以《论语》是一种将合换心的征服,因而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孔子认为:统治的哲学虽然可以说是征服的哲学,但是好的统治者绝不应该用武力去强迫人民接受他的统治,而应该以爱为武器,用自己的人格之美去征服民心,让人民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因此我们说,孔子之“仁”首先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高尚品德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化和征服作用。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把孔子的道德主张称为“道德个人主义”。由孔子仁学所开出的道德自律,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自律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因为西方的道德自律是一种上帝绝对命令的内化,而仁学的道德自律完全由自己的本心开出,所以仁学对人们道德觉悟的要求似乎更高。(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为此,他“有教无类”,以教为业,以“六艺”授人,且整理国故,“删正六经”,开了中国教育与学术民间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养的,是那些能够按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去改造社会,匡扶正义,营造社会仁爱精神的济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这些被称之为“君子”的志士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于是“饭疏食饮水,曲胧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继续教育试题(最全直接在中查找)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下)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 1 题. 孔子早期和晚年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是不一样的。晚期思想继承了传统的人性论观点,即用礼去节制、约束它人的欲望。()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B 第 2 题. 孔子的“易”不仅是指《易》这本书,但更多是指“易”这个概念,相当于老子的“道”。()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第 3 题. 中国的形而上学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哲学中,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概念是分开的,本体论研究世界的本质,宇宙论研究整个世界的演变。中国把宇宙论和本体论结合在一起。()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第 4 题. 中国的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核心。()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第5 题. 孔子认为易创生万物后,易的本性就赋于了万物。()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案: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6.0分,共60.0分) 第1 题. 孔子第一个发现《周易》深刻的思想内涵,形成了()。 A. 义理派 B. 学理派 C. 象数派 D. 法学派 标准答案:A 第2 题.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指()。 A. 原生道 B. 道理 C. 次生道 D. 道德 标准答案:A 第3 题. 《尚书》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可以总结为()。 A. 以礼驭性 B. 以智驭性

C. 以德驭性 D. 以诚驭性 标准答案:C 第4 题. 礼是外在的规定,仁是内在的基础。仁学为礼学提供一个基础,这是孔子对()做的一个新的论证。 A. 仪礼 B. 周礼 C. 礼记 D. 学礼 标准答案:B 第5 题. ()提出“五四运动”和对西方科学和民主的吸收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A. 胡适 B. 李大钊 C. 蔡元培 D. 陈独秀 标准答案:A 第6 题.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易经》 标准答案:D 第7 题. 孔子晚年学()后形成一套形而上学体系,为仁和礼提供一个形而上学的基础。 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周易》 标准答案:D 第8 题. ()曾说:“今天的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从而削弱其他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播影响的学说。” A. 斯大林 B. 撒切尔夫人 C. 杜鲁门 D. 丘吉尔 标准答案:B 第9 题. ()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标准答案:C 第10 题. 北宋政治家()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A. 赵普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1级英语专接本1班白林艳 33号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下移。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他提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也大多数为后世所继承,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研究他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的看法 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教而杀谓之弃。”后来“德治”成为儒家共同的社会政治思想。孔子在政治上是一位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通知人才从而为政治服务。他认为贤才无疑是教育的结果。春秋时期,孔子第一个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认为知识和道德都需要依靠学习来培养。 2、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目的的看法

孔子的私学是学术团体,也是政治团体,他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以培养贤才为目的。孔子对君子的品格十分重视,认为只有那些优秀、品德键能的贤才才能做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3、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对象的看法 孔子反对门第限制,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有教无类”是又局限性的,它不等同于先进的普及教育思想,因为奴隶和妇女是被排斥在受教育的对象之外的。 4、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内容的看法 孔子出于培养从政人才的目的,其教育内容基本上仅限于人事的范围,主要是限于君子做人的道理(德)和从政的手段(才),具体说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三个方面。 知识教育 孔子在知识价值的取向方面,极为推崇古典知识的作用,他自己也多次谈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由此在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局限于古代经籍的传授,具体说就是他改编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 技能训练 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在私学中是讲文习武的。孔子重射,承袭了西周军事教育形式化的传统,在教学中存在着将军事教育从实际技能的训练转向文字概念和义理研究的倾向。 道德教育 “仁、智统一”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而在仁、智两者之间,仁是根本、核心,智乃仁者之智。因此,在孔子的私学中,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内容的中心,也是其教育体系的根本所在。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论孔子思想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论孔子思想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儒家思想今天遇到了无比强劲的敌手,这就是由西方工业文明引起的西方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必将带来一定程度和范围的西方化,孔子的思想,还有其存在依据吗?我认为,孔子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根本问题的思索是不会过时的,而他一生的经历及其精神境界,作为人的生存,也具有典型意义。 卡西尔说:语言与存在同一。那么我们只要看看这些词汇吧:仁爱、礼节、天命、中庸等这些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不可想象,如果他们有朝一日从人类的生存中消失那将是怎样的后果? 孔子的一生,遇到了重重困难和磨难,贫穷恓惶,理想没有实现,那是一个十分沉重凄婉的悲剧。但是,孔子建立了一个阔大的精神境界,创立了一套与现实抗衡的学说,视富贵若浮云,过着一种不忧不惧、坦荡荡乐陶陶的生活,把悲剧变成了正剧。人生多艰,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每个人面对这一事实的时候,难道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吗? 孔子强调个体人格的修养,这是让人自己受用自己生命价值的学说。人自己精神生活的质量就是他的精神本身的质量,因此,不息地充实自己,追求自我完善,以内在的质量屹立于人世,他才能有种自满、自足的感觉,才能不为各种物欲的追逐、成败的计较、名利的诱惑所压倒,才能有一份宽松泰和、博大包容的心境,真正享受人生!但是,孔子的学说,决不至于独善其身的心性修养。个人修养的目的在兼善天下,即努力改造社会、造福人群。这是孔子真正伟大的地方。他的学说的根本——仁,即是爱人,即是人道。爱人或人道,就是使人都好起来,使人人生活得好,尤其是使人人都受到教育。总之是把自身一己的人道修养推广开来,在每个人身上加以实现,使每个人都得到提高和升华,造成一个君子国,造成一个以人道为根本原则的大同世界! 孔子的思想、观点是很丰富的,但贯串于他一生的精神却很简单,一是知天命,一是弘毅。这两点,支撑着“任重道远”四个大字。极伟大的任务,极沉重的担子,极高远的目标,困难、挫折,甚至终身奋斗毫无结果,都是可能的,没有知天命的精神,生出许多一己的主观妄求,在不合理的事面前表现出不可理解和天真的愤激,甚至为忧烦、悲观、荒诞感所压倒,等等,这样的心理首先失却了宽和健康,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在这里我理解的知天命即上天命我来做这件事和上天注定我命运多舛两方面。所以有志向和真正干事的人,一定要懂得孔子知天命的正确涵义和积极精神。 命这个字眼儿很通俗也很高深。大别起来,人们对命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认为,命是先天注定,无法改变的,所谓“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就是老百姓对命运观的极好概括。另一种认为,命是非人力可以改变的某种事实,比如某种外在的机遇,或是自己内在性格的偏长偏短,它们常常决定人的生活道路。比如仕途,前几年有一句话:“德才兼备加一碰。”这一碰特别重要。所以重要,就是你是否逢着了某种机会有决定意义。因为这两种不同的理解,就产生了两种“知名”的态度。持前一种理解的人生活态度消极,认为世事一无可为,“听天由命”;他们还很迷信,抽签算卦,奉算命先生为“铁嘴”,说他们某年有“水凶”,他们就不敢在沟渠边走,说他们某年不宜早出门,他们就日上三竿后离家。持后一种理解的人也认识到人生的无可奈何处,但却并不消极,更不迷信。拿孔子自己来说,他一生克己复礼,游列国,说诸国,但它的政治抱负和主张,却根本无法实现。所以他们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 严格说来,只有后一种“知名”才真正是人生智慧,而且是很高境界的人生智慧。国家元首、亿万富翁,以至村民百姓,芸芸众生,无论地位高低,能力大小,总有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总有些无法做到的事情,总有够不着的、达不到的、无可奈何的,一句话,总有限定,总有失败,总有不如意。怎么办?在尽了一切努力之后,就是平静安然地接受那必然到来的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年级:二年级学号:05 姓名:刘军晓 摘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之后,“仁”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儒家哲学 一、仁的思想内涵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2.《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继承了上古的神本文化和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 仁是广泛的爱。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恭则不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精)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孔子现在又大热了,孔子学校在世界各地扎根成长,这是为什么,这种现象又能持续多久,要搞清楚这个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为什么是仁学思想,现在的小学生都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这种话人人都能说上几句,但这只是表面,所以我想谈一下我自己对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的看法。 儒家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大特征就是——仁。孔子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最基本含义,我认为这没有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首先要爱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然后再把爱推广到众生,即是“仁”。 孔子心中的“仁”的内涵,后人把它归纳为了四点。1.治国治民的基本原则,做到“恭、宽、信、敏、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2.“仁”在众德的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仁者一定是具备了其他品格的,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这也没错,但是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是假,孔子深恶痛绝,但真也不一定讨他喜欢。嘴上没把门的人,情绪激动的人,如仲由,心直口快,和巧言令色有区别,孔子也不喜欢。现在的人认为他更喜欢的是不说话或少说话的人———闷葫芦式的人。“巧言”的反面是“讷”,“讷”是言语迟钝,话都说不利索;“令色”的反面是“木”,“木”是面无表情,好像木头疙瘩。他喜欢的是木讷之人,认为木讷之人才近于仁。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对不对,但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孔子这种想法并不对,木讷之人即为反应慢不善交际(说话的人,那种人不只是现在,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也是不适应社会的,孔子自己也不是那样的人,仁者必然是会说话艺术的。3.仁是最完全的人格的内涵。4.仁是人道之根本,是人应该努力追求的理念。 孔子强调,仁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和主观的认同,只要向往它,在行为中追求它,它就在我们的面前,具体说即是从眼前做起、从最亲的人做起、从小事做起。“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是很认同这点的,首先他承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否认任何一个人都要成为仁者的可能,这对建立和谐社会也是有益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孔子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联合国教科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短短四个字,把历史分成了两截。 一、何为有教无类 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有权受教育的也有权办教育,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孔子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首创了私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 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东汉马融注同:“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魏人何晏说:“类,谓种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南北朝时的黄侃日:“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从马融、何晏、黄侃的疏证来看,他们从贵贱的角度来解释“类”字,“类”即“种类”。宋朱熹,则解释:“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认为,人性皆善,虽因后大环境造成习染不同,也不应分善、恶两类而分别教育之。故可以说他也是把“类”当作“种类”讲的。孔子“有教无类”中的“教”字,原意是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接受影响之谓。 二、基本内容 “有教无类”的主张是孔子率先提出来的。“有教无类”见于《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有教无类。译文: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等)区别。全章仅此四个字,然而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却正是这四字。“有教无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第一个提出了“庶、富、教” , 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 ,第一个提出了“为政教民” , 第一个提出了“启发诱导” , 第一个成功地实践了“因材施教”。他是我们教育的先师,他的教育思想无比精湛、丰富, 两千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 并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对东亚的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倡导儒学,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孔子的教育智慧对我们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今天从这样几个方面来了解孔子和他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一)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经济方面,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井田制开始崩溃,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壮大。“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无法控制局面,诸侯国之强大者,四出征讨,以图霸业。与经济、政治变化相伴而行的,便是在思想文化上由西周的“皆原于一,不离于宗”的官学形态向多元化发展。当时“诸侯力政,百家异说”,“处士横议”,思想家们针对剧烈动荡的社会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阐发自己的观点,开始了百家争鸣。 (二)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这时期,“天下无道久矣”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 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虽然礼崩乐坏,等级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但文化教育仍然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称作“官学”,广大平民被拒之于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而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它大致有两类代表性的解释:第一种解释以朱熹为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下) 试题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下)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 1 题. 儒学思想、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是与世界其他地区思想相区别的最 本质的东西。() A. 正确A B. 错误 第 2 题. 孔子认为易创生万物后,易的本性就赋于了万物。() A. 正确A B. 错误 第 3 题. 孔子早期和晚年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是不一样的。晚期思想继承了传统的人性论观 点,即用礼去节制、约束它人的欲望。() A. 正确B B. 错误 第 4 题. 中国的形而上学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哲学中,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概念是分开的,本体论研究世界的本质,宇宙论研究整个世界的演变。中国把宇宙论和本体 论结合在一起。() A. 正确A B. 错误 第 5 题. 仁、义、礼、智代表了人的本性,是最重要的部分,称为“小体”;吃、喝等人和动 物共同拥有的,称为“大体”。() A. 正确 B. 错误B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6.0分,共60.0分) 第 1 题. ( )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整个人类历史有一个轴心期。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期间,世界不同地区都产生了不同的文明,产生了文化的爆炸、学术的发展。 在轴心期以前的文化都被这个时期所继承。 A. 德A B. 美 C. 法 D. 英 第 2 题.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指()。 A. 原生道A B. 道理 C. 次生道 D. 道德 第 3 题. 周礼人性论的基础是()。 A. 性善论A

B. 性恶论 C. 性有善有恶论 D. 性无善恶论 第 4 题. 北宋政治家()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A. 赵普A B. 王安石 C. 欧阳修 D. 范仲淹 第 5 题. 孔子第一个发现《周易》深刻的思想内涵,形成了()。 A. 义理派A B. 学理派 C. 象数派 D. 法学派 第 6 题. “周公制礼作乐” 是中国()传统的开始,一直到清末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前, 都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A. 人文主义A B. 新人文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后现代主义 第 7 题. ()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C D. 清代 第 8 题.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易经》D 第 9 题. 孔子认为整个万物的创生者是()。 A. 道 B. 易B C. 德 D. 人 第 10 题. ()曾说:“今天的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从而削弱其他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播影响的学说。”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 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 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 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以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他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这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反思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反思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圣人。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了孔圣人。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等等。我们便领略了孔圣人的一番才华。而他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相当的超前,至今我们都对他的一些教育思想颇有感触。 作为大学生,从事学习生涯十几年,我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老师,也接受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而我们又是师范专业的,以后也会遇到我们的学生,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的学生上课呢?我们不防学习一下孔圣人的教学方式与思想。 首先,就是“因材施教”,同样是问孝,因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而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孔子实施的教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因材施教”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第二个“有教无类”作为孔子的又一教育主张,其意思是指,不因为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不管什么人都是可以接受教育的。用现在的观点讲,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教无类”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今教育对教师的师德规范。我们党和国家赋予每一个受教育者公平受教育的权利,不仅要保障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还正在通过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第三点“教学相长”语出《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从而使教者和学者得到共同发展。我们知道,人的发展是有目标性和差异性的。所谓目标性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教育最终都要达到一定的目标。而教育目标是根据人的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来确立的。现代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能生存、会生活、爱生命”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公民。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育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所谓差异性是指学生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的能力发展也不均衡,有的学生运动素质好些,有的学生语言天赋好些,有的逻辑思维强,有的形象思维强,等等。这就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既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也可以在学生之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泰州 88分)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试题及答案 (泰州88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礼是外在的规定,仁是内在的基础。仁学为礼学提供一个基础,这是孔子对()做的一个新的论证。 A.仪礼 B.周礼 C.礼记 D.学礼 2.周礼人性论的基础是()。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有善有恶论 D.性无善恶论 3.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 A.亲民说 B.亲仁说 C.孝悌说 D.仁政说 4.()在政治上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宪法,是国之大法。 A.《仪礼》

B.《礼记》 C.《周礼》 D.《古礼》 5.中国传统宗教以()为核心。 A.上天崇拜 B.民族氏族崇拜 C.炎帝崇拜 D.伏羲崇拜 6.《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A.纪传体 B.语录体 C.政论体 D.国别体 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形而上学的哲学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8.()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9.北宋政治家()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A.赵普 B.王安石 C.欧阳修 D.范仲淹 10.《尚书》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可以总结为()。 A.以礼驭性 B.以智驭性 C.以德驭性 D.以诚驭性 11.西周末期,开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私人教育兴起,有史可考的第一个教师就是()。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墨子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段话出自()。 A.《礼记?礼运》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和行事中,对当时的中华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有学者将仁视为形而上的东西,对其仁者爱人的内涵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本文试图从孔子的教育活动、政治思想、民族思想中揭示孔子仁的涵义及爱人的范围,并将仁学思想置于当时的思想界对其进行评判。 关键词:孔子;仁学;内涵;比较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礼崩乐坏之春秋,长于周公所封之鲁国。其先祖为宋人,微子之后。曾祖房叔避难奔鲁,为防大夫。父叔梁纥为鄹大夫,晚年续弦娶鲁颜氏女“野合”[1]1905而生孔子。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衰落,至孔子时他已沦为贵族最底层之士族。加之父母早丧,家境贫寒,所以曾为“委吏”、“乘田”等小官。[2]187孔子虽贫且贱,然居文献之大邦,儿时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志于学,学无常师,故在而立之年已有“知礼”[3]68之誉,并收徒设教。他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表现出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尽管从政时曾有出色的政绩,然“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1]1909终不能行道。他生前仅是一位自叹“道不行”[3]113的“丧家之狗。”[1]1921死后虽历代封建王朝对其推崇备加,“然专制时代之君臣,虽推尊孔子,表彰儒术。其实断章取义,别具私心,存其仁义之言辞,略其封建之背景,忘其平阶级之宗旨,遗其君子儒之教义。”[4]61又自“欧洲文化输入中国以来,中国的思想界,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个大的变化,每次都把孔子作为反对的目标。”[5]143故孔子虽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有中国第一大圣人之誉,然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之人可知。近代以来有人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孔氏,于是,孔子成了专制阶级的历史幽灵,此真不明孔子仁学思想真义之宣传。诋毁孔子的声音虽不始于近代,然在近现代历史中孔子思想所受扭曲却是于今为烈! 一、释仁 晚近学者曾对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回答,越来越多的人则倾向于“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不仅《吕氏春秋》载:“孔子贵仁。”[6]233高赞非先生也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7]197,“‘仁’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孔子全部思想领域内,离开仁的思想,对孔子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7]213“仁”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在讨论孔子所说仁之前有必要谈谈仁字之本义。 许慎在《说文》中例举了仁字的三形三义:其一、亲也,从人二;其二、古文仁从千心作;其三、古文仁或从尸。历来释仁者,多依第一义,但许慎本人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